首页范文大全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十篇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十篇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59:13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1

1、宿舍卫生标准

(1)、床面整洁,床上的被褥等物品叠放整齐划一;

(2)、地面干净,无死角;

(3)、墙面、房门、玻璃等,要保持清洁无尘,无破损;

(4)、保持室内及卫生间干净,无异味;

(5)、保持桌面清洁,不乱刻乱画,上面物品整洁,摆放整齐;

(6)保持楼道公共部分整洁。

2、宿舍安全标准

(1)、严禁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打闹、嬉戏及高音量放收录机;

(2)、严禁在宿舍内存放有毒、易燃等危险物品;

(3)、禁止在宿舍内点蜡烛,乱扔烟头;

(4)、遇到突况,要保持冷静,团结一心,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5)、宿舍内的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数量较大的现金应及时存入

银行;

(6)、员工离开宿舍时,要做到随手锁门,人走灯灭;

(7)、如有朋友探望,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休息,并且禁止留宿异性;

(8)、照明或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器设备,使用完毕或遇突然停电,

必须立即切断电源或拨掉插头。

3、公司将于每周检查卫生一次

二、设置及相应职责

1、设置:职工宿舍内设有宿舍舍长两名,男女各一。

2、舍长职责

(1)、定期进行卫生查看;

(2)、负责宿舍内公共卫生区的值日安排;

(3)、负责传达上级精神和指示;

(4)、定期向上级汇报宿舍管理情况;

(5)、及时了解员工心态,对有晚而未归的员工,进行联系,确保安

全;

(6)、了解各宿舍公物损坏情况,及时进行报修;

(7)、及时传达各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8)、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陷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对宿舍内一切

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及时全面的向相关领导汇报。

3、员工职责

(1)、积极配合舍长工作,服从舍长安排;

(2)、自觉整理好个人内务;

(3)、严格遵守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及宿舍制度;

(4)、有特殊情况晚归,应及时向舍长说明情况;

(5)、处理好自己和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做到礼貌、宽容;

(6)、爱护好公共财物,坚决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7)、应保证外地员工优先住宿安排。

三、宿舍文化建设

1.做人礼貌,讲话文明;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保持卫生整洁,房间无异味;

4.培养容洽、团结的员工关系;

5.房间装饰要美观大方,忌杂乱。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民宅;宿舍管理;法律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宿舍作为一个重要的校园文化阵地,必须将学生作为宿舍管理者的工作重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总结学生在宿舍内的活动规律。坚持学生的利益第一、学生的发展第一、学生的安全第一,把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

在学生宿舍的管理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健全法制化的宿舍管理制度,科学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参加宿舍管理活动。变管理为服务,突出人性化服务;营造管理育人环境。法治社会进程中,宿舍的法制化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学生宿舍的法律性质究竟如何界定?这是依法治理宿舍的基础性问题。对大学生宿舍的性质界定,与对学生宿舍管理行为怎样评价以及如何实现规范化管理之问题密切相关。

一、高校宿舍的法律性质分析

法律上,住宅指供人日常起居的、外人不得随意进入的封闭空间。《中华共和国宪法》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住”为长期居住或暂时休息(或居住、住宿);“宅”为房子、住所(为生活、休息的场所之意);住宅指规模较大的住房。《新华字典》也直接将“宅”字简单地解释为“住所”。一方面,住宅必须以居住为目的,亦即自然人选择作为生活休息的处所;另一方面,住宅必须是一个封闭场所,该场所以生活和休息为主要内容。判断一个场所是否为自然人的住宅,二要件必不可少。因此,凡是以居住为目的且以生活和休息为内容的封闭场所,都可界定为住宅。

基于对住宅的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生宿舍的法律性质可以界定为“住宅”。原因有二:

其一,大学生在缴纳住宿费同时取得了对高校提供的宿舍之使用权,即居住权利。缴费行为表达了大学生居住的意愿,至少在住宿费之相应可供支付期限内,大学生的居住行为可推定为有居住之意思,因而符合住宅之心理暗示。

其二,大学生宿舍建设目的在于为受教育学生提供生活休息的封闭场所,而在事实上缴费大学生也确实以在宿舍生活休息为使用内容,因而符合住宅的基本特征。

至于大学生对宿舍是否有所有权、室内自备生活用品或者所供设施是否齐全以及居住时间之长短,不构成判断住宅性质之根本因素。

因此,大学生只要接受学校提供的住宿服务,学校在客观上提供了住宿服务,即取得住宅权。而依照相关规章缴纳住宿费、依法照章使用宿舍及设备,那是住宅使用行为的具体权利义务规则,并不影响住宅的法律性质。

二、高校宿舍管理新思路探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校宿舍的本质即为法律意义上的住宅,理应受到立法的规制及有效的法律保护。法律倡导的“公平正义”应在高校宿舍的管理中得以彰显。依法治校的同时必须“依法管理”宿舍,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应有之义。那么作为宿舍双方主体,一是管理主体学校;二是权利主体学生。如何在宿舍的运营中取得利益的平衡博弈,具体实践高校宿舍的法治化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新思路的探究:

(一)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修订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大学宿舍管理法律法体制

依法管理的前提是立法,宿舍管理中心管理的依据就是各种有效的规章制度。要积极转变过去“以管为本”指导思想,而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观念。

既然宿舍的性质属于学生住宅,那么宿舍规章制度主体条款侧重于规范管理者做好服务工作,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落实人性化管理的制度。

大部分学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应作为的义务,如要求学生自觉维护宿舍财产安全及相关赔偿制度;对管理方的义务却鲜有涉及,从而导致学生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现象屡有发生,比如未经学生同意“私闯”宿舍、以查缴违规使用的电器为由实质擅自取走学生私人物品等非法行为。

因为目前尚无法律明文界定管理人员私自进入宿舍行为及处理办法,所以在学生群体与宿管人员(确切地说应是校方)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并且有渐长和激化的趋势。这样将不利于校园的有效管理及和谐发展,所以,应以宿舍法律性质为契机,用法律规章的形式将居住主体与管理主体的权义确定下来,摒弃缺乏人性化管理的各种“霸王条款”。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学生生活社区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二)切实执行各项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高校宿舍管理行为,有效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管理主体针对校风校纪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作为相对方的学生必须遵守执行,是法制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反过来对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重要性。但执行过程中,学校操作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宿舍管理权的滥用,由此而产生一系列法律负面效应。

而法制化的管理模式更侧重于人性化方法,就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适度的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执行制度变为法律威慑下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良性互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法律为基准,要求管理主体从管理对象的心理、行为等诸方面去实施,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一方面保证制度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常见的学校制度范本《学生手册》中关于学生违章使用电器的查处与处罚制度,一般是赋予宿舍管理人员有权未经学生同意在学生不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学生宿舍,查缴违规使用的电器;并且对违规使用电器的行为施以严厉的处罚,处罚力度从警告直至开除学籍深浅不等。

《学生手册》本身的规定从法律角度来看即有侵犯学生住宅权之嫌,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人身,包括学校公共财产安全也有维护责任。因此,必须在相关法律规章中平衡住宅权与学校法律监督责任。变传统化管理模式为社区管理模式,依法成立专业的宿舍管理服务队伍,其中设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负责起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与学生订立以社区契约为主要形式的管理合同,厘清权责关系。

由于管理与被管理者处于不对等地位,因此违反合同的情形下管理者承担相应的刑事,民事或行政上的责任;而学生的行政处分情节也应依法执行,不可随意扩大处分额度,剥夺学生受教育权。总而言之,执行宿舍管理制度是双向行为,其落脚点在于规范高校管理行为,维护学生合法利益。

(三)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增强学生自治与用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宿舍中实行法治化管理,必须发挥学生在宿舍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主体作用。尊重学生自治自律组织并加以积极的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突显管理效果,减轻管理压力。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才能提高大学生公寓整体的管理水平。为此,要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建立和健全学生宿舍自治组织,

如:发挥学生团体“权益部”的作用,请学生协助宿舍管理人员开展宿舍卫生检查、校纪检查、宣传教育等工作,让学生参加到宿舍的管理中来,加强锻炼,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使大学生自身成为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和活动中,能自觉进行角色的心理转换,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充分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宿舍的管理,与学校相结合,变“一人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运用法律武器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3

[2]叶启成.浅论高校宿舍管理[J].网络财富,;2009,19

[3]张幼香.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宿舍文化;内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9日

宿舍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天大约近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宿舍中度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校风学风、精神风貌、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宿舍这一特定空间环境下,在学习、生活、休闲以及思想交流等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宿舍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宿舍物质文化、宿舍制度文化、宿舍精神文化、宿舍审美文化、宿舍心理文化、宿舍行为文化六个方面。只有在积极创建文明和谐宿舍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把宿舍的优势作用发挥好,才能使学生在需要休息时产生回“家”的欲望,进而为自己及时充电,为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试图从新形势下高校宿舍文化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校“以人为本”的育人特点,分析提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六点对策。

一、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在宿舍环境中,由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有两种形式,即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构成。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里的具体生活现象;所谓深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宿舍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观念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即宿舍内的硬件设施,如宿舍的整体布局和色调、环境卫生、室内陈设等;二是制度文化。即宿舍区管理规章制度,如《大学生文明公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宿舍评比标准》、《会客登记制度》等的建设与执行落实;三是形象文化。即宿舍文化的外在表现。它包括环境文化和管理人员形象引导。环境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保障。它从直观上为学生的学习、思想交流、开展健康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一个人穿戴得体,谈吐文明,举止高雅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它代表人的气质、修养、审美情趣。管理人员的形象会影响学生的心境,引导学生的言行;四是精神文化,即宿舍文化的核心。它展示了宿舍成员对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

二、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宿舍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产生于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和环境之中。毫无疑问,它总是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育人。学生感受最多和最直接的就是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管理人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之排忧解难,不仅可增进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爱校护校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顾全大局、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公德思想。因此,配备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应注意对其思想文化素养的考察。同时,尽可能把那些具有一定学历和文化水平、甚至有高级职称的离退休教师和管理人员选拔到宿舍管理工作中来。

(二)管理育人。无规矩不成方圆,既要发挥制度规范的管理作用,也要发挥其教育作用;教育需要管理来保证,管理必须以教育为基础。这就要在运用规章制度的同时,辅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管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学生对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往往缺乏理解,有抵触情绪。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调动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增强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宿舍主人的作用,并借此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制度育人。加强高校宿舍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宿舍规章制度,是实施育人功能必不可少的软件环境。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公正的管理制度,其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制度文化。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严格和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宿舍文化的一种精神指南,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健康、文明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以达到用先进的制度塑造人的目的。

(四)思想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宿舍是没有教师的课堂,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展示高校日常工作的窗口,是反映高校精神境界和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相对于教室、图书馆来说,学生宿舍的生活气息浓、人情味重、自由平等气氛明显。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突出思想性,使广大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等群体意识,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关键,又是宿舍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五)环境育人。完善宿舍楼的服务设施、加强宿舍物品的合理配置,营造一个清洁、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是创设宿舍文化的前提条件和宿舍文化的自然需要,也是宿舍文化的基础。环境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的文化,它能直接体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在环境建设上,应强调思想性、突出艺术性、体现统一性,将思想和文化教育寓于环境建设中,并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相结合,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情感。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宿舍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规章制度的教育,引导每个寝室成员除认真执行校规校纪外,还应遵守寝室公约,以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并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寝室中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在寝室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做到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公平公开,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寝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面对现在日益增多的计算机进入大学生寝室的情况,高校管理者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此外,在管理方式上要变“管”为“疏”,对学生在宿舍管理工作中,不理解、不配合的地方,要及时疏导,而不能强行压制。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使他们扎根于学生寝室中,以学生寝室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如果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大学生“家”里,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通过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大多数高校的专职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学生宿舍的专职管理人员多数是高中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初中、小学文化。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层次高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学生中也容易树立威信。所以,应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缩小与学生之间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差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宿舍管理工作者不应仅仅是具体的管理人员,更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以寝室为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党团活动,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高校学生经常在宿舍谈论时事政治、焦点新闻,我们应利用宿舍这一阵地,积极开展各种党团活动。要有意识地让班团骨干和学生党员担任室长,由他们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种政治学习和讨论,这种学习和讨论范围小、效果好,且时间灵活。目前,在我校学生组织发展工作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就注意听取同宿舍其他成员的意见,把了解培养对象在宿舍中的表现作为一个考察方面,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拥护。通过这些活动,把宿舍建设为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情和社情的窗口,激发他们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针对性较强的措施,用具有独创意识的思路,去充实学生宿舍――这片容易被忽视的教育空间,从而真正体现宿舍管理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侯秀安.构筑和推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初探[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1.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4

一、对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认识

1、管理是学生宿舍管理的手段

学生宿舍的管理需要一系列规章制度辅助。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规范、协调和激励作用。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参与宿舍文化的建设。通过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相互协作的良好行为和高尚道德情操。

2、服务是学生宿舍管理的保障

学生人住宿舍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方式就是服务。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必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而不是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利益的载体,我们须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使学生获得看得见的收益,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产生效果,师生共同营造高校氛围,构建育人的大环境。

3、教育是学生宿舍管理的核心

宿舍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休息场所。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习惯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聚集一起,宿舍自然就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情感、信息交汇处。由于高校和中学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差异,进入高校后,学生班级观念日趋淡化,流动性加大,在宿舍内学习生活的时间增多,许多高校已将日常管理活动搬到宿舍中来开展。思想教育与管理共同作为教育的手段,理所当然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宿舍教育功能上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管理轻教育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宿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严格有序的规章制度,用此来约束学生在宿舍中的言谈举止,这对于规范宿舍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严格管理和“育人”目标在有些问题上是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现行宿舍管理机制奉行的“管”字当头的指导思想,宿舍管理人员纯粹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将自己与被管理的学生对立起来,从而使管与被管间的矛盾较突出,广大学生难以体会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2、管理者素质能力有待提升,职责与监督职能要强化

“三员”队伍建设投入参差不齐,这表现在部分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有些甚至是从农村招聘的临时工。忽略了学生也是学生管理主体角色的作用,认为学生只是被管理者,没能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宿舍管理职能职责不清晰,总务处、安保处、辅导员、楼管等等都会涉及到宿舍管理工作,但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而且这些部门或者人员的管理职能不清晰,容易出现管理真空或漏洞。部分宿舍管理人员在管理学生时态度很恶劣,缺乏耐心,语言比较粗鲁,保安巡查只是走过场而已,没有很尽责,管理机构没有落实监督。

3、基础设施不全,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宿舍的基础设施没有进行及时的淘汰更新,有些宿舍墙壁老化,屋顶漏水,家具失修。老旧的基础设施没及时更新淘汰给广大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存在一定的财产安全问题,失窃事件依旧存在,日前在某栋宿舍就发生了笔记本被盗事件,有内贼也有外贼,使学生心里产生不安担忧等等不良情绪。

三、做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措施

1、促进管人和育人工作相结合

管人是手段,育人是目标,管理须与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学校应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列入学校对学生综合测评内容,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宿舍中行为,为学生在宿舍正常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环境。把宿舍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载体,为学生养成教育提供良好文化氛围。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加强宿舍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宿舍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一整套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如消防知识、急救知识、宿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培训等等。在培训的同时,注重人员的选拔。明确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分工,透明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5

高校宿舍文化的功能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逐渐走向统一、身心急剧发展时期,个人道德观念尚不完善,思想可塑性还很大。作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主要场所的宿舍,在其道德形成中的功效是不不容小觑。第一,育人导向功能。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活,他们集体生活的主要形式是宿舍生活,宿舍生活环境和文化直接影响在其中生活的个体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想行为。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生活气氛,这些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起积极的导向作用。第二,倡导文明功能。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宿舍文化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由于学生养成勤奋自学的良好习惯,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约束规范功能。在宿舍集体生活中宿舍个体依据规定的宿舍制度,会遵循宿舍共同制定的要求,自觉把宿舍共同制定的要求融为自己的目标。第四,愉悦身心功能。大学生在校期间需面临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谐融洽的宿舍文化氛围能够促进生活于其中的个体,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合理的宣泄等途径去调整、抒发自身负面的情绪。

二、现阶段高校宿舍文化的状态

考量宿舍文化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但宿舍生活又涉及到学生较为关注的私人生活空间,因此极易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盲点。目前高校宿舍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

(1)宿舍服务管理模式陈旧化。当前的高校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提供有质量的符合当前大学生需求的服务。宿舍管理人员在宿舍文化的引导上无力与现代的服务理念相结合,导致管理服务模式仍停留在常规的水电费收取、日常的事务通知等。

(2)宿舍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化。当前大学生宿舍文化意境营造与日常宿舍管理往往停留于宿舍表层的卫生状况、布局构建与内部设施建设等,忽视了宿舍行为文化、宿舍观念文化与宿舍制度文化的建设。

(3)宿舍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薄弱化。由于宿舍主要涉及到是学生私人生活空间,而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点主要在班级、在日常的社团活动、校园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占据学生生活时间中很大宿舍中的教育,导致高校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化。

(4)学生与新媒体结合的密切化。当前高校学生主体已逐渐从“80后”向“90后”过渡,“90后”学生不管思维方式、学习还是生活与“80后”相比而言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学生与新媒体的结合日益密切化。

三、新媒体——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渠道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提出的,它主要指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大量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介。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博客、微博、微信、虚拟社区等。新媒体具有互动方式的灵活随意性、信息传播的便捷即时性、信息内容的原创独特性等特性。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能够即时更新、即时、即时传播,实现了客户端的同步更新。高校作为一个聚集喜欢追求潮流事物、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思想活跃的特殊环境,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期间的主要场所。因此,合理、有效把握新媒体的特质,建立与完善符合当前大学生需求与发展特点的高校宿舍文化传播方式、渠道,是新媒体技术为服务学生所用的平台,有利于更好地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服务。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以制度化建设为根基,规范宿舍显性文化工作力

首先,建立规范的宿舍制度文化。建立和谐、高雅的宿舍文化,需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宿舍规章制度,使宿舍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一方面,可以主动认真听取来自生活其中的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来规范学生责与权,培养学生对宿舍共同体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要建立一个以宿舍管理人员与辅导员为核心的宿舍管理机构。高校宿舍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宿舍各项管理措施与宿舍规章制度的落实者和执行者,受其管理服务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受其队伍素质高低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素质好、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学生宿舍管理队伍,能够有效促进宿舍文件和谐健康地发展,从而提高宿舍文化的服务育人能力。

(二)以信息化管理为新方向,增强宿舍文化的媒介生命力

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环境下,高校一方面应当丰富充足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如可及时推出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的网络资源,以此来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专业特色与个性等,开展丰富多彩、为其所需的线上宿舍文化生活。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正面引导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规避不良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和谐、高雅的宿舍文化建设。第一,创建“宿舍网络服务站”,完善高校宿舍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宿舍网络服务站”,是对传统宿舍服务模式的有效补充,同时将服务模式及对大学生的教育实现长期化,无线网络化,使大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校园活动外也能便捷、快速获得服务,从而形成网上网下教育的合力。第二,建立健全宿舍满意度网络民意调查和民意反馈制度。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以服务为宗旨的网络服务活动,通过深入同学宿舍,及时倾听同学的呼声,了解学生对宿舍文化构建的需求;建立宿舍管理的协调机制,充分运用网络民意调查和民意反馈机制的作用。通过邮箱、微博、网站等形式,增进沟通与了解,协调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当中的利益关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提升高校宿舍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影响力。

(三)以人文环境营造为依托,推进新媒体下宿舍文化的育人能力

1.加强宿舍网络管理与建设,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动态、国内外新闻等,提高思想层次,提高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逐步改善物质层面的住宿条件和显性的宿舍文化设施,如设立宿舍楼的阅览室和自习室,给学生提供便利的讨论与交流的场所,促进不同宿舍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建设文明宿舍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对策原因

高校学生宿舍火灾事故不但会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而且会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开展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的客观现状

据调查,我国高校本科在校生的平均住宿比例达90%以上,而在一些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在校生的住宿比例更是接近100%。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范围可谓“三点一线”,即教室、食堂和宿舍,其中在宿舍时间占其全部在校时间的1/2以上。由此可见,宿舍消防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消防与电力设施落后,老化严重。

我国高校建校初期大部分学校的选址都在城郊结合部,其供水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是按照当时的办学规模、发展规划、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设计和建设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规模远远超出了高校当初的规划。但是,市政建设的发展,尤其是供水管网的建设远远赶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1]供水量不足与用水管网的压力下降,直接导致校园内有的消防栓射水距离、射水量根本达不到灭火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白天有水,晚上停水的现象。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想象。

经济高速增长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同样也反映在学生宿舍电力设施的管理中。用电量的猛增使得电线和电力设施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大大超过其当初的设计承受能力,导致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同时,这又进一步加快了电线和电力设备的老化速度,加之部分学校维修经费少,电线、电力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宿舍中电力设备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2.消防器材与装备缺少维保,损坏严重。

由于消防经费投入低,多数高校学生宿舍楼内没有按照有关消防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同时一些宿舍楼内虽有消火栓,但大多为应付检查,根本无法使用。高校建设中消防经费投入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消防部门对部分高校消防工作的调查显示,消防资金投入有保障和基本有保障的高校仅为31.3%,灭火器与消火栓配备不达标的占93%。[3]一旦发生火灾,依靠这些消防设施根本无法化解险情。

3.违章用电屡禁不止。

出于各种需要,目前大学生所使用的电器普遍增多,电脑、电水壶、灯具、电吹风、取暖器,几乎每个宿舍都有。大学生的活动时间相对统一,电器的使用比较集中,许多学生用电不符合安全规定,加之宿舍内电线连接混乱,易造成漏电和短路,极易造成超负荷用电,使电线过热引发短路,而且一旦电线短路,火花引燃易燃物,整个学生宿舍将付之一炬,安全隐患最终将会转化为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4.“安全出口”形同虚设。

大多数高校在兴建学生宿舍时,虽已考虑到安全需要而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不少高校宿舍管理部门从日常的防盗安全考虑而关闭大多数安全出口或加设防盗装置,只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使“安全出口”形同虚设。如此大的人员密度,如此少的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疏散,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观原因

1.领导重视不充分,安全意识很淡薄。

有的高校领导因经费紧张,同时对消防隐患存在麻痹思想并抱有侥幸心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冷时热,国内一旦发生影响较大的高校消防安全事故,便会掀起一股“安全整顿”的浪潮,一段时间内消防安全状况会有所好转,但不久领导的思想松懈了,学生宿舍的安全状况又会恢复原样。

2.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多数高校在消防安全管理上未制定出详细的规章制度,导致消防安全管理找不到依据,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或者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消防安全工作制度,但不认真执行,形同虚设。[4]此外,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上的一大弊端,经常出现事故发生后找不到相应责任人的问题。

3.安全教育被忽视,自我防范意识差。

多数高校学生宿舍管理部门缺乏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认为这些是学校应该做的事,不在宿舍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内。还有的高校学生宿舍的具体管理工作由临时工承担,人员流动性大,上岗前基本未接受过消防业务常识培训,发生火灾时有的连自己逃生都困难,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灭火技能和安全自救知识,有的学生对常见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一概不知,大大增加了学生宿舍内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1.加强宣传,领导抓起,高度重视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应从保持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学生宿舍消防管理的重要性,从人力和物力两方面给学校消防管理部门以尽可能多的支持,为学生宿舍配备相对稳定的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和水电设施维修养护人员,保证学生宿舍基本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水电设施的购置、更新和保养经费。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加强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技防设施的配备,以提高学生宿舍消防管理和战胜火灾的能力。高校领导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努力将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消防与电力设施维建工作。

高校要依据《消防法》的规定,查明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区别轻重缓急,不断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有计划地更新配齐消防器材,同时配备一批机动性消防器材,由专职部门统一管理,遇到火情统一调度使用。此外,还要加强对消防电力设施、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可根据学校基本情况成立一支专业维护修理队,负责学生宿舍消防、电力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接受学生的报损并及时修理。维修队应公布其联系方法,便于学生报修。维修队掌握了学生宿舍内设备的损坏情况后,应及时予以修理,以免出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现象。维修队应当对学生宿舍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维护,在人工检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一些高科技仪器,不放过任何危害宿舍安全的蛛丝马迹,把所有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严格管理,引导自治,加大对学生违规使用电器的巡查力度。

高校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各种安全检查。第一,充分发挥学校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宿舍的防火安全检查,对违章使用的电器一律收缴。第二,通过各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对学生违章使用的电器进行整改。第三,发挥学生管理部门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防火安全教育,不定期地对学生寝室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违反用电制度的学生,可采取警告、扣除奖学金等处分,对于屡教不改者,应予以开除、留校察看的处分,措施要明确,不能因为是大学生,就姑息迁就。大学生首先是一个公民,他的过失行为很可能导致其他无辜人员的伤害,惨剧一旦酿成是难以弥补的。此外,对勇于揭发、举报违反规定的学生,且情况属实者,应给予奖励,还应采取适当方式,做好对举报者身份的保密工作,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4.改善环境,降低密度,切实解决安全出口畅通的后顾之忧。

对于老式建筑较多的高校,有关部门应当加紧学生宿舍的改建扩建工作,增大学生的平均住宿面积,改善学生的住宿环境。在住宿人员密度较小的情况下,一旦发生险情,学生不仅能够及时疏散,而且能够避免因拥挤踩踏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同时,在学生宿舍建设过程中,规划部门应当有意识地多开安全出口,增大楼道宽度。学生宿舍投入使用后,宿舍管理部门应当打开所有的安全出口,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发挥安全出口应对安全事故的作用。为避免不法人员进出学生宿舍实施盗窃,宿舍管理部门可派专人看管各个进出口,或者由学生会安排学生轮流执勤,或者在宿舍各出入口增设监控装置,共同努力将不法分子拒之门外。

5.建章立制,责任到人,完善和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消防管理部门和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真正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努力做到消防工作责任到人,“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不留死角”。[5]要把消防安检查作为一项长期进行的制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联系到具体责任人,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绝不手软,以此来加强所有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一般涉及: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等等。[6]各高校在检查中的具体内容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进行专项检查,也可进行全面检查。

6.加强培训,强化意识,提升学生紧急情况下的自防自救能力。

我国消防安全教育起步晚,教育面窄,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工矿企业、公共建筑、娱乐场所等地方才会发生火灾,而高校宿舍不易发生。很多大学生消防安全隐患意识差,平时不懂如何预防火灾,而一旦发生火灾时又惊慌失措,既不具备基本的逃生技能,又没有及时报警的意识。因此,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实现。

(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爱国家、爱学校、爱集体的意识。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搞好自身的消防安全,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大问题。使他们能够珍惜和保护宿舍安全,懂得构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是前提是保证,而消防安全则是安全中的重中之重。[7]

(2)学习消防法律法规和宿舍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我国是法制国家,消防安全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学校消防管理部门和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制定出对学生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宿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和学习计划,还可请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校授课。通过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懂得作为宿舍的一分子在宿舍安全上自己应有的职责和义务,以此来不断提醒自己,杜绝自己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

(3)开展消防知识培训,让学生掌握防火、灭火技能。消防知识培训是大学生掌握防火、灭火技能的最佳选择,培训可采取讲座、播放影视录像等形式。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趣味性、广泛性、准确性,避免片面性,最大限度地获得成效。[8]培训过程要教会学生各类灭火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遇有不同的险情应当如何逃生,还可将学生带出校门,进入消防警营,让学生们亲自学习、体验、吸收消防官兵的良好的品行、优良的作风和坚实的防火、灭火本领,这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会起到良好的效果。[9]

(4)组织学生举行灭火、疏散、救援、逃生实战演练。在实战灭火、疏散、救援、逃生演习中,熊熊的火焰,滚滚的浓烟和物品燃烧发出的刺鼻的气味,能使学生有置身火场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安全与危险,逃生与死亡就在瞬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严格遵守宿舍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四、结语

高校有关管理部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研究并切实做好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保证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广大学生要对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各部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才能有效地开展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杜绝重大火灾,减少火灾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营造安全温暖的“家”。

参考文献:

[1]朱延辰.浅议大学生宿舍消防隐患的防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

[2]李国栋.浅谈集体宿舍采取的消防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3]王军.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火险分析与防范[J].安全,2005,(6).

[4]黄太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5]邢玉林.试述提高大学生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轻工教育,2006,(1).

[6]宁宁.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7]周尚跃.学生宿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6,(1).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在高校宿舍管理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了衡量高校教育管理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尺,这不仅给高校宿舍管理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也加大了一定的发展压力。针对目前高校宿舍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各种不良现象的内在原因,同时找出合理的方法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也势在必行。

一、高校宿舍管理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

高校教育不仅是衡量我国教育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教育水平的最高代表,针对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计划来看,德育是各类教育目标之中最核心的步骤,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加强其德育教育对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需要以高校为立足点,具体分析高校学生以及教学管理的综合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对企业进行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在我国的各类高校之中,宿舍是除教室之外学生活动时间最长的区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宿舍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更良好的宿舍环境并组织相应的德育宣传工作,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从而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高校宿舍管理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诸多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纳入学生教学组织管理体系之中,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能够真正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很多学校往往只停留在口头文件上,与此同时,能够意识到高校宿舍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其教育的优势来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学校则少之又少,因此从整体来看,国内高校宿舍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另外在现有的以高校宿舍管理为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之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深刻,教育工作队伍没有严密的组织,缺乏一定的规章制度,成为了诸多高校的通病,从而导致这些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之中遭遇了自身发展的瓶颈期,同时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也较低,因此达到的整体效果也相对较差。

三、高校宿舍管理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够深刻

在国内的各大高校之中,很多学校将学校教育与教学管理的重点和精力放在了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安全管理上面,因此在对高校宿舍进行管理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安全工作,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和完善安全设施来为学生营造更加安全的校园学习环境,但是没有意识到高校宿舍管理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存在着思想观念认识不够深刻的现状。

(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尽管有一些高校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宿舍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从整个实施的效果来看比较差,同时也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目的,究其原因则在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宿舍之中张贴的各种思想政治宣传文件以及学校宿舍所组织的一些宣传活动,学生往往敷衍对待,甚至是直接忽视,因此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学校作为一个群体组织,有着既定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原则,因此在进行各项管理教育工作推进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学校在高校宿舍管理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并没有依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往往凭借着管理人员的主观性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因此整个宣传和组织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专业化。

四、高校宿舍管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宿舍管理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宿舍的有效管理,将以这些问题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一)加深管理人员的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为了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在高校宿舍之中许多管理人员存在着观念认识不足的现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之中的重要性,针对此类现象,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宿舍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高校宿舍管理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意愿和相应设施设备的完善,要想达到最终的效果和目的,一定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竞选学校宿舍组织的各类德育宣传教育工作,才能够加深其思想认识,才能够让学校所组织的一些工作真正的实现最终的目的和效果。这就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在组织工作时,抓住学生的特性,提高整项活动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学习知识的平台,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个德育宣传工作的效率。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为了让整个高校宿舍管理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让整项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依据,规章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既能够规范相应管理人员的行为和工作,同时还能够保证整项工作的有序性,从而提高高校宿舍德育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时间最长的宿舍,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不仅能够保证宣传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辅助高校的宿舍管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宣传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加深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潘世墨.高校学生工作的辩证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8

论文关键词:宿舍文化;养成教育

大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生宿舍度过的,学生宿舍特别是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深远,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养成教育功能。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和养成教育的内涵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一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环境中,在长期的宿舍活动中形成的,以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为主体,宿舍及周围场所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师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1)宿舍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宿舍区的建筑、整体布局、装修配置、卫生状况、休闲空间、活动场所、文体设施、文化环境、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2)宿舍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包括宿舍区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3)宿舍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宿舍成员在宿舍的各种生活方式和宿舍各种文化活动运行、发展过程存在的方式。(4)宿舍精神文化,主要指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宿舍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观念、学识智能、道德水准、人际关系等。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大学生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形成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主要培养大学生三个方面素质:(1)大学生道德品质,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2)良好行为习惯,即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行为规范、作风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优良作风;(3)创新思维和能力,即通过开展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勇于挑战未知世界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

搞好大学生公寓文明建设,发挥公寓的育人功能,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思想意识、塑造其意志品质、养成其文明风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1.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立场的影响

当今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往,大学生在宿舍里可以随时听到国内外的各种声音,读到境内外的各种图书和报纸,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思潮让大学生眼花缭乱。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单纯、社会阅历浅,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特别是网络上的社会丑恶现象和反动宣传,严重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宿舍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接受,进而影响大学生政治立场、观点的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宿舍文化会引导大学生乐于去接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反之,则会引导大学生去接受反动、敌对的思潮和观点。

2.宿舍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宿舍环境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影响重大。宿舍成员有很多时间在一起进行饭后闲聊,睡前卧谈,激情辩论,相互影响着对方。健康向上、和谐共处的宿舍文化能使宿舍成员在交流中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利于彼此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学会忍耐与宽容,进一步发展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个人品质。相反,不良的宿舍文化则会影响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如个别宿舍成员经常用粗话、脏话进行交谈,谈论一些低级庸俗的话题,发泄消极低落的情绪,极易导致整个宿舍歪风邪气上涨,低级趣味蔓延,从而影响宿舍成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1.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文化对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重大,在学习风气浓厚的学生宿舍,宿舍成员往往充满学习热情,极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大家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另外宿舍内活跃的氛围,也易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宿舍学习风气不浓,宿舍成员不思进取,成天打麻将、玩扑克、上网聊天、谈情说爱等,也会影响宿舍内成员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然也会影响到学业成绩的提高。另外,卫生整洁、布置合理、环境优美的宿舍物质文化,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扩展他们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想谁会呆在一个臭气熏天的宿舍认真学习呢?

2.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在宿舍里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宿舍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较易培养大学生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其次,宿舍成员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开展适合青年人特点的联谊活动,如辩论赛、文艺活动、运动比赛等,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友谊,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学会宽容与豁达,还能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另外,宿舍成员在长久的文化互动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宿舍里个别成员对书画、音乐、体育运动的爱好,往往也能影响到其他成员去形成相同的兴趣爱好。

3.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报告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教会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及相互之间的依存性。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龄人交往较少,与人交往能力不强。在学生宿舍里,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个性、脾气、爱好千差万别,宿舍成员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如果宿舍成员能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就会使宿舍人际关系融洽,彼此和谐相处,在增加友谊的同时,还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反,如果宿舍成员因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而互相闭锁、互相对立,就会造成人际关系淡漠和人际交往障碍,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提高养成教育水平

(一)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1.转变领导观念

转变领导观念是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前提。应该说当今各高校领导均认识到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有部分高校没有采取措施或几乎没有采取措施去建设健康向上宿舍文化,另有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宿舍文化建设只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后勤和学生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首先要转变领导观念,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统筹规划,共同实施;要意识到宿舍文化除需加强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外,也要重视大学生宿舍精神文化与观念文化建设;还要意识到建设宿舍文化必须依靠各部门齐抓共管等。只有领导的观念改变了,才可能去积极推动并建设好宿舍文化。

2.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建设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思想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主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倡导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文化,用健康的思想占领大学生宿舍这块阵地。其次,要建立必要的宿舍文化管理机构和机制,将解决方向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宿舍文化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第三,要加强规划和管理,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予以落实,解决建设实际中的问题,推动宿舍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四,要协调各部门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宿舍文化建设中各部门的关系,使各部门能在宿舍文化建设中齐抓共管、密切配合。

(二)加强建设,优化文化环境

1.加强宿舍物质环境建设

文化的表现和传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开展内涵深刻、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有赖于齐备的基础设施。首先,高校要逐步改善大学生宿舍的环境条件、基本结构和相关设施,一方面要在宿舍建设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如先进的学生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阅览室等,使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在宿舍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宿舍建设好阅报栏、墙报、黑板报等,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提高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的品位。其次,要搞好宿舍区周边的园林绿化和过道、大厅、宿舍的布置和装饰,还可以悬挂一些中外学者或杰出人物的画像、雕塑、历史遗物或诗词警句等,这样既保证宿舍有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幽雅别致的游乐景观,还有发人深思、催人奋进、陶冶性情的文化景观。总之,整洁、美观、和谐、高雅的宿舍物质环境,会给人一种崇尚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美好印象,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

2.加强宿舍精神环境建设

加强宿舍精神环境建设,重点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建设具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层次的宿舍文化。如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报告会等,启发他们的求知欲、成才欲;可根据每个宿舍的长处、特色和兴趣举办球类、书画、乐器等各种比赛、展览等,这样既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又能加强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还可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把握时代脉搏,吸收社会文化精华,自觉建设高层次的大学生宿舍文化。

(三)规范落实,完善制度文化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更需要认真落实各项制度。首先,规范宿舍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整、严密、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使制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如只有严格规定宿舍熄灯和大门开关时间,才能保证作息规律正常化;只有制定学生宿舍用电管理规定,定时定量用电,或安装卡式电表管理,才能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只有制定宿舍内务管理办法,严抓宿舍卫生,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学风、校风。其次,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任何规章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会发挥应有作用,如不能有效落实规章制度,不但不能发挥规章制度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其他规章制度的严肃性,造成负面影响。

(四)协调整合,形成管理合力

1.要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作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某一职能部门或某一些人来开展,它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分工协作,也需要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作用。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与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关各部门的关系,力争做到纵向指挥有力,横向配合密切,要充分发挥学校行政部门、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真正实现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步调一致。

2.要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作用

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宿管队伍,宿管人员要熟知宿管各项规章制度和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善于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较好的执行力等;

(3)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改变学生党、团组织在宿舍无组织机构、无场地的现状,引导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宿舍开展有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9

目前,对比迅猛发展的校园文化,中国高校大学生宿舍文化水平相对滞后。首先,随着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推行,一些高校把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托付给物业公司等营利机构。在宿舍管理层面只注重经济效益仅考虑简单的生活起居功能而忽视其教育功能,只突出强调“干净、整洁、安全”而忽视“人文、关怀”,从而导致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往往只停留在表层文化建设阶段。其次,高校对于大学生宿舍管理的方式仍然停留在“统分统包”时期,对于宿舍管理以约束型、限制型管理为主导,与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相违背,屡屡出现传统的管理规章制度不适应宿舍文化建设需要,甚至形成冲突情况,宿舍这一重要教育阵地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导致高校宿舍文化难以向深层次发展。

2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措施

新时期的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需要以发挥其教育学生功能为出发点,以建立育人型和专业型的深层次宿舍文化为目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改革。

2.1学生自治管理模式

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给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管理人员紧缺,管理工作量剧增等。面临这些问题,作为高校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能力、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高校宿舍管理中可推行学生自治管理模式,助于减轻管理压力,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我校学生宿舍自治管理模式主要围绕如下几点展开:第一,宿舍区域方面,每一个学生宿舍单位中设置舍长,每一栋宿舍设置楼长;第二,学生管理方面,每一个专业年级设置主管宿舍生活的年级委员(年级长)联系各班舍长;第三,学校机构方面,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组织,主要联系各栋楼长。形成以宿舍管理委员会带动楼长,级长带动舍长的三级学生自治管理模式,从而带动所在楼层各专业学生干部自上而下的自我管理模式。

2.2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建设的常态化以及长效性。首先,结合校情,以人为本,建立全面实效制度。目前,各大高校都有一系列宿舍管理条例,但一些管理条例却脱离校情实际,要么要求过高、可望不可及,要么过于抽象,不知从何做起,没有以人为本、缺少人文关怀,有些甚至与法律法规矛盾。因此,在宿舍管理建章立制时要讲究科学性,要以法律法规和党的大政方针为依据,涵盖宿舍生活、专业学习、思想教育等不同功能层面,以校情、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注意严肃性又要考虑操作性。其次,注重制度落实,加强奖惩考核。建章立制固然重要,宿舍文化建设的重心更应放在制度的落实上。在学生入学之际组织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条例,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以评促建,相互学习

高校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文化交流的空间,还是各种“隐性”思想传播、价值观念反映的平台。良好的室风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好的室风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影响,有效地促进全寝室同学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及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好的室风对于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树立公共道德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宿舍管理部门也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评选活动,以此体现学校主导的宿舍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地表达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积极创造思想品德和审美观念的教育平台。

2.4以点带面,树立党团先锋模范

高校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思想先进、乐于奉献、成绩比较优异,组织纪律性强,各方面表现突出。在大学生涯中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牢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文明创建活动,在生活、学习及思想上时刻接受着党组织及广大师生群众的监督。因此,他们对宿舍文化及宿舍管理的理解往往更积极,更全面,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高校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宿舍”以及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学生党员干部责任区,发挥党团先锋模范作用。

2.5文体结合

加强对宿舍文化的引导,是为学校的教育自身设计一个当代意义上的隐性课程。以宿舍为单位,以宿舍生活为内容,高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如开展“优化美化自我设计宿舍竞赛”、“门饰设计竞赛”、“宿舍劳动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也可以开展“五人六足”竞步走、趣味运动等体育活动,还可以设立“公寓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优化育人场所,还能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促进宿舍文化健康发展。

2.6文化阵地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时间以及宿舍的依赖性呈强化趋势。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注重以宿舍为平台,打造文化教育阵地。第一,专业学习阵地。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各专业特色元素以体现其特有的宿舍文化特点。一方面,可增加宿舍成员的归属感,增强宿舍作为学习场所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特色的打造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如我校外国语学院推行“外语月记”记录活动,既能有效了解学生在宿舍的生活学习动态,又能提高学生的外语书面表达能力。第二,思想宣传阵地。善于利用广播站、校报、宣传橱窗、公示牌等宣传舆论工具宣传表彰宿舍内的好人好事,制作名言警句横幅或展板挂在学生公寓的楼梯走道,通过对身边优秀事迹广泛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

3结语

宿舍文化反映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宿舍文化建设需要高校、社会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教育为核心。只有与时俱进,结合社会与学生发展需要,才能搞好新时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发挥宿舍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鹏.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 田懿.浅谈大学生公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学生宿舍规章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

引言:宿舍是大学生活与学习的归宿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在大学生活多年颇受宿舍文化熏陶,也深知宿舍文化重要性。然而,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宿舍文化存在的许多不和谐因子正阻碍着大学生身心发展。为此,针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存在的不良现象和管理体制弊端,笔者对S大学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其宿舍文化基本情况,分析了其在宿舍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大学生,也理所应当积极探索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

1.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1.1大学生宿舍文化概述

众所周知,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里,宿舍成员依据宿舍所具有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宿舍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具体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环境和宿舍人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心理倾向、人际关系以及宿舍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等。由此可见,其特征表现为:一是广泛性,它不仅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环境,还涵盖了宿舍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以及宿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二是感染性,它是宿舍人感情交流的媒介,通过感情交流和感染逐渐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并深深地影响着宿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三是自主性,大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和保护很强,在宿舍遇到问题倾向于独自解决,自主性很强。

1.2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的本质

文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人化管理’,即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该管理是靠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力互动来实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文化管理范畴的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实质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人性化管理。

1.3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的基本内涵

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是指在校规式管理基础上对大学生赖以生活与学习的宿舍卫生环境和其宿舍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心理倾向、人际关系以及宿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等宿舍文化为主要对象的进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中心的过程,该过程通过宿舍人自主管理来发挥宿舍文化价值,为宿舍人塑造良好的环境。

2.大学生宿舍文化存在的主要不良现象

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习惯和提高学习质量,然而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2.1大学生宿舍卫生环境不良现象

宿舍卫生环境是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基础环节,其卫生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宿舍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然而宿舍卫生环境状况并非我们所理想中的大学生优雅书生环境,调查显示仅17%的人对自己所居住的宿舍卫生环境表示满意。从宿舍的内部和环境来看,在对100个宿舍的调查中,57%的宿舍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空气不清新有异味;墙面不干净有涂鸦;生活物品凌乱不齐;门窗、帘子、电器等室内设施“尘旧”;甚至垃圾久滞,一片狼藉。是宿舍的延伸区域,其卫生显得更糟糕,65.7%的宿舍卫生环境较差,主要表现为:水房沟臭,残留剩饭菜;走廊垃圾遍地;厕所臭味远扬。

2.2大学生宿舍道德行为不良现象

第一,宿舍懒散懒惰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自信而充满朝气,勤奋而有理想是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走进宿舍,会看到宿舍作息紊乱,无人打扫,垃圾久置,衣被不洗等懒惰现象,部分宿舍打扫卫生纯粹是为应付检查。调查显示65.8%的人认为宿舍经常存在懒散现象,其中82.9%认为属于个人懒惰。第二,宿舍游戏娱乐现象,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宿舍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游戏、影视、QQ等成了宿舍人的主流文化,很多人沉迷于此不能自拔致使时间、精力透支,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第三,宿舍卧谈低俗现象,宿舍会有卧谈习惯,卧谈内容丰富多彩,卧谈可以增进沟通享受集体温暖,但部分宿舍扯天说地或指东骂西,思想低俗,久而久之形成宿舍文化庸俗之风。第四,宿舍言语庸俗现象,很多大学生在公共场所较为自觉遵守礼仪,言谈干净,举止较礼貌,可到了宿舍便行无所忌,口无遮拦,庸俗之语脱口能出。

2.3大学生宿舍心理倾向不良现象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阶段,然而在这个关键阶段,其表现出许多不良心理倾向:一、攀比、嫉妒心理,近来不良风气在宿舍泛起,如抽烟比牌子,衣着比名牌,化妆品比档次等,追求时髦衍生了严重的攀比心理和嫉妒心理。二、寄生依赖心理,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要维持高的花费无疑需要依赖父母。三、崇拜心理,“星”文化装饰宿舍是大学生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表现,过度追求明星的心理倾向不利于其心理发展。四、孤僻心理,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性格和贫富差距因素易使其产生孤僻心理。

2.4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良现象

人际关系是宿舍人通过相互交往和情感联系后逐渐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在宿舍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宿舍内部关系冷淡,西安交通大学校园网上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对宿舍的人际关系表示不满意,其主要表现在宿舍人之间关系冷淡、情绪波动较大、相互猜疑和妒忌、功力心强甚至发生打架伤人事件,严重阻碍宿舍人的人际关系发展。

3.大学生宿舍文化不良现象的因素分析

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在卫生环境、道德行为、心理倾向和人际关系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不良现象与问题,笔者做以下简要分析。

3.1大学生宿舍不良卫生环境的因素分析

首先,宿舍卫生意识淡薄与懒惰心理是其根本原因,宿舍人的卫生意识弱和懒惰心理往往会影响其他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宿舍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导致宿舍卫生无序的制度性原因。再次,学校校规式的宿舍卫生管理往往是象征性的先声后查,检查频率低,监督力度不够,不利于宿舍卫生环境的保持。

3.2大学生宿舍不良道德行为的因素分析

面对具有诱惑性的网络宿舍人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和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统筹和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与时间,呈现出自我管理能力薄弱、自我管理脱节等现状,很大一部分与其不良道德行为相关联。

3.3大学生宿舍不良心理倾向的因素分析

宿舍人自我约束能力差,人格不够健与宿舍人自我主义、团队合作意识弱、人际关系淡薄以及表现出来的攀比嫉妒、寄生依赖、迷茫孤僻等心理现状息息相关。另外,部分宿舍人不合理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弯曲他们的心理倾向。

3.4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因素分析

价值观误区是导致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因,宿舍人个人主义、功力主义、金钱主义等价值取向使其自我意识强烈,自私偏激,集体主义淡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二是人格不健全。处于人格发展和完善期的大学生还不够成熟,自我认知能力有限,极易与宿舍人发生冲突,其人际关系意识片面化和情感冲动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也妨碍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发展。三是学校疏忽人际管理。学校对宿舍的管理很多与学生实际有落差,且管理范围狭小,局限于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表层管理,疏忽深层人际管理。

4.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宿舍文化管理中,学校管理精力分散,难以对宿舍的深层文化进行管理,校规式管理弊端客观上呼吁自主管理。鉴于大学生宿舍文化校规式管理弊端,笔者提出构建一套宿舍文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他们自主管理能力,弥补校规式管理的不足。

4.1大学生宿舍文化校规式管理弊端

从宿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态”可知,宿舍人和宿舍管理制度都出了问题。在宿舍文化管理中,学校有规章制度,可部分制度和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第一,管理制度陈旧,校规式管理往往视宿舍为休息场所,管理较为肤浅,管物不管人,其管理难以深入到宿舍人的道德行为、心理倾向、人际关系等内在本质,很难达到育人效果。第二,管理人员单一杂乱、不专业,管理队伍力量比较薄弱,停留在肤浅的指导阶段,第三,少有细微管理,以惩罚代替的管理,不利于宿舍人的人格发展。第四,管理工作蜻蜓点水脱离德育,工作多为形式、表面文章,难以调动宿舍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4.2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形成一套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机制对宿舍人的生活与学习至关重要:一则可以增强宿舍人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在宿舍文化管理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增强自主管理能力;二则能培养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素养,在宿舍自主管理过程中革除文化垃圾,提高宿舍文化意识和提升宿舍文化涵养;三为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自主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管理好宿舍文化,挖掘并发挥宿舍文化功能,构建文明和谐的宿舍文化环境。

4.3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

针对宿舍文化存在的问题和校规式管理体制弊端,笔者分别从目标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格管理三方面构建了以宿舍人自主管理为特色的管理模式。

4.3.1宿舍文化目标管理

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应完善宿舍管理制度,提高宿舍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宿舍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和完善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宿舍卫生值日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以制度化管理来规范学生宿舍行为,督促学生自觉遵守宿舍规章。从学生自主管理来讲,学生根据宿舍实际情况制定宿舍管理规则,如制定宿舍作息时间、宿舍卫生值日制度等。宿舍人制定好目标,以目标管理为价值取向,逐步改善宿舍环境和提高宿舍管理水平。

4.3.2宿舍人自主管理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此,应充分挖掘宿舍人自我管理的潜能,让他们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主动参与宿舍管理。

(1)宿舍人自主管理监督机制

学校检查监督机制:学校安排值日生对宿舍进行监督管理,抽查部分宿舍,对脏乱差宿舍进行通报。班级检查监督制度:班委组织学生对宿舍进行检查,实行宿舍卫生环境积分制,对低分宿舍进行通报批评。学生检查监督制度:学生自发成立宿舍管理社,发挥他们宿舍自主管理的能力,如督检宿舍卫生、纪律、安全以及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参与宿舍管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教育。

(2)宿舍人自主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的不竭动力,宿舍管理也避免不了激励的运用。实行激励管理并讲究激励艺术是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的有效途径。管理之道在于借力,做好学生自主管理工作,需构建一套有效的自主管理激励机制来激发其参与热情。如制定文明奖励制度,通过宿舍文化评比引导宿舍人加强文明意识和提升道德理念。此外,发挥宿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中坚力量,用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行去感染那些懒散的宿舍人,引导他们一起管理好宿舍。

(3)宿舍人自主管理服务机制

服务是宿舍管理的内在要求,需要增强宿舍人的服务意识。第一,组织多元化的管理队伍。宿舍自主管理需组建一支管理队伍,同时要掌握管理宿舍的方法,融合心理、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来对宿舍文化进行综合性管理。针对宿舍人的学习、生活、人际、心理、休闲等需求,推出以大学生宿舍成长规律相适的内容,用健康的信息为宿舍人服务,给宿舍人提供更广阔的宿舍文化发展空间。第二,宿舍人服务与自立。向家境贫困生提供宿舍管理岗位,鼓励其勤工俭学,既可为宿舍提供服务,也能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第三,发挥社团服务功能。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不同专业的融合下呈现不同的文化色彩,让宿舍引进社团,丰富宿舍文化,拓展宿舍人际。

4.3.3宿舍人的人格管理

大学生成才是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整合。在综合素质里,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是其核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对宿舍文化影响很大。因此,应重视宿舍人的人格管理。第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德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宿舍人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宿舍人只有提高道德素养才能端正位置,管理好行为,达成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和谐共处的宿舍人际关系。宿舍环境和氛围需要各成员共同营造,这要求宿舍人加强公德意识,营造良好宿舍氛围,促进宿舍文化全面发展。第二,做到自信与自律。自信与自律在人格发展中十分重要,宿舍人不健全的人格主要表现在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缺乏自信和丧失自律。在面对各种竞争压力和处理紧张人际关系时要树立自信,并融入集体生活,有效处理宿舍问题。同时宿舍人还应自律,严格要求自己。那些网络游戏、懒散行为、语言庸俗现象等往往与宿舍人的不自律有关,如果宿舍人能够做到自律,也就能从根源上清除宿舍不良行为。第三,增强集体价值观念。宿舍是学生休息和生活的公共场所,如同家一样,良好的宿舍氛围需要靠大家来维护,并致力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以消除个人意识和小群体意识,促进宿舍人际关系发展。

因校规式管理难以深入宿舍人的内心本质,对某些不良的宿舍文化难以管理也不能管理,而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以学生自主且人性化管理的优点弥补了其不足之处。该管理模式引入目标管理理念和自主管理机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切入,围绕宿舍文化管理体制,分别从自主管理监督机制、自主管理激励机制和自主管理服务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框架,强调宿舍人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注重宿舍人自主管理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宿舍人的人格管理,有利于加强宿舍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增强宿舍人的集体价值观念,也有助于从根本上遏制宿舍文化垃圾的产出。

5.结语

一所高校的文明与上进程度可以体现在其宿舍文化之上,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不仅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会对其以后人生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应关注大学生宿舍这块阵地,重视宿舍文化管理在整个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将自主管理摆在首位,注重宿舍人的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并以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为方向,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个文明、上进、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正是以自主管理为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元的宿舍文化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会更加注重大学生自主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更加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积极性。该模式对今后宿舍文化管理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对90后不断涌进大学后可能出现的宿舍文化管理失败提供了可借鉴之处。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笔者对大学生宿舍文化自主管理的论述还有某些欠缺之处,仍有深入研究之需要,在此,笔者恳请读者批评与指正,共同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萍.文化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2]刘昭正.自主管理:实践与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版

[3]庄士钦.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陈军平.高等学校后勤公寓服务管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5]张德、吴剑平.文化管理:对科学管理的超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孙健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7]李玉军、陈小浪.浅谈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梁吉霖.高校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