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智能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0:19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手段

abstract:thispaperproposedinmodernpeopleyearnforintelligentlife,onhowtouseintelligentmethodstoimproveconstructionefficiency,operationmodeofgreenarchitecture,sustainableintelligentapplicationinthegreenbuilding,andhowtomakeitsimplementationarebrieflydiscussed,forreference.

Keywords:greenbuilding;intelligentsystem;method;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虽然人人向往智能化的生活,但如果这需要建立在更大量的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使用成本,而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房子是智能化居住的承载,电脑系统是智能化居住的中枢,两者的完美结合将使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本质变化,但前提是这个结合体必须是绿色、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的智能化离不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这些技术和设备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如何实现各项系统、设备、技术的协调运行是一大挑战。为此,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的智能化要在设计前期就应由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整体设计。

1、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建筑能效

有专家指出,绿色建筑相较普通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但对于照明、空调等系统的能耗与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会用到太阳能、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设备和产品的叠加未必带来建筑能耗的降低和能效的提高,关键在于各个系统之间能否相互匹配、协调运作。这就需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代替传统人工的方法,帮助人们实时掌握和判断建筑的能耗。

在绿色建筑中使用智能化技术,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建筑中的变配电、照明、冷热源、空调、给排水、交通等各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监测与控制,使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实现节能降耗,而且还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技术保障,只有通过实时运行的数据来分析建筑物的节能与环保的效能与缺陷,才能提高建筑性能。智能化系统影响着绿色建筑运营的整体功效。例如,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与管理;中水与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在保证水资源有效利用同时,还可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可实现物业管理的定量化、精细化,保障建筑物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环保地运行。

2、无限循环模式是绿色建筑之道

绿色建筑不但要在前期规划、建设阶段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在后期的管理和使用当中做到节能低碳。当我们以科学的视角、人类生存环境延续的尺度来谈论绿色建筑技术时,运行数据是基础,而有效获得运行数据则需要智能化系统。从测量数据、数据可视化、效果评估、数据分析、设计改善方案到实施改善方案,构成了绿色建筑能效提升的一个循环。第一次循环结束后必须再回到测量数据开始第二个循环。绿色建筑的节能低碳必须通过这个永无休止的循环才能实现。

建筑物的功能会出现调整,各系统的负荷也会因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各设备系统的使用也会出现老化等问题。因此,在每一次循环中总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对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和改善,才能提升建筑物与设备系统的性能。

绿色建筑不能提口号式的节能目标,而是要踏实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去解决生态节能与居住舒适度问题,为绿色建筑的目标实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3、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发展阶段

当今社会强调绿色、低碳的人居环境。将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结合起来,是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所谓可持续智能化技术是指绿色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它所倡导的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智能的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在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中,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的概念,更有效地使用水和其他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建筑中引进了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它们的配置既着眼现在,也放眼未来,即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对于系统中增加或更新设备都有适应性和兼容性,具有超前性、扩张性和灵活性。

4、在绿色建筑中可持续智能化的应用

绿色建筑强调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保持生态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节能环保是绿色建筑的目的,而建筑能耗通常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包括供冷、供暖、供热水、照明、炊事、电梯、电器耗电、保洁耗电、排污等。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新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为了节省能源,利用智能系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可持续性满足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对于系统中增加或更新设备都有适应性和兼容性,具有超前性、扩张性和灵活性。具体应用在智能照明系统、空调、通风、冷冻、采暖智能系统、电梯群控系统等方面。

可持续智能化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的技术门类繁多,设备器件复杂,网络纵横交错。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在绿色建筑实际运用中包含着许多字系统。例如:绿色能源发电、配电监控系统;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用水监控系统;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家具智能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等。

5、建筑绿色智能化推进策略

5.1培养专才

建筑平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为满足建筑本身使用功能而为各专业所考虑而给予的一定的位置与空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来,势必对建筑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个好的智能建筑方案,是建筑师在充分发挥自己建筑创作才能和灵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设备专业智能化系统的要求。不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还将有很多更甚者还有很大的改动。由此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建筑师需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有关绿色智能建筑设计中各专业的一些具体要求,以便从设计方案的初始阶段就能给予考虑,安排布出能符合各专业要求的空间。

5.2注重建筑经济性

对于现阶段,智能建筑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人们过往比较多注意绿色智能建筑的先进性,很少考虑其经济性。建筑绿色智能化要与经济相关联。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社会的指标太少,量化分析不够。在概念上我国并不落后,可在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有比较大的缺陷,项目实施时定性的因素过多,定量的因素太少。

5.3加强绿色智能应自律。

现阶段智能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与恶性竞争造成了不良影响,低价中标使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下降。国家应尽快制定应对措施制止这种混乱局面,给承包商留出一定合理的利润,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5.4管理应细化。

绿色智能建筑的智能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建筑单位、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系统集成商等单位的工作质量都会对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理顺这些部门的关系,细分职责,科学管理绿色智能建筑工程。

5.5发展的原则。

首先,绿色智能建筑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智能建筑的最终收益者应该是在其中生活、工作的人。一幢大厦的绿色智能化程度,不能全视起设备器材的先进程度,而主要取决于使用人的需求功能。在当今资源枯竭、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条件下,节能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绿色智能建筑要体现利用各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热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应体现节约能源的高效照明;同时还要节约其它能源,节约木材节、约用水,能重复利用某些旧建筑材料、结构配件、设备及循环利用再生材料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结语

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绿色建筑是智能建筑的目标,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是对现代建筑两个不同方面的追求,因此,将智能与绿色合二为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体现了人类对现代生存化境在安全舒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面的追求。从长远来看,既是满足以人为本,解决建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需要,也丰富、完善、更新、拓展了传统建筑。把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即坚持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才可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可持续智能化系统将是现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肖菊;浅谈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12期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3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行业造成的能源消耗比较大,给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随着现代低碳、绿色、环保等理念的推广,绿色建筑已成为现在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绿色建筑重视的是节省能源与保持生态平衡,也就是节能环保。在建筑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有效起到降低能源消耗,对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智能、绿色建筑的一体化发展

1.1智能化系统与绿色建筑的融合

我国于1994年提出建筑节能,但是在以往的节能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围护结构的节能,而缺乏对建筑整体的节能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建筑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障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多处涉及到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内容,包括照明监控子系统、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空调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等等。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现代建筑从规划设计开始就有必要将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两者有机地融合,以形成绿色智能建筑的整体观念。智能与绿色柔性融合,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化,是拓展传统建筑模式,满足以人为本,追求更加安全舒适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有效途径。

1.2智能、绿色建筑的发展智能、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

是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绿色理念融合来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最优化发展。绿色建筑要实现的大部分目标及实施方案都离不开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与绿色建筑有着同生共存的紧密关系,因此智能系统的功能、性能及成本成了绿色建筑的关键部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系统涉及多个学科,在一个子系统中往往就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将多种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对这些对象的监控管理。绿色智能建筑需要具备及时响应建筑物内、外环境动态变化的能力,达到“智慧”状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但是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与传统工业系统的要求差别较大,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达到提高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的绿色建筑建设总目标,各个子系统之间也需要有机整合,采用多目标优化控制技术协调实现。

2、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2.1绿色建筑的施工要点

主要包括场地环境、节能与节水,以及材料资源与节材等。其中,场地环境为施工场地、保护水文环境和降低环境负荷三方面;节水主要是提高用水效率,而材料资源与节材为使用量绿色材料、节约材料等。在建筑施工阶段,建筑智能化技术在节水、节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施工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工程管理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涉及多方面内容,而施工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可高效采集、加工与传递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管理活动科学化。

2.2运营管理的技术要点

运营管理包括网络、资源、能耗、垃圾与绿化管理等。智能化技术在运营管理上的应用明显,一是在信息设施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综合布线为运营管理提供物理网络平台监测环境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响应报警,二是可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设备运行的回检,按照数据来制定维护与保养计划等。

3、在绿色建筑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1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

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亮度传感器实现对遮阳电机的自动控制。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可根据阳光光线的强弱、照射角度等因素实现对遮阳板开启/停止与转动角度的自动化调节,能有效防止阳光对建筑物及其居住者的直射。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以起到遮蔽阳光的作用,通过减少太阳光线的直射,以减少过多热量透过窗户,从而起到避免室内温度过高的作用;而在冬季可通过自动调节遮阳板,以提高阳光的利用率,有利于控制室内的热舒适度,从而起到节能、减耗、绿色、环保的作用。

3.2楼宇自动化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传感器、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对楼宇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从而确保建筑设施的高效、可靠运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指对建筑内照明、通风、空调、供配电、给排水以及电梯等系统进行控制与监控的综合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实现机电设备的开启/停止控制操作,还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与故障报警信号的监测与储存,并按照预定程序自动调节系统的被控参数,以保证其可靠、节能运行。另外,楼宇自动化系统在实现自动控制的同时,还能实现就地与远程控制,自动生成系统的运行、设备故障报警、设备维修等报告。楼宇自动化系统还能实现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建筑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变频节能技术与综合控制策略能有效缩短设备的运行时间或者降低设备的运行强度,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通常能减少建筑设备能耗的20~30%之间。

3.3空调、通风、冷冻、采暖智能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空调系统通过对建筑室内温、湿度的分析,并结合设定值,通过DDC计算实现对水阀开度的调节,以实现对空调机组开启/停止的自动控制,在满足人类居住舒适性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通风系统则是根据各个区域的Co2、新风含量等进行送排风定时开启/停止的设定,在确保室内良好通风的同时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目的;冷冻系统主要通过温感探测器与压力探测器,对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设备之间的连锁关系进行自动控制,参考供回水的流量、压力、温度等进行系统冷量的计算,以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采暖智能系统主要是通过温感探测器进行控制,通过热交换器从而为中央空调提供热水,而该监控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可在控制热交换时保证热水的流量、压力及温度,同时根据热水总流量、热水温度差进行热负荷的判断,并明确热交换器阀门的开启大小,在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的同时体现节能、减排的作用。

3.4信息集成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对于现代绿色建筑而言,必须要建设一套信息集成系统,利用集中采集、全面分析、智能管控及综合协调等手段将各子系统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主要集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地热/水源热泵系统等为一体,通过进行各个子系统的有效集成,从而有效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实时监控与联动管理。而在建筑绿色节能方面,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能够实现对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与外部系统信息的全面、综合分析,并实现对建筑内设备的统一调度,从而实现建筑的最优化节能、减排运行。同时,设备信息集成系统的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对建筑设备进行实时巡检,并根据设备的运营要求,对设备的运行时间、维护以及运行负荷等进行合理的调配,有利于保证设备长期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下,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绿色建筑应用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能实现对智能照明、冷热机组及其他计量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统计与对比,以便于建筑的节能操作。通过对各种节能系统的能耗与节能效果进行统计,以统计出设备的节能效率,以便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目的。

结束语

在绿色建筑中,其相关建设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实施运营管理来完成的。在绿色建筑中实施运营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在改进传统物业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手段,达到建筑中节能环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江丽,曹锋.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22:47-48.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办公建筑生态环保

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这种恶性的气候变化原因就是世界各国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人口密度增加,但自然环境保护观念淡薄,过度牺牲生态资源。面对这些问题,意识到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建筑方面设计可持续绿色建筑,能够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绿色办公建筑特征及设计原则

1、绿色建筑要满足本土化条件。地区不同,自然环境也不同,绿色建筑的设计应当更加本土化,针对地域特点采取必要的节能减排措施来实现绿色办公。绿色办公建筑的本土化,要充分考虑气温、气候、人文、空间和材料等因素,环境是绿色办公建筑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2、整体节能设计方案。整体节能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对建筑的空调通风、室内照明、能源监控、墙体保温和再生能源利用等须有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模块选择合适的节能解决方案。整体化节能设计,就是将不同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系统优化,确保软硬件相适应,减少功能重复而增加设计投入,宏观角度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

3、健康无害化的室内设计。传统的办公建筑空间封闭,空调系统缺少自然风的循环,缺少必要的自然光照,而且室内环境也比较差。比如室内装修材料,缺少绿色植物等等。在综合考虑了建筑的预算后,将绿色建筑思想延伸到室内,改善室内环境。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保证室内的空气环境,增加办公环境的绿植,改善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多采用可再生材料,降低室内装修成本。

二、绿色建筑在办公园区应用案例分析

2.1深圳智慧广场

1.项目简介。深圳智慧广场有四栋办公建筑构成,并有大面积的景观花园,是低密度、高绿化的生态商业集群。项目占地超过三万平方米,但容积比例还不到4,绿地面积超过总面积的四成,低密度写字楼主导环保低碳。

2.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深圳智慧广场项目从外观来看,建筑外形不同于传统建筑造型,整体呈现出一定的弧度,外形更加融合,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主题。设计理念方面,智慧广场充分的利用地面空间,大比率的绿化面积为办公建筑提供了自然绿色的室外景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公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智慧广场采用了架空空间的设计结构,地下架空来构建下沉的广场空间,这种结构很好的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让室内也能有接近自然的环境。而且架空的结构良好的分割了办公区和地下空间,下沉广场借助自然光照和架空结构强化自然通风,所以在建筑的照明设备和空调系统上,减少了很多能源消耗。

2.2深圳建科大楼

1.项目简介。深圳建筑科学研究大楼建成建科大楼,是典型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师范工程,适合本土化低功耗的绿色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容积率约4,绿化面积覆盖38%,是密度较高的建筑模式。建科大楼主要以节能为主要目标,也是南方地区比较少见的绿色建筑,针对南方的气候特征和地方条件,建科大楼项目与紧密的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是典型的环境和谐项目。项目绿色要求除了高效节能外,运行成本也大大缩减,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实现了可持续。

2.绿色建筑技术的实践。首先,从项目外形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将采光和通风考虑到实际结构中。整体来看建筑是一个“凹”字形设计,这种建筑结构即利于通风也便于增加自然采光面积。建科大楼的核心位置处,由六楼开始指导顶楼,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建筑结构,而是采用面向东的“凹”字形结构,就是为了实现更高的自然采光率。“凹”字形建筑很好的避免了笨重的结构,设计了大量的半开放空间,可以直接的与室外自然环境接触,这也让办公建筑内的工作人员能够享受更加舒适的环境。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4

关键词:智能建筑;绿色智能化技术;应用与研究

前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环境的严重污染,能源的大量消耗,环保的概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建筑行业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求自身的发展,于是便有了绿色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在于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各类智能化技术都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应用,本文着重以绿色智能化技术为例,探讨绿色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1.绿色智能建筑

1.1智能建筑

人类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带来了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建筑开始向智能化过度,于是智能化建筑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各种信息技术和高科技应用到建筑行业中,使建筑行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建筑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成果使我们的建筑物内部功能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技术应用,如运用计算机程序使得电气等家用设备实现自动化更方便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还主要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得到应用智能化建筑方便舒适,适合大量推广应用,因此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1.2绿色智能建筑

介绍完了智能建筑,我们就要了解本篇文章要讲的对象,绿色智能建筑。顾名思义,他是在智能建筑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环保,当前,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具体来说,绿色智能建筑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绿色智能建筑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因绿色智能建筑仍属于智能建筑的范畴内,他首先必须具备智能建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所有的家电设备都一改往日用不同的遥控设备操控的局面,全面实现用网络来监控、操作,给人类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其次,和智能建筑相比较,绿色智能建筑还具有节能化的特点,将绿色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其中以后,建筑本身所需要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着精确的数字管理系统,他所消耗的能源将会大大降低,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同时还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贡献。再有就是绿色智能建筑同时还具有环保化的显著特点,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上,运用了很多科学原理,使得建筑的构造更加合理,采光性,通风性能都得到改善,同时建筑的设计也合理的利用了很多绿色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等资源,使得对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大大减少,因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很小,实现了环保。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对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从设计、建造、装修、电器设备等的安装都是从有利于人的生活方面出发,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目标。自动化、节能化、环保化以及以人为本是绿色智能建筑独特而显著的特点。

2.绿色智能化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被科学家们研发出来,各种高科技产品被生产出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当然我们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化建筑逐渐得到发展,目前,全世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又引起了建筑业的又一大进步,人们将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和运用到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绿色智能化技术的新概念,简言之,绿色智能化技术就是指运用智能化技术到建筑行业已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的一种技术。

3.绿色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绿色智能化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具体来介绍绿色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3.1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

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飞速进步使得人类越来越注重物质和精神享受。建筑业的大发展更是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一些大型的商务酒店、写字楼、博物馆等公共或者商用建筑纷纷出现,这些建筑的产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对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一尴尬局面,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被应用到一些大型建筑物中,图1为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整个系统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来控制,通过一些设备的安装与建筑物内部的照明、供暖、供水、电梯、消防等设备相连接,由中央控制器来监测管理这些系统,用精确的数字来控制开关,在保证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以最少的能源达到最好的效果。从实际收到的效果来看,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系统运行方式更为合理,同时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值得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内部推广应用。

图1

3.2声音数字控制器。

声音数字控制器主要是针对建筑物中的音频设备而设计的一种绿色智能化技术,如扩声系统、广播系统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音频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使得音频系统展现出最好的效果。如一些写字楼内部在进行会议时,通过电脑对会议声频系统进行数字控制,用数字分析出最佳的声音状态,使讲话的人与听讲的人的听觉都达到最佳状态,使会议参加人员都收到最好的声音效果。

3.3采暖智能系统

采暖智能系统实际上属于能源监测与管理系统的一个分支,它具体实现的是对热源的管理与应用。主要利用的是温感探测器原理,通过监测系统随时监控和掌握着热源的温度以及水的多少,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好一些界限,当温度和数量达到界限时,系统会自动启用开关,自动调节大小,一方面使得热力系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使能源消耗大到最少。采暖智能系统的应用使得采暖更为科学,节能效果更为明显,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做出了贡献,符合绿色智能建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结语

社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已经是当前以及今后的主流方向,将绿色生活理念与智能化建筑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使人类的生活实现高科技自动化,同时还能够让我们居住的房屋更加绿色,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智能建筑提供了可能,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离目标的实现更进一步,在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智能技术与绿色生活理念相结合,使绿色智能建筑得到更长足的发展,为生态可持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永兴.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5

1智能、绿色建筑的一体化发展

1.1智能化系统与绿色建筑的融合我国于1994年提出建筑节能,但是在以往的节能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围护结构的节能,而缺乏对建筑整体的节能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建筑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障措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多处涉及到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内容,包括照明监控子系统、可调节外遮阳装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子系统、空调系统、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等等。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中的应用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现代建筑从规划设计开始就有必要将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两者有机地融合,以形成绿色智能建筑的整体观念。智能与绿色柔性融合,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以绿色理念促进智能化,是拓展传统建筑模式,满足以人为本,追求更加安全舒适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有效途径。

1.2智能、绿色建筑的发展智能、绿色建筑一体化发展是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绿色理念融合来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最优化发展。绿色建筑要实现的大部分目标及实施方案都离不开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与绿色建筑有着同生共存的紧密关系,因此智能系统的功能、性能及成本成了绿色建筑的关键部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系统涉及多个学科,在一个子系统中往往就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将多种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对这些对象的监控管理。绿色智能建筑需要具备及时响应建筑物内、外环境动态变化的能力,达到“智慧”状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但是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与传统工业系统的要求差别较大,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达到提高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的绿色建筑建设总目标,各个子系统之间也需要有机整合,采用多目标优化控制技术协调实现。

2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应用

将绿色建筑比喻为人体,那么围护结构就相当于人的皮肤,建筑内部的照明、电路系统相当于人体内的血液,空调及通风系统相当于人的呼吸系统,而智能化的控制管理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负责思考、控制和协调。因此,为建筑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监控技术方案,对于建筑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1照明系统控制技术照明系统控制技术主要指通过局域网将建筑的照明控制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监视建筑物内部及周围照明配电系统的工作状态,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多级计算机及自动化控制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该技术结合开关、调光控制模块、智能探测器等自动化设备,分区分组控制高效节能的灯具,能在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满足人们对环境亮度需求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根据传感器对周围环境亮度的感应适时调节照明亮度,自然光线好的时候调低或关闭灯具,光线不足时开启或调高灯具;又如通过探测室内人员活动情况,自动开关不同区域的灯具,并与智能遮阳百叶窗系统协调实现动态探测动态调节,实现节约电能的目的。照明系统作为建筑物内的主要耗能分项之一,对其灵活、高效、智慧的控制,对于建筑能耗的降低及绿色建筑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

2.2空调及通风系统控制技术空调及通风系统作为建筑的耗能大户,是保证建筑内环境空气舒适度的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建筑最大设计热负荷来设计空调系统中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的容量,即默认空调系统长期运行在最大水流量的状态下。而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甚至不同的使用习惯都会使空调系统运行负荷有所不同,往往低于设计负荷,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控制风机,使其进行变风量运行,可以根据房间热负荷的变化实时地改变风机的转速与风量,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在满足室内空气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新风量可以降低系统能耗。为了避免出现新风量不足的现象,可采用送回风机控制等方式对最小风量进行控制。传统建筑夏冬季节由于室内环境温度无法灵活自动调节、精准控制,不仅不符合人体健康及舒适性要求,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通过楼宇自控技术,根据室外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相应调控室内温湿度,并控制在精度范围内,是空调系统的有效节能措施。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空调设备的启停时间进行节能。

2.3网络系统节能技术现代建筑少不了网络系统,构建绿色节能的网络系统,需要从2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设计网络架构,二是选用节能的网络设备。改变以往传统网络层次冗余、结构复杂、能耗偏高的情况,减少网元数量,使用集成度高的设备,可以使网络能耗下降20%以上。绿色节能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可以通过监测网络上计算机是否在使用,决定选择不同的模式,若计算机处于待机或关机状态,则网络设备自动切换到待机模式或关机,达到节能的目的。

3结语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6

【关键词】自动控制;绿色建筑;应用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最终目标是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倡导下,绿色建筑无疑使当前建筑界、工程界、学术界和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绿色建筑是一种理念,并不是特指某种建筑类型,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建筑。所谓“居住、生活和活动的空间”不仅包括与百姓休戚相关的住宅、写字楼、办公楼等,也包括商场、超市、政府大楼、学校、医院、体育场等建筑。我们衡量一栋建筑是否绿色与它的建筑类型无关。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二、在绿色建筑中应用自动控制

近些年,自动化电气技术正历经着变革。自动化技术正与建筑内含的各个体系相整合。新框架下的绿色建筑,采纳了节省多重能源、提升能源实效性的本源性理念,构建出环境荷载偏低的居住空间。这种健康安全的新颖建筑,可延展环保范围,促动人类与建筑本源环境的调和。

有序延展绿色建筑,可搭建出节能属性的社区及城区,提升居民及附属环境的总括和谐程度。智能层次很高的绿色建筑,要经由智能的路径去建构。自控体系带有智能化的独有优点,可限缩能源量、缩减污染、降低人工成本。经由智能化的建造手段,创设出绿色的新兴建筑。

1.节能环保

为了节约能源就需要在绿色建筑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利用智能系统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

(1)空调、水泵系统

空调机组、水泵常采用大功率设备,采用变频器、电动调节阀门、液位计等各种自动化控制原件根据实际设备使用情况调整设备输送情况,从而节约电能等各个资源。自动控制系统为采用各种温度、湿度、压力、液位等各种探测器判断用户实际情况调整设备运行,从而达到最佳的节能及运行效果。

(2)智能通风系统

通常超高建筑物风阻大,而超高建筑物群内部通风常采用电能提供。而对于绿色建筑可适当在建筑中增加通风道以引导风力流动,再自动控制相关电动阀门开闭,以满足建筑物中室内新风交换。

(3)智能遮阳板控制系统

绿色建筑中有相关遮阳板设计要求,以期根据实际阳光照射强度自动调节遮阳板开闭,来减少阳光对建筑物照射,降低室内温度或者利用阳光照射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空调温度调节温差,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目的。

(4)照明控制系统

绿色建筑中设置照明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照明强度及开启情况,内设多种控制方案,照明灯具进行分组控制,以实现多种照明要求,达到人走灯灭,改善工作环境,调整自然光对室内环境的作用力度,节约电能。照明控制系统在节能和节省灯具使用的同时,有效节省了电费与管理费用的支出。根据一般的办公大楼运营的经验来看,节能效果能达到40%以上,一般的商场、酒店、地铁站等节能效果也能达到25%~30%;学校在这方面还没有得到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根据分析,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5)电梯、扶梯控制系统

通过自动化系统对电梯、扶梯运行速度、负载情况的自动调节,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新能源自产自销

(1)太阳能系统

通过太阳能产品及光伏板进行太阳能收集和利用,还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加以利用。

(2)风能系统

可在高层绿色建筑上部设置小型风能发电机,达到节约市政电能的目的。

(3)雨水收集系统

绿色建筑通过收集日常降雨,补充中水系统,可利用来进行绿色植物浇灌、汽车清洗、建筑物保洁、卫生间冲洗等,从而减少市政水能的消耗。

虽然新能源为不可持续性,但积少成多,总能对市政能源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由此可见,构造出绿色建筑内含的自控体系,能助推持续的建筑进展。依循减量的节能准则,来缩减建筑产出的环境干扰,调和建筑与附属的总括环境,以此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令建筑物更绿色。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从运营角度都比普通建筑效果好,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因此需要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尽早引入自动控制的概念,并在施工、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进行分阶段设计和实施,以达到真正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选取自动控制系统的超高层绿色建筑案例

广东省超高层建筑,设计目标是建成南方地区可持续超高层建筑典范。认证等级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星级。

项目概述:该项目塔楼高度为513m,建筑面积为425000m2,塔楼共99层,地下三层。主要功能包括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公寓。裙楼包括一栋26层高的甲级写字楼和一栋5层高的商场。

技术亮点:

(1)绿灯塔

“绿”寓意东塔要成为绿色建筑的引领者;“灯塔”寓意为本建筑为广东省的标志性建筑。为了充分体现“绿”的概念,在塔楼顶部用风力发电驱动高效透射光原件,达到“灯塔”的效果。

(2)夹层风力发电

超高层建筑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在塔楼较高处设置数个通风夹层,并在夹层中安装风力发电机组,这样的设计即可高效利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合理设计改善塔楼的自然通风。

(3)立面雨水收集系统

收集建筑立面雨水,导入室内后经过处理,用于空中花园的浇灌,实现建筑内部对雨水的吸收、消化利用系统化,不但能够利用自然雨水,减少了对地面排水系统的压力,用于浇灌空中花园,减轻了市政供水系统的压力。

四、结语

对绿色建筑内含的设施采纳自动控制系统,能促动这一类别建筑的延展应用。伴随建筑实践,更多类别的自动化技术,会与绿色建筑融汇。自动控制体系含有必备性的多样性能,因此,它能解析出各类别的绿色建筑内含要求,并添加建筑带有的节能减排特性。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3(10).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7

关键字: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socialprogress,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demandforhousing,thehousingconstructionisbuildinglikearagingfire,butattheexpenseoftheenvironment,ecolog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ttheexpenseoftraditionalconstructionandrealestateindustryhascometoanend.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sasafuturetrendofarchitecturedevelopment,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processisessentiallyan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andthestudyandpractice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process.

Keywords:building;greenbuilding;intelligentbuilding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建筑发展的未来趋势

1.1建筑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建筑

今天,在现代化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群)和具备了"智能建筑"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虽然它们都建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从整个城市来讲,它们仍只是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信息孤岛",如何将这些"信息孤岛"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大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将整个城市推向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字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可以说"数字化城市"是"智能建筑"概念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扩展。可以设想,在将住宅、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住宅",与现在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或"智能住宅"有多大差别?这些可以预见的前景,预示着"智能建筑"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领域。

未来的社会必将是智能化的社会,除了节约能源与仿生建筑,今后的建筑科技必将跟智能化息息相关。建筑智能技术给绿色环保、和仿生建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统一结合。

1.2建筑趋势之二建筑市场循环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制约人类发展的长期问题就是资源,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头等大事。基于此,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为此,必须要把循环经济确立为我国建筑业的一种发展战略,并且要把它贯穿到建筑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我们知道,技术作为支撑循环经济运行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不可小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开发与建筑产业相关的诸如:节能降耗技术、优化设计技术、绿色规划技术、资源可回收技术等。通过应用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源头上实现节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最终达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建筑市场循环发展是一大趋势。

说到建筑的未来发展,不可不提的便是绿色建筑。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环保型产品逐渐在市场上成为主角,消费者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低碳等要求。推广应用绿色技术,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绿色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产生及发展

2.1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增长。其核心问题是绿色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2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节能建筑不是一种具象的东西,绿色节能中的“绿色”不仅仅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屋顶”“立体绿化”,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建设一种与生态和谐的绿色环保建筑。绿色节能建筑中的“节能”是指建筑物采用节能型的结构、材料和器具,其中大部分或者全部的建筑材料使用的是可再生资源。

2.3绿色建筑的价值体系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4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化建筑的有效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人类在建筑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必须进化出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的生命保障,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就像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人类有80%的时间在室内活动,绿色建筑由于改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

2.5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要让绿色建筑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时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应该让绿色节能建筑的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让绿色节能建筑进入普通百姓家中、让绿色和节能融入普通百信的日常生活。如果老百姓人人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自己使用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注意到使用绿色节能建筑对个人、社会及未来所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就有了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好的建筑节能政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推广措施,但仍需要政府去大力推动和实施,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参与和监督。

三、结束语

绿色建筑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领域,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

[2]李岩;浅谈可持续发展建筑[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8

关键词:未来建筑艺术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智能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化三方面探析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形态的艺术化发展趋势

建筑艺术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建筑审美的提升,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筑的形象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它构成手法多样,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不同特性的建筑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建筑形式,比如纪念性建筑或者其他需要表现庄严的公共建筑应使用对称的建筑形式,它给人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而不对称均衡较之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对于庄严的建筑就不适用了。不仅建筑本身存在韵律,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存在韵律。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征,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艺术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来取得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城市以音乐美,从而给城市规划注入了活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呼唤着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的特征,现代建筑师突破传统,从绘画上吸收发展的营养,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二、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和绿色设计两方面发展。

1、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

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2、绿色设计

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其次,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再次,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还有,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另外,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三、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今后建筑科技将围绕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能耗而展开。建筑智能技术的发展要为生态、节能、太阳能等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建筑智能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994年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了“生命建筑”的概念,生命建筑具有“大脑”,它能以生物的方式感知建筑内部的状态和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一旦灾害发生,它能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除此之外,生命建筑还能自我康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已研制出生命建筑自我康复的方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甲醋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小管,当生命建筑出现裂缝时,小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这完全像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填塞创口,使肌体康复。

生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建材,智能建材是除作为建筑结构外,还具有其他一种或数种功能的建筑材料,如一些智能建材具有呼吸功能,可自动吸收和释放热量、水汽,能够调节智能建筑的温度和湿度。

光学纤维技术、纳米技术、声控技术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是建设智能生态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将被广泛的修建,以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9

关键词:建筑、可持续性、绿色、生态、安全、智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5年03月28日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代表于29日发表了《北京宣言》,对21世纪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指导纲领和主要任务取得共识。《宣言》认为,世纪之交,国际社会普遍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发展更为关注,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绿色”思想为指导,将各种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于建筑物,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宣言》提出,建筑的发展应服务于各类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群体,尤其应当把服务处于贫穷和落后状态的民族和社会群体当作重任。我们要基于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植根历史传统,探索未来,推进绿色适宜技术发展和使用,增强人类绿色价值观和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宣言》认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思想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制度建设,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技术发展,重视产品研发,加强传统保护,优化人居建设。与会代表呼吁: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她、爱护她、珍惜她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全球建筑界理当肩负起发展智能与绿色建筑的历史使命。

《北京宣言》成为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建筑的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由探索阶段推进到实施阶段。把可持续性建筑的设计由研究阶段推进到大面积实践阶段。把建筑师由可持续的设计尝试和实验者变成了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的承担者。

一、可持续性建筑的概念与范畴

可持续性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人们着不同的认识。

最先提出“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概念的是挪威首相GroBrundtland,她在1987年把可持续性表述为“为后代留下充足的资源,使他们能享有同我们类似的生活质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则将“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表达为“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我国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关于进一步推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性发展定义为:“可持续性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随着科学技术、建筑材料的发展,人们在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消耗殆尽的问题上针对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为深远的要求。

“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Construction)是Charles•Kibert博士1993年提出的,他第一次将可持续性的概念引入建筑,并表达了他本人对建筑发展的看法与思考,但并未给可持续性建筑下定义。

当前可持续性建筑应是指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使用以及废弃后处理等方面要有着利于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这里的建筑不是单指房子,而是指整个建筑体系。把建筑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放入自然界的发展中去看待。它体现了人类将自己的定位由改变自然的主宰者转变成融入自然,成为自然中的一员。

所以可持续性建筑在当前应有比以往更深广的范畴,在建筑的各个层面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的可持续性。

在上世纪中叶就有许多建筑师开始在可持续性建筑方面做出探索,由于关注到工业的大发展使得自然环境恶化的现象,所以注重于生态建筑的研究。

进入本世纪由于人类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快速消耗殆尽,众多建筑师又在绿色建筑,节约建筑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建筑师们又提出高科技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

有建筑以来建筑的安全性就是建筑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在今天安全建筑被赋予更高标准的定义。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安全建筑都属于可持续行建筑的范畴。

生态建筑:英文名称为ecologicalbuilding,是指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活动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这体现了人类对生态的关注与需求,征服自然地愿望转变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只有实现这一愿望人类才可以在地球可持续的生存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这里的“绿色”是使用了这一词的引申义。并不指绿的颜色或绿色植物,其意义更为广泛。绿色建筑主要是宗旨就是打造节约和无污染的建筑。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各个方面实现节约的技术和手段、对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使用洁净的能源。

这体现了人类对过度使用资源,以至资源消耗殆尽的警觉和危机感。一方面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节约各种传统资源的使用。竭泽而渔的做法等于是在剥夺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利。要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必要的条件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高科技将被更广泛的运用在建筑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建筑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建筑师们早一步提出这一观点并力主有计划的大力发展,体现了建筑师们对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方向的前瞻。

安全建筑:是指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其对自然或人为产生的危险有一定的可抗拒性,并且不对周边的人或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建筑。

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被建的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其中容纳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安全性也有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多年来建筑师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更安全的建筑,在建筑的耐久、抗震、防火、抗风甚至抗恐怖袭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生态性、绿色性、智能性、安全性,是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特性也是设计可持续性建筑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即可持续性建筑的设计四要素。

绿色建筑智能化篇10

关键词:绿色设计;建筑设计;应用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在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建筑的原则下,同时还应做到:

1.1引入“生态关键”观念,掌握生态技术,树立生态意识,是搞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

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作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将建筑设计和生态理念的统一贯穿到绿色建筑的全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产生建筑形象。一个好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构造设计和优秀的建筑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生态技术系统的应用。因此,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1.2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

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在现代资讯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的精神,把最新、最美、最现代的建筑奉献给人们,让中国建筑融入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之中。

1.3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复杂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以绿色GDp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2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己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特征得以延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己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

①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很多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②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护“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是单体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关系密切。直面建筑热耗大于曲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的布局的建筑热耗小,因此,具体设计时要减少建筑外墙面积、限制层高,减少建筑外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外立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4)建筑节能设计。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于此同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智能化建筑,即为运用了大量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建筑,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对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进行自动调节,进而控制“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从而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留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节约资源和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准确把握设计要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材料、工艺、技术,提高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邹银燕.浅析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