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1:08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1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业;弱电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接下来我们要对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在该系统中它其实是在建筑环境的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如图1)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

图1弱电综合布线系统

一、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实施

1、正确分析功能上的需求以及系统的设计

在建筑中,设计可以说是相当于人的眼睛,从它可以看到整个工程的灵魂,它是建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在设计时要对建筑需求的整体综合考虑、并进行预先的设计,因此对于功能的定位以及设计的标准进行正确准确的定位,围绕功能将总体的设计中加入一些特色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具有鲜明主体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工程亮点。

2、承包商决定了一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承包商的主要职能就是通过和业主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之后对各个子系统集中进行协调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运作情况进行管理,有效控制其各方面的运行状况。现在的智能系统中这样的模式较为常见。因此一个称职负责的承包商是决定弱电系统工程能否良好运行的关键,―个合格的承包商需要具有专业的技术、高效的管理以及优秀的组织能力。

3、加强弱电工程的管理、维护

工程要想出业绩或者是要保证投资回报就需要加强弱电工程的管理或者是维护工作,弱电工程在要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智能化建筑之所以成为了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因为其功能以及实用性,而要保证这个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达到预期目标就需要使得弱电工作开通运行,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筑的投资以及回报。弱电工程的验收以及评估虽然是工程的一项验收和评估标志,但是工程的成果的取得还是需要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正确的维护的。

二、管理项目的重点

1、技术方面的管理

应当根据合同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界面方面进行调整并再次做出这些方面的确认。主要的工作范围是弱电系统的各个系统和系统之间,子系统同各个分支专业工程的界面,主要是机电设备专业、土建专业以及装饰专业等。其次,包括产品的供应商施工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工作范围,以此对其工作的责任进行分割。

弱电工程作为系统运作的核心内容,其确定的界面是系统开通所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是整个工程的难题以及技术管理的重点。所谓的工程界面是由设备材料的供应界面以及系统的结束界面还有设计界面和施工界面等组成,其各部分的界面去顶就是工程的界面确定。对技术进行审核,对施工设计的各个资料进行审核。弱电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其设计需要广泛的工种以及专业涉及,因此其事前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集成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审核,避免在前期就出现错误误导工程,若是发现了问题以及错误而需要尽快的进行调整或者采取必要措施,从而可以降低返工率确保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的按期完成。弱电工程最主要的就是设计的相关资料,对其审核主要是对合同中的监控点表或者是施工图和设备清单等进行核对,确保其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即保证监控点表可以反映真实的各个监控点位置,并且对接口的匹配受控点以及监测点。

2、工程的管理。

1)对工种和专业的配合需要进行协调和加强。建筑中的电梯、供给和排水、装饰以及空调和电梯等等系统都涉及到了弱电工程,并且作为其配合工种整体的为智能建筑提供服务。因此其之间的现场协调以及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各个开关以及阀门等开关装置以及凸台焊接与风门、执行器之间的配合。这些都要各个公众进行相互的协调配合。2)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三、智能化建筑施工及其验收

1、智能化建筑电气线敷没与接地系统

该系统叙述了支架安装、线槽、电线、管线、线缆敷设电源设备安装、接地系统安装施工的工艺、规范验收的标准。尤其强调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特殊要求外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必须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由于智能建筑系统的线缆要求较高,品种也较多。造成了工程线缆在现场进行技术测试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少数通信线缆如RVV或RVVp等如图2可按规范现场抽测浸水绝缘电阻大于2o欧兆为验收合格。

图2RVV缆线示意图

2、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

设备监控系统规定了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的安装方式,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规定了该系统中DDC、新风机、空气处理机、送排风、冷、热源设备,VaV末端设备、给排水系统单体设备、(水泵、水箱、水池等)。

3、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系统

智能化建筑的安全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图3智能化建筑安全系统

4、智能化建筑通汛自动化系统

通讯系统规定了该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的工作流程,包括对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交验、初验测试、移交、割接准备、割接、试运转验收测试作了规定,其他均按建筑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第二部分进行系统验收测试和最终验收。

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规范阐述了各类火灾报警探测器如图4、报警按钮、接口模块(输人输出、切换、隔离等)、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等设备安装要求、主备电源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测试以及控制设备的联动调试。

图4火灾报警探测器

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

2、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t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

3、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通常来说智能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与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众所周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应当注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把关,这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及时掌握材料信息并且优选供货厂家同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正常施工。除此之外,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质量鉴定水平,从而在丰富的专业知识支持下更好地加强材料的验收工作并且做好材料质量管理的现场工作,从而在工程基础上促进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结论

我们认为智能化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丁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下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中应当注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的合理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的合理分析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福韫黄朝辉.有关弱电工程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鑫科达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2010(22)

[2]柯鹏.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技术应用探讨.2010(10)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2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工程;优化管理要点;分析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电子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和各种遥感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建筑弱电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尤其面临智能建筑工程的推动,弱电系统工程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探讨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现状,意在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1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概述

1.1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类别

建筑弱电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技术组成以及知识范围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推动力。常见的建筑弱电系统有6类,分别是公用天线电视系统、建筑通讯系统、建筑音响系统、保安监视系统、建筑物智能化系统以及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除上述6类以外,还包括很多的系统类型。因此,建筑弱电系统本身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鉴于现代建筑发展的流行趋势,本文重点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1]。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主要针对的是智能化建筑,即在智能建筑环境内,有系统集成中心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控制建筑设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建筑系统,从而实现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以及舒适化的现代建筑物,其是时展和进步的表现。

1.2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要点分析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要点依据工程实现过程可以分为工程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管理三部分,作为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基本组成,保证对上述三部分的管理是保证弱电系统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屏障,同时也影响着建筑物智能功能的有效表达。鉴于此,只有实现建筑弱电系统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才可以适应建筑工程的发展步伐,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实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2]。

2实现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趋于形式化

现阶段由于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对消费者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过程中以“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作为吸引点,从而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然而建筑物本身只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例如门铃和小区禁门等环节实现了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化”,其与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便利。在这种规划设计形式化的过程中,建筑弱电系统的后续施工很难按照实用性和智能化的建设标准进行。

2.2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

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集成系统工程,其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对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出现能力分极的现象,即管理知识欠缺的人具备较为全面的工程建设能力,工程建设专业能力和经验不足的人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显然这两种情况均无法满足工程管理里的需求。其次,由于建筑弱电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并网过程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

2.3弱电系统工程智能化设备使用频率较高,故障出现的概率较大。

弱电系统工程的智能化设备的维护大部分是由小区物业完成的,现阶段物业管理水平严重不足且承担不起巨额的设备维护费用。这种情况下,弱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质量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3]。

3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优化管理要点分析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优化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即在提高其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弱电系统工程管理的时代性,具体的优化策略如下:

3.1实现建筑弱电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精益化管理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规划设计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够作为获取商业利益的筹码,而是要落实到实际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充分分析建筑物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精益化管理。其基本管理流程包括:

1.结合建筑物特点,对工程项目概况进行全面分析;2.依据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弱电系统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3.选择专业的设计院对《弱电系统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整改,并委托其设计弱电系统;4.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保证对弱电系统工程的全面掌控与有效管理,其中要包括进度安排、施工质量以及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规范等内容,从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具备详细的参考依据[4]。

其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弱电系统工程设计要遵循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合理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等基本原则,保证弱电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是优化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的基础,同时也具有保障工程顺利稳定运行的积极作用。

3.2优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

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基础是弱电系统工程单位的合理选用,即建设单位应该对相关单位进行深入的考察,判断其专业性和信誉度,从而选择较好的合作伙伴,鉴于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单位在选择过程中大多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则可以根据其招标文件以及提供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深入全面评价[5]。

在选择合作单位以后,建设单位要与其签订相关的合同,包括《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合同》和《弱电系统工程及设备维保服务协议》,在明确责任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责任落实监控,建设单位的负责人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优化评审。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依据是建设单位评审后合格的设计图纸,并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执行,工程管理人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进行教育培训,从而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除此之外,还要对工程验收和竣工结算等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其具体的策略主要是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流程、明确责任关系和注意事项、加强对施工验收的全面管理、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定等[6]。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概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提出了实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了优化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要点的策略。作为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弱电系统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是推动智能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冯立业.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2]王嘉仪.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领域运维服务项目界面管理[D].复旦大学,2009.

[3]张天伦.体育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及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

[4]董倍琛.建筑智能化(弱电)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4.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3

1.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化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进行优化组合,为居住者提供一个便利、舒适、人性化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以其最优化的电气组合设计,为使用者在节省开支、人身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智能建筑能否实现,取决于智能化电气能否实现高效节能。电气能耗作为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成为设计者重点改进的目标。因此,智能化电气行业着眼于优化并创新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方案。在进行优化节能方案的过程中,其中心设计环节是对建筑中的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控制管理。

二、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行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导致我国智能建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其推广范围也非常有限,使用者并未从中体会到智能化建筑带来的优越性。一直以来,建筑耗能一直是我国各种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而建筑耗能中的电气耗能有占了很大比例,因此,我国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研究都是从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的。如何实现对建筑各个系统的智能化和环保节能化就成了智能化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三、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因素,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智能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风设计不合理。

智能建筑的通风与设计不合理将会使空调冷量超出标准。一些中央空调的使用,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设计,就会造成智能通风不畅、运行制度不合理等,从而导致空调耗冷量的增加。

2.照明光源的控制方式不合理。

照明耗电量是建筑耗电量中的重要因素,如果照明开关控制和节能系统控制设计存在缺陷,就会对建筑耗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给电气节能系统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

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缺乏全

面有效的协调。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设计出现漏洞,就会导致节能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偏低。从而导致系统的节能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节能设施安装困难等。因此,合理有效的协调统筹是电气节能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4.缺乏全面的质量安全监督。

由于设计师对缺乏技术应用的实践经验,会造成建筑电气系统中节能技术缺乏实用性。再加上我国在此方面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其实际节能效果的发挥。

5.辅助设施安装不到位。

在取暖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安装设备时,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设备,或者是系统运行方式设计不合理,不仅达不到节能的效果,还会带来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的高耗能问题。根据以上问题,我们要设计出合理科学的优化方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

能优化设计方案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这需要从电气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建筑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负荷容量和设备具体布置。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地建设供配电节能设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设计原则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符合以下的原则:1.必须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实现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能为使用者提供完整全面的功能服务。2.在进行节能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节能系统的实际运行成本,要对节能方式和设备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对其运行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3.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减少对不必要能源的损耗。当一些不必要的耗能量较多时,要对改因素进行优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节能方式,以减少建筑物能源利用的损失。4.节能应该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在设计节能系统时,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选择对环境有益的优化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优化方案的设计对通风、空调及供给水系统的电气节能优化要根据建筑物电力的需求情况,与风机设备的配置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环保产品;在空调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节能环保、零排放的产品。目前广泛使用的水源热泵空调就是很好的选择,跟传统空调相比,其机组耗能有很大的优势;在设计供水系统时,要选择既能净化水质,又能节能环保的产品,这样才能达到节能的效果,无负压供水设备就是很好的选择。

2)对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设计照明系统时,灯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节能系统的节能效果。采用智能照明灯具,可以节约电量的使用;声光控开关的灯具,也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而建筑中的采光设计也非常重要,要加大对自然光的利用,加强此方面的设计,采用采光井来提高室内通光。

3)供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在进行供电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兼职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设备的具体布局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节能效果。具体可以从用电电压和供配电布线方面考虑。保证用电电压的稳定性和减少能源的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充分考虑再生资源的利用

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设计节能系统的关键。目前广泛利用的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在设计系统时,充分考虑这些再生资源,可以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增加能源的利用率。墙体利用节能保温材料,室内装饰使用低耗能产品,都能在达到节能环保的同时,也使使用者享受到舒适的使用效果。

五、结语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4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质量 业务水平

《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须的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和力学思维能力,具有对一般工程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具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掌握杆件结构组成规律,对常用杆件结构能合理的选择计算筒图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直接应用工程实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扎实的力学基础。如何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日本教育家泽田庆辅说过:“教师在班级里首先是某一学科的专家,是知识、原理和技巧的传授者,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辅助者”。学生把教师当成他们获得知识的一个宝库,一部活的教材。学生有什么疑问都会找教师。相信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切疑难。所以。教师必须对本学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为广博的新知识,对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力学上的概念、知识、计算原理、计算工具以及工程结构形式的更新,都必须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才能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否则是满足不了学生愿望的,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因此,要提倡教师接受继续学习。我曾在网上看到广东省力学教研分会专门请广东省力学学会和建筑学会的专家分别就当前新兴建筑力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建筑优化设计等作的专题报告。他们介绍了当前建筑力学上概念的更新和复合材料的更新,当前新兴建筑物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如高层建筑物的框中筒、筒中简结构,斜拉杆桥以及不分缝环形桥面温度应力的解决等问题,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众所周知。搞好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名教师与许多学生之间以教材为媒介的知识交流过程。教师如何向学生演示教材,是用言语说明。还是借助视听教具,是班级授课、小组讨论,还是个别教导,是一开始就授予应当学习的一节内容,还是用发现法让学生思考问题,等等,都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智力与能力的增长和获得是由其心理的学习意向,即注意、情感、动机、意志来支配的,它们是学习的动力。为此,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以“意向动力”为核心的智能发展心理结构。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如何具体地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呢?

1.首先让学生明确建筑力学在本专业中的位置和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即培养学生的意向动力。

2.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一切研究、探索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在教学中注意引发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讲一堂课要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环扣一环,引人人胜,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事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几个逐步深八的有份量的提高。例如。在材料力学中关于应力状态概念及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两节课的授课中,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逐层深化的问题:(1)为什么铸铁压缩时沿35°~39°斜面上发生剪断破坏,扭转时沿45°斜面上发生断裂破坏?启发学生思考斜载面上应力的状态。引出一点应力状态的概念。(2)研究一点应力状态的方法是什么?启发学生回忆前面所熟知的截面法,即围绕一点截出应力单元体。(3)应力单元体中三对互相平行面上的应力怎样确定?启发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拉、压、扭、弯的例子,可以完全由前面学过的知识确定。启发学生用熟悉的截面法加上平衡条件来解决。通过提出上述问题。一步一步地深化。就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重点阐述问题的思路,发掘问题的内在规律。掌握理论基础课研究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讲述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推导时应重点阐述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掘问题的内在规律。如材料力学四个基本变形中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式推导中都贯穿了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方法。即研究横载面上应力的平衡条件,应变的几何条件以及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物理条件。讲述时应突出这三个方面的推理,并且着重分析应用公式的条件和物理意义,掌握了这些推理的思路。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应力研究的王国里邀游了。

4.多用变式和比较方法,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所谓变式,指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变换所列举的有关事物的形式,以显示该事物的特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上分辨清楚事物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属性。加深对问题理解。运用比较法则可以增强概念的准确性。使学生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突出相比较各事物的各自本质特性,便于记忆。如材料力学中一系列的内力、应力、变形公式正是可以通过比较法使学生加深认识,便于记忆的。

5.选好习题,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做习题又是培养锻炼学生使用文字、图形、计算来表达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布置习题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要求学生作习题时分析要条理化,步骤要规范化,绘图要正规化。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起表率作用。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5

谈起这两座“智慧”的大楼,研华科技董事长刘克振立刻兴奋地滔滔不绝。“我们从设计开始就决定将两幢大楼变得更加智能,”他说道,“比如当车辆开进停车场,灯光系统会根据车牌将车引到特定的停车位,只有那个车位的灯亮,其他地方不亮,从而做到了停车场的节能。”

在此基础上,研华计划将全球所有分支机构的耗能都集中到总部,由总部观察判断后,进行节能管理。

1983年成立的研华,提供的是嵌入式产业电脑与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公司的规划中,昆山工业园中的一栋楼将于2013年年中完工,另一栋则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工。一旦昆山园区的建筑顺利运行,研华下一步会将相关技术推广在老旧建筑物的管理上。换言之,以往必须通过大量人力管理的大楼,只要应用自动化的管理与监控设备,就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人员效率的目的。

智慧建筑推手

理想状态下,智能建筑可实现三个层次:便捷,整合,前瞻。

“智能建筑”的概念能够形成的关键,主要来自于两大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通过这两项技术,原本的静物就能识别或撷取各种数据,达到所谓的“全面感知”,从而提升为智能对象。在研华追求的理想状态下,智能建筑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三个层次:便捷,整合,前瞻。

首先是便捷。通过友善的人机接口,建筑能形成与人对话的能力,对中控端或使用者的需求有所回应,甚至做到自动导航。

譬如在智能办公区,照明和空调都可按工作时间、午休及下班时间自动进行调整或现场侦测,而在此之前,这些大多需要耗费人工进行管理。据计算,仅仅导入能源管理系统,建筑就可以节省15%以上的能源,如果配合节能设备,则可以达到25%以上的节能效率。

在企业的门禁管理方面,公司可以提供一卡通系统,这种智能卡不但可以应用于门禁、停车、考勤等,还可以与薪资相连结。企业员工也可以通过智能卡使用大楼提供的餐饮及购物服务。对全球都有分支机构的公司而言,这些数据甚至可以做到全球同步。

除了便捷性,智能建筑的第二大优势是“整合”,将各种信息及警示进行综合处理。通常,企业可以通过建筑上的欢迎广告牌,实时秀出欢迎Vip到访的字幕。当访客到前台领取准入证时,系统也会自动将报到信息发送到接待者的手机上。

智能建筑的第三个层次是“前瞻”,即帮助人们进行效率管理与决策。以建筑的运维保养为例,在工作人员达到现场之前,系统就可以依据机电设备的运转履历及时数,自动计算并预测保养日期,预先用e-mail通知机电维护人员及厂商,这样一来便提高了维运保养的管理效率。在现场,维护人员也可以读取之前的保养记录并进行输入。

iBm的学徒

在iBm的描述中,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能使地球达到“智能”的状态。

研华在“智慧建筑”上的尝试源于2008年iBm率先提出的“智慧的地球”的概念。这一概念试图将新一代it技术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将物联网与互联网进行整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张复杂的整合网络内,通过能力超强的计算机对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实时管理和控制,人们就可以用更加精明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使地球达到“智能”的状态。

这一构想至今为刘克振津津乐道。他并不讳言,研华向来是iBm的忠实学徒。2008年起,研华便邀请iBm为其做战略咨询,公司希望学习iBm的转型经验,最终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方式来销售它的各类产品。时至今日,iBm依然继续为研华提供咨询服务,但从今年起,两家公司的合作发生了质的变化。

变化的起因就是研华在建的“智慧”工业园。研华试图将这座工业园建成“智慧建筑”的标杆,而后与iBm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未来iBm在全球范围内为其他客户进行“智慧建筑”的咨询时,可以将研华的部分产品一起打包销售。毕竟,这座“智慧”的大楼内有研华的硬件产品,也包含iBm的软件与服务。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建筑工业化应用趋势

一、机电一体化概述

随着传统的机械和电子技术的交叉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得以诞生。借助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成为一门融机械、计算机、信息、传感检测、自动控制与伺服传动等多专业技术于一体的系统技术。

二、建筑工业化概述

建筑工业化,指运用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来改变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标准化建筑设计、工厂化构配件生产以及机械化施工和科学化管理。

三、机电一体化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国内部分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建筑工业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包括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等。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发展内容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应用。

(一)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机电一体化是一个单独的专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标准化设计的推进,其要求相关人员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相关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通过选用模块化设备提高整体设计的效率;通过选用先进的小型化设备提高空间利用率等。这些都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系统地考虑各专业的需求,将整个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对机电一体化做系统的设计。

(二)在生产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其多数作业在构件厂内进行,实现了工厂化制造。由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实质是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厂家通过投入流水生产线、安装智能化设备(机器人)等措施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自主决策;通过布置三维扫描等设备实现产品的自动检测。这种方式的主要构件产品包括pC墙板、隧道管片、预制桥梁、桥墩、盖梁等。此外,有的生产企业还布置了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出的构件由无人运输车自动送至堆场。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地降低了劳动者的作业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带来的风险,保障了工程的质量。

(三)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业化形式下,现场施工的主要作业内容就是吊装。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通过采用盾构机普遍实现了隧道施工的自动化,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安装上也已有厂家着手研发成套设备来进行自动化施工。而在施工作业量较大的住宅施工(pC墙板安装)方面,因施工环境复杂、工艺繁琐,目前仍鲜见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出现。在相关工程机械中对其主要系统和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就可以自动报警并提示异常部位;从而有利于进行程序化地维护、检查工作,减少维修投入,缩短维修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安全。

(四)在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运行和维护的方式将发生极大的改变。目前,绝大多数的建筑消防通过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自动报警、喷淋等;很多重要桥梁也都引入了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与预警。此外,在城市综合管廊运维中已经开发出了智能巡线机器人,通过视频分析与传感器数据收集,其能对各种管线进行外观观测与发热监测,还可对管廊内气体成分进行监测与分析诊断;用先进技术手段辅助管廊监控,有利于提高管廊管理效率。并且,这些类似技术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推动机电一体化运行和维护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机电一体化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发展趋势

同主流机电一体化技术一样,其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相较于一般机械自动化的重要进步。智能传感器的出现为机电产品提供了更为智能的硬件基础。近年来,飞速升级的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软件基础。这些智能技术可以促使机电产品更智能,通过算法使它具备部分人的思考、判断等功能。

(二)微型化

通过与微电子技术的融合,可以缩小部件尺寸,向着纳米级的方向推进。这些产品性能高、重量轻,可运用于各个的行业,拥有广阔的前景。

(三)模块化

出于标准化设计的需要,各功能部件需达到较高的互换程度,这就要求各部件必须高度模块化。

(四)网络化

伴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演进,网络技术被大面积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而其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交叉应用也将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会带来机电产品协同、自主作业的可能。

(五)系统化

在这方面主要是要求目前的机电产品采用更为开放的架构,通过组合各个功能模块,提高产品的拓展能力,使其可以与其他智能部件协同工作,发挥“1+1>2”的作用。

(六)环保化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工业化进程中得到提高,但这也消耗了Y源,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绿色产品这一概念。环保化是时代的趋势,其目的是将产品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结束使用时可以回收并能重新利用就是机电产品环保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五、结语

在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机电一体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机械的形态,优化了设备功能,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它和工程设备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并将在智能监控、智能维护等方面有所运用;它改变了传统建筑施工的方式,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不断适应要求逐渐提高的建筑工业化,提升机电一体化水平十分必要;企业应积极探讨、大胆尝试,以推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工业化进程中的深度应用。

(作者单位为中铁二十三局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邹志慧,李瑞,陈相霞.浅析机电一体化应用的优点及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4(16):456-457.

[2]王娟.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5(10):101-102.

[3]隆富国.建筑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与发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6):161-162.

[4]李俊峰.建筑施工领域中的机电一体化[J].机电一体化,1995(S1):2-6.

[5]陶格兰.机电一体化在国外建筑机械上的应用[J].建筑机械,1986(11):14-18.

[6]李胜.国内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3(08):110-111.

[7]姜新嘉.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3(08):231.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器照明;接地保护

一、智能化建筑电器照明设计原则

对于智能化建筑照明设计工作来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其效果的实现,也才能够促使其具体设计具备一定的价值和可行性,具体来说,其照明设计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首先,节能性原则毫无疑问是最为基本的一个原则,也是照明设计最为核心的一个设计目的所在,只有提升其节能的效果和水平才能够保障其最终设计效果的呈现,这也是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2、其次,对于智能化建筑照明设计来说,还应该遵循绿色健康原则,即不能够因为照明系统的过于节能而损害智能化建筑照明系统的正常使用,尤其是要避免对于智能化建筑使用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只有保障智能化建筑使用的可靠性,其设计才是有意义的,这也是进行照明设计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

3、再次,经济性原则也是当前智能化建筑照明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核心原则所在,其主要就是指在进行照明设计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为了降低照明系统的能耗而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要避免无用资金的投入,所有的照明系统资金都应该使用在最为需要的地方,在保障其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

4、最后,对于智能化建筑照明设计工作而言,还应该做好照明质量和节能的协调控制,这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原则,不能够因为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能耗而损害了照明质量,只有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做好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其照明效果的实现,也才能够确保其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二、智能建筑电器照明线路接地保护

(一)tt接地系统概述

该接地系统主要针对的是tt配电系统回路。一般该系统回路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图中的RB和Ra两个电阻形成故障回路。其中Ra是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电阻,RB是电源内测的系统接地电阻。

因为上述的tt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形成较大的阻抗,由于阻抗的原因导致最终具有较小的故障电流。通过对tt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分析可以发现其符合一定的电流电阻规律,必须满足:

Raia

这里的Ra是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电阻,表示的是外露的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另外还包括保护导体pe线的电阻,两者之和,单位为欧姆。

ia为动作电流,单位为a,安培。通过上述公式分析可以发现,当外露导电体对地电压超过25V时保护电器会产生保护动作。在电路故障的条件下,故障电流会大于动作电流。

通过上述可以发现,在tt系统中药进行剩余电流的动作保护,一般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来进行接地故障保护,动作电流也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100ma左右,要远远小于故障电流,这样能够保证接地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就室外照明系统为例进行分析,一般室外照明系统的用电数目比较多,形成较多的负荷点。并且在室外环境的影响下,环境较差、配电的灯具也形式多样,对于每个灯具都进行接地装置的配备很难实现。

采用tt接地系统,选择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用其来保护导线尤其是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使用保护线,通过保护线进行连接,连接到接地网上。

tt接地系统与tn接地系统具有一定的不足,例如对于非本回路的接地故障问题,tt系统布恩那个引出pe线与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而tn系统却可以通过pe线进行四处传导。但是这一接地系统却能够避免间接接触电击事故。

(二)tn―S接地系统概述

tn―S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线以及pe线是分开的,这样的pe线中不通过正常的负荷电源,最终使得其和设备外壳中均没有电势。但是一旦存在电势,就表明其发生了故障。tn―S接地系统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不仅可以应用于工厂建筑的电气系统,而且在精密电子设备的供电中也有良好的应用。但是当发生对地故障电压蔓延时引起的中性点电位升高问题,tn―S接地系统不能解决。下面就tn―S接地系统中的n线电流进行分析:

1、现代工厂建筑照明系统中的谐波电流。由于工厂的特殊性往往采用荧光灯做照明系统,这种形式的照明系统会产生高次谐波,高次谐波会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仅造成电源污染,而且对于n线来说会引起高次谐波电流。对于三相中的3次电流的发生频率最大,并且在n线上进行叠加,导致电流增大,当电流量过大超过了相线电流,这也对导线提出了要求,对于三相四线回路,采用四根截面相等的导线进行供电。

2、单相工作电流。在tn―S接地系统中对于n线和相线来说,其电流是大小一样的。但是在发展中相应电气标准也提高,工作者应该进行关注。

3、三相不平衡电流。tn―S接地系统主要应用对象便是三相不平衡电流。

tn―S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n线会发生带电,进而产生电击的隐患。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pe线的连接中应该尤其注意,不能影响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一旦穿过了电流互感器,就会导致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拒动。

(2)通过图2可以发现在tn―S接地系统中多条支路采用一条pe线。这种情况下,一旦存在某个用电设备没有进行剩余电流保护,其相线会因为绝缘损坏而碰壳,引起其他相连设备问题,引起剩余电流断路器的拒绝动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现象,更加是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智能建筑具有很广远的前景,智能建筑也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建筑电器照明、线路接地保护的初步研究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社会信息化智能化也不再是梦想。

参考文献:

[1]蔡晓鹰.智能建筑电器线路的接地保护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no.18519:209.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8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控制管理;质量监控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日趋繁荣,人们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原有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展方向。其中,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的建筑的要求也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纯的居住使用性能,渐渐扩大并形成集舒适、环保和智能化等多种特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建筑人居需求。建筑功能的增多,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能源消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呈显著直线上升的趋势,使得我国原本就较为紧张的资源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剧,由此带动了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中,建筑电气节能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当前我国建筑业先后经历了电气化、自动化两个阶段,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高速发展着。有关研究显示,在21世纪后期,我国智能化建筑总量将达到世纪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智能化建筑市场正迎来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依靠看到,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规律,市场潜力巨大,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深入推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正当其时。

1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电气概述

1.1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

智能建筑是现代化生活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想结合的产物。它综合利用了建筑、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实施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以之为抓手实现了现代建筑所需要具备的多种功能和用途。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是现代化智能建筑各项服务功能、用途得以实现的最常见的具体工具,这三个系统囊括了现代化智能建筑常用功能,建筑通过这三个系统,为人们营造了温馨、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藉由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建筑对建筑内部的硬件设施进行高水平的控制和操作,从而达成各种使用目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的通信、动力、水电、供暖、燃气等多种日常设施的管理和操作。智能化建筑在国外最先出现,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都很不完善,现已建成的智能建筑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1.2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概念和其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作为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核心组成,建筑电气系统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建筑电气系统以建筑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对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美观程度和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施加重要影响。智能化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多种作用不同的功能,依靠的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电气、电子设备构成的硬件支撑体系。要保证智能化建筑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前提是作为硬件基础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智能化建筑涉及到电气、电子设备种类繁多,规格各异,功能作用各不相同,要想保证其完全正常运转,必须要有坚实的电气技术基础支持。智能建筑所应用的多种综合性技术,实际上就是各类基础电气、电子技术的结合体。和一般控制系统相比,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标准更高,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功效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水平。所以建筑电气节能的本质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关乎到智能建筑智能化控制整个系统,任何一个革新和进步都是之恩规划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革新与进步。

2现阶段我国智能化电气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正处于探寻和摸索阶段,并没有就建筑电气节能问题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执行标准。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还无法做到对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节能的优化,这些都对电气建筑节能设计乃至安装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若干具体体现:

一是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质量安全缺乏有效地控制和监管。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建筑电气监控安全优化的控制方面。由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理论的缺乏,许多建筑电气技术人员对于当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不够了解,明显缺乏问题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造成建筑电气设计水平不高,许多实际问题在设计阶段未予以充分考虑,致使建成后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甚至自身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二是设备硬件基础不够全面。许多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在进行优化时,没有将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及相关附属设施纳入考虑范围。由于缺乏应有的硬件配套支持,导致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虽然设计标准很高,但实际应用效果很差,无法实现预计的节能目标。三是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智能建筑事业刚刚起步,产业尚在培育期。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缺乏规范的标准,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松散状态,许多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还比较粗糙,实际效果很难保证。

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优化的基本方法

3.1做好智能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节能优化

控制系统的优化主要着眼于控制策略、控制方式、控制设备和控制网络四个层面的优化。这四个方面各成体系,彼此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四个层面的优化措施都做到位,整个系统的节能优化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3.2坚决做好建筑电气质量安全控制

要充分重视建筑电气质量安全控制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安全节能保障。

3.3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

具体设计时,要合理规划建筑能源供应系统设计,确保满足建筑能源使用需求,又尽可能降低非必要的能源消耗。要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等节能设备,扩大新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所占比例。

4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具体体现。我国在自动化、智能化电器研发方面的能力还毕竟薄弱,生产、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我们要充分认清这个事实,坚定信心,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加快推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提高,重点做好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突出性能优势,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优越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需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9

【关键词】突发事件;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引言

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现在人们对智能化建筑进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其中的面向突发事件的管理系统。一旦智能建筑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发生突发事件,就会导致人们和建筑物面临各种各样的灾难,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中对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进行了应用,这种数据通信协议除了能够确保智能化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之外,还不会影响到智能建筑的高舒适性、高效率、节能、安全性,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1建筑突发事件概述

所谓的建筑突发事件主要是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和节能性的过程和活动,这些突发事件与智能建筑本身的运营、服务、系统和结构等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突发事件作为一个概念本身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其包括各种外来人员的非法侵入、智能管理系统受到的外界的非法侵入、设备信号超限报警、建筑内机器故障、水灾、火灾和地震等。以突发事件的性质为根据,可以将建筑突发事件划分为3种,也就是综合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和自然性突发事件,以突发事件的特殊状态为根据,可以将其划分为3种状态,也就是“故障或失效”、“异常”、“正常”。“异常”或“正常”的智能建筑事件通常不会使建筑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而处于“故障或失效”状态的建筑事件基本上都会导致智能建筑的结构和特性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而智能建筑的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的重要任务就是确保智能建筑本身处于非“故障或失效状态”。智能建筑的突发事件具有显著、剧烈、损失集中、频率较高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地应对智能建筑的突发事件[1]。

2面向突发事件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特点

面向突发事件的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统一性:为了能够对紧急事件予以有效地应对,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必须要集成弱电系统,从而使不同产品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且进一步地实现数据共享。②可拓展性: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能够使外界利用数据共享的方式实时地监控建筑物[2]。③先进性:为了使最终用户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到保证,在建设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其先进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④可靠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智能化建筑的管理系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在集成管理系统的时候需要选择核心相对稳定的系统。⑤实时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要能够实时交换和显示数据,并且对系统发出的命令予以实时执行,所以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必须要具备有效的逻辑执行、快速的数据驱动转换和数据交换等能力,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应急方案联动、报警和监控。

3面向突发事件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集成案例分析

各种楼宇自控设备在智能建筑中被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为了能够对智能建筑内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就必须要在各种楼宇设备之间将通信网络建立起来。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互连和互操作现场层和自控层的基础就是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3]。

3.1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中的BaCnet体系结构

目前在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中BaCnet标准属于一个唯一的国际标准,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先进的技术和完全的开放性;②楼宇自控网络属于其专门的应用对象,具有很高的效率;③该标准被数量众多的标准组织接受为标准,因此其权威性比较高。④不会对现有的网络技术产生较大的依赖作用,其互联优势比较显著;⑤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伸缩性。以具体的互操作功能为根据,BaCnet标准将服务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也就是虚拟终端、网络安全、事件与报警、远程设备、管理对象访问、文件访问等。

3.2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的BaCnet设备描述模型

因为由数量众多的设备和系统共同组成了智能建筑,而这些设备和系统通常具有不同的生产厂家、控制协议、功能和型号等,比如空调设备和监控设备必然会在功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就算是相同的监控设备也会由于不同的生产厂家而在通信协议和控制方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集成管理系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地描述智能建筑中重要的设备,而描述设备的过程也就是楼宇设备模型化和形式化的这样一个过程[4]。在控制功能方面,楼宇设备能够被划分成以下几个单元:①字符串:比如显示报警信息;②文件,比如历史文件、程序文件及文件等;③软件二进制或模拟值,比如初始化的控制参数等;④硬件模拟量的输出值或输入值,比如相关设备的压力测量值;⑤硬件二进制的输出值或者输入值。

3.3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的BaCnet系统集成方式

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在实际的运行中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用的技术规范,由于很多技术人员并不太熟悉BaCnet标准,所以该标准共计对6个标准设备进行了定义,也就是智能执行器、智能传感器、高级应用控制器、专用控制器、楼宇控制器、操作员工作站等。因为这六个标准设备的互操作功能是预先定义好的,因此其具有直观的标准设备概念,可以使普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很好的应用。比如,如果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中要配备一个传感器,这时候只需要选择使用标准BaCnet设备类型中的“智能传感器”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5]。

3.4在某建筑中的管理系统集成实例

在某建筑中共计安装了集中式空调调节系统、安全防范设备、空调调节设备、消防系统等,采用BaCnet标准的自控产品作为监控设备,在一楼的门卫值班室中安装报警控制器。①事件优先权分配。在该系统中火灾自动探测器事件和消防系统手动按钮事件具有“生命安全”事件的性质,具有最高的优先权。而人工操作、临时性事件、最小切换控制、最高权限操作、自动安全防范、手动安全防范等事件则具有相对较低的优先权。②数据传输:在该建筑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中,事件接收者与事件源之间在传输的时候应用的是“推”方式,如果事件源有事件产生,这时候其首先会对事件接收者列表进行查询,随后以事件接收者列表为根据向接收者主动的发送事件,最后由事件接收者对其进行处理。

4结语

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建筑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了非常多的建筑突发事件,所以,对建筑突发事件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并且采取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措施,对于确保建筑安全性而言具有重要作用。面向突发事件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集成能够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并且有效地降低损失,因此未来必然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盛欣.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2(10).

[2]封宗超,李运明,廖磊,蔡文军,孙娜,倪静,王艳萍.灾难及突发事件住院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05).

[3]梅春燕.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4]余立坤.浅析现代智能化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J].信息通信,2013(06).

建筑智能化概述篇10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的信息化和智慧化也就变得尤为重要。赛迪设计在多年的业务实践中,倡导把智慧企业放到智慧城市的大局中思考,让企业、产业和城市融合得更为密切,从而使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变成有源之水,为城市智慧化愿景的实现提供更多动力。

建筑工程业信息化应用

建筑行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对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可谓重大。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智慧化也就直接关系着智慧城市的整体推进。

赛迪设计把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总体上分为四层架构:管理决策层、应用层、信息集成层和基础设施层。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业的典型应用主要有三种: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和Bim。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可分为三个步骤:前端采集、信号传输及终端控制。鉴于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首先进行前端采集,采用标签等对施工现场内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进行标识,再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以及无线感应网络(wSn)对物体属性进行捕捉和获取,并将信息转换为网络传输的数据格式,采用网络通信技术传输到终端信息系统。最后,由相关软件对接收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并通过终端显示设备实现直观的界面展示,还可通过视频云,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知识,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视频分析的方法自动分析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实现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实时图像监控管理。

■建筑施工虚拟仿真

通过建筑施工的虚拟仿真应用可以直观、科学地展现不同施工方案的真实效果,定量地完成方案的对比,有助于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最优施工。为实现建筑施工的虚拟仿真,需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优化与建模技术等,建立复杂的数据分析模型,针对广域分布的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或修正,并提供直接真实的人机交互对话三维界面,计算规模庞大。云计算平台的集成计算引擎赋予支持系统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应用中的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典型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

Bim是一个概念(或理念),可以理解为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通过Bim,可以实现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使设计师和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准确;实现专业内多成员间、多专业多系统间的三维协同设计,避免不必要的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将建造过程与结果,在数字虚拟世界中预先实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真实世界的遗憾,使设计优化成为可能,保障工程设计企业最终产品的准确、高质量、富于创新。

智慧矿山的应用

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同样也是影响智慧城市落地的重要因素。在帮助相关企业实施信息化、智慧化的应用实践中,赛迪设计构建起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其对智慧矿山的探索和思考,对智慧环保和智慧能源有重要启发。

赛迪设计认为,智慧矿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各类信息进行横向整合,使得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监测监控、超限预警、人员定位、井下视频监控、安全隐患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安全进行快速决策。智慧矿山的本质是安全矿山、高效矿山和清洁矿山。矿山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智慧矿山建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