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十篇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十篇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8:28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开始出现以来,地方政府普遍建立了投融资平台,并且随着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投融资平台建设,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尽管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部分地区的融资平台当期债务本息已远超当地财政收入,潜在的金融风险一触即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特别是要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着眼于破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一系列金融风险,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1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已经被国家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列为行业最高的三类风险之一。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的金融风险来看,比较突出的是债务率过高,普遍存在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利用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举债,而且已经超过全年财政收入水平,这使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大的金融风险;再比如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注重自身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在开展投融资的过程中还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在投资领域过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收效不高,进而可能引发一定的偿债危机。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开展投融资活动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投资收益风险,比如某地通过对12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调查,投资收益风险主要来自项目建设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占比分别42.5%、31.7%、25.8%,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比较突出,因而面临一系列投资决策风险。此外,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面临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风险,特别是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地方投融资平台管理工作,同时也要求在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方面狠下工夫,这就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如何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风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由于具有一定的“行政化”特点,因而在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方面缺乏高度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不该出现的风险。

2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来看,尽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地方政府还出现了“过度投资”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金融风险,但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防范金融风险的重大价值,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将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上升到战略层面,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相对比较突出。深入分析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但却没有对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量力而行”的意识。2.2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落后。目前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比如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国家对于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高度重视,在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深入地研究和积极地探索,特别是没有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特殊性入手将投融资工作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甚至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化和有效性。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开展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同时也没有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及目标责任体系当中。2.3金融风险化解机制薄弱。从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来看,普遍面临一定的“债务风险”,但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化解机制,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因而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重视公司治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设立的初衷是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平台融资后所投入的项目大多是半经营性或非经营性的,因而公司治理不够完善,特别是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项目投资计划、资金回笼情况、贷款余额、融资规模等普遍不对外公布,这也直接导致无法形成科学地监督机制,特别是外部监督不够到位,对于出现的风险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因而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愈演愈烈。2.4金融风险监测工作滞后。要想更好的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工作,但目前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对金融风险监测工作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当出现金融风险的时候无法更有效地化解。比如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没有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监测工作,对投资、融资等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缺乏数据收集与分析,金融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战略性以及针对性不强;还有一些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不重视金融风险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建设,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同时也重视投资收益,导致出现了一定的投资收益风险。

3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地方;投融资平台;河南

一、引言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河南省各级政府近年来纷纷增加各种债务以筹集快速发展所需资金,尤其是近三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筹集的规模迅速增加,但相关制度的发展却没有跟上这个快速的步伐,投融资平台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风险开始现象,如何规避风险,解决投融资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成为我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定义及特征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水资源发展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代替政府进行直接与间接融资从而实现了地方政府市场化融资的目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征主要有:第一,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而组建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而且融资平台的发起人和领导者都是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控制权,因而融资平台属于“官办”或是国有性质;第二,融资平台虽然看起来是“官办”,经营业务也是以政府任务为主,但是其在法律上仍是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理论上具有法人机构独立的权利义务;第三,融资平台虽然是独立的公司法人,但是平台的经营业务并没有完全市场化,而是主要为了支持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融资;第四,相比一般公司的融资,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基本全部或部分由地方财政直接、间接承担偿债责任和提供担保。

三、河南省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河南省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在产业结构转移和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经济的发展的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不足制约了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地方性投融资平台成为迫切需要。

河南的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可以分为省级和市、县两个层面。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河南省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纷纷行动,出台不同的政策来支持和规范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将从政府支持现状和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两方面来进行概况分析。

(一)河南政府支持投融资平台发展概况

近年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部分地市级政府主要是从政策制定来支持投融资平台的发展,主要可以见表1:

(二)河南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1.省级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河南省省级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共有11家,管理资产总额共计3500亿元;其中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有7家,分别是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他们管理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277亿元、600亿元、549.5亿元、201.9亿元、187.8亿元、103亿元、103亿元,最大的是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属于综合性投资公司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投资集团,投资领域涉及电力、金融、水泥、造纸、高科技、交通、房地产、旅游等领域;和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有限公司,投资领域涉及煤炭机械、粮食、高新技术等领域。

2.市、县级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省市、县两级投融资平台共263家,注册资本共计619.5亿元。从规模看,最大的是焦作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0亿元;最小的政府投融资台注册资本仅20万元,规模分布不均,表3简要说明了注册资本的规模分布概况。

我省市、县级投融资平台在经营范围上主要有服务于国企改革、重组和资本运作;服务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三种类型。其中为国企改革、重组和资本运作服务的平台,主要是整合国有资产,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的平台,主要是对政府委托的交通、能源、城建、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及其它特定项目进行融资,一级开发整理建设用地实施,并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此类平台也可以作为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主体;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的平台,通过实施风险投资或参与投资高成长性企业,对战略新兴产业、高成长性产业进行引导、扶持、风险投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四、河南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河南省各类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较快,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与矛盾。

(一)投融资模式和运作主体过于多元化

在08年以前,投融资平台都是以政府出资和管理为主的,由于参与管理的政府部门较多,造成资源分散,项目运作主体也不统一,甚至出现各部门间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而相互争夺项目的现象。致使管理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项目的成功率不高,各地到期的政府债务也不能按时归还,最后这些政府债务只好又由政府买单,增大政府负担,投融资平台的正面作用得不到显现。投融资模式的过于多元化,会导致投融资平台内部管理混乱,投融资偏离正道,不能如期归还资金,进而导致资金链条断裂,无法继续运转。

(二)融资平台错位严重

我省现有的投融资平台多数都是以政府背景建立的,很多由相关政府部门管理,这种背景下,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后期运作过程慢慢演变为完全是由各地政府来承担各种行业和等级的融资。政府部门的过多介入,往往会偏离投融资平台的经营范围,导致投融资平台没有明确的发展模式、融资渠道和项目目标,甚至于完全由政府来承担项目和债务,融资平台错位严重。

(三)融资行为欠规范

目前在我省,不仅设有省级的投融资平台,也设有市、县级的投融资平台。这些投融资平台既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投资于城市建设、教育能源、公共交通等不容的领域,甚至对于一些融资规模较大的项目还单独成立项目公司,可以说投融资平台种类较多。但是在融资模式上,这些融资平台或公司多数是独自运作,单打独斗,相互组团融资的少。单个平台或公司实力有限,资金运作也有限,银行信用水平较低,所以融资规模也往往有限,各投融资平立融资的行为方式欠佳。

(四)债务数量膨胀过快

政府部门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力进行开发建设,利用投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融资,项目资金回收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债务的增长速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债务越来越多,缺口越来越大,这个缺口只好由财政来填补,一旦财政资金出现问题,这些巨额债务就会转嫁给上一级政府,这个不断膨胀的雪球越滚越大,一旦超过政府的承受能力,必然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应该控制后投融资平台融资的数度和数量。

(五)潜在风险突出

我省现有的投融资平台,在融资渠道上,多数是从多家不同的银行获取信贷资金,这种现象叫多头融资,该行为直接降低了各平台在融资时的信誉度。不同银行借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过大,加重财务负担,增加政府财政风险。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偿还各银行的到期债务,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暂时缓解财政危机,这种短期行为方式如果长期循环,必将给政府带来严重的危机,也带来政府财务上潜在的风险。

在银行授信放贷环节也存在着风险。一些商业银行在投融资平台进行贷款申请时,盲目授信,甚至根本不对项目进行具体考量就授信,隐藏着授信失败的风险。另外,银行在信贷资金的投向上也存在问题,民生性的信贷融资较少,却对其他生产性经营企业与投融资平台后管理放款比较宽松,脱离投融资平台设立的初衷,存在潜在风险。

(六)管理机制不到位

我省现有的投融资平台有些是企业法人,有些是事业单位法人,设置比较混乱,加大了管理难度;而在投融资平台的管理过程中又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重了管理的混乱局面。另一方面,除了制度设置本身的问题外,投融资平台的很多管理人员是政府部门出身,严格意义上说是政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风险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在投融资平台的监督制约机制上也存在问题。各政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不同级别政府部门之间,同一级别政府部门之间在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上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设计、平台建设以及项目运营效益评价等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所以首先要在制度上予以完善。

五、河南省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设信用政府,树立政府形象

首先,要大力宣传政府诚信的重要意义,在政府人员当中要树立起诚信意识,并以制度加以保障,建立信用政府,树立政府诚信形象,预防和禁止新任领导不买上届政府旧账的现象,并要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与表率作用。其次,要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制度,聘用专门人员,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所融资金的使用情况、融资后所投资项目的经营效益情况进行考核与监督;监督融资平台是否按照融资时制定的还款计划按时还款,确保所借债务本息的按期偿还,规范金融秩序,激发金融机构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信心,为融资平台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要提高平台公司自身的偿债能力,这个能力的提高可以从提高平台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入手,这就要求政府对平台公司放权,在向平台公司注入资产时,应同时注入相应的受益权和收费权;在管理人员的聘用上,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在社会上聘用专业人员担任高管,而不是从政府部门选派。其次是要对平台公司的准入规则进行规范,保证成立的平台公司的高质量。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将平台公司的准入门槛、经营机制、偿债责任等予以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并定期对已有的平台公司进行整合,对于资不抵债、信用不佳的平台公司予以清理。再次是要控制地方政府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减少重复投资,从而把政府性融资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减轻财政负担。还可以设立政府贷款财政专项基金,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准备金,逐年累积,并根据新增政府贷款的一定比例补提,从而增强政府的还贷保障,降低到期还不上债务的风险。

(三)完善权利质押制度

首先是要在出质人的资格审查上进行严格要求。制定明确的出质人标准和等级,并定期对现有的平台公司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其次,对于要求权利融资的平台公司要进行全面考核,包括公司管理水平、资本金状况、资产负债率、现金充足情况、前期还款情况以及是否有政府担保等,保证平台公司具有正常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后是在权利质押贷款的办理环节,要对相关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出质人提供权利证书、质押合同、相关部门批准文书等所有权资质文件,并对质押合同办理备案登记和公证手续,保证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降低银行坏账风险。

(四)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首先可以在国家层面上,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预算法、担保法等,对地方投融资平台予以规范。在法律上明确政府负债的最高额度或比例,划定警戒线,对于超过警戒线的地方政府禁止再行举债。其次,对于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对投融资平台的操作流程、偿债责任、政府融资中相关债权债务人的责任关系、投融资平台与地方财政的关系等进行明确,对投融资平台发展和地方政府负债进行引导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郑汉金,曾伟.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9).

[2]李心佩.推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J].中国财政,2012(9).

[3]王江一,郑征.政府投融资平台形成的制度诱因与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4]迟晓燕.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及治理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4).

[5]张秋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机理存在问题及法律治理[J].上海金融,2012(1).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投融资平台;投融资公司;债务风险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为此,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依托原有城司,打造出新形势下统一的新型投融资平台。

近年来秦皇岛市投融资体系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市政府通过采取成立城司、建立“政、银、企”沟通对接机制、建设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以及整合全市担保资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秦皇岛市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所出现的资金“瓶颈”问题,在为秦皇岛市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的投融资机制与秦皇岛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仍还存在直接融资比例低,投融资平台小、渠道窄,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放大作用不明显,已有资源、资金、资产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总体概况

(一)秦皇岛市投融资体制

2009年11月秦皇岛成立“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对全市投融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成员为市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环境保护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监察局、审计局、金融办等部门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财政局,市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各投融资平台,财政部门负责财务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审计监督,监察部门负责责任监督。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

目前秦皇岛共有4家投融资公司:一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为主,由城乡建设局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二是建设投资公司,该公司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国家立项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由市发改委牵头组建,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注入资本金,获取的经营和资产收益作为资本金再投入,代表政府出资,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出资入股;三是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该公司以财政投资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为主,重点是行政机关和文化、教育、广播、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本建设项目,由财政局牵头组建,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教育、卫生系统除外)划拨过户该公司,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四是土地储备中心,土地储备中心以土地收购储备和一级开发为主,同时为其他投融资平台提供土地资源,实现资源转化,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组建,以政府投入作为资本金,集中使用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加强土地前期开发和储备管理,确保土地有效增值。还有3家投融资公司正在建设中:一是旅游开发建设公司,由旅游局牵头,整合旅游资源和资产,搭建旅游设施建设及产业开发项目投融资平台;二是北戴河新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北戴河新区管委会牵头建立;三是****公司,由城乡建设局牵头,规范其运行管理。同时《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规范投融资管理的实施意见》还指出,可根据发展需要,组建新的投融资平台。

二、秦皇岛市投融资平台问题分析

(一)投融资公司规模小,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目前成立的4个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都很小,注册资金少,政府基本上以资产注入,资金投入很少,运作主体分散,难以承接大型项目的投资建造,所发挥的投融资能力和经营实力都有限。从目前的经营管理情况看,现有的投融资公司资产运营能力低,经营效益普遍较差。

(二)条块分割严重

目前现有的4家投融资公司及正在建设中的3家投融资公司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投资项目按所属部门的管辖范围进行条块分割。从秦皇岛市投融资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亦可以看出,投融资平台涉及不同部门利益,投资公司在选项目、做决策时很容易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争项目、争利益的现象,造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存量资产闲置。

(三)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大

各投融资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了70%,这种高资产负债率一方面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投融资平台绝大部分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投资收益率低,当投资收益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投融资平台不得不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办法,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一旦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四)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融资压力大

秦皇岛4家投融资公司建设资金融资主要来源于国内银行贷款、上级投资补助等,在发行债券、包装上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仍是空白,虽然政府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并着力支持该类融资途径,但受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约束,该类融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较大提高。

未来秦皇岛市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规模基础建设引致巨大的资金需求,远远超过了政府的承受能力,融资压力可想而知。对秦皇岛市来说,如果在投融资机制上未能有所突破和创新,要完成如此巨大的融资任务难度很大。

三、构建高效的秦皇岛投融资平台

(一)借鉴成功经验,搭建投融资大平台

根据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具体情况,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实力雄厚的投融资运作平台。如河南省整合政府资源,搭建投融资大平台,成立河南省投资集团,该集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经营省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是省政府的投融资主体,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集团本部总资产220亿元,合并报表总资产504亿元,集团作为大型投融资平台和有实力的市场主体,有效壮大了政府的投融资能力和对经济的影响力。

秦皇岛应整合现有4家和正在建设的3家投融资公司,成立秦皇岛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组建方式可采取控股合并,保持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债权债务不变,以各平台公司全部资产组建成立秦皇岛投资集团,原平台公司成为集团子公司,投融资职能作适当调整,避免处理债权债务的繁杂手续和由于利益重新分割带来的改革阻力。集团负责开展城市、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隶属市政府直接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解决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二)拓宽投融资来源渠道和方式,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鉴于目前秦皇岛市各投融资公司存在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笔者建议秦皇岛市建立初期投融资平台时,可以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即采用一种ppp(政府—私人—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地方政府掌控的大量公共资源基础,与市场力量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现有的bt(建设—转让)、bot(建设—运营—转让)、tot(转让—运营—转让)、blt(建设—租赁—移交)模式应继续发扬光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待投融资平台做大做强之后,再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从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的可持续性。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目前北京国管中心已经成功发行150亿元企业债券和两期共200亿元中期票据,融资期限分为3年、5年、7年和10年不等,融资成本低于同期银行贷款2个百分点左右,为后续北京市各区的投融资平台有效融资探索出良好的途径。

(三)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

目前各投融资公司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形成完整的出资人制度,难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因此,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过程中,完善出资人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通过完善出资人制度,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使得资本层面摆脱条块分割,真正实现行政与资本分离。

(四)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从全国情况来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不透明,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贷款,债务管理也分布于不同的部门,造成地方政府不清楚不同层次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状况,极易形成政府债务风险。秦皇岛市亦是如此,各投融资公司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债务游离于财政预算系统之外,且各投融资公司负债比例很高,债务风险不言而喻。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完善投融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应建立一套风险控制模型。根据秦皇岛市经济增长目标、可支配财力,按照负债率和债务率风险区间测算政府可承担的融资额度,对本市政府债务实行预警机制,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根据政府债务余额的多少,实行动态管理,保证政府债务总额控制在可承受风险以内。

其次,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为强化投融资主体的偿债责任,确保债务的到期归还,应建立投融资偿债保障机制。各投融资公司将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益、资产转让收益和其他经营开发性收益的一定比例上交财政作为偿债基金,财政及相关部门做好监管,专款专用,确保借得来、还得起,促使投融资公司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全国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市政府应抓住机遇,严控风险,理顺投融资管理体制,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俊成.港区建设的投融资平台问题研究——以广西钦州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09(3).

[2]唐真龙,陈羽.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凸显商业银行严控“政策性”贷款[n].上海证券报,2009-12-02.

[3]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开行湖北分行联合调研组.河南省搭建投融资大平台的做法与启示[j].今日财富:金融版,2008(8).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4

摘要:自投融资平台诞生以来,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企业自身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已日益成为平台继续向前发展的制肘。

关键词:投融资;战略;管理;研究

一、投融资平台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一)平台建设不规范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投融资平台虽然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却仍按照政府模式在运作,公司的管理层大多由公务员或事业人员兼任。

公司的管理简单粗放,更谈不上用政策和制度去管理和约束企业。在资金管理上,一方面城建项目过分依赖政府投资,另一方面政府投入的资金又缺乏监管和运作,因此造成了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和浪费。

(二)资产质量不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产盘子通常较大,但真正能动用和扭转产生收益的有效资产较为缺乏,大多为政府划拨的一些道路、管网、不实土地等公益性资产,以及当地一些国有企业的股权,这些资产往往不能给公司带来实际收益,所以一般看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产较大,但资产收益率较低,这成为这类公司的普遍现象。

(三)缺乏监督机制

除了制度层面,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的监管严重缺失,这是由平台公司本身“政企不分”的矛盾所决定的。

地方政府既是投融资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平台公司的直接监管部门,这种双重身份,很难令地方政府公正客观地行使监督职能。

(四)面临较大的系统风险

很多投融资平台资本金欠缺、运作不规范、经营性资产缺乏,以致资产负债率较高,存在着很大的偿债风险。作为资金提供方的商业银行,放贷的时候往往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违规承诺和担保,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这些承诺和担保又违反规定,使得贷款资金责任主体模糊,贷款资金脱离借款人的掌控,商业银行无疑承担了较高的金融风险。

二、投融资平台战略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一)是确定自身定位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需要

开展战略管理研究,有利于投融资平台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公司定位,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据此才能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才能解决目前平台公司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问题。

(二)是进行资源整合及业务选择的需要

开展战略管理研究,有利于平台公司理清与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所属企业的关系,有利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领导层、管理层科学地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选择,从而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开展战略管理研究,能促进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偿债机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加强内部管理的措施化解企业矛盾,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

三、现阶段投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一)投融资战略

1.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要稳步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将公司培育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政府主要以出资人身份安排公司投资项目,但对公司的内部管理、项目建设不予干预。公司在承接政府委托的项目后,严格按市场化运作。变行政性治理为公司制治理,使公司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2.拓展融资渠道。一是加大债券融资的力度。债券融资具有还款周期长、利率低和不受放款额度限制等优势。提高债券融资比例,公司才有可能缓解还款压力,获取实体运作的发展空间。二是适时增加股权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外部资金的注入解决平台公司的发展问题,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结构的同时,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等要素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创新项目融资方式。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将民间或国外资金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3.建立债务预警机制。投融资平台要建立债务监控体系和预警体系,对各负债总量、资产存量、现金流量等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审核评估。对可能出现的还款风险及时预警,提早准备,根据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和流动资金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整还款计划。

(二)财务战略

1.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战略落实的工具,投融资平台应逐步建立涵盖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融资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围绕政府和出资人的要求,根据项目预算、投资预算、税费预算等编制年度经营预算;根据年度内可能发生的合理的、必要的费用开支和应纳税情况编制年度税费预算。通过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增加公司风险意识,实现资金的动态平衡。

2.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公司要致力于信息系统的研发,建立集团内部的一体化操作平台。集团内的财务数据、投融资情况、土地情况、抵押和担保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单位资金拆解情况,都可以通过一体化平台加以呈现、汇总和分析。提高信息化的利用能力,有助于公司共享集团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1.人力资源职业化策略。一是原有公务员或事业身份的管理层要逐步退出公司,即便因为时间和步骤的原因导致有些领导短期内继续在公司挂职,这些人员也不能从公司领取报酬,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运作;二是对于新任高管,要通过猎头公司或市场招聘的方式来寻找,要坚持走市场化、职业化的管理模式;三是等公务员逐步退出,社会专业人才配备之后,要努力打造一支实施有力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2.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是为有效发掘企业人力资源,激发员工智慧和潜力所进行的长远谋划。在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留住优秀人才是投融资平台成功的关键,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3.绩效考核体系。(1)健全考核组织,要明确绩效考核的执行、监督和申诉反馈机构。(2)丰富考核对象和形式,包括对团队和个人的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各种绩效考核指标形成日常考核体系,以此实现对员工的动态管理。(3)建立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是一个过程,能否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是绩效考核公平与否的关键。(4)及时激励。绩效考核可以通过建立薪酬激励制度,职务晋升制度等方式达到激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远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探讨[J].时代金融,2012,(6):196-197.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投融资平台内涵风险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通过借债、融资等手段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发展项目,尤其是作为地方政府进行融资借债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在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累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日益浮出水面,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比较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隐患。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时期。由于中央政府将财权上收,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借债的方式来行使政府职能,逐渐形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地方政府性债务是相对中央债务而言的,主要指的是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或者债务担保人直接借入、欠账、担保等形成的,最终需要由地方政府来偿还的债务。

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种,或者可以分为直接债务和担保负债。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一般包括向外国政府或金融机构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地方发展专项借款等;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务、由地方政府担保的外债、地方金融机构的坏账呆账、社保基金缺口等,这些债务在清算时需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直接债务主要是指由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直接向外借贷的债务,包括一般公共服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负债。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以及城司债务都被划分为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担保负债主要是指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融资平台公司为其他单位所提供担保的债务。

二、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概况

1、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增长较快,总量庞大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扩大,在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借债来为投资和建设融资。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实施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在投资中面临大量的资金缺口,地方投融资公司成为地方政府向外借债的主要平台。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方各级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一万家的规模,其中主要为区县级平台公司。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根据审计署2013年的数据,截止到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已经达到了108859.17亿元,而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达到了26655.77亿元,另外还有四万多亿的地方政府可能会承担救助责任的债务。统计数据还显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在近三年的年均增长达到了19.97%,债务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地方政府性债务庞大的总量和较快的增长速度,不仅对地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加大了中央的财政风险。尽管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出现债务违约等信用危机时中央政府需要承担还债义务,但是出于社会稳定以及政府行政考虑,一旦爆发债务危机,中央财政将是最后的兜底者。

2、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存在缺陷,具有很大风险隐患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直接发债的权力,因此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地方政府向外借贷和融资的最重要渠道,其在推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数量的不断上升以及融资规模的上涨,投融资平台公司在管理中逐渐暴露出很多缺陷,具有极大的风险隐患。很多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缺乏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公司的责任主体不清晰,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逐渐形成了“多头融资、多头授信”的格局。很多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不力,甚至不了解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情况,政府直接负债以及担保负债交织在一起,债务管理非常混乱。同时,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担保人都是地方政府,在借债时由地方财政或者人大出具担保函,这种担保方式最终兜底人属于地方财政,一旦投资项目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偿还本息,地方财政将承担还债义务。近两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概率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大规模债务违约,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

3、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借债与融资缺乏规范性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在借债和融资方面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在举债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收支计划没有被纳入到同级预算中,大多数债务项目处于预算的管理范围之外,尚没有科学的制度以及机构来对地方债务进行统筹管理和约束。根据相关的审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地方政府及其所属事业单位违规提供担保3359.15亿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等违规发行债券423.54亿元;另外,尽管国家下达了相关管理规范文件,仍然有533家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的平台公司仍然存在违规融资行为;部门地方甚至将资金违规投入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其他高风险项目。

三、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能力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充分行使其职能权力。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往往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导致需要通过大量举债来筹集资金。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就要从源头入手,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逐步使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能够相匹配。要稳步推进增值税改革,在适当时期开征房产税和财产税,将更多的税收收入向地方政府倾斜,从而为其创造更多的税收来源。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中央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可逐步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债务的依赖。其次,要逐渐赋予省级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将逐步提上日程,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主体、条件、步骤以及相关监督体系都要予以明确。通过发行公债,进一步充实了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为债务问题的逐步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推动地方投融资行为市场化

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筹资渠道比较狭窄,大多数筹资来源于政府信用担保的银行贷款,造成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结构不合理,来源单一,缺乏抗风险能力。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推动地方投融资行为的市场化,逐步将投融资平台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投融资行为中的作用,从而降低投融资平台的风险。首先,地方投融资平台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可以引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权融资、公司债、产权交易等多渠道资金,并通过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产权交易平台等来对投融资平台进行整合,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其次,要不断降低信贷融资在投融资平台中的融资比重,优化平台的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分散资金风险。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逐步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力,如发行用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市政债。最后,要逐步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以及信用评级体系,对投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鼓励资产结构合理、信用等级程度较高的公司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等来进行融资。

3、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力度,抓紧对平台债务进行清理、核实以及处理。要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尚未偿还的债务以及在建项目的后续债务问题分别进行处理。首先,要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业务性质予以区分,将其划分为经营性业务、准经营性业务以及非经营性业务,并根据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将平台公司的融资来源和投资责任对应起来,从而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将服务重心向具有良好偿债能力的项目转移。对于一些具备经营性业务的平台公司,要进一步推进其市场化改革,促使公司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其次,要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不断完善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健全其管理信息系统。

4、逐步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到预算管理体制中

地方政府是投融资平台债务的最终兜底人,因此,应该进一步将财政部门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予以落实,建立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体制,将目前政府性债务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权责不清的局面予以扭转,防范因债务问题带来的财政风险。要逐步建立以地方政府财政部门为主导,各类地方职能部门参与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财政收支状况,确定科学合理的债务融资方案,并制定债务偿还的计划,加强对已有债务的监督,逐步解决债务问题;要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围中来,从而以预算的方式统一管理和约束地方性政府债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预算编制、监控债务动态以及统一举债还债规范等,从而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马苏南、吉伦奇: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0(7).

[2]杨正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立和运行中的法律问题探析[J].甘肃金融,2010(12).

[3]王仕军: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机理及解决路径[J].理论学刊,2011(10).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管理困境;对策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有效履行政府职能而设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职能主要有两个:一是配合当地政府融资,取得经济发展及相关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二是协助当地政府投资,进一步说投资方向主要是公益及民生类建设项目。一般来说,此类公司多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高层多为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兼任或任命,带有很强的政府控制力及非市场化色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够规范、与政府关系不清晰、财务人员缺乏主动性与责任感等问题。因此,积极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财务管理方式,寻求系统化、组织化及高效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成为有效需求。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数量众多,没有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立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时期。此类公司在创立之初,是为了有效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解决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而产生的。截止到目前,全国已创立各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近9000家,其中多数属于中小型公司。从近两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呈快速上升态势,但目前缺乏健全、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体量小,业务依赖性强,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公司,大多规模不大,业务链短,依赖性强,财务管理意识相对较弱,无论是公司高层还是基层,更多时候认为财务管理部门只是收付资金、记账报账的职能。基于企业经营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意识谈化,导致此类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

(三)业务性质复杂,财务处理方法超越现行准则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很多经济业务行使的却是政府职能,这就给企业的财务处理方法带来诸多挑战。例如,同为国有全资的2家企业,以资抵债的债权债务核销问题(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完全覆盖债务金额),通常情况下,按照企业财务准则规定,主体双方按照债权债务金额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损益,但此处,更可能将次事项拆分为两个独立事项来处理:一是,股东收回或追加投资,减少或增加资本公积;二是,股东调入或调出资产,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四)与政府关系纠缠不清,财务管理职能不能独立有效发挥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与当地政府之间关系纠缠不清,导致公司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有效安排企业活动,也不能独立行使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表述:首先,公司基本丧失对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命、监督及罢免权力。由于此类公司基本由当地政府控制,尤其在高层管理者的任命方面,基本依赖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指派或者安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由于缺乏独立运营中的人事管理权限,故不能在财务管理中做到独立自主。其次,公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政府的经常性干预,如投资项目的选择,因此财务管理很难做到独立自主。

(五)财务人员缺乏主动性与责任感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由于发展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财务管理人员带有的政府及行政管理色彩。由于公司业务大部分是政府参与的投融资发展类型,因此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忽视企业财务治理要求,并极易形成政府官本位下的财务管理优越感。一方面,就财务人员本身来说,由于公司自身带有的非市场特点,决定了财务人员在实际的财务处理过程中会带有导向性,并且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极易逃避责任。另一方面,就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流程来看,由于其本身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决定了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性缺失,不能按照实际发展的需求,而是按照指令或者标准结构进行财务工作的处理。

二、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把控数量,实施市场化的财务管理方式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进行融资、投资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在量与质上需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就目前来说,此类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能够有效满足地方政府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限度,因此有必要加强管理,把控数量,将公司的实际数量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之内。具体来说,对于在当地有过多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当地政府来说,可以选择缩减规模、减少此类公司数量或者进行相关公司的合并,并进一步增强现有公司的发展能力。

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的风险,必须积极寻求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具体来说,转变公司原有的政府主导的会计制度,形成市场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机制。如公司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使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更符合市场化运营的标准。

(二)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公司制财务管理优势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带有政府性质、公司制形式运营的发展组织,具有复杂性的影响作用。为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公司制财务管理的优势,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给予公司独立任命及任免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力。一个公司要想在市场化环境中独立运营,并取得市场的认可,公司自身必须拥有基本的人事任免权。具体来说,财务管理层及业务人员的安排要适度脱离政府的相关管制,以公司选举制取代政府任命制,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灵活性。第二,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要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该平台公司投融资活动大部分依赖于政府信用,不可避免与政府管理之间发生一定的交叉,可以采取政府引导与监管、企业市场化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运行,这样,公司可以逐步实现财务的独立性,然后以发展的方式取得市场地位,为公司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打下基础。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主体意识

为有效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管理现状,必须致力于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主体意识。具体来说,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技能,必须不断学习财务知识,完善自身的结构网络,尤其是学习关于该平台公司财务管理的经济管理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性文件;二是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财务管理者作为公司极其重要的人事组成,其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前市场化条件下,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公司的重要资源,必须有效把握业务处理独立性、制度化、流程化等原则,尽量减少财务处理中的人为操控风险。此外,公司财务人员还要增强主体意识,将财务部门员工个人的发展与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相连,成为公司的有效建设者。

三、结束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有效融资,合理投资的载体,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改善公益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该平台公司财务管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提升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水平、减少甚至避免政府干预及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出努力。这些改进将有效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多元化、市场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峰.政府投融资运作研究[J].建筑经济,2007(2):23-25.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银行贷款;融资平台;风险控制

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状况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企业(事业)法人机构,主要以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在2009年经济刺激政策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形成了显著的潜在压力。

(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必然性

我国地方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应的职责。发达国家大多通过地方政府公开发行债券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而我国预算法还不容许地方政府直接发债,目前采取的是财政部地方债券的变通形式。由于财政部债券是基于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不可能包揽地方建设投资,地方建设投资应当基于地方政府信用的地方政府直接发债,因而导致了地方建设投资留下巨大的缺口。地方融资平台问题还在于地方的财力和事权不相匹配,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收入逐渐向中央集中,地方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事权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却逐渐下放,导致地方支出责任和支出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地方政府通过构建融资平台公司,一方面,由于这些平台公司具有的特殊政府背景,使其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和发行城投债;另一方面,融资用于基础设施、城市公用服务和环境等方面,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也不容忽视,如项目本身无还款能力或抵押土地价值下降,就可能会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现状

根据全国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其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2万余笔,涉及贷款金额约2万亿元。第一类能够依靠项目现金流偿还本息的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第二类是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必须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贷款,大约有4万亿元,占比约50%;第三类贷款项目借款主体不合规,财政担保不合规,或本期偿还有严重风险,例如贷款挪用和贷款做资本金,占比约26%①。2009年末,四大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2.4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一倍多;平台客户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为14.99%,比年初增加5.09个百分点。其中,工商银行比重为14.01%,增加3.62个百分点;农业银行比重为27.30%,增加11.56个百分点;中国银行比重为12.23%,增加6.32个百分点;建设银行比重为13.89,增加3.58个百分点①。

(三)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结构

大量借助平台融资的基建项目,多为中长期贷款,公益性强、预期收益低、回收期长,平台贷款主体以事业法人为主,有较多的贷款为非市场化运作,难以保证到期偿债能力,对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以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为例:截至2010年8月末,政府融资平台客户占全部公司类贷款比重约为18.04%,不良贷款率为0.72%。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按平台业务种类划分:土地储备类占比7.76%,交通运输类占比55.72%,开发区园区类占比15.35%,城市投资建设类占比13.71%,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类占比7.24%;按平台性质类型划分:公益性贷款占比31.21%,准公益性贷款占比3.15%,非公益性贷款占比65.64%;按贷款合同期限划分:1年以内占比20.54%,1~5年占比13.83%,5~10年占比29.02%,10~20年占比34.55%,20年以上占比2.06%;按借款主体划分,事业法人贷款占73.38%,企业法人贷款占26.62%②。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融资,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过度负债和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对融资平台蕴藏的巨大风险要及时予以防范。

(一)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过度负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很高,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各省共设立8221家平台公司,其中县级平台4907家。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总额达8.8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5.56万亿元,与中央政府国债余额相当③。地方政府执政理念、评价机制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等因素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必然性。

一是过度负债符合争夺资源份额最大化。长期以来gdp是地方政府领导任期政绩的硬指标,而gdp高增长需要资源的支撑,获得社会总资源份额较多者将获得较快增长,资金是社会总资源的价值代表,因而谁获得资金最多者就是获得资源最多。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对资源份额争夺的白热化,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增长的竞争实质上转化为争夺资源份额,寻求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有无限的需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有过度负债的冲动。

二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能追求扩大贷款规模。由于地方政府要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事权与财权不对等,我国城市化加快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而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唯有寻求融资平台向外部融资。在当前流动性充足下的资金负利率,而且平台贷款期限大多在5年以上甚至更长,可以说这样的贷款是不付成本也不用偿还,至少对于该届地方政府领导而言不用偿还,鼓励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过度负债。

三是银行出于自身经营与发展的压力向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由于直接举债受限制以及债券市场的滞后,银行贷款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筹资渠道。一方面,银行自我约束和独立性还不够,地方控股银行完全受地方政府控制,中小银行没有地方政府支持难以生存,国有银行也欲分享当地投资项目和财政存款,因而银行经营决策受到地方政府较强的影响,难以抗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融资平台对于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银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长期稳定,只要政府的现金流不出现问题,政府背景贷款相对一般企业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益性和安全性,从短期看能够增加银行的经营收益,从长期看贷款安全性的责任有政府担当。

(二)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种市场化与政策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普遍较高,举债速度有不断加快之势,部分地方政府上项目存在跟风行为,存在出资不实、权责不清、信息不透明、监管及治理缺位等不规范问题。一是资本金普遍不足。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普遍存在资本金不到位或“抽逃”资本金的现象,有的将不能变现的学校、医院等资产作为资本金注入投融资平台公司。二是借款人与使用人分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有的仅是一个专业融资的壳公司,利用政府信用向多家银行贷款,并且用打包贷款向多个项目投资,表现为借款人与用款人分离的权责不清。由于平台公司以政府为背景,以土地、财政为抵押担保,在经济刺激政策下大量融资,并且让大量受到政策限制、不符合授信条件、甚至“二高一低”项目获得贷款。三是平台信息公司不透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财务状况不透明,向平台公司提供担保的各级财政情况差异也较大,一个城市可能拥有多家投融资平台公司,它们相互间的控股关系以及对财政真实的依赖程度都很难判断,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突出,银行难以对平台公司偿债能力作出准确评价,也难以运用传统的手段监控信贷资金的真正流向[1]。

     (三)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风险

虽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保持比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但是由于项目周期长、投资规模较大,且先期投资方案没有进行充分论证,银行难以真实把握偿债能力,风险具有隐蔽性。一是平台贷款超过政府财力承受能力。按照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相关课题组对天津市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测算和评估,2009年天津市政府负债率为39.2%,债务率为310%,偿债率为31%①,均大大超过国际和国内设定的警戒线②。如果按预计未来3年每年可用于建设的财政性资金为660亿元左右(含土地收益)计算,天津市政府债务率和偿债率分别为475%和47.5%,超过警戒线更多一些。2013年天津市将迎来建设性投资债务偿还高峰,此时的资金缺口将达到850亿元③。

二是土地收入作为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还款来源不堪重负。对于政府项目很多以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资金来源,但政府卖地收入并不稳定,随着城市可卖土地的逐步减少,卖地收入高峰过后会急剧下降。以国家开发银行向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贷款500亿元的土地抵押还款估算,2007年,天津市规划外环以内及天津港地区土地出让面积共计704公顷,总价款209亿元,2008年出让面积共计1227公顷,总价款363亿元,去掉土地收购整理成本等费用,政府净收益97.6亿元,与项目贷款存在较大差额④。三是土地高收入有资产泡沫的成分。据财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43.2%,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36.79%⑤。由于土地价值的上升阶段有可能会出现高估,而且我国房地产已有泡沫迹象,中央出台了新“国八条”调控房价,而当未来土地的价值下降的话,土地收入占财政收入高比重和高速增长都将难以为继,土地出让收入不会是地方政府永久的提款机。

(四)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政策风险

中央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集中清理,很多地方政府已开始着手整合和升级各类融资平台,潜在贷款风险可能加快暴露。虽然地方政府表示债务整体上基本可控,但在融资平台公司清理整合的操作过程中,银行要防范政策层面上平台公司的贷款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整合的风险。比如以省市级实力较强的融资平台整合区县级融资平台,区县级政府融资平台较多、较小,运作大多不规范、不透明,其中实力较弱的平台公司将可能取消,要防范债权悬空或者担保悬空的情况[2]。二是平台贷款不被划分为政府负债的风险。政府融资平台经过清理后的负债将划分为政府负债和公司负债,当平台负债被划分为与政府无关的公司负债,其风险将显著增加。比如学校与医院等具有公益性质,但自身又有收人来源的单位,有可能不被纳人政府财政负债体系。三是传统“城投公司”转制的风险。传统城投公司将面临取消、转制以及合并,在这些城投类公司的转制过程中将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变更,从而可能使得银行相应债权受到损害。四是平台贷款存在合规性问题的风险。融资平台贷款如果不符合财政部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则有可能丧失财政资金的保护;由于资本金不到位、抵押担保不实、资金挪用等这些操作过程中的不合规可能导致贷款风险;按照财政部增量与存量贷款分类管理的意见,部分存量贷款到期后银行将可能由于政策的限制而无法发放新的贷款,从而造成贷款人违约。

三、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建议

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投资冲动,尤其在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推出了过大的投资计划,而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时清理和规范,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风险。

(一)及时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由于政府财力、信用环境、公司体制和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差异,要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建立一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制度、风险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融资行为与资金使用处于透明状态,接受监督约束。一是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要摸清贷款投向、还款来源、担保措施、地方政府财力等方面情况,对以依赖财政资金还款、抵押担保不实、所建设项目违规以及区县级政府融资平台客户等风险较大的贷款要作为重点进行管理并加大退出力度。对于打包发放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未指定用途的贷款包,要解包和对项目重新评估,对贷款用于多个项目的“平台公司贷款包”跟踪整改,保证贷款项目在报批手续、环评结果,用地审批、项目资本金方面合法合规。二是地方政府积极对融资平台进行整合。要对平台公司的资本充足、资产质量和内部管理等进行核查,对不合格的平台公司坚决撤并,同时将经营性资源、优质资产以及未来需要资金推动的投资项目整合进入新的平台公司。通过将分散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融资平台分类整合,既淘汰一批高风险的劣质平台公司,又打造成几个具有规模效应的平台,保障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及利润来源稳定、财务形象和未来预期良好的平台公司,具备募集资金和正常运营的能力。三是对现有融资平台实行不同类型分类管理和规范。对资本充足、资产质量较好、有还款能力的地方融资平台,按市场化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股,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于那些承担着基础设施项目或市政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职责的投融资平台,其项目收益不足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的,要在符合地方政府合理债务水平内,允许其在政府信用支持下进行融资。

(二)加快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规范,不仅资金使用缺乏监督而导致效率不高,而且债务规模没有约束可能导致失控。要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确保政府投资量力而行,根据各个地方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财政收入的状况来合理确定自己的融资规模,不盲目地追求融资和扩大投资。即政府融资平台要实现三个转变:即资金主要来源要由银行贷款向社会举债的转变;经营管理机制以由隐形负债向显性负债的转变;担保体制要由指令向信用评级的转变。一是适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既然地方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应的职责,就要从立法上保障地方政府拓展融资渠道,适时修改法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以财政拨款为有限担保对项目进行融资,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规范发债行为,完善《预算法》等将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土地融资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二是完善融资平台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平台企业应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的投融资管理机构,强化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层授权决策体系,形成专业的投融资人员储备,构建有效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盲目投资可能出现的风险。三是规范融资平台公司投资行为。平台要定位于政策性的市场投融资主体,平台公司将主要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并利用种子资金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创业企业,要基于这种定位和职能对各类项目分类管理,理顺投资及回收关系,以便建立起顺畅运行的经营模式。例如对于非营利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在争取中央资金、发行市政债券、国有资产转让、国有企业分红等途径外,更多利用政府配套的特许经营权或土地资源的整体开发经营,弥补投资成本和资金缺口;对于政府投资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平台企业应在投入资金后持续监控项目建设,在产生效益时利用逐年分红、产权转让或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回收资金;对于政府投资的创业引导项目,要在项目见成效后尽快转型为社会资本举办的经营主体,把政府注入的资本金置换为民间资本或法人资本,或者更多促进其上市,以便政府资金从资本市场获利而顺利退出。四是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国库,将由地方政府分成的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形成统一完整的地方财政预算体系,消除地方政府使用土地出让金的随意性。

      (三)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银行要加大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把控,完善风险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底线和标准,提高项目评估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对发放贷款更多地根据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来做决策,而不是仅看有无地方政府担保或土地抵押,信贷资金主要满足经营状况良好、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诚信度高、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减少向区县级政府及以下设立的融资平台客户发放贷款[3]。一是强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客户的管理。在客户准入和退出方面实行严格的名单制分类管理,综合考察地方财政实力、资产负债结构、信用等级、项目情况等因素,设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和准入退出要求。对地方政府级别、债务率、一般预算收入、财政资金自给率、财政偿债率等指标明确底线,不符合标准的平台贷款不予准入;对存量平台客户逐一划分为“正常发展类”、“有限支持类”、“限制发展类”和“压缩退出类”,对列入退出名单的逐户制定退出计划。二是保障平台贷款还款来源。严格项目资本金要求,规范贷款抵押担保,严控发放打包贷款。重点关注第一还款来源,严控对自身无经营收入、完全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融资平台贷款。三是及早化解融资平台贷款潜在风险。密切关注平台客户的经营动态和同业信贷政策变化,切实防范客户资金链断裂风险以及导致贷款成为不良资产的重大隐患,对符合重组条件的不良贷款客户,灵活运用减免表外欠息、借新还旧、变更借款人、调整贷款期限、变更担保方式等针对性的重组手段尽快清收盘活。

(四)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

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导致地方政府被迫采取非正规融资和“隐性负债”,反而形成了大量的潜在隐患。如果不能够为正常融资需求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来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就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隐性负债,可能导致债务风险不断累积,最终不得不向银行机构和中央政府转嫁[4]。因此,要给予地方政府正规的融资通道开正门,解决地方政府在发展与融资瓶颈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利用土地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以外,要发挥直接融资的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一是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二是要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行为,健全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完善各级政府债务偿还的责任制度和保障机制,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达到市政债券逐步替代银行贷款;三是随着平台公司经营管理的顺畅运转,适当时机可以选择平台公司股权上市融资。四是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融资创新不仅在为新增资产进行融资方面,更多地应该整合和盘活存量资产,利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行存量资产的融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文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及规范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0(2):8-11.

[2]党均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货款风险分析与思考[j].银行家,2010(3):11-16.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地方投融资公司;政策变化;多元化融资

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快速发展背景及基本类型

(一)快速发展背景

1.需求驱动及政策推动

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开始下滑,我国亦不能幸免,加上我国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拉动经济的,一下就必须把“战场”转向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以此来推动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在2009年3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落实中央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配套资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了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

2.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与财政体制的制约

在每个五年计划中,计划目标和基准又层层落实到地方政府的的地区发展目标上。而且基础设施建设被广泛视为衡量地方领导政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自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和地方呈现出财权上移事权下移趋势,出现了让地方政府的地方财力不足问题,加上《预算法》又禁止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市场借贷以及发行市政债券筹集资金。

(二)地方政府组建的投融资平台公司类型及基本负债情况

到目前为止,基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公司专门投资完全没有经营性收入的建设项目,即非经营性项目。

第二类公司投资的项目有部分的经营性收入,不能完全自负盈亏,除了项目资本金需要财政投入以外,还需要财政在盈亏上给予差额补贴,也就是准经营性项目。

第三类公司投资的项目都有经营性收入,即经营性项目只有资本金来自财政投入。据央行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大约8000家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为3.26万亿元,负债比重为153%。

二、政策变化

在我国自从2008年开始,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其债台高垒,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于是,政策开始发生变化,陆续的出台了一些文件,2010年6月10日,也就让酝酿已久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文件出台,可以说是一剂猛药。19号文件主要是针对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出台的。在该文件中,对平台公司的债务清理要求以及平台公司今后贷款应符合的条件都作出了限定。

平台公司债务经清理核实后按以下三原则分类:(1)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债务;(2)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项目本身有稳定经营性收入并主要靠自身收益偿还的债务;(3)融资平台公司因承担非公益性项目建设举借的债务并且,对承担不同项目的平台公司做了相应要求,那些只承担公益性项目的融资公司,就不能承担融资任务,即使融资的公司仍负责建设,进行债务落实后也不再具融资功能。

对那些承担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并主要依靠自身收益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以及承担非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的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有关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运作。不断提高投融资公司的自身造血能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

(一)加强管理、理顺关系

1.中央政府

在中央层面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把握投资和政策导向,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更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抓紧建立县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加大对重点财政收支领域的监管力度,规范预算编制与执行,防范财政风险。

2.地方政府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首先要定好位,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与投融资公司形成一种长期服务合同关系。不要过多的干预其活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要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二)多层次融资渠道,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一般都是在是沿袭以往的通过土地等各类资产注入来扩张平台规模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贷款只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目前只有部分省市投融资公司采取了企业债券,上市等筹资模式。根据19号文件的要求及未来发展方向,其必须走多层次的融资道路,要加大一下资金的作用,向市场化方向迈进。

1.适时退出非经营项目,引进民间融资,让利于民

可以说我国地方政府,相对于私人而言,掌握了更好的资源,如果政府过多的涉入非经营向项目,不仅会挤出私人投资,而且不可避免的出现与民争利的困境,适当退出非经营性项目,让利于民。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中来,银行也能够降低房贷的的风险。因此,可以把融资功能从部分地方融资平台中剥离出来,逐步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积极发展ppp、Bot等项目融资。以创新和改革的精神,为民间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脱胎换骨。也不会出现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

2.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我国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基金、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三类。产业基金要为国家产业政策所重点支持,同时明确产权且已建立规范的法人责任制,有近期内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前景。从投资原则、投资标准、投资流程、盈利模式和投资结构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投资规则。这样就会提高公司的效率,更大的发挥其作用,将风险降至最低。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采取这种融资方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把产业投资基金引入投融资公司不失是一新的融资途径。

参考文献: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国发19号文;理解;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8-0072-02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该文对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通过深入调研宿州建司的现状,结合国家关于融资平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尤其是对国发19号文、省内外部分城司运行发展情况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研究,对宿州市建司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

1国发19号文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1.1出台背景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带动4万亿投资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应对危机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地方政府配套1.25万亿元(来源于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资金占10%左右)。地方融资平台数量急剧增加,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融资主要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有力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同时存在:举债融资运作不够规范,规模增长过快;地方政府因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加大了偿债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因风险意识薄弱而对融资平台公司信贷管理缺失等问题。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国务院下发19号文,全面部署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加强管理工作,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1.2主要内容

一是清理核实并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二是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三是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放贷管理;四是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

2对政府融资平台的几点理解

2.1确立了融资平台的合法地位

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的一种制度创新,没有主管机构,国家也没有正式的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界定与规范。2009年3月银发[2009]92号文中明确“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增加地方财政贴息、完善信贷奖补机制、设立合规的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多种形式,吸引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但没有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界定和规范,19号文明确规定:“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都被列入融资平台范围。界定范围为后续采取措施对融资平台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监控相一致,是为融资平台正常化运作做准备工作,同时也确立了政府融资平台的合法地位。

2.2明确了政府融资平台注入资本金的资产范围

19号文明确了融资平台公司自身收益除项目本身经营性收益外,还包括已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的出让金收入和车辆通行费等其他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可以作为资本金注入政府融资平台。但同时也要求今后地方政府确需设立融资平台公司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足额注入资本金,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不得作为资本注入融资平台公司。

2.3规范了融资担保行为,明晰偿债主体

19号文明确要求,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和担保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经清理整合后保留的融资平台公司,其融资行为必须规范,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须落实到项目,以项目法人公司作为承贷主体,并符合有关贷款条件的规定。地方政府在出资范围内对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自19号文下发之日起,对于融资平台公司的新增债务,地方政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如果债务人无法偿还全部债务,债权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2.4规范运作,阐明了融资平台的发展方向

根据19号文精神,按照清理、规范和整顿的具体要求,对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的平台,通过停止融资,关、停、并、转,实现转型发展;对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建设、运营任务的平台,通过剥离融资业务,推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对其他形式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则要全部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商业化运作。此次清理还要求将政府项目融资职能和平台公司市场化经营主体功能进行明确划分,将政府融资平台真正打造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城市建设领域的市场运作主体。

3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现以宿州市建司为例,研究19号文后的发展思路。宿州市建司2002年4月注册成立,2007年7月,市政府对其进行改制,基本定位是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载体;城市基础设施建、筹资、融资的平台;城市建设资金运作的主渠道。公司积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认真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土地收储和资本运作,加强财务管理、债务控制和风险管理,促进健康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有效资产不足,结构单一;二是债务较大,存在潜在风险;三是造血能力较弱,经营业务较窄;四是财政支撑度低。

国发19号文后,新项目贷款的准入条件和审查程序将更加严格,融资形势和申贷环境更加艰难。同时,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也处在十字路口。面对19号文,针对市建司存在的种种差距和不足,需要市委、市政府和建司同心协力,克难攻坚,打破常规,积极创新,解决问题,寻求突破,要着力解决制约市建司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特点的政府融资平台创新、发展的道路,以便市建司取得快速发展,为我市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作为政府和建司,更要超前谋划,积极应对,科学规划,下一步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要结合发展需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公司要结合国家相关文件,运用资本运作、业务拓宽、长期发展、人力资源等战略,充分谋划和布局,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和函数测算模型,对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和整顿。

3.2要强化功能定位,把建司打造成开发商和运营商建司要强化功能定位建设,履行好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如政府投资导向、股权管理、国有资本经营、筹措资金、为财政减负等各项职能。理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重视效率和效益,实现市场化联动发展。

3.3要创新融资模式,不断拓宽平台的融资渠道

公司要适应未来发展的各种需要,改政府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模式。通过组合融资工具,协调资金和资本,资产和负债,效益和规模的关联和均衡;通过分析理论、创新模式,积极运用债权、股权、短期、长期、债券、基金与股票融资等多种形式实现投融资创新;通过合资、合作,挖掘社会资本和资源,为宿州城市建设筹措更多的资金。

3.4要创新理念和提升实力,实现公司市场化运作

19号文将推进各地融资平台“股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进程。结合本市实际,战略控股和金融控股模式将成为市建司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能够达到放大对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倍数。要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提高市建司的核心竞争力。在项目的运作上,要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经营收益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主线,全力抓好企业管理工作。

3.5要建立风险防控和还贷保障机制,实现公司良性运转(1)建立债务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分析评估自身偿债能力,按量力而行、规模适度的原则,把融资的数量、总体规模控制在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范围内,使政府投融资平台既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又能保持融资功能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融资平台监管制度。加强投资资金的监督管理,做好项目跟踪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绩效评价、年度审计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资金的全过程监督;要明确各部门责任,共同支持投融资工作:发改委对项目立项、可研等支持;建设部门对规划、施工等支持和监管;国土部门对土地和项目用地的支持和管理;财政部门对财政投入资金和项目资本金的支持;审计部门对项目的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和监督的支持等。

(3)创新多种担保方式。为增加有效资产和可用担保抵押物,可采取第三方担保、资产抵押、应收账款或股权质押担保、财政专项收费受益权等多种方式为融资担保。

(4)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在负债经营城市的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确保财政安全,实现城市建设资金需求与债务平衡。可以设置还贷相关条件,以财政补贴、土地出让收益、经营性收益等按照一定比例,归集设立专户,为还贷提供保障,并保证偿债专户资金可控可用。逐步形成以赢利性项目为载体,以城建项目偿债基金为还款来源,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偿债保障机制,完善“借、用、还”体制。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存在的现状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寻求有效途径,来优化投融资环境,规范项目管理,加强监督调控,推进发展创新。

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篇10

重压下另辟蹊径

作为襄阳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襄阳建投的表现不错,其在襄阳市土地一级市场占垄断地位,收入主要包括出售土地、水。公司2010年净利润8。7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1。82%,2011年底总资产逾200亿。在陈敬东眼中,这“可以说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然而,去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遭遇重压,特别是政策层面清理整顿融资平台,今年初紧缩政策一浪高过一浪,这让陈敬东对公司发展有了不少困惑,便有了元宵节的讲话:他希望公司团队能正确判断形势、看到方向。所谓“1+n”,即以一个较为综合的融资平台为核心,另设多个侧重不同的专业投资平台,前者为后者的控股或参股股东。襄阳建投今年开启的1+n转型包括:对全资、参股企业的资产和紧密型、松散型公司进行清理整合;完成对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经开区、高新区四个区级投融资平台的参股工作;对襄阳水投、交投、旅投、能源投等专业投资平台采取参股或控股方式;将昭明绿野公司、房地产公司、可达利公司和资本运作、保障房建设五合一,成立襄阳建投置业公司;公司内分块运作,研究出台集团和子公司的管理系统模式,理顺关系,加强控制体系建设。

在陈敬东看来,今年世界、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不可逆转,理由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城司的融资尤其对银行贷款影响非常大,靠政府的一张纸、人大的一个决议就可以融资数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对房地产的调控依然从紧,从而影响土地供应,襄阳建投的主要收入正是卖地;平台融资受到政府债务率的控制,襄阳市债务大、负债率高,这对平台融资影响非常大,而襄阳建投的融资需要很大。陈敬东认为机遇同样不少,如平台在整顿中包装型贷款、水利贷款、保障房贷款都可以做;民间、社会资本潜力大,去年下半年以来襄阳建投和央企、大型企业进行了广泛接触。

1+n是襄阳建投做强做优的关键之举。陈敬东称,“没做1+n改革时我们事务缠身,难以说清,担了责任,还有矛盾,问题就在我们的集权和分权、体制机制没有搞好”,现在的机制还是一家独大,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子公司来承载母公司的压力。

1+n甚至1+n+n

构建1+n,“1”转变为总部,管人、管风险、管目标、管监督、管资金调度,不经营具体业务,“n”作为专业子公司经营业务。陈敬东称,该模式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这样总部才能有大量精力去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等,甚至“n”可以集团化,做到n+n。

今年以来襄阳建投已经在行动:成立了水利投资公司、置业公司;一些控股公司变成参股,以调动区融资平台的积极性;以前总部做征迁、审计,现在征迁下放到区平台、审计放到审计局。

管控模式方面:全资子公司,全面管理,给予一定权限包括中层以下的用人权,总部定编制;控股子公司,严格控制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决策、管理、监督层派人;参股公司,派财务总监,有的还派董事;松散型公司,比如整合进襄阳建投的水务集团,襄阳建投是代国资委管,所以只管资产。陈敬东称,全资、控股子公司管理上还是很顺畅的。

为严控风险,目前襄阳建投没有完全将资金调度下放到子公司,实行总部核算制,陈敬东称最终将变成目标管理制。投资决策也由总部控制,下一步是备案制——陈敬东称,子公司做大了才能让其实行自我管理,子公司弱小时需培育,总部“带”1、2年,所以现在总部相当于老板加婆婆。“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什么都管,管得没有活力了,管得越死越出问题。一些国企为什么破产?是因为行政性的、没有市场导向的决策。”陈敬东说。在培育子公司、完善母子公司管控方面,襄阳建投挑战明显。

培育子公司方面的一个亮点是金良物流。陈敬东希望用3—5年培育两个上市公司,分做旅游地产、粮油物流(金良物流)。金良物流3年来均盈利,预计明年利润4000万。

亦官亦商的特殊挑战

培育两个上市公司源于襄阳建投整体上市不行:公益性占很大比例,这正是其企业特性。融资平台是“特殊”国企,襄阳建投董事长由襄阳副市长兼任,陈敬东曾任襄阳财政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对政府而言我们是个部门,就市场主体而言我们是公司。国资委监管资产,市委管领导层,市政府管工作目标——这是很特别的国资监管体系。平台本身就是新生事物,有很鲜明的个性,只有这种管理才能管理。如果单纯用一个模式去套用,肯定不行。”陈敬东说。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场性是融资平台转型期面临的普遍课题。

当前对融资平台到底是去行政性还是去市场性有不少争议。陈敬东认为必须把行政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平台是很特殊的行业,亦官亦商,不官不商。如果没有政府垄断,纯粹是市场主体,就没有平台的特性;如果只搞公益,跟财政局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要搞成经营性的财政,既要有公益性,也要有市场性。公益性是高度垄断政府资源,市场性是在市场中创造经营价值。”陈敬东说,在平衡公益性、收益性方面,要对两方面的项目做一个匹配,同时对收入做匹配,实质上是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如何做到动态平衡、略有盈余,做到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公益性方面,陈敬东举例说襄阳建投投资建立襄阳三桥,带动周边土地从几十万一亩变成200多万一亩;再如北京7月21日降大雨,政府肯定要考虑将管网做得更好,“要不惜代价地干”,但他坦承公益性并不好量化: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平衡于是成大难题。

陈敬东在这个特殊的国企探索合适的内部约束机制。最初合并组建襄阳建投时,进来三种人:从当地政府过来的“官太爷”,以及政府职能部门财政部门过来的“财神爷”、土地部门过来的“土地爷”。陈敬东的态度是,如果到襄阳建投再当“爷”就永远进行不下去,只有装“孙子”求业绩才能最终当“爷”——公司考核制度严格,而非传统国企的走形式。陈敬东称,要是走形式就别去干,干脆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公司每年都有中层、员工被辞退、调岗、待岗。值得一提的是,陈敬东批评人往往很直,有时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