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9:42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1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重庆模式

abstract:takingthegovernment-investedprojectmanagementasthebasicresearchobject,thisarticleanalyzedthedifferentmanagementmodelsofgovernment-investedprojects,introducedtheestablishmentandcharacteristicofthe\"chongqingmodel\",thengavesomesuggestionsfortheex-istingmodel.

 keywords:government-investedproject;projectmanagement;the\"chongqingmodel\"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加快,其中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于2004年7月专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对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文件上的正式启动和规范管理。尤其是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的总思路。在这样的思路安排下,各地开始对政府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重庆市从2000年对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的建设管理探索开始,到2007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重庆市已经逐渐尝试创立具有自身特点、适合自身发展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式选择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适用财政性资金,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建设的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建设项目。由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关涉公共利益及社会重视的特殊性,如何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是当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基调。目前较为常见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政府部门模式,即以某一政府部门为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主体或收稿日期:2009-3-27作者简介:杨平,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项目管理师,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项目管理研究.

   设立专门的部门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如市政办公室、基建处等。二是临时管理模式,即为保障某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而设置的临时建设管理单位,如项目管委会等。三是项目法人模式。项目法人模式主要是针对政府投资的经营性建设项目而采用的,即由通过设置项目法人,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的监管负责。四是“代建制”模式。代建制是目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改革的主要方向。尤其在《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之后,代建制成为各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改革的试金石.

   而围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的基本思路,现阶段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是基于“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建设管理改革原则,开始加快了“代建制”的推行,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如深圳市政府设立的建筑工务局、北京市政府成立的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等,都是通过设置专门化的建设项目管理单位或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能,负责建设项目实施,从而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工期及竣工验收后的项目移交,实现了政府投资项目“投、建、管、用”分离的管理目标。应该说,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改革基本上是通过参照一些发达国家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上社会化、专业化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自身投资建设的经验,以“投、建、管、用”相分离为基本原则,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为最终目标,选择了适合我国政府投资改革的发展模式,即以代建制的方式,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实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2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的特点与启示重庆市自2000年开始,即提出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适当分离的建设管理改革原则,采用代建制的方式,对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都是以代建制为主要方式,但重庆模式选择下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具有不同于代建制模式本身的重庆特点与重庆优势.

   2.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的特点在多年的投资体制改革尝试过程中,重庆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但具有一般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形成了适合重庆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重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适当分离。尽管“投、建、管、用”相分离是各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改革的基本原则,但重庆模式不仅仅将此作为一种理论上的原则,而且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改革操作中。依据此原则,按照项目使用部门(通常是项目被单位)提出立项申请和功能定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建设、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实施管理、使用交给使用部门的思路,成立专业化的项目公司(即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通过这种“投、建、管、用”的分离,使政府项目的投资决策管理、项目建设监督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使用营运管理等各方各司其职,有利于项目科学决策和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专业化企业运作。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化、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服务业已成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成熟产业。在我国香港地区,政府投资项目专业化也通过建筑工务局得以实现。我国内地,包括北京、厦门、深圳等地的政府投资项目改革也大多通过专业化的方式实施。重庆模式在专业化方面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不单纯依托专业化的部门管理,而是通过专业化的项目公司进行运作。重庆市人民政府第36次常委会议决定,市政府授权市建委,在建设系统内抽调专业建设技术管理人员,组建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公司,即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发公司),由其对重庆市试行代建制的首个代建项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人民广场三期工程”进行建设管理,并在完工之后,向政府有关部门移交。这种通过设立专业的企业运作模式,即通过城发公司运作政府投资建设的模式,从实际运行情况上看,不仅使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质量、安全事故,而且无一项建设项目超概算,在投资成本上平均节约8%。其致力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的成功运作成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的一大亮点.

   三是尝试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推行bt融资建设管理模式。随着重庆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调动非政府资金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重庆市政府于2007年发出《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开始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重视和采用以融资—建设—移交为基本特征的bt(build-transfer)投融资模式(简称bt模式)。bt模式实际上是在代建制的基础上,为弥补代建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风险制约、代建单位对工程投资控制承担的职责与其所赋予的权利相比存在严重不对等缺陷,由政府作为建设项目的最后“买单人”,采用“政府确定项目投资及建设计划—挂牌出让项目代建权或招标选择工程代建单位—代建单位自行投资建设并实施全过程

管理—政府组织项目验收并交付使用单位—政府一次或分期偿付工程款”的运作模式。这种从筹资建设方式上的转变,打破了以往的直接进行工程实施各环节、全过程的微观管理方式,变直接的投资建设管理为间接的用货币到市场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使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化,更有利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2.2重庆模式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改革的启示从重庆模式的三个特点可以看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政府建设项目的专业化、社会化,使政府投资建设体现出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重庆模式的优势就在于通过将代建制模式与bt模式结合应用,通过专业化的企业运作,实现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的预期目标。即对于没有达到实行bt模式力量的政府建设项目,可适用代建制模式实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通过专业化的企业进行运作加以完成.

   仍以重庆市城发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应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理念,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即对建设项目实施专业化管理,采取对各实施项目成立专门项目部,由专业的工程师负责项目管理、技术咨询与策划管理.

   首先,在项目决策期,主要是依托自身的项目管理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协助项目被单位(通常是政府有关部门或直管部门)进行项目立项、可研、项目启动等。其次,在项目实施期,通过优化设计、准确估算、控制投资成本、加强招标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监控,顺利完成建设项目任务,并在项目建成后,向政府指定的单位移交。而对于有条件实行bt模式的政府建设项目,可量力而行采用bt模式,依照《重庆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按照“融资—建设—移交”的模式进行,实现政府建设项目的最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的建议尽管重庆模式在重庆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时效,但由于其是一种新生事物,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进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改革,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重庆模式应着重从以下三点加以完善:首先,在代建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继续加强诸如城发公司等不以项目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项目公司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其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运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尤其需要明确专业项目公司与被代建单位之间的责任、权利、义务的分配关系,防止代建过程中被代建单位随意干涉专业项目公司的项目实施与运作或专业项目公司任意脱离项目立项及概算批复等问题发生。在保障专业项目公司的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利益不受损的同时,加强风险控制与监管,努力促使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控制和转移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建设期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运营期的成本和费用.

   其次,在量力而行的情况下,加强和改进bt模式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管理运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的通知》虽然规定了在实行bt模式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融资建设时,由政府通过授权确定项目业主,并由项目业主通过招标选定投融资人,由投融资人组成bt模式项目公司,以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的管理;但笔者认为bt模式项目公司也应寻求一种专责任编辑:余咏梅业化的管理运作。要通过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管理,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建设市场秩序,专业化是最直接有效的模式选择.

   再次,完善项目资金保障制度。重庆模式下,无论是代建制还是bt融资建设模式,都需要项目资金及时到位的保障。在代建制下,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协调力度,保证建设资金足额按时到位,确保建设项目工程按计划推进;在bt融资建设模式下,需要融资人必须以自有资金和中长期融资能力作为项目建设保障,并不得搞项目反担保,保障政府建设工程项目进度。同时,还需要重视专业项目运作公司在重庆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即给与重庆模式下的专业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运作公司以一定的利润回报,保障其运作成本返还或投资收益保障.

   概言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地选择.

   重庆模式是重庆市经过多年的探索,通过加强政府项目投资、建设、监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尝试建立起来的。从最早的试点单位,到后来累计完成投资46亿元,再到代建的政府投资项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及“重庆奥体中心体育场”分获鲁班奖与詹天佑大奖,重庆城发公司成为重庆模式成功的试金石。虽然重庆模式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完善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该模式已经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超预算、超标准、超规模的“三超”问题,凸显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以后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尹贻林,闫孝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向强、杜蕾.代建制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05,(4):18-21.

[3]白玉渊.厦门市政府投资建设管理模式探索[j].厦门特区党校校报,2007,(3):77-80.

[4]朱晨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析和探讨[j].重庆建筑,2008,(4):43-45.

[5]张国兴.论代建制管理模式改革[j].江海学刊,2008,(2):225-229.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2

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各项目承担单位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但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的开展、验收等都不能顺利进行。

(一)忽视项目固有特点,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不充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目标: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任务目标,包括技术指标、进度指标、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指标等,项目结束时必须全部达到;(2)一次性:所有可列为项目的工程,都有确定的起点和完成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项目的组织和职能随着项目所做的改变在项目结束后亦随之解散,项目一旦失败将永远失去重新实现原项目的机会。各单位在项目立项时只注重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固有特点。常常出现制定的项目目标与下达目标脱节或不符,或与单位自身发展战略不协调,又或是可行性研究不透彻的现象,为项目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

(二)?核跸钅抗婊?过程,项目立项后策划不全不深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项目建成的需求迫切,一旦立项,留给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时间往往很紧迫,于是,为保证任务的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急于开始项目的实施,压缩项目规划过程,导致项目策划深度不够,考虑不周。主要表现在:

1没有充分收集和掌握项目信息或特性,在项目规划阶段未建立其“项目干系人识别”的概念。项目干系人不仅包括那些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包括那些会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项目干系人识别的工作不到位,直接带来与干系人的沟通、协作不畅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2忽视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未建立起适合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或针对项目的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

3缺少项目实施的监控方案或方案不具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一线信息缺乏反馈途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项目的修订规划。

(三)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健全,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面对高技术特点且接口众多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何整合管理,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建造、调试等任何阶段的疏忽都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发现,在项目实施阶段,一方面,建设单位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例如: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可以采用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标杆对照、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需求;在进行进度管理时,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贝塔分布、甘特图等来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等。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软件技术、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也是不少单位的缺项,由此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

(四)轻视项目收尾过程,项目验收及后评价不规范

项目收尾过程是完结所有项目活动,正式结束项目的过程。目前,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尾工作都是项目发起人主导,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开展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合同要求进行了核对、验收,但管理收尾过程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项目的策划中就缺少对项目收尾的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历时数年,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到项目最后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都已不在原位置。这样会导致项目收尾工作不能系统开展,会流于形式,特别是项目分析等重要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缺失。

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

重大固定投资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尽管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已广泛应用,但是某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标准和流程具体应用到此类项目管理中时,必须考虑到其管理现状。只有针对我国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的将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标准和方法应用到管理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加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才能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

1组建联合体。针对项目规模和复杂性,项目立项后势必需要多加单位参与,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拟牵头单位(或项目发包政府部门)可组织要参加项目的各方单位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联合体,签订协议,以一起完成项目的前期论证。这个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是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落实,且有相对独立性。

2保持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和柔性。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因客观因素导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项目前期实施也要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完善而完善,所以要保持项目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3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国家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虽然项目是由几个单位联合完成,但是在项目进程中要保证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小单位要服务整体,项目阶段要服从项目全过程的要求。

4重视环境影响,全面科学分析。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环境之中,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联合体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立项必要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进行决策时,从优势、外部机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二)做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后的全面策划

1结合组织体制特点,建立适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职能型、矩阵型。pmBoK提出,设置好项目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组织的优势。因此,组织在进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计时,必须将组织自身的特点与不同形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特点结合起来。例如:一项重大科研工程,参建单位往往较多,各建设主体具有多样性,可能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又有企业、社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就要求管理机构用开放性的思维来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创建达到工程高效管控和建设分体之间的平衡的管理模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管理、沟通的协调、高效和可控。

2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组织机构确立后,根据岗位职责、所需技能,配备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团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该规定团队成员的报告关系和沟通方式,建立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报告制度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高效的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

(三)运用工具和技术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1运用pmBoK工具和技术,提高各阶段输出质量

重大固定?Y产投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往往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比如:在立项阶段,就需用到整合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项目整合管理,可将前期收集和掌握的信息转化为项目输出(包括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等),转化的过程中可采用专家判断、引导技术等方法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pmBoK已总结出各知识领域在项目全周期各阶段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工具与技术,熟练和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各阶段的输出质量。上述工具和技术针对所有项目普遍适用,因此多是概念性的提及,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运用时需要灵活变通。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面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庞大的信息量,如何有序的开展工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工具,也为提高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思路和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应该建立一个指导系统,以指导固定资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指导可以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和效率。

(四)规范项目验收评估流程,延长追踪年限

项目的最后结尾就是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验收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否则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项目失败。项目只有通过验收和评价,才能说是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3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委托代建回购

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投融资领域的改革,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借鉴国外的融资经验和模式,涌现了很多新型的融资模式,为加快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鼓励社会投资,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同时,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采取各项措施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的中介服务管理。

委托代建制(以下简称代建制)与回购(以下简称Bt)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和政策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但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1、代建制

1.1代建制产生依据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弊端,以及由此导致的各方行为主体责任不明确、过程无法有效控制等问题,200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指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代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已组织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试点,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代建制,北京、深圳、宁波等地纷纷出台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

1.2代建制的概念

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投资人或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的组织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

1.3代建制的实施对象

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加强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例如:政府的办公用房、环境保护、市政工程、水利设施、科教文卫体。社会福利及其他公用事业等项目。

1.4代建制的运作模式及特点

1.4.1代建制的运作模式

目前,代建制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

(1)“委托代建合同”模式。由“项目法人”(或“项目业主”)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定一个工程管理单位作为“代建单位”,与“代建单位”(受托方)签订“代建合同”。由代建人代行项目业主的职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自主选择工程服务商和承包商。项目建成后协助委托人组织项目的验收。

(2)以常设性事业单位为主,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即成立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全权负责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实施,建成后移交使用单位。如深圳市借鉴香港做法,成立工务局,作为负责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和其他重要公共工程建设专门管理机构,代表政府行驶业主职能。

1.4.2代建制的特点

(1)业主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小,但合同管理难度较大。

(2)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

(3)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4)对代建商而言,责任重、工作量大,不仅需要外部环境协调,还需要做好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协调,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由于代建模式中采取的是成本加酬金合同,在这类合同中,业主需承担建设中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代建商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因此,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业主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代建商也往往不注意降低建设成本。

1.5项目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

(1)根据项目建议书批准的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和总投资额,提出项目使用功能配置和建设标准;

(2)协助代建单位办理规划、土地、施工、环保、市政接用等审批手续;

(3)参与项目设计的审查工作及施工、监理招标的监督工作;

(4)监督代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参与工程验收;

(5)监督代建单位对政府资金使用情况;

(6)负责政府差额拨款投资项目中的自筹资金的筹措,建立项目专门帐户,按合同约定拨款。

1.6代建制的作用

(1)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代建制界定了出资者、建设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约束机制,即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2)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代建制选择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实现了项目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从而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质量、工期和造价,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克服“三超”现象。代建制改变了政府工程原有的由建设单位自建自用建设模式,实现了建设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任和利益的分离,避免使用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钓鱼”方式争项目,克服了过去普遍存在的建设项目“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现象。

(4)遏制违法违规行为。代建制建立了投资者、建设管理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相互监督约束机制,使得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重要环节,诸于设计、施工、招标、材料设备采购、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制止了违规行为,也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2、Bt模式

2.1Bt模式的概念

Bt(Build-transfer,建设-移交)模式是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融资模式的一种演变。Bt是指项目所在地方政府或所属机构(简称业主)与投资人和经营者或其组成的项目公司(即项目投资建设方,简称Bt方)签订特许协议(授予一定期限的特许权),将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项目交由投资人成立的项目公司融资建设。特许期满后,按照特许协议的约定,Bt方将Bt项目移交给业主方,业主方以股权回购的方式分期分批支付投资人的投资额及合理收益。

2.2Bt模式的主体

Bt模式中有三个主体:

(1)项目业主。是指项目所在地政府及所属部门指定的机构或公司,也称项目发起人,负责项目建设特许权的招标。在项目融资建设期间,业主在法律上不拥有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的支持,在项目建设完成和移交后,才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2)Bt投资建设方。Bt方通过投标方式从项目所在地政府获得项目建设的特许权,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安排融资和组织项目的建设,并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相应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原材料供应商等。

(3)贷款银行或其他相关单位。融资渠道在Bt模式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一般是投资方自有资产、银团贷款、政府政策性贷款等。而贷款的条件一般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Bt方的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以及政府为项目投资方提供的优惠政策。

2.3Bt模式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2.3.1Bt模式的运作方式

Bt模式没有固定的运作方式,由项目的特点、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各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所决定。根据已实施的Bt项目的实际运作特征,主要划分为四种方式。

(1)施工二次招标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仅承担投资职能的投资人(联合体),由投资人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并由项目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对Bt项目进行融资、建设组织和管理。项目公司自行融资、办理工程建设有关审批手续、通过公开的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等。

(2)直接施工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能够承担项目主体部分施工的投资人(联合体),投资人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对Bt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和管理。

(3)施工同体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同时直接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和施工职能的项目投资人(联合体),投资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对Bt项目进行建设管理。

(4)垫资施工型Bt模式。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定同时承担投资和施工职能的项目投资方(联合体),投资人直接承担项目融资和施工职能,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由政府承担。

2.3.2Bt模式的特点

由于Bt模式的项目的特许权不具有获得特定经济效益的能力,Bt方的投资成本和回报来源于项目收益以外、超出了项目本身的现金流的范围,不具有有限追索特点。其投资回报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分期偿还,构成了业主实质上的债务,而Bt方由于投资而获得债权。Bt模式的风险实行有限分担,Bt方在项目建设期内承担了融资、投资、支付、管理等建设风险,而其他的项目决策风险,建设期后的其他风险将由业主方来承担。

2.4Bt模式的融资过程

合作银团与Bt方签订Bt项目合作意向书。该意向书包括:Bt方聘请合作银团为财务顾问,而银行对该Bt项目提供全面的财务支持;银行承诺对Bt方的流动资金提供补充贷款,在Bt方提供担保的前提下给予一定额度的资金贷款以补充因Bt项目而造成的其他项目的可能流动资金的需求;银团承诺对Bt方提供贷款,贷款担保为业主的全额付款保证。签订Bt投资建设合同,业主对Bt方出具全额付款保证。Bt方与银团签订财务顾问协议。银团以业主的全额付款保证为担保与Bt方签订贷款协议。

2.5Bt模式的作用

Bt模式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1)通过Bt,使未来的财政性收入即期化,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而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引导了民间资本的合理投向,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

(2)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转变政府职能。Bt模式可将大量非政府资金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使政府规划建设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尽早实施,提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规模效益。

(3)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政府强大的资信能力,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工程承包公司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益预期。Bt模式使众多企业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剩余资本找到投资途径,改变其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企业降低了投资的盲目性,减小了风险,保证其资本的增值。

(4)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Bt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引入社会资本,多方共同承担风险,获取收益。

(5)改善了基础设施硬件环境,有利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Bt模式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将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优化和改善城市整体环境。Bt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府和企业信用的考验,通过实施Bt模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平台。

3、代建制与Bt模式的区别

分别从代建制和Bt模式的概念、实施对象及主体、运作模式、特点及作用等可以看出代建制与Bt模式有如下区别:

(1)项目产权归属不同

对于代建制而言,代建单位始终没有项目的拥有权,而仅仅从该项目得到与项目总投资成正比例关系的代建管理费(一般为总投资的2-5%)。对于Bt模式而言,在项目的建设期Bt方拥有对项目的所有权;在完全正式移交项目前,按照政府支付的回购款比例Bt方与政府共同拥有项目的产权。

(2)资本金出资方式不同

代建制一般来说资本金出资是由业主(地方政府)承担,银行融资可由业主(地方政府)或建设单位负责。对于Bt模式,资本金和银行融资一般均由建设单位负责。

(3)关系复杂程度不同

对于代建制而言,关系相对较简单,主要是业主和代建单位之间的关系,靠代建合同约束对方,责权利关系明晰。另外部分地市政府已就“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和“投资建设项目委托代建合同”正式出文,个别发达城市更是针对具体类型项目制定了专门的代建管理办法或代建监管实施细则。

Bt模式涉及的关系复杂,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Bt模式项目涉及投资、融资、工程建设(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移交付款等一系列的安排和众多的参与当事人。各参与当事人在项目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关系需通过一系列合同确定,所以Bt模式是多个合同的组合,涉及纷繁复杂的多重法律关系。

(4)风险程度不同

代建制有较多的法律条文约束,使得实施起来风险较小,且国内已有较多成功案例。

Bt模式缺乏相应的统一法律规范,风险大,风险分担复杂,而且Bt模式项目大多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且建设和资金回收时间长,相关风险较大;由于Bt模式运行涉及主办方、投资方、项目公司、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众多主体,因此其风险分担也非常复杂,风险边界大。

(5)融资主体不同

项目采用代建制时,业主方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在我国业主方往往指的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政府相对来说信誉较好,融资渠道多。

Bt项目则是由项目公司和Bt方共同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尽管投资人组建Bt项目公司后仅以Bt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融资和建设,但由于投资方必须对Bt项目公司筹集建设资金提供担保且向业主承担建成Bt项目的最终责任,因此实际上Bt项目公司和投资方必须共同承担项目融资建设责任。

(6)作用不同

代建制突破了旧有的管理方式,使现行的“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各环节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模式。实现了项目管理的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具有突破性的变革。能够起到克服“超投资、超规模、超标准”的“三超”现象。竭制违规违法行为。Bt模式主要是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开辟企业新的投资渠道。Bt模式主要是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开辟企业新的投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赵文义.委托代建制运营特征及其法律关系分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5-62.

[2]兰定筠,李世蓉,何万钟.业主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与代建制制度创新的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8,41(7):82-86.

[3]陈关聚,张鹏.扩大内需项目实施代建制委托模式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4:167-169.

[4]邓曦,刘幸.政府投资工程代建制模式下的委托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4):148-151.

[5]张泽颖.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人法律地位探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322-324.

[6]毛云婷,李汉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中的委托风险与防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28-63.

[7]黄喜兵,苏文乾.基于委托的代建风险规避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9):44-47.

[8]席敏,张婉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Bt模式研究.经济纵横,2005,11:20-22.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4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本论文所研究的政府投资城建项目是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类,主要是以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为投资对象,由政府直接投资,并且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建设项目。

为了更好的做好政府投资项目,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原项目管理模式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从政府、项目法人、代建公司三个层面找出各自在城建项目中所负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划分出各自的工作职责,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实现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的优质、高效、创新、绿色、和谐、廉洁,为我国的城建项目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城建项目特点

政府投资行为与企业投资行为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政府投资以政府财政为后盾,其主要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为主,同时辅以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政府通过投资形成的资产归政府所有。政府投资行为具有资金投入量的计划性、运用的政策性、整体性和非竞争性等特点。

另外,政府投资城建项目还具有以下特点:

(1)政治相关性。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由政府发起,通常服务于政治目标或政府目标的实现,其成败影响着政府形象,是评判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由于政府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成败。

(2)社会性。由于政府投资城建项目大多涉及到社会公众文化或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花国家或地方财政的资金,从根本上说是纳税人的钱,所以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

(3)目标的多重性。政府投资城建项目要比一般建设项目复杂的多,这是由于政府投资目标的多重性,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具有两个基本目标,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前者指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后者指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普遍改善人民的福利水平,另外它还担负着调节社会投资总量、调节社会投资流向的重任。

(4)影响的广泛性。政府投资城建项目中的超大型项目较多,工程项目决策成败影响巨大,投资额大、时间跨度长、涉及到的因素众多、风险大。

除以上特点外,政府投资城建项目还具有较为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投资金额大、周期长以及项目投资主体的特殊性等等。

2.现有的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管理模式。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促进了政府投资城建项目投资、数量、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化的发展过程。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行政管理的独立和分散,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管理模式呈现多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项目法人型: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1996年673号)要求,经营性建设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性机构,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2)企业法人型:一些主要由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如港口、机场等建设项目,由市政府设立企业法人,且委派其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建设管理。项目建成后,负责该项目的运营管理。

(3)工程指挥部型:这种工程的组织形式,一般临时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人通常为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当工程项目完成后,即宣布解散。一些平时没有项目或项目很少的单位,由于没有常设的基建管理机构,在实施项目时也常常会临时组建工程管理班子,一般称为项目基建处,管理方式与工程指挥部基本相同。

(4)基建处型:各个行政部门(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以及一些工程项目较多的单位均设有基建处,在这种模式下,具体项目的实施一般由后者进行,前者主要是进行常规性的行政性管理。

(5)专业机构型。专业机构型是最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各省市、地区通过探索而出现的对政府投资工程的新型的管理方式,按管理机构的性质分,有政府机关型、事业单位型、企业型。

(6)代建制型。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投资城建项目运作模式均由政府组建城投(集团)公司,城投(集团)公司负责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资金筹措、拆迁、设计、施工一直到交付使用全过程。其中项目实施过程中(含初步设计、专项评价、施工图设计、规划、土地报批、施工许可证申领、工程征地、拆迁、工程招标、施工、验收、交付及工程决算)的管理主要采用代建制,由城投(集团)公司委托专业的代建公司进行管理。城投(集团)公司既作为政府的一个项目实施机构,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化运作的公司。而政府主要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如住建委对项目的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审计局对项目的投资实施的监督管理。

3.我国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现行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大批城建项目陆续建成,并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城建项目管理中也逐渐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下面主要谈几点:

3.1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量城建项目是由政府组建项目管理班子,搞“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外,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班子是非专业性的临时机构,其介入城建项目管理具有偶然性和间断性,工程建成后,项目管理班子即行解散,使得经验和教训都是一次性的,难以完成经验积累工作,更谈不上建立数据查询及趋势预测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管理水平无法有效提高,还导致业主的各项责任难以真正落实。

由于工程建设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特别是政府投资工程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对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控制要求都很高,由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进行工程管理,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员不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不熟悉法定建设程序,而且,这些临时项目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或地区的行政领导担任,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违反工程建设基本规律和客观科学规律的问题。由这些外行业主进行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浪费,建设效果差,甚至产生大量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见,就项目设置管理班子这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日益显见其弊端,在政府投资城建项目上实施专业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3.2责任追究不到位,缺乏相应制度及措施

项目资产都是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只负盈不负亏,不具有产权负亏的机制,产权的所有者代表不到位,负亏的责任不到位,项目决策人不负责任。“花政府的钱,责任心不强”,在很多情况下,投资的成功成了地方政府官员升迁的重要祛码,而对于投资失误,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因各种原因对行政机关的决策行为很难进行严格审查,没有相应的追究制度和得力措施。

3.3风险责任约束欠缺,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大量的政府投资工程是由政府组建管理班子,形成投资管理、建设组织实施管理、建设监管和工程使用单位四位一体的现象。在地方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清楚,项目法人(业主)实体缺位,难以受到投资责任约束机制的约束,有关监管体系不完善,对业主单位缺乏有效监督;政府投资并承担风险,使用者只受益无风险,业主缺乏造价控制的动力;再加上非经营性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单位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导致业主行为不规范现象严重,施工过程管理混乱,建设领域常发生的一些重要贪污腐败案件也多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管理体制不健全己成为地方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重要根源之一。

3.4项目建设不力,管理存在漏洞

大量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业主由地方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具有临时性,项目管理水平低下,各职能部门之间又相互交叉或管理脱节,缺乏有力的监督。承包商往往利用签订合同时钻的空子,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施工方案,索取额外价款,偷工减料或使用质次价低的材料,延误工期,使投资和建设周期失控,投资不断升高,工期一拖再拖,工程质量低劣。而地方政府资金检查及监察人员不负责任,工程监管只走过场,承包商即使违反合同约定,出现上述种种问题,也能通过私下协调、走关系等手段解决。

4.城建项目管理模式探究

城建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作为业主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的方法,主要明确的是政府业主及其他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即政府业主授予其他参与方的权限大小和工作范围。根据政府在公共工程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代建制”。“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下面以南京市为例,按照“代建制”典型的管理模式,从政府、项目法人(城建集团)、代建公司三个层面找出各自在城建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工作范围和管理模式。

4.1项目的管理模式

政府投资城建项目的管理模式应由政府、项目法人(城建集团)、代建公司三方共同参与,该三方作为城建项目建设中的三个层面在城建项目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职,而科学合理的划分三者的工作界面,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政策支持、项目立项、项目目标的确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服务与监督管理。

城建集团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实施阶段对代建工作进行监管;项目收尾阶段的决算报审等工作。

代建公司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从项目初步设计开始到项目移交的全过程。

4.2政府的工作范围

政府已将城建项目的建设授权给了项目法人(城建集团),因此项目的建设由城建集团负责实施,政府的工作范围主要是:

(1)对城建集团在城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政策支持,具体的:①对拆迁难的问题,政府可制订相应的便于实施的拆迁政策,特别是对拆迁过程中出现漫天要价的被拆迁人,政府应有各职能部门参加的,便于操作的强制措施,确保拆迁工作在合理、合法并维护被拆迁人利益的前提下能按期完成。②针对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制订相应的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市市政投融资机制。进一步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的市场化改革,盘活城市资源与城建资产。③针对移交难的问题:政府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住建委),制订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移交标准,标准应主要以项目的设计文件为依据,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移交并办理移交手续。

(2)确定项目目标,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3)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审计。

4.3项目法人(城建集团)的工作范围

城建集团受政府的委托,负责城建项目的实施,项目具体的实施城建集团一般委托代建公司,而城建集团的主要工作和职能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资金平衡与运作;对代建公司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项目收尾阶段的决算报审。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2)资金平衡与运作。城建集团的成立主要是承担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城建资金的筹措,而如何做好城建资金平衡与运作,是城投公司的一个工作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目前城建集团投融资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为:政府拨款;银行贷款;采用Bt、iBR模式。这些投融资方式在以往的城建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运用,为我市城建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但如何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拓宽城建项目的投融资渠道,是在今后的城建工作中应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在此提一些思路或建议:①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为城建融资:长期以来,城建资产多数集中在政府手里,大部分优良资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通过将有经济效益的资产作为融资成本,通过资产经营权转让等形式来实现融资的目的。②通过股权投资、发行股票为城建融资。③通过发行企业建设债券融资。

(3)对代建公司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对项目公司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特别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等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偏差,督促项目公司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对纠偏过程进行监管。

(4)项目收尾阶段的决算报审。负责项目收尾阶段的决算报审工作。

4.4代建公司的工作范围

代建公司作为城建项目实施的具体管理者,是城建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改变原来的管理模式,全面优化项目管理,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对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实现高效、创新、绿色(安全、环保)、和谐、廉洁的管理目标。

(1)项目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①建立一个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各专家(咨询)委员会、项目管理组组成的管理团队,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管理职责,对项目的重要节点和重大决策均由各专家委员会和公司的相关职能部门论证后确定。②明确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控制重点(如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招标采购等),并编制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方案。③充分利用设计、监理、造价咨询等专业咨询机构,做好项目的相应管理工作

(2)项目实施中的具体管理工作。①以项目前期为项目管理的龙头,为全面实现项目的控制目标奠定基础。②初步设计中的管理工作。项目初步设计对于项目的成败有极大的决定作用,是项目的宏观设计,它将决定项目的外部布局、内部功能、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在初步设计过程中,项目公司相关部门及专家委员会将以创造性思维,将政策法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原材料、工程技术、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合理综合和多方案比较,以筛选出优化的项目方案。③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确保设计文件质量:施工图既是项目实施的依据,也是项目招标、合同签订的依据,施工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进度与投资,同样,施工图质量的控制也是项目前期控制的重点,项目公司将安排相关部门及专家委员会做好施工图设计的审核和控制工作,并采用价值工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④以招标为控制重点,为项目的全面实施做好准备工作: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造价、质量、进度。控制好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选择一个价格合理、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承包商及好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将对项目整个运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项目实施中的管理工作。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组织协调等工作已委托给监理、跟踪审计等中介单位,项目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所委托的各中介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应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各项管理工作。①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重点: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以及百姓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一个小的质量问题就会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是热炒,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项目公司将从公司和项目管理部二级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项目管理公司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质量计划的实施。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的控制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工期较紧,因此进度控制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项目管理公司进度控制的工作重点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及进度计划的实施。③项目实施过程中投资的控制重点:投资控制计划的编制,投资计划的实施同时在投资控制中应充分利用跟踪审计(社会中介),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④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文明管理的控制重点: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常常和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建设过程中会给周边甚至是整个城市的的交通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不只是项目建设的需要,也是创建一个和谐社会的需要,项目管理公司在做好一般的安全管理工作之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强施工前对原地下管线的检查、交底与管理工作,确保地下的水、电、气、通信设施等的安全;加强施工现场的治污减排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污水,扬尘、噪音等污染;加强与周边居民的联系与沟通,一方面取得周边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在建一个项目的同时为政府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5

关键词:现代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pmBoK组织结构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愈来愈多,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均属于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出规模庞大、投资额高、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后果影响大等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此类项目管理的需求。如何将现代的项目管理理念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实践相结合,建立一种更为系统、科学、高效的新型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来适应和引领当前发展新常态已经迫在眉睫。

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各项目承担单位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但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的开展、验收等都不能顺利进行。

(一)忽视项目固有特点,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不充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目标: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任务目标,包括技术指标、进度指标、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指标等,项目结束时必须全部达到;(2)一次性:所有可列为项目的工程,都有确定的起点和完成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项目的组织和职能随着项目所做的改变在项目结束后亦随之解散,项目一旦失败将永远失去重新实现原项目的机会。各单位在项目立项时只注重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固有特点。常常出现制定的项目目标与下达目标脱节或不符,或与单位自身发展战略不协调,又或是可行性研究不透彻的现象,为项目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

(二)核跸钅抗婊过程,项目立项后策划不全不深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项目建成的需求迫切,一旦立项,留给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时间往往很紧迫,于是,为保证任务的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急于开始项目的实施,压缩项目规划过程,导致项目策划深度不够,考虑不周。主要表现在:

1没有充分收集和掌握项目信息或特性,在项目规划阶段未建立其“项目干系人识别”的概念。项目干系人不仅包括那些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包括那些会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项目干系人识别的工作不到位,直接带来与干系人的沟通、协作不畅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2忽视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未建立起适合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或针对项目的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

3缺少项目实施的监控方案或方案不具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一线信息缺乏反馈途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项目的修订规划。

(三)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健全,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面对高技术特点且接口众多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何整合管理,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建造、调试等任何阶段的疏忽都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发现,在项目实施阶段,一方面,建设单位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例如: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可以采用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标杆对照、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需求;在进行进度管理时,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贝塔分布、甘特图等来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等。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软件技术、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也是不少单位的缺项,由此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

(四)轻视项目收尾过程,项目验收及后评价不规范

项目收尾过程是完结所有项目活动,正式结束项目的过程。目前,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尾工作都是项目发起人主导,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开展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合同要求进行了核对、验收,但管理收尾过程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项目的策划中就缺少对项目收尾的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历时数年,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到项目最后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都已不在原位置。这样会导致项目收尾工作不能系统开展,会流于形式,特别是项目分析等重要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缺失。

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

重大固定投资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尽管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已广泛应用,但是某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标准和流程具体应用到此类项目管理中时,必须考虑到其管理现状。只有针对我国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的将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标准和方法应用到管理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加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才能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

1组建联合体。针对项目规模和复杂性,项目立项后势必需要多加单位参与,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拟牵头单位(或项目发包政府部门)可组织要参加项目的各方单位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联合体,签订协议,以一起完成项目的前期论证。这个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是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落实,且有相对独立性。

2保持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和柔性。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因客观因素导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项目前期实施也要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完善而完善,所以要保持项目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3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国家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虽然项目是由几个单位联合完成,但是在项目进程中要保证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小单位要服务整体,项目阶段要服从项目全过程的要求。

4重视环境影响,全面科学分析。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环境之中,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联合体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立项必要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进行决策时,从优势、外部机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二)做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后的全面策划

1结合组织体制特点,建立适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职能型、矩阵型。pmBoK提出,设置好项目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组织的优势。因此,组织在进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计时,必须将组织自身的特点与不同形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特点结合起来。例如:一项重大科研工程,参建单位往往较多,各建设主体具有多样性,可能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又有企业、社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就要求管理机构用开放性的思维来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创建达到工程高效管控和建设分体之间的平衡的管理模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管理、沟通的协调、高效和可控。

2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组织机构确立后,根据岗位职责、所需技能,配备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团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该规定团队成员的报告关系和沟通方式,建立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报告制度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高效的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

(三)运用工具和技术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1运用pmBoK工具和技术,提高各阶段输出质量

重大固定Y产投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往往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比如:在立项阶段,就需用到整合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项目整合管理,可将前期收集和掌握的信息转化为项目输出(包括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等),转化的过程中可采用专家判断、引导技术等方法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pmBoK已总结出各知识领域在项目全周期各阶段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工具与技术,熟练和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各阶段的输出质量。上述工具和技术针对所有项目普遍适用,因此多是概念性的提及,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运用时需要灵活变通。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面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庞大的信息量,如何有序的开展工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工具,也为提高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思路和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应该建立一个指导系统,以指导固定资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指导可以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和效率。

(四)规范项目验收评估流程,延长追踪年限

项目的最后结尾就是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验收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否则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项目失败。项目只有通过验收和评价,才能说是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巨大,项目投资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甚至是运营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因此,在其验收、后评价环节,验收实施方案、验收评估程序、方法和标准等需要通过法律性文件进行细化和量化,并固化下来;验收时所用的相关数据要纳入数据库,并随时监控。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项目可以延长监测的年限,以避免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益。验收除了要检验项目是否达标,同时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后来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和参考。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国家基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等考量而进行的大型投资项目,此项目战略性比较强,又比较复杂和特殊,是集工程建设、技术研究和资金管理于一体的风险大、周期长的重大项目,项目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念进行项目立项前组织与管理、立项后组织与管理体系设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和项目收尾工作,可大大提高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但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框架,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的距离,要发挥其先进性,必须系统学习和领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思想和精髓,并结合企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建立一种更为系统、科学、高效的项目管控模式,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彬彬,冯健华,杨伟宏运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提高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经营管理者[J],2015(4)11―12

[2]邹德麟中核集团核电工程公司项目进度管理新模式探索及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2009:3―4

[3]王新兰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项目组织与管理初探[J].石油规划设计,2009,20(5):1―4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6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收益

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包含土地建造、土地开发、销售商业用房、销售住宅、开发其他建筑、配套设施和附着物等[1]。房地产企业经营的项目商品具有特殊性。房地产经营业务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都受我国有关房地产开发政策法规的调控和约束。经营项目的开发必须严格响应当地城市的规划,开发过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法律和产业政策[2]。

一、投资收益管理及其重要性

投资收益的管理包括投资前收益的测算和建设过程中收益的管理。项目投资是指从产生的投资意向、房地产商品出售到资金回收的全部过程,具有动态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分为投资决策、前期工作、开发建设和销售。收益管理是包括土地取得之前、土地取得后至开发项目建设完成两个阶段。土地取得之前的收益管理是对投资利润的简单分析和确立收益目标,土地取得后至开发项目建设完成的收益管理是对项目收益的动态管理过程。根据开发项目的开发类指标、成本类指标、销售类指标和现金类指标四方面分析投资收益的总指标,并据此判断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类包括竣工面积、拆迁面积、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等。成本类包括汇款金额、结算金额、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结算面积等。现金类包括总净现金、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金的流量等。财务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及收入、净利润、毛利润等。

投资收益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开发项目投资收益的管理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在调控政策从紧的环境下实现对经营业务的全面管理,加快自身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加大房地产业务资源的全面整合,创新适合自身企业长期发展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2)在开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市场消费人群的需求、国家有关政策、政治经济的宏观形势、劳动力价格和建筑所需材料的价格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更应当不断加强投资收益的管理,观察投资收益各方面的动态变化。(3)随着房地产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为了对房地产企业加强调控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等,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和法规政策的要求就会遭到淘汰,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十分不利,加强对投资收益的管理可以对成本进行控制,对资金进行全面管理,保障企业收益实现最大化,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4)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财务总监和管理团队等也可以通过投资收益管理准确、及时的了解开发项目的利润、收益率等数据。

二、投资收益管理存在的问题

投资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1)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者对投资收益的管理缺乏正确认识,仅仅重视投资前的测算,不重视建设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导致管理不全面。(2)很多经营者即使实现了全面管理,经营者、投资人、财务总监和管理团队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分析项目指标的变化,如进度计划、成本、项目设计、项目配置标准、市场环境、消费需求、资金计划、收入等的变化,使建设过程中的跟踪管理缺乏意义。(3)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投资收益的管理力度不足,跟踪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收集起来较困难,开发项目的各个部门缺乏紧密的相互协作,项目数据得不到长期积累,不能对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和分析。(4)很多房地产企业缺乏对投资收益的动态管理,没有建立起管理数据模型,导致动态管理可靠性较低,管理模糊。

三、加强投资收益管理的建议

1、加强管理意识和力度

房地产企业经营者应当正确认识投资收益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投资收益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价值,并以实现管理目标和管理价值为发展目标全面执行投资前的测算和建设过程中的跟踪管理,使投资收益管理实现自身的管理价值,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房地产企业领导层应当正确认识投资风险的各类因素,包括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内部管理决策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包括经济体改、产业政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相关法规政策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财务、市场供给、地价等。内部管理决策风险包括项目种类选择、项目选址、投资方式等。

2、建立投资收益的管理模型

房地产企业领导层应当根据自身的企业经营策略、发展战略目标及管理模式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投资收益管理模型。投资前的测算内容包括前期开发、主体安装、土地费用、主体建筑、开发间接费、园林环境、社区管网、配套设施等。建立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选取具有一定管理价值的模型核心指标;(2)管理模型中的数据必须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为数据模型的计算提供准确、可靠、清晰的数据支撑。(3)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已经发生的数据进行积累,在积累过程中相互配合,提高实时积累能力,并对未发生的数据进行缜密、可靠的预测。(4)合理控制回顾周期,防止周期过长对项目的管理、控制和指导造成影响,一旦项目出现纠偏或影响收益的其他类因素时不能及时控制。回顾周期以一季度一次为宜。

结束语:

房地产产业具有涉及范围广、资金周转较慢、建设周期较长、投资金额较大等特点,受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宏观调控和约束[3]。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外界因素会对开发项目的资金流动、开发周期、销售计划和投资成本等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开发项目的投资收益。加强开发项目投资收益的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本文简单分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收益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汪恭怀,尹双辉,黄文瑾,杨辉,刘学应.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分析[J].乡镇经济研究,2012,14(21):58-59.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

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范管理行为,确保项目任务完成质量,提高投资效益,近年来,国防科工局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并且结合国家新近出台的大政方针要求,及时更新补充了有关规定,这些文件的颁布一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规定之中,尤其针对项目投资管理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约定,使得项目投资概算的管理与实施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复杂且繁琐的系统工程,其管理行为具有程序性强、系统性强、专业性强等显著特点。在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技术复杂、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在批复的项目投资范围内完成全部建设内容,需要开展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工作。根据国防科工局相关管理要求,对需要进行投资概算调整的项目,必须严格履行项目投资概算调整管理程序,编制在建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说明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与投资概算调整内容与原因分析等多方面情况。因此,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编制成为开展本项工作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但是,由于项目投资概算管理的特殊性,目前对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编制内容与方法报道并不多见,再加上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独特特点,使得提供给此类工作开展借鉴的范本十分有限,无法为目前急需要开展这方面工作的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指导,需要展开细致的讨论。

一、大型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概算涉及对象分析

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我国现阶段广泛存在的基本建设项目,以某大型项目为例,其项目建设投资内容通常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分项投资、多个主工艺设备分项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以及预备费投资等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其中,项目主工艺设备分项建设内容通常是项目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数百甚至数千台套工艺设备的研制与建设,也是项目建设投资的主要对象。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分项是围绕项目主体建设内容而产生的配套厂房工程,是整个项目建设内容的辅助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内容包含的各子项目基本上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而开展的管理性活动所需要实施的投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的相关规定比较具体。预备费投资是根据项目建设有关规定设置的项目投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解决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不确定性事项。(图1)

二、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算调整报告编制总体策划

项目建设投资概算调整报告是开展本项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后续开展审计工作与评审会议的主要材料,通常包括项目投资概算调整请示报告及调整总报告自身两份主要材料。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总报告需要全面阐述项目建设的批复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工程建设进展、投资概算调整依据及主要内容、投资概算调整原因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投资概算调整费用诉求及原因分析是该报告需要重点说明事项。根据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编制包含主工艺设备、建筑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方面的分册报告作为更加详细的支撑材料。值得说明的是,在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过程中,针对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实施内容的调整报告编制可以主要依托承担工程设计工作的建筑设计院来完成,充分发挥设计院对此部分工作专业化的优势力量。而针对项目建设中具有独特实施技术要求的主工艺设备分项内容,并不容易找到胜任的外部力量予以承担编制任务,将主要依托对此部分实施内容熟悉的建设单位自身来完成,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全流程管理专业技术优势。另外,针对政策法规要求相对清晰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板块的报告编制,可以采取联合设计院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的模式开展。由于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的质量对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工作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需要承担项目建设的各建设单位高度重视。

三、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格式及主要内容

在某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概算调整报告编制过程中,通过多方面调研与研究分析,确定了包含11个方面内容的总报告目录结构,通过多次研讨与沟通,历时两年完成了项目建设各方面内容与素材的确认,编制的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顺利上报。报告编制格式与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一)报告编制说明主要内容。在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过程中,设置编制说明的目的是对报告编制相关情况的简要介绍,重点说明事项包括项目投资基准数据核定日期、项目投资测算周期以及承担单位等,以利于各级专家在阅读该报告时能够准确掌握编制该报告的各类信息和边界条件。在对报告各分册的承担单位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从专业的角度上去理解编制报告的项目建设状态,起到导读的作用。

(二)前言主要内容。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前沿章节主要介绍项目立项背景以及简要的项目信息,强调项目建设特点、特殊性、难点以及由此产生投资概算调整的客观事实,点名主题,开宗明义。内容包括项目立项背景、项目总体规模、项目建设特点、项目建设主要难点、建设单位实施情况、项目投资调整诉求总体情况说明等内容。通过本章节内容的编制,使得各类审查专家能够快速对项目建设的背景情况有个全面了解,为正确理解项目建设投资概算调整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批复概述主要内容。通过本章节内容的编制,全面介绍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各项项目建设要素,内容包括建设单位、建设依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建设周期、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等主要情况说明。达到的程度为:既不是对全部批复文件的简单照搬照抄,又不遗漏任何需要了解的必要信息。让审查专家在掌握项目建设相关信息的同时不需要再次翻阅各类批复文件,节约后续审查时间,方便地提供了可供判断的素材基础。

(四)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情况主要内容。在某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过程中,根据审查专家的建议,增加了本章节,主要交代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实施情况。说明项目建设依托规范化的组织构架和健全的管控制度。主要包括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情况、项目组织机构建立情况、项目招投标与监理制度实施情况、建设内容、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等内容,其中对项目招投标组织管理情况的说明是本章节需要交代的重点内容。通过本章节内容的说明,让审查专家全面了解该项目建设组织实施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对项目建设单位执行国家财政投资严肃性进行判断,有助于响应建设单位提出的投资概算调整诉求。

(五)项目建设进展概述主要内容。投资概算调整报告中设置本章内容的目的,是需要从工程建设形象进展与项目投资进展两大方面着手,全面阐述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为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做好基础性铺垫说明。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包含的各分项工程建设实际进展、各分项项目投资执行进展、投资计划下达情况、项目建设合同签订情况、项目投资执行情况的详细介绍与说明。为审查人员正确认定已经执行并完成的投资情况建立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为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的投资概算调整需求进行正面的支撑。

(六)项目建设后续计划安排主要内容。由于项目建设投资尚未全部完成,在提出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总体需求之前,还需要说明项目建设后续工作安排,建立完整的项目建设概念,解答未完成投资的分布及组成,供审查人员判断使用。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主要计划节点安排、未完成投资任务说明、后续建设任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等事项说明。

(七)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情况主要内容。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情况是全篇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建设单位需要按照各类依据,论述在已完成投资基础上项目建设投资调整需求分布及各部分投资内容组成。包括调整说明、调整依据、调整范围、调整方法、投资概算调整需求等内容的详细介绍。其中,调整范围、方法与调整需求需要重点分类介绍,同时需要给出计算过程公式,计算结果依据原则与产生结果等主要过程。本章节内容的准确性直接决定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总体结果,是支撑审查结论的重要依据,需要各类专业人员仔细核算。

(八)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原因分析主要内容。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原因的说明是决定项目投资概算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作为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核心内容,必须逐一说明清楚。以某工程为例,面对工程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原因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报告编制者力求按照“总体原因+分项原因”方式,全面论述项目投资概算调整的实际情况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总体原因分析、建安工程概算调整原因分析、主工艺设备概算调整原因分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概算调整原因分析、预备费投资概算调整原因分析等主要内容。(图2)同时,为了更加准确地论述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变化情况,还需要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分别对各类原因导致的项目建设投资变化比例情况进行分析,形成针对某一分项的调整原因分析数据表,如表1所示。(表1)

(九)项目建设投资结构分析主要内容。本章节报告内容主要分析与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相比较的总体情况,从投资结构上对比分析投资调整变化情况,归纳说明投资调增的分布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投资概算科目、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投资结构、项目概算调整后投资结构、与初步设计批复投资对比、项目调增投资总体结构组成等情况说明与分析,具体格式如表2所示。设置本章节的主要目的是从投资结构上分析本次调整带来的投资分布变化,供决策者判断其分布合理性。(表2、表3)

(十)相关问题说明主要内容。在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对项目建设进度或者投资带来不可预期的改变。在项目投资概算调整过程中,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建设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理方式,争取上级机关的理解。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周期超期问题、项目建设招投标管理问题、项目合同发票问题、项目建设投资外汇使用问题、项目建设安装调试费使用问题、项目投资概算调整启动条件等事项的交代与说明。

(十一)附表主要内容。在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编制过程中,还需要对照初步设计要求,将整个项目与各分项的综合概算表按照规范逐一列出,再加上必要的证据列表清单,主要包括实施证据列表、项目综合概算表、各分项投资概算表。这些附表是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正文的必要补充,这样就构成了完整的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概算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综合型项目管理活动。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编制是本项活动中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是影响项目投资概算调整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来进行编制。本报告基于某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践基础,系统介绍了项目投资概算调整报告的总体策划,编制格式与方法,重点说明了调整报告原因分析思路,可供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成程,陈立华,张林等.“神光-Ⅲ”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经验[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

[2]余嘉,沈中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重庆文理学院报:自然科学报,2009.28.3.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8

(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从政府投资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领域的角度来界定,是指运用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理的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基金)以及借用金融组织贷款等,对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需要政府扶持发展的产业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前我国每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三万亿元,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每年“政府投资项目”占到约10%,达3500亿元左右。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对投资项目的资金运用、成本控制、投资项目质量和建设周期等方面的控制与监督,其目的在于保证政府投资能按预定计划实施,防止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以确保项目能按预期的要求完成。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集中在为社会发展服务,非盈利的公益性项目;二是政府投资项目具有一般项目更为严格的管理程序;三是政府投资项目更容易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关注。

(二)“代建制”的起源和定义

项目“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Cm制是业主委托一称为建设经理的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工作,但不承包工程费用。建设经理作为业主的人,在业主委托的业务范围内以业主名义开展工作,如有权自主选择设计师和承包商,业主则对建设经理的一切行为负责。

现在所推行的“代建制”是将项目建设人与项目使用人分离,由项目出资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对项目招投标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项目竣工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行为。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则是指政府委托第三方以建设期法人地位,对所投资工程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模式。它形成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相分离的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及分析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正由“建设、监管、使用”多位一体的模式向“投建管用”职能分离的模式转化。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直接投资的项目管理方式实行“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单一模式,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

1、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种类较多,有的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有很强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非专业部门管理效果不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政府部门往往是上一个投资项目,就组建一个临时的基建班子或建设指挥部,由于缺少管理专业人员,加上没有管理经验的积累,造成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2、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及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缺乏投资和建设的各自规范主体。由于投资和建设的主体基本上合二为一,相应就缺少了投资约束机制,造成政府对项目建设过程也缺乏有效的外在管理和制约手段;而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公益性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性资金,资金是无偿拨付和使用的。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往往会出现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投资超计划的“三超工程”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饥渴症”难以遏制,使本已十分紧张的政府财政资金更加“雪上加霜”。

3、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机制不完善。决策机制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质量,而投资项目决策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至为重要。而目前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方式与我国现有的投资项目决策方式基本一样,其主要表现为:个别领导说了算,善于争取多要点,形象工程突破程序加紧干,资金不足普撒胡椒面。这样的决策往往会造成工程决策拍脑袋、工程上马拍胸部、工程烂尾拍屁股等现象。

三、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提出“代建制”策略

为较大改善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从决策、建设、资金计划安排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本文仅以“代建制”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具体在项目实施阶段可采取如下措施:

1、代建项目的确定,即必须采用代建的适用范围。凡建安工程投资在规定额度以上且市财政性资金投入在规定额度以上、建设单位没有自行管理建设能力的建设项目,可要求必须当实行代建制。

2、代建的形式。可采取两种代建形式:全过程代建,即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要求,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及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全程管理;阶段代建,代建单位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对项目建设管理至竣工验收实行阶段管理。

3、实行代建合同管理。代建单位的产生引入了竞争机制,除个别特殊项目由政府指定外,均需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代建单位。代建单位确定后,建设单位应当和代建单位签订项目委托代建合同。明确代建项目的范围、形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法律关系。同时建立健全了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稽察制度。

4、奖励与处罚。应采取适当激励机制来提高代建单位工作积极性,如工程包干有节余,代建单位可分成,其中市政府投资节余部分可有适当比例由代建单位留成。如决算投资超过包干基数,超过部分由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各承担相应比例费用。但因代建单位原因,造成工期拖延的予以罚款。

四、结束语

“代建制”使项目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管理思想更专业、更先进;政府不用组织相应的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公务员队伍膨胀;通过市场的方式转移项目建设费用超支的风险。政府不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既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又可有效地杜绝公务人员产生腐败。因此,实行项目法人制、推广项目“代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尹贻林,阎孝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石明《项目管理实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9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文件的颁布,为区域证券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而随着社会各界对公共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提升,ppp模式应运而生,其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之间的冲突,为社会资本收益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因此结合相关机构的管理特性,对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优化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就是企业财务管理。而相关目的则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与项目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融入促使项目财务管理有了公益性特征,即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摒弃以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公益理念纳入财务管理方案中。这种情况下,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而项目企业的短期发展特性也导致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稳定,制约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风险因素突出

一般情况下,项目企业管理方案的制定需主要管理人员就现阶段资金需要进行有效协商,然后由项目企业财务机构细化落实,充分满足企业股东的要求。但是ppp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对外经营模式,以社会资本为主要的业务开展对象,项目企业则负责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项目质量维护等工作。在相关项目开展过程中,社会资本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审计核对,如运营绩效、投资决算等。[1]以第三方为主的项目运营模式,直接导致项目运行决策权隶属当地政府部门,项目企业决策权的丧失及社会资本投资决策机制的运行导致项目企业运行关联交易的复杂性,阻碍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决策的有效开展,股东、政府、供应商等多方利益的冲突,也增加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

三、ppp模式下项目财务优化措施

(一)强化成本管控力度

投资时间长、资金利润率低、投资金额大等是ppp模式下项目资金投资的主要特点。同时,ppp模式中当地政府机构的参与投资,导致ppp模式项目管理具备市政项目的主要特征,即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运行维护期长。现阶段,ppp模式下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流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项目企业应加强投入资金管理控制力度,依据当地市场变动情况进行财务资金估算,然后在当地财务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科学制定资金控制方案,保证投入资金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2]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投入资金管理标准,明确相关管理机构成本管控责任,如折旧年限、销售费用、成本费用、建设费用等,依照相关流程逐步强化成本管控。

在进行项目财务管理时,为了减少违规操作、成本损耗等现象导致的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可结合项目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ppp融资立法进程。针对ppp融资模式应用情况,政府部门可进一步明确其应用范围,即ppp模式下审批权限、管理程度及融资流程等,建立合同框架风险分担体制、纠纷处理、退出体制及财政会计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在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同时,项目企业可综合考虑??地资源、政策环境、市场模式等相关因素,建立总承包机构管控、项目企业管控等双向管控成本机制,在相关机制的实施过程中,项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项目成本监管制度,针对整体成本、总生产费用、业务开展支出等资金利用情况进行成本管控。通过项目总承包机构、项目企业两级项目成本监管机制对项目投资成本的合理规划,也可进行投资成本、营业利润、销售收入的预先对比分析,从而为项目资金投入与工程建设支出的有效对应提供依据,进一步明确项目资金应用比例,降低非生产资金利用比例,保证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为项目资金预算监管的科学规范性提供保障。

(二)拓宽融资渠道

为了保证ppp模式的顺利开展,可通过ppp项目担保资金的建立、保险资金范围的拓展等方法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可引入信托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私有资本,通过其在公共投资领域的融合,结合资产证券等方式盘活基础设备存量,并通过适应性缺口补偿基金的建立降低短期资金缺口障碍,从而降低政府债务负担。其次可放宽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规模较大的ppp项目的资金投资限额。保险、社会等基金限额的调整可缓解金融风险导致的ppp项目经验压力,促使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稳定提升。为了充分提升银行等项目资金发放机构对项目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兴趣,可通过建立ppp项目担保基金提高公信力,降低不良贷款或投资行为对项目的冲击。此外,还可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为私有资本进入ppp项目管理提供保障,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地企业投资情况建立完善的前置审批、投资登记政策,如特许经营权等,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三)建立风险共担体系

项目财务管理风险不可避免,而ppp模式下项目多方长期管理的特点也加剧了财务管理风险的恶化。同时,随着项目进行阶段的变化,财务管理风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投资机构不仅需要承担政治风险,随着项目企业建设、投资回报、资金使用、运营风险的增加,其项目管控风险及资金回收风险也逐步增加,再加上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安全、效率等风险,导致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企业呈现出多种风险并存的局面。[3]针对上述情况,在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可在项目进行阶段,结合各机构资金投入及管理特点,进行项目风险共担体系的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恶化因素,有效规避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在ppp模式下,项目企业与当地政府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不仅承担了部分政府监管职责,而且执行了政府财务管理措施。因此在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企业的规范管理,保证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运用多方互查的财务管理方式找出项目风险因素,根据资产总量及项目阶段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定期开展项目风险核查工作,如项目预算实施、项目资产评估、项目融资等,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共担体系并不适用于短期高额收益体制。在运用风险共担体系的过程中,应明确各方风险责任分担比例,并加强各机构协调管理意识,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降低项目财务管理风险。

四、结语

项目投资管理的特点篇10

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一方面,创业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制度,通过自身的制度创新,有效地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使之成为支持创业活动的重要资本力量(刘健钧,2003)。国外经验表明,所有政策工具和投融资工具中对高新技术市场化和产业化最有力、最不可或缺的一种现资形式就是创业投资(庞跃华,2011)。

作为新兴产业的创业投资行业属于高端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是缓解企业创业难、融资难、发展难的重要手段,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因此,创业投资通常被比喻为是连接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的重要桥梁,是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创投企业即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企业的概念出自《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设立的,向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在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企业组织。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创集团”)由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与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经战略重组建成,是上海第一家具有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科技金融等完整功能的国有创投集团。上海科创集团作为上海最大的国有创投企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其财务管理也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二、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必要性

上海科创集团是由两大服务功能不尽相同的创投企业战略重组而成立,创投行业具有风险性、系统性、周期性的基本特性,而国有企业又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相关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兼顾这些特性和要求,才能适应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

(一)深化全面预算工作的需要

现有国有资产预算工作的体系,主要是根据传统制造业的流程来设计的,其特点是系统性很强,从供产销到人才物,从最原始的基础资料,到预算结果,组织勾稽关系很严密,流程很完善。而创投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比较简单,以对外投资项目为主,作为投资人,一般只派出人员参与跟踪管理,但不会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事务,其管理形式与传统企业不一样。且当年投资项目与当年产生利润的项目不匹配,往往是当年投资的项目,要经过几年培育后才能产生效益,而当年收到的利润,是以前年度投资的项目所产生的利润。所以,在管理形式的不一样和实现利润周期不匹配的情况下,用通常的预算方法就很难达到理想的预算效果,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

(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控制的需要

风险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若轻视或疏忽风险管理工作,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甚至经营失败。

现有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传统制造业的管理要求建立的,主要分析债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盈利风险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等四大类风险。而国有创投企业的特点是:轻资产、少债务;股权结构复杂、资源耗费少;没有主营业务收入、营业亏损;实现利润不均衡。所以,按传统企业确定的风险管控点,不能反映国有创投企业的管理要求,需要根据创投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风险预警管控方法。

(三)正确核算长期投资价值的需要

根据现有国有资产财务制度规定,国有创投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对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是一样的,对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一般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而国内外创投行业通行的方法是,对投资企业是按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这更能反映创投企业所投资企业的投资价值,两种计量方法既具有会计理念上的不同,也有实际计量结果的差异。

(四)反映投资失败项目核销和清算的需要

创投企业投早中期项目比较多,项目投资存在着“成三败七”的规律,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比例的失败投资。当投资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难以扭转时,创投企业可以结算或破产清算,也有的直接采取停止营业形式宣告失败。由于创投企业有存续期的要求,应在存续期内完成处置或核销。

目前国有创投企业对核销和清算存在两方面难点: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对核销证据、流程等要求很严格,有些已经失败的项目因难以满足这些要求而无法予以核销;二是即使通过了国有资产核销,更难的是由于无法满足税务和工商清算的要求,无法完成失败企业的清算,产生了一批“僵尸企业”。

(五)国有创投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有创投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由行政主导的、过于单一的科技管理体制有关,表现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立项、评估、投入、产出、成果转化等方面,仍主要由政府主导,很多科研项目都要通过行政力量来推动,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和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财务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的机制创新,大力提高企业内在的创新动力,抓好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有创投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探索

国有创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既要符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又要体现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这种创新并非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和方法,是对两个要求融合后的灵活运用,是在原来管理基础上的提升。

(一)全面预算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反映投资策略

当前国有企业的预算模式,主要是按传统行业统一建立的,按供产销全流程,人财物全过程来制定预算,反映结果。但国有创投企业与传统行业有着明显的差异:一是没有会计意义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收益主要体现为项目投资后的分红、转让增值等收入;二是轻资产,没有厂房、机器、设备等国定资产,现金是资产的主要形式;三是效益产生时间的不均衡性,项目没有退出时往往收益不高,而一个好项目的退出会有成倍的收益,波动很大。所以,统一的预算模式在国有创投企业作用不大。

上海科创集团做法:一是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管控体系,科学设计集团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建立从集团公司到子公司,再到参股公司的管理权限,提高集团管控的科学性;二是改进业务部门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指标体系、编制方法、流程的设计、理解和贯彻,重点体现对投资策略、投资方向、项目管理、项目退出的要求;三是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法,用以监控项目经营情况,提示风险,针对投资业务决策点进行预算检查。

(二)围绕项目投资管理开展财务风险管理

国有创投企业的主要业务是项目的投资、管理和退出工作,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应该围绕这些工作来展开:一是制订以职责为核心,以流程控制为重点的投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明确项目投资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项目风险激励机制,深化项目风险管理能力;二是完善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优化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的投资内部控制管理程序,主动监控投资全过程的各类风险,完善投资退出与处置机制;三是在投资项目退出后,对投资项目的效果,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完善投资管理退出的管理流程,并搭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四是按照监管层级的不同,对不同投资股份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管理要求,细化风险控制点的设立,有针对性的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三)建立国有创投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经上海市国资委同意,试行将上海科创集团确定为投资性主体,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计量方法,迈出了探索具有国有创投企业特色会计核算体系的步伐。

创投企业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方法,在国际、在行业内是通行的做法,如何判定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是关键。经过充分讨论和沟通,企业根据投资类型的不同,按照谨慎性的原则,确定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和程序为:(1)上市公司股票报表日市价;(2)一年以内最新的交易价格;(3)一年以内最新的评估价格;(4)年度内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5)按年度审计报告净资产比例;(6)按合伙人权益比例;(7)按投入的原始成本;(8)按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净值比例;(9)净资产为负值的确定为0值。这些方法覆盖了上海科创集团所投资的各类项目和基金,经过实践的应用,具有相当强的操作性,也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水平。

(四)建立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

上海科创集团根据国资管理和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双重要求,大力推进集团财务信息化工作,按照现代化财务核算、集团化财务管控、智能化决策支持的功能要求,在财务核算、报表合并、资金控制、资产管理、全面预算、成本费用、风险管控、决策支持等八个方面,建立了高度统一的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

通过这个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集团和所属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控制,并实现与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模块以及各业务系统的相互关联,增加不同模块和财务模块的有效关联度,发挥信息系统在预算管理中的智能化作用,实现业务和财务的各项指标在系统中勾稽、关联。各级负责人和管理部门,能根据不同权限,从各类同源数据中各取所需,高效地实现对业务的监控、预警,为各级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财务信息一体化的建立为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技术手段上的保障。

四、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对策

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协调过程,有时还会有曲折。所以,在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要周密思考,循序而进,不能操之过急。

(一)要始终立足“国有”和“创投”基本立场

首先要立足于“国有”,这是企业所有制性质决定的。国有企业要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和规定,严密决策的各项流程,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创投企业要充分体现国际、国内行业的通行做法和规则,体现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才能在市场搏击中充分翱翔。“国有”和“创投”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不能因为“国有”而排斥、不接受市场化要求和做法,也不能因为“创投”而不接受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要求。

(二)创新是提升管理水平而不是推倒重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运作,已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严密、流程规范是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要充分发挥这一管理体系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思考有所创新,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而不是推倒重来。特别是要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国有创投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创新国有创投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

(三)财务创新一定要体现国有创投企业的特点

探索创新国有创投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体现其特点。国有创投企业在所有国有企业中是一个很小的小众群体。因为是小众群体,只有体现特色,才能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在预算工作中强调投资策略,在风险管理中寻找不同的风险点,在会计核算上采用公允价值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国有创投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的不同特色。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在不良资产核销、风险项目监管、僵尸企业处置等方面,探索一些与传统国有企业不同的方法。当然,这也需要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四)财务创新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