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3:35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1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04-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它对规范国民的经济行为,维持市场的经济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一名经管类人才而言,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其从业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学目的将不同课程门类按一定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总和,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决定了其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直接表现为教材编制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因素受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制约。优化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既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规促进完善的教材编制,又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良教学手段,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二、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

经济法是对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经济法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也要随之进行改变。了解我国经济法的诞生与发展,对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经济法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在我国,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我国多位领导人发出应当建立健全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言论,通过学习各国经济法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并于1979年编写完成了经济法相关的第一部教材――《经济法概论》,次年,经济法教学在各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相继开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法补充了大量的内容,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的发展对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制方面,1981年到1993年之间,经济法刚刚确立不久,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快,各法律院系在十多年间编制了各类经济法相关教材近四十种,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经济法课程教材的编制起到了指导作用,其后编制的《经济法学》、《经济法原理》、《新编经济法学》等多种教材,由于编制者观点的影响以及受经济法发展的限制,在内容和体系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经济法教学中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经济法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当前我国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经济法制建设起步晚、起点低,教育制度也存在很大不足,虽然借鉴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理论,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内容不完善。经济法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材编制的不规范上。首先,各类有关经济法的教材版本较多,且其总论部分仍不够成熟,各教材总论部分虽然比较统一,但都只是就经济法的历史、概念、地位等进行了描述,而没有能够对经济法的适用范畴进行论述;其次,各类教材分论结构差别较大,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许多争议,各教材的编制者观点也不尽相同,导致各教材的分论部分不仅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内容上也有很多不同;最后,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与其他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两者既存在交叉衔接不足的现象,又有互相重复甚至冲突的内容。

2.课程设置不合理。经济法教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法学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课程往往只安排各类法律相关的知识,对经济法的认识只存在法律范畴,无法与实际的经济学相结合,无法体现经济学对经济法教学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法教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课时一般安排在大二期间,在此之前并没有民法、法理学等相关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加大了学生学习理解经济法的难度,此外,缺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经济法课程设置使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课时安排上存在较大的漏洞,经济法教学课时一般为48学时左右,而涉及的法律有十部之多,缺少专业针对性,使学生学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教学模式单一。当前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教学为主,紧凑的学时也使教学更加紧张,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是照着教材或课件进行枯燥的陈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理论知识灌输即便学生掌握了很多经济法知识也难以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经济法教学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应该将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重点进行。

4.考评体系落后。就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年终考核成绩仍是以试卷分数为主,虽然加入了平时成绩的概念,但只是作为很少的部分考核学生上课期间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考评模式考验的只是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的思维日益僵化,且助长了“60分万岁”、“考前一周突击”等负面思想,无法考核学生真正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对经济法教学这类实用性高的课程,在考评体系中加入知识应用能力考核很有必要。

四、优化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对策建议

1.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首先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编制有针对性的教材。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的教学使用的教材内容差别很大,法学专业更加注重理论性的学习,其教材内容更加“专而精深”,经营、管理等专业的非法学经济法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内容更加“繁杂且浅显”;其次,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也要采用“广义经济法”的概念,即经济法授课不限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是包含“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的综合性培养,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最后,由于经济法教学课时有限而内容繁杂,各教师还应根据所授学生专业的不同,自行调整授课内容,增加经济法教学与学生专业的融合度,例如将整个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分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对基本理论重点教授,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专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教授时,有选择地进行重点讲解,对重要程度不一的知识点的掌握,分等级进行不同要求。

2.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教育工作之中,特别是在经济法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由此可见,众多鲜活的案例就是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一般为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在课时较为紧张的经济法教学中,如何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案例教学课时是一个难点,且这种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进行实践分析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入贯穿式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前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展示,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结合进行,将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的兴趣,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经济法教学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尽量选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浅显易懂的、具有代表性的实用性案例,并在教授过程中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主,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团队学习的模式。团队学习模式是对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分析法的综合应用,首先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并通过展示队名、队歌等活动建设团队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同时要求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任务,然后教师展示案例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点,要求各小组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案例的复杂情况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选择一节课至几天时间)完成查阅资料、理论分析、案例研讨等任务,最后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理论知识的再次讲授和巩固。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2

abstract:practiceteachingisanimportantwayforthepromotionofvocationalstudentsfromtheoreticallearningtopracticalapplication,fromtheknowledgereceivingtolifeexperience.toimproveeffectivelythequalityofteachingandimproveteachingeffectivenessinhigherinstitutionsof"economicbasis",practicalteachingshouldbedevelopedwidely.throughcarefuldesignandplanguide,studentsshouldbeguidedtocombinetheoreticalknowledgeandpracticalexperienceundertheguidanceofextensivepracticeintheoryandshouldbegivenmoreopportunitiesfordirectparticipationintheexperienceandkeepawayfromseriousseparationbetweentheoryandpracticesoastoimprovethe"economicbase"classteaching.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效果

Keywords:highereducation;practicalteaching;system;teachingeffect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48-02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教学模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教学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应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中心环节之一。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以增强《经济学基础》课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的积极作用。实践环节的引入增强了《经济学基础》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提升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教学切实实施的策略。

1加强实践是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促进高职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由知识接受到生活经验转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规划,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指导下丰富实践,给予学生直接参与体验的机会,告别理论实践分离脱节的被动学习,提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效果。

1.1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一方面转变《经济学基础》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1.2加强实践教学,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专题调查与研讨,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了解社会,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1.3加强实践教学,强调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参观考察,使学生受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念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培养职业能力。

2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依据,制定《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大纲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

经济学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积极参加各协会组织的教学改革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新教材,紧紧围绕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制定《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宗旨应当是: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行目标管理,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项目设计和内容选取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教师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际实践教学项目。

3坚持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原则

3.1针对性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教学实践活动。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观看影像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企业调查”“市场调查”等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用更多的时间去认识社会现实。带领学生骨干到工厂农村等地区进行社会考察,并指导学生分专题写出了质量较高的社会实践报告和论文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3.2实效性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于实际,提高经济素质。

3.3时代性原则。实践性教学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

3.4计划性原则。把《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纳入《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保证《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按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

3.5统筹性原则。把《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与教务处、学生所在系等部门组织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衔接,与相关职能部门有机协调,不断沟通,使《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

此外,在《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践教学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紧密关注社会热点,把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结合教学基本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发展着的经济理论来指导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培养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二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结合。《经济学基础》课程具有其他专业课程不具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考核的重点既要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更要考察学生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党和国家各项经济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所以实践教学必须和考核方法的改革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4选择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

4.1学习参观考察。到企业、农村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与实际,使他们在了解社情、民情、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学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

4.2社会实践。结合团委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学,开展主题社会实践。

4.3观看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片、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4.4开设专题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外请专家或自己开设讲座的方式,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4.5素质拓展调研。围绕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利用所学的经济理论联系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实际问题撰写论文,以不断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6实践基地。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由学校出面联系建立一些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建设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双方建立顺畅的工作机制,及时沟通情况,开展活动。同时还应建立校际间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5《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5.1《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的场所选择。既包括课堂和校内的有关实践环节,也包括校外的参观、考察和现代化企业建设的一线参与等实践,所有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

5.2《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成立《经济学基础》课教育领导小组,协调多部门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应当积极配合、协助我教研室,开展《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

5.3教务处为《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落实《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计划、联系建设学院《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基地,制定《经济学基础》课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下达《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指标,检查、督导、协调《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

5.4教研室为《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经济学基础》课教学计划中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的修订落实,组织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写,制定实践教学的学期开课计划,检查、指导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审核实践教学的经费使用,总结评比实践教学的效果等。

5.5《经济学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为实践教学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所任课程实践教学的授课计划,依据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准备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具体组织实施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评定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提交实践教学的总结报告等。

6《经济学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目前,《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制约了《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例如:受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强调理论忽略实践。

6.1学校要建立健全实施《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有效保障机制。要按照学院教改的有关要求,确保《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建设经费落实到位。所需经费应单独列入学院课改专项经费的年度预算,以保证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工作的必要开支和正常进行。

6.2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实践。把《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同学校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按照专业实训课的标准,按学时、生数划拨实践教学经费,核定教师工作量和发放课时津贴。

6.3加强《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场所建设。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一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课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3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李子奈指出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学科特点,应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数据的分析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被许多教师认识到。李芝倩提出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应该以应用为导向,在基本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张长青认识到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应建立具有符合专业特色的案例库,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也有的学者比较了国内外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如谭砚文等对比分析了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发现美国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衔接紧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课程设置都明显落后。

这些学者与教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改善所做的有益探索对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在针对授课对象为工科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怎样才能对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具有较高的保持率并把所学计量模型有效迁移到实际经济情境中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我们根据多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经验,对普通工科院校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优化问题尝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做一个有益的补充。

一、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有效迁移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经济学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高数和线性代数等课程。尽管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给本科生都开设过这些课程,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把这些课程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上来。根据我们对该门课程的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这种知识的有效迁移并不成功,表现在教师在讲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时涉及到的有关先修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思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的反应经常不是忘记就是模糊不清。例如在讲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时要用到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知识,教师认为学生已经先修过这部分内容,于是便把这些知识点直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模型进行推演讲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常常对矩阵的秩、逆运算等概念和公式理解不到位,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感到困惑茫然。这种学生在先修课程结束后对已获知识的低保持率无疑对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计量经济学课程性质之间的矛盾

计量经济学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既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实践课程,干中学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门课程,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基础,去学习和尝试使用基本数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现有的经济学模型去理解、思考经济问题;而且还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也就是学生必须要针对具体现实的经济问题,按照科学的步骤和程序,学会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收集和处理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相关的软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课程设计。这种既强调学生要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又强调实际动手处理数据、建立模型和用计量软件来完成教科书上的习题和例题的能力与当前多数学生在考试前两周突击背书的学习和考试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还是沿袭背题背书的模式来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不仅得不到理想的考试成绩,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焦虑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方式和端正学习态度,那么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采用的教材难度与学生对知识点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和接受程度。目前国内综合性院校和财经院校普遍采用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对于以工科为背景的普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知识难度较大,尽管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部分进行删节和微调,但是学生还是对教材内容中多处以矩阵推导与运算为核心的计量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内容的学习感到普遍吃力,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材本身产生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大学一二年级所学过的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点的低保持率和迁移率,使得学生一开始对计量经济学关键知识点的接受和把握程度较差,随着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点的增多,内容不断的日积月累,使得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产生畏难,甚至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优化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做到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是指教学内容安排既要符合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授课学生实际知识基础,要做到讲解的教学内容针对授课学生更加明确有效。尽管不同的院校对《计量经济学》学时安排不同,但基本上都在48学时到64学时之间。如果安排在48学时,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一般给学生讲到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这一章。但是通过实际授课和参加各种教学交流研讨会,我们认识到要讲解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这一章的重要性。这一章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类型设定、总体回归模型设定、应用模型函数关系的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变量性质设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此,我们重新编排了教学计划,把这一章安排了4个学时,对其他章节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删减。针对李子奈老师教材的《计量经济学》(第三版),我们把主要课时重点放在了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以及虚拟变量和滞后变量模型的专门问题上,同时对教学内容中运用矩阵描述、推导和证明的过程进行了适当的删节。我们还安排了4个学时的计量经济学软件课程,主要给学生讲解和练习eviews软件,同时,由于R软件是免费开源软件,我们安排了一课时初步讲解R软件的下载、安装以及部分程序的使用,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R软件进行自学。

(二)要注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式方法是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学方式方法包含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其中教师的教法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是指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我们认为针对计量经济学学科的性质,要重视对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原理、思路和重点的讲解,不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量模型建立和公式的数学推导上。同时,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原则的把握上,一定要把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课程,而不是一门数学课程讲解。作为授课教师,要清楚地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其课程实质是一门经济学课程。自己过去教学在习惯上总是试图把计量经济学模型建立的细节和公式推导过程给学生讲解清楚,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模型,以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是,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表明这种想法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基础参差不齐,使部分学生对模型推导不感兴趣,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过分注重于模型的推导使得学生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看成数学课程,而不是经济学课程,偏离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宗旨。因此,在给学生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时,要有目的地选择要重点讲解的模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建立模型的思路、原理与重点讲解清楚,同时强调模型成立的假设条件与模型使用的经济学含义。对于部分数学推导比较复杂的模型,把思路讲清楚后,针对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去思考,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三)要注重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特殊细节的处理

在计量经济学授课内容上注重特殊细节的处理,这样不仅会帮助学生对教材关键知识点的领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脉络。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几个需要特别注重的教学细节主要有:一是要从细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而不是仅仅把教学注意力放在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上。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认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正确理论设定是学生在学习过理论经济学应该知道的知识,计量经济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在学习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对理论经济模型和经济学基本定律理解的程度以及将已学课堂知识迁移到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能力明显不足。因而,在课堂上如果只讲解计量模型的估计与检验,而不从细节入手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计量模型,从实践效果上看,对学生后续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端正与转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二是对随机误差项与随机扰动项区分的重要性。这两者对于理解模型的建立和对结构参数与分布参数的区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对计量模型结构参数所采用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矩方法以及极大似然法,这三种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各自的作用要讲解清楚,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最小二乘法是在有具体明确的观察值时采用的方法,而如果没有具体的观察值,就不能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应该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以前我们在讲课时没有太注重这些细节,然而这些细节在教学中的明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点深刻的把握都是必要的。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相应教学范式的改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4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

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门,比2012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5

关键词:社会需求课程设置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www.133229.Com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参考文献

[1]李瑢.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6

《经济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理论基础夯实,综合性较强,涉及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等方方面面,内容庞杂,知识点多且零散。面对严谨枯燥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理论基础差、自制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反情绪。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曾指出:“教学方法最优化程序中一个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类型,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理论够用”为尺度,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本身的教学实践,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一体化分小组案例教学模式,并创新性地采取了“1+1+1”三方考核评价系统,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点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一、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与会计专业契合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涉及的法律种类较多,内容庞杂,但课时却非常有限,少的仅有42个课时,因此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高职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法?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吃透法律的基本原则、精神以及各单行经济法条文。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普遍采用不分专业、授课内容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并没有突出其与各自专业的结合,无法体现学生在本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优势,这也往往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成非专业课程对待,忽视其重要的地位,加之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所以学生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普遍缺乏条件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仍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接收为主要形式,教学上更是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法条的讲授,这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因此,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性难以实现。更为突出的另一方面,是普遍都缺乏可实践的教学条件,这就导致一些事务所咨询、实地法律调研、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其结果就是,学生虽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但并不能因此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经济法相关问题,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经济法》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缺乏专门针对该课程特殊性做出的新尝试和新探索。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考核不能仅仅体现在对法律概念、法条的背诵记忆上,更高层次的考核应该是体现在其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思路,瞄准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注重分析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考评。

二、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学思路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法律之路》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个的案例就是人类法律生活经验的结晶。这说明了具体案例对于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但是非一体化的分小组案例分析方法过于零散,无法实现《经济法》课程中各章节知识点的串联,且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短视。而基于一个统一的企业背景下的一体化案例分析,能让全体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企业经济环境中,去实践经济法的运用,真正地做到寓教于学、工学结合的目的。

其次,对于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生评价配套体系改革。此前,《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仍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为主,且平时成绩部分,也都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印象给分,有失公允。哪怕是课程中运用了案例分析后的评价,也是单一的由教师评分作为考核评价,这个是比较片面的。因此,本文作者在这里引入“1+1+1”三方评价系统,从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个角度均衡地去评价学生的一体化案例分析成果,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大家地积极性,也有利于公平地打分。

三、一体化小组案例分析与“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教师需要研究一套用于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

教师需先根据所教授的《经济法》课程章节内容,即哪些章节可以进行分小组案例分析,再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研究一套适用于分小组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资料。本文作者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当下非常热门且深受学生喜爱的一档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体化案例分析的背景,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安排的相关知识点任务,结合背景知识,模拟甚至演绎相关的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实现真正地寓教于乐。

(二)对《经济法》课程学生划分小组。

在《经济法》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根据男女比例、性格差异、能力层次等不同的指标,科学地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组长,对该组的案例分析进行统筹安排,同时通过抽签,决定各个小组案例分析的顺序。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分析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工实施任务。这样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将合作与竞争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

(三)课堂一体化分小组案例分析实施

根据课程进度和分组顺序,每个组会在下堂课前知道本小组要围绕此展开案例分析的知识点。比如,教师本次课堂上讲授了关于“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知识,那相应小组成员就要围绕这个大的范围,以“奔跑吧兄弟”为案例背景,构思相关的案例,将跟“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的知识点嵌入其中。案例展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成员可以选择根据各自分配好的角色,对案例进行演绎分析,也可以通过ppt的展示讲解,进行案例分析。

该环节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可以指引他们如何有效地去组织案例,从哪里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提示学生注重团队配合,培养整体协作能力,当然,如果出现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搭便车的情况,需要与该学生及时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适当的约束。

(四)开展“1+1+1”三方考核评价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在最后的呈现过程中,肯定会有做的出色的可以让别的小组学习借鉴的地方,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最后案例分析结束后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会邀请别的小组的成员对该小组的案例分析发表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教师要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凌乱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考核评价摒弃了一贯的教师单方评价原则,引入“1+1+1”三方考核评价体系,分为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能力和完成状况进行评价。最后,通过50%的组内自评分数、25%的小组互评分数和25%的教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最后的平时考核分数。

四、实施总结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程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创新与实践),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课题(编号:XJK011CGD008),湖南工程学院2011年教改革项目(实战导向的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26-03

1.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性和科学性

从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数目众多,但总体上专业方向性不明确,作为专业特性体现的专业核心课程含混不清,凌乱的专业选修课之间没有形成职业模块,课程内容空洞,针对性差,部分课程与时代脱节,课程更新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公共课设置不当。公共课的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而我国高校现行公共教育课的现实是政治素质教育课比重过大,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科学类课程不足,造成对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忽视,影响学生的成长。

二是专业课设置错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些定位于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往往把综合性大学的培养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后移植到自己学校来,造成课程门类广,数量多而且繁杂,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不明晰,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不规范。虽然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但不专,存在博与专的矛盾关系问题,就业时往往无所适从。此外,课程间缺乏耦合,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偏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以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选读这两门课为例,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选读内容部分重复。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而资本主义部分内容与资本论选读重复,区别是知识深度不一样。然而,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侧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关于资本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宜过深。那么资本论选读的知识内容可以在政治经济学中加大比重,两门课的知识通过政治经济学一门课程来完成也是可行的。

1.2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与国外一些注重实用主义的经济学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教育明显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表现在课程设计上就是专业课程设置明显地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一贯的精英教育思想,使我们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高的目标导致所制订的培养计划追求专业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缺乏对现实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理论化程度过高,导致“非精英”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移植的是国内综合型高校的课程设置,这些课程大多理论程度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才能掌握好。但众所周知,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非精英化”,导致这些学生在高深理论学习上的难度和惰性极大地增加,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导致学生对课程中理论难度较大的部分难以很好地掌握,只能粗浅地理解所设课程的皮毛,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各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但都没有形成很完整深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安排今后的发展方向。

1.3课程模块配置比例不合理

一般而言课程设置的模块主要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类型。无论从哪种类型来看,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模块配置比例都不太合理。

一是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据调查,当前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比例一般达到全部课程的70-80%,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选修课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局限在专业课范围内,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很少。在欧美等多数大学,本科学生选修课的比例一般达到了30%,有的大学比例更高。例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专业选修课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德国工科大学基础阶段25%的学分为选修课,专业阶段50%的课程为选修课。而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些所谓的选修课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往往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范围和历来的授课习惯未经学生选择而事先确定的,名义上的选修课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必修课学分过多导致学生被迫将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对付专业必修课上,很少有精力去学习适合自己特点并有益于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造成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学生就业困难和发展无后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比例不合理。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类人才应以运用型、实用型人才为主。但目前很多定位于应用型的高校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却偏向于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类课程开得较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着课程学习的理论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而且,现有的实习实践课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工作。

1.4课程设置与学校定位不匹配,缺乏地方特色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条件,在履行高校职能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我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的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地方高校,这些高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之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家规定的统一性,又要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性。也就是说,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要充分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特色。因此,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点,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加大本土课程开发,无论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都应加大体现当地区域特点,为当地区域服务的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立足地方、服务当地的使命感。但纵观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几乎都没有结合当地区域特点来设置的课程,只是泛泛地开设了一些基础性的课程,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经济学人才不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2.1目标

定位于应用型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强素质”的培养要求,把经济学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当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应立足本土,引进国际经济学教育规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着重于通过现代经济学教育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运用技术和定量分析手段,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够向经济学和经贸相关领域扩展,具备较强的渗透能力和适应能力。

2.2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强调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知识传授上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对吸收、运用和创造经济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要注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要用系统思维方式,把进入课程体系的各门课程以及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置于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中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设计,并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整合相关课程,特别是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与统一,以便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获得一个更适合未来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是创新性原则,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努力改变“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施弹性化、灵活化课程设置,突出新、综、活、实。

四是统一性原则,追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体现了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一个明显偏差,即重科学性课程设置、轻人文性课程设置。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根本原因。因此,加强人文性课程的设置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3.1更新专业课程价值观,实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课程价值观是设计课程结构的行为先导,也是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前提。现代课程建设的公认理念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控性。具体到经济学专业而言,开放性要求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含的知识信息要与经济界及社会大系统的知识信息之间能经常地进行交流。灵活性要求指课程体系具备自我调节的机能,能够对学习者个人需要和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做出及时反映,建成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可控性则要求在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地诊断出课程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随时获得调整和纠正,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这就是课程现代化的三性。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实现这三性呢?

第一要在分析社会需要、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学科发展内在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才有可能达到整体优化的程度。

第二要在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还要注意处理好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的关系,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先、为重。要经常重新审定、合理调整经济学专业总体的课程结构,明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

第三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根据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从整体上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好各门课程的分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对于每门课程的改革,要处理好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关系,精选内容,确保重点。还要不断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观点、新理论,使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接近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使他们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培养经济预测的能力。

第四要注意吸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有先进性,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3.2加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软化学科间的界限,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衔接;二是淡化细节了解,强化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呢?

一是要实现课程体系综合化,必须做到课程因地制宜,分类设置课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经济学基础性人才与国际接轨、应用性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教育思路,分门别类设置课程。在基础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围绕国外经济学中级水平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计量课程训练的比重,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要密切关注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热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实施柔性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是要加强经济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那种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偏少的局面,积极地扩大选修课的开课规模,增加选修课程的总量和自由度。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做法,根据社会就业的需要和学生自己的兴趣,在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后,按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给学生一定的灵活性。

三是要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课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交融,突出综合性,改变文理严格分科,各门课程之间互不通气自成体系的现状,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应变性。

3.3重视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实现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不足,高校应在教学组织安排上力求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揉合在一起,结合基础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结合计量统计类课程进行模型构建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我们应建立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订单生产”,实现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双赢合作。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企业也在实习的过程中观察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信用度和创新能力,为毕业时企业挑选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让实验室发挥出实验、实习、理论科研等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要求和实践状况所知较少,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不足实施教学、实践、实习、科学实验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邀请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学校的实验室来,把他们的工作经验直接输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同实验课的老师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利于教师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最新情况和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

3.4开设灵活性和前沿性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发展趋势,日本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紧紧追逐和适应社会变化及其需要,而美国的大部分高等院校每年都要淘汰部分教学内容,引进新课程。以此为鉴,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贯彻高灵活性、强实用性的原则,在课程结构优化设置上,课程设置要结合经济实践的最新发展,对经济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按照“适应需要,拓宽口径,加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联合,着力提高”的专业建设原则,对现有的经济类专业进行调整,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

在教学内容优化设置上,继续大力引进国外经济学科的先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积极吸收国外经济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加一些适应新世纪、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知识和技能性的内容。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职业和社会需要,并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体现课程的“前瞻性”,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优化教学过程上,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3.5勇于课程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各所高校都在追求人才培养特色。而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敢于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育创新的能力可以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独特性上。一般说来课程体系的特色形成有三条基本途径:第一、在四大比例关系上突破常规,即在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的比例上与他校有所不同;第二、在专业主干课程的选择安排上与众不同;第三、在选修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形成本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郭远.贵州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2]谢惠琳.关于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6)

[3]于春荣.关于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6(5)

[4]孟雅杰.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西[J].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作者简介: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8

1.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体系的构架、主干课程的设置要服从于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在坚持其中最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不变外,其他课程应该是动态变化的。

在现行主干课程设置中,一是理论课程多,应用课程不足;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少,特别是学生实习课少,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此外,有些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不能联系中国特色和经济现状,仅在纸上谈兵,甚至有的满堂灌,讨论少。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缺乏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安排,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安排不仅课程门数少,而且课时分配少。三是主干课程设置中数理基础课不足。高职院校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演绎的学科,其理论基础来自于历史、哲学和数学,现代高职院校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理分析在高职院校经济学中的应用。数理分析是研究经济理论与运行规律的重要工具,它是定量分析的基础。而我国高校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数理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的比重小,培养的学生所学到的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知识大多是定性描述,接触到的学术论文也大多是定性分析,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也只是比较宏观的政策建议,而不是从现实经济运行中去调查研究,从寻求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经济改革方案。四是主干课程设置中缺乏方法论课程。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作为培养经济理论研究人才的专业,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经济研究人才,因而必须培养学生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现行的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以理论基础课程为主,缺少方法论课程。

2.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经济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三部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应包括核心课程、主干课程、主干辅助课程、特色课程等。这里仅谈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

2.1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与了解中国国情的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在此目标下各学校可以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反映不同的特色,如西北大学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及数理高职院校经济学实验班,就各具特色。基地班以培养理论高职院校经济学研究基础人才为主要目标;普通班以培养具有高层次理论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数理高职院校经济学试验班则主要是在数学与高职院校经济学的交叉中来培养特色研究人才。

2.2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千课程设置改革的原则

一是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高职院校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在研究方法和科学规范方面,同国际接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正确认识西方高职院校经济学的借鉴作用。在西方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经济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高职院校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高职院校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就是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将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高职院校经济学联系中国实际,生动形象地教授给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承认外国高职院校经济学在其推理分析等方面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又不盲目推崇、生搬硬套。要学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中谣方经济的差异。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就是注重“中国问题的国际化”,采用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二是理论教育与方法论教育相结合。在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时,既要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厚实的高职院校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要使学生掌握高职院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是与高职院校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构架是不一样的。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9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理上相互临近、原本孤立发展的地区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经济分工合作日趋深入,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地区内行政单位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成员的社会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之中,并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作用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将从独立的地方中心发展到功能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

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一线人才。高职院校办学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平台,努力做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行业性、市场导向性、技术技能性等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切实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才能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关联。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势还不够健全,职业教育的意义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诠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市场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改革难以吻合。高职教育教学不同于本科,所以不能贴近本科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实际培养效果。普通本科的理论水平往往都很扎实,而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实用性更强,技术能力更高。当前就业市场缺乏实用性、技术性强的人才,但是高校的教育效果和学生走入社会的实际应用毕竟存在差距,如何缩短这个差距,如何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拥有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必备素质已成为当代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而课程体系至关重要,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专才教育”。

在改革目标上要始终坚持“厚基础、薄专业、强技能”,通过这一目标,逐步实现学生“一技多能”。

课程内容既要讲究跟上时代性、先进性,又要求新、求实。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

五、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一是要遵循“素质为本、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避免能力和理论的单独本位主义。建立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并存,既独立又有统一。

二是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职业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获得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唯有如此,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是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课程体系改革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实现课程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如知识要求、技能水平。当然课程体系包含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文化知识、审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就业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直接体现大大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为提高就业率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课程体系改革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整体出发,确立统一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委员会决定每一门课程在整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它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主次、性质以及内容。是能力支撑,还是技能训练,抑或是基础知识都必须明确。根据权重衡量课程及内容的增减。切忌课程内容的重叠,通过有限而精准的课程,达到“适度够用”,凸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课程内容综合化

要实现课程目标,必须依托课程内容来实现。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较快、科技创新不断被应用,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科体系,将知识、技能、能力理论揉和在一起,突出核心要素,组成新的框架和课程。

(三)课程结构模块化

所谓课程模块化就是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成对应的支撑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模块课程具有灵活性,可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市场需求不同进行科学组合实现职业的定向性。

(四)师资队伍双师化

为保证实训课程质量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可的技术职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从社会、企业聘请行业专家,不断提高校内教师业务水平,充实双师队伍。

(五)专业论证合作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应时刻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岗位群变化,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论证,共同开发课程,对课程的内容、技能实习、实训、比例、课时做系统调整和安排。将企业文化融入培养方案,强化企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六)实践课程实训化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模拟和操作实训一般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课是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要尤为重视,必须克服人员、资金、场地等困难,严格按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结构步入调整阶段,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素质一线员工面临知识结构更新。具有长远眼光的高职院校应该发现并抓住这次机遇,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是难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就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为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力量。

经济学课程体系篇10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系统思维;课程设计;工程管理

作者简介:江新(1966-),男,安徽寿县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工程管理系,教授;朱沛文(1989-),男,湖南郴州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宜昌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40-02

一、常规课程设计的不足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工程管理专业将技术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工程项目和企业管理中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践环节中,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显得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对该课程设置的课程设计只是一种常规模式,学生理论基础掌握相对较好,但是将知识系统化和实际动手的能力相对较弱,[2]从而达不到该课程教学的目的。这种常规课程设计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所学的技术经济学知识是割裂分散的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因初次接触有关经济、技术、管理等概念,不免对一些纯理论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和消化,有些基础知识根本上尚未掌握,学到的也是一些零散割裂的知识要点,因此在做课程设计时会无从下手,不能灵活运用。同时他们因经验不足也难以将各种知识、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运用到课程设计当中。

2.学生被动参与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不佳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但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被动参与,认为这只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未将该过程设计作为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目标,从而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不佳。

3.常规的课程设计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与用

技术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要素、经济评价方法、投资方案的选择、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价值工程等。常规的课程设计具有时间短、涉及知识面广、教学资源缺乏等特点,因此学生难以在短期内将如此多的知识融会贯通,特别是对于工科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对财会知识掌握甚少,在学习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时感到很吃力,[3]这也就更加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设计中系统思维的引入

1.系统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系统思维(Systemthinking)最早由切克兰德在著名的《Systemsthinking,Systemspractice》中明确提出,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系统思维也是一套概念框架或话语体系,可以运用它来整理思想,这是各种思维方式的共性;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的个性是借助“系统”这个词所把握的整体性概念来整理思想,强调把握对象的整体性,强调把思维成果系统化。[4]因此,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带来整体观。

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在运作过程中形式多、创造性强。将系统思维引入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目的是改善其常规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它是让学生站在整体的视角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学习研究,从概念、判断、推理阶段到进一步用模型来模拟、检验推理阶段,[5]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构成一个知识系统。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只要和他的知识系统融合,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拓宽知识体系的节点,从而形成扩大的知识网络系统。这种思维习惯从课程开始就应该养成,因为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一般是安排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有的甚至在学期末,所以学生对知识的学与用的衔接也考验了其思维系统的持续性。

2.系统思维促进理论知识与课程设计相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比如“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技术经济分析”等重难点,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就引入适当的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一方面把课程设计的要求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课程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比如说课程设计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excel软件,因此目的性强、兴趣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从系统思维的角度,让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把握知识存在与变化的根据和规律,让学生能够整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直接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实践运用能力。

3.系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是对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和实验等环节进行系统整合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决策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它的内容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解决社会实际生活问题而设。设计内容可以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将设计向更深层次进行;客观题不设标准答案,让学生思维发散,争取创新。当然有一些数据可让他们自己设定,模拟市场情景,把自己当作一个可行性研究人员,就某个具体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一步的决策。最后,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把决策行为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会给出每次决策的结果。

4.系统思维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项目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6]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经济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它是项目建设程序的一个子系统。从项目这个大系统的角度来思考,系统思维让学生对技术经济学的学习上升到更高层的项目管理领域。因此,设置技术经济学的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深入研究一个案例,包括原始数据收集、计算方法的选择、财务报表的编制、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写出项目评价报告以判断项目财务和经济上的可行性。[7]同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以项目建设程序为目标,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中系统思维的引入是一个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能动态地整合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地进行思维训练,不断地弥补实践中的不足。因此,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设计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事半功倍,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理解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应该如何在各类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中体现,即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1.在纵向上,培养了学生思维技能,让学生重视知识的过程设计

学生从开始接触该课程,然后经过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互动,直观理解技术经济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再通过案例具体生动地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课程设计来实现学习该课程的目标这一系列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部分与部分的相互作用,每一个阶段都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最后的课程设计升华了学生的知识系统,使它更加丰富和充实。因此学生必须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只有知识积累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2.在横向上,有助于使学生有效获得不同领域的信息,积累学习经验

系统思维在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中更是体现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它不是单靠在该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就能够真正掌握的。如果学生在课程设计前就掌握了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的相关知识和工具,比如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和excel操作能力,那么在这些经验基础上,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就能够更好地体现。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相互结合,更加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系统思维不仅适合于人们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而且也适应人们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需要。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生只有在系统思维的角度,辨证地对待课程设计,不再停留在单个知识点上,而是把认识提高到系统水平,把技术经济学包含的各种知识看作各要素,按不同的联系方式组成不同结构。每种结构都具有不同功能,是系统内部联系的描述,而功能是系统与外部联系的表征。学习的过程就是实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真正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家骥.工业技术经济学[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2]赵超,姜长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践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

2013,(17):14.

[3]王晓玲,马立强.“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0):107-108.

[4]魏宏森.复杂性研究与系统思维方式[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1):7-12.

[5]苗东升.系统思维与复杂性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