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6:26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1

关键词:现代建筑;商业模式;审美;思维重构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7-02

一、现代建筑艺术审美

1.建筑艺术和审美视角

所谓建筑艺术是建筑过程汇总,遵循美学的基本要求,把美学应用于建筑过程中,使得建筑物具备观赏并符合人民的审美取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艺术体现出时代感和整个民族的文化导向。建筑艺术从不同视角是有区别的,有的强调纪念价值,如雕塑;有的强调功能价值,如陵墓;有的强调实用价值,如园林建筑。概括地说,现代建筑要求建筑过程和建筑物要体现时代审美和功能取向的一致性。

但是,建筑的实用和审美这两种功能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建筑上,根据其自身功能的要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是有差距的:如学校建筑偏重的是建筑物的实用性,世博会场馆的建设更突出其时代美的需求上。一般来说,现在建筑既要外形美观,设计大气,又要安全节约,耐用实用。达到二者合理的比例安排。

现代建筑具备时空延展性,建筑的艺术要求和周边环境要相互衬托,交相呼应。在现代比较经典的建筑中,如“鸟巢”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相互烘托,即体现了建筑本身的宏伟,又使之在色彩搭配、环境的和谐上成为佳作。现代建筑要注意其时空的延展性,要考虑环境的变化对建筑美的冲击,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就必须盘延在高山上,才会有永恒的性格,如果这两样建筑挪动了地方,比如互换了位置,很难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建筑只能反映一般的社会生活,不会反映出复杂的社会情感,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在建筑审美中无法得到体现,比如一种社会运动的发展在建筑审美上是无法精准表述出来的。建筑只有借助于外在表现形式,如夸张的表情,深度的颜色来描绘事件本身,至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则有观赏者结合历史去做出判断。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是现代建筑的又一审美特征。

2.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

建筑的美一方面需要审美者去审视,阅读建筑,另一方面则需要建筑师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审美修养。一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内心豁达的建筑师建造出的建筑物是观者在视、感、触上都能领悟到其深邃的内涵,反之,再好的质才、精巧的设计,往往只有外在的躯壳,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不能变成流传千古的佳作。有人说,建造需要心灵的呵护,意指此。

世界经典的建筑物,都是建造者花费大量的精力,凝聚建造者内在的心灵感悟,才使其在艺术特征、外在形象、艺术美感上达到完美的结合。优秀的建造者需要教育,需要培养,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意义,即不仅仅是造一个钢筋水泥的混合物,而是要建造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要让建筑者不仅懂得建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更要让他们明白建筑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唯此,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而不是一般的泥瓦匠。只有不断提高建造者本身的修养,才能真正激发建造者的灵感,丰富建筑本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建筑时代美和审美价值。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却往往忽略了建筑者本身审美修养的教育工作,只要让他们懂得建筑的过程,即为训练合格。造成我们大量的建造者缺乏对艺术的审美导向,审美修养不高,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往往关注建筑本身,不在意建筑的审美底蕴。由此,在建造者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修养是当前建筑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3.现代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建筑艺术一直都善于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赋予建筑无限的意韵。意象的一个特征就是象征,意象作为中国艺术创作者们内心自觉的审美取向,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我国的建筑形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意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建筑的展现形式,是建筑物生命的体现。一个优秀建筑不仅仅表现物的庞大,结构的精巧,还在于其意象的表达,即“启发和唤醒”。建筑意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包含建筑本身的意象,即建筑“为何”,另一层意象则表现其展示的丰富内涵,即建筑的“生命”。这种意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表现与本身内涵的相互关系。

在中国优秀建筑艺术中不乏意象表现好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即看重建筑外在“意象”要求,也突出其审美的指向。在传统建筑中,意象就表现为“象征”的一般形式,我国魏晋时期的美学家王弼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这里表明了以“象”求“意”的审美思想。

二、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

1.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对于经理人来说,商业模式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方法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企业,每个行业现在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进入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在今天,仅仅选择或者说确定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才会得以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一个公司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赶在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被复制之前重新审视并再次进行创新。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逊色太多。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文化艺术是以建造者的本土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其突出对建筑材料的追求中,要展现出时代进步的印迹和发展的形态,现代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是建筑师以特定的方式、形态展现不同时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特征。所以,建造者既要仔细研习建筑的基本功,也要钻研本土文化,使建筑形式有时代印迹,更有本土风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要坚持本土文化的创作思路,立足本土文化,融入民族文化的意象,同时博采众长,借鉴和吸纳外国建设文化和设计思路。总之,在商业模式下的现代建筑既要有民族特色,又兼备商业运作的特征;既能让本国人喜欢,也能让外国人接受和认可;既要与周边环境相互烘衬,又要凸显建筑本身的与众不同;既要建筑物风格本土化,也要兼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表现

现代建筑美学的表现形式即建筑美学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具有价值和人文双重性。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一方面如同其他艺术作品一致:具有观赏性和品味性,另一方面,建筑美学又具有美学品格:凸显审美价值和美学功能。

一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美的流露。建筑美学在任何环境中都要显现其固有的建筑美,即建筑物自身的美的表现,如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互衬美,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美,这是商业模式下建筑美学的自然表现。

二是凸显商业运行模式下建筑美。表现在现代建筑在商业运行模式下,体现出的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运作。如,现代建筑的“高技美”融合了建筑特色和商业运作痕迹,更符合人们审美的标准和商业销售模式,把商业价值和建筑美有机的融合。

三、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与审美思维

1.现代建筑审美思维及心理建构

现代建筑突破传统建筑狭隘审美要求,更注重建筑本身对人的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现代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前者表现为建筑物本身外在的“视觉、触觉”感受,也理解为建筑造型的外化形式;后者表现为建造者的内心建筑预期,建筑物对观赏者心理的影响和掌控上,是内在的表现形式。

从建筑心理上来看,无论是审美中的表现心理还是内观心理都需要建筑物甚至是建造者与观赏者的相互沟通才能实现。建筑的表现心理观赏者通过感觉、触摸就能与建筑进行互动,好与坏,喜爱与厌恶也很容易在欣赏着身上体现出来;而内观心理则要隐晦的多,不仅需要观赏者用心去观赏,更需要了解建筑的历史,建筑的背景以及建造者的经历,才能真正了解建筑,才能体悟建造者的内观心理,才能用美的眼光审视建筑本身。

总体上看,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结构主义倾向,对建筑的结构,材料的重组都趋于完美,但是,再完美的艺术表现也要借助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整理、修改,在建筑体现出来,建筑外观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内观则永恒不变。

2.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

商业模式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重构首先是人的思维重构。建筑的生命力在建筑的时代美与人的审美趋于一致,与时代文化相交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建筑形式如何更新,表现手法如何夸大,建筑生命的永恒在于思想的表露。建筑思想的展现其实是建筑者的思想外露,所以,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重构首先在于人的思维重构,人要改变对建筑艺术呆板的印象,实现建筑与人的思想相结合,凸显建筑永恒的性质―建筑是人的建筑,要表现人的思想。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深入生活,思考建筑美的大众需求。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问题要考虑建筑的时代特色,即商业背景下的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下,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内涵表现形式都要打上商业的痕迹。在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的美学重构要考虑大众的需求,大众的审美层次。艺术要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在生活锤炼,打磨,被群众接受、认可和喜爱,才兼备运作和审美价值。

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要有序进行。现代建筑美学的重构问题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坚持有序的原则。建筑活动从建筑思维的构想、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的实施甚至包括建筑后期的效果评估都是在规范的程序下进行的,打破有序原则,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可能会出现功利化的速成建筑形式,而失去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出的思想都极为苍白。

总之,现代建筑的美学与商业运行是分不开的,审视商业模式下现代建筑美学问题,重构美学标准是现代建筑更具时代特色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柴瑞林.建筑设计中的审美教育[J].专题研讨,2010,(7).

[2]张莲芝.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之探析[J].山西建筑,2001,(6).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2

关键词:建筑策划;过程分析;商业建筑;

前言

商业建筑要适应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提供灵活多变的空间,除造型的特色外,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也要研究人们的心理。商业建筑策划将面临更多更广泛的问题,其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将不断充实和完善建筑策划这门新兴学科。随着商业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的深入,它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也将日益完善,我国的建筑学领域的发展也将呈现一个全新的格局。

一、商业建筑策划的过程分析研究

1、总体项目构想

总体项目构想包括商业建筑外部条件的把握和商业建筑内部条件的调查。外部条件主要是指围绕建筑的社会条件和地域条件。社会要求来自各个方面,建筑是和地域分不开的。商业建筑的建筑策划,则要研究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周围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关系,外形的研究也要考虑在城市景观中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特色、建筑限高与体量大小等,应该做到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的要求方面,不只局限于建筑物用地周围的相互关系,还必须对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和研究,这些外部条件是做好建筑策划的关键。商业建筑内部条件的调查是对建筑自身的最直接的功能上的要求。现代商业建筑无疑是城市总体面貌的重要特色之一。

2、目标分析及确定

商业建筑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建筑空间。按建筑空间规模的变化分类可分为大、中、小型商店,但此标准常因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国家地区的区别而异。按建筑空间形式分可分为以下几种:独立设置在一幢建筑内的独立式商店;与其他用途的建筑如住宅、办公写字楼、旅馆、车站等组合修建而结合为整体的合建式商店;和在街道两旁毗邻相连修建商店组合而成的商业街;采取交通措施,保证步行购物、安全舒适的步行商业街;商业街上空架设屋顶拱廊的室内商业街;设于城市地下或建筑地下层的地下商场和地下商业街等。商业建筑的类型是丰富多彩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只有综合运用各学科领域交错发展、相互融合形成的现代观点来分析、判断、决策,才能设计出真正为买卖双方欢迎的商业建筑空间。

3、策划内容

策划内容包括组织策划、经营策划、空间策划、技术策划。建筑策划业务的内容,根据对象而有所差异。对集合住宅、社区、新市镇或学校来说,建筑物的内部或配置等空间策划,往往是整个建筑策划的最主要的部分。相对的,在商业建筑策划中,由于预估建筑物营运的收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经营策划便成为建筑策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其建筑动机的思考也出现了变化。建筑已经扩展成一种表达企业特有形象的方式,并且将这重点导入“究竟要如何建造何种建筑物”的空间策划中。为吸引顾客而策定商业建筑的过程中,在组织策划、空间策划、经营策划中无不体现了集客这一概念,其中空间策划和技术策划是和建筑紧密相连的。对于商业建筑,由于其主要目的是赢利,故在做此类建筑策划时,应加重经营策划的分量,在人员的配置上,重点是熟悉市场、懂经营的人员的加入、加强市场调查、分析,建筑策划的总负责人也应该是一位对市场有一定了解的建筑师。

①空间策划。商业是城市中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亦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商业建筑是城市的时装,变化多样,发展迅速。商业空间是城市布局的重点。空间策划可以分为计划、功能、展示等项目,计划是指基地面积、商场规模或通路的宽度之决定等策略。此外,还包括商场内通行之方便性(电梯、电扶梯的配置、交通等),使交通具有回游性,使顾客与商品的接触会尽量增加,自然增加了购买率,同时还包括商业建筑将来的布局发展等等。计划策划包括规模策划和发展策划。在确定商业建筑的规模时,应根据地区特点,购买力状况,以及便利消费者购买和经济核算等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区别不同情况设置大、中、小型商店。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商业建筑的服务半径都是有限的,在今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赢得顾客的信赖和回头率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让顾客在每一次购物中都能获取新意呢?发展是必要的。但发展又不是盲从的。从策划开始就应该有考虑和远见,以尽可以在项目选择和用地等方面留出发展的余地。发展的模式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内部扩展与完善模式;局部扩展模式;整体扩展模式。至于将来采取何种模式发展,要看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特点而定,不能盲目追随潮流,要注意避免选择不必要的改造性不强的商业建筑类型。

②技术策划。在商业建筑策划中,为了创造一个既试用又舒适的空间环境,必须充分利用近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新成就从空间“质”的方面来保证功能的合理性。这样不仅可以体现新技术的实用性,也可以为商业空间带来新的活力,注入新的血液。选用合理经济的结构形式以形成功能所要求的空间形式,根据商业建筑的性质、等级等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大规模的商业建筑,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设置于住宅、办公楼等建筑底层的商业建筑,其营业厅形式受上部建筑的制约,结构常采用混合式或框架式。而某些单层或低层的大面积的连锁商场可采用钢结构或拱等结构形式。同时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通风、日照等自然条件;设置空调装置以保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商品的种类繁多要求空调种类有一定的灵活性;设置消防报警系统,设置足够的防排烟设备,在货物存放处和营业厅应考虑避免火灾和引导疏散等要求;设置楼宇自动化―――智能系统;设置具有完善的中央管理及自控系统,提供中央整体监察,对机电设备故障做出及时的觉察与分析;充分利用商场内部具有的网络系统,实现楼内数据、语音和多媒体虚拟专用网的服务。

4、策划方案的完成

目前,国外建筑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已有很久的历史了,国内的这类设计实践也在日益增多,正在逐步实现规范化。对于建筑策划来说,要决定建筑的性质、性格、规模、利用方式等,从而拟订建设任务书,但如果没有具体的建筑构想和方案,决定这些条件是困难的。这种研究性的方案设计应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而不是建设项目的正式设计。它只是建筑策划的一部分,只是依据这种探讨性的设计为建筑策划的其他内容提供参考。商业建筑策划报告的拟订,是将整个策划工作文件化、逻辑化、资料化、规则化、格式化的过程。它的结论是商业建筑策划全部工作的总结和表述,它将对下一步的商业建筑设计工作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是商业投资项目进行具体设计的科学的合乎逻辑的依据,也便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结论报告包括框图和文字表格两大部分,其中框图部分包括经济模式、环境模式、人口构成模式、使用模式、商业空间组合模式框图及项目评价、决策图式;文字表格部分包括项目的规模及主题,商业建筑主要服务对象,造价表、经济损益表、结构造型材料表、建设周期表。实施总结包括促销、后续调查、定期抽检。并对策划方案总结,为今后的策划工作积累经验。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3

关键词:策划定位;包容消化;可持续发展

abstract:Commercialbuildingisanimportantpartofthecity,isavibrantcityelements,itisopen,polymerization,andvariedcharacteristics,becomeoneofimpetusofregionaldevelopment.architectsarechangedinthedesignofcommercialbuildingsandtheeffectsofdifferentplanning,positioning,businesscharacteristicsandlocalculturalinfluencecommercialbuildingmode,reasonabledesign,reasonable,appropriatecommercialbuildings,tocreateagoodsocialeffectandeconomicreturns.

Keywords:planningandpositioning;inclusivediges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商业建筑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有规律,特有的要求,不同于住宅建筑相对稳定而单一的要求。如果建筑师按照自己的思路闭门造车或单纯依据设计任务书进行不科学、不合理的传统设计方式,那么辛苦设计的建筑项目不仅没有产生效益,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这就要求建筑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并积极参与商业建筑的建筑策划,配合地产商、策划师、营销师、结构、设备及其他专业人员,了解商业项目的地理、地域条件、社会、人文情况、消费、发展特点和趋势、经济、技术、城市规划发展等各方面基础资料及商业建筑的各种模式,根据建筑策划制定合情、合理、合适的科学建筑设计依据,才能更好地完成商业建筑这种复杂的设计工作。商业建筑设计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建筑策划,建筑策划主要研究投资立项以后的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空间内容、使用功能要求、环境、趋势等影响建筑设计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建筑师提供建筑设计的科学依据。

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而定位准确,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各种功能,物业,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和有效组织,而且不同的商业建筑策划思路产生不同的商业建筑设计作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

1商业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根据商业资源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如果商业资源分析不透,则任何理论的东西都是站不住脚的。而商业地产专家必须与发展商和建筑师达成共同的策划定位方案,正确的策划来源于各方面的调查分析。

1.1市场调查

商业建筑设计必须依据市场调查得出定位结论。对外通过对消费特点和趋势、经济条件、交通状况、周遍商业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发展规划、商业现状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对内通过对项目本身的业态选择、业态组合、产业链分布和面积占比例,业种选择、分布和面积占比,对商铺划分、建筑形态、区域和楼层功能、人流导向系统、项目环境及配套设施等进行预先设定。为建筑师设计提供充分的设计依据。

1.2模式需求

不管商业建筑是出租,出售或租售兼营组合,最重要的是确定主力业态,对于商业建筑来说,不同业态决定模式的不同,其业态规模、功能流程、设计等都是由它自己来确定,不同业态有自己不同的功能要求,这些使用要求与设计是由商家决定而非发展商自行主张。缺乏定向设计的依据,所做设计看似通用性强,实则无的放矢。一旦功能与店家冲突,设计必然从头。无目的规划设计只能增加前期不必要成本和后期的招商难度。因此建筑师应根据不同业态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模式来分析和建议。

1.3可持续发展和特色

商业建筑是公共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建筑一般在5~6年就要重新做一次装修,简洁和耐久的品质,尽可能少地维修与保养,而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环境和商业内容进行灵活的适应,最终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持续的价值。功能齐全、业态丰富、空间多姿,特色鲜明,设计必须富有时代感,同时又需超越时代趋势,在各种文化和不同年代间引起共鸣。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让建筑项目产生良好的、持久的经济效益,建筑师在商业建筑设计里面是要实现项目达成一套动态的投资回报模式,是完成一件被消费者最终接受和持续使用的建筑产品。经过深入的调查,细致分析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集合各方面的灵感智慧,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策划。前期的规划定位、招商、经营管理,每种情况都是非常复杂,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建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建筑师进行商业建筑设计就是包容和消化这些意见、方案和专业价值的物化劳动,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作品。

2商业建筑设计

2.1业态组合设计

商业综合体的构成是由商业本身产业的价值链决定的,什么样的业态组合更有利于经营。首先建筑师应根据前期的规划定位、招商、经营管理的策划方案,从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实际应用出发,明确功能、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不仅要求符合时代新气息,还要求合理、清晰地安排整个空间功能需求,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空间和位置,合理的分布面积,楼层的分区铺面分割及配套设施设计能避免各类商品混陈,人流混杂的情况,建筑师应创造丰富,灵活多变,符合业态组合的合适空间来包容不同层面技术的需求。要做成一个综合体,一定要做产业链,产业链出来之后,价值链就出来了,就能产生各种效益。

2.2模式设计

商业建筑的策划、设计在不同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下,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只出租不销售,重点考虑经营与商铺增值就可以了,如果考虑兼营时,还要考虑商铺购买者的偏好与要求。商业建筑因招商要求不同而功能布局不同,同种业态也因品牌不同而布局不同。受此限定的商业建筑,或开发周期不同,或经营效果不同。那些不符合商业规律的商业建筑设计,虽然空间造型丰富,却已隐含了不良经营的隐患。因此,满足商家需求,消化各种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筑师在设计中采用灵活的空间组合,提供不同的模式设计作品。这需要建筑师不断改进项目产品,自我完善,打造更加符合商业需求的最佳设计作品,最终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持续的价值,让商户感受到持续经营的优越组合空间。

2.3人流和物流

人流和物流决定功能布局合理的引导系统是商业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先确定人流、物流、出入口、通道形式,再做商业功能的布局。今天消费群体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提供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是他们的需求。尽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时,同时还要满足购房者(铺面投资者、商业投资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并在建筑细节上表达更多趣味。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让消费群体感受到购物消费的愉悦,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丽同时,为商场经营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4绿色建筑和特色

绿色建筑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可持续收益将远远大于前期的投入从而达到整体的价值实现,绿色建筑赋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更换改造的可能性,所以建筑师在设计商业建筑时没有必要做得最好,要做得合适,并不是要做的多豪华多气派才能体现是商业建筑,要强在恰到好处。商业建筑往往是城市商业文化的中心,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风格,因此,建筑师在使用自己建筑风格和手法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城市商业文化特征,提炼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设计使商业建筑要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更要突出业态特色,空间特色,人文特色在商业建筑中使用,不仅有着可以感知的物质外壳,也表现出强烈商业建筑风采。

3结语

建筑师最终完成商业建筑的物化成果,是反映建筑设计、商业招商运营、房地产开发三块等不同领域的交融成果,它不仅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更需要建筑师的智慧。好的商业建筑不仅是设计创新的体验,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使商业建筑合情合理。合适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让商业建筑的设计同开发商的产业价值息息相关,建筑师设计价值、商业价值及城市价值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JGJ48-88,商业建筑设计规范[S].

[2]顾馥保.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4

关键词:epC模式;建筑供应链;供应链成本管理

1.epC模式的特点

近二十年来,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以一种交钥匙的承包模式越来越受业主的青睐,与传统的承包模式相比,业主把绝大部分工程的风险转嫁到工程总承包者身上,工程总承包商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由于在投标的过程中不是采用清单计价的方法,导致投标的过程难度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

2.目前采用epC模式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虽然epC模式下对成本进行管控是基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各个阶段的成本费用控制,比如只是简单的注重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造成各阶段成本管理不协调,单纯某个阶段成本管理突出,但整个项目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管理流于形式。且我国epC模式发展时间不长,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与平台、管理人员素质等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目前epC模式下成本管理仍存在较大可控空间。

2.1设计及项目人员成本管理的意识薄弱。在成本管控中,人人都应有成本意识。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一般只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很少把设计的需求与采购和施工的环节结合起来,没有把管控成本的观念考虑进去,往往造成实际施工与设计相冲突,严重的可影响工期,增加了管理成本及交易成本的上升。

由于总承包商往往把精力放在工程质量与安全上,对成本管理重视不够,且在考核制度上成本管控也比较宽松,只要在限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合同约定内容,成本管控可不予考虑。因此在实际的成本管理推行阶段,责任成本流于形式。

2.2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健全。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是成本得以控制的前提。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只停留在简单的奖罚阶段,没有完整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也没有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及运行机制,即使有,也没有真正的实施,只是把这样的运行机制束之高阁。

2.3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成本居高不下。及时通畅的信息共享是减少不必要浪费的前提,然而目前epC模式下的信息共享只存在于企业内部,供应商不能及时掌握总承包商的需求信息,导致可能延期供货或者提前供货,造成总承包商库存的不合理现象,加大了管理成本及仓储成本。而分包商与总承包商之间信息不通畅可能造成工期与质量无法保证。

3.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在于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整个链条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考虑企业内部成本,还考虑整个链条上的成本,它融入了精益成本管理的思想,追求链条内各参与节点企业的整体成本最优,不断地消除不为节点企业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节点企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最总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各节点企业协同合作,从而使协同各方在共赢的情况下提高企业自身的战略地位,因此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各节点企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比传统成本管理复杂[1]。

建筑供应链是在从项目定义到项目运营直至扩建和拆除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由项目全体参与方组成,以满足业主需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个功能性网络[2]。

图3-1总承包模式下建筑供应链结构图

Figure2-1constructionsupplychainstructureundergeneralcontractingmode[3]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企业,上游企业为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下游则为工程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级物业等,图3-1为总承包模式下建筑供应链结构。

4.建筑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链一样,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相关利益方之间的流动。因此对成本的管理就是对整个链条上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

4.1建筑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

建筑供应链中的物流主要指总承包商对材料及设备供应商的采购,及与工程承包商及劳务分包商之间的分销物流。物流成本指在此期间形成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订货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而运输成本、管理成本都是固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中订货采用经济订货批量(eoQ),有效的降低了订货成本,而在库存管理中采用供应商库存管理(Vmi)方式,研究表明此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上下游企业的库存成本,使上下游企业可以达成利益同盟。

4.2建筑供应链信息成本管理

信息共享不对称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供应链的信息成本是指建立链条上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形成的成本。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下,建立各节点参与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平台,促使信息在各节点参与企业的及时顺畅流通,是各方能够及时调整冲突发生,降低协作中的交易及变更成本。

4.3建筑供应链风险成本管理

在epC模式下,业主只是提出整个项目功能及质量的整体要求,由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及交付运行,业主不参与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因此整个项目可控的与不可控的风险大部分转嫁到总承包商身上,与其他的承包方式而言,总承包商承担了设计、采购及施工各阶段的全部风险,一旦那个阶段的风险不能及时分散,将给总承包商带来巨大损失。建筑供应链风险成本管理是指对为了降低、防止或者阻止项目运行过程中风险发生,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发生的成本,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控制、转移或者分散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重大损失。

4.4建筑供应链交易成本管理

交易成本是指供应链各参与企业互相交流与沟通形成的成本。交易成本分为内部交易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在epC模式下内部交易成本指总承包商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外部成本指业主与总承包商,总承包商与供应商及分包商之间沟通交流形成的成本。由于在供应链成本管理是站在整个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设计阶段考虑周全,协商充分,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了设计变更带来的重复沟通及协商,从而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有了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

5.结论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建筑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整个链条上节点企业的成本总体最优,实现整个链条利润最大化。它能够解决目前epC模式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降低核心企业的成本,从而在合同造价固定的情况下,实现核心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使核心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建筑业市场获得较大竞争优势。(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西安建工城航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桂良军.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研究[J].会计研究,2005,04:51-55+95.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程管理也在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发展,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因存在不足之处,已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要求,被迫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因此,工程管理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1.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业主自身管理模式;②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mc模式;③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即epc模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pm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是指由业主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一家有一定实力的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的方式。这种模式需要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确保双方能按照合同履行合约。而业主委托承包商管理模式(epc)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另一种模式,是指企业拿到工程以后再转手给承包商,承包商对工程项目具有所有的管理权,而业主只是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1.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个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还要能降低工程成本,达到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①没有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队伍不够专业,管理方法和技术也很落后;②工程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③有关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出现执法不严、贪污受贿等违规现象,并与国际项目管理脱轨;④管理形式不科学,工程管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和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管理模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的管理模式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面对有缺点的工程管理模式,如果建筑工程企业还想有所发展,那么就不得不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更新的管理方法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就必须有所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以下几点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的意义:

2.1建筑业发展的潮流

现阶段我国出现的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已证明现存的工程管理模式不符合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否则建筑业的发展将面临困境。

2.2建筑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还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工程管理模式必须改革。

2.3建筑业顺应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管的理念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寻找适合我国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完成改革、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任务。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

针对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分别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形式四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3.1调整管理理念、树立创新思想

意识是行动的导向,为了使建筑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建筑管理者就不能抱着以前的管理方法不变。只有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调整管理理念,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内在发展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原来思维方式的前提是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实实在在的加大管理投入,真真实实的培养或引进管理人才,确保创新工作落实到每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战略发展高度,由此可见,树立创新思想极其重要。

3.2改革体制、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为保证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能够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得改革体制,建立现代化工程管理,制定长期有效的约束和奖励机制。建立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实行项目责任制度,细化责任指标,明确产权,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②制定项目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及激励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愉快的环境中培养人才。

3.3创新管理技术、提高管理的效率

创新管理技术是指在工程管理中应用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以达到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筑工程要想获得企业的最大化效益,就必须得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工程管理软件的开发,顺应信息时展要求,提高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3.4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专业化

不合理的管理模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应该劳务队伍的整体劳动素质和专业化程度。这样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

4结束语

建筑工程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出现新的管理问题,而人们就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这些新理念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使得建筑工程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这些新的理念还提醒着建筑工程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加强管理水平,在管理的工作中树立创新思想,建立创新管理模式。

作者:曹培洲单位:深圳市侨信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9):144.

[2]刘辉宁.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冶金丛刊,2016,(4):88-89.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6

由于项目的差异性,国际上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讲都基本满足以下几种模式或依据以下几种模式演变而来的:

1、总分包模式:将工程项目全过程或其中某个阶段的全部工作发包给一家符合要求的承包单位,由该承包单位再将若干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任务发包给不同的专业承包单位去完成,并统一协调和监督个分包单位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凡能够实行总承包模式的工程的其中任何一项,如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工作,大都可以采用平行发包模式。当然,设计业务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承包人时,必须选定一个设计承包人负责整个工程项目设计的总体协调。各地在招标投标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操作的。

采用总分包管理模式的项目组织管理简单,工程质量及造价控制较为容易;此种管理承包模式对总承包商而言,责任重、风险大,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平行承包模式: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和材料采购的任务分别发包给多个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厂商,各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平行承包模式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建单位。大多数国家的建筑市场中,专业性强、规模小的承建单位一般占较大的比例。这种模式的合同内容比较单一、合同价值小、风险小,使它们有可能参与竞争。因此,无论大型承建单位还是中小型承建单位都有机会竞争。业主可在很大范围内选择承建单位,提高择优性。

采用这种模式首先应合理地进行工程建设任务的分解,然后进行分类综合,确定每个合同的发包内容,以便选择适当的承建单位。进行任务分解与确定合同数量、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工程情况。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等是决定合同数量和内容的重要因素。建设工程实施时间的长短、计划的安排也对合同数量有影响。

(2)市场情况。首先,由于各类承建单位的专业性质、规模大小在不同市场的分布状况不同,建设工程的分解发包应力求使其与市场结构相适应;其次,合同任务和内容对市场具有吸引力,中小合同对中小型承建单位有吸引力,又不妨碍大型承建单位参与竞争;另外,还应按市场惯例做法、市场范围和有关规定来决定合同内容和大小。

采用平行承包模式时合同数量多,会造成合同管理困难。合同关系复杂,使建设工程系统内结合部位数量增加,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加强合同管理的力度,加强各承建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工作。同时,投资控制难度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总合同价不易确定,影响投资控制实施;二是工程招标任务量大,需控制多项合同价格,增加了投资控制难度;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修改较多,导致投资增加。

3、联合体承包模式:当工程项目规模巨大或技术复杂,以及城堡市场竞争激烈,由一家公司总承包有困难时可以由计价公司联合起来成立联合体(JV)去竞争承揽工程建设任务,以发挥各公司的特长和优势。

联合体,并不一定是“分别具有不同的专业施工资质”,有时候,具有“相同的专业施工资质”,也一样是可以联合的。这主要取决于招标人的要求,以及投标人的考量。对招标人来说,有时候是不允许联合体投标的。因为联合体的问题就是管理不集中,容易因联合体内部争议,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整体工作。但有时,因为项目过大,复杂性太高,一家单位已经无法单独完成任务,就时候,就需要集中几家单位的资源,才能对项目有一个很好的保障。

4、合作体承包模式:由几家公司自愿结合成合作伙伴,成立一个合作体,以合作体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意向合同。达成协议后,再由几家公司分别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5、epC承包模式:一家总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承包,俗称“交钥匙”承包。

epC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需要总承包商强大的融资和资金实力、深化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以及争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的资源支持和有效监控等。总承包商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epC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兴阶段,对epC模式特点的把握与管理的研究,对于推动epC模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的设计(或深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验收的管理,只有通过epC模式经历了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交付的全过程管理,才能够真正掌握项目建造的全部成本要素。施工总承包项目只给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对epC项目而言,总承包商有机会通过把握设计优化机会以及epC的一体化管理来降低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并保证工程的质量。

6、Cm承包模式:是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的身份,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即Fast-track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直接指挥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活动,而它与业主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加利润”方式的这样一种承发包模式。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分析某一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关注其行业特征。建筑行业中的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在竞争力构建上的差异源于其建筑产品的差异,以及建筑业的生产方式、交易过程的不同。建设市场中的产品,即建设项目总是千差万别的,无法标准化和批量生产,并且生产周期长,市场瞬息万变。因此,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必然有其独特性。

一、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

建筑企业竞争力是指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整合和运用内部与外部资源,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建筑企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竞争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优化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2.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信息、知识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

如何判别建筑企业的某种能力是否为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顾客价值、稀有性、难于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核心含义是,从建筑企业的客户的角度看,资源是有价值的和不可替代的,而从建筑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的角度看,则是不可模仿的和具有生命力的。

1.为业主创造价值

顾客价值是指那些能为建筑企业在外部环境中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能力。顾客价值促使企业形成并执行战略,从而为特定的客户创造价值。这实际上是以客户为导向的竞争战略,战略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建筑企业对建筑市场潜在客户的理解程度(市场潜在机会)。

2.难于模仿性

企业竞争力的难于模仿性是指其他企业在短期内不能轻易地建立起相类似的能力。主要原因是:其一,企业发展历史所形成的独特和珍贵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可能会让企业拥有在其他历史时期成立的企业所不能模仿的优势;其二,无法分清企业如何整合资源而取得的竞争优势,即由于无形资源的价值的不可见性或模糊性,使得竞争对手无法清楚的了解企业怎样利用起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取得竞争优势。社会负责性,这意味着许多企业能力是负责社会现象的产物,如企业内领导者之间以及领导者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信任、友谊以及在供应商、分包商和业主之间声誉和战略伙伴关系等。

3.不可替代性

企业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是指由于企业的某些资源由于不具有战略对等性而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一种能力越难被替代,它所产生的战略价值越高。能力越是不可见,竞争对手越难找到它的替代能力,越难模仿它的战略价值。如企业的专有知识以及建立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信任关系基础之上的工作关系,就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信任可以作为一种能力而成为核心竞争力。

4.稀有性

能力的稀有性是指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拥有的能力。其具有的独特的价值,是企业专用性资产,比如企业信誉。我们同时还必须注意,任何一种能力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企业要想维持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调整其竞争战略,并以不同的方式充实和整合战略资源。

我国在对外承包工程中拥有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与外国建筑企业相比,这是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低成本的劳动力,使我国的国际承包商在承包劳动密集型项目上与西方国际承包商相比占据了比较优势。我们同时还必须注意,任何一种能力都有其生命周期。随着市场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企业要想维持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调整战略,并以不同的方式充实和整合战略资源。

二、江浙建筑行业竞争力分析

江浙建筑行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发展出了适合自身特定的政策、市场和人文环境为支撑的模式,其宏观环境和微观治理都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1.政策优势:政府的松绑与支持

江浙各级政府对建筑业发展坚持“放水养鱼”的管理思路,采用“培植税源”的开明政策,如“基数承包,一定三年,低幅递增,先征后返”等,造就了一批民营建筑企业集团,实现资产快速的增长,加速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并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逐步建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明显的体制优势。

2.市场优势:高效活力的经营机制。

江浙的建筑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后,产权把管理层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管理制度、监控措施越来越科学,逐步构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3.人文优势:企业家精神

江浙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特别诚实守信”,在艰苦创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塑造了企业家的现代精神。而江浙的建筑企业做大以后,企业家们又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把人才资源和团队精神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

4.市场开拓和品牌战略

江浙建筑业的发展始终把立足点放在市场开拓上。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江浙建筑业抓住了支援大庆、新疆、深圳等地建设的契机,迅速形成了江浙的第一批外埠市场。上海浦西改造、浦东开发和北京承办亚运盛会的契机,很快占领了国内建筑市场的制高点,提升了建筑队伍的综合索质。北京办奥、上海办博的契机,在主流地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将江浙建筑业和江浙建筑队伍的影响辐射到全国。抓住了中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建筑市场上打响了江浙建筑的品牌。

5.注重质量管理

江浙建筑业的大特点是从业人员多、施工项目多、分布区域广,这就给安全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由于江浙建筑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抓得实在,因而,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安全管理在全国同行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江浙建筑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发挥集群优势

统一协调本省队伍与当地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和用工单位的关系,避免了本省各外出企业在外埠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法经营,针对乡镇建筑队伍资质等级普遍偏低、出省进城施工难度较大这突出问题,八十年代中后期,全省各县(市)纷纷组建了联体形态的经济组织——第二建筑公司,乡镇建筑企业挂二建公司,共用资质。九十年代以来,不仅巩固了江浙建筑企业在省外的原有市场,而且成了开辟国内新市场和走向境外市场的排头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江浙建筑业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拉动作用低的不足,使得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江浙建筑队伍仍然能活跃于境内外建筑市场并取得骄人的业绩。由数十家实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企业构成的企业集群,是做大做强江浙建筑业的中坚力量。

建筑业作为一般竞争性行业,市场准入低,技术要求不高,属国资退出的范畴,其中的民营经济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江浙建筑业发展改革实践证明,凡是产权明晰到个人的民营企业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国家或集体股份通过资本搭车,进行适当参股,都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从中国国情和行业的现实出发,民营化始终是建筑企业改革的最终方向,而解决好产权制度问题是发展民营经济的的头等大事。

江浙建筑企业凭借上述三大优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产权制度上,由单一的资本结构走向多元化;在战略定位上,由规模扩张走向品牌经营;在经营手法上,由简单扩大再生产走向资本经营;在业务范围上,由专业的土建施工走向多元经营;在地域开拓上,由省走向全国直至海外市场。

三、建筑企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porter的产业竞争力量模型,可以建立建设市场的竞争力量模型,五种竞争力量的强度决定行业的盈利率。对于建筑企业,其具体描述如下:

1.新进入者

多数大型承包商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因而,建筑行业的新进入者为建设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力量。建筑企业可以从品牌、资源、资质、成本管理等方面来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市场进入的现有障碍和现有竞争者的反应。对新进入者形成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品牌:建筑行业的新进入者,他们还没有在该行业经营的业绩:竞争者近年来的业绩是建设市场买方考察承包商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新进入者由于没有类似环境下承包工程的经验,可能会造成工程拖期等风险,业主因此会拒绝新进入者。品牌确认形成了障碍,使新进入者要花费巨资克服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广告宣传、客户服务、行业领先、以及产品差异都是形成品牌确认的因素

2.资源:建筑市场的新进入者,需要动迁经营基础,实施项目所需的全部资源必须从总部所在地迁移至目标市场,动迁大量资源所需费用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大量的资源:新进入者由于在目标市场没有。参与建设市场竞争必须投入大量金融资源,这对新进入者是一种障碍,特别是在市场研究开发(如当地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等)这类不可恢复的支出需要资本时,尤其如此。

3.资质:必须向客户证明拥有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技能和经验:这些年,作为影响工程成本关键因素的学习曲线和经验曲线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经验曲线包括了许多因素,它比学习曲线具有更广的外延涵义,同时也是一种进入障碍。根据这一概念,建筑企业的单位成本随着经验的增多而下降,这种下降可能是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等产生。而没有“经验”的新进入者,可能需要较高的成本。

4.成本劣势:现有竞争者无论他们的规模如何,都比潜在竞争对手(新进入者)具有成本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来自于学习曲线效应、经验曲线效应和专利技术等。如资源动迁成本要比新进入者低很多。

5.技术和政策壁垒:政府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对建设市场进行干预,以限制和排除外来竞争者进入其建筑行业。如许可证的存在就是一个政府干预市场的例子。我国在入世谈判所做的承诺中,不向国外承包商开放工程地质勘察市场,也是政府干预建设市场的例子。实际上,每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经济,均设置了许多技术和非技术壁垒。

6.现有竞争者的策略:现有竞争者有可能为保住市场份额,或因全行业能力过剩而降低价格;另外,建筑行业增长率低,影响该行业对潜在竞争者的吸引。

2、替代产品

建筑业的替代产品或服务是与建设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建筑企业当前最大的替代产品或服务是建筑业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合同管理模式,主要是承包商所介入项目建设周期阶段的扩大和工作范围和责任的变化引起合同管理模式的变化。如最近十多年出现的pFi(privateFinanceinitiative,pFi)等项目融资建造模式(其包括了Bot(建造-运营-转让)或Boot(建造-拥有-运营-转让)等融资建造工程项目的新模式),对传统建造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采用这种建造模式的项目经常是国有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投资额巨大,风险大,但收益也大。对承包商而言可作为项目投资方和施工方角色参与建设市场的竞争。上述的Bot等项目管理模式由于其在价值链方面与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以替代品提供者单独列出。项目承包的各种模式以及所涉及的项目建设周期阶段如图4-3所示。

图4-3项目阶段与项目承包模式关系

资料来源:曾肇河,建筑业企业价值链管理探索,建筑经济,2004(6):5

3、供货商和分包商

承包商的供货商和分包商是承包商价值系统中需要协调的主要内容,他们通过提价,或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对付承包商,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取决于供货商和分包商所在行业当时的竞争状况。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强大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形成一种卖方市场,其主要特征是:市场由几家公司操纵,几乎形成垄断;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或至少是差异性的;市场的上述特征就会抑制承包商(作为购买者)提高购买条件的能力。

强大的承包商群可能形成一种买方市场,其主要特征是:承包商的集中购买量大或是长期的购买者。巨额购买者往往是一种特殊强大的力量;从供应商处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标准的或是非差异性的,有丰富的供应商来源;从供应商处购买的产品构成承包商产品的一部分,并在其成本中占较大比例;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对承包商来说不重要。

建筑市场的上述特征,对于作为购买者的承包商建筑企业来说,很可能按照有利的价格并有选择的进行采购,获取利润较低是承包商降低其采购成本的较大动机。如果是高盈利者,则可能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价格不具有敏感性。在讨价还价时,承包商可能威胁供应商和分包商:我们以后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不再需要你们的产品了。如建筑市场中的商品供应,一些大的承包商可能自己有能力生产和运输,或自己在现场建立搅拌站。

4、买方(项目业主)

项目的业主(或业主的工程咨询顾问)偏爱具有成功业绩并具有强大财务稳定性的公司,这样可减少项目业主的风险。这也是像建筑企业这样的大型知名承包商的优势所在。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还与市场的发展阶段有关,即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下,项目业主的讨价还价能力大于卖方市场下其讨价还价的能力。目前,建筑市场正处于买方阶段,承包商的营业利润普遍降低。即使国际建筑市场的利润率也不高,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统计,2012年的建筑市场平均利润只有7.2%,比2011年提高0.2%。

5、现有竞争者

建筑市场现有竞争者间竞争激烈程度在各国建设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会随着建设市场环境的改变,改变各自的竞争策略。如:对大型项目组成集团或联营体一起承建,对现有竞争者就是一种互补优势。政府通过制订政策对建设市场进行干预,对现有竞争者通过承包资质和经营范围的限制,也形成了一种建设市场的分配格局,使现有竞争者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竞争。

从上述关于建筑市场竞争力量模型的讨论可以看出:建筑企业所处的建筑市场与其他行业市场在竞争力量模型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在竞争规则存在特殊性。建筑企业可以从品牌、资源、资质、成本管理等方面来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保证现有的竞争优势,提升讨价还价能力,争取政府政策倾斜,从而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四、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作为大型建筑企业,要实现稳健扩张和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必须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战略成本管理,因为建筑业属于低利润率行业,因此成本管理是提升利润率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其二,企业文化建设,建筑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劳动者,因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其三,科技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更加青睐于能够提供高技术含量、精细化、环保的建筑企业,因此,技术创新关乎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优势。第四、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保持持久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2]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李建明,胡迟.跨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问题与建议.施工企业管理,2004(8)

[3]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12年

[4]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孙班军,集团公司竞争力[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赖熹、关柯,大型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1):7

[7]曾肇河,建筑业企业价值链管理探索,建筑经济,2004(6):5-10

[8]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2011.

[9]李德全,建筑业发展的回顾、现状和展望,建筑,2006.11

[10]高世楫,陈立,许钢.2000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国民经济管理[J].2001(7)

[1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epCimS)可行性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2001年2月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现代商业商业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5-74

一、现代商业建筑设计

1.1现代商业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现代商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商业建筑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商业环节,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购物消费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传统意义上来讲,所有进行商业活动、存在商品交易和消费活动的场所都属于商业建筑,小到商店、大到超市、批发市场等,都属于商业建筑的范畴,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商业逐渐迈入了现代化,现代商业建筑的概念也就此产生,现代化的商业建筑包括证券交易所、写字楼、大型现代商业广场等,这些商业建筑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也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现代城市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化商业建筑的又一特点是充分的结合了城市特色和企业文化,在设计上也花费了大量心思,不仅外观别致优美,又体现了自身的商业文化。

二、现代商业建筑的优势

2.1现代商业建筑的多样性

传统商业建筑能够满足消费者及基本购物行为和消费行为,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现代商业建筑是商业现代化过程的产物,体现着科学的商业转型需求,因此,现代化商业建筑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基本消费需求,也应该符合消费者们全新的消费观念,满足消费的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新颖的消费模式。现代商业建筑主要面向的是城市消费者,与农村消费者相比较,城市消费者具备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更高的消费需求,因此,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更多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元素,如独特的外观和便利的室内布局。现代商业建筑应该具备功能多样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餐饮需求、娱乐需求、休闲需求和购物需求。

2.2商业建筑内各产业相互促进,拉动消费

现代商业建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商业圈,在一个现代商业建筑中往往存在餐饮业、影视业、娱乐产业、游戏产业、服装产业、数码产业、零售业等多种商业模式共存的有机商业圈,这些不同的产业都拥有自身的产品吸引力,而大多消费者在进行计划的消费行为之后都会被商业建筑内的其他店面所吸引,进行计划之外的二次消费,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给彼此都带来了更多的营业额和利润。此外,商业建筑中的写字楼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现代都市的工作节奏快,写字楼中公司的员工大多都会选择在下班之后就近吃饭甚至购物,这个群体也在持续不断的为商业建筑提供利润。

三、现代商业建筑设计

3.1现代商业建筑选址

现代商业建筑的选址十分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业建筑大多都是建立在城市中居住人口众多的居民区或是人流量巨大的商业区。从这种普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建筑选址的一般特点:消费者决定商业建筑选址。现代商业建筑建立在消费者数量多的区域,一方面可以提升曝光度,提升商业建筑的营业额,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这也在隐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在商业建筑中进行消费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商业建筑的营业收入。

3.2将城市特色融入建筑设计

现代商业建筑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水平,因此,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并将其代表元素渗透到商业建筑的设计中,这样做既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面貌,又能赢得本地消费者的青睐,还能帮助外地游客了解当地文化,迅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一举三得,所以大部分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师都会考虑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的设计中,以此来提升商业建筑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提升经济效率。

3.3商业建筑内部格局

现代商业建筑作为一个商铺云集的庞大商业体,其占地面积往往十分庞大,并且一般处于城市中心位置,因此具有十分大的人流量和消费额。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占地面积大、商铺众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混乱,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布局和人员疏散通道,就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很多的不便和困扰,长期下去必将影响商业建筑的整体竞争力和消费吸引力,影响经济收益的增长,因此商业建筑的设计者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建筑内部设计出合理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通道,这也能避免在发生火灾等意外情况的时候出现大规模人员伤亡。此外,合理美观的内部布局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提升商业建筑的吸引力,拉动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3.4商业建筑的空间分布

现代商业建筑是一个功能多样、布局繁杂的商业综合体,其中不仅包含多种类型的营业性店铺,还包含许多公司所在的办公区和户主居住的居民区,如果没有对商业建筑内各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就很有可能造成不同区域间的互相影响,既影响了商铺的正常营业,还会影响企业的工作和户主的生活。因此,现代商业建筑的空间排布也让设计师和商业建筑管理人员了很大的精力。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建筑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商铺和居民区的位置放在建筑较低楼层,将办公区域放在建筑的高层部分,这样做能够保证人流量比较大的商场和居民区的出行方便,又能为租赁办公区的企业提供一个宁静的工作环境。

四、结语

商业建筑设计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需求,也凝聚了一代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心血,代表着这个时代人们智慧的结晶,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具有创新性,展现出当代建筑设计者个性的思维和对文化的理解,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给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选择条件,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9

1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建造成本控制的特点

持有型为主的商业地产主要经营收益为租金及物业增值,是以实现营业周期内运营成本最低、运营收益最高为目标的商业地产项目类型。因此,商业地产项目与住宅项目相比,对开发技术要求更高,同时,运营增值空间也更大。由此可以看出,决定商业地产项目适合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着力点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商业地产项目多采取租赁为主、租售结合的经营模式,与传统绿色建筑住宅项目相比,改变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投资者和受益者分离的尴尬局面;第二,与传统绿色建筑住宅项目相比,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投资规模更大、回收期更长,但同时运营增值空间也更大。这两个因素都导致了投资方追求的将不再是能够赚取市场眼球以其将建筑产品卖个好价钱的绿色建筑评级指标,而是真正能节约后期运营成本的绿色建筑运营指标。而这种通过运营成本节约弥补前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动机将有利于改变传统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的弊端,成本管理所关注的将不仅局限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还要充分考虑运营阶段成本情况,以项目特定运营周期为视角进行项目开发成本管理研究更有意义。

2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建造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对发展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建造成本的控制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项目成本参考数据缺乏或不准确,又没有合理的、简单可行的绿色建筑成本投入绩效评价标准,因此,许多开发商难以确定合理的项目目标成本,使后期成本管理困难。

2)项目设计指标偏高,又没有评价体系进行规范和指导,造成能耗浪费严重。

3)缺乏系统设计的理念,许多商业地产项目成为技术堆砌的产物,实际节能指标远低于设计节能指标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节能技术不实用且成本高昂,未能实现绿色增量成本和效益的有效平衡。

4)缺乏有效的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成本动态管理方法,对项目的管控偏管理而轻治理,项目过程控制效果不理想。

二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

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建设规模大、参与方众多、技术复杂的特征决定了其成本管控过程的复杂性。基于绿色项目设备的循环周期n进行的成本管控视角,以下从决策设计管理、制度管控方面对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成本管控的要点进行论述。

1决策设计管理

(依靠绩效评价体系作出判断)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1)决策阶段尤为重要,可行性研究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尽量使绿色建筑咨询顾问提前介入项目,以便绿色建筑顾问从决策设计阶段即可对项目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出意见,避免方案确定后因绿色建筑申报引起方案变更所导致的成本增加。

2)可以采用成本预估和效益回收预期情况对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设备及材料的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形成较为可信的绩效评价结果和运营成本分析。

3)坚持资源节约的理念,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在确保项目使用功能及舒适性的前提下,权衡优化设计指标,避免设计指标偏高造成的资源浪费。

4)重视各专业设计的系统整合,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涉及专业众多,技术体系复杂,与传统的住宅或非绿色建筑商业项目相比更加重视专业穿插,对于设计的精细程度也要求更高,商业项目的系统性要求亦更高,因此,各专业要从概念设计阶段就紧密合作,通过精细专业化的设计,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统筹优化,避免专业设计冲突导致的设计变更或者后期节能效果不理想。

5)技术选用要兼顾技术的适宜性及可用性,既要充分与当地气候、水文条件相适应,且兼顾绿色建筑商业地产的实用功能要求,又要有技术成熟且易操作的特性。

6)要兼顾所选用技术的前期施工及后期运营成本,以特定的运营周期为视角进行项目经济分析,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建造成本及产生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使用成本最低”的目标进行方案选优,确保实现科学决策,全面提高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制度管控

(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各个参与方在项目中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就给项目整体的实施带来了难题。然而目前,我国对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还是集中在对施工阶段居多,且大多重管理轻治理的思维倾向也十分严重,这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更需要有效的项目管控机构,实现对项目从制度到流程的全方位管控,即项目治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项目管控模式。对于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的建设过程,强调的是在项目参建各方的协调下,在项目建设各阶段都能够体现绿色建筑的特色,这就要求项目参与各方的有效沟通和协调,通过良性的沟通避免造成绿色建筑特性的缺失,保证绿色特性的可用性。因此,在绿色建设项目的项目管控模式中,主张做到摒弃静止的、片面的和孤立的立场和观点,坚持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项目管理和治理相结合的项目管控。实现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项目管控模式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完善的责、权、利分配制度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治理模式下,首先要明确的是在绿色建筑建设管控过程中,绿色等级方面及商业项目功能需求的实现是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体系,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各个环节,并通过项目治理在参建各方中完善责、权、利的配置与制衡,从而维持项目交易中的一种良好秩序的过程,这种秩序绝非只是在出现治理问题时才需要,而是贯穿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实现项目治理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项目管控模式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建立以项目建设目标为导向的项目管控结构,使最有能力,最有积极性做出正确决策的人掌握决策权,以合理的部门责、权、利关系和有效的执行力去开发和利用最合适的资源,从而在此制度下,更好地通过项目管理实现资源、能力和态度的匹配,配合有效的监督机制,实现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质量、工期和节能减排的项目目标。

3建立独立的商业绿色建筑项目节能及效益实现的绩效评价及管理平台

(商业绿色建筑项目的项目核心管理目标统一)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成本管控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数据缺乏,这就要求参建方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通过绿色建筑专题会议、论坛等平台学习新经验,并根据项目自身开发和运营特点进行改造实现为我所用,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数据库的积累,并在施工阶段就要形成项目节能及效益管理平台,实现能耗指标监测、节能成果展示和对外宣传的展示平台能耗在线监测,以便后期跟踪各项技术的实际运营效果,积极总结经验,完善节能技术措施。最终通过积累和分享,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的模块化的设计、生产,有效形成成熟做法的拼接复制,形成节能技术的菜单化操作,模块化设计、成本测算、工程实施一体化操作;最终实现绿色建筑商业地产项目成熟成本管理模式的推广。

三小结

建筑行业的商业模式篇10

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也称智能化楼宇,智能楼宇,是建筑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特别是其中的现代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intelligencetechniques)与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technol-ogy)的结晶。与许多信息时代的新发明一样,智能建筑的概念也是在20世纪后期诞生于信息时源地的美国。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technologyBuildingSystemCorp)在康涅狄格州(StateofConnecticut,U.S.a)州府哈特福德市(CityofHartford)修建的都市大厦(Cityplace),因其实现大厦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自动控制和通信自动化,而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2]。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建成之后,智能建筑这种信息时代的新兴建筑类型就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建筑界也随之积极开始研究和建设智能建筑。在2000年,中国建设部就颁布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并给出了智能建筑的权威定义:“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设备Ba、办公自动化oa及通信网络系统C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3]。随着中国智能建筑的进步,中国建设部又于2006年修订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按照修订的国家标准的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4]。大力发展智能建筑,对于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但是必须承认,我国发展智能建筑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些工作是有现成的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学习的,而有些工作则是没有国外现成经验,需要我国智能建筑产业自行探索的。

2构建建设项目供应链对于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意义分析

2.1我国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构建供应链按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的定义,供应链(SupplyChain)就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就是“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应对空前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重要选择[6]。英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r)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曾深刻地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7]。对于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来说,按照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构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客观上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和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工作。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国内外将智能建筑和供应链这两个新兴发展领域结合起来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还完全处于一片空白状态。对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进行深入而全面地研究,无论是对于促进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还是促进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现实的实践价值。

2.2构建供应链将是降低智能建筑建设成本的有益探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管理创新方式,供应链管理已经在诸多方面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在这众多的价值中,降低生产成本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的价值,可能是其中最鲜明的价值。国外定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构建供应链并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加拿大著名供应链专家本迪纳(Bendiner,J)于1995-1997年间,通过对90家离散型制造企业(Discretemanufacturingenterprise)和75家流程型制造企业(Flow-Basedmanufacturingenterprise)的供应链管理效果所进行的为期两年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在使用供应链管理方法后,被调查企业的总成本下降了10%[8]。离散型和流程型这两个概念最初都是用于分析制造业企业的。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是指大类机械加工企业。它们的基本生产特征是机器(机床)对工件外形的加工,再将不同的工件组装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由于机器和工件都是分立的,故称之为离散型生产方式。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子企业和服装企业等[9]。流程型生产企业是指被加工对象不间断地通过生产设备,如化工厂、炼油厂、水泥厂、发电厂等,这里基本的生产特征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进行规定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最终得到满意的产品。由于生产过程是24小时连续不断的,人们也称此类生产为过程型或连续型[10]。虽然本迪纳的研究只针对制造业企业,但从产品形成过程的类似性来看,建设项目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离散型制成品,因此,西方离散型制造企业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构建和管理过程中。如果通过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达到本迪纳所调查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也就是使总成本降低10%,则必然极大增强我国智能建筑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使智能建筑在整个国内建筑市场的份额显著扩大,并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智能建筑在世界智能建筑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降低成本的有益探索。

2.3构建供应链是推进我国智能建筑各方加强合作的必然选择从完整供应链的角度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必然包括如下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开发商或政府指定的机构)、智能建筑的技术集成单位(通常是大型复合设计单位)、智能建筑常规建筑部分的设计单位、智能建筑智能部分的设计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总承包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分包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监理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智能部分的监理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材料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设备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智能设备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设施工机械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信息网络的运营单位等。可以看出,与常规建筑建设项目相比,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天然就复杂。这既是智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劣势,也是智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优势。将直接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关键,就在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能够构建有效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而国内学者(刘桦,赵雪勤)的研究也表明,制约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未能形成合作开发机制。我国的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电信网络运营商和建设单位等往往各自为政,其产品的性能技术不成熟、技术标准不统一,甚至未形成标准,抑制了智能建筑企业的成长,也妨碍了行业的发展[11]。在那些已经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生产经营领域,相关研究已经表明,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必然能够给供应链上的各方带来实质的共赢关系,确保各方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1991年,斯科特(CharlesScott)和韦斯特布鲁克(Roywestbrook)经过研究发现,构建供应链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给制造过程带来如下四项好处:(1)能够节约相当多的工作准备时间;(2)能够实质提高面向过程的设计水平;(3)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4)能够加强供应链各方之间信息交换等[12]。1994年,斯图尔特(Stuart)和穆勒(muller)经过研究发现,构建供应链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善[13]。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一旦供应链上的各方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产品的设计水平必将不断提高,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必将得到持续改善。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将是推进我国智能建筑各方加强合作的必然选择。

3可供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备选的供应链模式分析由于目前智能建筑仍然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建筑模式,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还处在探索过程中。

3.1智能建筑建设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选择的考虑因素由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更可能是一种大型建设项目,因此,大型常规建设项目所构建的供应链,必然是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构建的备选模式。此外,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构建供应链还必须要体现智能建筑发展的特殊要求。这样,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的备选模式,就需要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大型常规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模式,二是体现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殊要求的供应链构建。

3.2常规大型项目的供应链构建模式常规大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模式,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刘玉明副教授曾进行了相关研究,他设想了常规大型建设项目的两种供应链备选模式,即“代建单位供应制+第3方物流”和“总承包商供应制+第3方物流”这两种供应链模式[14],如图1、图2所示。这两种供应链模式的特点是,无论是“代建单位供应制”还是“总承包商供应制”,本质上都是指由建设项目的相应机构(即实际上的总体负责机构)作为建设项目所需物资全过程供应的责任主体,然后由第3方物流机构负责具体的物流服务工作。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这两种供应链模式必然是备选模式,其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大型建设项目供应链构建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两种大型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缺点在于,无论是建设项目的代建单位,还是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都并不具备对智能建筑的全面掌控能力。当然,要想使上述两种供应链模式发展成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简而言之,就是将一般的大型建设项目的机构或总承包商改造成为能够构建智能建筑供应链并实施有效管理的智能建筑的机构或总承包商。此外,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机构也必须改造成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专业物流公司。

3.3体现智能化发展功能要求的供应链模式构建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除了上述两种供应链模式之外,还需要设计能够体现智能化发展功能要求的供应链模式。本文设想了“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物流服务”的供应链模式。在“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物流服务”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中,掌握了“智能化发展功能相关技术”的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作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供应链的主导者,负责全供应链的全面构建,而整个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物流工作,则交给专业物流服务机构负责。这种供应链的构成如图3所示。这种供应链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集成智能建筑核心技术的机构发展成为整个供应链构建的主导力量。当然,这种供应链模式也有缺点,这就是没有全供应链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技术集成机构,难以独自担负起构建并管理全供应链的重任。

4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分析由于上述3种针对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所构建的供应链还都是设想中的供应链,因此,还需要研究上述3种供应链的构建过程。

4.1“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来说,应该积极介入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

4.2“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来说,应该积极学习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技术,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也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

4.3“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来说,同样应该积极学习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技术,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也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