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6:46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1

1、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国土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土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的原则。成立了国土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分局工作人员,兼职国土档案员,在师局专职档案员的帮助下,形成了全系统的档案管理统一模式。同时,完善档案制度建设,修订档案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师国土局发的文件,都能从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土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类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师局档案员联系。没有将国土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各类业务和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06年来,我分局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措施,对国土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3.国土档案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国土档案是比较复杂的。它分类为九大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内容比较来说层次不齐。建设用地类的报批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声响材料类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档案人员将需要存档的文件建立了档案收件簿,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各类业务工作存档的分类程序和流程,对哪些档案资料、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4.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国土资源档案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档案管理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国土档案共分为九大类:(1)综合类;(2)计划财务类;(3)地籍管理类;(4)土地利用规划类;(5)建设用地类:(6)土地监察类:(7)宣传科技类;(8)声像材料类;(9)矿产资源类;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把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5、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客观上对国土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国土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与其它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单一。为达到国土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一次正规的培训、讲解了国土档案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国土档案管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国土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6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国土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国土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国土档案管理工作。国土档案的形成是为以后利用起到查询的作用,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工作人员利用。我分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国土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各类业务提供依据,每当业务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国土档案的完整性,促使国土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7、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2

1信息化概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的。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着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信息化将导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革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2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被迅速普及与应用,社会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人际沟通、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电子政务是当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已经受到国家与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实施,全国各级政府都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上议事日程,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电子政务建设的热潮。其中尤以“金土工程”的实施为代表。

总理也提出过“以信息化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

2004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明确提出要实施“金土工程”,并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希望进行一步加大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2004年10月22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

2.1“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整体框架中的“旗舰”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在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领域内,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涉及关键性、迫切性问题的重要业务管理工作。在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数据资源保障体系。

2.2总体框架

“金土工程”建设在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上搭建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系统,主要有:土地规划与耕地保护应用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与规划应用系统,地质环境管理应用系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分析统计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以市级为中心覆盖到县(区)一级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系统将运行在国家电子政务专网构建的国土资源政务专网网络上。

2.3信息化建设典型应用

国土资源信息是涉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基础性信息,各行各业、社会和公众对国土资源数据信息呈现出强烈的需求。如:

从2007年启动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了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建立农村和城镇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其中就应用了gis系统和大型数据库建设,满足了国土资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每年利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开展的土地变更调查和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一种方法。以遥感手段为技术依托,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实施宏观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实地发生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3

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一是建设中心国土资源所。按照区域划分,象林业、公安、工商部门一样,建设自己独立的院落和办公场所,配备交通工具,同时管理人员也相应集中,增强工作力量,有利于开展工作。这样将国土资源所与乡镇完全脱离依存关系,形成平等的地位,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二是明晰国土资源所产权。按一乡一所的设置,采用目前司法、财政等部门的模式,从乡镇政府的办公楼中,采取购买产权的方式,适当拨付一定的资金给乡镇,买下一定数量的办公场所,并办理相应的手续。明确固定办公场所,有利于稳定办公室,并且可以满足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的需要。对于办公楼较差的乡镇,可先与乡镇协商好,等办公楼改建时再行购买。特别是按照规划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的地方,可以购买较多的办公室,明确国土资源所办公场所的产权,为以后中心所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花钱不多,效果很明显,一般按50xxxx/平方米的价格即可购买好办公室。三是完善国土资源所的办公设施。根据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性质和职责,改善办公条件,同时逐步减少对乡镇的依靠和依赖各国土资源所要尽快配齐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电脑网络等设备,将各所与局里的网络并网,实现现代化办公,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关于国土资源所的管理

国土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省以垂直管理,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国土资源的监察力度。基层国土资源所守土一方,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又要严格监督境内的各种违法行为。必须尽快与乡镇政府明确关系,以确保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到位。我认为,国土资源所要以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为主,在出勤、考核等方面,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一是制定科学的管理考核办法和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任务。用制度管理是最科学的管理方式。针对基层国土资源所这种“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况,为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和失控的现象,必须制定周密的办法和考核方法,明确各所、各岗位每个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并及时督促落实。二是制定严明的纪律,加强督查。三是制定灵活的方法和措施。基层的工作性质与机关有一定的差距,在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灵活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更有成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如确定每星期两天以上的办公接待日,并将时间固定下来,向群众公布,有利于群众来访时能顺利办好事情,也可以让国土工作人员有时间下村或进城办事。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4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科学对策

一、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实际管理状况

我国许多城市土地资源始终处于不科学的利用和管理状态当中,甚至有的城市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以浪费的形式加以构建的。作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地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它作为基础核心。它的科学规划不仅谋求的是当代人的利益,更是千万后代的核心利益,一旦土地资源管理出现矛盾,那么国家和社会就必然会形成无法调解的矛盾。这必将阻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城市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合理规划。自改革开放至

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接推动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发展。但是,在这一发展的背后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它依然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烙印。

(二)城市土地存在资源紧张和资源浪费的二元对立。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短期利益下,不断提升着对城市土地的使用率,使得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而这种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破坏着城市的生态体系。

(三)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不健全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在构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用上形成了一套三计划市场结构模式。然而,这套结构模式缺失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贯彻不到底。其中一级市场同二级市场的结构模式没有预想的好,一些土地往来交易还是以非法交易的形成完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了我国土地市场本身并不成熟之外,还与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挂钩。

二、推动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化管理的举措

要想让城市的发展能够形成科学化的潜力空间,就必须要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使用率,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已经遭受破坏的土地生态平衡体系,保证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永续使用。鉴于此,要想切实地推动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始终将可持续发展放到土地资源管理的首位,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进入到良性发展模式当中,让投入使用的土地在获得效益的同时还要积极得到养护。保证它的科学化管理。

(一)制定科学化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城市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立足未来,保证土地运用者的知情权。让他们知道其手中的土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就可以让对城市土地的管理同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给予调控,但是违法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有个别政府在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并为依照着城市的整体规划方案,使得人治大于法治。而要想科学合理化地谋定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机配置,就必须要让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并对其进行彻底化执行。而这个管理体系的制定不但要注重土地的经济效益,还要切实地对土地的社会效益和承受能力给予全面考量,不能以短期的效益为主,应以未来的长久发展为核心要义。

(二)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城市土地的永续发展。作为唯一的土地资源拥有者,国家要尽可能科学化地作出规划方案。以此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保证城市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力保障民生用地供应。在用地安排上,既要显著提高比例,又要优先落实用地,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和监测,及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调整。要加大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力度,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房地产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供应结构。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要始终将城市建设、人口和经济文化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在开发城市土地资源的过程中,政府应统筹规划,保证土地的使用是可持续发展的。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加大了城市土地资源环境的利用压力。保证土地这一稀有资源的永续共存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进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土地利用具有现实化意义,它关乎的不仅是当代人的福祉,还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价值导向,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的综合才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范化,让土地市场运作更加有序和透明,让城市土地管理更加高效,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产收益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5

一、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观念未建立

在实际性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对绩效预算管理的评价也没有深入的认识。大部分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申报、项目争取以及预算的执行上,并没有对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果进行关注。一些单位单纯地认为预算就是简单的通过财务部门的报告,然后提交即可,这些和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的关系不是非常大,因此工作不到位。

2.法律法规在制度上不完善

很多法律法规缺少针对性,并设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和可实施的工作规程。在当前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目前所出台的法律没有涉及到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条款,因此此项工作的权威性不是非常大。国土资源预算绩效执行的15号文件当中缺少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对于具体如何操作也没有提到。例如,在目标的填报以及定期报告和整改反馈当中都没有体现出具体的细则。

3.绩效目标指标设置不完善

目标的编报和审核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当中属于重点和难点,目标的编报以及审核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性内容。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同的人员对这些指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非常透彻,并且理解也不到位,并不了解具体指标出在哪里,不了解目标如何细化。在指标的设置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指标标准值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就不能对不同年度的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表达,很多专家在审查时也不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标准值,没有对此进行对比。有些单位为了避免出现达不成目标的情况,会将指标压低,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绩效目标的填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不能真正地实现应该有的作用。

二、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和途径

1.对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进行分析

预算绩效管理和其他的工作并不相同,且和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一直以支出结果为准,并且预算管理模式也考察的是支出结果。预算绩效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出现主要是将预算的重点放在对成本的节约上,同时关注财政资金的不同性使用。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树立起一种意识,即“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这种管理理念,更加关注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单位的具体责任。此种财政体制是改革的成果,也是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在公共财政管理当中的关键,在未来有非常广阔的空间,需要不遗余力地做好这份工作。

2.加强国土资源预算绩效法律法规的完善

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障一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更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安全的基础。按照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规划,需要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建议国家能够出台一些关于预算绩效的法规和办法,不断地推进绩效的公开和绩效问责制度建设,让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可以在法律制度下进行。每一个部门需要按照自己的工作特点,建立起工作的预算目标,并且在工作中时刻谨记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好绩效监控以及绩效评价和反馈整改工作。这些有针对性的工作能够让国土资源预算更加系统化,更加规范化和具体化,从而提升工作流程的完善性,有利于做好细则方面的操作。

3.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国土资源部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进行,绩效指标都是从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当中反应出来的,但是不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处理,因此要秉承少而精、系统性以及可测性的原则。绩效指标体系首先确定项目绩效目标,在项目绩效沟通和执行的基础上按照实际做出调整,了解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并且做出绩效的考核评价。其次,项目的立项阶段还要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年度、课题以及项目招标的分析,做出评价。最后是项目的验收,分为测评、验收、归档、维护几个步骤。绩效管理,主要是任务预计情况,植物执行阶段,以及任务的完成情况。

4.国土资源部结合政府进行绩效和预算管理

绩效和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位的事情,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这样才能降低管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涉及方面比较广泛,创新性非常强的工作,管理活动也十分丰富,需要融合政府的绩效和预算管理工作,两者成为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桥梁。政府的绩效管理考核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人的管理和工作的管理,其中法定职责以及工作重点还有制度建设等非常重要。预算管理考核的是政府所使用的资金花费是否体现了公平性,是否是合理的使用。不能将资金耗费在不匹配的工作当中,对产出的效果进行关注。国土资源部是绩效考核的主要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指标和体系,建议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对预算的目标进行申报和审核,对绩效评价进行完善,并且结合政府绩效和国土资源工作指标,掌握更多的工作数据。这些数据尽量做到不重复,也不覆盖,真正地在绩效审核以及申报过程中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将申报审核以及执行监控还有绩效评价结合在一起,每一项工作的进行不增加其他的工作负担,从而真正地做到桥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降低管理成本,让绩效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5.按照分类细化的思想建立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指标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需要经过目标的编制、审核以及评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按照绩效标准要素进行衡量,绩效标准和绩效指标两者是对应存在的,只有在达到标准需求的程度上才能做好目标的绩效评价。国土资源部中的各个部门职责不同,所负责的范围也不相同,如果只使用一套指标也不符合标准,因此需要按照不同的支出科目进行预算绩效目标的考核和运算,以此建立起国土资源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库。按照不同的指标划分为必填和选填两个项目,在必填当中要直接的给定,选填的内容可以是自己选取,从单位和项目指标出发进行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建立起相应的标准库。绩效评价的结果需要进行更多的应用,从而真正地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例如,预算编制的实现、运行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等需要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运行系统,让评价工作更有意义,实现有效的绩效考核,实现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的完善性目标。

三、结束语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空间数据集成建库运行机制

1引言

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所涉及的空间数据丰富、品种繁多、数据量大,可以说,一个城市最主要、最基础的空间数据来源于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我国规划国土主管部门一般下设分局、勘测院、规划院、信息中心和土地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基础地理数据一般由测绘院生产,规划设计数据由规划院生产,规划国土审批信息产生于局、分局业务管理审批活动中。由于机构设置、行业管理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各种空间数据的数字化程度、数据生产和管理模式以及标准化程度不同。如何将这些分布在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集成,建立完善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保障数据及时、动态更新,为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武汉市规划国土局十分重视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和应用,1993年就开始了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化建库,随后又开始了规划设计成果的数字化,2000年开展了“十大数据库”建设工作,由局信息中心对分布在勘测院、规划院的各种基础地理信息、规划设计信息和各种管理审批图形信息进行数字化和集成建库,同时,将集成建库数据应用于测绘生产、规划设计和管理审批活动中。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逐步地扩大、深化并取得成效。

2数据集成的组织与应用模式

规划国土管理部门一般设有信息中心,负责部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划设计、城市勘测一般由下属的规划设计院、勘测院负责。鉴于这种管理体制以及实际生产和管理的实际,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空间数据集成的组织与应用模式主要有3种模式。

2.1集中建库管理,集中更新维护

该模式的主要思路是由数据集成工作由局信息中心负责统一建设和管理,各数据生产部门负责提供原始数据及有关信息,数据集成应用系统从一个系统中读取数据,采用高速进行应用。

这种模式下,局信息中心的工作量较大,适合于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以及各部门不平衡的城市。

2.2集中建库管理,分工更新维护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国土资源管理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信息化建设既是时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有效实现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该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有效性研究。

1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以及描述的技术系统。其主要运用到分析与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过程与现象,解决伏在的规划、管理以及决策问题。

2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持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我国的国土资源辽阔,资源种类相对复杂,利用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方法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降低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制定科学的国土资源利用方案与规划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针对这种现象,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地理信息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给予技术支持的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方面,即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二是资源环境,即矿产、森林、农业、水利以及牧业等资源的管理;三是自然灾害,即旱灾、水灾、震灾以及虫灾等一些灾害的检测、预报以及评估。另外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电力、市政设施管理、房地产、交通运输、高校校园管理、公共安全、城市地名库、海洋研究、军事、行政区划的管理、门牌号研究、有线电视网的综合管理、最佳路径的规划、电信网络的资源管理、住宅小区的可视化的物业管理、医学地理、风景园林的规划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多媒体Cai制作等。

3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与建立的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字化、标准化、准确、动态以及多维的国土资源数据信息,而且为有力地降低了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统计、信息查询、决策以及分析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量,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但要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相应的应用系统,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采取措施充分运用GpS遥感技术对数字高程矩的信息数据进行细致地收集;其次利用terraBuilder技术创建编辑并获得相应的Skyline3D的地形地势数据集;三是将这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对应的地形地势数据库来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不仅被应用于土地的规划、评估、土地覆被现状的制图与分类、土地覆被与利用的动态监测以及土地买卖市场的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且还被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与存储、城镇地籍调查的图件查询与存储等多个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与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规范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与行为,从而有效实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制度化发展。

4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研究

所谓国土资源管理,就是指国家充分运用自身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以及法律手段对影响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性调查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和国土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土资源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化管理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市场化以及城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现存的国土资源环境。在新时期如何了解并利用这些变化,使得国土资源可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得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从而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但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方式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而且会降低国土资源管理的质量,再加上当前的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及时客观地应付国土资源管理运作过程中潜在的各种新问题与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因此,在新时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是大势所趋。其中具体的应用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按照特定坐标系统或者经纬度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的空间定位,从而使得具有多维性、时序性以及区域性特点的空间要素可以进行分解或者复合处理,将隐藏其中的地理信息内容转变成为显示表达的d地理信息,最终形成时间与空间连续分布的信息基础;二是采取措施将多信息源中的统计数据信息与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标准化、规格化处理,使得这些地理信息可以充分适应计算机输出与输入的基本要求,有助于帮助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体现在多维的结构中,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创造良好的多层次分析与实时显示的条件与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以信息化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实现科学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的最新要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技术支持。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是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江太蓉.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15).

[2]顾斌,董杰,董妍,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科技风,2010(15).

[3]连翔.基于GiS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科技资讯,2010(14).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8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研究

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得益彰,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行政壁垒的阻碍,那么将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又将作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就目前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土资源领域遇到了一些典型的矛盾问题,这需要相关人员加快改革步骤,将矛盾化解,切实做好加强资源保护与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

1.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趋势分析

1.1管理模式的改革转变

目前国土资源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协调型的垂直管理模式,部门的综合协调管理成为了改革趋势的总脉络,而且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也将成为今后中国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进而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管理体制由过去集权式管理,逐渐放下权力,刺激地方政府的发展活力。但逐渐的地方权力不断做大,保护主义等不正确的措施开始盛行,国家又先后对工商、审计、国土、安监等部门进行权力回收,进而实现垂直管理。但在垂直管理中由于垂直不彻底或垂直单位与地方存在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的问题。在大部门系统内部采取协调的措施进行管理问题的完善。政府的管理体制将向着综合协调为目标的改革方向发展的同时,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与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

1.2管理职能的改革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调节经济、监督市场、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管理职能的改革主要是推动管理方式改革,实现政务公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当前管理职能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中应重视以人为本,进而对社会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转变和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对国土资源领域的民生问题进行关注与回应,提倡社会管理与多种服务[1]。

1.3管理手段的改革转变

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们提出了问题与思考。政府在进行职能设置上,一些政府不宜插手且专业性强的职能逐渐放开,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将政府的权力进行公开后,社会经济与发展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效益的作用,但对于问题过度放任,政府缺少有力的监管,又将产生混乱,甚至出现危机。因此,以政府部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是相当必要的。国家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使市场对资源起到基础作用。只有靠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才能使市场的供求关系发挥出效能。国土资源部门属于宏观调控的政府机构,应及时对市场规律进行把握,调整政策,进而对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引导,将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1.4管理理念的改革转变

国土资源不仅属于资源也属于资产,资本,是一种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并重的资源。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的价值形态的资本作用更显突出,市场上对国土资源进行投资及投机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土资源管理也行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管理理念向资源、资产、资本三合一的管理转变。

2.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措施建议

2.1构建综合协调的大国土资源体系

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应结合国情出发,对国外的相关管理经验进行吸收,实施具备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管理。准确履行社会职能,规范部门职责,调整机构配置及优化职员结构,采取精简统一,效能强的原则,逐渐摸索统一职能、协调发展的大国土资源体系,完善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对国土资源系统内各个垂直部门及属地部门的体制管理进行科学的研究,进而将国土资源管理的分权管理与行政执行力等进行有机结合,对有效的改革途径不断摸索,将改革融入到职能的履行及提高效率当中。并充分的对各个支撑单位进行合理运用,结合直属机构的特性,合理的对单位职能进行配置,使得国土资源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服务支撑[2]。

2.2制定完善的国土资源宣传应对机制

构建完善的国土资源问题应对机制,传播主体应设置为国土资源行政部门,部门内的系统专家及学者为传播的辅助主体,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国土资源信息及热点新闻进行,进而实现国土资源部与社会群众的沟通。首先应制定健全的国土资源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或适宜的条件下对国土资源的相关规划及热点等问题,开展新闻会,并提出解决方案及部门的观点,制定公众咨询、问责等安排,以保证群众的知情权。

2.3明确国土资源对宏观调控的意义

加强资源管理,应先对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对资源开发的后端市场进行调查。其中包括矿山的开采、房地产价格、矿产进出口、资源加工等产业。合理利用现有的事业单位,合理的进行职能调整、机构重组、设置专项资金等方法,提高对资源开发产业的后端监管力度。对产业及流通环节的监管不是单纯的扩展权力,而是根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数据,使资源管理对于宏观调控得到重要的数据支撑。

2.4致力于构建资源、资产、资本的三合一管理模式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资本三合一的管理模式,关键是要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资源管理的重心由行政管理转变为产权管理,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进行分离。首先应将资源管理行政分权的状态进行改变,使国有资源实现一体化;其次需要对产权管理职能与行业管理职能进行正确处理,进而形成部门分工,综合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在当前社会已呈必然趋势,为了使社会经济健全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改革需要采取新型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有效的改革转变,应结合上文所述观点,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趋势进行分析,从管理的模式、职能、手段及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邓锋,石吉金,姚舜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与若干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5:30-32+55.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9

【关键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任务实施

一、充分认识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靠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调控和市场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同样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就越需要统筹规划。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十分重视,通过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使市场机制的不足之处得以弥补。

2.加强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是法律规定的规划。对于国土资源的用途必须进行依法管制,对于矿产资源按照法定的要求进行勘查开发利用。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政,当然这就要求土地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土规划要求办事。法律对国土的合理利用计划、农田基本区域的划分、建设用地的批准与开发、农用土地转建设用地的征用和土地执法的监督检察等,它们实施的依据都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务院对《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中强调,对于矿产资源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对矿产资源进行审批,对于勘查进行必要的监督,合理开展开采活动,一切都要服从规划的要求与规定,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工作。

二、明确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充分有效地发挥规划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管制、调控和协调作用;确立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实现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公开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使国土资源规划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科学、系统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

要以国土资源规划为主线,以土地利用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确定的国土资源规划权威地位和工作框架,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和运作机制三个方面下手,构筑我国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强化国土资源规划的综合性、战略性、指导性,充分发挥规划的管制和调控作用,为实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服务。

2.加快国土资源规划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规划体系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条块分割的痕迹。规划的编制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实施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因此,规划性质不够明确,层次不清,各规划自成体系,与其他规划缺乏协调,致使内容重复、职能交叉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沿用现在的规划体制,依靠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来理清规划体系,减少规划的内容重复和职能交叉;另一种是重新建立一个独立于行政管理体系之外的规划体系,各规划由非政府机构(如科研院所)来编制,经一定的审批程序,通过后由各级政府组织实施。当然,无论哪一种改革思路都有赖于完善的规划立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以法律的形式将各规划的性质、地位、职能以及编制、审批程序确定下来,使我国的规划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三、切实做好当前国土资源规划行政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做好土地规划的修编工作,前期工作不容轻视,对于土地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给以明确确立,对土地规划标准加以完善,同时在工作中做好防范措施工作,这些是做好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前提条件。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做好土地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在参与前期编修工作中不断探寻土地利用的新型模式,合理集约地开展土地利用工作,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来确保国土资源的利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对于土地的供给又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对建设用地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对国土资源进行利用时,确保其节约和集约。一定要紧紧围绕修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切实做到落实土地的规划管理,对于国土资源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切实加强国土资源规划实施管理,要强化实施手段

对国土资源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实施,要想做好土地规划的实施管理就必须不断完善保障体制。只有保障体制完善才能确保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对于国土资源的年度利用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与实施。国土资源的利用计划台账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地加强与完善,对于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二是对于建设用地切实做好资格预审工作,对于不满足建设用地预审条件要求的或没有通过预审的建设项目,该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部门不得给以批准,对于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申请禁止土地行驶主管部门受理。

四、结语

总之,要想加强国土资源的规划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对各个部门进行合理协调,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比如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同时,做好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国土资源的监督与检察工作,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付英.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7).

[2]戚文学,马福.对理顺民和县乡镇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J].青海国土经略.2007(02).

国土资源与管理篇10

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措施

0前言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由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原有的土地制度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形式,伴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在原有土地管理中的问题被显露,各级领导缺少对土地管理的重视,导致农村土地被乱用乱占,因此,只有不断完善我国土地制度,加强政府监督力度,才能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1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土地管理缺乏高效的规划和控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缺乏完善和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法规和制度。同时一些土资源管理人员缺乏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和认识,导致其土地资源管理思想的落后,在进行土地管理时,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一些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在土地的规划阶段未能集中分配和规划土地,使得各类型的用地混在一起,未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导致出现最严重的环境破坏,同时也加大了投资成本,不利于城市的未来规划和建设。此外,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在项目用地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在进行土地管理时,受传统的土地管理思想的影响较大,缺乏对土地资源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项目制约土地规划现象仍然存在,使得土地规划权威性不断降低。②未能正确处理土地规划和其他规划间的关系。土地整体规划所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广,包括城市布局、水利以及农业等方面,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应当积极协调处理与对应领域的规划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中,缺乏明确的协调方案,时常发生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间的矛盾冲突。

2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首先要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执法的监督工作,要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土地资源保护意识。由于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土地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不强,土地进行违法审批,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行业竞争严重不平衡,最终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目前我国个人及企业违法建设和不合理开采的行为,多数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因此,为了提高个人及企业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土地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和法律宣传力度,使个人及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到国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触犯法律法规的严重性,从而促使他们有效避免相关违法行为的发生。

2.2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利用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应该充分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从而造福人类。针对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在宏观政策方面,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改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3完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在土地资源管理进程中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4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在城市化建设中,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用地是非常重要的。①要提高城市规划的意识,注重城市环境的优化,合理分配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②要有整体意识,建设与规划并举。③为规范土地利用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机制,以加强土地管理。④土地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系统重要组成要素,其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联系密切,因此在进行土地开发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5提高创新意识,践行改革,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改革旧有的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不断发掘与新时期土地现状相契合的土地管理机制,以创造出新的土地管理模式,使土地资源管理模式与现实的土地状况相适应。

2.6加强执法监督,推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管理方式

要加强土地管理的透明度,保证管理机制的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严格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采以及不符合规定的土地利用方法与行为,保证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资源,依法开采土地,有效地利用土地。

3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意义重大,因此,为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体系,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

参考文献:

[1]谢圣远.失地农民问题与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J].经济地理,2007(6).

[2]王越.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提高“三农”竞争力[J].广东经济,2008(6).

李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2012,(22):104-105.

[3]郭宝强.浅谈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35):358.

[4]梅静,王治凯.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探讨[J].华章,2012,(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