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学习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9:59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1

关键词:实习;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香港

作者简介:马潇颖(1981-),女,河北沧州人,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力辉(1967-),男,河北保定人,博士,河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品创新。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01390;主持人:马潇颖)部分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77-06

一、引言

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不但强调实践培训的重要性,并且致力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计划,一个别具吸引力的实习计划能够有助于学校的招生。学生应该通过组织实习计划来获得专业技能,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寻求有效的学生组织培训途径,并以此来减少招聘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实习计划需要三个方面支持:学生、学校和相关行业的合作伙伴。

虽然建立好学生、学校和相关企业之间的三角合作关系会有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们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三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观点,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期望和信仰。因此,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实习计划的质量,并且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如果实习计划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则会减少他们毕业后选择进入该行业的几率。然而,很多实习计划却经常因为结构组织化不佳而被学生抱怨实习计划的质量,而这也导致了行业内毕业生流失率越来越高。

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毕业生从事自己所学习的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密切合作,并制定严密的优质实习计划。而制定优质实习计划的出发点则必须从以下问题来寻求答案:学生在实习开始前有何期望?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有何看法评价?实习计划的整体满意度水平如何?在实习计划的期望值,看法评价和整体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差异关系?虽然大量的研究文献一再强调学生实习经验的重要性,但是针对中国范围内的实习计划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探索研究实习前后的期望与看法,来填补学生实习计划方面的空白。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第一,记录学生在实习前的期望和实习后的看法;第二,调查实习计划的期望值,看法评价和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关系。

二、文献综述

实习具有多层重要意义。有的学者认为,实习是一种实践学习,它可以让学生借此机会在现实世界中运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并且对此整合和巩固实践。还有学者认为,实习是相当于实地的考察、经历、参与、合作或者是类似的体验式学习,可以有效拉近大学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在教育和实习的关系方面,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但一致认为,教育必须满足行业的需求,不只是提供一流的理论知识,也必须提供足够的实践设施。

(一)学生对实习的期望值,看法评价和工作满意度

据调查,一个人的期望值、看法评价和满意度都有密切的关系。期望值(e)是人们实践之前的感性认识,看法评价(p)是指人们实践之后对此的感觉评价。看法与期望值的差值(p-e)与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相关性。在一个实习计划的评价系统里,许多研究人员试图计算学生的看法和期望值,并且调查可能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定这个差值的确有助于改进实习计划。

调查发现,约85%的受访者在读期间有在企业兼职的经历。学生在实习前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有很高期望值。而在实习后,很多学生则认为实习十分重要,它使学生获得有益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在毕业后,学生对行业的期望值又会影响他们对此的实际看法评价。同时,这也将反过来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的成功.

而在实习满意度方面调查结果不尽相同。Busby指出学生对实习期间表示满意,尤其是在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emenheiser则指出大部分受访者满意他们的实习,因为它加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通过实习时间的增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对于实习后所提供工作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通过以往的研究文献表明,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实习计划的期望和看法。因此,将研究范围限定为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是为了避免跨文化区域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实习岗位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很可能会令工作者产生疲倦。如果实习岗位是高度密集劳动型的则会提高学生对实习的兴趣。据调查,实习的学生往往被安排到接待方面的工作岗位(即服务员、前台人员),所以在实习期间,与客人的沟通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压力,因此如何与客人沟通也应该纳入课堂的讨论。

通常情况下,由于缺少工作准备和工作能力,实习学生比较难达到雇主的期望。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足,主要是由于对工作环境的不熟悉,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在与同事沟通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方面出现困难。

有些雇主可能不完全了解实习的目的或者将实习生视为劳动力补充。许多公司通过让员工直接参与工作来代替实习以此来直接培训他们的工作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不明确,对于如何成功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水平也不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的实习教育,对于毕业生加入行业的意向起到影响作用。因此,学生对实习计划的期望、看法评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将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测量三个数据,包括学生对实习计划的期望值和看法评价,以及对实习计划的整体满意度。整体满意度是通过期望值和看法评价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差异=看法评价-期望值。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内容

这项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法,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通过文献的研究,来准备调查问卷的内容。问卷项目涉及实习期望和实习看法评价和实习的总体满意度。

我们通过对来自香港四所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校的完成实习的学生进行调查。此外,通过短语来简化调查的内容,例如,用“不同工作任务”代替“去做不同的事情”;用“福利”代替“员工福利”和用“团队”代替“'团队精神”。

为了确保评估的可靠性,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完成3个月实习期的学生,并且要求学生们记清楚他们开始实习之前的期望,以及完成实习后对此的看法评价。在这项研究中的所有目标样本都是中国学生,所以调查是以中文问卷的形式进行的。

(二)调查方式

这份结构化调查问卷中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使用了Kusluvan的研究内容来评估受访者对实习的期望值与看法评价,其中包括有27个实习相关变量的期望值与看法评价。例如变量“企业管理人的反馈”,受访者会被要求写下他们在实习前对于这一项的期望,以及他们结束实习对其的看法评价,他们被要求写下的实习前的期望值,从“极低”(1)到“极高”(5),而对于同样的变量,受访者也被要求写下实习结束后的评价看法,评价从“强烈不认可”(1)到“强烈认可”(5)。调查所得的分数将反映实习对学生的满足程度,包括“不能满足”,“基本满足”或者“很满足”等不同级别。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采用10分制评分方式,从“很不满意”(1)到“很满意”(10)。针对单个项目得到的调查数据应该兼容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分收集关于受访者的社会数据,如性别、年龄、学校名称等。

(三)样本和抽样程序

为了让调查的结果更具实用性,我们选择了香港四所最大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所有参与这项调查的学生均已完成了他们的实习计划,并在他们的实习结束后的3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这份调查问卷。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调查问卷已经派发到相关学生手中,并且向相关学生介绍调查问卷的有关用途的和调查方式,共派发了340份问卷调查,最后收回了321份,学生对问卷的响应率为94.4%,但是部分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14份问卷被丢弃。所以最后获得了307份可用的调查问卷。

我们采用可靠性分析来测算实习期望与评价看法的内部一致性,将线性回归方程的α值下限设为0.70,同时使用研究报告中的平方差公式来分析进行计算样本的同质性,然后计算27个实习变量的最大方差,然后设载荷因素为0.5,设特征值大于1,然后使用线性回归方程来对这27个实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并以此来测算实习的整体满意度的相关变量的重要性。

(四)调查结果和讨论

根据表1显示,在307名受访者中,约三分之二受访者(63.8%)是女性,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6.2%)是男性。这符合了在香港地区学校中女生比男生多的现象。半数以上的受访者(55.7%)年龄介乎18-20岁,而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2.6%)年龄则介乎21岁至25岁之间,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5.5%)毕业于大学a,约三分之一受访者(30.9%)毕业于大学B,而毕业于大学C和大学D的则为(22.2%)和(11.4%)。大多数受访者在学历方面的比例为:普通文凭(30.3%),高级文凭(23.1%),以及证书课程(21.8%)。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62.2%)的实习期少于3个月,其它的受访者实习期分别为3-6月(19.9%)和6-12月(10.1%)。很少有受访者(7.8%)的实习期超过12个月。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四所高校的调查样本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而根据表2显示,包括学生对于实习计划的期望值,看法以及旅游与酒店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t值,比较如表2:

这些比较包括工作目的、排名(R)以及基于平均值的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于实习津贴的最低期望(m=2.95,s.d.=.88,R=27)和期望的福利(m=3.28,s.d.=0.88,R=26)。这反映了学生们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习来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重点不在于能否赚到钱。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学校与行业沟通的问题使学生所获得的回报与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此外,部分学生想过改变企业的就业环境(m=3.31,s.d.=.74,R=24)。同时,有部分学生准备扩展工作经验(m=3.81,s.d.=.74,R=1),发展相关的技术技能(m=3.72s.d.=.81,R=3)。也有部分学生期望由此开始未来的职业生涯(m=3.72,s.d.=.77,R=2)。因此,实习作为入行的第一份工作,被学生们视为是可靠有效的职业培训并以此增加实习公司再次聘用的可能性,成为进入这个行业的踏脚石。

如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m=3.73,s.d.=0.82,R=1),发展职业技能(m=3.66,s.d.=0.78,R=2),以及为了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m=3.56,s.d.=0.76,R=3)。

研究报告指出,所有的受访学生的看法评价分数都低于期望值,这意味着每个实习过程的质量不足。对所调查的27个变量的评价与期望的配对样本t-测试结果表明,19项变量的评价与期望值明显不同(t

如表3所示,这18变量的数据解释71.9%的总体方差,抽样调查的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815,高于(Hair,1998),和Barlett的抽样调查推荐值0.60。

其满意度测试结果为1390.288(p=0.000)。其余的9个变量被排除,因为其结果并不重要。所以影响满意度的五大因素包括“上级管理者”(4项)、“团队精神和参与”(4项),“上级管理者的帮助”(4项),“人际关系”(3项),和“工作本身”(3项)。可靠性试验表明,这五个变量的抽样调查的可靠性系数介乎0.69至0.85之间,大于0.70的调查可靠性推荐指数,因此这五个变量与满意度之间的内部关系是可靠存在的。

关于期望值、看法评价和五个满意度相关因素的差距的计算方法。用平均期望值减去平均评价值就得到了相关的满意度(gm)。为了方便比较,研究采用排名(R)来比较平均的差值。如表4所示,其中平均差距最大的是“上级领导”(gm=-0.20),然后是“上级的帮助”(gm=-0.18),学生在实习中对这两个方面相对不满。而差距最小的是“工作本身”(gm=-0.10)说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密切符合学生在实习前的期望值。这也表明,学校和公司可能在学生实习之前,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介绍,这样当学生真正进入实习时,评价与期望的差距就会缩小。

通过对实习满意度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并将满意度密切相关的五个独立变量作为因变量,从统计学上得到的结果来看,只有三个变量是与实习的整体评价密切相关的,分别是“上级管理者”、“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和“上级管理者的帮助”。而测定系数(R2)506表示50.6%的实习满意度差距是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而所有独立变量的t值小于.001则表明在统计学上是该回归模型显著性良好,该回归系数(b)为正值则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实习的满意度影响是正面的。

关于三个独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方差指标(ViF)和公差值的测算方面,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并没有多重共线性关系,方差指标(ViF)低于10并且公差值高于0.10。

说明:①s.d.代表标准差;②差距=看法评价-期望值;③排名以差距从高到低排列

说明:R=0.711,R2=0.506,调整后的R2=0.511,标准差=0.499,F=31.378,F=0.0001,p

如表5所示,通过计算“团队精神和参与”等三个独立变量的部分相关系数(b=0.256)来预测学生对实习的总体满意度,其次是“上级的帮助”(b=0.207)和“上级管理者”(b=0.202)。以前的研究也有类似的调查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结果显示,如果学生们在实习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工作决策权他们会对此感到满意,然而,管理人员并不愿意授予实习学生的这种决策权,因为他们害怕由此带来的风险和客户的投诉。

学生还希望在处理问题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意见。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比如沟通不良,人际关系差或知识缺乏,以及操作执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实习学生在处理专业技术方面经验不足。这些问题将可能带来困扰、抑郁及挫折感等心理问题。如果企业管理者可以向实习学生提供咨询意见,并且给予他们支持,将可以使这些心理症状最小化和提高学员对实习的整体满意度。

四、结论与启示

这项研究解释了以下问题:学生在开始实习前的期望值如何?在实习后的看法评价如何?实习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在期望值、看法评价和整体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学生曾对实习计划寄予厚望,希望能拓展工作经验,培养技能,并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增加未来在同一家公司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计划结束之后对其看法评价是需要拓展工作经验,发展工作技能,以及需要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总而言之,实习计划并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期望。而以下三个因素包括“上级管理者”、“团队精神和参与”,“上级的帮助”则是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团队精神和参与”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上级的帮助”和“上级管理者”这两个因素,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在学生、旅游与酒店专业学校和雇主的关系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主动组织和推行实习计划,并让雇主和学生参与实习培训计划的制定。

2.学校应调查收集学生和雇主的需求和利益信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调查问卷等正式调查方式,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交流意见等非正式方式。

3.最好由全职人员来管理学校的实习计划,并且最好是具有很强产业经验的人员来担任这个职位,因为这种人员强大的行业背景可以拓展学校与业界合作的网络。

4.对实习学生应安排相应的导师或管理人员,通过与他们讨论来了解他们的实习培训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学校的导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来来帮助学生。

5.应提供合理的实习培训计划和指导准则给相关企业雇主,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培养学生的方式。

6.学校应建议雇主对实习学生实行轮换岗位,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7.学校老师须定期到访企业,并且定期与企业管理人员见面交流。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抽样样本的局限性。因为在样本中只有四个大学参加了这项研究,所以导致研究结论可能不能成功推广到其他地区。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更多更大的调查样本和更多不同类型的调查单位。此外,学生在受访时都被要求填写他们实习之前的期望值,这对于记忆力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影响调查的有效性。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使用纵向性研究来使这一期望值偏差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2]叶鉴铭,等.校企一体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24):8-10.

[3]HuawenLiU.ServiceoutsourcingCompetiongStrategy-aresearchoninternationalCorporationsinChina[J].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BusinessStudies,2006(02):18-22.

[4]周伟.以内涵建设促工学交替[J].科教创新,2007(14):31-32.

[5]赵立志.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iCt业务集成研究[J].信息技术,2010(06):20-21.

[6]葛锦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困境及对策[J].百家论坛,2009(06):49-52.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2

本节课,由于只是准备阶段的第一节课,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位在以酒的研究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生成子课题,就子课题分组,并讨论出研究计划。注重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总体上注意渗透这样一个意识:研究性学习活动轻结果、重过程。

具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让学生了解制订研究计划的方法,学会制订合理有效的研究计划,逐步培养学生制订活动计划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选定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由于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我在教学前预设(课后也得到了验证),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定位在两次较长的小组讨论内容:子课题的生成,研究计划的制订。具体教学流程简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一些带有酒的诗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词:酒。

(出示课题题目一幻灯片)

提醒学生“酒”只是本节课的话题,要开展的则是一项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确定课题

1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订计划。

研究阶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展示阶段:成果交流,资源共享。

总结阶段:活动评价,拓展延伸。

本节课只是开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订计划)。

2 选课题

原则:①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②可行性与开创性兼顾

总课题:酒。

子课题:学生提出,教师筛选。

3 自选课题,建立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记录人和发言人)

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合成研究小组。

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4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初步讨论(完成活动记录表)

开始计划如何研究自己的子课题,讨论出研究的基本步骤。

并指出在研究活动中,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教师小结,布置拓展作业,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作业,熟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选定和研究步骤确定,并在课外完善研究方案。

本节课上完后,受到了与会教师以及全体评委专家的高度好评,特别是评委之一、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湖北省综合实践学科优秀教师的余向红校长给予本节课极大赞誉,让笔者深受鼓舞。

我自己仔细思考了一下,本节课,如果说得上成功,那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小组研讨活动。一次是学生自己讨论出子课题,另外一次是学生自行制订研究计划。在学生讨论中,我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在布置任务并进行指导时能够“抛去枝节,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地指点,充分信任学生”(余校长语)。所以最后讨论结果的展示让人由衷地佩服学生,特别是在我给出主课题“酒”之后,进行一两分钟的选题指导后,学生自己讨论课题,我本来想学生自行讨论可能就三五课题,谁知学生居然给出了多个课题,并且大多具有可研究性。这一环节让我在处理时很动了一番脑筋,但最后的确成为本课的亮点。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3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社会经验尚且不足,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研究领域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基于这一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与效果。

(一)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从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来说,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往往需要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调查工作,这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技创新计划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申报相关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逐年高涨。可以说,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把注意力从书本知识转向社会知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学生科研立项的质量逐年提高,研究方法不断改进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之初,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项目感到非常迷茫和困惑,不知从何下手。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施,通过几届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完成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相互的传授与交流,现在的学生在相关项目的选题、研究过程和成果总结等方面都越来越成熟,相关项目的完成质量逐年提高。

(三)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社会责任心逐渐增强

通过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领域得到不断拓展。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学生的研究方向囊括了林业发展、农村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研究课题包括了天然林立法、湿地立法、生态公益林补偿、动物福利制度、外来物种入侵、二手房买卖、小广告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调查来探究事实真相,学会使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对社会有了一种人文关怀,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四)学生提交的课题材料逐渐成熟与规范,培养了认真的学习态度

通过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学生所提交的课题申报材料和项目结题材料越来越成熟,学术规范受到重视,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踏实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这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在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较多“硬伤”,有待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1.选题过大,研究难以深入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设立的项目普遍存在选题过大的问题。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有些学生申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研究”“湿地保护研究”“保护地立法问题研究”等课题,都是以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范围过于宽泛。学生往往认为立项题目大则容易搜集资料,研究即有章可循、相对轻松。殊不知庞大的论题难以把握,在研究时缺乏重点,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无法成为研究中的精品。

2.片面追求专业化,脱离日常生活实际

学生在选择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立项题目时,往往注重考虑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是否相吻合,以图在立项申请时占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申请的课题大多与林业、环境有关,而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对实务问题也了解不多,如此专业化的选题有可能超出学生的把握能力,在其研究过程中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反而会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研究能力的锻炼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专业跨度过大,不同专业的联合研究难以实现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一些选题专业跨度过大。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申请的有关外来生物入侵、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题目,都需要对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知识有所了解,而法学专业学生通常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会面临太多的困难和障碍,甚至于无法完成研究。虽然现在鼓励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联合起来开展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实现知识上的综合运用与融会贯通。再加上当前的相关管理制度只注重扶持项目主持人,对项目参加人没有给予太多的利益,这也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难以组成团队进行联合研究。

4.选题重复较多,所关注的问题较为狭窄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研究项目的创新性不够。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的选题重复性较严重,外来生物入侵、生态公益林补偿、城市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选题在每年的科技创新计划研究项目申请中都会出现,而且在研究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新意。这说明学生的研究视野依然不够开阔,受到一定局限。

(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忽视文献研究,缺乏对现有理论的总结与梳理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提交的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申请材料和最终研究报告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虽然在形式上学生会列出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但是实质上并未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内容,更谈不上深入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共性与差异。这说明学生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严谨性。严谨是学术研究必备的条件,也是学术精神传承的要求,所以严谨性对大学生的研究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求。

2.实证研究流于表象,难以深入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与单纯的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相比较,学生对实证研究更感兴趣。因为有实证资料,就可以做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方法容易掌握,分析路径也容易切入。在实证研究方面,学生采取的主要是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通常,学生对调查问卷的设计比较用心,但是在调查问卷的对象选择和发放方面往往比较盲目。例如,有的学生仅仅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这使调查对象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有失偏颇。而学生在访谈对象的联系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这使访谈对象的选择受到限制,往往仅仅局限于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其他利益各方的诉求则被忽视,从而导致访谈的最终结论难以客观准确。

3.不注重方法论,忽视研究方法的使用与贯彻

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更侧重于传统的法学研究,而对方法论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样,在相关的法学教育中也缺乏相应的内容。这都导致学生对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研究方法的使用与贯彻。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研究方法不能以一贯之,则研究过程就不具有连贯性,研究成果也难以严谨、客观。

(三)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立法研究,研究内容避重就轻

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课题研究在最后的结论上大多定格于提出立法建议,动辄要求修改现有法律,或是干脆出台一部新的法律,而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缺乏深入的调查与评价。立法建议的重要性当然不可否认,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迅速实施。所以这样的研究结论最后往往流于空谈,效果无法检验,对问题的解决也是于事无补。

2.研究结论以点带面、挂一漏万

由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选题往往过大,所以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常会自行将论题加以限缩,但是为了使最终的研究结论与题目相符,学生又会将一时一地的分析推而广之,设定为普适性的经验,从而得出一个大而无当的结论。有的学生的课题研究往往仅关注影响因子中的某一要素,而忽视了其他要素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导致课题研究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3.一味追求批判的新意,缺乏科学的基础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惯常以批判者的姿态出现,对现实问题总是站在对立的立场进行审视。例如,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往往只是从一些学术资料出发,对现实制度进行大肆批判,并不考究制度背后的支撑因素究竟是什么、现行制度在现实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是将怀疑等同于批判,将合理怀疑变异为一概批判。批判的精神对研究者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品质,但是批判应当是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完成的。如果没有自己的调查分析,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那么虽然秉承了批判的精神,但是忽略了科学的内核,也是不符合科学要求的。

三、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受专业知识积累不够、生活阅历浅的限制,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入、对社会问题不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研究对象的认知。同时,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整天忙碌于上课、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而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研究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质量。

(二)指导教师未充分发挥指导效能是问题产生的间接原因

指导教师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指导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审查相关的材料,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必要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说,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学到大学,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对科研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当前,从学生、教师到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阻碍了大学科研教育的整体发展。大学生往往认为,国家或是学校提供资金的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唯一表现形式,只有那些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科研活动,其他人只能在门外旁观;同时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要求不过是在考试之外设置的一种辅助的考察形式。因此,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但是如果未能申请成功,那么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当然,导致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可能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除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但对大学教育的误解、对科研教育的忽视也是不可否认的主观原因之一。

教师对科研教育存在同样的认识误区,认为科研教育是课堂之外的事情,仅仅将其等同于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指导,而忽视了在平时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科研指导与训练。其实,对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不仅仅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还意味着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都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同样,高校对科研教育的认识也仅仅是将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定位为课外活动。虽然高校在修订教学大纲时,逐渐压缩课堂教学学时和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挑战杯”科技大赛以及各种论文评奖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是作为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的,其重要地位仅仅体现在活动成果可以作为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的补充上。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意识到科研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

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各方对科研教育重要性的忽视,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导致了科研活动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仅占据了非常次要的位置;也使科研活动的参与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这最终导致高校缺乏开展科研活动的氛围,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质量的提高。

四、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的改进建议

(一)对学生的建议

1.选题宜小,研究方法宜简,研究结论不宜夸大

大学生在初次进行科研尝试时,首先应当将选题限定在一定范围,切忌贪大贪多,因为小的选题更容易把握和完成。尤其是在实施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从普通的社会问题入手确立选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选题,所以容易搜集到丰富的信息资料,研究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同时,相对其他研究方法而言,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同时对大学生的能力锻炼较为全面。例如,调查问卷的设计需要学生全面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总结与分析问卷结果、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则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在没有掌握其他研究方法之前,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是较为便捷和高效的。此外,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根据调查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恰当而严谨地做出评判并得出研究结论,要尽量避免夸大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不要过分地拔高结论的重要性。

2.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未知

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属于被动学习。而在大学,虽然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处于重要位置,但其决定性作用正逐渐消减,自主学习模式已逐步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到强调。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观念,从而有助于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创建良好的开端。

3.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组织与协调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个体意识比较强,团队意识相对较弱,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与经验。但是,科研活动往往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注重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这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和能力。

(二)对指导教师的建议

相关调查显示,没有教师指导是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1]。教师的工作重点是育人,教书只是达到育人目的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学生需求的相互融合。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其中应当包括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当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要从点到面给予全面指导[2]。这种指导包括2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科研培训,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二是专门对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课题申请、研究过程的开展和研究结果的总结等方面的指导。

(三)对学校的建议

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以及学生从中小学教育阶段沿袭下来的被动式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应当通过从书本知识讲授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大学应当明确自身在学生学习阶段中的转折性地位。大学是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既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在这里,学生需要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完成转变,而大学则应对学生的这些转变发挥推动作用。

2.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融入科研需要

高校应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考虑学生的科研需要,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同时也需要解放时间和空间[4]。过多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容易使学生疲于上课、疲于考试[4]。因此,高校应适当减少总学时和学分的要求,重点减少课内学时和学分,扩大学生学习的自和选择权,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4]。

3.改革考试制度,以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

在考核方式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手段,以激发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笔者认为,利用平时成绩来调整学生考试总成绩是一个不错的手段,但是平时成绩不应以出勤率来认定,而应结合学生的发言、讨论、提问情况以及课外论文的完成情况等予以评定。另外,笔者认为,应当提高结课论文写作在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效用。对文科学生而言,4年的本科学习中总有几门课程是以撰写论文作为考核方式的。如果每一次都能够充分利用结课论文的完成过程进行发现和总结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那么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是有益的。可惜的是,当前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教师往往将其单纯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而学生也只是将其作为拿到学分的一种手段。这使结课论文仅仅成为学生通过课程考核获取学分以及教师评判学生课程成绩的一个工具,丧失了其真正的运用价值。

4.改革教师的评价体制,以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4

课外科研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与专业培养计划之间在内容上相互依存、在时间上相互影响。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课外科研在本科教学里长期不受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一,课外科研的课外性,其开展不能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冲突;其二,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开展课外科研,这使得课外科研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学校构建课外科研支持体系

教育部从2006年起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支持计划”,目的是通过科研项目引导大学生自主地训练知识综合和创新能力,一些关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支持计划”的教学研究也已经开展[1-5]。该计划主要针对大三学生,获批的国家项目研究期为2年,学校项目研究期为1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但是,该计划独立于培养计划之外,学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因此,该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是个难点,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能分配给项目研究的时间少;(2)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知识体系不完整;(3)属于课外科研,时间零散。工科学生强调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必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6-8]。解决好课外科研和专业培养计划在时间上的冲突问题,解决好科研过程的严谨性和课外科研管理的松散性问题,是课外科研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学院的支持下,项目组从2008年开始,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支持计划”为平台,构建完成了课外科研支持体系。本文首先分析课外科研对本科教学的意义;其次,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大学4年的学习压力度变化,寻找课外科研的定位;最后,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全学程的课外科研支持体系。

2课外科研在本科教学体系中的定位

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支持计划”的核心,学校和学院利用这个平台,把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分解到课外科研的每一个部分,用理性的科研过程阐释创新的内涵和价值。

2.1辅助培养计划内的课程教学通过创新性、提高的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课外科研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高于教学实验,一方面教学实验虽然也涉及到创新实验,但是,由于其主体教学目标是理论验证,创新性实验的数量很少,而课外科研完全是一种创新性活动,活动的创新性大;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只注重本课程的学习,对培养计划的综合性不够,而课外科研以科研项目为引导,其开展必须使用大部分计划内课程,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自主学习计划外课程,知识的覆盖面和综合程度大。因此,课外科研是教学实验的扩展和延伸,对计划内课程有辅助作用。

2.2实现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衔接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科研素质、论文撰写、申请书撰写、工作汇报和答辩,以及基本的科研技能,弥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断带。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平台,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9],包括文献阅读和综述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项目规划能力、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学术汇报能力等。这个能力的培养周期很长,在短学制情况下,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难度很大。本科教育以课程教学为平台,以培养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不足,对课程一知半解。项目组曾经调研一些已经保研的大四学生,发现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在课程或考试本身,很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不知道“protel”、“pCB”的内容和应用,很多优秀毕业生把这些知识的获取寄希望于研究生阶段,但是实际上,研究生阶段的状态与他们的设想相距甚远,于是又寄希望于博士生阶段。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存在断带,这个断带是本科教育对科研能力要求低与研究生教育对科研能力要求高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现状影响了研究生教育,也影响了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因此,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以课外科研为平台,向上衔接研究生教育,向下衔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对科研培养的定位不同,过渡期的科研定位是训练,提高学生对科研过程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追求科研成果。

2.3实现本科教学与社会服务的衔接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研发技能,信息搜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等。在与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他们普遍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到企业后要重新培训。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优秀,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还有一些学生与人合作能力差。本科教育与社会服务之间也存在断带,这个断带是本科教育对实用性的要求低与社会服务对实用性的要求高的矛盾造成的。本科教育与社会服务之间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教学也需要以课外科研为纽带,向上衔接社会服务,向下衔接本科教育,这个阶段的教学重在实用性。

3全学程课外科研支持体系

3.1大学生本科四年的学习压力度分析课外科研的特点是课外,其开展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设计课外科研培养方案时,首先要分析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到底有多少,哪些业余时间可以用来开展课外科研。按照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的规定[10],本科毕业必须修满150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选修课42学分,表1是第1—8学期培养计划中学分和学习压力度统计表。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只选择必修课和实践课作为对照,其中学习压力度是随机调查了30名毕业班学生,调查他们对学习压力的主观感受,取最大学习压力的第5学期的压力度为10度,其他参照给出主观结果。表1中的数据表明: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集中在第4—6学期,第1—3学期学生的压力不大,第7—8学期压力较小。在第1—3学期,学生还处在高中到真正大学生活的过渡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方法是高中阶段的延续,如“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虽然在第3学期也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如“电路”,但是这些课程与大一的课程有强烈的相关性;此外,这些课程对实践的要求不高。第1—3学期的教学安排降低了学生的感受,因此他们感到压力不大。进入第4学期,有“电机学”、“模拟电子”、“电气工程基础”、“信号与系统”等难度大的课程需要完成,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增大。这些课程的学习方式与1—3学期的完全不同,需要注重实践,此外,保研成绩也是以1—6学期的成绩为衡量标准,因此需要学生格外努力,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第6学期。第7学期的课程主要是专业选修课和其他选修课,第8学期主要是本科毕业设计,这2个学期的学习压力较小。第4—6学期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既冲突又合作,一方面,从时间上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时间在第5—6学期(国家项目执行期在第5—8学期,但是覆盖面小,不具有代表性),此时,课外科研与培养计划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另一方面,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条件上看,项目的实施所依赖的基础正是第4—6学期所开设课程。创新项目在时间上与培养计划的冲突性,和在内容上对培养计划的依赖性,构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的一对矛盾体,这个矛盾是否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因此,学校和学院需要系统地安排学生的课外科研,一方面制定详细的训练安排,另一方面,构建全学程的培养体系,延长课外科研的开展时间。

3.2构建课外科研教学体系虽然课外科研的定位不是获得科研成果,而是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知能力,但是其开展必须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科研成果为引导。课外科研与培养计划在时间上是冲突的,在内容上是相互依赖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制定课外科研支持体系时,需要延长课外科研时间,同时,精心设计课外科研内容,使之与培养计划紧密结合。为了延长课外科研的开展时间,围绕“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学院层面,再增加3个支持计划,表2是课外科研支持计划表,这4个支持计划与创新发展规律相一致。创新分为好奇、兴趣、质疑和探索3个阶段,课外科研的开展必须贯穿这个过程才能有效果。在针对大三学生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支持计划”的基础上,针对本院实际情况,进行了拓展,包括:针对大一新生的科研习惯训练,这个阶段主要是参加论坛性质的“电气汇智创新课堂”;针对大二学生的“电气学院创新预研项目支持计划”;针对大四学生的“创新性毕业论文支持计划”。这3个计划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支持计划成为一个整体,使研究期从2个学期扩展到了8个学期,延长了创新项目的实施期。为了使课外科研内容与培养计划紧密结合,确定6类基本科研技能,表3是基本科研技能与培养计划课程的关联性的对照表。科研技能包括:文献阅读、综述能力,数学工具运用能力、电磁场分析能力、电路设计能力、编程工具和文章撰写能力。其中,电磁场分析和电路设计与培养计划关联性最大,而文献阅读、综述和论文撰写在培养计划中没有涉及。综合表1、表2和表3,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外科研支持体系。图1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外科研支持体系图。课程学习压力度是通过调查获得的学生对课程学习压力的直观感受,实验课程数量是培养计划中实验课按学期的分布,基本科研技能训练是按照表3展开的专业基本科研技能在各学期的分布,科研项目与竞赛项目是学生可参加的课外科研支持计划和可参加的全国性竞赛。

3.3构建课外科研管理体系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课外科研的组织比较松散,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不固定,非常零散。没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参考书,教学内容涉及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和其他专业的课程。(2)教学对象不固定。参与训练的学生有长期、短期的,还有临时咨询的。(3)教学时间不固定。教学时间一般在学生正常教学计划之外,所以时间非常零散,大部分在中午、周六、周日和晚上。上述特点使得课外科研教学的组织非常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一套松散和紧密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4~5个学生构成项目组,每个项目组指定一个负责人联系和组织项目,课外科研采取实验室指导和实验室外开展相结合的形式。要求每个项目组每周在实验室外(如在宿舍)开短小(30分钟以内)的本周讨论会,讨论会的内容要有简单的记录(50~60字即可),以养成科研习惯;每个组每月在实验室与教师交流一次,反映研究中的问题和困惑,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联系,获得指导。为了在制度上解决教学时间松散的问题,购买指纹考勤机,规定每个学生一年内在实验室实验的时间必须达到400h,在实验室之外的研究有规范的记录。对学生在一个科研周期(一般为1年)的科研过程的考核有明确的指标,表4是一个科研小组的任务表。为解决教师精力有限的问题,采用专职的管理教师和兼职的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兼职的指导教师每周在实验室的总工作时间为8h。建立“电气实践与创新开放实验室”网站,网站开设有:实验室介绍、研究方向、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管理、科研动态、人才培养、助学招聘、仪器介绍、学术前沿、电子爱好者协会、科研合作11个栏目和文件下载、我们的汇智、仪器预约、实验申请4个交互栏目。研究方向包括:电气与电子类、边缘和交叉类、前沿探索类、新兴教学仪器类4个分类。松散和紧密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课外科研的业余性和科研行为的严谨性的关系,通过“电气实践与创新开放实验室”网站这个平台使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通过对学院零散的教学资源和学生零散的业余时间的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高效开展课外科研教学的新模式。这个模式解决了教学和业余科研在教学资源方面的矛盾,融合了项目管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5

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趋势。如今社会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因此研究生教育需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军,要提升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就是要培养新型人才。由于研究生的学术领域不同,学术经历不同,导致研究生个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存在差异,要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等差异,为不同研究生选择合适的科研问题,安排合适的科研任务,并且分别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科研引导。我国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个性发展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冲突,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阻碍,降低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某些高校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忽视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生的个性很难被发掘,高校没有对研究生进行个性测试,因此未能反映出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导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其次,随着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生源结构也不断变化,但是现今研究生培养标准却是统一的,制定的课程也不能体现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不能带来质的提高。同时,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没有体现出成人与成才的功能。研究生的要求不仅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具备一定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生缺乏对学术理论的创新能力。由于以上种种问题导致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首先不能忽略专业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导师在安排科研任务时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达到充分尊重人才、鼓励个性发展要求。

1.遵循个性发展,科学选课。

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导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科研能力的学习计划和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学术的个性化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研究生导师在其专业领域也会有一定的建树,因此他们对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导师要做到的是挖掘学生对自己研究领域发展的洞察力,让学生对自己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敏感并且能通过自己能力发现新的研究方向。笔者在研究生个性化培养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认识到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合理学科的重要性。过去,有些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特点随意选课,导致这些学生荒废了读研究生课程的时间。所以,导师在学生选课时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更加了解的科研重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研究生课程中。

2.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

导师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后,针对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制定培养计划,这份培养计划供研究生参考并且进行选择。这种培养模式目的是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发展,让导师引导学生,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方向、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让研究生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基础、科研经历和专业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进行自主选择学习,满足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实现较强的个性化特征。研究生各自的学习任务不同,研究方向不一样,所以对培养计划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可以和导师进行沟通,导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基础性培养计划规定的大前提下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做微调。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要求,还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能够清楚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更改计划。

3.从多方面对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导师在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个性化培养,还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例如,研究生在撰写的学术论文要对论文的严谨性进行个性化培养,锻炼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导师除了重视学生严谨治学外还要重视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及质疑权威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知识、能力、科研素养的学生。

三、结语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密码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引言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1]。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2]。《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豫教基〔2016〕123号)明确提出,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其中“社会实践”方面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要求采用写实的办法客观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拓展了视野,也对生活、对社会多了一份思考,这份收获是无法通过“刷题”获得的。

2015年高一暑假期间,在郑州十一中王晓旭老师的指导下,本人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你说的是什么――关于密码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2014-2015学年郑州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员。”以此课题为例,对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分析。

1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流程

1.1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3]。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也就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它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它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4]。

1.2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流程

根据老师指导和探索实践,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一般包括“分析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行动方案、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结论探究”五步流程(图1)。按照上述流程,对“你说的是什么――关于密码的研究”研究性课题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2分析确定选题

2.1确定选题的方法

选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前提。高一暑假期间接到研究性学习任务时,对选择什么样的课题进行研究,同学们想法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遵循选题是否有意义、是否适合中学生水平、探究步骤是否合理、研究结论是否清晰等标准,保证了我们选题的科学性。

2.2确定选题的实例

以上四条原则,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我们小组最终确定的选题是“你说的是什么――关于密码的研究”,就符合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课题内容贴近日常学习中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知识,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破译传统加密技术的小试验,验证了相关结论,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3制定研究计划

3.1制定计划的方法

与大家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在研究性w习中“学什么”要由你自己选择,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因此,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之后,我们首先要制定研究计划,也就是确定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想法或思路。一般来讲,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来制订研究计划:“问题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已经了解多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还需要了解什么?”、“为了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你将要做什么?”等等。当然,这个研究还会随着后来新想法、新信息的出现,而加以适时调整与修订。

3.2制定计划的实例

确定了“你说的是什么――关于密码的研究”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后,同学们经过分析,感觉密码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按照中学生目前水平,深入研究得出创新的结论比较困难,所以,我们把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工作计划进行了定位,主要是学习密码学的古今发展历程,了解一些简单的密码学构型原理,对简单密码进行制作破解等。

4设计行动方案

4.1设计方案的方法

通过分析研究计划的内容,确定整个行动方案的框架,再根据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和小组成员情况,设计调查研究方法和具体行动方案。

4.2设计方案的实例

(1)采用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密码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并对最新的成就进行研究,展开学习。分析古典加密(机械阶段)和近代加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编程)的异同点,

(2)采用实践法,通过有趣的密码破译游戏,让大家认识到密码的魅力所在。了解密码的基本原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和真实性。实践内容包括简单的替换加密法、换位加密法、进行密码加密法,以及利用米汤密写、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密码加密等。

(3)采用实践法,了解计算机时代加密矩阵法、替换加密法、换位加密法、多码加密法等加密技术的原理,通过小组实践演示进行密码破译。

(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问卷的方式获得不同年龄和职位人群的信息数据,调查人们对密码的了解情况和兴趣,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

(5)汇总研究性学习成果,由指导老师对小组的研究提出建议,小组成员进一步改进,对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汇总成文。

5开展调查研究

5.1调查研究的方法

按照设计的行动方案,通过诸如问卷、观察、访谈、查阅文献资料、搜集事物作品等形式,去获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料信息。

5.2调查研究的实例

我们小组首先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密码加密。在这个环节中用了两种办法进行密写,分别是米汤密写和柠檬汁密写。米汤密写就是利用米汤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纸上书写不会留痕迹,干燥后与普通白纸并无差别所进行的,就是将平常家中蒸米饭时的米汤降至室温,用毛笔蘸取米汤在纸上写字,晾干后用碘酒来显示,字体呈蓝色。而柠檬汁密写则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它需要将柠檬榨汁,再用毛笔蘸柠檬汁在纸上写字,晾干后将白纸与热源保持20cm距离烘烤,受热后变棕色,字迹就会像变魔术一样渐渐显现出来。而原理呢,则是因为柠檬汁中含有赛璐玢,晾干后纸上不会留下痕迹,柠檬汁着火点低于纸,在火上灼烧,密写后的地方会变焦面显出棕色字迹。

接下来我们小组成员们对密码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查阅了许多资料,并对从书上找来的密码进行了分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加密矩阵法(二分密码:二维的,用5×5的矩阵加密)、替换加密法(仿射密码:替换密码,一个字母对一个字母。凯撒密码:即将密文的每个字母向后推三位即得到原文希尔密码:运用基本矩阵论原理的替换密码。摩尔斯电码:由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组成,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以及更深一层次的换位加密法、多码加密法等。又通过学习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根据书中主角索菲・奈芙的密码破译工作,把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文字符号中蕴藏的深深的玄机来进行检验,别有一番乐趣。

最后,小组成员做了一些简单的小密码,并发放了一些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的年龄、身份人群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包括密码的运用以及对密码的了解等,了解了一些当代不同职业人员的对于密码的看法。

6进行结论探究

6.1结论探究的方法

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组织和加工处理,或者对原有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或者对各种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

6.2结论探究的实例

第一,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准备的不够充分,对于构成当今社会的安保基础――电子密码系统的了解不深,可以说只是懂了一点皮毛。

第二,在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时,因为没有老师现场辅导,再加上本身的思考不够全面,走了不少弯路,虽然最后完成了实验,但也给大家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了一个醒,遇事要多问,并且要细心考虑周全。

第三,当自己制作简单密码的r候,并没有完全掌握密码的精髓,有一部分是比葫芦画瓢做出来的,主要是因为研究不够深入。

7结束语

当今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密码学已越来越重要,本小组研究的“你说的是什么――关于密码的研究”课题是一个实践技术较强的探究,涉及到历史,化学以及数学相关学科的知识,经过大家一个暑假的辛勤探究,初步有了一些成果,对密码问题有了一定的看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对“分析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行动方案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结论探究”五个阶段有了明确理解,并掌握了具体步骤;通过自主完成有关密码验证的小试验,对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大家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在活动中领会到了小组协作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平时很难学到的,在未来生活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7

课题研究计划不同于课题申请表,是一份具体的实施计划书。课题申请表只是一个大致的设想,如同要盖一个大楼,计划盖写字楼还是公寓楼,多大面积,投资多少,几年完成,是个大致的框架。而课题实施计划则是一张施工蓝图,包括具体的工期、用料,施工要求都有,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图纸,看着它就能把楼盖起来。

课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1.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举例: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2.课题来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5.实验时间:2002年至2004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基本概念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人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但怎样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使基层中小学教师便于操作和评价,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讨,更需要具体的实验。本课题计划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调查中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并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二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广的时间,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习方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

2.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新课程在我市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学习方式的概念、范畴、作用,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步骤和预期效果。

2.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学习。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计划在实验学校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限定教师讲授的时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的

主动权。第三,在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同时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

3.进行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

随着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有了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技术化趋势,成为近年来教与学改革的热点。随着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实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探索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王敏勤负责,问卷的调查和组织由津南区教科室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刘志奇负责,实验部分由大港二中刘志奇具体负责。我们计划在大港二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初中)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

六、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3年1—2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王敏勤负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由刘志奇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写出本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

2.实验的实施和总结(2002年3月——2004年10月)

(1)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到2004年暑假,各实验小组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实验成果,研讨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2)2004年10—12月,各实验小组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组汇总各实验小组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二)实验的方法

严格的教育实验应采取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这样能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说服力强。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2004年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4、课题研究的目标;6、课题研究的方法;7、课题研究的步骤;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从3--8部分,回答“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8

收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2316);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丁云飞(1967-),男,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技术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在分析“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将传统的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制订了融合递进式企业实践环节培养方案。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培养方案;工程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18-05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1],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时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城市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的[2]。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3],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4]、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5]。文章以建环专业为例,对“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见图1)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方案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学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该方案实施“3+1”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图2是广州大学在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拟订的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建环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生产实习环节细分为设备制造生产实习、设备管理生产实习和设备安装生产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生产实习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如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到设备生产企业学习设备制造工艺,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图1广州大学建环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图2广州大学建环专业融合递进式培养体系

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卓越计划”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1.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

“卓越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系统化过程,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建环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建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各类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制冷空调设备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技术经营、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改造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程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环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等问题。而且实习环节又多以参观为主,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深入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实际工程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建环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年的企业培养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系统地深入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应建立稳定的企业培养基地

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三)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灵魂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的中心内容。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利用国家、省、学校各级部门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行业组织的各类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平台,引导学生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觉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保障条件的良性机制。同时,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各类研究课题,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等,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3.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

积极引导教师将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4.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

实验课程应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结果,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

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作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是实施“卓越计划”面临的最大挑战

“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要使学生具有未来“卓越工程师”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能力,但目前在高校,特别是广大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教学的条件不够,经验不足,渠道不畅。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这方面可借鉴交换生、联合培养“2+2”或“3+1”等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此外,可充分利用港澳优势,全方位加强与香港、澳门同类院校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应重视“本土国际化”的培养,利用在国内举行的各类国际性展会、学术会议等平台,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国际化训练。同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获取本行业国际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使多数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际化训练。

(五)质量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到企业接受一年的培养学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企业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卓越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严格的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监控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经历一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学生到企业接触实际工程,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与传统的实习环节不同,“卓越计划”企业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培养过程,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多,这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学生进入企业培养环节之前,要制订详细的企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必须对企业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编制详细的大纲,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逐步做到企业培养过程的管理与学校管理的接轨。

3.建立完善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基地负责人制度,细化各负责人的职责

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习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骨干课程教师的安排、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基地负责人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企业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在建环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建环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肖勇全.深入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暖通空调,2003,33(3):49-51.

[3]王海涛,沈恒根,程海峰.注册工程师制度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12,26(5):521-525

[4]邹国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90(1):72-74.

[5]董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49-52.

talenttrainingmodereformofbuildingenvironmentandequipmentengineering

specialtybasedontheexcellentengineertalentcultivationplan

DinGYunfei,wUHuijun,ZHUChihui,XUXiaoning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p.R.China)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9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设置;研究性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2.182

[中图分类号]F29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不仅有法律、策划等理论知识,还有各种土木建设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这方面知识需要拥有良好的地理信息掌握技术、测量、招标管理等技能,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是该专业技能学习的必修内容。但目前该课程的学习与网络环境应用紧密程度低,缺乏系统化的学习方式,需要进行研究性教学改进教学内容。笔者通过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现今该课程学习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该课程的改进建议。

1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特点

1.1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共享,可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该课程在学习时需要进行文献的借鉴、大量调查和假设,在缺乏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评估,这些方面的经验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查找分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探析活动,大部分都是学生自身的探究,主动性强,教学模式较开放。

1.2创新性强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对项目作出评估并进行策划,原有的项目规划通过大量的语言描述,使计划书看起来杂乱无章,缺乏总结归纳。但是现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划书,可通过作图,将各部分内容以系统化的简短语言描述出来,并对图形加以绘制,使各部分实现列联分析,加强各部分相关程度。通过网络计划图的勾画,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的掌握如果只落实到书面上,只是对理论的复制粘贴,通过网络计划书的勾画,才能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1.3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内容涉及多专业知识,理论学习过多,长时间积累却缺乏实践应用会导致学生实际分析能力下降,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可有效将学习理论以网络信息共享的形式适时应用于策划管理,对于地理信息知识可利用网络更好地进行区域分析。同时,对于营销、估算等内容利用网络计算工具可实现数据的精准化,确保不会出现人为失误。

1.4贴合时展

现今作为网络沟通交流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环境,针对此现状,现今教育教学也逐步将网络应用于学习当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有大量的网络策划图、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将课程向网络化环境发展,贴合时展的理念,有效促进了该课程的革新,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对于网络应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网络设计、网络搜集、网络借鉴等手段,更加深入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性质,增强专业能力。

2基于网络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难点

2.1开发建议书的述写

该课程内容重点就是对开发与管理阶段的策划述写,一项工程的完善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前期准备工作,而开发建议书就是对投资项目做一个整体构想,以规划性的建议探讨该项目的开发价值。而建议书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建设规模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需要有详细数据调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可了解某项工程的调查内容,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基于实际数据,学生可获得详尽信息,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2.2计算机应用

通过对拟建项目开发建议书的了解,之后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经过进行网络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里可增加数据支撑,以确定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通过网络获得的大数据,成为房地产研究设计中的重点,使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将计算机应用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2.3开发设计环节

一般开发设计环节需要有明确的项目策划书,但是书面性的项目策划书体系过于庞大,内容比较杂乱,不便于翻阅与查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发设计,可形成规范化的流程图,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做出直观清晰的网络规划图,建立大体框架的雏形,便于翻看与整理。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房地产设计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房地产的建设施工起到了引导作用,缺乏这一环节,房地产工作便无法开展,以致这一内容成为该课程的难点。

3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3.1网络信息共享程度

研究性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比如法律、项目策划、营销等方面。目前我国与该课程资源相关的网站大约有4000多个,其中涉及了房地产的综合网站、各企业信息、中介服务、法律规范改革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有一些私密性的信息并不对外公布。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基础上,学生可利用学校内部的知网、外文数据库、超星、维普等与企业联合的网站,学习到相关课程的信息,可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信息共享的便利。

3.2网络应用程度

基于网络环境对于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掌握教学过程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的掌握程度,因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用多方面信息与数据的结合才能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单靠经验理论不能得到,需要经过网络的数据库查找验收,因此,网络的应用程度对该课程的深入具有重要影响。

3.3网络教学方式设置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内容丰富,因此,目前教育方式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对于网络课程的应用并未普及。学生在进行法律知识、人员管理、土地所有权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时,这种理论授课的方式可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但是对于项目策划、课设方面的实践学习,如果依然采用这种形式,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今房地产的形势并不乐观,如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会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缺乏实践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网络环境下开展该课程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改进,找到更多实践数据分析项目策划的优缺点,提升学生的课设能力。因此,固有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时宜,需要改进。

4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构建

4.1先进行教学方式设置

首先,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应主动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找到相关数据和信息内容;其次,分组讨论(也可自主探究),组内探究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主动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内容;此后,小组内进行课题设置(自行研究课题),研究问题相关内容,各组员进行分块管理,然后大家讨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课题的结论,反思探究过程的问题,并对课题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新问题。

4.2网络应用更明显

一是对课程内容的网络深化,即房地产的内容知识通过网络分析,比如某地产公司的项目策划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只做了关于开发环境、施工规模、技术三方面内容的评估,它缺失的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以往文献,通过借鉴文献,并根据当地建筑环境进行实际分析,作出符合当前发展的风险评估,并作出网络计划图,以直观的网络规划形式将课程内容应用。二是对网络信息数据的应用,现今属于大数据时代,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数据信息利用也不能基于某一年或是某一项,必须要经过多项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做出全面分析。比如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融资,融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依靠经验和简单的经验进行规划,因此,在网络大数据的影响下,学生可分析多年来某项目的融资情况,网络分析大大减轻了人力分析的困难。

4.3研究性教学基于实际

房地产行业现在处于低迷时期,那么对于其开发与管理的教学需要基于现今实际,分析各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通过网络,可学习得到一些实际的教学内容分析,比如依据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增幅统计发现,虽然现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但是依然有接近四成的富豪加入房地产建设行业,可是依据2014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经济效益的评估发现,在2013~2014年间,整个房地产行业持续亏损,即使效益高的企业也仅有2.6%的利益获得。以往人们热衷于房地产投资是因为其经济效益获得高,那么在低迷的时候依然有多人愿意投资房地产行业,基于这个现状,教师可结合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规划,让学生基于实际分析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房地产的开发存在多大的风险以及提升房地产竞争优势的项目有哪些。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网络的多方面数据,网络调查等方式,自主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发展态势及房地产行业的行业规范。基于实际的研究性教学,可通过网络环境的运用,很好地得到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通过对实际的分析,学生也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经验应用出来。

4.4网络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知识点冗杂,主次不清,并理论教学占据过多课堂时间,使得网络教学内容因缺少课时,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应将知识内容区分成主要和次要两方面,合理进行课时分配。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比如管理学的概念、城市概念等,只在理论课堂讲解,网络教学不应浪费时间再讲解一遍,对于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等重点内容优先讲解,增加课时。并利用计算机设备,对于知识点进行作图分析,对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数据教学要严谨,最好使用基于调查的数据,防止出现分析纰漏。

5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传播、策划、估算、处理项目的内容与数据,使该课程专业内容的学习更加完善。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结合网络的优势,通过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等特点让学生更加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设计的更加完善,不断提升课程专业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2]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

[3]张研,包恩和,周月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4(11).

[4]贾晶.《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6).

[5]王洪海,范海荣,高秀青.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6]谢婷,刘樱.“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研究生的学习计划篇10

关键词:拔尖人才培养;学习过程;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58-07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王文(1987-),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

一、研究背景

拔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停止对拔尖人才培养的实验和探索。近年来,在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更是加大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一计划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内容。该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1]。

山东大学(以下简称“山大”)于2010年正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成立了“泰山学堂”(以下简称“学堂”),依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基础学科进行拔尖人才培养。山大提出,泰山学堂“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目的,不以职业为目标,不以培养官员为目的,不以培养亿万富翁为目的,旨在培养‘大学问家’、‘大科学家’”。

二、问题的提出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培养未来科学领军人才的重要战略,也是研究型大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实践。该计划力图在各个培养环节上进行创新,包括招生方式、师资配置、教学计划、联合培养等。同时,国家、地方和院校都十分重视计划的建立和实施,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充分地支持。在一些较早开展拔尖人才培养的院校已产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这使得人们对该计划的前景抱以充分的信心,也给新近参与该计划、尚未产生代表性成果的院校注入了强心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有不少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然而,这些意见和建议大多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未能触及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且多是自上而下对该计划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的视角。学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教育核心要素的实证研究,未能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人才培养的效果,也无法对现行模式进行有效的诊断。本文将通过学生自我报告的学情调查,以泰山学堂为案例,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自我报告的学情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学习过程中的课程、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四个核心要素,在与该校同学科本科生平均水平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检验现行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发展上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工具及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调查工具是“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该工具最初产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后经汉化形成中文版本,自2009年起在清华大学课题组的主持下连续开展了4轮全国调查。2012年,全国共有59所院校参与调查,其中包括山东大学。

本次调查对山大非毕业班全日制本科生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200名被试,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1071份,经测谎题等进行数据清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070份。同时对泰山学堂进行全样本抽样,发放164份问卷,回收135份,回收率为82.32%;其中有效问卷135份,有效率为100%。作为综合性大学,山东大学全校随机样本中包含多个学科。为避免学科差异带来的影响,本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时,在不包括泰山学堂的全校随机样本中选取了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五个学院共160个样本作为参照对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组样本的学科同质性。

本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样本与总体在性别、年级、民族、学科和专业上的对比可知,泰山学堂样本和同学科非学堂样本均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四、研究结果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运用两组指标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组指标是由美国研究团队根据测量题项在教育实践中构建的跨国可比指标,第二组指标是由清华课题组根据教育核心环节、对问卷题项重组后形成的一系列“诊断性指标”。经检验,2012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问卷两组指标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

在运用以上两组指标的同时,本研究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框架(QualityFramework)”进行分析。在该框架中,教科文组织将课程、教师、学习者(学生)和学习环境作为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四项核心要素(coreresources)[3]。本研究将“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工具中的两组指标整合为学习过程中的四个核心要素,形成本文的分析框架。表1归纳了各个核心要素与对应的分析指标。

表1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与对应的分析指标

核心要素对应指标

课程课程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

学生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拓展性学习、教育收获

教师生师互动水平

学习环境主观环境:学习心理状况特征

客观环境:校园环境支持度

以下将围绕四个核心要素,结合该校各项投入和举措,对具体指标展开分析,全面考察泰山学堂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一)核心要素:课程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学堂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适和完善,以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与其他相同学科的专业相比,学堂课程体系有以下几个主要变化:(1)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学堂课程由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和个性化课程组成,通识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核心通识课程;学科平台课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计算机五个学科的基础课程;专业课包括本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个性化课包括专业前沿讲座以及前沿讨论班。(2)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的设计和组合,减少课程门数,整合精化内容。(3)增设拔尖创新模块,开设个性化课程。(4)加大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增加自选课程的门类,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下将通过“课程认知目标”和“课程严格要求程度”两个指标对学堂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1.课程认知目标

衡量课程质量有诸多标准,如,课程目标是否清晰、课程内容是否前沿、课程是否公平并具有包容性、是否以学习者为中心并益于学习者友好接受等。“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中关于课程目标的题项建构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之上,将课程的认知目标分为五个层级:记忆(记忆课堂或阅读中的事实、观点或方法)、分析(分析某个观点、经验或理论的基本要素)、综合(综合不同观点、信息或经验,以形成新的或更复杂的解释)、判断(判断信息、论点或方法的价值)、运用(运用理论或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或将其运用于新的情境)。已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课程应覆盖所有层级的认知目标,并对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应体现认知目标层级的梯级设计,进而实现所有目标的合理发展[4]。

本调查考察的是学生认为所修课程是否强调这些认知目标,即学生所感知到的课程认知目标。通过t检验及效应大小检验发现,学堂在“记忆”和“运用”两层目标上的得分低于该校非学堂课程,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三层目标上的得分高于非学堂课程,其中“分析”和“判断”显著高于山大同学科非学堂课程(p0.3)。这说明相对于对知识的记忆,学堂的课程更强调思辨与分析。同时,学堂重在培养基础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因此课程并未着重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此外,还需注意课程认知目标随年级的变化趋势。为说明认知目标层级的阶梯设计,本研究参考了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课程认知目标随年级变化的趋势。由图2可见,美国大学对“记忆”这一低层目标的强调程度随年级增长而下降,其他四层高级认知目标随年级增长而显著上升,符合教育学规律。而学堂对“记忆”的强调随年级而递增,“分析”随年级递增且在大三时发生急速的增长,“综合”随年级增长而降低,“判断”和“应用”两层目标的峰值均出现在大二年级。这说明,学堂课程体系需要更科学的梯级设计,应考虑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调整重点、完善贯通,使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2.课程要求的严格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泰山学堂的课程在严格程度上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难度大、要求高,学堂学生需要“努力学习以达到课程的要求”,其得分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2)。(2)强调科技期刊的阅读。学堂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学堂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科学研究、阅读科研文献,因此在专业期刊上的阅读量显著高于非学堂学生(p

(二)核心要素:教师

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察“教师”这一要素,分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情况。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堂整体的生师互动水平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p0.3)。进一步分析发现,学堂的优势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学术性互动,即与学业相关的互动。学堂学生在“师生课外讨论学习”和“课外与老师一起做研究”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该校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5)。这源于学堂独特的教育模式:(1)实行导师制,采取小班授课,保证学生和教师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接触和互动。(2)注重研讨式教学,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能与教师就学习中的观点和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3)强调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而言是研究性教学),寓教于研。教师将研究过程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把将研究成果化为教学成果,学生通过参与研究获取知识、更新知识[5]。

在学生与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社会性互动上,学堂学生的得分与其他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如:与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讨论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讨论职业发展规划等。由此可见,相比社会性互动,学堂的生师互动侧重学术性互动。

(三)核心要素:学生

本研究对学生的分析集中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在校期间的教育收获。

1.课程学习行为

对课程学习行为的分析表明,学堂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堂主动性高。学堂学生课堂表现更活跃,更加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常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做口头报告。这也说明学堂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学生的互动与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提问和发言。(2)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堂学生课前未完成作业的情况显著少于其他学生。(3)课外讨论较不活跃。学堂学生在课后和同学讨论作业的得分低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使用媒体讨论作业的频率也显著低于其他学生。(4)学堂学生平均每周课外用于学习的时间(包括复习、预习等)比其他学生多1.2小时,但是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少1.8小时,在兼职打工和健身锻炼上投入的时间也少于其他学生。

2.课程外的拓展性学习

根据拓展性学习行为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学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社会实践、参与课题和竞赛)、就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报考证书)、社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如集体活动、志愿服务、参与社团)。调查数据显示:(1)学堂学生在学业导向的拓展性活动上表现突出。除了前文提到的“课外与教师一起做研究”,学堂学生在“听各类讲座报告”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p0.3)。除了校内各类讲座,山大自2011年起专门为学堂学生开设“名家讲坛”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丰富了学生可获取的讲座资源。(2)在就业导向的拓展性学习行为上,学堂学生的表现并不突出,比如“报考各类证书”一题的得分显著低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p0.3)。这与学堂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关——不以学生的就业为培养目的,旨在培养学术科研人才,因此学生就业导向相对较弱。(3)在社会导向的拓展性活动上,学堂学生的表现不如其他学生。调查显示,在学堂中仅有40%的学生参加过实践调查、24%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60%的学生参与了学习团体;而在其他学生中,参加过这三项活动的比例分别是80%、71%和76%,显著高于学堂学生。

3.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

在教育收获上,学堂学生认为自己在“批判性思维”上的进步显著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的自我评价(p0.2),这与学堂推行研究性学习密不可分,也呼应了“课程认知目标”中对“分析”和“判断”两层目标的强调。

在其他方面,学堂学生与其他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包括:知识涉猎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效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四)核心要素: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分为主观的个体心理环境和客观的外部社会环境,在本调查中对应的指标是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特征和校园环境支持度。

1.学习心理/状况特征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特征包括专业兴趣、学业成就期望、学习动力、学习乐趣及学习意义感。调查数据显示,学堂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学习动力上的总体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选择学习动力“很强”的学生在学堂中占21.6%,而在其他学生中仅占0.6%。两类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也各有侧重,学堂学生在“探索事物和知识的兴趣”的动力来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就业升学”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学生,详见表3。

在学习过程中,88.2%的学堂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想尽办法克服”,73.4%的学堂学生感到“自己专心致志学习时内心充满快乐”。但是,仅有24.4%的学堂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意义感,其余75.6%的学生均在不同程度上同意“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所学的东西对我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确实应当引起学堂教师和管理者的注意。

在专业兴趣上,学堂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p

在学业成就期望上,学堂学生的首选是出国攻读硕士或博士,其比例高达61.2%,其次是国内攻读博士,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个人未来学业的期望与学堂培养“大科学家、大学问家”的目标一致。但也需注意到,有14.2%的学堂学生表示从未想过未来的学业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其比例远高于同学科非学堂学生选择该项的人数。这说明部分学堂学生尚未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需要更为细致的指导,以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2.校园环境支持度

如前所述,学校为学堂学生提供了诸多配套资源,如配备优质师资、开设个性化课程等。但调查结果显示,学堂学生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该校平均水平(p0.3),说明学生并未感受到来自校园环境的有力支持,详见表4。

学校对学堂进行了多方面的投入,但是学生却未能在学业和生活上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这说明教育资源的投入无法直接转化为学生能感知和接受到的指导。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师的用心教学方能发挥作用,而在学生的人际关系、集体生活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五、讨论

本文使用“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围绕学习过程中的四大核心要素——课程、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综合考察了该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的特点。

1.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基地之一,泰山学堂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归纳出学堂各核心要素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建议。

(1)课程。在课程认知目标上,学堂的课程体系仍需进行更科学、更合理地建构,随着年级增长,应逐渐弱化对“记忆”的强调,而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分析”、“综合”、“判断”、“应用”四层高阶认知目标的设计。在课程要求严格程度上,学堂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高了课程的强度和难度,加强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挑战度。

(2)教师。学堂通过实行导师制、推行研究性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讨论学习问题,并在课外与教师一起开展研究。但是,学堂的生师互动只局限在学术流,缺乏社会性的交流,如个人发展规划的引导、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讨论等。

(3)学生。学堂学生在课程学习行为上表现突出,在课上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下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讨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课程外的拓展性活动仍有不足,较少参加有助于社会性发展的活动。

(4)学习环境。在个人心理环境层面,学堂学生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可以在学习中克服困难、感受快乐,对自身有较高的学业期望;同时也有部分学生缺少学习意义感,尚不能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在社会环境层面,学堂学生在人际关系、多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较少感受到学校在学业和生活上对自己的支持。

2.资源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学生的教育收获,拔尖人才的培养在投入大量资源的基础上,更应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学堂为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然而学生却无法很好地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指导与支持。可见,人才培养并不只是生源、师资、设施与经费的简单加和。如何将拔尖人才这一高等教育目标转化为大学阶段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直接受益,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6]。

3.拔尖人才培养要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下而上对教育环节进行审视与诊断。若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发展需求,便无法建立起真正有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本次调查除了通过选择题考察学生的行为与想法,还通过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题目收集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堂过于看重学业成绩,而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指导;部分教授与学生有距离感,“在课堂上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学习和生活条件需进一步改善,如提供更好的自习室和宿舍资源;学校虽注重学堂的建立和运行,但是“对学生本身的关注不足”。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切身需求,应引起校方足够的重视。

最后还需指出,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局限和不足。(1)本研究将泰山学堂作为一项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旨在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学堂现行培养模式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并未深入探讨“拔尖人才”的内涵和标准。(2)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并不是专门针对拔尖人才的测量工具,因此没有涉及研究性学习、学术能力培养等与拔尖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环节。(3)本研究主要对定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一些现象和特点,但若要探究背后真正的原因和机理,必须结合质性研究进行,如参与观察学堂课程,对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等。(4)本文仅对山东大学泰山学堂进行了分析,若要全面了解中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还需对更多案例院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9所高校实施“拔尖计划”[n].人民日报,2011-02-28(02).

[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nSSe-China问卷使用手册(2012)[R].2012.

[3]UneSCo.QualityFramework[eB/oL].http:///new/en/education/themes/strengthening-education-systems/quality-framework/technical-notes/,2013-02-22/2013-10-24.

[4]史静寰,等.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