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0:18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1

[关键词]国际商务专业“2+1”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外贸人才的实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能迅速顺利进入并融入企业,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而“2+1”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之一就是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中职学校的毕业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

一、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看,国内政策调整及成本变化、内需及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调整、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都对我国这几年对外贸易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贸行业的前景仍然是十分乐观的,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行业。然而外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进行对外贸易,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根据2010年的《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所做的预测,2010年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总数达到79.344万人,而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总数为13万人左右,即使这些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仍然有很大的缺口。这也为意味着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就业市场。中职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的外贸人才。普通外贸人才包括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业务员、货代员和文员等。而这些外贸人才的培养对中职国际商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要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真正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要求与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脱节。就业市场中职生的需求基本是定位在基层的劳动者。企业对他们基本技能的要求远大于理论知识的要求,然而按照传统国际商务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中职国际商务理论知识的传授大于实操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难以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如下:首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分两部分教学,英语类课程由英语老师授课,贸易类课程由国贸老师授课,缺乏既懂商务又懂英语的复合型教师,更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其次,在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较高,实验、实践环节的课时较少。再次,一些中职学校使用专业教材都是传统式的教材,而适合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材应该是按照外贸企业业务流程编写的实训教材,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材。最后,目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软件模拟实训进行,这种方式较以往的实训方式有了较大的进步,提升了学生对于外贸流程的认识,但是与企业实际业务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课程体系不尽合理。一方面,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部分教材就是将高等职业学校的教材进行一定的删减编写成中职国际商务教材,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上基础课的比例过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而在学校学制改为“2+1”模式后这一课程比例亟须调整,以保证学生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在校学习时间与技能考证较难协调。在中职学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学生进行四个学期的在校学习,第五个学期开始校外实习。时间上不利于学生考证,如学生在第四学期,可以参加6月份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考试,但第五学期开始(即9月份开始),学生就要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然而外贸类资格证考试的时间大多在9月份以后,如外销员资格考试时间在每年9月份,货代员资格考试在每年10月份,跟单员、报检员资格考试时间每年11月,而报关员国家规定至少要大专以上学历才能报考。

三、对“2+1”培养模式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

1.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调整。基础教育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第一学年设置了过多的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就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尤其是实施“2+1”培养模式后这种矛盾就更为突出。对于基础教育类课程课时不用太多,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更多的学习时间分配给专业课,保证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充裕。

2.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关系调整。国际商务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较多,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货运员、报检员、报关员。但综合学生的基础和考试时间上看,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比较适合参加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首先,从基础上,学生必须学习完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后,才能参加单证员资格考试。其次,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安排在6月份,学生可在第四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备考。其他外贸类资格证考试都安排在9月份或9月份以后,采用“2+1”学制的学校的学生此时都已在校外实习,学生边工作边备考的效果不佳。对此,可以将课程关系做一下调整,外贸单证课程可以以专业核心课教授,其他外贸类的岗位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程主要给学生训练各个岗位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便学生实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和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外贸类相关工作岗位对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外语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反映最实用的外语类课程是商务英语听说和外贸函电等专业外语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需求,加大外语尤其是专业外语的训练力度,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场景下,熟练地用外语进行沟通。

4.多渠道,宽途径提高学生的技能实操水平。首先教学计划中应该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的课时,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利用实训室的设备,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完善各种模拟外贸实操应用软件的功能。通过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操作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加大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将课程与实践基地的特点相结合,鼓励老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将学习后的经验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实践的有效对接。

5.中高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对接。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同学报考高职考试以及中职和高职学校的联合培养学生的模式的开展,中职学校所设置的国际商务专业也要与高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对接。这其中也包括专业对接、课程对接、岗位对接和证书对接。以课程对接为例,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课程是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都开设的。中职教学的重点在于教授对外贸易的基本流程,要求学生根据资料模拟业务操作,课堂教学以中文教学为主;而高职教学英文授课比重加大,老师不仅教授外贸流程,同时教授外贸礼仪交际、业务谈判以及企业管理等,注重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之处。这也需要中、高职专业教师处理好课程教学的重点,避免过多的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总之,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须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方案(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

[2]李春霞.提高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广东教育.职教,2011(12)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80-02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努力与国际接轨,2012年我国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规划指出,到2015年,要大幅度增强教育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初步建成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有影响的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其国际化状况受到关注,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也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距离国际化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课程国际化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

一、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目标定位

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决定了课程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双向的,既包括引入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努力与国际教育接轨,也包括输出本国课程资源,扩大影响力以及吸引国际人才。各国在全球化冲击下根据自身水平、特点制定不同目标。通常而言,因经济技术以及教育水平差异,欧美地区多为课程资源输出国,亚洲地区多为课程资源引进国。

对于欧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而言,通过语言学习、国际问题教育等课程让本国学生走向国际化,其课程的国际化更加注重的是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输出。一方面吸引世界各国优秀人才,打造国际优秀人才集中营,为其国发展效力;另一方面,依靠教育资源优势吸引世界各国学生到来,赚取教育红利,促进其经济增长。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级学府以网络公开课形式传播先进知识,其目的也在于展示其教育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我国教育改革起步晚,与国际接轨程度低,尚不属于教育资源优势国,在2016年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我国学校在前100名中仅有3所入围,且前20名中美国高校占16所,英国占3所,加拿大占1所,中国没有学校入围。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中,一是应当注意课程资源的输出,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地位,二是应当将目标定位在通过课程资源引进,努力追赶国际水平,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问题敏感度以及全球问题参与解决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因此,现阶段课程的设置应围绕把本国人才向国际化方向培养,侧重在课程国际化内容的引入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调整。

二、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不容乐观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影响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首要因素,我国虽然已经重视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但其发展不容乐观,很多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仍然仅仅停留在增加几门全球通史类课程上,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方面都未能将国际化目标实现真正落到实处。

1.国际化课程设置未成体系

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比重低,课程门类少,培养的人才缺乏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课程是指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环境的生存能力的课程,通常包括开设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区域研究课程、国际主题课程、不受国界限制的全球性危机课程等。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化课程开设数量少,且未成体系,多开设了解性的专业相关国际延伸课程以及国际主题课程,对于区域研究以及全球性危机等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则很少涉及。在我国985高校中,除了西北工业大学有专门谈到其开设了67门校级国际化课程,中山大学设置了“全球视野”大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外,其他高校对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少涉及[1]。985高校是国家重点高校,集中了我国高等教育优势资源,在国内处于教育一线水平,这些学校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情况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世界公认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顶尖学府国际课程开设均占很高比例,如哈佛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5%;哥伦比亚大学开设1300门国际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3%;耶鲁大学开设1500门国际化课程,占总课程门数的50%[2]。并且在这些课程中具有国际现实意义的课程占比很高。如此巨大的反差反映出在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中从数量和种类上我国高校都缺乏国际化课程的开设。

2.语言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专业英语不受重视,缺乏针对性语言训练。我国高校的语言课程大多停留在低年级时开设“大学综合英语”一类基础类课程,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语言训练十分有限。据调查,重点高校中平均每校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平均每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72门,占其课程总数的2.5%,使用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数为平均每校10个,占专业设置总数的7.4%,除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外,其余高校的全英语课程建设似乎都处于起步试行阶段,数量很少[3]。这些数据在包含非英语外语的情况下都显得十分单薄,可以推断,英语课程的数量更是极少。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基本前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熟练使用英语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研读英文原文文献、用英文进行专业问题讨论都是学生基本且必要的国际化能力,而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实用性、专业性的英语课程还存在较严重的短缺。

3.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脱轨

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不符合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国际高校主流课程形式以师生互动为主,注重培养主动思考、合作讨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校课程授课仍然停留在高中应试教育课程形式水平,把课前应做好的基础知识学习以及相关资料搜集放到课堂上由老师灌输,学生不费精力地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没有思考过程,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没有全面开展。信息单项传递的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也失去独立探索、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课程授课形式对于思维方式、主动探究能力等有重要影响,课程授课形式与国际高校主流形式的脱轨会使课程国际化的目标难以实现。

4.暑期国际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高校与合作国际高校对接不畅,国际暑期课程流于形式。国际暑期学校课程形式本意是让本国学子有机会直接接触国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国外开设的暑期课程有不同分类,有的主要是基础文化了解,有的则有一定难度需要专业知识背景,但我国许多高校在参与国际暑期学校课程时并没有加以区分,很多情况下所筛选的学生水平与所参加课程并不匹配。国际暑期学校是全英文授课,且课堂活跃互动频繁,不仅仅对外语读写要求高,同时对听说也有较高要求,通常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难以达到要求,但同时,由于课程时间较短,国际暑期学校所提供课程、活动通常是基础科普性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适用。语言能力限制低年级学生,课程内容又限制高年级学生,加之国际暑期学校多为自费项目,路程及住宿、课程费用已经在3到5万人民币之间,经费问题让参与人数受限。国际暑期学校更多地成为学生出国休闲游玩项目,虽然有助于了解国外文化,但对于专业的国际化并没有太大帮助,依靠此种课程形式推进课程国际化的初衷被大打折扣。

三、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因素

高校课程国际化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保障下,在高校平台,依靠师资力来完成。国家政策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指向标,而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决定着高校是否会真正采取措施落实课程国际化。除此之外,作为高校课程国际化具体操作主体的师资更是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程度。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障碍因素具体表现为:

1.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主要在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与政策的引导下展开,国家的战略目标定位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实施的导向和保障。虽然在全球化时代浪潮影响下,我国已经意识到教育也要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法律、规划中提到国际化问题,但我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国家战略,而是将这一内容零散地分布在了整体教育改革的规划和政策文件中,缺乏完整、系统的目标体系,造成高校课程国际化推进停留在无序发展状态上。除此之外,我国现有教育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很多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仅仅是提出了“国际化”这一概念,且文件大多强调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互动,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但对于怎么样实现高校教育国际化没有提供具体策略,特别是针对高校课程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法规十分匮乏。没有成文的明确的战略体系,没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保障,使得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改革方向不明确,影响整体国际化进程。

2.高校国际化教育理念不足

高校管理人员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决定者,其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意识不到课程国际化是当前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要求,所以通常只是被动地为了响应国家对高校国际化的要求,增加几门国际知识普及型课程,开设一些双语课程或不加以认真筛选对接地参与国际暑期合作课程项目等,没有实质推进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对课程国际化方式认识有限,忽视课程授课形式,导致课程国际化水平无法提高,成为空架子。

3.国际化师资力量有限

教师是高校课程国际化最终的推进和实施者,其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水平对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以及课程形式的国际化有最直接的影响。许多研究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在国际化中的参与能力在被调查大学课程国际化影响因素中名列前茅。通常没有亲身体验、没有接触过不同文化的教师会缺乏对国际化的理解,难以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一项基于上海27所高校的研究表明,海外研修对于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涉外课程形式的转变均成正相关关系[4]。但是我国有能力开设双语、全外语授课的教师人数有限,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就国际现实问题开设课程的教师更是匮乏。高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通常选择派出访问学者的形式,而访问学者由于交流时间短,难以形成深入的国际化认知,在向课程转化过程中缺乏国际化的系统性,导致我国高校师资国际化水平有限,直接制约了课程国际化的推进。

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高校课程国际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毋庸置疑,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高校的课程设置理念以及师资力量都起着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课程国际化,必须要提供前提保障。

1.完善战略目标导向,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国家战略目标的明确是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方向,我国需要尽快形成战略目标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细化战略目标,并形成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美国坐拥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顶尖高校,这主要得益于其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推动和保障,特别是2012年美国教育部专门出台政策文件明确了国际教育的战略目标体系,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环境使其高校课程国际化飞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应当确立长远战略目标:传播优势课程内容及形式,服务国际教育;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当前确立目标定位:努力实现高校课程与国际接轨。在宏观目标指导下,根据高校课程国际化涉及的课程内容、形式等要素,明确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要有依据、有抓手、有评价标准。

2.提高课程国际化认识,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高校应当发挥自主意识,认识到高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时代要求,为了学校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国际化改革。不接受国际先进知识、不参与国际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难以培养出适应世界发展状况的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增加留学归国人才比例,另一方面,不能仅停留在国际人才比例这一数字上,要加强学校师资的国际化素养,鼓励教师参与海外研修,将高校的课程国际化发展与教师专业相结合,并将国际化细化为如外语授课能力、国际课程开设门数等指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之一,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向国际化发展的积极性。教师本身的国际化水平是影响高校课程国际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要完善教师海外研修项目体系,提供多种类型研修活动,并注意研修项目的延续性,培养一支国际化能力全面并且对国际化了解足够深入的教师队伍,将国际化的视野、知识和形式良好地融入到课程中去。

毋庸置疑,高校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课程的内容、形式与世界一流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水平相差甚远,这不仅仅是课程设置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国家战略目标的不清晰、针对性政策方针的缺乏,使得高校课程国际化方向不够明确,操作落实缺乏依据标准;高校对课程国际化认识不足,使得高校在推行课程国际化中缺乏主动性;师资国际化水平不能满足需求,更是直接导致课程国际化质量不高。因此,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国家和学校各层面给予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凡.我国“985”工程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国际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

[2]高有华.美国大学国际化课程建设特点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3]程莹.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8)

[4]刘春香,赵中健.从课程国际化视角看高校教师海外研修之成效[J].教师教育研究.2014(2)

[5]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0)

[6]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7]王若梅.解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J].江苏高教.2011(2)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并将高端会计人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国际化提升到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可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今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会计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专业人才尤其是被选为国家或地方会计领军人才行列的,几乎都接受了高等会计专业的教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国际先进的会计标准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滞后的冲突

(一)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计国际化离不开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支撑。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建设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8年和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2010年4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和时间安排,从而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保驾护航、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支撑的“闭环式”标准体系,会计、审计、内控、信息化四大会计标准系统四轮驱动、齐头并进、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与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世界范围来看,欧盟、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实施和采用iFRS,金融危机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启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一系列的磋商合作。可见,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是当前最重要的会计环境特征。

(二)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相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飞速进展,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自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成为政府及教育者的常用口头标语,国内高校也普遍将国际化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成效显然不如人意。国际化往往只是口号,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即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也只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我国的形势特点。做好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是关键。随着iFRS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会计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了解会计国际化的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和aeCC一直强调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且学者们就会计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国际化课程设置经验。可见,我国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严重滞后于海外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改革,与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严重脱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应对加入wto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培养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或国际中介机构需要的人才,构筑这类人才教育或后备力量培养的制高点迫在眉睫。但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为此,Bedford委员会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了一系列报告、目标和说明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及其带来的人才新需求,改变和重新构架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已在会计教育界达成共识。笔者以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和等效为背景,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会计学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主要障碍,为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三、会计课程体系现状及重构

(一)会计课程体系现状目前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滞后,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较多,且内容狭窄,种类不丰富,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于能力的运用方面关注不够,教材难如人意。葛敬东(2009)系统调查了国内30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情况后发现:课程门类划分过细,或按行业、或按业务、或按专题划分,导致会计知识缺乏逻辑衔接而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没有统一学时标准,缺乏对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实务课超重,使学生缺乏会计理论和抽象能力培养。刘永泽、池国华(2008)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和定位不清、理念落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资源投入缺乏动力,以及会计教育的经验交流不足,是导致当前会计课程设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会计课程体系重构思路albrecht&Sack(2000)指出,会计课程要强调基本原理或原则的教育与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孙铮、王志伟(2002)建议专业课程采用国际权威教材。李晓慧(2009)考察了英国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方宝璋(2004)对我国会计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增加国际会计、国际经济法规课程的内容、加大电算化会计和网络化会计课程的份量、开设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等选修课、拓宽专业基础课、精简合并专业课、调整选修课的建议。此外,mayetal.(1995)调查研究还表明,会计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尽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已受到政府、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怎样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当前会计国际化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如何应对全球准则趋同的新趋势,如何满足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应该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四、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为了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在国内会计教育具有一定影响的东北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对这10高校负责会计本科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或会计学院/系院长/主任)展开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10所高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0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会计学科综合实力的三个梯队,一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老牌的部级会计学重点学科,二是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代表国内会计本科教育的一流学府,三是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代表了新升会计本科院校。虽然这10所高校的会计学科排名有所差距,但每所高校的会计学科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自己的会计本科教育特色。10所高校均有硕士点,8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其中4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所为国内从事会计教育最早的学府,1所为地方财经高校的代表。之所以选择学科带头人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深谙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具备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改革方向的战略能力。学科带头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富有一线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笔者旨在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分析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主体内容及当前进行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参考adhikarietal.(1999),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5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展情况,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内容的重要程度,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调查问卷于2013年4月7日以电子文档形式发放,并于2013年4月16日全部收回。10份问卷填写完整,有效问卷达100%。

(二)10所高校学科带头人概况10位问卷对象拥有博士学历的9人,在读博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所学专业均为会计学;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平均约为19.3年,其中从事会计教学工作30年以上的1人,20-30年的2人;8人曾教授过国际会计相关课程。被调查对象的背景数据表明,问卷对象均为接受过会计专业教育的高学历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会计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会计国际化视野和会计国际化课程教学经历,而且均为各高校会计学科带头人,掌握所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会计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见解。

(三)会计国际化课程开展情况10位问卷对象中有9人认为有必要进行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改革,说明国内高校已普遍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会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国内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有如下困惑:

(1)是否将国际化作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10所高校均已将国际化列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说明我国高校均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纳入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会计本科办学特色。

(2)是否设有国际会计专业、是否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设有国际会计相关专业,7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海外资格证书的教育与培训。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国内高校纷纷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如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本科专业设置了国际会计方向,天津财经大学的会计本科设置了aCCa方向,上海财经大学设有美国会计、aCCa和CGa三个国际会计本科专业,江西财经大学也设有aCCa本科专业。在设置国际会计专业的同时,许多高校还积极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有国际会计中澳班(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aCCa班(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CGa班(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

(3)是否有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是否引入海外原版教材。9所高校有专职教师海外研修计划,8所高校引入了海外原版教材。可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各高校制定了各类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或方案,公派校内优秀教师海外进修,促进国际交流。在这方面,普通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资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其可能的原因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展国际交流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而地方高校国际合作起步较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财物以追赶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教师海外研修和海外教材引入方面,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积极与主动。

(4)是否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8所高校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2所高校在既有的会计课程中包含了国际化内容,问卷的10所高校均对会计国际化在课程方面采取了措施。我国高校对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处理方式与美国有较大差异,根据adhikarietal.(1999)的调查结果,美国有近2/3的高校是将国际化的内容包含在既有课程中,而没有单独设置专门的国际化课程。我国情况恰好相反,80%的被调查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表明国内高校普遍重视会计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设置的会计国际化课程来看,主要包括:internationalaccounting、multinationalFinancialmanagement、accountingConceptsandprinciples、Governance,ethicandRisk等。国内高校较多是将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引进或以某项国际知名认证资格的教材为主,存在英文教材或教学即是国际化的错误认识。目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是,大部分课程本质上为国内课程的英译本,真正涉及会计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并不多。

(四)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内容会计国际化课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当前国际化趋势最迫切所需的?笔者参考adhikarietal.(1999),将会计国际化的议题分为11个方面,并按重要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三类进行计分,统计结果见表2。表2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以接近“非常重要”的程度被认为是会计国际化课程中最应该包含(最重要)的内容,9份问卷认为国际会计准则“非常重要”,7份问卷认为国际审计准则“非常重要”。接下来重要性依次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国际财务报表分析、外币业务。区域协调和通货膨胀会计则被认为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内容重要性排名反映了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一致。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会计准则已与iFRS实现了等效,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应该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通货膨胀会计、区域协调、外币业务等内容随着准则的全球化,其重要性越显削弱。但adhikarietal.(1999)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比较会计制度、外币业务是相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内部控制的开展,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被认为越来越重要。从三类高校之间的差异来看,重点、一流、地方高校对问卷所列内容的评分逐渐增高,即一流高校认为的重要性介于重点和地方高校之间。具体来看,地方高校普遍认为所有内容的重要性高于重点和一流高校所认识的重要程度。对于地方高校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均为会计国际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与不同类高校会计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不同类高校发展的需求不同。

注:“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为1、3、5分。

(五)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从以上问卷统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认识还基本流于表面,以直接照抄照搬海外内容为主,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会计国际化课程。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障碍可归类为:经费不足、学生兴趣不足、学校(院)意愿不足、市场需求不足、缺少专业师资和当前会计课程已过于繁杂,并将阻碍程度分为“不是障碍”、“一般障碍”和“主要障碍”三类,统计结果见表3。表3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的得分情况来看,表3所列的障碍均未构成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学校(院)意愿不足”的得分仅为1.8,基本不构成障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内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必要。相对来说,当前繁杂的会计课程、专业师资缺乏、经费不足、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学生兴趣不足构成了国内高校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一般障碍。我国当前会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多且交叉重复已饱受诟病,随着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学科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交叉学科的兴起,会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这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课程,使其很难产生多余的兴趣接受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又导致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会计国际化的教学工作,同时众多的课程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教学经费,导致可用于会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变得捉襟见肘。

注:“不是障碍”、“一般障碍”、“主要障碍”分别计为1、3、5分。

五、结论

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并已经着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但对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在设计几个冠以“国际”字样的专业或与海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培养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反映到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上,虽然引进了原版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也实施了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但大多是临摹画瓢,照抄照搬,更多的是将英文教材授课、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会计国际化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是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内高校应组织专家围绕这些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编写教材,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含进已有相关或相近课程中,即“设置专门会计国际化课程”和“将国际化内容包含进已有课程”两种方法并用。另外,应组织培养一批会计国际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引进海外会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加强合作的同时,总结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但该研究仍存在局限。由于属于专项调查,问卷对象、范围的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adhikarietal.(1999),无法涵盖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所有内容;主要向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供给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缺少需求方(如公司、学生)问卷的支持。

[本文系上海立信会计研究院科研项目“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课程体系研究”(编号:oD104000912G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5]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6]w·克蒂夫·阿尔伯切特:《会计教育的发展对策》,《会计研究》1998年第9期。

[7]方宝璋:《加入wto与我国会计课程的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4期。

[8]葛敬东:《会计课程设置的乱象与统整——基于30所高校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的调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孙铮:《会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方面的关系》,《中国会计报》2011年9月30日。

[10]郭强华、邱芸:《实话实说:会计教育——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中国财经报》2001年6月14日。

[11]adhikaria,Flaniganma,tondkarRH.aSurvey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educationintheUSandSomeotherCountries.Journalofaccountingeducation,1999,17.

[12]albrechtwS&SackRJ.accountingeducation:ChartingthecoursethroughaperilousFutureaccountingeducationSeries16,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2000.

[13]mary,B.C.,andmark,a.D.assessingknowledgestructureinaccountingeducation:anapplicationofpathfinderassociativenetworks.Journalofaccountingeducation,2003,21.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教学

引言

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国际教育实现有效融合的关键手段,在新时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通过国际化课程的构建,深化对西方教育内涵的理解,进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以及教育现状,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与定位,以此提升英语教育工作的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提供助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进而使英语教育成为服务教育国家化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我国科技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一、教育国际化发展概述

教育国际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针对教育国际化的议题,我国各大院校曾开展过形式不同的论坛活动。例如,2010年的校长论坛会议:哈尔滨的大学校长论坛、南京的中外高校论坛以及广州的亚洲校长论坛,有包括亚洲30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名高校校长参加。教育国际化是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延伸并形成的全新教育模态,能够帮助院校获取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科技成果,使高校教育体系呈现百家争鸣的发展态势,以此为新课程改革政策提供改革方向与理论支持[1]。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校不断通过文献翻译,吸取世界前沿科技,邀请国外学者参与教学改革与理论实践,并委派大量教师与学者到西方院校进修,以此提升师资力量,丰富教育经验。然而在西方,教育国际化则拥有不同的发展内容与实践理论。首先在人才流动层面,高等院校除了加大力度吸引国外知名专家与学者外,把更多精力置于吸引留学生的层面上。相关调查显示,共有400万高校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留学。在教育层面上,国外院校更多地注重对课程体制的改革,即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课程,吸引国际学者、研究者及师资力量,并将其作为关键的教学资源,通过结合院校当前的教学态势,合理配置国际教学资源。因此,国际化课程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重点,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重点。

二、国际化课程的发展现状

根据oeCD组织的相关定义,高校教育的国际化课程主要指,为国内外学习者设计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主要以国际通用语言阐述各国的文化特征、专业内容以及教学内涵,以此发展并提升高等院校的国际发展能力。因此,国际化课程在形式上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来传授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以此吸引大量国外留学生。由于美英国家在语言上存在着显著的优势,所以在国际上具有领先的地位。wil-davsky认为,外国学生在美国进修的比重较大,并占据院校学生总数的60%以上。如果将我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在美读博的学生总量相加,其规模将远远超过加州大学的学生总数。此外,美英知名大学,譬如诺丁汉学院与纽约大学在亚洲与中东不断创办分校,并对当地教育事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来讲,西方院校在世界范围内共开设了197所分校,环比增加13%,并在中国上海与北京两地,也设有相关分校。其国际化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院校自己的教学课程置于网络层面上,促使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可以免费获取教学经验与理论。譬如麻省理工大学在2017年已将学院43个学科4000门课程制作为网络课件,并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共享媒介,为亚洲、欧洲等高等院校提供教育改革支持。在我国教育国际化方面,留学生规模是衡量高校国际化课程发展的重要标准,假如我国高校既不能留住优秀的学生,又不能引进大量的国际留学生,则将难以实现双一流教育发展的目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普通留学生为10万人,硕博留学生为1.5万人。如果根据我国招生总数来分析,国际留学生仅占我国学生总数的2%。而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统计报告,2009年世界各国在接受国际留学生总数方面,存在鲜明的差异性。“日本15万、法国30万、德国31万、英国40万、美国63万。”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国际化程度相对不高。所以现阶段,教育部门通过完善外国学生引进体系,提出截至2020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要提升到60万以上的目标,以此促使我国逐渐成为拥有大量一流大学的国家。而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现阶段来华留学的多为印度、中东、非洲等国的留学生,而来自西方国家或北美国家的留学生相对不足。2012年,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推进下,美国政府与我国正式达成双边协议,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10万留学生送到中国学习。在中外合作层面,2010年以前,我国的中外合办院校寥寥无几,然而在“国家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出台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涌现了与西方院校合作办学的浪潮,2013年,提出申请的五所大学中,就以位于上海的纽约大学较为耀眼。而2014年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项目与机构名单中,我国现有762个通过教育部审批的合作机构。在这762所学院与学科中,涉及工商管理、法学、临床医学、国际金融、自动化信息、生物遗传、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学科的就有400多所。

三、我国教育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化师资师资队伍是教育国际化建设中的基础及关键,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通过吸引西方优秀专家与学者,完善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加深国际化程度,然而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依旧存在不足:首先在专业教师队伍方面,由于国际化教育的基础是英语教育,使用英语开展专业课程,便成为国际化课程开设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充足的专业教学经验,对跨学科理论了解不深刻,无法在有限时间内从事专业教学工作;而对于专业教师来讲,以英语语言作为教学手段,显然更有挑战性,但由于语言基础薄弱,在利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抓住重点,削弱了教学质量。其次,学术交流层面,教育国际化既要求我国高校要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国际留学生,更要将我国优秀的人才送到西方高等院校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主要以日常英语为主,难以结合学科专业,开展专业化的英语教学工作。在eSp英语教学方面,师资队伍也相对匮乏,无法为我国高校学生在国外进修新专业、新学科奠定基础。

(二)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在课程体系层面,我国现有的专业课程有诸多不合理的内容,存在着较多的中国特有的必修课内容。课程内容老化,脱离社会实际,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尤其在人文学科的层面上,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在文化层面上又存在诸多的矛盾,学生难以根据现有的文化体系与意识形态,认识并理解我国的文化机制,进而限制了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其次,在课程结构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课程结构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通常来讲,我国高校通常以学科理论为主,并以此规划现有的课程结构;然而西方院校却通常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编排的重心,设计出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课程体系。因此,我国高校应从教学理念方面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并以内容为主,通过反映国际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国际化学生“吸引国际化学生”主要指我国高等院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吸引并鼓励西方留学生到高校进修。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留学生吸引计划层面上,落实不到位,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调整与教学改革,扩大和提升国外留学生来华的规模与质量,尤其对欧美等国家学生来讲,我国悠久的文化资源是其来华的主要动力,然而落后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结构又是限制来华留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教育部通过相应的激励政策与中外合作办学手段,为我国高等院校吸引西方留学生提供了基础,然而在对外宣传、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团队的建设上,进步缓慢,缺乏长效的竞争优势。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已增设了以吸引外国留学生为目标的学位课程,然而课程的质量却远未达到国际化教育的水平,并没有作为高校重要的发展目标来推动与规划,所以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薄弱[2]。

四、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与定位

如果将提升国际化课程看作我国高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与宗旨,这将对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产生显著的影响,使英语教学获得新生。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应定位在教育国际化的层面上,通过调整英语教学的教学评估、教师培训以及课程要求来推动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加强专业英语教育为应对英语教师难以胜任专业教师为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以及无法以专业英语教育为我国留学生未来的专业进修奠定基础等问题,高校应以行政手段,统筹并规划我国英语教师的课程体系,通过加强专业教育,提高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首先,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即通过教师培训手段,使教师获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而通过专研学习,明确不同理论知识在英语语境中的表达规律及阐述方式。其次,鼓励教师进入特定专业领域,通过社会实践工作,巩固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例如,将英语教师送到境外机构,展开专业学习。最后,加强eSp教育工作,英语教师应将eSp教学工作作为自身发展的关键,将学生发展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目标,以此在满足我国留学生境外发展需求的同时,承担起高校开展国际化课程的教学重任,使来华留学生能够更清晰、更具体地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学科体系。

(二)借鉴国外英语教育教育国际化在西方各国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高校在教育国际化层面,将英语教育作为教学发展的重心。首先在授课语言方面,由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德国高校在课程语言上做出了诸多的规定:“部分课程需要以英语作为支持(人文社科、心理学、艺术史等),部分课程需要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知识”,即在大学课程的语言设置上主要以英语为主,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使用能力[3]。而针对英语能力薄弱的学生,高校开设了相应的英语培训课程。而日本在教育国际化层面,则以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与专家作为授课教师,以此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准。因此,我国高校可借鉴国外教育国际化模式,以英语作为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以国际知名专家作为授课教师,继而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生源选择上,必须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否则将难以凸显教育国际化的优势与作用。而在课程设置层面,可借鉴意大利高校的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特征,构建相关的培训课程,譬如学习技能课程、研究技能课程以及基础学科课程等。

(三)转变英语教育理念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英语教育要以服务高校教育国际化为定位,以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与教师跨专业教学能力为目标[4]。然而在传统教学体系下,高校英语教师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所以要转变教学理念,增强立德育人意识。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英语教师应通过国际交流手段或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获取世界前沿讯息,以教学为目的,使学生充分获取个体发展所需的知识与理论。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势以及进修方向,通过专业英语教学或eSp英语培训的手段,提升学生使用英语表达学术语言与专业语言的能力。其次,调整考评结构,将知识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英语是语言类学科,其教育目标并非对英语理论及形成渊源的深入探索,而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将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作为评价的主体内容,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全面且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加强国际化交流,英语教师应借助高校教学资源与国际知名专家构建联系,以此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优化现有的教学理念,规划专业发展方向。然而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师必须理解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习俗及社会体系,进而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文化基础,规避复杂敏感的教学问题。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5.41.14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迄今为止教育部经济学本科专业目录中唯一带有“国际”字号的专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培养经贸领域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已达700多所。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持续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根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和《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的专业之一。尽管这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有关,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根源性的一个原因不能不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一定的脱节,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决定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的主要环节。因此,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阿拉尔市,是新疆南疆唯一一所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属于教学型本科院校。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要求而设置。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塔里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构成,分别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旨在使学生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该类课程面向全校所有的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实行,一般安排在大学第1~2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40%左右。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等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面较广,只有掌握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一般安排在大学第2~3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5%左右。

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国际服务贸易、经贸英语等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税收、证券投资学、货运概论等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般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专业核心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0%左右,专业选修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5%左右。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校内实验课、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大学生视野拓展等。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实际的模拟训练或社会实践锻炼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每种实践教学培养的能力不同,实践教学环节被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大学的每一学年,大四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环节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0%左右。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灵活性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学时过多,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学时过少。在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占到了总学时的40%,也就意味着学生要将大学四年一半的时间花费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上。以《大学英语》为例,学时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2%左右。而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完《大学英语》之后,还要继续学习《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专业英语课程。相比起《大学英语》所占学时,《经贸英语》等专业课程所占学时仅占本专业总学时的3%左右。这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学英语》是基础性课程,专业英语才是学生真正要花工夫学的“看家本领”,而目前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2.2课程设置滞后,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关要求而设置,至今已将近20年。而在这20年的时间里,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对外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外经贸类的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停留在20年前,课程设置严重滞后。除此之外,课程设置还缺乏专业特色、地方特色。以塔里木大学为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外贸合作伙伴主要是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塔里木大学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本科层次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有俄语、哈萨克语等小语种课程,也应有介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类的课程,以便学生对今后的贸易对象国有基本的认识、了解。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这类课程无论是必修课的形式还是选修课的形式,都还没有涉及。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中都普遍存在。

2.3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综合性

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较为严重。以“贸易术语”为例,该知识点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货运概论等课程中都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教材编写本身存在问题外,还与各个任课老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有关。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和讲授方式,不仅影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不断反复出现,不断反复讲授,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施方式的反思。

2.4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有待加强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课。这种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在校内实验机房,通过操作专业实验软件,对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②社会实践。这类实践教学灵活性较大,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让学生在暑假期间自主找单位进行实践,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完成。③毕业实习。这类实践教学由学校统一组织完成,通过在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能对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④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对本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运用。目前,这几类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经费有限,实验条件简陋,合作单位较少,监督不力等原因所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3.1改革设置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更加符合专业要求,课程体系更加优化,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减少基础类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在基础类英语课程方面,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引导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课堂学习时间。二、加大专业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传统课程外,加强对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的设置,如《经贸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今后就业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很多工作单位以此作为招聘员工的标准。因此,加强对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2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和地方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作为培养外经贸人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更新。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亦不断增多,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国际争端的课程。除此之外,不同地方本科院校也应根据本地区贸易发展的特点,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为学生今后服务本地区贸易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新疆的本科院校应加大俄语、哈萨克语小语种开设的力度。这与沿海发达省份不同,沿海发达省份的对外贸易主要针对的是美欧、日本,英语是通用语言之一。另外,介绍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的课程也可适当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供学生选修。在国外,学生的跨国界和多元文化国际商务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完善实验室的设施配备,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学院要加强对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加强各种专业模拟软件的购置和更新,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身临其境,真正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应用实际,融会贯通。在实验课的教学上,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实验效果,提高教学效率。②强化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执行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够按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提供保障。加强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沟通,使其能真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的实习能学有所获,落到实处。③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课题的教师,可使学生帮其收集文献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进行田野调查等,这种实践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是创新实践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

[2]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3]胡俊文,叶元,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4):93-97.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综述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基础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组成。通识基础课程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都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在校本科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所必须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特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其目的是在修完通识基础课程基础上,为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核心课,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特有的、在特定专业领域和范围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置这类课程,是为了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专业选修课是指在掌握专业核心课并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若干其他课程,既可是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以及热点问题,也可是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领域,以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尽管有些高校根据本校师资状况、教学条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上述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南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简化课程,减少课时,注重训练”;武汉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一是注重外语教学,外语课采用不断线的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侧重于英语听说写三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阶段侧重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以强化专业语言功能。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见习实习;第二阶段为外贸实习;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等,但主要课程设置上仍然大体相同,都没有对上述课程总体框架所规定的课程范围和内容做出实质性改革和突破。因为,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

了解上述内容,以便我们能针对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素质培养与课程设置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矛盾,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分析

一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本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评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必须以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对国贸人才的素质要求作为衡量标准,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是检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因此,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许多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多都将培养目标定在培养适应从事国际贸易及其它涉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一线”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没有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科目,比较强调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学分大概占全部学分的40%(含公共选修课),而且难度较大。就数学而言,我国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会计专业、金融专业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数学的难度是一样的,学校没有考虑高难度的数学课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否必要,由于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考研学生比例有限,因此,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这说明我国高等院校仍存在整齐划一的倾向。

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已引起许多大学的重视,如有的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行五年制,专门用一年的时间学外语;还有的大学将公共基础课的学分让出50%为院管(或系管),主要用来安排外语教学。这些做法都是可以推行的。总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应强调难度适中,符合专业学习的需要。

2.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过于狭窄。专业基础课又称专业核心课、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本着“宽口径、后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比如,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可开设一些介绍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规则,商贸公司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为制定贸易政策和商贸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市场调研与决策的技术等。除此,还应增加开设“现代物流”、“期货”、“电子商务”等交叉学科的课程,重点突出国际贸易主干学科特色,克服目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科之间相互重叠的问题及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等问题,有利于学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课的设置实务性不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特别是对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倍加关注。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四个能力里,创新能力是关键。要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是,实际上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甚至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英语课的设置缺乏应用性。现有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依据为涉外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该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听说能力要求不高,没有专门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程。作为一名能胜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的业务人员,其英语听、说、读、写熟练程度应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可见,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必须引起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的高度重视。

三、合理构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作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1.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应推进双语教学。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等院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开设的双语课仅占5%,开双语课的空间很大。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课程体系一直是以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流程为序进行讲解的,在实践应用中,特别强调英文函电的使用以及英文单证的制作,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将该课定为双语教学非常合适。总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加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模拟》、《国际结算》等应用性强的课程,除了课本教学之外,应该安排1/3左右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业务操作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后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实践教学采取企业实习和实验室模拟流程两种方式。一是学校与国际贸易企业的相互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点。国际化的民营企业将是未来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国际贸易专业应该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国贸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二是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比如,可以建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室,与有关经济部门合作,建立一整套国际贸易实务的实习环节。从谈判开始—接受—签订合同—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业务,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填写有关函电、单证,办理相关的手续,学生在专业机房实现模拟信息交互,从而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3.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定单式与自主式专向培养的方式。为达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把基础知识和基础性专业知识的统一培养,与方向性专业性知识的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和定单式培养结合起来。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自主专向和定单式培养的方式。

对于基础性和专业基础性课程,遵照教育部规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本院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和认识加以设计,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其大部分课程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传授。

对于后期的专业性课程,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方式设置,表现形式是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自己的方向,再根据选定的方向系统地组织学习。在这个阶段,教育的方式是以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设计为特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主地向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发展。这个阶段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两年。学生的自我设计是以大三上学期的生涯设计为根据,由专业导师辅导每个学生设计自我生涯,由此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构成和能力特点。对特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也可以结合社会就业需要,与社会合作单位设计和培养学生,根据岗位需要签订合同,根据合同要求设计课程——定单式培养,让学生和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4.开展双学位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英语专业合作,也可与计算机专业合作,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与英语、计算机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教学,使学生不仅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知识,更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还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学生只要另外交一定的学费和资料费,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在四年中修完两个专业所要求的专业课程,就可以获得双学位,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外语好,懂电脑,专业知识过硬的毕业生以成为时代的宠儿。因此,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特别突出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总之,只有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强,宋协青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1.

[5]试析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书签.shu1000.com.

[6]雷洪.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肇庆学院学报,2005.

[7]张宝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

[8]龚新.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

[9]肖丹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07,12.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7

关键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2+1”;模块化课程设置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已全面展开,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国际贸易专门人才。为实现中职教育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初中级操作型人员的目标,部分学校就模块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有了一定研究,但是,不少学校实践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仍没有能够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仍是以学科为课程设置的主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仍处于被动使用教材的地位,而且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设置使不同学科之间理论重复、知识陈旧不可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实践性适应性仍不强。所以,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仍然迫在眉睫。

一、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弊端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近年来,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理念,学习借鉴了其他学校的一些经验,调整了课程部分内容,增强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大体上仍然沿用传统的“三段论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课程设置为三大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方向专业课。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通常会受到压抑;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个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分散在不同的学期中,在学生的意识中,早已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同时,这种课程体系的内涵与要求,一般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的现状距离较远。此外,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中职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专业培养定位的就业岗位群不够明确,专业方向设置模糊或与企业用人实际需求脱节。

2.仍然沿用传统的系统化的学科型课程设置,课程整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3.注重理论体系,没能体现中等职业教育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特色。

4.缺少综合模拟实践场室和教学条件,学生缺乏到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

二、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与方向

(一)改革目标

中职教育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驻华外国商社、中外金融保险机构、饭店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商务活动的中初级操作型人员。

据调查,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高校培养的学生数量和学生的学历层次在不断上升,人才市场中有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这使得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上升。近几年珠三角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中需要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占需求总人数的9%,本科学历的人才占需求总人数的75%,即中职教育程度的学生只占16%,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而企业对中职教育程度的岗位主要有制单、商检、运输,以及从事涉外商务、货运、商务咨询、商务文秘和其他涉外商贸服务工作。绝大多数被调查企业都认为国际贸易人才应熟悉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综合以上因素,结合我校条件,我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的课程体系目标是:

1.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标准要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如报检员、单证员、涉外文秘等职业资格证书。

2.以工作(交易)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现代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包含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开发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要对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应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专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并要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二)确定专业方向,分析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

1.确定专业方向。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迅猛发展的进程,进出口贸易业务的操作过程、操作方法与原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分离出一些新的,尤其是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和外贸跟单员六大主要工作岗位。在接受中职生的公司中,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是制单工作,其次为报关、订舱、跟单、托运、仓储、商检和档案等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证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这些公司都要求学生能熟悉外贸知识、电脑操作熟练,其次是要善于和别人沟通,并有一定英文基础。我校由于专业设置及教学条件所限,基本没有学生到相应岗位工作。这也反映了我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定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我校条件,本校国际商务可设置下列专业方向:

2.分析岗位职责,形成与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对岗位职责进行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是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此,我科组老师经资料调研与咨询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就货代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和外贸跟单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提出具体的范围和要求,对各项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归类,将其作为我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开发的重要客观依据。

三、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

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我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可以尝试采用“2+1”模块化课程设置。

(一)传统模块化与“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区别

模块化教学中,探索得较多的一种为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类、行业实践类、学科前沿类,并且这种三大模块化课程设置的方式已经在很多中高职学校得到了应用。但是我们发现,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设置与以往的三段论课程设置没有什么区别,学生还是在一种模糊的状态中,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基础课、理论课、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一门一门地学。那么,专家们精心设计的三大模块,学生为什么感觉不出来呢?学生感觉不到三大模块的原因在于,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个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分散在不同的学期中,在学生的意识中,早已支离破碎,不成体系。

我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总体分为了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课,在这三大块的课程中,每一块涉及的课程要在多个学期内完成,没有模块化的效果。六个学期下来,除了制定教学计划的专业带头人,谁也感觉不到三大模块的存在。学生只感觉学到的内容是多样的,并没有形成技能模块的概念。所以,根据中职生的学习就业实际特点,把课程分成“2+1”大模块,让学生在每一学年内,集中学习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形成某个方面的技能,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模块教学、形成模块技能的教学改革目的。“2+1”模块化课程设置是指前2个学年设置两个模块化课程群,培养一种相对独立的技能,每一学年开展一个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巩固、检验、发展这些模块所学的技能;后1学年设置为一个大的实践模块,综合运用校内所学的知识,形成实际操作技能。这种模块化课程设置的效果非常明显。这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不排斥加入必要的道德课、政治课和选修课等。

(二)“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设想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前两年的4个学期分别设置4个小模块,学生主要在校内学习,每个学期的学习时间相对集中,每个学期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形成一种相对有实用价值的技能,并且这4个模块形成的技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种可以在实践中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的技能。这4个模块分别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时间较短,故称之为4个小模块。

1.第1学年模块――认知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初步开拓市场模块。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商业基础概论、商务礼仪、商务英语、企业认知――沙盘模拟实训,电子商务模拟运作、经济法、。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对于实际企业的架构与业务流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知(企业认知――沙盘模拟实训),具备了初步开拓市场的方法与能力(商业基础概论与商务礼仪、经济法),有一种初步的工具(在基础英语之上的商务英语技能),有一个基本的开拓途径(电子商务知识)。之后,学生大体上可形成开拓市场寻找贸易伙伴的技能。

第二学期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营销小模块。主要课程:商务英语。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对于进出口贸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掌握了更多的开拓贸易市场的技巧与方法(市场营销、经济法、商务英语),为下学期的开展具体的外贸业务打下基础。

2.第2学年模块――开拓市场,贸易磋商,合同履行模块。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外贸函电实务、外贸英语、商务谈判、国际结算。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开拓贸易市场的技巧与方法(市场营销、商务英语),对于进出口贸易有了认识、联系一个具体的外贸业务,就会知道如何进行谈判(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进出口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实务知识),就会了解谈判的具体内容与防范有关的风险(进出口贸易实务知识),就会使用一些实际上的交流手段(外贸函电知识和外贸英语口语),就会了解相关单据的制作与审查(外贸单证)。之后,学生可具备一定的谈判磋商技能。

以上2个模块循序渐进,条理清晰。每1学年结束后应设计一个相关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检验与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较为独立的能力,为后面的实践模块奠定基础。我校在职一级学生中会实行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例如2009届学生参加“商业企业经营与沙盘体验”,职二级则要参加商贸节的仿真市场。

3.“2+1”模块中的“1”个大模块。在学完前2个学年模块的基础上,我们在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设置一个大的模块,即实践模块。这一模块的设置,要求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指导必须到位。如果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指导到位了,学生就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由理论型学生转化为有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反之,学生就会荒废这一年的时光,不但实践上得不到提高,甚至会忘掉了前两年所学的相关知识。经过2个模块的学习,和1个大模块的实践提高,学生在毕业时,已经达到了与企业的需要零距离对接的要求,已经是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正是职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一模块分两个学期内完成:

(1)第五学期:校内综合实训模块。主要课程:外贸跟单员业务流程训练,口岸物流仿真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港口实地参观、货代船代企业实地参观。这一模块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在前2个模块中形成的技能综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完整案例的解剖,完整流程的模拟,让学生从理论状态初步转移到模拟的外贸业务中来。这一模块的学习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有关软件,模拟流程,填制单据,并安排一定的时间到相关企业和港口实地参观,最终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实践技能,为下一步的离校进入企业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2)第六学期:校外综合实践模块。本模块是在企业中完成。由学校提供对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生也可自行寻找,学校注意监控管理)

“2+1”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由于每一模块只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并不向其它学期延伸,所以模块化的感觉明显。

四、“2+1”模块化课程设置对课程的整合与要求

(一)在“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每一模块的学科课程进行合并与重组

例如把《进出口贸易实务》和《单证实务》整合为同一门课程,使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同步进行。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就可以经过单证实务课的练习很快地应用。例如在讲授汇票的时,教师通过贸易实务课的讲解汇票的各当事人、种类、特点、填制要求。学生在单证实务课时填制汇票,教师无需再重复整张汇票的制作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边学边练,边练边学。这种教学形式强化了理论的应用,突出了技能的训练过程,也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达到职业技能培训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科式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脱离实际,操作技能欠缺的问题。

(二)对专业课任教教师进行整合

整合课程必然也要整合教师。《进出口贸易实务》和《单证实务》两门课同时由同一个教师担任,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同一个教师有统一完整的教学思路,这对两门课程的衔接也会起到更好的桥梁作用。其次同一个教师在进出口贸易实务和单证实务教学中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注:本文2011年9月获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与商贸专业

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一等奖;获广东省职业技术

教育学会第四届论文评选二等奖;获中国教育科研学会

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学成果全国评选”

二等奖。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8

关键词:国际物流岗位群;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26-02

随着国际物流岗位对专业性人才的需要逐渐增加,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的设置并不十分完善,难以适应国际物流岗位的需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需要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课程,构建相对完善的物流管理课程,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

国际物流岗位大都是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和商贸服务物流行业,岗位群集中在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货运及单据处理诸多方面。对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素质。作为一名专业的国际物流岗位人员,首先,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市场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其次,作为国际物流岗位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需要掌握相关的物流职业基础知识,其中包括物流服务与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国际货运知识、仓储配送专业知识等等。作为一名优秀的国际物流岗位工作人员需要对物流行业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地了解,能够运用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提高物流工作水平,促进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

2.能力素质。国际物流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相应的能力,确保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物流工作设计不同物品的调配和协调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国际物流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事故或者是紧急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能及时合理地解决突发事件,避免对物流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形象。物流工作人员还需要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保障物流数据的管理,能够处理相应的电子业务,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职院校物流课程体系存在不足

物流课程体系是物流专业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的舍取、侧重、组合、编排的系列结构。高职培养的目标是中初级操作性人才,应当突出技能型操作性。当前相当多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导致该专业的人员难以适应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物流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应该是职业能力和岗位素质,物流课程内容设置中不仅要重视物流专业知识,着眼点放在物流岗位所需的技能上。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际的物流岗位工作需要并不完全一致,如国际物流岗位对于工作人员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并不高,这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难以及时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中相关的专业课开设比较多,与真正动手的操作有距离,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达到物流岗位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诸多的困难,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物流行业的应急处理能力都不高,物流管理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2.课程体系缺少实践能力培养。国际物流岗位较为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和工作经验,但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中学生的实践课程并不多,导致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还有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于物流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如此。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实践课程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的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地锻炼,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由于缺少相应的物流岗位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水平。

三、高职院校物流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针对当前国际物流岗位的需要不断完善,进一步重视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水平,塑造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1.合理设置物流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合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国际物流岗位需求。一方面,遵循合理、够用的原则设置物流专业课程。要侧重于基础并非系统地安排仓储与配送实务、货物运输实务、采购管理实务、物流市场营销、国际货运实务等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构建相对物流管理知识框架体系。另一方面,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置一些基础性的课程。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确保学生素质和知识面能够得到提高,更好地适应物流管理工作的需要。

2.围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国际物流岗位偏重于实践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适应物流岗位的需要。要给学生提供多种物流岗位和大量实践机会,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工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流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或者是小组实践的方式,解决别人和自己在物流实习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寻找实践机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性比较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有一年的实习期,多方为学生寻找实习机会和实习单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跟踪指导,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这些问题。加强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

3.改革课程讲授模式及评价标准。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还需要传授模式改革的支撑。不必拘泥于教学方案和传统授课方式,有的课程可以在校内课堂讲授和实训相结合完成,如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等;有的课程完全不必要在课堂上讲授,如配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在学生预习、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境教学,在校外企业顶岗实习时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另外,还需要改善原有的教学评价方式,在考察中加入实践能力的考察。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大都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考核,考的内容也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在今后的考核中需要增加一些学生能力的考察,增加实训、实习报告成绩在考核的权重等。比如设置一些物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等等。物流专业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翠敏.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108.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国贸实务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在文化领域的深化

“可持续发展”原是从生态发展角度提出的理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不仅涉及环境领域,还与经济、文化等领域息息相关。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是我国在国际社会彰显大国风度,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表明我国愿为本国乃至全球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尽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今天所做的经济决策要着力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气候、食品、社区和公民的利益为代价。从2000年开始,全球开始逐渐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联合国全球公约就鼓励把商业运作和策略与人权、劳动力、环境和反腐等十个普遍接受的原则联系起来。最初的动机是认识到商业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旨在确保市场、商业、技术和金融的发展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已在全球商业界成为主流。具体到文化领域,美国学者pesonen(2003)认为关注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可以培养未来商界领导,使其具备在混乱的经济乱流中把控局势的技能。因此,对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负有将高等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将社会实践经验反馈于教育体系,引导高等教育进一步反思与改革,形成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的联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它要求不同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可持续挑战要求学生学会敏锐的批判思考技能,培养建立在体系基础上的独特视角,并且致力于对必要的价值的讨论。它要求深入思考新的为大众所接受的范式和假设,并要经常改变该思考方式以保持新鲜性。如Stubbs和Schapper(2011)建议社会责任课程的学习要配套相关的内容,并要有合适的学习过程,要有益于批判性分析和评估商业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具体来说,社会责任主题教学的内容应旨在为学生提供根据市场、工作地点、社区和它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社会责任的技能。

高校商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个与外向型企业组织密切联系的课程体系。其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进出口业务中的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合同履行、进出口报关、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相关知识及实践操作。该专业旨在培养外向型和应用型人才,与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国贸实务课程群实际上是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规范与整合,当然它不是简单的重新归纳整合,而是根据外向型企业对国贸实务人才的需要进行资源优化组合,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过程。在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负有为外向型企业培养中高端人才的任务,同样外向型企业有为高校提供平台,共同培养人才的任务。按高校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专业课程群的技能要求,同时要兼修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商业道德类课程,而外向型企业承担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其在商业运营中遵循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任务。

三、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现状

“课程群”这个概念在我国是北京理工大学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目前,业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课程群指的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目前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院校主要以一些职业高校为主,少部分一、二本院校也开设了国贸实务课程群。其中,一些高职院校,如上海海洋大学,认为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性质决定了构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必要性,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要探索既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又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对软件操作的考核和注重对双语语言的应用,在教学实践环节应注重加强和校外企业的合作。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主要以一个中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作为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方式、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合同。此外,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和“国际结算”两门课程作为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细化,将“国际经贸函电”课程作为对国贸实务课程的深化,而在实践环节开设了“进出口业务模拟实验”课程。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将“课程群”的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中。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教师在系列课程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把各门课程看作大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环节。宁波大红鹰学院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按企业岗位设置国贸实务课程群,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紧密联系江苏省外贸行业发展现状,立足外贸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建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外贸英语、拓展课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四大课程群,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实务技能培养为主体,以国际经济法基本技能培养和外贸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两翼,向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三个方向拓展”的课程群结构体系。九江学院合理利用课程群促进学科发展,使学生具备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的良好途径,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优秀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模拟仿真教学软件运用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开设国贸实务课程群的本科院校主要有: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以“课程群”模式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在全国属首创,根据他们制定的2006级及以后各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学分为原理教学和实践(实验)教学两个层次,8门子课程共计176学时,其中“国际贸易合同”32学时、“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与保险”16学时、“国际贸易单证”16学时、“报关与通关”16学时、“国际结算”32学时、“国际贸易实务专题”32学时、“国际贸易交易流程仿真实验”16学时、“国际贸易公司模拟”16学时。该课程群内容完善,重点突出,有效整合了课程间的重复内容,节省了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采取实地实习和仿真实验两种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群建设注重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与调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建设的国际经贸学院课程群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一专业内课程组合的课程群形成“3+2”课程体系,“3”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经贸函电”三门基础理论课,“2”是“国际商务单证”和“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两门应用课。该大学从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夯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革新教学方法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建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习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单证实务”、“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报关实务”、“经贸英语函电”及“国际货运”等。为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还开设了“国际商务实践模拟”和“外贸综合模拟实习”两门课程。该学院围绕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即以市场行情调研、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为主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涵盖了9门课程,主讲教师达11人。

四、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

(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中课程的设置可根据进出口业务流程兼顾企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国际贸易课程群中的课程设置根据市场调研、商务谈判、签订合约、履行合同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等环节,分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1(侧重国际贸易实务理论),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三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2(侧重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包括“外贸函电”和“国际贸易单据和模拟实训”两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3,包括“商业伦理学”、“国际商法”(侧重企业社会责任教学)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国贸操作综合技能。具体构想如下:

(二)通过教学及多种形式启发学生进行可持续一体化学习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中应采用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行业(专业)技能水平测试,将教学内容融入考试大纲以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开设实训课程,让学生学习单据填制和进行业务流程模拟等;使用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使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使学生对业务内容和流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商业道德规范渗透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中,使其认识到外向型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只有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有更好的可持续性。此外,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横向研究,使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诸如讲座、专题等让学生参与研究,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国贸实务相关课程的热情。

(三)相关企业与高校对接,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外贸企业有义务为高校培养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国贸实务人才提供支持,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大学通过使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高校教授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和企业社会责任规则指导,为培养企业的管理精英作充分准备。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为企业作咨询、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去企业进行调研等形式,帮企业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校企合作的宝贵经验,使高校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企业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实践设置相应的岗位,并吸引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共同实现高校国贸专业、外贸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勇.创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2015(2).

[2]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以温州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张照玉.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0).

[4]阳艳,唐纯翼.可持续发展观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9).

[5]刘颖,张海平,赵建夫.可持续发展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11(5).

[6]aberJ.,malloryB.,Kellyt.theSustainabilityLearningCommunity:oneUniversity’sJourneytotheFuture.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Lebanon,2009.

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国际经贸专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4.014

Collegeappliedinternationaltradeprofessionaltraining

pUali,GaoYue

(BusinessCollege,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Zibo,Shandong250012)

abstractthisarticleisbasedontheschool,college,departmentandfacultylevelsummaryanalysiscollegesexistininternationaltradeapplicationpersonneltrainingprocessproblemsandcorrespondingsolutions.thispaperarguesthatcollegesappliedtalentsimprovethequalityofinternationaltradeprofessional,mustbeschools,colleges,departmentsandteachersinallaspectsofthejointefforts,thefocusis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teachers,studentsof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ppliedtointernationaltradepracticescomprehensiveability.

Keywordsappliedtalents;internationaltradeprofessional;qualityeducation

1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国际经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基本知识,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交流,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2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层面

第一,对“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探索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很多本科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来的培养人才目标。目前,各本科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如果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等问题。部分本科院校针对此培养目标的相关政策也是在试行和不断修改中。因此,存在传达到院系和教师的信息还不够清晰,目标还不是很明确。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第二,落实“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够到位。部分本科院校已经出台了“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计划和方案,但是学校对于方案的落实并没有专门的监督、考核和评价体系,导致院系层面对于培养“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仍然在沿用以前的工作方法,没有专门进行面向“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教学和教务改革。

2.2学院层面

第一,国际经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般是先由系层面提出课程设置计划,然后提交学院层面进行谈论商定。但是,由于学院政策的约束,系里提出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会大打折扣,例如:学院规定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学分不能低于学生课程总学分的25%左右,从而就会挤占国际经贸专业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学分。据了解,很多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的实践环节的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左右。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第二,对国际经贸系的教师实践锻炼不重视。由于本科院校国际经贸系的很多教师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企业国际贸易业务的实践经验,在教授实务类课程中就会缺乏实用性和时效性。而当前本科院校的各学院都把政策和奖励偏向于学术科研方面,对教师实践锻炼的鼓励政策,例如积极帮忙教师联系实践单位,给予资金支持等方面都不够重视,从而大大减少了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系层面

第一,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够严格。本科院校的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校内上机模拟实训课程,二是校外企业实习。对于校内上机模拟实训,一般只有一套外贸实训软件,但是也存在没有及时更新升级,贪图价格便宜而功能不全等问题,因此,学生上机模拟实训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同时,由于校外实训基地规模较小,结果系里一般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实习单位非常分散,甚至有的是异地实习,指导教师无法做到监督、指导和考核。第二,不能及时提出修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的变化、国家相关政策变化和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的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国际经贸专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国际经贸系一旦制定出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就一成不变,不能及时根据实际业务和经济发展需要,定期修改已制定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做到提醒系里授课教师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和指导学生学习就业方向。

2.4教师层面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本科院校的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的90%以上都是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无法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全脱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二,教学内容较陈旧。随着经济形势和政策,还有国际贸易业务实践的变化,国际经贸专业的实务课程授课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由于教材出版的时滞性,很多教材内容已经过时,如果教师仍然按照教材内容讲解,或者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时事来更新或者添加教学内容,势必造成误人子弟的后果。第三,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本科院校的教师上课一般都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授课。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是简单地使用ppt课件,其余的教学手段几乎不用。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上课读ppt课件内容,学生跟着看ppt,课后学生拷贝ppt课件,考试前复习ppt课件内容的不良习惯,抹杀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提高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3.1学校层面

第一,深刻理解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要求本科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高度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更要具备较高的解决实际国际经济贸易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学二级学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具有经济学科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共性,又具有强调培育学生的应用和创新、创业精神的特性。第二,加大力度支持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改革。学校要想切实落实和实现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靠的是国际经贸专业的授课教师。学校应该用教研促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研究课题。同时,学校应该将教学研究成果列入到评职称的条件中,切实有效提高教师对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学校应该给国际经贸专业的授课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特别是参加一些关于高级培训班,例如提高教学方法等方面。

3.2学院层面

第一,实行班级导师制或学生导师制。本科院校国际经贸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一个辅导员至少要管理整个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加上辅导员所修专业不一定是国际经贸专业。因此,如果系里教师人数足够可以设置几个同学的导师制或班级导师,落实学生的学业和实习指导工作,负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与辅导员工作互补。第二,建设实训模拟试验室。从当前来看,安排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不高,因此,学院必须要做模拟实验室,请外贸企业、生产企业、报检、报关、货代、物流公司、海关、商检、银行等有国际经贸业务的相关部门职员来做指导,给学生创造一个实习基地。

3.3系层面

第一,提出专门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系主任要充分考虑当前实际人才需求,实时调整课程设置,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包括学生、企业领导等各层面的人士来讨论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方案,力争做到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外语的课程量,包括鼓励双语教学或全英语教学,增加开设国际商务口语、听力、翻译和谈判实战等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同时保证要有外教授课。另外,应增加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培训课程。第二,系里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系主任可以定期组织有关教学内容和方法或者学生管理方面的交流会或者研讨会,及时汇总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上报学院和学校要求解决;也可以具体划分到教研室,例如理论教研室、实务教研室、英语教研室,来进行集体备课、专项课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