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21:49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经济核算,兑现

 

0.引言

在当今世界及国内经济均不景气的形势下,一方面工程项目均出现了“综合单价低”、“潜在风险大”、“粥少僧多”等各种不利因素,使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因素,使企业在一种高成本低效益的情况下运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地区、跨国、跨产业的竞争模式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手段。如何使企业的竞争力尽快适应国际化竞争市场?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概述

1.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目的及意义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积蓄财力、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可以增强经济核算,不断挖掘潜力,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可以促进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搞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体现;另对促进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职能的实现和项目经理对成本指标的实现以及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具有特定的意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之重大,分析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是每个企业和项目经理必须要做好的首要任务。

1.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内涵及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等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实现赢利的目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

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广义地讲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可以从工程项目的立项批准开始,直到项目投产各个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讲,可以有建设单位的成本管理、设计单位的成本管理、勘察单位的成本管理、设备采购单位的成本管理、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等。但是从大量的现金流出现开始,主要在施工阶段,对于施工的成本管理更具有经济意义。因此狭义地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中标后的施工单位针对项目所进行的成本管理,以及在具体项目上所进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1.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3.1、全员管理与全员控制原则

首先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不是说就是项目经理一个人有责任,其他人就没责任;项目经理领导项目部的全体人员应该根据分工的不同各负其责。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计划部门负责成本预算的编制、审核等工作;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等工作;财务负责核算等工作;物资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经费的管理等工作。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要对本岗位工作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负责,也就是说全员参与、全员控制。

1.3.2、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原则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在工程验收移交的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1.3.3、动态管理与控制原则

因为成本管理与控制都是在动态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变化都会对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比如:工期发生变化,就会对投入的成本产生或增大或减小的变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就会对材料费产生或增大或降低的变化;冬雨季节天气的变化也会增大或减小成本的变化;设计变更或方案的改变也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等等。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

1.3.4、目标管理与控制原则

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程序及方法

2.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程序

成本预测==〉成本预算1==〉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兑现

一个项目中标后,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员、中标情况及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人力、气候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成本预测;

其次是根据企业的成本定额编制成本预算,成本预算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交由项目部进行负责成本预算的落实和合同履行。

项目部接到项目任务后,要组织项目人员对该项目的成本预算进行二次分解,根据职能部门(人员)划分各个成本预算,作为各个部门(人员)的成本最高上限进行控制。

项目部要分阶段对各个部门(人员)产生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超支或节余的原因,并做出分析结果。

企业分阶段对项目部产生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给项目部进行兑现;项目部将考核结果与分析结果对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兑现,节奖超罚。

2.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2.2.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建立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是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2.2.2、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程质量标准的合理定位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因为质量过剩和质量欠缺,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质量过剩很明显是一种成本的浪费,质量欠缺会引起业主的不满意或要求返工或修补,都会对成本产生浪费;且质量的浪费还会带来工期的损失,造成更大的成本损失。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一次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既不过剩也不欠缺,就能够最好地控制质量成本。

2.2.3、加强工期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保证合同工期的前提下成本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延误工期可能会降低局部成本,但会导致业主的索赔(或罚金),以及其它方面的损失。也就是说工期与成本也并非越短越好,只有达到最佳工期,工期成本才最低。控制工期成本就是在保证合同工期,在投入一定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工期,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2.2.4、加强技术成本管理与控制

实施性施组、方案是决定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决定工程成本的产生。为了控制成本,对实施性施组、方案必须进行经济比选,在多方案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好中选优;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施工后进行及时验收,保证不出错、不返工,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成本。。实现“成本、质量”双预控的目的。

2.2.5、加强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

工程实体所构成的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加强材料费的管理与控制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材料费的控制必须从两个方面实施,一个是材料的价格,一个是材料的数量。材料价格如何能够达到最低?关键是材料采购的过程和控制的程序,一般大宗材料采购采用招标采购,小型材料采购采用直接采购;另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及职业道德也是成本控制应该注意的因素。材料数量如何有效控制?首先是材料计划必须由技术部门提供,计划的准确性由技术部门保证;材料采购数量与发放数量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保证日清月结,保证采购与库存和消耗数量的统一。做好这两方面工作达到有效控制材料费的成本目标。

2.2.6、加强人工费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费的管理要按照固定单价和计件数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人工单价根据市场和定额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合同的形式来确定;计件数量根据实际完成工程数量和定额相结合来确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实际完成工程数量,每月定期统计实际完成数量进行计价发放人工工资,竣工后一次结算所有人工费用。以达到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有效控制人工费的成本目标。

2.2.7、加强设备机械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费也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项目而言,机械设备可采用自有的、购买的、租赁的等,但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将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首先在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先进行经济指标论证并通过方案的比选才能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避免设备的闲置和损坏,增加机械费的成本;在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上一定要控制好恰当的时间点,及时进场,退场,做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达到有效地控制机械费的成本目标。

2.2.8、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并形成制度、加以控制

完善成本管理办法,主要解决“由谁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有关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具体事项,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严格执行。可具体编制:技术成本管理办法、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材料物资成本管理办法以及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制度等。做到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得成本有序可控。

2.2.9、加强成本合同管理以控制成本目标

项目总成本目标一经确定,需要在项目内部进行二次分解,划分不同的成本中心。根据“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原则,解决项目部与职工个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在项目经理与职责部门(或个人)之间签订下来,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实现职工个人收入与项目成本连锁的机制。以达到项目成本总体目标的控制。

2.2.10、考核兑现是关键

项目要进行阶段性地考核成本,节余成本给以奖励,超出成本给以罚款,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否则各项成本管理与控制均会付之东流。

3.结束语

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比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加快信息化处理的手段;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制度,规范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标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自身特有的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或特长,走出国门与国际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接轨。

注解:1成本预算:根据企业的成本定额编制的施工成本控制预算,是项目组织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具体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叫法,类同于项目的责任成本。

【参考文献】

[1]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与流程再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学习教材.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3]李定安.成本管理研究.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2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其根本的思想是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使开发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与项目施工所创http://造的价值的经济表现偏差在控制的范围之内。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从整体的角度有效的组织成本。在企业正式投产阶段,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原则,从项目招标,施工到结算阶段,对与成本控制存在交集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控制,对于企业管理走向正规化,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的积累具有积极的作用。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多数企业往往受合同约束一味急功近利,追求工期以赢得企业的信任,缺少必要成本管理,使得工程间接投入以及可变费用处于超支的水平。对于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规整,具体表现在没有形成完成的成本控制模式。多数企业往往将成本控制的任务归结于成本管理主管而非施工项目经理的层面上,这种转移欠缺科学,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成本控制体制的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的设计方与施工方往往不是相同的,两者的经验与信息量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从而会出现施工与设计之间脱节,虽然条理分明,但是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例如设计方对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并没有被施工方所领会,或者对于设计者本身而言,没有实地施工经验,错误的设计了违反现场施工成本控制的楼体格式。利于甲方的控制方案未必对乙方行之有效,最终导致材料以及人员的挤压与浪费。www.133229.com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些施工企业大部分都是沿袭比较落后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其内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净值分析法,责任成本控制法以及费用偏差分析法,在这个过程中,净值分析方法评价的指标仅仅停留在三个值水平,覆盖面不够,而费用偏差分析评价的标准则主要来源于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偏差来实现整个水利项目成本的控制,就其本质而言,虽然都是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来采取实际控制措施,但是由于评价指标的制定来自于企业自身,因此标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施工过程本身就具备不可逆性的特点,而原有模型主要是依据成本落差出现后进行的弥补措施,其实用性存在质疑。采用责任成本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成本的分解能够很好的将成本追溯到成本发生的对象,对于内部责任问题具有很好的解决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实现的前提背景是企业内部存在明确的经济责任体制以及会计制度,这种要求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实现阶段,因此对于一个水利工程管理企业而言,完善的成本控制预案对于他们只是一种奢侈品。

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对比一般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水利工程施工存在很大出入,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大多都是发生在比较偏远的地区,物质运输存在很大不便,并且外界环境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影响较大,而且参与建设单位比较杂乱,对于成本控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且国家对于水利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工程使用寿命要求较一般工程而言高,其质量问题与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是相互挂钩的,高质量的工程必然会引发较高的投入。水利工程施工具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施工的复杂性,由于地质环境比较恶劣,加大了施工的复杂度以及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进一步使得整个施工项目管理复杂。国有企业作为施工企业对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些弱点,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大部分投入都来自国家,成本控制观念没有形成。

3.成本管理的原则以及内容

成本控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洞悉市场的变化,预测各种人力材料的发展趋势,并从中挖掘出各种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策略。其基本的原则是成本最低化的原则,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对于贯穿项目从施工到项目完成阶段,进行全员以及全局的控制。控制的内容主要在于直接成本的控制以及间接成本的控制,由于项目本身运行的环境并非一直处于理想状态,涉及环境以及工序变化的问题,政府或者社会团体有可能对于整个施工进行干预,从而造成设计施工之外的额外成本,另一方面,直接与整个项目联系起来的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的成本都是成本管理需要考虑的范畴。对于成本控制,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并逐步进行细化,用来指导整个成本控制的过程,可以考虑将控制计划拓宽到每一个参与的人员,形成实施,检查与处理的成本控制循环体系。

4.成本管理的策略

4.1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工程投产初期,进行施工方案的审查与优化,对于设计部提供的若干个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从中选出一个切实可行,在施工期限以及质量满足的条件下,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案。在方案选定之后,应该根据招标过程中,企业提交的技术图纸以及工程量的清单,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构建相应的成本控制体系。以企业内部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契机,形成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其实现过程可以按下面方式进行,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层工作人员,明确其主要的任务与职责,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提

转贴于http://

高实施者行动的积极性,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经济目标三个层面细化各层人员的分工,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必要时可以建立合同进行约束,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实现的过程中,以生产材料的动态管理为背景,个人与部门之间构建牵制机制,实现相互的协调与监督。核实整个过程财务上报材料与实际相符的情况。在项目分包人,施工以及项目管理部之间达成责任风险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成本控制体制。

4.2拟合适宜的企业定额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投标市场竞争以及造价管理体制通过企业定额来对相关施工企业进行择定,在企业定额中起着重要组成成分的是企业实物量消耗的定额,主要整合了质量,人工,施工机械以及材料等相关的因素,整体来看比较全面。在进行企业定额拟合的过程中,一般将台时,材料单位耗量以及工时认为可行而又比较先进的编制方案作为分析施工消耗水平以及进行企业考核的参考。通过定额,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消耗合理性进行判断,进而对不必要的施工消耗进行控制。笔者建议,由于施工工艺,设备,材料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定额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更加不是对于过去水利水电传统定额的沿袭,相关施工企业应该及时的结合http://市场动机对内部定额进行不断修整,使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4.3强化施工过程成本的控制

机械设备方面,每次使用完之后,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条件下,做好应的保养工作,减少机械可能损坏的风险。对于机械的租赁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施工特点酌情考虑。一般而言工程量大工期较长并且使用较为频繁的设备,可以采取月包的租赁方式,价格合理,可以避免设备被突然调走工程受控的现象,但是,对于对于长期以及怠工而言,风险比较大。对于形如大型的施工机械,例如吊装设备以及道路摊铺设备,由于施工工期一般而言比较短,而且其费用比较高,选用台班的形式更为妥善。其他的例如土方设备以及自卸汽车或者挖掘设备,可以考虑采取自备的方式。要健全材料或者设备的收发领退程序,避免材料或者设备没有任何凭据就随意领取的现象,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对于机械设备应该做到合理的退还。

施工过程中人员也会耗费一笔不菲的资金。在人员使用,安排与协调方面,都会涉及到成本控制的内容。现在施工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施工人员一味的施工,对于工程中的出现的变动没有及时与委托方进行沟通,从而给结算造成了一定的问题。而分包方,使用的是技术上不过关的人员,造成工程的返工,都会大大增加施工的过程成本。建议在施工进行过程中,组织各个部门人员协调好施工方案,明确各个过程相应的手续。配置人员应该尽量选用复合型的人才,以实现不同接口之间的缺口,降低缺口费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也潜在的节约了人工的费用。

4.4原始记录制度的制定以及健全

由于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隶属国家,政策上的不严密很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出现会计舞弊现象,另一方面,原始记录作为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能够充分的对管理以及施工活动进行如实反应,在消耗分析,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以及施工索赔中能够引申为一种依据,因此,必要的原始记录是提供可行性技术的保障。相关水利监理人员应该协调好设备,劳资,技术,施工以及合同各部门的工作,原始记录最终能够从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两方面满足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组织好与原始记录交易流程有关的的登记,传递,审核以及保管各项事宜,从而达到施工成本控制以及相关资料及时性以及可得性。

4.5完善整个施工阶段的索赔以及结算管理

转贴于http://

项目成本管理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阶段的合同细则来维护与自己相关的合法权益。深入了解各个施工阶段涵盖的条款内容,并从全员的角度来增强合同意识。按照合同有关的规定严格组织施工,履行义务。在施工技术人员http://发现索赔问题之后,整理好基础资料,做好索赔记录,在相关单位同意并整理出书面材料的情况下才进行后续的施工。工程完成之后,将合同作为结算的标准。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项以及滞留的部分,根据企业方,分包方以及建筑方三方提供的材料以及工程清单进行比对与最终的评定,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严格按照规则来,不多算也不少算,并做好相应的结算文件存档。

5.结语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3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04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综述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将成本控制的观念充分渗透到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活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资源和费用开支等成本信息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组织、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使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费用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目标成本制定不具备指导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始一项工程之前,都需要进行目标成本的测算,从而给企业一定的指导,建筑企业根据它准备资金,合理安排资金的流动,对整个工程进行资金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目标成本制定的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导致制定的目标成本与实际情况背离,不具备指导性,更无从作为成本控制依据。

2.2忽视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指为了整个项目的质量合格而花费的所有经济费用。它分为四大类,内部、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以及质量检验费用等等。内部故障管理包括停工、返工花费的费用,外部故障管理包括保修索赔花费的费用。保证一定的质量就需要成本的增加。目前许多的建设单位没有认识到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只强调了项目的质量,忽视了项目的成本,就会造成工程的质量可以达标,但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就大大下降了。有的建设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把工程质量当回事,虽然暂时控制了建设成本,但因为质量没有达标而造成额外的成本支出,到最后既没有抓好经济效益,又损坏了企业的声誉。

2.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多数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项目部各部门间缺乏横向沟通。即在项目内部,技术部门只负责技术和质量;预算造价部门只按工程进度计价,不管质量是否合格;物资部门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表面上看似乎职责分明,但技术部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增大成本;而物资部门若一味采购高强高价材料,即使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2.4工期成本控制不严。

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是指为了在既定工期内完成项目而花费的所有费用。工期目标是施工单位能否按照合同完成工期的重要条件。由于工程项目特点的工期要求,过分缩短工期就会提高成本的费用。现阶段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重视程度不够,项目经理虽然有确切的工期要求,但对于成本和工期之间的变量关系却很少研究,在盲目赶工期要进度时容易造成工程总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3.针对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3.1确立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确定应立足于工程中的每个项目,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情况和合同内容。应把成本管理目标细化,尽量精确到每个项目,再到每个部门和班组;成本管理目标还应具有阶段性,不仅对工程项目总成本的管理控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还要针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地制0定阶段成本管理目标,实现对每个施工阶段的有效成本控制和管理。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可行性,还能保证其管理效果的持续性,从而真正实现对成本的节约。

3.2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

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3.3充分理解和整合全过程施工项目管理业务链。

对于一个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理解每项工作需要哪些前提条件才能开始,这些前提条件是哪项工作或哪几项工作的结果,同时此项工作又产生哪些结果,产生的结果又作为哪项工作或哪几项工作的开始条件。项目工作只有置于它的制约之下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3.4优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

工程项目运作的合理安排、劳动的组织、技术的进步和资源配置与工程进度的加快是项目最大的节约,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体现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因此项目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要对标书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细化,要采取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要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

3.5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成本。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经常会预算一些额外成本,比如出现故障时候的成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如果施工不合格,就必须返工,不仅消耗时间,而且花费大量成本,返工是每个施工单位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因此,在追求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质量第一,才能成本最低,把握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监督部门、施工人员严于律己、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等。施工管理费用在企业的投资中占着不小的比例,合理的施工方案、精简人员、明确各部门职责都是减少管理费用的方法,管理人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个精明能干的优秀管理者能顶一小队吃白食的废物,而且还能做得更好,一个人能统筹管理,多个人有时不能把各个工作结合使得节约时间与成本。

3.6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在机械进场前应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对设备使用方案进行经济比选,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确保使用机械设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的同时,还需尽量避免产生多余的机械进退场费,最大程度发挥机械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当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操作人员应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专业修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技术状况、磨损情况、作业条件、操作维修水平等情况,进行中修或大修,以保障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使用。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平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是落实成本管理目标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成本节约的基础。项目成本全过程管理应立足于组织设计、施工、以及检测和结算等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从而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建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2]孙伟.朱炳超.张磊.等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浅析[J].经营管理.2010

[3]吴影玲.浅谈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及优化[J].科技风.2011(23)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4

关键词: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对策

企业的成本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业绩的提升。通过对于企业成本的管理进行研究可以促使企业对自身进行改革,提高产品的质量。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以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顺利实现。

一、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上存在滞后性

由于受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虽然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同时期的国外发展还是很慢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缺乏实际的应用性,新的成本管理与旧式的思想无法更好的进行衔接。不但没有相应的降低企业成本的投入反而使企业的资本有所降低浪费。传统的成本研究只局限在企业的内部,无法形成企业的战略思想,忽视了与其他管理方式的联系。

(二)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进行创新

企业在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解并不准确。现阶段国内的企业大多数都只是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企业成本问题,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方面的成本投入。成本的管理不是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的投入,最主要的是通过对于企业成本的节约,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其他方面的建设中,实现企业资本的最大化收益。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通过对企业投入性资本的降低已经不能成为主要的发展企业的手段。

(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于成本管理的方法很落后

企业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对于企业投入的资本降低管理。一个缺少全面性的科学性的成本管理是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企业在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相当的薄弱,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成本管理。在对于成本管理的记录也不清晰,对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有效的进行监督。企业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成本考核制度,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处在危险的境地,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更不能充分的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没有明确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使各部门的管理职能不明确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营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受财务部门的管理。没有设立专门负责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部门。更没有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中去。而财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成本意识,只是片面性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对于企业的浪费现象没有响应的进行监督,使企业遭受到了更大的损失。企业成本管理职能的不明确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管理。

(五)企业在实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于资料没有进行全面性的记录

企业中某些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不是很熟练,导致了在记录企业成本管理数据的记录没有全面性的记载。有些管理人员更是对材料进行伪造,虚假的成本管理记录,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进程,使企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二、企业在成本管理科上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一)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力度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强化成本意识,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根本上理解成本的本质意义,减少公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过度浪费,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减少成本不是单纯上的降低资金的投入,而是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尽可能的提高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的地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成本管理方法,还要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上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的发展中,所以我们不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要积极的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国外先进的经验要适时的吸收,并为自己所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二)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推动成本电算化的实现

传统的成本管理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管理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成本电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成本电算化能更好的对成本管理进行监督,全面控制成本的预算。对于企业进行全面的考核,分析成本的组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为更好的实行成本管理电算化,我们要加强企业员工在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引进成本电算化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这样能更好的对企业进行成本的管理。

(三)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应该加大管理权限,使企业更好的实行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我国成本管理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管理的范围却在不断的日益扩大。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来说,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更是通过扩大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与实际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成本,扩大企业成本的实际管理范围。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寻求更好的企业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重要问题。成本控制和管理已经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对企业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5

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其存款利息支出、佣金、贷款和垫付款项的损失、与投资账面价值减少有关的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等,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现代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除了要积极扩大收入来源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现代商业银行对成本管理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上,而是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与规划,对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管理,以期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成本管理及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在同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而成本管理受到各商业银行的关注与重视。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目标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而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其营业成本应控制的限额,或者说事先确定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奋斗目标。它是一种适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约束性指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群体性,是商业银行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它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1)指导思想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基期的成本水平为依据,考虑到计划期有关因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来确定计划期的成本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目标利润水平。(2)管理的范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只局限于事中的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是将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系统,从事前的成本预测到成本的形成及事后的成本分析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将全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耗费都置于成本控制之下。(3)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事后算账,虽然也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但改进措施的实施要等到下一个成本管理期间。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按目标成本控制耗费,及时分析差异,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加强了成本的控制地位。(4)管理责任的区分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的形成作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成本指标的分解归口管理,在各自责任范围内有效地控制成本,强调严格划分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成本控制及其重要性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它也是管理会计中“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中心内容。它根据目标成本及成本预算的要求,对业务经营过程中与成本形成的有关方面进行指导、监督、调节与干预,以保证目标成本和预算任务的实现。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任何一项控制活动都是实施控制活动的主体(即“施控系统”)和承受控制活动的对象(即“受控系统”)所组成的,成本控制的实质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对象实施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对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所规定的范围内。成本控制是成本施控系统对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预定的目标成本和成本预算范围内,并最终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这里的“成本施控系统”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各级对成本负有经营责任的单位,即成本中心。各级经营管理单位组成的成本中心,就构成了多层次的成本施控系统。至于“成本受控系统”(即成本控制对象)是指银行内部各成本中心所经营的各种“责任成本”,成本受控对象是各该成本中心经营管理的责任成本。成本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为保证成本目标与成本责任预算的实现,需要商业银行各层次的成本施控网络系统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级成本管理责任单位及人员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由于成本形成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2)成本效益分析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以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6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并不是纯粹的降低成本,而是需要在企业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不断地对市场进行调查,从而制定出相关的经营计划,从而达到生产、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的目标。所谓的成本管理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而成本控制就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发展的也越来越完善,物价水平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这就导致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的情况发生,企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达到生产、经营、管理科学决策的目标,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识观念落后,过分降低成本。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观念落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对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方面。很多企业认为,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目的仅仅是降低成本,其实不然,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更多的是看重成本效用;从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手段方面来看,控制管理的手段主要为节约。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往往会出现过分降低成本的现象,进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发生,市场竞争力会逐渐下降,不但没有达到增加利润的目标,反而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得不偿失。

(二)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较为单一。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单一的情况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管理的主体单一,二是控制、管理的环节单一。从主体单一方面来看,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并没有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而是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力度不足;从环节单一上来看,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并没有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三)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完善性较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原始记录、资产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制度不完善;2、制度与企业的实际发展不吻合;3、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落实;4、实效性差;5、没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没有对考核的相关指标进行具体的落实,员工积极性较差。

(四)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信息出现失真情况。企业管理者在面对诱惑时不能够把持自己,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发生偷税、漏税的行为,为了掩饰自己的斑斑劣迹会出现任意修改成本资料的情况,进而导致了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信息出现失真情况的发生,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失真的信息能够在企业战略决策方面造成误导,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达不到考核的相关要求。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信息出现失真考核制度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成本考核制度,从而导致了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差、责任管理体系无效的现象发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失去本身意义的情况发生,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

二、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治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如果想通过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解决上文论述的相关问题,抓好每一个管理的环节,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改变落后的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相关理念也是如此,陈旧的观念和手段并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所以必须对相关的概念和手段进行更新。在卖方市场形势中,需要改变片面节约成本的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转移到成本效益方面上。

(二)建立考核制度。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水平决定性因素是会计工作人员,所以在建立相关考核制度之前需要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可以广泛吸收财会方面的人才,为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另外,还需要制定全面的考核制度,不仅仅是针对财会部门,而是针对所有员工。制定考核、晋升制度能够提高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三)确保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信息的真实。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为管理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了基础。电算化能够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并且还具备分析、预测的功能。另外,笔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够避免企业领导人随意修改成本资料的情况发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四)成本管理的有效方式。成本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战略成本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需要从企业战略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对于企业来说战略角度面主要包括规模、生产技术、管理和资本投入情况,因此,成本管理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从企业成本总体出发,然后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下发至各个部门,让各个部门按照相关的数据严格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之后需要各个部门对成本消耗的情况作出详细的说明,由财务人员进行统计,最后制成财务报表。

质量成本管理需要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结合的步骤有:1、深入剖析质量成本的组成情况,对不同方面的质量成本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2、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五)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成本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全过程成本控制、全体员工成本控制、全方位成本控制。

所谓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将成本控制应用于企业发展经营的各个阶段,如设计、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另外,不同的阶段成本控制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前期的重点是做好预算,中期的重点是成本控制,后期的重点是成本分析。

全体员工成本控制就是指需要打破控制只在财务部门进行这一现象,必须将其运用到各个部门,并且还需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全方位成本控制就是在控制的过程中对所有能够影响成本数量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全方位的控制,例如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作者单位:山东海天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健梅.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任瑞清.试论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有效方法[J].现代商业,2013,02.

[3]周瑜.制造企业双层动态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4]李怡.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7

一、招投标工作

目前,由于中国建筑市场还处在发展中,法规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但还不太完善。还有施工企业为了得到工程项目的施工权而相互压价,导致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标价越压越低。还有现在的企业都是“走出去”,在全国范围以及海内外的经营。这投标期间要发生多种费用,如标书制作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等。这部分费用如何核算,管理制度中没有也不容易明确规定。这是一项不小的开支。因此,如何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用开支,已成为降低成本开支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这就要求投标人员在投标前,要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避免盲目投标。同时,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为了考核投标费用开支情况,财务部门应单列科目并按费用性质进行核算,期终进行对比分析,便于为以后的管理做参考。

二、施工预算

施工企业不同于其它生产性企业,其产品为建筑产品,且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制造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如下:

1、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21世纪,企业应通过高效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创新成本管理新思,建立高效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2、编制施工预算书

这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一部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但目前多数施工预算仅是各种数据的汇总,只适合对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对过程生产却起不到指导作用。因此,施工预算需要改进,分部编制的预算对成本控制才有指导意义,比如要建一栋住宅楼,预算书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基础部分(包括临时建筑),要详细列明为完成基础所需的一切项目,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信息,以明细到每个工作面为原则。主体部分,此部分内容最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部位的先后顺序编制预算,要分出每层的梁、柱、板、围护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数量,如基础以上部分为标准层,只需计算一层即可,反之,需重新计算。装修部分,要列明每一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信息,比如,对于抹灰工程,需列明所需水泥、砂、石等与抹灰有关的材料数量、种类,列明所需机械的种类及数量。水电安装部分,如上所述,列明各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的信息。

3、施工组织设计

依据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这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是,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施工组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工程特点、重点、难点的分析:一份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制者对具体工程特殊部分的把握和在此基础上提现的解决方案,此部分应当详细。

(2)、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优劣比较,一般落脚点在施工用地面积,场地利用率,场内运输情况,临时建筑面积,临时道路和各种管线长度,是否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规定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施工的进场路线图清晰;另外,施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施工平面的布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按照施工不同阶段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的变动平面布置。

(3)、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据工程实际予以细化,要有详图、工艺流程,针对不同情况,说明注意事项,增强针对性,提高可执行性。对于质量控制的重点工序,应重点加以说明。对于关系工程质量的工序要强调工作结果的检验。

(4)、冬雨季的施工方案要与施工进度计划相结合来进行编写,相对应的施工项目和施工日期对应起来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5)、安全生产部分可以从安全教育、现场生产管理、生活安全管理、设备资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6)、施工进度计划:从组织制度、工程计划、环境、技术等角度提出进度保证措施,建议着重说明切实可行的技术准备计划、材料设备使用计划、承包和专业分包计划等人材物使用分配情况。

(7)、质量保证:有目标有体系,有具体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检测措施,质量预防措施。

三、完善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就是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索赔。。要订好合同,第一要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第二要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三是要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容清楚,严谨无漏洞。

四、降低采购成本

项目的采购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宏观环境是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及其趋势,市场季节性的变化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项目组织的内部条件,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项目资金状况,场地、道路、码头等收料条件。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宏观采购环境的,科学组织物资供应,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五、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

1、项目全员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际成本支出低于标准成本过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它可能造成后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作业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造成质量低,除可能带来返工和增加保修费用外,质量成本控制还影响企业声誉。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的问题,但关键性问题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尽管有些成本差异虽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或最低金额,但一直在控制线的上下限线附近徘徊,亦应视为“例外”。意味着原来的成本预测可能不准确,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采取技术措施

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应对整体利益负责任,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4、质量管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5、竣工及时做好决算管理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创新和改革。改革过程中不仅要提升服务质量,还要对医院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医院成本控制以及医院战略管理是医院进步的关键要素,应该成为各个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医院的成本管理以及医院战略管理思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医院的改革和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走向。

【关键词】

成本管理;医院;战略;控制

时代的发展让医院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医院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情况,为了顺应当前的节奏,那么医院管理方面就要有远大的战略构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压缩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才能将医院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一、有关医院成本管理的相关分析

(一)医院新财务制度的简要分析为了顺应医院的科学发展观走向,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因此形成了医院新的财务制度,让医院在经济运行和成本管理上有新的突破。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首先,在医院财务制度当中,对于医院成本控制的内容有助于稳定医疗服务价格,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百姓的认可。我国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这与医院居高不下的成本费用有直接联系。例如,医院所购买进的药品、医疗器械以及物流费用和资产折旧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成本。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要求通过成本管理来加强对医院药品、医疗器械等的控制和管理,稳定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把经营服务和成本控制有效结合起来。其次,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改变,从而有效增强医院的抗风险意识。医院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不可以出现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医院的改革就是要利用科学有效管理方法对医院成本进行控制,保障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1]。

(二)新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策略研究1、强化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成本管理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医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起成本控制意识,了解新财务制度的理念、目标以及作用,对各种能够节约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宣传和普及,以此促进工作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在医疗物资的使用方面,能够进行重复使用或者二次使用的材料绝对不允许浪费,购进的医疗仪器要经过多方面商谈和审核,让每个人时刻的记住节约成本这一制度[2]。2、建立完善的医院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有关医院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经营模式产生了影响,稳定医疗服务价格有利于社会稳定,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并且促进民生的改善,因此监理起医院成本控制体系才能保障医院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平稳的运行,实际的做法是在成本管理体系中要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人员身上,实行权责划分制度,并且对于成本控制和资源节约有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于铺张浪费和假公济私者要予以惩罚。对于医院的管理层或者决策者来说要从医院实际出发、从全局出发,指导员工执行成本控制制度,对成本控制的一系列事宜进行规划,在降低医院成本的同时,为医院的长远发展以及医疗资源的购置情况做好筹划[3]。3、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效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医院的成本控制机主要分成分级控制、全员控制以及综合控制几大类,然后将内外控制结合在一起才能对成本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涉及到绝对成本控制、相对成本控制以及阶段和全面的成本控制。很多医院采用的是价值工程法,价值工程法就是通过医院全体全体人员的努力,对本医院的运营情况以及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这样能够降低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提升医院的服务价值和产品价值。

二、医院战略管理控制措施和方法

(一)树立起节约成本的战略目标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过程,缩减成本市医院改革创新的一部分,因此树立起节约型医院目标在医院发展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这种节约有多方面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医院建设成本的节约,还在于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是集合了医院经济管理以及成本会计信息等多项内容,并围绕医院战略开发成本管理的创新,对医院成本管理的方向进行研究。医院在市场经济的竞争过程里,需要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以及市场份额进行再确定,然后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医院要建立节约成本的战略目标需要集合全体人员,在节约的理念下进行,发挥领导的组织作用,让成本核算在每一个机构都中发挥作用,领导的参与才能调动起群众和基层员工积极性,在医疗资源的使用上树立节约意识,控制成本杜绝浪费[4]。

(二)医疗业务流程的改革在医院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中,需要对医疗护理的流程进行注意,尤其对医疗设备和医疗资源的使用上。因此要改进医院在治疗和护理的流程,强化规范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使用体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那么医疗机器的使用和保养上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和药品采购商需要进行成本全过程管理。一些价格昂贵的机器的选择,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探讨和论证,并且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医疗效率以及经济收益进行评估。依照以上策略对医疗成本严格控制以及医院持续化服务流程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成本,提升医疗仪器以及药品的实用效率,争取在医院竞争中获得有力地位。

(三)医院成本信息采集工作医院的成本战略举措当中,需要对战略成本的信息进行采集,这些信息内容包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产品的数量与产品质量、经济信息和非经济信息,还有关于医院内部其他方面的信息。在医院的价值链中,会涉及到有关电子资本材料和物质材料运送以及再交换系统的内容,这些都是医院在制定成本战略规划时的重要通道。医院战略中成本相关计划形成和实施,还要加入与竞争对手乃至整个行业价值链的分析,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有洞察全局的精神,注重医院先进医疗技术的改良和更新,虽然在成本上会有所提升但是也会在整个行业乃至医疗服务质量上有所突破,让医院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内部组织机构的建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与经济管理工作需要有统一的步调,以此实现医院经济核算与经济管理的集中,高效和统一。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中来看,医院的财务和经济管理组织要在集中中有分散,在分散中有集中,这样可以实现经济决策的集中管理,经济执行的分层管理。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需要医院经济管理办公室和经济管理委员会的相互支持,在经济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中节约医院的管理成本,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行,经济决策的统一协调[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战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医院在保证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要增加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和控制范围,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看病贵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沈晋明,刘燕敏,俞卫刚等.从设施角度谈降低医院手术成本的措施[J].暖通空调,2014,12(3):43-47.

[2]赵建中,詹群生.基于信息化的医院成本管控精细化[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6):66-69.

[3]单颖辉.医院成本决策方法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3):89-90.

[4]朱永松,甘宁.医院物业外包管理的服务、成本与风险控制[J].中国医院,2015,14(1):64-65.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9

abstract:thecostmanagementideaisreferstothepeopletothecostmanagementrelatedquestionunderstanding.inthemodernmarketeconomy,theenterprisetakesthecompetitionmainbody,shouldsetupwhatkindofcostmanagementideatocontrolenterprise'scostmanagementwork,isonebothhascertaintheorysignificance,andhasthecertainlypracticalsignificancequestion.

关键词:成本管理观念更新成本控制

Keywords:thecostmanagementidearenewalcostcontrols

一、成本效益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是有区别的。“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就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末,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二、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观念

传统上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撇开不论。按照这一成本动因思想,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基于这一认识,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

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功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比如,按照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成本可划分为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基于此种认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可考虑通过实现适度经营规模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通常较大规模比较小规模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营销费用。

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比如:(1)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究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三、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域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制造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要了解企业成本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较差,成本管控理念落后

制造业的成本管控工作需要全体上下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从非系统性的角度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根据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实际成本管控工作来看,由于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成本管控制度,也没有扎实的成本管控基础,成本管控的手段比较落后,同时企业也没有建立健全成本信息管理平台,导致成本管控基础建设工作质量较低。其次,部分制造企业没有跟上时展的潮流,依旧保有传统的成本管控理念,仅仅将成本管控理解为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重视销售渠道、营销网络、客户体验和口碑形象等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制造企业的销售渠道维护和建设成本过高,从而提高了制造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了制造企业的经济利润。

(二)成本管控工作权责不明,绩效考核工作较差

部分制造企业没有充分重视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性,仅仅将注意力放在产品的销售工作方面,因此没能形成明显的企业竞争优势。同时,部分制造企业没有专业的成本管控部门,没有对成本构成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模糊不清,难以找到切入点。其次,制造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组织,导致成本管控工作的权责难以细化,不能根据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权责分配,而且后期绩效考核工作质量较差,没有根据成本管控工作性质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绩效反馈工作也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制造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成本管控的激励工作质量较差,影响积极性

一些制造企业没有根据成本管控工作的目标来设定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员工的具体成本管控任务,成本分析和目标管理工作脱节,导致成本管控制度形同虚设。其次,部分制造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激励措施,没有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成本管控工作要求结合,导致成本激励工作质量较差,进而直接影响到员工开展成本管控工作的积极性。

二、制造业提高成本管控工作质量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一)要完善成本组织结构,更新成本管控理念

成本管控工作需要制造企业健全内部组织结构,要根据成本管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性质来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形成决策层、组织管理层和执行层结构,并要对成本管控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以便减少工作人员的负面行为对成本管控工作的影响。其次,制造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更新成本管控理念,要积极了解互联网思维,可以借鉴其他成功转型制造企业的经验来完善成本管控制度,并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来改变原有的销售模式和营销模式,要重视销售渠道建设和营销网络的构建,要重视客户体验以便降低客户购买的弹性,形成口碑宣传效应,逐渐树立企业形象。再者,企业更新成本管控理念时要改变库存管理模式,可以根据日常的销售情况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到合理的存库数量,以便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要规范成本管理流程,明确成本管理权责

制造企业要对产品的制造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同时,制造企业要规范成本管理流程,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并根据财务状况来制定资金使用计划,设定具体的成本管控指标,合理控制产品生产到销售过程各个环节的成本,明确各个环节成本的使用范围。其次,制造企业要规范材料采购流程,做好单据和凭证的审核工作,设置相关的成本管控部门和组织来引导成本管控工作,要注意调动成本管控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制造企业要将企业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做到权责明确,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将成本管控工作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提高员工开展成本管控工作的积极性。再者,企业要重视管理各个环节的成本,要重视产品研发环节、生产环节、销售服务环节的成本管控工作,重视外部价值链的优化,提高产品价值和客户体验价值。

(三)不断完善成本监控机制,推进成本管理的精细化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测算、核算、调节和监督,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制造企业要完善成本监控机制,做好对成本管控工作的监督控制,并对成本管控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为监督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其次,制造企业要重视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来分解成本管理工作内容,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数据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数字陷阱,同时企业要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重视个性化定制模式的未来前景,以便从消费者的角度来重新审定产品的功能和设计,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提高客户体验,以便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再者,制造企业要整合优化供应链,实施规模化的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推进成本管理的精细化工作。

作者:杨海娇单位: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晁世元.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职能[J].财会研究,2013(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