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2:45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1

2015年9月22日,离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还有一个礼拜,可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洋湖小学“小叮咚”电视台却早已热闹非凡。原来孩子们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正在参与博才洋湖微信公众号“微说吧”中秋话题的现场录制。除了高年级的孩子,还有不少刚踏入小学校门一年级的孩子结伴前来。一五班的陈誉戈和徐子康小朋友骄傲地告诉现场的编导自己可是“有备而来”,因为在前一天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就带着他们畅想星空,启发他们原创星星与月亮之间的对话,大家聊得非常的开心。其实除了“微说吧”主题活动,在中秋前夕,全校各年级的孩子们都获得了一份“特别惊喜”——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口语交际等学科的教师结对,一起领取“玩转中秋”快乐节日任务单,为即将如约而至的假期做好充分预热。小小的任务单一下子让中华传统佳节“中秋”的味道在校园里变得格外浓郁,而小小的任务单背后,蕴含的各种花心思的趣味设计,也预示着学校打破学科壁垒的跨界德育课程已经拉开序幕……

热点聚焦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国家也不例外。2015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与时俱进地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校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学校特色的打造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优化、整合、、主题引领,努力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化实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实践中。

学科跨界

秋季课程“星空下的仰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星空课程”的学习,感受天即自然,刚强劲健,永不停息。而能与天空对话的人怎会不拥有宽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金秋九月是快乐的开学季,学校的秋季课程——“星空下的仰望”也正式启动。借着中秋佳节的东风,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课程,开始“玩转中秋”。低年级起航:参评“小小摄影师”,拍一拍美丽的月亮,并了解月亮与中秋的联系。活动中一(2)班的李雨琪同学创造性地进行错位构图,照片中的月亮就像一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妈妈的手上。孩子也在任务单上动情地写道:我将月亮做成戒指送给亲爱的妈妈。俨然一副小诗人的模样。二年级的孩子在探究中发现,原来古时中秋赏月还有多种讲究。在汉朝,人们中秋祭月还需要沐浴更衣。到了清代,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人们便要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深入浅出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博大精深。中年级遨游,孩子充当“小小设计师”,他们不但用发现的眼睛寻找传统图案“祥云”“奔月”背后的故事,还创作了独一无二的特色月饼。二(2)班王一平同学在设计月饼时,特地画了全家福的三张笑脸。他用稚嫩的童声告诉人们:“中秋可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在“谁是月饼王”这一环节,孩子们更是将中秋节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来探讨同种类的月饼,馅多厚﹑皮多薄才好吃,并认识到原来中秋吃月饼是依天时而定,因为月饼甜香高热,适宜暑热消退,寒意渐浓的时节。高年级远程同学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发品读与星空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浸润童心。有了九月的“激趣”,随后而至的温情十月大家便开始沉下心来阅读。星空故事绘本﹑西方十二星座﹑中国传统二十八星宿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六年级的孩子则在九月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着编写剧本,挥洒自己的创作热情。与此同时激动人心的“星空帐篷节”如约而至。近百顶帐篷在学校操场悄然绽放。闪耀的霓虹灯、百变星空魔方、原创星空科幻画小径、星空KtV、古诗大集结、星空影院,还有湖南天文台筹建委员会负责人谭巍老师带来的星空科普微讲座,让孩子们再一次沉浸在对星空的无限遐想中。快乐十二月,学校开始“星空游学”——星空题材音乐欣赏、电影赏析、游学科技馆,再由天空辐射到海洋。透过一个中华传统节日,经历一学期的横向与六年纵向的熏陶,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礼仪、饮食、史学文化,对宇宙星空相关的科学知识产生无限向往,而且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用更加宽广的心胸来思考问题,鼓舞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我风采。春季课程“大地上的希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萌生万物,赐予人们一切。通过春季课程的学习,懂得大地的厚重,感悟生命的传奇,唤醒我们对自然的感恩之心与责任之行。春风拂面,万物萌生。春季开学点燃“大地上的希望”。以三•一二植树节为起点,四•二一地球日为铺垫,六•五环保日为高潮,学校把科学课、文健课、综合实践课、少队活动课等课程相互融合。低年级的孩子“玩转魔法种子”,在种植中学会观察,学会分享。记得在去年的植树节上,有的孩子得到了辣椒的种子,有的孩子得到了草莓的种子,有的孩子想要玫瑰花的种子可偏偏得到的是不会开花的含羞草,有的孩子种植的康乃馨因为一场雷阵雨而“全军覆没”,不想半途而废只好重新开始。由开始的期待,经历后来的小情绪甚至是失败,再到之后的喜悦收获,在种植中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植物的特征,也认识到自己就像这些植物一样,各有特性——也许自己不是灿烂的向日葵,但是可能是自由灵动的跳舞草。不刻意﹑不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种植中孩子们也发现照顾一个生命的不容易,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出现了一个个“微孝行动”,例如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等等。中年级的孩子“魔法升级”,种植可用于美术课堂的扎染植物,可用于餐厅食用的五谷杂粮,学会通过关注身边植物,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唤醒内心的环保意识。而高年级的孩子则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走进学校旁边的洋湖湿地公园,去关注湿地植物的生存现状,调查长沙湿地的环境现状。由自然观察——生活联系——责任意识,从爱家庭到爱洋湖再到爱长沙。通过“大地萌芽”,学校不仅希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希望他们学会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未来展望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学校德育课程;德育模式;德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博士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各式各样,层出不穷,都在试图实现促进道德主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品质及公民素养的发展的目的。但从学校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整体生态性的思考,需要关注学校德育创新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德育模式,特别需要理性地思考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使命,在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学校德育践行的可靠路径。因此,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

应该明确的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实践情境与发展前景,结合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纲要及精神,既要充分强调学校教师需要掌握并拥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更要从学校如何培养人的人文与社会功能角度来思考整体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功能而言,是学校结合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德育原理、德育课程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性。另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内部结构而言,具体指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量与精神特点,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设计科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高质量、德育课程评价多元以及注重学校德育课程文化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动态性分析与衡量。因此,总体来看,学校德育课程模式能够帮助学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怀儿童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中小学共同的价值观。从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道德教育课程来看,譬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四中课程模式皆是关怀儿童的手、脑、心的综合、整体、全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精神,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关怀儿童全面发展这一信念,将影响学校德育实践,将帮助学校进一步从整体上科学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将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角色信念、以及如何促进儿童进行道德学习;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组织实施;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是什么;帮助学校思考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开发、决策者应如何去选择;将帮助学校思考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德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学校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也会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努力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学校德育课程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譬如,琅琊路小学在多年教育探索过程中,由儿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协商完成《儿童公约》,基于“快乐做主人”的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快乐全面发展,它是学校生活中的“宪法”“法典”和“心灵之约”,是琅小的学生、教师、家长为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发出的尊重儿童的教育宣言,它赋予了成长中的儿童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落实在教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内在心灵世界,尝试通过公约将儿童所在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儿童在舒适、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也成为培育孩子公共精神的土壤。南京市雨花台小学以“教孩子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践行生活德育课程,让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叙述着自己的生活故事,增加生活阅历、本领与智慧。板桥小学的《启德》《立德》《冶德》课程、共青团路中学的《德育课程指南》、雨花台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微课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具有坚定的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

二、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高质量

课程开始于计划,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对真实的学生实施课程的时候,课程才变成现实。仔细的规划和开发学校课程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意识到它将会产生结果并且拥有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对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如中小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对于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层面首先,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前瞻性与反思性智慧。促进课程成功而有质量地实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与态度,动机与责任特别关键,只有教师的卓越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卓越发展,今天教师的质量往往决定明天学生的质量。因为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了解课堂,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有利于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堂上,客观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课程是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进而能够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与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实施的流程。因此,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富有前瞻性并务实地进行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第二,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规范管理与智慧。如何让学校课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又富有人文性,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学校德育课程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实施过程中校长承担协调和领导人角色,需要针对学校课程管理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以此让学校课程的相关人员熟悉并理解学校课程的总体政策有明确的意识,譬如研制《学校课德育程计划的决定和实施条例》《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教师德育工作要求》等涉及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除此以外,为更好地进行德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校长具有道德目的(善待学生、教师和家长,试图改变学校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与各种不同的人与团体建立关系,竭力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知识创造与分享(校长作为学习的带头人并与他人分享);形成一致性(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领导素养,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智慧与艺术,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创造规范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帮助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而不是游离于学校教学之外。

第三,学校课程实施中积极的教师评价。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是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由于工作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们应该倡导赞美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而不是以一种导致教师自己消极并与其他教师关系恶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都会很深刻地影响学校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可以采用教学档案袋的方式,帮助教师构想对自己、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理论方向,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性汇编,也是教学资格和能力的表现。以积极的导向对教师进行档案袋式的评价,不仅利于教师课程实施,更有助于教师作为专业的个体的综合发展。

行政层面学校课程的行政决策者除了学校校长以外,还有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的决策往往决定学校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程度。譬如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课程督导人员、课程专家以及教研员等,他们通常与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以各种方式影响推动着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区、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各方力量的充分支持下,充分支持学校德育的规划设计、德育课程实施、德育队伍培养,为德育工作者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工作环境,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一支既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又有实践创新和育德能力的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构筑德育工作的人才高地,引领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多元化

通过对南京市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与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在尝试构建德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与难题,但各学校仍然尝试探索德育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通过多元的评价过程,学校将明确现有德育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应学生需求,并保证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持续性。譬如,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通过建立“学生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进行课程评价,在这个档案袋里,既有报告书,将学生六年必修和选修的星星论语课程一一罗列,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报告书上会被盖上特制的印章。学生自己的体验收获、老师的激励话语、同伴的合作互助、家长的亲情参与,也都能在这本报告书上留下痕迹。而档案袋里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六年来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的证书;有12张图文并茂的游学手册;有在课程中留下的精彩照片;有“名人”或是手拉手小伙伴赠送的礼物、有金灿灿的孔子智慧奖章……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见贤思齐”,使他们通过这种过程性的、多样化的、积极主动的评价走向成功。

四、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

确定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总体方向,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首先需要实施发展诊断策略,在科学诊断基础上,确定德育特色品牌的教学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取向。具体的学校德育课程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特色的过程包括优势发展诊断、主题提炼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三个重要内容。

其一,自我诊断、集中优势发展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学生及学校的优势是什么,学生、教师和学校如何注重自己的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新学年开学讲演中说的,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擅长做精做细,发挥它的顶端优势,把它变成我们的品牌。

其二,主题提炼、顶层设计

仅仅思考并找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紫色奶牛”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我们为何是与众不同,我们有什么资本能够持续地与众不同下去?当今社会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课程必须要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精确地提炼,让所有成员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的思想与过程。主题提炼、顶层设计即工程学概念,引申为旨在谋划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先进理念。它是一种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整体营造计划。譬如,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逸乐童心”课程、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基于“汇”文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对实践多年的课程经验进行针对性、现实性、校本性主题提炼,并从课程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其三,模式建构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特色与模式。譬如,夫子庙小学学校以“星星论语”微型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星星论语”微型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相应的规定。从学校系统整合的角度,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每个课程的开发都要首先经过教师讨论和专家论证,并由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必须要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并试行一个阶段后,才可正式实施;三是要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办法。科学有序地推进、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星星论语”为品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科学对德育计划进行管理,以《星星论语》读本为主干,生发出“星星论语课程群”。每一个微型课程都有具体的内容,并通过“课程纲要”“课表”,对其课程时间、实施、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以求落实到位。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守着学校文化传统,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践行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孔子文化”办学特色,并在德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和教育改革实验的典型。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过程,是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即学校德育现状特点诊断、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定位、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规划、学校德育品牌规划实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总结、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推广,然后继续针对学校的校情(教师、学生、德育课程资源、共同体等)、国家课程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做循环研究分析,逐渐地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这一宏观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德育课程构建。

五、力保学校德育课程与学校培养

目标的统一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3

关键词:“5・11”;素质教育;课程开发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有效途径,是我们一直困惑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与认真思考,我们确立了“用实践为素质教育求解”的理念,提出了以“多元・‘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落实素质教育要义的构想。通过实施,学校教育焕发出了新气象,学生发展萌发了新活力。笔者现结合教育实践,谈一谈一些实际的做法和思考。

一、着眼现实,回到素质教育的课程原点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国家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理念。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课程改革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期盼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课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了一次根本意义上的蜕变。

要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给我们留足了充分的思考、发展空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路上,我们经历了千折百回的探寻与摸索后,最终发现还是回到了原点――在课程上做文章,在学校课程上用心思考。于是我们确立了“多元课程+多元评价”,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构想,架构起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方新天地。因为教育虽是多维的,但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教育的本。

二、整体规划,构建多元系列的课程框架

我们成立了学校课程委员会,下设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保障指导小组。由校长、业务副校长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规划、方案制订以及各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指导,项目推进工作整理与总结;各学科领导为各分项课程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分项课程的具体组织实施。这就为学校课程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其次,经过学情分析和资源需要评估,我们提出“明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德才兼备、品行高尚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着手进行“多元・‘课程+评价’”的实践探索,厘清了学校课程目标。

第三,结合以上课程目标,遵循“生本、多元、整合、创新”的课程理念,整体构建了“5・11”多元系列化课程框架。所谓“5・11”是指设置“习惯课程”“德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阳光艺体课程”5大课程门类,这5大类课程再辖设11门小课程。所谓多元是指关注学生“知、情、意、行、体、能、美”等目标的培养,实施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落实学生的知行、情意、能力与技能、艺体素养等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所谓系列化就是每个课程的内容都按主题进行系列设计,旨在促使学生的发展能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三、理性实践,实施系统规范的课程开发

1.分析现状,做好需求评估和资源调查

结合目前我校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够系统,不成体系,无章目可循;部分德育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滞后于形势发展,必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凸显“以德为首”的育人教育;整合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形式等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阳市各学校都有着多年德育的经验,我校也积累了“德育活动化,教育生活化,多方位、多角度实施德育教育”等有效的德育工作经验,也有一大批长于品德教育的优秀教师,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开发课程,建构本课程的框架体系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我们开始了边实践边探索的前行之路。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的总体思路,以课程的刚性化优势,规范、有序、高效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在确立了德育工作课程化的思路之后,我们组织相关领导和教师编撰德育课程教材。编撰教材过程中,我们坚持“生本、多元、整合、创新”的课程理念,规范现行德育内容,整合现有德育资源,融合时代新元素,开发了德育系列化课程――“常态德育课程”和“主题德育课程”。

3.课程,落实课程方案

(1)组织课程培训。通过审定立项的校本课程都要召开课程会。由课程开发负责同志向教师解读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内容编写意图,实施中的教学建议等,在此基础上,开课教师要在实施之前初拟《课程纲要》,实施中加以修改、完善,并定稿上交。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4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5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形成了德育工作新机制

建立组织机制,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管理体制,以教育处、年级部、班主任为督导检查职能部门,全方位落实,上下贯通,相互支持,有序运转的德育工作的有机统一体。完善德育目标机制,健全德育评估机制,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班主任有德育工作计划,各科教学有德育渗透和转化学生工作计划。加强师德建设,将参与德育纳入师德考核和教师年终目标管理。坚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更新观念,营造氛围,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方面

在德育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不断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快速传递的新形势,以观念更新为引导,努力在学校形成大德育氛围,最重要的就是把德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统一筹划,相互协调,在德育工作目标设立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来进行。搭建教育平台,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进程的素质教育新局面。通过文学培训、音乐特长培训、数理化奥赛培训、信息技术科技小发明、球赛、校运会等校园内的各种活动以及各种讲座、报告会,网络教育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样,在学生各项素质竞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的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突出德育特色,突出时代特征,探索德育新体系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观念新、信息灵,迫切要求课程内容鲜活、容量加大。作为教育者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把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编入教学内容;把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纳入教学内容;把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入教学内容。

1、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首先,优化德育教学,注重德育渗透,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科学化。要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突出了德育教学的主体性,增强了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完善德育常规,突出专题教育,实现德育活动课程规范化。以专题系列化的周主题活动和月主题教育活动等德育活动为载体,建设德育活动课程。

2、改革德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品德的建构。要大力改革学科式德育课程的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把重建师生互动关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加深体验作为改进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方向。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学校组织或学生自我设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活动式德育课程。如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动中,可以采用学生设计制作文明用语标语牌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让学校的墙壁上悬挂着老师和学生的杰作,让它时时提醒师生,时时告诫学生,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3、抓好学科渗透,开发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如地理课通过本国资源的了解、考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历史课通过学习、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理科课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定理,而且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家的人文素养与理想信念。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德育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因此,建立和强化“三维”德育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形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德育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一)强化家庭德育,夯实“三维”德育基础。

首先,要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健全家庭德育网络。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构建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庭德育网终系统。其次,以家校德育活动为纽带,形成德育合力。建立教师家访制、优秀家长及文明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活动。第三,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采用讨论式、交流式等方式,开展家庭素质教育征文、家教知识竞赛、问题孩子会诊等活动。

(二)优化社会德育环境,开展社会德育实践。

注重以社区资源为主要材料的德育地方课程开发和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努力开发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开发以社区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根据实际德育资源,成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有文化、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参与,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创建“文明小区”。开展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110联校民警和交通安全联校交警;联合举办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配合这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交警”、“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等研究性德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从中受到锻炼和教育。实施活动式德育课程也需树立大德育观念,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校园,而应消除学校与家庭、社区间的界限,让学生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获得完整的道德经验,促进道德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德育合力。

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力于整体规划学校德育,把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系统整体考虑,合理配置,努力优化学校、社区育人资源。沟通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联系社区各单位与学校共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学校社区教育一体化。努力实践,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社区互动育人模式,形成了德育合力。

总之,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课程的德育功能,全面构建“三维”德育机制,促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同步运行,实现了三方联动、“三维”共振。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一年多的“大德育”的研究和探索中,足使学校出现了德育工作新局面。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中高职贯通

作者简介:茌良计(1972-),男,江苏丰县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李俊平(1972-),女,山西灵石人,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4-0040-04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突出而又现实的问题。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打通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衔接和贯通体制再一次提速。近年来上海市开始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也是中高职之间有效衔接的创新和尝试,这种模式对实现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相互贯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是中高职贯通的核心内容,而德育课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衔接是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的应有之义。毫无疑问,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体系衔接的一个特例。前者是把中职和高职德育教育内容整合在一个整体框架内,教学只有前后之分,没有阶段之分;而后者仍然分为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进行教学。

一、课程界定

本文中的中职德育课仅指《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这三门课程,不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而高职的德育课程仅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暂不包括其他课程。至于这五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展开。

二、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还强调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此之前,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做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的决策,这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指明了方向,从此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现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设置时,实践课时已超过50%,相应的理论教学显著减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就开始在公司或车间顶岗实习,其实践课时已经超过理论教学的课时。在理论教学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各门课程的教学课时,才能在整体上满足强化实践教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高职两个学段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循序渐进,既不能有重要内容的缺失,也不应该有不必要的重复。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德育课程衔接也要服从职业教育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的需要。而作为中职和高职教学内容衔接的特例,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一体化构建正是为满足职业教育改革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现实要求

2005年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给出了指导意见,特别是教育部在2011年《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意见》还指出“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划分还不够准确,内容安排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的问题。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作用,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尤其需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大学和中学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特例,中高职贯通教育德育课程的衔接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德育有不同的侧重点,主题可以重复,但不能简单重复,中高职贯通同样也是如此。

中高职贯通的五年时间是一个学段,是一个整体,除了少数贯通班学生是在中职高职一体化的学校内完成学业外,多数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前期在中职学校学习,后期在高职院校学习,这看似两个学习阶段,其实是首尾相连、中间不脱节的整体。说白了,就是把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并为一个学段,既不是中职又不是高职,同时既是中职又是高职。这需要辩证地理解和看待这些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因此,如果五年的学习内容不能有效衔接或者简单重复,既不符合教育学规律,也没有遵循心理学规律。为适应这种发展要求,教育部提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课题,而中高职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也成了当务之急。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接收“三校生”(中专、职高和技校毕业学生)入学,这种情况必然要求高职阶段的一些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忽视前期的中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如果教学内容重复,难度降低不说,更主要的是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基础缺乏,学习有压力,学习负担过重,同样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放弃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也不好,没有完成教育目标。针对当前中职和高职德育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从教材内容来解决可能性不大,但是中高职贯通本身就要求课程设计一体化,德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中高职贯通模式下实现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其中课程内容的衔接处在核心地位。中高职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直接关系到中职与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能否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正是中高职教学内容衔接的根本目的所在。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要充分认识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内容,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有效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中高职德育贯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雷同

课程雷同是指两门课程之间大部分内容重复或相关度很高。如中职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属于雷同课程,仅看名称就非常明显,虽然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就研究范围而言差异很大。这种内容重复多且名称类似的课程显然不符合中高职贯通的教学要求,不仅德育课是这样,其他专业课也这样。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现在还要重新学习一遍,不仅老师做了重复工作,也耗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并且适得其反,因为缺乏课程内容的新鲜感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学习效率低下。这一问题也是中职和高职德育课教学内容衔接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二)内容脱节

内容脱节是指德育教育的一些内容在中职和高职都没有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但又是德育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常明显的例子是在中高职阶段德育教育中缺乏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由于中职和高中的学段相当,高中阶段都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还要会考;而中职就没有历史课程,高职也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高职没有相关内容的课程,这样就出现了在中职和高职两个学段都没有历史课程这种局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因为中职没有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在高职就增加这方面内容,因为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也没有给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留出位置,即这个问题在现有中职和高职分开的情况下没有解决的办法。

(三)内容交叉

比较当前的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还存在很多内容交叉的地方。像第一种情况课程雷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交叉。因为课程重复不可能是两门课完全重复,现在高职的两门思政课教材与普通本科使用的教材就完全一样。这里的内容交叉是指同样的内容或知识点中职和高职都出现,只是说法和侧重点不一样而已。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职和高职内容中都讲到了,原来的高职教材对此交代比较详细,2013版的教材已经删去了很多重复的内容,这也是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工作的推动下取得的进步。另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中职和高职同样都有相关论述,这就是内容交叉。

(四)课时不足

根据现有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职的三门课都是一学期完成,一般每门课是36课时,三门课为108课时。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般是3学分48课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般4学分64课时,这样没有贯通前的总课时是220个课时。中高职贯通实施之后一般来说要缩减部分课时,不仅因为学习时间已经缩短了一年,而且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贯通的德育课程体系也必然要求删掉一部分重复内容,这样必然会出现德育课时的减少。如果德育课还保持原有课时总量,在学习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必然会减少专业课理论的学习或实习实训的课时,这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特点有冲突,也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精神相违背。至于中高职贯通德育课具体要减少多少课时,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四、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途径

针对上述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面临的四个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整课程

对于课程雷同的问题可调整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设置。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拔高,而不能是简单重复。对于贯通教育来说,重复的内容去掉,剩下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低年级(比如中高职贯通班的一、二年级)学习,也可以在高年级(比如在中高职贯通班的三、四年级)学习。例如关于思想道德一般知识部分适合在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学习。低年级之所以学习一般道德基本知识,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这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可以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作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职业道德的教学要放在他们学习的后期实施。因为这些学生进来时还没有面临就业的问题,而学习后期很快就要毕业走向职场,所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

(二)补充内容

针对中职和高职分开教学时没有讲授而又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无疑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这种补充并非单独增开这门课。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这些内容嵌入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增加德育教学内容的容量。就目前中高职贯通教学的实施来看,这是比较可行的,而且使得德育课程衔接非常紧密。例如中职高职都没有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础就要求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门课就会容易很多;但是没有近现代史的教育学习,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就会很吃力。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1]因此,在没有开设近现代史课程的情况下,《概论》课的老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准备较为充足的近现代史知识,不仅丰富了上课内容,也会使比较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中高职贯通的模式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平台和便利。中高职贯通德育教学内容的衔接就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内容吸收进来,形成完整的中高职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以前中职和高职都没有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不足和缺憾。如上海某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时采用模块式教学,把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模块,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之中,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方案是开设选修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这也是弥补前面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也要看到这里存在一个覆盖面的问题,因为一门选修课没有强制约束力,可能只有小部分学生选了,大部分没有选。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全面深入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但是覆盖面毕竟有限。

(三)重组内容

对于中职和高职德育课程中都有的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机融合,既不重复又不脱节,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要认识清楚内容交叉到何种程度,没有对中职教材和高职教材的认真梳理是很难做到的。不像课程重复那样,一看名称就知道两门课程是否重复。内容有交叉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既然中职已经讲了这些内容,那么高职阶段如何讲,这是绝大多数高职教师所没有想到。因为他们对中职的内容不熟悉,开的什么课也不了解,少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学校有这方面的优势,这些学校的部分老师就同时兼任中职和高职两边的课程,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但是有很多老师不愿意两头上课,这样备课量大增,工作太累。另一方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院校现在又太少,其他老师即使有尝试的愿望,也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基于这种现状把中职和高职的德育课程有机融合,设计出一体化的中高职贯通的德育课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有的学校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创新的尝试[2]。

(四)调整课时

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不同于中职和高职的简单拼接,要在较少的学时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必然要求整合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德育课也要符合这项要求。考虑到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能因为中高职贯通比中职和高职分开学习少一年就随意减少思政课的课时。同样,也不能因为思政课特殊就笼统地把中职的德育课时和高职的思政课课时简单相加,得出一个总课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由于中职的《职业道德与法律》和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属于课程重复,把中职的这个课时腾出来上中国近现代史的增加内容就是一种课时调整的办法。例如外交关系和国家统一、一国两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灵活安排在形势政策课中。这样做既没有减少教学内容,也没有增加课时量,同样又丰富了形势政策课的内容,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上海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不少经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会不断加强,将有更多的成果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7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课政策的实践现状

当前中小学的德育课程主要开展“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这几门课程,学校也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周课时3节课的课程设置完成授课计划。教学中,一年级至六年级一般是语文教师兼任思品教师,七年级至九年级是由专业教师专职担任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品德内容主要涉及一些最基本行为规范,同时也学习相关的其它的历史、地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从实际生活上加深同学们怎样进一步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习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了解国家的精神宗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政策和核心价值观念等等。高中的德育课程相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主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基本原理上,帮助同学们分析生活实践中所见所闻。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是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角度出发,进行了有层次有深度的逐级推进,科学地为中小学德育课的开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按照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我们通过与部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从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德育课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中小学生智育成绩比较优秀,德育知识丰富,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体现出自私自利、爱慕虚荣、攀比、无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和谐现象,体现出在德育上的知行不合一,德行不一致的实效性低下的现象。

总体来看,中小学德育课对引导中小学生从人生之初,单纯的家庭生活走向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国家的政策方针、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学德育课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一)德育课教学过程程序化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程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布置作业、巩固复习等传授理性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力求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程序仅仅有效地传授了德育理论的相关知识,但是完全违背了当前素质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得很多中小学生德育理论知识倒背如流,说起来都懂,但却难以付诸实践,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二)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中小学德育教师仍然沿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处于受教育的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笔、一本书就可以完成一节课,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学生也不会积极的思考,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激发出来,更不会从情感上和心灵上去认同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甚至有时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实效性也难以提高。

(三)教学评价欠科学

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德育课的成绩评定是通过试卷考试成绩,进行a、B、C、D等级来进行评定,学生只要在考试之前把书本上的内容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拿到一个优秀的等级,因而造成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高,书本上的道理、口号、理论都能讲出来,但真正在生活中难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德育实践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也仅仅按照考试的相关内容把课本中的内容强加灌输给学生,学校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也仅仅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所以我们常常在生活中看到在德育课上高分而践行低能的孩子。

三、中小学德育课政策的努力方向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体系及内容层次

德育目标体系的建构首先应该是自下而上,逐渐加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但这样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逻辑关联的,所以我们应根据中小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设置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切忌空话、套话,不符实际的远大理想等等,建构自下而上、大众化、生活化并稳步提升的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德育课程教学观

中小学德育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德育课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用正确的德育观融入整个德育过程,真正实现德育课程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德育观念的正确建立,首先应该坚定正确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德育观建立的唯一指导思想,在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德育课教师应根据环境变迁建构新型的德育观。德育课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以人为本的学科,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建构适应时代背景,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的德育观,贴近儿童自身的生活,转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育者角色,达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德育课教学真正能够落地、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三)优化德育课教学环境

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转型,多元文化引发的价值冲突渗透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给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校园中充斥着社会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追求物质享受、功利主义等不好的市侩风气,使得中小学学生、甚至某些德育课教师在不经意间偏离了正确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塑造优良的学风、班风、校风,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增加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为增强德育课实效性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四)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

德育课中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是实现德育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我们只有正确选择、创新适合德育课教学方法,才能正确贯彻实施德育政策、彰显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真正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德育课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采用理论灌输、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传统的方法,我们还需根据当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德育课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创新德育课中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体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同学们对德育课的兴趣,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把外在的德育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心中的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最终践行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8

关键词: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38-04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有效性学习的活动,这种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取向,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活动。在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看来,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和人格的全面成长。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这种理念要求我们在课程活动中,必须把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动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就是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在当代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表现。

一、指导思想

“德育原理”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该课程旨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在研究德育问题及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德育的基本特点,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作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已往的课程内容中,传统的学科理论内容占据了大量篇幅,而学科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德育实践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内容很少被反映到课程中来,大量活的德育事实不能进入到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因此,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能主动认真去思考未来所面对的德育实践问题,不能构建起一名德育工作者应有的良好素质。同时,已往的课程教学是就学科而教学,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成长需要。这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既不符合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又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更不符合当代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分析,改革“德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精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一要以“德育原理”的基本范畴为基础,形成学生正确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育思想和德育观念,使学生能构建起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德育实践的德育观念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提升理论的深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所学理论能真正起到指导德育实践的作用,而不是作为束缚学生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学科教条。三是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要将当代先进的德育理论充实和更新到课程内容中来,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的前沿知识,又能够运用学科最新成果来思考现实的德育问题,增强德育理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第二,突出实践参与。“德育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学生的基本德育能力。因此,课程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学科理论知识教育以外,应该按照德育实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应该运用德育问题的情景、事例以及学生有关的德育经验,通过调查与观察、见习与实习、设计与参与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德育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究现实的德育问题,使学生在与实践的接触中学习德育知识、掌握德育理论、深化对德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原理”课程教学要体现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通过问题反思、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课外阅读、情景观摩等方法让学生主动进入课程学习之中,愿学、乐学。

第四,实行开放教学。“德育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学科理论学习,还是学科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都已经明显不适合课程目标达成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传统的课程“讲授者”角色,打破课堂对学生课程学习的限制,努力开拓教学空间,延伸课程活动,促进课程教学向个性化、操作化与实践化方向发展,变接受性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二、理论依据

(一)“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不断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卡内基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分别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也提出,教师的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作为未来的教师必须要有综合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而教师形成这些“全面素质”的基础就是“基于实践”。“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而且更关注这一专业素质结构在实践中的行动体现过程,以及在行动体现中专业素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1]。按照“基于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求得全面素质的形成。

(二)“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

“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认为,学生专业经验的获得既不是来源于既定的课程内容,也不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程学习通过与实践对象的交互中对课程内容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取决于学生是否与课程内容、教师、同伴及课程实践情景的互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与学科实践之间的充分交往与互动、与社会实践者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学习经验”的生成,才有“学科经验”的生成,才有课程经验的创造与重构。“经验生成”的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重视学生与学科实践的交往、与同伴的交往,重视学生课程经验的生成与建构。

(三)“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

“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改变了传统教学理论奉行的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直面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生命成长。它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价值和个性等方面的真实体验和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人格不断成熟,思想不断完善。“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秉持生态观念,把课堂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摇篮和良性生态。“生命发展”的教学理论要求课堂要“建立起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理解、交往实现动态生成为教学路径,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的适宜生命发展的生态课堂”[2]。

三、目标设想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使学生掌握“德育原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关于德育本质、德育价值、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德育环境、德育主体及德育评价的基本观念,形成比较完整的和先进的学科知识结构。

二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德育的基本原理和先进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品德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研究,对受教育者的不良品德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德育能力。

三是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有效地学习,形成积极的课程学习态度,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四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起科学的德育思想和观点,树立具有时代精神的德育理念,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培养起学生对德育问题的研究意识和对德育问题的探究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学生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五是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产生一种愉悦的课程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专业情感,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并了解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自觉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六是努力探索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使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为大学文科教学总结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程序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即:课前学校见习──教师“精讲”知识原理──学生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小组“议论”深化──课后调查与研究提高。

(一)课前“见习”德育情景

“见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到中小学校深入到教育教学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学校德育的实际,使学生通过所见、所闻、所思去了解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和组织,熟悉中小学德育的实际,形成对学习课程初步的感性认识,获得学科学习的经验基础,奠定学生思考和分析德育问题和解决德育问题能力的经验基础,使学科知识学习和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课前见习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见习学校的“晨会”组织和内容。晨会是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晨会的见习主要集中在看看晨会的内容、形式以及观摩优秀晨会案例。

二是见习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和内容。见习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程以及主题活动的安排与开展,观摩特色主题活动。

三是见习学校的班会和主题班会组织。见习班会和主题班会的准备、组织和总结,观摩特色班会和主题班会。

四是见习学校的课外活动。见习学校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性活动。

(二)教师“精讲”知识原理

“精讲”是指教师精讲学科知识,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有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是学生学科学习和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理论。在精讲这一环节,教师采取讲述、讲解的方式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精讲包括四个方面。

1.讲学科基础。讲学科基础主要是讲学科基本术语的规范表达,分析学科的基础概念及内涵,介绍学科的实践特点及要求。讲学科基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澄清学生有关学科概念和内涵的观点,奠定学科学习的知识基础。

2.讲学科原理。学科原理是学科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基本理论。“德育原理”的每一章都有这些基本的规律和基础理论。讲学科原理就是为了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这些原理的基本点,为学生未来的德育实践奠定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3.讲学科价值。学科价值是学科的生命线,也是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追求价值也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内驱力。讲学科价值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讲学科内容的理论价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取舍学科理论;二是讲学科内容的实践价值,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4.讲学科进展。学科进展包括学科发展的最新态

势、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学科领域的最新方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讲学科进展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学科的前沿。

(三)课堂“思考”吸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生学科学习的重要环节。没有课堂思考吸收,学生就不能理解学科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在每学时教学内容中,教师都根据课程内容学习的需要提出学生当堂思考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自己已有的德育经验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对学生反思中形成的比较典型的观点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完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思考的问题。学生课堂思考的主要内容有。

1.思考现实。思考我国社会的现实、教育的现实、德育的现实以及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思考现实来寻找德育理论解决德育问题的切入点。

2.思考自我。思考自我包括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所记忆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与“德育原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有关德育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比检查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通过学生主动思考把所学的”德育原理“学科知识系统化,对自己不正确的教育理论和德育观念予以修正。

3.思考方法。思考方法是指思考“德育原理”的科学基础和实践运用的方法,找到德育理论运用德育于实践的有效路径。

4.思考经验。思考经验是教师引导现实的与自己相关的或通过见习所获得的德育经验,并把自己的这些德育经验用“德育原理”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经验的比较和理论的梳理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德育思想和观念。

(四)小组“议论”深化

“议论”深化是指在课程学习中,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出一个或几个专题,让学生6―7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由学生按照座位自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讨论中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和共识,它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小组议论的重点是。

1.议现象。让学生议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社会交往中听到的德育现象,把活的事实引入德育课程中。

2.议问题。问题就是矛盾,议问题就是议矛盾。在小组议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各种德育的矛盾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使学生在议问题之中自然而然地去联系所学的学科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的自觉性。

3.议心得。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德育问题的真实看法,谈论自己的学习收获、自己的感想、自己的价值观,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真实情感表达联系在一起。

4.议联系。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联系在一起,把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联系在一起,把课程学习和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价值观变化联系在一起。

(五)课后“钻研”提高

课后“钻研”提高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一是教师列出调查研究问题让学生深入实际进行考察,以了解有关德育现象,分析有关德育问题,探求德育活动的特点;二是在课程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理解有关学科内容;三是教师提供研究方向和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进行专门的德育科研或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素质,初步形成学生德育研究的能力和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课后调查研究主要有。

1.研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德育事例、中小学的德育事例、社会中的德育事例,分析德育事例产生的背景、环境、条件、表现、原因、发展过程,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2.研典型。调查研究身边典型的人和事,通过研究典型使学生思考德育的普遍规律。

3.研发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思考和探讨有关德育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和实践发展变化的特点。

4.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德育科研或小论文,独立地推演或论证有关德育论点,加深对德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德育观念。

“习”、“讲”、“思”、“议”、“研”五个环节体现了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向和应用取向,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到了活学活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接触实际,接近社会现实,学会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

四、教学效果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使课程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课程的价值不断地在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中得到体现。课程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转述德育理论,能够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德育问题,能够对德育个案进行科学观察和提出较为合理的教育措施,能够形成自己的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德育观念,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素质。许多学生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如学生在评教记录上写道:“德育原理,我原来以为是一门以说教为主的政治课,其实是一门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学科”;“德育原理课堂很自由,每人有自己的观点,又能学些东西,大学课程教学更要这样”;“德育原理课堂没有古板的理论说教,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习轻松,既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又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原以为德育原理课程枯燥无味,可是到实际的教学中,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学习方法灵活,每个问题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要求,课程相对也简单多了,我们还能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的“德育原理”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有关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好评,如有专家认为“德育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的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独创性;“德育原理”重视课程的教学改革,抓住了课程活动的关键环节,效果很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五、推广价值

以实践应用为取向“德育原理”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强调了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当代课程理论的基本理念。在如何建立符合大学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和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独创性的经验。特别是该模式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大学文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具有较高的实践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

教育科研,2004,(8).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9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我国真正开始了一场具有新的革命意义的社会转型。所谓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又不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而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使我国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德育实效性问题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学校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即是“学校德育预期目标要达到的程度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

一、我国传统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www.133229.com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篇10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几种弊端:

其一,德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轻德,“德育首位”尚未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惟智倾向:“‘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出事有德育,无事无德育’的现象非常盛行”。

其二,德育目标和内容上过度理想化,缺乏时代性、科学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及内容往往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考虑不全,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假、大、空”抽象的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德育显得空洞无力。

其三,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传统德育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四,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由此,德育的效果不尽人意。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中。凸显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对增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是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研制《品德与生活(1-2年级)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标准》以及《思想品德(7-9年级)课程标准》。

其二是各门课程渗透德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其三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在新课程实施中,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增强其实效性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目标与理念为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由此,针对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中,增强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并加以强化。

(一)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新课程的突出特点和亮点之一,就是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志,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和因素。思想和道德不是先验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因而,在新课程中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特别有助于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而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应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即为关注学生自我的发展、兴趣的发展,诚如杜威所说:“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月因而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应关注的焦点。学校和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研究,获得学生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2.体现学校的自身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因为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响人、塑造人的独特个性,其本质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立足于每所学校的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把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内在文化。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讲求渗透性

在学科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德育渗透?笔者以为,要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因为人的情感态度具有沟通、传递、感染、分享作用,具有强化、放大、激励作用。只有当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德性品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传统德育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失职。在当前全面推进新课程中,就是要改变教学的学科本位,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在学校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意。只有在“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共鸣与升华。

2.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2.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尤其是在课堂中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善待。教师做到“春风化雨”,才能对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加里宁曾说:“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教育者不仅要时刻自警,还要时刻想着怎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因而,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在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观的前提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在对学生的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语言的组织表达、德育环境的创设等多方面提高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四)深化德育评价改革,体现发展性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新课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德育工作的评价目的、性质和对象,激励性评价是首选。更多的质性评价、开放性评价方式将在活动过程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