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33:33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模式;建设工程

一、引言

工程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大、参与方多、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项目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这些项目特性的存在,使得项目建设隐含着巨大的风险。而运用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是规避风险、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方法。在项目管理产生的近百年时间里产生了多种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说每一种项目管理模式都有合理的地方也有缺陷,只有采用适宜的模式才能达到最佳的建设目标。笔者简要介绍了DB模式、DBB模式、epC模式、Cm模式、mC模式,pmC模式、pm模式。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简介

(一)DB模式

即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在国际上也称交钥匙模式(turn-Key-operate)、一揽子工程(packageDeal),在中国称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Design-Construction),是指在项目的初始阶段,业主邀请几家有资格的承包商进行议标,根据项目确定的原则,各承包商提出初步设计和成本概算,中标承包商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优点:第一,业主和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项目规划直至验收,减少了协调的时间和费用;第二,承包商可在参与初期将其材料、施工方法、结构、价格和市场等知识和经验融入设计中;第三,有利于控制成本,降低造价。国外经验证明:实行DB模式,平均可降低造价10%左右;第四,有利于进度控制,缩短工期;第五,风险责任单一。从总体来说,建设项目的合同关系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业主的责任是按合同规定的方式付款,总承包商的责任是按时提供业主所需的产品,总承包商对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有全部的责任。缺点:第一,业主对最终设计和细节控制能力较低。有研究显示,DB模式是业主对设计最缺乏控制的模式;第二,承包商的设计对工程经济性有很大影响,在DB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风险;第三,建筑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业主招标时功能描述书的质量,而且总承包商的水平对设计质量有较大影响;第四,出现时间较短,缺乏特定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专门的险种;第五,交付方式操作复杂,竞争性较小。

(二)DBB模式

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它是一种在国际上比较通用且应用最早的工程项目发包模式之一。指由业主委托建筑师或咨询工程师进行前期的各项工作(如进行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编制施工招标文件,随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而有关单项工程的分包和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都由承包商与分包商和供应商单独订立合同并组织实施。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师则为业主提供施工管理服务。

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D-B-B的顺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全部结束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因此它的优点表现在管理方法较成熟,各方对有关程序都很熟悉,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控制,可自由选择工程师,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缺点:第一,项目周期较长,业主与设计、施工方分别签约,自行管理项目,管理费较高;第二,设计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第三,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多索赔多等。

(三)epC模式

设计-采购-建设(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又称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对设计-采购-建造进行总承包。在这种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

优点:第一,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总承包商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运用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业主和承包商自身创造更多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第二,设计变更少,工期较短;3)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基本上不用再支付索赔及追加项目费用;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缺点:第一,业主不能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第二,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总承包商为了降低风险获得更多的利润,可能通过调整设计方案来降低成本,可能会影响长远意义上的质量;第三,由于采用的是总价合同,承包商获得业主变更令及追加费用的弹性很小。

(四)Cm模式

即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又称阶段发展模式或快速轨道模式。Cm模式是业主委托一个被称为建设经理的人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和试运行等工作。它的基本思想是:将项目的建设分阶段进行,并通过各阶段设计、招标、施工充分搭接,使施工尽早开始,以加快建设进度。根据Cm单位在项目组织中合同关系的不同,Cm模式分为Cmagency(型)和Cmnon-agency(非型或风险型)两种。型Cm由业主与各分包商签订合同,Cm单位只是业主的咨询和,为业主提供Cm服务。非型Cm直接由Cm单位与各分包商签合同,并向业主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mp(Guaranteedmaxi-mumprice),如果实际工程费用超过了Gmp,超过部分将由Cm单位承担。

优点:第一,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由于Cm模式采用分散发包,集中管理,使设计与施工充分搭接,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第二,Cm单位加强与设计方的协调,可以减少因修改设计而造成的工期延误;第三,在投资控制方面,通过协调设计,Cm单位还可以帮助业主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向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挖掘节约投资的潜力,还可以大大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如果采用了具有Gmp的Cm模式,Cm单位将对工程费用的控制承担更直接的经济责任,因而可以大大降低业主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第四,在质量控制方面,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和相互协调,在项目上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时,有利于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第五,分包商的选择由业主和承包人共同决定,因而更为明智。

缺点:第一,对Cm经理以及其所在单位的资质和信誉的要求都比较高;第二,分项招标导致承包费可能较高;第三,Cm模式一般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对合同范本要求比较高。

(五)mC模式

即管理承包模式(management-Contracting)。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业主选择一个外部的mC管理公司来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建设。mC公司自己不从事任何项目的建设,而是把整个项目划分成合理的工作包,然后将工作包分发给分包商,这些分包商在国外又被称作工作包分包商。在这种组织形式中,业主与咨询工程师、mC公司产生直接的合同关系,咨询工程师与mC公司之间是协调关系,而mC公司与工作包分包商之间是直接的合同关系。mC公司通常在项目的早期就被任命,并且协助项目设计做大量的工作。另外,mC公司要向业主提出最大工程费用保证(Guaran-teedmaximumprice,Gmp)。如果最后结算超过Gmp,则由mC公司赔偿,如果低于Gmp,则节约的投资归业主所有,但mC公司由于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的风险,因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

(六)pmC模式

即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指项目管理承包商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包括进行工程的整体规划、项目定义、工程招标、选择epC承包商,并对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进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的具体工作。pmC模式体现了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分离,施工图设计进入技术竞争领域,只不过初步设计是由pmC完成的。目前中国推荐实行的政府工程代建制属于pmC的一种。

优点:第一,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统一协调和管理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减少矛盾;第二,有利于建设项目投资的节省;第三,该模式可以对项目的设计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在给项目生存期内达到成本最低;第四,在保证质量优良的同时,有利于承包商获得对项目未来的契股或收益分配权,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在高风险领域,通常采用契股这种方式来稳定队伍。缺点:第一,业主参与工程的程度低,变更权利有限,协调难度大;第二,业主方很大的风险在于能否选择一个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公司。.

(七)pm模式

即项目管理模式(projectmanagement),是指pm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在项目决策阶段,为业主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项目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招标、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服务,代表业主对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和信息等的管理和控制。

优点:第一,减轻了业主的工作量;第二,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业主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提高了投资效益;第三,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比较灵活。缺点:第一,pm公司的执业标准、职业道德标准、行为标准还没有形成,对pm公司履行职责的评价比较困难;第二,对pm合同双方的职责认识不全面、不系统等。

三、结束语

任何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对于大而复杂的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尤其是业主方,了解并正确选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是工程项目预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时,既要考虑各种模式的特征,同时还要依据工程项目自身和各参与方的特点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取的主要因素有工程项目的范围、工程进度、项目复杂性以及合同计价方式等,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某个基本管理模式,也可以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式交叉共同管理整个项目。

参考文献

[1]郑增枫,张巍.设计-建造承包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

[2]陈伟强,章恒全.ppp与Bot融资模式的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10(2).

[3]方芳.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8

[4]吴羡,等.公路建设项目总控模式研究及应用[J].公路,2011(7).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商业计划书;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4-0158-03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创业的融资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融资计划在酝酿阶段,容易出现模糊不清的特点,避免融资计划没有针对性,大学生可以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明晰融资计划的目标和定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把创业融资计划的正反理由写出来,逐层推敲,让大学生学会自己逐渐把模糊的融资计划在创业初期调整到最清晰的状态。第二,商业计划书把融资阶段的风险通过计划书每个步骤清晰显现给创业学生,是预测风险的关键工具。第三,对于正在寻求资金的创业企业,商业计划书是一张名片――介绍企业融资能力的名片,一个寻求新的投资机会的名片。第四,商业计划书是建立战略与投资方略结合,吸引投资者投资的财务与营运构架、经营战略等结合的计划书。总之,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商业计划书的编写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的关键工具。

1编写商业计划书的意义

创业初期阶段需要一个明晰的创业计划书,理清创业的目的、预测风险,积极创新项目来推动创业初期的发展战略的执行及经营战略的执行。在融资初期,编写计划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其意义如下:

1.1明晰创业初期融资计划

商业计划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创业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边撰写边理清创业企业初创目的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越编写越明晰,在编写过程中,时常检验投资理财、融资、经营等存在的风险,通过文字编写不断修正,在初创阶段编写吸引投资与合作的完美计

划书,且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评估创业企业的价值。

1.2完美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可以吸引长期合作的投资伙伴进行合作

完美的创业计划书,应尽量说明在创业初期融资的价值、投资的风险、企业未来发展的价值,行业内有创业合作潜力的投资战略伙伴会根据计划书来选择战略合作伙伴,从而通过计划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商业计划书的编写的内容

商业计划书编写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创业企业的融资能力,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行业分析,投资侧重点不同,项目产品特色不同,根据不同的创业项目认真撰写不同的商业计划书符合创业要求――客观、科学、合理、细致。其中,体现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商业计划书编写的内容如下:

2.1商业计划书概要

虽然商业计划书概要是计划书一开始看到的部分,但是编写却是最后完成的部分,它是商业计划书的精华,要求撰写时言简意赅,把创业企业的亮点、项目的亮点、客户的亮点、团队的亮点,通过商业计划书两页的篇幅撰写出来。

2.2创业项目、产品介绍

创业项目、产品详细介绍,介绍创业项目的优势和创业产品的特点,对研发、盈利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根据市场分析,细分市场分析创业项目和创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对创业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如对创业项目、产品的特点、投资亮点、盈利能力等进行分析介绍。

2.3商业模式和实施计划

实施战略团队、销售渠道、营销、资金、合作等战略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与其他部分的设计要保持一致,形成合理的融资计划、资金运行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等。

2.4创业团队介绍

创业团队的创业经验很重要,选取创业团队成员的核心是创业团队人员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团队成员在创业团队初期帮助企业盈利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是创业核心团队的实施计划与介绍部分。

2.5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创业者根据竞争优势,除了内部财务风险预测外,聘请专业财务预测专家,预测创业项目的风险性,预测项目财务风险,可以及时控制风险的诞生,增强投资对象对创业项目的信心,减少投资人的顾虑。

2.6融资方案

融资方案是根据创业计划,创业项目、产品的特点,结合创业团队的优势,针对创业客户的优势,结合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风险控制的计划,编写的能够吸引战略投资伙伴的融资计划和融资策略方案。

3如何通过商业计划书进行融资能力的提升

商业计划书是一个完成创业企业根据创业项目、创业产品的优势进行战略合作的融资计划书,但是提升创业企业融资能力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商业计划书的展示。如何进行商业计划书的展示是提升创业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步骤。以下是提升商业计划书融资能力的几大步骤:

3.1商业计划书的商业模式探究

商业计划书的商业模式是提升创业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也是整个创业项目成功融资的关键。商业模式的设计是商业策略(BusinessStrategy)的一个组成部分,商业模式实施是创业企业组织结构: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设置的关键;除此之外,也是系统(生产线)构架的过程,最后一部分是商业运作(Businessoperations),商业运作是业务建模(Businessmodeling)、业务流程设计(BusinessprocessDesign)的环节,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是创业企业战略层面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客户关系、创业企业核心价值及核心竞争力、收入模型的核心部分的撰写。其中盈利模式的撰写是商业计划书关于商业模式撰写的重要部分。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是商业计划书成功寻求融资对象和投资战略合作伙伴的最关键环节,关系到整个创业项目的成功,

也是提升创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学预测环节。

3.2市场预测与市场调查

通过第三方调查,调查创业企业创业项目的价值评估、客户群及未来盈利方向,通过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调查,对创业项目未来的盈利空间、竞争优势及合作伙伴进入条件、合作空间等进行细分市场调查与细分市场预测。

3.3创业产品、创业项目的优点挖掘过程

通过可识别客户资料搜集及竞争对手资料搜集,通过创业学生自己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分析出创业产品、创业项目的优点,可以根据创业团队核心成员的创业经验,总结出创业项目和创业产品的优势,进入创业项目、创业产品的潜力市场挖掘

阶段。

3.4商业计划书的展示

商业计划书编写完成后,创业学生可以将商业计划书带给各潜在投资战略合作者进行协商,根据投资战略合作人的投资意向进行谈判,谈判内容根据战略合作伙伴的兴趣进行,关于创业企业的合作特点及创业项目的亮点,可以通过编写好的商业计划书简明扼要地一一呈现,短时间内,商业计划书能够给投资战略伙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商业计划书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盈利模式及创业企业创业项目、创业产品的亮点及竞争优势,商业计划书能够打破传统商业模式进行经营,获得盈利是合作伙伴最想看到的商业计划书的核心内容,当然在商业计划书中,团队建设和客户群的定位也是商业计划书展示的重点。

4结语

提高大学生创业融资能力的有效工具是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在创业初期阶段,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主要包括商业计划书的梗概、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创业项目、创业产品的亮点、商业实施计划、团队建设、财务风险控制计划等内容,对于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理解提到实用阶段,商业模式的收入模式、价值评估模式、生产线流程、盈利模式、经营模式都要进行细致的研究,结合创业项目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分市场的调研。通过商业计划书的编写达到创业融资能力提高的目的,从而找到合适的投资战略合作伙伴,解决资金合作、筹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2]刘大允,李靖茂.论高校和谐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J].教育导刊,2010,(3).

[3]王涌.创业融资与商业计划书[J].科技投资,2006,(10).

[4]盛亚辉.创业投资策划与商业计划书――创业成功的必由之路[J].科技创业,2003,(3).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3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模式探索;组织形式

建筑工程项目集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一体,因此建筑开发企业对工程项目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的变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工期造成影响。由于在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费用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变化的因素,超出合同条件规定的事项可能层出不穷,因此绝大部分国际工程的计划工期不能如期实现,工程项目只能是在实际条件下通过对进度计划的更新并根据新的进度计划进行运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怎样良好地控制投资、缩短工期呢?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因为只有在确定了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后,才能使项目在正确的管理系统中顺利实施,使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得以保障[1]。

1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

设计一招标一建造方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模式(Design―Bid―Buildmethod)。这种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FiDiC合同条件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采用这种方式由业主委托设计机构进行前期的各项有关工作,签订专业服务合同。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施工招标选择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合同,有关工程部位的分包与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由承包商和分包商和供应商单独签订合同组织实施。业主指派业主代表与咨询方和承包商联系,负责有关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国外大部分项目实施阶段有关管理工作均授权工程师进行,工程师与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但承担业主委托的管理协调工作。

DBB模式的优点是,参与工程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因而,可以使三方的权、责、利分配明确,避免了行政部门的过多干扰。由于项目效益及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原因,项目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进行控制;也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由于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地普遍采用,因而管理方法较成熟,项目参与各方都熟悉有关程序[2]。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大的缺陷。由于建造商无法参与设计工作,设计的“可施工性”差,设计变更频繁,设计机构与承包商之间协调比较困难,同时,工期太长,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

2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是近年广泛流行的一种合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过去那种设计图纸全都完成之后才进行招标的连续建设生产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从项目设计阶段就雇佣Cm经理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专业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Cm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业主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用,常用的有两种。

一、型建筑工程管理方式

在此种模式下,Cm经理是业主的咨询和,业主和Cm经理的服务合同规定费用是固定酬金加管理费。业主在各施工阶段和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或称为纯粹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采用这种形式时,Cm经理是业主的咨询人员和,提供Cm服务。Cm经理可只提供项目某一阶段的服务,亦可提供全过程的服务。

二、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

这种形式要求Cm经理同时担任施工总承包商的角色,业主要求Cm经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uaranteedmaximumprice:Gmp),以保证业主的投资控制,如最后结算超过Gmp,则由Cm公司赔偿:如低于Gmp,则节约的投资归业主所有,但Cm公司由于额外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风险,因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纯粹的Cm模式与传统模式的结合。采用这种形式,Cm经理同时也担任施工总承包商的角色,业主向Cm经理支付佣金及专业承包商所完成工程的直接成本。Cm经理由于额外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风险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3]。

3交钥匙工程管理模式

设计-采购-建设模式,又称交钥匙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epC),是将设计与施工委托给一家公司来完成的项目实施方式。这种方式在招标与订立合同时以总价合同为基础,设计、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总成本负责,它可以自行设计或选择一家设计公司进行技术设计,然后,采取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它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大部分设计和施工工作。业主委托监理工程师与设计、总承包商充分沟通并监督其工作。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业主把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开工服务工作全部托付给工程总承包商负责组织实施,业主只负责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业主可以自行组建管理机构,也可以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和控制。业主把管理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因而,工程总承包商在经济和工期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同时承包商也拥有更多获利的机会。业主只与工程总承包商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设计、采购、施工的组织实施是统一策划、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全过程控制的。工程总承包商可以把部分工作委托给分包商完成,分包商的全部工作由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

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业主不能对工程进行全程控制。如果业主要审批设计的每个阶段,然后再施工,就会使设计一施工合同的优点部分丧失,也加大了业主的风险。二是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负责,加大了总承包商的风险[4]。

4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建造-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Bot)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项目融资和建设模式,这种方式是指一国财团或投资人为项目的发起人,从一个国家的政府获得某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特许权,然后由其独立地联合他方组建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和经营。在整个特许期内,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的经营获得利润,并用此偿还债务。在特许期满之时,整个项目由项目公司无偿或以极少的名义价格移交给东道国政府。这是一种不改变项目所有权性质的投资方式及融资方式,其实质是一种债务和股权相混合的产权。当项目公司与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后,即由一家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投产。这种总承包相当于设计一建造或交钥匙方式。它的基本运作程序首先项目确定招标,项目发起人组织投标,成立项目公司,接下来签署各种合同和协议进行项目建设、项目经营,最后项目移交。

Bot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由于获得政府许可和支持,有时可得到优惠政策,拓宽了融资渠道。此外,Bot项目通常都由外国的公司来承包,这会给项目所在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既给本国的承包商带来较多的发展机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的融合。但是Bot方式也有以下缺点:参与方多,结构复杂,项目前期过长且融资成本高,在特许期内,政府对项目失去控制权。基于此,Bot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

5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多样化。探索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建筑工业化程度、操作工人业务素质等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是管理粗放,资源消耗大、安全生产事故等顽症,长期困扰着建筑业的发展。要改变建筑业这种低效率、高消耗、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就必须下大力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现代建筑业的科技理念、人文理念、绿色理念,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不断破解在向现代建筑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难题。

二、提升工程总承包商的综合服务能力

由于受到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基本建设产业链上形成了多行业相互割裂的状态,造成设计、施工、采购供应三权鼎立相互割裂,很不协调,其结果是增加管理成本、工期拖延、投资超额,合同纠纷增多。随着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工程总承包市场发育将逐渐成熟。今后项目业主都希望承包商能够为其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广泛的服务。这就要求承包商能够承担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组织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总承包管理。因此,必须通过企业资质转换,改造和重组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以适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打造建筑企业的综合集成服务品牌优势,促使我国建筑企业尽快从单一的施工能力向多功能的工程总承包综合服务能力迈进。

参考文献

[1]陈军.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与选择[J]科技信息,2009,(05)

[2]彭飞.国内外几种建设模式比较[J]中国工程咨询,2003,(10)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4

关键词:专业建设;专业特色;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孙若莹(1963-),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69-02

一、专业沿革

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设立电子商务专业,首批批准6所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5月批准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底新增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83所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2002年底再次新增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商学院等58所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累计达到154所。

目前全国已有近350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电子商务方向,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及电子商务方向的学生达20多万人,其中14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博士点,16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的硕士点。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四种取向:以经济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物流和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

无论采取何种取向都应强调信息技术与管理、商务的结合,强调它们在电子商务本科教学中的融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的取向符合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特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具有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特色是培养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知识相融合、侧重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我们尝试着走一条通过“课程+团队+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设置的课程使学生在低年级夯实基础,然后针对一些兴趣浓厚的学生,在三年级鼓励他们、按学生的兴趣分成不同团队参与老师的研究项目中,从而进一步带动全专业学生形成在研究探讨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氛围。按照本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技术+商务+管理”的三位一体型应用人才。

三、专业课程体系架构

电子商务人才应该具备足够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知识。[1,3]包括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熟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为了有效体现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拓扑体系,形成专业课程群。深抓专业核心课程的各门课程、教材建设及核心课程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建设过程中着重突出新知识的引入,例如近年将移动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内容不断充实在课程体系架构及课程团队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并将其更好地体现在教学内容当中。

1.构建课程拓扑体系

电子商务是由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及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学科专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立足服务北京,在建设与发展中强调“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从而凝练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拓扑体系。

课程拓扑特点是确定三条主线,分别如图1电子商务管理主线课程拓扑图、图2电子商务经济主线课程拓扑图、图3电子商务技术主线课程拓扑图所示。

形成课程特色的电子商务管理类、经济类、信息技术类课程三条主线,同时做到连续7个学期计算机类课程不断线,为“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提供保证,也烘托了专业特色,即信息技术、管理、商务相融合,同时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及系统设计能力、商务操作和策划能力。

2.重视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在一个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专业的建设体系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挑选合适的专业核心课,以核心课的发展带动整个专业课程向前发展。同时进行专业核心课建设,重点在于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将电子商务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及时更新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的积极性,达到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目的。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教材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设施,其建设质量和数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而且最终将对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依托,建教材建设是实现本科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教材建设一般以是否“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规范和根本评价标准。同时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教材建设具先进性、前沿性,使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力争建设成国家教育部规划或推荐的教材。

4.教学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掌握最新技术、了解最新商务模式、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做支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通过比赛平台进行锻炼,扩展沟通渠道,吸取先进教学经验,同时多名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课程培训、实践培训,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进一步夯实实践教学内容,做到实践内容与时俱进。专业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聘请电子商务企业家、电子商务行业优秀人士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实验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时分配上,核心专业课采取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对半开的模式,部分课程安排期中或者期末集中教学实习;三年级第二学期集中安排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实习。努力开展与其他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引入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环节,为学生接触企业、接触行业提供机会,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过渡。采取把专家请进来、把学生带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学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按照校内实训、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程序进行。

五、实验室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实验室主要包含三个实验平台,分别是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平台、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平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平台。[2]

电子商务基础实验平台侧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主要在此平台上开设认知型、验证型及少量设计型实验,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供服务,目的是实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平台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需求,除了实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外,还需要使学生具备“强能力、高素质”。为了满足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需求,该平台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的一般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加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特殊能力,从而在完成共性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设计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向,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和特点求大同存小异,获得相对个性化的发展,目的是实现培养目标中“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验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特色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教学实验课程的需要,将模拟、实物、自动控制与自动识别、先进计算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相结合,以供应链中企业的具体运作为基础,通过本平台的使用以及在本平台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商务流程设计能力、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究开发能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践能力,从而实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培养目标。

六、创新能力培养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相关方面的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各类实践活动,并且通过使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参与校园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平台网站的建设工作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利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依托师生共同运维的校园网建立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将实验课程内容全面展现于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交互式完成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对实验项目的理解并实现进一步的创新。依托校园网站平台,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开发电子商务实用网站,建立“传帮带”有效机制,建立届届相传、整个网站由学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的良性循环实践链。鼓励学生参加展示会、参加专业讲座,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将新思想与新知识、新方法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结论

通过凝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深入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构建课程拓扑体系、重视课程建设、深抓教材建设、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等,规划并构建良好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平台。通过深入探索专业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就业、创业、深造、出国等方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琪,李转转.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C].第九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会,2010.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5

关键词:商业建筑;策划定位;设计原则;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商业建筑一般投资规模大,风险大,周期长,经营成功的回报也大,不同商业形态决定不同商业建筑的形式,而商业形态又取决于市场的定位,而定位准确,建筑师才能对商业建筑各种功能,物业,设施要求有充分了解和有效组织,而且不同的商业建筑策划思路产生不同的商业建筑设计作品,投资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较大。

一、商业建筑的策划

建筑策划根据商业资源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如果商业资源分析不透,则任何理论的东西都是站不住脚的。而商业地产专家必须与发展商和建筑师达成共同的策划定位方案,正确的策划来源于各方面的调查分析。

1.1市场调查

商业建筑设计必须依据市场调查得出定位结论。对外通过对消费特点和趋势、经济条、交通状况、周遍商业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发展规划、商业现状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对内通过对项目本身的业态选择、业态组合、产业链分布和面积占比例,业种选择、分布和面积占比,对商铺划分建筑形态、区域和楼层功能、人流导向系统、项目环境及配套设施等进行预先设定。为建筑师设计提供充分的设计依据。

1.2模式需求

不管商业建筑是出租,出售或租售兼营组合,最重要的是确定主力业态,对于商业建筑来说,不同业态决定模式的不同,其业态规模、功能流程、设计等都是由它自己来确定,不同业态有自己不同的功能要求,这些使用要求与设计是由商家决定而非发展商自行主张。缺乏定向设计的依据,所做设计看似通用性强,实则无的放矢。一旦功能与店家冲突,设计必然从头。无目的规划设计只能增加前期不必要成本和后期的招商难度。因此建筑师应根据不同业态设计不同的建筑空间模式来分析和建议。

1.3可持续发展和特色

商业建筑是公共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建筑一般在5~6年就要重新做一次装修,简洁和耐久的品质,尽可能少地维修与保养,而同时,根据不同的项目环境和商业内容进行灵活的适应,最终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持续的价值。功能齐全业态丰富、空间多姿,特色鲜明,设计必须富有时代感,同时又需超越时代趋势,在各种文化和不同年代间引起共鸣。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让建筑项目产生良好的、持久的经济效益,建筑师在商业建筑设计里面是要实现项目达成一套动态的投资回报模式,是完成一件被消费者最终接受和持续使用的建筑产品。经过深入的调查,细致分析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集合各方面的灵感智慧,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策划。前期的规划定位、招商、经营管理,每种情况都是非常复杂,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建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建筑师进行商业建筑设计就是包容和消化这些意见、方案和专业价值的物化劳动,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设计作品。

二、商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客流规划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2.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2.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三、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点

3.1业态组合设计

商业综合体的构成是由商业本身产业的价值链决定的,什么样的业态组合更有利于经营。首先建筑师应根据前期的规划定位、招商、经营管理的策划方案,从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实际应用出发,明确功能、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不仅要求符合时代新气息,还要求合理、清晰地安排整个空间功能需求,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空间和位置,合理的分布面积,楼层的分区铺面分割及配套设施设计能避免各类商品混陈,人流混杂的情况,建筑师应创造丰富,灵活多变,符合业态组合的合适空间来包容不同层面技术的需求要做成一个综合体,一定要做产业链,产业链出来之后,价值链就出来了,就能产生各种效益。

3.2模式设计

商业建筑的策划、设计在不同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下,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只出租不销售,重点考虑经营与商铺增值就可以了,如果考虑兼营时,还要考虑商铺购买者的偏好与要求。商业建筑因招商要求不同而功能布局不同,同种业态也因品牌不同而布局不同。受此限定的商业建筑,或开发周期不同,或经营效果不同。那些不符合商业规律的商业建筑设计,虽然空间造型丰富,却已隐含了不良经营的隐患。因此,满足商家需求,消化各种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筑师在设计中采用灵活的空间组合,提供不同的模式设计作品。这需要建筑师不断改进项目产品,自我完善,打造更加符合商业需求的最佳设计作品,最终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感到持续的价值,让商户感受到持续经营的优越组合空间。

3.3人流和物流

人流和物流决定功能布局合理的引导系统是商业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先确定人流、物流、出入口、通道形式,再做商业功能的布局。今天消费群体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提供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是他们的需求。尽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时,同时还要满足购房者(铺面投资者、商业投资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并在建筑细节上表达更多趣味。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让消费群体感受到购物消费的愉悦,感受到生活和世界的美丽同时,为商场经营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4绿色建筑和特色

绿色建筑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其带来的可持续收益将远远大于前期的投入从而达到整体的价值实现,绿色建筑赋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更换改造的可能性,所以建筑师在设计商业建筑时没有必要做得最好,要做得合适,并不是要做的多豪华多气派才能体现是商业建筑,要强在恰到好处。商业建筑往往是城市商业文化的中心,不同城市有不同的风格,因此,建筑师在使用自己建筑风格和手法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城市商业文化特征,提炼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设计使商业建筑要有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更要突出业态特色,空间特色,人文特色在商业建筑中使用,不仅有着可以感知的物质外壳,也表现出强烈商业建筑风采。

四、结语

建筑师最终完成商业建筑的物化成果,是反映建筑设计、商业招商运营、房地产开发三块等不同领域的交融成果,它不仅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参与,更需要建筑师的智慧。好的商业建筑不仅是设计创新的体验,更是价值实现的过程,使商业建筑合情合理。合适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让商业建筑的设计同开发商的产业价值息息相关,建筑师设计价值商业价值及城市价值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JGJ48-88,商业建筑设计规范[S].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6

关键词:新区建设;管理模式;浅析

随着国内城市新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如何运用多种管理手段适应项目建设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建设成为摆在新区建设者面前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等部级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房项目、园区项目中大胆尝试epC、Bot、pm等承发包和项目服务管理模式,不仅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城市新区建设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更为城市新区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建设项目承发包和服务管理模式简介

(一)ep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模式:即epC总承包商向业主提供包括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全套服务。epC模式根据实际需求,也可演变成ep、e+pC、ep+Cm等多种形式。epC模式的优点:(1)由epC总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面负责,项目责任单一,简化了合同组织关系,有利于业主管理;(2)总价包干,因此业主投资成本在早期即可确定并得到保证;(3)由于epC总承包商承担了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减轻了业主方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负担和投入;(4)epC总承包商介入工程前期决策工作,并且可以将采购纳入设计过程,有利于缩短工期;(5)建设期业主方承担的风险较小。缺点:(1)能够承担epC大型项目的总承包商数量较少,不易获得有竞争力的报价;(2)由于epC模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运作方式,在实践中有各类变型,导致业主方与epC总承包商就某些职责划分容易出现争议;(3)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工程项目的效益、质量完全取决于epC总承包商的经验及水平;(4)对业主、epC总承包商以及监理单位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5)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二)Bot融资建设模式:Bot融资模式是指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发起人联合其他公司/股东为某个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在规定的特许期内向该项目的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一般为免费)移交给政府。Bot是一种统称,它有三种基本形式和十四种演变形式(基本形式包括Bot、Boot、Boo,十四种演变形式包括Bt、BooSt、BLt、Romt、Roo、tot、Sot、DBot、Dot、ot、omt、DBFo、DCmF、Rot)。采用Bot模式对发起人而言优点如下:(1)充分利用项目经济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或“借鸡下蛋”;(2)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轻借款方的债务负担;(3)提高了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的谈判地位;(4)达到最有利的税收条件;(5)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极小化项目发起人的政治风险,加上其他风险管理措施合理分配风险,减少风险危害,但保留投资收益;(6)避免合资企业的风险,因为项目公司可100%独资;(7)创造发展商/承包商的商业机会。采用Bot模式对政府而言优点如下:(1)拓宽资金来源,引进外资和利用本国民间资本,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债务负担,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2)降低政府风险(基础设施项目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政府无需承担融资、设计、建造和经营风险,大多转移给项目公司承担;(3)发挥外资和私营机构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建设、经营、维护和管理效率;(4)合理利用资源,因为还贷能力在于项目本身效益,并且大多采取国际招标,可行性论证较严谨,避免了无效益项目开工或重复建设;(5)有利于发展国民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

(三)pm项目服务模式:是指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既不参与设计、也不参与施工活动,其基本属性是向业主提供咨询。它受业主的委托,在工作中代表业主的利益,是业主忠实的顾问。采用pm项目服务模式的优点:1)能够利用专业项目管理单位的管理经验;2)能有效控制项目工期;3)总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比传统的施工合同更有效。缺点:项目业主与各类承包人之间增加了管理层次,要求项目管理单位应具有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规划和施工规划及其协调管理水平。

二、城市新区建设主体的特点

作为城市新区建设主体,其职能角色主要包括:肩负新区建设相关资金的投、融资;建设和管理相关项目及资产;建设融资项目的代融资主体;项目实施的执行者;项目资金运用的管理者和项目后评价的组织者。

因此,城市新区建设主体面对开发建设中最常见的园区类项目、保障房项目和市政设施项目,如何将管理和效益的最大化挂上钩,就需要科学地研究和运用各类项目管理和运营模式。

三、建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实际运用

(一)园区类项目可采用e+pC和pm模式进行建设管理。

1.园区类项目一般占地面积大,创新理念强,涵盖业态丰富,往往是一个地区或地段的“名片”,所以对园区整体和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要求很高。epC、Bot等建设模式,设计工作主要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往往达不到业主的实际要求。采用e+pC的模式进行项目建设管理,业主可以根据需求选用最适合的设计单位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园区类项目的规划设计理念。

2.设计阶段是控制项目总投资最关键的阶段,采用epC模式可能会出现总承包单位在设计阶段提高概算额度的问题,这样会出现总投资难以控制的情况,所以采用e+pC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项目总投资实施有效控制。

3.选用e+pC模式可以充分调动pC总包单位在设备选型、设备与材料采购以及工程施工一体化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在施工、设备和材料到货、安装调试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均由pC总包单位负责,充分发挥pC总包单位的管理经验优势,在减轻业主负担,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保障房项目可采用epC模式进行建设运营管理。

保障房项目建设成本相对固定,设计和管理的难度并不大,采用epC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可以有效地发挥总承包单位从设计、采购到施工各阶段的管理经验及综合协调的优势,促使总承包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主动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成本,取得双赢的结果。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新区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各不相同,在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实际引入中,应结合新区开发建设的自身需求和阶段变化科学选用,防止生搬硬套带来的管理缺陷。

参考文献,

[1]王建声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基建优化,2005.10

[2]周江华,采用Bt模式进行项目运作相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5.08

[3]杨宝民等,省级城市新区开发与综合体建设的创新思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6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2-0167-02

1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活动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为了达到工程建设预定的目标就要求对工程建设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1.1设计-招标-施工模式

设计-招标-施工模式是一种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由业主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项目立项、评估通过后再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然后通过公开招标选定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合同,业主根据工作需要指派业主代表与监理单位和承包商组成项目结构体,共同执行项目计划。

1.2设计-施工模式

设计-施工模式,国际上也称"交钥匙"模式,在我国称项目总承包,业主优选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在业主配合下,设计-施工总承包商完成项目的可研、施工设计、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相关工作。采用设计-施工模式,能最大可能协调设计与施工相互矛盾,可以减少项目的投资和工期,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建设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共同体,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联系,对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投资和进度的变化。

1.4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是指一种类似建设管理模式但更为复杂,它是由同一建设共同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在通常的Cm模式中,业主分别就设计和专业施工分别签订合同。采用设计-管理模式时,业主只签订一份既包括设计也包括类似Cm服务在内的合同。

1.5施工-运营-移交模式

施工-运营-移交模式是指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纳国外资金,授权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满时将工程移交给政府。

1.6epC模式

设计-采购-施工即epC模式。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管理,最终向业主提供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epC模式适用一般规模均较大、工期较长,且具有相当的技术复杂性的工程,如水电站、化工厂、石油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

1.7合伙模式

合伙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要求业主与参建各方在资源共享、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协议,通过建立工作小组相互合作,及时沟通以避免争议和诉讼的产生,共同解决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分担工程风险和有关费用,以保证参与各方目标和利益的实现。

1.8项目总控模式

项目管理模式是由项目业主的实施战略和分标方式确定的,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合同体系和管理特点。项目管理模式对建设工程的规划、控制、协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随着建设工程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业主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业主为实现建设工程预定的目标,希望得到全方位、全过程或单一的项目管理服务,为更好满足业主的各种需求,建设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从而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2崇明风电场工程管理模式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300亿kw,其中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总量约16亿kw,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华能崇明前卫村风电场工程位于上海崇明岛前卫村境内,规划建设30台2mw风机,总装机容量60mw。本期10台,装机容量20mw。风机沿前卫村北湖北岸堤坝西北-东南向曲折形布置。变电站位于9#、10#风机之间北湖北岸南北纵向堤坝附近。崇明风电场工程是开发新型环保型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是确定了采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院”)项目法人负责制和华能集团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建设管理体制,华能集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上海院对设计、施工、调试运行全过程控制,按照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特点,实行上海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制、工程监理制有机结合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华能集团成立上海崇明风电场现场建设指挥部,负责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宏观资源配置和监督,保证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上海院,作为崇明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方,全面负责工程建设设计、采购、施工和建成后并网发电的试运行管理。

根据崇明风电场工程工期较长、规模较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上海院为了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对工程建设实行分阶段开发分为一期、二期。按照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将建设管理目标与责任关系分解并延伸到各分包商及设备采购商,形成了分包商及设备采购商对上海院负责,上海院对华能集团负责,自下而上的系统管理模式。

崇明风电场工程实行epC总承包制,根据工程特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用国内的有经验的承包商和国内设备制造商参与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通过招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基础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和设备制造的全过程监理。监理工程师是业主(华能集团)在施工现场和设备制造安装现场的代表,全面负责施工、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的监督和管理。

崇明风电场工程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行业特色的建设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程建设一年来,工程建设进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工程投资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工程质量总体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当前,崇明风电场工程的建设正在从一期开发转向二期开发阶段,应全面总结一期工程管理经验和教训,在崇明风电场二期工程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和提高。

1)始终坚持华能集团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以合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参建各方的作用;

2)进一步加大勘察设计的优化工作,坚持总体布局和专业设计相结合,加强勘测设计管理工作,推行并完善勘察设计监理制;

3)加大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力度,建立并完善项目管理的内部机制,以促进上海院在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4)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8

【关键词】商业建筑;建筑设计理念;要素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纯粹的购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生活方式中心应时而生,充分满足人们体验性购物的需要。在业态规划上,餐饮、休闲、娱乐、体验等参与性、体验性消费的内容也占30%以上的高比例。同时在购物环境、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真正实现让购物真正成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1商业建筑特点

1.1广告化

在这方面,建筑能以巨大的形象发挥独特的效果。作为一件商品,它要以新颖的形象向社会推销建筑师的创作,商业建筑广告化的深层动机就是为被上层阶级主导和被大众口味引导的市场经济服务。因此广告性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

1.2商业化包装

商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包装设计在商品竞争中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包装能刺激观看者的视觉,引起顾客的注意,唤起消费欲望,还可使单纯的技术产品附带上文化的属性,并携带着设计者个人艺术倾向,充满人情味,满足人们对艺术的潜在追求。

1.3大众化

大众成为了消费主体,大众化使得商业建筑外观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为建筑设计开辟了新领域,促进现代商业建筑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1.4商业建筑的主要模式

综合商业体作为传统的商业功能已经伴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经历了若干的过程和阶段。目前大型综合商业建筑的主要形式为Shoppingmall和LifestyleCenter模式。

Shoppingmall――大型零售业为主体,众多专业店为主要业态和多功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的聚合体。其显著特征是:规模大,由若干个主力店、众多专业店和商业走廊形成封闭式商业集合体,面积通常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功能全,集购物和其他商业服务,甚至金融、文化功能于一体,进行全方位服务。

LifestyleCente――即生活方式中心,全球第六代商业模式,作为maLL的升级商业形态,是当下商业开发的模式。

2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素

2.l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2.1.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流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2.1.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2.1.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2.1.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在商业所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少。

2.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经营效果。

还有一些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外一些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与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2.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

2.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要要。

3项目概况

上海大宁中心广场项目地处上海市闸北区中部,东至部队住宅、南至广西中路、西至万荣路、北靠灵石路。基地东西长,南北窄,东西宽70~100m,南北宽约366m。场地为平地,无高差。基地地处闸北区大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紧邻闸北区多媒体谷是大宁商圈向北发展重要节点,广中西路为闸北区重点打造的景观终端。

4项目设计理念

规划从多角度入手,实现外在与内涵、功能与形式的真正统一。从商业文化的角度,深入闸北区大宁国际的环境资源和精神气质;从空间的角度,整体考虑项目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从功能的角度,深入分析项目适合的定位,并综合协调相关要素之间的矛盾;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注重特色场所和特色景观塑造,增强场所的身份感和识别性。

4.1办公和商业有机结合,互惠互借

综合统筹考虑具体使用时,商业业态为办公使用人群提供的服务。商业业态的合理布局,不仅提高了办公楼的品质,同时来自办公楼的人流也是商业娱乐消费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4.2商业的兼容性

在建筑布局上设置外街、内街和地下商业动线,扩大商业的沿街面,吸引来自城市各个方向的人流;建筑形式上采用各种不同体量建筑和独栋商业结合的手法,实现建筑的灵活布局;空间设计上灵活布局,满足商业建筑的经营需求

4.3场景的营造,以人为中心考虑环境与空间的设计

研究国内外先进商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立足兼容性的商务型商业的市场定位,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精心考虑每一处街道节点,每一处街景,对景给行走于其中的人的视觉感受。

5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5.1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考虑一南一北两栋绝佳视野的办公楼和贯穿基地南北的特点鲜明的商业街。

5.1.1北面办公楼限高70米,南北朝向。南面办公楼限高45米,东西朝向。两栋办公楼均坐拥大宁灵石公园稀缺景观资源,并能鸟瞰商业街全貌。北高南低的布局也是城市空间和景观角度的客观要求。

办公楼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与周边已建,拟建建筑的关系。使本项目与周边环境有机相融,既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又是和谐的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

5.1.2商业街:本方案主要商业人流形成一条内街,两端连接广西中路和万荣路的入口广场,中部引入中心广场,这样的主轴线设计不仅最大限度将人流引入,而且最大限度将商业群的各个功能点进行串联,完成商业活动的连续性。

5.1.3地下商场:本项目设置两层地下室,一层地下室设置大于2万平米的地下商场。地下商场的肌理与地上商业街保持一致,引导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下沉广场结合地上商业街的城市出入口设置。

5.1.4两广场:在万荣路和广西中路分别设置喇叭形的入口广场,并结合地下商场出入口,上二层平台的自动扶梯,形成多层次的立体人流。在广西中路万荣路入口设置人行天桥与万荣路对面的宝华地块的人行天桥相连。

5.1.5竖向设计:整个商业广场相对于市政道路抬高1.0米,与城市步行入口有高差部分用台阶广场相连。为方便使用,沿城市道路商铺局部降板,形成外街内街两种标高。

5.2道路与交通组织

5.2.1机动车交通系统

机动车交通的组织完全秉承“人车分流”的规划思想,车行道紧贴用地红线的北侧和东侧环通,尽量减少对购物人流的干扰。车行道从基地北部万荣路入口。

5.2.2步行体系

由于机动车流线全部在南面及东侧组织,因此整个商业区的内街和万荣路沿街都是人行体系,结合内街组织坡道、台阶、下沉广场、垂直交通、连廊和天桥、城市小品设施、绿化景观设施等,组合成连续、系统的步行体系。形成商业内街为主体,以自由多变的室外空间为穿插,以室内商业空间为实体的商业人流步道组织构架。

5.2.3地下车库与停车设计

所需要的机动车停车位共1200个,包含社会停车位250个。办公,商业,娱乐所需配备的停车位数量均满足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地下设计二层地下室,地下一层局部为自行车车库,可供停放1624辆非机动车。地下二层全部为机动车停车场,地下共计停车数为1040辆,地下机动车停车场设置三个7米宽双车道出入口,符合车库设计规范。

地面停车位主要为道旁停车,可供停车160辆。

5.3消防设计

商业建筑群利用北侧及东侧的机动车道路形成消防通道,宽度不低于4m,转弯半径大于9m。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消防车能够抵达商业内街进行消防作业。

高层办公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小于4米,消防车道与外墙的距离5m。沿高层建筑的一条长边设置消防登高面,登高场地结合消防车道布置,宽度大于8米,与建筑外墙距离大于5米。

5.4景观绿化

绿化景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展开布局,“点”式景观是建筑布局中穿插设置,是点睛之物,“线性”景观是停车绿化带和建筑前后的绿化,“面”状景观是场地的集中绿化。

商业景观紧紧围绕“一街三广场”的空间结构展开设计,充分利用台阶、坡道、自动扶梯作为景观的骨架,绿化、水景、草坪作为台地景观的血肉,不同商业形态的空间流动、视线交流作为商业人文景观的精髓。挖掘商业景观的利用价值,针对不同商业功能形成不同的景观主题:入口商业广场结合下沉广场,形成主要的休闲商业广场,规模较大,能够组织大型的商业推广活动;独栋商业尺度宜人,景观设计上精细雅致,体现中高端商业的独有品质。结合内街和外街的商业,绿化景观设施强调商业购物行为中休憩的功能需求,布置与该街区风格相统一的现代雕像、具有文化的特色的城市家具,形成不同的商业氛围。

北侧办公楼旁大片集中绿地,既是办公楼良好景观环境,也对调节区域小气候起了重要作用。

6结语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就是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的有机结合。电子商务涉及的知识面广,很多课程可以开设,包括网络编程、案例设计、网页设计、美工设计、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物流等,当前每个职业中学开设的课程都各不相同。根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特点,毕业生出来可以从事和it、营销有关的工作,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做技术的,比不过人家学计算机网络的;做销售的,比不过人家学市场营销的;做外贸的,比不过人家学国际贸易的。出现这种局面主要跟课程的设置不科学有关,大部分职业中学将电子商务的相关课程都开设了,但多而不精,没有侧重点,培养出来的人才缺少某方面特长,达不到就业标准。

那么,如何设置课程才合理呢?科学的课程结构应该是:必要的基础课加专业技能课。电子商务涉及的课程很多,不必全部都开,应该有的放矢。一年级主要开设必修的基础课程,二年级可以开设选修专业技能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自己以后从业岗位的相关课程。比如技术型的,选网页设计、美工设计等课程;策划管理型的,选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物流等课程。选修的总课时必须达到一定的课时量,获得足够的学分才可以毕业。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时都能熟悉电子商务的运作业务,并能在某一环节上有所特长。选修课的开设可能让二年级的学生在全日制的模式下有真空的学习状态,即无选修课的学习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安排他们在校内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参加实践。

校内网电子商务购物平台的构建环境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若学校能给电子商务的学生提供一个实时实践的环境,他们就能很快熟悉电子商务运作的各个环节。一个中职的学校,住宿生一般有一千多人,这个群体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为这个“小社区”的客户建立一个小型的校内购物平台,以电子商务的流程来规范运作。

第一步:商品对象的选择。尽可能选择学生最需要的物品作为购物平台的上架商品,包括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电子产品,手工艺品等。

第二步:购物平台的构建。在购买了相关的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后,可在学校的网络中心架构服务器,开通只对校内开放的购物平台。并在校内建立一个电子商务仿真公司来支持这个购物平台的运作,公司内部分技术部、营销部、客户服务部、物流配送部四个模块来分工合作。公司内可以开设多个类别的网店,对商品进行拍摄,商品信息编辑及上传。

第三步:客户上网终端的布置。可在图书馆开设多个校内购物上网终端,在宿舍区设立无线wiFi网络,方便学生通过手机登录校内网购物平台。

第四步:客服、物流的安排。保证非课堂时间有客服在线,争取在当天放学后送货上门,客户可选择货到付款或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支付,遇到质量问题再按退货流程处理。

这一流程主要由在二年级的班级中挑选的一些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学生来完成。每个网店一个团队,不同的团队可以良性竞争,性价比高、服务质量好的网店必然人气较高,相应取得一定的经济回报。这个购物平台时间控制在非课堂时间,购物网络也在非教学区开通,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完全处于“课余”的一个网络平台,一方面大大方便了住宿生日常购物,另一方面也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创业的机会。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侧重单向的理论知识学习,这种模式容易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在新形势下,大部学校都采取校企共同培养的新模式,达到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的效果。这些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当前比较流行以下两种:

第一种,定单式培养模式。就是企业需求哪些方面的人才及数量,以合同的方式向学校定购,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调整课程设置,定向培养人才。这些类型一般包括技术类、营售类、客服类等。

这种模式使得专业技能教学分多个方向,因此二年级可以采取选修方式来达到优化资源,这样学生可以更专注于某一领域钻研,毕业时有所特长,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对应的电子商务岗位就业。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参与专业的教学计划制订,及时更正人才培养中偏离企业需求的教学方向。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实训,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熟悉业务的操作。学生毕业后,企业应该按协议接收技能合格的学生,参与订单培养计划的学生直接从学校零距离迈进单位工作。

第二种,双元制的培养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在双元制的培养过程中,企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某一特定就业岗位,企业和学校共同来制订培养计划,确定开设针对性比较强的课程,甚至开发某岗位的教材,整合双方的资源,达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按企业要求,学生一般在二年级与企业签订协议确定某一就业岗位,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生既在学校学习知识技能,又要定期在企业顶岗实习。

双元制的模式特点是突出实践教学,以学生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企业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依据。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会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可在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习时间段能及时弥补更正。

双元制的培养模式更贴近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校方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其结果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相互得益。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学的发展要跟得上社会生产变化。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代,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今天足不出户就能随心所欲地购物,我们也无法想象十年后电子商务将会以怎样一种形式存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向,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商业模式设计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工程目标;设计建造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向大型化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建设工程需求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越来越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建筑业的项目管理模式由生产方式变革,进入了提升先进项目管理经验的新走向。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许多适应其要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选择合适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对于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1.高风险高回报

建筑工程项目集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一体,因此建筑开发的企业对工程项目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样的高投入再加上市场、政策的不确定因素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高风险。按市场经济的理论:项目的风险越大,它的回报也越多。

2.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协调的关系繁杂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协调的各个参与方众多、关系复杂,通常要协调监理、施工、供货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周围的居民等单位。这些协调工作互相之间对项目的完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项目的法律约束性

建筑工程项目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地方法规的规范和约束,所以其前期开发手续办理工作的程序性和专业性很强。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由于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以及设计的变更、所在国家或地方法律的变化及其他人为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工程项目的工期造成影响。由于在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费用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因素,超出合同条件规定的事项可能层出不穷,因此绝大部分国际工程的计划工期不能如期实现,工程项目只能是在实际条件下通过对进度计划的更新并根据新的进度计划进行运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怎样良好地控制投资,缩短工期呢?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因为只有在确定了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后,才能使项目在正确的管理系统中顺利实施,使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1.传统项目管理方式

设计―招标―建造方式(Design-Bid-Buildmethod)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模式(见图1)。这种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FiDiC合同条件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采用这种方式由业主委托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进行前期的各项有关工作,签订专业服务合同。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施工招标选择承包商。业主和承包商订立工程施工合同,有关工程分部分项的分包与设备、材料的采购一般由承包商和分包商、供应商单独签订合同组织实施。业主指派业主代表与咨询方和承包商联系,负责有关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国外大部分项目实施阶段有关管理工作均授权建筑师、工程师进行,建筑师、工程师与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但承担业主委托的管理协调工作。

通用模式的优点是:由于长期地、广泛地在世界各地采用,因而管理方法较成熟,各方都对有关程序熟悉;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可自由选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其模式的缺点是: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较高,前期投入较高;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的索赔。

传统模式需要满足的条件:

(1)设计工作在招投标之前已经完成;

(2)设计单位对该项目施工工艺了如指掌;

(3)在施工阶段不发生工程量超出百分之十五的重大设计变更(FiDiC合同条件下)。

2.新型项目管理模式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onstructionmanagementapproach,简称Cm)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或快速轨道方式,这是近年在国外广泛流行的一种合同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与过去那种设计图纸全都完成之后才进行招标的连续建设生产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从项目设计阶段就雇佣Cm经理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专业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一般的招标发包(传统)方式与阶段发包(Cm)方式的比较见图2。

a)传统模式

b)Cm模式

Cm模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业主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选用,常用的有两种(见图3)。

a)代建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b)风险型建筑工程管模式理

第一种形式为代建型建筑工程管理(“agency”Cm)方式。在此种模式下,Cm经理是业主的咨询和,业主和Cm经理的服务合同规定费用是固定酬金加管理费。业主在各施工阶段和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或称为纯粹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采用这种形式时,Cm经理是业主的咨询人员和,提供Cm服务。Cm经理可只提供项目某一阶段的服务,亦可提供全过程的服务。

第二种形式称为风险型建筑工程管理(“at-Risk”Cm)模式。采用这种形式,Cm经理同时也担任施工总承包商的角色,一般业主要求Cm经理提出保证最大工程费用(Gmp:Guaranteedmaximumprice),以保证业主的投资控制,如最后结算超过Gmp,则由Cm公司赔偿;如低于Gmp,则节约的投资归业主所有。但Cm公司由于额外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风险,因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纯粹的Cm模式与传统模式的结合。采用这种形式,Cm经理同时也担任施工(总)承包商的角色,业主向Cm经理支付佣金及专业承包商所完成工程的直接成本。Cm经理由于额外承担了保证施工成本风险而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在英国也称为管理承包(managementContracting)以区别于第一种方式。

(2)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设计-建造方式(Design-Build)是一种简练的项目管理方式,其组织形式如图4所示。

在项目原则确定之后,业主选定一家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这种方式在投标和订合同时是以总价合同为基础的。设计建造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他首先选择一家咨询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然后采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当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设计和施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设计-建造模式是一种项目组织方式。业主和设计建造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项目的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进度安排等工作,甚至负责土地购买和项目融资。使用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可显著降低项目的成本和缩短工期。同时,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做为主要的评标因素,可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是指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等服务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配合,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这种方式的总承包商在试运行阶段仅承担技术服务,而不像turnKey那样对试运行承担全部责任。

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方式(epC、turnKey)是指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的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开车)等工作,并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全面负责,工程验收合格,能够正常试生产后向业主移交。

采用设计―建造、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的优点是:使用一个承包商对整个项目负责,避免了设计和施工的矛盾,减少项目的成本和工期。在选定承包商时,把设计方案的优劣作为主要的评标因素,保证业主得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业主可得到早期的成本保证。采用设计―建造、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的缺点是:业主无法选择设计人员;设计可能会受到施工者利益的影响。在国际上对“epC/交钥匙”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此模式的承包商可提供从项目策划开始,提出方案,进行设计,市场调查,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高度,直至竣工移交的全套服务。由于主要风险均由承包商承担,因而可能工程的造价较高。

(3)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管理模式(Design-manage)是指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方式。采用设计-管理合同时,业主只签订一份既包括设计也包括类似Cm服务在内的合同。设计-管理模式的实现可以有两种形式(如图5):

一是业主与设计-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

二是业主只与设计-管理公司签订合同,由设计公司分别与各个单独的承包商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由他们施工和供货。

(4)Bot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这种模式是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国外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它是指东道国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吸收国外资金,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权,由该公司负责融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在特许期满时将工程移交给东道国政府,Bot模式的典型结构框架如图6所示。

(5)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管理承包商(managementContracting)须与专业咨询顾问(如建筑师、工程师、测量师等)进行密切合作,对工程进行计划管理、协调和控制。工程的实际施工由分包商或各单独承包商承担。管理模式如图7所示。

(6)项目管理(pm)模式

项目经理(projectmanagement)的主要任务是自始至终对一个项目负责,这可能包括项目任务书的编制、预算控制、法律与行政障碍的排除、土地资金的筹集等,同时使设计师、工料测量师和承包商的工作正确地分阶段进行,在适当的时候引入指定分包商的合同和任何专业建造商的单独合同,以使业主委托的活动顺利进行。项目管理模式各方关系如图8。

三、结束语

在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选取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适用的项目管理模式也不一样,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客观要求、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为了实现项目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对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合理性选择。新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成为未来建筑企业发展的助跑器。未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加注重行业的扩展、更加注重全面化的项目管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国际工程大型投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工程承包,2013(2).

[2]周冰.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J].建筑管理,2011(3).

[3]美国项目管理学会.项目知识体系指南[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