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值资产管理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47:43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1

一、征求意见稿推出的制度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下,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总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规定分散在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具体准则中。

新准则在我国已经连续实施6年,因准则主要针对上市公司,这里讨论的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准则实施期间出现了因公允价值使用降低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如在债务重组中通过调整估值技术、改变参数来调整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改变当期损益调整利润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关于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准则只做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显著不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的这些定性规定(杨英男,2012),缺乏操作性,这些都给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财政部在2012年5月17日出台的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公允价值的使用。

二、盈余管理概述

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凯瑟琳·雪珀(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威廉·斯科特(1997)在《财务会计理论》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保罗和詹姆斯(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进行的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

在这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估计等。盈余管理中既包含合法的操控,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沈烈,张西萍,2007)。当企业在准则、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职业判断和方法选择导致盈余的账面价值变动是正当的行为,当盈余管理行为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比如虚构交易、违背准则进行会计选择和估计,就属于非法的操纵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以反映管理当局为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在披露信息过程中带有的倾向性。

三、征求意见稿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几点分析

在征求意见稿中,具体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结构基本一致,也反映了在修订会计准则过程中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

1.规范定义,引入新概念。在征求意见稿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可知,征求意见稿中将之前的公平交易改成了有序交易。有序交易,是指在计量日前一段时期内相关资产或负债具有惯常市场活动的交易。清算等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强调一些非公允情况下的交易价格需剔除,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增强,降低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还引入了计量单元,主要市场、最有利市场等概念和假设,为具体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规范,降低主观判断的程度。规定资产或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时以计量单元而不是单项资产或负债为最小的计量单位,强调了经济活动的实质。

2.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首先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分为非金融资产、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三大类,然后分别对每类的计量进行规定,为实务中的操作提供规范。对估值技术、采用的假设(输入值)、公允价值的级次等做了系统的阐述。准则规定在确定估值技术时,主要看是否有足够可利用数据支持,尽可能的使用从有序市场中获得的可观察数据。因为市场价格是金融资产(也包括非金融资产)的最佳估计,是最公允的输出变量(葛家树,2006)。规定公允价值级次由输入值的级次决定,判断输入值的级次则依据其是否利用来自有序市场数据、是否可观察。这一规定使得企业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时最大化的利用了市场客观数据,降低了公允价值估计中的主观判断,从而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将为增强我国市场的有效性作出贡献,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完善公允价值披露要求。关于公允价值的披露,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级次对其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分组后披露将增强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企业披露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识别报表中因盈余管理而造成的数据变动。此处规定企业除了应当披露公允价值外,还应披露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的方法、输入值、公允价值计量级次、估值技术,这些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信息的使用者分析披露的公允价值在确定过程是否依据客观现实,帮助信息的使用者辨认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高低,从而降低了企业进行盈余调节的空间。

4.存在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征求意见稿丰富了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在经过上述调整之后,其对盈余管理的限制仍然有限,这也是准则兼顾科学性、适用性的结果。比如在资产减值准备中,资产组的确定等仍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从国际趋同的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中还没有引入全面收益等概念,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不够全面。这也与我国的经济环境有关,全面收益等概念的引入也需要更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为基础。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营改增”;建造业;盈余管理

一、背景分析

2011年11月16日“营改增”试点方案宣告上海市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试点,交通运输行业和部分现代业作为率先试点的行业,即“6+1”。从上海市改革的整体效果来看,“营改增”明显减小了税负。自2012年8月1日起至2012年年底,“营改增”“6+1”试点范围,由上海市进一步分批扩大到北京、天津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而我国未展开“营改增”试点的22个省区市于2013年8月1日起也全数纳入“营改增”范围,实现“营改增”的全国推行。自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业也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行业范围内;同年6月1日起,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6年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增减不增。

在会计学术界,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比较权威的有Scott(1997)在书中所述――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实现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1];以及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行为[2]。本文认为企业的组织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故而认为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和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作为我国经济的重大生产行业,建筑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道、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等等与我们日常离不开的产品。实施“营改增”可能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公司成长性、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继而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3]。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进,相关企业做好“营改增”的准备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就“营改增”对建筑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二、实施“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实施“营改增”的根本目的就是避免重复征税,降低整体税负水平。所以实施“营改增”的第一个现实意义就是降低整体税负水平,使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整体税负是会降低,而对于作为个体的企业来讲,税制与企业成本结构、发展时期、经营策略、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企业自身税负是否降低还有待考察。

此外,“营改增”将会使我国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将流向更具价值的行业,并且还很有可能使企业转变开发模式。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前,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大部分的计税依据是营业全额征收营业税,而营业税是流转税,这样会导致重复征税,增加企业的税负。同样是流转税的增值税却是采取税额抵扣制度,只对流通过程中增值部分征税,已由前一流通环节征税的部分不再重复征税,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方向很有可能向实行增值税的行业发展。站在房产企业纳税筹划的角度上,对住房的后续装修投资可能会加大,“营改增”后,装修住房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扩大了抵扣额度,可能致使企业缩小对以前毛坯房的投资。

再者,现实情况表明,“营改增”提升了我国产品或服务在国际上的角逐。目前,增值税在出口方面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先征后退、即征即退100%、计征即退50%等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出口产品成本的降低从而更具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调整战略布局,“营改增”促进了我国税制与国际接轨,鼓励企业面向世界,走出国门。

最后,“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使得在实务操作规范、各种票据收发齐全、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很容易受到“营改增”减负的利好。而如果企业在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等环节不清晰、会计核算不健全,会发现税负不减反增。所以,“营改增”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方式和会计核算模式。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对筹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的资金来源无非两种,自有或外来,自有资金,来源于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的等方面;债务资金,即企业通过银行存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取得的资金。“营改增”后,对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如果股东进行实物投资,并且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增加,实物成本不变,但是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却增加了,减少了企业所交增值税;另一方面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款项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将会降低筹资成本,使财务费用降低。管理层可以在适当资本结构下,鼓励投资者投资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实物,并尽可能地通过银行借款,让财务杠杆发挥最大作用的同时,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

(二)对投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将取得的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建筑业购置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其账面价值是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价税合计减掉进项税额,会比征收营业税时要少,所以理论上讲,“营改增”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资产总额会比“营改增”之前下降,而对小规模纳税人就没有什么影响。另外,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款项,通过银行借款可以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和费用资本化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盈余管理手段。

不过,建筑业在购置材料等流通环节时,通常由于项目所处地偏远面临的材料供给商少、而且所需材料比较杂乱零散,就存在就地取材、个体供料的情况,这样有些供应商就无法出具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施工企业不能进行抵扣而多付商品的增值税,加大了建筑企业的营业成本,管理层可以在权衡经济利益下对此类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分项目运送,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监督,督促其正规采购,尽可能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那里进行采购。

(三)对资金营运的影响

一是营业成本的降低。“营改增”后,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成本会降低,固定资产成本降低,那么建筑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会降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营业成本。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也可以减少结转已销产品成本来降低主营业务成本。

二是营业收入的减少。建筑合同的谈判过程中,业主一般占据主动权,业主可能并不会因为“营改增”而多付商品的增值税,由此合同价款变为含税价,企业的营业收入将比“营改增”之前要少[4]。“营改增”之前建筑业的税率是3%,征收依据按照营业额计税,税费计入当期损益,“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11%,“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收入都变成了原合同价款扣除价外税的增值税的余额,减少了营业收入。管理层对营业收入的减少并不容易进行调控,因为营业收入来自外部客户、经销商,做账的原始凭证订货单需要他们的协助,况且增加收入的同时会增加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外界对应收账款的大额上升会加倍关注,而增加银行存款难度更大[5]。

三是现金流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管理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如工程款支付比例低,建设单位在每期验工计价时,一般扣除10-20%质量保证金、暂留款、垫付款等,有的项目甚至更低,这些暂扣款通常要到工程竣工结算后才会支付,而增值税当期必须缴纳,这样将导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6]。管理层要加强对项目的追踪,已完工的项目要及时收回应收款项。不过另一方面,“营改增”也可以减少现金流量支出,像新一般纳税人购买原材料和劳务的支出等。

(四)对资金分配的影响

税前资金分配是对债务的利息等进行分配,如果企业融资是通过银行,那么“营改增”后新一般纳税人由于可以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将可能减少利息的分配。税后资金分配是对权益性资金进行分配,“营改增”后整体税负会降低,税负降低且盈利上升的企业,管理层可以减少权益性资金的分配,适当的扩大企业的规模以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

四、“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增值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一般情况下,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若建筑企业新一般纳税人没有取得进项税额的专用发票,不仅不能实行抵扣,还会增加营业成本,造成企业税负的上升。建筑业“营改增”虽然还有细节性的政策没有出台,但是不论什么情况,新一般纳税人尽可能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定是没错的。为了避免因管理上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企业要遵守增值税法相关条例,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制定适合本企业发票开具、获得、传递等管理办法,并且不定期对这些工作进行检查、以防虚开或漏开现象。

(二)加强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会计核算是进行纳税的基础,作为财务人员,不仅与增值税发票密切相关,还是会计核算的参与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的变更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挑战,故而管理层要组织安排相关会计和涉税人员参加专业知识的辅导培训,加强新政策的学习,让企业在“营改增”前做好充足的人才准备,使其更新专业技能,熟悉最新政策规定并掌握相关纳税工作和会计核算的衔接,降低税务风险和会计核算风险。

(三)利用契机,加强纳税筹划

“营改增”将会导致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新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利用流通环节中的税负转嫁来实现减少新税收的目的。如果供应商提供相同质量的产品并且收取相同费用,管理层可以利用“营改增”筛选更多的供应来源。再者,管理层要引导相关会计和税务人员深入研究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当下“营改增”还在实行推广阶段,肯定存在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空间,如果企业财务人员钻研这些新政策,肯定可以发现减少企业税负的办法。

五、结语

“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又有挑战。“营改增”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对于大部分企业可以降低税负。同时,“营改增”会对建筑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运用以及资金分配这些财务管理活动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量也会增加,管理层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把握机会,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willian.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1977.

[2]Schipper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accountingHorizons,Dec,1989.

[3]杨榛.营业税改证增值税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会计实务,2015(12).

[4]程双华.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务与管理,2013(2).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由于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脱节,加之资产管理人员业务不熟、职责不清,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以及核算软件的缺陷,许多部门、单位不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购置固定资产时只列支费用,不记固定资产账。新建的办公楼、房屋建筑物完工后不及时结算,使用多年仍挂在基建账上。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等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核销。多数单位长期不进行资产清查,盘盈、盘亏、待报废和捐赠资产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面原值与现值存在很大差距,“家底”不清,账外资产大量存在。

2.资产配置不合理,调剂困难。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分散的,被各单位分散占有和使用,实质上成为各单位所有,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产权虚置,失去应有的统一管理权威,难以进行调剂。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出时,也没有将资金拨付与单位拥有资产挂钩。特别是在安排修缮费和基建支出时,没有参考人均资产比率,导致部门间办公条件苦乐不均,一部分资产闲置浪费。有的单位把资产的使用权当作所有权,将闲置的房产用于经营出租,甚至宁可继续闲置也不愿由管理部门统一调剂。

3.资产重购轻管,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主要来源于财政投资,由于投资和占用的无偿性,使用上的免费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无计划或计划性不强,出现重资金争取,轻实物管理;重资产购置,轻资产管理;重资产增量,轻资产存量;重购前争取,轻购后日常管理。有的单位求全、求新,购置了许多不常使用的设备,淘汰了许多不该淘汰的机器设备。有的单位不及时对资产进行保养、检修、维护,致使许多资产超常规、破坏性地使用,降低了资产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资产的过度占用和浪费,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形成了资金的紧张困难与低效使用同在的不正常状态。

4.资产处置不规范,监管不力,流失现象较多。部分单位处置资产不报财政和主管部门核准,不经评估或找关系评估,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将资产变卖、转让给关系单位或个人。部分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不经评估、审批,签订明显不合理的协议或合同,有些单位随意支配“非转经”资产收益,多数用于个人福利、津贴和奖金等支出,有的存入“小金库”,导致国有资产收益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

1.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只重视抓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而忽视了对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这部分资产在利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的使用和资产的利用效率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导致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甚至浪费和流失。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国家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由各级财政部门履行,但许多地方和部门还没有理顺管理机构,管理形式也不尽相同,存在着职责划分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以及政府监管“缺位”、部门单位处置资产“越位”的状况。导致制定制度、开展监督等资产管理工作“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

3.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现行的法规政策,很多规定已不适合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至今还没有出台一套系统、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另外,部分单位忽略了国有资产采购、验收、使用和处置等制度建设,也导致了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和混乱。

4.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在资产形成上,缺乏合理、有约束力的资产配备标准,部门预算刚性不强,有的资产没有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一些单位常常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或者工程,一些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多,资金透明度低且缺乏有效控制,从而造成资产配置不公与重复配置。在资产使用上,缺乏严格、规范、先进的管理手段,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较低。在资产处置上,资产处置权限、程序执行不够严格,监督不到位,资产流失的渠道复杂,如低价出售、无偿出借、无偿担保等。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责任。要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认识,转变资产管理观念,树立资产效益意识。要把管钱和管物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摆正管钱与管物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的关系,特别在把闲置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政府分级监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单位依法使用。把过去由单位、部门分散管理的行政事业性资产改革为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运营,建立起一个新型的产权集中管理体制。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性资产实施综合管理,规范资产处置行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得自行处置固定资产,如需要处置更新的,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经统一评估后才能处置更新。对已失去使用价值,需要报废处理的,由财政部门统一申请报废。资产处置所得收益或残值收入上缴同级财政。

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对现行的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备的管理法律体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建设购置、管理目标、占有使用、职责范围、转让处置、违法责任追究等作出规定,以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价折旧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计价体系,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三是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单位资产购建、使用管理,报废报损、内部转移、转让出售等行为,加大对国有资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杜绝自行处置,私自买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4

(一)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过窄,在税制结构和管理万面存在的新问题

1、货币运输收入没征增值税而征了营业税,其实质是对增值税制体系的割裂。因为货物运输是货物生产流通的中介环节,在这个环节不征增值税而征营业税,人为地割断了增值税专用发票链条式管理的税制体系。运输单位购进的配件、修理支出、燃料费用等均属于投入物,本身都负担了增值税,且对运费部分国家也作了准予抵扣10的规定,而对运费国家只征收3的营业税,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是征了税还是退了税都很难说。作为缴纳增值税企业,对运输费用只扣10的增值税是扣除不到位,加重了企业增值额的税负,显然,从税制的角度讲,不合理的因素已显而易见。从管理角度来讲,由于运输费用和货物价格划分清,也给税务机关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尽管国家作了混合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但实际中是很难划分的,作为纳税人来说无论按照一般纳税人计算的税负,还是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的税负,都比营业税计算的税负重要,加之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由国税、地税两个税务执法部门分别管理,使国地税两家在这个新问题上产生扯皮现象,其实质不是国税、地税两家的新问题,而是一个税制新问题,只有彻底改革税制才能彻底解决这个新问题。

2、建筑业应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建筑业消耗着大量的建筑材料,而这些建筑材料在我国都属于应征收增值税的货物,只有把建筑业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才有利于国家对建筑材料销售单位的税收管理,减少销售建筑材料而造成的税收流失。

(二)抵扣范围方面的间题

目前,我国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这对加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避免给财政宏观财力平衡造成过大压力,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生产型增值税使得生产成本中的增值税抵扣不彻底,导致重复征税及税负分配不均新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

1、产品价格部分含税,不利于产品的公平竞争。由于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因此产品成本中包含了这部分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由于行业间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设备的先进性及所含的价值不同,因此体现在产品成本中含税程度也不一样,含税越高,竞争力越差,增值税中性原则没有得到彻底贯彻。这点也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和我国外贸的发展。

2、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实际税负高,不利于高科技产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从实际情况看,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因资本有机构成较高,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较大,按目前生产型增值税征税,由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这些企业所承担的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这样的税负结构不利于高科技行业及基础产业的发展,不利手加速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其结果将会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失衡。

3、增加税收抵扣的复杂性,不符合税收的效率原则。由于资本性支出的进项税款不能抵扣,在抵扣过程中,要划分资本性支出和非资本性支出,直接的资本性支出不能作进项税款抵扣;还要划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范围,凡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范围(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建筑物等)耗用的货物和应税劳务,不论其会计制度规定如何处理,购入时其己抵扣的税金,要转作在建工程的成本;此外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可以按规定的扣除率作为进项税款抵扣。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带来进项税款抵扣的复杂性,势必造成计算上的漏洞,给征收管理带来困难。

(三)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新问题

1、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不是以增值额计算的税负,征收时不分生产和流通都按6征税,购进投入物不能扣税,价格中到底包含了多少税金谁也说不清楚,生产货物不同,投入物也不同,成本中所含的税金自然不同,而且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的货物无论经过几个生产环节,包括经过批发、零售两个环节进入消费,都要按6计算征税,这样的重复征税行为和过去的产品税、营业税一样发生了多环节、多次征的重复征税新问题,它实质己不是增值税,而成为销售税。

2、税率和征收率不同,产生了增值税不含税价格的扭曲,同样的货物,同样的价格(指含税价,也是消费者见面价),而在征税时的计税价格(指不含税价)却不同,每100元收入(含税收入)征税时,一股纳税人计算的不含税价为85.47元,而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的不含税价为94,34元。增值税采用的是发票扣税制的办法,一般纳税人花100元钱购买投入物,成本负担85.47元,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税款是14.53元,假如花100元购进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作为投入物,成本则应负担94.34元,只能抵扣5.66无的税款,同样的投入,则成本负担耍多8.87元,投入物成本提高10.38.投入物成本提高,相对便增值额降低,而产品出售后还要多交税款10.38元,这样迫使一股纳税人不去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致使两种纳税人双方的业务范围都受到很大限制,这是人为地割断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业务往来,成为阻隔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股纳税人经济交往的壁垒,不利于市场经济形势下统一市场的形成,更不利于公平竞争。

(四)税负之间的关系以及免税货物的税收处理新问题

1、我国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定为13,由于纳税企业购进投入物的交叉,纳税人则出现了高征低扣和低征高扣的新问题。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其货物销售后纳税人直接交纳的税款和自身的增值额相比较,都不是国家规定的税收负担。比如其100元收入额中:低税率13的投入物占到33,基本税率17的投入物占到33,增值额占到34,在其货物适用17的基本税率的情况下,其应交纳的增值税等于7.10元。那么,这个税负就占到增值额的20.88.反过来说,其货物适用税率假如适用13的低税率,其应征增值税就等于3.10元。那么,这个税负仅占到增值额的9.12.假如按增值额计算税收负担作比较,两者税负相差要达到一半以上,很明显,这样做实际只体现了货物在最终消费时货物本身整体税负的平衡,而忽略了生产环节生产者自身税收负担的平衡。国家对部分货物和行业采用低税率,体现国家对本货物和本行业给予的税收照顾,所以不应该把低税率而少负担的税收往下一个生产或经营环节转移,而应该彻底地在适用低税率环节一次性处理清楚,使下一个生产环节或者经营环节不受影响。这就是说,国家可以只设计一个基本税率,而对于应该适用低税率的货物和行业另外规定一个照顾扣除比例。

2、国家规定的免税货物,在规定环节免征增值税,而有些免税货物作为原辅材料进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主要体现在免税农产品),生产出的货物又不是免税货物,所以这些免税货物在新货物售价中又视为增值额由生产企业重新交税,国家己经免去的税款又由新的生产企业补交。商业流通企业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在出售时把购进原价作为增值额再交增值税,也是把免去的税款由商业企业补交。使得商业企业的售价比收购价高得多,造成农业生产者心态不平衡,不利于国家组织收购农业产品,反而使其它一些农业产品经销商(指非一般纳税人)钻了空子,提价收购,压价销售,以税转利。国家虽然规定了收购免税农业产品按10扣税,但仍存在扣税不到位的新问题。如棉纺织企业和缫丝企业其增值部分直接负担的税款耍达到25一30,商业企业增值部分直接负担的税款要达到20一25,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新增值税规定的免税,是对前者的优惠照顾,而实际形成了对后者的打击和歧视,是很不公道的。

(五)减免及优惠万面的新问题

l、优惠办法过多过乱。现行的减免税从减免对象看,有按货物划分的,有按生产流通环节划分的,也有按经济性质和销售对象划分的;从优惠减免的实施办法看,有直接减免的,有“先征后通的”,还有“先征后退”的。而且大多数优惠政策属照顾、过渡性质,没有很好地体现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同时,优惠政策增加了增值税征收管理的操作难度。

2、优惠办法防碍了增值税“链条”功能的发挥,增加了扣税环节中的矛盾和新问题。当免税货物进入应税环节时,由于无进项税款可供抵扣,使该应税环节税负加重。同时以前环节已交纳的增值税无法抵扣,又会造成重复征税。当应税货物经过减免环节最后用于出口时,则免税环节前的已征税款无法计算退税,造成退税不彻底。

(六)发票及其征管万面的新问题

1、专用发票存在不规范使用及非法使用的新问题。由于我国首次在采用凭专用发票扣税过程中出现不少错用、乱用发票等情况,也有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及税务人员采取“高开低征”的办法,或借此促销本地货物,保护地方利益:或借此。更有些单位采用“虚开”和为无专用发票单位“代开”增值税发票、偷逃税款。

2、专用发票的稽核新问题。专用发票的稽核作为扣税前的重耍一环是一项十分细致深入的工作,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及既有税务征管经验又有计算机操作经验的人才才能实现。而目前税务部门这两方面的软硬件都很缺乏,造成稽核流于形式,碰到经过多环节转手的增值税发票,根本无法稽核其源头。由于专用发票是扣税的唯一凭证,其“含金量”非同平常,应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相适应。但从目前状况看,专用发票被盗、骗购、倒卖等不法行为屡有发生。这些非法获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大量虚开、代开,从而扰乱了增值税征管链条,造成税款大量流火。

二、策略

(一)实行收入型增值税试点

鉴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重复征税及对我国产业政策的不利影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无疑是最理想的方法。但考虑到我国财力基础薄弱和继续加强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因此,目前阶段宜实行收入型增值税作为过渡。由于收入型增值税具体操作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技术新问题,建议先行进行试点。试点企业应为如下几类:一是国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或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金抵扣很少,税负较重的基础产业;三是其他一些税负较重,而不宜实行优惠减免,影响抵扣链条完整性的企业。试点的具体做法是,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挂钩,对折旧额进行分解,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增值税金一起扣抵应交增值税。使得当期产品成本成为不含税成本。在取得经验的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最终过渡到对资本性支出实行购入扣税法,为推行全面的消费型增值税创造条件。

(二)分阶段扩大增值税范围

由于扩大增值税范围对原征收营业税的企业税负变动较大,以及对分税制后作为地万收入的营业税收入影响较大,拟采取分阶段逐步扩大。建议:第——阶段将现行增值税运行中矛盾和新问题最为突出的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范围。第二阶段将建筑安装业、邮电通讯业及娱乐等其他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第三阶段将增值税范围扩大到经济领域的所有经营行为。在各阶段实施过程中建议对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及邮电通讯业,实行收入型增值税。避免因需要降低税负,实行低税率,而加重下道环节的税负。同时由于扩大增值税范围对营业税收入的影响,应作好测算,适当调整中心和地方增值税的共享比例(三)清理增值税减免优惠,规范增值税优惠政策

增值税减免优惠原则上应对于那些确需要照顾而又不涉及增加下道环节税负的流通经营环节,可直接减征、免征。对那些需要照顾又影响下道环节税负的,应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增值税优惠减免的数量应控制在最小范围。非凡对于众多的校办企业、民政福利企业,应从财政政策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上去解决其困难,避免用增值税减免这一负面影响较大的优惠政策。也可考虑对这些确需优惠的企业采取实行收入型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降低实际税负来解抉。使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对增值税的抵扣链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证管政策

建议:(1)有条件地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只要能够建帐建证,能正确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及应纳税额的小规模纳税人,就可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对于因放宽标准而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加强其财务会计核算及管理的监督,通过年检工作,督促其达标。同时,对这类小规模的一般纳税人,应采用小额增值税发票和千元以下的定额发票,以减少发票使用管理的漏洞。(2)对于达不到放宽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维持原税负,促使其建账建证,向一般纳税人靠拢。也可在统一规范的前提下,鼓励小规模纳税人到会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事务所委托建帐建制,成为小规模的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确需使用专用发票,可继续答应到税务机关代开,解决其实际新问题。(3)规范小规模纳税人的定额征收制度,切实加强小商品市场的税收征管,统一各地区小商品市场的税收政策。对商业批发及生产资料经营者,不能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必须促使其建帐建证,避免定额偏低和不规范而造成增值税的体外循环。

(五)综合配套、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纳税、治税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良好的纳税、治税环境是实施增值税最有效的保障。首先,加强宣传和舆论的监督工作。利用周刊、局报及社会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增值税改革内容,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消除疑虑。同时,利用舆论工具加强社会监督。其次,进一步做好征纳双方办税人员的业务培训。第三,树立全局观念,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协同解决地区性的税收竞争和打击跨地区的偷骗税款的案犯。

(六)制定征管制度,尽量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

比如说会计制度,税收管理不能脱离会计制度,所以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应考虑到国家的税收制度,应该围绕税收制度去制定有关税收的会计处理办法,而税收管理制度的制定则围绕会计制度去制定。此外,还有银行结算制度、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物价管理制度等,假如这些制度中都把是否进行税务登记、是否足额按时纳税,或者需要税务部门出具什么样的证实文件等作为给纳税人办理事项的合法条件,那么,税收制度在我国就能真正地顺利进行。

(七)完善发票管理,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专用发票抵扣辅助办法

1、加强宣传、规范各级部门和企业的行为。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宣传工作,便全社会对专用发票在国家税收中重要功能有充分的熟悉。各级职能部门、税务部门有责任加强宣传,提醒有关单位在扩大招商引资时,不能放松对专用发票的管理。耍加强对发票使用知识的宣传,使大部分涉及到专用发票的人都知道如何合法使用专用发票及承担违法使用的后果,以规范企业使用专用发票的行为。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加强专用发票的控管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新闻媒介进行全万位的宣传,以提高全民对专用发票的熟悉。

2、整顿企业会计凭证,实行“以票管税”和“以帐管税”并举的征管思路,强化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在现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制实行“以票管税”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企业的会计凭证管理,并实行“以帐管税”。我们认为,这是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有效办法。因此,建议税务稽查部门和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等部门联手开展“凭证建设”,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和整顿企业会计秩序相结合,通过健全凭证和审核凭证,打击弄虚作假行为,为解决专用发票管理新问题打好基础,堵塞各种偷税、骗税行为。

3、进一步修正和细化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控制专用发票使用的龙头。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略显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资格。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计定和年检,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果断不予或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建议应进一步修正、细化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重点放在企业的建帐制是否规范上,同时将“年增值税税负率”是否达到或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对税收负担达不到一定正常水平,又无正当理由的企业,应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停止专用发票的使用。

4、强化“市场”税收管理,是控制发票新问题的重点。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新问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产生于各地为某种物资流通而设立的集中性的交易场所或交易市场及出租柜台的商场商店。鉴于目前“市场”税收的体外循环及增值税发票的失控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对“市场”进行一次全面地清查整顿,取消包税行为,以经营单位进行资格审定,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才给予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使用资格。对商业部门要探究具体办法,解决其不开售货发票或少开售货发票、实行回扣等偷漏增值税的行为。

5、加强现代化征管手段建设和稽核检查制度建设。计算机征管和稽核可以大大提高征管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创造条件,加快计算机联网建设,从而加强计算机稽核。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和各地税务部门继续重视和加强计算机的征管和稽核,加快“金税工程”建设,并组织专家设计和完善相应的软件,扩大联网面,对于一定数额以上的抵扣联必须进机交叉稽核,有新问题的立即进行人工稽核,对纳税人购、用、存以及纳税申报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以减少发票管理和税收证管相脱节的现象。

税务稽查和征管有同等重要地位,有必要充实稽核和检查队伍的力量,增加人员,同时提高稽查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还要增加资金投入,改善交通、通讯等稽查工具和办公设施,扩大计算机稽查范围。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价口径存量、流量管理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业务和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核算越来越不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暴露出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因此,有必要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一、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范围界定不科学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末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新规则中对固定资产规定的标准有所提高: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但此标准仍然偏低。按此标准,单位的办公桌椅、沙发、茶几、饮水机等简易设备均要在固定资产中核算,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的提高极不相符。另外,这样的核算标准,使单位固定资产界定范围过宽,造成固定资产数据统计不准确。

(二)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没有得以体现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是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构建支出一次性列做事业支出,同事增加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计提折旧。因此,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报表上的固定资产净值一直等于原值,不做任何变动。而对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则通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的核算方法来解决。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反应固定资产的折损程度,也无法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这种价值背离的做法,最终导致虚增净资产。

(三)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计价口径不合理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按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这样处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投出固定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没有得到反映;二是同是对外投资业务,但投出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与投出材料、无形资产、货币资金等的账务处理不一致,造成账目混乱。

(四)固定资产的存量、流量管理存在漏洞

固定资产使用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乏,闲置和资源浪费严重。在资产购置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和报废等方面则存在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

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新体系的构建设想

(一)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范围和标准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确定标准仍低于《企业会计制度》制订的标准。随着事业单位不断接近企业化管理,建议按照企业制度的标准规定固定资产,即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对于专用设备的标准还可以适当提高。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如办公桌椅、饮水机等设备,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和管理,直接在当期事业支出中列支,不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应通过“累计折旧”予以反映

事业单位可参照企业的做法,定期对固定资产按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取消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这样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可以做到真实完整。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建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取提取折旧的方法后,购置时不再列入当期的“事业支出”。提取折旧时,需要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面增设“折旧费”三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或“经营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另外,应在期末或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事业支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予以转回。

(三)规范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计价口径

第一,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与已提折旧,借记“对外投资”和“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借贷差额借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第二,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这样,既与事业单位其他情况下的投资处理一致,也与企业会计投资的处理类似,易于理解,同时也清楚地反映了因投资引起的基金之间的相互转移,充分反映了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征。

(四)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问责制度

应规范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加强明细核算,对增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彻底消除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严格进出库制度。落实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的存量、增减变动、分布等情况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登记,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安全。

总之,事业单位在逐步趋于企业化管理的同时,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应向企业会计制度靠拢,严谨核算、强化管理,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合理、节约、高效地配置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玲,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问题及建议[J];交通财会;2009年01期

[2]赵婧,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2期

(下转第103页)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6

1目前低值易耗品管理的现状

1.1思想意识存在误区

相对于固定资产而言,低值易耗品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容易使各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具体体现在:一是没有像管理固定资产一样从购入到使用形成一整套管理制度;二是各部门对其购入、使用也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但现在低值易耗品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环节中,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用耗材的品种越来越多,现已达3000多种(在我院这种专科医院中也达到了上千种);而且在库存物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如我院2004年低值易耗品在材料消耗中占38%,到2008年比例达到了50%以上,已高于卫生材料的消耗。所以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有利于医院、部门和科室加强成本管理,达到节支的效果。

1.2财务核算方式的影响

目前医疗机构对低值易耗品的财务核算基本采用一次摊销法,即科室领用就摊入成本。这种模式下造成的影响一是由于直接列支,各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基本没有进行后续管理,容易形成淡薄的管理意识,造成物品的流失、浪费。二是一次计入核算科室成本,成本与创造效益时间相脱节,造成科室收入、支出不相匹配。三是各管理、后勤服务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处于无人管理的现状。

1.3一贯的管理模式

一贯的管理模式,使医院各层次人员都已习惯,大家都墨守成规,不想过多的进行改变,对低值易耗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购入没有进行招标,进货渠道比较随意,供货单位较多,价格区间较大。购入的低值易耗品不一定能达到临床的需要,从而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2如何加强医院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2.1改变思想模式

从领导到各管理部门到各科室应加强认识。目前医疗市场竟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国家医疗改革的即将出台,“路在何方”是各医院思考的主要问题。增收节支,加强市场竞争力摆在了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现在各医院都在考虑如何加强成本管理,由于固定成本可控因素相对固定,医院可变成本的管理就变得尤其重要。现在低值易耗品在医院材料消耗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实要求我们重视低值易耗品,加强其管理。

2.2改变核算模式,加强财务管理。由于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在摊销后,医院必须加强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一是设置辅助帐,对其购入、领用、摊销、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定期进行核对,及时进行处理。二是确定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分期计入使用科室的成本,实现科室收入与支出相匹配,有利于科室加强成本管理。三是对科室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确定定额,作为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2.3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3.1对于大量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实行招标采购,货比三家,降低采购成本。目前医院对固定资产基本采用了招标或议标方式,而低值易耗品由于单件价值较低未采用招标采购。但现在医用低值易耗品品种越来越多,厂家也越来越多,改变了原有垄断的模式,而且低值易耗品采购的批量也越来越大。实行招标采购,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3.2根据业务需要,规范低值易耗品的品种。目前医院在用低值易耗品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厂家繁杂,造成了低值易耗品管理的困难。对此我们应首先制订低值易耗品的准入制度,一要考虑是否为临床必需,二要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三要考虑医院成本,不能盲目购入。同时对于非临床专用的低值易耗品,对其规格进行规范,使用范围进行相应的指定。比如:目前我院打印机墨盒规格涉及三十几个规格,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对其管理除满足临床需求外,行政后勤等管理部门使用墨盒进行统一规定,规定彩色墨盒使用的范围。

2.3.3完善低值易耗品领用制度,实行“定量配置,以旧换新”制度。根据科室业务量的大小实行合理的定量配置,对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和后勤部门领用的各类工具实行以旧换新。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收费低值易耗品,实行定期核对。

2.3.4完善低值易耗品维修保养、报废制度。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使用人员的操作技术,防止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浪费。加强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维护保养,规定其使用期限。对于由于使用不当、维护不当而造成的低值易耗品毁损,与科室考核挂钩。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7

认真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通过预测、控制、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提高效益。

二、成本管理应实行归口管理责任制

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备品备件定额,运行材料消耗定额,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挖掘设备潜力,提出年度、季度的运行、检修、设备大中小修费用计划。

2、安保部门:负责安全保卫及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提出年度、季度消防、警卫、民兵训练等费用计划。

3、人劳部门:负责制定劳动定额,控制工资总额和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及标准。根据属地原则,制定保障措施,控制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资及劳保费用计划。

4、物供部门:负责制定工器具消耗定额,做好节约代用、修旧利废工作。

5、办公室:负责低值易耗品、电话电信的管理工作。提出年度、季度低值易耗品购置计划及电信电话费用计划。

6、总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物和福利设施等管理工作,提出所管辖资产的年度、季度修理费用计划。

7、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综合部门,汇总编制成本计划;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控制成本;参与制定有关成本的各项定额;如实核算成本,并进行综合分析。

三、成本的开支范围及标准

1、工资:生产管理人员及由本单位组织安排工作并支付工资的临时工等的工资及津贴、补贴;按国家规定的各种假期工资;按规定发给的超产奖、安全奖。

2、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3、折旧费:按应计提固定资产原值,采用平均年限法及规定的提存率提取的费用。计提折旧的依据为月初应计提固定资产原值,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4、税金: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5、保险费:参加投保的财产物资的保险费用。

6、失业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

7、养老保险: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保险率缴交。

8、住房公积金: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和当地的费率缴交。

9、劳动保险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及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金等。

10、水资源费及水文测报费:按发电量和当地规定的费率缴交的费用。

11、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12、经费:按工资总额范围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费用。

13、土地使用费: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14、物料消耗:生产运行、维护、检修、事故检修用各种材料、备品备件;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技术革新用料;车间通风、照明及消防、卫生用料;生产及管理运输车辆耗用的燃材料;生产和管理部门的房屋、建筑物、设备、仪器、仪表等维修用料。

15、修理费: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产、管理用器具、非机动车辆的修理费。

16、办公费:生产及各管理部门用的文具、纸张、印刷品、清洁卫生用品、报刊杂志及电信电话费用。

17、水电费:生产及管理部门和公共场所的水电费用。

18、差旅费:职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费、市内费及住勤补贴和误餐费;职工探亲及上下班交通补贴。差旅费补贴应按当地财政规定标准。

19、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及管理部门用的家器具、办公桌椅及不构成固定资产的仪器、仪表等。

20、劳动保护费:按规定发给职工的劳保服装用品、安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及值班被褥。

21、运输费用:生产及管理部门发生的物品搬运费;租用汽车、吊车租赁费;运输用机动车辆养路费、过桥过路费、年检费、交管费及委托外单位的小修、保养等。

22、租赁费:生产和管理部门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从外单位临时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除汽车)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

23、业务招待费:根据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按规定的标准据实列支的费用。

24、其他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范围应计入成本的费用。如:咨询费、诉讼费、民兵训练、警卫消防、绿化环境卫生、会议费、团体会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党团活动费、试验检验费等。

四、合理划分生产成本、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界限

为规范管理,使单位与单位之间有可比性,下列各项在生产成

本中列支:

1、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指工资总额)及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

2、直接生产人员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及防暑降温费、值班被褥。

3、直接为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备品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4、生产用房屋、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的修理费用。

5、固定资产折旧费。

6、因生产需要从外单位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7、水资源费及水文测报费。

除以上各项费用外,其余都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五、严格划分开支界限,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

1、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设备技术改造支出。

3、对外投资的支出。

4、被罚没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赞助、捐赠、联合办学等费用。

5、国家规定以外的保险,如简易人身保险。

6、法规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各种费用。

六、成本计划的编制

1、编制成本计划必需以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及费用开支标准等为依据,在单位经理的领导下,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必需通力协作,保证成本计划指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2、成本计划除列示数字外,还应附文字说明,主要是:对预计完成情况的,保证完成计划主要措施方案,计划中存在的和解决问题的意见。

3、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年度开始前一个月,由归口管理部门按年分季编制本部门的用款计划,有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没有定额标准的,按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的精神编制;而后由财务部门综合汇总后提交经理,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进行成本预测,平衡后于12月上报成本计划建议数(本计划不含大修理费用,大修理费用应专题上报)。

七、成本计划的控制

各单位接到公司下达的正式成本计划后,应将其费用按其性质分解落实到归口管理部门或个人,由其负责控制。各部门应抓好成本费用的日常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电话费、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

成本中的可控费用与非可控费用不可互相挪用,可控费用各项目之间可以互相调剂使用。

八、成本分析与考核

1、成本的分析应按年度和季度进行,内容包括计划、实际差异和差异原因分析,对成本升降原因作详细说明,以便修正计划或提出改进管理措施。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8

一增值税的类型及其根本区别

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增值税来看,以法定扣除项目为标准来划分,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类型增值税的根本区别在于课征增值税时,对企业当年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国际上通行的规定是: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按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逐年扣除的是收入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当年一次性扣除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显然这三种对固定资产价值扣除的不同处理方法,使三种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所包括的范围大不一样,生产型增值税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从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实质上是对生产过程的固定资产耗费支出部分进行了重复课征,虽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及时取得,但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导致抑制投资的现象。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将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税额分次扣除,每次扣除额与其折旧额相配比。它能够避免重复课税,符合增值税的理论要求,但是增值税分子扣除额统一计算,而且收入型增值税不能以发票抵扣制度管理结合。消费型增值税明细表将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一次扣除,搬迁避免了重复课税,有利于鼓励厂商投资,因而备受西欧各国推崇,但它容易导致在投资高峰期因税款抵扣量大而致使财政收入锐减。

二生产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类型的现实选择

(一)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原因

虽然生产型增值税整体上不如消费型增值税优越,但为什么我国对其如此器重,虽倍受指责仍不改初衷呢?笔者认为这与我国90年代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模式是分不开的,同时,在短时间内我国尚不具备把生产型增值税转换为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

1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由于外购固定资产已纳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其课征基数包括了各种耐用的资本货物和用于消费的货物。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用于课税的基础价值大体上相当于按产品流量法计算的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流量的货物总价值,或者大体上能相当于按所得或成本法计算的生产要素所得的总和。这样便使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抵扣额小、税基宽的特点,在同样的税率条件下可以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或者说同量的税收收入可以在较低的税率条件下取得,从而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9年的31%下降到1993年的13%,年均下降1.2%。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断下滑,1993年仅为33.7%。中央财力非常有限,相伴而来的是中央财政赤字压力陡增,国债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国债发行额达到1967.4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1.32%,占中央财政支出额的55.61%,致使中央宏观调控能力非常有限,这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显得非常突出。为此,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而生产型增值税正是为达到该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之一。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显然难以达到上述目的。据测算,如果我国采用消费型增值税,1995年因提高固定资产所含税额2825.4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6187.7亿元的45.6%,即使允许抵扣1/3,也足以使当年国债发行额翻一番,这是我国现有经济形势所不能承受的。

2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消除投资恶性膨胀,抑制非理性投资。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已纳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课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它的主要缺陷。但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却成为它的优点,在投资领域,我国历来存在普遍的软预算约束,它常常引发投资规模恶性膨胀,并且伴之以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调和重复投资。这种投资膨胀又常常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先导,即构成所谓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针对这种经济过热,过去我国通常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经济膨胀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硬着陆”,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近年来我国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诸如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备案登记制度等一系列新举措,但是,说根本改变了投资软约束的状况还为时过早。因而与软约束投资机制相伴而生的“投资饥渴症”及非理性投资还将长期存在。90年代中期,我国新一轮经济过热兴起,抑制投资膨胀成为经济生活的重点。在这个背景下,1994年税制改革果断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从而为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打下了良好的制度性基础。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走软。受此影响,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为此,中央政府增加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生产型增值税对此是否有所影响呢?首先,政府这次投资的重点集中在基础产业,如交通运输、电力、邮电通讯、勘探采矿等。这些产业大多不在现行增值税征管范围之内,若非扩大征税范围,采纳生产型还是消费型增值税对其影响不大。其次,这次政府扩大投资有一部分发生在制造业领域内,生产型增值税对其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它影响的并非有效投资,相反,它阻止了非理性投资,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从税务筹划方面看,生产型增值税促使企业多搞更新改造,少搞基本建设,真正转变观念,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彻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3生产型增值税有利于扩大就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国失业率迅速爬升,1996年失业率为6%,一九九七年失业率为7%,而1998年将有更大的突破。据我国著名劳动力专家冯兰瑞预测,目前我国社会综合失业率已高达22%,当然这包括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于是“再就业”成为1998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时下,生产型增值税对扩大就业是大有作为的。它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从而限制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迅速扩张,从而便于扩大就业。从目前的再就业工程看,下岗人员除从事餐饮、商业、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来,大多进入了私营企业及其它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是资本、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见,生产型增值税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制度性保证,无疑是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4选择生产型增值税是由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采用政治动员的方法,辅之以专管员管户的落后模式,征管效率非常低下。近年来我们对征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加强税务干部培训,注重提高税务人员素质,购置了一批较先进的征管设备,征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征管体制改革不彻底,征管模式比较落后,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征管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观。同时中国经济小规模化运营也是税务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中国国有企业上万个,其他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单个企业规模极不经济,效益低下,税务机关面对如此众多的经济核算主体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纳税意识淡薄,更增加了征管难度。选择消费型、收入型增值税,税款抵扣业务相当复杂,再面对如此众多的纳税人,我国现有征管水平难以应付。

1994年以来我国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申报、、稽查三位一体征管模式的试点,试图提高我国低下的征管效率。但是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税务中介素质不高、稽核能力有限而陷入困境。其一,居民纳税意识淡薄。建国后我国流行的非税论及长期实行的低工资制,使居民对税收非常陌生;同时税法宣传也明显不足。其二,现行税务中介素质欠佳。现在我国主要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为税务机构,其执业人员大都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但由于缺乏健全的再教育机制,职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慢,很难跟上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其职业道德素质也令人担忧,全国现有上述三类事务所上万家,行业内竞争基本呈现无序化状况。某些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拉到并笼络客户,违规操作,按照客户要求审核帐表,从而使虚假会计信息合法化。税务师大多为前税务官员,他们深知税制的缺陷、税务征管及稽核的漏洞,在税务过程中为客户大肆偷漏税款。其三,税务稽核能力明显不足。由于税务监管人员素质不高,稽核水平上不去,同时由于地区封锁,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全面税务稽查也就成为空谈。以这种征管模式应付生产型增值税尚且不足,则更难以适应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

总之,在短时间内,我国应继续沿用生产型增值税,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但这并不是说我国现有增值税制是完美无缺的。相反,我国现有生产型增值税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

(二)对推崇在我国现阶段采用消费型增值税观点的看法

一些作者推崇在我国立即采用消费型增值税,颇有代表性的论据就是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大部分国家诸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韩国、秘鲁、墨西哥等国均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只有少数国家实行收入型和生产型增值税,并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副部长爱伦·泰特所说的“凡是不彻底的增值税都会产生问题”作为否定我国现阶段采用生产型增值税的依据,似乎只要实现了消费型增值税,我国增值税制就完美无缺了。笔者认为,这种论据是缺乏说服力的。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何种经济政策、实行何种税收方式,最重要、最根本的依据就是本国的国情和政府财力。时下,财政状况拮据,经济状况、经济结构不佳,这就决定了别的体制改革方案多为用钱的方案,用钱去换取一个结构合理,用钱去换取一个社会稳定。相比之下,税制改革方案只能是增收的方案,任何减收的方案都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行不通的。增值税转型问题也是如此,税制改革效果如何,收入是第一个衡量标准。一切从国情出发,这是增值税转型、完善面临的最大国情。至于别国如何如何,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如果按照某些作者的这种观念,美国这一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至今未实行增值税,岂不是经济上落后于美国的其他国家实行增值税均是不合适的了。中国经济就象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其航向的调整及航速的加快,不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过渡期;这一过渡期不是几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需要较长时期,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立即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是不现实的。

(三)对采用收入型增值税的利弊分析

增值税由生产型一步转向消费型,难度很大。有的作者提出可先由生产型过渡为收入型,最终转为消费型,并认为这才是积极稳妥的办法。有的作者干脆提出收入型增值税是我国理想的增值税类型。其论据大致有:实行收入型增值税将会刺激投资、鼓励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这种观点确有可取之处,从理论上可以消除增值税的重复课税问题,但从技术操作上分析,并不科学严谨,是不可取的。

收入型增值税允许外购固定资产分期扣税,或按折旧额扣税。实际上折旧额的计算和扣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难以严格控管。其一,企业固定资产形态各不相同,有的是作为生产用购进的,有的则是用于消费和福利,后者显然不属于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之内。实际工作中不少时候,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无论是实物形态上或是价值形态上都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就是生产用固定资产有时也同时为多家纳税人共同使用,在股份制大面积推行,核算单位划小的情况下出现的更多。其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长短不一,折旧率高低不等,折旧方法也不相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规定选择具体折旧方法和确定加速折旧的幅度。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快捷的计算折旧额,公平企业间的税负十分困难。

收入型增值税为现代税收的简便原则、效率原则所不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增值税的三种类型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更不存在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必须经过收入型这一过渡期。主张增值税分步转型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技术上和操作上增加了增值税规范的难度。对这个问题必须澄清,否则,增值税的转型问题要走弯路,国际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很多,计有110个,但采用收入型的很少,其中原因就在于此。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生产型增值税,以利于由生产型到消费型的过渡。

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有待完善,其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型增值税固有的缺陷,如重复课税、抑制投资等:另一方面是我国增值税制度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征税范围狭窄、纳税人划分对经济运行的干扰等。当前,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强化税收征管;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硬化投资约束,为生产型增值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创造条件。

1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首先是要扩大征税范围。从国际上一些国家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增值税是比较彻底的,如韩国把农、林、渔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仓储、交通业,租赁业、业、中介和委托服务业及其他服务业均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又如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就把劳务服务全部列入增值税征税范围。我国能否把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全部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至少应该考虑把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劳务服务业(相当一部分是为生产服务的)列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全面实行增值税的好处是有利于增值税制的推行和税务管理,有利于制止逃税行为的发生,有利于组织财政收入,有利于克服重复征税的行为,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其次,是要合理界定并规范小规模纳税人的行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问题已经干扰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小企业大多都采用了简易的办法征税。但由于中国经济小规模化运行,按现有标准划分的小规模纳税人众多,其经济总量相对较大。而且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已视同于税率(增值税相当于销售税),税率的不同,产生了增值税不含税价格的扭曲,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相对较重,这致使他们逆增值税设计思想而行,这样,增值税的有效运行自然就变的困难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率,减轻税收歧视,引导他们按增值税的设计思路办事;二是要加强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规范其帐务处理,使其逐步转化为一般纳税人,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会计代办与税务相结合的办法,规范其行为。小规模纳税人问题的处理,不是一定要消灭小规模纳税人,而是要将其活动限制在不影响增值税制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2强化税收征管。由于征管水平的限制,我国目前被迫采用了生产型增值税;同样是由于征管水平的问题,致使我国增值税制在运行中漏洞百出。要实现现有增值税的正常运转,要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过渡,我们必须加强税收征管,切实提高征管水平。

3实现全面的增值税管理。国际增值税专家认为,增值税发票虽然是增值税制度的核心、是税务机关管理增值税的重要工具,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增值税的管理,不能仅靠一张发票,必须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即要对纳税人的资格认定,税务登记,、日常购销状况的会计帐簿、资金往来帐户、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审计、税务稽查等环节进行把关。毫无疑问,我国应将增值税征管的重点放在掌握纳税人的各种税收信息、摸清税源等方面,而不是过多去查验增值税发票。查验增值税发票虽然很重要,也很有效,但关键是应有的放矢,即查验增值税发票应在充分掌握了有关税收信息,觉得存在可疑之处的情况下进行。搞“张张验审,票票过关”,看来既无必要,也不太可能。总而言之,我国的增值税的征管应实现由“治标”到“治本”、由被动到主动、由以“管票”为主到以“管户”、“管税基”为主的转变。

4充分发挥银行、税务等机构的作用。一个简便、高效而又严密的增值税制度应建立在比较完备的银行结算体系和较为发达的税务社会服务网络等基础之上。增值税的国际实践表明,委托银行征税增值税及通过税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办理增值税纳税事务,将是十分简便、有效和成功的做法。银行作为专门货币收付业务的职能部门,在税款的征集、储存、解交等方面较税务机关更为简捷、便利、更具优势;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咨询、税务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在办理增值税等税收事务性工作则比纳税人更为专业、熟练、更具效率。我国也应该且又可能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大量的事务性税收工作,纳入银行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方便纳税人及税务机关双方,节省纳税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2)保证国家税款及时入库;(3)税务机关能将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强化税收管理、严格税务稽核监控、堵塞税收漏洞方面。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9

(一)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所发生的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以前会计准则中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收益观发生根本的改变。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都计入当期损益,了原准则中短期投资只确认减值不确认增值的模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能是增加利润也可能是减少利润,不再是从前单边调减资产价值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此时企业产权中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和与企业相关的其他利益主体,出于各自不同的目标,会产生不同的利益驱动,因而会无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冲突,特别是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冲突。管理者的业绩、薪酬等个人利益直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挂钩,企业利润越高,管理者薪酬就会越高,出于私心,管理者就会忽视投资者的利益,不惜粉饰报表,甚至造假。此外股东等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并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营,因而其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完全有机会利用公允价值歪曲财务信息,使得其他利益主体无法知晓公司的真实情况。现实中,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利用投资、债务重组等过程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来调节账面利润、伪造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案例,此时的公允价值计量不仅是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利用债务重组调整损益、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调整损益、利用金融工具调整损益。在会计实务中,无论是哪种盈余管理的方法,都是出于非正常的目的,利用人为判断和会计估计技术以及信息不对称,来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以满足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权益,进一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应对风险而产生的会计属性,其本身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也存在着多种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往往是现实存在的,明明知道风险就在那里,却无法有效地规避和控制。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有来自会计系统外部的风险和来自会计系统内部的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括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市场环境、外部压力及其他的环境因素;内部风险主要包括理论固有风险和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无法进行提前的精确预测,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使用会作用在市场变化上,造成显著的顺周期效应。以金融市场为例:市场繁荣时,由于交易价格过高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导致了利润的虚增;市场低迷时,则由于交易价格过低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低估,导致账面利润的损失。尤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会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记利润下降核销资本金抛售资产、提升资本充足率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中。由此风险就逐步地被放大,传导到投资者,引起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变化。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排除主观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局限在经验和能力上,同时受到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导致对风险的产生、发展、后果无法充分认识和把握,或者发现了风险却没有能力和意识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异常,最终影响到投资决策。单一出现的风险,在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上是易于执行和管理的,可是现实业务中,风险的出现往往是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固有风险、人为风险相互交织穿插在一起,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后出现在投资者眼前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包含的风险根本无法区分,更谈不上如何消除风险,还原公允价值的真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决策中的风险防范

目前,尽管在我国实务应用中全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还不具备,在企业层面也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在国际上公允价值计量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尽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存在着种种短期内难以避免的风险,但市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接受程度和风险防范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

(一)财务稳健性财务会计最基本的功能是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历史成本法在可验证性上无可挑剔,公允价值这个方面相对要薄弱很多。如何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实质估值的准确性,保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稳健性成为投资决策中的重点。1.理论层面。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研究是围绕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而且这些零散的理论还分布在多达17个准则里面,造成了公允价值没有整体感,很难准确地学习和把握;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规定侧重总体描述,会计人员在实际业务中往往是根据个人理解进行运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在投资决策中,对于准则中有限的公允价值计量规定,必须深入地学习,充分了解各项计量方式、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和具体的操作程序,来提高决策人员对公允价值资产的判断能力。2.实务层面。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实务操作的规定相对笼统,更多情况下需要财务人员自行判断公允价值计量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假设条件,因而造成公允价值计量出来的资产价值带有严重的主观色彩和人为痕迹,而且我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估值标准,也没有提供定性定量的估值方法给企业,造成了企业拥有操纵利润的可能和方法。因此在投资决策中,应和财务人员充分沟通,掌握其对资产计量适用方法的判断依据,对假设条件的采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表达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看法,对比不同计量方法的优劣,从技术层面断绝公允价值计量可能的造假,以此来增强公允价值计量估值的可靠性,降低利用计量估值粉饰报表的可能,最后在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各个方面都达成一致后,再进行投资决策。

(二)寻求规范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机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因此公允价值推广应用的基本前提是要有健全而成熟的市场。然而,尽管我国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依然存在很多非市场化的因素,通过垄断和行政手段扭曲市场的情况时常发生,作为市场机制主要功能的调配资源很难正常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真实可靠的公允价值计量信息和范例。由此可见,市场环境的完善和良性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资产存在于一个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根据市价作出的资产估值才会最真实、最准确,过热、过冷或非自由交易的市场所提供的市场价格都不是公允价值,可见市场失真,基于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也同样会失真。只有在市场足够完善和活跃的前提下,参与市场的各方利益相关者才能更好地运用公允价值,此时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势才能完全发挥。投资决策时,首先,要对市场本身可靠还是不可靠有个基本的判断,寻求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规范市场。其次,在该市场中观察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了解其价值波动及影响其价值波动的因素,如果没有同类对象,则要仔细研究类似对象在该市场中调配的情况,找出不相关的需要剔除的因素。再次,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值得依赖,就有必要考虑该项投资是否必须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一定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则应该比较国内外同类市场或者类似行业市场的情况,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通过以数量换质量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料,运用不同的计量估值技术方法对同一项资产进行估值,作出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尽量确保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有效性。

(三)从财务信息的披露中获取潜在风险的线索财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企业管理层通过披露财务信息将企业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传递给各方利益相关者,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因此,在统一的信息披露规范框架下,企业经营者应该主动披露什么内容、采用怎样的方式披露以及何时披露、甚至披露内容的措辞等都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目前,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缺乏相关具体准则和指南的规范,特别是一些涉及利润操纵的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披露没有细化标准也没有操作范例,使得公司重大会计政策披露中存在不透明性,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同时,我国企业中普遍内控制度缺失,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控制度更是无从谈起,这也在客观上造成公允价值计量和信息披露缺乏内部监督和自我纠错,往往是财务人员做出主观认定后,就会直接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没有主动披露相关认定信息的意识。在投资决策时,对于企业主动披露的财务信息要仔细地分析,找出对应会计稳健性的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时间、范围和程序;在面对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时,应找到公允价值计量估值的确定方法和依据、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相关的估值假设、参数的选择以及公允价值结果对估值假设与参数的敏感度等,以分析估值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如企业未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投资者则应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从基础信息入手,掌握被计量资产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风险,对企业内控制度加以测试,以衡量基础信息的可靠程度;同时,参考市场上同类资产的计量信息并加以对比,自行判断被计量资产的真实价值。

低值资产管理规范篇10

abstract:onFebruary15,2006,ministryofFinancehaspromulgatednewly"BusinessaccountingCriterion".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haveconstructedthequitecompleteorganicunificationsystemforthefirsttime,establishedcomprehensivelytoreportthattheusermadethemacro-scientificpolicy-makingtoprovidereallyhas,reliable,fairandjustisrelatedtheaccountinginformationthebusinessfinancereportgoal,alsohasrealizedwithinternationalaccountingconventionhasteningwith,alsohasgivendualattentiontoChina'sactualsituationandaccountantisfamiliarwith.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comprehensiveimplementation,toreflectedthattobelistedoperatingresults,improvetheearningsqualitytohavethevitalsignificance.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Keywords:newaccountingstandards;tobelisted;theearningsmanage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91-02

一、现行会计规范在企业盈余管理方面的漏洞

(一)企业可以利用合并范围变动进行盈余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合并只包含没有任何关联的合并行为,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而在我国,利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是一些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法。根据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凡是能够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单位都属于其合并范围。所谓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依此规定,如果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这给企业利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即母公司可通过改变投资比例使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降低亏损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会计报表中剔除;二是提高盈利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二)企业可以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从以前的四项增加到八项。这从理论上说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然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往往被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主观性很强,上市公司通常在盈利状况较好的年度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而相应减少当期利润,而在以后年度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地转回处理,以增加相应年度的利润。

(三)企业可以利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根据现行会计规范的规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出来的销售成本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其具体表现在:①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②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⑧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因此,旧会计准则有关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规定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

(一)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

对控股型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净资产影响十分明显。因为少数股东权益并入所有者权益中将大大会增加控股型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举例分析:某上市公司a公司拥有B公司的5l%的股权,B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在《暂行规定》下,B公司当期100万的收益中只有5l万反映在a公司的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中,而在新规则下,B公司当期100万的收益中全部体现在了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项目中。可见,a拥有B公司51%的股权与a拥有B公司拥有100%股权,在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下对合并报表中的“净利润”的影响是一样,但取得二者的成本却完全不同。从成本角度出发,更多的公司会因此追求子公司51%的控制,因为5l%的控制与100%的控制对合并报表中净利润的奉献是一样的。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以投资比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无法通过降低经营状况不好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提高盈利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将其纳入合并范围来提高企业集团整体业绩、以使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二)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检查其长期资产是否出现资产减值的迹象,上市公司2007年及以后年度出现重大资产处置,导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年以内大额冲回的,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适当性,否则按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盈余管理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惯用的手法,他们在盈利较多的年份,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年费用,减少当年利润,待下一年度盈利下降时,再运用转回手段增加利润。可见,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这种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将不复存在。

(三)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节盈余

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相应缩小了企业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范围。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当期销售成本增加,利润虚减;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当期销售成本减少,利润虚增。当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即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减少当期销售成本,增加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增加当期销售成本,减少利润。例如,存货数量多、存货周转率较低的企业在物价下跌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减少发出存货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盈余。新的存货准则实施后,有利于遏制该类企业通过变更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从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来看,新会计准则更为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更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的恶意盈余管理行为。从这一政策的变化动向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制定当局是想通过收紧会计准则,以缩小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信力。

(四)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套期保值的规定来改变盈余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确认在套期保值业务中的浮动盈亏,并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需要将相关衍生工具在报表上予以列示。因此,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需要反映有关套期合约的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业务的浮动盈亏将会影响公司的盈余质量,也将使投资者更准确预测公司在套期保值业务上面临的风险。如上市公司东方航空于4月16日交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2008年度财务报告。去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40.46亿元,这占到了全国去年民航252亿元亏损的一半以上,这家老牌“国字号”航企也因此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最大规模的亏损记录。其中航油套期保值带来的公允价值损失64.01亿元。由于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原油期权合约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比上年增加了63.53亿元,2008年公司共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4.0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4.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