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1:58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1

一、传统企业会计岗位设置

(一)传统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原理。手工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的原理可追溯到18世纪亚当・史密斯的“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巧和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以制造业为例描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效益,并得出结论:生产过程的分解导致原料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后来企业的职能分工以及岗位设置也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从而实现生产操作的专业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手工会计岗位设置是以机器大工业技术为基础,以彻底贯彻执行最高管理层的权力意志来获得组织效率为目的,通过工作分工和权力分工形成横向管理部门和纵向指挥链,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详细的规则和严格的纪律为手段,以稳定的环境为背景而产生的一种“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结构。

在电算化环境下,支撑企业的新技术雏形日益突现,科层组织赖以生存的初始条件发生了变化。计算机技术的逐步应用,科层组织结构在不断修补中日趋动荡,出现了“矩阵组织”、“超事业部组织”等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趋于成熟,其在企业组织的全方位应用,产生了CaD、Cim、FmS、miS等新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以手工会计组织结构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重新设计的组织流程和岗位。

(二)传统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现状。在我国会计岗位设置演变中,存在着手工会计岗位设置和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由于电算化本质上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工会计的模拟和仿真,二者的岗位设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在具体的各个职能岗位设置中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手工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强调:“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因此,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等具体情况,按照会计业务内容设置会计岗位,一般大中型企业设置有会计主管、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利润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和稽核等会计岗位。小型企业因业务量较少,适当合并和减少岗位设置,设有出纳、总账报表和明细分类核算等会计岗位。

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应用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标志我国电算化会计的开始,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部门。随着八十年代计算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部门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展。手工环境下依据会计业务内容设置的会计岗位也发生了变革,在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岗位设置主要依据数据形态不同构建。如《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包括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组织变革

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就必须同时进行变革。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产品技术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与全球化的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在eRp系统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体现为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和边界模糊化等几个方面。

(一)扁平化趋势。企业组织的扁平化是指管理层次的减少和管理幅度的扩大,企业结构形态由传统的金字塔形向圆筒形转化。在传统的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层级组织体系,层级越来越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要经过若干环节,致使整个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成为组织发展的累赘,甚至会阻碍更为有效的信息流通与传递,降低了组织的运作效率,使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减少企业的层级数,对传统组织层级尤其是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也就成为组织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通过这种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使企业的高层能够更接近生产和销售的现场,减少信息的失真,增加组织的灵活性。

(二)柔性化趋势。客户快速多变的个性化需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形成的微利时代,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快速地将客户需求转化为高品质、低成本、个性化的产品,将是确立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关键。而柔性生产模式就是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对产品的品种与产量能做到快速调整,提高对不可预测变化因素迅速重构的能力,以适应当代和未来的市场环境。企业柔性生产模式指的是整体可变性,它是企业从组织管理到技术系统和支撑环境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重构能力的表现。

(三)网络化趋势。企业外联网和内联网的建设为企业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网络化组织的建立成为可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转变,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在网络组织结构中,严格的等级制形式的命令链被知识网络化形式的沟通所取代,由传统的命令沟通方式变为协商式的沟通方式,从而使企业的交易成本显著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极大提高。

(四)模糊化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高了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了组织机构之间、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不但在横向和纵向上将企业组织内部的层级机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加强了企业组织本身同外部机构和个人间的联系,处于这个纵横交错的密集信息网络中的人、组织机构和组织本身,虽然有责、权、利的划分,但其工作已通过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互相交织在一起,其相互间的边界模糊,组织内部职能部门间的界线、组织间的界线淡化。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会计岗位设置

由于财务系统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及其业绩的全部信息,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岗位设置应突出整个财务系统的设置,而不是传统的单一账务系统设置。会计岗位设置不再像手工会计以及传统电算化会计中的岗位设置,不再面向具体职能而设岗,而是面向企业组织结构、运作机制等流程性因素来设置岗位。

(一)预测与决策岗位。预测与决策岗位的设置可具体分解为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成本、销售与利润、经济效率等岗位。在传统的会计职能岗位设置中,是岗位设置为组织而定,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则要从组织决定流程转向流程决定组织。通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流程中建立总的预测与决策程序来压缩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式的会计组织,提高运作效率。

(二)计划与控制岗位。计划与控制岗位的设置可具体分解为财务、成本、利润计划、现金流量、存货等岗位,实现对企业现金流、物流、成本的集成实时控制。相对以往岗位设置中单一仓库保管员依据出、入库单据来反映物流,往来账会计员依据采购、销售发票反映现金流,将更具控制效力。通过现金流、物流的数据集成,更有利于企业对其成本实施控制。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2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4日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缺乏问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和支出。其中,事业单位会计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非营利组织会计则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非营利组织会计相较于企业会计来说就缺少了两个重要的会计要素即利得和损失。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存在“结余”这一会计科目,其不是会计要素,不能有效地评估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所以就存在会计要素缺乏的问题。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问题。会计核算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类。一般而言,企业类以营利为目的的会计主体往往采用权责发生制;非营利组织一般不以营利为目的,往往采用收付实现制。现今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核算基础已经明确的规定:“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实际运行中,非营利组织对于某些业务还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模式问题。由于受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非营利组织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也存在差异。在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非营利组织采用的是预算,将所有的财务资源作为一个会计主体。采用这种模式方便对资金进行统一的核算与管理,且使得会计核算体系和报告体系简单明了,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非营利组织之间不注重资金效益情况的发生。而在西方国家他们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根据西方国家的实际状况制定。

(四)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内容问题

1、资产。资产的划分方面,在实际中我国非营利组织并未将资产按照捐赠人限制存在与否进行划分;原材料的核算方面,我国非营利组织对资产的投入只是以“以拨作支”反映在当年的财政支出中,等到一旦原材料支出后就不对其进行追踪和监管;存货的核算的方面,其存货的核算方法容易出现资产不实的情况;在建工程的核算方面,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不在在建工程这一科目中进行核算,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资产,埋没了隐性负债。

2、负债。或有负债的核算方面,未对组织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进行确认,可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的核算方面,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没有给予针对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地位的法律认定,在税法上仍然将非营利组织作为纳税人纳入征税范围,使得营利性公益事业与非营利性公益事业享受了同等税收优惠。

二、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一)自身因素

1、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在非营利组织中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其中许多员工都是带着谋利而非为社会的服务态度在工作,这种工作态度最终会使得组织无法被社会认可。

2、会计工作不规范,财务信息缺乏透明度。在许多非营利组织中却未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这样就使得投资者们无法获得所投资金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使得财务制度缺乏透明度,不利于利益投资者的监督,将严重影响资源提供者继续对组织进行投资的积极性,阻碍组织的发展。

3、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技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存在一些错误的认。他们认为不追求营利就是不进行任何营利和商业行为,只要组织能开展正常业务活动,不在乎资金是否有效使用、资本成本是否过高等问题,这种管理方法造成了组织许多资源的浪费。

(二)外部环境因素。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起步比较晚,会计制度也实施不久而且所实施的制度都是针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的,再加上一直以来会计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的研究也不够重视,使得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与西方国家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一)增加会计要素――结余。现在非营利组织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相较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就缺少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重要的会计要素。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结余”这一会计科目,反映了组织在一定期间内的财务成果和资金的使用效果,这就和企业中“利润”这一要素的职能相似,但它一般只是在年终结账时一次性核算,不能有效地评估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和资金的运用情况。因此,应该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进行补充,将“结余”这一会计要素加入其中,用来核算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期间内收入与费用间的差额。

(二)调整会计核算基础――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在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随着非营利组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且规模越来越大,业务活动逐渐向市场靠拢,筹集资金的方法也在逐渐增多,资金支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为满足需要,我国非营利组织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即以权责发生为主,对于一些特定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三)修改会计核算模式――两个准则层、三个准则群。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的都是预算会计模式,与国外的会计核算模式相比有明显不足,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会计模式,结合国情,为我国非营利组织构建一个“两个准则层、三个准则群”的会计模式。这一会计模式中的两个层次准则既各自独立又存在联系,基本准则能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限定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法律和行政要求进行检查和控制,而且还能反映受托责任。居统治地位,对具体准则起指导作用,同时具体准则要符合基本的要求。

1、资产

(1)资产的划分。在资产的分类中应该借鉴国外,按照捐赠人的受限与否分为不受限制资产、暂时受限资产和永久受限资产,然后在每月的资产负债表中增加限定性资产这一科目,或者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注明清楚。

(2)原材料的核算。我国非营利组织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对资本资产进行核算,而且对所投入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能只计投入,不讲产出,要进行成本核算,讲究效益,尽量减少因上述情况而形成的铺张浪费及贪污现象的发生。

(3)存货的核算。非营利组织应借鉴企业存货的管理,对存货进行日常的核算,在入库时做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等到领用时就做借记事业支出,贷记原材料,最终在月末盘点时对原材料科目进行调整,采用这样的核素方式才能正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情况。

(4)在建工程的核算。在工程开始时就做借记在建工程,贷记短期借款,等到支付工程款时再做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等工程全部竣工后再进行负债的调整,这样就能够对在建工程项目中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真实地反映。

2、负债

(1)应确认或有负债。任何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遵循谨慎性,所以对于非营利组织中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应当及时予以确认。且随着《国家赔偿法》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潜在债务问题将会浮出水面,所以更加需要对或有负债进行确认。或有事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的原则进行处理。另外,一些事业单位面临着大量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和担保而形成的或有负债,但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却没有相关的规定,使制度与现实脱节。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负债方面的改革中应该加入相关规定。

(2)应确认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在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的“应交税金”这一科目中未对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核算问题进行说明,在“其他应交款”中也未说明教育费附加的核算问题。但在非营利组织中在实际成产中还缴纳了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由于缴纳上述税,所以必须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因此,应该规范非营利组织中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更加准确。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瑞.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09.7.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3

摘要:本文剖析了《村集体会计制度》制度实践在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同行参考。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运用;建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村集体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在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现就《村集体会计制度》执行中碰到与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核算内容的不全面性,导致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流于账外

《村集体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第八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业资产包括牧畜(禽)资产和林业资产”。2003年执行的《土地承包法》对农村土地如此界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第三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村集体的资产由土地类资产、林业类资产、农业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等构成,其中土地类资产涵盖了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资源性资产,林业类资产涵盖了风景林、水源林、观赏林等资源性资产。

农村三资中资源是农村最为关注也是最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土地类可以称之为资源类资产的核心代表。《村集体会计制度》未对此类资产做说明或做完整界定。基层财务对村集体经济的会计核算仅仅流于对资金的核算,导致大量资产流于账外。体制上村集体负责人实行三年一换,如果大量的资源性资产流于账外核算,其潜在性流失的风险十分大,不利于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与完整真实反映。

二、会计科目核算的不严谨性导致核算断点或难以操作

(一)“内部往来”科目的核算

“内部往来”科目是《村集体会计制度》区分村集体外部债权、债务与内部债权、债务时启用的科目。目的是清晰核算村集体对自身村民的债权与债务,更好地了解村集体经济中属于农民的债权债务。“内部往来”是个双性科目,即是债权类也是债务类科目,关键看借贷方向。其科目说明“本科目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单位和农户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总额;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欠所属单位和农户的款项总额。各明细科目的年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应收款项”项目内反映。各明细科目的年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应付款项”项目内反映“。“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日常核算,实行的是同类科目的借贷方核减后期末采用余额合计数登列账表。但“内部往来”科目借贷方表述的一个债权一个债务,债权与债务发生人不一致时日常账务处理不允许直接数字对冲核减,只能是债权与债务分别核算。手工记账可采用一笔一笔勾兑的形式将同笔业务的借贷核销,最终分别反映“内部往来”科目的借方(债权)与贷方(债务)余额的合计数。但电算化会计核算则无法实现此过程,只能按常规债权或债务核算,违背《村集体会计制度》启用此科目的本意。

(二)公积公益金的核算

“公积公益金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从收益中提取的和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说明部分第二条“收到应计入公积公益金的征用土地补偿费及拍卖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使用权的拍卖价款,或者收到其他来源取得的公积公益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贷记本科目。”因《村集体会计制度》荒山、荒地、荒水、荒滩等使用权会计账务未处理,当此使用权被拍卖后,从会计处理程序看,是村集体得到了额外来源的公积公益金,但此公积公益金的来源实质是村集体让渡村集体资产使用权所获得,属村集体资产转换而得到的收益。《村集体会计制度》此部分的说明核算显得不严谨或是不完整。

(三)“一事一议资金”与“补助收入”的核算

“一事一议资金”“本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生产、公益事业,按照一事一议的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2012年“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视频会议”统计,自2008--2011年,各级财政投入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资金为1050亿,建成项目近100万个,财政奖补资金占项目总投资近50%。财政等有关部门给予村集体一事一议的资金从形式来说属于补助收入,但从资金的实质使用与核算来看,此部分资金属项目资金的组成部分。由于“补助收入”第一条“本科目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的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基层财务只要收到财政有关部门给予的资金,无论资金用途,比如公益林补偿、少数民族扶持项目资金等,都计入了“补助收入”。而“补助收入”是损益类科目,是村集体的正常经营收益或者其他来源的收入,财政等有关部门给的此部分专项资金属于项目专用资金,最终应该形成资产而不是收益类进入村集体收入,至于未来资产转换为货币资金或通过固定资产消耗转为产品销售,则是另一个核算业务或资金流。因此,“一事一议资金”与“补助收入”两科目,一是存在核算资金的可能重叠性,二是不能有效界定村集体组织的收入界限,三是“一事一议资金”资金核算内容不完整。

(四)“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核算

由于目前对公益性用途的村寨道路、电杆、公厕等固定资产国资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基层财务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

三、灵活借鉴,解决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难点

(一)增设“无形资产”会计科目,将村集体的资源性资产全部纳入核算体系

根据《村集体会计制度》第三部分《会计科目表》附注,“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无形资产的,可增设“无形资产”科目”。实际账务处理时一是先清理,将资源性资产纳入管理;二是区分可营利性资源与公益性资源并分别处理;三是将村集体的荒山、荒地、荒水、荒林、荒滩等可营利性资源纳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四是对于风景林、水源林、观赏林等属于公益性资源但在村集体行政区划内的资源性资产,作辅助备查账登记不在账内反映;五是对《村集体会计制度》界定的农业资产按制度核算;六是对“无形资产”不摊销,这由村集体组织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七是“无形资产”科目从账务上给出如下会计处理。即清理出来后,借记无形资产----荒山等二级明细,贷记公积公益金;拍卖或让渡使用权等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无形资产---荒山等二级明细。

(二)丰富固定资产核算内容,将村级固定资产纳入核算体系

在《村集体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主要界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等劳动资料。近几年国家对村集体道路、引水工程等公益性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很多,如不将此部分资产纳入账内核算,将来无人管理,不符合农村公益性一事一议项目由村民负责管理与养护,村集体制定管护措施,承当管护责任,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及发挥效益的管理要求。纳入核算体系,可让村民管理事务有据可依,提供决策依据,真实核算村集体经济状况。但纳入核算的只针对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的,所有权属于电力、水利、乡镇等部门直接管理的固定资产则不纳入村集体财务核算体系。

(三)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新界定“补助收入”科目内涵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时,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分析补助资金性质,对此部分资金分解为“一事一议资金”、“内部往来”、“补助收入”三类。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给予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奖补的资金作为“一事一议资金”科目核算;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奖补或具体补偿给村民的如公益林补助、土地征收补偿资金等个人性质的资金作为“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属于财政或其他有关部门奖补给村集体属于集体补助性质的资金作为“补助收入”科目核算。如不属于补助收入类资金,但也不属于上述三类资金性质的资金,则启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比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少数民族资金,则属于“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的资金。

(四)对“一事一议资金”进行完整核算

由于对“补助收入”的资金实行分解,“一事一议资金”核算的资金来源就分为村民筹资酬劳自筹与财政或相关部门奖补两部分。实现了“一事一议资金”核算项目资金的完整性,与项目预算资金额度相互吻合。一是可以对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整核算,二是直接从账面了解资金来源与缺口。具体核算,按项目建立二级账,按村民自筹与财政等部门奖补为三级明细,三级明细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减设。实际处理时需根据财政奖补资金的给拨与否采用不同的会计科目。

四、对执行《村集体会计制度》的一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尽快修订《村集体会计制度》

每个行业会计制度的出台都随国际与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与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自1978年,前后经历四个期间的发展历程,才构建成《企业会计准则》核算体系。因此应根据未来农村经济形式的需要与现状,尽快修订《村集体会计制度》。

(二)在修订的《村集体会计制度》,应给予制度一定自由选择与适用空间

(三)修订《村集体会计制度》应与其他法规制度接轨如土地法中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从土地产权性质而言,此部分土地资源应属于“资本”性质。虽然“资本公积”与“资本”同为所有者权益,但是二者有不同的定义,因此修订的《村集体会计制度》应与相应的法规制度接轨,界定好会计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

参考文献:

[1]《村集体会计制度》.财政部财会[2004]12号.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4

什么是会计主体呢?目前理论届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论。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主体假设主要是设定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即限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高级会计学》阎达五、耿建新、戴德明编著2003年2月8)。“所谓会计核算主体,是指会计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对此,企业会计制度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是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表明,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既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更不包括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1

(二)会计核算对象财产所有权归属论。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主体假设的实质是界定会计核算、控制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而不是界定会计核算对象、控制对象的空间归属。这一实质无论是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形成初期,还是在网络公司兴起的今天,都未发生改变。他们认为,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概念。这一假设的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特别是与经济组织要求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有着直接的联系(王海民,1997)。在欧洲的中世纪初期,由于地中海沿岸各国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兴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经营组织,尽管它们是以独资或合伙形式组成的企业,但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来反映、控制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业主往来帐户,用以记录业主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事项,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会计活动中广泛采用的复式簿记就已经有了‘会计主体’的萌芽,甚至复式簿记本身就假定了经营主体的概念”。2

“会计主体假设的本意,是指从事会计工作不仅要将一个会计主体和其他主体相区别,还要将这个会计主体同业主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任何会计主体不仅独立于其他会计主体,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这样,无论是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是对于特定的企业(如公司形式、合伙形式或独资形式),还是企业的特定部门(如分公司、分处、部门等),会计所处理和反映的乃是一个特定独立报告主体的经济业务,而不是业主个人的财务活动,更不是其他主体的任何业务。但是,这种区分的标准并不单纯是经济业务发生的空间范围,而是会计工作所反映、核算和控制的经济业务背后所隐藏的财产所有权归属。事实上现代会计实务中对会计主体假设实质的把握也是强调会计所反映、核算和控制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而不是这些对象的空间归属。比如说,会计工作中对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即只要报告主体(如企业)对交易中商品所拥有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而不论该商品是否还存放在本报告主体的空间范围(比如说仓库)内,当其他必要条件同时符合时(参见《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有关规定),该报告主体就必须确认该项交易已经完成,即确认收人的发生和资产的减少。很明显,这种会计处理违反了会计主体假设的‘财产空间归属’的形式约定,但它却符合会计主体假设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这一实质的要求,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3

(三)会计人和组织论。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5

【关键词】土地流转收益;农业公共资产;村民小组;会计核算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及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条件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经营形式的普遍运用、新型农民的兴起,出现了现代农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收益,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显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从经济的角度可以认为,农户把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或者叫做“股本”,投入到耕种土地的农业企业中,而农户根据“股本”分享农业企业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果及利润。

然而,以发展现代大农业经济为前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必将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变化,产生农户个体、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经营组织、法人经营组织、任意经营组织等多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体并存的现象。面对这种复杂的组织关系,如果以农户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作为“股本”的话,并任意由农户把自己那部分“股本”投入到不同企业,那么分散的股权最终会导致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失。那么,农户如何获得土地资产的长期收益,持久分享到现代大农业经济发展成果,达到国家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的呢?

因此,必须建立以村民小组组织体为单位,在村民小组范围内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联合,作为农业公共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并加强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和收益管理。

二、实行农业公共资产核算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多种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体并存的条件下,客观上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进行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及农业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农业成本及带来完全不同的收入,实现不相等的利润。

然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下,契约双方都将面临如下现实问题:第一,现有承包责任制度,农户个体分别拥有少量分散的土地使用权,由农业企业分别跟农户个体分别订立契约,使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顺利流转到农业企业形成规模,这样就会增加土地流转的契约成本;第二,农户家庭人员变动情况的准确把握,在册农户土地使用权的连续、公平性管理问题;第三,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契约管理问题;第四,承包土地流转的价格确定和收益估算;第五,在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生产经济资源的土地村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经营权双重制度保证性;第六,农户对流转出去土地收益的合法请求权的组织保障等。最主要的是村集体如何对农用土地、山林等农业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进行长期有效管理,将是农民生存生活长久保障的关键。

因此,为了保障农民生存生活的长久利益,客观要求建立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会计核算组织,准确确认及计量村民小组集体范围的农业公共资产,及时反映村民小组集体及农户的财政状况、土地经营权资产流转利益,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成本效益及收益管理。

三、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的模式及运行特征

在村民小组及农户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在村民小组集体范围内,把农户个体现有的土地、山林等经营权,作为集体农业公共资产确认及计量,并反映农户对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实行村民小组及农户的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确立村民小组会计核算主体

根据目前我国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政策及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和经营权属农户所有的特点,确立以村民小组为会计核算主体,能够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结合,并形成农业公共资产的核算及投资规模。

建立村民小组的首期会计报表,首先,对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湖泊、房屋固定资产等农业公共资产集中在会计报表中进行资产确认及计量;其次,在村民小组范围内,根据现在在册农户村民数量,把农业公共资产折合成为村民小组的总股份,在会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记录“股本”数;再次,根据每户人口数决定每个农户家庭的股份数量,并以农户为单位建立土地经营权资产明细账;最后,确认村民小组的负债,同时健全会计制度,为村民农户个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流转、分享农业企业的农场品生产经营成果、正确核算流转的土地收益提供基础。

(二)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与反映特征

以村民小组为核算主体的会计核算,不仅对农业公共资产进行首次确认、计量,也要对村民小组的农业公共资产的使用性质、经营范围及流转投资去向的变化进行确定和反映。

首先,明确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池塘、湖泊等农业公共资产的农用性,房屋固定资产的商用性;根据农业公共资产的基本收益,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按照农户明细账反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变化。同时,在农户“资本公积”部分反映国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补贴额。

其次,建立农地山林经济资源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农用公共资产价值。结合土地经营现状及使用政策、农用土地山林的成本效益特征,建立农业经济资源的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流转土地现在的用途、级别及经营项目内容,预测该项资产的经营成果和土地山林资本收益,合理反映农用公共资产价值,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管理。

(三)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的内容特征

以村民小组为核算主体的会计核算,不仅要及时反映农业公共资产的价值,也要对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进行准确核算,以加强村民小组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管理。

由于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户流转出去的土地、山林、池塘、湖泊等农业公共资产将由龙头企业等承包商进行生产经营。其中,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农产品成本”、“销售林木成本”、“经济林木投产后的管护费”和农业“管理费用”等各项支出和“农产品销售收入”及与农业公共资产的“其他经营收入”形成的农业收益等都由龙头企业等承包商进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对本年度农业收益进行分配。

可见,村民小组及农户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过程实际上就是核算来自土地经营权流转接收对象(如龙头企业等承包商)的本年度农业“收益分配”得到的分配额。这一分配额度就是所谓流转土地经营权股份分配的股利,也是村民小组及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投资的唯一投资收益。而村民小组及农户的这份唯一的农业公共资产投资收益数量的多少,却决定于龙头企业董事会的分配制度。根据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与利益管理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图1显示其特征内容。

因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在村民小组集体范围内形成联合,扩大流转规模,从而获得龙头企业董事会资格参与利益分配过程。还要根据流转经营权的土地等农业公共资产的使用性和经营项目内容,预测该项资产的经营成果和土地山林资本收益,全过程了解农产品收成及资产收益情况,准确把握龙头企业的利润分配,并把利润分配列入村民小组的利润管理内容中,保证农户流转土地和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归属村民小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农业增收与农民的增收保持相对一致,才能使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真正成为农民的“特殊社保”。

四、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的职能特征

建立以村民小组为主体的会计核算机制,形成以村民小组集体为资产管理整体,以有效发挥会计利益核算、资产保全、资产收益调配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职能。

(一)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农业公共资产保全的职能特征

通过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的会计核算,能够准确核算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农户明细资产经营权;能够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确保农业公共资产的农业专用资产性,保证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资产经营权的双重性和原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共有性质,以有效保全村民小组及农户组合集体的农业公共资产。

(二)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核算的职能特征

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形成的会计组织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把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土地等农业资产经营权作为投资资产进行投资管理时,可以比较不同的流转对象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选择获得最佳收益的投资方案。并且继续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不断评估农业公共资产的投资收益,有效发挥资产的收益核算职能,做好农业公共资产经营权流转的投资决策。

(三)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资产收益调配的职能特征

以村民小组集体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对农业公共资产进行集中确认、计量,增大资产投资规模,能使分散的农业土地经营权形成相对规模的农业公共资产,有利于土地经营权流转时形成集中的资产投资规模,取得相对多的“长期股权投资”,从而成为投资农业龙头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参与投资的龙头企业的利润分配,有利于发挥现代会计的利益调配职能,确保本村民小组及农户全体成员的农业公共资产收益。

(四)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与土地经营权流转

管理的职能特征

以村民小组集体为会计核算单位,可使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农业公共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机结合,在形成农业公共资产的同时形成流转规模;并能以村民小组集体组织的形式,与复杂的流转关系进行契约交涉,有利于发挥组织作用,节约土地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农业公共资产收益,有利于加强成本效益管理,有效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

可见,通过建立以村民小组为组织的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有效发挥会计核算的职能作用,将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发展需要,在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的同时,加强农业公共资产的收益管理。

五、建立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模式的作用

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保福利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土地经营权资产的科学流转,为实现农业资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农业资产收益管理的方式方法及组织也客观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建立以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会计核算组织,有利于保全村民小组及农户组合集体的农业公共资产,形成现代农业经济规模的同时,有效保证原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对其农业公共资产产权及资产经营权的双重长期所有权。

其次,以村民小组及农户集体为单位,进行农业公共资产确认计量,有利于扩大土地经营权资产的流转规模,减少流转交涉契约成本,能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增加流转力度,增强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分配的请求权。

再次,有效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的分配和再分配,加强农民社会福利的持久保障管理。通过村民小组集体会计核算管理,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形成规模流转,更多地获得投资份额,自主参与农业收益分配,更多、更好地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规模流转成果。并通过村民小组集体组织再分配管理,使村民小组内的老弱病残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儿童等全体成员得到了长期、有效的社会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生产经营组织的变革必然引起会计核算组织及管理的转变。目前,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就是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到既有资本实力又有技术水平的经营组织手中,从分散耕种到集中组织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市场经济。建立农业公共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发挥组织的会计利益核算、资产保全、资产收益调配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职能,有效保全农业公共资产的多重属性。为此,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与管理,有利于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收益成为农民的持久“特殊社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m].2004.

[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2000.

[3]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m].2006.

[4]崔之元.市场经济中的公有资产与全民分红[J].商务周刊,2006(17).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6

一、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的发展,必然对如何提高整个集团的管理水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提出迫切要求,而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之一,具有机制性、战略性、全员性等一系列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制定并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国际惯例。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后阶段,市场经济环境并没有完全建立,企业的经营环境具有独特性,企业的管理风格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管理文化正在由“人治”转向“法治”,这一切都使建立游戏规则成为企业的重要任务,实施预算管理正是促进企业遵循市场规则、推进制度化管理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预算管理是我国企业集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力手段。

二、我国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在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我国很多企业虽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有些企业预算管理的概念不清。目前,有些企业还将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将各个时期的经营计划安排好,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其实这是误区;二是有些企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致使企业实行预算管理的目标编制、考核与监督都不能落实到实处,预算管理的作用得不到真正发挥;三是现有预算管理有待完善,整体预算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有的只是在进行企业内部或某项业务的管理,甚至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其结果是企业整体预算体系不能建立,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整体预测和决策,也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四是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还不到位,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预算管理体系重视不够,没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编制,而是流于形式;五是预算目标考核不力。具体表现是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不能形成制度化、考核标准随意性强,致使预算考核不能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六是企业的预算缺乏企业战略的明确指导,使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许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构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一套由预算编制、执行、内审、评估与激励组成的可运行、可操作的管理控制系统。集团本部作为战略筹划者,根据市场环境与集团战略提出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并重点审核各子公司及二级单位的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对获准通过的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进行全方位监控与考核。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理念。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和基础,是指导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最根本纲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和归宿,服从、服务于公司的战略。

(二)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模式。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系统,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才能在企业集团内部得以顺利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它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行为主体。一般来说,从整个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看,有两条行为主线在发挥规划、控制作用:一条是由预算管理组织所形成的管理行为线,另一条则是由预算执行组织所形成的执行行为线。

1、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组织。为衡量与监控企业及各部门的经营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企业管理机制,因而必须设置一个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直接领导,并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组织。负责集团预算目标、预算政策、预算程序的制定;企业集团预算提交董事会审核报批;预算方案的下达、实施、考核、修订及考评等。在预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价格委员会、业绩考评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

2、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是预算的执行机构,也是预算目标执行的责任主体或责任中心。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组织具体如何设置,并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根据企业集团的类型、组织结构和作业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而设置。当前较为流行的是自集团公司依序向下分设“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三个基本层面的预算责任体系。

(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目标确定与编制程序

1、在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预算目标具有战略性。其预算目标要使企业集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而不是追求当期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②预算目标具有可行性。这是指预算目标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又是可以经过努力而实现的。③预算目标具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预算目标是在收集大量可靠、真实的数据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得出的。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7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核算;零级核算模式;实时核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261-02

在手工会计核算时代,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一般只能采用一种核算模式,即传统的总分类、明细分类核算模式,而绝不可能同时采用其他几种模式,因而核算模式并未引起重视,它还不是人们的一个研究领域。会计信息化标志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它完全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核算模式,因此核算模式也就成为信息化会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信息化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的目的是建立会计与社会、会计与技术、会计与管理等高度融合、实时、互动和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从思想观念到核算方式、核算手段都将有重大变化,代表了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方向,标志着一个全新会计核算时代的来临。在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中,各级账户一经设定,其级别就相对稳定,以此来保留传统核算模式。同时,允许在现有科目的基础上,扩充了多种会计核算模式,提供新的更为综合、动态与灵活性的核算指标,以满足现代管理的随机性需求,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具体来讲,信息化促进会计核算模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深化传统核算模式,促进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

1.1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

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一般而言,信息化能编制任何表格所需的数据,只要与科目编码有关,相应数据表能提供,都可以在三库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报表模块完成。

1.2促进了会计核算深度

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而这又取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和关联程度。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表现为科目编码,有编码就有账。一方面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编码越详细,核算越深入。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会计报表的一维结构,运用二维结构的棋盘式报表体系,利用计算机高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填制,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指标更全面披露更深刻,从而大大提升会计报表的核算深度。

1.3促进了会计核算广度

核算广度是指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核算尺度的选择和指标的覆盖范围。在信息化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之外,还可以设置其它数据库、表来存储非货币信息,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并进行相应核算。在大型跨国公司,可设置多套账薄,分别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核算,以满足经营管理及对外报告的需要,从面解决了传统核算模式下指标单一的缺陷。

2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的分类与发展方向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具发展到电子程度的产物,它使会计核算获得了现代化的电子工具。铜丝信息化下的传统核算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会计核算形式,可同时采用多种核算形式,扩充到了五类核算模式,即零级核算、实时核算、分组核算、混合核算和辅助核算模式。

2.1零级核算模式

在传统核算模式中,一级科目是总账科目,级别最高,没有比一级更高的会计科目,按一级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负责提供总括的核算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的经济业务不断产生,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表现在会计核算上就是使用的总账科目越来越多。零级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核算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随机性进行各种零级核算;是在现有一级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类,形成新的、概括性的零级科目,并据此进行零级核算,这些零级科目在信息化的常规编码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既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又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编码内一级科目往上的综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更概括性的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复式记账和会计恒等所制约,带有基本的原理性核算特征。

2.2实时核算模式

实时核算是指在会计核算期内及时响应或必须进行的核算,实质是生产自动控制、导弹制导等物理过程的实时操作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实时核算将产生核心的中央数据,它是控制随机核算数据准确性的唯一标准。实时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核算特点:一是采用实时核算制,可实时提供合乎会计核算原理要求的最新会计信息;二是严格按照现有科目编码和核算单位组织核算,这些编码存储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三是属于编码内的核算,是各种核算单位和现有各级编码的核算;四是采用汇总核算方法,不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这一点与传统的原理核算有很大的区别;五是核算时要受复式记账、会计恒等、平行登记和账账相符等会计核算原理所制约,带有明显的原理性核算特征。

2.3分组核算模式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现有各级明细科目进行随机分组和概括,从而形成若干会计科目,可将其称为分组科目,根据分组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就是分组核算模式。分组核算模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可打破原有明细科目的级别,重新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新的明细分类核算指标。分组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核算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随时准备提供新的明细核算指标;二是在现有明细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组,形成新的明细分组科目,并据此进行分组核算,这些分组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不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编码内明细科目的重新组合核算,可按需提供明细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账账相符所制约,带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4混合核算模式

混合核算模式是指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所有科目进行重组,包含一级和各级明细科目,进而形成若干新的混合科目,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如果将零级核算与分组核算相结合,贯通一级科目与明细科目,按重新组合的混合科目进行核算,这就形成了混合核算模式,其意义就在于可打破科目的任何级别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混合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二是不分编码级别,在现有科目编码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混合科目,并据此进行混合核算,这些混合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不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科目编码的重新混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账账相符所制约,带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5辅助核算模式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现有底层明细科目进行延伸,即进行编码外的更详细的分类,从而形成若干会计科目,可称其为辅助科目,根据辅助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就是辅助核算模式。在会计信息化中,科目编码很重要,有编码就有账,所有会计数据将按编码归集和加工。但是当编码无能为力时,可借助于往下延伸的辅助核算模式进行处理。因而辅助核算模式是一种编码外的核算,是编码内核算的必要补充,以便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辅助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提供更为细致的核算指标;二是在现有某些底层明细编码的基础上往下延伸,形成新的辅助科目,并据此进行辅助核算,这些辅助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既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又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底层编码核算的细化延伸,可提供新的、更详细的明细核算指标,以便对编码内的底层核算进行必要补充;五是核算时要受底层明细编码所制约。

总之,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大大扩展了传统会计核算的功能,借助可视化编程工具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在会计软件中全面实现多种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使其数据加工能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会计核算更加灵活和多样。

参考文献

[1]韩传模.关于会计模式及其划分的探讨[J].现代财经,2000,(7):37-40.

[2]周晓苏.构建企业会计模式的探讨[J].南开管理评论,2000,(1):52-56.

[3]赵丽芳,张晓娟.我国管理型会计模式选择及构成要素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1):54-57.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8

一、基础会计学教学现状与改进思路

(一)基础会计学教学中的困惑《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会计学基本原理的综合,教学目的在于要求学生从簿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各种核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对制造业企业的常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为进一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该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教学过程中则会引入大量的案例,尤其是核算方法和基本技术,往往给出特定常规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学基本原理完成对于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但这种“核算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以计算做题、练习会计分录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而会计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信息系统之上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核算始终融入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之中,核算节点渗透于各项经济业务流程,因此在基本原理讲授的基础上,导入单个案例或者给予学生既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运用,仍旧导致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同时使得学生无法深刻体会会计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本质。实际工作中,以工业制造业企业为例,刚进入社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会被要求进入以生产车间为主的各个职能部门轮岗实习,其目的在于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中各项业务流程,如果业务流程节点不清楚,势必直接影响经济业务交易轨迹的理解,从而影响到原始凭证的获取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只有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及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的流程才能够得以进行。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直接教授学生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省略了辨别、分析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过程,重视记账凭证到会计账簿的核算流程,而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这部分工作可以由计算机替代,因此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忽略了经济业务交易轨迹的思维训练,缺少将业务流程与会计核算有机融合的过程,导致学生缺乏根据经济交易实质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助于会计职业判断意识的形成。

(二)流程化思维:来自内部控制思想我国于2006年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0年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和财务会计系统相辅相成,从而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实务工作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则必然导致财务会计系统的混乱。而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重要手段就在于梳理各项业务流程、确定风险点、提出管控措施。只有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清晰化,才能进行具体的职责分工、明确权责,获取真实有效的单据、顺利实施管控活动,这也就是内部控制中的流程化思维。

从哲学的视角,会计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一种方法。会计的所有精华浓缩在八个字中: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会计核算的这四道程序和经济业务以及交易的流程是紧密交织的。比如原材料,原材料取得之前要经过预算和请购两个环节,而通过这两个环节获取的单据并不能表明企业已经形成原材料这项资产,只有完成原材料的订购、材料运达企业验收入库等环节,订购单和材料入库验收单才能作为原材料存在的重要原始凭证,这时企业才能在记账凭证和账簿中确认、计量、记录。接下来企业根据供货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验收单编制付款凭单才可以进入银行转账支付的程序,只有银行开具的转账支票的存根联才能确保原材料采购款项的支付,企业最终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从采购到款项支付的完整流程。因此,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各个环节深深嵌入至预算、请购、订购、验收、入库、付款等流程之中,只有理解和掌握经济交易的每个环节和程序,账务处理的流程才能清晰化。

(三)体验式实验教学的设计基于内部控制的流程化思维,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及实践教学都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加习题的“核算型”模式,笔者尝试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即从原有的48课时理论教学课时中拿出6课时用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经济交易和业务流程的运作,实验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对常规业务运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以助于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核算本质,即通过账务处理描述经济业务运行的轨迹和结果,防止舞弊和风险的发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即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结构性的认知和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的过程,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活动体验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人际关系中体验,最终完成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课程实验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针对业务流程进行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从而了解彼此的想法。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主体主动“体验-建构”的过程。另外,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设计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是必须的,教师的组织、引导与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否则,仅有学生主动体验将会导致课程教学的无序状态。

二、体验式实验课程教学实施

根据流程化思维和建构主义的思想,体验式教学模式就是由学生亲身体验经济业务的流程,了解会计单据的传递及核算程序,正确进行账务处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包括:制定规则、理论学习、流程实验、总结强化等四个基本程序。按照此步骤,师生之间不断交互,最后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制定规则流程化思维通过体验式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制定合理的规则确保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计实验手册的形式确定实验的基本规则,同时在设计课程实验和制定实验手册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是根据实验条件设计适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也是确定实验内容和目标的依据;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保实验项目的主题及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考虑到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的入门课程,学生的知识能力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刻体验与理解业务流程对于会计核算的作用,因此将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传统上通过课堂讲授的理论和核算的内容设计成实验,开发出6学时的3个综合性实验项目(采购至付款流程、销售至收款流程、差旅费用报销流程);同时,编写了3个实验的指导手册,其中对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配套的软件支持、实验分组、实验过程等内容进行描述,并提供与该实验流程相关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填写实验心得、流程的账务处理等内容。根据实验手册及参考资料,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标准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理论学习《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基本原理的综合,理论性较强,适当的课堂理论传授是必须的。教师首先要讲授与课程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交易的实质提出容易混淆的问题。如在讲授“资产”、“收入”时,教师先阐述资产与收入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础理论,然后根据特征来辨别经济交易中是否形成资产或者收入,若采购交易中完成预算和订购,仅凭订购单是否能够确认原材料这项资产的存在呢?销售交易中款项未收,但商品已经发出,销货发票已经开出了,能否在账面上确认收入呢?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根据所学的原理让他们发表看法。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讨论往往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上不断地“认识-质疑-讨论-形成正确看法”,加深对基本原理的印象。

(三)流程实验学生学习会计学原理时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概念和理论似乎都已经懂了,但面对实际经济业务却无从着手,这就需要通过流程实验来解决问题。鉴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流程实验无法深入到企业层面,因此课程改革需要将企业运作流程搬入校园,课程改革组借助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实训平台较好地达到了实验效果。如教师在介绍完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之后,提出差旅费用报销的实验任务,学生首先根据实验手册中的描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按要求进行岗位分工,分别设置出差人、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其中设置会计和出纳两个岗位)、分管领导部门,每个岗位设置1人,由出差人整理出差票据,在软件系统中填制费用报销单,同时提交给业务部门岗位的学生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票据提供给财务部门会计岗位的学生审核,这时提醒学生审核原始凭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联系会计学原理的理论知识,该岗位的学生同时还需在系统中电子审核通过费用报销单,教师可以设置限额权限内的核准事项和超限额权限之外的核准事项,对2000元之内的差旅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核准即可通知出纳岗位的学生支付现金,对2000元之上的差旅费支出还应该提交分管领导部门的学生审核方可支付。出纳员根据审核过的票据和费用报销单方可支付,而会计则必须根据审核过的票据、费用报销单以及支付凭据才可以登记现金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交给出纳登记现金日记账,会计人员登记现金总账和费用总账及明细账。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出纳岗和会计岗是一个人,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导学生体验内部牵制原则对于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实验过程中,实物票据、单据、凭证、账簿、伪钞、印章印鉴等实训平台均可按要求提供,5人可以轮流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最后学生对业务流程进行归纳,对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再由教师对费用报销业务流程、会计核算及财务控制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从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两方面全面地了解费用审核与报销的事项。实践证明,这种将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十分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助于学生形成流程化思维,在理解经济交易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教学效果良好。当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履行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引导学生按照正规的业务流程运作。

(四)总结强化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教师应适时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如,通过销售与收款流程实验,学生明确认识到,收款、开票与会计核算不相容岗位有效分离的重要性,印鉴印章保管与领用的有效控制,以及各种票据的保管、申领、启用、核销、销毁的有效控制;销售模式对于会计核算中收入确认的影响,发出商品的成本对于利润的影响,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于收入核算的影响。销售收入的产生和发出商品需要两个不同会计分录来分别确定收入与成本从而产生毛利,而在流程实验之前的单纯理论讲授中,很多学生账务处理中极易混淆收入和成本的概念,算不出毛利。显然,这一问题通过业务流程的运作很容易解决。通过类似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交易事项的实质,有助于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

三、体验式实验课程教学效果

在《基础会计学》教学过程中增加流程化实验部分,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关系。该课程实验教学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不再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是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业务流程,自我管理意识和积极性、自信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如,为了做好“采购与付款交易”实验,学生会主动学习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资料;并且尽量考虑可能的风险和舞弊,思考相应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会计票据传递的效率和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及正确性;学生也经常会在课堂外就某个问题或知识点进行相互的学习和讨论。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使其能够顺利跨入会计学的门槛。

(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实验涉及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两个方面,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求学生作业时必须团队合作,实验中还必须轮岗作业,防止案例教学中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同时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随着单据的传递,工作的承接,不仅要与他人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支持他人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取得优秀的工作成果。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间彼此的友情可以增进,协作能力也得到加强。

(三)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实验中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岗位,都必须参与业务流程,随着业务流程的进行,不仅需要团队精神,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进行沟通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实验完成后,还必须进行有效的总结与陈述,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此外,实验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特别是各个小组组长不仅要统筹分工,合理设计部门、分配岗位、组织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的实施,还要统一协调组员间的不同意见。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内部控制中的流程化思维融入传统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实施体验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增强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仿真性,有助于学生领悟会计工作的本质,明确专业学习目的,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适时做出总结。当然体验式教学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教师的理论与实务指导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积极参与度。

[本文系黄山学院校级精品课程“会计学”(编号:2012JpKC06)、校级“卓越会计师”项目(编号:JYJw2007031)、江苏省现代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重组和集成研究》(编号:2013-R-248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9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

按照美国会计理论界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明确提出的标准,凡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的,均应归属于政府单位与非营利组织,并应遵循有关的会计规则:(1)资财供应者提供的各种资源既不指望返还,也不期望取得经济利益上的回报;(2)对外提供服务或商品不以营利或获取某种营利等价物作为目的;(3)不存在可以出售、转让、赎卖或一旦清算可以分享一份剩余资财的明确的所有者利益。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资财供应者不图回报,其剩余资财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的单位。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及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三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逐步走向市场,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目前,推行全额预算管理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向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差额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在向自收自支管理非营利组织转化,而有条件的自收自支预算管理非营利组织已逐步过渡到企业化管理。

上述变化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而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可归纳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有利于单位内部管理。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地,在一些单位中,一部分有着西方政府会计的性质,有很大一部分与西方的非政府会计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同,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和未来的发展,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具体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向社会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单位资产的规模、构成、流动性,负债的规模、构成、偿债能力,净资产的规模、构成及其变动情况方面的信息,用来评价财务状况。

2、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单位收入、支出及支出差额的形成、数额方面信息,以及评价收支情况及业务活动的效率。

3、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事业单位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增减变动净额方面的信息,以于预计现金流量前景和持续运作的能力。

4、向出资人和捐资人提供净资产及其变动情况、对出资和捐资使用情况的专门信息,以助于他们作出是否继续出资或捐资的决策和评价净资产的保全情况、持续服务的能力以及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

5、提供单位预算与计划、业务活动种类、规模及发展情况的信息以利于会计信息者评价业务活动的成绩和进行社会、经济的决策分析。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问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采用应计制确认。对某些收入,如财产税、车船牌照使用税、政府间补助收入和下级上缴收入等,以及某些支出,如退休养老金等,应采用应计制确认。

2.应确认或有负债。随着《国家赔偿法》的实施,非营利组织将会面临许多潜在的债务问题,确认或有负债迫在眉睫。

3.应确认尚未到期的债务。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只确认当期实际收支的债务,对尚未到期的债务(包括政府债券和国外借款等)均未予以确认,这不利于强化非营利组织的受托责任,也不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国家债务情况。4.应确认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非营利组织会计对许多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均未予以确认、记录和报告,如上级政府应补助款、下级政府应上缴款、我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中的权益,以及权益属于国家而委托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国有资产产权等。国有资产产权及其变动情况尤其应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中予以记录和报告,这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问题非营利组织在日常业务核算中,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收支,这一核算基础虽能正确反映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但不能为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全面改革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设想,非营利组织“除教育单位和极少数需要由财政拨款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每年减少财政拨款1/3,争取三年基本达到自负盈亏”。可以预计,我国非营利组织在近三年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做益观念等将全面进入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也将由以考核预算收支为主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逐渐转向以考核经济效益为主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篇10

摘要:经济越来越发展,要求会计体系越来越完善,作为会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为核算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收支情况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发展较为完善,本文因此将中美两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概念、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目标、会计报告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找出中美两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异同点,并找出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合理完善的方面,论文最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经营责任观;现金制;应计制

政府会计的提法并未出现在我国正式文件中,在我国与之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预算会计的管理与改革问题目前颇受关注,我国将实现会计的国际化作为我国会计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方向。由于西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起步早,到目前为止发展较为完善,我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预算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发展比较完善并且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所以,比较中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异同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的比较

(一)中美政府会计概念

政府会计是指主要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和政府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同,其政府会计的内涵也有一定的区别。

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政府会计包括政府财政会计和政府行政单位会计。政府财政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专业会计,也称作财政总预算会计,适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机关;

美国政府会计分为联邦政府会计与州和地方政府会计两类。联邦政府会计与州和地方政府会计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会计体系,联邦政府会计主要对联邦政府各部门各机构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州和地方政府会计主要对州和地方各级政府所属部门和机构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二)中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

非营利社会组织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现在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有固定含义的国际化、全球化的概念,它实际上反映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基本社会组织形式。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不直接进行物资资料生产和流通,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劳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和单位。表现为各种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扶贫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这些非营利公益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国外没有事业单位的说法。

在美国,非营利部门中每年有超过100万个组织得到数亿美元的基金,这些基金一般来自于税收或资助。这些非营利部门多种多样,既可以包括免税或应纳税的组织,也可以包括慈善机构、共同受益机构、公共慈善团体和私人基金。既有政府性的非营利机构,也有民间非营利组织。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没有所有者,依靠捐赠、会费、服务费而不是营利作为他们的收入来源。

二、中美两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的比较

会计基础也称记账基础,是指用以计算、记录和编制一定期间费用成本、收入成果等会计事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计基础有两类,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计算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以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标准。下面阐述中国两国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两国会计基础的比较分析如下:

1、相同点及原因

中美两国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均采用了应计制和现金制会计基础,而不是单一的会计基础。中国的政府会计以及美国用以处理政府普通的政府基金都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需要考虑用其本身的活动去达成资本保全。政府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交换关系取得营利。因此中国的政府会计和美国政府基金会计都采用了现金制基础。

2、不同点及原因

美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基础从总体上讲以应计制为主兼有现金制。中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基础从总体上讲以现金制为主兼有应计制。美国政府会计和大部分非营利组织明确规定了以应计制或修正的应计制为会计基础,规模较小的非营利组织可采用现金制或修正的现金制为会计基础。中国政府会计和部分公立事业单位以现金制为会计基础,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民间非营利组织则采用应计制为会计基础。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

(一)中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基础的改进

中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现有的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目前正面临着整个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冲击。由于实行收付实现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不完整,透明度不够。如财政支出中只反映当期实际的还本付息数,但不能计提利息支出,政府的负债只反映当期本金数,没有反映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付的利息数。此外,收付实现制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或有负债及潜在的债务未予以充分披露,造成负债的失真,不利于政府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现行政府正大力推行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对政府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在政府会计中不仅要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债务,还应能核算和反映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情况,提供公共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下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只有改进会计基础,改革政府会计的计量和确认标准,才能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Q策和公众了解政府绩效的重要信息来源。不仅反映预算收支,还要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不仅反映当年预算政策的执行结果,还反映了以往决策累计的财务效应,由此应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管理层的阐述与说明、政府财务报告、预算会计报告、附注、其他补充信息、审计报告。其中,政府财务报告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基建投资报表、附表等。预算会计报告具体包括预算收支汇总表,预算收入报表,预算支出报表和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报表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