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25:53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1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开展临床、教学、科研等活动的主要资源,是其反映经济实力、规模和医疗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了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才能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公立医院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目前的管理现状

下面从管理宗旨、管理范畴、管理方式、岗位设置、岗位权限这五个方面对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说明。

(一)管理宗旨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宗旨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院资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医院发展建设服务。通过对医院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清核和实物资产计量和核算等工作,加强内部监督控制,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害;把所有的国有资产纳入医院管理范围;通过适时而准确地掌握国有资产的资源情况,充分发挥效能,做到物尽其用,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合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降低医院成本,促使医院资产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管理范畴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针对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机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比率;拟定固定资产的购买、改扩建和清理方案;年终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损耗进行评估;编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计划,按经常性修理和定期修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延长非医疗用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时处理闲置的和报废的固定资产。

(三)管理方式

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使用地点分散。为此,公立医院大多釆用归口管理与网络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对资产进行管理。把管理与使用结合起来,划分管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与使用科室。专用医疗设备由设备科管理,其他各类非医疗设备归后勤办、基建科、信息科分管。同时根据使用地点,由各医疗科室负责具体管理;同时使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资产进行分类,随时查询、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不断完善了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计费、处理等情况。

(四)岗位设置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设立单独的管理机构,由院领导及医院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集体决定医院仪器设备政策性或全局性问题,负责审核、审批医院专项、大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等。设备科具体负责医院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计划、组织、协调、采购、监督管理等工作,临床、医技科室及仪器设备相关使用部门,根据医院有关管理制度,具体负责本部门仪器设备的申报、使用、管理等工作。

(五)岗位权限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医院统一领导下涉及到财务、设备、后勤、基建、信息和各临床科室。各部门按具体权限划分为:财务部负责拟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进行总分类账核算和按部门、类别进行的明细分类账核算,审核固定资产增减凭证,计提设备折旧等日常核算,指导和监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设备科根据医院战略发展的需要,对临床科室购置计划进行分析、评估和汇总;拟定设备购置计划;调剂、优化配置医疗设备,提高医院资产使用效率;监督使用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固定资产淘汰、报废的处理方案及报废资产的定价。后勤部对现有非医疗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和管理。基建办针对维修、在建工程和计划新建的房屋及建筑物等工作进行分管。使用科室主要负责按规定要求使用并保管各项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登记薄或固定资产卡片,详细反映各项技术指标和使用状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论证

医院固定资产的购置虽然编制了采购预算,但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公立医院存在竞相购买新设备、进口设备等情况,购入后相关部门没有对设备使用效益和效率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存在使用率不高或闲置不用的情况;对重大项目的投资缺乏有效的可行性论证,凭主观臆想和应急需求盲目决策,致使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在大型设备的维护管理方面亦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造成资金的浪费,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不规范,内容不完整

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制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偏低,造成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庞大,管理任务繁重;现行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基本根据财政部门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进行分类,其标准常年不变,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谨慎性原则。在对于调拨、基建项目、融资租赁的核算账务处理过程中,往往内容不完整,造成账实不符;医院新建房屋及建筑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由于财政配套的经费没有足额到位,造成项目不能按时决算,致使建筑物不能及时入账。在建工程核算不规范,设备的安装费未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直接列入“维修费”;改扩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既不不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又不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转增固定资产,这就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

(三)固定资产账账核对困难,账实不相符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应结合使用情况分类设置账簿。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固定资产按需分配到各个使用科室,管理难度增大;同时使用科室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配合,多头管理和管理盲区依然存在,造成账实不符。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同财务部门互相配合,目前来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簿设置不尽规范,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的报废手续,长期挂账;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处理的不恰当,盘亏的入账,盘盈的不入账,账和账之间很难衔接,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管理职责不到位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价值由财务部门管理,实物由各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管理,实物管理部门按资产的属性分别归属职能科室管理。各资产管理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全,资产的使用状况亦不明确,就会出现固定资产已经被变卖、捐赠,或因特殊原因提前报废但财务部帐面依然存在的情况。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各部门很难实现资源共享,造成后续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隐患,出现了资产闲置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没有统一的报废论证部门,处置资产过于随意,固定资产清理时不按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执行,自行处置,任意报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改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的管理

积极做好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一是在编制医院采购预算时,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大型医疗设备的购建和租赁,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有专家论证意见或项目可行性报告,按国家相关制度、规定报经主管部门、上级部门批准,否则医疗设备采购预算不予通过。采购预算编制细化到品名,数量,规格,价格,资金来源,具体实施的时间等项目,在购置过程中必须以预算项目为依据,不允许擅自改变项目内容和超标准采购。二是健立和完善医院预算调整制度,减少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追加和调整事项,采购预算数量、金额不宜更改,确有所需才可适度调整;对调高必须进行严格控制,除国家特殊政策规定,一般不予调整。三是维护资产采购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操作、验收、监督相分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各级领导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医院资产的管理,改变重购轻管的思想,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核算、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原则,用有效地管理机制保障资产管理的运行效率。第二,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切实管理好使用好医院固定资产,将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落实到人,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营运效益。第三,医院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审计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清理过程抽查、监督,不定期对医疗设备效益性进行审计,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核实清查机制,提高资产的使用率,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和账外固定资产的存在,发现并及时纠正账实不符、闲置、浪费等现象。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引入先进的智能管理手段,购买适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在2007年全面资产清查的基础上,以清查数据为依据,将资产情况分类逐条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立固定资产信息档案,使资产管理动态化,实现医院资产从购入到处置各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各部门的终端衔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互通,为院领导对医院整个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布情况全面知晓。将日常的实物管理工作与资产管理理论相结合,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效能,使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迅速提高,是保证医院发展、决策的基础。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管理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其实,依据相关制度要求,有条件的医院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应该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医疗成本核算会更科学、合理,符合谨慎性原则。年终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进行复核,有差异的,分级分类进行调整,当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变化的,则要改变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严格控制建筑物建设成本,严格执行在建工程概预算,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将其折旧和维修费纳入科室成本核算,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的有偿占用。

(五)建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绩效考评体系

通过开展医院医疗成本核算促使全员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制定公平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固定资产的完好率、使用率、维修率、收益率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实时考核、实时反馈,有效地改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总而言之,通过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找完善和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是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和促进医院发展战略顺利实现的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姜念旭.改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2,01:147-148.

[2]孙军.新时期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魅力中国;2009,22:65.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2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应用

当前时期,我国的医院大部分都属于公立形式,而在公立医院当中,固定资产也在医院总资产当中占据很大比重。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要想如期推进以“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为目标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就需要充分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一、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一)管理目标

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通常是为了实现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安全化使用以及确保医院固定资产不会出现闲置现象,增加房屋、器材等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公立医院希望用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帮助医院带来更多的效益[1]。

(二)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从1987年美国的相关部门就已经对内部控制做出了具体的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所在,也公布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更加可靠的完成财务报告等一系列消息[2]。而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各个管理部门,使其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当中能通力合作。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内容与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间有着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在内部控制中要严格确保账实一致,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监督固定资产的合适使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国内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行政化

作为国有事业单位,我国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政府在公立医院的管理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公立医院当中没有企业内部管理的相关特征而是采取了政府行政管理的相关措施。公立医院行政化的管理特点使得医院内部的工作效率低下,从消息沟通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达不到公立医院现行发展的要求。而且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所受到的管理非常多,来自政府及监督部门的各项管理使得医院无法自行制定管理体制,对于资产的管理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做出改变[3]。

(二)管理流程不规范

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也并不完善,缺乏规范的相关制度。一些部门在申请医疗器材的时候并没有正规的申请手续,存在着设备因不正规操作而损坏的现象,而医院在更新和维护设备上将又花费一笔经费。医院的固定资产在折旧或报废方面的手续上也存在漏洞,缺乏完整的审批手续,甚至出现固定资产即使被不自觉地转移到院外医院方面也难以发现的情况。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采购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对采购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公立医院在医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中却缺乏科学的监督和管理,对医用设备投入前往往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事后则缺乏效益跟踪分析,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使得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4]。

(三)监督与奖惩机制不健全

公立医院之中存在着固定资产的浪费现象,一些医院没有设置固定资产的使用权限,医疗器械的随意使用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缩短、维修率高等问题。而医院的奖惩机制也不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员工缺乏约束,而工作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往往产生懈怠心理,没有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对内部控制的应用

(一)利用内部控制建立监督体制

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建立适当的监督体系,利用内部控制对管理人员的束缚,使管理人员履行在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责任。建立有效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帮助财务部门按财务管理规范切实做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督促维护部门及时的对医疗器材进行维护修理[5]。内部控制促使公立医院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既能保持部门的职责独立,又能实现资源共享,并相互监督,从而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二)完善岗位竞争机制

公立医院还需要积极建设医院的管理岗位竞争,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竞争机制。通过岗位的严格考核和筛选,挑选出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增加更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医院方面还需要根据内部控制体制当中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岗位上作出定期的绩效考核,通过对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检查,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状况。同时建立岗位激励竞争机制,工作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与资金或升职的奖励,工作懈怠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予以批评[6]。通过岗位竞争制度的建立,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也使得工作人员在受到鼓励的情况下对工作更具热情。

(三)增加公共信息披露和共享

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引导下,公立医院要想提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需要对医院的公共信息进行披露和共享。医院的会计信息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调节和控制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开放医院的相关会计信息,从而加强医院管理信息与外界的沟通,同行业之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有效共享和相互学习使得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更快。而医院公共信息的公开与披露使得公立医院得到更多外界人士的关注,不仅能反映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状态,也能有效的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对其工作行为产生约束。公立医院的公开透明为其在社会当中无形组建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监督体系[7]。

(四)应用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医院对内部控制的应用要求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要与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一致,医院方面需要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也放置到医院整体的内部控制当中。而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需要完成固定资产的事先评估与管理当中的控制,还需要做到在管理工作之后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公立医院要关注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岗位职务及职位风险,建立规范的自我检讨机制,及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清理、报废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并不断在业务流程的管控上改进提高。内部控制要求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建立起共同的目标,各个部门之间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以此来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实现的几率。医院方面还需要建立一个公共监督平台,使得医院内部的员工能够通过监督平台进行沟通,并在平台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监督意见和改善意见。医院派遣专门的反馈人员对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医院将从意见当中选择合理且适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积极施行。

四、结论

完善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符合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要求,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保持公益性的必要条件。公立医院对内部控制的应用使得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保持公立医院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其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内部控制机制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18):111.

[2]陈兆列.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审计中的应用[J].西部财会,2014,08(08):74-77.

[3]阮静.新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创新探讨[J].科技视界,2013,03(18):123.

[4]盘晓灵,宋伟奇.浅析当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09):207-208.

[5]杨长淑.探讨新制度下如何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23):110-112.

[6]郑煊梅.新形势下县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23):258-259.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随着财政部、教育部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两项工程的完成,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大量增加。2014年,国务院又下发了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将继续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如何管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并实现其高效性越来越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和任务。

1.固定资产的定义

2014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定义为:各学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并且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另单位资产价值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投资力度的加大,加之高职院校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其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迅速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固定资产,实现其价值和效率的最大化越来越成为各学校的紧迫任务。

2.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权责不清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都设有专门机构,用以管理本校固定资产,但大多数“专门机构”往往管而不全,仅对部分资产进行管理,其他资产归属另外部门,造成权责不清,推诿扯皮时有发生。例如,学院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图书馆、学校办公室等部门以部门职责为依据,分别管理不同的固定资产,财务处负责核算――这就产生了分管部门众多、无协同领导的弊端,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分工,一旦出了问题,必然会互相扯皮。权利不清,责任不明。

2.2制度设计有漏洞,资产保护意识欠缺

一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这些制度设计时就存在漏洞,对设备的购置、处置过程特别重视,而忽略了购置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等,尤其是对其使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较为欠缺,这种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必须的依据和约束。倘若执行力再欠缺,原本就不完善的制度亦未落到实处,对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等都处于“不清不楚”的不规范阶段,那么,必然经常出现财物不符、账目不清的问题。

另一方面,“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作祟,一些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认为此财产非自己的私有财产,从思想上忽视了对学校固定资产的保护,甚至形成某些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游离在学校管理部门的监管之外,造成资产的丢失、损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2.3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不可否认,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于高教的投入不断加大,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也不断扩充自身的“硬件”实力。但正是由于这种“扩充”太过迅速,片面追求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多了一些“跟风”与“盲目”的因子,少了一些“理智”与“冷静”,致使缺乏对所购固定资产利用价值的可行性分析和使用效益的长远规划。如若在使用过程中,采购的“高、精、尖”资产与教学实际出现违和,往往就会闲置这些固定资产,久而久之,甚至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高端设备因为利用率低下,被“放坏了”,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还有一种情况,其实是“权责不清”的衍生问题,即,同校不同院系、部门购置的固定资产难以有效调剂使用,必然造成你买、我买、他也买的重复购置问题,也会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

另外,由于学校的特殊假期――寒暑假,加起来长达三个月,这期间,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停止的,就意味着一些固定资产在此期间闲置不用、无人维护,中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浪费。

2.4账实不符,资产不清

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资产的购置、处置核算过程中难免形成“时间差”,从而导致账实不符,资产不清现象出现。通过走访,出现这类现象主要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2.4.1由于财务部门资金管理原因、拖延付款,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已经验收并登记实物账与明细账,付款与收货的不同步造成会计账与固定资产实物账不相符。

2.4.2已经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各类固定资产,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以其暂估价进行登记入账,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现资产的完整性要求;待资产的实际价值确定后,再由资产管理部门填写验收单或入库单调整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财务部门也一并调账。但是,有时会发生工程已竣工,但一直未估价入账也未登记的情况,时间差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物价值不符。

2.4.3学校教职工在使用科研经费采购资产时,在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定资产转增手续时仅在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出手续、未办理资产转固手续;或办理转固手续时发现经费不足(或其他问题),于是将资产自留,资金自己负担,但却未到学校资产部门办理转出手续,导致资产的财务账面价值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实物账不符。

2.5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实现部门共享

虽然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高职院校都用计算机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统计和管理,但是目前大多学校使用的资产管理软件重点对固定资产的进行录入和统计,而不重视对资产使用状态、使用效率的记录,且该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之间不兼容、不共享,排他性强,造成各部门独立运行、自成一体的弊端。

3.我国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3.1建立体系,完善管理模式

学校要建立健全全责明晰的管理体系,务必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确定一名校(院)级领导全权负责资产管理,建立专门处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学校各类固定资产交付其统筹管理。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各类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还应包括房产、车辆、家具、文物和陈列品等,克服现由后勤、资产管理部门、车队甚至校办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

3.2完善制度,建立管理依据

各院校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制定具有较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根据国家制度的变更不断补充、及时调整,完善相应的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应包括采购的可行性分析和审批、采购过程管理、使用的过程管理、处置等各个环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对采购前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使用过程中的资产共享和良好维护等重点监督和规范,防止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除了完善制度外,为了保证制度的实施,还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对重点管理和使用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管理意识,增强管理主动性。

3.3提高政府采购比率,防止腐败

根据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设备必须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这里的财政性资金包裹各类财政补款和与其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而我国高职院校的设备采购资金中相当比例是学费等事业性收入资金,所以政府采购比例较低,这就为腐败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为了杜绝暗箱操作等违规事件的发生,节约有限采购资金,各高职院校应提高政府采购比例,增强采购的透明化。按照我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规定,其有严格的流程规范,并且大力支持节能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一定的促进作用。

3.4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无论资产管理部门还是资产的使用者,均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对各类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或闲置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应最大限度的提高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把好设备采购的审批关,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统览全局,对于确实对学校的发展或者教学活动有用的固定资产大力支持,可有可无或重复的设备坚决不批。加强统一管理,充分挖掘潜力,合理调配,做好固定资产的专人管理、使用共享,并建立使用效率考核制度,与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结合。

3.5推进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但从多所示范性院校的走访来看,多以教学系统、资金核算系统(校园卡)为建设重点,未将资产管理系统纳入信息化建设内容,而资产管理部门又独立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的数量、种类进行简单统计,没有实现资产采购、使用、处置信息化,降低了管理效率。各高职院校可借助现有或预建信息化平台,将资产管理纳入其中,实现通过联网系统随时查询现有设备情况,降低设备重复购买率,提高共享程度;实现采购预算的网上申报,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实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核算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的联网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实现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联网监管程度,提高资产维护效率。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需通过对体系、制度等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管理的规范性,透明性,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强明隆.浅谈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3(32):113-114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4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国有商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从实物形态来看,银行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及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其他机具等器具设备。作为银行持续经营和开展各项业务的实物载体,固定资产在为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竞争力、拓展业务空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构成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含在建工程管理,下同)沿袭着“财政部——总行——各级分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具体情形如下:

从纵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银行内部实行总行、一级分行(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二级分行(即各地市分行)、三级分行(即各城区、县支行)共四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在各级机构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

2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正在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提高资产质量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计划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管检查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要求。

2.1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与账实不符。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2固定资产年度计划执行的偏差问题

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计划作为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工具,是指令性指标,必须做到层层负责、不得突破。但一些分行在计划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执行的结果与执行的目标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超计划执行、计划被挪用、擅自购建新项目、擅自换项目等。

2.3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完整问题

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代表了基建资金循环的终结,决算造价是基建项目成本的准确反映,是入账原值的确定依据,因此,银行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基建项目仍需要追加投资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利益的驱使及基建项目主管机构的干预下,一些独立审计机构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掩盖基建项目中存在的或有债务(如税务机构口头承诺的税费减免),将决算造价从表面上控制在批准的预算总投资内,以逃避监管,可一旦或有债务发生,银行必须面临付款问题。二是客观上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项目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面临着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局面,从而需要追加投资。

2.4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银行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这种处罚的权力集中在人事部门,而一些责任人往往现任或曾担任过领导岗位,由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国有企业监管不利的通病。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金融行业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但上述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决策失去依据。因此,金融行业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推动资产的合理配备和节约、有效使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1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

(1)在全行范围内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弄清系统内固定资产实况;(2)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3)重视盘点工作,强化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只停在对数字的监督,要深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由专职人员与财务人员把总账、明细账、卡片核对以后,再分别到各部门逐一核对、清点,对盘盈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查找不出原因要及时补登上账;(4)加强对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统一管理。3.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企业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

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企业“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固定资产到、离任盘点制度。企业领导人上任时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使主要领导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有一个大概了解,同时在离任时,也必须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将企业领导在任职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为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一个参考数据。

3.3控制总量,提高效率,树立计划的权威性

上级行应在指标分配上体现“指标分配与效益挂钩”原则,以保障发展需要,提高银行整体效益。同时在金融电子化进程中,系统间各行的电子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更新、发展的规划与步骤应相互协调,充分考虑发挥固定资产的整体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开发和利用效率低而造成的浪费。同一系统内,在电子设备的购买与配置上,上级行的分管部门应根据总体需求计划安排。在电子设备的使用上强调统筹性与流动性,对现有设备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功用。

3.4强化固定资产监控手段,完善固定资产的全方位监督机制

建立与完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金融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邢勃.我国银行业增量不良资产防范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29).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5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国有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与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现状,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改进建议研究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有效性管理与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现状与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与质量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针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的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以下三点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内部的产出与投入效率;二是有助于有效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现有产权的归属问题,尽量避免国有企业因为管理存在问题而导致大量经济损失的出现;三是有助于将企业内部现有的资产盘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有效保障国有资产流动的健康与稳定,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研究

(一)现状之一――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实物账与固定资产的卡片,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缺少专业人员的管理,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账面上的资产数额为主。集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转移资产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财务调拨手续,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没有办理固定资产处置手续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采取随意处置的态度。这些状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且以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现象的出现。

(二)现状之二――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国有企业在统计与盘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种问题极易导致资产重置与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二是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还沿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三是很多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在运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比如说账务处理不规范从以至于与权责不清问题的出现。

(三)现状之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少奖优惩劣制度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而对于工作态度懒散、工作效率低的财务管理人员则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这种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现状之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是: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金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培训与教育,使得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逐渐下降,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努力学习的觉悟,对于当前不断发展进步的固定资产管理理论不进行学习消化吸收,使得自身的专业素质停留在固定的水平。

三、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现状的改进建议的研究

(一)建议之一――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

要巷建立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对国有企业内的资产管理现状与资产结构进行细致地分析与研究,有效盘活企业存量的资产,以防固定资产的积压;二是要采取措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对于盘亏或者盘盈的资产要进行有效性管理,并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处置,以确保资产账证相符与账实相符;三是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或者领导离职的时候,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安排相关人员办理资产监交与移交手续,严防资产的损失。

(二)建议之二――采取措施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

要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即企业管理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专职岗位,并安排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担任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职责,有效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范围;二是要采取措施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奖优惩劣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效率高的员工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低的员工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以达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与归宿感;三是要采取措施有效明确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使用、维修、增减变动以及处置等一系列实物管理与价值核算的操作规程与责任归属。

(三)建议之三――采取措施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

要制定严格的企业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核销制度,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工作,即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与处置等各个环节中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状况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将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资料转交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严防出现账实不符的问题;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即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核销工作的过程中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核销的审批表,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对正在进行资产报废核销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核,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适当地提出审核意见,而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这些审核建议,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核销处置提出财务管理处理意见,最后提交给企业的管理层批准。

(四)建议之四――采取措施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最新理论的培训与教育活动中,并定期举行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鼓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对于其中取得好成绩的员工要给予精神与物质双重的奖励;二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选派企业业务素质高的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进修,以达到提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目标,同时要邀请固定资产管理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内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讲座或者演讲,并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其中,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企业内部加大对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大意义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结语: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产的损失,提高企业资产的投入产出率与利用率。但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建议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屈艳清.浅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建议.当代经济.2011(16).

[2]魏志成.浅议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和对策.现代商业.2010(08).

[3]吴跃龙.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06).

[4]孟雪严.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0(21).

[5]杨哲旗.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改革不断深入,标准化建设的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不断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数量以及价值上都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并没到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并且单位内部也缺乏健全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各个岗位的分工以及责任都不够明确,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难以获得提升;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定期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产核算,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对单位内容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无法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而且这还有可能出现经济犯罪的情况,损害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方面也没有做到位,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对策探究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要不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管理当中来,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单位内部的地位,为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提供重要保证。另外,完善而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是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建立完善有效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从而及时的对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全面掌握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数量、结构以及增减变化的情况。其次,实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细则,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细分,明确各个岗位、各个管理人员具体的工作责任,建立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端正工作人员工作的态度,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定期对单位进行清产核查,掌握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数量,提高对固定资产科学化管理的水平

一方面,为了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方便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优化配置,需要定期对单位进行清产核查,特别是在年底更要做好资产的清查工作,对于核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情况需要找出原因,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并按照资产核查的规定程序进行文件的审批和处理,及时对账目进行调整,保证账实相符。另一方面,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很多程序,现我们从购建以及报废处理这两个环节入手。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购建制度,在购建固定资产时需要按照规则制度进行经济性、适用性论证,保证单位的固定资产可以满足正常办公的需求,同时又不能造成浪费。其次,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制度。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查时,需要对一些没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由相关的负责部门填写报废单,并标明报废的原因,在履行完报废处理的审批程序之后,需要对相应的账面价值进行注销,保证所有账目都相符合。

(三)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发的相关制度,强化使用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和资产的核算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财政部颁发了2013年1月1日起实行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明确事业单位必须设置折旧科目,同时计提折旧,但大多事业数单位并没有执行该规定,仍然采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要积极学习财政部颁发的新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以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不断强化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使用管理的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并且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在合理以及节约使用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交易市场,可以通过转让、拍卖等形式将单位闲置的资产予以盘活,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单位内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支撑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办公运行,为社会和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人们的信任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焦碧强单位:高平市釜山灌区管理站

参考文献:

[1]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1,(1):38-40

[2]葛德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3,(10):40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7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策

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办学秩序与不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各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以及每年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分别是评价学校综合财务实力强弱和办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状况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是现代高校管理的职责所在。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高校长期的管理错误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损耗严重及资产的浪费、资产的记录率低等,这些问题都使得高校管理的问题逐渐增加。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没有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在管理的意识方面,我国对于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管理中过于重视贵重物品的管理,对一些价值性不高的产品管理意识不强,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人们不注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在实际中,人们只注重重要的部分,对产品效益的开发并不感兴趣,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设备管理的使用率不高,关于校内的资产管理购进不够完整。这种较为注重投入和轻设备管理、注重规模形式及不重视效益、对产品的购进很浪费,却未发挥其效用及管理的情况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于管理的方式不明确

高校固定资产对于管理上的缺陷,最大的便是方式不明确的问题,人们在资源的管理中没有一个确切的制度,导致管理人员无法弄明白其中的目的。在产品的购进及在收进时,缺少对于产品的查审;在制度的规定上,比较不严谨。一些过于老旧或破损的资产,又或是不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上报。在记录上仍存有记录以及一些没有效用的资产没有经过及时的处理,仍在仓库或器械部继续存放。管理人员在使用时,不对所接收的管理资产进行查收和校对。对于有些学校虽有相关制度,但至多也是些大而粗略的规章,这种浮于形式的内容因其缺乏细致的、可行性的实质性,导致很多人对于这方面的不明确及不重视。

(三)在管理方式上的问题

在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对于收入资产和记录在账和一系列工序都是上级进行设计的。在管理方面,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过程进行大意的使用及调用,导致其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例如,在以冲目标为任务的情况下,疯狂地购进产品,这些资产由于多余性,导致其在机械库里的资源浪费,这些产品因为不常使用,导致其在仓库中的长久放置,从而使这些物品的损耗严重,其能够反复利用率自然就不会高。在设备的使用后,有些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在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设备的清理及保养,造成其使用寿命变短,资源的开发率偏低。

(四)对于固定资产权益关系的不明确

高校固定Y产的主要来源是学校的工本费及学生的学费的收入。对于学校而言,其产权及所得物品皆属于国家,高校没有脱离社会和国家的独立产权。校方因在使用期间的免费,导致其在使用的产权不明确,管理没有合格的手段,无法保证所购进资产的使用率,更加不会使之增值。

(五)管理记录问题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账务记录的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相关人员记录在案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如果发生购进、调动时的设备损耗和设备保修及报废业务时就会到账记录错误,这种情况导致校方无法明确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

二、高校资产管理的解决建议

为更好地解决校方管理中的问题,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管理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设置对口的管理部门

对于相关资产的管理必须要校方引以重视,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一个简要的措施。高校应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保证其的管理行为能够切实地贯彻措施和负起主要职责和有序的管理方式。建立相关管理部门,使其对校方的资产深入管理,资产的全程都需要在资产管理部门实施,将资产管理的权益部分分为几个部分。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另外,校方对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要做好。

建立科学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提供了对于行为和方式的良好制约和规范。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建立这种规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提高了管理的容易性,每个部门的细致划分,使得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在岗职责,不会出现互相否认失误的问题。对于资产来说,为了金钱资产、固有资产、无形资产及外部投资等,这些管理内容的不同导致了其管理方式的不同。对于资产方面的管理应归于财务部划分,设定的规定应大致对于资产报账应明确和准确,不能有报案的迟漏。在记录在案后,应定期查审,不能出现相关管理上的纰漏问题。

(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

管理的规章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问题,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相当重要。校方应注重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基准,开展水平提升的培训活动。力求培养管理人员的相关意识和专业技术,明确其自身的知识面应要广和技术领导性,提升任职资格的设置,提醒其学习新技术和技能,及时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三)资产管理意识的增进

对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改变应以改变员工其对于金钱和固有财产的管理方面入手,明确两者本质上的平衡,共同管理,对于两者应一样重视,对于管理上的固定财产不能够忽视或不相同看待。教育其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审查,避免废旧资产的浪费问题。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越发显著。长期以来,人们观念的老旧,导致人们在资源管理方面的错误。因此,就需要在设置时,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其职责的关系和相关制度,在长期的完善中力求健全规章制度的管理,使得学校的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单位为赣南医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编号:1636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燕华.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2]马玉昆.谈高校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13(06).

[3]吴智红.谈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14(05).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2

一、前言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取得的单位价值、使用年限达到一定标准的生产设备或办公场所,固定资产的取得价值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若干年内计入产品成本或经营费用中。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若想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费用取得市场优势,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达到规范资产会计核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安全性等目的,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固定资产修理、毁损等费用,使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最终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二、目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企业固定资产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其价值占到企业资产总额的重要比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资产价值的完整性及实物数量与账簿记载的一致性不但直接影响着企业资产负债、经营利润等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对于企业能否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保证资产安全完整起到极大的作用。我国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作用,并通过规范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及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等手段,不断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监管不够、管理意识淡化等问题,亟待我国企业完善。

1.管理者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认识偏差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企业行列中,大多数企业只注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普遍认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只要置办完成就没什么后续工作,接下来只要专心投入生产经营即可。在置办企业固定资产时没有预先设想企业固定资产在用前、用中、用后的妥善管理与安置,购置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盲目性。

2.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固定资产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荒芜化状态。由于管理体制的缺失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没有有效的管理体质得以保证实施,缺乏体制的保障与指引,导致企业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3.固定资产监管缺乏力度

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工不明,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管理这一块上没能具体权责明晰到某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没有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往往是被下划到其它部门代以监管,这种权责不明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固定资产监管存在空缺,监管不到位。

4.固定资产没能有效利用

固定资产在置办时没能科学合理地预想,没能考虑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与固定资产的报废情况,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固定资产真正投入到生产中的年限不长,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进而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对国家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

5.固定资产管理的缺乏有效监督

有的企业认为那些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已经不具备什么使用价值了,因此就放松了对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认为开展报废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反而还会占用一定的人力、财力,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对于那些价值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来说,在其达到报废标准之后所能够实现的残值收入也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对此类固定资产的处理,企业还是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有形资产,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保证企业财产安全,还能彰显一个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但是目前企业资产管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为了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应该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施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最终实现有效整合企业固定资产,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提高对企业资产管理的认识

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把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企业其它管理事项中,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自身首先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给企业员工提醒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安排企业内人才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请企业内人员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谋划策,采用最好的策略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一套完整、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应该在企业内经过商讨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更好是对制度的条款加以细化,让企业固定资产有制度保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制度化的环境中有效完成。

3.加大固定资产管理监管力度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设立专门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部门,让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做到权责明晰。企业管理者可以抽取一定的员工就企业固定资产方面进行培训,然后把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交给经过培训的相关人员。这样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专业的管理者手中能得到有效地管理。通过加大固定资产监管的力度,最终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提高,达到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目的。

4.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有效利用

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时,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前、购置后做一定的盘算。在购置生产设备时要考虑到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对不能再投入生产使用的固定资产,要做合理的处置,比如对破损的设备及时修缮,对需要改进的设备采用科技的手段,尽量在原有的生产设备上进行改造,实在不能用的要做妥善的处理。而对那些因技术上存在问题而影响生产效率的生产设备要及时地处理,以便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造成企业生产力低下的窘况。

5.强化固定资产制度管理,完善日常管理

(1)建立正式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固定资产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进行。购进、验收、入库、使用、变动、维护、盘点、报废处置等环节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监管人、操作流程清晰可查,责任到位,确保固定资产为企业发挥其最大价值。

(2)规范固定资产标签、账薄、实物台账、维护记录、使用状态、存放地点等信息。完善固定资产转移手续,做到更新及时、准确。由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参于定期盘点。严格有效强化固定资产权证管理,清晰固定资产权属。

(3)定期组织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合理存放闲置、待报废资产。一是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组织资产使用部门人员、保管人员、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点,要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保证资产的实有数与账面数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资产的保管、使用、维护情况。二是企业应指派专人对闲置、待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指定专用场地存放闲置报废资产,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资产,保证资产存放的安全。

6.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建设

资产管理制度的运行顺畅需要得到掌握企业管理、财务核算、软件操作知识的专业人才。企业应严把招聘录入关,面向财经院校、社会同业岗位招聘资产管理人员,保证资产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定期聘请社会中介、大学教授院校、软件公司相关专家为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服务。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才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增加企业员工向龙头企业考察、调研的机会,认真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

总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人员的安排、相关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上、加强监管方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力求通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良好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保障性的作用,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雪晶,孙潇雅.试论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当代经济,2013(15).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9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与世界粮农组织标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科研经费的短缺而导致发展的速度缓慢,使得了我国农业科研发展滞后。构建及优化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有利于我国农业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针对当前在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如资产的流失,账物与实际不符以及资产价值的不可靠信息等问题,深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使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健康发展

一、前言

1999年,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占财政支出的0.23%,2003年为0.49%,且投入量逐年增加,但我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仍达不到世界粮农组织标准的0.05%,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科研经费的短缺而导致发展的速度缓慢,发展滞后。只有充分的利用资产,抓住机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原有农业科研投入基数小和比例低,导致虽然国家在农业科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仍然不足的状况。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占“净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且还在逐年增加,因此,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显得日趋重要。

对于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对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物资产是否相符、“非转经”归属、更新与维护固定资产、资产的使用效率等问题都应该加以重视,不容忽略。为减少国家财政的支出,节约和合理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增加国有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发挥其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对现有资产加强管理及充分应用问题有必要作出深入的研究。

二、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现状分析

(一)资产规模

我国的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较快,在“十五”时期显得尤其突出,其基础条件与环境变化较大,固定资产的规模大。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从2001年到2005年,农业科学院的固定资产总量以平均10%的增速增长,到2005年底,其农业科学院的固定资产总量相对“十五”初期的增幅为39.4%。国家不断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增长态势明显改观。

(二)核算方式

在我国,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或者投入科研专项资金,形成了科研事业单位主要的固定资产。[1]会计核算在执行时,把固定资产的发生全部纳入支出部分,固定资产既不计提折旧,盈亏也不作计算。虽然固定资产值的账面反映逐渐变大,但与固定资产相对应的折旧程度并不反映出来。因此,这种模式的账面价值,既不是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反映,也不能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使人们无法对固定资产的残值以及转让价值作出评估与参考。

三、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有力的监督约束制度

合理的固定资产监督制度,是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并且其在各种活动管理均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2]然而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尚处于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状况,加之政府对国有资产主体管理缺位,致使对于怎样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一责任问题,得不到明确的落实,对固定资产损失不加以审计和制约,对固定资产的浪费与流失不追究和处罚。

(二)固定资产任意购置,投资渠道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在已有的纵向、横向及科教发展基金等科研经费多渠道来源基础上不断拓展。一般来说,课题组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依据项目计划,均已列报出一个完整的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但是在项目下达后,固定资产中的其他采购内容却莫名地被列入到项目计划中。

由此可见,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渠道也相应的增加。农业科研单位设有相对独立的科研所、室和课题组,科研项目由课题组单独负责,经费使用权由课题的主持人所掌握,课题主持人可以自行的采购、使用及保管科研仪器设备。因此,造成严重的对固定资产的部分资产随意购置,甚至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形成了谁购置,谁就拥有和使用的不良状况。

(三)待报废与账外资产数量大,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状况

单位账面不反映明细资产实物数量与价值,只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总值,固定资产按照原始计价的一贯制办法,导致单位会计对资产的实际数量无法盘查、无法确认,因此,价值增减和账面的资产总值不再拥有控制实物的功能。

(四)缺乏管理意识,基础性管理差

由于资产管理的基础差,账面价值和实物价值存在差距,造成账面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严重。资产管理员没有进行定期的财务对账,从而导致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例如:没有对采购物品及时入账、没有及时的结转基建项目完成后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的报废需要报废的物品,造成账实不符的普遍现象。

由于管理的漏洞,公物私用的现象盛行,一些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照相机等便于携带或个人常用的物品被当作私人物品,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有的退休职工或者调离的职工甚至把单位配置的资产带走。一些使用部门的管理员由于频繁的更换,在接替时又没有作规范的移交手续,致使部分资产的流失。[3]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本身具有复杂多样特性,加之账实、账账及账卡在该定期核对时得不到定期核对,造成严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账目与实际不符的现象。一些单位尽管已作出多次的清产核资工作,但都因前清后乱而不能增强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篇10

一、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

1、管理职责含糊不清,日常管理混乱

目前,高校资产缺乏协调沟通机能,管账与管物相脱节,账实不符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集中表现在购买与使用相分离。在各高校相继成立招标办的背景下,高校资产现由招标办集中购买,再交付各职能部门使用。由于使用责任不明确,各使用部门对资产的日常维护、保管不到位,从而导致资产的损坏和丢失现象屡禁不止。当资产发生丢失时,使用部门往往为逃避相关责任,常常不会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报告,使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准确掌握学校各资产实际运行状况;另一方面集中表现在资产购买与核算相分离。高校资产购买与核算权利一般分别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行使。财务部门行使财务核算权利是建立在资产管理部门向其报告统计相关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数据的基础上的,其不直接接触资产实物,往往容易造成核算数据的不可靠。这些都导致出现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资产监督与管理职责形同虚设,从而造成高校资产日常管理混乱。

2、资产实际使用率低,闲置想象突出

目前各高校大多存在一方面积极申请国家及其地方各级政府各种名目财政支持上项目乃至大项目、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现象。比如一些高校在原有体育训练中心及学生运动场已能满足学生日常教学与生活所需的情况下,建设健身中心、文体中心等场馆,乃至某些高校甚至不惜向银行贷款,耗资上千万建设豪华综合体育中心,而这些场馆建成后每年只使用几次,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产和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各高校内部二级院系存在资产重复购置与闲置现象。各二级院系之间资产不能相互使用或者巧立各种名目相互攀比搞建设,造成许多资产重复购置,而原有资产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不用。

3、资产的核算不准确

高校实训室建设普遍存在在完工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办理核算手续,有的甚至已使用多年后仍不能核算。财务“在建工程”科目长期挂账,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从而造成财务数据真实性遭到质疑。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增强资产管理观念

首先,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用各种方式开展全校资产管理的学习,进一步熟悉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从而增强全校师生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与参与性,并且经常听取资产管理工作,了解资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协调和解决问题,有效指导资产管理工作。其次,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资产管理队伍普遍存在年龄与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综合性人才缺少的现象,从而造成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因此各高校必须一方面加强对现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加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建立健全和落实资产管理制度

一方面高校应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的落实。在逐步完善资产采购管理制度、资产验收管理制度、资产入库管理制度、资产日常保养制度,资产报废管理制度等资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做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工作、学习工作、深入贯彻执行工作,从而进一步强化各使用部门资产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将资产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个人,对于因人为原因造成资产的损失严格按照相关资产制度追究其经济责任。

3、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在一定时点,对资产实施盘点,核实账面与实际数量是否相符。对清查工作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统一部署,限定时间,认真彻底。对在清查过程中,要如实填写盘盈、盘亏资产并督促相关部门附带说明,落实盘亏资产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