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治疗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2:42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1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特殊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受教育的形式。为了使特殊儿童能在后天环境的刺激和训练下激发出潜能,达到身心平衡,各特殊学校及机构迫切希望能针对特殊儿童开展音乐治疗。无奈现有音乐治疗人才(教师)稀缺,使特殊学校和机构无法如愿开展音乐治疗。即使有的学校和机构开展了音乐治疗,也是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我院为了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急社会所急,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上,调整了我院人才培养的规格,增设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双师应用型”人才(教师),即有双重能力的音乐教师——既具有较高的音乐教育水平,又具有一定的音乐治疗能力。

一、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音乐教育、音乐治疗及我院音乐教育现状的了解,对特定教育环境下音乐治疗人才的培养,即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1.音乐教育。

高等音乐教育是培养综合性的,具有音乐及其他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能够胜任国民基础音乐教育合格的音乐人才。它强调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必须掌握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音乐实践技能,还要接受过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音乐教师素养,能够从事音乐教育的基本能力和具有一定音乐教育的研究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现代国家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又使高师的音乐教育办学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2.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一门融合多重学科于一身,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以促进特殊需要者的身心健康。以布鲁夏的阐述来看:音乐治疗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而且是人际关系的过程的。作为一种艺术,音乐治疗是由科学方法组成的,聚焦在人际关系的过程上。作为一种科学,它充满了艺术的活力,以及治疗师与治疗对象充满人性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这一过程是被艺术所推动和促进,被科学所引导。①这使我们认识到,音乐治疗是一个长期、严谨、系统的干预过程,过程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发展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教育不能等同于音乐治疗。

3.音乐教育背景。

首先,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是三年制的专科教育,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和专科课时总量的限定下,在达到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达到音乐治疗方向的培养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将它们有机地集合,使其相互依赖,且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双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源,在接受音乐教育方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个体的音乐素质及能力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学生不及普通师范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在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在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中创设利于学习、成长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应包括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思考,还应该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同类专业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集众家所长,既符合基础教育需要,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用人单位对音乐治疗人才的需求及当前毕业生去向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为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的多种选择提供良好的前期服务。

1.培养目标的客观、准确及宽泛化。

历年来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均以为特殊学校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为培养目标。回顾多年来音乐教育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个别去中学、大部分去特校、少部分去幼儿园者有之;到省市残联下属机构、私立特校、各类机构、普通小学、甚至改行者也有之。随着特殊教育音乐师资(尤其是城市)的相对饱和,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的双向选择,以及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特教学院的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仅仅面向特殊音乐教育,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大的音乐教育,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笔者认为,我院的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为各类不同层次、不同体制的特殊学校及各类机构需要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工作者的单位、部门,培养既能从事音乐教育,又能开展音乐治疗工作的合格人才。

2.课程在传授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满足多元化需求。

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除公共课外,专业课主要分为音乐理论与音乐治疗基础必修课、音乐技能基础及与音乐治疗相关的必修课、教育类必修课、主修方向限选模块课、专业任选课等类别。

(1)音乐理论类基础必修课和音乐治疗必修课应重应用、重基础、内容实用化。理论类课程包括基础和声、舞蹈、特教概论、基础教育学、音乐治疗学基础和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治疗方法技术、音乐治疗评估方法、音乐课程教学论等课程。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计算机miDi音乐制作、打击乐演奏等实际应用能力。设置具有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特色的课程,即在适当精简、压缩各门课程课时的前提下,适当加大音乐治疗方面的课时量,并在教学中注重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转化成音乐治疗的实际应用能力。

(2)增设音乐教学法与音乐治疗技能实践类课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加大训练与实践,各音乐技能及相关音乐知识渗透的教法课程,为此特建议开设音乐治疗技术训练与实践课,各音乐技能在音乐治疗中的使用训练课程,如:打击乐器的演奏、歌唱、即兴活动的设计等,从而为音乐治疗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及对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概念上混淆认知扫清障碍,同时为毕业生求职奠定良好基础。

(3)教育类课程应面向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扎实化。教育类基础课必须面向基础教育及干预,进一步思考应如何完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并将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纳入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课程中,从而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如:特殊学校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材研究与实践、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发展概论等。

(4)主修方向类课程系列化、学生主体化。建议充分考虑多元化特殊教育市场的需求,结合我院师资状况,设置多方向、多模块的课程组合,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限定选修(必须达到选修方向要求)其中某个方向模块,如:基础手语、基础盲文、手语舞蹈、儿童画、手工等。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创业、择业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广阔空间。

三、建构音乐治疗学科合理的考评体系

在教育理论中,考评是维系品质的保证。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课程考评方式主要是:一方面遵循音乐治疗课自身学科和课程属性规律,另一方面遵循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的规律。在统合上述两个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教育评价理论及国内外音乐治疗人才评估方法,充分发挥考评的检查、管理、导向和促进作用。对传统单一考试方法进行改进,以下是考评方式的几个方面。

1.从传统目标、结果取向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

目前,音乐治疗类的课程采用闭卷为主,开卷为辅的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仍是普遍做法,它是典型的“结果取向评价”模式。它重视的是教育结果的实现,忽视教育者自身因素,以及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音乐治疗类课程采用此评价模式易造成学生的知与行分离,从而影响音乐治疗类课程的实效性。建议在今后,采用“发展性评价”模式,强调学生个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评价目标应着眼于未来发展。应采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的科学的评价模式。发展性评价理论对音乐治疗类课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治疗类课程要敢于将发展性评价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使考评成为促进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素质的动力。

2.对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两个过程实施考评。

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结合改变了以往音乐治疗类课程以“听”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将理论与体验、学习与实践两大环节结合起来培养人才。以前,音乐治疗类课程实践教学因受场地、师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使得音乐治疗类课程只能局限于课堂内的听讲上。鉴于此,音乐治疗类课程要以考评环节为突破口,依据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专业实践教学场所——音乐治疗室中,形成音乐治疗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突出实务操作考核权重,使考评立足于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两个过程。

3.实现由校内教师单向考评向校外教师双向考评转变。

校内学习和治疗室操作与校外社区、敬老院等实践机构相结合,强调发挥校内和校外的各自优势以培养人才。校外实践单位参与音乐治疗类课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顺应了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又有效弥补了传统单一教师实施考评的不足。

4.考评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突出“音乐治疗特色”。

当前音乐治疗类课程依然沿袭了音乐教育的做法,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结合特征不明显,滞后于中外音乐治疗的教育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仍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与实践教学倡导的“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相背离。因此,需要改变考评内容重教材理论的趋向,根据音乐治疗教育自身的特色,将考评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查。

总之,考评是“杠杆”和“指挥棒”,考评的改革可以带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育内容的变革。促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继续和深入,使高等音乐教育背景下音乐治疗人才(教师)培养模式趋于完善,使音乐治疗类课程能更好地适应音乐治疗人才(教师)的培养。

注释:

①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no3.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

[2]许凌.中外高校课程设置比较[m].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3]曹翎.简论对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6).

[4]冯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3(1).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2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音乐治疗师资培养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及儿童康复等机构需要具有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治疗能力的综合性实用型专门人才――音乐治疗教师,而且这种人才的能力愈来愈突出地表现在岗位或技术领域中的操作性和适应性上。笔者立足特殊教育学校及用人单位所需,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治疗教师,使其在未来工作中具有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并对特殊需要儿童实施干预及研究的能力,构建一种能够突出高教性、师范性、职业性、技术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的依据

音乐治疗人才是在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治疗方向中培养起来的,此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娴熟的音乐技能,还要有运用音乐进行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以及将音乐和音乐技术运用于“临床”的经验。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使之成为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教学是实现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特殊教育事业的现状和需求,要求每个音乐人才具备多元化能力,亦是当今用人单位要求的趋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治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治疗技术、文化素养及音乐治疗“临床”操作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提高、实现理论和技术的对接、整合与转换,因此,当强化实践教学时才能使学生达到培养的目标要求。

其二,实践教学是音乐治疗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音乐理论和音乐治疗基础理论的教学,只是实现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专业设置和课程培养预期目标的一个部分。而实践教学的贯彻和落实,将直接影响此专业和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三,实践教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学校的声誉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与教学质量分不开。当学生具备较高的音乐及音乐治疗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这就要求在音乐治疗师资培养过程中充分、正确地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顺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技术和能力培养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音乐治疗师资培养的教学质量,形成一个科学培养音乐治疗师资实践教学的体系。

二、实践教学的原则

音乐治疗本身就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加之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和工作初期的难适应或难胜任,实践教学就成为提高音乐治疗学生培养质量的首选方法。现今的音乐治疗师资培养,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素质、技能和运用能力的掌握。而在今后的特殊音乐教育治疗性音乐活动中,则是以音乐为媒,有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最大限度地帮助残障学生增强心理能力和生活技能。这就要求音乐治疗师资的培养,将学生的学习目的与操作、思想与需求有机地结合,消除学生心中和实际“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疑虑,促进其自我觉察、自我进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和自我体现,学会学习、合作、解决及自我成长。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目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音乐治疗实践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音乐治疗活动创编、音乐治疗方法及实际运用能力等目的为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的进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在结合学生现状及所学专业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把学生需要的、想学的技能教给他们。

由于音乐治疗学生将面对的是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多种问题,即便是一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也会存在不同的内在成因和外部表症,这些特殊性和差异性更凸显出干预过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要以学生的能力拓展为中心成为教学关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面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的“新技术”,尽量消解和释放学生开展工作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切实提高学生治疗手段的指向性和适配性,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干预技术的拓展能力。

实践教学必须抓住音乐治疗干预技术发展的脉搏,提高学生对音乐治疗干预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校的学习又是阶段性的,要培养学生终身化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治疗技术的关注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中心是培养的学生在今后的特殊音乐教育工作中,兼具音乐教师和治疗师双重身份。我们必须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课题的设置,为学生选配合适的指导教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密切联系实际原则

密切联系实际是在“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上的拓展,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音乐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的实际、学校现有和发展的实际。从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怎样的特殊音乐教育及治疗性音乐技术的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实施音乐治疗干预工作中存在什么样的技术难题,从中选择出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急需做的或学生能做的实践课题,既为特殊教育学校及其他用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又为音乐治疗学生提供实战演练的机会。

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是指在课程学习中的自我觉察实践、特殊教育学校和社会中对特殊需要者的观察实习、音乐治疗专业技术的实习、毕业前综合能力锻炼实践等环节,要安排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特别是毕业生将主要面对特殊需要人群,开展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仅仅依靠院校内部练习是不够的,更需要尽早走上社会和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以培养符合各用人单位应用型的合格人才。这需要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主动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机会,以及组建实践基地等形式,促进实践教学稳定的发展,从而保质保量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

因此,必须树立音乐治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观念,积极开展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起以学生自我觉察教学体验为基础,专业教师督导实验为取向,学生毕业前全面实践为重点的音乐治疗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通过此体系的培养,有助于兼具双重教师之职的学生对所需知识的掌握与他们在某特殊需要具体领域种专业个性的形成。

三、实践教学的建构

大学之前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向的教与学的形式,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方式,某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权利,认为只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完成就可以,至于将来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会关心。大学时代的学习和生活则完全不同,特别是高等特殊教育音乐教育(音乐治疗方向)学生,对各类特殊需要者的接触、了解甚少,甚至完全没有。要完成学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有毕业之前的综合实践是不够的,因此,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势在必行。

1.舞台实际唱奏实践

即舞台上的演唱、演奏的表演。在音乐治疗中治疗师不仅要长时间地奏唱,还要密切关注治疗对象的反应,随时对音乐的奏唱进行再创作。舞台上的唱奏表演通常要求表演者不视谱而背奏唱,背奏唱的目的是要求表演者将注意力从视觉信号中解放出来,全神贯注于音乐展开的听觉之中。这一训练有助于音乐治疗教师通过听觉器官的感受随时再创作音乐,观察被治疗者在音乐刺激中的变化和反应。舞台表演还可促使学生奏唱技术的熟练和过硬,有助于音乐治疗教师在治疗中为特殊需要者提供美好的音乐奏唱技术,提高被治疗者的兴趣和参与度。舞台表演亦可促使学生积累音乐合作的经验。

2.理论教学中的实践及了解特殊需要者

音乐治疗是一门融合多重学科于一身,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感受甚远,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的成效,也会降低适应工作的能力。音乐治疗基础理论涉及心理学、医学、行为学等与学生个体经验较远,让学生学习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没有太大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专业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理论教学与学生参与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感性体验,例如音乐对生理的影响:让学生选择放松、舒适的姿势,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自己的脉搏数并记下来,再将听过音乐之后的脉搏数记下来进行比对,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脉搏数发生了变化。这一简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明显地测量到音乐的刺激对生理的影响。教学中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动力,学习效果更好。与此同时,组织学生每周定时定点地联系单位,了解、熟悉特殊需要者,从形式上接触和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关爱和接纳,为巩固专业思想、服务特殊需要者及开展音乐治疗评估、实施干预奠定基础。

3.开展多元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职业能力,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如体验式实践教学、角色和演示扮演实践教学、临床实际操作实习及综合实践(毕业前实习)。由于音乐治疗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在培养音乐治疗师资时必须使其不断地在课堂或特定场所锻炼他们实际治疗的操作能力,解决自身的心理、情绪或人格方面的问题,在督导过程中获得自身音乐治疗的体验,成为音乐治疗老师。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此实践中个人得以成长。即使学生有较深刻和系统的内心体验,了解音乐治疗自己内心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前提下,再解决他人的问题。演示和角色扮演的实践教学,即学生通过扮演治疗对象、治疗师演示音乐治疗的步骤和方法与技术,让学生熟悉音乐治疗过程和熟练音乐治疗技术方法,此教学实践中的体验或治疗可随时被叫停。演示和角色扮演的实践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临床实际操作实习及综合实践,是去特殊教育学校和有特殊需要者的场所,以治疗为目的,实践过程为系统的、不可随时中断的治疗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因此,把音乐治疗专业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优点在于:(1)有利于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或毕业设计阶段就具有上岗能力;(2)有利于特殊音乐教育学生个性的发展;(3)快速适应各用人单位的需求和音乐治疗技术的发展步伐,同时符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规律,是一个相对规范、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总之,音乐治疗师资培养的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为兼具音乐教师和音乐治疗教师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1).

[2]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135-136.

[3]曹翎.简论对音乐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6).

[4]孙保亮,张辉.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92-93.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3

1.改进管理模式和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我国特殊教育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大多以娱乐为目的,虽然音乐教学可以给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来快乐,但是这样的音乐教学并不等于高质量的音乐学习。所以,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都要对特殊教育中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重新的认识,要重视音乐教育对于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康复以及生理恢复的作用。因此,要加大财力投入以及人力投入,改善特殊教育的音乐教学环境,鼓励学校的音乐教师对课程所有内容进行自觉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对学生认知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特殊教育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音乐课堂要走出教室人们都对课外活动的意义了如指掌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陶冶自身的情操,音乐教学同样如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方便教师以后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课外活动是对校园文化生活的补充,因此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合作及交流,发现其他学校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本质上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3.结合音乐治疗开展教学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治疗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在音乐治疗中都会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身为音乐教师,必须要对音乐治疗理念进行学习和掌握,灵活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将音乐治疗与音乐教学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及时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绪变化,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将学生身体和心理特征作为出发点,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需求,从本质上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结语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4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音乐治疗启示策略

在特殊教育领域,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根据笔者在音乐教育中的实际工作经验,音乐治疗在脑瘫孩子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尤其是通过混合各类音乐手段,对于推广音乐治疗的教学效果,改善脑瘫学生的心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治疗是“康教结合”的完美体现

特殊教育领域强调“康教结合”已经成为共识,而音乐治疗因为综合了音乐教育和康复而被冠以“特殊教育的一朵奇葩”,不仅有利于教育,也有利于康复。关于音乐治疗的定义,目前权威的定义是由美国前任音乐治疗协会主席K・Brusica提出的,他认为音乐治疗(musictherapy,简称mt)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的康复原理是音乐的声波振动会引起耳朵共振,还能引起人体其他器官的振动,当音乐的声波振动和旋律符合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时,人体和音乐就“和谐”了[1]。

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是不可缺少的经典学科之一。随着随班就读实践的快速推进,特殊学校的教育对象在结构上发生了或发生着巨大变化,经典音乐教育不完全适应特殊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及其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混合式学习”正日益得到国际教育界重视,“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ming)原意是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将传统学习形式(如会议、实验室、书籍等)与其他学习形式结合起来加以运用[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的“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音乐治疗的内容上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理论既对施教者也对受教者产生效用,受教者的学习方式包括上课听教师讲解、参加小组讨论、独立演唱、与同学一起合唱、上网查找音乐资料、看光盘、打电话唱给家人听、写音乐日记、音乐剧等各种形式完成音乐疗程等。为达到不同的治疗目标或同一治疗目的,学习者可将多种音乐方式混合。无论是将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进行混合,还是将学习资源、学习方式进行混合,只有对“混合”的内涵有所认识,音乐治疗师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混合式音乐治疗的活动,并潜移默化地,自觉地将混合式学习的思想融入到音乐治疗中。

(二)混合式学习理论在音乐治疗的形式上的应用

从某种程度而言,音乐治疗是一种音乐素养的学习,是一种健康心理状态的习得,因此应突破以聆听音乐为主的音乐治疗传统手段,引入更多的音乐治疗手段。如混合式学习理论提出的网络手段也是值得借鉴的。网络音乐治疗打破了传统音乐治疗的单一面对面的治疗模式,使得脑瘫孩子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音乐课程和治疗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把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与黑板结合进行授课,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康教结合的作用。

三、混合式音乐治疗脑瘫的途径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研究显示,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目前临床治疗也逐步走向多元化、综合化,以期最大限度地纠正其缺陷,发展其各项功能,使其融入社会并能独立生活[3]。

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引入音乐治疗脑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脑瘫孩子特点是肢体障碍、语言障碍和脑功能障碍,脑瘫孩子在智力上一般较为正常,混合式学习能够从不同渠道和角度激发脑瘫孩子的运动神经、语言神经和脑神经。

在音乐治疗的类别中,主动性音乐疗法是最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理论特质的。主动性音乐治疗法,要求患者亲自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和音乐治疗手段,包括演唱、演奏和音乐技能、音乐气功、音乐电疗等。这其中包括了如奥尔夫音乐治疗法、阿尔文音乐治疗法、诺多夫.罗宾斯音乐治疗法、音乐气功、音乐电疗等等。音乐舞蹈、音乐游戏、音乐绘画、乐曲演奏、戏剧表演也是一种主动治疗的方法,它能够积极促进患者的自我表现和彼此的交流[4]。

1、混合各类音乐手段

目前在治疗脑瘫的音乐实践中,参与式音乐治疗是很重要的一种,它主要是让脑瘫儿童参与到演奏或表演音乐作品中来,并不要求脑瘫儿童在技能上有多么高的水平,主要是让孩子通过混合创编、肢体表演、演唱、乐器演奏等各类音乐手段来完成音乐素养培养和康复的作用,参与式治疗多应用在学校、幼儿园、精神病院。

2、混合心理剧和音乐

心理剧是一种独特的整体治疗方法,它具有几乎是无限的潜力,可以结合所有的艺术――戏剧、音乐、美术和舞蹈。心理剧的根本目标是启发人的自发性和创造力。心理剧和音乐结合起来,其结果是一种混合形式。这一结合的产物是这两种形态的不可分割的组合体,与单独实践的心理剧相比增加了内容。

3、混合音乐电疗和音乐气疗

混合音乐电疗是将唱片或磁带所发出的音乐信号经声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采用电极将电流倒入人体。其作用原理是将音乐电流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发生很复杂的生理和治疗作用。音乐气功疗法既指在练气功的同时,辅以相应的音乐;也指以声音为主导,不同的声音与不同的脏腑共振,流通不同部位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以上混合式音乐治疗是综合运用了2种或2种以上手段实施特殊教育,从而达到康复和教育结合的目的,其效果和科学性需要在日后的音乐治疗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

四、混合式音乐治疗的策略实施

针对脑瘫儿童,混合式音乐治疗需要很强的长期长效的功能训练,因此须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和音乐康复理念融入课堂。

(一)充分了解脑瘫孩子病理特点

作为音乐教师,专业的知识是基础,但是同时掌握孩子康复的技能,了解孩子,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师,在每学期前和学期末,都要制定好每个孩子的评估和评测材料,孩子入学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会给每个孩子在音乐素养等方面做一个能力评测,并将详情记载入册,这样方便与学期末的评测结果做对比,这些材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检测,更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有效监测。

(二)注重混合式音乐治疗的科学性

各种音乐活动为智障学生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安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的体验机会,这些体验对于提高智障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是很重要的。现阶段,获得知识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8]

(三)强化对脑瘫孩子的言语功能的弥补

要发挥混合式音乐治疗弥补孩子们言语功能的缺陷,因为脑瘫的孩子很多发音功能都存在障碍,因此课堂上常规的练声对歌词的演唱有很大的帮助,混合式音乐治疗强化了孩子们的发音功能,教师会引导他们用夸张的嘴形、正确的换气方法,唱出来,念出来。因此,混合式音乐治疗的每个环节对于脑瘫孩子都显得尤为重要。

(四)突出网络手段对脑瘫儿童各项功能的弥补

网络手段也是实施音乐治疗的重要途径,脑瘫儿童通过网络手段去搜寻、下载、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是主动音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实施过程中,既能对脑瘫儿童的语言、心理、运动产生刺激,从而有利于弥补脑瘫儿童各项功能。

长期以来,对音乐治疗的误解主要是听音乐为主,应该纠正这种误区,音乐治疗是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治疗手段,如听、唱、器乐演奏、舞蹈、美术等,而不只是听音乐[6],要加强混合式教育理念对音乐治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优美旋律为何能成为“灵丹妙药”[n].羊城晚报,(B18).

[2]孙静.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研究[D].2009.

[3]于海波,刘永锋,吴立雄.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小儿脑瘫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8(12):1093-1095.

[4]汪佳蓉.注意力问题儿童可视音乐治疗策略的研究[D].2009.

[5]新华社.音乐疗法日趋流行[n].广州日报.

[6]梅塞德斯・帕夫利切维奇.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5

关键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

分类号G760

近年来,“医教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方面,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把“医教结合”纳入到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和工作文件中,并且进行实验和试点。另一方面,各地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学者正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开发与实施康复课程。上述探索有的是在教育部或地方项目指导下进行的,有的是学校自发组织的。然而,也有人对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提出了一些质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分析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内涵和积极作用,以期更多特殊教育研究者和教师能对“医教结合”实践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深入思考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特殊教育实际工作。

1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

1.1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需求突出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0-14岁残疾儿童总数为387万人,其中0-6岁残疾儿童141万,6-14岁的学龄残疾儿童246万。这些残疾儿童大多是学校教育的适龄对象。由于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这些疾病不能像肺炎、腹泻那样等儿童身体康复了再上学,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因此,这些残疾(病患)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都具有康复的需求,尤其是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的39.9万名特殊儿童,他们具有更加突出的康复需求。

1.2特殊教育学校的对象改变及困境凸显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聋校的规模和听障学生人数正在萎缩,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障碍程度严重;障碍类型多样化,包括:中重度智障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等;多重残疾儿童增多。例如:某培智学校2001级9名学生中,构音障碍3人,不能说话,重度自闭症2人,严重多动症2人,其中一人还伴有抽动症,脑瘫1人,呈“剪刀腿”步态,行走困难,1人为唐氏综合症患者。目前,培智学校几乎都是类似的情况,以致原有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难以凑效,学校陷入了课堂集体教学难以进行,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难以实施。教育效果无法体现的困境中。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这种变化以及困境,势必引起特殊教育模式的改变。

1.3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与支持体系缺失

在美国等特殊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不仅要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还要提供听力学、言语语言病理学(St)、职能治疗(ot)、物理治疗(frr)和心理服务等相关服务,并且建立早期疗育服务体系。在其实际工作中,康复治疗(含ot、pt、St)等专业内容以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的形式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以满足特殊学生的多种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而我国特殊教育的相关服务未受到应有重视,相应支持体系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康复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特殊教育主要由教育机构提供,它们分属于卫生、教育两个不同的系统,彼此相对封闭、相互分离。

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教学的困境以及相关服务的缺失,人们近年来开始反思康复与教育分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特殊教育改革对策。比如,儿科专家、上海市副市长、原教委主任沈晓明教授指出,这种相互分离的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残疾儿童个体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与康复,二是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医生和教师各念各的经,康复治疗不能有效为教学服务,提出应大力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并将其视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

1.4医教结合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后,一些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基于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这一初衷,不断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探索和康复训练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之一。要求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及类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把康复训练课作为培智学校的选择性课程,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性支持。《“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及配套文件和资金等的落实,改善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训练设施的配置,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2011年、2012年、2013年教育部都把“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实验和试点”作为年度特殊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推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发挥了积极影响。2011年4月授牌的18个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正在进行的实验探索,2013年1月“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结题,并总结了成果,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前期实践、有利条件以及成果可以说明,由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康复与教育的双重任务”、改变“康复与教育”二元分离模式的“医教结合”实践探索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行途径。

2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涵

最初,“医教结合”作为一种较固定的提法,是“医学手段与教育手段相结合(注:在特殊教育、康复医学领域)”或“临床医疗与教学相结合(注: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等通常含义的简称。目前,“医教结合”已经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门名词,其内涵为许多特殊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所关注。

2.1“医教结合”的已有论述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地区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和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的理念、内容和手段,力求科学、有效地对残疾孩子进行教育和干预,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并称之为“医教结合”。

在目前实践中,人们已经对医教结合进行了一些论述和总结。有的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医教结合是一种简称,它应当包括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多种干预、潜能开发等内容”。有的站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角度,认为“‘医教结合’就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学者同样认为,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是两个重要的手段。因此,聋儿康复中的“医教结合”,是指两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统一的模式,并使两者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人试图对“医教结合”进行较全面论述,指出:医教结合是指采用医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残障儿童实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其中“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此外,也有一些围绕“医教结合”的目标和意义来展开的论述,比如上海市相关文件指出,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疾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这些论述从多个方面阐释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反映出它是一种综合、跨学科、跨专业的理念,突出体现了特殊教育实践需要整合运用教育和医学的内容手段的思想。但这些论述都没有全面表述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含义。即使有人试图全面论述,但并未形成共识。

2.2“医教结合”的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目前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定义的表述值得进一步梳理。尤其是,有必要给出一个在学科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实践、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有利于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的定义。从前面的论述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可知,目前特殊教育实践中所提的“医教结合”都共同指向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但是,具体含义可有特指和泛指之分。

2.2.1特指的含义

现代医学可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四类,有上百个亚学科。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主要是指其中的现代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中主要采用此特指的含义。

由于康复概念更新、全面康复思想的传播,康复医学范围逐渐扩大。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康复医学强调应用各种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手段,对残疾者进行身体、心理、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训练,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与以往相比,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对象包含了残疾儿童;其手段扩展到工程、心理、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康复工程、艺体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咨询、社会服务等;内容已涉及到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种人体功能障碍。由于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在内容和手段上都涉及运动、语言、认知、心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或称课程);在对象和目标上又都指向使残疾儿童的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尽量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两者也都有神经可塑性(或关键期)、行为主义理论、身心发育(或发展)理论等相同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的天然基础和必然性。

对于学科结合而言,“医教结合”是一种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深度合作的理念和追求,即这两个交叉学科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以促进两者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来说,“医教结合”是一种基于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与教育的综合服务模式,不同于一般学校中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基于医院为病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模式。它具体是指整合教育、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手段,主要为教育机构里学前及低年级(1-3)特殊儿童、以及其他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它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梳理和统整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学科间交叉重叠、相同相通的知识技能,以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导向,分别从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学习能力和运动等领域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

2.2.2泛指的含义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一般泛指与特殊儿童相关的医学领域和特殊教育的全面结合。其中相关医学领域包括:儿科、其他临床科、康复科、保健科、护理科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内容涉及到特殊儿童的筛查、诊断、临床医疗、康复治疗、护理保健、建档、转介、综合干预等工作。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只有与这些工作良好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可以认为,上海市《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及其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所采用的是“医教结合”的此含义,体现在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制度建设、实践工作(内容、手段、服务流程等)、队伍建设和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中。这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已在上海全市各区县普遍展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对比特指和泛指的含义可知:两者并不矛盾。特指的含义是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核心,泛指的含义包括更宽泛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容,其外延比特指含义更大。无论是特指还是泛指的“医教结合”的论述,都对特殊教育实际工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2.3“医教结合”的做法

整合分析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和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相关表述及实践内容以后,本文认为目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低龄段在校特殊学生的康复训练;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安置与综合干预的服务机制建设;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工作制度;医教结合的专业队伍建设;医教结合的特教课程改革;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等。整合分析这些内容,从特殊教育学校、政府两个层面来看,目前较成型的一些做法有以下几个。

2.3.1引进个别化康复的内容与方法,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计划

个别化计划是特殊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特殊儿童与青少年的特殊教育需求正是通过个别化计划的拟定与实施得以实现的。个别化康复是康复医学所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某些方面功能或能力的系统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对其进行个别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的过程。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开展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听觉(指聋校)、言语、语言、认知等康复训练的实践探索,以此验证和探索特殊儿童个别化训练的有效方法,促使教师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听觉康复、言语康复、语言康复和认知训练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教师实施个别化言语、语言、认知等训练的实践能力,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和训练的工作,从而为提高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沟通和认知能力等奠定扎实的基础,增强其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

2.3.2注重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前聋儿的康复教育中,“医教结合”实践以聋儿康复教育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为依据,在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教育,将集体语言康复与个别化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采用强化听觉、言语训练的主题教学活动,渗透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六个康复活动以及生成课程等集体康复教育形式,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聋儿的各种技能,使得聋儿得到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实用语文(数学)”或“生活语文(数学)”,以及培智学校改革所强调的“综合课程”或“主题教学”都注重课程的功能性。功能性课程强调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整合,重视内容选择的生活意义。在培智学校的低年级课程教学中,“医教结合”实践将言语康复、认知康复方法与生活语文教学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2.3.3加强制度、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采用“建立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成立特教专职康复教师队伍、专兼职的特教保健教师、专兼职的巡回教师队伍;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医教结合工作的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康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具体做法,以保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工作开展,保障特殊儿童发现一诊断一安置工作网络的运行。同时,采用“建立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转介、安置运行机制;建立残疾儿童确诊和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明确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责;建设残疾儿童信息通报系统;设置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加强康复课程建设和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等具体做法,以规定残疾儿童“发现-诊断-安置”的工作流程与方法,确立“定向转诊-定点确诊-回访上报”及“医教结合综合鉴定-科学安置-统筹实施康复与保健”的工作模式。最终建立起残疾儿童发现-诊断-随访-安置-综合干预等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并不断完善。

3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积极作用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残疾学生的发展,使之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有助于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而言,实施“医教结合”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3.1转变特殊教育观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

教师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在特殊教育中所能起的作用很有限。比如有的教师以往在面对不会开口说话或口齿含混不清的听障学生时,“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对聋童发不出或发不清楚的音往往束手无策,常常只能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一味地让聋童反复模仿”,效果往往很差。通过“医教结合”实践,教师可以学习康复技能,会知道说话困难可以从呼吸、口唇舌运动、发声和构音等方面去找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言语训练方法,从而具备一些疗育结合的新思路和办法。“医教结合”实践可以使教师在特殊教育观念上逐渐走出那种“教育是万能的、是无所不起作用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现代康复医学的认识,提高对残疾儿童康复过程、康复需求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先医后教”、“医教分离”的认识和做法,逐渐采用“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务实做法。

“医教结合”实践也能使一些特殊教育学校逐渐认识到,在面对中重度特殊学生时,学校的职能定位不只是单纯的学科教学和知识传授。提供康复训练,满足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有些自发探索康复课程的培智学校中,康复课程正逐步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

3.2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特殊教育中的新问题

训练器具、假肢、矫形器、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助沟通系统、电子导盲杖等现代科技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残疾儿童身上及学习生活场所中。这些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给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何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辅助设备的作用,帮助残障学生改善生存和生活状况?如何教会残障学生或家长使用这些辅助设备?如何利用这些设备更好地为残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们面临的新问题。

“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能帮助学校和教师逐渐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实践操作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一些可在学校环境和教学中实施的康复方法与技术,充分发挥学校所配备的基本康复设备、器械,以及残障个体所适配的辅助设备的作用。还可以和其他专业人员配合,通过教育、康复与医疗(与医生配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残障学生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目前,一些较先进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的手段方法已运用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中。与一些传统的方法相比,这些手段方法可以提高特殊儿童参与教育训练的兴趣,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及时地反馈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

3.3推动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提升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是基于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领域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前人探索的成功经验而展开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探索证明了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发展的有效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比如,有人将目前国内常用于医疗康复机构的“引导式教育”引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并进行1年的随访评估,得出“引导式教育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儿童上肢、下肢和躯体、及平衡功能的改善,并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有实践者指出,“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既促进了孤独症学生的身心康复进程,又能满足他们接受教育的需求。“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全面康复的一种趋势和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而自2001年起开展“医教结合”试验,探索一种更科学、对残疾孩子的发展成长效果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哈尔滨燎原学校,更是得到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肯定:“哈尔滨燎原学校以“能生存、会生活”为办学目标,通过医教结合等创新模式培养智障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融入社会,事迹感人”。

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证明: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医教结合”探索,对残疾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将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推动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省情和各校校情的特殊教育实践模式的提出,推动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4总结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6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0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就诊确诊为孤独症的60例患儿,除外其他类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特定性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及继发的社会情感问题,伴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和Rett综合征等。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再采用系统随机分为头电针结合特殊教育组(治疗组)和特殊教育组(对照组),每组30例。按照纳入标准,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研究。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由院内专家专人负责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孤独症”的诊断标准,符合iCD-10中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1.1.3纳入标准第一诊断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或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治疗;年龄在2.5~6岁之间,性别不限;能够坚持系统的康复治疗;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4排除标准

第一诊断符合孤独症诊断标准,但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在治疗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治疗;年龄<2.5岁或>6岁;伴有癫痫发作者;合并严重感染、心肺疾患或有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不能够坚持系统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1)头电针治疗:①第一组穴位:百会、四神针、神庭、本神;②第二组穴位:头维、上星、定神针、脑户、脑空。刺法:选择华佗牌针具30号1.5寸(40mm),选好穴位平刺进针,沿皮刺入帽状腱膜下1~1.5寸。百会、神庭、本神由前向后沿头皮刺入,四神针针尖向外平刺,头维、上星向后上方沿皮刺入,定神针由上向下刺入,脑户、脑空向下沿皮刺入。紧贴骨膜行针,针深近25mm,以抽气法运针10次,行强刺激,以针下有向内吸附感为度,留针2h,前30min百会、神庭、本神、头维、定神针穴给予电针(华佗牌SDZ-Ⅱ型电子诊疗仪)治疗,选用连续波,输出频率1~100Hz可调,输出电流≤50ma,电针30min后停止,继续留针期间坚持带针功能训练,行针3次。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穴位每次选择一组治疗,每天1次,隔周交替使用。(2)特殊教育:对异常行为矫治包括正负强化、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正强化正确选择要强化行为,有效选择强化物,逐渐脱离强化程序;负强化应明确目标行为,选择适当厌恶刺激,选择警告刺激,尽量减少不良行为产生诱因。根据病情制定个体行为矫治方法,每周治疗6次,每次40min,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接受上述特殊教育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治疗前后评定总有效率。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由评估师从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5个能区进行评估。评估人员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专业学习班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严格按照量表内容评估。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aBC总分降低>5分;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aBC总分降低3~5分(含5分);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aBC总分降低≤3分。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BC量表治疗前不同能区功能比较

治疗前分别从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5个能区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两组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

2.2aBC量表治疗后不同能区功能比较

治疗后分别从感觉、交往、运动、语言、自理5个能区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不同能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2.3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

3讨论

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刻板重复的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行为综合征。其行为异常影响日常交往能力,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无疗效确切的药物治疗及训练方法。国内治疗该病主要以特殊教育及康复训练为主。现实是患者治疗周期长,起效慢。我院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临床特点,结合我国传统中医针灸的优势,以“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为治疗法则,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将中医针灸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来改善孤独症患儿异常行为,提高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孤独症原发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尤其与人的情感行为、智力活动、语言功能等关系紧密[5]。而脑为人体生命中枢,主管人的各种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头穴主要通过针刺头部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相关的记忆、思维、语言等头皮相应投射区,可起到加快投射区域局部血液循环,迅速建立起脑血管的侧支循环,增加脑组织的血氧供应量,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改善语言、适应行为障碍等疗效。其次,研究发现头皮穴位也是磁场的聚注点,针刺可以直接改变和影响生物的电磁特性,发挥调整中枢机能的平衡作用[6]。针刺督脉之百会穴,脑的精气能输注于百会,并循督脉环转而敷布头盖。清代张志聪注释说:“谓督脉之百会,督脉应天道之环转复盖”,可调节大脑功能;神庭为督脉脉气所发,为脑内元神所藏之处,主治与神志有关的病症。本神足少阳胆经脉气所发。《内经》说:“胆气升,则十一脏皆升”;“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五脏皆分主神志,故为神之本”。头维、上星、定神针位于前额部,而大脑额叶又是情感智力所在,局部取穴治疗情绪行为、智能障碍疾病,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功效;四神针位于四神聪之外侧,其在脑的投影区域更宽广,针尖向外平刺,扩大刺激范围,镇静益智,提高疗效。脑户,督脉之经穴,交汇于足太阳。《难经》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本穴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出入脑中之门户。脑空为通脑之孔窍。此二穴为调整脑络之气的要穴。针刺采取运气法靠指的暴发力向外速提,而针体不动,如此反复,强刺激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即时效应。其次,采用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促进气血循环等作用,选择连续波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加强针灸对穴位的刺激。

临床预试验资料表明,头电针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个别患儿进针时触及毛细血管,拔针未急按针孔,出现头皮血肿或出血,及时按压处理,未留有特殊不适,且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证明头电针治疗安全有效。特殊教育采取正负强化、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环境的影响可改变神经元的大小、脑结构总体重量、个别突触的数目和结构,并增加神经元间的连接和神经通路。学习和训练可以改变神经元的反应性,这种现象在大脑皮层是普遍存在的[7]。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7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

过去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病症比较特殊,对于住院精神病患者通常给予强制的治疗与护理,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来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精神状态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与理解。精神病患者的病症特点比较特殊,大多数患者病情持久,极易发作,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与治疗,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还会影响治疗进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早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康复出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院对精神病患者除了给予基本的药物治疗之外,并给予专业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60例患者均为2011年5月~2014年4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本组60例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23~60岁。入院后对患者及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加强护理。

1.2护理方法精神疾病的护理相比普通疾病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护士除了要熟悉掌握常规的护理技能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心理素质,同时必须掌握精神科护理的一些专业知识等。本院对于精神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这样全面专业的护理措施,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使得本院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1.2.1常规护理①要做好精神科患者的服药护理工作。药物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住院期间患者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药物缺乏了解和认知,甚至有的患者会有被害妄想症,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藏药、拒绝吃药的行为,这样直接增加了护理难度,对于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更是增加了经济负担,最主要的是将影响整个治疗进程以及治疗效果。作为精神科护士,要根据患者拒绝服药和藏药的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指导,消除患者藏药和拒绝服药的因素,保证药物按时、按量的让患者服下。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服药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还能够减轻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②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症的特殊性,确保病区设施的安全,保持病房的清洁干净,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加强患者营养,鼓励患者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等[1]。

1.2.2心理护理精神疾病大多是由患者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所以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院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情绪相对稳定的患者采取集体心理护理的方法,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对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关心和热心,认真解决患者心中的各种疑惑,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够充分的信任自己,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鼓励患者正确应对疾病。总之,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适应住院环境、缓解焦虑情绪以及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2.3健康教育精神病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及智力水平普遍下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患者一时接受不了太多的健康知识。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将其进行分类,全面、细致的从各个方面实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①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讲解清楚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饮食方面要鼓励患者营养均衡,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让患者逐渐认识到健康知识的重要性。②要多组织一些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比如在住院区多贴一些健康知识的宣传标语,让患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知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③多举办一些集体的娱乐活动、比赛等,让患者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从而增强患者的参与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促进患者尽快的回归社会。

2结果

本院的60例精神病患者经过常规的药物治疗,配合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治疗期间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引发的突发状况。

3讨论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给予必须的药物治疗以外,专业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症的特殊性,对于精神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满足患者以及家属的合理需求。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能够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加强对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8

关键词:残疾人 西方特殊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概念是18世纪德国等西方国家在盲、聋哑、智力落后教育训练成功后,在19世纪初成立的异常儿童专门教育机构,出现了“特殊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本文拟立足特殊教育之狭义上的残疾人教育,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揭示西方特殊教育的内涵。 

 

一、西方特殊教育内涵的历史根源揭示 

 

当前,对西方特殊教育的起源有一个似乎不证自明的结论,即特殊教育源于普通教育,认为是“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无法发挥其完全功能的自然产物或教育进步的表征”。然而,通过对特殊教育产生的根源考察发现,特殊教育具有政治思想、医学/心理学和基督教的深厚始发性根源。从源头上看,特殊教育并不是教育派生体系,而是随着政治思想进步和基督教、医学/心理学发展,与普通教育结合而理性化的产物。 

 

(一)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思想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们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政治思想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及其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反映。政治思想作为核心的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特殊教育萌芽、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4~16世纪,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以来,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的权利、平等、自由、尊严、价值备受推崇,荷兰政治思想家格劳修斯提出与生俱来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人的生存权利和法律平等思想,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在国家政治建设中,1775年美国《独立宣言》对“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理论予以强调和保障;1874年法国《人权宣言》集中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人权理论。18世纪中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欧洲开始了对残疾人的教育训练,一些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家、医生、教师,开始开辟特殊教育的新时代。卢梭在《爱弥儿》中,从他的自然人性的观点出发,以人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观念提出,教育要遵从儿童天性,适应儿童的发展,并论述了盲人与聋哑人感觉器官代偿问题。狄德罗还专门著述《供明眼人思考的谈盲人的书》和《供健全人参考的论聋哑人书简》,论述残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问题。裴斯泰洛齐还亲自创办了特殊教育机构。可以说,文艺复兴以来,平等、自由的人权思想,为残疾人获得平等社会地位奠定了基础。残疾人开始具有受教育的资格和权利。随着人权思想在国家政治地位中的凸显,1789年法国政府承认了莱佩的聋人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意志保障。其后,18世纪,西欧各国在政治文明进程中,纷纷建立国家行为的特殊教育学校或对个体行为的特殊教育机构并予以国家承认。可见,特殊教育源起于人性解放、人权崛起,具有体现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平等权利的政治蕴涵。 

 

(二)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的雏形出现在16世纪末的医学训练。医学解剖学的发展,以客观的生物学为依据,指出了残疾的原因与实质,为残疾人教育训练提供了依据。1614年,瑞士医学教授菲普拉特杰尔就曾对残疾作出分类。16世纪末荷兰人阿曼,在医生工作的基础上,对聋人开始语言训练,出版了《说话的聋人或先天聋人可会说话的途径》,1770年著述《关于言语的论文》对欧洲聋人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末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内尔,指出了智力落后的病态;依塔尔第一次用实践证明了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他对野男孩维克多,采用设计环境、感官训练、医教结合等方法进行训练,其成功经验成了19世纪前半叶整个智力落后教育的基础。1840年瑞士人古根比尔建立了第一所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法国人谢根1846年发表了影响巨大的经典之作《智力不正常儿童的教育、卫生和道德训练》。洛克、孔狄亚克的感觉论提出让儿童学看、学听、学嗅、学尝、学触摸,

[1] [2] [3] [4] [5] [6] 

为感觉训练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洛克的认知理论和心理学观念改变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残疾人获得了接受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时,特殊教育实质上是医学/心理学医疗训练的性质和意义,主要由医生实施对残疾儿童的分类,以医学/心理学的医疗手段为主,开展医疗训练。法国人谢根甚至把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校命名为生理学学校,认为自己的教育训练是属于生理学的。但医学/心理学的医疗训练毕竟具有了教育的雏形,鼓舞了医生、教师开展教育的热情,医学模式与思想深深影响着特殊教育发展,至今许多国家仍然使用医疗教育学的概念。 

一战后,医疗康复的概念正式进入了特殊教育领域,力求以教育训练的手段使残疾人被损害的机能尽可能达到较好水平。特殊教育的着力点是关注残疾人病理学的根源、行为特点及其矫正补偿方法。其假设是,残疾是由个体生理、心理缺陷所致,而缺陷是能够测量和诊断的,采用医学训练是能够治疗和补偿的。可见,这种医学模式特殊教育以实证/经验主义为认识论基础,在西方科学文化中被广为重视,并迅速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特殊教育源起于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与缺陷补偿等属性特点的科学主义蕴涵。 

 

(三)特殊教育源起于基督教精神的发展,具有平等、博爱、仁慈的道德蕴涵 

西方特殊教育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基督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影响着特殊教育的产生。在欧洲中世纪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无法科学解释残疾问题。对残疾人的产生,多从先验的神性之学给予解释,’认为是报应、魔鬼、撒旦等。尽管在基督教早期,残疾人仍被拒绝成为教会成员,拒绝对基督教的信仰,拒绝参加教会庆典,拒绝向上帝赎罪。但到世纪中叶通过对旧教会制度的改革,教会思想逐步深人社会,并影响了社会政治制度。残疾人的教会教育开始作为个例不断出现,在早期残障人教育中,教会人士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纪末,西班牙修道士德乐翁成功地以小班级的方式教会聋童说、读、写。法国人莱佩在年至年获得罗马天主教士的第一个学位,他相信高僧詹森的教义至上主义,认为救济人类需要上帝的恩惠,并于年创办世界第一个聋人公共教育机构。至今欧洲一些宗教举办的聋校还以《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治好聋哑病人的故事作为教育思想与方法的经典表述。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9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育;干预

一、智障儿童的定义

智障儿童又称作弱智儿童。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级的阶段的称智力发育迟滞,从特殊教育的角度统称智力障碍。”

二、智障儿童存在的身心问题

(一)生理问题。有的研究明确的表明他们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如常态儿童,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智力落后影响了他们的活动,进而影响到身体素质:二是测量时,他们可能没有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力障碍形成原因不同,其身体形态就可能不一样。

(二)心理问题。智障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他们有如下一些心理问题:感知觉迟钝、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机械记忆力尚可;语言能力薄弱;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容易兴奋;意志力差;情绪变化快;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智障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但是,他们也会因为智障程度的不同及其他一些原因,显示出较大差异。同时智障儿童由于脑功能受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表现了与正常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而且缺乏适当的社会行为或伴有明显的社会行为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干预很重要。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干预,效果才更好。

三、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与干预

(一)智障儿童的教育疗法。教育康复的目标是让智障者最终能回归社会,并融入社会,以避免与社会脱离。律淑芬等人研究的114例轻度智障儿童,经20个月的内容包括感知动作训练、生活训练、基础文化知识训练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说明轻度智障儿童具有提高智力的潜在可能性,经教育康复后智商增长速度可达到正常儿童,而幼儿园效果最好,说明教育康复越早、效果越好。若能继续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完全可能回归到正常人群中来,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

(二)智障儿童的医学疗法。据调查,约95%的智障儿患有其他的身体或精神疾患,因此充分运用医学手段对这些智障儿童伴有的躯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刘绍曾等对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智障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按摩方法刺激神经、皮肤和肌肉,采用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等手段发展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恢复和发展肢体的功能。结果发现,上述医学手段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学习的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三)智障儿童的体育疗法。刘绍曾等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智障儿童反应速度、注意力、记忆力提高了,智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黄南洁等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体特征,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心率指标来控制有氧锻炼范围,而且认为运动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处方较为适宜。董静等提出,体育运动和良好的心理是可以促进智力发展的,尤其是对学前特殊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更加明显。学前特殊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脑发育,人的智力发展建立在人脑这个物质基础上的。对于智障儿童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改善智力水平综合疗法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智障儿童的音乐疗法。罔明认为,音乐可以有效地引导情绪反应,促进记忆力和交流能力以及社会和运动能力,智力障碍者对音乐的反应明显比其他教育或治疗方法更为积极。音乐治疗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的治疗法。吴巧云在实际工作中的亲身体验证实,音乐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在精神科疾病的治疗中可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配合药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杨宇还提出,音乐可以改善注意力,活跃思想,启发和丰富想象力及创造力,可以改善情绪,塑造人的个性,增强自我信心并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等作用。张义泉也证实,音乐疗法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疗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对智障儿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智障儿童的游戏疗法。王顺妹经实践证明,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游戏能帮助治疗者正确诊断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能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使他们对他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调节他们认识和情感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宣泄不良情感,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体验成功。

(六)智障儿童的综合康复疗法。智障儿童的康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多学科合作,。刘绍曾对运用医学、教育、体育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康复智障儿童手指功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智障儿童的手指功能各项指标包括握力、手指反应速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功能障碍取得了明显改善,很好地促进了智障儿童的整体康复。

(七)智障儿童的中医药疗法。中医学认为,智力低下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产生。多属虚症,以心、脾、肝、肾亏虚为主,精髓不充,精明之府失养;部分后天性患儿有因瘀血、痰浊阻滞脑络,致神明失聪者。李文权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智力低下146例,认为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刺激脑细胞生长,兴奋中枢神经和改善智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律淑芬,黄录碧,刘军,等.114例轻度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5,03(6):58-60.

[3][4]刘少曾,孙耀鹏,李满.体育与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1,ll(1):l1-15.

[5]黄南洁,刘少曾.智障学生有氧锻炼运动处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2):53-54.

[6]董静,郭敏.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86-188.

[7]罔明.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18(4):328.

[8]吴巧云.论精神疾病与音乐治疗[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01):52-53.

[9]杨宇.音乐疗法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05(8):56-57.

[10]张义泉.音乐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80-83.

[11]王顺妹.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40-3741.

特殊教育治疗方法篇10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库房管理存在漏洞。药库药房及科室在特殊药品管理上存在图方便、不按制度办事的现象,“五专”(即专人管理、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等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给盗窃、挪用、私藏特殊药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临床使用存在漏洞。临床个别医护人员利用职业之便,采取多开少用、开而不用等手段,截留、挪用部分特殊药品。规定要求回收特殊药品安瓿,但安瓿回收实际难落实,且相当部分的特殊药品并非针剂,安瓿回收对这些药品就起不到监管作用。按规定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才有特殊药品处方权,但在支队、大队、中队三级医疗机构绝大部分卫生技术人员不具备主治医师资格,但中队卫生包、军医背囊中都配有杜冷丁等特殊药品,特殊情况下又必须使用这类药品,使用中的漏洞也在所难免。

(三)出院带药存在漏洞。为方便患癌症、精神病等特殊病人病人的治疗,节省经费开支,医疗机构常根据病人的病情允许其门诊或出院带药,特殊药品也是其所带药品的一部分。这些特殊药品一到病人手中,用法、用量及甚至药品的去向都很难监控,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四)报废销毁过程有漏洞。特殊药品与其它药品一样都存在过期失效的现象。过期失效药品继续使用可能对病人造成危害,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理应严格报批手续,并在上级有关人员的监督下销毁,但有的卫生机构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及时上报审批或者在没有在上级有关人员的监督下私自销毁。最后销毁了没有、销毁了什么、销毁了多少不得而知。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或行政管理对特殊药品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负责管理使用的人员编配不足,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楚,造成工作忙乱、失误。编配的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差、不作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作风松懈,对特殊药品管理存有无所谓、出不了大事的思想。二是硬件设施不到位。舍不得花钱,药库、药房、科室及卫生队、中队卫生室设施简陋,未设立特殊药品专柜、双锁等硬件设施。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特殊药品从药库到用于病人,整个流通过程环节多,监管困难。监管机制不健全,制度难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二、危害

毒剧麻精神类药品管理不善,出现问题,可能给病人、医护人员、药剂管理人员及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特殊药品少用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量使用可能使病人产生药物依赖,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二)毁坏医护人员声誉。特殊药品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如果医护人员私藏的特殊药品流入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后果的,一旦查实,医护人员必将受到部队纪律或法律的制裁,毁掉自己的前程,同时也损坏了医疗机构和部队的形象。

(三)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特殊药品如果流入犯罪分子手中,可能被吸毒者当作吸食,也可能被犯罪分子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对策

为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堵塞漏洞,防止案件事故的发生,确保部队内部的安全稳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

(一)加强有关人员的管理教育。要加强对药剂人员、医护人员、病人等三类人员的管理教育。一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教育。通过教育,充分认清特殊药品流失的危害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端正这三类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增强药剂管理人员、医护人员自律意识、道德意识,更加爱岗敬业,讲求职业道德,自觉维护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三是执业规范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特殊药品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执业规范,在医疗临床实践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做到想管、懂管、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