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十篇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十篇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8:48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1

第一,数码艺术设计存在技术化的倾向。数码艺术设计当中往往将设计同艺术相提并论,并且无视艺术设计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导致人才供需间出现矛盾。这就导师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往往选择通过各种专业机构甚至国外的软件商进行短期的人才培训。社会培训的时间通常比较短,但是却在数码艺术设计领域滋长出技术至上的观念。同时出版界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很多只是涉及到计算机图像图形软件操作方面的书籍当中,都冠以电脑平面设计以及计算机美术都名号,从而迎合市场需求,导致部分设计人员将数码艺术设计等同于设计软件的应用,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化倾向。第二,数码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欠缺。目前数码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数码艺术设计引入我国,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技术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数码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国内几乎仍然是一片空白[5]。国内的专业刊物以及大学学报很少刊登数码艺术设计方面的研究论文,同时市场上也缺乏规范权威的数码艺术设计绞成。部分高等院校使用的数码艺术设计教材,也只是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教程。第三,数码艺术设计的教育质量不高。很多普通高校以及职业院校设置电脑美术以及数码艺术设计等专业,不过并未经过系统完整的学科论证,因而处于无序的状态,未能构建起应当具备的课程体系,例如数字图形以及数字色彩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大部分的院校将计算机设计软件操作的教学当作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目前我国设计市场已经逐渐过渡到数码艺术设计的时代,但是在学校教育方面还严重滞后于发展形势,导致学校教育同社会应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二、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任何艺术设计形式出现,都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技术条件。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和信息时代到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带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蓬勃发展,设计艺术同多媒体技术实现了高度融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视觉表现风格,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不过在多媒体数码艺术设计给设计工作人员带来兴奋以及视觉新奇的过程当中,同样因为科技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之间出现情感上的差异以及艺术表现方面的区别。因此接见传统艺术设计,特别是民族艺术文化来进一步丰富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可以有效改善数码艺术设计过程当中文化内涵的缺陷,从而体现出数码艺术设计同传统艺术设计的结合。数码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实现各个学科的相互补充,从而不断推动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进步。结合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数码艺术设计有着自身魅力,可以为传统的艺术设计与表达提供更加形象化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设计工作人员的想象能力。靳埭强设计的数码作品就有着的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比如汉字主题系列,典型地体现出设计人员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通过准确把握水墨以及书法艺术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精髓,形成那种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的数码艺术设计风格,从而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除此之外,数码多媒体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艺设计术形式,需要融合多学科以及多知识层面,从而发挥取长补短的效果。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掌握数码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数码艺术设计的操作技巧,具备身后的艺术设计修养以及艺术设计能力,这是做好数码艺术设计的重要前提条件。数码艺术设计高度依赖计算机,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将计算机当作人脑的扩展与延伸。任何艺术设计形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数码艺术设计同意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可以说是做好艺术设计的前提,能够改善数码设计形式方面的不足,并且缺乏相应的艺术修养,无法设计出有着文化底蕴以及审美价值的数码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设计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图形软件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艺术设计的规律,加强自身美学修养,只有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更好的数码艺术作品。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安全思路框架构建

1引言

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重中之重。但是就因为计算机通信网络使用的普遍,在信息交流的时候难免不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通信网络快速的一体化的进程,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否安全绝对影响着信息是否正常的交换,所以要想进入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就必须稳固计算机网络通信,所以这是目前所面临的最首要的问题。

2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

2.1人为主观的原因

首先计算机网络是否能够正常运转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的管理,所以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取决于专业人士的管理是否注重于这一点,而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我国的部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似乎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以至计算机通信网络会因为管理人员一些小小的失误而受到威胁。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管理人员随意的将用户的密码透入,用户按要求设置的安全密码太过于简单,更严重的还有社会上的一些黑客通过不法的途径潜入计算机通信网络窃取用户相关机密的信息,而专业的管理员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实际的措施去维护。

2.2计算机系统的问题

2.2.1软件的不足

软件是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设计的,而软件的好坏取决于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问题没有解决或者根本还没意识到,这点对于设计人员具有很高的难度,换另一种说法来说,如果技术人员设计这款软件的时候即使出现了很少的问题,在软件正常运用的时候,会转化成很严重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在设计时,没有全面而周到的考虑,计算机通信协议和一些软件很有可能会变动,在工作中出现了安全的缺陷,万一黑客趁机攻击计算机通信网络,严重的情况导致计算机处于整体瘫痪的情况。

2.2.2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通达性

计算机通信网络使用的范围很广,平台之间互相开放,网络之间的布设决定了网络之间的通达度,所以,大量的数据是处于互相交换,互相传输的,假如这些数据的安全防护不够严密,一些重要信息传达的安全性是个未知数。

3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思路框架构建

3.1设定密码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

通过密码的设定来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密码的设定主要是由密钥、密文、算法和明文组成,它的核心是给信息进行伪装。密码保护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关键在于密钥的管理,这是相对比较全面而综合性的技术,它的过程是产生、检验、分配、传递、保存、使用、消钥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密码的设定,有代替密码、移位密码和乘积密码这3种类型,其中代替密码是运用数字的字符来替换明码的字符也可以直接运用其他的代码,它是通过设定最后才获得的密码;移位密码是改变代码和明码中字符的相对位置来获取最终的密码;乘积密码是采用混合代替使得明码转变成密码这样的密码相对是比较难破解的;而在实际的密码设定,是将3种类型的密码互相进行组合变换而成。

3.2物理层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电磁泄露会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因此,必须对计算机物理层的信息网络采取措施来确保传输回路会受到绝对的保护,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传输的过程中,所有被使用的线路要尽量的远离各种较强的辐射源,避免数据会因为受干扰而出错;对安装的线路要定期的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防搭线的接听、外连和破坏的现象;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被用到的电缆都要通过金属来屏蔽,在特定的需要情况下,可将其埋于地下;端口进行保护,应用特别专业的装备对远行程的终端的端口的安全进行保护;以防监控用的集中器和调制解调器之间外连;运用相对安全的,稳定的网络协议,来确保计算机网络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局部的破坏而造成瘫痪。

3.3入侵检测保护计算机通信网络

iDS被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保护,主要是用来识别网络的入侵行为,并即刻做出回应,采取各种相应的安全措施来抵御入侵和随即报警,它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一种相对比较完善的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就目前而言,一般运用的协议是tCp/ip,它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一旦受到入侵,它均会按照设定好的规律进行,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定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常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协议,以节点入侵检测的系统等进行设计,针对一些入侵的行为进行过滤、解释、分析和判断。

4结语

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维护是一项极具综合性而浩大的工程,就目前而言,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它需要试验的环境和专业的理论研究结合方可进行。所以,如果我们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要加大它的安全维护的力度,则我们一方面为了创新安全维护技术不断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与国际接轨,不论前方所面临是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一勇向前,时刻关注,积极防范,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杜江,王天平,罗文龙.基于主机的网络防火墙技术及其实现方法[D].重庆邮电学院,2005.

[2]陈朝阳.新型软件防火墙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2.

[3]师云秋,王锡钢.网上办公系统的安全防范技术[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6).

[4]张蕊.发挥证券业后发优势实现it稳步发展――访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唐沛来[J].中国金融电脑,2010,03(09):19-24.

[5]谢涛,陈天华.信息技术革命与证券业的发展――访国泰证券公司副总经理赵大建[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1,23(14):19-26.

作者简介

成勇(197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通信。

李云霞(1977-),女,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通信。

作者单位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3

相关资料显示:电子计算机时代,当国外开始大力发展晶体管的时候,我们还裹足不前,在落后的真空管中挣扎,失去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期,从而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如今,传统电子计算机的绝大部分战略利益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摄取;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量的计算机芯片。

量子信息技术是一个在不远的将来深具产业化应用前景的产业。郭光灿院士在90年代初国际还不怎么重视的情况下,就关注和致力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初期,在少量科研经费的支持下,他“板凳甘坐十年冷”,坚持了下来。2001年,国家开始认识到量子信息的重要性,郭光灿也拿到了科技部第一个“973”项目。而后各级领导英明决策,在国家制定中长期科技规划中把“量子调控”作为基础研究的重大前沿方向,量子信息技术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今,郭光灿带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量子技术上已足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

当前,量子信息已清晰了三个产业化方向:第一个是技术相对简单、已到产业化边缘的量子密码,第二个是量子因特网,第三个是量子计算机。

令国外震惊的量子密码技术

量子密码是通过量子的方法来传递密钥,使安全性得以保证。量子密码技术将会为加密保护、身份认证、信息完整性验证等方面需求带来新的技术操作模式,已临近产业化。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公司预测:量子密码技术的认知度和实际应用有可能在最近3-5年内出现快速增长,2015年全球的量子密码产品市场将达到8.42亿美元。量子密码产业的发展,将形成光学、光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等上下游产业的增长点,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庞大产业链。

赛迪顾问2009年的《2008―2009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研究报告》分析指出,2008年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达到79.2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18.6%。报告同时预测,2009年―2011年,中国信息安全产品市场将以18.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也将从2008年的79.28亿元扩大到131.33亿元。目前及未来几年国内信息安全市场仍处于高成长期,在2012年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市场有望达到190.71亿元。而据iDC预测,到2011年中国将占亚太地区安全解决方案市场的30%,达到近18亿美元,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安全市场。

量子密码是目前人类能想出来的最安全的保密通信手段。郭光灿院士自豪的说,虽然我国起步稍晚,但经10多年的潜心研究,我国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甚至掌握的部分关键技术比国外强,令国外震惊。在不依靠国外的情况下,我们已可以建立自已的量子保密通讯网络体系。

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兼容于传统光纤,是量子密码应用的前提。而现在,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只要在量子光纤上做点小手术,就能保证量子密码的传输,应用成本大大降低了,为今后应用提供了可能。他们国际首创的解决了量子密码光纤应用的稳定性,并申请了国际专利,国外同行现在都纷纷改用他们的方案。

由于量子不能测量识别,所以研发不需识别又能自动寻址的量子路由器是关键难题。郭光灿带领带领研究团队发明了量子路由器,能很好实现光量子自动寻址,是目前国际最好的解决方案,现已申请了国际专利。2009年应用这些成果做成芜湖政务网,并在《科学通报》发表了文章。结果美国同行写了一封长信邀请郭光灿院士去今年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光纤和纤维光学工程大会上做特邀报告,讲政务网的量子密码。后来,实验室安排一位教授去做报告,参加会议的密码专家非常兴奋,纷纷跟他握手,祝贺中国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这项成果解决了光纤网络量子密码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一个路由器可以带100―200个用户,做成一个城域网,应用非常安全。

量子密码的今后发展,只要做到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提高可靠性就能够大面积普及。现在我国国产化进展顺利,只要用户确认,就能立马投入市场。不久前,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已将技术转让给博士生创办的安徽问天量子信息技术公司。该公司已做出一些小型化、集成化器件,把量子密码推向了市场。这意味着这项国家长期支持下的技术成果,已走出了实验室,走上了实际应用。

量子因特网就相对困难一点了,做的人也比较少,重点实验室也在研究。他们现在有望在短时间内通过量子路由器做一个小型的量子因特网的演示系统。该演示系统用的是纠缠的办法,通过量子通道,在网络上实现对接。郭光灿信心满满的说:“因为拥有最核心的技术――量子路由器,我们有望在全世界最先做出来。现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如果做成了,我们就可以保证银行等相关重要系统数据传输的绝对安全,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微型曼哈顿计划”

有专家指出:谁最先研制出量子计算机,就能在世界上最早攀上量子信息技术的至高点。按照历史经验,重大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绝大部分附加值将被发明国所消化。

量子计算机概念提出至今已20多年。目前,量子计算机原理已在小量的量子处理器的系统里得以成功验证。但量子计算机的成功研制还是面临着两大技术瓶颈:一是把少数的量子处理器做成大量的,也就得寻找良好的物理可拓展性材料的问题,第二个是保持量子相干性,避免脆弱量子性的消失问题。现在,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哪个物理体系能够非常可靠的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大家都在从离子阱、超导、量子点、微腔等各个相关方面尝试可行性,寻找最有可能的方向。

前几年科学界有观点认为,量子计算机的研制能在10―15年内突破,20年后形成产业。而美国人最近提出了个新观点可能让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提早得以突破。美国的军方译演局,常常提出意义非常重大,但具有冒险性、挑战性的大风险项目。但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做成后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效果,给美国带来了丰厚的战略收益,如因特网、卫星定位系统、隐形飞机等。现在他们又把目光瞄向了量子计算机,作为战略研讨的一个重点内容。08年该计划就已启动,称为“微型曼哈顿计划”。

众所周知,美国1942年开始实施的“曼哈顿计划”几乎改变了国际格局,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由于他们充分意识到量子计算机可带来的战略意义,而该计划采用的正是微电子定型加工技术,所以叫“微型曼哈顿计划”。这计划的宗旨就是要突破量子计算机的研制。

美国人意识到按照传统研发老路做量子计算机,就算做出来了,要先把原理性在实验室验证,然后走工业化路线,最后制成商品,相当漫长,就像电子计算机一样没有二三十年上不了市场。

他们认为,微电子在摩尔定理上虽然注定要走向终点,但微电子技术经过二三十年积累,已拥有了非常成熟的微加工技术。如果能利用微加工技术把量子芯片做出来,那么突破后就能很快进入市场了;不需要从头到尾,另起炉灶搞一套。该计划的核心就是通过政府引导花费五年到十年,做七个到十个量子比特的芯片,证明微加工的技术可以做量子芯片。从而诱使所有掌握微加工技术的国际化大公司大财团蜂拥而至,大大加快研发速度,美国也能借此机会掌控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利益。2008年开始,美国把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核心研究人员都集中了起来,每年投入超过1.3亿美元来推进此项计划。该计划要求参与研究人员专注于预定目标,一步步往前推进。日本、欧洲了解到美国的这个方案后,也制定了相对应的计划,现都已开始执行。有了这个计划后,郭光灿院士就估计量子计算机研制速度要比预期快很多。因为找到这样的方向,一旦突破,就能立马形成商品。

不能落后的战略产业

当美国利用曼哈顿计划的积累拥有核威慑后,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英明决策,积极应对,实施了“两弹一星”计划,提升了国家地位与话语权,改变了国际形象。但长期以后,我国还是无法扭转核电等应用领域落后尾随的局面。

量子信息技术方面如欧美发达国家借助“微型曼哈顿计划”把中国远远甩在后面,那我国在该领域的命运将会跟微电子计算机一样,关键技术只能是国外的。郭光灿院士说,这是个决定国家未来话语权的战略问题,不能坐视产业的核心利益又将被发达国家所吞噬。因此,提前战略布控以应对“微型曼哈顿计划”的冲击显得格外关键。

据相关资料表明,量子信息技术蕴含着庞大的产业链。因为如果真的作出了这种芯片,就可以在高性能计算方面占有很大的市场,甚至完全替代现在的芯片,这也就是为什么intel公司说下一代处理器的核心是量子处理器。有专家提供了一种估算方法指出:半导体芯片的发明在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了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以芯片为基础和核心技术的。现代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消费电子等现代信息产业创造的产值已经超过3万亿美金,其中半导体芯片业的产值为4557.9亿美元(2009年数据),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和主要支柱,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第一大产业,总产值超过50166亿元人民币(2009年数据),其中半导体芯片业的产值为5557.9亿元人民币(2009年数据)。按照信息产业部赛迪研究中心的估计,在初期,一般高技术产品替代率为10%左右,以后逐步升高:因此在初期,如果量子芯片对传统半导体芯片的替代率为10%(按一般估计),这样世界上量子芯片业的产值为460亿美元,而我国量子芯片业的产值为555亿元人民币。

中国应如何回应

当前,我国没有几家单位在真正在从事量子计算机研究,基础相当薄弱。现在美欧日都在搞“微型曼哈顿计划”,如果按部就班的往下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时,我们还没有起步,那就一定落后,差距会越拉越大。作为引领我国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权威,郭光灿院士始终关注前沿方向。他希望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能长期走在国际前沿,而这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与投入支撑,引导国内研究团队往这一方向去。

郭院士指出:利用微加工技要做量子计算机,材料的制备加工都是非常困难的,必定需要几年老老实实的基础积累。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性强,风险高的课题研究,研究人员也受不了几年没有成果的“冷板凳”,这就导致大家追求“短、平、快”,量子计算机这项意义重大的课题没有多少人做。

院士发挥科学决策的智囊作用对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意义。郭光灿说,现在迫切需要做到提前部署。他们与美国差不多同时看到利用微加工技术开发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那时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这项研究,他们就跟学校两次借了800万,然后成功建立了一套微加工的装置。06年国际刚关注一种新材料叫石墨烯,将来有望代替硅,这对于微电子产业来说相当的重要。郭光灿马上想到利用其良好的相干性,做成量子点,应用到量子计算机上。他们在“微型曼哈顿计划”执行前就把这个方向作为开发的重点,并专门安排了个科研小组,来踏踏实实做这件事情。现在,他们发现了“微型曼哈顿计划”跟这个项目的雷同之处,但以一个研究小组的力量来做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实在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目前国外在做一个量子比特,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已用购买的二手设备加工石墨烯器件,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两个量子比特做成,但要制备出能纠缠、可操作的量子门尚需时日。

郭光灿的实验室是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并发表了《用石墨烯做量子计算机》的相关论文的,这引起了国际上很大的学术反响,众多专型专业网站都刊登了评论。这引导了更多的人试图用这套可行性方案去研制量子计算机。郭光灿自豪的说,我们还有其他一些方案,目前希望尽快在实验上得以突破。实验室经常与国际上同步做一些正在关注的热点,但我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积累,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与魄力。还有涉及到微观的单电子测量,还需要做大量工作积累,但一切正按预定轨道前行,目前跟国际差距不大。

但对我国量子信息技术的前景也不能盲目乐观。郭光灿坦言,国内到现在为止,队伍也不够强大,专业研究人员比较有限;国家虽然投入,但相对于其重大战略地位来说,现在的投入还是显得有些单薄,增长速度远不及国外。

这两年来,郭院士四处呼吁,对于这项事关国家战略意义的大产业,需设立一支稳定精干的研究团队,组织各方面精干研究人员在稳定的科研支持下没有干扰的从事这项创造性强、周期漫长的艰苦研究。我国目前有“量子调控”的重大专项,但这个专项涵盖的内容比较宽,而量子计算机的突发性的新动态并没有考量在内。在保持“量子调控”重大专项的基础上,迫切需要一个跟“微型曼哈顿计划”类似的,有一定冒险性的与“量子调控”并行的小专项,提供足够强力的支持,加强基础上积累,实打实来寻求突破。

在高技术领域,投入与产出必然成正比关系。1985年,英特尔公司继摩托罗拉后,第二个研制出32位的微处理器80386,开始扩大它在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市场份额。这个芯片的研制费用超过三亿美元,虽然远远低于现在英特尔新的处理器芯片的研制成本,但在当时确实是一场豪赌,这笔研制费超过中国当时在一个五年计划中对半导体科研全部投入的好几倍。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4

考试时间

考试专业及课程

7月9日(星期六)

7月10日(星期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公共课

共同课 公共课 03707

00051

00024

0042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普通逻辑

教育学(一) 03706

00009

04184

02198

00420

00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线性代数(经管类)

线性代数

物理(工)

计算机应用基础 03709

00020

00022

00023

0219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工专)

高等数学(工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3708

04729

00012

00015

04183

000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语文

英语(一)

英语(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心理学 经济类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4

00150 管理学原理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44

00053 企业管理概论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法学类

00245 刑法学

05677 法理学 计算机类 0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04730

02326 电子技术基础(三)

操作系统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专科)

考试时间

考试专业及课程

7月9日(星期六)

7月10日(星期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序号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课码 课程名称 1 a020105金融 00043

00055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企业会计学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2 a020109国际贸易 00091

00076 国际商法

国际金融 00089

00088 国际贸易

基础英语 00092

00094 中国对外贸易

外贸函电 00093 国际技术贸易 3 a020201工商企业管理 00043

00055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企业会计学 00146

00065 中国税制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47

00144 人力资源管理(一)

企业管理概论 4 a020203会计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65

00146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中国税制 00067

00155 财务管理学

中级财务会计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 a020207市场营销 00043

00179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77

00180 消费心理学

企业定价 00182

00144 公共关系学

企业管理概论 6 C030112法律 00247 国际法 00245

00223 刑法学

中国法制史 00261

00242 行政法学

民法学 05677 法理学 7 a030301行政管理 00312

00043 政治学概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07

00341 现代管理学

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40

00163 法学概论

管理心理学 00147

00182 人力资源管理(一)

公共关系学 8 a040103小学教育

00409 美育基础(选)

9 a040106教育管理

00107 现代管理学

10 a050102秘书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315

0034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40

00345

00163 法学概论

秘书学概论

管理心理学 00509

00182

00144 机关管理

公共关系学

企业管理概论 11 C050114汉语言文学 00429

00535 教育学(一)(选)

现代汉语 0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29 文学概论(一)

12 C050207英语语言文学 00595 英语阅读(一) 00794 综合英语(一) 00522 英语国家概况 00795 综合英语(二) 13 a050409美术教育 00429 教育学(一)

00031 心理学 14 a080701计算机及应用 02316

023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02198

04730

04732 线性代数

电子技术基础(三)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0342

0232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操作系统概论 15 a080704电子技术

02198 线性代数

04729 大学语文 16 a080801房屋建筑工程 02391 工程力学(二) 02387

02394 工程测量

房屋建筑学 0239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400

02389 建筑施工(一)

建筑材料 17 a090101农学

04729 大学语文 18 a100701护理学

04729 大学语文 19 a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

04729 大学语文 20 a082207计算机信息管理 0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84 计算机原理 02141

000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础会计学 02382

00342

00144 管理信息系统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企业管理概论 21 a100801药学

04729 大学语文 22 a090501水产养殖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3 a020118餐饮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77 消费心理学

24 a020231劳动和社会保障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25 a020228物流管理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6 a020163调查与分析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27 a020245酒店管理 03963 酒店管理实务 03957 形象塑造 03955 旅游基础英语 03958 饭店服务心理学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本科)

28 B020204会计 00149

0005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市场营销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29 B020208市场营销 00149

00055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企业会计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0183

00186 消费经济学

国际商务谈判 30 C030106法律 00249

00230 国际私法

合同法 00246

00263 国际经济法概论

外国法制史(选) 00227

00169

00258 公司法

房地产法(选)

保险法(选) 00233

00257 税法(选)

票据法(选) 31 B020115经济学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32 B030302行政管理学 00318

00312 公共政策

政治学概论(选)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067 财务管理学(加)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加) 33 C050105汉语言文学 00812

00820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

汉字学概论(选)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0081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选) 00540

00815 外国文学史

西方文论选读(选) 34 C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选) 00836 英语科技文选(选) 00094 外贸函电(选) 00600 高级英语 35 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02331

02333 数据结构

软件工程 02326 操作系统 04735

02197 数据库系统原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36 B020102统计 00055

00058 企业会计学

市场营销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37 B020104财税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071

00067 社会保障概论

财务管理学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38 B020106金融 00058

00076 市场营销学

国际金融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067

00078 财务管理学

银行会计学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39 B020110国际贸易 00097

00055 外贸英语写作

企业会计学 00101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100 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99 涉外经济法 40 B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00154

00149 企业管理咨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00054 金融理论与实务

管理学原理 00067

00153 财务管理学

质量管理(一)

41 B040108教育学 00471 认知心理(选) 00466

00465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72 比较教育(选) 00467

00453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法学 42 B050410美术教育

00745 中国画论 00744

00688 美术鉴赏

设计概论(加) 00743 雕塑 43 C050305新闻学 00659

00312 新闻摄影

政治学概论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00529

00643 文学概论(一)(加)

公关心理学(加) 00182 公共关系学 44 B050104秘书学 00312

00043 政治学概论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加)

00261 行政法学

45 B040107教育管理

00465

00466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加)

00453 教育法学 46 B040102学前教育 00399

00403 学前游戏论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883

004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美育基础(加) 00467

00885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47 C030108律师 00247

00249

00230 国际法

国际私法

合同法 00246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27 公司法(加) 00233 税法(加) 48 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0224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199

02194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工程经济 02200

02197 现代设计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38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49 B080708计算机通信工程 02331

02373 数据结构

计算机通信网 02199

02326

02338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操作系统

光纤通信原理 02197

0473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64

02368 数据通信原理

通信英语 50 B100702护理学 03005

03009 护理教育导论

精神障碍护理学 04436 康复护理学(加) 03010

03201 妇产科护理学(二)

护理学导论 03007

00182 急救护理学(加)

公共关系学 51 B020121调查与分析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52 B020119餐饮管理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015 英语(二) 53 B020232劳动和社会保障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54 B080709计算机网络 02331

04749 数据结构

网络工程

04735

04751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 03142

04741 互联网及其应用

计算机网络原理 55 B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 03173

04757 软件开发工具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0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23

04741 操作系统概论

计算机网络原理 56 B020229物流管理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 英语(二) 57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语文方向) 09338 课程设计与评价(选)

09288

09277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加) 09290 初中语文学科基础 58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数学方向) 09338 课程设计与评价(选)

09288

09277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加) 09293 初中数学学科基础 59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英语方向) 09338 课程设计与评价(选)

09288

09277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加) 09296 初中英语学科基础 60 B040125义务教育

(小学教育方向) 09338 课程设计与评价(选) 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9288

09277 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加)

合作开考专业

61 a030103监所管理

(专科)

05677 法理学 62 C030403公安管理

(基础科段) 00245 刑法学

63 C030401公安管理

(本科段)

00015

04729 英语(二)

大学语文 64 B030109监所管理

(独本)

00015 英语(二)

本表说明:

1、本表公布后,若报名前有所调整,请按有关通知执行。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5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湖州313000)

摘要:.net软件开发技术是目前it企业采用的主流开发技术之一,.net软件开发人才也成为一些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之一。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职.net软件开发人才,有必要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对.net软件开发人才的能力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net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

http://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net;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99-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职业岗位‘角色扮演’的.net平台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kg201378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谭锋(1965-),男,湖南耒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软件开发技术。

0引言

.net软件开发技术是目前it企业采用的主流开发技术之一,.net软件开发人才也成为一些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之一。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类专业就分方向开设了程序设计类课程,分别是Java方向和.net方向。

.net是微软的新一代技术平台,是一个全新的跨语言平台,改进了windows中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net平台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①提供一个一致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而无论对象代码是在本地存储和执行,还是在本地执行但在internet上分布,或者是在远程执行的。②提供一个将软件部署和版本控制冲突最小化的代码执行环境。③提供一个可提高代码(包括由未知的或不完全受信任的第三方创建的代码)执行安全性的代码执行环境。④提供一个可消除脚本环境或解释环境的性能问题的代码执行环境。⑤使开发人员的经验在面对类型大不相同的应用程序(如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时保持一致。⑥按照工业标准生成所有通信,以确保基于.netFramework的代码可与任何其他代码集成。

在.net平台上,既可以开发C/S结构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也可以开发B/S结构的aSp.netweb应用程序。.net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类库,在类库中对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

1net人才培养目标

在it企业中,一个软件项目通常是由一个团队负责完成开发的。在团队中,每一个成员根据其工作任务的不同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深入研究并分析企业工作岗位对.net软件开发人才的能力要求,明确.net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的前提。

对于一个中小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团队,所需人员构成如图1所示。[2]

在这几个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的角色中,适合高职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的目标有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员、实施工程师3个角色。

为了获取企业对.net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笔者走访一些it企业并搜索几家较大型的职业招聘网站,综合调研结果后得出,对于高职.net软件人才来说,毕业后的初次就业岗位主要有:C#软件工程师、aSp.net软件工程师、windowsphone软件工程师、.net软件项目实施工程师、.net软件测试工程师等。以这些岗位需求作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net方向学生的就业目标,是比较合理的。从事这几个岗位所需要具备的主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下:

①C语言知识和C程序的阅读理解及编写能力;②数据库知识和SQLServer数据库的安装、管理与维护能力;③网页设计知识和HtmL+CSS网页制作及JavaScript脚本编程能力;④.net编程知识和.net的C/S结构和B/S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能力;⑤移动开发知识和windowsphone应用程序开发能力;⑥软件测试知识和.net软件测试能力。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软件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素质高,人文素养好,具有创新精神,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领域第一线,从事软件开发、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网站开发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2.net方向课程体系

高职各专业的学制通常为3年。这3年期间,除了最后一个学期用于毕业实习外,学生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到2年半。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和技能要求,合理地安排设置相关的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并配合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开发人才。

学习和掌握软件开发技术不是学完一到两门课程就能够达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少应该经过3个阶段:入门阶段、深入提高阶段、应用开发阶段。笔者学校计算机专业的.net方向课程体系就是遵循这三个阶段来构建的,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所示,第1、2学期为入门阶段,第3、4学期为深入提高阶段,第5学期为应用开发阶段。图中带有“”的课程为.net方向的核心课程。

.net方向课程按照性质分为方向专业课和方向选修课两类。.net方向专业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HtmL+CSS网页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JavaScript脚本编程、aSp.netweb应用开发、jQuery应用与实战、.net高级开发技术、.net应用开发实践。.net方向选修课包括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ioS移动开发技术或windowsphone移动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实践。

.net方向各门课程的作用说明如下:①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学生阅读理解C语言程序的能力,为后续程序设计课程打下编程基础。②HtmL+CSS网页设计:网页设计入门课程,学习HtmL标签、CSS样式、DiV+CSS网页布局,为后续学习B/S结构应用程序的开发打下网页设计基础。③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模式,学习C#语言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C/S结构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能力。④SQLServer数据库:学习数据库知识,训练SQLServer数据库的安装、管理与维护能力,学习SQL语言,为后续学习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打下基础。⑤JavaScript脚本编程:学习JavaScript编程知识,培养使用JavaScript脚本编程实现网页特效的能力。⑥aSp.netweb应用开发:培养设计与开发基于aSp.net技术的动态网站、B/S结构应用程序的能力。⑦jQuery应用与实战:培养使用jQuery改善页面用户体验的能力。⑧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学习软件测试基本知识,学习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实践。⑨net高级开发技术:学习使用ajax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使用webService实现web应用程序间的互连,训练三层架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⑩移动开发技术:学习ioS移动开发技术或windowsphone移动开发技术。?輥?輯?訛.net应用开发实践:以仿真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完整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和aSp.net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輥?輰?訛移动应用开发实践:以仿真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完整的windowsphone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3改革成效

笔者学校有两个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net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是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12级开始进行实践的,在之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Dreamweaver网页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SQLServer数据库、aSp.netweb应用开发等,从课程设置来看,只有入门阶段,缺少了深入提高和应用开发阶段。2012级以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鲜有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这些个别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学生都是依靠自学并参加社会培训后成才的。

笔者作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负责人,为了改变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低,不能有效培养出市场需求量大、就业质量高的软件人才的现状,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软件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了软件开发方向课程体系,设立了软件教学班。该软件班2015年毕业时,23名学生中,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有8人,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有6人,从事其他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有3人。从就业数据看,采用新的课程体系后,无论是对口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大幅提高,效果巨大。

改革的成效无疑坚定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信心。笔者在之后的2013、2014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继续增加了软件人才培养方向,在2015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又增加Ui设计人才培养方向。

4结束语

软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基础,创新的课堂教学是手段,严谨的教学管理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没有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这一前提,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开发人才。通过笔者在2012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实施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成效来看,也有力的佐证了这一观点。

http://

参考文献:

[1]微软.mSDn库[eB/oL].https://msdn.microsoft.com/zh-cn/libr

ary/zw4w595w(v=vs.110).aspx.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6

[关键词]仿真技术;通信工程;仿真软件工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309―03

一 仿真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已成为重要的工程设计手段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通信系统设计和验证的主要手段。近二十年以来,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和软件无线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急剧增加的通信系统复杂性的要求。今天,如果没有计算机仿真方法,系统设计和性能测试是不可能完成的。

传统的通信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对热噪声的性能指标问题。传输信道一般建模为加性高斯信道,性能指标的评估采用传统的解析计算方法就可胜任。然而,许多现代通信系统,尤其是工作环境十分复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抗干扰通信系统中,其工作频率在数千兆频带,电磁波传播特性也十分复杂,衰落和多径效应成为系统设计主要问题。相应接收机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例如复杂的同步算法,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RaKe体系结构以及非线性系统在现代无线电通信中被广泛采用。对此,传统的理论解析分析方法都不再总是有效的,对于现代通信系统而言,仿真方法是必需的设计和分析手段。

现代通信网络和网络协议的复杂也是必须采用仿真方法研究的原因。传统的排队理论和运筹学可以解决对简单通信信息流量模型的性能分析和计算问题,但是现代通信网络协议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数学的分析能力。为了快速、便捷而且准确地对通信网络协议性能做出评估,采用基于事件的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采用仿真方法可以避免理论性能分析的障碍,通过系统建模,参数选择和调整,能够迅速得出系统在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从而对所应用的信号处理算法、通信协议做出评估和改进。

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技术的进步在硬件上保证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实现问题,在此背景下,算法和协议的软件实现越来越成为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手段。仿真中应用的算法和真实系统中的功能实现算法已经融合。同时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大大超过了数年之前的大型计算机,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通信仿真软件和仿真数值计算对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的需要。现在,在整个通信业界,基于仿真技术的系统设计分析已经被广泛采用,成为研究新理论,开发新技术的主流方法。掌握仿真技术也是通信业界所必需的技能之一。

二 仿真技术是现代通信实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习和研究现代通信技术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通信工程实践环节中,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透过仿真技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和研究比传统通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更为复杂,更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通信模型。而在传统理论框架中,系统模型必须加以简化才能得出解析结果。另外,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十分方便地修改系统参数,并且可以很快评估这些参数变化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随着交互式仿真环境的成熟,设计者利用简单的程序编写和系统方框图建模方法就可以模拟出复杂系统的工作行为,这样,通信工程师就能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本身改进的关注上,而不需将精力浪费在仿真程序,的编程技巧和调试上。

在复杂工作环境中,通信系统性能研究的基础是对传输信道的建模仿真问题。因此,信道仿真也就成为了系统评估中所必需的。同时,为了适应复杂的和时变的传输环境,现代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趋于复杂化。例如采用信道估计自适应算法,多天线技术,智能天线波束成形算法,CDma蜂窝网络中的多用户检测算法,正交多载波调制算法,信道编解码算法等等。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依靠高速信号处理芯片和软件实现。对算法在实际通信环境中的适应性验证和评估就必须借助于仿真来完成。

现代通信系统中,通信协议设计和验证几乎都是基于仿真技术的。为了保证通信的实时性和利用效率,现代通信系统中提出了各种复杂的具有层次结构的通信协议,从而构成通信网络。排队理论和运筹学只能对通信协议做出简化的性能估算,与实际系统中的运行往往存在较大差别。由于实际系统行为的复杂性,解析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通信协议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评价就成为了网络协议仿真分析的主要任务。

现代通信系统的实现也是基于仿真技术的。通信功能的软件化实现、通信节点传输行为的智能化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本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结果。通信系统的电路级设计已经从基于纯硬件集成电路的模式转变为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编程对象的VHDL软件编程映射模式。VHDL程序设计和调试都是以仿真方法完成的。在系统级设计中,系统仿真和系统实现是统一的,仿真算法可以直接映射为DSp的实现代码。而在更高层的协议级设计中,通信网络协议仿真代码也就是协议实现的核心代码。软件无线电技术使得通信信号处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在基带信号处理中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信号处理变换,得出射频波束成形,预编码,自适应均衡,自适应数字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信源编解码,信息安全算法等等,而对这些算法的仿真算法和实现算法相同,代码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现代通信系统的测试设备价格高昂,而且,实际工作中的通信系统往往具有不可测试特性。例如,对营运中的通信网络性能测试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也是营运通信网络所不允许的。但另一方面,对于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研究是必须有实践对象的,在这种情况下,通信仿真和网络仿真是就必然成为唯一的选择。

总之,现代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现代系统论指出,复杂巨系统往往是非线性系统,对系统的数学建模已属不易,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解析分析计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对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关键在于把握系统在外界环境中的交互行为和系统状态的变化。对于计算机仿真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力,在解析计算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用相对简易的数值计算获得工程上可用的结果。工程设计的目的是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仿真方法是一条捷径。

三 仿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

通信工程专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高,除了传统微积分知识之外,还要求具有积分变换,概率论和随机过程、信息论的基本知识,排队论和离散数学的基本知识等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都是建立在这些数学基础之上的。对通信工程本科学生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是出于对就业前景憧憬和单纯向往选择了该专业的。他们对通信工程专业的

技术素质要求和未来从事的工作性质并不十分了解。于是,虽然学生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又普遍存在着对数理基础知识的轻视和畏惧。抽象的理论和工程实际脱节是本专业面临的教学困境之一:一方面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实验室不可能拥有系统级实验环境,另一方面通信工程的实际工作环境正是对系统级的通信网络设备的设计、运营和维护。如果把通信工程比喻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那么通信理论就好比是人的骨架。如此,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畏惧心理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如何在通信理论这个骨架上附着血肉,将专业知识作为活生生的技术事物展现给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学习兴趣是通过教学艺术培养出来的,教学艺术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适应与专业特征的方法。学习心理学指出。对于学习成效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刻苦精神重要得多。

在多年探索中,我们发现,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通信仿真方法较成功地成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首先,仿真方法将纯粹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计算机转化为生动的数学实验,成为理论实验的有效工具。利用仿真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出生动的曲线图表,学生可以从中理解数学理论的实际内涵,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建学习的兴趣。其次,仿真建模分析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仿真过程去对比理论解析结果,将抽象的理论模型通过仿真实现为具体的可以进行行为调试的软通信机。通过仿真建模过程,学生既对理论分析有了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清楚了实际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参数对通信机性能指标的影响。例如,对调制解调的波形及其频域分析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调制解调的作用,噪声对传输的影响以及傅里叶分析的应用:对纠错编解码的仿真可以直接测试出编码的抗干扰能力;而对信道和通信收发信机的仿真可以得出信号噪声功率比对系统传输差错率的曲线关系,并可比较各种调制制式的性能。这样,通过仿真实验将通信理论的核心问题实例化,从而深刻理解理论本身的实质和意义。通过系统仿真,学生可以从理论到数学建模,再到计算机建模和仿真,在得出结果的过程中,从建模过程和实验结果中体会通信系统的实质。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不再视通信系统是抽象的死的东西。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灌输,专业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没有适当的实践手段和方法,是很难有效地培养创造性,利用仿真手段,学生可以将其头脑中利用专业基础知识和创造灵感得到的系统模型在计算机中加以实现,创造性地构建通信系统,验证其思想,不断总结工程经验,验证系统行为的过程,如此反复,会使得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创造能力也就在这一生动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得以形成。

通信仿真实验是对传统硬件软件实验的综合和升华。对于通信工程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技术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实践经验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作用。电路模块是通信系统的构成元素,线性系统是电路的功能模型,而信号处理则是线性系统理论的应用提升。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系统级的工程学科,通信系统就是通过通信协议联系起来的以信号处理为功能实体的复杂系统。从层次上,只有对传统的硬件和软件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通信系统,也才能在系统仿真中把握物理实质。通信仿真实验通常是系统级的,即把通信系统模块视为功能模块。以协议联系这些模块,仿真就是考察系统行为的过程。

四 现代通信仿真技术的层次和软件需求

根据仿真对象的不同,相应的仿真手段、方法和适用的软件也有所不同。随着仿真技术在通信领域的推广,在通信技术的各层次都产生了相应的仿真工具。通信技术从底至上,大体可以划分为:电路系统、功能模块、通信系统方框图以及通信网络等几个层次。

在电路系统层次,工程目标是设计满足要求的电路系统,对于模拟电路,如设计放大器、频率综合器、锁相环、变频、调制解调器等等。对于数字电路,如各种时序逻辑电路、伪随机码发生器、编解码器等等。在电路系统层次的设计关键是电路拓扑设计和电参数选择。仿真语言pspice可以胜任模拟电路领域的设计和仿真问题,集成了pspice语言的可视化仿真软件众多,常用的有ewB、oRCaD、protelDXp以及最新的altium(protel)eDa设计软件。其中ewB简单易用,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和实验中,0RCaD和protelDXp是电路设计的专业软件,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级仿真到印制板图生成和印制板级仿真都可完成,altium(protel)eDa设计软件则逐渐成为了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从芯片开发、板级设计、电磁兼容到机电一体化设计整个环节的统一仿真设计平台。数字电路的设计现在已经转入了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时代,主要以VHDL语言作为软件设计语言,不同厂商为其产品提供了相应的设计和仿真平台,如max-plusⅡ等等。对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的设计,也有厂商提供的编程仿真环境可用,如t1的DSp编程仿真平台CCS,可完成编程、软件仿真和目标板硬件仿真直到代码下载全过程。功能模块层次的仿真任务是解决通信功能模块的输入输出参数指标设计问题,也包括模块内部的结构和算法问题。如电磁传播环境仿真、信道均衡,波形估计和信号参数估计,智能天线、编码调制等等。在通信系统方框图层次的任务是根据设计目标构建通信系统,包括发信机、信道以及收信机。仿真目标是研究整个通信系统在使用信道环境下的适应性,如传输差错率性能,抗干扰性能等等。

适用于功能模块层次和通信系统方框图层次的仿真软件众多,有matlab/Simulink,Scilab和SystemView等等。其中,SystemView是通信系统专用的系统级仿真软件,软件模块库提供了全面的通信系统模块,完成可视化模块建模后立即可得出仿真结果。matlab/Simulink则是较为通用的系统仿真和科学计算平台,几乎所有理工学科的仿真实验和数值计算均可在该平台上完成。matlab通过编程可完成算法仿真,Simulink是matlab的扩展,是可视化方框图建模仿真工具。matlab提供了C/C++编译和C/C++语言的接口,其信号处理工具箱还提供了DSp代码翻译接口,将仿真和算法实现统一起来。Scilab是法国国立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免费科学计算仿真软件,与matlab相兼容。

在通信网络层次的仿真问题以通信网络协议仿真为主,主要以网络信息流量和阻塞率指标为参数。广为采用的仿真平台有opnet和nS,opnet是商用专业网络仿真软件,工作于windows平台,在C++编译器的支持下,可进行从广域到局域,有线到无线的全网络仿真。nS是Linux下的开源软件,也是广为应用的网络仿真平台。

五 实践效果评价和建议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7

[关键词]数控加工;技术;发展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ncmachinetoolisthecurrentourcountrytheonlywayofmechanicalmanufacturingtechnicalreform,isthefoundationoffuturefactoryautomation.ncmachiningisthemechanicalmanufacturingofadvancedprocessingtechnology,itisakindofhighefficiency,highprecisionandhighflexibleautomationprocessingmethod.ncmachiningtechnologycaneffectivelysolvecomplex,precision,smallbatchchangeablepartsprocessingproblems,fullyadaptedtotheneedsofthemodernproduction.Vigorouslydevelopsthencprocessingtechnologyalreadybecamethevariouscountries'acceleratingeconomicdevelopment,improvethe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importantway.withtheincreasingpopularityofthencmachining,CnCmachiningprocesscontrollevelisrestrictedncmanualprogrammingandCaD/Camintegratedautomaticprogrammingqualitykeyfactors.andaccurate,comprehensiveandreasonablencmachiningprocessistheproductprocessingtorealizehighprecision,highquality,highefficiency,highbenefiteffectiveguarantee.

[keywords]CnCprocessing;technolog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G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数控技术是本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机床控制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数字控制(numericalControl.简称nC),国家标准(GB8129—87)定义为:“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定义中的“机床”,不仅指金属切削机床。还包括其他各类机床,如线切割机床等。

数控机床(numericalControlmachinetools)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装备。简单地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是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informationprocessing,简称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地处理具有特定代码和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数控系统(nCSystem)就是上述定义中所指的那种程序控制系统。它能逻辑地处理输入到系统中就有特定代码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运动并加工零件。

数控系统在本质上是一台计算机。在硬件方面,它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机到当前pC结构的五展;在体系结构上,经历了硬件数控(nC)、计算机数控(CnC)、到目前的pC数控(pC-nC)三个阶段。早期的数控系统由于运算速度低,功能处理需要专门硬件来完成,而当前计算机性能速度的提高,功能处理可以有更为灵活的软件方法来实现,有力的推动了数控系统的发展。在目前应用的数控系统中,还存在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两类结构,其中前者有生产厂家专门设计,后者则使用与pC机兼容和通用化的工业pC机(ipC)。由于pC的通用性和软件的柔性,当前数控系统正向着pC平台、软件方式及开放结构发展。

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System)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元件与结构,并配备必要的输入/输出部件构成的。采用控制软件来实现加工程序存储、译码、插补运算、辅助动作逻辑联锁以及其他复杂功能。由装有数控系统程序的专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存储器、主轴驱动及进给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习惯上称为CnC系统。目前通常所说的数控系统,一般均指计算机数控系统。

现代数控系统制造商均声称他们提供的nC系统是开放式CnC系统(openCnCSystem)。然而,关于开放式CnC系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ieee关于开放式系统(openSystem)的定义获得关于开放式CnC系统的启示:一个开放式系统应保证使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在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软硬件平台上运行,且能与其他应用软件系统协调工作。

数控加工(nCmachining)是根据零件图样及工艺要求等原始条件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控制数控机床中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数控程序(nCprogram)或零件程序(partprogram)是输入数控系统中的、使数控机床执行一个确定的加工任务的、具有特定代码和其他符号编码的一系列指令。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8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应用;课程体系结构;实践环节

0 引言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和主体,是社会运转的主要载体,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院地处杭州,为了适合杭州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对高职专业的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其中信息服务类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移动通讯技术、电子商务五个专业。我院的这5个专业的设置适应了我省和杭州市的信息服务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杭州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第二大城市,尤其是作为全国生活品质较高的城市,发展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基础。信息服务业是杭州发展新兴服务业的重点领域。

本文介绍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特征,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实践环节的构建等。

1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信息服务是指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信息用户解决问题的社会经济行为。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把信息服务业分为社会调查业、信息处理业、信息提供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和其他信息服务业等8个大类。

杭州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电视试点城市,杭州还被列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在杭州已具备以软件业为龙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三大支柱产业:软件业、it制造业、信息服务业。

杭州市正式了《杭州市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规划》比较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杭州的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明确了s年内杭州信息服务与软件业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电信运营业、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业等四大重点发展方向。

2 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特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信息服务业“职业人”的专业之一,我们以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信息服务职业人才的培养规律,根据学院《“职业人”培养模式指导纲要》,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以“适应性”为目标,以“应用”为宗旨,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突出优势技能与优势品质,全面实施以职业人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培养方案。

2.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人”的职业岗位定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能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系统管理与维护、信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

毕业生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从事程序编码、软硬件安装维护,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设计与网站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工商贸企、事业单位从事和信息化相关的工作。

学生毕业初期会从事初级的程序编码、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应用系统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发展后能成为软件设计师和计算机应用工程师。

(1)初次岗位定位:程序员。

(2)发展岗位定位:计算机应用工程师。

(3)非it行业从业人员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员或信息管理员。

2.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人”的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认真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实干创新;具有团队精神和良好人际沟通能力;体魄健全,心理健康。

(2)专生知识要求

①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掌握一门以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方法,具备页面设计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知识和网络程序设计知识;

③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初步阅读本专业文献;

④熟悉信息技术发展动态、关注本专业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进展。

(3)岗位技能要求

①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②具有规范编码能力;

③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能力;

④具有网页设计及web网站管理维护能力。

(4)职业能力要求

①具有自学能力,关注本专业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进展;

②具备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职业品质要求

①真实可靠,杜绝虚假;

②维护社会、尊重他人;

③遵守职业道德。

(6)证书要求

①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上证书;

②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程序员证书、计算机调试员证书、网页设计师认证证书、动画设计师认证证书(必选一种)。

3 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3.1 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依据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功能与职业人才规格制定;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在对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的基础上,从相关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操作点,并全力筛选出符合相关职业和相关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要素,这些具有职业岗位(群)职业性特征的操作要素是专业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起点。

(1)设计思路

从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岗位(群)的操作体系出发,筛选出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掌握岗位操作要素。强调基本技能、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注重提高自我学习能力,适度拓展,突出优势技能与优势品质的培养。

(2)设计步骤

首先分析现有信息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与多家it企业的有关人员tg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和讨论。特别是多次与信息技术公司的技术人员、管理者座谈和交流,倾听他们对rr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和意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提出适应rr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要求所培养的信息服务类职业人应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适应性”。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9

1关于汇编语言的简单回顾

汇编语言(assemblyLanguage,作为课程,又常称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它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一种功能很强的计算机语言。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或标号代替地址码,这样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变成了汇编语言。因此,汇编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

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原文件),机器不能直接识别。对应于高级语言的编译器,“汇编语言”也需要一个“汇编器”来把汇编语言原文件汇编成机器可执行的代码。这种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又叫汇编程序。汇编程序是系统软件中语言处理系统软件。汇编语言编译器把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称为汇编。

高级的汇编器如maSm、taSm等,为编写汇编程序提供了很多类似于高级语言的特征,比如结构化、抽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编写的汇编程序,有很大一部分是面向汇编器的伪指令,已经类同于高级语言。如今,汇编环境已经如此高级,即使全部用汇编语言来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也是可行的。但是,汇编语言的长处还在于编写高效且需要对机器硬件精确控制的程序。

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易于读写、调试和修改,同时具有机器语言的全部优点。但在编写复杂程序时,相对于高级语言则代码量较大,而且汇编语言依赖于具体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不能通用,因此不能直接在不同处理器体系结构之间进行移植。

“汇编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1)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通常是为特定的计算机或系列计算机专门设计的。

(2)保持了机器语言的优点,具有直接和简捷的特点。

(3)可有效地访问、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如磁盘、存储器、CpU、i/o端口等。

(4)目标代码简短,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是一种高效的程序设计语言。

汇编语言经常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配合使用,其主要应用包括:

(1)70%以上的系统软件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2)许多快速处理、位处理、访问硬件设备等高效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3)一些高级绘图程序、视频游戏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但人们经常认为汇编语言的应用范围很小而忽视它的重要性。其实,汇编语言是我们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最佳起点和最有效途径之一,对每一个希望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不能不学习的语言。

2学习汇编语言的专业意义

长期以来,“汇编语言”课程一直是培养学生了解和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资源的语言,一直是学习和理解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在专业建设中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接口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许多课程的前导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汇编语言”在计算机与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技术,熟悉上机操作和程序调试技术都有重要作用。与其他大多数的计算机语言一般被用于应用软件程序设计不同,在实际应用中,汇编语言通常被用在底层硬件操作和高要求的程序优化的场合。对汇编语言知识的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与硬件有关的嵌入式系统的底层设计、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设计、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接口电路的初始化程序、外部设备的底层驱动程序以及复杂算法的优化等。

随着现代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复杂,大量经过封装的高级语言如C/C++,pascal/objectpascal也应运而生。这些新的语言使得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能够更简单、更有效率,使软件人员得以应付快速的软件开发要求。而汇编语言由于其复杂性使得适用领域逐步减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汇编已无用武之地。由于汇编语言更接近于机器语言,能够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的程序与其他语言相比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占用更小的内存,因此,在一些对时效性要求很高的程序、许多大型程序的内核模块以及工业控制方面得到大量应用。

通过学习和使用汇编语言,能够感知、体会、理解机器的逻辑功能,向上为理解各种软件系统的原理打下技术理论基础;向下为掌握硬件系统的原理打下实践应用基础。即:向上理解软件,向下感知硬件。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众多编程语言可供选择,但学习汇编,学生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计算机运行原理,为今后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汇编语言”课程,依然应该是高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说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并不意味着汇编语言会被更高级语言所淘汰,相反,这里的“低级”应该当“基础”讲,汇编语言仍然是程序员必须了解的语言,在某些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行业与领域,汇编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由熟练的程序员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其运行效率与性能比其他语言写的程序会是成倍的优秀,但代价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优化。因此,对比现在已经市场化的软件行业,加上高级语言的优秀与跨平台,软件企业不可能让一个团队使用汇编语言来编写所有的东西,多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这还不如使用其他语言来完成,只要求最终结果不比汇编语言编写的差太多,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结果。

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个程序员敢断定汇编语言是不需要学的,一个不懂汇编语言的程序员,通常被认为只是三流的程序员。同时,技术精湛的汇编程序员,已经脱离软件开发而挤身于工业电子编程中。电子工程师的主要开发语言就是汇编,使用C语言的只占极少部分。在一些工业公司,一个核心的电子工程师比其他任何职员待遇都高,一般电子工程师待遇则可能是程序员的十倍以上。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在学习汇编的人虽然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学到精通的却不多。汇编语言难学、难用、适用范围小,虽然简单,但过于灵活。学过高级语言后再去学习汇编,比一开始学汇编要难得多,但学过汇编之后再去学习高级语言却很容易,正所谓简从繁易,繁从简难。

3从内容到方法的教学改革

虽然优点多多,但汇编语言确实是一种层次非常低的语言,说它简单方便,都是相对于机器语言而言的。汇编语言的缺点也很明显:

(1)编写的代码难懂,不好维护。

(2)很容易产生Bug,难于调试。

(3)只能针对特定的体系结构和处理器进行优化。

(4)开发效率很低,时间长且单调。

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汇编语言”课程确实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老师开展教学困难的普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技术进步使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但也有学生群体的变化、人们的志向与追求、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等积极和消极的因素。

尽管如此,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也需要尊重和坚持其中的基本原则。一个学科的知识的基本组成也是学科发展中人类智慧的结晶,随意的加减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符合专业精神的。

尽管与发展初期相比,计算机开发和应用技术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有了各种高级语言,有了网络应用开发的许多编程工具,很多程序甚至可以自动生成,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体系仍然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也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知识体系之一。对于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喜欢计算机的一般学生和读者来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肯定是需要掌握的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一。不能了解和熟悉汇编语言知识不仅将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缺憾,也可能导致学生认知水平的降低、开发手段的缺乏。在一些应用中,汇编语言甚至是其开发工具的唯一选择。

通过学习汇编语言,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设计数据结构,让计算机处理得更快并使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同时,学习汇编语言可以让学生熟悉计算机内部运行机制,并有效地提高调试能力。经验表明,调试一个非结构化程序的困难程度,要比调试一个结构化程序的难度高很多,因为“结构化”是以牺牲运行效率来提高可读性与可调试性的,这对于完成一般软件工程的编码阶段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一些地方,比如,硬件驱动程序、操作系统底层,或者程序中经常需要执行的代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这些优点有时就会被它的低效率所抹煞。另外,如果想真正地控制自己的程序,只知道源代码级的调试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一方面是确实存在着弱点和困难,另一方面又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成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不能砍!我认为,“汇编语言”作为一门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开发工作,简单地一砍了之是不能容忍的;但可以根据专业的需求,根据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组合,有针对性的提出考核要求,例如浅的可以是“了解”、“熟悉”,深的可以是“掌握”,甚至,还可以在高年级开设要求“熟练掌握”的专业选修课程――毕竟,今天计算机应用市场中以硬件或软硬件兼施为主要特色的岗位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其次,深入开展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深入研究与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汇编语言”课程本身具有的理论抽象性和鲜明的应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

4教学内容的分层次设计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其的“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大多数院校都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进度表、教学档案等,实践着一套有效的管理规范,但同时教学内容的研究则需要加强。报告进一步指出:

(1)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还有些学校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尽管CC1991开创了一种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创造性的、理性的思考,但它并不应该成为我国所有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的共同追求的目标。

(2)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规律或者现象,学生就业通常会有较强的地域性:一个企业通常在周边地区招收较多员工,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大都就业在学校周边地区的单位。因此,学校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情况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

由于大多数大专院校一般都设置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根据所在院校的办学类型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社会需求的不同,这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这些计算机专业对于“汇编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对于那些非研究型院校的相关专业,对“汇编语言”的教学可以集中在适度的理论知识和充分的操作实践上,通过实验与实践,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激发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汇编语言涉及的技术领域宽泛,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汇编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将汇编语言技术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积极加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5把实验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手段

“汇编语言”课程一向都有上机实验的教学要求,但教学主体是课堂教学,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验强度都远远不够,带有强烈的“验证性”色彩。然而,单凭课堂教学和一般作业,要真正领会汇编语言课程所介绍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等,是很困难的。经验表明,学习尤其是真正体会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最好方式是对它进行充分的实践。把实验作为学习汇编语言的主导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掌握汇编语言全新的学习方法,可以由此来体验汇编语言的知识及其应用技巧。当然,通过实验,也一定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文档的组织等诸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尝试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编写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教材。该实验教材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充分理解课程的大多数主教材,遵循课程教学的规律和节奏,体现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帮助学生切实把握本课程的知识内涵和理论与实践的水平。

显然,学生在“汇编语言”等课程中产生的学习困难,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而我们在教学中把根据学科理论知识精心设计的实验实践环节与学科理论教学相融合,抓实验实践教学、促进学科理论知识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认知困难,符合特定的学生对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后记

其实,“汇编语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能单纯为学生兴趣和教师水平所左右,应该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原则。

本文关于“汇编语言”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教改实践,对许多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力妮,赵刚,夏红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方法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0):106-107.

[2]金海溶,周苏.用实验方法改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7(1):34-37.

[3]周苏,金海溶.操作系统原理的教改思路与实验创新[C]//第二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1-195.

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代码篇10

关键词:信息系统;弊端;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110-0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简称CimS(computer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是一种面向价值信息和基于计算机管理活动的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和网络环境下,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后的一个人机交互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具有以现代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平台为处理环境,由人,信息技术(含数据文件)和运行规程三大元素组成,其核心部分是管理系统。CimS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技术,自动或半自动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传递和反馈重要的信息。

计算机信息系统弊端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由于计算机专业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能力低,职业道德素质差导致;二是由于国家对各类信息系统流入市场的监督不严;三是由于信息系统固有缺陷。

1计算机信息系统弊端的表现形式

1.1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

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不真实是指计算机人员通过添加,减少,更改输入计算机核算系统的数据,或者输入伪造的业务和数据,并对已有业务进行变改,将原本完整的业务人为切割成若干部分,分次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伪造输出数据,或者人为调整输出信息,非法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篡改计算机核算系统生成的数据,利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缺陷访问机密文件,破坏计算机系统硬件或者损坏其软件,包括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企图瘫痪计算机信息系统,消除计算机内存信息数据等方式,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

1.2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设计不完善

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设计不完善是指计算机信息在存储介质上的安全问题与系统本身的设计理念与代码等问题。一方面,tCp/ip协议数据流采用的是明文传输,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里面的信息很容易被盗取,篡改和伪造,特别是在使用Ftp和teLnet命令时,如果用户的账号,口令是明文传输的,盗取者就可以使用sniffer等软件截取信息系统里面财会人员的用户账号和登陆口令。

2计算机信息系统弊端的原因

2.1计算机内部安全性差

计算机内部安全性包括通过实施计算机内部软件保护,保证软件安全,保证内部数据安全等。计算机内部安全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软件的防盗,操作系统的安全,磁盘上的数据防破坏,防盗取以及磁盘上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由于磁盘容量较大,存储数据方便,所以磁盘是目前存放计算机信息最常使用的载体。但由于磁性本身的介质都具有剩余磁效应现象,保留在磁性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可能会使存储介质永久性磁化,所以保存在磁性本身介质上的数据可能会没有清除干净,永痕的保留在磁盘上。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尽管已经使用擦除软件等手段擦除了信息。但如果擦除不彻底,就会在磁上面留下重要数据的迹印,一旦被别人利用,通过用强灵敏度磁头等一些放大器材可以将磁上的数据还原,造成计算机数据的泄密。

另外,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使用类似格式化命名时format或删除命令del时,仅仅能破坏或删除文件的目录结构和文件指针等信息,磁盘上的原有文件内容仍然原封不动的保留在磁盘上,只要不在磁盘中另存放数据,使unformat等方法就可以非常完整地将在磁盘上的数据恢复出来。而且,在如今流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甚至可以从回收站找回被清除的信息数据,利用这些内部安全问题就能够盗取重要的机密数据。

2.2计算机信息系统机密技术不强

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密技术不强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很容易被盗密者利用计算机专业技术盗取。第一种方式就是盗密者通过唯密文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对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进行盗取。在这种方式下,盗密者除了拥有所截获的一些消息密文外,没有其他可利用的信息,盗密者通过尽可能多的密文去推算出加密信息的密匙,从而轻松的推算出信息系统的账户与登录密码。第二种方式就是盗密者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密文,并且已经了解一些明文密对,盗密者通过用加密信息想出用来加密的密匙或者一个算法,进而推算出信息系统财务人员登录系统的账号和密码。

2.3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信息得到安全保障,不因偶然的原因而遭到破坏,篡改,泄露,系统安全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网络连接不中断。网络安全隐患主要由两大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被攻击者从网络上盗取通信内容,这类攻击通常被称为被动攻击或者截获。另一方面是由攻击者通过主动攻击方式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常表现形式为攻击者修改原本的信息内容,这里也包括彻底中断传送的报文,甚至把完全伪造的报文传送给接收方。

2.4计算机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素质低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结构,运行情况,操作方法只有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才知道。内部程序的使用,篡改,只有通过专业知识才能正确的操作。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告诉他人信息系统内部操作方法,从中获取利益,这样的表现形式完全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另外,由于计算机专业在大学课程中整体难度较大,一般的人很难将其学精,学好,甚而至于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打着是本专业人才的幌子,设计出低质价高,使用不便的信息系统。

3计算机信息系统弊端的解决对策

3.1建立网络信息各方面的安全体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划分为不同的业务区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每个版块进行不同等级的保护,是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首要步骤。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指同一个系统内,根据信息系统的信息,使用方面,安全目标和策略等元素的不同来划分不同逻辑的子网或网络,每个逻辑区域内部有相同的安全保护需求,相互信任,具有相同的安全访问权限控制和边界控制策略,而且相同的网络安全领域共享同样的安全策略。通过制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分层保护可以使计算机网络整体架构更加清晰,为系统的安全规划和设计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维护工作更加容易进行。另外建立网络安全体系也可以有效防范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网络信息各方面的安全体系可以用边界防卫,入侵检测与安全反应等技术构成。其一通过使用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检测,防火墙,访问控制和公正仲裁等方式将安全边界防卫设置在需要保护的信息周边,主要来阻止病毒入侵,黑客攻击,冒名顶替,线路窃听等试图盗取信息系统内部资料的行为。其二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或者其他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入侵者的攻击行为与正常用户的行为是否有明显的差异,以此来判断是否有入侵者想趁机破坏信息系统里面的信息,或者直接破坏信息系统的内部运行程序。

3.2加强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

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会严重影响到信息系统软件的使用质量。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强重视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计算机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计算机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让他们时刻保持一颗正直,客观,公正,不为利益出卖职业道德的职业心;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人员也应该自己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时刻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设计出更符合时代进步的信息系统。

3.3增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加密技术

所谓加密技术就是最广泛使用的保密措施,用各种方式把有用信息变为乱码传输,到达目的后再用技术手段还原信息。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加密技术是指通过加密的方法将财务人员的登陆账号和登录口令通过加密,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让盗密者在破解时所花费的成本高于从盗取中所获得的收益,从而使盗密者主动放弃盗取财务人员账号和登陆密码的想法。

在当今社会必须要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安全。众所周知,使用互联网进行传输、发送计算机信息系统里面的信息是日常业务往来中的重要手段,但是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存在,tCp/ip协议由于本身具有不安全性就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内部资料的保密性安全,可采取的加密等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安全通信协议。数据加密是指发送方将一个消息通过加密密钥和加密函数转换为密文,而接收方就以相对称的方法还原成明文。第一,常见的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利用密钥加密技术,即利用一个密钥对消息加密,另一方得到消息后,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解密。二是通过公开密钥加密技术,这种加密技术使用一对密钥进行加密,一个是公开密钥,一个是私有密钥。加密时使用公开密钥对信息系统内部资料进行加密,接受者收到信息可以使用私有密钥解密。三是不用考虑解密问题,用户只需要对自己的资料进行加密后,与原来的加密校对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通过身份认证来加强信息系统内部资料的安全性,身份认证是指用户在登录系统前,必须让系统明白自己的身份,当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后,系统才可以确定用户人员在系统中原先设好的操作权限。身份认证的方法常分为知识、令牌、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身份认证等四种方法。通过上述的加密技术,能有效地保护信息系统内部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

3.4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安全管理的实施包括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安全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三个方面。首先是进行人员安全管理,依据国家计算机急响应中心的数据资料,在所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事件中,约有百分之五十二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人员安全管理和控制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关键,除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制裁形成威慑,并通过伦理道德教育,提高计算机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外,还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减少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作案的机态,其次是进行系统建设安全管理,由于系统建设的过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系统的定位和雏形,系统建设初期的管理不善,很有可能会引起后期系统应用技术的混乱,并进一步导致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产生。所以,对于系统的建设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用完善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建设过程的有序和安全,对于安全事件产生原因的追溯和补救措施的应用都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包括系统定级,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采购和使用,自行软件开发,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系统交付、安全服务商选择,系统备案和等级测试,最后是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传统的信息安全策略往往只着眼于防范来自外界的安全威胁和阻断试图进入系统内部的攻击。然而,只考虑的威胁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系统的安全需要,系统运维管理主要的控制点包括环境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介质管理、密码管理、变更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安全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管理、备份与恢复管理、监控和安全中心管理共十三个控制点。

最后,企业在整个过程中也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具体包括人员录用,人员离岗,人员考核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安全意识和教育是适当的并关联于员工的角色、职责和技能,应包括关于已知威胁的信息,向谁咨询进一步安全建设和合适的报告信息安全事故的渠道,可以包括信息安全风险与控制、法律责任、业务相关控制、信息处理设施的使用等。用人单位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应制定不同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对各类在岗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可以通过书面安全策略,员工签署业务保密协议,利用各媒体在单位内部宣讲安全问题,强制执行安全规定,鼓励员工蹲守职业道德精神。同时,应对安全责任和违法的惩戒措施进行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参考文献:

[1]李超.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