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十篇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十篇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39:58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1

关键词:黔南高中英语教材使用趋向性调查报告

引言

在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的大背景下,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写的教材包括了人教版、外研版、牛津版、北师大版、冀教版等多种版本,不同省份与地区对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呈现出不同的趋向。贵州省从2010年秋季起,全面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教材使用方面,人教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英语新教材是我省各地高中使用最多的版本。调查表明,近三年来,贵州黔南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全部采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新教材,采用率达100%。

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以黔南地区16所大型(完全)普通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使用趋向的统计与调查分析,重点探讨该地区英语必、选修教材的处理问题、必选修课程设置的典型问题及教材与高考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在推动高中新课改的过程中,在教材的编写与采用方面,均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省各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都出现了多种版本英语新教材的使用趋向。教材是实施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工具(张立纳,2010)。长期以来,教材本身独具的权威性决定了它会给予学习者思想上最大限度的引导,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潜意识把教材视作最符合规则和最科学的指导文件(张正东,2007)。

在新课程教材开发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失为一套优秀的教材。自2003年秋季使用以来,与其他版本相比较而言,它已经成为各地高中学校采用最广泛的一套教材。这套优秀教材严格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编写了必修与选修课本,把教材多样性、层次性与可选择性充分体现了出来,同时为黔南地区高中学校提供了一套实际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本。

但是,在近四年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在必、选修课本使用、选修(i、ii)课程设置,以及与高考教学衔接等方面,一些症结开始呈现,黔南地区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也表明,此类症结有待解决。

二、研究方法

针对黔南州新课程实施教材使用趋向的突出症结问题,课题组①对该地区的高中学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思想内涵、社会意义、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差异等各层面出现的问题找到症结,了解问题出现在哪一环节。这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2.案例分析法。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科教材的特别之处,积极关注该地区产生的教材使用趋向问题,及时总结和对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3.比较法。对研究的教材(人教版)这个对象,课题组采用对比探析,兼顾正反客观的评价,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面比较、实验前后之间进行比较,保证了课题研究中数据比较的翔实有效。

三、黔南地区教学症结

如果高中教师还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不改变,肯定会有“讲不完、教不会”的感觉(陈琳,2007)。课题组研究发现,黔南地区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症结:

1.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理念认识不清;

2.教学方法跟不上新课程改革,“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

3.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依然特别突出,从行政方面对教师教学、学校办学水平等的考核,都紧紧围绕“高考业绩”这个核心进行;

4.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存在矛盾;

5.教材自身存在的某些薄弱点等。

四、教材使用趋向性的反馈

调查发现,黔南州农村普通高中在处理英语教材时,通常把处理重点放在选修教材方面。因为必修是最基本的七级目标要求,教材的取舍就只针对选修i、ii两个系列。黔南地区的高中学校在这个方面的做法通常从行政手段与教师个体两个方面体现。课题组通过调查该地区部分高中学校折教材征订数据,统计分析表明,100%的学校均通过行政手段统一征订了必修1-5,以及选修i系列6-8课本。86%以上学校能把选修i系列中的9-11教材统一征订给学生。95%以上受调查的学校及老师都能把授课任务安排至教学完选修8,然后进入全面的高考复习。最长的高考复习达到一年,即英语教师在高三学期刚开始就进入高考复习。最短的也在高三下学期保证有5个月的高考复习时间。学校统一发放选修i系列的9-11课本,但98%以上的教师并没有采用这些教材。课题组采集贵州省瓮安县五所高中学校英语科课本近三年的征订数据论证以上问题。

表1贵州省瓮安县2011-2013五所高中英语必、选修课本征订汇总表②

上表呈现了近三年即课程改革以来该县五所高中英语必修选修课本征订(发放)的数据。由以上数据汇总研究发现:

1.侧重开设必修+选修i系列6-8的课程。

地处黔南地区的瓮安县,在高考成绩方面一直处于本州龙头位置。该县五所高中学校侧重开设了必修+选修i系列中的6-8的课程,在教材数量上能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基本能达到高考的基本要求,从侧面反映出高考对课程和教材使用趋向的决定性作用。

2.均未开设选修i系列9-11课程。

对比该县三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五所高中均一致没有订购选修i系列(9-11)课程教材。由此可以推断,98%以上的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都考虑课程内容量大、课时不够,以及高考复习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舍弃选修教材的做法。由此看来,尽管相关部门能开发一套比较优秀的教材,但是,地域、政策、课时及不同背景等诸多因素会使得教材的使用大打折扣。

3.选修ii系列的三类教材使用率极低。

从上表数据看,仅有两所中学在2011年的教材采购中订购了选修ii系列中“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的《英语写作》与《高中英语语法与词汇》两册课本。这意味着仅有2/5的学校使用选修ii系列课本,而且仅仅教学该系列课本中极少的部分。课题组分析认为,学校给学生发放这两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对夯实语言基础、提高高考应试技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后续的年份(2012、2013),这两所学校都停止了征订,原因就是该地区教师几乎不使用该系列课本进行课堂教学。其他3所学校一直未采购过任何选修Ⅱ课本,即使用率为0%。由此分析,课程与教材改革涉及的选修课程,如果没有制度上并配套相关严格的监督落实,再完美的标准,估计都无法实现。

按照上面的2011年订购选修Ⅱ的情况来看,尽管有两所学校发放了“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的《英语写作》与《高中英语语法与词汇》两册课本,但是,这两所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是否具体落实到课堂里呢?这又是课题组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课题组对以上两所农村学校(瓮安中学、瓮安二中)的学生共计5个班50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1:高中英语选修课本系列分为Ⅰ与Ⅱ,系列Ⅱ又分为三类。请问,学校为你们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时吗?a.开设;B.未开设。问题2:老师使用这些课本上课没有?a.使用;B.未使用。针对以上问题,发放50份问卷,收回46份,有效问卷44份。见下表。

表2选修系列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一)

调查表明,黔南地区农村高中选课指导制度依旧不完善。尽管选修课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但是也“鼓励学校尽早、尽可能多地开设任意选修课程”(张连仲,2010)。由于学校没有相关选课配套的制度,英语教师在授课方面,仍围高考“指挥棒”转。所以,对问题2的回答,绝大多数学生(77.27%)回答是未开设。由此说明,课程改革是需要制度保障的。

4.高考主导着教材使用趋向与课程的设置。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修习完成选修6-8,达到八级目标要求,为参加高考做准备(高洪德,2007)。那么,针对完成选修6-8达到八级这个问题,课题组设计实施了一些调查问卷,主要研究目的是学校和教师对高考方面授课的侧重。调查对象为高二下学期、高三上学期的学生。看问卷题目:就英语选修i系列课本6-11,在你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讲授到?摇?摇,老师计划讲授完?摇?摇。a.选修6,计划完成选修8;B.选修7,计划完成选修8;C.已经完成选修6-11;D.没有采用选修6-8。发放问卷共计40份,回收38份,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37份。

表3选修系列开设情况的问卷调查(二)

表中数据显示,第一,99.98%的学校都能在高三上学期开始时基本完成选修6-8的教学,确保达到课程标准八级高考要求。第二,76%以上的学校为了高考,能在高二下学期完成选修8课程,可以看出学校对高考的重视。第三,个别学校教师上课有随意性,比如高二年级下学期有10份问卷发放于同一个班,调查表明,该班仅以必修1-5作为授课教材,完全抛弃选修教材。导致这种做法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教师没有领会课程标准要求;其二,教师有意降低语言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6-8(教育部,2007)。只有落实教材,夯实语言基础,才能确保后期高考技能的显著突破。

结语

在黔南地区高中的教学中,如果选修Ⅱ系列没有制度保障,没有专设的选修课程表与选修课程教师这样的三个基本条件,就根本不可能实施好选修课教学安排,课程改革就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由于农村高中教育政策、资源、师资状况及地域环境所限,学校对选修系列课程开设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开设选修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与理解各不相同,将会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与高考技能培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作为地处黔南的农村普通高中,如何有效学习领会课程标准与合理利用新课程教材,把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高中教学中,是教育主管部门值得探讨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注释:

①贵州省基础教育研究2012省级课题“农村高中实施新课程的难点及其突破(no.2012B236)”项目组.

②数据来源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教育局2011-2013各校秋季入学教材征订统计(普通高中部分).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琳.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2

在一些语文教育发达的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较为合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却存在诸多问题,现状堪忧,迫切地需要我们寻求对策来改善这种现状。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机构关于课程安排的方案,包括开设哪些课程,在哪一学习阶段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等,以便学校或有关机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它反映了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有时,课程设置也单指学校开设课程的科目。”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有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照搬照套经济发达地区的语文选修课,脱离了本地的实际,没有充分挖掘出本地、本民族所具有的许多语文课程资源,从而降低了语文选修课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养促进程度。这其中有三个问题:一是没有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二是没有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语文课程资源;三是没有形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选修课。这与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背道而驰的。

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选修课设置现状的对策

1.学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发选修课课程。

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不拘一格,设置贴近生活的、有地域色彩的语文选修课,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增强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开发本民族的语言及文学资源。很多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学资源。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本民族的语言开设选修课。这样接近学生的民族心理,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非常大。例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就可以开设《土家族、苗族语言》的选修课。学生学习这类选修课,会很有兴趣,很能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把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少数民族的很多作家或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或用汉语言文字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学生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必将会有很大的兴趣,有钻研的欲望,也能提高学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

很多少数民族有着美丽的传说,有着本民族的歌谣。这些都是开设语文选修课的优质资源。例如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哭嫁歌”等。把这些“山歌”纳入语文选修课,必将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开发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资源。

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是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这些风俗习惯都是语文选修课的重要资源。以重庆市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该区域有着浓厚的土家族、苗族风俗习惯。如跳摆手舞等就是良好的选修课资源。

3.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到选修课的课程开发中去。

在新课改中,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还是选修课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如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4.学生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选修课的课程开发。

在新课改中,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智慧、困惑、问题和交流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在选教师必须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丰富而优质的资源。

三、结语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的语文选修课设置的现状,分析问题,积极寻找对策。这样才能够使语文选修课设置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更合理,从而让学生在选修课中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勇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

[2]庄瑞杰《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3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一)背景分析

1.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实施“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逐步建构起适合杭州第十四中学学生个性的“目标多层次、内容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生物教研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都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一致。

2.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凤起、康桥两大校区蓬勃发展,中美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ap课程(即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茁壮成长。凤起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10%的学生,而康桥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30%的学生,两校区的学生在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发和设置课程时应有所差异,凤起校区的课程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康桥校区则侧重于职业技能和兴趣的培养。两校区均有对生物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学生先后有260余人次在高中生物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人获得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0余人在浙江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些学生是我们教研组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3.硬件设备分析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建有“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中高端的实验设备,拟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桥校区开发了“开心农场”(生物实验地),配备了水培系统、光照培养箱等仪器,拟建设“光合作用实验室”(温室大棚)。一流的硬件设备,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教师情况分析

生物教研组现有教师18人,其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博士1人,硕士12人。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多、学历层次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热情,有能力开设“高、精、尖”的生物选修课程。这些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新课改的强大新生力量。

5.现行教材分析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存在一些不足:重理论轻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科研能力培养不够;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践机会少,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缺少相关的专业、相关的院校、相关的职业介绍,不利于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应弥补这些不足。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

多途径、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技能。

2.课程体系

(1)总体思路。如图1,以国家的必修课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为土壤,孕育出“追求卓越”的三条不同途径:针对选考生物的学生,选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针对ap课程班的学生,选学ap生物学;针对全体学生,选学校本选修课程。这样,就为学生有差异地追求卓越、有选择地获得成功搭建了平台。

(2)“4・3・2・1”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群模型(如图2)。

①四个课程群。开发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主要涉及4个课程群,分别包括:

走向生物学家之路系列(以凤起校区“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

植物栽培系列(以康桥校区“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技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无土栽培技术》《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等。

趣味生物学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基本素养):《“走进自然”植物社》《“走进自然”昆虫社》《趣味生物学》等。

生物学与生活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知识):《生物科学与生活》《食品与健康》等。

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专长课程。

基础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开设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各类课程。这类课程普及面广、内容丰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例如《食品与健康》《趣味生物学》《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走进自然”植物社》等。这类课程的开设在于满足广大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定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学习主动性,最终培养出拥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

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开设能充分发挥学生资质、施展天分的课程,例如《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无土栽培技术》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生物学科特点明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类课程的开设,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加深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学习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明显优势特长、具备优秀个性品质的学生。

专长课程:围绕学校生物这一特色品牌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开发和建设的课程,适合部分在生物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例如《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满足高端人才的专业发展需要,培养未来的生命科学工作者。

③两个核心实验室载体。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实验展开,康桥校区以“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开设《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选修课程,凤起校区以“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开设《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选修课程。

④一个目标。以“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目标建设课程群,充分考虑到个体智能的多元性,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和谐发展,激励学生追求卓越,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三)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此,笔者以省精品课程、省网络推荐课程《走向生物学家之路――高中生物学拓展课程群》为例进行介绍。

1.课程群的总体目标

21世纪,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生物学家。本课程群是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基础性、引导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本课程群的开设,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工作的兴趣,培养生命科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在知识上、技能上、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群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课程群的结构包括8个模块。其中,3个模块为拓展课程,分别是《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每个模块18课时。这3个模块与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完全匹配,是必修课程的深化。每个模块的章节结构与必修模块的章节结构匹配,实现了拓展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无缝对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每个模块包括5章,每章包括:知识拓展、经典例题、针对训练、实验探究、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5个栏目。其中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体系性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生科院和研究机构、各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职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另5个模块为专长课程,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每个模块18课时。这5个模块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实验课程,注重学生高层次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必修、拓展课程相应模块也是匹配的,是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深化。这5个模块的学习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课程群的实施

3个拓展模块可以与必修课程同步开设,学生可以体系性地选学三个模块,也可以选学部分模块。在选学了拓展模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职业方向选修相应的专长模块。

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1.深化网络教学,打造学习社区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渗透。目前,学校正积极构建基于差异发展的“数字彩虹计划”学习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社区,包括学习社区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评系统等。“数字彩虹计划”里的课程由微视频、学案、习题等组成,我们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网上走班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发展。关于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我们注入许多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元素:任务驱动、游戏化学习、正反馈机制以及翻转课堂。即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游戏化情境与元素,以正反馈机制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充分参与到学习社区中去――基于正反馈机制设计的游戏化学习社区: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接受新任务。学生在此模式的学习社区中,能够将学习任务合理自主化,安排好自身的学习进度,与同伴共同进行闯关学习的比拼,形成良性的竞争激活机制,从而激发出学生本源的学习能动性。

生物教研组已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核心内容的微课视频制作和分层的习题库建设,接下来将继续开发必修三和高三复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建成一个完善的生物必修课程学习社区。网络选修课程的开设及实施同样也是在学习社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构建的。目前生物教研组已将《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3门选修课程编制成网络选修课程,以便更多的学生更自由地选学。

2.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

生物教研组开发的选修课程,许多是与实验相关的专长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基本流程是:课程开始,引导学生确立不同的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课程中,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程结束,学生完成相应课题报告、论文并相互交流,质量高的可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或公开发表。比如在《细胞工程实验》选修课程中,授课教师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是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肝癌治疗的体外研究。基本流程是:首先,通过提取分离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接着,以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胞培养,从时效性、剂量性、细胞毒性和比较测试4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途径和方法。18位选学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研究和学习。

(二)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的必修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但忽略了对技能、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因此,在选修课程中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课堂发言、提出问题的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

2.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实验课程例如《基因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我们在评价指标中加入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生课题研究能力的考查。对于一些活动性选修课例如《“走进自然”植物社》,以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和认识植物的多少等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进行。

三、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根据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最终在凤起、康桥两个校区建成了“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等4个学科专业教室。作为省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到2014年底为止共投资了310万元,用于“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仪器的配备和“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设。

“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冷冻小型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全波长酶标仪、人工气候箱等仪器。实验室可分为教学区、实验准备区、基础实验区、分子生物实验区、植物组培区、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功能区。该实验室确保《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校本选修课程能顺利展开。

“人体生命科学馆”以3D数字人体系统为核心,以异形投影、体感技术、互动技术为手段,配合人体模型、标本和组织切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探究器官和系统的运作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健康的生活知识,形成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它包括教学区、中国数字人区、虚拟显微镜区、健康生活区、人体组织区等,配备了虚拟实验设备、各种人体模型和标本、高级综合急救模拟人系统等。该实验室可用于校本选修课程《人体生物实验》、《健康与医药保健》(浙一医院医师开设)、《人体急救知识》(医务室开设)以及必修课程的教学和参观。

“开心农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植物栽培所需器具,并加强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4

一、地理选修模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同模块的开设率差异明显

高中地理7个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领域,突显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每个模块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但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不同模块的开设率差异明显,其中,开设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选修3(旅游地理)的地区和学校最多,开设选修1(宇宙与地球)的学校很少,而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本上没有学校开设。

影响学生选择不同模块的理想化因素是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但当前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缘于高考的现实冲击。多数高考试卷将必修、选修模块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出题,而考查的选修内容多是指定的模块;少数省、区的高考试卷专门设置“选做”部分,用于考查学生对选修模块的学习情况,如海南卷和山东卷要求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3选1”,福建卷要求在“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中“3选1”,江苏卷要求在“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中“4选2”。总体上看,多数高考试卷青睐“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3个模块,“海洋地理、城乡规划”相对较少,“宇宙与地球”出现更少,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从未单独考查过。

另外,课程难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各省、区的高考试卷会选择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开设的模块,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专业性强,很多教师因知识缺陷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多数学校不具备开设的条件;“宇宙与地球”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较高,导致这2个模块几乎无人问津。并且,多数市、县又会“选易、避难”,从高考考查的内容中选出相对容易的模块,作为本地教学的课程,如“旅游地理、环境保护”的难度较小,成为选修的“热点”。

2.多数学生的选择权未能落实

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除了“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外,其他6个模块都应该开设供学生选择”。只有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选修模块设置的初衷才能得以体现,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为了与高考考查内容相配套,有的地区直接限定2个选修模块供学生学习;有的地区虽然开设了3个或4个模块,高考要求“4选2”或“3选1”,看似赋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但落实到具体的市、县,又会进一步限定其中的个别模块要求学生学习。

可见,受高考试题结构和现实利益的影响,在当下的选修模块教学中,多数学校和学生只能教、学少数规定的模块,而不是从所有模块中任选2个学习。因此导致学校灵活安排的权力被剥夺,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被剥夺,当初人们又爱又怕的“走班”选课现象在绝大多数学校从未出现过。这种教学状况根本无“选”可言,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弱化了选修模块应有的教学价值。

3.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少有体现

“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地理选修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但在当前的地理选修课堂上,多数教师仍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学方式陈旧、单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程改革的本意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指挥棒”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还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当选修模块纳入高考出题范围,很多教师便“理直气壮”地以“应试”为最高教学目标了。一方面,他们通过订阅教辅资料、编写学习方案、选编训练习题等形式,布置给学生大量书面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新课改对必修模块的内容减少得不多,但课时大大压缩,各地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又相对欠缺,使学生用于学习选修模块、高考复习的时间比较紧张,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省时间,便将选修模块的内容一讲了之,根本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第二,教师素质的影响。教师的观念和素质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教师课程改革意识薄弱,学科专业功底肤浅,课程整合能力欠缺,不能独立、合理地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当面对高考的压力时,他们便堂而皇之地运用传统的方式实施选修模块的教学。

4.多数师生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5

一、选修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选课带有功利性、片面性和盲目性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基本领会选课精神,但还有不少学生选课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性和功利性。具体表现有:选课没有学业上的整体规划,只为拼凑学分;不着眼于未来发展,只凭一时的兴趣;不考虑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只考虑如何避难就易;不顾自身的基础和潜力,只是跟着别人选;不考虑全面发展,只知道“唯高考是瞻”,考什么选什么,其他课程则不加关注;不依据课程进行选择,而是依据授课教师选课,对要求严格的教师“畏”而远之。

(二)学校选课制度不健全,选课指导不到位

在教学管理上,课程管理工作滞后,方法陈旧。一方面,选课指导不到位,师生均注重学生在校的近期需要,忽视其毕业后的长远发展,从而出现了学生能力的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选课操作不当,师生均重视选修课程的数量,轻视选修课程的质量,进而造成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偏差。

(三)课程资源匮乏,教师开发课程能力不足

就教材来说,与必修课教材相比,选修课教材不成熟、质量低,而且种类较少、数量有限,缺乏选择性,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从师资方面来讲,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制中,教师被排除在课程编撰活动之外,大多数教师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忠实、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照统一的教科书、教参甚至教法进行教学;选修课的开设和开发,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前景令人担忧

选修课程的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标准与依据,没有系统的原则与方法,并且灵活性不够,随意性突出。在高考命题和高校招生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是高考内容,教师和学生都会比较关注、用心学习;而对于选修课程中非高考内容,在实践操作中则很难保证学生会用心对待。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选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是高中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16~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中的第五阶段——“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阶段,往往会产生不确定感。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做事不是过于自负,就是缺乏自信;力图寻求独立,有时却无所适从。

二是学校选课指导不力。有些学校选课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选课指导力度较小甚至导向不正确,不能因人制宜地根据学生个人特点给予有效指导。

三是家长的干预。在学生选修课程学习科目的选择上,许多家长不是考虑孩子发展的需要,而是以高考为中心,围着高考“选”课,迫使有些学生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现违背学生意愿的选择。

(二)学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是部分教育者仍固守着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未认识到选修课的实施对于当代及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能真正接受这一新的教育思路,并在潜意识里把高考科目与选修课程看成是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面,从而导致其在实施中的行为力度大打折扣。

二是原有的评价系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如果大学录取标准没有大的变化,高考指挥棒没有变,仍旧只考必修课和指定的少量必选课,那么就会致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和教师都选择谨慎应对的态度,即采取“必修、选修两手抓,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策略。最后,美好的愿望很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选修课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困难重重,问题不断。

三、选修课程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拓宽选修课程开设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高中选修课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对选修课开设的研究应是目前选修课程研究的重点。

1.增强选修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我们要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和定势,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因为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整合。生活、知识、经验等都应成为选修课程开发的基础和依据。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学校应组织或鼓励教师个人自主开发选修课程教材,也可采用、改编其他学校的教材,或自编辅导读物、专题资料、制作课件教具等。

2.注重选修课程多样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与必修课程相比,选修课程具有自己的特点。(1)多样性。选修课模块多、门类多,层次与要求也不尽一致。因此,其教材在体系、风格、侧重点、深广度等方面必然多种多样。(2)灵活性。课程内容灵活,可以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编写教材,也可按专题或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可以是知识类教材,也可以是活动类教材,或两者兼而有之。(3)开放性。教材内容不应拘泥于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沟通与渗透,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我们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上注重多样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3.正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对选修教学的影响

高中教育该如何定位,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课程目标又该如何确定,这对于选修课程的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选修课程的开发,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程变成必修课程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课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纲要)、教学材料,否则选修课程的实施将无所依循,其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建立一支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选修课程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选修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以专职为主。选修课程的实施主体是广大在职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课程理论基础,责任心强,经历过适当的培训,因此,大多数教师都能较快适应选修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选修课程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质量,学校可聘请本地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能手、技术人员担任选修课程的教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此外,对于某些选课人数特别少、涉及内容较窄、单凭一所学校的力量往往难以开设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对本地区的教师资源进行适当规划,集中力量,组成特别选修课“教师小分队”,巡回上课,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培训,拓宽选修课程专职教师的知识面,提高选修课程兼职教师的教学素养。对广大教师来讲,尽管他们实施必修课程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大多缺乏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可能一时很难胜任。同时,选修模块多,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要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亟须加强选修课程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胜任选修课程教学。对于部分社会兼职教师来讲,尽管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或技术精湛,但缺乏教学经验和课程实施的必要修养,也需要一定的培训,以加强对他们的教学指导与管理水平,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三)形成动态选课机制,加强学生选课指导

在行政层面上,教育管理部门应完善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督导和管理,加强对高中选修课程师资的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学生选修课程研修计划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帮助学校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为高中选修课程的质量和效益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层面上,学校需要形成动态化的选课机制。为尽可能减少学生选修课程的随意性,学校还应该积极地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需要进一步强调课程设置说明的科学性,增强选课指导手册的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学校还应不断调整班主任制度、导师制度和辅导员制度,逐渐改进学生咨询制度和互助制度,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在教师层面上,教师需要实施动态化的选课指导。班主任及其他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指导学生的选课活动,与学生建立相对稳定而长远的联系,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在理论上,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学习为根本旨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作出选择,这是选修制度的基本准则;在实践中,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取向,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基础和发展潜能进行选择,这是选修课程的终极目标。教师实施动态化的选课指导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应力所能及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

(四)注重选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选修课与必修课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但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教学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直接地将必修课教学的做法简单移入选修课教学中,而应深入研究选修课教学的特殊性。那么,选修课教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里,我们通过与必修课的比较加以说明。

从教学目标看,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共同的根基,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从教学功能看,必修课传授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保障基本学力,培养基本素质,奠定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而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教学内容看,必修课强调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内容比较稳定,而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较大的弹性,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从教学方法看,必修课实施应循序渐进、线性推进,注重课堂讲授、讨论探究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选修课则可跨越跃进,以非线性的方式加以实施,专家讲座、学生自学、讨论和实践为其基本形式。当然,这种区分仅具有相对意义,对那些学科课程中的选修模块来说,其教学与必修模块的教学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即便如此,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旨趣、任务功能仍有区别,不能混同二者的差别。因此,我们应注意研究选修课的特点,根据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实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改革传统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选修课程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6

关键词:课程标准;学业目标;学业检测;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始自八十年代,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能力目标方面的认识,并形成了教育部课程标准、国家和地方教材体系、阶段性学业考核等内容。

北京市海淀区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是全国较早开始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地区,在师资水平、学生能力水平、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海淀区也是199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建立的首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区”。在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教研、学业检测、教材等各方面都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保障各学段学生毕业时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达成。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当设备能够达到开设课程的要求后,影响学生学业完成的因素主要就表现在了学业检测方式、学生差异、教师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方面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均带有普遍性,这些普遍性因素基本也会成为大学阶段的问题。

1高中学生毕业时达成的学业目标

1999年之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被称作“计算机课程”,从课程名称能够看出,计算机课程是侧重于计算机技术的课程。自2000年课程名称变更为“信息技术课程”之后,课程的培养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对信息化社会中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最终形成学生的信息素养。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后,全国中小学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指导纲要》从技术和能力方面均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由于当时《指导纲要》要面向全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各地普遍采用小学、初中、高中均为“零起点”的方式进行教学。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2](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信息技术部分”中,对高中学段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更加系统性的规定,在对学生能力的表述中,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描述,并基本以“非零起点”的基准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学生要完成必修模块,同时必须完成一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才能完成学业。

1.1必修模块

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主要包含图1中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必修模块以常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为基础,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学生体验对多种门类的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对文字、图像、音视频、数据图表等进行加工和表达、交流的过程,同时体验对数据的管理、信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必修模块的大部分计算机知识均已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完成教学,高中必修部分更多侧重于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技术的整体意识,以及进入信息社会的意识。在学习中,学生还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会有对新知识的需求,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必修模块涉及的计算机知识性内容如表1所示。

1.2选修模块

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模块。

1)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2)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3)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4)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5)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

在考虑到学生普遍要求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计划地选择相应选修模块。让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发挥特长,并创设一定的环境加以培养,让今后有意向在大学计算机技术方面深造的学生得以发展。

选修模块能够让学生比较全面地接触这一分支科目的内容,并给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余地,在软件和硬件的选择上也有别于必修模块的内容。如必修模块的网站制作选择了适合入门的Frontpage软件,“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模块需要比较深入的网站制作技术,所以普遍会选用Dreamweaver软件。

1.3课时、教材和实施

目前,海淀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一开课,每周2课时。第一学期进行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第二学期进行选修模块的教学。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学科学业检测,即“信息技术学科高中毕业会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公布后,教育部共审查通过了6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北京市2007年进入全国高中新课程实验,自2007年开始,海淀区高中使用了通过教育部初审的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为便于安排上课,各学校在选择选修模块时,普遍采用以班级整体选课的方式。所以学生高中毕业时,全体学生所选的选修模块内容相对比较分散,表2是2009-2010学年海淀区高中选修模块学生人数统计。

2高中学生毕业时的学业检测方式和普遍程度

学业检测性质的考试一般会起到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被动地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2.1考试形式

北京市采取高中毕业会考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中所有学科均需要进行毕业会考,学生所有会考科目均合格后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会考成绩采用等级制,分别为a、B、C、D,对应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高考时,部分院校招生会参考某一学科的会考成绩,且要求此学科成绩在B级以上。

会考除参考《课程标准》外,还要参考《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3]信息技术部分的要求。

信息技术学科高中毕业会考一般在高一年级的学年末进行,目前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会考由各个区县自行组织和命题。海淀区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定制开发了考试系统,并自行编制题库。学生在所在学校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时由考试系统在题库中随机组卷,以实现相邻学生考卷的差异性。卷面采用百分制方式统计分数,最终转换成等级制。

考试题目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包含信息技术基础和学生所选选修模块的内容。客观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对错类型,涉及所有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性范围内容,及能够以选择答案呈现的分析类内容。主观题为在真实软件环境下的实际操作类题目,客观题由考试系统阅卷并给出分数。主观题由人工阅卷,在人工阅卷中考察学生上机操作的作品成果、设计思想等,在学生未能完成的半成品中,也能够通过人工方式发现学生的能力情况,并给出恰当的分数。部分题目如下。

1)例1:客观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nlc.上进行书刊目录查询,实际上是在访问()。

a:电子表格文件B:word文件

C:数据库D:文本文件。

2)例2:客观题――要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首先要做的是()。

a:总体规划作品B:确定作品主题

C:搜集相关素材D:整理加工素材。

5结语

综上所述,海淀区高中学生毕业时,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能进行文字、图像、音视频等素材的处理与加工,并能以多媒体著作软件或网站制作软件表达电子化的作品,作品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观念,并在某一个选修模块的特长领域具备一定的能力。在学习阶段,学生经历了多种形式的问题解决过程;同时教师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前提下,使用了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等教学形式。在高中毕业时,学生要经历会考这一形式的学业检测,能够促进学习。教师在解决学生差异、学生起点低、引领学生学习等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教师队伍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S].教基[2000]3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S].北京:中国书店,2011.

analysisoftheCurrentCircumstancesof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underLiberaleducationenvironmentofHaidianDistrictinBeijing

matao

(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HaidianDistricteducationalinformationCentre,Beijing100083,China)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7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微积分就进入了我国的高中数学课本,到2002年的教学大纲中列为选修内容,并成为全国高考考试内容[1]。教育部在2003年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后面简称新课标),并从2004年开始进入新课改实验阶段[2]。新课标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课程结构与内容都有所改变。高中数学在内容及知识结构体系上做了较大的修改,有增有减。删除了一部分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必须用到内容,如极坐标、反三角函数的知识,微积分导数的部分有所增加[3]。我国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种类繁多,但都是以传统的高中数学课程做基础编制的。这样造成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知识的不连贯,形成一个知识的断层。对断层中知识的补充以及怎样处理高中已经讲过的微积分部分内容,成为大学高等数学教材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倡导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强调开展课题研究,体现数学的来龙去脉[4]。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知识采用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与中小学的教学改革相比,大学数学课程理念比较陈旧,与现行的中学大纲缺乏有效的衔接[5]。大学现有的教学改革更关注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几乎没有考虑中学数学改革的影响。事实上,各大学、专业之间差异非常大,不可能像中学一样制定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即使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门数学课程,如何解决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断层与衔接问题,值得教育者们关注。通过对经管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园林学院共240余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并研究了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课本以及高考丛书,分析断层形成的原因,并对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高等数学与新课标高中数学的断层问题

 

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存在断层。高等数学作为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的第一门数学课程,学生学习普遍感觉困难。在高中阶段学生主要进行的是逻辑思维,而高等数学的学习还必须进行辩证思维[6]。例如,极限的思想要求学生的思维需要由静到动,从精确等于到无限接近,从有限到无穷转变。大学知识量迅猛增大,学生由老师安排好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7]。这一切会使学生感到不适应,使大学教育和中学形成断层。

 

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学生生源的差异等导致这种断层的产生和加深。新课标的大纲教材有很大的变化,有些大学数学所必须用到的知识在新课标高中数学中被删除或者弱化,同时加入了属于大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导数等内容;文理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对数学的要求不同,授课内容有所差别;由于各地高考试卷不同,高考内容有所差异,导致高中数学授课内容的差别;我国民族众多,地区的发展及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同,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差较大,数学基础相差甚远。

 

(一)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

 

以北京市为例,现行的高中课本实际讲课的内容有:必修1-4,选修2共有4册,选修4共有2册,共有10本教材。其他省市如山西、河北等地,讲授的内容稍微多一点。新课标教材紧跟时代步伐,内容及章节的编排上都与旧大纲教材迥然不同。

 

1)高中删减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降低了过去高中数学内容中多数学生普遍感到难于接受的反函数的较深要求。认为此部分内容高中学生的年龄段难理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删减的内容对高等数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角函数部分。六个三角函数只讲了三个,即:sinx.cosx.tanx,反三角函数则只字未提。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重要的三角公式未作要求。选修4-4中虽然有柱坐标、球坐标和常见的曲线方程,例如摆线方程、圆的渐开线方程等高等数学用到的重要内容,但是都属于高中不讲授的内容。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在高等数学的一些证明及计算中经常用到,而文科的同学没有学过这部分内容。极坐标是高等数学积分中用到的重要内容,高中课本上有,但是强化不够,学生理解困难,需要重新讲解。

 

2)高中增加的内容

 

高中内容有增有减,增加了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概率统计初步知识,线性规划建模等较新的内容;微积分中简单的导数计算及其应用;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选修2中的逻辑用语都是为大学的计算机编程打基础的;必修5的线性规划问题则是为将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建模作铺垫;必修3中有统计和概率、选修2-3的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属于大学概率统计的内容。选修2-2中有一章讲了大学高等数学中导数及其应用。

 

(二)学生文理科的差异

 

大学的部分专业文理兼招,学生思维方式、数学基础差异较大。以所调查的文理兼招的经管学院学生为例:文科同学没有讲必修3中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必修4中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选修2-2导数的概念引入文科与理科不同,没有要求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实际应用;理科同学会简单的复合函数求导,文科只学过导数的四则运算;文科完全没有接触积分,而有些省市的理科生则学过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选修2-3计数原理——包括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文科均没有讲。

 

(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中的生源基础不同

 

不同地区学生所学内容不同。通过调查问卷得知,来自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的学生接触过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学过定积分的应用,会计算简单的定积分。其余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极限和积分。学生对于导数都比较熟悉,但掌握的程度也有很大区别,例如有的学过简单的隐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应用中学过洛必达法则,但有的学生只会计算简单的导数。导数的16个公式高中学过8个,即常数,幂函数,两个三角函数sinx,cosx,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4个求导公式。

 

随着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出本地区,到发达地区读书。这些学生中有的一直是本民族语言授课,汉语是作为外语学习的,例如:有些新疆、西藏地区的学生在高二才开始学习汉语。由于地区和民族的差异造成学生数学基础不同,高等数学作为入学的第一门数学课程,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适应,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三、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

 

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的第一门较难的数学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相当重要。怎样弥补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断层,需要大学老师仔细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知识点的变化,改革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专业、生源的情况研究教学方案。

 

(一)关注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高考知识点的变化

 

大学数学老师应当关注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变化,这决定我们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与高等数学课程的讲授密切相关。每年9月迎接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新生,他们的数学基础都会不同,知识点都会略有差别。高考是高中老师授课的指挥棒,大学老师也应该深入了解每年高考知识点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动态把握每年学生的数学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变化及生源的复杂性导致了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产生断层。怎样处理高中新课标删除的内容和高中讲过的高等数学内容,需要大学教师用心研究。例如:在计算定积分和二重积分时要用到极坐标。但是高考不考极坐标,学生掌握得不好,因而需要补充。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再给出公式加以解释;对数公式亦是如此;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公式内容多,而且贯穿了高等数学始末,必须花课时让学生掌握扎实,补充未学的cotx,secx,cscx,以及四个反三角函数arcsinx,arccosx,arctanx,arccotx,达到随手画出图像,记熟所有公式。

 

(二)认真研究改革高等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

 

新课标中小学教材理念一致,知识从小学开始,采取递进式螺旋上升的原则,为大学数学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例如:我们的高等数学中导数的部分讲解比较轻松。大学要乐观对待这种改革,而不是抱怨学生基础差。对于高中删减的部分要积极应对,在大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应当有所体现。一般大学高等数学的教材会有一节复习初等数学的内容,新课改后,由于高中删减了部分内容,利用1-2次课讲授复习初等数学的内容显然不够。教材中也需要对补充的内容细化,而不是以复习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甚至需要做一些习题巩固,学生才能掌握。对于补充初等数学没有讲的部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给予不同的课时,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时不够,可以在学生有基础的导数及其应用中适当调整。

 

(三)根据学生情况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案

 

大学之间的差异,专业方向的不同,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差别很大。因此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课时也相差较大。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要尽量采取措施减小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差距,向学生仔细了解生源地区中学的数学教学情况,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从而使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有针对性地衔接起来。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8

论文摘要: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课程实施的起步阶段,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课程设置、高考评价、学校教学资源、学生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教学活动进行的方式’(p81)。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由教师和学生双方所共同展开的课程实施活动。要进行教学活动,就必然涉及到课程、教师、学生、时间、空间的组织和安排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起步阶段,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必然会受到课程设置、高考评价、学校教学资源、学生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课程结构类型和学校课程设置是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和关键。新课程结构类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为国家基础型课程,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的共同要求。这一类型的课程由工具性科目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科技等科目)、社会科目类(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等科目)、自然科目类(包括科学(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技术科目类(包括劳动技术等科目)、体艺科目类(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组成。选修课程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国家设置的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另一种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比如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拓展性课程的内容主要体现知识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拓展性课程可分领域设置,既包括不同学段的学生按不同要求在若干领域中的必选科目,也包括跨学段的自选科目。研究型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现有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专题或项目,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着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和相应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功能旨在打破“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栓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pp.43-46)基于不同类型课程的不同要求和功能,必修课程和国家设置的选修课程以行政班的形式实施教学,拓展性校本课程以教学班形式实施教学,研究性校本课程以班内分组形式或跨班、跨年级形式实施教学。

除了课程结构类型,学校课程设置在时间因素上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发生制约。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文艺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依照这一规定,学校课程设置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实施。

(一)必修课程设置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

学校要开足开齐8个领域的必修课程。高中一年级以必修课程为主,逐步开设选修课程。保证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语文、数学、外语等九大高考科目的课程严格按照国家文件规定的学时、学分开设。必修课程的开设主要集中在高一年级,保证在高二年级上学期将所有的必修课程开设完毕,并采用行政班教学。

2.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采用分学段开设的方式,信息技术安排在第1、第2、第5、第6学段开设;通用技术安排在第3、第4、第7、第8学段开设。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尝试采用教学班教学,由学校选课指导中心负责技术课程的选课等事宜。

3.艺术课程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学时、学分开设。首先开设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采用行政班教学。然后开设选修模块,按选课教学班教学。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选修模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分两部分,必修的田径模块和健康教育模块安排在第1、第3学段开设,采用行政班上课的模式。其余学段开设体育选修模块,尝试采用教学班,编排4个班级的学生同时上体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体育模块修习,并获得学分。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研究性学习活动原则上每学期要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高一、高二各完成2个课题研究,高三上学期完成1个课题研究。采用班内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按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每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由学校统一安排,主要以行政班和班内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社区服务课程按新课程要求,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学校可规定在校学生必须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完成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也可以跨年级、跨班级组织,也可以利用假期或休息时间自行安排社区服务活动。

(二)选修工课程的设置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

选修工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选修i内容一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开设的,修习文、理方向学生按照各科目要求必须选择的模块。学校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保证开设全部的选修工内容一课程,供学生选择。选修工内容一课程要在高二年级结束时全部开设完毕,个别学科有特殊情况可推迟到第9学段。采用文理分科的行政班教学。

2.选修i内容二的课程是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的除内容一以外其它选修模块。学校要高度重视选修i内容二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多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选修i内容二课程可集中在第9、第10学段开设,采用教学班教学。

(三)选修11课程设置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

选修fl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分为专题教育类课程和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两部分。专题教育类课程1学分,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至少5学分,学生必须修习。

1.专题教育类课程的开设。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可开设学科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等专题教育类课程,一般在高一阶段开设,每周1节,采用行政班上课的形式。

2.学校自主研发类课程采用走班选课的形式,学校规定每周四、周五的五、六节是校本选修课的修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情况到相应的教室上课。

新课程结构的构建遵循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因而类型多样化,设置灵活、不单一,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保证各类课程的有效实施。

教学资源是指服务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各种物力和人力,不仅包括非生命的实物和信息,还包括具有能动性的有生命的人力资源。教学资源作为学习与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资源建设也成为各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选课组班教学的实施及其效果。目前,高中学校的教师编制非常紧张,人事部门仍按多年前教育部颁发的编制标准严格“控编”。而且历史原因造成的现有教师在编不在岗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个别学科教师(如生物、地理、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等)严重不足。另外,在在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开设选修课组建教学班实施教学,只能给现有教师加码,本来超负荷的教师,工作量一再增加,将不堪重负。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实施,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配备需要的教师,在师资的结构和数量上保证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否则,作为新课程亮点的选课教学就无法落到实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同样很高。要求除了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外,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教好自己的学科内容,还要跨学科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除了常规教学任务,还要担任导师指导学生的选课、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等。这对教师执教能力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p17)也就是说教师的能力不再只是教学能力,还要有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采用教学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管理的能力要求也更高。然而现状是广大的教师还仍然持有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习惯固化,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办学规模、学生数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班组织和管理的难度及效果。学校办学规模小,学生数量少,教学班组织和管理的难度就小,效果就好。可事实是,近年来,各地高中连年扩招,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更是学生暴满,60~70人的超额大班普遍存在。按教育部规定的班额标准(50人),按行政班进行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已是困难重重,要按教学班组织教学和管理困难就更大,大面积采用教学班教学的理想化做法显然是不切合现状的。

学校的实物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校内的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的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信息资源等。软件资源如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pp.43-46)在这些资源要素中,首要的是教学场所即教室的数量,直接制约着教学班教学的实施。基于此,可首先在教学使用场地空间要求较小的体育等课程的实施中采用教学班教学。各个学校根据教室场地情况,在教学班组织和管理的策略上应展开创造性的有各自特点的积极探索。“一般来讲,对于一个学校的课程方案来说,最本质的要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给学生提供什么课程和多少课程;一是学校如何提供这些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中,这两个因素表现为,学校开出多少国家课程标准所涉及的选修模块,在多长时间内开出以及学校在开设模块时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有多大。这两个要素的组合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课程方案优劣的评价标准。(pp.25-27)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学校能在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多地开出各类高质量的课程模块给学生,让学生对课程有最大的选择空间,并对课程实施组织最有效地教学。但是,从实践层面上,理想的课程可以提供出来,但课程的实施,特别是采用教学班实施课程,则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果过于追求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就会牺牲赖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代价,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和麻烦。各个学校,可立足于各自的教学资源现状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落实各类课程的实施。

新课程实施要直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与高考的关系问题。高考作为国家主导行为,是对基础教育质量最有效最有权威的评价,是迄今为止国家选拔人才最为公平合理的手段。因此,如果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效果和质量能够在高考中得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表明课改是成功的,反之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吸取课改实验区的教训。2004年,南京市因为实施新课程导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大幅减少。实施新课程后高考上线人数减少的原因,可从三个角度分析理解:一是课程变了,而高考还没有变,学生所学与高考所考在内容和命题立意上不一致,结果造成学习新课程的学生不适应未加改革的高考而成绩受影响;二是课程变了,高考也随之变了,但学校的教学主导思想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法还没有变,还停留在过去应试教育的阶段,结果造成学生高考成绩的下降;三是课程、高考、教学主导思想、教学理念、教法都变了,教学组织形式也随之变了,却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中出了问题,结果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高考自然受影响了。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高考的关系,就是为了避免第三种情况的发生。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高考的成绩能有效地反映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与之相反。课改之初,高考科目课程通常按行政班组织教学。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选课组成教学班实施教学,作为新课程实施中学校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为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高考质量都不受或少受影响,宜首先在非高考科目课程实施中采用,即先在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艺术和校本选修课六个领域采用教学班教学,经验成熟后再在其它领域推广。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在各类课程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和选课走班教学,充分体现实施新课程的学校特色。

让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在高考中反映出来,是新课程改革中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当然前提是高考改革要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有专家指出:高考改革“必须求得教学与考试、考试与招生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环节上的协调,必须从相关体制出发,使中学教学更容易操作和实践,同时使高考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与服务于社会的需要,不要让人切身感觉到新高考不如老高考,改了还不如不改”。在新课程高考方案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课改应该稳妥渐进。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从现实出发通盘考虑。对采用教学班实施教学,在只有理论上的思考和探究,还没有具体成熟的经验和思路,还没有可操作的策略方法的前提下,不能盲目地大面积地进行。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一些学校大规模实行教学班组织教学的做法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因为这些地区高考升学比例大,高考压力小,实施课改的环境宽松。而其它地区高考升学比例相对小,高考压力大,如果因为实施课改而导致高考上线人数下降,就会招致社会对课改的质疑。高考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最具权威性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手段,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不可取消。高考作为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生命质量、提高社会生存本领最主要的途径不可无视,高考的社会功利性不可超越。关键的问题是高考改革与课改应当同步。

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这一受教育主体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品质,一定要以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旨,体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9

就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问题国家教委颁布的两个“方案”虽已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很多师专学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与方案的要求相契合,与教育要求和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本文就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师范专科;数学教育;课程设置

1995年,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布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试行)》(简称《教学方案》),由此,全国师专教育界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关于有关师范专科课程改革的大讨论。之后,师范司又于1997年8月了《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八个专业学科必修课程方案与说明》(简称《课程方案》)。这一《课程方案》为师专课程设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但两个《方案》颁布以来,绝大多数师专的教育改革还远未达到《教学方案》的要求,课程改革也未与《课程方案》相契合。尤其2012年2月国家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师专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太多问题,与国家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及社会需求相差甚远。所以,本文就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展开几点讨论。

一、师专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1.课程设置没有结合培养目标彰显专科特点

从角色定位来看,师范专科与师范本科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本科是重理论的话,那么专科更应重实践。每个教育层次都应该有它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就数学教育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说,师范专科和本科之间的区别变得模糊不清。多数师范专科学校课程仿效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不仅设有数门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就目前来看,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是面向农村的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多的需要是什么?如果师范专科学校一味仿效本科课程设置,确实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了,既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不具备专科生本该有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夹生饭”符合谁的需要呢?所以,就课程设置这一方面来讲,师范专科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特有的鲜明的特点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专业课程开设的纷繁复杂

有人说师范教育是双专业教育,既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学习教师教育理论,我认为仅仅是这两方面知识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社会需求。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方案》中明确要求师范专科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应包含六个模块,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体现了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向是综合素质。并非单纯的“学术性”或是单纯的“师范性”,这一改革措施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对于师范专科学校来讲,所开设的课程要找到各类课程比重的最佳结合点,不能顾此失彼。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师范专科学校还是把数学专业课所占的比重过大,不仅有专业必修课,还要开设专业选修课,不说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资条件有限,就学生方面来说,对选修课的重视度也不像必修课那样,况且数学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样数学选修课的开设未免显得流于形式。我认为学科专业只是代表一个方向,并不一定就是要占绝对的比重。

二、关于师范专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构想

1.结合培养目标,定位角色

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小学教师,不是学术性人才,而是应该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人才,所以要有区别于本科的课程设置,不是简单的把本科院校的课程删减了几门就是专科学校课程了,作为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结合《教学方案》中课程要求的六大模块,来建设自己的课程特色。对于“特设课程”这一块,我个人认为不宜做统一要求,应根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师范专科数学专业的特设课程未必一定是有关数学学科的课程,如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数学专业课程,根据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自身在艺体课程方面的优势以及重庆周边山区农村小学在某些方面的薄弱现状,所以在特设课程这一块开设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体操等课程。音乐、舞蹈、钢琴、手工、美术等课程的开设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些课程也是符合本地需求和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要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必过于追求形式

对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很多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加起来至少十五门以上,数学学科重在培养人的思维,思维的培养我认为重在课程的“质”,而并非“量”。另外,结合师范专科的师资条件和学生的主观意愿上的被动选择,我认为选修课没有必要开设,必修课中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三大主干课程地位不可动摇无可非议,离散数学取论性较强的复变函数是符合专科实际情况的。至于《课程方案》中提到的数学专业特设课程“数学史、数学建模、数学方法论、统计方法”,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把这部分课程加入到必修课中,至于普通物理,作为专科学校把它改为自然科学基础更为合适些,使学生在各方面知识都涉猎一些。

三、结论

总而言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改变传统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公共基础课程”混合课程模式,建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模式的师专数学教育课程体系。使师专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相符,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专业的小学数学教师。

作者:兰丽红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试行)[m].1995.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的区别篇10

论文关键词:美国少数族裔;人权保护;实质平等;反向歧视

平等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更是现代立宪国家所信奉的基本信条,国家也有义务依平等原则来对待人民,不得恣意予以区别对待。因此各国宪法都将平等作为人权保障的重要原则加以规定。美国也不例外,在其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明确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拒绝给予其管辖下的任何人以平等保护的法律”。据此,国家对任何族裔的歧视行为,都是受美国宪法所禁止的。然而,在人权保护上,美国却通过优惠性差别待遇,使少数族裔在教育、劳动和选举等权利的享有上获得特殊优惠,这是为什么又凭什么?这种优惠性区别对待是否有违宪法平等原则?是否会导致对非少数族裔的反向歧视?本文将运用宪法平等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美国宪法平等条款在少数族裔人权保护中的局限

虽然早在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就确立平等保护原则,但是宪法条文的规定只是踏出了人权平等保护的第一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种族歧视的问题。如1877年的Strauder案,通过排斥黑人陪审的权利而给予黑人不平等的待遇。而在1883年的pacev.alabama案支持了对不同种族之间通婚的禁止。尤其是在1896年的plessyv.Ferguson案中,则确立了隔离但平等原则。联邦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认为,那种认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行两个种族隔离,就是给有色人种打上烙印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为公共福利制定的法律,必须考虑人们既定的习惯、传统,考虑他们的安逸等,而各州正是基于传统习惯考虑制定了实行隔离的法律,即使有打上烙印的嫌疑,这也不是法律的本意,而只是有色人种的自我解释,据此,最高法院认定授权甚至要求公共交通工具上实行两个种族隔离的州法律并未违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所规定的平等保护原则。联邦最高法院还进一步提出,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目的,就是实现两个种族在法律面前的绝对平等,但它不会被设想为取消基于肤色的区分,或实现和政治平等不同的社会平等。这一裁决为美国法律上的种族隔离开了先例。这些涉及种族隔离、婚姻方面的法律,让不同的种族承担不同的责任或让不同种族受益不同,并给有色种族打上了劣等种族的烙印,这与平等原则背道而驰,正如学者布莱克所说,plessy案是打着平等的幌子实行种族隔离,以使白人至上化、黑人劣等永久化、被迫低人一等。这些案例从实际上剥夺了黑人和白人平等相处的机会和权利,使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所确立的平等原则在少数种族人权的保护上名存实亡。

二、对少数族裔的优惠性差别待遇体现实质平等

直至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才在布朗案中将“隔离但平等原则”推翻,认为种族隔离的基础是建立在有色人种天生低劣的观念之上,单以人种为理由作种种隔离区别,本质上不符合平等原则,所谓人种在隔离之下仍可保障平等是说不通的,这一隔离剥夺了法律的平等保护,这些仅仅根据种族所作的区别分类违反美国的传统,在宪法上应予以质疑。自此,美国才开始通过立法排除黑人在教育、工作、生活上种种受到歧视的状态。但也认认识到仅仅从立法上禁止对少数族裔进行歧视,并不能积极改善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平等状况。因为法律所规定的平等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它只是消极地保障少数族裔和非少数族裔的机会平等,却并未考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黑人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和其他族裔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之间根本不具有对等竞争的实力,那么最终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状况。正如美国总统约翰逊说“如果我们要受奴役二百年的黑人家庭的子弟,与处处受优待的白人子弟,在一条起跑线上起跑,怎么会有平等的结果?”因此国家有必要采取某些积极措施对此种不利于少数族裔的形式上平等加以修正和弥补,以此推进实质上的平等。

为达到此目的,美国透过三权的力量,推行对少数族裔在教育、就业和政治上的优惠性差别待遇以保障其人权的平等实现。在行政方面,为补偿少数族裔和妇女等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在历史上所受到的歧视,美国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对少数族裔在工作、入学和获得其它社会福利方面,直接或间接给予优惠的“肯定性行动”(affirmativeaction)。在立法方面,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致力于消除过去对少数族裔或种族的歧视现象。如在1964年的民权法案中订立了专门的条款来保障少数族裔的平等工作机会。而在1965年的《选举权法案》中特别授权司法部监督南方各州选举,要求南方一些州在划分选区时尽可能多地划出少数族裔占多数的选区,从而确保少数族裔一定有当选议员的机会。在司法方面,主要通过法院的判决确保少数族裔依据肯定性行动计划或民权法案所获得的优惠性差别待遇得以实施。如1971年的斯旺诉夏洛特案,及1980年的富利洛夫案中,最高法院通过判决确认对歧视采取补救措施的种族意识方案是符合宪法的。而在1971年的Griggs诉Duke电力公司案则认为雇主对少数族裔表面中立实则歧视的作法就是对1964年的《民权法案》第七编平等工作机会的违背。

笔者以为,长期的隔离与歧视,使少数族裔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由于历史上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如果得不到补偿,反而不利于美国社会的长期自由与稳定,只有对少数族裔予以积极的补救措施,才能真正消除由于种族歧视产生的不平等。而优惠性差别待遇就是为了保障少数族裔的利益份额而采取的一项补偿性计划,其目的并非要限制和剥夺整个白人依法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美国社会民主与实质平等的价值观念。

三、严格审查差别待遇以防止反向歧视

优惠性差别待遇的实施在对少数族裔人权的保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优待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它导致黑人大学生更高的毕业率,在工业、专业、社区和邻里服务中有更多的黑人领袖,不同种族之间更稳定的交往和友谊等等。然而,这些对少数族裔在教育、工作或选举权上的优惠,虽是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对权利的分配进行干预和限制,以实现实质平等,但这毕竟是一种以种族为标准的区别对待,如果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对非少数族裔的反向歧视,形成新的不平等。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族裔人权保障中的优惠性差别待遇是否合符合宪法平等原则进行审查。那么应如何进行合宪性审查?即如何确定基于种族的分类究竟是为了实现实质平等,或是可能违背平等原则构成反向歧视?自1938年斯通法官在卡洛琳产品案的第四脚注中,指出对不同类别的法律,最高法院应该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审查后,最高法院对于那些明显歧视诸如少数族裔、种族等这类“分散而孤立的少数群体”的法律,就一直实行一种更为严格的司法审查。布莱克法官也特别提出当一项法律故意利用一种“可疑的分类”或当一种分类严重干扰一项“基本权利”的行使时,就实行严格审查基准。 所谓严格审查,是指当特定立法或行政行为所要达成的利益若不是迫切需要关注的政府利益或目的,或政府为达成该立法或措施所设定的目的而选择的手段,与该实质重要的利益之间不具有密切关联性,则通常该立法或行政行为会被认定为违反宪法平等原则。[2]这种审查方式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明目张胆的把种族作为歧视对象,企图损害少数族裔利益的立法行为。另一方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也认为种族和族群的分类属于可疑性分类,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即要求实施区别对待的政府必须说明它的目的或利益所在,不仅从宪法看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并且利用这样的分类对于实现它的目标或维护它的利益都是必要的,以防止出现反向歧视。

以1978年联邦最高法院的Bakke案为例,本案当事人Bakke一直梦想当一名医师,但在1973及1974年连续两年申请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区医学院都没有被录取。该医学院每年招收一百名新生,其中十六个名额透过特别录取计划保留给非裔、拉丁裔、亚裔及美国印地安人等少数种族学生,其录取分数比非少数种族之普通学生为低。Bakke向加州法院起诉,认为因为加州大学对少数种族学生设有特别优惠待遇,使其丧失进入加州大学医学院就读的机会,主张该特别录取计划违反加州宪法与美国宪法增修条文第十四条的平等保护条款以及一九六四年民权法第六编禁止联邦资助机构采行种族歧视的规定,形成对作为大多数人的白人的反向歧视。在该案中联邦最高法院第一次就这种表面上似乎使少数群体受益但却让非少数群体付出代价的方案是否违背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所规定的法律平等保护条款,作出了裁决。大法官鲍威尔指出,第十四修正案适合于所有的人,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因种族的不同而不给予同样的保护,否则就谈不上平等。他强调作为第十四修正案法律平等保护的一项宪法原则,对涉及种族的区别分类,或许只会增加而不可能缓和各种族间的对立。一个人有权享有法律的平等保护,免遭根据其种族的区别分类,是因为这一区别分类侵犯其人身权,而不是因为这一区别分类侵犯其为某个团体成员(如种族)身份。而除了种族的理由外,没有其它任何理由地优待任何一个团体的成员,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本案中校方无法确认曾经有种族歧视的做法,现在需要加以纠正,因而校方对少数种族的特别录取计划,就是这样一种没有其它任何理由的,仅根据其种族身份而进行的区别对待,因而构成联邦宪法禁止的歧视。鲍威尔承认,学生多元化在高等教育领域可以作为一个宪法允许的目标考虑,但种族只是多元化的其中之一,它可以作为录取某一申请人的有利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必须和申请人的其它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而校方的特别录取计划,仅仅着眼于人种上的多元,不但不能促进反而可能阻止真正多元化实现。鲍威尔还指出,根据种族的区别分类,不管是否恶意,本身就很可疑,都必须实行严格的司法审查。

再如1993年的Shawv.Reno案、1995年的millerv.Johnson案、1996年的Shawv.Hunt案、Bushv.Vera案、1999年的Huntv.Cromartie案以及2001年的easleyv.Cromartie案等涉及选区重划的案件中,争议的焦点都是关于设立黑人占多数的选区(blackmajoritydistrict)是否违背宪法平等原则导致反向歧视的问题。最高法院对此种基于种族标准所采取的选区重划措施仍是采用了严格的审查标准。最高法院认为,重新划分选区的优惠措施必须完全是出于政府的重大而紧迫的利益(Compellinginterest),而所谓的重大而紧迫利益,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标准:(1)采取积极措施希望矫正的歧视问题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2)在采取这种积极措施之前,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样的矫正措施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重划选区的计划就极有可能被判违反平等保护原则。由于审查标准过于严格,大部分涉及种族歧视的法律,都过不了这一关,被宣布违宪。上述前五个案件就被判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理由是这些选区集中了太多的黑人选民,造成了“政治上的种族隔离”,种族因素成为划分的主导因素,因而积极措施失效。然而在第六个案件中由于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的最后倒戈,认为在选区划分中种族因素没有成为主导因素,故选区划分符合宪法。

而在2003年因白人学生Grutter及Gratz认为密歇根大学在招生中实施对少数种族优待的肯定性行动计划,构成反向歧视,而诉至联邦最高法院。奥康纳法官裁定,相关法案应该受到严格的审查,在200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经过严格的审查做出背书性的判决:大学招生考虑种族因素并不违宪,但是反对学校在招生中以实行配额制这类僵化的种族优惠措施给予少数族裔照顾。该判决是对少数族裔实行优惠性差别待遇合宪性的再次肯认,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对一些问题尚未达成共识,但对少数族裔的平等法律保护经过长期的嬗变已日臻完备。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对政府关于人的各种分类进行严格司法审查,不仅有效地避免了政府将人们分成三流九等的歧视行为;与此同时,也通过司法审查的形式确保对少数种族和族群的人权进行的特殊保护不至违背宪法平等原则,形成反向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