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0:36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1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整个会计类课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该课程理论性强、数据多、表格多、公式多、计算复杂,而且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学生普遍认为比其他会计课程难学,以工业企业为背景的成本核算程序更是困扰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因此,本文针对成本核算程序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以三条引线为先导进行讲解,理清学生思路,以提升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三引线成本会计教学

三引线;先导;成本核算程序;成本会计

一、以主要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账务处理为引线

成本会计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两门课程中对成本核算环节内容都有所涉及,简单的费用归集和分配直至产品成本的形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实际上学习两门先修课程后,每个学生脑海里都应有一条产品成本形成的引线,以实际成本核算法为例。而产品成本的核算内容简而言之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为主,在三者中当属直接材料的核算程序最为核心、最为复杂。因此,在讲授成本会计核算程序前,先把以直接材料为代表的核算程序思路理清最为关键,这条引线可以让学生掌握材料从购进到验收入库以及进入生产环节形成产品成本,再到销售转出的全过程,这也是先修课程学习所要求掌握的。学生掌握了这条引线可以为教师后续成本核算各环节的展开以及深入讲解打好基础。

二、以成本核算程序的步骤为引线

第二条引线是理清成本核算程序的步骤,告知学生第一条引线只是成本核算内容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成本核算方法还没有涉及,必须掌握成本核算程序的一般流程。很多教材都会在这个知识点的章节附上一张流程图,当然这是必须的,但是学生在没有流程概念的前提下,即便看到清晰的流程图也是懵懂的,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第二条引线就是把看似复杂的流程简化,帮助学生理解,再为其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首先,让学生认知何谓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即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其次,让学生明白这个一般程序就是步骤,主要分为六个步骤:(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摊销长期待摊费用;(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分配制造费用;(5)结转完工产品成本;(6)结转各项期间费用,见图2。最后,也是第二条引线的关键,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六个步骤看似复杂,但实质上六个步骤完成了费用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即产品、部门间和产品内部的分配,通过图例让学生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学生可以将成本核算的六个步骤暂且理解为两大步,即费用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有关结转各项期间费用一般可以忽略不作为重点讲解,因为学生在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上不会出现过多问题。

三、以成本核算中需明确的两个问题为引线

明确了成本核算的步骤,就要给学生强调解题方法了。这是成本核算中的重点,在此集聚了众多的方法、分配标准、计算公式等,直接关系到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乃至最终报表的合理性、合规性。因此,第三条引线先拨云见日,把核算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规律性的因素找到并加以解决,归纳起来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明确费用分配的去向。

第二条引线已经明确成本核算程序实质要完成两个步骤,一是费用横向分配,二是费用纵向分配。那么,就引出第一个问题,横向分配的费用如何判断。很多教材在这部分知识点讲解过程中都是用文字和丁字账户来说明费用的分配去向,学生看后形不成概念。而在成本核算的前四个步骤中都要涉及费用分配去向问题,对于费用分配去向的共性内容学生较难记忆,教师也要一遍遍重复讲授,浪费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前四个步骤中,第一个步骤是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的分配去向共性最明显,实际上把这个环节讲清,其他三个步骤费用的分配去向均可以遵循此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强化学生记忆规律性、共性的知识点。下面以要素费用分配为例来说明费用分配去向。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费用分配的去向,并进行账务处理操作。实际上,不论哪个要素费用以及哪个步骤的费用分配都脱离不开产品、车间和部门这几个主要的耗用对象,把共性的知识点先抛给学生有助于后续学习。

(二)明确费用分配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解决的是费用分配的去向,转而就要考虑费用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分配方法。在成本核算程序的前五个步骤中需要学生掌握诸多方法,方法的名称较多、一些计算过程也很繁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灵活,死记硬背也未必做对。其实,在这个环节同样要教给学生掌握技巧,不论何种费用分配,只要遵循费用分配去向原则,费用金额就是个计入方式的问题,这也是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企业生产费用会有两种计入方式:直接计入和间接计入。它取决于同一项生产费用是由单一产品耗用还是联产品耗用而有区别。

1.直接计入。

直接计入方式强调的是可以分清哪种产品单独耗用,即可以直接100%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无需分配,这种情况很简单,只需要学生把各种产品单独耗用的额度区分开即可计入产品成本,因为实际工作中不会只有一种产品。

2.间接计入。

间接计入方式不能分清被哪种产品所耗用,强调的是产品的共同耗用,即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那么,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间接计入方式的运用,需要从成本核算资料中获得两个主要数据:一是待分配的费用,二是分配标准。其中分配标准的选择是关键,它与分配对象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主要有成果、消耗、定额三类。三类中以消耗类使用最多,如生产工时、机器小时等。利用这两个数据计算得出费用分配率,从而得出该对象应分配的费用,即: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之和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费用分配率第三条引线的两个问题由此解决,为成本核算程序每个步骤的推进扫清了障碍。不论在成本核算中遇到哪类费用的分配,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哪怕把分配标准多元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学的教学难也不难,难的是在成本核算程序中融入了大量的费用分配方法,计算工作量大;不难的是它毕竟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作为先修课,学生相对有基础,在复杂的成本核算程序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在教学中要授人以渔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这门课一要教给学生费用分配的技巧,二要教给学生细心+耐心,不得有半点马虎,因为成本核算阶段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后续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性。

作者:朱东星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俊生,黄贤明.成本会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2

一、会计工作与计算机结合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一般称为“会计电算化”。具体而言,就是以计算机为会计工具,利用特定的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电子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也基本上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全部普及,也设计出了十分便捷易于操作的会计运行软件,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应的步骤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另一方面,会计工作分为许多具体的工作步骤,这些工作流程较为烦琐,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良好应用,便可以轻松地完成会计工作的这些步骤。

二、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一)在会计核算方面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核算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具体流程上,如在编制会计凭证上,利用计算机实行具体操作,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手工操作中,编制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在计算机的操作下,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计算机是信息传输的单一入口。因此,在接受信息方面与存储信息方面要远远大于手工记载。所以,在编制会计凭证上,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信息载入空间。再比如,在会计对账方面,手工会计对账的方法一般是由一名会计人员核对总账,再由另一名会计人员核对明细账,然后再由这两名会计人员进行核对。传统的会计核对会由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核对的水平,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总账和明细账均来自于会计凭证,核对时用计算机内部程序一次进行核对,这样的核对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核对的准确性与便利性。通过编制会计凭证和对账两个方面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会计的核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在会计监督方面的突出作用

会计监督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是对政府的监督、对社会的监督以及对单位内部的监督。因此,会计工作与计算技术相结合,在会计监督上也在这三个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工作与计算机相结合对单位内部有更好的规范作用,会计电算化的逐步运用,其程序较为严格规范,这就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减少了会计工作中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存在。另外,在会计工作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烦琐的程序,减少会计人员的手工操作,也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在操作中谋取利益,以公谋私的行为。这也是会计工作与计算基础技术相结合在监督方面的另一个有力的因素。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在我国会计工作的大量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与经营管理水平,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我国有着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会计工作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以下就此来讨论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现阶段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1.有关计算机的会计软件通用性较差。目前,在我国,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软件上还未形成一个十分有效的会计软件程序体系。而且会计软件的通用性较差,一般在一个单位中使用一个软件体系,一个核算程序,但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则不能达到更好的一致性。因此,在核算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断探索和研究出更好的系统程序。这些程序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十分完善的,还需要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与发展,并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现单位与单位,甚至在全国层面上实现会计软件的一致性,从而更有效的提高会计计算机程序的通用性。

2.会计工作运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的保密性较差。贸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工作在一个单位里有关数据的保密性十分重要。但是,会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不利于会计数据的保密性。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核算时,某些数据会随着相关程序泄露,并且核算结果也不能确保安全。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第一,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水平必须提高,有关单位可以进行相关的素质培训与职业道德培训。第二,可以在相关计算机操作中研发出有关保密程序的软件,在每一步骤结束后进行数据的加密,以确保计算机操作的保密性。

3.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过程中在存档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传统的会计存档一般为纸质,但计算机存档多为相应的程序。但计算机存档也会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计算机所存文件会因计算机故障而丢失,受病毒侵害或其他故障。另一方面,计算机存档的相关程序还不够完善。因此,会计工作在利用计算机存档时还存在着相应的风险性。此类问题亟待解决。

相关的单位,一定要确保计算机在会计工作单位中的安全性,定期进行安全排查与管理,同时完善会计存档的相关程序的永久性,减少会计存档程序的变更,以确保会计存档在计算机层面的不断进步。

四、结束语

会计工作在现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贸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程度。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有利于会计工作的不断突破与发展。要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不断解决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让会计工作在新技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 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 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 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 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 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 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 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 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 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 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 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 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 的变更。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 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 息及时利用。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 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 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也包含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 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置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 算。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 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的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入有关。

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的 收入有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 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 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4

(一)篡改输入数据这是计算机舞弊中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数据要经过采集、记录、传递、编码、检查、核对、转换等环节后进入计算机系统,数据有可能在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被篡改从而达到舞弊目的。常用手法包括虚构、修改、删除业务数据。

(二)篡改系统程序包括非法修改程序和编制非法程序两个方面。前者是通过非法修改计算机程序指令系统,使计算机执行篡改过的程序来舞弊;后者是在程序交付使用时,预先设置陷阱以实现舞弊的目的。其表现有以下几种:(1)木马计。这是在计算机中最常用的一种欺骗破坏方法。在计算机程序中编进指令,使之执行未经授权的功能,这些指令还可以在被保护或限定的程序范围内接触所有供程序使用的文件。(2)逻辑炸弹。逻辑炸弹是计算机系统中适时或定期执行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能确定计算机中触发未经授权的有害事件的发生条件。逻辑炸弹被编入程序后,根据可能发生或引发的具体条件或数据产生破坏行为,一般采用木马的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逻辑炸弹。(3)天窗。开发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程序员一般要一些调试手段,即在密码中加进空隙,以便于日后增加密码并使之具有中断输出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程序完成时要取消这些天窗,但有些不道德的程序员为了以后损害计算机系统,有意留下天窗。

(三)篡改文件指操作者通过维护程序或直接通过终端修改文件。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许多重要的原始参数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中,一旦修改这些原始参数,将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包括直接更改数据参数,以及构造结构相同、数据不同的文件覆盖原有文件。

(四)篡改输出仿造与模拟往往发生在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环节,在个人计算机上仿造其他计算机程序,或对舞弊计划方法进行模拟试验,然后实施让输出系统得出虚假会计数据。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息等手段达到舞弊目的。另外,物理接触、电子窃听、译码、拍照、拷贝、复印等也是常见的舞弊手法。

防止舞弊发生的有效手段是控制,尤其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具体措施如下:

(一)选择好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实行会计电算化时,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开发和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有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系统的操作培训,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就如何选购财务软件,如何实施有效的系统安全控制和如何改进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咨询服务,并按照标准对网上商业活动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签证。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舞弊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在计划内部审计业务时,内部审计师应关注控制弱点。实施会计电算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1)职责分离。第一,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分离。担任电算化部门工作的人员不得兼任批准会计业务的工作,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如企业应将系统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文件程序管理等职务予以分离,系统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这三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以减少利用计算机舞弊的可能性。第二,电算化内部职责分离。不相容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与系统操作;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系统操作与系统档案管理等。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随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计轨迹。同时,还应建立职务轮换制度。

(2)一般控制。第一,系统安全控制。包括实体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用户权限设置、密码设置),病毒的防范与存取技术控制;信息加密保护;设置日志文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辩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第二,操作控制。包括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能按照所授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如制定并实施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每项达到重要性水平的业务要经过领导授权与认可;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在内审人员的参与下进一步完善企业具体规章制度,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

(3)应用控制。主要包括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等环节的控制。第一,业务发生控制。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以及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第二,数据输入控制。即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凡输入的凭证均应经过复核,复核的方法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校验;有专门录入操作人员,录入操作人员除录入数据外,不允许将数据修改或复制;录入数据资料在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的数据要进行必要校对,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第三,数据处理的控制。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具体措施包括输出审核处理;通过重运算、逆运算、溢出检查等进行处理有

效性检测;错误纠正控制;余额核对;试算平衡等。会计软件的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第四,数据输出控制。对于输出的纸介质的会计资料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检查打印的账薄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主要措施有建立输出记录,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制、收发、保管工作;建立输出的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如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的授权,并需要有关人员审核签章。

(三)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审查除了借鉴传统审计方法,如分析性复核、审阅与核对法、盘点实物、查询及函证外,最有效的是根据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查。由于舞弊者主要通过输入、输出、软件这三个途径入侵系统,相应地从这三方面探讨计算机舞弊的审查方法。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内部审计人员为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公正性发表意见,必须首先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在研究评价过程中,必须特别考虑篡改输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以及非法操作的可能性。已发现内部控制弱点,都应报告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以引起其注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5

大部份单位的会计人员年龄都存在老中青的搭配,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高低不一,大部份中青人员上手较快。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中,只要坚持学习,上机操作,大部份会计人员都能适应工作的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初级知识和技能;有自学能力的人员,可以进一步学习中、高级会计电算化知识。对上机人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严格要求:

操作规范化:指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超出操作程序。为了保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破坏,要求每个上机人员按操作程序开机、关机;用正确命令进入、退出网络和。账务报表系统;当网络、账务报表还处于使用状态时,不准随意关机;使用每个电算系统功能,要按照菜单提示正确操作,避免非法操作造成损失。

录入会计信息标准化: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大量会计信息要靠会计人员手工录入,这就是对会计人员录入会计信息提出标准化的要求。每个单位财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这个工作,具体说,录入会计信息标准化指:1会计分录标准化: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出标准会计分录清单,并使每个会计人员掌握;同时,要先借后贷、方向一致的科目按编码顺序排列;错账更正一律采用红字更正法,避免借、贷方出现虚增、虚减的现象;2会计分录中的摘要标准化,做到摘要简明、额要、准确、完整;3建立标准化专用词组和定义常用记账凭证,提高记账凭证录入速度。标准化的会计信息,将提高其使用标准摘要或摘要中的标准词,统计出其他相关信息,为财务分析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账务处理流程化:也叫会计核算程序化。具体指对会计信息的记录、分类、汇总、陈报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合理地组织账务处理流程,对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算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手工账务系统对会计凭证的正确性,一般从摘要内容、数量、单价、金额、会计分录等项目审核;对账户的正确性,一般从三套账册相互核对来验证;通过职能分工相互制约;通过账卡、账账、账实相符等控制方式,保证数据、物资的正确和完整,堵塞漏洞。

电算账务系统由于会计工具和账务处理程序的变化,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建账、填制凭证、编制报表计算公式等由会计人员进行外,大部分数据的计算,汇总工作收计算机处理,使内部控制方式由人工控制转为人世间机控制。因此,对后者的控制要求更严密、范围更大。

对电算账务系统的内部控制,既包括原来的手工账务过程,又包括程序设计、电算账务处理过程。这种手工和计算机的控制过程,可以分成以下两部份:1由影响电算会计信息处理的总体控制??一般控制;2会计电算应用方面的具体控制??操作控制组成。本文讨论在使用用友会计处理软件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一)总体控制??一般控制。

1.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指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提出实现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以及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

2.岗位分工:主要指职权制,目的是对会计人员有目的、有组织的职务分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对职责和权限所作的强制规定,约束和规范作行为,达到:1电长系统只用于规定的工作范围;2对接触电算系统操作的只限于经过允许的会计人员;3只能使用经过定义的功能范围,即权限定义;4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5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具体控制??操作控制

目的是要在会计应用方面确定具体的控制过程,保证全部经济业务都经过审核、记账,并作及时、准确、完整的处理。

1.对输入的控制:经济业务在由计算机处理之前,经过相应的领导批准,通过会计人员审核,简明、准确、完整地填制记账凭证,没有遗漏、重复或不适当更换的经济业务,不正确的经济业务已更正或删除;

2.对离心账过程的控制:记账凭证只有经过会计复核、确定正确无误,并再次检查没有遗漏、重复、添加的记账凭证,方可由计算机进行记账处理。记账之前,必须对账务数据做备份;记曲过程中,一但出现错误,要及时识别和更正,恢复正确数据;

3.对输出的控制:核对记账后的科目是否平衡,上下级科目金额是否一致,确保账账、账证符;及时报送会计报表给有关部门和经过允许使用的人员;定期打印凭证、账簿,备份会计数据。

针对以上各控制环节,以职权制为核心,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制度、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安全、完整。

三、电算环境下的两个协调

人机协调

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从会计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是一次会计的革命。由于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引起传统手工会计各方面的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计算机只是技术手段,会计人员仍处于会计电算系统的主体地位。因为:1计算机不能完全代替会计人员的工作,如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复核等;2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中进行操作和控制,如建账、填制记账凭证等;3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测试、系统配置及维护是依赖于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人是这个系统的主体,计算机是客体;要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又要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运算快、计算准确的优点,这些内容,很有必要在结合实际工作的操作培训中进一步强调,从指导思想上把会计人员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每个会计人员应有清醒的确良认识,协调好人与机的关系。

岗位协调

在组织会计电算流程当中,合理的岗位分工、岗位协调、岗位牵制及为重要。如何有效地配备好电算流程中的会计人员,是会计电算化后一个难题。除了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安排好日常工作、特殊事项如何处理及科室之间的凭证、报表流向外,还得认真考虑不性格差别的会计人员搭配对工作的影响。岗位协调,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会计人员之间的协调,“认真学习、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应是每个上机操作人员持有的态度。

四、电算账务系统中科目级次结构使用方向

电算账务系统与手工账务系统中,科目级次结构设置基本一样,但在使用方向上是不一样的。

在手工账务系统中,目前我国会计科目级次结构是以一级科目为核心,自上而下的结构。各单位在统一的一级科目下根据自己的经济业特点,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6

1.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工具

财政部1994年6月下发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功能规范》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的功能和实现这些功能的步骤,且必须符合国家会计法律、制度和规定,会计软件具备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软件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号方法、凭证格式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软件应提供记账凭证输出打印功能,以提供原始凭证的输出;必须提供会计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打印输出功能,输出的内容和格式应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2)安全性:防止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和数据篡改行为,对于数据程序和文件,具备基本加密功能以防止非法篡改,且只有相应权限人员查阅不同密级的财务数据;防止计算机故障或强行关机造成的数据破坏,应该具备实时备份或利用现有数据尽快回复到破坏前状态。(3)正确性:主要包含核算正确性和输入正确性,如对于基本字段的规范性、记账凭证重号、借贷金额不等应作出提醒并拒绝核算,机内账目对比功能、对比总分类账和明细账汇总对比、核算周期内累计记账汇总对比等,且在规定区间内进行结账功能。

2.主要会计核算软件比较

(1)金蝶。金蝶的eRp系统目前主要财务、HR、进销售存的专业模块业务开发,对于生产经营的其他模块尚需进行第三方软件进行对接,在会计核算上,凭证处理支持两行分录平衡,报表模板较单一,无选择性,固定资产处理上采用动态平衡法,在薪酬核算处理上的功能较弱,产品集成性有待提高,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但金蝶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表单较亲切,界面较美观,比较符合国内从业人员操作习惯。(2)用友。用友的eRp系统目前较明显的进步在于包含经营管理环节较完善,价值流上如采购、生产、库存、财务、销售、HR等,凭证分录具有自动平衡功能、提供图表处理、数据处理、初始设置、薪酬处理、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允许进行折旧方法的自行设置,但模块设置较呆板、对于维护的要求较高,否则影响稳定性;初始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较大。(3)Sap。Sap的eRp系统首先基于德国较为先进的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开发,涵盖企业全价值流业务:尤其在财务数据与物流、销售数据的集成性上功能强大,提供财务分析的在线预警功能和eXCeL、woRD等多样性的数据输出支持;在首次开发时一般基于Sap基本框架,套入适用企业实际的财务核算模式、业务流程模式,对参与开发的业务需求描述要求较为细致,系统的稳定性较好,但产品初次投入成本及二次开发成本较高,一般在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商业物流企业Sap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二、会计核算信息化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以及企业财务信息需求的变化,产生了新的会计核算业务需要,对于会计核算信息化的新特点和模式如下:

1.零级核算模式

零级核算模式是指根据企业财务数据需要,将现有一级科目进行随机分类和概括,形成若干层次更高的会计科目,称为零级科目。特点在于:(1)一般采用随机核算制,即随机进行各种零级核算;(2)同时采用汇总核算和序时核算的方法。现有一级科目一般为总账科目,如按流动性将一级会计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从而进行会计核算;如资金来往科目中,将“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合并为“往来票据”;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合并为“购销往来”,从而在进行会计核算,给公司财务、营销和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大类以及科目会计指标的整体数据。

2.实时核算模式

实时核算是指会计核算周期内及时响应的或者必须进行的核算,并约束随机核算的结果围绕并形成中心核算数据;会计核算追求的理想的目标在于经营持续发生的财务信息情况应该持续的进行核算和展示,这在传统的核算模式下受核算手段和从业人员人工效率的影响,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对于关键财务指标的发生和审批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使财务数据实时的进入系统并核算。一般大型的集团企业或集团控股型企业对财务数据的获取实时性期望较高,在连锁性商业企业、制造型企业尤为明显,将数据获取的初端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基层,系统自动实现数据的审核、汇总和核算,虽然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但是符合目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中小企业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目前国内eRp管理软件如金蝶、用友在财务模块与其他业务流程对接上尚有广阔的业务空间,虽然在界面的亲切性和流程的适应性、维护成本上有较多优势,但在功能的完善性、二次开发的空间上与国际软件巨头有差距,从而影响财务实时核算的实现。

3.分组核算模式

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对现有会计科目进行重组核算,形成新的分组会计科目以核算新的会计指标,以为企业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支持。分组核算的主要特点为(1)核算指标是随机选定的,在系统中的会计科目中无响应科目,一般需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自我运算功能;(2)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而非汇总核算法;(3)对于系统内的会计科目重新组合核算的,可以提供明细核算指标;(4)分组核算要受账账相符的原理制约,是基本的核算原则。如在薪酬及福利费用的会计核算中,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将薪酬按人员基本人口统计资料进行分组。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7

1、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

手工记账规则规定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使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干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

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打印数量大,一般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帐证、账册核对依靠会计软件完成,只要输入的原始凭证是正确的,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手工会计下的账册核对功能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已由计算机代替,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更多地反映和控制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采用输入“更正凭证”的加以更正,类似于红字更正法,以便留下更改的痕迹。

2、账务处理程序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一般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等,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的需要,选用其中的一种,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处理程序,其共同特点是“序时、平行登记”,即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会计信息总是序时、等量、平行地记录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中。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二者之间的对账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

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中,所考虑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目标,即获得管理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它的中间数据处理都可以认为是源于原始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因此,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切的中间加工过程都由计算机控制,上一过程数据处理的结果又作为下一过程数据处理的来源,整个处理过程在会计软件程序的安排下完成,具有数据处理“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按总账或明细账的格式输出。

3、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操作下,有不同的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制度,保证了手工核算下信息的准确性、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机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3.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操作下的人员均是会计人员,由他们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组织会计工作的运转。而电算化会计中的人员,除会计专业人员外,还有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等,按新的分工形式完成会计工作的运作。原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试算平衡的检查;凭证的借贷平衡审查;余额、发生额的平衡检查,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分为以组织控制措施为主的一般控制和以计算机控制程序为主的系统控制。

3.2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

计算机介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如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及软件的操作,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内部牵制,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等的岗位职责等。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系统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不相容职能分离及相应职责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算化后,由于技术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会计职责的集中,原手工操作下不宜合并的岗位,采用电算化后可以合并,会计人员大大减少,致使这些原则的重要性下降。某些会计人员可能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处理,又负责数据的输出、报送,他们可能在熟悉数据来源的相互关系、数据如何处理、分配及输出的使用等方面知识的同时,也熟知内部控制的缺陷,这就有可能使他们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非法的删改处理,加大了出现错误与弊端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增加新的可行的内部控制措施。

3.3内部控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8

一、《成本会计》课程体系决定因素:“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成本”概念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马克思所称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指的是产品成本。所以,《资本论》中所指的成本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劳动耗费的反映;是生产过程中价值补偿的尺度。美国会计学会1951年在《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我国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的解释则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耗费”。

上述三种对成本概念的不同解释,虽然从字面看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其具有共同之处。其一,都明确了成本是对生产要素的消耗这一问题。马克思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的是“耗费”一词描述,美国《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则采用的是“价值牺牲”一词。其二,都强调了作为成本要有一定负担对象这一特点。虽然,马克思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把这一负担对象确定为“产品”,即把成本看做是“产品生产成本”或“生产产品的成本”,而使得成本的外延显得过于狭窄,但至少明确了成本强调一定的负担对象这一特点。美国《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负担对象——“一定目的”的界定是恰当的。“一定目的”可以是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采购的商品,还可以是提供的劳务等,其外延非常广泛,远远超出了“生产产品”这一范围。这样,成本概念就可以运用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仅仅适用于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活动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成本强调一定的负担对象,并不是所有的“耗费”、“价值牺牲”都属于成本范畴,只有与一定的对象——产品、劳务的生产、提供密切相关的“耗费”、“价值牺牲”才属于成本,而且,作为成本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并不真正流出经济利益,而是表现为企业内部资产的转换,也即“耗费”或“牺牲”一种资产转变为另一种资产。那么,与一定对象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密切的“耗费”、“价值牺牲”作为什么看待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与“成本”概念有一定关系的“费用”概念。

根据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见,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出经济利益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属于费用范畴。另外,费用强调与一定期间收入的配比性,即凡是能与一定期间的收入配比的“耗费”或“价值牺牲”即为费用,所以费用又称“期间费用”。

“成本”与“费用”并非泾渭分明,在特定条件下是有关系的:当成本的负担对象——产品或劳务等销售、提供获取收入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提供成本即转化为费用。如生产产品销售后,其生产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生产成本即转化为费用,因为“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的内容属于费用范畴,并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配比核算经营成果。

需要强调的是,成本和费用都强调发生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耗费或价值牺牲不属于成本、费用之列,而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又称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界定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是围绕成本会计学对象安排的,因此,应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理解为成本会计学对象。目前对成本会计学对象有不同的看法,有以“成本”为对象的,那么《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就是“成本”,围绕“成本”的核算、监督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以传统的“费用”为对象,并将其作为《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费用”是指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耗费,显然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的界定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包括会计政策制定部门对“成本”、“费用”的内涵以及外延没有厘清所致。成本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一直把费用视为日常生产经营的一切耗费,并且以其为成本的逻辑起点,把其中能对象化的部分作为成本,得出成本是费用的一部分、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的观点;不能对象化的则作为期间费用看待。因此,一直以来,都以费用为成本会计的对象,那么成本会计学课程自然是以费用为教学内容了。这样,与其说是“成本会计学”不如说是“费用会计学”。由于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即使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概念做了新的规定,即对费用的界定,但没有将这一变化体现在成本会计学教材以及教学中,众多的成本会计教材以及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依然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表现在以各项费用(又称要素费用)为对象,从要素费用的核算入手,将其中对象化的部分计入产品、劳务中,形成成本;不能对象化的部分,则作为期间费用。

由于《财务会计》课程关于费用的界定是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的,这样,同属于会计专业的两门专业课程对费用进行不一样的处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当今《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以及后述的课程体系结构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处理方式应该进行革新,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会计法规的规定,适时地进行变革。所以,目前情形下,《成本会计》课程应该以“成本”的核算、监督方法为课程内容,至于费用——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均属于《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如此划分两门课程的内容,第一,是“名符其实”,《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当然应该是“成本”;第二,分清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界限;第三,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规范了成本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众所周知,成本会计报告是“对内”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对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利润表要求提供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信息,如果按照传统的做法将这些费用作为成本会计对象的话,那么编报利润表时,理应由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费用信息却由成本会计系统提供,显然是不合适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将企业会计主体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资源的消耗称作“耗费”,并将其作为“成本”与“费用”的逻辑起点。按照耗费的经济用途,其中能对象化的部分形成“成本”,不能对象化的部分即为“费用”。“成本”作为成本会计学的对象,自然也为《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费用”作为财务会计学的对象之一,也就成为《财会会计》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此外,站在成本会计职能这个角度上,还有一种对《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理解。成本会计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成本分析等。那么,《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也可以分为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来讲,重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是根据上述内容安排的;但一般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成本会计》课程只安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内容,而将成本会计学其他职能相应的理论方法安排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中进行介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避免各门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交叉重复。

三、《成本会计》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结构体系往往由相应的概念、理论为基础,然后以不同的技术方法搭建起课程的框架结构,框架之间相互支撑,也即各种方法相互关联,形成严密的课程结构体系。《成本会计》课程主要介绍成本核算、监督、分析等技术方法,属于会计学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一直以来,《成本会计》课程是以上述传统的“费用”为逻辑起点,搭建其框架结构的。首先介绍各项费用(又称“要素费用”)的核算程序即方法,通过核算,将能对象化的费用计入成本,不能对象化的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其次,介绍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一般称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因为选择什么样的成本核算对象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法;再次,介绍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也即分别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介绍其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至此,成本核算方法介绍告一段落。接着,介绍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而这些在《财务会计》课程中也做过介绍,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以上均以工业制造企业为例进行成本核算方法介绍。然后,再就非工业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做一简单介绍。最后,编制分析成本报表。上述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严密。如框架结构的第二层,在没有明确成本核算对象之前,首先介绍各项要素费用的核算(分配、归集)程序和方法,包括要素费用的核算方法、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至此,完工产品成本已经核算得出,学习者误认为成本核算方法到此为止,但紧接着出现了第三层次,介绍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也即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结论是根据不同的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可以选择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以及其他辅助性成本核算方法。学习者疑惑了: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核算方法是什么关系?第四层次是分别介绍不同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尤其是品种法的运用,与第二层次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内容严重重复。以上种种说明改革传统成本会计学课程结构势在必行。

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如图2,是以“成本”为成本会计学对象搭建的《成本会计》课程结构。图中第一层次,介绍成本、费用概念、分类及二者的关系;成本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成本核算的要求、程序、要求及账户设置等内容;第二层次,由于成本的特点是强调其负担对象,即成本核算对象,所以,把成本核算对象也即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作为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理论等内容后的问题率先提出,为后续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打下基础;第三层次,分别工业制造企业和其他行业介绍产品生产成本和其他行业经营成本的核算方法。其中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核算对象不同分别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基本核算方法以及其他辅助性方法(分类法、定额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核算方法,因为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是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最终目标,所以第四层次为品种法的应用。介绍品种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核算程序以及各项生产耗费在各种产品之间的核算方法(归集、分配、再归集的过程),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第五层次是分步法、分批法,在明确各自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之后,以品种法成本核算程序为基础,结合分步法、分批法特点,制定适合的成本核算程序

---------,以各步骤成本、各批次成本核算为桥梁,最终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所以品种法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第六层次是其他辅助性成本核算方法。这些方法是解决单纯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起到辅助性作用的方法。如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理应选择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但如果产品品种繁多而且各品种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用料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众多的产品归为一类,将该类别产品视为“一种产品”,并以其为对象,采用品种法的程序、方法进行类别成本的核算,然后再将类别成本在类内各品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核算出各品种产品成本。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成本核算方法称为以品种法为基础的分类法,辅助品种法完成产品成本的核算。又如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下,成本管理要求加强成本控制,则可以在按生产步骤为对象的基础上辅之以定额法、标准成本法的具体方法,此时可称为分步法基础上的定额法、标准成本法。最后一个层次,也就是成本核算的最后环节,成本报告的编制和分析。

如果把上述《成本会计》课程框架结构视为一座房屋的话,第一、二层次是房基,必须夯实了,也即要正确确定成本会计学的概念、理论;第四层次品种法相当于房屋的梁柱,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程序及具体方法均可为下一层次的分步法、分批法借鉴使用;第五、第六层次成本核算的分步法、分批法以及其他方法相当于房屋的椽、檩,相互搭建,共同撑起《成本会计》课程这一“房屋”的屋脊、房顶。

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关于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课堂学科知识传授、课外实践技能教练;也可以理解为现代多媒体教学、传统“黑板、粉笔”教学;还可以理解为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此处讨论的教学模式属于第一种情形。成本会计的技术性毋庸置疑,因此,《成本会计》课程就要采取适合成本会计技术方法、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采取的是课堂成本会计学科知识传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成本会计的概念、理论、方法等知识,至于成本会计技术方法,主要是成本核算技术方法,一般是先介绍每种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程序,然后按程序进行核算方法的解析。如“品种法”的教学,首先介绍品种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其次介绍品种法的核算程序。再次,按照设定好的核算程序,一步步介绍每道程序的核算方法,如第一步,介绍建账方法,以产品品种为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第二步,介绍产品生产各项生产耗费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分配、再归集的方法;第三步,介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归集;第四步,介绍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第五步,介绍期末各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至此,品种法教学得以完成。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是没能突出成本会计的实践性,也即与成本会计岗位实践联系不紧密。成本会计(主要指成本核算)实践工作,首先是要确定成本核算模式,是集中核算还是分散核算;然后按照成本核算工作任务进行岗位设置,成本核算岗位一般有材料燃料成本岗、动力成本核算岗、人工成本岗、折旧修理成本岗、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制造费用分配岗、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岗、成本报表编制岗等,根据岗位业务量大小,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如果是集中核算,这些岗位全设置在厂部;如果是分散核算,则应将有些岗位下放到分厂或车间。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没能结合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需求进行相应技术方法的教、练,使得学生不能胜任实际工作的要求。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按照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要求组织教学。仍以“品种法”课程教学为例,在介绍完品种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等概念及相关理论知识后,结合成本核算程序进行成本会计岗位设置的介绍,如在第二步各项生产耗费核算教学时,要明确这个步骤的工作要由“材料燃料成本核算岗”、“动力成本核算岗”、“人工成本核算岗”、“折旧修理费核算岗”等岗位来完成;第三步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归集,要由“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负责完成;第四步则由“制造费用分配岗”来执行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任务;第五步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则由“完工产品成本核算岗”来进行。按照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介绍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一般由以下环节组成:原始凭证的搜集、有关生产耗费分配表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账户的登记;然后按照工作流程分别介绍相应的核算方法。另外,各成本核算岗位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如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位的工作要待上一步骤各项生产要素耗费核算各岗位工作完成后,方能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工作;制造费用分配岗位亦如此,要待前面各步骤包括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岗位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

按照上述基于成本会计工作岗位进行成本会计技术方法传授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就犹如置身于各成本会计岗位进行岗位技术教、练一般,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如果辅之以成本会计各工作岗位成本核算技能的实训,学、练并举,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威廉·莱恩、香农·安德森、迈克尔·马厄著,刘宵仑、朱晓辉译:《成本会计精要》(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9

关键词:高职程序设计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00-01

计算机程序设计一直是高职院校比较难学难教的课程,其抽象的语法结构、费解的编程思想等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主动性,为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着手,对优化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进行了一定探索。

1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基础不同,学习信心不高

由于课程学习的特点,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高职学生很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过程中会显示信心不足,更甚至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还产生一种恐惧感,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门槛。

1.2教材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如今高职教材普遍存在应用技能偏轻、内容陈旧等问题,不能很好的体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因为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不能达到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不具有自己的特色。

1.3教学与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一般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操作的形式,学生在上机操作中一般只是对程序进行调试,调试成功的话就算完成了任务,虽说上机学生有了实践的过程,但是此过程仅仅使得学生掌握了程序设计的语法和调试的方法,但是不能培养学生利用程序审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一般以“限时上机解题+闭卷”为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程序设计所要求的分析问题、处理信息、利用合适工具等能力根本无法在这样的考核中体现,这种考核方式很难考核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2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几点探索

针对上面提出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为优化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经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1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及标准,使其内容适应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高职教育必须体现是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和普通本科教育不同,而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情况以及各个学校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从几点考虑:(1)选取经典传统或联系实际的程序设计案例分解组织基础知识内容。(2)选择一个现实中规模比较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工程实用较高的案例,即一个整体项目贯彻始终,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3)教学过程将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到课堂中,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程序设计中也要掌握软件工程的思想,为今后能胜任程序开发做好充分的准备。

2.2强调动手的重要性,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程序设计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编程能力为主,一开始就要给学生强调不动手编程是学不了编程的,而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为切实有效的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课前,通过设计联系实际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动手的兴趣。(2)课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动手解决问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的机会,通过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隐藏的知识、技能,强调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与获得的过程性。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学会主动从书本、同学、老师以及网络等处去寻找支撑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课后,通过辅以一些强制性措施,比如练习检查、平时练习记录考核成绩等督促学生动手。

2.3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演示中尽可能多的采用现场编程,发挥教师示范的最大作用

在课堂教学的演示中,将以往纯粹的演示已经准备好了的代码转变为现场编程,现场编程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一,能在学生面前体现老师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老师的熟练操作能带给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其二,能增强课堂互动,在敲代码的同时边敲边讲解,对某些应用到的知识点设置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其三,将对编程环境的有效利用带给学生,比如开发环境中的智能提示,变量值的跟踪,以及自己编程过程中积累到的排查错误的经验等。其四,将规范操作带给学生,比如良好的编程风格,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等。现场编程能更方便的将学生引入案例现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当然,为了将现场编程融入课堂,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要使预定的授课进度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做足准备。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编写代码的能力与熟练程度,随时随地真真正正的给学生以示范以及有效的指导,只能靠不断丰富和积累自己的项目实践经验。这对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一个要求与促进。

2.4灵活设置考核方式,检测学习的同时考出水平

考核的目的不能单单只是用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更应该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成为强化教学的一个有力环节。对于象程序设计这类注重实践与培养开发技能的课程,“限时上机解题+闭卷”这类型的考核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真实发挥,无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笔者认为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开放的空间。因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学会搜索、筛选、理解和转化海量的信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应该借助考核让这种能力更好的得到提升与发挥。为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灵活多变,比如采用案例设计与答案的形式,精心设计考核案例选题,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查阅相关信息,包括资源丰富的网络,当然也要确保学生在网上搜索到的只能有类似的题,而不会出现环境与要求完全相同的题,如此学生也必须理解找到的资料并加以转化才能用来解答自己的选题。

程序设计是一门比较难学难教的课程,但学习这类课程本身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同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如何推进这些能力的培养,上好这一门课程,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篇10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

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二是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三是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二是由于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

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三是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3.计算机的使用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加以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因此,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个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

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过程来看,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发展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运行过程的日常控制。

(-)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资本预算、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的系统、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发展需求,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方案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授权和领导认可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对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也比较大,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会对企业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也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符合标准和规范

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

3.人员培训

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4、系统转换

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的手工会计系统或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需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在系统转换之际,需要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并行运行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三个月。

5、程序修改控制

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控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1.组织机构设置

为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原有组织机构的调整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为数据收集输入组、数据处理组和会计信息分析组等组室;也可以按

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

2.职责划分

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内部控制的关键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的与系统操作;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数据录入与审核记帐;系统操作与系统档案管理等。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

3.上机管理

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使计算机尽可能是专用的。一般来讲,企业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措施应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此外,会计软件也应该有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

4.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使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的措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5.设备管理

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三)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是指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1.业务发生控制

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以及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以保证计算机的控制程序能正常运行。

2.数据输入控制

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一旦出错,极大,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核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3.数据通讯控制

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如将大量的经济业务划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时应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时间、日期记号等等。

4.数据处理控制

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

5.数据输出控制

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