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十篇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十篇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1:02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1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运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

一、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定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的核算方式不是以法律形式作为核算过程中应用的参照物,企业会参考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作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参考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取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在反应实质内容问题上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真实性有待考证,所以为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方向性以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作为衡量标准成为真实客观的反应交易或事项的重要手段。实质重于形式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来的,强调会计为更好的反馈经济实质以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而非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独立的参考项,该概念在见于1970年的第四号公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提高了对会计行业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更是得到了认可和重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被纳入我国的相关法律文献,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和法律地位。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提出了“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的观点。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剖析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必要性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首先在经济环球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准则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国际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加入wto后为在进出口贸易和经济交流过程中,实现成本最优化利益最大化,势必要在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规范上实现一定的改革和突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国间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国际市场逐渐趋于资本化,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标尺。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激烈背景下,中国要想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角逐塞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势必要遵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规则,将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反馈给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基础和前提。

第二点就是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提高,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供了更大的应用空间。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我国的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为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业务项目趋于多元化发展。加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前提下,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日新月异,极大的带动了投资、兼并、融资的业务量。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形式的转移和过渡,投资,融资等形式的出现导致会计对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充分应用到企业会计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为企业会计在对不同的会计原则、方法等进行选择的问题上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的思想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以交易性质、经济实质进行权衡和分析的新方向。在这两种背景下,如何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于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研究和运用成为突破口。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资产的定义

我国会计制度对资产是这样定义的,“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组织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组织带来经济效益”。在该定义中可以解读出关于资产的两个含义,第一,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由企业对其负责。第二,资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资产既是能用能货币进行量化的经济资源,也是会计基本的要素重要组成结构之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构成会计等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现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产的涵盖面广泛,它指与公司、机构和个人拥有的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或交换价值的所有物,因此不具备商业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资源不能称为资产统计在会计核算的评估报告中。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记录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属于资产中的一种,由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归属于企业,同时企业也要承担资产所连带的风险。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企业,在会计的管理与核算过程中,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日为起始点,在入账价值方面,其选择日的租赁资产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将原账面价值和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比较,将两者中价值较小的一者进行选择,保持折旧政策与自有固定资产轨迹切合。

(三)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固定资产,其取得方式除了外购外,还需要根据参考生产经营的特殊需要利用自有的人力、物力条件自行建造,即称之为自制、自建固定资产。营利性组织所建造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和借款期限都会影响到营利性组织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在自建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上在计提折旧的日期和长期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效性都需要进行明确的记录。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用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以投资的方式获取所投资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一般来讲,企业在其他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都被认定为长期持有,包括以股权投资为手段实现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或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进而化解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我国的新会计制度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在选择长期股权进行投资时,需要通过会计核算对当时的经济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在满足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要求下,进行会计操作,完成会计核算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在衡量会计核算方法的标尺是以控制权的影响力度而决定的,控制权影响的大小与会计核算方法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控制权作为业务引导的思想核心,规定中具体由持股比例份额决定,持股份额比重对控制权的影响力具有直接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决策参考项,但控制权并不能作为关乎企业走向的必要条件。

(五)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确认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应将其视为关联方;如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应该将其视为关联方。”其中“一方”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而“控制”则是指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决定权,并以此为方式和依据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谋取利益。控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所有权的方式进行压制实现控制的目的,二是以绝对优势的表决权比重实现控制。控制主要有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及直接和间接控制三种情况,因此判断关联方关系可以将控制作为衡量标准,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要求日益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已售产品售后回租,代销、委托代销商品业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方面面临挑战,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础条件。会计的专业素质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留,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得到这两方面的保障下,将会给会计信息的统计分析,会计核算过程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经济实质作为主题,而不是将事项或交易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这就导致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会计核算过程中留下了一定的判断空间和回旋余地,同时也意味着会计人员的自主空间和能动空间较大。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总结筛选的直接参与者,在“实质”的处理上难免会被个人因素而左右。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经验上的欠缺会导致在对“实质”判断问题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如果没有得到保障将会导致会计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进行暗箱操作。而当下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中存在纰漏。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应用选择

国内经济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的业务类别趋于复杂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非完全适用于会计核算过程,因此如何处理好会计原则的选择问题成为当下的思考方向。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有排它性,与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一贯性、及时性等其他会计原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大多数企业以“一贯性”原则为基础的相对传统的直线法计提折旧来统计固定资产,却不能客观真实具有针对性的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而加速折旧法的应用能很大程度的克服这一难题。因此如何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之间做出选择至关重要。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虽然能更具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反馈。然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适用于企业所有的会计核算过程。为了更好的披露会计信息,选择正确的会计准则才是关键。而目前部分企业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当做万能公式,导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过度。比如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的四项减值准备是应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增设的,也是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实践过程。然而上市公司的减值准备完全依据其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历来的经验性来决定来决定。因此当业绩好的年度多计提,支出也相对增加,导致净利润压缩;而当业绩不佳时通过回转方式,改善经营业绩来操作利润。

四、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对策建议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是实施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企业要重视对会计人员专业性的培养,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面更好的披露会计信息,同时也能准确的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首先企业可以优化相关会计人员的对伍结构,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其次会计人员要注重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工作能力培养的基础。第三,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提高对行业信息的敏感度,丰富行业经验,员工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会计核算过程而言起到重要作用。第四企业要重视对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坚决杜绝员工做假账,等现象的发生,并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意在提高会计报告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要被合理运用,首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空间,为部分动机不纯的会计人员提供了的可乘之机,为部分动力不纯的会计人员提供了主观臆断开脱借口,从另一角度而言反而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负作用。为更好的将“实质重于形式”应用到会计核算过程中,适度压缩会计人员自主判断的空间,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制度至关重要。政府方面可以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将做假账,等不良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企业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综合运用多种会计核算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排它性,因此企业会计在具体核算过程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会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应用,协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其他原则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尤为重要,所以通过对各种会计原则进行深入全面地应用,加快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成为解决这一局面的突破口。在会计核算原则的选择上以真实公允的反应财务状况为主,根据情况和需求做出选择和应用。当实质重于形式与其他会计原则相冲突时,要以提高会计资料的质量为主,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统计分析。综合运用多种会计核算原则,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旨在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更好的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真实可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判断和参考的依据。

五、结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出了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之间存在差异时,应更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披露和统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会计人员素质逐渐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空间将会继续得到放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报告质量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使会计信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

[参考文献]

[1]楼胜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运用和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4):108-110

[2]宋真真.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10):49

[3]魏晓悦.企业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与现实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5(17):217-218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变更。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及时利用。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也包含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置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的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入有关。

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的收入有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确认计量比较

一、会计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围绕会计相关性原则在确认计量上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相关性原则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就是要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在减少和规避错误、虚假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只有按照相关性要求进行会计计量,才能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了解到真实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相关性也是为了满足企业会计信息核算的要求,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和决策管理、企业财务报告之间的关联,在强调彼此之间会计信息一致性的基础上,依靠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为财务会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而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上和财务会计有着很大的区别,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的使用上主要是为了满足税务检查中会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要表现出其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相关性。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收入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相关支出都必须是围绕经济利益开展的,跟经济利益无关事项发生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所支出的相关成本,按照规定为了规避企业偷税漏税行为,在税法中对此类成本设置了相应的扣除标准。也就是说在税务会计中进行扣除成本支出时,应当确保其支出必须跟收入具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否则不得税前扣除。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相关性原则的使用上是一样的,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性原则在上述这两种会计确认计量中的差异,提高确认计量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二、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比较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核算中都是将会计准则作为基本依据,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业务的基础,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要实现会计核算和确认主要是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要保障企业在收入的会计核算及计量是在收入发生当期进行的,不允许出现提前开展或延后开展的情况。二是在税务会计中,也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来确认企业应当缴纳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但是就税法中的会计权责发生制而言,这一会计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具有一系列的问题。

三、会计重要性原则的比较

重要性原则就是企业财务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的会计核算程序时,围绕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根据特定经济业务的内容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排序和选择,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减少核算的偏差。一般情况下,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都是根据重要性原则来进行的,因此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尽量确保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对于财务会计来讲,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首先应当保障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财务管理状况真实完整,通过其财务会计信息可以得以全面地反映。除此之外,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相关的经营决策信息、管理成果信息等有效信息也应当充分运用到会计确认计量方法中,切实发挥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跟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不同,税务会计在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时,不仅要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完整,通过会计财务报告得以反映。同时更应当尊重税法的相关规定,在税法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在税法规定上,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并不会考虑企业的性质、规模大小以及业务情况,对任何企业都是平等的,这也使得税务会计对于重要性原则的考量比较小。这也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会计重要性原则方面的差异,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在实际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中,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企业税务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陈立弘.财务会计确认若干问题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捐赠;核算;合理性

捐赠,是指某个主体自愿无偿给予另一主体资产的行为。对于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新旧会计准则有着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相比之下,新准则下接受资产捐赠的核算较旧会计准则更为合理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简化了核算,降低了核算成本

对于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旧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先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后最终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核算虽然没有作出明确和直接的规定,但可以从新会计准则的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找到答案。新会计准则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是指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和捐赠利得等。这就说明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在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上,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改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为“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核算,从而使核算更简单明了,减少了核算过程。旧会计准则下对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过于繁琐、复杂,不仅增加了核算本身的成本,而且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和效用的发挥。因此,新准则对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的简化,充分体现了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核算成本。

二、体现重要性原则,符合实质重于形式

依据会计准则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分别核算、单独反映、力求准确、作重点说明;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以简化核算、合并反映。接受资产捐赠属于非日常的偶发业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发生的概率和情况很少,有的可能从没发生过,即便偶尔发生,一般金额也不会很大,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影响很小,除非接受捐赠的金额很大。因此,新准则对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简化的同时,充分体现重要性原则,将其合并反映在“营业外收入”,由原来的权益科目变为损益科目,从去向上淡化此类业务的核算。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新准则将接受捐赠资产作为利得(营业外收入)处理,还原了还原捐赠的“利得”本质,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利得是指“一个企业由于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间除了收入和业主投资引起的影响该主体的所有其他交易和事项导致的业益(净资产)增加”。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属于日常经营活动以外或偶然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它不具有重复性,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没有多大的价值,如果不按其经济实质列报与披露,可能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一般情况下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属于一般交易行为,应按准则规定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计入当期收益。

旧准则对企业接受捐赠取得资产的会计处理,并不考虑捐赠主体性质以及交易实质,而是直接计入资本公积,这样做主要是基于反数字游戏和利润操纵的需要,绕过收益表,将其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

三、符合国际惯例,趋同于国际核算

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规定,“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所有者利润分配无关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两个概念的引入,不仅使会计核算收益的范围得以扩展,为全面收益[5]信息的披露提供了基础,而且也为接受资产捐赠利得化奠定了基础。

新准则中的营业外收支,究其实质,就是美国FaSB所指的“利得和损失”,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指的“非常项目”,使得我国会计准则日趋完善,也趋同国际核算,符合国际惯例。

旧会计准则体系将一些非经常性损益计入“资本公积”,如捐赠收益、重组收益、政府专项拨款、关联交易差价、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该会计处理方法不仅违背了会计处理的原则,不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与税法的相关处理上显得更加协调

关于企业接受捐赠资产应作为计税所得额计缴所得税问题,税法已做了明确规定且没有什么变化。新会计准则没有提及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应计缴所得税的问题,表明在涉税问题上,仍应按照税法规定计缴所得税。企业接受资产捐赠计入“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使得与税法对此问题的处理保持了一致,与税法的相关处理上显得更加协调。一般情况下,企业对接受资产捐赠无需再作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取得金额较大的捐赠,经批准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税计交所得税的问题,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如果企业接受捐赠金额不大,所得税费用负担不重,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按当期应缴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旧会计准则规定对企业接受捐赠资产价值的处理方法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尽管会计处理规定企业接受资产捐赠计入资本公积不体现会计核算与税法对该问题的规定存在差异,但在计交所得税时,仍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五、防止企业对会计报表的粉饰和对盈余的操纵

旧准则下“资本公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庞杂,被戏称为“聚宝盆”科目。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按照确定的价值扣除其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缴的所得税后的余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在相关资产处置后,可用于转增资本。一些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公积的功效,经过被特别处理,使会计报表得以粉饰,企业达到了上市条件、实现了扭亏为盈、避免了退市等,但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根据会计信息作决策的负面影响更大。

新准则下企业接受资产捐赠,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处理,不仅仅是还原了利得的本来面目,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收益的转移,杜绝了偷漏所得税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防止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对盈余的操纵和对会计报表的美化行为,也符合国际惯例,实现了国际趋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DB/oL]..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集中核算;核算中心;小金库;透明度

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是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收支两条线、工资统一发放改革、政府集中采购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规范经济秩序,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创新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遏制腐败行为。笔者就职于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中学习了一些新知识,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我认为,会计核算中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会计人员的身份定位具有独立性

会计核算中心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实践。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不隶属于各事业单位,它直接受上级业务部门领导,能够实现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一方面可以防止核算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非法约束、任意控制、甚至打击报复,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履行监督职责,使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刚性较强的外部监督,从而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另一方面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预算单位经济利益联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勇于捍卫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二、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具有高度原则性

坚持资金使用权、领导审批权和财务管理权“三权不变“的原则,即纳入中心管理的各单位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一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和保护各单位、各部门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对报账单位合理、正常的支出,凡票据正规、手续完备的要坚持方便用款、提高效率的原则。对不合理、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则坚决拒付并做好讲解工作,以严格支出管理,强化管理监督的原则。这是核算中心工作的本质体现和优势所在。我单位自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以来,依法运作,把本单位所属事业单位和各处室的自管经费集中核算,效果良好,其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

第一,清理各单位的账户。将原来几十个账号,变成了现在的“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杜绝了小金库及其衍生的诸多非法和违纪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支出管理。对不合理的开支予以纠正,例如原来由各处室管理的自管经费,白条子、无领导签字等现象经常出现,进入核算中心后,这种现象得到了纠正。

第三,搞清了资产归属。对过去游离在外的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清点上账,防止了资产流失。

第四,资金的使用增加了透明度。在坚持“三权不变”的基础上,核算中心负责人再审核,从而克服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那种部分资金使用脱离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避免了事后审计的弊端,从源头上强化了监督、管理和协调作用。

第五,加强了预算管理。凡是没有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如有临时需要待追加预算后方可列支。这就避免了事后算账的现象发生。

第六,过去各处室自管经费由于无专业人员管理,账簿及账务处理不规范,纳入核算中心管理后,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又有了规范的财务管理。

第七,有利于本级经审及财务部门开展工作。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集中了机关及事业单位所有的会计资料和信息,经审部门花费较少的审计成本即可比较全面地了解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财务部门也可以很快地了解所属事业单位拨款使用情况。

会计核算中心作为财务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会计核算中心本质上是一种会计制,其会计核算监督与各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在时空上的分离,造成了会计人员与单位的财务收支等经济业务活动的脱节,因而会计核算中心无法对单位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全部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监督,这样就难免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克服某些局限性,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1.是队伍建设

当前由于中心人少、工作量大,每人要管理十几个单位,精力所限,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了解不够,很容易出现纰漏。解决这个矛盾,应从增设人员和提高素质两方面考虑。

(1)选调人员。会同人事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安排,严格资格审查,严密考试、考核,层层把关,为中心选调人员,充实工作岗位;

(2)提高素质。会计集中核算得以有效运行必须以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保障:

①全面开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构筑牢固的会计职业道德防线,使所有工作人员成为诚实守信、依法理财的合格会计人员;

②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进一步全面学习有关制度、办法,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业务工作;

③加强报账员的管理和培训,报账员的工作规范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真伪,因此需要切实抓紧对报账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2.是职能建设

(1)突出集中,完善监控。把应纳入核算中心的账户集中到位,新成立的单位及时纳入核算中心管理,杜绝账外账的出现;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判断报账手续的合法性、完整性,对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票据不予报销;

(2)转变职能,强化管理。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根据各部门预算指标情况,严格控制各部门的用款进度,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定期清理往来款项,避免长期挂账,定期打印往来明细,督促各部门各单位,避免坏账形成。

3.制度建设

兼顾需求与可能,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做到有序操作,严格把关。

(1)严把预算关,真正做到没有预算不得开支,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专项资金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

(2)制定会计核算中心治理制度,如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岗位轮换制度、业务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建立会计集中核算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3)加强票据管理。利用财务软件系统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领购、使用、登记等程序。严格票据缴验制度,购领新票据前必须将使用过的票据进行缴验,按照先领后用的程序,对未使用完的票据及时销号;严格按票据使用范围使用,各专用票据间不得串用;建立起收费票据使用登记制度,正确反映票据领、用、存情况。

(4)加强债权、债务控制。定期对债权债务清理核实,尤其对跨年度的应收款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回收陈欠款项和个人借款,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坏账损失须经严格程序审批核定。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化;会计

   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更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根据新的仕业财务通则》规定,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会计一核算。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过程中,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理念需要重新认识,有些财务、会计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是构成现代会计的两大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例如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各要素的界定、内容及特征相同。另外,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

   3、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事业单位从单纯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发展,逐渐强调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 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核算的规定却不明确。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存在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成本不包括折日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澎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或“专款支出”等科目,这样核算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如,事业单位在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方面,在发生费用的时期,支出增大,造成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3、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进措施

   1、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在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可以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科目,则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科目“实收资金”,以反映一个事业单位实际收到的各种资金。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事业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翎于反映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用来发展本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以及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还可以加一个“事业费用”科目,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财务年度末填报决算表时,要认真填列一份详细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表,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填报第一年度的预算报表,申列折旧基金计划,申报预算拨款中取得折旧基金,并列入专款专用的科目,以备后用。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同样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7

论文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载体,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背景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进行分析。

随着我国财会制度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企业会计制度更利于事业单位竞争和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根据新的仕业财务通则》规定,改制后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会计一核算。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转变过程中,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财务、会计管理理念需要重新认识,有些财务、会计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企业会计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是构成现代会计的两大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两者在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例如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项。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项。各要素的界定、内容及特征相同。另外,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

3、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事业单位从单纯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向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转变,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发展,逐渐强调成本核算,注重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核算方式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核算账面原值,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更新和维护。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转出、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等会计事项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核算的规定却不明确。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存在很多问题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原值,不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虚增资产总量,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由于成本不包括折日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借记“事业支出一设备购置费”澎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或“专款支出”等科目,这样核算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2、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些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的情况,导致一些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来核算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该单位的经济业务。如,事业单位在一些非经常性的费用支出方面,在发生费用的时期,支出增大,造成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尤其是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使得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一定时间间隔,如按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业务.

3、成本核算方面.目前,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而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种业务不易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进措施

1、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在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可以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如,“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没有能够确切地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科目,则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的特点,设置一个科目“实收资金”,以反映一个事业单位实际收到的各种资金。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事业公积”科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翎于反映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用来发展本单位建设的自有资金。以及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还可以加一个“事业费用”科目,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个财务年度末填报决算表时,要认真填列一份详细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表,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填报第一年度的预算报表,申列折旧基金计划,申报预算拨款中取得折旧基金,并列入专款专用的科目,以备后用。在需要更新固定资产时,同样需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经审查核实确需要更新时,方可从折旧基金中支付使用.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8

关键词:会计利润;应税所得;会计制度;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在不断开放的经济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经济为了适应国际化市场的发展,在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变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以求能够与国际制度接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制和政策,我国制定的会计制度,是为了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面向市场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于此同时,我国对于税收制度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明确了税前列支的原则,规范了企业的涉税处理工作。制度的变更无疑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者有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一、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定差异

会计制度与税法两者制定的立足点是不一样的,这是导致两者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更好的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便于监督和管理,通过制度的约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向外界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满足国家、市场以及会计信息使用人的需要。而税法的制定,则是从国家的税收利益出发,便于统一管理,公平征收,税法是法律体系当中的分支,对于税收以及企业会计制度有约束的作用两者出发点不一定,所要维护的利益角度不同,在制度上约束的倾向不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计核算既要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而应税所得的部分也要依照税法来执行,两者在利益倾向上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差异的出现。

(二)会计核算与税法原则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核算有相应要求,并提出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谨慎性、重要性、清晰性、配比性、划分受益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这十一个,这十一个原则贯穿在会计的全部工作当中,通过这些原则的约束,来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税法对于税前扣除也制定了一套核算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配比性、相关性、确定性和合理性原则,通过两者制定的原则对比可以发现,会计核算原则与税法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既有交叉处的,也有分叉处,两者既相容又不相容。

(三)会计政策选择差异

在新的会计制度当中,对于企业在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下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上也给予了企业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折旧方法和存货计量方法的确定上,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同,在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的核算方法也不同,因而同一个经济问题,所核算出来的会计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会计核算结果当然会得出不同的应税所得额,税法对于企业会计的核算并没有过多实际性的要求,只是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利润,来确定应税所得,而税务部分自身对于企业的经营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的,税务部门只能够通过企业的会计核算,来获得经营成果的数据,因此在会计核算的下,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差异有可能是来自于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更,也许会导致原有的会计政策无法真实的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需要做会计政策的变更,税法对于会计政策的使用和改变,都进行了一定的限定,避免会计政策变更前后造成应税所得的差异过大,而动摇了纳税的基础,这是税法在对于税务工作的保护。因而会计政策的变更也是造成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协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研究理论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差异是一种经济现象,由于这种现象密切关系到报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因而获得了他们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在学术界,真正关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差异理论研究的活动却不多见。深入地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但是实践创新的前提条件,仅仅就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关系来说,不管是学者、相关研究人员还是会计从业人员,都应当加深对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理论研究。此外,虽然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着特定差异,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又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看到差异的同时也必须看清二者间的统一之处,正确地理解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内在关系。面对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企业必须注意切不可切极端冒险主义的错误,为了经济利益而过度地利用这种差异,但也无需过分保守给自己徒增负担。

(二)不断完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间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由来已久,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会计上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依然较为复杂。而这种复杂的操作并没有减弱两者差异所带来的不便,反而加剧了会计信息与相关法律规定之间潜在的冲突,提升了管理层操控会计处理的机会,并同时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税收征管的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有针对性地对会计准则作出修订以协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两者之间在处理上的不协调。

(三)加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税务部门应当强化自身对会计制度的研究力度,提升对会计问题的认识,理清差异的来源与调和方式,适时、适当地展开补充修改以减小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带来的不便。同样,换而言之,从会计制度制定部门的角度来看,在不违反会计原则的条件下,会计制度的制定也应当以缩小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为重要目标。为此,财政部与税务总局作为各自领域相关制度的制定部门,应当强化沟通、深化合作,积极参与对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两者的协调。要注意的是,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的影响是社会性的,在对这两者进行修改时必须细致谨慎,修改之前务必认真调查分析以确保会计、税法制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慧凤,邓阳.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制度性差异:协调与效果[J].财经论丛,2011(6).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9

关键词:军队财务会计核算评价制度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化,相比之下军队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层面,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相对缺失,大大影响了我军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成效。因此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是适应会计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加大军队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力度,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的意义

(一)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是适应国内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监督考核方面做了十分全面完整的规范,提出了完善军队会计核算后续平价工作的建议。财政部在2001年11月9日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又进一步对相关会计信息提供和取得方式进行了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7年1月1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又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对照会计准则和环境变化,要求必须加强会计核算监督,建立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的相对缺失,与国内会计环境发展及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军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做到与国际国内会计环境接轨。

(二)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有利于实现财务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

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财务准确化、精确化保障是我军对后勤财务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经费来源有限的基础上,在内部挖潜上下功夫。各单位必须摸清家底,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建立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对于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完成好的,要进行表扬,对于执行力差的,要进行批评,并且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要求其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改进。通过建立会计核算的考核评价体系,防止军队资产被人挪用,造成资产的流失,进一步明确责任;通过检查,综合挖潜,提高资产的利用率,防止浪费,为军队节约经费,进一步缓解部队的供给矛盾,实现后勤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

二、建立军队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的构想

(一)设计思想

军队会计核算分析考核评价体系的设立一定要引入成熟、简洁、适应部队特点的现代管理思想,实现由定向性分析转变为定量分析逐步实现过渡。确保评价工作全面、系统、真实、准确,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加强会计核算效益分析和动态分析,摆脱部队以往单纯从经费投入的角度搞静态分析的思维定式。

(二)考评原则

系统分析地原则,军队会计核算评价不能居于某一方面,必须从各个层面进行反映,所选定的考察内容,必须覆盖现行的军队会计核算的主要范畴,使之能从全局说明问题。

定量分析原则,军队会计核算考评内容应该全部量化,大量运用数据说明问题,尽量排出主观因素的干扰,量化的指标内涵必须确认、确保可以具体操作,具有可比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关分析的原则,评价体系必须有利于发现军队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分析会计核算现状,有利于为各级党委提供决策依据,能够保证评价体系信息的价值含量。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篇10

一、影响会计信息差异的理论原因

(一)模糊论的影响

1、会计核算的模糊现象客观存在。同其他事物一样,会计核算也具有模糊性,会计核算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复杂的事物是难于精确化的。按照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的模糊论观点来解释,会计核算不能要求绝对精确,必须承认会计信息与事实具有差异性;再从会计学的理论来分析,也会得出会计核算具有模糊性的结论,因为会计用价值形式来反映物质运动,而这种反映是借助于货币形式的价格来完成的,而价格又是经常背离价值的,所以会计反映的数据是一定时点上的信息,这是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的结果,所以会计核算中的模糊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1)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和无形损耗并不是能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所以任何一种折旧方法核算的折旧额,都不能完全符合实际,不是提前报废,就是提前折完,所以是无法准确的,是模糊的。

(2)材料、燃料等物质耗费是一次投入生产,在计算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时,采用诸如约当量法、定额法、分步法等不论哪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成本都是近似值,而无法准确。

(3)工资及其附加费用的分配以工时为依据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而工时的计算受一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所以分配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4)制造费用的分配,各种待摊、预提费用的计入,更为模糊,无法做到真正的合理。

3、会计方法的选择具有灵活性。会计法规往往对同一会计事项的确认与计量规定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使会计处理产生了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模糊性,增加了会计处理的主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

4、会计准则措辞的不确定性。在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如广泛使用的词语“极少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等模糊性词语,影响到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准确性。

(二)契约论的影响

在委托制下,契约是投资者与经营者间的纽带,是约束双方行为的工具,但契约约束存在如下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一是委托人与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投资者作为委托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即契约目标。而经营者作为人追求的是自身价值最大。除了追求契约规定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的因素来实现自身效用。这样,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激励不相容,一方追求价值最大会损害另一方价值最大,所以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实现自身目标;二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经营者利用其有利地位以劣质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三是签订契约的不完备性,有可能使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与契约的缺口夸大业绩,获取自身利益。

(三)会计原则矛盾性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十三项一般原则。在这些原则中,有的原则与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1、及时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及时进行,及时提供会计信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按时报表,有的就必须提前结帐,比如基层企业要求在月末三日内报表,有些业务量大的企业便在每月25日以后开始结帐,这就不能如实反映全月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的时间要求越紧,这一矛盾就越突出。

2、谨慎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尽量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及负债,低估收益和资产,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但高估也好,低估也好,都与真实性相悖,都会造成会计信息差异的产生。

3、历史成本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历史成本计价是指各项财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必然导致企业损益、税金和分配的不实,比如在通货膨胀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核算固定资产,就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偏低,使企业产生虚盈实亏,超前分配。

4、权责发生制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提高会计真实性的措施,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事与愿违,导致会计信息差异产生,一是销货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实现,但在对方丧失支付能力,货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的情况下,就会使销售收入和损益形成虚增,失去真实性;二是市场经济中产品结构调整频繁,经常出现一种产品的有关费用没有摊完就已转产的情况,使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失调;三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不能真实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造成账面上反映赚了钱而实际没有钱的情况出现,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削弱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影响会计信息差异的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