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1:22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1

 

关键词:文化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一、英语文化的概念 

英语文化是基于人类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不同人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同。布朗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科尔兹下的定义是:"文化指的是某些集团的人们整个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所创造的一切"。康顿说:"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虽然这些模式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但他们全然控制着人的行为......"从以上几种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辐射范围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关于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理解,张奎武著《英美概况》中介绍:“在编写过程中,参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分五篇: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政治制度和政党”。借鉴其对英语文化的划分与归类,主要根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将英语各种教材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归纳与划分后,可将英语教学中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教育文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国内外高等院校概况等),民俗文化(人文学,哲学,民俗学)。内容紧密相连的相关内容,作为主体内容的铺垫与衬托,建立一种教学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将这些与教学主体内容匹配的背景文化称为英语教学的文化理解。 

二、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般说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获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他们不仅能够阅读英文报刊、学术书籍,而且能够用英语写文章、论文和学术报告;二是要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逐渐了解另一种文化,提高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知识,并且使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也就是说,培养他们有效的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传播本国的文化,而且要引进和学习国外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哪怕是你造出来的句子,说出来的话意思正确,没有语法错误,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大学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语言地道。这或许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了近十年的外语之后仍然一开口就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文化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不了解其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会导致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产生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一般说来,文化知识能够直接通过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而文化交际则要逐渐通过非正式的交际方法而获得。对那些出生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的人来说,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产生误解是很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英语国家的人,尽管对他们国家的历史、文学、艺术、语法等等知道得很少,却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长大,知

[1] [2] [3] 

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但是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尽管已经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运用他们的英语知识来进行交流仍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即使学习者已经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还是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和限制。 

从长远来看,文化知识和文化交际会大大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但是在提高交际能力方面,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过多地重视文化知识的获得。 

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客观真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实用的语言材料和创造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理解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指导原则。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文化知识的增加,英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英语的价值观、信仰和宗教有关的知识。因此,首先要要求他们正确地理解英语国家文化中的政治和社会。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持合理健康的看法和观点。()实用可行。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文化教学的内容要与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总之,文化教学要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以文化交际为主。文化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来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的尝试 

究竟怎样实现借助文化理解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成效,充分发挥促进教学的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模式,能够见到的是关于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的功能与作用的论述,所以,作为本篇的重点内容是究竟怎样借助文化理解来提高英语教学,力求以文化理解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途径。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moneylikewater"。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2

本文选取於梨华、白先勇、丛苏、聂华苓等作家作品为分析个案,探讨了冷战时期旅美台湾作家群创作中的华人认同问题。台湾作家群曾经构成了美华文学的主流,他们的很多作品有意味地表现了两岸分割状态下离散华人认同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绘描出海外华人在美国想象和中国想象之间彷徨忧郁的心灵图像。

在美华文学史上,曾有过早期华人过境处天使岛墙上屈辱血泪凝聚的汉语诗篇,也有过近代至五四留美知识分子文化盗火心态驱使下启蒙与救亡的文学行动,还曾出现过文化使者意义上“脚踏东西文化”的文学书写,以及40年代的华侨文艺……但真正以文学叙事形式形成一股耀人眼目的潮流,并分别反馈回祖国大陆和台港澳且拥有广大读者群的,当数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文群,他们以杰出的文学成就创造了美华文学史的第二个高潮,直至80年代后才退出美华文学主流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与美国分属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二者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自然也就杜绝了一方国民留学和移民另一国的可能性。此间台湾社会则出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二次留学和移民潮,初期的留学生以生于大陆随父母来台的第二代青年为主,后则扩大至个人条件许可的台湾青年。冷战期间台美有着特殊关系,台湾社会崇美意识盛行,美国政府修改移民律,取消旧的移民配额制度,种种因素导致美国成为台湾人出国的首选目标,相当长一段时期,留美移居被一般台湾民众视为一种世俗的成功标尺。这一时期台湾的“留学热”大多以离开台湾移居国外为目标,其直接结果就是留学带来了一大批华人知识分子移民。“在美台湾移民主要是留学人员及其眷属。从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将近15万台湾学生来美国攻读研究生学位。台湾大学……理科学生赴美留学者高达70%-80%。”②相关学者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深层因素,“它一方面反映出台湾社会普遍崇洋迷外的殖民地意识;另一方面更突出地表现出一代知识分子对台湾政治前途和经济前景的不满与失望;同时,这种‘离去'情绪还积郁着他们流寓台湾的父辈渴望摆脱困厄孤岛窘境的心理要求”③。而这一分析在台湾文群的文学文本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留美学生,一般多以留居美国为成功目标,这与五四前后中国留学生的回归祖国意识并不相同。他们不再是匆匆过客。这就意味着他们多数人愿意或必须接受连根拔起移植异国的事实。作为少数族群置身于竞争性极强的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台湾留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必须应对生活和心理的不适。尽管许多中国人凭着勤奋和智慧获得了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不错的社会地位,逐渐融入美国社会;但不可否认,仍有不少人在美国强势文化面前产生主体性缺失的焦虑。在《中国人在美国》一书中,华裔学者李玫瑰(RoseHumLee)提出“边缘人”概念,描述的就是中国人在美国的困窘境况。他们夹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间,受到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冲击,产生认同的焦虑,成为亦此亦彼又非此非彼的边缘人。由于笔者要论述的50—70年代台湾留美作家中相当一部分拥有大陆和台湾人生经验,在异己的文化境遇中未改民族文化认同,即使拥有了美国国籍,其民族情感归属与文化归属依然是中国。这个群体的创作生命因此总是与台湾和大陆保持着难以分割的文化和精神联系。

所谓认同,简言之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斯图尔特?霍尔指出:我是谁?“真正的”我是在与多种异己的叙述关系中形成的。迄今为止存在着两种文化身份观,一种我们熟知的本质主义身份观认为,身份是一个民族的“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意味着一种集体性的真正自我,人们可以在所属民族历史传统中获得固定源头和自我感;另一种后现代身份观则主张,身份是一种不断流动、变化和建构的过程,因而它缺乏终极的结论④。这两种对立观念之间,还存在着游移、过渡、交叉、矛盾、浑融等认同状态。拔根移植新土的跨文化经验令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更形复杂。对于台湾留美作家而言,留学和移居过程的种种生活挫折和文化休克症是产生异乡人感觉的重要因素,个人的受挫感越强,就越是敏感于被排斥、被歧视等消极性经验,也越容易从昔日的故乡回忆和历史脉络中寻找认同皈依的方向;再者,赴美前的美国想象与亲历的现实美国图景之间存在着落差,也会导致认同的混乱;当然,家国意识与乡愁情感是海外华人保持中国认同的内在原因,如德国哲学家赫德所言,移居者(流亡者)的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民族的想象与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母语等密不可分,在部分台湾作家的心目中,“中国”与他们的个体生命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刻联系,规定了他们本能的乡愁方向,成为他们想象的共同体以及建构自我认同之重要依据。流散海外的境遇并未改变他们的中国人自我认同,异己的环境反而可能强化他们的文化回归意识。一些旅美作家长期在主观上坚持自己的中国作家身份⑤,从中国人的立场看,这种感情自然令人亲近;但是,毕竟他们已从地理、国籍、公民身份等方面逐渐脱离中国,与移居国社会的广泛联系成为他们必须正视的生存现实。因此,在早期留学生文学中,边缘人的痛苦和自我认同的困扰是相当普遍的主题,被视为“留学生文学”代表作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於梨华在小说中塑造了牟天磊这一边缘人形象。小说以牟的返乡探亲为叙事线索,交叉呈现了三个不同的叙述流程与画面:一是他在美国辛苦打工、寂寞苦读、失去台湾恋人、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生存现状;一是赴美前记忆中台北的淳朴、亲情的温暖和爱情的甜蜜:一是现实台湾社会崇美风气盛行,美国经济与文化的渗透无处不在,“唯有在食经方面,中国文化保留得住一座未倒的堡垒,未为美国的文化侵略掩盖”⑥。小说情绪强烈地表达了留学生在这三者之间的认同困扰和价值困惑。过去的十年他一直未能融入美国社会,现在他悲哀地发现:自己在台湾也同样感到陌生疏离。于是,他陷入了哈姆雷特式的孤独和矛盾:留下还是不留?由于邱尚峰这个理想主义气质的真率知识分子的直接影响,作品收场前把牟天磊迟滞反复的犹豫徘徊推进成为一个明确的决定:按自己的心愿留在台湾,尝试做一番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还要试试能否挽救爱情。在最后关头,人物终于从多余人式颓丧的自我沉溺中破茧而出,这一结局的安排表明,作者在宣泄了足够浓烈的失意情绪之后,由衷地需要堂吉诃德式积极明快的行动主义。牟天磊的台湾本土身份认同与中国身份认同完全一致,这一点不言自明,但不可否认的是,冷战时期两岸对峙的现状加剧了海外中国人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困境,内战带来的两岸分裂现实让那些自大陆流亡台湾以及放逐异国的中国人尤其感到困扰和痛苦,因为作为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母国,只能存在于他们的个人记忆和缥缈想象中。故土难归的悲情,构成了台湾乡愁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国结的核心情感,直至80年代的两岸交流才使这种积聚数十年的情感得到疏解。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国家是现代印刷媒体建构出来的“想象的社群”,但他也认定此共同体并非虚构,“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⑦。牟天磊正是倚赖昔日的记忆来想象中国,而他的个人记忆与中国现代历史水乳交融。

与於梨华相比,白先勇赋予人物更为强烈的悲剧宿命色彩以及更为深沉的历史脉络。他留美之后的“纽约客”系列大多讲述了受二战和内战影响的“流浪的中国人”的身世遭遇,他的小说亦触及海外华人的认同问题。

摩天楼是白先勇笔下有关美国想象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既有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文明的傲人光环,又闪烁着金属与玻璃的冰冷色泽。对于追慕美国文明的台湾留学生,它是一种高等文明范式的诱引与召唤;但临近它,也会发现它拒人千里之外的冷酷与傲慢。像吴汉魂,企图脱离自己族性文化负担(汉魂)来拥抱摩天楼,却只能在摩天楼的地下室里煎熬度日。《上摩天楼去》更是将台湾人对美国都市文明的急切向往开宗明义地显示在题中。白先勇小说善于营造一种幻象然后打破它⑧,这篇作品里的幻象包含两点:主人公玫宝与姐姐见面之前对美国的想象以及对姐妹情感的想象。但真实打破了她脑海中的幻象。玫宝的故事让人联想起白先勇三姐先明不如意的留美生活,也会想起肯尼迪被刺后白宫易主时那种在中国人看来冷酷无情的交接方式对白先勇的文化冲击⑨,相信这些事件与这篇小说有着内在的联系。总之,故事里的玫宝迷失在幻象与真相之间的灰色地带,也迷失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温暖亲情和美国理性文化的冷漠无情的两种文化感觉之间。

《谪仙怨》这篇书写中国姑娘海外遭际的作品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放弃中国身份与道德的堕落似乎都是无可奈何的选项,主人公以国别模糊的东方女性身份出卖身体就成为海外商业化体制里的一种平淡交易。如果说《谪仙怨》讲述了中国女性在异国的混世故事,那么《谪仙记》就称得上是一出离散华人自我放逐的深刻悲剧,它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结局悲惨的女性人物李彤,她的个人命运也隐喻了海外中国人的自我放逐与内战历史的直接关系。火红旗袍的中国富家女孩的亮丽形象,以及她们在美国校园引人瞩目的青春风光,折射了抗战胜利之初中国的短暂欢庆景象和国际地位提升后的中国想象。然而国共内战爆发又一次将中国推向战火与离乱,李彤父母乘坐的逃往台湾的轮船失事,高傲的“中国公主”开始了浪迹天涯的自我放逐,最终投水自杀于威尼斯。她的悲剧,是铭刻在宏大历史浓重阴影下的一抹伤痕。

一般说来,中国认同在第一代华人移民身上根深蒂固,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历史纵轴,但是当移民从无根飘零转而落地生根之后,他们实际上已经基本弃绝了回归祖国的现实可能性,而立意在新土繁衍生息。他们必然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美国化来适应新土生活,而他们的下一代则成为典型的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这样,他们之间可能会因文化适应的程度差异而引起错位与矛盾,两代人在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就更可能出现较大差异和冲突。白先勇写于1964年的《安乐乡的一日》主要探讨了这一普遍存在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问题。这篇小说前半部分细致描摹安乐乡里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华人移民家庭主妇依萍一天的日常生活和社区环境,并回顾与穿插这位主妇的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内容,为后来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做足够的酝酿和铺垫。她无法融入社区,找不到在家的感觉,时刻意识到自己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境况。她的痛苦还在于,在中国人最重视的家庭中她同样是异类,丈夫伟成和女儿宝莉两人已轻松自如地美国化,这使得坚持中国身份和生活习惯的她不合时宜而分外孤独郁闷。作品前半部分为后文出现的冲突进行了充分铺垫和渲染,使得高潮即母女间的剧烈冲突变得水到渠成。这次冲突的导火索是宝莉与小朋友的争吵,孩子认为小朋友称她为中国人是对她的侮辱,坚称自己是美国人,母亲在向孩子灌输她是中国人而得不到孩子认同后产生了极端的情绪反应,盛怒之下打了孩子。丈夫批评她:“你怕孩子变成美国人,因为你自己不愿变成美国人,这是你自己有心病,把你这种心病传给孩子是不公平的。”

这个华人家庭的这场矛盾冲突不是孤立的事件,它形象地表明第一代华人移民彻底融入在地社会的困难。小说借此呈现了华人移民的两种认同观念:伟成以理性实际的快乐主义为生活准则,比较容易放弃自己的族性身份认同而建构新的认同,认为这样做物有所值;依萍则以较为本质主义的身份观念面对移民生活,处理现实问题趋向情感化和保守化,因此对于丧失和改变自我的中国身份而焦虑不安,企图在异己的环境里仍然保全自己的文化价值。在此,自我意识的强弱影响了个人能否安然接受另一种身份取代原先身份的事实。伟成父女的自我民族意识相对较弱,比较容易归化为美国人;而依萍的自我民族意识较强,也就难以接受自己和家人不再是中国人、成为美国人这个事实,她是一个维护中国身份的“殉道者”。小说力图呈示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面对华人移民在美国繁衍生息过程中认同的自然变迁和其间的必然创痛。

丛苏是台湾文群中比较鲜明地坚持中国性民族认同并广泛关注美华社会问题的作家。70年代以后她的小说主要收入两个小说集子:《想飞》和《中国人》。她往往运用华人为叙述视角,敏锐观察美国社会多元民族的生活百态,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弊病如治安问题,女性、老人、同性恋、少数民族等弱势境遇问题,都进入了她的视野。比起早期留学生文学,她的题材有了较大拓展,但华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惑仍是丛苏最为关切的对象。令人深思的是,丛苏的多数小说展示的美国想象都是负面的:社会动荡,经济滑坡,治安混乱,道德失范,弱势群体自生自灭……以都市符号摩天楼为例,丛苏笔下的摩天楼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宏伟气派,倒呈现了破旧邋遢阴暗的景象。这与白先勇的描写存在着有趣的区别,白先勇并不否认摩天楼的现代气魄,只是反感它盛气凌人和冷漠异己的压迫性;而丛苏则对这现代都市符号外在面容的现代性也毫不留情地加以否定,这一方面反映了丛苏眼中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经济萧条滑坡的部分真实,另一面,也是丛苏内心浓烈的怀乡情感和坚定的族裔主体意识使然。她小说里,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都是亲切温暖的,有时几句爽朗的山东乡音就足以让祖籍山东的作者心动,族裔—语言的民族情感在家国之外显得更加珍贵;如《中国人》里的华大姐所言:“在一个过着漂鸟生涯的人来说,有朋友,有亲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是家。”小说集《中国人》清晰集中地表达了作者这种弥漫着民族意识的创作理念:“塑造某种典型——这时代里流浪的中国人。”⑩20世纪以来,“民族认同”开始变得混杂而矛盾,“它是一个由各种社会群体与个人讲述的故事

的集合作,尤其是边缘人与局外人、外来移民、前殖民地的人、流放者与低层人士所讲述的故事集”11。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民族融合的国家里,这种情况更是普遍存在。华人在美国是少数民族,这并未让所有华人都愿放弃自己的民族身份认同。他们拥有自己的神话、传统、记忆和梦。丛苏以小说形式表达了被美国主流社会忽略不及的中国人的少数话语,她描叙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和移居者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边缘弱势境遇,分析他们中的一些人坚持将民族情感当作他们精神寄托的社会原因,不断地铭刻富有象征性和神话性的族性记忆,并希望摆脱华人知识分子柔弱消极的乡愁梦呓,赋予海外华人的族性更为坚强的力量。

作者的认同倾向也深深影响了人物的塑造,《野宴》和《中国人》中其实也存在持另一种认同观念的人物,如顺利进入中产阶层的林尧成博士有一套自己的成功者生活观念,文超峰和沈梦不能丢弃的民族情感,在他眼里只是阻碍个人发展的情感包袱,但这个比较现实的人物在小说中被视为一种势利主义者,遭到华人留学生的鄙视。显然,在那一时期美华文学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丢弃民族认同的行为是不被鼓励的,而受到或多或少的批评和质疑。这一现象在六七十年代台湾作家群的美华小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转贴于美华的台湾文群中,聂华苓是相当令人瞩目的一位。赴美后创作的《桑青与桃红》堪称她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最具雄心亦最富艺术探索精神的作品。强烈的政治隐喻和性议题的率直表现让这部作品个性泼辣鲜明,叙事和结构的刻意经营也使作品亮点突出,而中国女子肉体的越界漂泊与精神的跨国流离更让作品意蕴深幽促人回味,因此一向受到华文学界重视,也是西方学者研究亚裔离散文学(Diaspora)、少数民族文学、女性文学与比较文学的重要范本。此作迄今依然不乏可以重新解读的丰富话题。《桑青与桃红》分为四部分,每部分皆由桃红给美国移民局的一封信和桑青的一段日记组成,桃红的信提示主人公当前在美国境内的流浪行踪,桑青的四段日记则记载桑青半生越界跨国无根漂流的人生经历。日记里的故事发生在四种不同时空:抗战胜利前夕的瞿塘峡、国共内战结束前夕的北平、50年代末期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台岛阁楼,以及六七十年代相交时的美国独树镇。桑青日记中有这样沉痛的自语:“中国人是没有地方递解的外国人。这是他们调查其他国籍的外国人所没有遭遇到的困难。”12人物宿命式的漂泊被渲染了一层家国政治悲剧意味和冷战时代色彩。聂华苓笔下的现实中国动荡而分裂,作家以明晰、感性而又有些诡异的叙述技法呈现了主人公经验中的时代乱像,并以女性的身心体验演绎诡魅的家国历史,传递有关家国政治的思考。如果把“流浪”、“逃”与“困”13作为界定小说女性主人公生存状态的关键词,不难发现作品有意识呈现人物的放逐与民族国家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借用詹姆逊的说法,即《桑青与桃红》可以被视为一则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寓言。从这一角度看,女性人物“逃”与“困”的辩证也正对应了民族国家现代性的困境:近现代中国受困并逃离专制落后的封建社会体制、频频受困于外侮与内战并企图挣脱、战后陷入两岸对峙与冷战格局而在不同的理念框架中建构各自的现代性……此外,作品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少数话语的反抗意识同样瞩目,在《桑青与桃红》里,民族国家寓言、性别政治因素和跨界少数话语被有机而策略地缝合于一体,这几种命题此起彼伏的交织绵延,使得作品具备了一种史诗性的女性叙事特质。

作品最为瞩目之处在于塑造了桑青/桃红这一人格分裂的疯癫之女形象。关于桑青、桃红的命名和意涵,存在一些解释:“桑是很神圣的一种树,中国人把它当木主,可以养蚕,蚕可以吐丝,丝可以纺绸子。青就是桑树的颜色,是春天的颜色……”14作者还有如下解释:“一个是内向的、忧郁的、自怨的、自毁性的,另一个个性是向阳的、向上的、有希望的,这个是桃红,前一个叫桑青,这两个名字我起的时候是用了一番心思的。”15以及:“桑青可以象征一种传统的文化,桃红是鲜艳的、奔放的,象征的是进发的生命力,就是这么一个对照。”16“桑青追求自由;桃红却在没有社会责任、没有伦理约束的自由中精神崩溃了。”17实际上,桑青与桃红的分裂是人物长期被外力压迫造成自我身份认同困扰的结果。桑青曾经是明朗的,有着鲜活的青春和朝气,但是战乱、婚姻、流亡、幽闭无情地吞噬着她的活力和希望,以至在极端异化状态中将她变成了桃红。从早期桑青的形象设计看,人物并不符合西方主流视野里中国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被动、柔弱、缺乏主体性。桑青的生命活力被老中国旧伦理和时代的困厄所遏制,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挣扎和寻找。逃往美国的桑青变异为桃红,是生存危机、认同混乱、精神崩溃的表征,也是桑青潜在叛逆个性的释放,于是我们看到了绝望和虚妄中诞生的嬉戏疯癫之女:桃红,这是桑青挣脱忧郁和恐惧化身为蝶的方式。与阁楼叙事中桑青的隐匿逃避策略完全相反,桃红自由随意地游走于江一波、小邓、移民局官员、美国警察之间。桃红的身体政治在作品中的价值显而易见。“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来写作,她们必须创造无法攻破的语言,这语言将摧毁隔阂、等级、花言巧语和清规戒律。……长期以来,妇女们都是用身体来回答迫害、亲姻组织的驯化和一次次阉割她们的企图的。”18以身体的裸露来戏耍戴墨镜的移民局男性,以身体的游戏自主让虚伪的江一波陷入尴尬,身体成为桃红颠覆权力话语的载体。桃红陷入身休的放纵,反得以跳脱权力话语的规训。在桃红狂放的身体表演面前,原本自以为是的移民局官员显得手足无措;在桃红嬉笑怒骂的身体操纵过程中,江一波作为两性主导者的男性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总体上,作者将自己对女性生命本质的自由主义理解融入了疯女桑青/桃红身上。

“楔子”与“跋”中女娲、刑天和帝女雀等中国神话人物意象颇为耐人寻味,也许可以解读出桑青/桃红的文化英雄气息,这一点一向被忽略。如果说刑天这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男神寄寓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猛志故常在”的不屈和勇毅,作者不乏以此寄寓家国情怀和族性精神想象的可能性19;那么女娲和帝女雀这两个女性神话人物的出场就不仅具有民族精神溯源的意味,还被巧妙地镶嵌进女性话语意识和策略。无疑,这两个女性神话形象及其衍生的中国文化想象在作品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分量。作为中国神话中最为古老的始祖母神、大母神、化万物者,女娲的非凡之举首推“造人”和“补天”。“楔子”交代了桃红与女娲之间的“母女”血脉联系,而“跋”则叙述了帝女雀填海即“精卫填海”的故事,提示桑青/桃红与帝女雀的内在关联。作者以精卫与女娲这样的神话人物,隐喻桑青的弱势存在现状和不屈的精神,以及桃红的自由意志和不羁反抗,其内在逻辑显示出作品不仅意在书写华人悲情的流浪境遇,还有意将人物想象为一个富有抗争精神和行动力量的女性文化英雄。桃红身上延续并改写了刑天、精卫等叛逆者形象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合了自信、疏放、反抗强权的自由意志。桑青/桃红的住宅墙壁上留下了混乱而大胆的留言:“女生须/男生子/天下太平矣……谁怕蒋介石/谁怕毛泽东/whoisafraidofVirginiawoolf……桑青杀父杀母杀女……”似乎混乱谵妄的言语却涉及始终困扰人物的国族政治和性别政治,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蒋介石与毛泽东成为小说解构的政治符码,西方女权主义代表人物Vir-giniawoolf也成为作者汉语写作需要挑战的目标。正如福科所言:“在那种陷入疯癫的作品中的时间里,世界被迫意识到自己的罪孽。……疯癫的策略及其所获得的新胜利就在于,世界试图通过心理学来评估疯癫和辩明它的合理性,但是它必须首先在疯癫面前证明自身的合理性。”20正是桃红的疯癫言行解构了美国移民政策的某些不合理之处以及政治偏见和种族偏见,同时桃红本人也因疯癫而放逐了无边的恐惧和黑暗。

冷战时期台湾文群笔下的海外华人形象群重复诉说着一种在路上的感觉,他们是无根的飘族,身心的离散构成他们生命的基本境遇。“离开了母土的流浪人是脆弱,无根的,无着落的……对于一个流浪人,土地和语言是他在流浪生涯里日夜渴望,不能忘怀的!土地象征着他和他的祖国的根源的关系,语言象征着他和他的同胞的联带关系。没有失却它们的人永远不会感到它们的可贵(正如我们不会日日赞美阳光和空气一样),而一旦失却了它们,那流浪的人却像脱壳的游魂,国际飘荡,日夜向风来的方向探寻故乡的信息。”21这样的表述说明,那一时期台湾作家群明确无疑地保持着以共同血缘、肤色、语言、历史文化传统等为基石的民族身份认同。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陈若曦是台湾作家群中一个特别的个案,她将留美转化成重回中国大陆的契机,践履其左翼思想,亲炙母国土地。然而这种堂吉诃德式的行动主义者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华人作家大多在异域经营文字中的故国之梦,表达他们哈姆雷特般的忧郁情怀。他们笔下的“流浪的中国人”常被寂寞、孤独纠缠,甚至走向疯狂和死亡之绝路,触目惊心地诠释了冷战时期离散华人的认同困境和精神悲剧。

作为中国留学生和移民,台湾文群的个人历史与生存现实都与中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他们又实实在在跨越了国家的地域和文化疆界,身在异乡,这就注定他们的人生形态和文学创作拥有基本的双轴:一是与自己有着深刻历史联系的故土;一是与自己存在现实密切联系的新地。前者牵连着离台前的个人生活和家族历史,涉及他们的情感记忆,后者则已经切入美国的商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生存现实。这样的双轴特性鲜明地体现在台湾文群的华文创作之中80年代初期,白先勇曾指出50—70时代美华台湾作家群的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他们旅居海外,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政治潮流和历史变动,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二,他们的作品也热切关注中国民族和文化前途和命运;第三,他们置身海外,对海峡两岸都能采取独立批评的态度;第四,他们的创作对台湾和大陆的文艺思潮都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22。这一看法基本符合那一时期台湾作家群的创作主流,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般说来,留学和移居的华人接触异域文化时存在几种不同的认同反应特征,一是“工具性的因应”,即在某种工作接触中自然参与异域文化;二是“认同”,即乐于学习当地风俗习惯并作出重大转变和适应;三是“退缩”,即对参与异域文化感到失望,而退回原母国人际圈中,他们对异域文化抱有挑剔和消极态度,对故乡社团则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抗拒”:坚持自己的祖国认同,不愿改变这一观念23。观察六七十年代台湾文群的美华小说会发觉,这几种人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刻划最为深刻、也最能引起作者情感认同的人物大多属于三四两种。对于第二种人物,也就是现实生活中更能适应国外环境、不执念民族情感的那一类人,或许他们活得比较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很少得到作家们的青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阶段台湾文群虽经历着强烈的认同危机(尤其是出国初期),但他们基本上未曾改变自己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他们在文学想象世界里辨析着这种认同带来的苦恼和困惑,但却并不赞成放弃这种认同而彻底归化,对于归化倾向的人物常加以批评和讽刺。徘徊在中国想象(台湾想象)和美国想象之间,冷战时期的台湾作家较多地塑造了悲剧性的“流浪的中国人”形象,铭刻并延续了梁启超、鲁迅、郁达夫、老舍、闻一多等中国知识分子的域外创伤体验,唤起了近现代中国屈辱苦难的历史记忆。这批来自台湾的华人作家以文学叙事寓言性地表明一个弱势国家在后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中所遭遇的自我认同分裂的惨烈;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体味着第三世界弱势处境下海外华人自我的失调与失重,还深刻体悟到冷战时期的两岸分离与国家裂痕带给海外游子的无所适从之苦,他们从偏隅于小岛到蜉蝣寄身异国,强烈地体验到身份认同的困扰,台湾—大陆—中国,这种一体性中的历史裂痕令20世纪中叶的海外中国人对民族国家政治有了难言的痛切感受。

注释:

①参看黄万华《世纪美华文学的历史轮廓》。

②庄国土:《从移民到选民: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第71页。

③刘登翰:《特殊心态的呈示和文学经验的互补——从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看台湾文学》,《第三届全国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④斯图尔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15页。

⑤如於梨华女士1998年10月在泉州接受我的采访时,就确定地认为自己是中国作家。

⑥白先勇:《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第六只手指》,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⑦吴靓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⑧参照叶维廉:《激流怎能为倒影造像?——论白

先勇的小说》一文,郑明主编《当代台湾文学评论大系?小说批评卷》,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版,第311—323页。

⑨参照白先勇:《知己知彼——论对美文化交流》,见《明星咖啡馆》第73页。

⑩21丛苏:《中国人?序言》,《中国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4页。

11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1页。1214《桑青与桃红》,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28页,221-222页。

13廖玉惠:《逃与困——聂华苓女士访谈录》(上、下)中聂华苓的谈话:“我就是写人的一种困境:总是逃,总是困。……我说的这个‘困'是多方面的,精神的、心理的、政治的或个人的处境。”《自由副刊》35版,2003年1月13日、14日。15聂华苓:《海外文学与台湾文学现状》,《聂华苓研究专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16廖玉蕙:《逃与困:聂华苓女士访谈录》(上)《自由副刊》第35版,2003年1月13日。

17聂华苓:《浪子的悲歌》,《聂华苓研究专集》,第269页。

18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引自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202页。

19参看王贵生:《刑天精神本源新探》一文,《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7页。

20米歇尔?福科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第269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释义;重要性;技巧

英语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掌握好英语技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接受高级英语教学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为日后工作生活起到重要作用。英语释义教学法对于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英语释义教学法的概述

1.大学英语释义教学法含义

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大学英语的课文内容的阅读学习主要具有文章篇幅较长和生词较多的特点,这让学生阅读文章和掌握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难度。英语释义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难度。在课文中有大量难懂的长难句,英语释义教学法就是用简单易懂的短句对原先的长句进行解释。这样就使得原来的长难句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更能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大学英语释义教学法的作用

英语释义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的阅读理解教学中广泛应用,其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针对大学英语阅读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词汇量,通过释义教学法更加精准的理解和运用词汇。学生阅读英语课文时,大量的生词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难度,是学生理解英语课文中心思想的主要障碍。英语释义法用精简的简单句子或短语解释单词,如advise:tohelpwithinformation,knowledge,orideasinmakingadecision。学生学习advise这一单词时,通过英语释义学习helpwith,makedecision这些短语,扩大学生的单词量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巩固。

第二,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英语教师在解释句子或者单词的时候直接告诉学生汉语意思,忽略英语表达,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单词的表面意思,看到学过的单词时,脑子里条件反射出来的是汉语。而英语释义教学用英语句子表达解释单词,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

第三,增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中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觉得枯燥乏味,将学习英语等价于做习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是如此,这样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是阅读的课文困难不易懂,不能理解课文意思让学生不再有兴趣阅读下去。通过英语释义,搞懂课文意思就不再是难题,学生更加有阅读的欲望,这样一来,有效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乐趣。

第四,帮助学生进行英语考试。大学阶段,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会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理解能力在英语等级考试中占有很大比例,不通过的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强。而英语释义在考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阅读理解部分题目的选项内容都是出题人根据文章的内容设置的,难度限制于理解文章意思就可以得出答案。学生掌握了释义方法,做这些题目也就容易了很多。

二、大学英语文章释义教学法技巧

大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英语释义法教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当注意使用教学技巧。首先,教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弄懂生词的意思,如果句子中有很多生词,英语释义法就没办法使用。其次,教师要对文章理解透彻,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在文章中合适的位置用释义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教学时使用的释义法的技巧有如下几个:

1.在大学英语课文中,多数都是长复合句,结构比较复杂,释义法是要把长的复合句分割成几个短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2.改变句子中的某个词的词性让句子更容易理解。

3.把文章句子里的生词和难词用学生熟悉的单词替换,使句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学生更能把握文章意思。英语释义法把学生不易把握的单词和句子变得浅显易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符合大学生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是教学中提高英语学生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日后工作学习起到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雨田.英语释义法在综合英语课堂中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1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4

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目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一些语文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程红兵先生的“语文人格教育”,认为“学科当中承载着多少年来社会的文明财富,人类的文明财富转化成课程资源,来发挥它的培养人的作用。所以,学科教学是所有青少年的人格形成的主要的教学形态”。还有王尚文先生的“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钱梦龙先生则把“语文素养”分成“语文知识”、“读写听说的能力”、“对母语深厚的感情和正确的态度”、“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较宽的文化视野”五个要素。可见,大多数专家都强调语言基础,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习得,又以对语言的正确理解为基础。这也正是把握住了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核心价值与根本要务,值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深刻领会和探索。笔者以为,语言的理解在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一、语言理解在人类语言学习中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汲取前人积累的大量的书本知识,而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高中生则要把这个学习任务及知识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知识理解的范围十分广泛,而其中语言理解就是最基础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下的基本科学概念都是由语言文字来形成并定义的,而语文知识就更有意思,它以语言文字来定义语言、文字、文学以及文化的概念,如“汉语”、“甲骨文”、“启蒙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思想”等。基于这种特性,语言理解对人类语言(文)的学习就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学科作为社会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知识体系中自然包含有大量的社会性概念,如“普通话”、“简化字”、“意识流小说”等,就更需要学生加强语言理解,形成活跃的思维内部言语,来和书面的文字达成统一。

二、语言理解是语文两大性质的和谐保证

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主要流通语言中最简省而又最深奥的古老表意语言体系,不仅独此一家,别无参照,而且在数千年的漫长演变进程中,又衍生出了一整套繁复而绵密的文化蕴涵,笔画繁难的繁体字,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曾经使汉字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学文化成为上层贵族的专享,愚民统治的工具。笔者以为,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有个定性也是必要的,这对于语文课程虽有难度,但仍然不宜回避,只是不可保守僵化,也不应随波逐流,总要取法中庸,道行和谐。如今新课标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承认了要重视语文课程中“语言”的工具基础,又肯定了要提升语文课程中“文学文化”的人文素养,于课程自身是实现了完整的两条腿走路,于一线教师是扫除了迷惘,明确了方向,相信将大大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和效率。所以,语言理解实际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融通的金桥,需要牢牢把握,紧紧立足。

三、语言理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

语文,既是知识,也是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中,除了知识要求,当然也少不了能力要求。新课标提出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钱梦龙先生提出了“读写听说的能力”和“文学审美的趣味和能力”等能力要求。作为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高最全面测试的《高考考试说明》则将语文能力具体细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相比以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要求。多则多矣,但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学仍应以培养和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为中心。识记最基础,当然也不能忽略,但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高中阶段可在理解能力提高后反过来优化识记。所以高中生不是理解高了、够了,而是还低、还不够,更不要说是在理解之后,内化为思维言语,外现为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评价能力,故而,立足语言理解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更是当务之急。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5

[关键词]解释学外语教学 理解 文本

[中图分类号]0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40―03

[作者简介]邬庆儿,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广东广州510091)

一、解释学的基本内涵

解释学是一种研究理解、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它“把解释本体视为‘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过程,将读者的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既建构‘文本’意义又建构自我世界”。

(一)理解是一种认知方式

传统解释学中,以德国浪漫派宗教哲学大师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文本解读复原说认为,理解不是对文本原意一字不差的客观的解释,而是在语言分析和心情移情中,把理解对象自身本来所具有的原意再现出来,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这种重构是从文本的文字到它的意义、从作者的心理背景复原到作品的原意的过程中进行的。他要求理解者抛弃“先有”、“先见”、“先把握”,去重新体验“文本”的意义或真理和作者的情景或个性,以再现“文本”的文字与意义和作者的文化与心理等原意。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以移情方法完善了这种“复原说”。他认为,理解历史、传统以及文本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作品的本意,理解的目的是为了把握作者的思想,是为了在理解人类整体生活的基础上理解自己、认识自己。通过理解,使文本自身的意义或作者的思想在理解者头脑中得到复现或重建,是理解者在想象中处于作者的地位和环境,进入作者的角色,把握作者的意图、情感和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原意。他认为,自然科学虽然能对物体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控制,却无法解决人生体验和生活意义的问题。人文科学的研究应有其独特的方法,那就是理解,理解也是人文科学的主要致知途径。

(二)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现代解释学中,以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为代表的文本解读创生说认为,理解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活动,也不是获取知识的心理工具,而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理解不仅回答怎么思,更回答了怎么存在,思与认知都是从理解中产生出来的。人只要存在,就始终询问、探索、思考和领悟自己的存在。每个文本有它自己的世界,而理解者也有他自己的世界。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一种简单的意义复原,而是一种对历史、作品、传统等文本意义的不断创造和生成,进而不断获得“创见的意义”,在理解过程中,这“两个世界”融合为一个新的可能的世界,亦即新的意义的创造和生成。

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也指出,理解的本质在于理解者与文本达到一种视界的融合。由于历史、传统以及语言等的影响,理解者在进行理解活动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结构,这一结构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理解者以此为地平线把视线投向了文本。文本作为作者观点与思想的表达,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的视野。因此,理解的形成就是理解者把自己的视野向文本的视野开放,在不同视野的对话与交流中达到一种视界的融合,生成新的意义世界。这种融合同时包括着“差异和交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强调“和而不同”。

(三)理解是一种反思

在当代解释学中,以法国哲学大师利科尔为代表的文本解读反思说认为,“反思”是一种批判,“是理解‘文本’符号和自我理解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自我理解则是解释学的最终目的”,“解释的目的,在于明显的意义里解读隐蔽的意义,在于展开暗含在文字意义中的意义层次”。只有通过对隐喻和意义进行反思,从而超越地理解世界本体和自我存在,才能达到理解的存在论根源。他主张将具有共同视野(“意义问题”)和共同论题(“意义的本源先于语言”)的解释学与现象学嫁接,从而使现象学方法成为解释学方法的重要参照,以理解“文本”的“隐蔽的意义”。

总之,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是一种意义创造和不断生成的过程。在理解过程中,理解主体和客体自发地进入对方的视野,通过开放的对话沟通,互相尊重,互相承认,不断进行视界交流,生成、发展、丰富,以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在此过程中,两个视界双方达成新的共识,新的意义得以产生和获得。

二、解释学视角下母语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如何把握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联,是正确认识外语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解释学直接谈到了这个话题。

现代解释学把母语看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前见或偏见。伽达默尔认为,“语言能力只有在自己的母语中才能达到,亦即在人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所说的语言中才能达到。这就说明,我们是用母语的眼光学会看世界,反过来则可以说,我们语言能力的第一次扩展是在观看周围世界的时候开始得以表现的”。也就是说,人们学习母语时,不仅学习了母语语法,也学会了如何一般地学习语言,同时也学会了使其他语言成为可理解的方法。当人们对一种语言感到陌生的时候,总会把自己监禁在自己的母语中,只有真正掌握一种外语的时候,才会停止对母语的求助,摆脱母语的干扰。这就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跳离自己的母语去学习另一种语言,不可能存在与母语隔绝的纯粹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

解释学的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冲击了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一度流行,至今还有一定影响,拒绝母语进入外语学习者视域的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认为,应该创建一个纯粹的外语学习环境,学习的视域应该固定或限制在目标语的范围内,拒绝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母语的要求。

然而,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在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思维从来不会消失,它只是被大脑暂时收存起来,存放在意识的某个角落,一旦有机会就会从意识的后台走上前台,然后再次隐到后台,是一个不断内蓄与外显的循环过程。从语言学习者的角度看,接受者根据言语形式对大脑的刺激,经过思维活动进行梳理,取舍、分析整合,转化,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而且句子的形成、表达的顺序、词语的选择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与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有关。认知语言学的迁移理论就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及掌握新知识的作用所做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就证明了母语对外语学习的积极意义。

学习第二语言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即使是同步翻译,这种转换依然存在,只是由于熟练程度高,转换的痕迹被淡化了。学习第二语言不可能离开母语独立进行,利用母语是人类学习外语的通则,对任何人来说,母语是最先接受和加工外部世界的信息,然后形成概念,成为思维与交际的第一工具,离开母语学习外语是难以想象的。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中,伴随着各种新理论的冲击,以往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母语的干扰、负迁移,母语对偏误形成的作用等,这在教学中容

易形成偏重经验、偏重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释学的加入,对正确认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在理论层面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的支持。

三、解释学视角下外语教学的特点

强调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作用,这只是现代解释学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启迪的开始。迦达默尔认为,解释学不是为了克服理解之前对理解对象形成的前见、偏见、成见,这些前见、偏见、成见是理解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偏见构成了理解者的特殊视野,而文本作者赋予文本以原初视野,理解的过程就是两种视野的融合,进而形成新见解的过程;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参照,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每一次理解都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

(一)外语教学是一种视域融合

根据现代解释学的观点,作为一种意义交流活动,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忠实地追求作者的原意,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者与文本之间通过相互对话、交流与碰撞,达到一种视界的融合。既不是对文本原意的重视反映,也不是理解者随心所欲的解释,而是理解者与文本作者在视界融合中所生成的新的意义世界、新的视域。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它不再执著于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是强调理解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突出多元思维取向。理解的视域融合要求“必须达到教师与课程设计者、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等范畴之间的视界融合”。也就是说,不能强制灌输学生知识,更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我们的理解去理解,而是要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偏见”去与文本展开对话,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感情世界,实现学生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当前外语教学界提出的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不断以新的视域取代学生原始视域的过程。它所强调的互动性原则、合作学习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等,强调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所要教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兴趣情感联系起来,把学习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等等,都与现代解释学关于视域融合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外语教学是一种对话

伽达默尔在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一文中指出:“意义的理解既不局限于作者的意思,又不能局限于行为者的意图,这是我最本质的观点。当然这并不是说,理解的最高峰在于阐明无意识的动机,相反,理解乃是越出个体的视域,勾勒出各种意义路线,从而使历史传承物说话。”0即是说,解释学的逻辑是一种对话式的逻辑,文本的意义不只是作者的解释,也不只是读者的解释,而是双方平等的对话,是双方各自视域的超越,从而达到视域的融合。

外语教学活动,对话指的是以外语教学文本为中介,师生通过对话调动双方的前见,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外语教学文字及影像符号所表征的内在价值和意蕴给予诠释,在此基础上,师生双方生成个人意义的过程,对话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现实与历史之间联系的纽带。如反思和反馈则是对话的两种表现方式。前者指向自己,后者指向他人。指向自己的反思以一种自省的方式审视、质疑自己,是对自己教学或学习行为一种回忆和清理,目的在于使自己在理性上得到提升。指向他人的反馈是教师或学生把教学行为置于自己的视域,使他人行为与自己的前见产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反馈者与教学行动者通过倾听、观察、检验自身的前见,达到拓展自己视野的目的,使反馈者能够借鉴他人的行为,也使教学行为者在他人的评述中得到启发,最终使双方找到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的关联,达成双方的视域融合。

(三)外语教学是一种唤醒

从解释学角度对文本真实意义的理解,要通过对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或生活环境的重建才能被人们理解,实现过去到现在的传递。同时,理解的过程,也是读者在文本的推动下让前见去冒险的过程,这种前见,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因此,过去和前见,都是意义的源泉。必须唤醒过去,唤醒历史,唤醒个人自身经历,才能有效地使过去成为认识文本的阶梯。

现代解释学关于唤醒的思想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它冲破了语言学习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材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传统思想的束缚。现代解释学唤醒了学生自身存在的语言能力,并投入到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但作为文本的理解者,由于前见的不同,导致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同,造成了理解上的“同”和“异”,也就出现了争鸣和共鸣。争鸣是学生个体独到的发现,是个性化的理解;共鸣是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在外语课堂上,通过组织有效的争鸣和共鸣,使课堂对话不断深入,教学意义也会得到不断丰富。

同时,唤醒要以关联为前提,如果学习时内部不存在相关联的内容,唤醒就无从谈起。如在培养具有初级水平学生的听力教学中,引入母语外来词显得十分有效,它在语音方面能够帮助学习者把相应的母语与目标语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已掌握的语言中的语音、词汇知识,调动学生大脑词库中已有的母语习得经验,扩大词汇量,促进学习者语感的形成,产生一种特有的趣味。

(四)外语教学是一种超越

解释学追求的不是原意,使用的方法不是解释的循环,理解的出发点不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性,这对现代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解释学视角下的外语教学存在两种理解,一是对外语文本的理解,二是对外语背后文化的理解。前者是指学生在参与一定教学活动之后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的解释、复述、转述和评价,后者是指学生能够以自己文化为参照,对外语文本中传达的文化信息有充分的把握和意识。外语教学理解的成功不在于理解和文本原意的吻合程度,而在于看它是否真正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层面,达到语言意义理解和文化理解的合二为一。

解释学视角下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帮助学生追求文本原意或者所谓的作者原意,而是更强调外语理解中的文化性,让学生站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中通过想象重新构造作者当时所建构的意义时所形成的既融入外语国家文化,又融人中国文化的第三种意义。因此,对语言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琢磨,不断回归文本,不断和文本作者“相遇”、“对话”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对文本并存的多种意义进行选择、评析的过程,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解释学已经从理解文本原意的阶段发展到通过文化传统来理解文本的新阶段,理解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外语教学变革的需要。

语言中存储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特征,是人类最重要、最复杂、最令人困惑的文化现象和符号现象,运用当前最具活力的哲学思想之一,解释学来审视外语教学能够给外语教学改革、异域文化的解读等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思路,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多的视角去理解外语教学。

注释:

①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9.

②金生铉.理解与教育一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2.

③王岳川.利科尔的解释学思想口].天津社会科学,1998,(4).

④J.Bleicher,ContemporaryHermeneutics:Herme―neutl’csasmethod,philosophy,andcritique[m].London:methuen,1982:10.

⑤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5.

⑥王爱玲.基于解释学哲学的关于“理解”的教育主张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⑦伽达默尔.答《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一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404―405.

参考文献:

[1]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箴言(1805―1810)r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处境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模式并不完善,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说在实践教学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叫词语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等现象。所以对于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词语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能够正确运用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实际课堂练习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真正掌握词语的意思,并能够正确应用到自己的表达创作中。

二、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词语

语文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是为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们。作为教师应该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词语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比如说对于礼貌用语进行讲解时,可以设计相关情景:上课时要起立并向老师问好“老师好”,因为一些原因进入正在上课的教室或者是老师的办公室时,要敲门,在听到回应后再进入;还有在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时,要记得说“谢谢”,有事情需要打扰到别人时,要说“请或对不起”,这样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礼仪文明素养,而经过这样正确的引导,学生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合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三、教会学生学习词语的具体方法

让学生充分理解词语的真正意思和用法,因为汉语的词汇量太过于庞大,要想一个个记忆的话,工作量太大了,在实际词语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联系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学生某一个词语,之后通过词语练习或者相近意思的词语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学习“不约而同”这个词语时,向学生讲解其具体意思(没有经过事先的商量意见却达成了一致),之后再让学生想一下这个大体意思的其他词语,像“不谋而合”之类的相近词,然后再向学生具体讲解两者之间的不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知理解,从而正确把握课本中文章的中心意思。

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像这样通过相近词辨析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能够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来强化记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课本上文章的真正意思,有利于把握中心思想。

四、分析词语的结构

有人说词语学习很简单,只要不断地丰富词汇量,就能自然而然地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但是有一点,这样做学生真的能够确切理解词语的意思吗?显然并不能,对于词语的学习,只是单纯增加词汇量是不够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所学词语的形体以及其构成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比如说在学习描述人很多的词语时“门庭若市”“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等,向学生分别讲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相关情景或者课本上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个词语的实际用法。

在实际语文词语教学中,通过分析词语的形体或者将词语拆分来猜测词语的大概意思,再结合大声朗读等学习方法,这样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讲解《爱迪生救妈妈》这篇文章中的“恍然大悟”一词时,可以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问这个词语怎么读?结合上下文的意思,谁能够说一下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大体意思?谁能够用正确的发音来带领学生把这个词语大声读几遍?通过这样朗读教学,加强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和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词语的用法。

整体归纳上面所讲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词语教学的应用,词语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工作,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学到的词语或者课本上的文章,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教w目标。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定要注意词语教学方案的完善,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中优点的同时,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积累经验,为学生拓展思维、理解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做好教学启蒙工作。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7

【关键词】英语文化初中英语阅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对于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实现通过阅读而获取和吸收在英语方面存在有效信息,这可以有效实现书面的交际能力。在英语文化的基础上,看待初中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培养英语的阅读能力。

一、英语文化视野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是很重要的。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下,英语成为国际通用的一种语言,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的一些发展历史和科技,这对于我们更好更快掌握欧美的先进技术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这些都使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毫不夸张地说,英语绝对堪称“国际性的语言”。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中学英语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英语的教学是要培养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几项基本能力,对学生的口头能力和书面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双向培养。在书面英语的运用方面,则主要是侧重于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阅读能力是听说以及写作这些能力进行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可以进行词汇量的扩充,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交际时就不会因为词汇贫乏和知识的贫乏而出现问题,写作才能更加流畅顺利,在自己的文章中有丰富的内容。

不过,英语阅读理解这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习惯逐字逐句阅读的学生,要完成几十或者是几百页的参考材料,是相当不易的。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对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要在英语文化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学习提高,对于文章要有整体意识,全面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然带有一定的文化信息,学习英语的同时,还应该对英语的文化进行了解。不同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学习英语,就应该对他们的社会文化进行了解,才能避免出现理解方向性上的偏差。

2.1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要有所了解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教授者,本身就应该对英语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通过网络,书籍、电视、杂志等多种渠道,充分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进行课程教授的同时,能够为学生适当穿插一些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社会文化,这是做好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

2.2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想意识

学生应该意识到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不管是在语言的知识面上,还是语言的使用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文化差异现象存在,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时候,要重视差异并理解差异,不能把自己熟悉的母语的知识运用在我们的英语阅读学习上,这样很容易发生误解或者错解的情况。初中生对英语文化有粗略的了解即可,同时不要忽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身边的生活与文化知识进行结合,拓宽视野。

2.3研究教材,将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进行结合

现在的中学教材内容丰富,有大量可阅读的材料,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各异,涉及多个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讨论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语言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对学生进行讲解,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2.4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一些文化书籍

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西方国家的有关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这样能让他们对文化知识能够有深入的理解,多进行阅读,对文化进行一定的积累,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这都是学生阅读理解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对外国文化的了解,能够避免因文化差异而给我们的语言学习带来的困扰。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8

英语教学中,理解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是否可能使学生“理解”?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理解”的根基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理解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关注人性开始的。理解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熊川武(2001)认为:“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教育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情感内容填平师生间形成的情感沟堑。”[1]许多学生之所以后进,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误解、教师误解和家庭误解所致。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种天赋的潜质和能量,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这种潜质和能量,使人具有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理论认为,理解是一种教育资源,过去的教育之所以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资源。

英语学习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为学习是个人的一种“意义构造”。人的语言发展能力、语言创造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的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语言信息主动内化并与个体大脑中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过程。英语语言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蕴涵着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习俗和科技等信息。这些信息在与个体认知结构的互动中推动着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和交流中去,同化与顺应英语语言信息,汲取英美社会文化信息的精华,改造自身认知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而这一过程是在“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同时生发了“理解”的内涵与能力的。

理解理论把学生视为一个有需要、有情感、有个性的存在物,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任务内化成学生的个体需要,使得语言学习有一个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其成效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一般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自弃”。就是说,学生有能力学习,但不乐于学习。而我们英语教师往往就语言现象说语言现象,不能透过语言现象看到学生生命过程的本质,不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存在进行理解,由此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作为外在之行,理解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有如下特征:一是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保持大度与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二是对学生的语言认知心理能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进行英语教学,显然是抓住丁问题的根本。“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要重新激发起学生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1],这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英语教学“理解”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

理解理论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其核心仍然是个体心智活动的理解。

心智活动的理解,从本质上讲,是对个体认知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理解理论认为,“学习”和“知识”是不同的;学习是个人的。是人的属性;知识是公共的,大家共享的。决定任何一种教育经验之意义的,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但主要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因此,“理解”实际上就是“儿童对事物特性在理性理解力上的变化”。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即个体必须把他们的新知识同业已掌握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学习,它同只凭机械背诵或灌输的“机械学习”是针锋相对的。“意义学习”理论表明,一个人形成自己的“意义构造”,是以概念和命题的系统学习为基础的。因此,“理解”理论关于心智活动的理解仍然把由概念组成的命题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诺瓦克在1989年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三个基本命题:“①意义学习涉及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新的概念和命题,并修改这种结构。②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组织是有等级的,大部分新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等级中对概念和命题进行归类。③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不能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修整。”[2]因此,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正是在这一机制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意愿和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目前,英语语言学对理想语言结构的研究,即对认知结构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元认知成分、基本认知成分、表征等及其相互关系,还包括研究结构成分的完整性、稳固性,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联结速度等,是影响一个语言结构的质量因素[3]。这些因素分别影响语盲能力的各个方面。

语言学习,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联系起来,使其形成网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输入”(txanpmhensibleinput)。而“恰当的输入”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①难度适宜与可理解性。可以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或借助于实物和图片,但关键还在于输入的内容必须“略超出”(alittlebeyond)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克拉申称之为“i+1原则(“i”学生的现有语盲水平,“i+1”下一个层面的水平)。②相互关联与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所听的或读的材料是如此的有趣,以致于忘记了是在学习外语。过于强调句型和结构的机械训练会使学生厌恶外语。比如,whattimedoesbegetup?whattimedotheygetup?这些无意义的句型训练充斥了传统的教学。③输入不是按照语法顺序。以语法为基准的教学大纲会降低“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的质量,破坏交际的目的。④输入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又不能过于困难,使教学保持“i+1”的水平。看起来这很难做到。因为信息量加大容易导致难度提高。但克拉申认为,只要输入是有意义的,“i+1”会自动产生。⑤良好心境与低焦虑。不必勉强学生表达,直到他们感到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如果学生说外语,教师则不必当堂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家庭作业中可以纠正错误)。⑥为获得更多的输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让学生学会使用引起谈话的技巧(相互问候)和保持继续谈话的技巧,如有礼貌的总结、归纳对方的观点;使用what?idon''''tun-derstand;whatdoesitmean?等方式或用重复对方谈话中的某个关键词来表示疑惑等等[4]。教学中要为学习者寻找联系。这些联系表现为语义逻辑、语言形态、语音、语篇、语境、语法、语用、语言对比、情感体验、应用情景、应用范例等。缺少联系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会导致结构成分孤立存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时数多、学习者时间充足、具有良好的毅力和强烈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可进行高难度和大跨度的教学。如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每天3学时),将英语水平低者(包括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困难生)培养到较高语言水平。如听说读写全息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将动型训练有机融入整个教学阶段。以精读课为例,通常采用循环性的“听一分析1一背诵一分析2--应用”课堂教学程序[3],目标是使学习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大脑中相对全息的、高质量的语言结构。

三、英语教学“理解”对师生关系本质的理解

对师生关系本质理解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学生德行活动的理解。理解理论尊重“教学具有德育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人们一直不关注这一理念,以为它与英语语言发展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解理论提醒人们要时刻尊重对方,增进理解,这是调节师生学习情趣、增强学习效率的基本教学原则。在英语语盲教学中,没有情感的唤醒或激发,没有人格的关怀与心灵的关照,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英语语法规则,忽略感情基础及在此基础上的实际应用和操练,最终肯定会缺乏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对新语言词汇意义的把握缺乏激情与心理动力。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考察学习者内部语言结构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情感成分,即学习者学习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心境状态。理解理论认为,任何内部语言结构的发展都包括个体情感的基础作用或变量,两者缺一不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缺乏这种理解,结果造成许多学生自暴自弃。理解理论认为,英语教学中必须具有全面的认知与情感成分,包括丰富的表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更需注意这一点。现有教学中的某些做法,如过于注重语法习题和阅读训练(培养视觉刺激与语义联系)而忽视情感因素,其结果只能使学习者形成残缺的语言结构。残缺的语言结构缺乏听觉表象、动觉体验等,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者学习难度大,记忆效率低,遗忘率大,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后续学习难以进行,语言能力难以达到高水平。总之,过去的英语教学过于关照英语语言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人文基础。

英语学习的规律就是理解。理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可唤醒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强调语言知识的正确性,而是更进一步注意到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注重将情感与人文信息贯穿于大量的含有文化因素的语言材料、图像和音像资料中,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解理论主张,课堂教学从理解学生出发,把理解教育精神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李阳总结出英语学习的“十大王牌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即寻找成就感,建立财富本。把地道的实用句子总结出来,这叫“寻找成就感”;把刚得到的成就感、把已经会说的地道句子统统收集起来,并把它们记录在专门的财富本上[5]。

理解理论关于师生关系的最好表述,可用熊先生倡导的一条校训进行概括,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这可以说是一套富有实践性的处理师生关系的观念系统,它有利于形成理解气氛,发展师生理解意识,使理解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作为教师要善解人意,读懂学生,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二是学生要理解教师而不仅仅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仅要知晓教师教学的意图,还要从情感上体验教师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三是师生双方要理解自己。“理解少烦恼,误解生祸殃”。应鼓励师生身心和谐,不断刻画自己的理想未来和美好人生。可见,理解理论不仅刻画了一个个性化、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而且预示了一个幸福、安康、祥和的人类理想。

四、英语教学“理解”对教学方法的理解

理解理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性思路:

理解性资源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把校园,特别是教室装点成一个学习英语的殿堂,无疑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作用。建设“校(英)语”与“班(英)语”。如学生每日在班上讲日常用语,在篮球场上讲运动比赛用语。又如,学生刚进入教室的门就可以看到“SHUttHeiXX)RaFieRYoU”或“RememBeRtoL0CKtHeDooRwHenYoULeaVetHeRoom”等句子和印象深刻的配画。将各种英语日常用语和常用词汇与学生生活、学习与社会环境结合,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建构性文化情景。全球已经或正在实现共享信息,如果仍然把老师和英语课本作为汲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则是一种教育误导或教育理念的偏差。作为课堂知识的辅助和扩展,教师要利用internet、音像资料、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各种英语学习软件,使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学习的能力,才能更为开放、快速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一,创造外语文化教室。在教室悬挂各种外国明信片、信封、卡通画、地图、外语报纸剪辑,也可以展示各种实物,如电影票及其节目、公共汽车和火车票、列车和飞机时刻表、酒店的菜谱等等,以此制造一种可见的和可感知的外语文化空间。

第二,用“文化旁白”(cultureasides)或“文化包”(culturecapsules)等方式提供文化信息。比如,在课文涉及“圣诞节”时可以顺便介绍和讨论有关圣诞节的由来和庆祝内容(文化旁白);也可以将主题扩大,比较系统地介绍外语节日(文化丛)。

第三,文化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批判性地思考和观察外语国家的文化,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系统地探究某个外语文化专题,

第四,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原本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内容,文化教学重新重视阅读文学,实际上是恢复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策略。由于文学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所以通过文学阅读,可以为学生理解外语文化提供一条捷径[6]。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水平听力策略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由此可见,听力部分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听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美国语言学家调查统计,听的能力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比例占45%,这说明英语学习者几乎将一半的时间用于倾听。听力理解能力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听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方式,是学习者吸取语言营养,提高和巩固读、写、说等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的英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英语笔试,对听力理解的能力缺乏相对训练,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读写说水平。所以,为了使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高,改变这种主次倒置的教学策略,必须积极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听力基本功薄弱。

听力理解其实是对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发音、词汇量、反应力和记忆力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发音与词汇。由于长期的笔试教育,众多学生的听力能力较差,如有些单词发音没有加强训练,导致语音错误,特别是一些近音词和多义词。如果对这些正确的发音不能掌握,将会对听力理解造成严重的阻碍。听力词汇量的要求较阅读理解词汇量小,但让学生最烦恼的是很多词汇看见的时候认识,听见的时候却不知所云了,所以必要的听力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听力水平提不上去,最主要的原因是练习不够,缺乏有目的的训练。

2.文化背景知识面薄弱。

语言交际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西文化既有某些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习英语就必须懂得一些英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知识,关注他们的一些风土习俗及生活方式。如果过于强调语言知识,而忽略了背景文化知识,在语言交际中就会出现用语失误,形成交际障碍。正是由于缺乏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很多学生对听力理解有一些困难。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听懂了大部分内容,也经常导致判断失误。因此,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制约着学习者的听力理解。

3.应试心理因素制约。

据心理学家统计,学习者在听力理解时的心理因素与判断答题的正确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听力理解实际上也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的特点是语速快,停顿时间短,并且录音只放一遍,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情绪紧张。特别是考试期间,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录音一开始,一些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原本熟悉的句子在理解上也出现偏差。如果再遇到陌生的词语就更乱了方式,一片茫然,更不用说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题了。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提高听力技能的策略

听力理解是一种综合的信息接收的技能,听力理解并不是简单单纯地答对听力问题,它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灵活、多层次的思维过程,与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及非语言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无法判断听力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和说话人的表达特点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准确、判断问题是相当有难度的。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教学。

1.加大语音知识训练,掌握基本的词汇。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语音特别重视,导致自己的发音与正确发音不匹配,对重复、连续、语调、义群等语音知识知之甚少。正确的发音是听力能力的基本需要。如果语音不准,即使听出正确的语音,也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最初阶段有必要对音标知识加以复习,了解必备的语音常识,不断纠正语音中出现的错误,规范语言、语调,养成正确读音的好习惯。大学阶段,对词汇量掌握的要求加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词汇,而且应不断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注意抓住中心意思和关键词语,判断不同语境下词义之间的差别。这也是听力中学习的重要技巧,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在听力过程中,不必要听懂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就像我们日常的对话一样,只要抓住关键信息,了解了说话的重点,就可以了。

2.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知识。

学习一门外语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一种外国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在学习中要不断积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正确地理解不同的语言含义能促进英语听力理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这些知识,如大量阅读各种读物,多看英文电影和英语电视节目,多听英文广播和英文歌曲,多读英文报刊,浏览英文网站,等等。只要坚持,日积月累,语音、语调、语感会不断加强,文化知识面扩展,听力理解便会容易起来。

3.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1)录音播放时要集中注意力,培养专心听的好习惯。

(2)在听力录音中,要养成边听边写的好习惯,要拿着一支笔,对一些关键词,重要的细节、数字等做出标记,以便听完后正确完成题目。

(3)要有目的地听,不要尝试听清楚所有的单词,语言交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信息是通过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传达出来,仅凭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变化就可以推测出正确答案。

(4)要注意听语境中的弦外之音,语言交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信息是通过说话者的语音、语调传达出来的,可以凭借说话者暗含的语气变化去推测出正确答案。

(5)做好听力之前的准备,迅速浏览试题选项,根据已给的信息大胆作出猜测。

4.克服心理因素,提高听力自信心。

对于听力理解多数学生感觉非常困难,并且产生害怕紧张的心理。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期间未接受正规的听力训练,刚接触大学听力课,自然会对其不知所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理解的特点和方法技巧,使学生明白听力理解的学习是一个艰巨而渐进的过程,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要注意听力的教材选择,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材应选用附有文字材料及录音比较清晰地材料。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还要注意丰富性,如加入一些英文歌曲及电影对白提高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最后要采取积极生动的教学形式,设计有利于教学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要求学生也要尽量用英语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的理解篇10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英美文化一扇重要窗口,是英美文化氛围之外的人走进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很多世界著名的作家的作品,如海明威、莎士比亚等,拜读它们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审美体验,也是一次良好的锻炼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领会基本的英语语言表达技巧,这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方法进行科学探讨,以期对相关的学习英语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当前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存在的问题

英美文学作品中,很多都是被广泛传颂的,其汉译本在国内的阅读量很大,但真正的英美文学作品原本的阅读量却比较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掌握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不多,即使是专攻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也存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困难的情况。这一情况,不利于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真正提升。

客观来看,当前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初次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学生,面对的语言理解挑战是比较大的,因为不仅仅涉及单词、句子的理解,更涉及英美的文化问题,因此,需要有科学的阅读理解方法作为支撑,但目前多数英语教师都未能交给学生比较成熟、可行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方法。其二,阅读行为不能持之以恒。要想跨语言、跨文化实现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深刻领悟,非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完成,但多数学生在当前娱乐化的社会氛围中,缺乏持之以恒的阅读精神,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稍微遇到点阅读困难就想要放弃,这对于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其三,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找不到快速解决的途径。英语教师在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无法及时给与科学的指导,而学生普遍在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会手足无措,只能上网找,一旦网上也找不到答案,就只能干瞪眼,没有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快速地解决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很容易打击学生的阅读信心。

二、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的基本原则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个人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但完成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任务,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整本书阅读完成后都o法解决,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锻炼面前“知难而退”。其实,只要掌握以下几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训练原则,要达到良好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效果也绝非不可能。

1.制定完善的阅读理解训练计划。一个良好的阅读理解训练计划,是保证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训练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的前提,可以为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容易放弃的学生注入继续前进的动力。一般来说,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计划应当包含几部分内容。其一,阅读理解训练的整体计划,包括整体训练目标、整体训练内容、整体训练方式等,这是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计划的宏观方面。其二,阅读理解训练的阶段性计划,使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训练分阶段地开展,由易到难地确定每个阶段所要阅读的英美文学作品名称,将所有的英美文学作品准备齐全。其三,阅读理解训练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应对策略,要和相关的英语教师打好招呼,确保在遇到确实无法靠自身能力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及时请教老师,并要和其他同学做好交流沟通,适当拓展解决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困难的途径。

2.确定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具体来说,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单词意思理解能力、句子意思理解能力、英美俚语理解能力、英美文化分析能力等,在对自己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中积累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务必要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科学、全面地判断自己是否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训练获得了英语能力的提升。基于每个人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评价标准是有所区别的。比如,有的学生偏向于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不查阅工具书,而是通过上下文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推断,从而把握整段话的意思,而有的学生在遇到陌生单词时,习惯第一时间查阅工具书,掌握单词的正确意思并牢固记忆后在继续阅读,因此,针对这两种学生所制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价标准中,前者要更加重视语段意思理解的准确性,因为其重点锻炼了英语文段的理解能力,后者要更加重视单词、单句的理解能力,因为其重点记忆了陌生英语单词。

3.掌握适当的自我状态调节方法。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困难重重、阻碍较大,很多学生容易出现情绪焦躁、想要放弃的心理状态,甚至有的学生还会由于困难过多而发脾气,这些对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适当的自我状态调节方法,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及时消除,全身心、高效率、高质量地投入到阅读理解训练当中,获得实际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如果早晨的时候思维清晰,就把阅读时间安排在早晨,如果晚间的阅读欲望强烈,就把阅读时间安排在晚间,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阅读状态出现下滑的时候要及时放松、及时调整,不要一味坚持,否则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反而得不到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锻炼,甚至有可能由于和自己怄气而导致放弃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训练计划。

三、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

掌握科学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策略,是短时间内实现个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关键。在此,结合实践经验提供几点可行的建议。

1.英语原本和汉译本对照阅读。这里所说的对照阅读,并不是简单地将英美文学作品英语原本和汉译本同时翻开,一页一页地对照阅读,而指的是在遇到阅读障碍的时候,通过英语原本和汉译本的对照帮助克服阅读困难。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英美文化语境下,运用很多具有英美文化特色的俚语,但从字面意思看,很容易导致不动英美文化的读者出现误读,使读者难以理解句子的真正意思。此时,就可以迅速通过英语原本和汉译本的对照,寻找句子的真正意思,实现对句子意思和文段含义的准确把握。例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西方俚语“Shynessisherachilles’heel”,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完全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chilles’hell典故出自希腊神话当中,值得是一个人的弱点,可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需要较为深厚的西方文化积淀的。在遇到不懂的西方俚语时,迅速对照英语原本段落位置查看汉译本的内容,将是一个快速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困难、把握文段真实含义的有效策略,但应用这一方法要注意把握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对照的准确性,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略过,而应当继续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验证。

2.梳理清楚英美文学作品脉络。梳理英美文学作品脉络,也是帮助读者实现对于阅读理解难度较高的语段的准确理解的一个可行方法。通过梳理英美文学作品的脉络,可以有效把握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故事发展的线索以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将给整篇文章定下一个比^稳定的基调,在遇到个别的段落、句子意思不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文章脉络和上下文的推导,大致将文段、句子的意思把握准确。例如,在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贪婪、吝啬、冷酷、歹毒的犹太人形象,名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读者在阅读《威尼斯商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无法理解夏洛克的某句对话的情况,就可以从上下文以及夏洛克这个人物所具有的贪婪、吝啬、冷酷、歹毒的性格,对句子的意思进行大致判断,夏洛克所说的话,多数是和利益相关的、贪婪自私的。从这个层面出发,读者即使不了解某句夏洛克说的话的确切意思,但是通过良好把握《威尼斯商人》的作品脉络,也可以基本实现对夏洛克所说的话的大致理解,这即是文学作品脉络对阅读理解起到的辅助。

3.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每一部英美文学作品,都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当中,并且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的特点息息相关,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具体来说,通过在阅读特定的英美文学作品之前查看、了解作品创作时的创作背景、作者境况、社会文化、历史时期等,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特定的英美文学作品时产生文化基调,减少阅读阻力。在良好掌握大方面的作品背景、作品基调的情况下,读者将会在大方向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较为生涩、难懂的细节性内容。例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创作于18世纪、19世纪女性地位低下的英国社会当中,当时女性在英国社会中长期被男性歧视,女性向往自由、呼唤自由却无能为力,这正是《简・爱》的写作背景。读者在阅读《简・爱》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这一作品写作背景进行理解,这将会使得《简・爱》的阅读理解过程更加顺利,在遇到部分文句无法准确把握其意思的情况时,就将文段和其上下文一起置于作品的创作背景中进行思考,将非常有助于读者克服理解困难。

四、结束语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阅读过程中也容易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越来越强调在英美文化语境中锻炼英语能力的情况下,应当有意识地开展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把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训练原则,掌握科学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策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面实现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覃承华,郭小娟,梁玲.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98-100.

[2]龚金霞.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2:89+91.

[3]曾隆梅.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27:17-18.

[4]唐黎明,孙海燕.浅析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策略[J].青年作家,2014,20:225-226.

[5]葛梁.英美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