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3:04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1

【关键词】镇区;高中生;数学;教学;有效性;进度;难度;广度

中国分类号:G633.6

镇区高中一般是镇属的非重点中学,进入学校的生源基础较差,仅在数学方面,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素养不高,数学各种能力相对欠缺。这些基本状况,严重制约数学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养成一定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成绩,得到不同的发展,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破解这道难题,除了加强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参与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外,还要立足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不求进度,不求难度,不求广度这三个“度”,从而切实提高镇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不求进度

(一)稳步推进,欲速则不达。现在有许多学校加快教学进度,以便抽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镇区非重点高中学生本身基础就弱,这种快节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镇区非重点高中数学教学。进度加快,则意味着学生可能跟不上,跟不上就会囫囵吞枣消化不良,最终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求进度不是不要进度,而是按照大纲或者标准要求的课时数,稳步、有序推进。

(二)课堂讲解,求有效。不求进度的目的是什么?是用较多的时间讲清楚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厘清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求得教学的有效性。不求进度给教师课堂教学中将课堂知识讲透彻提供了较多的时间。例如,“集合”课程的教学,首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其次,抓住重点、难点。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描述法和空集上,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对于空集要求学生注意其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不求进度也给学生当堂训练提供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根据所教学内容,给出一两个题目,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当堂解答,做到课堂知识,课堂掌握。

二、课堂教学不求难度

(一)因材施教,基础为先。不要过多强调教学难度,过分强调教学深度。如果反之,经常遇阻,则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兴趣培养。

(二)分解教学难度,层进式突破。对于教学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解决某一类题目,有一定难度的,直接解决可能比较困难,教师通过分步设置问题,分解教学难度,层进式地去突破。

例如,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其基础和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如果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用待定系数法;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求进度,不求难度,不求广度,稳固基础,落实主干知识,分解教学难度,精讲精炼,层进式突破,如是,比较适合镇区高中学生实际,是提高镇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2

关键词:情景教学;不同角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课改浪潮下,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提高教学手段的实用价值着手。情景教学是各个教学阶段、各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较常用的教学手段。当前的初中数学普遍从老师的客观角度开展情景教学,不利于情景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对较差[1]。因此,应该从不同角度开展情景教学,强化情景教学的应用效果,促进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许多老师的上课目标仍然停留在赶进度,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上,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灌输学生高密度的数学理论。许多老师开展情景教学只是为了衔接教学内容,形式较粗糙、枯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情景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大。老师作为课堂主体,其教学数学理论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消化数学理论的时间相对不足,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及能力的培养。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因此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情景教学[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各方面能力的增长。如开展情景教学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情景教学的应用价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开展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消化理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从数学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数学理论是从日常生活中总结而来的科学经验,而学习数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日常生活,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当前的初中情景教学大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数学的实用性等不到凸显,因而学生不理解情景创设的内容,也就失去了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脱离学生实际的情景教学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情景教学的开展中要从数学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如每个班级都有一本花名册,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内容的学习中,老师可指导学生对班上学生的身高、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及联系号码等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的工作,并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建立班级学生花名册。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有实际用途的花名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据资料的处理理论应用到实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已学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从优化教学环节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有利于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当前的数学课堂较枯燥,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兴趣相对不高。有效的情景教学不仅能衔接教学知识点,还能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现课堂的高效性[3]。如在“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引入环节,老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学生讨论并举例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学生上黑板上动手画图形等方式开展情景教学。学生参与到火如荼的情景教学中,各种各样的图形能满足学生的视觉需求,讨论并举例生活中的常见图形能满足学生的发言欲望,动手画图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程度。此外,情景教学与各个教学环节都有良好的契合性,在平面图形的应用发展、平面图形的理论内容梳理、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环节都能应用情景教学手段,增强该教学环节的活力,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教学效率。

四、从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情景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初中学生理性思维尚未形成,仍处在感性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数学分析能力[4]。因此开展情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提高。如在“统计与概率的简单应用”学习中,可指导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者到超市肉类区进行调查,统计顾客在超市肉食区购买猪肉、鸡肉、牛肉及鱼肉的概率,在一定的采购资金内采购肉类获取最大的成本,为超市提供科学、合理的采购清单。由学生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采购清单,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要对肉类的价格、顾客的购买率、肉类存储时间及超市的获利空间等因素进行考虑、分析。通过对各个调查、统计环节进行组内讨论、研究制定可行的方案并开展调查、统计工作,增加学生思考数学理论的机会,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结语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目标已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转到数学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手段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景教学要从不同角度开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从学生的主体角度、数学实用角度、教学环节角度及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提高情景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对学生各个方面需求、能力进行考虑,完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指导思想开展情景教学。从不同角度开展情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丁敏单位:溧阳光华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藤丽丽.浅谈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05):30.

[2]贾会会.情景教学对初中数学教育的功能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6):50.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3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数学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45-01

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逻辑思维的成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高等农业院校的数学教学在很长的一点时期内都是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与发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高等数学在高校中的教育教学必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1.高等农业院校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院校是有着专门发展方向的专门院校,与综合院校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数学教学的地位下降,致使数学教学收到种种阻碍,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开展与深化,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知识广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数学教学地位的片面忽视

当前,众多的农业院校对于数学教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严重的忽视态度,没有给予应有的、足够的重视,片面的以为高等数学的开展只是农业专业课的附加课程,仅仅是为农业专业课程的发展服务。这些错误的认识首先就在意识上错误的理解高等数学的存在,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高数这门课程的畸形发展,对于建立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都有着重要的消极影响。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而终身学习是不可能离开数学的,因此,数学教学的忽视在很大程度上会间接的影响大学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实现终身教学的能力。

1.2缺乏教材的科学开发

当前高等数学的版本有很多,这些版本大都是针对综合性的院校开展的,知识的编写与开发对于农业院校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农业院校在使用高数教材时大都是沿用以前的版本,没有进行选择上的创新,虽然高等数学教材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这种改革对于农业院校的实际效用并不大。教材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于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作为农业院校的高等数学,针对农业院校的自身特点进行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不够深入,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数教材甚少,这种没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学教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不利于实现课程利用的最大化。

1.3数学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阶段的教学会明显的区别于中学阶段,在数学教学中,不可能再用知识的灌输等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大学阶段的教学应从适应学生接受的角度进行有区别的优化教育,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应随着时展而不断的进行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农业院校中的数学课堂也应充分体现出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这对于知识的有效传输、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进行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高等农业院校数学教学对策

针对在农业院校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的进行相关对策的探索与研究对于数学教学的开展与农业院校的整体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对大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大学的教育阶段都是一种缺失,积极的进行数学教学的相关改革与探索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2.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被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在高等院校中的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在教学中始终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尤其是大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性格的不断完善使其能够进行独立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更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基础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讲解。教材的开发应不断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纲,教材的选择与开发应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2不断强化教师的业务与道德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对于高等数学而言,数学教师还是学生认识知识,把握人生的重要启蒙者。教师在课堂中不仅完成了数学知识的传递,还从做人的角色进行了人格的教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这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师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使其能够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知识与人格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这种素质的提升不仅在教学上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不断完善。不断增强教师的在职教育,使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知识,不能强化教学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推进。

2.3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大学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农业院校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的教授时间也是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对于大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采用积极主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习的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3.小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高等数学在农业院校中的教学必将进行新一轮的尝试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对于数学教育的时代性与科学性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院校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是当前大学数学教学的需要,是时展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春霞.数学课程论与数学课程教材改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4

一、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原因分析

针对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下滑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进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是因为客观教学内容造成的,也有师生主观上教与学的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梯度过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着重强调实数集内运算教学,在对概念进行严谨定义方面做得不够,没有进行深入阐述。例如函数和三角函数定义等内容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梯度缓冲,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都设置了不少的范例和练习题。但是高一数学教材就不一样了,课本第一章内容是集合、映射等,接下来就是幂函数的分类,函数单调性证明又是教学上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加上立体几何教学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一数学教材存在概念数量多、符号种类多、定义过程严谨等状况,高一新生会感到数学非常难学。另外,高一数学相对于初中而言,教学内容也多得多,课堂教学容量远大于初中阶段。这就形成了高一数学成绩普遍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学生不太适应高中教师教法。针对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笔者多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笔者发现初中数学教学注重直观形象,教师在分析结束后,一般都会安排一些相应的题目,让不少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为了强化解题方法训练效果,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还会采取一些题型分类的办法,叫学生将解题方法与步骤像背书一样记下来。在初三年级,这种情况尤为常见,一些重点题型都做过若干次。但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的是数学思想引导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喜欢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举一反三式的训练,着重在严谨的数学论证和逻辑推理上做文章。加上高中正常搞循环教学,高一数学教师都是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前毕业班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习惯于用高三毕业复习时要达到的高度来要求高一学生的学习。所以形成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较大差异,加之中间又缺少过渡阶梯,造成许多高中一年级新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时难以接受。

3.高一学生的学法滞后于数学学习。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重于听讲,很少有学生养成课堂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在思维方式的拓展上也存在一定的惰性,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独立思考来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老师将整个问题的解题过程全盘托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在自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还有学生在上高中后,思想上有所松懈,感觉上轻松了,没有意识到面临着更重的学习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这些现象或多或少的存在,也影响了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不足,解决这个问题。

1.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钻研。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回头看一看初中数学教材,有条件的还可以听几节初中的数学课,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有初步了解。在高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要开展数学摸底检测和召开学生交流会,及时搞清楚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等。在深入了解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特征、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同一数学教师应结合高一年级课本及大纲,拟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

2.教学工作要适当放缓进度适当降低难度梯度。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经验,高一新生在学习数学时,第一章内容要增加一些教学时间,进一步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形象与直观程度,例如教学映射时可例举“某连队80名新兵安排到80张单人餐桌的分配方法”等,采用直观手法为教学映射概念奠定认知基础。因为高一学生在严谨的论证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开展证明函数单调性内容时可开展系列训练,刚开始可进行模仿性证明,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为学生创设扮演的机会,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章节考试拟定试卷时注意难度不要太大。教师可通过这些方式降低教学难度梯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5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一、引言

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营销、计算机等众多专业兼招文理科考生。因高中阶段,文理科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高低各有不同,高职院校多专业文理兼招的招生模式致使数学教学难度系数加大。知识讲得快且深,文科考生可能无法跟上教学步伐,长期以往,极容易失去学习信心与兴趣。但顾及文科考生学习能力调整教学方法,理生学生又容易产生所学内容枯燥单调的厌学状态。在此类学生数学素质参差不齐的形势下,高职数学教学推行分层教学值得广大教育者引起重视。

二、高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个体差异

因高职院校招生对象通常为在高考中未考出好成绩的学生以及一部份的职高毕业生,其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生源上大多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其中还有未接触过高中数学教育的五年制大专生,在编班过程中文科与理科学生混合现象普遍存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如以传统一概而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势必会产生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学习态度的转变。基础较弱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中等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优等生对已掌握知识缺乏兴趣等现象。只有通过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进行,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保持强烈学习兴趣,并最终学有所成。

2.符合高职数学课程特点

高职数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逻辑性强、抽象性与强大系统性等特点。高职数学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初等数学,因此使许多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吃力,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打个简单的比方,高职数学课程就如一座地势陡峭的高山,高职学生作为攀登者,分层教学就是将不同的攀登者分配在不同的攀登路线上,不同能力的攀登者在不同的攀登道路上将有不同的学习感受,看到不同的风景。

三、论高职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针对高职数学教学而言,高职学生群体的差异表现的极其明显,因此应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教学。

1.针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教学

针对高职数学教学对象的分层应当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即要在教学前期对教学对象的差异进行预定分层,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依据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整。高职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应对各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通过仔细的摸底然后分层。层次的区分不仅表现在数学基础上,还应当对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综合考虑。层次的划分也不能笼统的将学生分为优等、中等及差生,而应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学习态度的好坏分成a至D四个小组。a组以数学基础牢固,学习态度好的学生为主;B组的划分主要为拥有一定数学基础,学习态度相对较差的学生;C组的划分主要为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D组则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也不好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高职数学教学课程一开始,制订出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如a组学生尊重其学习方法,稍加辅助即可;B组与C组学生则通过组别的动态调整,及时的提醒与鼓励,在教学中适时的调整教学节奏;D组学生以鼓励与引导为主,重点培养其学习兴趣;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层与不断调整,使学生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看到自身进步,同时对知识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2.根据专业分层实施教学

教学中各个环节如教材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都应当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对数学数学的需求,数学教师可与专业课教师一起以专业特点为依据,通过编写或选择一些与专业教学内容联系度高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例如:机电类专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结合机电类专业数学学习侧重点进行教学,而对机械制图专业在数学教学中空间解析几何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应格外引起重视。又如经济类学生对数学教学应满足其对成本、利润等核算的实际需求。不同专业的不同数学学习需求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备课中针对专业学习特点,对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分层教学,紧扣学生实际,通过不同深度与广度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实现学习致用。

3.教学评价分层

考核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其通过成绩对学生能力片面评估已不能满足当代高职院校教学需求。分层评价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法,其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应用能力的尊重。综合评价的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结果等诸多内容。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评价标准,如对a组学生始终保持高标准与高要求,不断提升评价指标;对B组学生督促其戒骄戒躁,更进一步;C组学生以鼓励与引导为主,帮助分析不足,引导其积极向上;对D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进行肯定的评价,以使其学习兴趣提升;

四、结语

在高职学生群体中,不同的学生在天生智力因素、知识基础以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分别。如何使高职学生群体中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需要通过分层次教学法。针对不同的层次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合理优化,考核、评价标准的加严与适当放宽,使高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实现因材施教与学习致用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6

为此就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略述一些浅见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背景与现状

1.教学内容的比较与分析。由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尝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加之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七十多课时,使得数学课时吃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2.思维方式的比较与分析。从学生的数学能力看,初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只限于平凡证明,知识逻辑关系的联系较少,运算要求降得较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得不到培养,至于立体几何,也只能依靠要求较低的零散的立体几何知识来呈现,想象能力较低。从数学思想方法看,初中数学对其要求不高,近年对于二次函数的要求也在降低,一般不作为中考压轴题,更谈不上高中所重点要求的四大数学思想。

相对来说,高中对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要求比较高,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虽然在初中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在高中数学中才能充分反映出来。

3.教学方式的比较与分析。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学教材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侧重于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

4.学习方式的比较与分析。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心里上产生了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初高中数学内容的迁移与推广

①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

②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①注意加强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

②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③拓宽吸收知识的途径,培养“授人与渔”的自学能力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7

关键词:中职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模式;分析

在中职高职的数学教育体系中,进行对应衔接的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教育体系还是对于学生学习上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在高职的数学教育课程中,相较于中职的数学教育课程的难度性有着一定的提升,无论是学习理解还是课程讲解都需要相对较多的时间,所以说如果对中职数学教育与高职教育不进行完善的衔接工作,那么就会使学习对数学教育课程上的知识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在整个高职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因此,必须对中、高职数学教育体系的衔接做好对应的工作准备,提升不同层次教育的对接过程,从而避免衔接工作出现失误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

一、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安排课程上存在不合理

在中职课程的教育中,一般都是三年的教学制度,在第一年中教育课程中学习基本的文化课知识,针对课程的全面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第二年学习相对专业性的课堂,针对数学课程进行单独的讲解。第三年进行实习,针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对应的实践工作。因此在这种安排的课程中,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接触数学,在后两年的中职教育中会针对数学知识造成对应的空白阶段。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说,空白的两年时间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同时不只是针对数学的课程知识,就连先前一年内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前提下进入高职数学教育课堂会出现的现象可想而知,在没有对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下,自然会对教学本身造成严重的影响。

2.课程缺少清晰度重复率相对较多

在中职的数学教育课程中,虽然是以高等数学为前提的基础知识为主开设的对应教材,但教材内的知识仍旧包括了大量的中职数学课程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重复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不仅对时间上产生了浪费,对于高职数学教育的基础也没有进行有效的铺垫。因此在中职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中职本身的数学教育进行学习,还应对高职数学教育内容进行对应的铺垫。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数学教育课程的整体提供帮助,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出适当的提升。

3.中、高职教育数学课堂体系不完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职和高职的数学教育课程并不完善。而且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学习性相对专业课程来说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的影响着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中高职的数学教育体系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另外还存在着教育课程不准确、内容不全面、教学计划不明确等多个不利因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无法按照具有缺陷性的数学教材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由于教学内容的知识重点分布相对不均,无法起到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从而给教学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长期下去,不只是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失去信心,就连教师都会对数学的教育体系产生质疑。

二、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

1.中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针对中职三制度的数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在三年的课程教育时间内,将数学课程平均分布,数学课程的课时不得少于相关规定的标准课时。据目前中职教育的数学课时报告证明,众多的中职教育学校均以专业课程为主,而忽略对于数学课程的教育。而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也只是一专业知识为主,对于数学以及其他基础课程并不在意,这样的教学体系无法对学生全面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出现在学习中严重偏科的现象。因此课时分布不均的情况,对中职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在对专业知识进行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严格的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课时规定,对数学的课时进行重新规划。使学生在三年的接受教育时间能对全面知识内容整体进行提升,从而保障步入高职数学教育中的学习能力,对数学专业的教学进行一个很好的衔接过程。

2.利用高校的学分制应用于中、高职学校的教育

学分制在高校的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具有着较强的约束能力。在中、高职教育体系中,同样也可以利用学分制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帮助,还有对应的约束能力,都能够有效的对中职高职数学家学体系带来正面的影响。利用学分制的约束能力,能够有效的是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需求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同时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有着相对程度的灵活性,使中职三年的教育课程模式改变传统乏味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一一改良,利用有效的手段实现中职与高职教学模式进行对接,从而对学生的教学效率进行提升。

3.加强中高职现有的衔接模式进行创新

现有的衔接模式不仅不完善,还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中职数学的教育模式并不完整,在后两年的数学课程教育中存在的空白阶段。而高职数学教育起点^高,导致无法与中职教育进行完整的对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针对衔接部分,应该制定完善且准确的衔接模式;利用中职数学教育的模式的完整性,以及在结尾阶段对高职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介绍,从而为高职数学教育课程提供一个稳定有效的跳板。使中职与高职之间数学教育的衔接过程相对完整,能够有效的对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中、高职数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对与数学教育本身还是学生学习本身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基于过去衔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学生能够正确有效的面对中、高职数学知识进行获取,提供一个完整健全的学习体系,从正面提升我国中、高职学生面对数学教育的学习效率和教育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银幕.中职与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衔接模式的构建[J].广西教育,2015(47):61-62.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8

摘要:文章以武汉市某高中高一年级4个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高一学生数学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适应性困难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高一学生数学适应性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适应;困难;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123-02

一、研究背景

学习适应能力是指学生依据学习内外条件的变化及自身学习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与行为,使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相互协调,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能力。学生适应性困难指学生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无法应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无助、压抑、失落等消极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由于中学各段学习能力要求跨度大,课程缺乏衔接性,出现学习适应性困难的人数逐年上升。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高一学生中存在适应性困难的有一半之多,而适应性困难主要表现在数学学习上。武汉某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教师认为,“从各届学生反映来看,高一适应性可能主要反映在数学、物理、化学这几科。数学最大,物理第二,化学第三”。

笔者在从访谈、问卷、文献中了解到,高一学生出现数学学习适应性困难的基数较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借助相应的调查数据,探究高一学生数学适应性困难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对策。

二、高一学生数学适应性困难成因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笔者发现出现高一学生数学适应性困难的成因有三方面:一是教师课程安排不科学,二是学生未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三是男女生性别差异。

1.教师:数学教学安排进度快,容量大。笔者对武汉市某高中高一年级4个班184名学生发放问卷,得到有效问卷为178份,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到,认为数学教师上课进度太快的占14.0%,进度较快的占72.5%;对一节数学课的知识量的感受,23.6%的学生认为知识量很多,73.0%的学生认为知识量较多,而仅有3.4%认为知识量较少或很少。由此可知,数学教学安排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高一学生,除了面对繁重的学习外,他们需要在开学前几周适应学校的学习作息方式,熟识班级同学和授课教师,适应教师的讲授方式以及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无疑会消耗他们大部分或部分精力与时间。除此之外,他们除了应对部分教师的“海量”作业外,还要挤出已仅剩不多的时间内化所学的数学知识。而高中数学在内容、深度、要求上都比初中要艰深,并且高中数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据调查得出,13.5%的学生认为高一数学很难,81.5%的学生认为高一数学较难。与语文、英语等学科比,刚接触高中数学的学生是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适应的。由于数学教师一节数学课的知识量安排较多,上课进度较快,超过了部分学生可以承受的量,导致他们不能很快适应高一数学学习,产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困难,不利于今后的高中数学学习。

2.学生:低效、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数学适应困难的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低效、被动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初中数学的低程度、浅层次要求,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加大。不同于初中的管理方式,高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自主管理。然而大多数高一学生并未及时转化自己的角色,在数学学习上仍旧依赖数学教师,依赖于课堂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无疑是低效、机械的。

笔者与学生交谈时发现,错误的学习方式是入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学生表示大量的自主时间和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无所适从,在被管理者与自主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方式上,他们感到陌生和不安。黄同学说:“数学老师布置到哪我就做到哪,还没学的做了也错,没必要。”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缺乏由被动变主动,自主预习、复习,自主管理的意识,仍沿用初中被动、低效的学习方式。在入学之初,面对如此“轻松”的学习环境,部分学生采取“轻松”的态度(完全跟着教师走)应对,但随着数学课程的深入,他们越来越无法适应高一的数学学习,表现在听不懂难点,进而在完成作业上存在困难,别人花一小时可以完成,他可能要花1.5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最终产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困难。

表1显示,绝大多数高一学生并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主动预习,制定学习计划,做课外习题,他们更多是采取服从命令,听安排的态度。低效、被动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了高一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直接表现在其数学成绩上,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担忧、恐惧、放弃等感受,即数学适应性困难。

3.男女性别差异。笔者通过对这178份(男96人,女82人)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女生较男生更易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在女生82人中,对数学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的为42人,占5成之多;而相对于男生,缺乏信心的仅为38.5%。女生作为中小学的宠儿,被教师和家长呵斥的次数明显少于男生,学习压力较男生大,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于男生。所以面对刚入学的几次实际数学成绩与目标的差距,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受挫,逐渐失去信心。自信心的丧失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调适自我来应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学生对高一数学的适应性,产生数学学习适应性困难。对能否学好数学的态度也影响着男女生今后文理科的选择。此外高一上学期,主要学习集合、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这些知识都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运算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要求比较高。而女生擅长形象思维,男生倾向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可见高中数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利于女生的适应。

崔红等在对339名被试(男137人,女131人,71人未注明性别)进行研究时,发现男性化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化个体。冯廷勇等在研究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中也发现,男学生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女学生。诸多调查研究显示,男女性别差异确实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而出现学习适应性困难。

三、缓解对策

1.教师:从态度、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1)态度:以耐心、友善、愉快地态度对待学生。高一入学是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低,自信心更易丧失,学习热情更易被打击,学习态度更易改变,也更加注重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所以,面对高一新生,数学教师应该多给予正确肯定的评价,更加耐心、友善的对待学生,不影响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

第一次面对更高要求、更大难度的高中数学,学生需要较为充足的适应时间。“至于适应的时间,那就有长有短了。有些学生可能只需要三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能够改善这种情况,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就一般来说,半个学期或者两个月学生基本能够调整过来。”某班数学教师说道。这一时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领悟时间,不要责怪学生犯同一错误,提同一类型问题,相反,应以耐心、友善、愉快、温和的态度解答学生“同一个”问题,这样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领悟、体会。笔者在与高一学生交流中发现,教师厌烦、无奈的态度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数学教师的好感,打击学习数学的热情。

(2)教学:适中的教学进度搭配适量的教学内容。从高中数学教学规定来看,高中数学要求比初中高很多,所以应该采用“缓坡度”的教法。入学前几周适当把教学进度放慢,教学内容减少,教学时间放长。在学生逐渐了解、适应了新的学习后,再根据课时的安排,调整教学进度。开学之初,适中的教学节奏、适量的教学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适应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课时紧张以及考试压力,如何有效地把握教学节奏则需要专家型教师来控制。对于学生的要求不能起步便抬得太高,应该借助一个缓坡,通过数学教师的相应指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逐渐提升相应的数学能力,从而成功过渡。

(3)评价:通过提问、课堂表现、作业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的适应状况。除去讲授公式定理、讲解数学习题外,数学教师是无法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内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适应的情况。找到数学学习适应较慢的学生,帮助他们平稳过渡是高一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课上与课下提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反馈情况等方面来了解学生适应情况,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指导。对于反馈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向班主任反映,互相沟通,找出该学生适应性困难的原因。除此之外,部分学生会到办公室找教师答疑,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与学生沟通,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完善自身的教学漏洞,使学生真正内化所学知识,更好地适应高一数学学习。

2.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高效、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作为即将入学的新生,应提前进行适当的数学衔接学习。这类数学衔接学习的目的并非是完全掌握即将学习的高一数学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这类衔接学习来提前认识高中数学,了解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能力,避免在第一堂课感到陌生甚至无所适从。若不做衔接学习,对于要求如此高的高中数学,学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产生一定的恐惧感,不利于对数学学习的适应。

此外,转变初中机械、低效的学习方式也是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适应的制胜法宝。初中教师有较充足的课时,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引导较多,而高中因为课时有限、知识量较大、升学压力等很多方面是没有时间重复的。这就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思考问题。

进入高中学习后,学生一定要有信心,扎实地进行研究性学习,不能被前面遇到的困难压倒。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渡过适应期,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3.针对男女性别差异,开展心理辅导。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年龄普遍在15~16岁左右,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同时男女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也不同。如何有效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不适问题需要有经验者根据男女生思维方式、性格差异给予不同指导。女学生的内心敏感度较强,班主任和数学教师可以采取谈心、聊天的方式开展辅导;男学生的责任感、男子气概渐渐显露出来,班主任和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让他们自主去选择、调整。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视角,朋友的角色,友善的态度来帮助他们。同时教师应将心理辅导渗透于管理、教学之中,努力营造出和谐、轻松的班级氛围和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维持数学学习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心态。

参考文献:

[1]徐小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结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2]崔红,王登峰.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411-413.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9

关键词:有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贯彻有度教学理念,把握好课堂进度,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一、有度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使用各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是数学课堂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带着高度的热情学习数学。另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度教学,通常是结合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实现的,例如多媒体工具,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课堂张弛有度。

二、管理课堂秩序是有度教学的基础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有度教学,必须确保良好的课堂秩序,规定课堂纪律并传达给学生;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达成共识,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应通过激励措施制约不良行为的发生,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避免拖堂现象发生,防止学生因拖堂而产生不良情绪,这样既能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将自身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确保课堂的良好秩序。

三、掌握教材节奏是有度教学的资源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有度教学,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教材,并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中的内容,避免学生的认知被忽略。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完善课堂教材的安排,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领悟教材内涵所在,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充分拓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用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实施教学,避免给学生过多压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养成独立解题的习惯,并引导学生使用多样化手段进行解题,在此过程中改善原有的定向思维。另外,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需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寻找合适的契机为学生解答这些题目,以此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小杨去复印店复印两份文件,其中有一份文件需要复印15份,另一份文件需要复印25份,请问根据以下价目表,小杨使用怎样的复印方式比较划算?(使用复印机印刷,每页复印一份的价格为0.5元;使用一体机印刷,每页复印一份的价格为0.15元,每起印一次需要另加5元制板费)这类问题可以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师应确保教学中各个课时习题量的平衡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跟踪,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评价。

四、创新教学方式是有度教学的延伸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分析问题,寻找各种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利用一些计算机教学设备辅助有度教学的开展,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应养成撰写教学日记的习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等形式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并持续跟踪,使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确保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最后,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一定的技巧进行提问,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问题,避免偏离课堂主题的现象发生。

五、开展教学实践是有度教学的结果

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水平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拓展课堂内容,使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得到提升。另外,还应跟随课堂进度进行相应转换,通过批判性思维学习新的理念,并接纳传统观念,提高对学生参与性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共享,但是对于这种合作的开放度也要把握到位,并掌握好教学难易程度,避免出现与学生能力不相符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作者:吴鸣凤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高建国.小学数学目标教学的实验探讨[J].湖南教育,2003(12).

[2]肖光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高一数学教学进度篇10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4.3%。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质量发展的速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只有减少或消除这些低效或无效教学行为,才能全面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从多视角重新深思或深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评价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都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主要问题,能够尽快提高高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高校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进行理论思考,归纳总结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通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将探究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与方法,进而探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本文主要是探究高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问题,主要围绕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数学课堂中教学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模式等进行理论探究,根据研究问题进行如下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

2.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知识向智能的转化。

3.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脉络,促进智慧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内容

1.高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高校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且成功促进了学习数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成功激起和维持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加快了高校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速度,成功达到了既定数学教育教学目标。

2.分析高校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要学习高等数学,另外高等数学已经渗透了各个层面,都会用到,那么,显而易见学习高等数学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还会有很多的学生对高等数学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并没有觉得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另外,高等数学理论被学生认为是很枯燥、很乏味、难懂,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出于被迫学习的状态,只是很单纯的应付考试,机械的记忆一些公式以及解题的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校课堂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目前的就业机制,当用人单位来挑选人才时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对学习成绩期待降低。二是互联网的出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宽泛,不愿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三是学校的管理也使课堂的出勤率下降。还有部分学生勤工俭学。还有部分教师在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上重心倾向于科研,因此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忽视课堂教学,缺少知识的更新,更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探索,造成部分学生厌学。

3.分析影响高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

(1)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陈旧。

(2)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高等数学没有兴趣,上课时注意力不可能集中,更不可能持久,课堂教学有效性无从谈起。

(3)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注入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

(4)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教学考核单调。

4.探索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发展途径与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永恒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冰冷的美丽焕发出火热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3)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教学模式多样化。适当运用多媒体,选择合适的授课方式,更有利于有效教学。

(4)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5)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界定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涵义并设计了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并适当选择样本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探究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或改进方案。

2.本研究采用方法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通过文献分析制定高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体系对我校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研究者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了解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发展策略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同时运用个别访谈法与本校的一些数学教师就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专业发展进行交流,并进一步调整和修改策略。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形势下的大学教育,数学依然是一门传统的教学科目,它的重要性和地位是无法动摇的,怎样更好地将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好,尤其是借助数学教学来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川.高校有效教学的目标和特征[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5):24-27.

[2]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