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48:32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网络安全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由于互联网来势迅猛,此时的网络安全教育尚在雏形,在实践中发展得非常不完善。也是青少年受到各种网络负面信息毒害最深的时期。此时的网络安全教育方式较单一。封杀不良网站是最为普遍的做法。

第二阶段是网络安全教育的主动出击阶段。随着网络安全教育意识的增强,硬件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站层出不穷。这些教育手段较前期规范和合理,逐步探索出一些符合青少年认知和心理的网络安全教育规律。

第三阶段是网络安全教育的深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综合信息网站的建立和发展完善。这种综合网站比起专门的安全工作网站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使得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规律能更好地被青少年所接受。

网络安全教育如逆水行舟,其在不断发展中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在传播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单一、传播效率差强人意。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新媒体信息的快速、活泼,甚至是夸张的表述吸引着青年人的极大兴趣。而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由于缺乏鲜活生动的形式和内容,被各种网络信息冲击得几乎没有点击量。教育效果必然难以令人满意。

第二、教育形式单薄、缺乏有效传播手段。网络安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安全教育,在具体实践上必须充分考虑网络传播和受众的心理特点。简单的单向灌输说教方式亟待向互动模式转变。如何体现网络的优势,把视频、对话、演练互动,甚至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网络安全教育中去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第三、教育内涵肤浅、传播效果流于形式。部分网络安全教育的网站后期维护乏力,内容陈旧单一,不具有时代性和新颖性,难以起到吸引思想活跃、接受力强的青少年群体的作用,更无法起到提高他们的安全觉悟的作用。第四、教育者素养欠佳、传播品质受限。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媒介意识不强,处理媒介信息能力弱等问题,所以,高校安全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网络安全教育具备“媒介化”特质的意识,培养较强的传播能力,具备较高道德媒介水准,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网络安全教育传播机制的途径

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要在坚持服务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尤其是在传播机制方面要革新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一,建立有思想性的网络安全教育话语传播体系。语言符号作为传播的基因是思想的重要载体。话语体系与思想理论体系相辅相成。任何话语体系都表达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任何思想观念又需要一定的话语来传播。所以想要走出脱离青少年实际的困境,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上。用不同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气魄的话语体系表达的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其传播力是不一样的,竞争力和感染力及影响力自然也不同。

第二,规划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教育传播议程设置。在传播学中,议程安排有其专门的学科意义,它指的是媒介的一项包罗广泛、作用突出的功能,即为公众安排议论的话题,决定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自网络舆情兴起以来,传统意义上人为主导的议程设置受到阻碍。网络传媒的自发性及革新性使得传统网络安全教育者在对舆情引导上面临诸多困难。议程设置有一个规律,叫反向规律,如果主体只说好的,它必然朝相反方向走。在网络安全教育的议程设置上,除了传统内容,应以更加宽广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议程设置中来,与受众加强互动。避免单一和只做“表扬文章”的传播。网络传播不是主观想传就能传播出去的,必须制造受众的兴趣点,只有受众对议程主体产生兴趣,才能从内心接受。

第三,引导网络安全教育中舆论领袖的作用。在人们做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人物,被称为意见领袖,也称舆论领袖。在青少年关注的网络世界中活跃着这样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积极发表见解,具有强势“话语权”。他们是网络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枢纽,通过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网络安全教育舆论风向标。他们多为在新时期网络“草根”中崛起的“明星”,却对青少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网络舆论领袖。针对网络“舆论领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掌握校园舆论的特征和规律,为塑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开辟网络安全教育的新局面做出贡献。借鉴传播学的“舆论领袖”理论,可为网络安全教育者带来以下启示:一是在现实中是要突破传统做法上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者队伍的瓶颈,将藏于青少年中的“舆论领袖”寻找出来,通过动员他们参与到网络安全教育中来,充分发挥这些他们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提升传播效果服务。二是除了对现有的网络“舆论领袖”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外,培养更多新的代表青少年群体进步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言论的“舆论领袖”,也是促进高校安全教育发展,建立良性传播舆论导向的一个可行之道。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2

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和中央网信办《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配合办好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根据平度市委宣传部要求,结合正在组织开展的青岛市中小学“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时间和主题

时间:9月19日至25日

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宣传周活动重点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xx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会议、展览等多种渠道和形式,通过全体网民的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

二、主要活动安排

(一)主题日活动

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宣传周活动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主题日活动:9月20日教育日、9月21日电信日、9月22日法制日、9月23日金融日、9月24日青少年日、9月25日公益宣传日。

(二)具体活动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家长会、教师会等形式,通过学校网站、学校教师和班级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利用学校的班班通设施结合微机课等方面,在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网络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各学校和教体局机关要在9月16日之前完成网络安全宣传周主形象海报的制作,并在学校宣传栏、微机教室等特殊场地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各学校要认真组织部署工作要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体局通过办公室组织机关工作会议,利用学校班班通设备、多媒体、网站等,广泛宣传网络安全口号标语、卡通漫画,播放收看附件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和平度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推进会报告。

3.各学校要与已经开展的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已经组建完成的各类宣传渠道以及通过官方网、公安微博、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转发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推送公益广告、发送宣传教育材料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发挥团委、少先队的作用,广泛组织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4.结合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教师观看科普视频、研讨交流、争当网络安全宣传员监督员以及开展新媒体主题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5.各校要了解省级部门活动安排的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学习并参与。9月19日至25日,在山东共青团官方微博开设话题#青少年与网络安全#,加强与青少年网民互动。积极组织全省高中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选拔优秀人才赴湖北武汉参加全国中学生网络安全夏令营暨知识竞赛全国复赛。联合大众网、齐鲁网开展网络安全公益广告有奖征集活动。9月24日,组织全省青少年在线观看湖北武汉市“青少年日”主场活动直播、与演讲嘉宾远程互动等。9月19日至25日宣传周期间,省重点新闻网站在pC端首页显著位置和移动端首屏统一开设“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专题,对我省各有关部门活动情况和现场宣传进行采访报道,转发中央新闻网站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武汉开幕式相关报道和现场视频,集纳展示网络安全宣传公益广告、图片、动漫等各类相关作品,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主动设置“网络安全”相关议题、话题,利用手机报推送有关稿件、视频和H5作品。大众网联合山东艺术学院制作动漫作品;9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网络公益广告征集活动;9月12日至9月25日开展网络安全在线答题活动;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开展视频访谈。齐鲁网推出“一图教你如何安全上网”漫画;制作“文明上网”系列公益广告;组织小记者探营网络安全公益活动。舜网组织《新闻调查——网络暴力离我有多远》系列视频街访等采访报道;携手17市网媒联动倡议建立“反对网络暴力”网媒接力联盟。中华泰山网开设网络安全课堂,邀请教育、公安、团委、通讯等部门单位的专家授课。水母网开设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在线答题栏目。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3

今年,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社会公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文件精神,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文明上网,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把网络建设成青年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健康阵地。计算机与信息系团总支决定于2009年5月25日至6月10日在全系范围内开展以“倡导网络文明、规范网络言行、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

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增强青年文明上网意识,引导青年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科学上网,文明上网,使互联网能够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院团委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我系决定在全系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倡导网络文明、规范网络言行、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活动时间:2009年5月25日——2009年6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项目:

1、参加苏州“青春网上行”绿色活动启动仪式;

2、向全院发出“绿色网络我先行”倡议;

3、举行绿色文明上网千人签名仪式;

4、“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主题讲座;

5、观看文明网络道德教育专题记录片。

(二)内容简介:

1、积极引领全系学生认真学习和聆听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专家专题讲座。之后举行一个绿色文明上网的千人签名仪式。并不断向全院、向全市发出倡议,掀起一股绿色上网、安全上网的热潮。通过倡议书、宣誓、签名等形式,加大大学生网络文明规范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明辨是非、自我保护和防范不良行为的能力,从自身做起,拒绝“网络”,争作文明网民,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

2、从年级辅导员和学生骨干中聘请优秀人员作为学生论坛的“文明上网引导员”,正确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加强对网络教室的管理,对网络的使用纳入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中,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畅通。同时,专职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保证学生上网质量,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技术性和知识性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并监督和管理学生网上行为,避免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或浏览、传播、拷贝带有迷信、、反动色彩的网站和网页,保证学生的上网质量。

3、积极走出校园,配合团市委和其他各级单位在吴江市发动绿色上网、健康上网的活动。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年级、班级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4

论文关键词:学生 网络 道德 教育

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2000年束.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250万.其中,年静在24岁以下的网民占56.13%.这部分的网民绝大多教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是网络交往的主体.而且我国圈民的低龄化正在加速发展。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隔络社会、隔络道德的建立拐}深影响其道德情操。并客观地要求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社会道德的主体参与网络道德的构建。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带来的道德问题

网络作为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话,促进了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但是,它是一把取刃剑.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与道德问题。

首先,在道德意识方面.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垃圾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青少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知识的海洋,信息的海洋.各种信息应有尽有、包莠惺杂。根据有关专家调查技现.网络上非学术赢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有2万多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思想活跃.难以抵抗这些信息垃圾的诱惑,长期接触,使学生在思想上,对道德容易产生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同时.在网络环境中,没有国籍,没有边界.没有政府。网民可以隐去自己的真名实姓.用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网上的人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既不能驱使别人.也不会玻人驱使。这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网络环境导致青少年学生忽视道德普遍性.陷^道德相对主义。因为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的普遍性.将个人视为自己道德行为的唯一判断者.对历史的优秀道德传统与他人高尚品德持怀疑态度你想如何干就如何干.只要你肯干的,什么都是可以干是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原则.

其次。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结果容易造成道德情感冷漠。网络的时空无跟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学生陷入“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之问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学生个体间的直接沟通形式逐渐变为间接形式.以符号为人的特征.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削弱了学生与他人面对面的交往,使之与社会中的亲属、同学、邻居间感情联系淡化。有的对现实中的学校、班级、同学漠不关心或做出粗暴无礼的事。

再次.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冲击了现实的道德规范。在网上,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越来越少。;少学生阿民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网络技术高超的表现。网上黑客到处乱闯.电脑病毒层出不穷.相当一部分黑客就是青少年学生。2000年全球很多重要的网站都受到黑客的猛烈冲击.有的网站甚至因此而瘫痪.虽然各国政府加大打击力度.要将黑客绳之以法,但由于网络固有的灵括特点收效甚微.人们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遇到重大的功能限制。忠诚老实、维护真理、服务社会、实行人道等基本的道德规范面临严重的挑战。

最后,网络的使用为上网青少年学生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由于网络活动交往的场所具有极太的虚拟性,网上的各种角色可以虚拟到只能被视为能动的智能符号.致使有的青少年学生在网上可以摘下自己真实的面具,以自己的意志赤裸裸地为非作歹。文雅腼腆的在校学生在网上可能变为一只大灰被、粗鲁不堪。网上撒谎、谩骂、诅咒等行为司空见惯;网土犯罪也屡见不鲜。据《辽宁晚报》报道:吉林省一青年学生,在网上与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一女中学生相认识,今年1月6日,诱骗该女生到长春、城等地游玩,并将这位女生劫持到葫芦岛一旅社.然后通过电话,威胁女生的姐姐要给自己两万元钱.否则,就对女生下毒手直至替方出击,女生才获解教。

2.青少年学生上网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网络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米危害,关键在于墟用它的人采取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因此,青少年学生作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庞大群体.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

2.1具有较强道德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青少年学生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新的知识,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空间,增加了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面对黄色、反动、迷信、暴力等各种信息,面对各种网络犯罪的诱惑,网上的青少年学生如不具备较强的道德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就会乱闯禁区,实施犯罪括动,破坏网络系统。

2.2关心国家有利社会。计算机网络应该是造福社会报效国家的工具,不应该成为破坏社会正常生括、损害他人利益以争取个人不正当私利的手段这是人类发明与应用网络的根本宗旨与道德目标也是维护阿络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必要条件,是青少年学生阀民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2.3平等公平、互利互惠.这是现实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网络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必颁共同遵循的,青少年网民也不能例外。网络不仅体现出网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而且要求网友之间的交往关系正常化。台理利用网络资源,每个网络用户或网发都必须平等相处.公平对待、被此尊重、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在互惠中互利,于相予中取利。

2.4以诚招待·杜绝欺诈。由于网络交往中的人的行为的符号化.使真正的人隐藏在菩案后面,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被淡化.便容易使青少年网民滋生种种欺诈行为.为消除这类弊病.网民之间,特别是被此龉生的网民在交往中的互相诚实更应成为自律的行为.使“虚拟”世界成为真实世界的正确体现,使网上的人际关系与真实世界的人际关系趋于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交往中得益,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5维护网络安全,反对黑客“侵袭。为了使计算机网络发挥其造福人类的积极作用,使网络成为我们美好的家园,必须同危害国家、社会、网络用户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为维护我国网络安全,同网络不法行为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但是.我们认为.在进一步提高网络拉术水平,加大法律打击力度的同时,刨设网络道德规范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3.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由于青少年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是网络交往的主体,所以.必须重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3.1发挥广大教师的育德功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传道”的主导者,在剐络时代:

首先要转变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网络,既看到网络不足之处,更要看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学生自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同时广大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只有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得到转变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向和度,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

其次,提高广大教师了解和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嘲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它可以将传统的灌输式变为参与式的道德教育;将德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目前,网络教育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兴起,并日趋完善。我国的网络教育也方兴未艾,成为信息化的主要奋斗目标。广大教师必须通过培训、自学等各种渠道,真正了解网络的功能、特点,提高网络技术运用的能力,才能热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使道德教育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3.2防范青少年学生个体不道德的网络行为。上网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只是按照自己在网络信息中的需要来活动,这不但对现实社会中的主导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所以必须对上网学生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加以防范。

首先,培养学生个体道德意志,提高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力。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按照所掌握的社会道德原则来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内外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这里的道德意志是指刚上学生个体为实现网上道德行为所作出的顽强努力,是调节网上学生个体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意志薄弱的个体,容易受到朋络信息垃圾的干扰和网上犯罪行为的诱惑、侵害,而道德意志坚强的个体,则能克服诸多不良信息的影响,自觉抵期反动、色情等信息的侵扰,坚持正确的道德规范。道德意志的培养,一方面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网络作为获得知识的来源,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沉溺于玩乐和刺激的不良信息中。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和不良诱园作斗争的能力。作为信息媒介。网络具有信息量太、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征.这不仅使教育信息的迅速传递成为可能,而且有利学生间的思想沟通,从而在硬件技术环境上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从目前的现状看,学生网上括动、特别校园的信息交流、自我教育都普遍存在着消极、无序、自发、信息虚假、把自我教育等同于自由教育等等现象。学校、教师、社会都应进行积极引导和必要的监管,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自我教育从消极变为积极,从无序变为有序,从自发变为自觉,从无为变成有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自我教育能力。

其次,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实施西化、分化、弱化的阴谋。有人箍机选掸了浙江大学四十校区的491名学生进行上同情况调壹.在回答“你觉得网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如何时.有16.1%的学生回答“力度不移”9-4%的回答“正好7.7%的回答“太多了”:回答没有注意”的高达668%。一些学生对网上歪曲中国的报道所持态度是很模糊的。由此可见,学生上网后,只凭兴趣,不讲政治的倾向比较普遍。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是跨国界、跨文化状态的,使得在国际传播体系中,信息富有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等成为青少年学生阿民接触最多的内容.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一切手段向我国青少年学生推销他们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弱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采取防范措施.关键在于加强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同时.政府、学校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监控力度,建立有关的监控帆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再次.防范色情、暴力、迷信等黄毒信息的侵蚀。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学生是无意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学生90%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一些白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色情、器力信息在捌络中有许多专门提供色情服务的时站,青少年学生一旦找到这些捌址.就很容易去看那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来满足他们“猎奇”、窥淫”的心理。面对汹涌而来的黄毒恶流.除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各个部门,特别是有关拄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的软件开发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信息资源并上网,向学生网民传输,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

最后.防范侵害他人安全的网络行为。阿上的交往是在电脑上进行的,象现实交往那样缺乏安全感,于是,一些人警惕性大大放松,给想侵害他人安全行为的人有可乘之机因此.每个时络用户都必须提高警惕。但更重要的是对捌络的主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当前,网上青少年学生实施侵害他人安全的行为主要有三种:人身侵犯、稳私侵犯、感情侵犯.前一种出现较少但也应引起我们注意.后两种较为多见如盗窃他人帐号、密码、偷看他人信件以及利用网络宣扬别人隐私事件在网上时有发生,对女性进行情感纠缠和性骚扰行为随处可见。对于这些侵害行为的防范,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对网络行为进行了立法。我国公安部1997年12月3o日颁布了t计算机阿络周际网安全保护条例》,2000年12月28号,九届人大常委会也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这对防范网络侵害行为.维护网络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面对爆炸性发展的嗣络业.仅有的这些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整套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使网络管理法制化。同时,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网络法制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5

论文摘要毒品问题是长期性的问题,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对重点人群,也就是青少年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使青少年能够主动地拒绝毒品,才是禁毒的根本途径和出路,是事半功倍之举。在宣传方式与手段多元化的特点下,如何顺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利用互联网因势利导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打造青少年禁毒网络教育平台,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

一、引言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一个网络媒体的世纪,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无穷的利益。互联网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学习知识和娱乐等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独特的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然而,与此同时,一些人也开始利用网络从事涉毒犯罪活动,一些青少年网民由于无知好奇、或受到不法之徒的诱惑陷入毒品的危害之中,吸毒现象正在青少年中不断蔓延发展,严重破坏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全民识毒、防毒和拒毒能力的不断提高,离不开广泛、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因此,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大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面,使青少年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禁毒工作、共同参与禁毒斗争的良好氛围。宣传方式与手段多元化的特点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因势利导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二、谁在诱惑中国网民吸毒

(一)网民最新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8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截至2013年12月,20-29岁网民的比例为31.2%,在互联网用户所占比例最大,低龄和高龄网民略有增加,这意味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

(二)吸毒青少年现实状况

随着社会发展的高速化与复杂化,涉毒犯罪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隐蔽,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涉毒是一种较易被涉及的犯罪类型。据公安部禁毒局2014年1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实际吸毒人员约为一千万,其中青少年占7成以上,青少年吸毒成瘾已成为令人震惊的一个严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16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比2012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孩子,吸毒向低龄化发展。此外,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后果缺乏了解,导致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在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刑事治安案件中,由吸毒引起的约占30%,一些毒品侵害严重的地区,这个数字甚至高达60%或以上。

在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青少年吸毒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毫无疑问,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我国青少年禁毒的形势十分严峻。

(三)网民与青少年吸毒的关系

吸毒正在青少年中继续蔓延,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互联网在我国不断的发展,网民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网民与吸毒青少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大多吸毒青少年喜欢上网

尽管吸食新型毒品的高危人群所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行为方式众多,然而,这类吸毒人群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征,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网民或者有过上网经历。有的吸毒者喜欢将吸毒自拍视频发上网,而新手常常上网搜索吸毒方法等。有关研究表明,花太多时间上网增加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

青少年吸毒问题蔓延速度快,已波及全国,毒品种类多、危害大,特别是对青少年危害极大。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识别能力低,吸毒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多,这为互联网涉毒犯罪提供了便利,也为对互联网好奇、识别能力较低的青少年接触毒品、认识毒品、购买毒品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聚众吸毒者七成是青少年,由于他们涉足社会较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加之无所事事,游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处于社会控制的边缘,各种“热闹”场所是他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各种新鲜的东西是他们最喜欢接触、尝试的,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等青少年容易密集的重要地方,贩卖毒品。

2.吸毒青少年的地域与网络的覆盖区域存在某种对应

青少年基于叛逆心理、盲目的追时尚赶潮流、好奇心理吸食的毒品大多是新型毒品,而吸食新型毒品是从大中城市的迪厅、酒吧等青少年容易聚集的地方开始的,并呈现出不断扩大蔓延的趋势。例如,城镇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多,网民多;而在农村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少,网民少,即使务农的村民,吸食毒品的地点也往往发生在城市,这与网络及网民的发展呈现相互对应。

三、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由于网络毒品犯罪是新的犯罪形态,目前法律上还有许多盲点,监管难度较大。青少年吸毒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必须提前准备、超前防范。因此,应该在加强跨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将青少年教育作为今后全国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一)互联网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社区警务室在互联网上的开通,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契机,运用互联网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是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的一个重要补充,弥补了传统宣传工作中的不足,对公安禁毒工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吸毒青少年都是网民,这些都为利用互联网建设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弥补对流动人员禁毒宣传的不足

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是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卫生计生委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由于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以及流动人口自身文化素质等原因,导致流动人口接受宣传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宣传的效果不明显;而流动人员接触毒品的机会多、吸毒的可能大。如何对青少年中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是困扰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难点所在。

宣传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要借助互联网的便利优势,让禁毒防毒知识进万家。互联网宣传教育能有效地弥补了对流动人口禁毒宣传教育的不足,提高他们识毒、防毒、拒毒和反毒的能力。究竟如何攻克青少年群体禁毒宣传教育这一难题,笔者认为这有待于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对于青少年禁毒,有防范于未然的敏锐洞察力,总比等到造成严重后果时亡羊补牢好,青少年禁毒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为毒品在国内的发展、滥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网络。目前,通过网络媒体传授制毒方法,传递吸毒经验,交流吸毒感受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又过多依赖于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没有能与时俱进地全面和有效利用互联网与吸食新型毒品高危人群进行“点对点、零距离”的交流与碰撞。事实上,互联网具有巨大的潜力,充分挖掘互联网对禁毒宣传教育有利的一面,避开其负面影响,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我所用,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猖獗势头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切实有效的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工具,创新舆论引导,推动对青少年禁毒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毒品的类型、特点、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不进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娱乐场所,上网要文明,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网络媒体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互联网的发展,使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主体地位发生改变。在青少年中,互联网已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介,远高于报刊、电视和广播,因此,在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具有电视和广播新闻的时效性,能在第一时间捕捉新闻线索,并传播给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和印刷媒体一样,可重复阅读,且保留时间更长;互联网拥有广泛普及性和舆论引导性,互联网具有交互性,而传统媒体的互动环节是很少的,网民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时可以第一时间在法律言论自由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可以根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宣传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更具亲和力、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禁毒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信息化宣传平台的应用,建设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与传统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方式相比,网络禁毒宣传教育显得更为迅速和便捷,也更容易被热衷新事物的青少年所接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空间,也确立了其在宣传禁毒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何抓住网络教育阵地的制高点,制订出一系列预防青少年吸毒与毒品犯罪的长期作战、攻坚作战的相关战略,利用网络解决那些传统宣传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禁毒宣传教育的开展立竿见影,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提高认识,积极营造互联网禁毒的浓厚氛围

利用互联网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这需要有关部门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努力营造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必须提高各级公安禁毒部门领导对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从思想上重视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从行动上支持网络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提高公安禁毒民警、社区民警以及禁毒社工对互联网公安禁毒宣传工作的认识,使他们能积极配合、加入到网络公安禁毒宣传工作中。同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大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面,使青少年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禁毒工作、共同参与禁毒斗争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长期的、有效的、稳妥的进行下去。

(二)切实加强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者既要具备较高的禁毒业务水平,熟悉禁毒工作规则,又要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因此,建设一支懂网络、有战斗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专业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禁毒宣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并精通网络操作;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禁毒业务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借助互联网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应该加强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起专业化的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团队。

(三)创新互联网禁毒预防教育模式

积极走出去,寻求互联网主流媒体、党委政府对互联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在政策上、宣传渠道上的支持。以网吧为阵地,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推动禁毒宣传网页成为各地“网吧”的开机主页,推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将禁毒宣传教育网页“置顶”,便于搜索查看。不断更新预防教育观念,创新预防教育模式,以官方网站宣传为主,开通播客、博客等网络平台为补充,实行两手抓,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

(四)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网络禁毒资源

互联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很多的资源供人们享用。对于禁毒宣传教育来说,需要人们有效的挖掘、开发和利用。(1)针对青少年思维活跃、创新的特点,建设有特色的禁毒宣传和教育网站。网站的设计要兼顾青少年的特点与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贴近实际,内容要丰富具有吸引力且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要令用户喜闻乐见,只有产生这样的效果,才能发挥积极引导、潜移默化的作用。(2)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戒毒心理康复专题网站,开通心理专家服务热线,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如杜新忠戒毒网等,开展好戒毒心理康复教育,现实中吸毒者害羞或害怕面对面发问的问题,在网络互动中可以得到真挚、有效的沟通。这使得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品质。(3)利用禁毒网开辟家长专栏,发展禁毒主题论坛。父母是孩子出生以后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家长要掌握了解和学习预防毒品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并积极参与预防毒品教育活动。通过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开设交互性和开放式的咨询信箱,开展在线交流,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4)建立、健全和完善网络涉毒线索管辖机制,打击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构建涉毒违法犯罪网络举报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对网民举报的和网络巡视中发现的涉毒违法犯罪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研判,根据属地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管辖,形成合力,有力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6

关键词:网络网络教育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健康持续发展。我院创办以安全技术为特色的高职教育和为重庆二大都市建设服务的中职教育并存,招生形势良好。但大多数中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好,素质也较差。这些学生都特别偏爱网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满怀热情地走向网络世界。因此,我们计算机教师的网络教育担子越来越重,网络教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网络教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大胆探索措施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一、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

1、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计算机的发展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而由计算机构成的网络更是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蔽,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利用网络优势积极网上学习,有意介绍给学生各种类型的学习网站,教他们一些网上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潜移默化地带他们到网络的知识海洋畅游。

2、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能力。网络信息丰富,用好了就进步提高,用不好则网络就似“洪水猛兽”、“电子”、“道德污染”。正确看待网络,兴其利,去其蔽。网络有害信息如暴力、凶杀、色情、游戏,迷信、恐怖、欺诈信息,甚至反动组织、非法聊天室等等,对意志力不坚定、弱小无助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就像纷繁复杂的迷宫,到处充满陷阱,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虚拟网络世界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用自己真实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地址、电话在网络上注册。中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我常常用身边朋友和同学的一些真实的网络案例告诫学生们再不要上当受骗,生动鲜活的众多网络案例学生听得津津乐道并记忆深刻,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防范鉴别能力。

3、以健康心态上网,不沉迷,能自控。上网前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目标一定要明确,然后合理安排选择好上网时间。绝不心术不正、漫无目的、一往情深或沉迷,耗费时间、精力和钱财,影响学习、生活和健康。要做个有理想、健康、理智的网民。

二、正使用网络

网络本身并无错,信息时代我们更要善于用好网络。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要教会学生上网知识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教会他们善用网络资源,辨别真伪,吸取精华。网络良莠不齐,包罗万象,时刻都要提醒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教育学生网上聊天不要上当受骗,也不要骗别人,要诚实,网上交友要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不能盲目滥交,甚至沉迷网恋。

正确对待游戏。玩游戏是学生的天赋,我们不要完全只用堵的办法严格控制。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引导学生适时、适度,选择智力、趣味、能力方面的,有益的电脑游戏,以提高兴趣来激励学生更好地探索网络新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智力。

教育学生防范网络病毒,要以防为主,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随时升级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进入聊天室和BBS不诲辱、谩骂与挑衅,不污染互联网环境。

教育学生常进学习网站,学会网络上学习,善于利用网络视频课件等网络资源,快捷方便学习网络新知识。让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新知识、新技术占领学生的学习阵地,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成才。

三、加强安全教育

校园网吧和周围“网城”都人满为患,商家都盯住我们学生的钱,而网上也有太多的诱惑。教育学生上网需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同意,一定要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目前“网城”的情况复杂,社会各种人员都有,安全隐患相当大。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教育学生上网尽可能通过校园网浏览健康网站。用安全部监制的“学生浏览器”,屏蔽不健康内容。用诸如“青少年卫士”、“网络过滤王”等绿色软件,让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在inteRnet属性内容的分级审查中,分级功能分别从暴力、、性和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四个级别分别限制,还可以在“许可站点”设置任何时候都可以查看无论如何分级都不可以查看的站点。

国内外网络信息的日益泛滥,我院积极研究、开发使用用于监测、过滤、屏蔽不良信息的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为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帮助。在学生用网的过程中,注意了解、观察,及时发现影响学生的不良信息,加以屏蔽或删除。

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互联网是广大青少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寻求措施,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课堂上教育学生严格按照实验实作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规范操作,千万不要搞恶作剧,不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和作品,不要制作不文明不健康的作品,不健康的心灵形成后很难矫正。

网络环境中也有很多不正常的行为,比如BBS、投票评选、投诉、上传资料、图片、聊天交友、网上购物等等都会有很多不道德不正常的行为。我们要尽快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学生是与非的辨别能力和增强抵抗网络毒素的能力,使其在网络中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要求。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团的十六大精神,根据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活动及团中央《关于实施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的方案》等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资源优势,切实加强青少年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围绕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积极提供多元化网络服务,以创新的理念和贴心的服务吸引、凝聚、引导、教育青少年,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力争用2-3年时间,使我市青少年网络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四个化”:

1、青少年网络服务阵地化。依托东莞青少年网等主体网站,建设青少年网站集群,形成网上青少年活动阵地。丰富网站群内容,不断推出特色服务,建设一个高效便捷的综合性青少年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全市青少年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青少年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协调配合和及时处理。

2、青少年网络人才组织化。团结凝聚一批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网络工作者,引导他们积极服务青少年,共同推动青少年网络发展。建设一支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志愿者队伍,深入青少年群体当中开展网络引导教育服务。联系各级各类青少年网络社团,广泛团结联系网络从业人员和青少年网民。

3、青少年网络教育经常化。建立青少年网络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短期和长远的青少年网络宣传教育方案,开设青少年网络教育课程,在社会上经常性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知识宣讲和文明上网主题教育活动,定期各类文明上网公益宣传广告、标语,使文明上网的理念深入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群体中去。

4、青少年网络整治实效化。通过各部门合力,彻底清除危害青少年上网人身安全和社会治安的“黑网吧”现象。清理色情、粗俗反动、意识不良的网站和相关网页,净化青少年网络学习生活环境。网络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方式相结合,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养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三、主要内容

(一)开展青少年网络普查

1、用约三个月的时间,依托全市各单位各部门网站、各大主流网站、各大网络讨论区和公共通信网络,在青少年当中广泛开展“全市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专项调研活动,全面掌握青少年网络生存状况及其特点;

2、针对青少年“网瘾”、沉迷不良网站以及黑网吧网络青少年、新莞人子弟上网状况等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组织青少年问题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形式开展专题研究,注重收集从青少年自身及其父母、监护人、亲朋好友等不同对象的信息,综合分析,制订对策;

3、建立青少年网络使用信息收集长效机制,依托各大网站和主流媒体建立固定的网络调查专栏或者信息收集系统,进行长期、稳定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及时把握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动向,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为研究分析我市青少年网络发展趋向及制订长远对策提供参考。

(二)深化青少年网络教育

1、依托各级院校开展“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活动。大力推进实施“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在学校、社区广泛建立一批“网脉工程”实践基地,并大力推广“网脉工程”在社会及家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整合适合于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信息,为广大未成年人建设一个公益、开放、共享、健康的安全导航平台和网络空间;

2、依托各种社会力量开展“社会网络教育活动”。通过制作播放倡导文明上网的公益宣传广告、节目,印发宣传单、海报,向固话、小灵通用户免费赠送文明上网倡议彩铃等方式,广泛营造文明上网的社会氛围。依托志愿者开展青少年上网引导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为有需要的青少年特别是新莞人子弟提供义务教育服务。举办“青少年网络文化节”活动,开展博客等各类网络技能竞赛,激发青少年网络创造力,营造积极进取的网络氛围;

3、加强党属、团属、政务网站和各大商业网站的协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舆情信息搜集和舆论引导工作。创新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和网上宣传平台信息联动的形式,积极探索传统机构与网络机构联合举办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新思路,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及时跟踪分析网上舆情,邀请宣传工作专家学者担任工作顾问,指导网络工作人员采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引导网上舆论,充分发挥各大网站的正面引导作用;

4、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深入推进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以系统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三)健全青少年网络阵地

1、积极加强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加强东莞青少年网、东莞志愿者网、东莞教育网、东莞青少年活动中心及各级院校网站等青少年网上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把握青少年网络文化主旋律,创新网站版面设计、栏目设置、内容选取的理念和思路,探索传统栏目和先进元素的融合发展,合理淘汰不适应潮流发展或实用性不高的内容;

2、开展“青少年网上绿色通道”行动,开辟青少年网上生活和电子政务专用通道,针对青少年关心关注的栏目和经常使用到的功能进行不断优化,不断提高其吸引力和易用性,提升青少年对网站的归属感;

3、大力团结和扶持一批定位明确、内容健康、青少年喜爱的专题网站,整合资源打造“青少年网络家园”网络互动平台,通过网络直播、网络点播、现场直播、聊天室、论坛等方式实现青少年与主持人之间、青少年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对话,为青少年提供了解社会、认知世界、展示才华、健康成长的网上交流活动阵地。

(四)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

1、开展“戒除网瘾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少年问题专家见面会、主题报告会、在线咨询服务等活动形式广泛宣传“网瘾”的危害,为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提供戒瘾辅导和帮助,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加强青少年网络监管,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查阅有害信息,不按实名登记,擅自拆卸文化监控软件等违法经营行为;

3、继续深化“黑网吧”整治行动,打击取缔黑网吧,还青少年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建设包括青少年网络协管员在内的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协助清查违法网络使用窝点和各类违禁网络信息;

4、广泛号召青少年网民以身作则,自觉参与文明网络建设。积极运用软件技术等手段过滤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合力,共同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干净、文明、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是一项由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的系统性的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工程,对于全面提升我市青少年文明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单位各部门要从认识上予以充分重视,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好相关工作。要明确分工,增强责任;主动协调,积极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8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违法犯罪身心健康

目前网络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们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与此同时带来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一个突出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沉溺于游戏、不健康的网络中不能自拔,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迷失了自我。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成瘾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的原因以及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成瘾的个人因素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把时尚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这种既符合时代潮流,同时又含有较高科技、知识、信息的新鲜事物,被他们视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东西,对此趋之若鹜。另外,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朦胧时期,渴望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网络成瘾重要原因。具体原因如下:一是青少年有着天生的好奇心理。促使他们迅速进入网络领域,同时网络环境又进一步刺激了他们去求知、探索、好奇的网络世界,使他们沉溺在网络的游戏、色情、信息中。二是青少年长期在以应试为主的选拔机制中渡过学生时代,成绩的好与坏就象一座“大山”长期压在学生的心里,由此长期压抑、紧张、忧郁等,使青少年无形中需要一定的方式加以释放,无拘无束的网络就成为他们最好最方便发泄的工具。三是认为上网玩游戏等是当今的时尚,自己不会玩就觉得没有面子、没有与同学交流的资本,听到同伴大谈网络乐趣而自己一无所知则感到尴尬。为了自己不落伍,也开始废寝忘食的学习上网,有的逐渐上瘾甚至不能自拔。四是有的青少年在学习、家庭、交友、社会上遇到挫折、打击之后,便会对现实、人生感到心灰意冷,就渴望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找到安慰或者刺激,来填补或者满足自己的内心空虚。致使青少年深陷网络中不能自拔,以至成瘾。

(二)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发展生态微观系统之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反之,有问题的家庭则容易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的家长存在诸多的不良嗜好,如、酗酒、偷鸡摸狗甚至染毒;有的家长自己就天天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有的天天在网聊网恋中;有的天天涉猎黄色网站中,这无疑给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心理暗示,致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二是父母忙于工作或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上辈人或近亲属代管。这样长期使孩子的教育失控,恰好孩子正处于发育成长之中,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机能都不成熟、都不健全。他们天性好奇,加上网络的魅力使他们不可抗拒。可是一些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不是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而是粗暴的体罚、训斥、打骂,使孩子的自尊心、人格受到了伤害,从而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变本加厉于网络之中。

(三)学校教育的目标局限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席卷着整个社会,使得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模式、目的仍然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形式缺乏创新,相反学校仍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课程设置,特别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以成绩论英雄”的价值观念占领了整个中国的教育界。这样就把学生牢牢的束缚在呆板的学习上,让学生在深感学习压力的同时,又要承受着竞争升学压力,使他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压迫,导致透不过气来。致使有的青少年终于规避到网络世界中去释放解压自己。这样也使网瘾青少年和其他同学在学校里格格不入,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甚至与老师的关系相处的很不好。从而使网瘾青少年沉溺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另外,我国当前的网络法规不健全,网络中经常出现大量的不健康的信息,如色情、暴力网页屡禁不止。使青少年深受其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国家行政以及执法部门监管和打击的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吧更是遍及到城市、乡村,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甚至不择手段的吸引青少年上网。青少年可以不加限制地随意进出网吧,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摇钱树”。虽然我们的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有关执法部门缺乏对网吧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或监管力度不到位,给了“黑心网吧”有机可乘。其中色情和暴力的画面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扭曲着孩子的本性。再加一些游戏开发商为了吸引青少年而在游戏中添加了许多淫秽和暴力的成分,这对那些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引诱腐蚀。这些都是诱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对策

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希望工程,应该是由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共同协作进行系统的教育。青少年网络成瘾其实正是这三方面教育的矢衡而导致。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探索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方法,以及对策。

(一)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文明上网

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自我价值感。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积极参与户外活动,转移注意力,冲淡网络的诱惑。青少年是最喜爱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主要群体之一,我们就应该提倡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使他们成为净化网络世界的中坚力量。一是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资源丰富、覆盖面广的特点。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便利查找自己所要的资料、信息、知识,从而利用网络这个信息平台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知识面。同时告诫青少年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健康的网站,不浏览低级趣味的内容。二是教育青少年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溺在网络对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伤害,会导致耽误学习、放弃学业。甚至有的青少年受网络的毒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值得我们青少年加以警惕,学会理性对待网络,控制自己上网的度。三是提高青少年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教育青少年不要被网络虚拟世界束缚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不可能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安慰,而是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等自律精神。从而我们把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对网络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设立专门的网络监察机构;明确各级行政主体的监管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具体负责。公安机关要以技术措施为保证,对国内外的网站、信息、广告从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思想道德角度进行层层严格把关,同时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监督、管理大大小小的网站。使网络朝者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家长要着重自身的修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是抑制青少年网瘾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彻底克服青少年网瘾就必须从家长本身修养和家庭教育方法入手。一是家长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学善戒恶,在家庭里树立一个道德模范、一面旗帜。同时父母还应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网络时代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网络知识、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正确教育、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二是家长应在尊重、真诚、平等的基础上教育、指导孩子。千万不要溺爱、放任孩子,更不能采用粗暴的训斥、打骂的方法。而是营造轻松、平等的交流气氛,多听听孩子的意见,采纳合理的教育方法。发现孩子经常上网,切忌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棍子打死。而是耐心细致的教育孩子,从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经常陪伴孩子参观游览少年宫、科技馆、娱乐场所等,帮助他们走出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

(四)完善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当前的教育体制来看,我国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率。一是要提倡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改进教学理念,不能片面重视学习成绩、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是应该把他们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二是丰富青少年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同时开展一些有益的网络知识竞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怎样利用网络学习科学知识,以及对网络上不良信息、游戏进行筛选和抵制。三是对已经有网瘾的青少年,老师更应该积极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绝对不能消极的对待他们,应该肯定他们天资聪慧的同时告诉他们:学生是以学为主,掌握好基础理论文化知识,今后才可能在网络上有创新,成为网络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把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发挥和应用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五)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

国家各级行政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娱乐设施的投入,扩大青少年的课余活动空间,加速少年宫、科技馆、社区少年活动场所等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应该免费开放对有组织的青少年参观游览红色革命老区以及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为青少年免费开放德育教育基地以及社会公益性文化场所。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抑制、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国家行政部门以及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网吧的综合治理和执法力度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9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网络越轨;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75-02

网络上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了网络道德的缺失,社会责任的弱化,青少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认为自己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沉迷于上网的农村青少年,现实生活中开始屏蔽自己,与人缺乏交流,形成恶性循环,出现了上网兴奋,下网孤独的两种极端的表现。有些青少年因为这些人格上的缺陷慢慢的加重就导致了更为严重的越轨行为,也就是与犯罪的道路越来越近。因此,对青少年越轨行为所进行的调控措施刻不容缓。

一、网络越轨行为的概念

越轨行为是一种偏离或违反主流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定的具有一般适用性社会规范的行为。而我们研究的网络越轨行为,其作用范围是在由互联网信息系统所构建的虚拟空间,这种行为是以虚拟形态存在,必须要借助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作为平台才能开展的活动。

二、预防农村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调控措施

(一)加强农村青少年主体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预防网络越轨行为诱发农村青少年犯罪,保护农村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从根本上就是要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了解和学习,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对与错,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上的越轨行为。

1.加强农村青少年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有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道德的约束,网络就会成为潘多拉的盒子,诱发出比现实社会更加严重的邪恶和犯罪问题,最终伤害的只有人类自己”。加强农村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构建和谐的网络道德体系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从网络道德入手,加强农村青少年的个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们的思想上架起一座“防火墙”;另一方面,加强法制观念,注重农村青少年的法制教导,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2.加强农村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网络越轨行为致使农村青少年忽视网络文明,因而导致网络道德的缺失,造成网络犯罪,归根结底是青少年主体自我道德意识的薄弱和对网络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帮助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是首要任务。

3.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网络心理的调试。“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使青少年难以分辨是非对错,迷失在网络的硝烟里,滋生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借助网络上的心理辅导,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调试;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农村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看待网络上的越轨行为,合理地使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网络上的咨询热线,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农村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调适,舒缓情绪,提供交往,选择辨别等行为培训。

(二)将学校作为主要阵地的教育建设

学校是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最直接的场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防网络越轨行为对农村青少年的不利影响,促进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中,乡村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

1.提高自身网络技术,拓展教育途径。乡村教师多是当地村民担任,有的教师自身上网水平远不如学生,因此并不能给学生技术上的指导,更无法做到对青少年进行网络的正确引导。要改变现状,教师首当其冲地要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对网络的熟悉度,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上网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才能更好地完善农村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化,进而利于他们的成长。其次要了解农村青少年为什么喜欢接触网络,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网络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而这些是在现实的生活学习中很难获得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摒弃那些鼓动、压制、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与学生平等交流。

2.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构建正确舆论导向。大多数的农村青少年都是农村留守少年,一些孤独感强烈的青少年,常常感觉到压抑,因此,他们更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他们认为“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在各种网络游戏中获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功和认可,弥补生活中的自卑感;还有一些求知欲极强的青少年,他们渴望接受各种新奇好玩的事物,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在网络上,他们可以认识一切,了解一切。但是由于农村青少年自身的条件限制,他们往往缺乏正确辨别事物的能力,这个时候乡村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活动,帮助他们辨别网络上的是非与否,帮助他们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并牢记在心,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观。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平台,应当定期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校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一个接受法制教育的平台。

3.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农村地区毕竟发展有限,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影响。农村青少年在闲暇的时候大多会通过网络充实自己的生活,学校应该就此现状,在校内举办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书法比赛、歌唱比赛,陶冶他们的情操;组织拔河比赛、春秋运动会,锻炼他们强健的体魄;在这些丰富的课余活动中,让他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将对网络虚拟世界的兴趣转移到现实社会生活中,面对现实生活,成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青少年。同时学校可以将优秀青少年树立为榜样,鼓励孩子学习榜样。鼓励青少年参与夏令营冬令营等群体活动,脱离网络世界,脱离书本世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热心参与社会活动。通过旅游,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社会活动,让农村青少年看看大千世界,接触社会,通过亲身的实践,开拓视野,感受美的熏陶,发现不同于虚拟世界的新世界。

(三)家庭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情感教育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青少年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族”的增加,“空巢家庭”在农村家庭教育纵使在农村青少年的教育中占据了很小的部分,但是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农村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青少年在成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给予的关爱,因此需要引导父母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尽可能地做到零距离的教育教导与关爱。如果是父母均在外打工,可以由其中一个人定期回家看望在家的孩子,对孩子表达作为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感,同时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父母所在处一起生活,并且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减少青少年的无助感。平时可利用电话、短信等形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全面,不能仅仅是在孩子吃饱、穿暖方面给予关心,更要倾注心思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重点教育,注重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不再只是对着冷冰冰的电脑,沉迷于电脑里的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生活。

(四)加强网络自身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制度

1.整顿网吧环境,依法规范网吧经营。在农村地区,无证营业的网吧比比皆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严格限制网吧的营业时间和顾客的上网年龄,做到“一人一证”的上网模式。坚决打击那些非法建立的、暴力网站以及网络诱骗等网络越轨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同时督促网吧经营者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对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规定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学校周围的网吧更是严格登记,坚决抵制网络等违法违规的行为;在网吧里安装一系列的网络安全监控软件,一旦有任何浏览色情和非法网站,立刻阻断。

2.建立网络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行为自律机制。现实社会的健康有序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同样在网络社会一样也是。道德是准绳,法律是依据,在网络上,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要靠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但是就目前来说,网络政策法规的建设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相比,显得格外苍白无力。俗话说无法无天,政府要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实行以法治网。从网页设计到上网行为,从个人到社会都要明确在网络上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在涉及网络诽谤、网络谣言等具体行为时,制定明确的条款条例,切实地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预防网络越轨行为给青少年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结论

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越轨行为,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不容小觑。越轨行为的特点和青少年自身所带有的特殊性,导致越轨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只有坏没有好,笔者经过采访和在网上寻找大量相关资料发现,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的缺失弱化,进而在思想、价值观上都对青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就是对于农村青少年的研究。当前对于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研究颇多,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去分析,但是却忽视了当下一类弱势群体――农村青少年,从这个角度出发,还是比较新颖;同时农村青少年也是祖国的花朵,给予他们应有的正面引导,对以后社会的发展及农村地区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2]卫欣.技术主导下的资本宰割――基于搜索排名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J].新闻界,2013(12).

[3]李一.主体性的缺位与建构:解析和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宋风波,王沛.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与社会干预体制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2(5).

青年网络安全教育篇10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影响;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3-0157-0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更全面而普及的进入到了学校、家庭以及各个领域,尤其对于青少年,上网的时间多频率高。一方面也给了他们接触到大量信息的机会,但同时网络上良莠不齐的知识、游戏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他们的心智未成熟,判断能力有待提高,网络自身无法保证提供完善健康的信息和知识,法律法规暂时对它监管不力,导致一些青少年沉溺网络中的不良资讯,甚至一少部分未成年人被引诱做出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本人作为一名电脑教师,就自己所观察的提出以下浅见:

一、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对青少年的影响

本人研究过网络上的暴力游戏,血腥而刺激。充斥着凶杀打斗和唯我独尊。长期沉溺这样的游戏会心里扭曲变态,脱离正常生活规律,法律意识淡漠,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因为玩游戏而殴打屠杀同龄人或者杀死他人的屡见不鲜。寿县网瘾少年李林杀死收购站老板,惠州网瘾少年张涛、王建抢劫杀人……可悲的是,他们居然不知道自己在犯罪!杀人后都返回网吧继续玩游戏。至于黄色网站,更是渲染色情,一味追求刺激,极大的偏离学校开展的健康的生理卫生课。未成年人沉迷以后就会通过不正常渠道满足自己欲望甚至走上猥亵或者女性的犯罪道路。

二、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除了暴力色情,还有社会阴暗面,还有宣传明星富豪的奢侈生活。天价奢侈品的兜售,这些东西对于青少年有极大的诱惑力。使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他们满脑子追逐的是权力财富美女俊男,豪华生活,而尊重他人,服务社会的观念会淡漠。他们的成长中会产生错误的自尊和虚幻的自信,无法融入社会,更无法面对挫折。

三、青少年间接涉及网络犯罪

在网络中,电脑黑客本来是一种犯罪行为,破坏他人程序,破译他人密码,传播电脑病毒,但一些未成年人视他们为电脑高手而忽视犯罪。这些少年忽视网络道德和管理秩序,做出一些涉及网络犯罪的事情而自己浑然不觉,比方匿名攻击他人,擅自传播他人隐私和图片,虚假信息诈骗等等。

笔者所列举的只是网络负面影响的部分,但由此可见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良性管理和引导已经刻不容缓。每个家庭每个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司法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

1.社会的责任

由于网络的互联和虚拟导致资讯和信息好坏参半真假难辨。目前的科技在监管上尚有大量疏漏,加之没有相应的法规对于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经营者以惩戒,导致毒害青少年。国家应加强网络监管的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加大投资,从技术上提高网络防控的能力,大力研究开发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通过技术屏蔽和过滤,防止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的网络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的侵入,全方位地为青少年网上之行护航。建立网警队伍,对互联网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网络警察”、“电子警察”是公安机关的一个新警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但市辖区或县级专业网警队伍尚未真正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国家应创造条件尽快引进、培育、充实一批政治可靠、精通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技术、会管理、懂法律的网警。高等公安院校可开设“网警”相关专业,快速、高质地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正规化、现代化的专业队伍。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切实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家庭的责任

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意义深远,父母的价值观道德观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子女,作为家长在遇到问题时候不要惊慌,尽量的冷静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帮助他们排解心里困扰,转移他们对网络的依赖。

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以做游戏、聊天、锻炼等方式,不刻意的压制青少年的上网欲望,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上网态度,以求他们在现实中能够象在网络中一样敞开心扉。能够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杜绝采取严禁的方式改变孩子迷恋网络的现状,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对网络的依赖性。

相信科学,对重症成瘾的孩子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脱敏疗法,并配合药物调整等,以改善大脑功能和心理状态,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他们的身心获得解脱。

3.学校教育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