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3:15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1

一、经济建设方面

1、我县在招商引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应确立“以我为主”的自主意识,力求克服“散而不优”、“集中度不高”、“产业不突出”的企业现状,营造具有核心竟争力的“块状”、“连锁”经济带。

2、在积极引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按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和从我县实际出发,应该把培植社会成本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差别化的产业,作为保持我县经济竟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我县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大量青壮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入世后的农业结构调整靠老年人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是实现不了的。只有农场式的生产才能较好地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经营。根据调查了解:部分镇现有的农机装备基本上满足中、小农场的作业要求;不少农民只需少量的资金补偿就愿转让责任田;只要县镇两级政府帮助协调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发展一些中、小型农场是完全可能的。

4、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当前特别要加强种子、农药的质量管理,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在农业标准化和发展无公害农业等工作中,要做好前导性的研究示范工作,先试验后推广,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5、国家林业产业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为我县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近日,国家在召开了全国平原绿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木材供给方式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利用人工林为主,广大平原地区将历史地承担培育我国的后备森林资源的重任。”这就说明了今后商品林的发展重点将向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实施战略性的转移。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迅速扩大林业资源,完全有可能在短期内形成贸工林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同时,发展林业产业,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投资环境。

6、加大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已开展一年多,但进展不快。无论是从增强企业自身发展动力来考虑,还是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减少改制成本考虑,都应使企业尽快改制到位。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

1、县城发展规划要突出整体性,应开辟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重点突出一项功能。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增强计划性、长期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修修改改等,避免造成浪费。

3、我县县城建设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近二年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随着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建设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建议:一是尽快开展对境内沟、河的疏浚工作;二是对居民楼等建筑物配套建设新型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三是教育市民抛弃陋习、崇尚文明,对一些突出的不文明现象,媒体予以曝光。

4、要加大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尤其是网吧,目前已成为毒害青少年学生的公害之一。

5、我县县通镇的公路基本完善,但镇与镇之间还未形成循环网络。如高作至钟庄、沿河至芦沟等地由于过去村级公路规划不合理,两镇之间直接沟通需绕道县城,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不便。另外,全县400多公里的村级公路,多数养护管理不到位,亟需引起重视。

6、在重视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要重视促进人才的县内流动,而控制县直单位的教师流动,会促使一些教师外流。另外,目前的大学生分配滞后,大学生暑假前毕业,到第二年春天才能上岗,不利于大学生的回归。

7、教育系统招生,特别是初、高中阶段招生应加强计划指导,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来规定招生数量,不然容易导致招生市场的无序竟争,有些学校生员超负荷,无力承办(如实验初中等),而县城其他初中则教学资源浪费严重。建议对县城的教育布局也作适当调整。

8、加强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钢化普高与职高招生指标,从制度上限制普通高中招收中考成绩特别偏低的学生,使普教与职教协调发展,为**培养一大批能适应现代管理和生产要求的中等专业人才。

9、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如九龙口、乔冠华故居、陆秀夫读书处、朦胧塔等,发展旅游经济,广泛宣传**历史上的名人和水乡风情,吸引各地投资者,增加收入。

10、县农药厂和克胜农药厂都在**的大门口,十分影响**的投资环境,建议县委、县政府迅速把迁移计划变成行动。

11、加大优化环境治理力度,许多群众都反映,投资、办事遇到刁难或,有了说理和替群众公正办事的地方,群众欢迎优化办,建议赋予优化办一定的权力,进一步加大整顿治理的力度。

三、其他有关方面

1、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培养、使用机制,储备、培养应贴近实际,立足长远,并坚持后续连接,尽可能做到:有储备,就要培养,有培养,就要使用。

2、建议加大反腐败力度,通过典型案例的宣传,达到教育、警省的目的,解决一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漂移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2

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各位常委:今年,市政府按照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人大xx届三次会议确立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旅游精品化,加大经营城市力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事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我市今年1—5月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通报如下。一、1—5月工作情况(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城乡一体化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成都市委[XX]7号文件精神,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贯穿全市工作的主线,成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关于乡镇产业和城镇发展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做好乡镇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一级目标考核,建立了跟踪督查工作制度,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乡镇全力抓的工作局面。针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了22个调研课题,由市级领导分别牵头组织调查研究。按照“强化极核、培育支点、发展轴线、带动全域”的工作思路,启动了青城山、蒲阳、幸福、灌口四个重点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全面实施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深化了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1-5月,全市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75539人,引导性培训15000人,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4200余人。(二)突出工作重心,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市域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5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亿元,同比增长12.6%,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14.7和15.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8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财政收入23457.6万元,同比增长56.7%。一是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1—5月,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8171万元,有6家企业通过了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合城市规划、土地修编,完成了全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的编制工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普通会员权限查看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3

(一)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据初步统计,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或超过年度计划。

(二)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综合经济实力有新的提高。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提早一年实现了本届政府提出的目标。

经济运行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全省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7%、11.6%、12.1%和12.5%,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这是我省经济自2003年进入两位数增长以来,季度同比增速保持较快较平稳的一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5亿元,增长21.9%。

我省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2.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省工业增加值217.55亿元,增长2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

旅游业步入转型升级轨道。

房地产迈上平稳发展阶段。

3.新农村建设起步较好。国债、财政、银行等资金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新建(硬化)农村公路2769公里。实现行政村全部通电话。文明生态村增加到6523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8.1%。

4.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37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5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投资进度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

5.筹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加大。“三集中”扶贫机制成效显著,全省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和6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97个整村推进扶贫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6.重点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组建海南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完成海南高速股权分置,改制关闭省属企业192家、安置职工1.23万人、改制面4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试点,西培农场并场队退场改革试点取得成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开始启动。深化水价、电价和油价改革,建立运输价格和油价联动机制,率先在全国实现经营服务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

7.生态省建设有新的进步。加强了电力、水泥“大代小”技改工程建设,对制糖、橡胶加工等传统工业采取了工艺更新和集中治污等措施,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8.社会事业得到加强。集中部分财力用于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9.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47.1万人次。城镇低保对象达到16.5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比全国规划时间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目前参合农民已达421.6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6.03%。全省农村居民8.59万户、15.3万人享受低保。

二、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按照充分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海南的要求,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积极进取的原则,建议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11%。

第一产业预期增长6%。进一步实施农产品加工行动计划、罗非鱼行动计划、农村沼气生态富民工程、畜产品出口基地计划、浆纸林一体化工程和花卉产业工程等,将带动农业较快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9%,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0%。2007年将开工建设的东环铁路、大广坝二期、华能西部电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乐东气田、金海造纸、大甲醇、福耀玻璃(一期)工程等一批大工业项目,神州半岛、清水湾、石梅湾(一期)、海棠湾、博鳌二期、新世界美丽沙等一批旅游房地产项目,为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健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外贸出口预期增长15%。天然气、机电产品、肉鱼制品、聚脂切片、钢铁、化肥、木制品等重点地产品出口比例逐渐加大,为外贸出口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打下了好的基础。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上涨2.5%以内。

三、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扩大以有效投资为重点的三大需求,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

一是引导投资稳定增长。预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增长10%左右。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初步安排,2007年省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规模13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5亿元,其中竣工项目8个,续建项目16个,新开工项目25个,预备项目11个。

三是改善投资管理。执行好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把好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关。

四是积极扩大消费和出口需求。

(二)坚持“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方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推进功能经济区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启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具体规划好全省五大功能经济区,海口和三亚两大城市,16个县城及所有建制镇,主要工业、旅游和农业经济开发区,直至到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明确其范围、功能定位、环境容量、发展方向和政策。

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是推进“五网”工程建设。

交通网铁路:确保东环铁路开工建设。运营西环铁路。港口:加快琼北中心枢纽港和金牌港规划与建设。公路:加快推进海口绕城公路、三亚绕城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空港:续建凤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做好博鳌机场前期工作。

水网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灌区)工程计划一季度开工建设。做好大隆水库收尾工作,确保上半年竣工。电网督促南方电网尽快兑现承诺,加快实施联网工程建设。支持农垦剩余41个农场电网改造。争取开工建设华能西部电厂,加快推进核电站前期工作。信息网支持自然村及偏远农垦连队通电话、互联网进村入户、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工程建设。气网做好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乐东气田开发,规划环岛气网管线建设。

(四)用更大的力量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推进体制创新。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建立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组织协调好各项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二是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五)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促进和谐海南建设

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设施的投入力度。

二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大力协同做好就业、收入、住房、看病、上学、社保、安全、物价等民生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落实好解决民生问题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4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县“十四五”开局之初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我县统一上下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会议之后,我镇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镇村会议,专题学习传达会议精神,通过学习领会,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并迅速对我镇经济工作目标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夯实责任,成立专班,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当前,我镇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发展态势良好,竞争压力加大,发展潜力巨大。我镇以此为动力,积极推进镇域经济全面发展,现将近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推进

太清宫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托老子文化园区和太清宫景区,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抓手,以建设豫东乃至全国旅游名镇为最终目标,大力发展老子文化旅游,积极推进旅游区内各项项目建设:

目前,太清特色观光旅游区内(太清西部),黄王行政村原自家小院(农家乐)重新招商装修,引资1000万,目前已投入使用。陈传国际睡眠中心,位于大贺行政村陈竹园,占地100余亩,目前已基本竣工,近期将投入使用。

太清特色药材产业区内(太清东部),九真堂药业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进入收购生产阶段,带动劳动力100余人。福谯药业有限公司和同庆堂药业有限公司洽谈顺利,将于近期签订合同,预计投资6000万(福谯药业2500万,同庆堂药业3500万),项目落地后,将流转土地800余亩,带动劳动力300余人。

太清产业园区(太清南部),上海银龙家居装饰有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基础建设,一期项目将于2021年5月底前完成;河南大伟纸业有限公司准备工作已就绪,正在积极协调征地拆迁事宜,随时准备开工建设。

二、固定资产投资、四上企业申报

太清宫镇通过广泛招商,近期共引进工业项目三个,总投资约12亿,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备案完成5.7亿,其中:杭州大伟装饰有限公司(河南润凯纸业有限公司)5.6亿;九真堂中药材加工基地0.1亿。投资手续正在积极向县统计局申报中。

四上企业申报正在进行中一家:九真堂药业有限公司。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太清宫镇2021年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48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

四、财税收入

截至2021年2月底,太清宫镇完成财税收入93.4万元。

五、植树造林

今春我镇植树造林任务共涉及10个行政村,8条道路,新栽大叶女贞、桐树、杨树等41000余棵,补栽大叶女贞、红叶石楠、桐树等1000余棵,共计覆盖道路5公里。

六、镇区综合提升情况

自镇区综合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迅速成立工作专班,投入经费100余万,出动人力1000余人次,经过一个月不懈努力,初现成效,获得镇区广大群众高度赞赏。

1、路面硬化:镇区街道部分道路因年久失修,长期积水,路面损坏,给镇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结合此次镇区提升,新修水泥路面6000余平米,并规划停车位300个。

2、街道绿化:对主街道花园和鹿叶运河两侧树木进行修剪、补栽,并补栽大叶女贞和红叶石楠1500余棵。

3、街区美化:对沿街门店和道路两侧老旧墙体进行统一粉刷,共计13000余平方米。

4、文化建设:在主街道沿线紫气大道北侧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5个,紫气大道南侧大型党建宣传喷绘3个。

5、“四乱”治理:共拆除涉及违章和有碍观瞻低矮房2座、围墙3堵、临时棚36个,移除原拆迁遗留树木15棵、电线杆8根,收缴临时广告牌61个。

6、规范门头牌:我镇对门头招牌不搞一刀切,尊重商户意见,门头招牌按照规范整齐,上下一致的要求进行整治,目前,一楼以上大小、横竖所有广告牌已经全部拆除,需要更换的也已经更换出新,共拆除不规范广告牌114个,达到一眼亮效果。

7、飞线治理:共清除、规范架设电线、网线等30000余米。

8、河沟治理:出动挖机2台、渣土车20辆,200余人次,对鹿叶运河两侧河坡进行全面清理,动用土方6000方,打捞河内杂物30余车,完成绿化2000米,基本达到河清岸绿的观赏效果。

9、占道经营治理:取缔马路市场86家,并对沿街墙体、电线杆、树干上的小广告、海报进行全面清除。

七、人居环境治理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5

社会调研报告

镇是泰顺县的南大门,位于泰顺县最南端,东北与本县仕阳镇毗邻,西、南与福建省的福安市、柘荣县隔溪相望;西北与本县洋溪乡接壤,是一个两省三县五乡镇之中心的边贸集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户,人。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来看,××××在我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全县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做好此次调研工作,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多次召开调研会,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讨论,共征求到意见条。通过调研,在总结××××近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初步探析,结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实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及现状

一、发展优势

)农林资源:全镇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面积亩,旱地面积亩;有林地面积亩,其中毛竹面积亩,林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平均海拔米,且海拔落差达米。低海拔地区气候十分适宜种植乌牛早茶,其产品品质佳;中高海拔地区气候十分适宜种植薏苡和花生等农作物,产品质量好,产量。)矿产资源:辖区内资源丰富,拥有一座特大型叶蜡石矿产资源,矿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已探明储存量在亿吨以上,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蜡都”,素有“世界蜡都”之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泰寿溪、仕阳),可开发水力资源达万千瓦以上;境内还拥有丰富的辉绿岩矿产资源。

二、××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五年全镇生产总值去年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去年万元,农业产值去年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去年万元,农民人均存收入达到去年元。年末银行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去年万元和去年万元。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效益农业方面:几年来,围绕“三农”目标,我镇稳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努力培育形成了“薏苡、早茶、花生、太子参”四大产业基地。

农民知识化方面:以提高农民就业谋生能力为目的,我镇全面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积极实施农村剩余劳力走出去战略,全镇通过各种渠道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达多人。

下山扶贫方面:我们合理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及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空间布局,促进设施的共建共享。先后建成了郑家庄、岗尾、双景岗等下山扶贫小区。××年,又实施了扶贫迁村计划。目前已完成总投资万元的叶岭扶贫开发区的第一期户,人,第二期户,人的异地搬迁和徐家山第一期户人的扶贫迁村工程。

康庄工程方面:全面启动乡村康庄工程和县道路面硬化工程。通过规划,全镇共列入乡村康庄工程公路改建条,县道硬化条,总里程达多公里,总投资万元。外岗到郑家庄公路路基工程已完成,仕阳至××××、岙底至龙洋、北山至后章岗、龟林至上宅洋、陈海洋至董庄、应家山至章荣茶坪坑、章荣茶坪坑至董庄的路基改造工程全面动工或即将竣工。

社会保障工程: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年共有户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万多元;敬老院得到维修,农村“五保”对象实现集中供养;对收入元以下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制度,扶持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精神文明建设:我镇的精神文明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突破口,在巩固现有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我镇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营造了良好环境。

“平安××××”建设:我们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创建“平安××××”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措施来抓,在全镇认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社会稳定。矽肺病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镇党委、政府把妥善处理矽肺病问题作为社会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成立了由镇、企、部门、村四方面人员组成的处理矽肺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各项应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稳定地社会局面得以维护。

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分析,纵向看,××××近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快、变化大。横向比,因受各种因交替制约,其差距在不断拉大,内部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近年来××××村大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改善掩盖了其它村的一般化;××××名声在外,却掩盖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地深层次问题。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和原因是:

⒈农民素质普遍不高。落后保守的择业观念,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想障碍。一方面,不少民深受“固守三分地、安身享天命”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安于现状,怕冒风险,不愿离开土地,不愿走出乡村。还有的农民在选择岗位时怕苦怕累,挑肥拣瘦,“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率高,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特别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自力更生、千方百计求发展的内力不足。

⒉自然条件普遍较差。××××素有泰顺的“西伯利亚”之称,远离县城,交通极为不便,信息闭塞。境内重峦叠嶂,山高坡陡,农民散居山边,生存生活环境恶劣,下山移民难度很大。城镇化水平低,总体规模不大,建设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全,吸纳劳力和集聚人口的能力不强。

⒊经济基础普遍脆弱。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关联度差、产业层次低,矿产资源附加值不高,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农业经济还是粗放型、家庭作坊式,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品牌效益不明显,缺乏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民增收难;城镇规模小,难以发挥其经济集聚和辐射、规模经济、信息经济及创新功能;资金缺、医疗差,容易因病因灾返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少,无法发挥在扶贫攻坚中的引导、支持作用。

⒋创建“平安××××”压力大。矽肺病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大社会问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系复杂,事关××××长远发展,且如不采取措施尽快出台解决方案并加以落实,势必造成事态扩大,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给创建“平安××××”带来较大压力。三、对策及措施

通过这次认真调查,全面分析,我们认为要牢牢把握城镇建设、特色经济、社会稳定等三个战略重点,始终以农民增加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切实推进城镇建设,拓宽发展空间;发展效益农业,壮大特色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全面步的××××。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

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二是要利用市场调节手段,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订单农业。主要是抓好生态公益林、杉木林基地建设、抚育和森林防火工作。重点是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好薏米、早茶、花生、太子参四大基地。要以薏米基地为依托,努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管理,继续加强对山塘、水库和交通建设损毁水利的修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民外出创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立足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广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以资源经济为支撑,加快建设工业强镇

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镇战略,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主攻点。制定和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要尽快解决泰顺县蜡石矿业有限公司改制遗留问题,培育壮大浙江××××矿业有限公司,帮助华日矿走出困境。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扩大农业、工业投入的主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力争三年内完成在××××创办万吨加工能力的叶蜡石加工企业,整合和改造××××叶蜡石加工业,提高叶蜡石的矿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快辉绿岩、木制品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型工业的开发。三是把××××电站的开发与建设作为××××资源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切入点,积极配合县委、县府做好××××电站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明年开工建设。

(三)、以康庄工程为契机,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紧紧抓住全省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和县道硬化工程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管理,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全面掀起我镇交通建设新高潮。力争在××年全面完成岙底至龙洋、龟林至上宅洋、××××至交溪、洋望至董庄、陈海洋至董庄、应加山至茶坪坑、茶坪坑至董庄、北山至后章岗公路路面硬化以及龟林至叶岭的路基拓宽工程。同时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浇灌双龟大道水泥路。二是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和下山脱贫点建设为抓手,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大力治理脏、乱、差,美化市容市貌,使城镇面貌和环境有大的改观。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做好××××溪流治理和人工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继续做好董庄中心村建设,全面完成整治村各项任务;要继续做好徐家山、叶岭扶贫点建设和老镇的改造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方向,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全面实施富民攻坚计划,必须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一是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大教育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三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继续治理青山白化,做好公墓建设,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四是深入开展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积极争取挂钩帮扶单位的支持,继续做好叶岭、徐家山、双景岗等扶贫点的基础配套设施,解决下山农民的后顾之忧。规划建设白岩扶贫点,促进贫困户下山居住,谋生发展。

五、以深化平安××××建设为目标,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完善和落实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认真研究处理群众性事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民爆物品、粉尘企业、地质灾害点、森林防火、矿山、交通运输和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类事故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坚决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矽肺病补偿方案并加以落实。强化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和集中调处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以提高政府效率为目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下,政府工作无论是施政理念、指导思想,还是行政职能、工作方式与以往相比,都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各项职责,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按照服务型政府要求,在干部队伍中全面树立责任意识、群众意识、不进则退意识、居安思危意识、模范带头意识,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营造文明开放和的舆论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营造诚实公正的信用环境,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凝聚民力赢得民心。要重视学习,改进作风,依法行政,廉洁自律,要始终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作风有一个新转变,工作有一个新气象,发展有一新局面,为全力实现小康××××、和谐××××而不懈努力!

中共××××镇委员会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6

一年来,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全省领先、西部一流”的总体目标,牢牢贯彻“三二一”发展方针,加快推进“四个转变”,着力建设“四个”,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和“8.30”地震灾害的巨大冲击,整体经济出现明显“滞涨”迹象,灾后重建任务异常繁重的严峻形势下,区政府依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全年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自加压力、迎难而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预计(下同)达到217.6亿元,增长13.5%;区属经济增加值突破100亿,达到100.8亿元,增长15.6%,超计划目标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03亿元,增长38.5%,超计划目标8.9个百分点。与年度计划相比,其他各项指标也全面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8.5亿元,增长17.8%,超计划目标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长22%,超计划目标1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38元,增加630元,超计划目标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4890元,增长15.5%,超计划目标0.85个百分点。

(二)各次产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57.2亿元,增长10.8%。为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一区、两线、三圈、四带”的总体构想,明确提出了近期重点发展的支撑性项目。加大名品名店的引进力度,沃尔玛总部正式批准同意在攀设立分支机构,必胜客、星美院线、劲浪体育等招商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利川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二期、旅游产品特色街积极推进,“第四届山城啤酒节暨首届火锅节”、“迎新春购物月”等节会活动成功举办,传统商贸业档次不断提升,市场消费保持活跃,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1.5亿元,增长19.3%。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阿署达景区、弄弄沟至大黑山风景区规划工作全面启动,体育公园前期工作扎实开展,玉佛寺景区建设进展顺利;烟草物流中心、汽车4S产业带开工建设,密地粮食物流中心、密地综合物流园、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服务带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阿里巴巴全国西部二级城市首家电子商务平台成功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14%。洁宇加气砖、宏冶高速线材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攀阳煤基还原铁、攀航钛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00万吨表外矿等项目已初步具备开工条件,钢铁冶炼及延伸加工、采选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巩固,钒钛新材料、都市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大扶强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3户,区属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增长3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入园企业占区属地方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6.7%,实现利税近亿元,园区已被省发改委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范畴。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200万元,增长1.8%。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办法,密地二社、倮果三社、沙坝二社的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开展,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初显成效。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双龙水库及配套渠系建设已完工,弄弄沟村通社入户公路、阿署达村至水保牌坊道路建成通车,龙岗水库加坝扩容工程接近尾声,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特色种养殖业的培育取得新进展,成都新希望万亩优质水果、秦氏咖啡、安国枣等特色农业基地不断壮大,双龙滩大型养猪场初具规模,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加快建设。

(三)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呈现新变化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长2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5亿元,增长19.2%;更新改造完成29.2亿元,增长61.3%。投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一是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国有、民间投资分别完成32.1亿元、24.5亿元;二是服务业投资提速,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3%的情况下,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12.4亿元,增长38.5%,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5个百分点;三是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投资2亿元,增长25%,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四是环保和生态建设加快,完成投资2.56亿元,增长34.7%,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共实施项目278个,113个项目竣工或投入运营,149个项目在开工建设,30个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城市面貌得到新改善

继续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落实“三同时”,新上项目全部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控制了新的污染。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24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了限期治理,对15家高污染企业实施了关停淘汰,全年削减二氧化硫总量2008吨,超市下达目标22%。强化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圆满完成了中汇、攀阳等重点企业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据初步测算,万元GDp综合能耗、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5.6%和7.3%。全力以赴推动创模工作,着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马家田沟综合整治、大渡口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迁建、饮用水源保护区沿岸违章建筑清理拆除、沿江保洁等工作积极开展,辖区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抛洒扬尘、工业企业面源污染、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辖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创历史新高,全年平均达到86.45%。城市功能不断健全,积极主动配合市里完成了金瓯广场、滨江大道后段等项目拆迁及配套工作,建成了炳草岗垃圾中转站、医疗危废集中处理系统、后山公园休闲健身通道、湖光休闲广场,启动了小区煤气管网改造。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从突击性整治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

(五)各项改革有序进行,对外开放显现新成效

政务服务中心和群众接待中心的职能进一步发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启动并实施了新一轮街道、镇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办法,实施了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阶段性验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全面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加快推进。攀钢集团公司辅业改制工作有序进行,钢城企业总公司改制工作顺利实施,钢城集团正式挂牌;市属企业改制移交工作全面完成,部分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参与承办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项目对接会,参加了第九届西博会、首届川商大会等招商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客商40余批次,与众多商会、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严格重点项目责任制,大力推行重点项目督查督办制,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对外开放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4.3亿元,增长35.3%。

(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扶持重点科技项目13个,帮助企业申报专利15项,2家企业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市专利试点企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区属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稳步实施,高中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完成。全年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学校13所,新增校舍面积4000余平方米,维修校舍25000余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医疗和食品卫生市场进一步规范,辖区无重大疫情发生。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社区小广场46个,第六届社区艺术节成功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通过验收,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启动。物价、档案、妇女儿童、残联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七)惠民工程稳步实施,和谐建设有了新进展

促进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等十大惠民工程大力实施,年初确定的33项惠民项目全面完成年度预定目标。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506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07人,“4045”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转移农村劳动力2300人。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参加五大保险的人数平稳增长,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强力推进惠民帮扶工作,全面建成了街道(镇)和社区(村)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站点,各类帮扶活动广泛开展。在全市率先创建3家惠民超市,1800余户城市低保户享受了日常生活用品购买补助。认真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辖区所有村民均享受农村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零利润”药品覆盖率达100%,城市医疗年人均救助95元,农村医疗年人均救助106元。继续实施“寒窗助学”行动,全区共有3607人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其中487人次享受“三免一补”政策),支付经费65万余元,无一名特困职工子女因家庭贫困辍学,1194名农民工子女就学得到妥善安排。改造完成廉租房453套,为1367户居民发放廉租房补贴382.8万元,农村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全面完成,银江镇敬老院主体工程完工。

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区上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积极组织救援人员200多人次奔赴灾区一线展开救灾,及时支援灾区帐篷、食品、衣被、药品等物资,安置灾区学生239名,捐赠人民币955.6万元。在“8.30”地震发生后,快速启动三级响应应急预案,动员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9150人、临时安置43850人、妥善安置受灾学校6000余名师生,发放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60余万元、组织捐款210万元,全面开展了24小时安全巡查、卫生防疫等工作,有效防止了灾后疫情的传播,辖区没有发生一起因地震灾害引发的不稳定事件。同时,抓紧编制和启动恢复重建规划,筹集恢复重建资金6400余万元,快速实施应急工程和恢复重建项目,保障了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重大胜利。

从总体上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接了近几年的良好势头,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自身优势发挥不充分,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节能降耗压力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土地、融资成本上升,机制、措施缺乏创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要素流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财政支出的压力日益加大;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仍然较重。

二、计划的初步安排

(一)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

受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攀钢等大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中小工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亏损,走出困境仍有待时日;受整体经济低迷的影响,消费领域不容乐观,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行业仍可能延续低增长态势;受盈利预期无法实现的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下降,发展后劲受到严峻考验;国家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但其效应尚有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我区当前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自身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甚至一些困难和问题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挖掘有利或潜在的有利因素,从而更好地寻找应对的策略。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现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保增长、促发展成为政策的主要取向,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趋紧的状况会得到极大缓解,企业将得到更多实质性扶持,钢铁、建材等行业景气度有望在巨额投资的带动下提升。全省、全市经济从地震灾后的低谷中有力回升,并将继续受到灾后重建的拉动。从自身条件看,随着“双创”成果的逐步显现、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三产设施的兴建,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东南沿海产业转移高潮来临,我们发展的环境日益改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招商选资的渠道更加通畅。随着100万吨表外矿开发、谷田三期扩能等项目的建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随着攀航钛业钛材等项目的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打开,我们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

为此,我们既要充分估计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保持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正确认识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有效应对。

(二)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在计划安排上,总体把握“四个加快转变、五个更加注重”的原则。“四个加快转变”就是加快传统农业向近郊休闲旅游业转变、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由协助配合城市管理向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管理转变。“五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上取得新进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在改善民生、增进和谐上迈上新台阶;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建设,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生态文明上取得新成效;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统筹上迈出新步伐;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优化环境、完善制度、增强活力上力求新突破。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增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9%,第三产业增长13%,区属经济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财政收入增长8%。

——节能减排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以上。

——改善民生指标: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以上。

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强力推动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完善项目生成机制。紧紧围绕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来源,增加项目储备。加大财政对城市、园区、民生、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放大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领作用“引导项目”;以主导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为重点,积极面向国内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招项目”;为抢占产业前沿和制高点,把前期工作延伸到实验室,参与中试“抢项目”;立足区情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资源“开发项目”;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承接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灾后重建机遇,抢前抓早乘势而上,向国家和省市“争取项目”。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执行重点项目部门和区级领导责任制、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重点项目督办制。切实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的管理,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对重点工程和在建项目,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按期推进。对新开工项目,抓紧完成各项审批程序,落实开工前的各项建设条件,确保如期开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二)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和落实市区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新兴行业的发展,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切实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扩大就业承载能力,全年服务业吸纳新增就业不低于3000人。

不断提升消费业。(1)加快构筑新的高端时尚商圈。推进旧城改造,力争启动二街坊商业综合体、桃源街商住项目;加快新区拓展,推进炳三区商会大厦建设。促进连锁经营、特色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2)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引进一批名品名店,完成旅游产品特色街的打造,加快推进曼哈顿商业步行街和利川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二期、西海岸市场三期等专业市场建设,建成三星级屠宰场。(3)办好节庆活动,通过啤酒节、乡村旅游节、房博会等活动的开展,广聚人气商气,繁荣辖区市场。(4)以发展近郊休闲旅游业为重点,以阿署达至玉佛寺、弄弄沟至大黑山为主要景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近郊休闲旅游景点,适时开发沿江休闲项目。(5)推动龙江明珠、水木风华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6)把发展服务产业与发展服务事业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的产业化进程,力争启动体育公园、沙滩排球基地等项目建设。(7)深入推进“社区双进”和“万村千乡”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促进服务业从城市向农村快速渗透,逐步构建节点畅通、城乡相连、点片互动的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生产业。(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密地综合物流园、密地粮食物流中心、倮果战略装车点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攀西烟草物流中心、金利医药物流、汽车4S产业带、矿产品物料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实施。(2)抓好三大平台建设。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引进为重点,着力打造投融资服务平台;以阿里巴巴网站为核心,加快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服务带的建设为依托,努力形成制造与服务有机融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3)大力培育法律、会计、人才、科技咨询、信息技术等中介组织,努力建设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水平较高、竞争有力的区域性中介市场。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按照“做强传统、培植新兴、重点突破、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从传统向新兴转型、从做大向做强转轨、从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

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把支柱产业和现有骨干企业的稳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2)引导现有企业正视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3)加快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抓紧培育钒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下大力气抓好钢企100万吨表外矿、谷田三期、攀阳煤基还原铁、攀航钛材、顺腾碳化钛、久欣氮化钒等一批有利于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

抓好工业发展载体建设。(1)以建设生态环保型园区的理念为指导,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完成高梁坪园6.2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规划,力争通过华山园工业用地规划评审。(2)大幅提高园区建设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园区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拓展步伐,完成倮果三社搬迁、补偿、安置及项目入驻,分片启动流沙坡园开发,积极探索地企共建园区的新路子。(3)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园区管理,促进各类要素向园区有序集中,不断提升园区整体形象。

抓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1)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期投入机制,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动,逐步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提高项目单位面积投入强度和整体利用效率,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的准入和考核机制。立足于挖潜与开发,着力在盘活土地存量上下功夫,推动部分园区用地实现“零地增长”。(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钢铁研究院、学院部级钒钛新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钒钛制品检测检验中心等科研院所为依托,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园和中试基地,并适时引入风险创投机构,引导创新要素向园区集聚,全年力争建成1家工程技术中心,至少培育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促成3-5个项目关键技术突破并转化实施。支持地方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全年培育和发展市级专利试点企业2家,力争新增专利10件。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1)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科学设定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健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2)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汽车4S产业带、密地综合物流园、高梁坪园区拓展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和承载能力。(3)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结合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完成村六社、密地村二社、倮果三社村民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阿署达村、弄弄沟村、沙坝村二社等村民集中安置区建设,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4)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各类实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将新增社会事业投入向农村倾斜,在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适度发展特色农业。(1)优化种养植(殖)业结构。与近郊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重点抓好阿署达花香果园特色农业园、秦氏咖啡种植示范园、干热河谷人工动植物群落示范基地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双龙滩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盛唐生猪黄羊养殖基地建设,支持绿景公司Dm生物菌有机肥生产项目的实施,实现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2)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抓好咖啡深加工、禽蛋深加工、果品深加工等项目,逐步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弄弄沟小流域治理。建成弄弄沟村、阿署达水保牌坊至机场路口道路,启动阿署达至玉佛寺公路建设,全面完成龙岗水库加坝扩容。

(五)夯实民生之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着力改善民生民本。(1)加大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建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现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迈进。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进程,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贯彻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积极实施灾害应急救助,深入开展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帮扶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全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建设。(3)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推进就业促进、社区建设、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十大惠民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1)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学校灾后重建方案》,稳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确保两年内全部完成学校灾后重建,努力争创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区县第一。(2)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启动区、镇、农村(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3)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设。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完成银江镇卫生院迁建,力争将妇幼保健站建成国家一级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严防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积极推进健康教育、五小行业及食品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4)统筹推动其他各项事业。深化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强化人口与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继续做好审计、物价、妇女儿童、交管、档案、民族、保密、“双拥”等工作。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1)完善社会政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公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2)切实加强工作,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置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保障社会和谐安定。(3)建立健全城市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抓住源头、聚焦重点、完善机制,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共建美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有力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将灾后重建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从灾情实际出发,优先和重点抓好农房、学校等受损较重区域的恢复重建,并通过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合理调整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布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7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3月31日)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书记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由衷的欢迎!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指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全县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9.1%(达4.36亿元)、28.2%(达1.88亿元)和12.6%(达1545万元)。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果沙棘标准化园区管护面积达到6000亩,租赁了九三荣军农场沙棘基地和加工车间,加工产值突破500万元;二门山水库并网发电、联凯大豆建成达产,结束了我县没有水电站和年加工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的历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达1200万元),为近五年来的最高增幅;胜山要塞景区顺利开园。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和向上争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2亿元),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实现翻番(达1.6亿美元)。全县总财力达到3.2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获批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园区也被命名为省级中小企业加工园区。全力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建设,全部自筹投入3650万元、历时十年城区的道路改造工程圆满结束。孙正线通乡公路(我县最后一条通乡砂石路)硬化、县医院综合楼、县体育馆开工建设,城市人民广场、县一小教学楼、民族中学宿舍楼、农村敬老院和新建、改建的2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相继投入使用。全年内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森林火灾。

,为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切实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市四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我县确定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力推进沙棘立县、牧业强县、工业富县战略,做大工业经济,做强农林经济,做新外经贸和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年力争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2.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达到1850万元。

今年1-3月份,我县咬定目标不放松,紧盯进度,狠抓落实,经济发展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599万元,同比增长18.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29万元,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12万元,同比增长200%。

下面,我就此次检查所涉及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做以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备春耕生产和农业工作情况

今年,我县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导致“重豆轻经济作物”的思想明显抬头,为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投入和成本明显增加,仅生产资料一项支出,全县农民要较去年多支出3600万元,春耕生产的资金压力增大,农民增收困难。第三,我县农业总体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很差,还属于“靠天吃饭”,今年春季干旱已成定局,必须提前落实好抗灾夺丰收的各项措施。针对今年农业的发展形势,我县农业工作总的想法“创新抓农林业,集中力量抓破题”,重点在备耕生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配套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一)抓好备春耕生产工作。坚持早安排、早动手,加强了春耕生产准备工作。一是积极筹措生产资金和物资。今年,春耕生产预计需要资金1.9亿元,化肥1.6万吨、种子1.5万吨、柴油1.9万吨。目前,已筹措春耕资金1.9亿元(其中:贷款1亿元,农民自筹4800万元,发放各种补贴4000万元,县乡村党员干部帮助筹措200万元)。种子、化肥均己备齐,柴油调配计划己经安排妥当,各种物资正在陆续下摆,今年的备春耕生产资金、物资比较充足。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了标准化秋翻整地,兑现了财政补贴政策,完成秋整地面积达到42.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2%。实施了农机具标准化检修,已经完成机具检修14000台(套),检修率达90%以上,4月5日前检修工作可全部结束。实施了标准化科技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72班次,培训乡村干部700人(次)、农民1.3万人(次)。三是妥善安排贫困户和重灾户的备春耕生产。组织县、乡、村党员干部采取“一包一”、“一帮一”结对子等措施,确保让贫困户种上地、种好地。截止目前,已经为近320户贫困户解决生产资金200万元、籽种5万斤。同时,对多年种地入不抵出的困难户,积极引导把土地向农机合作社和种地大户流转,开展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四是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措施。提前制定完善了抗春旱、防霜冻、防病虫害等应急预案;安排落实资金150万元,计划新打抗旱井350眼,新添抗旱设备400台(套),全县抗旱控制面积将达22万亩。积极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检修增雨设备4套,准备增雨火箭弹150发、增雨炮弹1000余发。同时,研究落实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群众开展抗灾自救。

(二)加快推

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种植。,全县绿色、特色作物种植面积18万亩。今年,我县调整种植业结构突出“五增一稳”,即增加小麦、马铃薯、玉米、亚麻、北药的种植面积,稳定大豆的种植面积,力争小麦达到11万亩、马铃薯达到8万亩、玉米达到2万亩、亚麻达到3万亩、北药达到5000亩,大豆稳定在60万亩,绿色、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3以上。二是切实做大林产经济。当前,林产经济“大资源、小产业”的问题很突出。在抓好大果沙棘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县将严格兑现鼓励林产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发展人参五味子、花楸果等北药种植、浆果栽植等林产项目,完成300亩返魂草种植基地、300亩五味子栽培基地等基地建设,力争全县北药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充分利用林木、林下资源,积极推进木制品加工项目和山野菜采集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联工作。围绕发展生态旅游、山泉水开发、休闲渡假等研究一批多种经营项目。今年,力争林业产值实现5000万元,占农业比重的20%。三是切实做强畜牧经济。,全县大鹅、牛、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0.8万只、3.6万头和15.9万只,獭兔存栏达到3万只。今年,我县将主攻以大鹅为主的特色养殖,加快发展牛、羊等常规养殖,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和专业养殖,重点建设5个万只鹅、10个千头牛和20个千只羊养殖小区,力争大鹅、牛、山绵羊和獭兔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0万只、4.1万头、19万只和30万只。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900万元,同比增长15%。四是切实加快发展“打工经济”。重点突出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分二期投资1336万元,异地新建占地4万平方米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彻底解决农民工培训无场所的问题。加快农村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县劳转办等职能部门多渠道与用工单位开展对接,辟建稳定的劳务用工基地。加强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的顾虑。今年,力争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实现劳务收入2500万元。(三)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扩大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今年,我县把集中连片种植、实施标准化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依托农机合作社,引导外出打工和耕地较少农户流转土地;采取定价承包、产量保底、代耕代种、利分红的方式,吸纳农户将耕地交由农机合社统一经营。今天上午,我们看的沿江乡大桦林子村1个农机合作社签订协议的连片种植面积就达到400公顷,并可以达到统一种子、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的要求。今年,我县将建设3个百垧以上的土地规模经营示范区,土地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将达到3.2万亩,同比增长倍。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组织相关部门先后多次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开展争取和对接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逊别拉河、腰屯涝区、茅兰涝区等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黑土区治理工程和沿江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在己有8个农机合作社的基础上,新组建8个农机合作社,届时可覆盖全县60万亩耕地的作业。今年,我县将继续实施秋深松整地奖励政策,力争全县秋深松整地面积达到50万亩。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投资5000万元,完成孙正线、腰群线通乡路和84.4公里的通村路建设,实现水泥路乡乡通。三是加快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采取政府投入一块、项目支持一块的方式,建立13个总面积65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农林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发挥做给农民看、让农民学者干的作用。并结合我县实际,搞一些解决大豆重迎茬、农药残留等问题的科研。

(四)研究推进农村相关配套改革。一是研究推进县直涉农部门和各乡镇及服务站所改革。强化服务职能,实施服务绩效考核的办法,以农民的满意程度,定经费、定工资和定编制,切实打破“大锅饭。二是研究推进林业内部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林业内部责任机制,组建股份制经营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激活林业发展的动力;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林权改革政策,积极研究发包林下使用权、集体林经营权发包等方式,发挥森林的效益。三是研究推进农村投入机制的改革。重点做好财政项目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和帮建资金的协调整合,捆绑投入,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采取储蓄支持等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资金投放领域,向县里重点产业投放,解决金融机构单一投放种植业风险过大的问题,增强重点产业发展的动力。四是创新小城镇建设和农村茅草房改造的推进机制。采取对乡镇适当放权,小城镇建设资金支持捆绑使用、重点倾斜等措施,重点推进辰清、沿江乡的小城镇建设;实施建材补贴、宅基地审批优先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农村茅草房和危房改造,建设中心村镇。

二、春防工作情况

今年我县的春防形势不容,面临的任务和压力仍然不小。一方面,随着大豆、山野菜价格的上涨,农民私自烧荒开荒、拱地头子的现象必然有所发生,入山采集人员增多,势必会增大管防的难度,增加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农林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极易引发非正常的火警火情。第三,虽然近期下了几场雪,减轻了森防的压力,但是影响的时间不会太长,春旱已成定局,后期森防形势非常严峻。更为严重的是,这次降雪过程,可能导致一些干部产生麻痹、松懈的思想,对防火工作非常不利。今年又是奥运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省、市对今年春防工作要求很高。为此,我们要实现“尽量不着火,确保不着大火”的既定工作目标,压力和困难不小,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管严防,落实责任,确保春防不出现大的问题。

(一)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落实落靠责任。进入月份以来,我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和春防工作会,对春季森防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并针对解决春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召开了乡镇、林场、村屯干部群众参加的春防座谈会,查找隐患和薄弱环节,完善整改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针对抓好春防责任落实,实行了三级包保责任制,完善县四大班子成员包乡、县直部门包村、乡村干部包户制度,采取了包山与包人相结合的包保措施,对山头、草塘、地营子、放牧点划片分管,责任到场、到村、到人。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乡镇党政领导、林业局局长、林场场长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

(二)突出重点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切实抓好火源管理。切实加强了重点人管理,采取党员干部包村民、老师包学生、雇主包雇工等措施办法,落实了对特殊人群、入山采集人员和入山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办法;全县设立临时、固定森林防火检查站47个,各乡镇、林场组织与全县216个作业点、地营子、放牧点,重新签订了防火

合同,收取了防火抵押金,特别是对林区腹地的地营子、放牧点落实专人重点看护。切实加强了重点部位管理,突出了乡与乡的交错区、县与县的交错区、乡与场交错区、深山林区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完善了与周边农场、乡与乡的联防联扑责任制;加大“四清”工作力度,对重点火险区域实行拉网式排查,对闲、散、杂人员及不符合防火要求的作业点、地营子坚决清除出山;在林农交错区、林牧交错区落实了托管责任制,今年全县托管面积达到了10万公顷。切实加强了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管理,对点烧防火线、烧荒、烧秸稞等野外防火重点环节,采取了教育引导与打击处罚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广播电视、入户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活动,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同时,要求公安机关、林业等部门严历查处私点乱烧用火行为。针对清明祭扫、“五一”长假、山野菜采集高峰期等重点时段,我们将采取县乡村干部蹲坑守护、设卡检查、入山登记、逐人鉴订保证书的形式,加强对入山人员的管理。(三)全力以赴做好扑救准备工作,努力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加强了扑火队伍建设,我县现有森警部队1支140人,地方专业扑火队1支100人,林场半专业扑火队13支195人,县直机关和乡镇应急快速扑火队12支365人,并在每个村屯成立了基干扑火队。加强了后勤建设,全县配备灭火机135台、对讲机75部、台式机48部、防火车辆36台,设了望塔12座,现均处于工作状态,了望塔已经上人工作。切实加强了林火预测、预报建设,落实了火情火警报告制度,切实做早准备,早发现,早报告。坚持做到靠前布防,加强了向阳前指和重点火险区域的部署,人员集结和设备准备己全部完成,现已经驻防到位。建立了扑火协作机制,一旦发生火情火警,由县森防指统一调配周边全部扑火队,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严明了扑火纪律,县委明确要求扑火必须做到快速反应,重拳出击,坚持“小火按照大火打、扑火力量投放就多不就少”的原则,扑灭火情必须做到“小火不超1小时、大火坚决不能过夜”。

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年初以来,我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资金、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一方面,领导带头,实行全民招商。县四大班子领导充分利用学习、考察、会议等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加强与大公司、大企业联系,推介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优惠政策。同时,实行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重奖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主动出击,积极组团招商。利用春节后、春防前的有利时段,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成立招商小分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对沙棘开发、石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发展项目的招商活动。第三,利用媒介,切实做好以商招商。积极发挥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的媒介作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并通过现有企业的示范作用吸纳更多的企业到我县投资。今年,我县己签订达成合作协议16项,协议金额3.7亿元,现己到位资金1370万元,同比增长37%。下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8

二、发展优势

一是发展提速,历史机遇好。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位一体,四区同城的发展战略,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卢村,卢村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清方村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出建设美好家园,为美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的口号,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为加快发展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声势,奠定了基础。

三是生态优越,发展潜力大。清方村依山临水,生态良好,2008年创成省级生态村。市委副秘书长詹长春来村调研时,深有感触地说,清方,真正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辖区画屏山(垮皮山)已由县旅游办征用,待开发,画屏山风光被县政府门户网站采用为首页背景,成为广德宣传名片之一。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水源保护压力大。清方村处于水库库尾,地处XX县水源保护区,保护水源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尚未做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旅游辐射作用尚未发挥,短期内效益不明显,良好的生态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

二是传统林业效益低。传统的一家一户粗放式经营,成本高,产出低,群众林业收入总体偏小;农村人才技术缺乏,外出务工人员多,致富能手带动农村发展少;林业生产中,毛竹是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群众对发展经果林,苗木花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受人均山场面积偏少,山多地少和市场风险等制约,林业集约化经营难以推广;由于生态环境好,植被覆盖高,荒山面积少,新增林业面积的潜力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生产基础条件差。由于清方村部分民居处在淹没区,卢村水库蓄水,水位上升,部分村组道路被淹没,山货不能下山,生产生活不便,由于资金的缺乏,部分道路年年坏,年年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愿望比较迫切。

四、初步设想

一个口号即打造生态清方,全面建成小康的口号。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三个工程即建成一座桥梁,两条道路,分别是红庙村民组水毁桥梁重建工程,关塘村民组水库淹没道路提升工程和竹坞里山场道路建设工程。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三个工程,千方百计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稳步改善群众生产基础条件。

五、基层的几点期望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上级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基层对农村发展有以下几点期望。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经济林业发展进行扶持;加强金融机构对接,解决经济发展贷款难的问题;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扶持培育林业发展示范基地;整合涉农资金,完善山场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群众投资兴业的热情。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9

省局:

今年以来,我局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作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以“量”促“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量”惠“民”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能源计量建设,助力企业节能减排。一是组织用能单位计量管理人员培训。为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组织举办了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的83名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及26名能源计量服务队人员组织了系统培训。培训班学习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等法规文件,详细介绍了能源计量审查的方法,提高了用能单位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监管。加大对能源计量器具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涉能源计量器具精准可靠。部署开展了对水表、电能表、燃气表、热能表等能源计量器具制造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抽查。三是按计划推进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按照“十三五”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计划,今年全市完成25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篇10

一、招商引资工作

(一)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今年截至月份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个,其中:区内项目个(续建项目个),占总项目的%;区外项目个(续建项目个),已完成到位资金万元,到位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招商引资企业岗位实现就业人。

(二)招商引资1亿以上项目

县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到位资金万元,该项目今年月签订项目合同书,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年投入正式生产。

(三)年招商引资项目储备情况

储备项目:

县年招商引资储备项目共有个,其中:区内项目个,占总项目的%;区外项目个,已签约待落地项目个,年计划投资万元。

三、外贸工作

(一)外贸进出口指标完成情况:

县正常运行的外贸企业共有家,截至年月,家企业完成进出口额万美元,(即:有限公司万美元;公司万美元;限责任公司万美元;公司万美元;有限公司万美元;新,完成全年目标计划的%。

外贸企业出口产品主要为、,出口的国家有、等,预计年全年外贸进出口额将达到万美元以上。

(二)拨付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资金情况:

今年月局、局拨付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资金万元,县已制定资金分配方案,目前已发放万元。

四、电商工作

今年截至月日,县累计建设个站点,年新建个电商网点,全县个乡、个行政村已全覆盖电商网点。其中:个站点完成“智慧乡村”软件安装注册,安装率达到%。

五、工作亮点

年县通过招商引资、以商招商等举措,先后落地假发制品企业家,年还将落地家企业,已形成以为主导的产业。年月单是出口额就达到万美元,预计月假发制品还将出口余万美元。

六、存在的问题

1、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资金还有万元没有拨付(分析原因:相关企业还未将资料准备齐全,导致资金还未拨付)。

2、“智慧乡村”app软件安装进度相对滞后(分析原因:一是县电商网点多且分布较广,二是新旧电商运营企业工作交接开展还不到位)。

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