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3:56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1

暗示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的。暗示法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自创立以来就引起激烈的争论。本文就暗示法的心理基础进行探讨,以此评析暗示法的价值所在。

二、暗示法简介

暗示法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高效学习。其创立者罗扎诺夫还进一步针对以往教育中所存在的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的做法,提出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心理、生理规律的三个原则:第一,学习活动应由整个大脑组织参与;第二,教学中的分析与综合应同时进行;第三,学习者的意识过程和超意识过程应同时地、不可分割地进行。暗示法总的说来就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心理生理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暗示法的心理学基础

1.暗示的概念

暗示,《心理学大辞典》上是这样描述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抵制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2.暗示的种类

暗示按其对人的身心的影响作用不同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顾名思义,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作用的暗示,称为积极暗示;对人的身心产生消极作用的暗示,就称为消极暗示。俄国著名学者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现象,是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暗示也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暗示。他暗示是指将某种观念给被暗示者;自我暗示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是相互伴随的,积极性的自我暗示和消极性的自我暗示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3.暗示的作用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这间房子的下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当心理学家再次问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的时候,没人回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了一次实验,这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罗森塔尔效应成功的原因何在,即空话是怎么变成事实的呢?分析起来,只能是暗示产生了神奇的力量。教师把心理觉察当作权威,接受了心理学家的暗示,从而对被指定的学生产了深切的期待,期待他们“将在学业上有很大进步”“他们将表现出智力上的成熟”。教师接受暗示后,态度和行为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他们的改变也影响到学生,学生更多地接受肯定的评价,于是,他们的自我暗示发生作用,暗示自己朝着老师指定的方向努力,因此,预言也就变成了现实。

4.人为何容易接受暗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人很容易接受暗示,为什么呢?关于“自我”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的论文指出: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自我”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作出的。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但是,外来影响空间的存在,以及易受暗示的机会,只是暗示成功的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条件,也是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受暗示者必须存在着对外来的暗示的自卑,即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应该向其讨教,自己必须接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作用,在本质上,就是用自己认为比自己强的别人的指挥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

5.课堂上暗示法是怎么进行成功的心理暗示的

第一,权威的教师形象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心理暗示的实施者,必须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另外,心理暗示要在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和维持与学生融洽协调、相互依赖的关系。

暗示法里讲到两个概念:威信和稚化。威信是指教师的威信和信息来源的威信;稚化指把学习者看作是小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像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由教师组织他们参与各种对话、游戏、唱歌、体育;扮演各种角色,形成轻松愉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气氛,使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自信和自发性。教师威信对形成稚化的气氛又起重要作用,而威信与稚化结合,再加上音乐的运用,就形成了一种在放松和平静中全神贯注的心理状态,学生对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信息会全心全意地去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乔治·罗扎诺夫经过长期探索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出现于“心跳、呼吸频率和脑波流畅的同步之时”,此时身体是放松的,而头脑的注意力却是非常集中的,并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信息。暗示法对课堂环境的布置有特殊要求,把教学环境作为间接教材的一部分。要求教室有可调节的柔和光线、有播放音乐的设备,墙上贴有目的语国家美丽的图片,舒适的软椅排成半圆形,甚至可以用沙发、地毯和床来代替课桌椅。

第三,充分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习者多表扬、肯定,少纠正错误,错误由教师正面示范,让学习者自己改正。没有强制性的课外作业,更不要给学习者考试的压力,以免造成紧张的心理。鼓励学生大胆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第四,在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充分发挥潜力的情况下,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暗示教学法大纲所规定的语言材料比一般第二语言教学法要多出好几倍。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结语

暗示法是在功能主义语言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与其他也是在人本主义影响下出现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比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自然法等。暗示法从学习者心理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从而把心理因素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在大放异彩的同时也受到了猛烈的争议。它大力提倡学习环境的舒适,课堂环境的轻松愉快,但过于强调也有很大的弊端。试问,语言学习中能完全排除焦虑和紧张吗?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把心理生理因素放在一定的位置,给予它们足够的重视,来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5.

[2]白洁,马惠霞.对暗示的心理学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

[3]陈平.心理暗示的影响有多大?[J].心理导航.

[4]董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心理分析及应用[J].阴山学刊,2004.5.

[5]纪筠.试探塔尔效应.心理万花筒[J].心理百花园.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老年护理;心理卫生

老年人的易受暗示性较强,有研究显示对老年癌症病人实施暗示性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及降低疼痛程度〔2〕,但也有文献报道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接受整体暗示的程度越低〔3〕。本研究观察了老年人受暗示性的高低,并将积极心理暗示应用于老年护理工作中,观察其对于老年心理卫生状况的改善程度。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受暗示性测量的对象选择:在本市某社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对照组(青年组)59人,男29人,女30人,平均(21.33±1.79)岁;试验组(老年组)57人,男28人,女29人,平均(70.02±5.14)岁。积极心理暗示检查的对象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某老年公寓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排除有老年痴呆等精神心理疾病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半年观察时间过后,对照组有29人因疾病、死亡、中途离开等原因而中止护理,试验组有30人终止护理,符合时间要求的试验组50人、对照组51人,试验前两组年龄(t=1.046,p=0.30)、性别(χ2=2.773,p=0.50)等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1.2.1受暗示性测量方法参考詹启生〔4〕的受暗示性测量方法,具体步骤:有2个直径皆为10mm的小钢球,让被试用手触摸,并问:“你觉得哪一个小钢球更大?”。此试验在一个自制测试箱里进行,以确保被试看不到被摸物体。本测验共8项内容,按照标准指导语进行测量。计分方法:判断一样、不变的为0分;判断出有差异的为2分;不肯定的(包括在相等与不同之间反复多次仍不肯定的)为1分。总分范围为0~14分。

1.2.2护理人员培训具体内容如下:①语言暗示:护理人员掌握积极暗示性语言的应用技巧是提高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可以使患者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鼓励、保证、正向的评价,欣赏并赞美老人的精神风貌、衣着等点滴变化。禁止在老人面前谈论其他老人的病情恶化或死亡等事件,同时使用安慰诱导性语言,言语中给予老人安慰和希望。②体态暗示:工作时应对自如,节奏有序,给老人以沉稳的感觉。③表情暗示:表情自然,与老人的病情和感受相适应,适时地以微笑面对老人。④环境暗示:创造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其他老人有不良情况发生(如患重病或病情恶化)时,要及时避开对老人的影响。⑤操作技能暗示:护理人员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以上暗示的技巧,娴熟的操作技术同样能给予老人暗示作用。操作时动作轻柔、协调、灵巧、有条有理,操作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动作熟练,手疾眼快,干净利落。

1.2.3实施过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护理要求常规给老年人实施生活护理和必要的医疗护理。试验组除接受以上传统护理方法外同时给予积极心理暗示。

1.2.4检测项目试验前及实施积极心理暗示后6个月对所有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5〕进行测量。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受暗示性测量的结果青年人平均暗示性得分8.72±3.25,老年人为10.05±2.60,表明老年人的受暗示性高于青年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p=0.017)。

2.2积极心理暗示的检查结果实验前两组SCL90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精神病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0.125、0.212、0.411、0.405、0.423、0.720、0.633、0.984、0.762,均p>0.05)。实施积极心理暗示护理6个月后试验组老年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明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年人接受治疗的态度更加合作、精神状态更加良好。表1各组护理6个月后SCL90因子分的比较(x±s)

3讨论

暗示疗法是通过给患者积极暗示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6〕。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受暗示性更高,老年人在生活中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把暗示与人格、社会等联系起来讨论〔7〕。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不管是护理人员的解释、鼓励、安慰或保证,还是环境的适宜性,对于患者来说都具有暗示的意义,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尤其是心理易感性和心理依赖性较明显的人,积极心理暗示的效果更好〔8〕。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有经验的护士会巧妙地运用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但没有将其系统化。本研究中将积极心理暗示系统地、有计划地运用到老年护理中,结果显示对老年人实施积极地心理暗示能够显著地减轻老年人躯体和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症状。从心理机制上讲,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更容易对老年人造成心理暗示,通过积极心理暗示,使老人认可了有利于自身康复的身心状态,减轻其焦虑等负性情绪,调节行为与生理功能,达到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人接受的暗示都是双向,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暗示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不经意间(如护理人员看到弄脏的物品皱了一下眉等)对老人造成了负性的心理暗示,表面上是很小的事情,实际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老年护理工作者应该了解有关暗示的作用,掌握积极暗示的技巧,给老人以积极地心理暗示,同时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780.

2李琼.暗示性心理护理在老年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73.

3吴绍兰,杨永信,高丕艳,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暗示性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9):810.

4詹启生.大学生受暗示性的测量及其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1634,7.

5张壮志.暗示在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性〔J〕.临床护理,2007;23:231.

6谢丽娟.暗示性心理护理减轻输液患者的心理性疼痛〔J〕.中国民康医学,2007;9:782.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3

[关键词]暗示;学生;日常管理;作用;分析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的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之中了。教师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学生适时的发现自己所期待的行为,之后,学生按照教师所给予的心理暗示做出符合教师希望和期待的行为,实践证明,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心理暗示的基本内涵和分类

心理暗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方法,主要是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表情、语言、身体姿势以及情境等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一定的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某种态度或观点;亦或者按照暗示者的要求采取行动的一种交流方式。在高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所谓的心理暗示则主要是指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掌握心理暗示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巧妙的处理自己在学生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自我暗示管理的工作方式。

根据心理暗示所起作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积极的心理暗示,主要是指对于增加人的勇气、信心、胆量等有正面的帮助的,能够增进正确行为和效果的心理暗示。而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相反的便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了,它可以侵蚀人的力量、打击人的自信心、使人产生抑郁、气馁等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抑制正确行为和效果的心理暗示。

根据心理暗示行为发生主体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其划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两种。所谓的自我暗示就是指自己在接受了某种建议或者观点之后,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自己的意志和情绪产生重要作用的一种暗示。而他人暗示则是指人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交往对象令自己的意志和情绪产生重要作用的一种暗示。

根据暗示者的目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心理暗示划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根据暗示双方的关系和接触程度,我们还可以将其划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根据心理暗示的手段,我们还可以将其划分为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等等。

二、心理暗示的主要作用与适用性

谈到心理暗示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直接冲突,旁敲侧击的解决问题;第二,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有助于更加婉转的解答学生的困惑、促进其心理健康;第三,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道德的内化以及人格的养成,更有助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心理暗示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所具有的适用性。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们身体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然而,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尚未成熟、略显稚嫩。高中时代的他们由于受到家长过多的负面评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所以,辅导员在教育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发觉自己的潜力并不断获得正确的评价。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适用性。

其次,大学阶段教育的需要决定了心理暗示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所具有的适用性。大学教育的对象不再是没有主见的中小学生,而是有思想、有需要、有理想的成年人。所以,在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仍然采用说教或者责骂的教育方式,不仅很难让其改正缺点、正视错误,反而有可能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消极的自我评价,致使其更加的颓废。所以,大学辅导员们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该经常采用温和的心理暗示法,以平等的方式走进学生,更加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暗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有效实现的途径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幽默讽喻的方式来暗示学生、解决问题。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曾经明确指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也是最经典的条件反射。由此可见,教育学生不是只有说教这一种常用的方式而已。作为高校中的辅导员,面对的是那些已经成年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均相对成熟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教育更加不能够强硬、直白,而是应该通过作比喻、打比方、换位体验、幽默笑话等方式来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悟出这其中的道理,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产生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积极的暗示学生、实现教育目的。对比法是实现积极心理暗示的重要方式,对于让学生增强自信、了解自身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孰优孰劣只要一经比较,便不言自明了。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可以采用暗示的教学方法将其与其他学生作对比,并通过此对比所产生的反差来教育学生,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不断进步。在作对比的时候辅导员一定要注意对比的恰当,不能够因为对比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自信心。

第三,神态表情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暗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有关的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神态表情是其心灵和内在情感的最直接体现,所以,高校的辅导员们可以充分的运用神态表情的重要作用给学生以积极暗示。在学生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辅导员应该向学生投去安慰、鼓励、的目光,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信心和决心;而在学生取得成绩、拥有成功的时候,辅导员应该向学生投去肯定、赞赏、赞许的目光,让学生充分的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快乐。饱含深情、充满关爱的神态表情不仅是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动力,而且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第四,榜样示范法是教师教育学生、达到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众所周知,榜样的魅力是无穷的、榜样的作用是重大的。在当今的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们对辅导员异常敬佩、十分尊重。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种辅导员工作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信任和敬仰。自古就有“名师出高徒”之说,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想要更好的教育学生,让其拥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那么,其本身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和楷模。所以,大学辅导员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就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应该特别注意建立自己在学生之中的威望、树立并积极维护自己的威信,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第五,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运用自我暗示法,以促进教育的有效性。大学辅导员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暗示法,并通过自我暗示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充分的体现了自我暗示法的重要作用。从前有两个程度差不多的秀才进京赶考,却在路上遇见了一支要出殡的队伍,其中的一个秀才心情顿时一落千丈,并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而且在考试的过程中还一直被棺材的事情所影响,结果名落孙山;而另外的一名秀才看见出殡的队伍和棺材,则认为“棺材”一“官财”,是好兆头,由于其积极的心理暗示,致使其在考试过程中超长发挥,金榜题名。从上述的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暗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辅导员应该恰当的引导学生认识、掌握自我暗示法,并通过自我暗示法不断树立自己的自信心,为自己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4

一、明示性方法的特点

一是直接性。明示性方法强调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说教,教育主体直接指导教育客体的思想与行为。

二是强制性。教育内容是教育客体所必须要接受的。在要求教育客体接受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反复的说教、灌输来进行强化,以惩戒作为后盾。因此,明示性方法具有强制性,即不可违逆性的特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暗示性方法的内涵及必要性

(一)暗示性方法的内涵。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渗透性和自动性,通过人的直觉、情感和无意识作用直接渗透进入人的心理圈,快捷而灵活。

(二)暗示性方法的必要性。随着人的自主性加强,各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呈现多元化,人们往往对于反复的说教产生反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工作方法和生硬、强制性的灌输方法,不断增强教育的民主性,避免教育的强制性,研究协商、沟通、讨论、评议、自我批评的具体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和参与的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明示性与暗示性的统一

(一)明示性方法与暗示性方法存在的必要性。教育的明示方法是教育主体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正面理论传授的方法,主要以系统理论讲授为主。如果放弃了方法的明示性,那么大规模地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就变为不可能。

(二)明示性方法与暗示性方法互补。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和观念层面的交流活动,人的内在因素是根本因素,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主体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交流,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同,缺乏实现外在要求与内在动力统一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了解和激励也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明示性方法存在的这种简单化倾向,正是暗示性方法所能弥补的。

(三)明示性方法与暗示性方法的统一。明示性带有规范性与强制性,容易与教育客体产生思想的冲突;而暗示性带有引导性和渗透性,往往更容易与教育客体的思想和心理产生和谐。亦明亦暗、忽明忽暗,无疑更符合教育客体接受的心理要求从接受。的心理愉悦性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暗示性与明示性的统一也是教育客体的审美要求。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5

[关键词]心理暗示小学语文教学学生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法,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行为的主体,对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和掌握学习方法起到主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是具体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这一特定领域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语文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同时,运用心理活动规律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学生分别朗读同一首诗。在朗读之前,心理学家告诉第一组学生这是著名诗人的诗,相反,对第二组则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记忆率为57.50%,第二组学生的记忆率则为32.15%。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简单几句话语的差别会对结果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实,这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因此,注重心理调控,优化语文教学,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效益最大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更应该是研究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自然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每个人都会接受不同方式的心理暗示,尤其依赖性较强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由于心理暗示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心理暗示的应用原理,更应该积极的将其应用到课堂及课后实践中,上述实验便是最佳例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而且可以达到快速、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二、心理暗示的种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暗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教育方面考虑,心理暗示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物的暗示和人的暗示。顾名思义,由情境和事物联系起来的暗示称为物的暗示。如进考场前看到考场教室便会紧张。人的暗示则是指由人的自身因素所引起的暗示,主要包括语言暗示、表情暗示和行为暗示等。人的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多,如每天课堂上安排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大声朗读课文,可以提高学生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这里运用的就是语言暗示。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老师都报以满意的微笑,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是运用的表情暗示。班级每学期通过选举选出语文课代表,树立学科榜样,增加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同样运用的是心理暗示中的行为暗示,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把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利用一些心理语言说服自己去接受某种理念或境遇,使得自身情绪与意志发生改变。考场上许多学生会出现怯场现象,这是由于这部分学生考前头脑中反复给自己灌输“考不好该怎么办”、“我复习的还不够充分”等负面信息,最终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这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考前应该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放心吧,这次题很简单”等语言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暗示。他人暗示是指暗示内容源于他人,但却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如语文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打哈欠,其他同学看到也会跟着打哈欠等,教师可应用语言(如突然提高讲课声音)或行为(立刻中断讲课)暗示等及时阻止该现象的扩大影响。

三、应用心理暗示时的注意事项

1.心理暗示的语言要积极。由于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可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如考前用积极语言引导学生从“担忧、害怕”考试心理过渡到“我不怕,我能行”的考场心理;学生在课堂答错问题时,应用积极语言引导学生重新整理答题思路,给出正确答案。

2.心理暗示的语言或行为需要反复加强。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大脑好比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的有意识的心理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潜藏在水面下的绝大部分是人的无意识的心理,即潜意识。利用好学生的这部分潜意识,可以说,任何学生都有取之不竭的潜力。但学生良好的潜意识不会在经过一两次心理暗示后便形成,它需要教师对其不断的用语言或行为进行强化,直至达到预期目标。

3.暗示应具有艺术性和生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要力求配以适当的生动的艺术形式,如适当增加趣味性的小故事,朗读课文时为每个学生配以角色等,借助于各种角色、节奏和形式,通过非理性直觉,使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培养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意向。此外,较为含蓄的暗示能取得更好的暗示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用命令语气要求学生,尤其对不配合的学生,若能用含蓄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将能获得更好的暗示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暗示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并将其应用到课堂及课后教学实践中,理解并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习能力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心理及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等,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才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邹明.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的作用.教育科研论坛,2007,(03):58-59.

[2]谢莹.谈心理暗示.教育艺术,2006,(11):68-69.

[3]刘淑韫.浅谈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化学教学,2003,(1):34-35.

[4]杨倩.略论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心理暗示.学术交流,2000,(5):150-151.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6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传统的教学中只要求老师讲解的清晰、示范动作规范,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而忽略了一个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即心理暗示。本文对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依据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条件、形式、特点以及应用心理暗示的时机,最后给出了体育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的注意事项,希望这些能为体育教学中更好地使用心理暗示提供帮助。

体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而传统的教学中只要求老师讲解的清晰、示范动作规范,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而忽略了一个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即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注重技术训练、素质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严格,却忽略了练习的活泼性、启发性,尤其缺少了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训练,形成教学单调枯燥缺少活性的局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一、暗示理论分析

1.暗示的概念

暗示(suggestion)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在心理状态或行为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无需实施者说理论证,而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接受者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这种过程可由人施受,也可由环境施受。

2.暗示教学的理论依据

奥地利舒尔茨教授临床观察发现,词语有使肌肉放松的奇妙作用。这是因为词可以指代一切客观刺激,成为他们的信号。舒尔茨把这种词语作用称为“暗示”。暗示可以由别人发出也可以由自己发出。暗示是一种含蓄的、间接的,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方法,能使受教育者接受某种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形成一定的习惯。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激励的应用

1.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暗示的条件

在他人暗示中,暗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暗示者在被暗示者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暗示的实施者应具有较高的威望,要具有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教师做为心理暗示的实施者,必须严以律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从而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只有学生认为敬佩的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听话者才会去特别留意,并细想其中的某种所隐含表达的意思,达到一种暗示的作用。

2.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的形式

(1)行为暗示。体育课上我们常见个别学生随便讲话、小动作等。对此,如果教师总是大动肝火,严肃训斥,则会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这时,教师应暂停讲话、提高讲课声调,或者注视、手势示意、走近违反纪律的同学,用手轻拍肩膀,或借巡视辅导之便给予含蓄的提醒等等,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予以暗示,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用这些尊重学生人格的暗示手段,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良性的心理反应,甚至立即醒悟,达到知错、认错、改错的目的。

(2)假设暗示。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容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兴趣。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正确运用假设暗示,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一百一十米跨栏教学中,学生连续多次练习助跑、起跳和跨栏后,往往会对后面的练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学生助跑或起跳尤其是跨栏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增加一定的练习难度或假定一个要求达到的目标,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激发练习兴趣。

(3)示范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教师如果能够以优美的动作,让大家打开眼界,则无疑会激起同学体育学习的巨大兴趣。比如篮球教学中,体育老师如果能表演几个漂亮的扣篮,必然会让同学们大家赞赏,而在这种兴趣的鞭策下,学习的效果必然与兴趣低下的学习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转贴于

3.体育教学中心理暗示激励的特点

(1)开发性。心理暗示是通过激发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激活人脑接受教育的潜力,从而使人脑接受信息的潜能得以发挥。

(2)易接受性。心理暗示符合学生自尊独立性强的个性心理特点,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思想教育可接受性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不妥当的语言直接刺激学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愉悦性。心理暗示强调在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进行,使思想教育寓于快乐之中。

(4)多意义性。心理暗示对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必将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4.运用暗示的时机分析

暗示发生在以下情况下,才会取得特别的效果,包括:1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内容和要求不明确时;2教材难度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时;3学生产生疲劳,情绪低落时;4教材内容枯燥,学生无趣时;5技术动作完不成时。

三、体育教学中暗示的注意事项

1.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暗示情境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关键环节的重点和难点,恰到好处地设计出暗示的语言。暗示的教学运用。在暗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这样才使教学进展快、收益大。

2.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暗示

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可以应用一种暗示的模式的,学生在性别、兴趣、能力、体制以及气质方面客观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应用暗示时,一定要兼顾学生特点,通过心理暗示的方法,去发展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对有自卑感的学生,教师通过暗示使他们看到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优点和能力,增强信心以积极的姿态参加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联系;而对基本技术掌握很好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地让他们还要继续努力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和赞赏等。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时期,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实施至关重要。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教学中要全方位思考与设计教学环节,科学合理的运用暗示法教学,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机能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余勇,杜军.体育教学中的暗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07).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7

摘要心理作用在乒乓球比赛中起很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比赛的输赢。心理暗示能有效的调节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现。在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合理的运用有效的心理暗示来唤起自己的良好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自信心,为赢得比赛是胜利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乒乓球比赛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别人无意识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行动,或者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这一层面上说,人类时刻都生活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之中,所有的词汇和情境也都具有暗示作用。实践证明,通过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一、心理暗示的分类

(一)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直接暗示指有意识地向对方直截了当地发出信息,使其不加考虑地接受,以达到预期的反应为目的而不会引起反抗。间接暗示是向他人发出比较含蓄的信息,既不显明动机,也不指明意思,而是让受暗示者自己去理解暗示的内容,从而接受其暗示,这种暗示称为间接暗示。这种暗示往往含意深刻、委婉自然。

(二)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

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的暗示称为积极暗示;对人的心理行为和生理功能发生消极作用的暗示为消极暗示。

(三)物的暗示和人的暗示

由事物和情境提供线索的暗示称之为物的暗示。人的暗示就是指由人的自身因素引起的暗示,它主要分为语言暗示、表情暗示、行为暗示等等。

(四)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利用一些心理语言来说服自己去接受某种观念,使情绪与意志发生改变。他人暗示是指暗示内容来自于他人,但却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心理暗示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作用

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技术、战术的发挥受心理影响的因素较大,在一场比赛中甚至一个球的比赛中,复杂的心理活动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有些运动员技术虽好,赛前制订和赛时使用的技战术也正确,但在比赛中由于运动员个人情绪的变化,技术战术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最终导致比赛失利,因此心理作用在比赛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赛前的暗示作用

在运动员比赛前对其进行暗示。(1)人的暗示:教练和队友对即将上场比赛运动员的暗示。教练和队友可以从语言、表情和行为上暗示比赛运动员,让运动员放松身心、感受比赛和积极争取比赛的胜利。(2)积极暗示:教练和队友可以用语言和行动明确的向运动员表达他可以赢得胜利;同时运动员也可以积极暗示自己一定能打败对手取得胜利。比赛前的心理暗示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高涨,提高比赛的质量和效果。

(二)赛中的暗示作用

在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适当的心理暗示,可以纠正运动员的认知偏差、克服负面情绪、维持良好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保持自信心。在比赛中,由于周围环境、对手水平的发挥、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改善情绪,使运动员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自信心。同时,比赛中有针对性的引导暗示,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战术打法,以取得好成绩。

(三)赛后的暗示作用

运动员每次比赛后的心理定势会影响下一场比赛的心理状态,即比赛后的心理定势可以影响后续的操作表现。因此,比赛后的心理暗示对于整个比赛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自我暗示:“只要集中精力打比赛,比赛也没想想中那么难”。也可由教练员进行暗示:“你集中精力打比赛了,比赛会按着你的比赛节奏走,这样能比较顺利的拿下比赛”。这些比赛后的暗示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比赛情绪,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进而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

三、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一)多种暗示手段相结合

在乒乓球的比赛过程中,除了教练要适时的运用有效的暗示,也应教会运动员有效的运用自我暗示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暗示手段,使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有利于运动员的成长。

(二)应有鲜明的针对性使用暗示手段

运用暗示手段时应针对运动员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使用简明有效的方式达到改变运动员的情绪表现,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才能使运动员正确的动作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被弱化,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得以解决。

(三)采用积极的、肯定的方式

心理暗示时,避免使用消极意义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如在比赛中教练员应使用:“要积极主动、敢于上手”代替:“不要乱打”。运动员可以用“我我一定能赢”代替“我可能会输”。对于运动员每一次好的表现和成功,应积极给予赞许的微笑或点头予以肯定,而不是面无表情。

(四)改变和调节注意的指向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处于落后的状态时往往会有不良情绪,同时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不利的方面,这时教练员应及时使用暗示手段转变运动员的注意力,使其指向运动员的强项、对自己有有利的方面、特长或成功表现,这样会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而使情绪稳定,进而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五)强化成功点,弱化失败点

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难免会出现失误,教练员对于运动员每一次的失误和失败都应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以赞扬,这样可以使运动员对比赛始终充满自信和热情,才会在下一次的比赛中敢拼敢搏。但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要分析比较,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方法,而不是因为队员的一些失误进行训斥、指责,从而对运动员造成负面的情绪影响。

(六)注重过程性问题

在比赛的过程中,使用暗示手段时应注意过程性问题和现象,而不考虑结果性问题。暗示应是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进行的动作和比赛上,而非结果的输赢上。这样才能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球每一分的比赛上。

四、结论与建议

(一)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正确地运用暗示手段,通过改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可以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争取比赛的胜利。

(二)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首先确定影响心理状态的不良因素,有效运用暗示手段弱化不良因素,强化良好因素,从改变运动员的情绪状态,使运动员保持冷静的思维和拥有积极的比赛态度,使比赛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换。

(三)在乒乓球比赛过程中,运用心理暗示应采用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暗示,强化成功点,弱化失败点,应有鲜明的针对性,注重过程性问题,调节注意的指向。

总之,暗示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首先,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自己都要很好了解暗示的方式、方法和作用。其次,懂得合理有效及时的运用暗示的方法来改变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使比赛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8

果合理应用暗示疗法对癔症、失眠、恐惧症、疑病症等都有显著疗效。医生的威望、对病情的了解、患

者角色的持续时间及暗示疗法的时机掌握等因素对暗示疗法的效果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握

暗示疗法的适应证,并合理运用暗示疗法,可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暗示疗法;临床;应用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脑科医院(徐凤芹);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王荣华)本文所说的暗示疗法,是指

利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手段引导求治者的顺从,被动接受医生的意见,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的一种心

理治疗方法。

1暗示疗法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可分为他人暗示疗法和自我暗示疗法

11他人暗示疗法,即由施治者对求治者所施加的暗示。它主要是通过医生在求治者心目中的威望,把

某种观念暗示给求治者,从而增进和改善人的心理状态,调节人的行为与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12自我暗示疗法,即由求治者通过自己的认知、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以调节和改善身心状态

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疗法的对象是一些无器质性病变或出现异常行为以及症状与原发病无正相关,从生理角度无法解释

的一类心理疾病。

2暗示疗法依据临床应用方式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21单纯的言语暗示疗法此方法是对一些文化层次较高、工作学习压力加大、无法释放而导致的一类心

理疾病。此类患者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弄清病因后,再以某种方式把压力释放出来就可以得到缓

解。例如,某女,高中一年级学生,突然不会说话而前来就医。经过病史了解,得知此女生一直是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成绩曾在所在初中学校名列前五名。但家境不好,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上高中后学习成

绩没有达到预期指标,在班级只能排位第十左右。这次就诊之前,曾经有过失语病历,自行缓解。本次

发病是在考试结束后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张嘴说不出话来。据此,医生诊断:属癔病性失语。告诉她

是自我压力太大,上进心太强导致的。并帮助她分析相关问题,特别给她讲远大目标和眼前努力、理想

与现实、成才与成绩等道理,教给她缓解压力的办法,比如打沙袋、虐待布娃娃、大声呼喊、找人倾诉

等等,该患者遵医所嘱,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22应用安慰剂的暗示疗法有的患者冥顽不灵,固执地认为病只能靠药来医,对无药治疗缺乏信心;有

的患者病程长,饱受病痛折磨。这就应该应用安慰剂加言语配合,效果更为显著。安慰剂分为两种:替

代型和替换型。

221替代型安慰剂对于一些起病急发病时间短、从未使用过暗示疗法的癔病患者比较适用,可用生理

盐水、注射用水替代专门治疗的特效药。同时可以告诉患者,此药是新研制的、价格高昂的、特别有效

的药,引导患者迷信药物的功效。患者对药物功效的深信不疑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对一些患病一段

时间只经过非专业治疗无疗效者可使用钙剂静脉推注,并告诉患者,如果有效的话,过一会儿就会周身

发热。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使用次数,可以逐级消除症状。上述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各类癔症常收到预

期效果。

222替换性安慰剂对于一些器质性病变、慢性疼痛等而引起的失眠可考虑用替换疗法。例如,某男,

脑梗死,右半身瘫痪,失语,住院20多天一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投予2片安定口服,好转;但完全依

赖药物每晚才能入睡。后使用VB1代替,几天后患者发现前后的药物味道有区别,护士只是告诉他药物生

产批次不同的原因。又过了几天,护士道破天机,患者也乐于接受,不再依赖药物照样能保证睡眠良好

23应用仪器的暗示疗法仪器所产生的作用和安慰剂相同。例如,某女,27岁,以半身瘫痪发病。诊断

:脑动脉炎。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无严重的焦虑和痛苦心理。通过病史了解,患者新婚不久,丈夫连续

多日在外玩牌不归,屡劝不听。患者丈夫的叔叔是脑梗死患者。诊断为癔症。给予针灸,在针灸的过程

中,医生问“痛吗?”患者答道:“痛!”医生问:“你为什么不躲呢?”患者于是把正在扎针的已经

认为“瘫痪”的腿挪开了!这就更加证明患者得的病是癔症。护士为她制定肢体活动计划,仅仅几个小

时的时间患者就行走如初。

24借助实物的暗示疗法有些疑病患者,可试着帮助拿出“病变”,以消除疑病心理。某男,19岁,因

不适难以忍受而入院,根据病史了解,患者最初感觉不适,采取了用手抠、往内塞纸团、

塞橡皮筋等,不适感日益加重,入院后内异物感很强。医生采取了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暗示。

根据患者描述的情况,事情准备了患者曾经塞入的东西,然后在部位象征性一一取出,如此几

次,直至最后告诉患者,完全取净异物,患者的异物感随之消失。

3暗示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

31医生的威望医生的威望越高,其语言行为对患者产生的信任度就越高。而医生的威望的建立是自己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也离不开患者及其家属的评价特别是口耳相传,同时和院方的专业氛围

,媒体的传播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32病史的了解病史了解得越清楚越透彻越能抓准患者的心理感受,而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患者

才不至于对施治者采取排斥的态度,主动去配合医护人员的医治措施。其要点是给患者一个自圆其说的

理由,让人信服。如前文所引21的例子,就是因为医生抓准了病根,说进了患者的心里,患者才心服

“口”服,开口说话。

33时机的把握暗示疗法要把握好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女,47岁,患脑梗死住院

20多日转入本院。入院后,患者及其家属就嚷着要求“导尿”。然而从病理分析上看,梗塞灶不能导致

排尿困难。于是采取针灸疗法,并配合语言暗示,患者很快自行排尿;同时,患者已经形成思维定势:

认为患脑梗死就肯定不能下床行走了(实际患者的肌力Ⅳ级)。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饮食不佳,情绪不

稳,体力不支,已经失去正常行走的信心。医生采用支持疗法和功能锻炼结合治疗,待体力得到恢复之

后,再适时加以暗示,患者接受暗示信息,很快克服了因恐惧而导致的功能障碍。

34对象的确定对什么样的患者采取什么样的疗法,就是“对症下药”。暗示疗法尤其要看准对象,用

准方法。一要看患者的病程长短;二要看患者的体力强弱;三要看患者曾经使用过暗示疗法与否。不能

盲目使用,必须掌握好对象,选择好时机。

综上所述,暗示疗法的正确应用,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治疗的效率和效益,医院降低治疗成本,患者减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9

暗示教育法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影响,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暗示者即教育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进行活动。暗示教育法要求受暗示者在接受现成信息时无需要逻辑论证,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在许多情况下,暗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引导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暗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要靠提示、引导,而不是靠论证来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教育行为学理论指出:人们,尤其是受教育者,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思维的自主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控制,而当对象如学生觉察到外界是有意要说服自己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警觉起来,从而对外界的引导如教师的讲授进行挑剔或产生逆反心理;而当对象没有感觉到外界要有意说服自己时,则容易接受影响[1]。比如,无意中听到的话往往更能促使其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

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一个人认识到了某种事物的存在时,尽管这样的认识没有充分依据,甚至只是一种被主观肯定了的假设时,也倾向于对此事物作出反映,尤其当我们是在无对抗的自然的条件下产生这种认识,且当这种认识又与心理定向相符时,其心理反应就更为明显。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成语,如“望梅止渴"、“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都表现了暗示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观点多么中肯正确,被别人强迫接受的,总不如自己想出的可靠——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去思考或作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他从来没有教给别人要干什么,他只不过是像一个思想的接生婆一样,帮助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在引导教育活动中,当引导者或教育者提出材料而不作出结论时,就是希望对象或受教育者自己作出结论,这种教育方法称之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中国教育史上,暗示教育法早就为许多教育家所运用。孔子就是一位善用暗示的高手。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很多时候并不是直接进行说教,而是或用打比方或言他物,巧妙地暗示弟子做人的原则。《论语》中有多处这样的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p56)”;“或问礻二、暗示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大学生正值17~20岁,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也更乐于自我选择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说理或指示的作用更加显著。教育者如果仍然停留在不厌其烦的理论说教之中,其教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不断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作出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学要求不同,中学政治课以教授学生的知识点为基本任务,其政治教育的功能基本上靠灌输来实现,教学方法就必然以肯定型为主,即告诉学生“是什么”的问题,可以使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以培育思想、通过理性的选择产生的认同感为主要任务,所以大学阶段在重述中学某些理论观点时,应重点告诉他们“为什么”的问题。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从正面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作出结论,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到学生思想的深处。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在教师的疏导中,通过自己认真的思索而形成正确的观点,进而转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中学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大多是以一种观点、一个思路为基本的方法,这既是应试教育的需要,也是灌输政治理念的需要。在大学阶段,这种办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应在基本的立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让学生在开放的视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以坚定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基于此,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官腔十足地板着面孔训斥人,拿“大道理"压服人,用“大帽子"吓唬人,强迫学生接受你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应该和风细雨、循循善诱、适时暗示、潜移默化,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去感化学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大学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仅靠喋喋不休的理论说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恰如其分的暗示与引导却经常能收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作为一种教学实际中常用的引导方法,暗示主要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语言提示,使学生明白一定的内涵,并感到有关结论是自己认识到的。暗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明晰的说理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但暗示并非完全排斥思想的明晰,相反是在学生具备明晰的认知的基础上适时地转换说理的施教方法。说理教育不是单纯呈现理论概念和专有名词,也不是为了证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而控制性地呈现片面信息,它要求教育者最充分地呈现相关信息和知识,在一个开放、真实的背景下,帮助教育对象理顺逻辑、明白道理、提升情感。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中,除了口头语言暗示外,行为(身体语言)也可以作为暗示的符号,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其暗示的作用更为突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可以由施授人的语言和行为制造一定教学情境来施授。行为学家早就注意到,在肮脏的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中,人们自然而然地要自我检点,有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教学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训练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引导方法之一,暗示也有其局限性。如:由于暗示常常采取含蓄、间接的方式,一般不付诸压力,因而容易使对象误解或者忽略。此外,暗示也只涉及简单的态度和行为,而对复杂的深刻的需要系统论证的道理则可能无法触及;同时,由于暗示的作用总是带有随机性,因而教育对象的态度形成和改变,很难深入到同化和内化阶段。

三、暗示教育法的具体实施

1.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运用暗示

思想政治教育最忌讳的是无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充分把握教学目的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引导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作出结论,提炼观点。当然,为了强调某种结论和观点,也可适当地阐述和延伸,给予恰当的点拨。如一些“大众口号"式的政治观点和结论,就没有必要大论特论,不厌其烦,此时,适当暗示即可。但是如果讲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其论据和论证较为复杂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明确地亮出结论和观点,然后再去详细论述,这样就比学生自己去做效果要好得多。

其次,要了解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如果学生具有所期望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能力,或对问题有相当熟悉程度,则可考虑含蓄地暗示,让他们自己做出结论,得出观点,反之则采取直陈结论的观点。如:笔者在讲“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节时,对有的课堂采取的直陈结论的讲法,因为根据课前调查,他们对道德的理性认识并不深,但后来笔者为另一课堂的学生讲这一节时,我采取的是暗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效果。

再次,要把握学生思维热点。一般理论课、知识课和技能课的教学,都是在学生对于这些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不知"、“不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是一张白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接受心理一般来说比较单纯,直接影响塑造意图的因素主要是一个没有求知欲的问题,全靠教师来讲解和描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不同,该课程所讲授的许多内容都不是学生在课前一无所知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思想品德、法律修养方面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括消极方面,都会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各样具有先入为主的“意识框架",并且这种"意识框架"的强弱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讲述的立场、观点与学生原有的态度差距过大,又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则可考虑使用含蓄、间接的暗示方式;如果差距不大则应明确说出结论,以免学生因为同化评定效应而感觉不到两者的差距,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谓同化评定效应指的是,人们会把和自己的态度相距较近的立场、观点,视为相距更近的观点。试图引导学生改变一定态度时,一般说来,教师所持的立场、观点,总是与学生对象原有的态度存在着一定差距,否则,就谈不上教师的引导了。问题在于,这种差距如何把握引导才更为顺利有效。

2.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自我暗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课堂讨论、辩论、课堂作业、课堂提问,以及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等等。笔者在讲授“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前,先在课堂上就“法律和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畅所欲言,事后他们谈体会:不讨论还不大清楚,讨论后才知道,在当今社会不学法还真不行。通过这些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在学生不知不觉、不断进行的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得到了巩固,深深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3.营造好的教学情境,用环境来暗示

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气氛,充分利用情境的暗示作用去引导和教育学生。比如,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各种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以及各种文化教学手段。在这些特定的情境暗示之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其教育的作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时间、场合以及学生兴趣、动机等都不适合于含蓄、间接暗示的方式,教师就应该直接、明确地亮明结论和观点,反之亦然。如,在当今社会,一些人荣辱不分,甚至荣辱颠倒,所以我们在讲荣辱观的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直陈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确的轨道。此时的沉默、模棱两可,或者哪怕就是暗示都会起到消极的作用,留下遗憾。

4.提升教师修养,用人格来暗示

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行为的暗示往往比语言更为有效。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调查:“什么时候你的心灵受到强烈震动?"学生的答案有“到建筑工地实习、老师和我们同睡一个窝棚地铺时,我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当老教授带病坚持上课在讲台上昏倒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动"。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注重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榜样的力量与行动楷模去影响感化学生,不仅做“思想的巨人",而且还要做“行动的巨人",要通过强有力的行为暗示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如果在学生的心目中确实具有权威性的可信性,直截了当地、不容置疑地提出结论和观点,效果往往会更好。对于学生不太熟悉或者刚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则应考虑使用系统的逻辑论据和论证,在讲解中让学生自己明确应有的结论和观点。

正确运用暗示还要避免暗示带来的消极影响。暗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受提示方向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暗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时候提示者的主观愿望并非如此,然而提示本身却造成接受者产生错觉,作出与暗示相反的反应。无论暗示者是有意或无意地发出某种信息,作为对象的学生总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并把它们视为某种提示,从而作出带倾向性的相应反应。当我们评价某一事物并从正面提出一定的立场、观点时,也会有意无意地产生暗示作用。因为,评价本身就肯定了某类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当有关的立场、观点不能充分说服对象时,就会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将对象引导到事物和现象的消极方面,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介绍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流派,不厌其详,又过多地暴露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和腐败现象,缺乏分析地述说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繁荣、如何富裕,而对此的批判和抨击又不全面深刻、充分有力,这就可能使学生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一方面应有目的地发出积极的暗示,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引导本身所产生的消极暗示,尽管这种暗示并不是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教师的初衷。在教学中注重暗示原则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直陈”原则的重要性,暗示与直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刘宗粤.论社会结构的引导模式[J].浙江社会科学,2000,(4):67-68.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2.

[4]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7.85.

心理暗示的方法篇10

一、暗示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愉快的原则

由于目前高中美术面临着升学压力,很多学生表现出紧张的状态来。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现在很多美术教师存在着操之过急的教学误区,过分地督促学生,学生学习失去耐心,没有重视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暗示教学法,教师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把学习看做一种乐趣,而不只是为了升学的工具。教师不要给学生施压,要利用学生一些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感,活跃学生的思维。

2.无意识和有意识统一的原则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课堂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理性的知识,只是单纯地讲授,让学生单纯地模仿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理解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之上,教师要做到无意识和有意识的统一,让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授理论,比如在素描的教学中,虽然素描头像的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套理论的知识,但是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灌输。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或者小小说,从艺术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增加对艺术的理解。

3.相互暗示作用的原则

相互暗示作用是指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暗示作用。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教师威信的树立不是强制的,而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素质来吸引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语言的表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来取信于学生。教师还要正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做好和学生的沟通,做学生专业上的教师、生活上的朋友。

二、暗示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积极利用情景暗示

情景暗示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外界的事物或者环境来激发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上学生的作品,和名家名作放在一起,给学生以无形的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较大心理上的暗示。教师还可以定期地举办画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还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利用行动暗示做好鼓励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或者体态来对学生加以暗示,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眼神的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无形的激励。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恰当的行动来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乐观的心态,并要积极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3.利用权威暗示做好示范

权威暗示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以及名家名作的暗示两个方法。教师的示范这一方法,举例来说,比如在学习《诗情画意》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任选一首古诗词,让学生利用古诗词的意境来表现水墨画,让学生在创作后写上古诗。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意境,提高学生对审美的品味,并让学生懂得我国书法、诗歌以及绘画之间的艺术关系。名家名作的暗示主要是教师利用名家名作对学生进行权威暗示,比如在学习齐白石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齐白石的名作《虾》欣赏,然后教师介绍齐白石的个人经历,以及齐白石对画画对象的观察细致入微。小故事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暗示教学,让学生学习齐白石对事物的细微观察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

4.利用联想暗示培养学生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