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心理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4:10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1

[论文关键词]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发起创立并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与援助之手,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心理精神疾病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一、我国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现状分析

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之后,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精神病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或可用精神疗法治愈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大,有精神疾患的人也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腹痛、失眠、乏力等疾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达到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的患病率为8%。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些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据江苏省盐城市近期公布的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14%的中小学生心理反应有异常现象。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长春市精神障碍患者比率临近最高值,平均每十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就有三个是青少年,略高于15%~20%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风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引发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污染、嘈杂声音、居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身心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美国每四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三百人。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教育策略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营造快乐学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的学校氛围,引导教育处于超负荷的学习及升学压力的青少年儿童学会调整心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升学、择校等让很多中小学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便由此产生,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者都不在少数。青少年儿童因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学校教育应突出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灵援救网,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平时要多给予学生爱和尊重,用情感去关爱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美好。

2.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充满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单亲儿童的心理障碍。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准备时期,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终生受益。但家庭的变故常常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行为发生偏差。单亲儿童会因失落感和痛苦的情感体验,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鉴于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困惑,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的家庭气氛。学校教育应侧重于教师用爱心软化,用积极演练法辅导具有逆反心理的儿童;用激励自信、指导训练法辅导心理自卑的青少年儿童;用疏导安慰、角色位移法辅导具有妒忌心理的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并建议他们做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将痛苦带给孩子;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了解他们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手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3.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青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用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青少年儿童如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时间、每天户外玩耍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等,应全程跟踪干预,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学习、娱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心理协会、精神卫生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举办心理精神疾患的科普讲座和培训等,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讲座。学校或教育局等组织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走进校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文艺宣传活动。

4.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减少生活贫困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下岗职工子女、偏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学校的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对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减少歧视。可采取募捐及其他形式的助学方式使其走出贫困阴影,助其顺利地学习及生活,组织心理专家、疏导人员进入社区,举行“理解关爱,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

5.营造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学习目标、期望值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青少年儿童对学习的追求有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较高的倾向,当学习结果长期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时,难免会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时间的流逝,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些学生由于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学习现状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由此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的青少年儿童因此而轻生。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明了,有的孩子则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关键,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发扬长处。学校可开展心理危机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常来讲课,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引导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以便形成家校联教机制,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6.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预防机制。现今溺爱独生子女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学会理解支持他人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尤其重要。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让独生子女学会倾听和表达。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很重要的。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家、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共同良好的预防环境。

7.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趋发复杂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学校班级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能力与优秀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青少年儿童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习为人之道,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2

一、鼓励儿童大胆提出问题,给予孩子充分自由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特有的宝贵品质。科学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在自由的环境下敢于发问。2008年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专访时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答道:“……首先要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进入中学、大学后,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我常讲,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为什么苹果往下落而不是往上落”,科学史上很多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的产生。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自由的学问是质疑和批判的,对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相互辩论。专制的教育环境下盛行的是对权威的崇拜以及知识的神圣化,很难培养儿童质疑和批判的科学态度。儿童问题意识的诞生不仅来源于自然天性,更在于后期敢于提问、自由提问心理环境的创设。李政道曾说:做学问,要学问;不学问,非学问。《论语》一书记载了2000多年前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对话,大多是学生提出问题,孔子予以作答。这个传统是应该很好保存和发扬的。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儿童表现,深入体会儿童情感、全面认识儿童发展,想儿童所思,疑儿童所惑,做儿童所为,帮助儿童表达科学疑问。

二、允许儿童出错,引导儿童建构科学的概念

朴素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naive”来自法语,有天真、质朴、幼稚、自然等意思。比如儿童直觉认为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的,这种对天文现象所持有的迷思概念就是一种朴素理论。朴素理论意味着直觉理论,更多存在于年儿童童中,因为随着儿童进入正规的教育机构,他们会接触大量的科学教育。但需要指出的是,接受了科学教育,并不意味着朴素理论就完全转变成了科学理论,如3岁的儿童会怀疑“宝宝是妈妈生的”这个观点,会提出“为什么现在妈妈不能生个宝宝”的疑问。儿童的朴素理论具有预测、解释功能。儿童朴素理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可以增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心,降低事物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伴随着儿童科学学习中存在着泛灵论、人为论等影响下的错误认识。如,太阳为什么发光,孩子可能会回答,因为为了让我们温暖,也为了让植物生长。

儿童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直觉思维、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的影响,在探索科学世界的道路上经常犯错。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儿童显露其朴素理论,语言和行为在成人眼里可能比较荒诞、可笑、幼稚,但这时教师不应批评、漠视、指责、讥笑儿童,而应设法搞清楚儿童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错怪或伤害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错误在儿童的科学探究和概念形成中具有建设性的意义。教师要给予并保护儿童出错的权利,并应把儿童的错误当作了解他概念发展的机会和背景,作为开展下一步活动的前提。

三、培养儿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反对死记硬背

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反对守旧、反对因循;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科学精神,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求真创新精神。当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精神缺失现象仍然广泛而严重地存在着。教育界在皮亚杰认知理论的影响下,在本世纪初开始的“做中学”素质教育项目推动下,尽管很多教师意识到动作在图式建构中的作用,懂得应通过亲自操作让儿童获得科学经验,但很少认识到在知识、方法之后最重要的是科学的精神。科学教育在已经异形了的“做中学”外衣掩饰下,教师精心设计实验,让儿童按部就班操作以验证教师给出的结论。相比较死记硬背下的知识灌输,已是历史性进步。但这种教育依然没有走进真正的科学世界,实质是教学手段革新后新传统科学教育模式,为了科学知识而教科学知识的本质没变。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避免儿童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儿童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教育领域的急功近利,是整个社会科学功利主义泛滥的反映。表面科学知识经济繁荣,但国家科学精神根基薄弱,缺乏“为了科学而科学”执着精神的支撑。没有纯粹科学的文化底蕴,我们很难破解钱学森之问。

四、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儿童科学的热情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儿童精神病学迅猛发展,我国儿童精神健康问题检出率高达7.03%~14.89%。虽然多数研究者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发病率是很低的,但是据Burd等的调查,2~12岁儿童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小于1/10000,但在住院儿童中精神分裂占绝大多数,且当儿童进入13岁以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显著性的增长。杨家义、杨坚等对121例儿童精神障碍分析也发现,儿童精神疾病诊断分布中儿童精神分裂症人数(为30.58%)最多。儿童精神分裂症不容忽视。本文以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从总体上把握该研究脉络并进行反思。

一何谓“儿童精神分裂症”?

1、“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起病年龄在儿童期(一般来说14岁以下)的精神分裂症成为儿童精神分裂症(CoS)。它是儿童精神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据国外报道15岁以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0.14%~0.34‰。国内文献报道儿童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05%~0.08‰,男女比率相差不多。起病于10岁以前者较少;10岁以后起病者显著增多。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一般以12~14岁少年占多数。

2诊断标准

2.1症状标准

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状,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并与相应年龄行为的活动表现有明显异常和不协调,同时至少有下列症状之一:

(1)思维贫乏,联想散漫或破裂,思维内容离奇,有病理性幻想和妄想。

(2)情感淡漠,孤独退缩,兴趣减少,自绪波动,无故哭笑或焦虑恐惧。

(3)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有感知障碍、行为紊乱、精神运动兴奋、作态、违拗或迟钝少动。

2.2严重标准

适应能力明显受损,与大多数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明显异常,包括在家庭、学校各种场合下的人际关系、学习表现、劳动和自助能力的变化和缺陷。

2.3时间标准

病程至少持续1个月。

2.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和发育障碍。

3.1起病形式

缓慢起病为多,随年龄增长,急性起病逐渐增多。

3.2早期症状

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主要为情绪、行为改变、睡眠障碍、注意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部分病例早期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3.3基本症状特征

(1)临床症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小者症状不典型,单调贫乏;青少年患者基本症状逐渐与成人相近似。

(2)情感障碍:大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无故恐惧、焦虑紧张、自绪波动等症状。

(3)言语和思维障碍:年小的病例常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年长患儿可有病理性幻想,内容离奇故怪的妄想内容,并常有被害、罪恶、疑病和非血统妄想。

(4)感知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

(5)运动和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6)智能活动障碍:主要见于早年起病的患儿。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

4预后

随访观察结果表明,儿童发病的年龄、病程、治疗早晚、性格等均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有影响。James等人研究表明:儿童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越早,预后就越差。另外病程逐渐进展并无间歇缓解、治疗晚、病前具有病态性格者,预后不佳。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二目前国内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近年来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文献的阅读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研究者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因素的研究,特别是神经生物学因素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研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神经发育异常、神经营养素-3基因甘氨酸、神经营养素-3基因谷氨酸多态性等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的研究。

2、儿童精神分裂症基本心理过程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研究了儿童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记忆障碍、注意功能缺陷等具体心理过程,表明认知障碍、记忆障碍、注意功能缺陷等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症状。

3、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特别是抗精神药物治疗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目前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近年来对于治疗特别是在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药物治疗上做了很多研究。除了传统的抗精神药物氯丙嗪、氯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大量关于其他药物:阿立哌唑、奥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与舒必利、利培酮与奋乃静等药物与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另外,由于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绝大部分患着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目前无根治的有效措施,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仍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且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进行了许多非药物性治疗方法的研究,例如:李春芳、刘松柏、李珏对家庭干预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对照研究表明通过定期干预患儿在家用药,可使复发控制在萌芽状态;黎丽燕等关于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证实药物治疗配合康复技能培训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尽早的适应生活,对预防社会功能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心理护理等方法都被证明能促进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20-002

我们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在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中,全体教师和幼儿正感受和体验着一种内在的变化和深刻的转型。那么,在哲学史上,有经典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借用这样一种逻辑,来回顾梳理我们的课题发展历程。

一、“我”是谁?――《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的诞生记

(一)“我”的自我鉴定,寻常的一面

1.什么是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行为习惯”是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建立密切关系的,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人成长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价值。

2.什么是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让游戏回归儿童生活,是需要教育者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充分认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和意义,用游戏精神的理念去观照儿童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更加适合儿童。

游戏精神不排斥游戏,但重在“怎样的精神”,而不是“怎样的游戏”,以一种精神的特质来理解游戏,把游戏看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游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希望摆脱外部压抑与强制,保持生命本有的生机与活力,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

3.阳光宝贝9个好习惯

我们实验幼儿园围绕“游戏精神”这一方向,开展“关注幼儿好习惯”的问卷调查、沙龙研讨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梳理出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素质基础,形成相应的幼儿行为所要达成的发展目标,师幼自编自创的“阳光宝贝9个好习惯”童谣,以游戏为主要载体,有机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

会问好会玩耍会自理会倾听会交往会分享会阅读会整理会关爱

(二)“我”的不寻常的一面

1.游戏精神倡导回归本真的教育

回归本真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儿童当下的快乐。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认识儿童的这种存在方式,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前提。以此为前提的教育,必然是把儿童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教育。“游戏之于儿童既是一种必然,又是一种必须。”游戏是儿童期身心发展的必然产物,源自儿童内心的自发需求,与儿童精神发展水平、特点相吻合,是最自然的一种精神展示方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持续体验到的一种自娱娱人的、开放和自由的精神。

2.游戏精神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保障

胡伊青加在《人――游戏者》一书中把游戏的特征归纳为“乐趣性、自愿性、无功利性及秩序性”。从教育的视角来审视游戏,我们认为,游戏精神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1)自主性。自主性肯定了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人,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游戏的参与者都是活动的主体。

(2)愉悦性。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这样描述游戏:“游戏的基调是狂喜与热情,并且是与那种场景相协调的神圣或喜庆式的。一种兴奋和紧张的感觉伴随着行动,随之而来的是快乐和轻松。”游戏能够满足生理的愉悦,但更多的却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一种因为自由和投入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满足。

(3)创造性。游戏精神蕴含创造的特质,这是因为游戏者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的氛围、多变的形式与创造力所需要的元素正好具有一致性。游戏的主体自由、专注与情感体验的充分,最容易激发儿童的创造热情。

(4)规则性。任何游戏都具有内在的规则性,没有规则也就无所谓游戏。规则的形成应该是来自儿童群体内的一种“契约”,一种彼此的承诺。规则的存在看似是一种约束,而恰恰是儿童自由与创造的保障。规则的执行,也是一种互相的监督和矫正。一句话,规则的主体是儿童,规则的约定是儿童,规则的执行是儿童,而规则又服务于儿童游戏。

3.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基于以上思考,促使我们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重新定位,它不应该是成人对儿童的粗预或强加,我们要摒弃说教式、炼狱式、苦练式的培养方式,替代的是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我们必须从认识儿童开始,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的终极追求,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寻找儿童教育最优策略,寻找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最优策略成了我们的研究目标。我们要通过实践研究,为幼儿创造自主体验的平台,享受愉悦的过程,创造性地诞生和深化规则,以游戏精神努力改造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幼儿更快乐、更健康地发展。

二、“我”从哪里来――《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的母体

(一)现状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现实不尽人意。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平时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由于受文化、社会习俗等影响,加上又是隔代,因此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有加,忽视了家庭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培养,父母也大多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造成了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习惯较差的现象。教师抱怨,孩子一届不如一届,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父母苦恼:孩子自理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甚至上了大学不能自主生活的人大有存在。

(二)培养方式的偏差

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们通过开展《关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调查问卷,发现过去我们在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方式上,运用的说教式占60%,故事式32%,游戏式8%。在幼儿的日常行为的培养中,成人稍不留神就会剥夺儿童的主人地位,甚至会扼杀儿童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好多的培养方式大多是让幼儿被动的接受,对习惯养成是他律性的作用。很多时候成人为了培养幼儿个某个好习惯会说得苦口婆心,幼儿却听得了无趣味,行为上改变缓慢。

(三)园本研究的优势

我园“十一五”期间对“原色教育”有了深入的研究,也对“游戏精神”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积累,初步以“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我园课程核心价值观,但“十一五”的研究偏重于课堂,本课题是对原色教育的深入研究,既关注幼儿园的具体游戏活动,更强调将游戏精神作为我园的教育主张和办园哲学,以游戏精神改造原有的教学理念,为幼儿创设独立性、体验性、愉悦性的课程与活动载体,让他们充分享受自由自在的教育生活,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实现对游戏精神的上位追求,又通过行为习惯养成让游戏精神落到实处,更是对“十一五”课题的继承和发展。

(四)国内外理论支撑

1.关于行为习惯养成。在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理论界与实践界都非常关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大家一致认为行为习惯养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幼儿终身受用,是幼儿成长的根基性平台,幼儿教育必须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并且,围绕行为习惯养成也探索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具体操作策略,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2.关于游戏精神。西方从自然主义教育到进步主义教育,直至后现代教育,尽管不同教育流派对游戏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与这些教育思想相对应的幼儿园课程变革都非常关注游戏对幼儿的意义,希望在幼儿园课程中充分体现游戏的功能。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游戏与课程成为人们研究的主题,包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非常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在一些幼儿园的课程方案与课程实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后,围绕游戏而生成出来的游戏精神近年来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从精神层面探讨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

三、“我”要到哪里去――《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的行走

(一)我们的愿景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是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我们将深化对游戏精神、幼儿行为习惯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明晰我园的教育主张和办园哲学,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园本文化,探索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策略,最终不断总结与归纳,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园本培养模式,为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典型个案,使得我园已有“原色教育”的内涵与特色更加鲜明。

(二)我们的行走

1.教师理论的洗礼

我们从确立“儿童中心,游戏精神”的理念先铸“魂”,再塑“形”。首先,我们找到了行进的风帆,南师大黄进教授的《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一书,全园绝大多数教师已经通读至少三遍,老师们对游戏精神的主要观点了然于心,为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又特地邀请了该书的作者来园指导,用沙龙研讨的方式和专家进行交流,使全园教师的理念再一次得到升华。另外,我们还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徐子煜、张晓东、曹国庆等省内专家以及市教研人员来园进行讲座,解开教师对研究的困惑,为教师点亮智慧的明灯,指引研究的方向。教师观念的转变,夯实了教师的理论基础,使得教师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幼儿,用游戏精神的方式推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良好环境的打造

幼儿各种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利用墙壁、走廊、楼梯建立“好孩子,好习惯园地”,充分发挥环境设施的显性、隐性教育,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有意识地、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充分调动家长在幼儿习惯养成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家园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针对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围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能力等内容,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等机会,重点开展讲座、研讨等活动,指导家长优化教育理念和策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3.园本活动的创生

(1)在主题活动中强化好习惯

我们依托“春、夏、秋、冬”四大经典品牌活动,强化“习惯养成”。在亲子活动、小组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讲一讲,评一评,特别是通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引导幼儿唱“阳光宝贝9个好习惯”童谣,在游戏中了解“9个好习惯”的内容。特别是将养成内容细化,编制了朗朗上口的《三字歌》,内容浅显,带有押韵,易懂、易记。另外,还借助《三字经》《弟子规》等古典诗文快乐读经活动,使幼儿形成“出于口,入于心,导之行”的心理变化,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习惯养成”进课堂的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每个活动内容要与习惯养成有机结合,将“阳光宝贝9个好习惯”的元素融入到每个集体教学之中,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

2.在实践体验中拓展好习惯

体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扮演角色和进入设定的情景。我们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幼儿扮演角色,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明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幼儿进入设定的情景,进入日常所能接触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具体情景,感受好行为的快乐;通过体验,进入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和事件,有针对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开展“我是文明小卫士”、“环保宣传员”等活动,让每个幼儿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督促一种行为,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深化。

3.在专题话题中学习好习惯

以“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课程核心价值观,整合优化各类课程资源,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框架,大力推进园本化课程建设。根据课程目标,初步建构以《渗透式领域课程》为基础的嵌入式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梳理出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目标,以游戏为主要载体,要求话题名称、话题目标、话题中大部分活动、游戏活动等都要围绕行为习惯养成。

两年多来,我园全体教师始终以崭新的姿态,满腔的热情投身于课题研究工作,从优化幼儿的习惯入手,探讨、研究习惯养成的核心问题,探索在日常活动、集体教学、班级管理等以幼儿为主体的养成教育活动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在反思中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5

论文摘要:童年精神创伤是童年期与成年期众多精神障碍的关键病原学因素之一。作者提出了与童年精神创伤有关的四种特征,它们往往经年不散。文章将童年精神创伤分为两类,并对每一类别的表现与特点进行了总结。

幼时所经历的恐慌性事件可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倘若仔细观察剖伤他孩予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便不难作出品行障碍、边缘人格、重型情感障碍.多动症、恐怖障碍、分离障碍.强迫障碍、惊恐障碍以及适应障碍等各种诊断。倘若用这些诊断条目来推断珐子日后的成年生活,将会得出更加复杂的诊断结论。

有研究表明,太多数患有精神障碍、多重人格、边缘状态的成人以及犯有谋杀罪的青少年,在幼时曾经常受到虐待或惊吓。那些施暴于孩子的父母自己也曾是父母的受害者。有些人频繁自伤,再三自杀寻死,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幼时多数有恐慌性的经历。儿童风湿热可罹及成年期,导致诸如冠脉狭窄、亚急性细菌性内膜炎、广泛性心力衰竭之类疾病。和儿童风湿热一样,童年精神创伤可弓f起诸多心理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成年期心理障碍。

儿童精神创伤可定义为:幼时遭遇的一次或数次外界打击所留下的心理痕迹,这些打击突然而严重,从而使臻予原有应对及防御系统失去效用,沦陷于短时期的无助状态。文中“刨伤”的涵义较广,不仅将突发性的事件,而且也把持续性有不良预期的事件也涵盏在内。据上述定义,所有的童年精神刨伤都源于外界。文中作者将刨伤分成两型,i型剖伤是经受的单次突然打击,i型是长期或反复性的折磨。

童卑精神刨伤后常见的四种共同心理特定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常见于诸多的刨伤性儿童。例如:思维压抑、夜眠困难、易惊吓、心理发育退行、蓄意回避、惊恐、激越、高警觉等等。

作者认为,不论孩子处于什么状态,掷或长到什么年纪,有下列四种特征尤为重要。

一、反复再规性记忆

视觉再现,或者偶然再体验所经历的恐怖性事件是受剖伤儿童最常见的特征。视觉再现至关重要,有时非视觉性的原始经验亦会出现这种情况。遇长期恐怖或单次刺激后也可产生触觉,位置觉及嗅觉记忆。但视觉再现恐怖性经历是一种最明显的知觉体验。视觉体验多数由事俘的残留物所激发,但有时也是骤然而至。

对于那些产生的心理问繇,形象生动的刨伤性再现占居重要位置。弦子在空闲时,如上课感到厌烦、晚上入眠前及休息、看屯视、听广播,眼前经常会浮现自己所经受的创伤和恶梦般的过去。和遭受刨伤的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被突然而至的视觉再现所扰乱程度较轻。

有时孩子在经常受折磨时年纪较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识记、存储、回索、视觉记忆系统,但也会有以往事件在眼前重演的感觉。倒如有些遭受性虐待的孩子当时还不明事理,但他们仍可以将自己的心像如放电影一样画出来。这样的孩子是应用自己的视觉和位置觉记忆,把他们生活中最晦涩的一段表达出来。

二、行为再现

孩子经常在游戏或行动方面显现出单次或持续恐吓所造成的影响。有研究发现,有些孩子在遭受到创伤时年龄还不珂l2个月,以后仍能出现行为再现。换而言之,孩子此时可能根本就没有语言记忆,但他们仍可根据经历事件所产生的感受来加以表现。童年精神创伤的幸存者经常投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和身体反应是以往某一事件或思想的重现,这样就需要有第三者来帮助认识。

行为再现有时十分频繁,以至于使之成为明显的人格特质。有些成年期人格障碍及躯体疾病便归咎于斯。即使恶梦般经历被伪装起来,并在意识之中消失,行为再现也可在刨伤性儿童身上持续存在。最近有人对诸如爱伦·坡等艺术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艺术家在一生中经常显现幼时刨伤性行为,在艺术生涯中,将这些创伤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三、与创伤有关的恐惧

时过境迁,有时反复面对恐怖性物体可使恐怖情绪不断消减。但一些经受严重创伤的儿童经常保存一些与之有关的恐惧心理直至成年倘若知道所经受的创伤,那么由伽伤事件所触发的对一定物体的恐惧心理是很容易被认识的这种有针对性的恐怖肇始于童年时期的精神刨伤。倒如,一个被狗咬伤过的孩子可能会对所有的狗产生神经症性恐惧。有些孩于惧怕长大,担心结婚,其原因是他(她)们曾遭受到性虐待,对性活动有一种惧怕心理。

创伤性的孩子有时也惧怕平常性遭遇,如黑暗、陌生人、陌生的物体、独处、外出、食物、动物、车辆。实际上,害怕黑暗及独处的孩子与其幼年遭受强烈的打击有密切关系,而对日常遭遇的恐惧则与童年一系列的情绪障碍及发育阶段有关。恐慌性事件伴随一般性的惧怕之后所产生的惊恐及极端的回避行为对童年精神创伤有重要意义。倘若对特定场境的惧怕不能随自然的脱敏而消退的话,童年精神创伤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四、改变对人、生活及未来的看法

对前途心灰意懒,伴之以人生观的改变是儿童精神刨伤后的一种重要特征。对未来失去信心在创伤性儿童表现尤为突出,这因为一般的年轻人对将来都抱有一种无边无际的幻想。过一天算一天,“淮晓得会发生什么事”之类的言语显示了对多年前刨伤性事件的反思。你不能依靠别人来保护你之类的观念经常源于以往的刨伤。曾经受过性刨伤的女孩有可能对所有的男人都避而远之,亦有可能对男人过份热情。前者是对以往经历的行为再现,而后者贝是态度的改变。经受过创伤的孩子经常担心恶魇会接踵而至。他们会认为人本来就是脆弱不堪的,这样便不会建立Liftoa及olson所称的不可战胜的(心理)保护层,以及erikson所提出的基本信任感”和“独立”。创伤性儿童与抑郁儿童对将来的感觉有所不同。创伤性儿童感到将来是一片堆满瓦砾,布满陷井、怪物出没的荒地,而抑郁性儿童则认为未来是一望无垠的不毛之地。

i型铆伪后心理特征

i型精神创伤是经受单孜突然事件之后所发生的,annaFreud曾对此作过详述。创伤后的孩子经常会出现DSm—i—R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为重复、回避,高警觉等症状,所显示出的心理特征有如下几方面。

一、完整详细的记忆

除28~36个月以下儿童外,倘若儿童在遭受刨伤时意识清楚,那他就有可能保持完整的记忆。实际上,和成人相比,孩子对单次打击所保存的印象更加详细。记忆中有些地方或许会有差错,这与孩子当时对事件的理解有关。i型创伤所留下的记忆给人~种印象,亦即刨伤性记忆是以一种特殊形式保存着的。尽管孩子意识发挥着潜抑作用,然而反复受虐待的儿童只会保存局部记忆,整体印象则不清楚。只蒋在可能发展为多项人格障碍的儿童才有遗忘的撮导。艮期遭受体罚及性搔扰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心理动摇,记忆的失去也是这种动摇的结果。然而,对于遭受单次打击的孩子来说,这种剖伤却永远也忘不了。

二、寻找解释

经受单敬打击之后,孩子们经常会闷自己“册么会是我?这类问题,籍此,他们试图找回对随机事件的控制感。倘若创伤性儿童能移找到事件发生原因,或找到逆转事件的办法,便可对事件产生新的认识。pynoo等称这一过程是认知再评价。这种对以往事件的反思在单状突发性事件之后较之连续长勰折磨更为多见。那些找到理由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强烈的负罪感。虽然i型精神伤亦会产生负罪感,但这种感觉经常不是和什么是我?”这个问题明确联系在一起的i型刨伤之后,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仟么我不能躲开?“下次我将怎样躲开?寻求饵释或认知再评价是孩子对突发性事件的反作用,因为事件发生得太突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反复的折磨使孩子有折心理准备,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与遭受单次创伤的儿童不同。

三、感知错误

自我意向障碍幻视与时间知觉扭硇经常发生于遭受单次强烈刺激的儿童。而经常受到折磨的孩子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这因为致害者一般是孩子所熟悉的人,如看护员,家蓦等。然而有两种情况则羼蜘外,其一是孩子与致害者是一面之交,没有谋面已有多年,其=是致害者经过伪装,虽经长期接触也未能正确认识。感知扭曲是脑器质性精神病或重型精神病的特征,但创伤性孩子的感知障碍没有怪异劐那样的程度。幻视及错觉经常在经受靳激后立刻出现,但亦可在一段时同后出现。遭受刺激后所造成的大量神经递质释放可能是问题产生纳根源。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了。

i型创伤后心理特征

i型创伤性儿童所采用的防御机铷有否认、压抑、分离、真我麻醉、咱我催眠、与攻击眷认同以及反向攻街直己。这些者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有重要影响。尽管这样的孩子常在青少年期出现性格问题;但也有的小孩在5岁前就出现了人格偏差。由i型剖伤所引起柏情绪反赢有三方面.。①感觉崭术③愤怒@持续伤感。l所显示出的心理同题现_分述如下:

一,

否认和心理麻术

学术界很早就认为,否认及心理廓本是剖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典型症状。尽管在经受单次打击之后到伤儿童也会出现短期的遗忘厦蔼认,.饵广泛的否认及心理麻木则与孩子弪受的长期折磨关系更密切。这样的孩子有时会采取极端的否认措施,出现明显的退缩或不台群现象。这些现象都是情感联结及人格结构缺损的表现

i型创伤性孩子并不经常抱怨麻术。的感觉。他们回避谈论自己,尽量的表现得如同正常咒童。有的孩子假蕊也讲讲自己的遭遇,薪有的剐街底否禳翻鑫的经历。i型趔侑性儿童经常抱自己柏童年.:(9岁前)忘得一干二净此外,.他们对捕营表现得无动予衷不髓与地人l产生情感共晦,且耙握不拄自届的感觉对心理荣和睦端地回避。

二、自我催眠和分离

自发性官我催娲,人格解体以及分离是i型精神刨伤的重要后果经历长期折磨的孩子懂得厄运到此为止,有些荣子埂掌握了一种自我催眠的本领,籍此来自我解脱。

长大成人后,如仍经常使用这种解脱方式的孩子便会发生多项人格障碍。自发性分离在长期受虐待的儿童中甚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在一段时问内躯体软弱无力、虚无飘渺的感受、失眠等等。

多重人格障碍就其病因学上来说应归因于童年期所遭受的长期打击。孩子如在幼时有一段时间出现不明原因的行为问题,视听幻觉以及头痛,那就有可能是多重人格障碍的先兆。经受i型刨伤的儿童多数有这种前驱症状,而i型创伤的孩子则较少有此情况。

三.愤怒

愤怒,包括对自己的愤怒,是长期反复经受虐待的儿童的典型表现。在i型精神刨伤中,愤怒及其极端的不良后果代替了信任并出现于心理结构之中。Lewis等研究发现,在那些犯有谋杀罪的少年中,多数曾经受过长期的肉体虐待。

在Ⅱ型刨伤之后,愤怒的再现经常发展为稳定的攻击性行为,而有时程度相当强烈的愤怒亦会造成极端的被动性格。在极端的愤怒和被动之问波动的现象,是诊断边缘人格的典型症状。对愤怒的抵御,如被动、与攻击者同亿,经常会给此类创伤儿童烙下深深的印记。i型创伤儿童还会对自已的身体进行攻击,产生自残及自杀行为。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6

那么,儿童抑郁症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疾病?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情绪障碍,临床上常以焦虑、烦躁、行为障碍为主要特征,会对儿童心身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儿童抑郁症的患病年龄在7~12岁之间,发病年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男孩少于女孩。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儿童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预后均较好。

儿童抑郁症的具体表现有:

1.情绪改变儿童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有时无故哭泣,喜独处,经常自责,易忘事,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严重者会有自伤、自杀冲动。

2.行为改变行为与过去判若两人,一向很听话的儿童忽然变得不听话,爱顶嘴,表现易激愤与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学习成绩下降,跟同学的关系逐渐疏远。

3.身体改变儿童出现体重下降、头痛、胸闷、腹痛、乏力、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原因。

那么,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诱发因素呢?

当前通常认为,儿童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有:

1.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期望越高,孩子承受的压力越大,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也就越多。因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必然会让孩子承受相应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儿童在承受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的同时,只要家长对学习成绩感到不满意,孩子就会时常遭到指责、责骂。故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2.家庭不和谐家庭不和谐,环境不良,父母之间争吵过多,家庭缺少温暖,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丧失亲人、父母离异、突发的意外事件、同学及师生的关系等问题,都会对儿童弱小的心灵构成伤害,引起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贫穷则是儿童抑郁症的另一个潜在的因素。

家长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和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呢?

在实际生活中,正常和异常的情绪问题会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只不过抑郁症的症状特点会更严重、更多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更久。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一些变化也不必太敏感,应通过细心的观察进行准确的判断。

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通常会引起情绪不稳或不爱说话等暂时的情绪变化,有的还会影响到饮食与睡眠。此时家长若能够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疏导,儿童会很快恢复到平时的生活状态。假如儿童在家长的努力帮助与积极疏导下解决了问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孩子的情绪、饮食、睡眠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时,家长就应高度警惕了。若是儿童接着出现对平时喜欢的活动毫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或有查不出原因的腹痛、头痛等身体上的不适,就该及时请医生检查诊治了。

家长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本来就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的小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确会有些困难。虽然这样的儿童会把很多话藏在心里,家长很难问出什么来,但只要家长能够仔细观察,还是能从孩子的身上找到一些可疑的迹象。如突然改变正常的生活规律便是一个信号,家长此时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绪、行为是否有与过去不同之处,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等情况。若是在这几个方面出现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异常情况,特别是身体不适又查不出原因时,家长就应考虑从孩子的精神上寻找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儿童多以身体上的不适为主要表现,并不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这些儿童在综合医院诊治时,虽经各种检查均难以明确病因。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考虑带孩子去看精神科或心理医生,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家有抑郁症患儿该如何护理呢?

家长在护理时,要从改变自己不良的养育方式做起,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亲密、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要做到理解、接纳孩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不快,进行适时疏导,切忌责备,应以鼓励为主。平时注意多带孩子到野外、公园去玩耍,多与孩子做些游戏,改善孩子的不良心境,尽快帮助孩子找回丢失的快乐。

特别提醒护理抑郁症患儿的家长们注意:

1.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家长一定要妥善保管药物。

2.发现孩子突然无原因地主动与家长接触,或总背着父母做些什么,或是有其它反常的情绪变化,家长须有所警惕,防止孩子发生意外情况。因抑郁症一个最大的潜在危险就是自伤自杀的极端行为。

有关专家提醒家长们注意,儿童抑郁症值得引起每个家庭的注意,对儿童进行的保健,不仅仅要做好营养卫生与躯体疾病的预防,同时还要保证精神健康,这才算是全面的儿童保健。

儿童最早接触的世界是家庭,家庭是培养和陶冶儿童行为、情操的第一个场所。儿童第一个保护者是母亲,母婴关系对于婴儿精神发育十分重要。父母是儿童情感的安抚者,父母对子女不只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发生影响,家庭气氛对子女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搞好家庭保健,对儿童精神健康地发育有着重大关系。

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搞好儿童的精神保健

1.父母精心照顾与关爱子女身为父母者必须精心照顾与关爱自己的子女,让儿童感到父母是亲切、可信任、可以依靠的对象。这样,父母同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流才容易,才能避免发生某些不良的情绪,也便于在儿童出现了某些不良行为之时,父母进行矫正不致于产生对抗情绪。

2.营造和谐良好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楷模形象,因儿童行为的学习更多是不知不觉地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不只是听成人教他怎么去做。

3.父母教育子女应要求一致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能互相矛盾,避免孩子无所适从,或利用父母间不一致的意见钻空子。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7

[关键词]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护理效果

随着社会竞争力增强,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障碍问题明显增多,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对于儿童和少年期,由于缺乏良好沟通,家庭氛围不和谐以及学习压力等因素较多导致儿童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生[1]。少年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一旦发生精神病不采取有效治疗将会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对于一些问题儿童早期的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通过相关的护理工作,了解其对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18岁,平均(10.33±2.15)岁;病程1~4年,平均(2.14±0.11)岁。疾病类型:精神发育迟滞6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3例,儿童孤独症9例,抽动障碍7例,青少年情绪障碍1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18岁,平均(10.86±2.22)岁;病程2~5年,平均(2.32±0.14)岁。疾病类型:精神发育迟滞7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2例,儿童孤独症10例,抽动障碍8例,青少年情绪障碍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和《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有关诊断标准[2];年龄≤18岁。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有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者;有恶性肿瘤及传染病史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包括保持病房整洁安全,做好安全检查,不准危险物品进入病房,督促按医嘱安排饮食,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等。观察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如加强环境管理:温馨、舒适的环境是良好、安心配合治疗的基础,护理人员应为儿童提供充满童趣的住院环境,例如,室内粘贴卡通人物和画报,播放动画片,摆放各种玩具等,促使其更快融入新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杀,勤开窗通风,保证室内温湿度。医护人员要轻走、轻拿、轻放,减少医源性噪音,使患儿能安心、愉悦的住院治疗。良好护患关系建立:主动与儿童打招呼,保持亲切、微笑的态度,多与儿童交流,询问其身体和心理感受,了解其内心不悦,用真诚的态度给予解答和帮助,并开导消除内心负面情绪,多陪伴、关心和鼓励,引导患儿倾诉内心,并邀请家属共同参与,对于易爆易怒的患儿应通过其感兴趣的事物来平复其心情,增加其荣誉感和自信心[3]。认知干预:精神障碍的儿童大部分缺乏正确认知,存在不同程度情感缺陷,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主动纠正其错误认知,以游戏和动画片形式引导其分辨对错,调整自身错误行为,建立正常的表达。以问答的形式建立有效的沟通表达方式,同时灌输正确认知,调整其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恢复其正常生活能力[4]。

1.3评价措施和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主要依据其用药情况、生活行为、情绪控制等的依从配合程度划分。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比较:包括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用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儿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包括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和兴奋状态,分值18~126分,得分越高其精神状态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形式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用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2.3两组BpRS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精神障碍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思维、情感、行为、认知等精神活动异常,此类疾病不仅会降低其生活和社会能力,而且会危害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儿童少年期是许多精神疾病发展的早期,若控制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今后的发展[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精神病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如下: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治疗的同时需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它能全面改善其精神状态,提升社会和生活能力,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来平复患者的心境,全对儿童的实际精神状态和心理问题展开针对性干预,纠正其错误认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并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综合上述,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的病情改善和治疗行为调整等具有显著成效,科学干预对其身心健康恢复大有帮助,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郑秀秀,张岩,朱桂东,等.综合心理干预对儿童情绪障碍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2):279-282.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5版.张道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童海静,丁凯景,吝国明,等.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疾病儿童与青少年家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3):58-59.

[4]高雪,刘金香,海敬.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2):238-240.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8

广义的问题儿童,是指一切非常态儿童,即一切带有问题的儿童;狭义的问题儿童,是指由于非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具有明显和持久的心理、行为障碍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儿童。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儿童就是指狭义的问题儿童。具体来讲,“问题儿童”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青少年儿童。而“问题行为”是指妨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智能发展,表现为心理品德不良或犯有严重错误的行为。在心理上可表现为情感、性格特殊、意志薄弱、责任感缺失、价值观偏差、心理年龄偏小,如心理行为的狂妄自大、任性撒娇、自卑、孤僻、暴躁等;在品德行为上可表现为抽烟喝酒、不讲理、恶作剧、打架斗殴、不守纪律、欺侮同学、辱骂父母、殴打老师、偷窃、厌学、辍学、花钱没有节制、进入低级趣味的娱乐场所、网络成瘾、吸毒、不当性行为等等。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儿童能正常发展,有的却出现了“问题”?父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问题儿童的身上往往深深打上问题家庭的烙印。问题家庭是指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由于父母自身素质不高,对子女缺乏了解,教育方式方法运用不当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儿童的问题行为,家庭教育系统出现了矛盾和问题的家庭。问题家庭各有各的问题,按家庭生活经常涉及的领域来划分,问题家庭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物质生活问题、精神生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物质生活问题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因为物质缺乏而产生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难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物质需要,甚至需要学龄儿童辍学打工来补贴家用,而家长又忽视对孩子的正面引导,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儿童问题,产生问题儿童;第二种情形是物质过剩而导致的问题。部分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学龄儿童养尊处优,父母则是听之任之,从而产生问题,最终形成问题儿童;第二类,精神生活问题。其中包括亲子冲突和个性冲动,亲子冲突是指父母一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子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突,形成无法跨越的“代沟”,造成亲子双方谈话和情感交流的障碍。个性冲突是指家庭结构呆板,缺乏民主的气氛,各成员间的冲突都非常频繁的情况。人际关系问题是指家庭成员的交往关系中由于思想、情感、语言、情境、态度、行为的偏差而引发的问题。尽管问题家庭各有各的问题,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庭教养方式环节中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反映着亲子交往的实质,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前升学压力日益增大,学校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当前儿童处于压力过大的情境中,又无法摆脱或改变这种不良的环境,就有可能助长儿童的失落感和低下的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儿童的退缩胆怯行为。在当今教育现实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教师体罚学生、粗暴的教育方式以及过多的家庭作业、频繁的考试、分数排队,加上对学生精神卫生教育过少,均可能导致问题儿童的出现。

三、社会的影响。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9

冷血精神病患者是怎样的人?

在美国,一个叫布莱德(Brad)的罪犯犯下重罪被捕入狱。一次采访中,他向调查人员讲述了当初自己是如何劫持了一名年轻女子,将她绑在树上了2天,并切破她的喉咙,将她杀死后离开。随后,他以几句完全不搭边却又让你无法忘记的话收场:“你拥有过一个女孩么?我认为关爱、交流和怜悯这3‘C’(英语单词caring,communication和compassion)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和别人搞好关系的关键所在。我试着用3‘C’和周围的每个人相处。”他说这些话时语气毫不迟疑,显然意识不到在给出这些可怕的供词之后,这种平静的自我辩护在旁人听起来是多么别扭。

这些冷血精神病患者看起来或许很有魅力,但他们很难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想象一下,从来没有忧伤,没有悔恨,没有自尊心,同样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关心会是什么样子。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情感世界很简单:他们无法随心所欲时便会烦躁和恼怒,因为一些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干出冒险的事。他们缺少忠诚和激情,游荡在生活中,经常因一时兴起而犯罪——一个小小的刺激和冲动就可能使他们去欺骗、剽窃、,甚至谋杀。至于奉献、愧疚或者愉悦这类复杂的人类情感,他们只知道书本定义,根本不知道这些情感为何物。

众多的研究表明,冷血精神病患者体验世界的方式与常人完全不同。他们很难作出适当的道德价值判断并且克制犯罪的冲动。他们对情感、语言和分心刺激的反应也有障碍——这是一种在5岁以前的小孩子身上才会存在的问题。

从一个案例看儿童冷血精神病

刚才我们在叙述冷血精神病患者时,已经把儿童排除在外,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儿童也可能是潜在的冷血精神病患者。

让我们从一个案例说起。

2012年夏天的一天,美国人安妮和丈夫米格尔送他们9岁的儿子迈克尔去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小学,不过家里人宁愿将这儿说成是“夏令营”,这是他第一天去学校上课。多年来,安妮和米格尔一直觉得很难搞懂家里的这位大儿子,他是个长相俊美的男孩,颧骨高高的,双眼分得有点开,长着一头浅棕色的卷发。他时常大发脾气,有时则拒人于千里之外。针对迈克尔的这八星期课程事实上是精心设计的心理学研究——与其说是夏令营,不如说是安妮夫妇的破釜沉舟之举。

据妈妈说,迈克尔的问题是在3岁左右开始出现的,当时他的弟弟艾伦刚出生没多久。她说,当时迈克尔的表现主要是“像淘气包那样”,但他的行为很快就升级为发脾气,期间会大声喊叫、嚎啕大哭,而且大人根本安抚不了他。这跟普通幼儿的表现可不像,“他的举止并不像是‘我累了’或‘我难过’,这才是正常小孩的样子。”安妮回忆说,“他的表现真的不太寻常,而且每天都要闹好几个钟头,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没用。”几年来,每当父母要迈克尔穿上鞋子,或者要求他完成其他常规任务,比如将自己的玩具从客厅里拿回来,都会招致他的尖叫。“让他去某处,让他呆在某处——任何事情都会惹他发怒。”米格尔说。在他的幼儿期已经过去很久时,他的脾气仍然不改。8岁时,如果安妮或米格尔想让他做好上学的准备,他就会勃然大怒,用拳头砸墙,拿脚把门踢出一个个小洞。假如没人看住他,他会用剪刀剪烂自己的裤子,或把自己的头发一根根拔下来。他也会反复将马桶座垫往下砸来发泄怒火,直到把马桶垫砸坏为止。

安妮和米格尔第一次带迈克尔去求助于心理治疗师时,对方诊断他患的是“长子综合征”:他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憎恶家中新出生的弟弟。他的父母承认,迈克尔确实对家里新出生的宝宝怀有深深的敌意,但兄弟间的竞争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他持续的极端行为。

到了5岁时,迈克尔有了别的小孩没有的新本事,前一秒钟他还在怒气冲天,后一秒钟就能变得彬彬有礼,或者悉心施展魅力——安妮形容说,这种情况让她极其不安。“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能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她说。她回忆起了与儿子的一次争论,当时为了做家庭作业的事情,迈克尔又是尖叫又是抽泣,而她想要跟他好好讲道理。“我说:‘迈克尔,你记得我们昨天做的头脑风暴吗?你只要回想一下当时的想法,然后将它们写成句子,你的作业就完成了!’而他还是在一个劲嚎叫,于是我说,‘迈克尔,我们已经完成头脑风暴了,所以今天真的没必要还来这一出。’他一下子停止尖叫,转身面对我,用成年人的声音平静地对我说,‘嗯,那么,你当时对这个问题考虑得还不够彻底,是

不是?’”

然而,安妮夫妇的两个较小的儿子,6岁的艾伦和2岁的杰克,都没有出现像迈克尔那样的问题。

在过去这6年中,迈克尔的父母带他去看了8个不同的心理治疗师,得到的诊断五花八门。“这么多人跟我们说了这么多截然不同的东西。”安妮说,“噢,他得的是注意力缺失症——噢,不是的。他得的是抑郁症——也可能不是。打开一本《精神疾病诊断标准》,随便往一种疾病名称上一指,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他符合其中的几条特征。他符合强迫症的一些症状。他符合感觉统合异常症的一些症状。可没人知道在治疗时,他身上占统治地位的症状是什么。这真是太让人郁闷了。”

直到前年春天,治疗迈克尔的心理医生介绍他的父母去咨询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员丹·沃斯布施。经过了一系列测试,安妮和米格尔得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诊断:他们的儿子迈克尔也许是冷血精神病患者。

儿童冷血精神病还难确认

过去10年来,沃斯布施一直在研究某些“冷酷无情”的儿童——他们明显表现出在情感、悔恨或温情方面的缺失——而且人们认为这类孩子成年后,更易成为冷血精神病者。为了评估迈克尔的情况,沃斯布施使用了一系列精神学测试与教师—家人评判量表的组合,当中包括了冷酷无情特质目录、儿童冷血精神病量表和筛查量表的修正版本——这些工具设计之用意,都是为了测量未成年人的冷血和掠夺,而它与成年人的冷血精神病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冷血精神病”这两个术语实质上是等同的)。一位研究助理跟迈克尔的父母及老师们进行了面谈,了解他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在把他的所有测试和报告都制表后发现,迈克尔在冷酷无情行为方面,距离正常范围有两个标准差,这意味着他的病情达到颇为严重的水平。

目前在儿童冷血精神病方面并没有标准化的测试,不过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冷血精神病和自闭症一样,是一种独特的神经系统症状——最早可能在儿童5岁时得以确认。在确诊方面最核心的是冷酷无情特质,现在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可以通过它将“新手冷血精神病者”跟出现常规品行障碍的孩子区别开来,后者也容易冲动,难以约束,并且表现出敌意或暴力的行为。根据一些研究,在出现严重行为问题——比如迈克尔表现的侵略性反抗行为——的儿童中,有约1/3的孩子在冷酷无情特质测试中,结果也异于正常范围。

应当说明,在成年人的诊断标准中,其中一个要求是出现自恋和冲动行为,不过它对于儿童很难适用,因为儿童天生就即又自恋又冲动。

在一些儿童身上,冷酷无情特质以十分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的心理学家保罗·弗里克对儿童冷血精神病的风险因素这个课题已经研究了二十载,他描述说,曾经有个小孩在一星期的时间里,一点点把他们家的猫尾巴割下来。他的父母起初根本没觉察到,这个男孩因此对自己实施的分期截肢术十分自豪。“当我们谈起此事时,他的态度十分直接,”弗里克回忆说:“他说,‘我想成为科学家,我当时是在做试验。我想看看这只猫的反应。’”

在另一个著名的案例中,一个名叫杰弗瑞·贝利(JefferyBailey)的九岁男孩将一名幼童推入佛罗里达一家汽车旅馆游泳池的深水区。当孩子拼命扑腾,最终沉入池底时,贝利拖来一把椅子在一边观看。事后受到警察讯问时,贝利解释说他很想知道别人溺死时是什么样子的。在被羁押时,他看起来对自己面临监禁这件事并不担心,但对成为关注的焦点非常得意。

可是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释放的信号要更为微妙。弗里克指出,冷酷无情的儿童往往极其喜欢操纵别人。他们也常常撒谎——所有小孩都会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可这类儿童则是因为任何原因或完全不为任何缘由而去说谎。“大部分小孩,如果你抓到他们在吃饭前偷吃了一块饼干,他们会一脸做错事的表情,”弗里克说:“他们想吃饼干,但他们也觉得这样做不对。就算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也不例外:也许他们的冲动自制力很差,但如果他们意识到妈妈会发火,还是会觉得自己做了错事。”而冷酷无情的儿童则毫无悔意。“他们不在乎别人是否对自己发火,”弗里克说:“他们不在乎是否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跟成年冷血精神病人一样,他们貌似也缺乏人性,弗里克有这样的观察结论:“如果他们能不诉诸残忍的方式就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固然会轻松点;但说到底,他们会使用成效最好的

方式。”

在心理学家中间,儿童可能拥有冷血精神病倾向这种说法依然存有争议。美国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一直认为,冷血精神病和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一样,几乎难以在儿童身上得到确诊,甚至在青少年那里同样如此——这既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尚在发育,也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正常的行为也可能被解读为精神变态行为。另一些学者则担心,就算能做出确诊,给一个孩子打下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带来的社会代价未免过大。(从历史上来说,这种精神失常疾病一直被认为是无法根治的。)得州农工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约翰·埃登斯一直力阻人们不要斥资研究如何鉴别患冷血精神病风险的儿童。“这跟自闭症不一样,确诊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能够获得外界支持,"埃登斯说:“就算能确诊,这仍然是个毁灭性的诊断结果。没人会同情一个冷血精神病人的妈妈。”

美国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家马克·戴德斯研究的是儿童出现的行为,他承认“没人能在给一个5岁孩子打上冷血精神病的标签后仍然安之若素”。但他说,忽视这些特质则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在儿童身上出现并能得以鉴别的这种气质,有时候十分强烈。”近期的多项研究发现,在冷血精神病清单未成年人版本中得分较高的青少年儿童,其大脑呈现出显著的解剖学差异——这意味着这种特质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另一项研究追踪了3000名儿童在25年间的心理发育情况,发现早在儿童3岁时就可以发现冷血精神病的病征。一群为数不多但队伍在不断扩大的心理学家,包括戴德斯和沃斯布施认为,及早正视这个问题,或许能为这些孩子改变人生方向带来转机。研究人员希望,冷酷无情的儿童或许仍拥有少量由大脑特定部位控制的共情能力,而这种能力也许是能得以增强的。

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篇10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