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网络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6:16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1

关键词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CurrentSituationofnetworkCourseapplicationinanadult

CollegeinZhejiangprovinceandCountermeasures

wanGShan

(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

abstractthispapertakingonlinecourseseducationinstitute,Zhejiangprovinceforthestudytoinvestigatethestatusofthecurriculum.articlestatisticsof2009to2013counselingonlinecourseplatformallrelevantdata,concludingthecase,thelevelofdivision,normalcategoryfromeachoftheonlinecourses,onlinecourseseachcollegeproject,thephasesoftheprojectaswellasonlinecourseseachtrancheandotheraspectsofthestatistics,andstatisticalresultswereanalyzed,basedonthisanalysisdrawnapplicationstatusonlinecoursesandgivessomesuggestions.

Keywordseducation;networkcourses;applicationstatus;surveyandreport

0引言

在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函授教育作为一种灵活便利的成人教育形式,由于较好地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提高个人素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函授教育在生源竞争、师资紧缺、工学矛盾等方法面临着新的难题。2000年,国家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的是要通过建立全国开放式教育网络,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来构造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

为深化函授教育改革,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促进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从2003年到2007年,成教院申报学校并组织研制了六次网络课程,共计立项130门,达5426节课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函授教育,实现了函授教育网络化。那么网络课程使用现状如何?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调研。

1网络课程应用现状

1.1网络课程建设现状

从2003年到2007年,按结题情况划分,已结题118门,未结题12门。结题率达到91%,未结题率为9%,结题率较高。按课程层次划分,专升本为104门,高起本为2门,高起专为24门,其中师范类课程105门,非师范类课程25门。

从2009年4月到2011年9月,第一期网络课程题库建设1个;第二期建设4个;第三期建设2个;第四期建设3个;第五期建设3个;非师范类网络课程题库建设3个。

1.2学生使用情况

第一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4366人次;第二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792人次;第三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2506人次;第四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3590人次;第五期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675人次;非师范类网络课程共辅导人数达1148人次。

从辅导次数来看,第一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19次;第二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5次;第三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37次;第四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0次;第五期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20次;非师范类网络课程辅导次数达42次。

1.3教师使用情况

以2009至2011年为例,2009年教师共访问课程1716次,作业46次,批改作业498次,访问论坛1376次,发帖62个,回帖591个;2010年教师共访问课程1943次,作业59次,批改作业498次,访问论坛1362次,发帖68个,回帖535个;2011年教师共访问课程777次,作业29次,批改作业118次,访问论坛537次,发帖16个,回帖267个,呈逐年下滑态势。

2应用现状分析

2.1网络课程立项标准趋于规范

从2003年第一期网络课程研制开始到2007年第五期结束,从申报情况来看,网络课程的标准趋于规范,如逐步规定了课程的申报要求和项目主持人的素质,量化了课程的各项数据。每门课程的科研经费逐渐增多,优化了支付方式,例如降低了首付开发经费,增加了题库验收合格支付情况,这有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积极性。

2.2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资源建设是网络辅助教学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据网络辅导平台调查得知,课程存在着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单一,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航系统不强,缺少评价与反馈,缺乏教学活动设计等问题。从各期已结题并在使用的网络课程看,已建题库的课程比例偏低,大多数网络课程并没有设置题库,即使设置了题库,大多数也只是简单的几道选择判断题,有完整题库的课程几乎没有。因此,函授学员不再在线练习所学内容。随着课程申报标准的细化,科研经费的划分也规定了有题库的网络课程经验收合格后才支付费用,这也有助于促使课程建设者关注到这方面。

2.3师范类课程使用情况不良

从调研结果可看出,师范类课程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立项不能结题和结题没有投入使用的情况,第一期结题率为75%,第二期结题率为81.8%,第三期结题率为96.6%,第四期结题率为86.4%,第五期结题率为95%;与此相对的非师范类课程使用情况良好,结题率为100%。从使用情况来看,第一期使用率为66.7%,第二期使用率为55.6%,第三期使用率为53.6%,第四期使用率为57.9%,第五期使用率为78.9%;非师范类课程使用率高达96%。

2.4网络课程使用率低

从2009年到2013年,共开设81门课程。其中辅导使用1至3次的网络课程数量为73门,所占比例为90%,辅导使用4至5次的网络课程数量为8门,所占比例为10%。教师使用网络课程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教师访问课程的次数偏少。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可重复使用率偏低,大部分课程使用一次即不再使用,只有极少数课程多次开展,达到了重复利用的效果。

3改进建议

3.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

从教师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没有积极参与到网络辅导平台与学生进行交互,一方面原因是平台交互功能不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的态度和责任感是更为严重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网络辅助教学在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技术应用能力,积极使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工作。再次,教师要提高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主动探寻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相长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创新。

3.2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课程的资源建设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不仅从题库的数量上加强,更要体现网络辅导的特性,因此,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思考资源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应该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资源的再设计与开发。在交互方面,多建设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促进情境化教学,设置清晰便利的导航系统,便于使用。

3.3加强非师范网络课程建设

从历届网络课程使用情况分析,非师范类网络课程立项25门课程,全部结题,结题课程中有24门投入使用,非师范网络课程课程的结题率达到100%,而且使用率达到96%,大部分课程也多次开课,从此看出课程受到了学员的欢迎与认可,因此,可考虑加强非师范网络课程的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海军,马国刚.网络教育那些事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平,郭慧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持续发展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4):38-41.

[3]纪望评.成人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整合的研究与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16-18.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电脑、网络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亲密伙伴,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家庭与学校。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果高校政治辅导员不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不能有效地获取、筛选和应用信息,不能自在地游走于网络空间,那么不但得不到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反而无法把握网络为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带来的机遇,如果未能赶上时代步伐,就不能取得学生工作的主动权。高校辅导员信息化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变得如此便捷,多方交流和同时接收不同地区的信息是如此方便,因此,对学生而言,来自不同空间方位的信息,足以把学校的传统教育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拿起信息工具,掌握现代化的育人、管理、服务手段,才能把握高校学生工作在信息海洋中的航行方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处理和利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和教育工作,抵御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科学知识,开拓新境界,掌握新技术,而信息化能力和游走网络的本领正是当前必备技术之一。

一、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进入辅导员的各项活动中,以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既是顺应时化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又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杠杆,更是应对国内、国际复杂环境的必然选择。如果辅导员不能掌握现代信息化的工作方法,学生工作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杠杆。

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部或大部分数码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也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和穿透力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尽快实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接轨融合,提高自身科学技术含量,就会落后于时代,出现“靠不上去,找不到位,插不上手,跟不上趟”的尴尬,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承受历史的重负,也难以巩固发挥原本的优势。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如果辅导员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交流,就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渠道。这是因为:首先,信息化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杠杆。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都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变革发展,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和技术力度。比如,辅导员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电讯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收集思想信息,开展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教育,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资料,收集信息、处理数据、优选方案网络交流等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库”、“智囊团”和“思想论坛”。辅导员还可利用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统筹论、控制论、信息论、离散结构理论等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丰富充实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体系的具体内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其次,信息化是思政工作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正如美国数学家托夫勒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和依其在信息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千方百计地向我国推销他们所认可的那套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等,企图实现他们“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国内外的反动势力,也借机乘虚而入,利用网络发表反动言论,恶毒攻击我党,毒害青年一代。如利用互联网建立“明慧网站”,对全国和全世界发送电子邮件,散布反动言论,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危害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不具备战略眼光,不增强忧患意识,就会丢失思想文化阵地,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就必然走向失败。

二、运用网络辅助学生管理的现状和成效分析。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当代学生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环境,学生使用网络较多,也给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辅导员运用网络辅助学生管理是指高校辅导员以网络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网络只起到辅助作用,而非班级管理工作的唯一手段;二是辅助学生管理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使用网络辅助学生管理的现状。调查发现,虽然网络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已经是一个共识,但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应掌握的网络技术的内涵却有很大的分歧,高校辅导员普遍使用网络辅助学生管理,但利用网络较多的是电子邮件、QQ及QQ群、移动飞信等形式,网络辅助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开班级信息和通知信息等方面,而且多数辅导员认为网络在传达信息上具有明显优势。

(二)网络辅助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方式很多,利用网络只能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和方式,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和空间交互性等特点,其在与学生交流上有其他途径不能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使用网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式。网络手段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3

关键词:网络;辅导员;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介,以其信息量大、涉猎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便捷性、隐匿性等特点迅速被高校大学生认识和接受,已成为高校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工作者,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样地为辅导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方便,不过表现在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如何应对网络带来的新问题,明确工作方法,解决新生的矛盾,也逐渐成为网络时代辅导员的工作重点。现实的环境要求辅导员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应对新的挑战,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而青年学生则往往是新事物的最早接受者和使用者,辅导员深知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仅用传统的话语系统是不够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其应用的深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等现代传播方式和载体,便成为大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新工具。

网络时代下的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确保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可靠接班人。

一、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工作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传统时代下,辅导员的工作要靠授课、开会、谈话等形式开展。在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下,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可以利用QQ,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细致地给予解答和解决;可以利用个人博客发表言论,改善形象,引导正确舆论;可以利用手机短信、e-mail等即时通讯工具和学生平等地、无障碍地沟通,深入同学的心灵深处;可以利用校讯通、飞信、学生群、校友录等新闻、通知和公示,提供学习、生活资料下载,展示优秀人物和团队,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检索快捷、形式多样、交流直接、预警及时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覆盖面、有效性和及时性。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找到工作所需的消息、资讯,并通过网络快捷的传输;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将消息实时、动态更新,减少了很多口头传达所需的时间和重复。通过网络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记录、查询和统计学生的基本情况,还可以促进各个辅导员之间和辅导员与学校其他部门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

(三)工作针对性更强。传统的德育大多数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学生则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课堂里接受“灌输”。网络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社会一方面有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错误的消息和言论,但另一方面又营造了一个人们可以袒露心扉的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困惑。辅导员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活动,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困惑,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网络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首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辅导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可能下降。这不但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量,而且也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途径等多方面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强大的娱乐功能浪费了很多大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7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平均为16.8个小时。通过互联网来“看碟、聊天、打游戏”已经取代了体育运动,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发表言论不用负任何责任,大学生在网上谩骂和人身攻击在各个网站随处可见。网络还导致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对于在学习和就业双压力下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逃避现实残酷竞争的“避风港”。

(三)网络成瘾危害严重。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份的数据显示:大学校园中80%有校园网,90%的男生和63.5%的女生接触过网络游戏,在90%接触网络游戏的男生中有4%曾沉迷网游。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了角色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多种问题。例如,学生为去上网使出各种手段,如上课请病假、跳墙、偷窃,等等。网络也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如脊椎病、颈椎病、眼睛疾病、头晕、睡眠不足、面部肌肉辐射、焦虑症等,更甚者还会导致死亡。

三、网络时代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一)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时展。面对网络文化的新形势、新挑战,辅导员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首先,辅导员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能够熟练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复杂的网络中;其次,辅导员要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网络应用技能;要善于将新兴的网络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先锋队;最后,辅导员还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网络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克服困难,大胆实践,力求能够驾驭网络危机、网络谣言和网络成瘾等复杂局面。

(二)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建立,不仅要保证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类网站存在着数量少、更新慢等缺点。很多网站的宣传内容存在着摆成绩多、见问题少,说教多、分析引导少等通病。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摆正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设计、制作和维护中去;突破思想政治网络平台的单调、死板的一面,坚持走“综合化”建设的方向;要本着对同学成长、成才负责的信念;要主动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喜好,开设辅导员信箱、优秀人物访谈、不文明现象曝光、心理健康测试、生涯规划指导等栏目;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FLaSH动画、视频剪辑等技术来改善传统网站单调的缺陷,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引导人、教育人、服务人的网络平台。

(三)加强舆论引导,建立预警机制。高校是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校园网络已经明显地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听信八卦”、“诬蔑老师”、“谩骂学校”、“人身攻击”等在各个高校的校园网上屡见不鲜。导致很多学生在上网时,潜意识地对正面的引导信息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对于复杂的斗争形势,辅导员要争取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大力弘扬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勇于回应错误思潮,充分运用思想教育的政治优势,建设高校洁净的育人环境。要敢于向一些看似无序、嘈杂的虚拟社区进军,要引导学生从“发泄、谩骂、偏激”的坏习惯中跳出来,倡导“平等、尊重、沟通”的网络文明风尚。要特别注意将教育和服务相结合。不论是在网内还是网外,辅导员不应该只是一个“说教者”,更应该是一个服务者。针对后勤、教学、就业等实际问题,要求辅导员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后疏通各个相关部门,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知同学们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公民,用人格魅力和处事作风来改变虚拟社区的风气。还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虚拟社区有文明、道德贡献的虚拟人物给予实际的奖励,以弘扬健康的舆论氛围。例如,对于网上的热点问题要在现实生活中采取措施,特别是及时正面权威的信息引导舆论发展,形成以权威信息发表渠道化解或弱化舆论危机事件的有效机制。

(四)开展网上活动,文明网络环境。首先,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地改变对网络活动的态度,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的网络活动都类似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都是有害的。要正确地认识到有很多网络活动对青少年是有益的,有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其次,要学会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可以在网上开展“班级风采展”、“活动图片展”、“个人博客展”等网络活动都可以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最后,要学会依靠学生来开展网上活动。不但要依靠学生来开展活动,还要学会培养网络人才队伍,负责活动策划、网络宣传、网络技术等,只有这样将学生网络人才队伍组织起来,才能突破“游击队”的模式,建立“正规军”。此外,还可以确立班级学生信息群的维护和管理者来负责班级网络活动的相关策划与建设。这样,对于引导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净化网络氛围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证社会主义的学习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深知作为辅导员是任重而道远的,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育人的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各高校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4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工作;网络平台构建;运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许多老百姓家中的必备电器,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6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2.1%。大学校园是互联网应用最多和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在我国众多网民当中,大学生又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在当今大学生当中,智能手机的普a及率很高,让大学生们随时就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同时,手机微博客户端的运用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想法及见到的事物于网络。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平时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接触也是最多的辅导员,如果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大学生产生很好的交流,是高校顺利开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和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确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最终实现育人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的技术欠缺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将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的开展看做是软任务,较多的出现在比较常见的网络平台,没有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行为缺乏完整的干预体系,使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趁虚而入。有个别辅导员,不能把现代网络与传统教育合理结合,只习惯于对学生单向灌输。学生在被动地的情况下应对辅导员,从而降低了自主意识,个性需要无法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所以会很难融入到当代大学生当中。

(二)当今大学生在网络上收到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收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从而迷失方向。一部分学生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迷惑,面对网络上消极的思想言论,形成了无聊,但是不上网又不知道做什么的纠结心理,慢慢的沉溺于网络的虚拟当中。另外,大学生们下载软件、抄袭论文等剽窃他人知识产权成果的行为十分普遍。较为容易获得的网络资源使大学生们不在去努力学习,产生了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懒惰心理。

(三)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网络互动沟通交流不够深入

做为高校辅导员,日常的工作对象不仅多而且复杂,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使“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变成“一对多”的新的交流模式,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时效性提高。部分高校的辅导员没有学生平等互动的观念,没有消除与学生产生的距离感。这造成大学生随便的就发泄自己的不满,更加随意的支配上网的时间,甚至让他们感受不到自身价值,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

二、构建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高校辅导员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为大学生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反映出来他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需要辅导员更加主动的去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网络生活,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如果学生们在网络上有对学校的意见或者建议被辅导员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得到回复和解决,就使学生们获得被关注感,荣誉感,这样一来就会使辅导员在学生们中间的可信度大大增加,大学生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也会大大的增强;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辅导员思政工作网络平台团队

随着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意愿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就需要辅导员树立网络管理及监控意识,进一步明确作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中的网络角色定位,对于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一些热点为题的看法也要提高注意力。如国家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并且需要对学生们的各种不解和困惑有针对性的总结,提升大学生们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对于各种的社会问题能有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容易引起大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一线,更应该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四、增加辅导员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运用的时代内涵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金项目】新时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策略应用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课题,课题编号:L15DSZ01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92-02

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致使信息传播更快、成本更低、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检索更便捷,成为了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大学生很容易能从网络上接收各种信息、吸收各种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作用,成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理论探讨,深入剖析高校辅导员对于网络舆情引导作用,提出富有建设性的高校辅导员有效管理手段。

1.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及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平台对社会焦点问题、国内外实事、校园突发事件等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态度、情绪及意见交错的总和。其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多元化与自由性。网络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自由、平等性、丰富的,从而导致网上各种思潮泛滥,涉及到的范围领域也就特别广,大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

(2)具有隐匿性和非理性。网络中的信息者是隐匿的,带来了道德约束的缺失,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很容易丧失理性对社会造成危害。

(3)具有即时性和放大性。网络传播的信息都是快速、及时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网络中迅速扩展,造成连锁放大效应,在学生中间引发蝴蝶效应。

(4)具有危害性。由于对于网络信息传播尚未建立或形成足够有效的管理方法,致使网络空间的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暴力信息等丑恶内容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负面影响。

2.辅导员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监控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

(1)缺乏对高校网络舆情足够的认识。很多辅导员认为大学生上网只不过是聊天、购物、看电影、查找资料,但是最近发生大学生舆论事件,恰恰不仅局限于这些方式。造成这种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辅导员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不主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内容等进行研究分析。

(2)缺乏对高校网络舆情处理能力。首先是缺乏对于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变化发展引导手段,辅导员不能及时、主动地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理性地发表观点,仅仅是以为限制和堵塞信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反而效果不好。其次是辅导员自身网络技术水平滞后,对于舆情信息采集能力有限,分析能力远远达不到要求。与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数辅导员网络技术水平素养和能力都很欠缺。造成在遇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辅导员不能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预警,在应对和处理学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行动迟缓、办法单一。

(3)缺少网络舆情引导网络平台。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网络平台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或是没有,而且平台信息陈旧,引起不了学生关注,缺少与大学生群体的互动;第二是对于微信、QQ、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没有充分的利用。

(4)缺乏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大多数高校虽然成立了网络管理办公室或是领导小组,仅仅是配备了一线辅导员从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辅导员未接受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控培训,造成工作时效率低,处理问题能力差。而且,所设立的管理机构全责不够明确,缺少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同一管理,致使遇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多处于被动状态。

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引导作用

在我国高校体制下,辅导员是与大学生群体之间最密切、最频繁一个群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交流、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更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引导主体。

(1)辅导员与学生群体接触多,很容易及时了解学生心声,而且能够通过微信、QQ、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与他们进行交流、互动,融入学生当中,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及时准确发现网络舆情中学生的思想动态、舆论倾向以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思想动态。

(2)辅导员具有“舆论领袖”的潜质,能够在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中当学校的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引导网络舆情,破除虚假、缺失信息,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真相。

(3)辅导员自身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权威性,能够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焦点问题、国内外实事、校园突发事件等方面的问题思考与讨论,向大学生群体正面的宣传,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

4.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有效管理手段

(1)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作为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重要窗口,高校管理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应该认识到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及时、稳妥、高效地处理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各种舆情。辅导员牵头成立独立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专门机构,以思想政治部教师、学生工作部教师、辅导员、学生会为主体,对当前的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2)辅导员应增加学习提高自身处理网络媒介素质和能力。当今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和媒体平台对于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监控、管理和引导工作必须增加学习,储备相应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处理能力,辅导员才能更好的了解网络媒体运作规律,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论,创建和谐稳定的高校教学秩序。

(3)辅导员应从多角度多思维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①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在教师或学生中挑选思想成熟、网络媒体技术熟练组成“网络辅导员”。主要负责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对“问题帖”给予解答,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②在学生中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在进行大学生“网络舆论领袖”培养时,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选择培养对象;培养过程中要以尊重主体意识为基础,建设良性的舆论环境,以培育理性思维为重点。

③建立网络舆情引导专家库。由校内外思想政治、网络等各方面的专家组建一支专家库,辅助辅导员进行网络舆情相关各项工作。从正面去引领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

(4)辅导员应该提高思政网络平台建设以及公共网络平台利用。辅导员应该与学校网络设计人员共同提高网络思政平台的建设,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引导作用,吸引学生关注,便于学生学习生活,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佳服务。同时能够通过微信、人人、QQ、论坛、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相互协作,创建辅导员网络舆论宣传平台,全面引领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树立。

(5)积极创建和完善网络舆情预警监控机制。辅导员应该牵头建立一套实时的网络舆情预警监控系统,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监测和分析研判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做出网络舆情预警,并做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全方面的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创建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6

【关键词】心理辅导系统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58-01

网络心理辅导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采用的数据库是oracle,链接工具是Hibernate,开发工具是Java语言,设计环境是tomcat,开发平台是windowsXp。在网络心理辅导系统中对各类用户的权限进行了设置,用于保护患者的隐私,更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网络心理辅导系统的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微妙而复杂。如何与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更好地融合,更好地与人交往,更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变得非常重要。

大学生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学校,要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和学习,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如学习压力、与人沟通困难、就业压力等。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有的长大了、成熟了,有的由于心理得不到帮助和指导,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早恋、打架、自杀等校园问题。因此,指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网络心理辅导系统的开发和实现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网络心理辅导系统的设计意义

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主要是与心理辅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辅导方式优点是能更好地观察患者,给出相应的治疗意见,指导老师通过语言、动作、微笑等方式,给患者以鼓励和帮助。但这种辅导方式的缺点是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而且对某些性格较内向的患者来说,他们无法在别人的目光中走入心理咨询室,无法坦然地说出自己的问题。这时,网络心理辅导系统就能给他们提供帮助,系统在心理辅导教师和需要辅导的学生之间架起一个相对隐蔽的平台,让患者能更加自然、真实地去诉说,使辅导教师能给出正确的意见。因此,网络心理辅导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方式,是传统心理辅导方式的有益补充。

三网络心理辅导系统的总体设计

网络心理辅导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具有实时性,大量的数据存在于数据库中并实时更新,采用的数据库是oracle,链接工具是Hibernate,开发工具是Java语言,应用J2ee为服务器端应用提供一个独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和基于标准的企业级平台,设计环境是tomcat,它是J2ee企业级应用的部署平台,开发平台是windowsXp。

网络心理辅导系统包括四个模块:角色登录模块、管理员模块、心理咨询新闻管理模块、心理咨询论坛模块。本文主要对其两个模块进行阐述:

第一,角色登录模块。登录页面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和角色,进行身份验证。首先,系统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匹配,当出现用户名与密码不匹配、用户名不存在等情况,系统将进入到出错页面,给出出错提示。接着,系统设置flag字段来判断登录者的角色,如管理员的flag值为0,学生的flag值为1,教师的flag值为2。程序在Commonaction中通过判断flag的值,然后根据flag值的不同跳转到不同的页面。

第二,管理员模块。管理员通过身份验证进入系统后,可以添加和管理班级和学生的信息;添加和管理教师信息;添加和管理心理咨询新闻;管理心理咨询论坛等。管理员通过在页面提出的*.action,通过strut.xml转入到by.xml文件,查找到对应的action对应的类adminaction.java,调用业务逻辑层adminService.java,业务逻辑层调用adminDao.java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从数据库中增、删、改、查数据。

四结束语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辅导方式,是传统心理辅导方式的有益补充。指导学生如何面对问题,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网络心理辅导系统的开发和实现就显得非常重要。网络心理辅导系统对未来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

2015年七月份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68亿,网民中初中学历占比为36.5%,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占比为30.5%,大学本科占11.8%,总体上中学生占比最高。打开中国知网输入网络、中学生、心理健康等关键词搜索发现80%以上的文章都是关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学生上网人数很多,但使用网络的现状却并不乐观。我们都知道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也能与时俱进,利用网络自主、隐蔽、安全、快捷等优势,搭建网络心理健康平台,就能改善或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如果又能与传统的学校、家庭、朋辈互助等辅导方式结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教育、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那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是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鉴于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发完善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网络课程

应国家教育政策和纲领的要求,中学都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一个学校1、2名教师满足不了几百学生的需求。尽管学生的需求不一样,但是处于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身心发展阶段,心理问题往往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情绪情感,人际关系、自我成长、性心理、学习等问题。如果我们针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网络课程开发,把一个个问题做成微型课程或者主题课程,配以图片和动画视频。例如性心理问题,课堂教学有些时候学生不好意思问,老师也不好意思讲,但是做成课程就可以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深入客观的讲明白。同时学生还可以匿名留言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课程放到学校网站心理健康教育板块,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自主学习。当然也要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增添内容以满足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二、结合网络课程健全心理测量与评估系统

很多高校心理中心已经具备完善的心理测量和评估系统,这种模式也可以应用到中学阶段。我们可以筛选适合中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心理测评内容放到学校网站心理健康板块。如中学生智力测验量表,各种情绪状况量表、爱情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等量表。还可以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针对课程内容有相应的测量分析。未来这种模式做的更好的话甚至可以针对学生的分析报告再给出合理的建议以及改进策略,网络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过的课程和做过的测验,一定时间后,自动提醒他们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测验,让他们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或改变。当然,我们的测评系统内容可以更为广泛,不仅仅只局限于和心理健康课程对应。所有目前国内外科学规范的适合中学生应用的量表和问卷都可以涵盖,让处于自我意识飞跃发展,情绪情感变化剧烈阶段的青少年们能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和认识自己。

三、建立动态的网络互动交流模式

学生遇到问题,需要专业的老师进行咨询,但不是所有学生有的有勇气接受咨询。承接网络测评系统的内容,有些学生做了测评,感觉内容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话就可以找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因此可以开发一款既可以一对一和心理辅导教师交流,也可以就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群体讨论的app。老师在线工作时间内,可以和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一对一的进行咨询,一般问题在线就能解决,如果老师感觉得有必要当面约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改为面谈。如果学生主动要求线下咨询的话可以进行传统心理辅导。对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例如大考前的焦虑、厌学、早恋等我们可以有几十人同时提问、分享、参与讨论的群,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传统的朋辈心理辅导,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但是更为安全和自由,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来说,这种形式更利于他畅所欲言,同龄人的观点和建议也更容易被接受。需要强调的是每个群里需要有至少一个心理辅导人员的参与,对大家讨论的内容起一个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保证内容是健康的、科学的、可行的。

四、开通学校与家庭的网络沟通互助渠道

很多学校有自己网站,网站上分门别类的有很多板块,各种信息。家长可以及时查阅,了解学校动态。教师也常常利用社交软件建立自己的学生家长联系群,班里的一些动态会及时的传递给家长。传统的学校---家庭合作心理辅导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也可以实现,甚至会更为有效和便捷。教师都具有心理学的知识,学校也经常对教师进行培训,但家长在这方面就比较弱。所以心理健康网络课程的开发,不仅学生可以学习,家长也可以学习。学校不定期的心理专家讲座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现场互动提问。不能参加的家长,学校可以录制视频放到学校的网站,家长自行观看学习。建议家长经常上学校的网站了解学校的各种活动,可以增加家长和孩子沟通的话题。班主任对于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出现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直接提供给心理辅导老师,让辅导老师开展相应的辅导活动,或制作微课视频帮助孩子们。对于个别孩子较为严重的问题,可以征求孩子意见网上和老师交流或进行面谈,与此同时和孩子家长联系,提醒他们注意孩子的表现,以及给他们一些如何应对以及怎样沟通的建议。班级孩子多,教师照顾不到所有的孩子,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反常表现,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也要及时的跟老师沟通,让老师在学校给予更多的关心或帮助。在班主任建立的家长群里,老师可以经常放一些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和辅导的材料供家长们学习,家长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问,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和进步。网络的普及使身在不同时空的人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我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人研究网络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主要集中在负面的影响上,可是这么多的研究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研究网络成瘾的文章数据显示孩子成瘾的人数、比例,列举成瘾的原因,可是那些成瘾的孩子依旧在成瘾。网络是把双刃剑,中学生使用网络有诸多的危害,但这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监管和引导的问题。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好的一面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去帮助家庭,帮助学校。希望有一天再打开知网输入中学生、网络、心理等关键词搜索,出来的文章大部分是如何利用网络造福孩子、家庭和学校的。

参考文献:

[1]黄发森.试分析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新课程导学,2016(6).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09-004

网络,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大学生作为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以极大的激情拥抱互联网。如今,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已经很少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而是直接去各类新闻网站、娱乐网站:查资料直接启动“搜索网站”,聊天用QQ,mSn,网上购物去淘宝、拍拍,写心情用网络日志、发表观点去BBS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网络在改变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娱乐、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使高新辅导员要面临全新课题,并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独立学院的三本学生普遍自控能力不强,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欠缺。大部分三本学生相较于一本、二本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是事实,之前在父母的监督下都没能形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到了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后,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一点就更加凸显出来,无故旷课、不交作业、考试突击、沉迷网络等事件屡见不鲜。网络时代下的独立学院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时代下辅导员工作的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确保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高校网络文化阵地,为国家培养高质的可靠的接班人。

1网络给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1.1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首先,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之后才可以传播的,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进入了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o时代以后,为网络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这就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的作用,网络的匿名化和海量化让其可信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在大学生面临着海量的信息的时候,难以甄别真伪,加之西方国家掌握着网络语言和网络技术的绝对优势,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会乘虚而人,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会变本加厉。

其次,社会上的“黄、赌、毒、黑”等问题人侵“象牙塔”,使得辅导员需要面对的局面更加多元,考虑的问题更加复杂。辅导员要防止网络游戏沉迷、打击网络色情、稽查网络、堵截网络病毒、教育网络黑客,这些都是传统的工作中很少涉及的,也是很难短期内有明显成效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作为第四代传媒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可能下降。这不但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量,而且也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途径等多方面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网络发展的不可控性给大学生的道德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是一种“快餐文化”,它有一律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一面,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变得线形、直观而简单,使过多依赖电脑网络的大学生知识贫乏,审美能力下降,优秀文化和道德传统遭到遗弃,有可能造成文化退步和人的素质下降。英特网的普及使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与机器的接触日益增多,同他人的社会交往被削弱,对网络的依赖会导致道德冷漠现象。网络信息的多样化使各种各样相互矛盾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云集网上,造成受众文化道德的碰撞与冲突,会导致道德冲突现象。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或“虚拟化”“符号化”特点,很难对网络上大学生的言行加以确认和监督,道德的约束力的减弱会导致道德失范现象。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全球性、超地域性使得一些精神污染性信息影响范围更大,危害更大,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下滑,易于诱发犯罪。

1.3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网络强大的娱乐功能浪费了很多大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平均为16.8个小时。通过互联网来“看碟、聊天、打游戏”已经取代了体育运动,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调查显示对青少年学生网民来说,互联网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应用程度排序为:娱乐工具>沟通工具>信息渠道>生活助手。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许多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发表言论不用负任何责任,大学生在网上谩骂和人身攻击在各个高校的BBS是随处可见;网络黑客不但没有成为“过街老鼠”,反而被很多学生作为技术高手崇拜着。网络的“去社会化”导致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在网上可以抛开世俗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规则,通过长时间的游戏,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相貌、财产、恋人,甚至学习成绩、职业等等。对于在学习和就业双压力下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逃避现实残酷竞争的“避风港”。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处事消极,回避困难,当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到网络中寻找“成就”来给心理予以慰籍。

1.4网络成瘾危害严重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据中华教育网调查:大学校园中有80%有校园网,90%的男生和63.5%的女生接触过网络游戏,在90%接触网络游戏的男生中有4%曾沉迷网游。上网已成为他们的习惯,一天不上网就有失落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时依依不舍,离网后头晕脑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除此之外还有以聊天、视频、交友为乐的网络交友成瘾;有推崇黑客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应用成瘾;有以观看、下载、、视频为乐的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体。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了角色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损等多种问题交叉的严重的伤害。

2基于网络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新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当前形势下,辅导员需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网络时代高辅导员工作的新方法。

2.1抢占网络新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运用网络这个现代载体.大力宣传集体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网络新阵地。要在网络文化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能自觉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1.1建设网上德育阵地。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网上德育建设,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以正确积极的交互信息,建立网络德育数据库,开辟“德育”课堂,在网上唱响主旋律。使网络既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又可提供知识交流和咨询,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宣泄情感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既能隐藏身份又能平等交流,他们可以在这里袒露心怀、倾诉苦乐、探讨人生、吸取经验、领悟哲理。它给辅导员工作创造机会,接触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掌握学生的注视焦点和心理动态。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就是利用网络进行德育的一个典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1.2充分利用网络加强网络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网络兼容并包,相对而言,学生很容易在网上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超过现实世界时,就可能陷入其中患上“网络瘾症”。网络还可能对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作用。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观点,每一种文化背景都会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与这种文化相均衡的人格。而英特网上各种具有地域性、本位性的文化特质和范式通过英特网强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使个体经常处于矛盾的价值选择之中,影响特定个体稳定人格的形成。网络时代的辅导员应当针对这些潜在或显在的负面心理影响,研究网络可能带来的心理危害,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网络文化向着文明方向发展.有赖于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的约束。这需要学校切实加强网络道德、法规建设,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道德习惯。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网络心态,理性地应用网络。

2.1.3开展网上活动,文明网络环境。首先,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的改变对网络活动的态度。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所有的网络活动都是类似于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都是有害的。要正确地认识到有很多的网络活动对青少年是有益的,有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其次,要学会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比如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歌手大赛”,这样可以帮助一些有特长又缺乏自信的同学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形式能够创新,一定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在我校开展的“网络十大歌手评选”、“毕业生网络留言墙”、“毕业生图片展”、“年级优秀人物访谈”、“个人博客展”、“失物招领一雷锋网”、“模拟炒股大赛”等网络活动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的反响。最后,要学会依靠学生来开展网上活动。大学生自身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不但要依靠他们来开展活动,还要学会培养网络人才队伍,负责活动策划、网络宣传、网络技术等,只有这样将学生网络人才队伍组织起来,才能突破“游击队”的模式,建立“正规军”。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息安全爱好者协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协会等社团,来负责网络活动的相关策划与建设。这样对于引导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净化网络氛围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1.4充分利用网络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事后各种舆论会通过网络迅速生成和传播,引导不好会影响整个学校的稳定。网络在客观上加速了负面舆论的传播,同时也为我们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提供了有利条件。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各种网络行为和言论积极快速地做出主动判断,并加以必要的监督和引导,获得工作的主动权,从而对突发性的网络事件进行控制预防.使谣言、传言没有生存空间。同时,辅导员还可以有效利用平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网上沟通平台。积极配合学校宣传部门做好对于突发事件的自由互动的评论.引导舆论朝好的方向发展,确保学校稳定。

2.2建立沟通新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状态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喜爱的重要交流工具,辅导员要积极运用QQ、飞信、博客、校内网等网络交流载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在网上正面引导信息.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的负担、压力、情绪等问题,尤其是针对学习困难、上网成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以往辅导员开展工作都是通过班委向下传达的。这种垂直的组织结构不但增加了传达的成本,而且效率低下。另外。辅导员对于任务的完成进度无法及时掌握。完成后的反馈效果也不能及时了解。借助互联网,辅导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革除这些弊端.将消息及时通知给班级里面的每位学生.使时效性大为加强.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并促使班级所有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碰到问题之后,出于各种的原因不愿意直接与辅导员当面交流.这时借助各种网络聊天工具就可以解决交流渠道单一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让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埋下隐患。

2.3拓宽就业新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积极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拓展学生的就业新渠道。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辅导员队伍与用人单位联系密切,并通过网络引擎搜索,掌握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大家可以将掌握的需求信息在学校的就业网站或就业群中,实现资源快速共享。辅导员根据专业及要求的不同,各取所需,并在第一时间通过QQ、飞信等通信工具,将需求信息到学生手中.为学生就业提供新机会。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购物的日渐兴起,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的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o%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网络事实上已经为社会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9月,淘宝、拍拍和易趣等网上交易平台上的卖家已经达到117万人,创造了42万个就业机会。其中淘宝网解决的直接就业人数约38万,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已近百万。新毕业大学生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将网上开店当作临时的谋生手段。淘宝网的论坛网友说.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往往连实习的机会都得不到。而网店这类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实习机会的补充。日前,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的创业者问卷调查显示,上海超过八成创业者看好网上创业的前景,认为“网上开店”比传统商铺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在于成本和风险都比较低,比如,不需要门店场地,入行门槛较低,自主选择余地较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

2.4促进教改新局面,增强学生技能训练

市场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辅导员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积极收集、了解周边地区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动向,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3结语

网络时代独立学院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学生的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丽波.三本院校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

2孙青.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网络时代[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活跃的主要群体,在网络知识接受与应用方面走在最前沿。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知识结构的变革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更应该用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网络的发展的革命性意义,在充分发挥应用好网络的各种优势以外,积极认真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些许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思考

一前言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变得日益迅速便捷,覆盖面广的信息量庞大而又繁杂,遍布着高等校园的各个地方,网络的言论自由和不和谐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的大学生群体,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如何有效的实现网络安全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网络学习氛围,是当前高校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1]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更新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

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子啊时间和空间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高校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前沿阵地,网络信息技术也促使了高校辅导员教学工作的变革,具体变现在:(1)教学工作由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化为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辅导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改变辅导员固定的教学地点,突破了空间上和时间上局限性,强化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2)辅导员的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网络信息传播及时性,思想多元化、知识广泛性等诸多优点,使得辅导员在资源利用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和自我的知识经验,而是通过网络获取了广泛的教育资源。(3)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更具针对性。网络信息的交流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辅导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辅导,同时辅导员也可以通过网络的传播手段,进行多种途径和方法位学生排忧解难。(4)大大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辅导员与学生运用网络信息交流,只有拥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讨论,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辅导员之间也可以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提高辅导学生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网络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传播便捷性、覆盖面广、掩护性强等特点,虽然国家不断出台各项管理政策和管理手段对网络不健康信息进行整顿,在网络信息传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拜金、暴力、色情等不健康消极颓废信息依然隐藏在网络的各个角落,由于网络可以自由搜索观看和下载相关信息,使得诸多不良信息冲击着学生的视野,导致一些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继而持有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更有甚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带来的极大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培养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肩负着者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诸多任务,如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的培养等诸多教育教学因素。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技术,运用网络的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

四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因其传播的不健康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辅导员,不应该局限在网络不和谐的消极方面,而是应该用科学辩证的态度充分认识网络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使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从整体上认识网络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的应用网络展开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网络技术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利用网路知识。[2]

五用积极的态度运用网络

依据国家规定的相关的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不遗余力的使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结合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不断创新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开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校教学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兴趣心和学习的感染力。

(一)构建网络信息传媒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高校探究建立校园网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高校通过设置校园网络,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教育教学成本,高校通过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传播模式,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了为学生服务的职能。同时校园网的构建也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透明度,让学生随时掌握了解学校的最新消息和最新工作动向,通过学校网络的专门网站与学校的其他各部门相互连接合作,如学生会工作、特困生补助及学生德育评优等工作内容的公布,通过学生的运用网络的技术的手段不断参与到校园建设当中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校园管理。

(二)提高网络的检索查询功能

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遍布的情况下,高校校园的各个职能部门也都在使用网络进行工作的开展,并且在各个部门之间也实现了网络资源连接共享,这就使得高校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教务处开通网上成绩查询功能、教师绩效考评查询;图书馆开通网上预约借书或者续借系统;学校就业中心在网上组织岗位招聘等网络专门的app,这样不但强化了学校职能部门的衔接,同时也一定了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管理系统查询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有效的组织建立学生数据档案库,当需要了解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时,就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数据进行查询,随时掌握学生的生活、考评和家庭的信息动态。[3]

(三)强化网络信息的引导功能

正是因为网络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不但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积极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在网络的阵营宣传一些消极颓废的负面信息,使得学生在网络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在对网络有甄别的选择上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网络论坛、微博等各种渠道,在学校中开展思想教育宣传,提高学生正确上网,强化学生的法治、伦理道德观念,注重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有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去使用看待网络。另外,充分运用网络自身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也能够取到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畅通网络交流的方法

网络交流方式多种多样,在网络信息交往的应用系统中,常见的有QQ、微博、微信、飞信等诸多联系方式。因此,辅导员要合理利用这些网络交流平台,依托这些app的账号空间、个人主页及网络留言箱等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多角度、多时段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获取了解学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可以以院系为基本单位在网上构建网上交流群和网上辅导员辅导平台,不但能够方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平台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辅导员进行沟通交流,如此即可有效的把握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避免了学生因为思想上认识的偏差而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当网络交流平台步入正轨以后,辅导员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者家里跟学生进行交流辅导,能够在空间上缩短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距离,使得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得到提高。运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高校辅导员教师能够从中广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明白掌握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形态,对辅导员在教学辅导的课程编排上能够有效加强,不断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密切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基础上,也使得辅导员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得以提高。[4]

六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潮流。在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辅导员运用网路信息手段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是教学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辅导过程当中,要不断的解放自己的思想。抛开传统教育辅导理念,以互联网为依托,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手段,充分的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广等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法律道德意识的认知形态。

参考文献

[1]王银思,郝海滨.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2,(28):233-234.

[2]崔铭,赵云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4):10-12.

[3]盛男.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探讨[J].课外阅读:中旬,2011,(10):10-10,42.

高中数学网络辅导篇10

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价一直以来主要以学生教学评价(Set)为依据。大多数的研究者和教学管理层也公认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获益者,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是教学效果唯一最具有可信度的指标,并设想该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准确体现教育价值和发展趋势(alfredp.Rovai.2006)。algozzineetal.(2004)指出,学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初衷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仅限于师生之间的具有私人属性的形成性评价。然而,经过数年的演变,Set已越来越发展为帮助学校管理层作出鉴定的终结性评价。正是出于此变化,美国教授Birnbaum’s(1998)在加利福尼亚一所公立学校,对208位教师进行了调查,65.4%的教师认为,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会造成负面影响,72.1%的教师承认为了提高评价的分数,有过对教学应付了事的经验。因此,本文对本校20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网络辅导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旨在探究:网络辅导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和网络辅导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

一、“课堂面授+网络辅导+网络自主”外语教学新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对本校本科生一年级英语79班、80班、88班、86班和二年级英语75班、76班、82班、91班,随意选取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150份,专业涉及学生外语水平低、中、高三层次,以求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调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形式。问卷共22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调查结果和分析如下:

总的来说,学生对教学模式较满意。对自主模式下的个人学习效果评价却存在不同看法,认为效果一般的为67%,较满意的41%,不满意的34%。对于“哪种课堂英语学习效果最好?”学生打分为:多媒体教室57%>普通教室47%>网络辅导32%>网络自习16%。“对英语教学效果评价参考的标准”,可看出,学生评价标准存在多样性,但“教学方法、英语学习氛围、教学态度、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还是普遍公认的参考指标。

访谈中有学生说:“网络辅导课面对的主要是电脑,并且两个班同一教室,缺乏有效互动……”,“网络有时因脱线不能正常学习,有时因上机技术不熟练浪费时间……”,“网络课辅导不针对个人,自学抓不住重点……”Vonderwell’s(2003)研究表明师―生、生―生的及时交流是网络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交流的延误或中断使学生学习受挫并降低学习动机。Logan(2002)调查也发现电脑技术问题是学生网上学习的障碍,提出网络学习中的交流有四类:教材内容、逻辑思想、电脑技术和学习情况评价。22%学生学习上的问题都针对电脑技术方面。因此,学生因技术问题导致该网络课程学习受挫,在此种情况下进行的教学效果评估是不真实的。(marryK.tallent-Runnels,2005)。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学生基本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模式虽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学习效果不佳(68%),原因有:不知如何寻找合适的自学内容(57%)、自学时间不合理(49%)、网络自习次数不够(49%)、不知如何安排自学内容(48%)、自学资源缺乏(32%)。学生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有不同期望值。对于多媒体,学生期望能在所创造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外国文化并进行集体口语和听力练习,利用先进设备高效率、轻重分明地讲授精读知识点(播放相关影视86%>课外知识拓展84%>口语练习47%>听力练习46%>精读课文授课38%);对于普通教室(黑板―教材)应利用互动性较强特色,弥补黑板不足,多进行输出性语言技能训练和答疑(读写练习47%>口语练习44%>课文难点答疑40%);对网络教室,因互动性较弱,网络资源丰富,学生每人一部机子的特色,可由学生“量身而做”自觉进行听力、阅读能力训练并巩固学习效果(听力课本内容78%>课外相关听力资料72%>课外相关阅读资料59%>预习复习精读58%)。

二、网络辅导课堂有效性教学评价

1.一堂好的网络辅导课堂。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现有的水平,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语言输入,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并通过演示、讲解、辅导、检查等方式,引导、帮助、督促和监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解决学生在外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的课内外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辅导(束定芳,王惠东2004)。所以,好的网络辅导课应真正体现网络课堂的“搭桥”作用,从教学主要获益者――学生进行评价,即“以学评价”。通过考察教师本人的言语以及教师所布置的网络任务来探究教学活动是否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学生参与的状态来探究学生是否真正成为“我要学”。

2.有效性教学评价方法设计。参考maryK.tallent-Runnels(2005)的教学评价标准,笔者将我校原有学生评教量表的4个指标项:教学态度(权重10分)、教学内容(权重31分)、教学方法(权重21分)、教学效果(权重2分)进行了更改,突出网络辅助外语课堂的特点,认为有效性网络课堂教学评价新维度应包括三方面:网络课堂任务评价(evaluationoftask)、教师(instructor)和学生(Studentinformation),拟订出17个细化指标项,采用通用的五分法(stronglyagree5、agree4、neutral3、Disagree2、StronglyDisagree1),使评价能更加科学、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师课堂授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