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十篇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十篇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0:59:05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1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创新

依据上海理工大学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定位为培养计算机工程领域需求的工程性人才。在参考aCm/ieee-CSCC2005[1]对计算机工程(Ce)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我们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组织为一门统一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并采用白中英教授主编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作为理论教学教材[2]。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涵盖两个方面: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设计的基本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通用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一般性逻辑实现方法;计算机体系结构揭示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包括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确定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界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适合于整合为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我们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施方案[3],我们确立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教学目标是围绕单CpU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系统讲述计算机硬件系统及功能部件的内部结构、功能特征、工作原理、交互方式和基本设计方法,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为计算机工程领域培养具有硬件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工程性人才;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1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被认为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则包括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多、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很多同行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4-7]。结合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我们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本课程需要有数字电路、数字逻辑知识为基础。但是,由于大一大二两学年我院采用工科通识教育的缺陷,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本课程前没有学习过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也不了解数字逻辑设计的方法。因此,学生基础差,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第二,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而且计算机内部芯片高度集成化,学生缺乏对计算机各部件的感性认识。因此,理解其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由于该课程讲授的计算机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直接应用目标也不可能很明确,学生难以理解该课程的直接应用价值,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第三,在计算机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编程技术可以获得可见的结果。而对比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学生难以把学到的硬件知识马上应用起来,不容易获得类似软件编程的直观感受,学生普遍的认识有偏差。这导致学生误认为本课程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或者误认为软硬件之间的联系不大,以后自己只从事软件编程工作,不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设计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的定位,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现状,下面,我们将从教学内容设置、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规划、课程考核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和综合教学平台建设六个方面具体提出本课程的建设方案。

2核心课程创新建设的综合方案

2.1教学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补充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电路中的ttL门、moS管技术等和数字逻辑课程中的逻辑代数基础及组合电路逻辑设计方法;第二是补充《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教材中缺失的内容,比如增加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关于指令级并行软硬件设计方法、Cache失效性分析、多处理机同步与通信机制等。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内容上,尽量补充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分析的方法和设计原理;第三是补充多核处理器技术的最新设计方法和工作机制,这部分内容主要提供给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感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之用。

为保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时间的充裕性,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单独开课,实验课的进度和理论课的进度相匹配,其中理论教学安排64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使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比为4:1。此外,对学有余力和参加竞赛的同学另行再组织和指导创新实验,使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并使得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理论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这种教学计划使得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既避免了本课程只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或者只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的弊端,又能保证学生将来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全面掌握。

2.2理论教学方法

在讲授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融入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的新技术并作为学生课后自学的内容,注重基础理论与最新技术的融合。由于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知识比较抽象,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与学生交流互动,向学生提出启发式和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讲课中注意触类旁通,采用举例、类比的方法,将深奥、难以理解的问题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表达。理论课程全部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适当使用一些板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技术或Flash技术,充分展现基础性方法和原理的动态执行过程。比如:SRam读写周期的过程、Cache的访问和替换策略、指令流水线的过程等。

然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对运算方法和运算过程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经分析,我们发现问题主要是定点数、浮点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过程没有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并按步骤书写,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且放映速度较快,学生来不及仔细体会其中的设计技巧和验证计算结果。

因此,后期涉及到计算相关的教学,我们都尽量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而对于简单的控制流程、运行机制、状态更新等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这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又体现了传统板书教学的细致和严谨。

此外,理论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而不能采用填鸭式灌输教学。讲授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前,先要介绍计算的基本功能就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既然是算术逻辑运算,那就有二进制数参与运算,那么就会介绍各种数的机器表示形式;然后介绍数值数据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包括原码、补码和移码的计算,然后介绍计算过程的硬件逻辑实现过程;最后介绍浮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过程和硬件设计框图。

2.3实践教学规划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从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开展教学革新。在实验内容上,分别针对基础性原理、综合性知识和创新实验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针对基础性原理设计了验证性实验,比如采用多功能运算部件74LS181设计16位运算器的实验电路,验证运算器的功能等;对于综合知识,我们组织设计性实验,比如给每组学生分配一张指令表,指令表中包含十余条不同的机器指令(主要包括设计HaLt,moV,aDD,SUB,mUL,DiV,LoaD,StoRe,JUmp),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计算机整机逻辑图来设计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设计微操作控制信号和微指令格式,确定初始微地址和后继微地址的形成,然后根据指令流程和微指令格式编写出每条机器指令所对应的微程序,同时还要针对每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以测试微程序的正确性。最终,我们要求学生设计出一个支持简单指令级的16位计算机系统;鼓励和挖掘有潜力的学生组织开展创新型实验,以组织兴趣小组或竞赛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际的工程应用开发或创新型实验的设计工作,比如通过eDa软件设计计算机系统的存储部件、控制逻辑电路等,通过软件仿真测试并烧录到FpGa器件上,检验实验的正确性;或者采用单片机、aRm处理器或RiSC处理器设计一个嵌入式实验系统。由于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学时有限,创新型实验主要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个月的短学期内实施。

对于实验方式,我们的教改措施主要有:1)要求理论教学的老师亲自带教实验课程,避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老师分开、责任不明确,导致实验课马虎过关的现象;2)具体实验前,由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授权学生将实验设备或器材带回宿舍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实验,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实验老师的即时通讯工具或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论坛相互交流实验经验和提出问题;3)实验的教学检查采用分组答辩的形式,由学生团队自由组织并分工,撰写实验报告、答辩ppt及回答答辩提问。

2.4课程考核制度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单独考核并采用量化考核措施。对于理论教学环节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10%)、作业完成情况(20%)、期末考试成绩(70%)。

1)出勤率:按出勤次数计算,每次出勤计2分,总分10分。

2)作业完成情况:每学期安排5次作业,每次总分计4分。按作业缴纳次数和作业评价结果记分,,每次缴纳作业=1,没有缴纳=0;表示每次作业的成绩,如表2所示。

3)期末考试:成绩占理论课程学成绩的70%。

实验教学环节安排5次实验,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10%)、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10%)、实验完成情况(30%)、实验报告(25%)和答辩情况(25%)。

1)出勤率:按出勤次数计算,每次出勤计2分,总分10分。

2)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团队成员分工情况和安排的组织讨论情况记分,每次计2分,总分10分。

3)实验完成情况:考核每个学生是否按规定完成制定的实验任务,每次实验总分计6分,分四个等级。按规定独立完成实验任务的记6分,在同学帮助下完成任务的记4分,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完成任务的记2分,缺席实验的记0分。如表3所示。

4)实验报告:考核学生总结、归纳实验任务的能力,是否按规定填写和总结实验任务,是否具有详细的实验分工、实验任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五大要素。每个要素1分,每次实验总分记5分。

5)答辩情况:每次实验配以答辩环节,每次答辩总分5分,共计25分。能正确回答答辩中提出的问题的记5分,与同学协商后正确回答问题的记3分,其他记2分。

2.5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要求,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增强本课程讲授的师资力量,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建立完善的教师梯队,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或者计算机组成原理和体系结构的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培训计划。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委员会和计算机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活动。

2.6综合教学平台

建设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将每一节课讲授内容的电子课件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网站资源,开辟专门的教学论坛、教学QQ和群组供学生讨论问题。

聘请研究生担任助教,负责与实验课的老师一起完成实验项目、回答学生问题、批改习题作业。保证学生能够随时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联系到这些助教,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能够及时地得到辅导和帮助。助教将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汇总,主讲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

综合教学平台的总体功能包括介绍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件资源、在线答疑、论坛讨论、习题库、友情链接等,由专人负责管理和更新,真正实现教学平台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

3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获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的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由以前害怕、拒绝学习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课程转变为对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设计的热爱,并获得了更多直观的体会,进一步正确理解了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作用和意义,达到了我们建设核心课程的初期目标。

通过前期的规划和初步实践,我们计划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本课程的建设。

第一,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根据因材施教的思想,把实验内容分成不同的层次,面向不同的对象。保证必做实验的水平和质量,提高选做实验的数量和种类,满足多方面学生的需求。

第二,进一步与硬件设计、生产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设计大赛。既让学生接触、应用到最新技术的芯片或者设备,又能提高本校在企业界和教育界的知名度。

第三,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课程教学计划,编制一套更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符合计算机组成和体系结构两个方面知识的理论教材和实验手册。

参考文献:

[1]RusselShackelford,andrewmcgettrick,etal.ComputingCurricula2005:theoverviewreport[C].proceedingsofthe37thSiGCSetechnicalsymposiumoncomputerscienceeducation,2006.

[2]白中英,戴志涛,杨春武,等.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山山,全成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127-129.

[5]胡晓婷,王树梅,任世锦,等.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0(11):97-100.

[6]郑丽萍,秦杰,王献荣.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教学内容衔接[J].计算机教育,2010(11):52-55.

[7]何会民,潘雪增.“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4):74-77.

educationalinnovationsofComputerorganizationandarchitecture

peiSongwen,wUChunxue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2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7-02

一、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虽然各院校讲授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该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覆盖的专业较多,因此各校在进行教学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其中的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与系统结构有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结构分析着手,对计算机各个基本组成部件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讨论,分析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特点,使学生掌握有关软、硬件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个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使用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类: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授课时数:54学时

实践时数:18学时

先修课程:数字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掌握”、“理解”和“了解”。对于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楚,原理明白,并具有分析和计算能力,有些内容还要求会应用。“掌握”比“理解”要求更高,有些知识必须熟记。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当知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体系应由理论知识、实验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知识

①计算机系统概述(4学时)。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组成与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与评价标准、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②计算机的逻辑部件(6学时)。主要内容:布尔代数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③数据表示、运算方法与运算部件(10学时)。主要内容:数字化信息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转换和运算、二进制乘法和除法运算、浮点数的运算方法、运算部件、数据校验码。

④主存储器(6学时)。主要内容:主存储器概述、读/写存储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⑤指令系统(6学时)。主要内容:指令格式与数据表示、寻址方式、指令类型与指令系统的兼容性、RiSC和CiSC、指令系统举例。

⑥中央处理部件(6学时)。主要内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控制器的组成、微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流水线工作原理。

⑦存储器系统(6学时)。主要内容:存储器系统概述、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相联存储器和存储保护。

⑧输入输出系统(6学时)。主要内容:输入输出系统概述、程序中断、Dma输入输出方式、通道控制方式、总线结构、外设接口。

⑨计算机系统结构(4学时)。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概述、多媒体计算机、超级流水线处理机和超长指令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简述。

理论共54学时,3学分,成绩比例70%。

2.实验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①运算器实验(6学时)②存储器实验(4学时)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学时)④模型机组成与指令执行实验(4学时)⑤输入输出实验(2学时)。

共18学时,1学分,30%。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

难点:指令的执行和存储空间的扩充。

四、加强课程构建的具体设想及主要措施

(一)在教学环节中突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操作系统”、“微机原理”等后续课程和研制开发各种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知识结构结合相应的实践环节来巩固并加深所需的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使本课程在处理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上,既满足作为基础课的要求又达能到课程突出实践环节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整改策略

实验教学分层次组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根据难度分为达到“实验设置基本要求”和“实验设置较高要求”的实验。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组织实验,既能掌握基础性实验,也能体验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的改进

“计算机组成原理”充分地利用了学校网络资源,将教学课件、教辅材料及习题集等资源上网,使学生方便地下载,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计划和要求、考试题型及考核方式,便于学生课下的复习自学、巩固知识点,并对学生课余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用这样先进的教学手段,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该课程体系是在分析和研究部分高等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的,但是由于多数院校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授课的学生层次和研究方向、专业特色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环节等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3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50-01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类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信息的表示方法、运算方法、CpU与外部的信息交换、指令系统、程序设计、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特别是硬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计算机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计算机的整机概念,为后续的各门硬件和软件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

目前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版本有很多种,各有许多长处,又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教材中某些章节与前面课内容重复;教材中各计算机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阐述不够,特别是控制器作为全机的控制中心,是怎样指挥全机各部分之间协调一致地工作的论述不够,也就是说没有把控制器的指挥中枢作用突出出来。

历届学生反映:

1.觉得控制器抽象难学,虽然知晓控制器是全机的指挥中心,是各种操作命令的机构。但是再一研究,控制器到底是怎样指挥各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的,就不很清楚。

2.对指令的执行过程和计算机工作理解不深。

3.感到学到的知识零碎散乱,缺乏系统性。

由于以上原因,致使学生学完计算机原理之后,尚不清楚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建立不起计算机整机概念。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真编写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进措施

(一)修改和补充教材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现有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各具特色。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博采众教材之长,避各教材之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整合,以满足教学需求,具体做法如下:

1.删除与前面的课程重复的内容。例如,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本逻辑单元电路和逻辑部件部分。补充必要的新内容。

2.注意各章节的内容衔接。在讲清楚计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各部件的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注意各部分内容的衔接和配合,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3.改进和充实控制器一章的内容。我们知道,控制器线路的逻辑关系和各种信号时序关系异常复杂,发出各种信号很多,不易叙述清楚。也是改进的重点。我们认为控制器这一章应把控制器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对机器各部分控制作用论述透彻,由控制器把全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脉络清晰,前后呼应,融为一体,便于掌握。

(二)改进教学方法

1.明确要点、抓住三基、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要点即主要之点,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自动机,就必须研究信息表达方法、信息组织方法、信息加工方法、信息变换方法、信息存储方法、信息控制方法和信息传送方法。还必须研究程序存储技术、程序控制技术和程序中断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即关键所在,要点所在。

三基就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把基本东西学会、学透,就能举一反三。

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坚持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在讲授指令执行过程和计算机工作过程时,要把指令的流程,数据通路和微操作信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指令流程能把指令的执行周期、节拍等时间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从数据通路可以看出从何处取操作数,取出操作数经过哪些路径送往运算器的哪个部件进行加工。其操作结果又经怎样的路径送往何处保存;在指令执行过程中发出哪些微操作信号,对这些信号的作用怎样,他们之间的时序关系怎样,是怎样控制数据通路的形成和数据加工的?这些问题阐述清楚了,主机内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流动和作用的过程也就清楚了。

(三)加强实践环节。电子计算机是十分复杂的电子机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工程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必要的实验才能较好的掌握它。许多问题,虽然在课堂上很难真正的理解而通过实验也就理解了。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强调:控制信息处于主动地位,数据信息处于被动地位,数据信息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实现传递、加工并产生相应的结果。学生理解的还不十分深刻,而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知识,问题也就解决了。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显示器进行观察,用仪器进行检测,并且可以断开某个控制信号,观察前后有什么不同,数据传递到什么地方终止了,为什么没有形成正确的数据通路和产生正确结果?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分析和整理,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能比较牢固地掌握两种信息流动和作用的基本原理,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仅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和粗浅体会,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4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向征(198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余华芳(1975-),女,广东广州人,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药学院校级优质课程项目(521595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61-02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该课程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技术等课程打好基础。

对于该类课程,各高等院校都从自身条件与角度给出了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或教学方法。清华大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设目标和步骤,按照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化,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改革,将本课程建设成教学特色突出、教学效果优良、在全国有较强辐射作用的精品课,进一步增强和完善研究型教学的成效,力争使学生可以掌握本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具备设计简单可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心,成为具有开创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

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是个年轻的学院,在建院伊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但上课效果一直不是很好。一方面是教师自身水平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学辅助材料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有效培育学生,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识。但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问题是每一个任课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想破解该问题,必须首先全面把握该课程的特点。[2]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该课程主要包含以下特点:

1.抽象性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它包括了很多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例如,指令系统体现了机器的属性,这是属于计算机结构的问题。但指令的实现,即如何取指令、分析指令、取操作数、如何运算、如何送结果等等,这些都属于计算机组成问题。因此,当两台机器指令系统相同时,只能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由于课程涉及到很多计算机体系的技术理论,而这些理论单纯理解的话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在设计具体实现这些属性的架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理解性的问题,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抽象。在实际的上课中,这基本上是最大的问题。

2.关联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实要彻底学好弄明白这门课,必须学习其他很多课程,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等。只有把这些课程都学过之后才能在脑中有很清晰的概念或者框架,才能知道其所以然,不然总会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另外,由于该课程的核心部分是CpU的设计,因此还要对CpU的发展历史以及指令集的演化有深入的了解,不然也可能只能观其一点而不得全貌。这些也间接导致了这门课的难度。

3.层次性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计算机的视野也一样,不同的人看计算机的时候可能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万个人读哈姆雷特有一万种看法。从普通用户来看计算机就是一台电脑,是辅助做事情的,看不出计算机背后的东西;而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可以把计算机分层。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虚拟机器m4是高级语言机器,负责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虚拟机器m3是汇编语言机器,负责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虚拟机器m2是操作系统机器,负责用机器语言解释操作系统;传统机器m1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微程序机器m0由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从下层向上层发展反映了计算机系统逐级生成的过程,而从下层往上层观察则有助于了解应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过程。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必须体现这种层次性。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体系及其问题

目前最常见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主要有唐朔飞和白中英版,两者各有特点。其中唐朔飞版采用从整体框架入手,自顶向下、由表及里、层层细化的叙述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系统概述、总线系统、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中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深入剖析和详细讲解,条理清晰,脉络鲜明,使读者能形象地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但经过学习之后感觉作为考试的复习书尚可,想要深入学习的人会发现教材中后面几章有关模型机的设计部分讲得太少,这不利于建立整机观念。如果只是把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当成分立的器件来看待,那也就失去了学习组成原理的意义。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5

关键词:CDio模式;项目驱动;专业能力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86-02

CDio是工程文化教育的一种先进理念,它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做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在理论转化到实践的过程中“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是《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探索CDio模式下在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学习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具备较强的项目开发、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课程内容

《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同类课程的后续课程,增加了有关现代计算机组成的新知识点,如Quartusii应用、大规模FpGa应用、基于JtaG的多种测试手段、嵌入式模块的应用、SopC技术、软核处理器系统设计、硬件描述语言、硬件仿真、软硬件联合设计与调试方法等。应用CDio教学模式贯穿始终,其中有基于微程序控制模式的8位CiSC模型CpU设计技术;基于状态机控制模式的16位CiSCCpU设计技术;mCS51系列单片机兼容型单片机ip软核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流水线技术的16位RiSCCpU设计技术等;最后讲解了基于SopC技术的niosii(32位ip软核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

二、课程地位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处于核心地位,成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在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地位上起着承上启下、软硬件兼容的重要作用,在实验和实践方面,多数高校仅完成简单模型CpU的验证性实验,根本谈不上设计,更没有国外高校类同的自主创新型CpU设计实验任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与训练方面的课程内容偏少,因此,应用CDio教学理念,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部件或系统设计及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

三、CDio模式下《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1.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施。《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大纲了改变过去培养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CDio大纲制定的第一个目标是强调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提高;目标二是提高学生对新产品、新工艺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技能和对整个开发系统的掌控技能;目标三是教育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深刻理解研发的重要性及社会价值,项目开发过程既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又要权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

2.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依托星系技术,逐步提高教师“教”的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1)构建“理论教学中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实践中的理论教学”教学模式,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学科的新发展,开阔学生视野。(2)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树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3)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互换角色,同时与科研单位、软硬件设计和开发单位搭建合作平台,采用教师“走出去”,资深专家“走进来”的形式,在校内拓展第二课堂,提高工程实践技能。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实验和项目设计为核心CDio是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在《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建设一个灵活高效开放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体系,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开发、社会服务贯穿于本课程教学的始终。基础实验教学如“组合电路设计”、“时序电路设计”、“aLU设计”“移位运算器设计”等,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的理解;设计性实验“基本模型计算机设计与实现”、“基于K8051核的液晶显示与等精度频率测试系统设计”、“FpGa与外部16位Ram接口”等,综合实验教学如“流水线CpU综合实验”、“数据通路”、“微控制器组成”等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整机的组成与结构,以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形式将系统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强的专业项目,以“设计niosii系统”、“为niosii系统定制复数乘法器硬件加速指令”等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一个模拟的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将各实践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较好地实现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教学大纲要求。

4.强化案例化教学。以往届学生设计的优秀作品、科研相关项目以及企业实例来构建和完善案例库,全面提升和不断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省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补充,满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前与课后相互支撑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来源于精心挑选的案例库中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分析其设计思想和应用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3]。

5.推进虚拟实验室平台建设。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实验实习压力过大的现状,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和交互式的虚拟实验环境,设计开发了虚拟实验平台。在此环境下完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项目设计和实现。通过“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综合《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现机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6.对学生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改进。本课程着重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术方面内容的掌握情况,加强本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创新探索,一改过去学生养成的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一次期末成绩定胜负的考核方式,综合考虑平时课堂出席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实验表现及成绩、项目合作表现、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在《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学习结束的最终成绩。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将CDio理念引入《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与实践中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采取了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验和项目设计为核心,采取了“将问题带入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做到了“在工程开发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探索”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了预想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质量、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佩华,等.以设计为导向的eip-CDi0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7-49.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6

1.强化电算化会计管理势在必行

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

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原先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文件、现在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本文由收集整理

2.电算化会计管理分析

2.1系统开发、发展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发展需求、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方案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授权和领导认可。认可和授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对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1.2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

2.1.3人员培训。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

2.1.4系统转换。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的手工会计系统或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需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企业在系统转换购买自行开发相关系统后,应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的时间一般至少为三个月。

2.1.5程序修改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2.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2.2.1组织机构设置。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也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岗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配。

2.2.2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

转贴于

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

2.2.3上机管理。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

2.2.4档案管理。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2.2.5设备管理。对于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硬件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2.3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2.3.1业务发生控制。业务发生控制又称“本文由收集整理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

2.3.2数据输入控制。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在数据输入时如果存在哪怕是很小的错误数据,一旦输入计算机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影响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2.3.3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

2.3.4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7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相同之处两者的目标一致。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者都要遵循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基本工作要求相同,二者都必须保存会计档案。

 

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核算同样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制度。

 

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变化,会计核算软件始终是处理会计业务数据的,会计核算软件开发所依据的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手工会计核算所采用的都是一致的,两者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不同之处.1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同手工会计以纸介质为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这种介质的特点是具有可见性,比较难以全真复制,是审计线索记录的比较理想的介质。但是这种介质的融合性差,不易长久保存,共享性差是其与现代信息技术格格不入之处。电算化会计以电磁介质存储数据文件为主。以计算机输出的纸质证、账、表为辅。电磁介质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融合性较强,可以长期保存,能保留更丰富、更完整的会计信息。但电磁介质存储的数据文件具有无形性容易复制、篡改与删除并且不留痕迹。街.2报表编制的形式上存在差异报表是企业核算中一项重要的事项,在手工会计系统中.报表的编制是最复杂的一项工作,报表编制人应了解各种报表的结构。报表中各个数据的来源渠道,如是发生额还是余额,通过何种运算关系取得等;若数据来自其他报表某项目的,应懂得其各种运算关系;同时还应明确各种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及数据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开始编制报表。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各种报表的注册、结构描述、格式定义、数据的取数公式定义、报表的审核公式定义、报表的打印参数设置等工作.则作为报表子系统初始化设置的内容,在正式编制报表前可预先设置好,以后在月末编制报表时。操作员只需在键盘上轻按报表子系统提供的报表生成命令键,系统即自动根据数据的取数公式取得数据,在短则几秒,长则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快速生成报表。并且能自动较验报表数据的各种内在关系,此外,还能使不同账套、或上下级之间的同名报表即时合并。

 

.3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不同手工会计以核算内容来设置机构。一般划分为材料组、成本组、资金组、综合组等,它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的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使会计工作正常运行。电算化使会计组织机构的划分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通常设置数据(信息)收集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

 

.4从原始凭证开始到产生报表的完成过程中.存在差异数据处理的起点发生了变化。在电算会计中,财务处理软件的原始数据来源于记帐凭证(包括收款、付款、转帐凭证),而手工会计中,最初的原始数据是原始凭证。因此,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即使在电算会计中,这项工作仍需手工完成。‘无帐帐核对的必要。手工会计中,总帐、明细帐、日记帐由许多会计人员分别登记,尽管其数据都是来自记帐凭证,但由于人们在计算、汇总、抄写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导致帐证不符或帐帐不符,所以必须月底进行帐帐核对.直到所有的总帐明细帐、日记帐相符为止。电算会计中,数出一门,计算机又不会发生计算、汇总、抄写等错误。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帐帐核对。

 

巾长表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帐表存在形式的变化包括丽方面的含义:首先。帐表存储的介质由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张变成了电算会计处理方式下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存储介质的变化使得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会计数据的审计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次.类似手工会计中的帐表格式、内容在电算会计中往往不是永久存在的,而是在需要查询、打印时临时生成的。这样做既不影响使用者获得资料的速度,又能节约计算机存储,方便计算机处理。

 

电算会计大部分毛作由计算机完成。电算会计中,经会计人员增加的t作量是输人记帐凭证。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求输人人员懂得如何输人汉字等技术,还要求输人人员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输人凭证,只有凭证输人正确,才能保证帐表正确输人凭证后的全部工作将由计算机取代,计算机根据输人的自动产生日记帐、明细帐、总帐。自动编制报表,这就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电算会计无论在正确性、及时性和清晰性等方面都优于手工会计。

 

.5平行登账的差异(在手工会计系统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进行登录,明细账由另外人员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进行平行登录.月末校验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人在登录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因此平行登账可以检查错误。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总账与明细账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账和明细账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记账凭证数据库转移到总账数据库和明细账数据库,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总账金额恒等于明细账金额。因此,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已失去了其原先的作用。

 

.6账薄体系不同在手工条件下,每次产生新的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记账凭证汇总表)就要将其数据按会计科目的方向进行记录、转抄,从而形成相应的分类账或日记账,三栏账或多栏账。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8

1.手工处理

主要是指靠人工进行会计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的一种形式。在会计发展史中,手工处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最大优点是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最明显的缺陷是它的低速度低效率及高差错率。

2.机械处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时正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企业的规模日渐扩大,会计也越来越重要,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加大。这种情况,便产生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创新,最具代表的穿孔卡片系统。整个系统由穿孔机分类机卡片整理机、机械式计算机及制表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它没有被广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它体系笨重、庞大,成本过高,操作困难,稳定性差。

3.计算机处理

进人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的出现,为会计数据处理更上一层楼,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自动完成对会计数据处理的过程。原始数据已经录人计算机就能迅速加以识别、归类和计算,并能储存结果,直到完成整个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其优点是:实现电动运算,运算速度快,能连续工作,人为参与控制少,只要输人原始数据正确。就可保证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二、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信息的提取、利用更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手工系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作为指定的主要依据,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体制。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工作的组织机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制定的主要依据。虽然,这两种会计工作体制是截然不同的,会计电算化将手工会计对数据的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记录的操作方式,改变为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式。这样便加速了会计信息提取、处理速度,使管理者能迅速决策,以免贻误商机。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信息的质量表现为时效性、可靠性、重要性、相关性等,会计电算化将大大提高这些指标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使会计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处理、存储实物量和与之相依存的货币量,在需要时提出来。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原理的冲击

1.记账规则的变化

由于会计电算化可以通过数据库存入或者提取任何会计信息,因而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便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元重组。也就是说,在手工条件下的日记张、总账、明细账、辅助帐,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形式:平行登记、错账更正、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等记账规则的配置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2.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手工条件下,受人力所限,系统只能选择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传统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简便性。一些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加科学的会计方法由于操作上的难度而不得不放弃,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的代数分配法、坏账准备金提取中的帐龄分析法等。而在电算化条件下,无论多难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都能在瞬间完成。因此,简便性不再是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逐渐转向决策有用性。

3.内部控制的变化

手工会计中人与人的联系的主要的,因此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人的联系设计的。例如:授权控制与责任分工、凭证与记录接近控制等。电算化会计后,计算机、网络处理信息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逐渐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以及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败。对此,现代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通常分为普通控制和应用控制。

(1)普通控制

普通控制室针对整个电子处理部门,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维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内容。

①组织与管理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是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其基本目的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的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掌握网络服务器与数据库的超级口令,负责网络资源的分配,监控网络运行;按照主管人员的要求,对各岗位分配权限、对数据的安全保密负责;负责对硬件、软件、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系统管理岗位应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动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审核岗位主要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具体包括: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的给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等。

②系统维护控制

系统的维护控制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对系统软、硬件进行的安装、修正、更新、扩展、备份等方面的工作。

③系统操作控制

系统操作控制主要表现为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操作权限控制是指每个岗位的人员只能按照所赋予的权限对系统进行作业,不得超越权限接触系统。系统应制定适当权限标准体系,使系统不被越权操作,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权限控制采用设置口令来实行。操作规程控制是指系统操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作业运行规程,用机时间纪录规程等。

④系统的安全控制

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是指运用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对数据保密、保证程序不被修改,不被损毁、不被病毒感染,对网络访问身份进行控制。另外,网络应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以保证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

(2)应用控制

应用控制是为了使计算机系统能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各种能预防、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理舞弊行为的控制制度和措施,包括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输出控制等。

①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其目的是要防止为经审核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内,并保证经审核的数据均能完整、准确输入并转化为计算机内部数据的格式,包括业务的审核与准备,输入操作及核对控制、计算机校验等。

②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

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它是对系统数据处理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的控制,包括接近控制、加密控制等。

(3)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其目的是要保持系统能准确、完整地输出经处理的会计信息,并能使输出的会计信息满足管理部门的需求,同时,禁止未批准的人接触系统的输出资料,包括检验控制等。

4.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渠道的宽畅与提供信息的多元性,使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真实性、及时性、可比性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对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核算原则产生冲击。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为合理计算各期的经营结果,需要运用应计、递延、分配等程序,这是权责发生制地存在基础,对于某些新出现的经济业务,权责发生制原则显得无能为力。会计电算化加快了经济金融化的速度,使许多现代金融工具得以衍生。衍生金融工具以远期合同的形式进行交易和投资,是一种财务杠杆原理的金融商品。

①金融资本具有强大的流动性,对它的揭示就应及时、快捷,而且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揭示金融资本的真实价值。

②衍生金融工具在合约签订时,与它相关的权利和风险已经发证转移,但交易并未实际发生甚至到期时也不可能发生,按照现行权责发生制地确认标准,衍生金融工具就很难在会计中得到反映。

可见,为了完整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这项交易的发生并揭示与其相关的风险,会动摇现行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

(2)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冲击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一环,使其他会计原则建立的基础。它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历史成本易于取得,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在工业经济时代为会计实务界所广泛采用。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与互联网环境下,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

①难以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地计量

信息化时代,无形资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已经取代有形资产的地位而成为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源泉。因此,只有对无形资产进行准确计量,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和生产力。但由于无形资产大多属于自行开发的研究结果(如:技术秘方等)或长期积累而成(如:商誉等),没有具体计量成本费用支出的依据,并且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难以用历史成本对其进行准确地计量。

②难以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地估量

这是由于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实际上是一项和约,故在签订时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已经产生,但由于交易未实际发生,因而无历史成本可循;另一方面,任何一项衍生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交割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其市场价格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如以其签订合同时的价格入账,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市场价格和风险就无法得到反映。看见,衍生金融工具所固有的特点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对其显得无能为力。

③价值反映脱离实际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和设备的寿命周期缩短,以历史成本所反映的产品和设备的价值难以与其真实价值相符。

④信息反映滞后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9

【关键词】统一过程多媒体课件开发

1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的提出与设想

1.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多媒体课件广泛使用的大环境下,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跨度大、概念抽象,旧有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总体设想

该系统主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演示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也可作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以网页制作三剑客作为课件的开发工具,同时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以及aSp网页编程等来制作网页的动态效果。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由指令执行过程、模型机结构图、寻址方式、堆栈操作、存储器链接方式和虚拟存储器的相关知识点构成,充分利用文字、Flash等动态技术的支持下,形成较友好的用户界面。

2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的设计阶段

2.1需求分析

按照统一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的生存周期,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要分析知识点的内容、展示方法和学习者的特征;同时还需要明确选择哪些教学媒体元素、设计知识点展示策略等。

在需求分析阶段中,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各知识点的性质特点,确定需要制作成演示系统的部分为:指令执行过程、模型机结构图、寻址方式、堆栈操作、存储器连接方式和虚拟存储器。按照文字的编写规则,将拟定好的内容编写成为文字脚本。

统一过程的典型方式是用况和用况驱动。在课件工程中,主角代表学生和教师,在UmL的用况模型中成为主角。用户参与的总的用况图如图1所示

在多媒体课堂演示型课件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教师需要的功能实现方法的分析结果。控制演示系统中的演示顺序的需求实现方法。在演示系统中添加能跳转到前一帧、下一帧、第一帧和退出系统的功能按钮。

2.2设计方案

通过统一过程的先启阶段,可得到计算机演示系统的的用况模型。接下来在精化阶段建立系统的设计,包括制定集成计划、设计系统构架、构造构件、设计系统结构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的架构主要由平台用户、应用模块和资源构成。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的课件目标构造构建。

依据分析设计阶段中所设计的教学结构和文本,确定该系统的网页链接的结构和页面的布置。页面设计。背景和颜色:用photoshop制作背景图象,使用渐变色课件界面较为柔和。导航的设计中,每个页面都提供返回上层以及返回首页的链接,同时页面与页面之间也能够进行任意链接。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制作详细的迭代计划和时间分配的计划。

2.3实现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是根据前几个阶段的计划和设计,所有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被开发并集成为课件。在实施阶段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工作:一是要进行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的制作,二是要将制作好多媒体进行集成制作,三是要各种素材集成到网页中去,并制作好网页的各个构件的功能以及网页的链接功能。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的:各个知识点科学准确合理的安排在页面当中。使用Flash制作有关描述运行原理过程动画;使用asp链接数据库。

2.4迭代开发完善系统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完成了可以交付使用的原型之后,交由学生使用和教师教学使用,通过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状况和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进而修改和完善演示系统的设计。经过这个阶段的分析,我们认为系统需要为学生提供下载功能,随后对系统的构架和构件进行更新。根据迭代计划完成迭代工作。

3开发方法的分析评论

传统课件工程开发方法,着眼课件结构的设计,开发过程是线性过程,后期需要维护整个课件;基于统一过程的开发方法,关注建模过程,开发过程是迭代和增量式的,后期维护可以可以复用已有的构架。

基于统一过程开发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先开发一个部分或者说一个知识点内容的基本框架和模块,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其他的部分,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速度。例如,可以先开发“直接寻址”的模块,其他的寻址方式与“直接寻址方式”在课件中的构建的结构是相同的,因而利用已经开发好的“直接寻址”模块。因此,基于统一过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的开发可以极大的提高开发效率,同时由于模块的重用使得整个系统的风格得到了统一,提高了系统的质量。由此可见,统一过程同样适合系列课件的开发,能够使课件的专业化、系列化。

实现模块的重用性也是统一过程的重要思想,本文开发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演示系统,其可重用的资源有各个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模板等。在开发其他课件时,也可先开发出课件的模板,可以提高课件的开发效率。

参考文献

[1]回文博.软件工程原理在课件开发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1(4).

[2]李英军.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亮(1982-),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10

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2.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3.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因此,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过程来看,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实施的系统发展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各个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日常运行过程的日常控制。

一、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发展需求,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方案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授权和领导认可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必需经过有关领导的认可和授权,这关系到系统开发、发展、更新等项目的成败。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对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对会对企业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也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而且领导的授权和认可也有利于保证系统开发和发展的物资和资金的需要。

(二)符合标准和规范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各地也颁布各种地方标准,如上海市财政局颁布的《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标准。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的发展、更新。

(三)人员培训

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四)系统转换

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的手工会计系统或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必需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是否优于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不一定比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更适合企业的经营特点,甚至购买或自行开发的计算机会计系统还不如手工会计系统更适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因此企业在系统转换之际,采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并行运行的时间一般至少为三个月。

(五)程序修改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因此,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一)组织机构设置

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为数据收集输入组、数据处理组和会计信息分析组等组室;也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二)职责划分

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帐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

(三)上机管理

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一般来讲,企业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措施应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此外,会计软件也应该有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

(四)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的措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五)设备管理

对于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硬件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三、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一)业务发生控制

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表示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以保证计算机的控制程序能正常运行。

(二)数据输入控制

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在数据输入时如果存在哪怕是很小的错误数据,一旦输入计算机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影响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三)数据通讯控制

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如将大量的经济业务划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时应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时间、日期记号等等。

(四)数据处理控制

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被感染病毒等。

(五)数据输出控制

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六)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

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作好登记,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具有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以便业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