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0:40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13-02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推进,农村音乐教育的普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由没有有音乐课的开设到音乐课的制定和开设,还有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相对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通过对小学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农村音乐教育的整体步伐相对城乡音乐教育还是落后的,步伐缓慢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意识淡薄,领导学校家长不重视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大张旗鼓的开展,但是对乡村音乐教育影响力度还是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一些领导还还没意识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没有很好的倡导和宣传,导致学校和家长对学生音乐的教育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指引和重视。有不少学校仍然还是把主课(数学、语文、英语)分数当成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依然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体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乡村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了解甚少,而且本身艺术素质低,意识淡薄,单纯的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人人都可教的课,还有的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才去教音乐,从而导致音乐教师更加缺乏。有些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本身素质条件的限制,根本意识不到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有德育培养、陶冶情操都有着很好的启蒙教育,所以孩子在家庭方面得到的音乐教育少之甚少。还有的家长对学校单方面的提出要求只要孩子成绩好就行,从来没有问及孩子在艺术才艺方面是否有天赋和兴趣,没有很好挖掘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超强能力。尽管有的教育者能够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包括政府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家长和各界人士)对教育的要求过高的体现在考试的分数上,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学校不得不把本来很少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应考科目的教学上,从而牺牲了小学教育。

(二)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低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今年来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业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有的初步建立了小学音乐教育管理|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人管理的音乐教育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知道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涣散局面,引进很的教材课本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教材内容。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专业水平低真正按照教材教学丰富达到理想效果的,还不是很多。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还有少量的民办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钢琴民办教师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民办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有的小学上音乐课只是单纯的当成唱歌课来对待,缺乏对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对音谱和音名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应有的全面的认识。导致专业老师缺乏的另一方面原因有的是校方不愿意特意请专业音乐老师,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工资的开支,另一方面如果想让学生受正规音乐课的洗涤,必须需要教学条件设备的支持,这样无可避免的就会多出一些乐器或者多媒体等等一些条件的支出。有的学校虽然有专业老师教学,但是涉及到音乐理论、欣赏等这方面音乐知识的却很少,所以不可能实现普通音乐课程自身的价值和目标。而一部分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被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了条件好的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而不愿意去农村任教。由此可见,师资力量的缺乏质量差本人认为是导致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三)音乐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教学设备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的物质基础。但现在由于乡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和一些教育领导的漠视,很少投资到教学设备上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有的学校也就是一架老师专用电子琴,还一些乡村比较穷的学校教学设备也就是一架风琴,更无从谈起专用音乐教室、多媒体、音箱等多媒体设备了。学生接触电子琴会弹奏电子琴的就更寥寥无几,这在农村这样的现象还很可见。教学设备的简陋直接会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下降,所以即使有专业老师使劲浑身解数,也很难达到预想的结果。教学设备的简陋也是导致农村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由于内容偏深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以上都是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也就是领导教育管理部门不重视、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低、教学设备简陋等。面对这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想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声望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标准,彻底消除以前“正课”和“副科”的偏见,让农村小学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让孩子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从中受益终身。同时,教育行政领导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农村音乐教育的宣传,多组织一些乡村音乐比赛和一些文艺场所,深化村民的音乐教育意识,更新家长的音乐教育理念,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学校领导要加强音乐教育,把音乐教育和其他科目同等重要,杜绝音乐课因其他科目而被砍掉的现象,把音乐课当成小学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进行音乐教师培养

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可以说是当前提高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学校必须有效的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为音乐师资力量创造仪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学评估科目的评优活动中必须和其他科目一样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必须对定期让音乐教师组织一些音乐比赛和一些音乐小活动,也可以在上学放学或课间多放一些儿童歌曲,激发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创造一个音乐环境,使小学生每天能在音乐中健康成长。对于农村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适当的安排一些音乐专业毕业或懂音乐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来,能够使他们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缓解了一部分毕业生就业难的难题。加强在校音乐老师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胜任音乐教学,在岗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对音乐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了解,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还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发展教师的创造性,以及多了解一些民族特色和地方音乐,是教师能够全面教学。农村小学还可以制定检测教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成绩给予合理的评价和肯定,使他们发挥出对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对乡村音乐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献出一份力。

(三)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音乐教学设备的简陋可以说是制约音乐教学发展的关键。音乐教学是一个感官听觉的教学,不仅需要动起来而且需要去聆听。录音机、电视、钢琴、多媒体、手风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配置足够的音乐图书、唱片、光盘等资料,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应该适当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添置音乐教学设备上,和增加一些音乐教学图书,使老师获取一些音乐资料,还能开阔学生的事业。设备的完善是教学的一个基本保证,是保证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去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以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完善设备是有必要的。

(四)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可以利用一些富有的地方特色课堂资源,所以编写音乐教材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乡土内容。在音乐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比如菏泽的山东的地方戏曲,包括山东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枣梆、大平调、四平调、两夹弦、豫剧等,用于课堂教学,既增加了地方特色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还让学生认识了的家乡戏曲,增加他们的家乡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乡意识。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少儿歌曲等,这些歌曲既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删除教材中超出农村小学接受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内容,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们很难适应这样的教材,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制定教材。

2、挖掘孩子们的舞台表现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力

音乐课不单单是灌输给孩子们音乐知识,而是通过音乐课这种教学过程手段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心态。让听觉、视觉的感受牵动学生思维学,总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即:一节课完成后,学生们高声齐唱可以,这好像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而让他们一个人独唱时情形就不一样了,大多数表现为紧张、害羞、不自信,音色暗淡,有的甚至一句话也唱不出来,勉强的整个歌曲一个调子唱下来的还算不错,前后表现相差太远,缺少独立表达问题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勇气。我想,这种局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教师总像站在舞台上的演员,而学生总是观众的格局造成的。这种布局缺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得不到临场练习,当从台下走上唱时就出现反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每节课都要留出十五分钟,在学生基本把握好歌曲旋律后,大胆的设置其它栏目。比如我们教案中提到的,自编歌表演,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自己或者分组进行表演。先让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节目了解舞台形象,如身体自然站立,精神饱满,两眼平视前方,双脚分开重心要稳,面部自然生动,富有表情,加入动作简练、大方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同唱,如:分组后,第一遍6人同唱,两两相对,互相观察比较;第二遍时3位同学唱,3名当“观众”,轮流唱后互评一下;第三遍时,可为1个人唱,其它观看,进而让学生结合曲子内容和歌曲需要添加适当动作。这样,一步步使学生得到心理素质的锻炼,最后至学生能独立登台。教师可对此时学生的言行给予表扬,该指正的就指正。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讲台变舞台,教师走下台,学生不再死气沉沉,心里乐了,课堂活了,又怎能不爆发时时的掌声呢?原先的羞羞答答肯定会成为热情大方,这样学生的审美观念,鉴赏水平也一定会提高。

农村音乐教育是一个没有开发的潜力市场,它的落后和迟缓对我国整体音乐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还会影响到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对策,能够促进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重视,使孩子们受益,使农村音乐教育呈现出一种繁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8).

[2]孟颖杰,蒋丽君.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苏敏.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边缘化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8).

[4]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2

关键词: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对策

一、前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力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与体育教师队伍是密切相连。随着小康社会步伐的全面加速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远不及国家的相应标准。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本科毕业的教师较少,大专居多,成教函授是相当部分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职称比例来看,高级职称的比例极少,少数教师还处于最低级别。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重学轻体是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状况

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没有科研任务要求,有的从没发表过作品,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比较低。

(三)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方面越来越重视,各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严格把关,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再学习。对在职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是提高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优秀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福利待遇状况

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在部分乡村中学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教师有所差异,可以发现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个别学校在年终进行评定考核时,将农村体育教师单独管理,将正规体育课时按低百分比进行折算。造成乡村体育教师,虽然课上得多但钱却拿得少。

三、解决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误区,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代替以往单一的观念

要将终生体育思想作为乡村中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知识、健身、育心三者并育的原则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娱乐中“促进健康”,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得益的体验和锻炼能力。

(二)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尽量实现教师学历本科化

带动乡村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女教师的招聘录用,选择有经验、有责任、能吃苦的女教师,充分挖掘女教师在工作细心、方便,与学生更加容易亲近等优势,使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更优化。

(三)要加强体育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学习

由于现在教学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教师会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等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函授、进修、脱产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职称。教育知识方面:体育教师要懂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技术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识别外国书籍,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技能

(四)应该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经费

当地教育机构应起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手段筹措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特别是动员一些优质企业和个人进行赞助,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部门经费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使企业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乡村教师的补贴,相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组织体育教师的改行或兼职现状。

(五)要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一个人有敬业精神,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师才会敬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情绪、心胸、毅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分工作,从而保证乡村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

(六)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精神上得到收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采用各种先进、适当的方法增加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基础动作。

参考文献:

[1]吴立柱,司鹏巧.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郊淑玲.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报,2006(7).

[3]翟兆峰,翟连林.山东省农村城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3

这里所讲的教育差别是指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呈现的差别,因而是一种发展中的问题。分析这一问题是以承认数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并且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方面不断取得巨大进步与成就为基本前提的。然而,城乡教育差别依然存在,甚至有某种扩大的倾向,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与关注。现阶段城乡教育差别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

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可以从不同层次的教育发展现状中予以认识: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我国自1985年起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余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逐步推进,成就斐然。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其在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均有表现:

就小学阶段而言,从统计数据上看,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似乎已不明显,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小学适龄儿童数一直维持在1亿以上,即使未入学率以1%计算,小学适龄儿童未入学数也有百万之巨。仅以2002年为例,国家教育统计表明,当年小学在校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8%[1],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年适龄儿童未入学人数为175万。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小学阶段依然存在辍学现象。有文章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小学生的失学人数维持在400万人左右,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小学生失学现象依然没有根除,其人数在1999年为112万多人。在1986—2000年的15年间,小学阶段的失学人数累计达到3791.5万人”[2]。

较之小学阶段而言,初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更明显可见。一方面,我国大中城市已于1995年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8.4%,这表明农村地区离实现“普九”目标还有一段距离。1995年后,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但城乡入学率仍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农村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较之小学则严重得多。“在1995年之前的6年间,辍学率都超过5%,后来虽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3%以上,失学人数在2000年达到200万人。仅在1987—2002年间,初中阶段的失学人数即达到3067.6万人。”[2]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主要发生于农村。对辍学问题的个案调查表明,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竟高达50%以上。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存在较严重的城乡差别。

(2)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又明显大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差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达城市地区已实施普及高中教育,而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迄今还在为普及初等教育而努力。在幅员辽阔的欠发达农村地区,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呈现出停滞不前甚或“回落”之状。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在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的流动人口中,我们不难见到正值高中适龄青少年的身影。正是这类“劳动力”的流动,折射出农村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困境与艰难。有文章指出:“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间的倍数差距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则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2]

(3)大学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大学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城乡差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的结果。由于城市同龄人口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于农村同龄人口接受同等教育的比例,这自然会导致城市同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近两年有关高考录取率的报道表明,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报考青年的录取率已高达70%以上,而一些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省份,高考录取率则在50%以下。这其中还隐含着城乡适龄青年报考比例的显著不同。我国正在推进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使全国城乡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遍增加,但也同时潜存着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城乡差别的扩大趋势,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状。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不仅表现于普通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时也表现于其他各种类别与层次的教育中。限于篇幅,这里不作更多的分析。

2·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

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是城乡教育差别的另一突出表现。这里仅结合城乡教育经费的执行状况和教师状况作简要分析:

(1)城乡教育经费执行状况的差别

从教育部颁布的历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看,其间存在的城乡差别较为明显。教育经费执行分为两类:一是不同层次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一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教育经费执行的城乡差别主要反映于城乡小学与初中。这里仅以1997—2001年5年间小学、初中的相关数据予以说明。

(2)城乡教师差别

城乡教师差别是指同一层次,类别的城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的差异。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的又一重要反映。多年来,有关指责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文章并不少见,城乡教师在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已众所周知。这里,笔者不拟对城乡教师差别状况作更多的分析,只想强调说明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多种措施,且也取得积极的成效,但城乡教师差别仍有所扩大。例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我国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尚在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实施。

二、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城乡教育差别是城乡差别的一种反映。探寻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制度是制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因素,二是教育自身的制度因素。

1·从社会制度层面看,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的形成虽然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甚至也有着特定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作用不可低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突出的制度弊端在于它以规制的方式确定了一种泾渭分明的关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界,同时也确定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边界。在长达5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国家奉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农业哺育工业和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方略[3],国家的种种制度安排因而也存有一种明显的“偏袒城市”和“偏袒城市人”的倾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种“户籍制度”不仅阻碍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也进一步强化着城乡的差别和分处在城乡中的“人”的差别。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重要制度原因。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是一种有差别的结构,是城市经济明显优越于农村经济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乡人口经济状况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直接导致城乡人口受教育机会的不同。跨入新的世纪我国仍未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无疑是贫困农村地区。众多调查表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未能入学或辍学的主要原因无不是因为家庭经济的贫困。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也主要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尽管我们很重视农村教育,也一直在努力发展农村教育,但较之城市教育的发展而言,农村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处于滞后的状态。我们在重视农村教育的同时实际上又潜存一种轻视农村教育的倾向。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地向城市倾斜而非向农村倾斜,甚至农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在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其结果使城乡间本已存在的教育差别继续扩大。

再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教育结构已内化成城乡人口不同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城乡教育差别的存在。相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城市家庭总体上有着对子女较高的教育期望。因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而使得城市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倾向,同时又使得农村人有一种难以抹去的自卑情结。迄至今日,农村人残存的这种自卑情结与心态对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仍有着负面的影响。

2·从教育制度的层面看,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分野,存在着教育机会的认可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某种不平等的倾向。这是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另一重制度原因。

(1)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细察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存在某种“城市优先”的倾向。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采取有步骤推进的策略,这一策略蕴含着一种不言自明的规定,这就是城市中的义务教育先行于农村中的义务教育。如果说义务教育集中体现了一种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那么现行的制度安排就意味着肯定城市中的适龄儿童有优先获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如果说义务教育集中体现了政府的责任,那也同时意味着政府认为其承担的责任是首先让城市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再使九年义务教育向农村拓展。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城市享有的优势资源是农村难以比拟的。即使从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资源来看,我们也在相关政策上肯定,城市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可以也应该高于农村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这种政策要求与实践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恰恰说明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本身导致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

(2)关于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多年来,围绕这一制度有着热烈的争鸣与讨论。无论如何,从重点学校制度运行的实践效果看,它实际上是一种以城市为重点的学校制度。如果统计重点学校的地域分布,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重点学校设在城市,这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中心在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甚至是人为地制造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4]而基础薄弱的“差校”,又以农村为多。农村中小学学生存有的辍学、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学校的“薄弱”和教学不良有关,与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关。

(3)关于高校招生制度。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已从两个方面导致城乡适龄青年受教育机会的差别的扩大。一是实施缴费上学制度使一些农村家庭降低了对子女上大学的期望。不少农村家庭,即使子女考上大学,也处于且喜且忧之中。二是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方法实际上奉行的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4]它导致城市考生的录取率大大高于农村考生。另一方面,城市考生不仅在整体上录取比例高,同时录取本科及重点高校的比例也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相比,不仅录取比例低,而且考上本科或重点大学的比例也低。我国高校的现行收费标准实际上并无重点、非重点或本科、专科之分。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村考生缴同样的学费甚至缴更高的学费却只能接受较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三、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差别是互动与同构的。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差别逐步缩小的过程也是城乡教育差别逐步缩小的过程,反之亦然。寻求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方略,首先需要有一种宏观的视野,需要对此作多维度与立体式的思考。我们无法仅仅通过继续进行教育制度的变革而企图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目标。这里,宏观制度的继续变革也许更为重要。无论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种具体内容与目标。

对于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而言,继续消解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这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因为社会城镇化发展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城乡差别会缩小一步,其中包含着城乡教育差别也会缩小一步。社会发展之核心是人的发展,城乡差别的核心是“城市人”与“农村人”存在不同发展境遇的差别。当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真正转化为城市人口时,那种曾在二者之间体现的城乡差别也自然逐步淡化与消失。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发展是与整个现代化发展同步的过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2020年,中国城市化预计达到50%-60%左右的水平。如果届时中国人口总数为16亿,这也意味着中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总数仍在8亿左右,所以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依然还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需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农村发展更紧密结合起来。在现阶段,缩小城乡差别,更重要的是继续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切实提高,从而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生存际遇,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不仅依赖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变革与改善,同时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当代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的解构与建构。“缩小差别”应该成为教育制度与政策建设的主题,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政策导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变革与调整应努力为缩小教育的城乡差别服务。

1·坚持城乡义务教育的共同发展。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是值得反思的。无论从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义务平等的角度看,国家对全体国民的义务教育是不应有双重标准。现阶段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最需要关注的工作是促进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继续致力于扫除在农村中仍然存在的文盲现象。农村义务教育不仅应在发展步骤与速度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在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上达到城市同等的水平。为此,我们应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政策与教师政策进行更深入的调整与变革。通过这样的变革,以达到逐步缩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的目的。

2·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这些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农村学校数比过去有少无增,农村一些中小学学生规模有所扩大。虽然布局结构在调整,但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中依然存在为数甚多的薄弱学校。改变薄弱学校的办学环境与办学条件,应该成为现阶段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重要工程。为此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调整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国家在教育经费的增量部分将较大的比例向弱势群体、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倾斜[5],以使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能深入推进。

3·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现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为逐步缩小这一阶段的城乡差别,政府应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农村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例如,吸引社会力量与资源在农村兴办高中阶段教育;严格控制高中学校对农村学生的收费标准,建立在高中阶段面向贫困学生的助学金与贷学金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改革,探索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新途径,以使其更切实有效地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4

(一)深化乡村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乡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三教”统筹;坚持农科教结合;全力实施“乡村创业人才培养教训工程”和“科教兴农信息网络工程”为状大县乡优势产业,基本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新的乡村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人才、科技、信息支撑。

(二)全面提高乡村义务教育的质量;积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乡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增强乡村教育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年,基本建成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乡村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巩固“两基”成果。

(三)提高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作为巩固“两基”成果的重点工作和考核乡(镇)政府、乡村中小学的重要依据。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本地“控辍”工作的主要责任,把降低乡村初中辍学率。坚持依法控辍,积极开展扶贫控辍。乡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保持在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或接近健康儿童、少年的水平。实行“两基”工作报告制度,乡(镇)政府每年向县政府报告一次年度“两基”工作情况。乡村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巩固“普九”成果中的骨干作用,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充分发挥督政、督学的职能作用,定期对乡村义务教育“控辍”工作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并且要适时有效地运用督导评估结果。

(四)初中相对集中和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按照小学就近入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就读安全,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必须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乡村初中原则上每个乡(镇)办1所,乡村小学原则上每个村办1所,如学生走读路程过远可邻村、邻乡联办。少数民族乡村可以实行小班额教学。大力发展乡村幼儿教育,年,县城学前三年教育率达到85%以上,乡村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努力提高学前三年教育率,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园管理水平。

(五)实行校务公开,加强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民主管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切实执行各项作息制度。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师德建设,杜绝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全方位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生活气氛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巩固扫盲成果,高标准扫除文盲。积极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年,全县青状年非文盲率达到99%以上,成人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完善扫盲工作包保责任制,实行乡村包学(组织青状年文盲和盲参加扫盲学习)乡中心小学包教的责任机制。坚持扫盲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与乡村劳动力转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扫盲规划并与科技、农业、劳动等有关部门每年对扫盲工作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县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扫盲专项经费,并确保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保证扫盲工作正常进行。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教育公平;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82-03

一、研究目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具体的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为河南省城市中小学的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并结合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河南省内选取的城区中小学135所,农村中小学120所的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数理统计法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教育体育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人力资源是中小学体育资源的第一要素,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表1表明:在学历结构上,城区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者占87.4%,而农村中、小学校本科及以上占8.4%。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农村教师的初始学历普遍不高,最后学历大都是通过函授、自考方式取得。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在城区中、小学校占25.5%,而在农村中、小学校中占11.4%。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结构方面,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在40岁以下的占80%以上,呈现年轻化趋势,城区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上看优于农村。从教师专兼职情况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人数过多。在所调查的255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专职体育教师仅有67名,而兼职教师达到188名,占教师总数的73.7%,比例显然过大,所占比例超过总数的2/3。因此,一些农村中小学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不得不聘用代课人员。

河南省城乡中小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尤其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体育兼职和代课教师比例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农村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

2、体育物资资源配置状况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目前,在物资资源配置状况方面,从表2和表3不难看出,城区中小学校舍场地紧张,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在校内的运动场地4m2/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基础设施配备较好。农村场地相对城市来说稍好,但也不能满足现状,而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相对薄弱。考察发现,城市中小学校总体状况较为理想,这与城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城市中小学与相关的监督部门距离近,容易受到检查、监督,而以城市教育发展为基点的体育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往往忽视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

(二)影响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素

1、城乡差异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受环境和发展水平制约。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一种忽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一些教育决策权、教育话语权均以城市为导向,而忽视农村教育境况,因而在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携子女进城,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面积校舍空置。一些地方甚至学校刚建好,就没有了学生。同时,导致城区学校班额大增、人满为患。此外,2000多万“留守儿童”的存在,产生了对寄宿校的极大需求,现实状况要求我们进行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

2、学校体育地位导致城乡小学体育教育机会和权利失衡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培养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源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体育课体育场地被占用,体育器材不达标的情况较为普遍。中小学体育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然而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中,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学科,在经费紧张、监督机制不完全的情况下,公用经费往往用不到体育中来,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与现实地位的差距,直接削弱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与权利。

3、教育投入失衡

当前,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提高教育经费的主渠道。但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优先予以保障,在安排议事日程、调配资金时,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因教育投入总量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统筹能力明显不足。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城乡投入不平衡,造成优质的教育资源短缺且集中在城市,体育课程资源也不例外同时许多学校采取优先保证“主科”的政策,使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农村严重匮乏。

4、待遇不公导致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失衡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对于城市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更为艰苦,教学任务更为繁重,但是工资却偏低,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目前,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是以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为参照标准的.事实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生活的清苦、拮据,加之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学科地位,他们为自己的劳动价值与社会地位而忧心忡忡,直接影响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当他们对职业前途失去信心时,将会大失所望,以致心灰意冷,最终导致了教师的调离和流失。教师出走的直接后果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因而使得体育教育过程的公平难以实现。

5、“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存在进一步完善问题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受经济条件、办学思想、领导重视、上级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河南省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是达不到要求的,很多学校不是缺乏必备的器材设施就是数量不足,仍存在进一步完善问题。经过2008年、2009年的资金安排,我省部分农村小学数量少的地区完成配备的学校数均已超过其总数的一半且有些地区已达到70%以上;而大部分农村小学数量多的地区,其已配备农村小学数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督导,保障城乡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权益

建立促进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各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体育教学行为,设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协调机构,构建支持农村体育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以专项内容为重点的督察、公示、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挤占、挪用城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等现象,要严格追究责任,确定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框架,切实保障城乡中小学接受体育教育的权益。

(二)改变观念,促进体育在学科之间的公平地位

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方法;是与德育、智育有机结合的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校体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这在中小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因此,“应试教育”的观念无疑是制约城乡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桎梏。再者,由于体育课不受重视,不少体育教师也产生了消极对待的态度,体育课流于形式,没有科学完整的课堂教学。而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锻炼,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转化观念入手,以当前学校体育的加试和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体育在学科之间的地位,促进学校体育的公平发展。

(三)积极促进中小学校体育硬件资源设置,加大投资,扶持弱势

资源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资源公平”就谈不上“教育公平”。硬件资源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体育教育硬件资源的均衡发展离不开充足的经费支持。目前,城乡中小学在体育硬件资源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中小学缺场地,农村中小学缺器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城乡不同情况有侧重地加大对体育硬件资源的投入,严格执行中小学办学标准把人均体育场地、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作为办学和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着力提高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等硬件资源。

(四)调整教师劳动力价格是促进城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均衡分布的前提条件

师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师资差距相当悬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对教师资源进行配置,实行大面积教师队伍有序流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中小学校之间的均衡配置。但目前的教师流动主要是人往高处走的单向上位流动,即优质师资单向地从农村流到城市,从小城市流到大城市,从普通学校流到重点学校,使合格的教师人才分布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严重失衡。要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就要有效遏制这种单向上位流动趋势,使师资出现双向流动甚至“倒流”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分布。为此,应用行政手段,重新调整城乡教师劳动力价格,让劳动力价格即教师待遇来调控教师资源的供需平衡。通过制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缩小各地、各校这间的收入差距,吸引更多的教师回流以及更多的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就业。

(五)做好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前期准备、招标采购、验收及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

河南省农村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可分为前期准备、招标采购、验收及后续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本省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工程实施方案;科学合法地做好体育器材招标、采购工作;认真做好器材接收验收工作,严格把关,确保品种、数量和质量,确保及时分发到校、安装到位,按期圆满完成“工程”任务,并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使用工作,防止丢失或损坏。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R].2007,(3).

[2].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Z].2007,(8).

[3]王晏,郭瑞,魏涛.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9):88-90.

[4]戴维红,许红峰.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8):76-79.

[5]林筱文.城乡教育公平的分析、案例及政策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4-29.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乡村教师;义务教育;流失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灵魂,倘若没有优秀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公正,尤其是在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学校,更需要大量优质师资的引入。虽然,国家为解决乡村师资缺乏做了很大努力,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去祖国最需要的乡村学校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经过深入了解,大量的乡村老师后期却流出了农村教育实践。当前导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较低

工作报酬偏低、经济地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乡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的投入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乡村教师经济地位每况愈下,而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所获得的收入大大超过教师,乡村教师的特权和地位在市场经济面前开始衰退。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普遍面临财政短缺的困难,财政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债务偿还、学校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及教育实绩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欠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难以改善。教师工资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必然导致大量优秀教师流失,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削弱。农村许多优秀教师不满意于这种工资待遇而大量流向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正是待遇和地位的差异使一些优秀教师纷纷向外流动。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薪酬福利的保障程度较低,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都普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等,这样的话何谈潜心于乡村教育事业。

二、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乡村教师流失的社会性原因,不仅在于“乡村教育”本身,而社会变迁、市场经济的力量、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和教育体制等结构性因素也助长了乡村教师的流失行为。薪酬和福利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个以经济地位为成功标志的时代,较低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导致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乡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这无疑冲击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另外,“城市取向”的价值观成为乡村教育的主导性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城市是成功者的天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样使很多乡村教师很难获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于到农村支教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乡村去教学并非是由于热爱乡村教育,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同时,当前政府加大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从目前看来城市教育重视程度普遍大于乡村,政府的奖励指标大多会优先给予城市学校,使乡村教师的荣誉获得和职称晋升机会少之又少。

三、乡村教师的工作繁重

乡村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不仅要保证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还要尽心尽职地关爱每一位小学生。并且,农村学生在需要、兴趣、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从事义务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再加上乡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乡村教师的工作往往都比较繁重。同时,由于乡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同教师的配合和互动中往往比较被动,对教育教学和教师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使乡村教师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定的负担。长此以往,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倦怠,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

[1]熊国英.拿什么留住乡村教师[J].江西教育,2014(1).

[2]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89-03

一、研究背景

2001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同时,该《决定》规定了在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须遵守的三个原则: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年,中央启动了税费改革,废除了农业附加税和各种集资,这就造成了当地政府在“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财得非常困难。当地政府在落实“撤点并校”政策时,往往忽略“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而实行“一刀切”来达到节约教育成本的目的,结果导致城乡小学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状。

通江县是四川省非常落后的地区,当地政府财政能力非常有限。该县的外出务工人员非常多,县域内的所有村庄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这些留守儿童分布较散。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及当地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该县小学教育资源主要聚集在县城之内,保留下来的村小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甚至在一些村小出现了老师“包校”的现象。该县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缩影。因此,本文选取四川省通江县为研究对象,从教育财政体制、学校发展、教师待遇三方面来深入探析该地区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二、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

许丽英在《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教育差距的政策转向》中,从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教育资源由谁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的对象(即教育资源配置给谁)、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资源配置和获取的方式四个维度来探讨了如何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①张盛仁在《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中认为教育资源配置包括:一是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配置;二是各种教育间教育资源的配置;三是各种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四是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落脚点是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②谭文君在《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从教育资源是教育实践得以进行的首要条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力、教育资源的公益性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动力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③严科宇在《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中从基础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与功利主义、教育的市场化、教育经费投入中的缺位、教育监管中的缺位、基础教育资源总量的供需不平衡、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基础教育机制不完善七个方面来分析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了教育要合理的发展,需要学校、社区、教师三方的通力协作。教师在社区和学校之间建立了一道直接的沟通桥梁,教师素质是整个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平衡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整个教育质量,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最终会回归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城乡小学教育资源公平的配置是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就得优先考虑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因此,学术界对于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主体、对象、方式方法来探析的。然而,对撤点并校“一刀切”造成的贫困地区城乡小学教育配置严重失衡未进行全面论述。因此,本文将结合撤点并校政策对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四川省通江县为研究案例深入探析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

三、具体调查情况

我们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麻石小学(片区中心小学)、擂鼓寨村小学(村小)、新建小学(村小)、春在小学(乡中心小学)。麻石小学和春在小学作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小学,其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县城小学的教育资源配置相匹配。雷鼓寨村小学和新建小学是两所保留下来的村小,在县域内所有的村小中具有代表性,它们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与其他村小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非常接近。因此,本文选取这四所小学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主要从这四所学校的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授课教师)、图书室配置、教师宿舍配置、教师的社会地位五方面来调查这四所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

这四所学校教师配置的具体情况是:擂鼓寨村小学一共有两个年级,其中三年级有3个学生、二年级有2个学生,两位教师则一人负责一个班的全部课程及事务。两位教师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还得给学生和自己做饭。因此,这两位教师每天都是“从早忙到黑”,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同时,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的限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没有开设,这就限制了该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新建小学尽管在教师配置方面相对完善一些,但是由于教师年龄较高、专业趋同严重,因此该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与擂鼓寨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麻石小学和春在小学在教师配备方面更全面,德、智、体、美、劳等相关课程的教师配备完善。这两所学校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两所村小。

从表2可以得知,中心小学和村小在图书室配置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既是当地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表现,同时也是该县教育资源分配、教学点设立不公平的表现。

表3四所学校的教师宿舍配置、教师的社会地位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四所小学都为教师提供了专门的宿舍,但是不同学校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却不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在前两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渴望自己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村小教师由于学校的差别,在“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三方面都不能得到与中心校教师同等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小学教育质量的差距。

四、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是整个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直接体现。

(一)现有教育财政体制下的城乡小学财政资源配置的瓶颈

基础教育就其产品属性来讲属于公共产品。城乡小学教育的投入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来完成的。我们在探析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方面的问题时,以当前的教育财政体制为出发点,结合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来探析。

纵观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阶段;分税制改革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阶段;农村税费改革与“以县为主”体制的确立。在这种体制下,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源于上级政府或者中央的转移支付。四川省通江县是部级贫困县,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是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因而,当地政府在教育财政提供方面缺少自主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对村小教育财政的提供时,由于其学生人数较少,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来配置教育资源,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在进行财政资源分配时,农村小学经常被忽略,造成农村小学出现了“老师包办学生的一切”的怪象。

(二)学校发展

1.生源流失对农村小学发展的影响。随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开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量”相对增加了许多,然而相应的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落后。撤点并校将部分村小“撤”而“并”后,小学的数量就相对减少了,小学的分布也趋向于向城区或城区附近聚集。基础教育“量”的增加就集中在了城区小学,进而就促成了城区小学“超大班”、乡村小学“超小班”现象的出现。另外,就教师而言,乡村小学教师所教班级学生人数过少,甚至一个班只有2个学生(如通江县的擂鼓寨村小学),这必然会对教师上课的质量有所影响。教师上课质量的下降,必然会造成农村小学生源的流失,生源的流失又反作用于教师上课的质量,进而就形成了“生源流失―授课质量下降―生源流失”的恶性循环链。

这种恶性循环链的出现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小学生源流失加剧;二是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会相对减少;三是农村小学相关教学设备配备落后;四是农村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会相对降低;五是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机会配置严重不足。学校主要是由学生和教师这两大群体组成,这两大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2.“城区中心”的教育政策取向对农村小学发展的制约。我国基础教育相关政策中,存在明显的“城区中心”价值取向。随着农村学龄儿童大量流入城区学校,基础教育往往优先满足城区小学学生的利益,如城乡小学图书室配置的差异,城乡小学教师伙食保障的差异。农村小学教育起点低且发展受到制约,农村小学始终处于因分配不公而资源严重缺乏的弱势地位。

3.对农村小学监控和指导不力。现阶段被保留的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质量差、数量少,衍生出了“老师包班”制甚至“老师包校”制的怪象。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检测、评估时,都不会把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纳入检测和评估的范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现状脱离了人们的视野,导致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得不到及时改善和提高。

(三)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教师待遇差异大

由于农村小学受财政投入不足、生源流失严重、离城区较远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与城镇小学教师相比在生活环境、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村小教师没有专门的教师食堂,老师和学生的吃饭问题主要是由老师自己解决;二是村小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例如,通江县擂鼓寨村小学老师没有专门的讲桌;三是村小教师年终绩效奖金低于城区小学教师;四是村小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很少。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村小教师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中间靠不到”的生活压力,促使村小的教师想尽办法进入城区小学教书而无心在村小施教。

五、建议

教育资源配置遵循公平和效率原则,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效率低下的直接体现。鉴于此,本文根据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一)规范城乡教师的无序流动

撤点并校后,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得到了重新的整合,农村小学原有的优质教师资源都积极地向城区或城区附近的学校流动。农村小学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无疑会促使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公平。城乡学校的教师流动应双向流动,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城乡学校之间建立教师轮换教学制度,即在不同学校之间教师是双向流动的,这样就可避免城乡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因教师因素而加大。

(二)经费保障

基础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农村小学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资源配置原则下处于劣势,因此政府部门在“计划”配置教育经费时适当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同时给予农村小学在“市场”配置教育经费的博弈中更多的指引和政策优惠。农村小学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自身也应该积极适应市场博弈的机制,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自己,为学校争得社会的关注。

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责任性五大特点。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一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推动社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二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良多;三是教师开发人的智力,并对人的各项潜能开发起奠基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对于乡村教师的生活补贴。农村小学由于受财政投入、地域条件、教学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所在学校一般距离较远且教师宿舍配备不完善,很多教师每天放学后都得回家。这就无疑增加了农村小学教师的上班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教师的时间、财力、情感成本。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制度,乡村教师付出的成本代价较大,相应地给予乡村教师适当的生活补贴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保障措施。由于当地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适当提高用于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的专项经费。

(三)改善农村小学硬件和“软件”配置

为了防止生源的过度流失,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应适当改善农村小学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如,建立图书室、建立适合农村教学的教室和教师宿舍。让农村小学拥有与城区小学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是农村小学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保障。在这里,我们主要是强调相对公平而不是要求绝对公平,因为绝对公平对于教育资源是种极大的浪费。例如,农村小学由于人数较少,在配置相关教育资源时,就应该遵循“小而全”的原则,而不能一味地进行学校之间的攀比。

总之,城乡小学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事关基础教育整体的发展,本文从现有教育财政体制、学校发展、教师三面来论述了通江县城乡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社会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在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当然,要让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达到最优,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注释:

①许丽英.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②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8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分析

(一)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及城镇化进程加快

国家“普九”验收,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对农村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农村学生能就近入学,达到村村有学校,由于当时执政者缺乏长远规划,“遍地开花”建学校,造成学校布局不合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呈现萎缩现状,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以下新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剧减,乡镇每年都在撤销村级学校,造成学校闲置,教育资源浪费;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增加,将自己孩子带到务工城市就读,给城市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大班额、招“条子生”、“送礼生”比比皆是,造成教育腐败。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将形成农村学校将逐步减少,城市学校将不断增加的趋势。

(二)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和城市相比,还主要存在以下差距:一是农村校舍建设面积不达标。尤其是村级完小,普遍只有教学楼和厕所,没有辅助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更谈不上教师住宿用房。教师走教,放学后学校安安静静,空无一人;二是办学设施设备不达标。教学仪器缺乏,计算机生机比低,无“校校通”,图书陈旧,导致很多课程开不起来,学生无学习兴趣,辍学率居高不下,教学质量低下。根据本人调查,大部分村级完小只有一到二台计算机,只能勉强保障学校行政办公,有的学生小学毕业也没上过信息技术课,没见过计算机。所有这些,都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城乡差距大

师资水平的城乡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任教师学历差距、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的差距。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学生剧增,紧缺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招考,大部分农村优秀教师考调到城市,剩下的都是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的教师。农村学校缺乏英语、信息技术、音体美专业教师。

(四)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教育自身管理不力造成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在教育资源投入分配上,以城市教育模式为导向,城乡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农村教育不公平也有自身管理的问题。本来农村教育资源已经流失太多,仅有剩下资源又因受到农村学校管理水平与能力等影响而得不到高效利用。相当部分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学校管理心中无数,并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各项工作无章可循。教师教学工作缺乏激情,教学改革得不到落实,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就拉大了城乡教育质量差距。

二、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措施

(一)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加快城乡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主要措施包括:抓紧研究制定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科学论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实施。在城市建设中,要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合理确定学校规模,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学校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农村地区要结合人口和生源变动情况,适度集中、规模办学,生源不足的学校,该撤的撤,该并的并,整合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走“把乡镇中心小学办成上规模的寄宿制学校,逐步撤销生源不足村级学校”的办学路子。

(二)抢抓机遇,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国务院总理在大连看望学校师生,在座谈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特别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总理再次谈到教育公平,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部署,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拟在2014―2018年实施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贵州省教育厅已提前安排部署,要求各县认真做好规划,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校为单位,清查家底,摸清底数,做好薄弱学校改造规划。

(三)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要建立切合实际的教师准入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农村教师的学科结构,根据教师编制,重点解决中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体音美课程教师编制不足问题,本着缺什么专业教师就招考什么教师的原则,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量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怨无悔的从事农村教育事业。三是要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针对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尽量为教师培训提供方便。

(四)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9

【摘要】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旨在揭示自甘肃省金塔县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这一教育政策实施以来的发展情况,有助于为明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学校;基础教育;撤点并校;发展现状;

自2001年国家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的大规模地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政府基本按照“撤并减缩”的原则,将农村一些小规模、教学设施条件差的学校废除、合并,以此来扩大学校的规模,达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之而来的上学难,成本高以及校舍废弃闲置等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

一、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的缘由

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总数的急剧减少和农村生源的流失,以及政策的导向,农村学校的撤并似乎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甚至愈演愈烈。出现这些原因,是因为农村学校撤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合村并镇、当地领导的个人意愿等等。总而言之,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是许多原因共同的结果。政策导向、学龄人口减少和当地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的办学理念是最为关键的缘由。

1.国家的教育政策的调整

乡村办小学、乡(镇)办初中和县(区)办高中是我国盛行时间较长,也较为普遍的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有了相应的调整。近十年来,农村新生人口由2000年的1.15亿减少到2012年的o.86亿,共减少了2773.3万,减幅达24.47%。由于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随着农村学校生源的快速减少,原先“村村办小学”的格局就被打破了,并被“集中办学”模式所代替。

2.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和生源流失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广泛实施,我国人口总体增长呈下降趋势,当然,入学人口也随之逐年递减。一些中小学校生源不足,规模逐年缩减,达不到规模经济办学,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金塔县“撤点并校”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酒泉金塔县地处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西北端,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多万人,辖5个镇(中东镇、鼎新镇、金塔镇、东坝镇、航天镇)、5个乡(三合乡、大庄子乡、古城乡、西坝乡、羊井子湾乡)、123个行政村、693个村民小组、15个城镇居民委员会。金塔县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按照“高中向一校归集、初中大片区归集、小学以乡镇归集,高中与初中分离、初中与小学分离、小学与幼儿园分离,布局调整与解放农村生产力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推进城镇化发展结合”的“三归集、三分离、三结合”思路,实施布局调整。总体分三步:第一步,2008年,将原先的西坝乡、中东镇、古城乡、三合乡、东坝镇、大庄子乡的(乡镇)6所初中合并为一个城镇学校,即现如今的金塔县第三中学,而鼎新镇和航天镇并为一校,即金塔县第二中学,校址在发展相对较好的鼎新镇金塔乡中学和金塔中学初中部合并为金塔第四中学。第二步,将各乡镇管辖的村村小学又合并为各乡镇中心小学,现如今各乡镇原先的中学则变为中心小学。第三步,由于合并村落,又将各镇几个村小学校址并为幼儿园,以方便就近入学。具体转变如下图所示:

目前,全县中小学由2007年的120所撤并为30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6所。同时,幼儿园由103所撤并为39所。与此同时,金塔县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有计划、全覆盖地实施了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工程,6年培训教师1.4万人次。这就是所谓的“金塔模式”,这种模式被周边县市区广泛推广,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专项调研评价为“大思路、大力度、大手笔、大跨越。”

三、金塔县“撤点并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统一的。每一事物的发展都是双方面的,有利就会存在弊。理所当然,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金塔县农村中小学的调研、信息,数据分析以及对当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访谈中了解到,“撤点并校”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撤点并校的“利”

通过撤点并校,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撤点并校前,金塔县农村学生的生存状态及其面临的教育环境、课程、师资等条件相对较差,他们与城市的学生相比,教育上差距很大,形成很大心理落差。撤点并校后,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改观,虽然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一点欠缺,但整体上超过了以前,特别是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方面大有改善。首先,金塔县撤点并校,推动了金塔县乃至酒泉整个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金塔县的首先带动,使周边城市也广泛的推广。其次,有效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趋势,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则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个坎。同时,教师资源得到优化,学生可以享受优质教师资源,也有利于实现规模办学,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撤点并校的“弊”

从经费方面,撤点并校造成地方财政投入压力加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大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农村学校校际间差距拉大;在撤点学校遗留资产的处理上,部分学校存在巨大的浪费现象;从学校方面,从教师结构的优化和配置来看,教师队伍结构失调,教师师相对不足;从学校的管理运行角度看,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心理压力加重;从学校的后勤工作上看,大多农村学校的寄宿制不完善;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撤点并校导致学生课余生活单调,缺少家庭教育,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社会方面:农村文化及农村建设角度考虑,撤点的农村将会出现文化空白和劳动力缺失现象。

四、促进金塔县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建议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不但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需要,也是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首先,整合资金、做好学校规划建设,合理、稳妥地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布局调整要与加快“寄宿制建设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相结合;打破村村办学格局,集中力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其次,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处理原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闲置的学校资产,避免浪费;切实抓好“防辍保学”工作,严防新的辍学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洪源,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在认识[J],中小学管理,2005(2)

[2]陆天兄,撤校并点要注意做好群众思想工作[J],广西教育,2006(2)

[3]霍健康,抓校点撤并走集约化办学之路[J],贵州教育,2000(10)

乡村小学教育现状篇10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高中文化的0.19人,仅占7.6%。从技术素质看,户均劳动力具有专职技术职称的只有0.07人,占劳动力的2.8%,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只有0.12人,占4.8%。从从业情况看,户均劳动力从事纯农业的1.73人,占劳动力的51.4%,以农为主的0.45人,占18.1%。“文盲、半文盲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农户劳动力总数的半数以上”和“从事纯农业、以农业为主的人数占农户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状况说明,重视农村教育喊了这么多年,效果并不乐观;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多数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其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距甚大。把农村教育提到重要位置刻不容缓!

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关键是乡村中小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农村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段农民及其子女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的总称。虽然农村教育包括了农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但是农村学校教育应该是农村教育的基础和主体。就一个县域范围内而言,无论是学校数和师生数,乡村中小学校都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大头”。据湖南按城市、县镇、乡村三类的统计,全省3700多所初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总数的90.06%,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8.18%;320多万初中在校生,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7.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1.8%;初中18万多专任教师,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6.0%,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2.18%。小学也是如此。全省34500多所小学,在县镇和乡村的占95.2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71.83%,4600多个小学教学点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95.25%,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74.53%;660多万小学在校生,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8.30%,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5.36%;小学30多万教师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占87.12%,而在乡村的则占县镇、乡村的64.24%。即使是高中,在县镇和乡村的学校数占了全省的81.09%,而其中在乡村的高中也占了县镇、乡村的40.81%。但是,乡村中小学校这种“大头”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忽略。从县一级来看,县里关注的是城关,关注的是高中。一讲重视农村教育,就是注重建设在城关镇的学校,就是重点建设县一中。在不少县,一方面是县一中因资金相对较多,担心社会各单位向学校伸手摊派而搞新校区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整体经费短缺的情况下,盲目扩大公办高中优质资源,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乡村中小学还在分年改造危房,还在为生存奔波,这些学校连办学的基本条件还达不到,但是乡村中小学的问题却被“扩大优质资源”所掩盖了。

三、乡村中小学的办学,现阶段还不是扩大优质资源的问题,而是如何保证基本办学条件的问题

据我在湘南农村的调查,乡村中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老化。在一个经济还相对好一点的乡镇,11所村小48名教师,平均年龄为53.5岁,40-36岁的不到10%,35岁以下的没有;在一个市的全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英语和音体美的教师几乎没有;不少学校是一人一班、一人一校,教师无法进行知识更新。二是办学经费短缺。尽管县级政府想方设法保证了教师基本工资的发放,但是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的津补贴则基本上靠收取的杂费和学校创收来解决。而收取的杂费又一般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留在学校使用。学校稍有不规范的收费行为就要受到严格的查处,而财政投入不到位则没有任何追究。这一手硬、一手软,使办学成为“无米之炊”,办学的难度就更大。一个离县城不远的村小,现有的一幢房子还是1955年修建的。1996年附近两村拟集资新盖一幢3层9间教室的房子,修到一层后因没有经费而搁置,这一放就是10年,现在还是那样搁置着。近年在布局调整中,据说这是要撤消的学校,但村民又苦苦要求不要撤,学校上下都难,只能勉强应付现有70多个学生、6个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有一所离县城也只有20来公里的村小,因发张奖状都没钱,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不好开展,每期只能在期末评一次三好学生发张奖状,而且经费还要校长先自己掏钱先垫付。学校10名教师一年下来没有发任何津补贴,只是在教师节时,校长化缘给每个教师发了50个煤球。三是办学环境较差。乡村中小学本来所处的地理位置就相对较差,更重要的是有些政策规定也是扶强未扶弱。如教师定编,师生比县城的学校是1:17,但乡村的却是1:25,县城生源充裕,教师也更多;乡村生源少,教师就更少。尤其从办学来讲,既造成了城市和县城学校资源的相对不足,还拉走了乡村中小学的生源,增加了乡村中小学生存的困难,加大了乡村学校与县城学校的差距。乡村中小学这样的办学环境,学生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稍微有点名气就另谋高就了。组织上要提拔市内一学校副校长到城边一乡镇学校当校长,这位副校长宁愿当一般老师,也不愿意去。以上这些情况并不是湘南的个例,笔者在湖南各市州了解的情况大体相同。乡村中小学办学的困难和问题,造成学生厌学、教师没有积极性,反过来又增添办学的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乡村中小学的困难和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四、我国现阶段仍处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时期

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起点较低,城市化发展又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并没有有效带动城市化发展,因此导致我国的二元结构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且长期存在。尽管这些年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从1989年的73.79%减少到2004年的58.24%、15年减少了15个百分点,但是,我国实现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当然也同样会存在城乡人口之间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按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要到农民在人口总数中占很小一部分时才会消失。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决定了农村教育、乡村中小学也将会长期存在,不是靠办几所优质学校就可以替代和转移的、就可以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的。同时,发达国家完成从城乡二元社会向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化,都是通过以教育为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中小学促进社会结构转变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乡村中小学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之所在,是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育的宏观决策要关注乡村中小学,解决好乡村中小学办学问题应该是现阶段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二元结构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决定了城乡教育的差异。以城市教育或优质教育的观点去分析和指导农村教育,这是忽略乡村中小学办学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重视城乡教育的差异,加强对乡村中小学办学的指导和政策扶持力度。

五、对策建议

首先要转变工作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并不是新的,但却有一个新的大背景,就是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不仅农业和农村,而且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都会发生重大转变,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已经到了一个改变的临界点。与这个新的背景相适应,对农村教育的工作理念也要转变。过去,习惯于用办重点、搞示范等来拉动教育进步,使好的学校办得更好。这种在公平的基础上突出效率的工作理念,使城市教育和县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较快的扩展,这是过去的历史时期的需要,是值得肯定的。现在,在城市教育和县城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已经具有相对自我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阶段,如果继续这种理念和做法,只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形成教育发展新的不均衡。因此,从现在起,应该从乡村中小学这个薄弱环节做起,从底线做起,在效率的基础上突出公平,用“危机”拉动教育进步。这当然比从面上挑几个好的搞锦上添花难得多,但这是新时期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责任。

其次是要有效调整学校布局。现阶段是农村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的时期。学龄人口的变化,必然影响学校布局的变化。而学校布局的调整,不仅涉及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在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学校的撤减合并,决不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压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论是增加学校数的调整,还是减少学校数的调整,都有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共性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没有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布局调整不增加投入是搞不好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设想,在一个县把多数的乡村中小学调整为少数优质学校,集中在城镇办学,使学校越来越脱离乡村,使农村教育越来越脱离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只考虑减少政府办学的成本,而增加农民的就学成本和农村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就学的难度。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乡村教育资源远离农村,教师流失,学生辍学,学校荒废,就将极大地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耽误的将是新农村的新一代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