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4:49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1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高考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24-02

一引言

高三阶段的数学教学,与高一高二注重基础性和关键性学习不同,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零散的数学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近几年高考数学开始从以知识为主线考查能力转化为以能力为主线全面考查知识,因此在高三阶段的数学复习,重在将以往学过的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用能力和解题应试能力。笔者近年来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本文就此谈谈高三数学的复习教学。

二全面分析高考,让学生胸有成竹地做好复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试题开始转化为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因此在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时,首先,教师要研读高考纲要,让学生了解高考数学的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试题叙述方式,评分标准等。其次,在分析历届高考数学的试题时不难发现,函数与导数、数列、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直线与圆、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概率、复数的运算、二项式定理、不等式、平面向量等是每年的必考点,在复习时应列为重点。在学生了解了高考的基本规律后,教师则应指导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案,从基本知识抓起,梳理和搭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挖掘例题中所涵盖的内涵,针对重难点进行技能性的训练,使学

生掌握数学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其复习效率。

三精心设计复习例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提高

在新课标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其知识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在设计复习教学例题时,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吃得饱”。

师生活动: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函数的零点以及三次函数图像的特征的理解。从题目看,其属于一道小综合题,在解题时需要教师稍加点拨,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一步步地解答教师所设计的题目,不断提高自己的解答技巧、能力,最终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四将概念习题进行变式与引申

高考中数学考查的是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高三以前学生所学的都是片段性的知识,因此在复习阶段,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可采用变式教学,对例、习题进行变通推广,进行恰当合理的引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起到举一反三的训练作用,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师生活动:此题与前面的引申1和引申2均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解题时学生需要先设出复平面上对应点的坐标,然后再运用复数的模的概念进行解题。

小结:这样从多种知识点进行变式和引申,有利于学生适应考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要提高其复习效率,在加大题型量的基础上,切忌陷入“题海战术”,重点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对一些典型题目进行自主解决并进行反思,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在读、议、思几个方面给予指导。(1)教给学生仔细地阅读题目,判断题目中所隐含的内部关系的重点和实质,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题目的重点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2)教会学生讨论,对于易混淆的概念和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不断的质疑和释疑,帮助其逐步得出结论,加深对问题的记忆;(3)教会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在解题和复习完一个小节时,再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技巧,反思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并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思维,对所复习的内容再次进行思考。

总之,高三复习工作千头万绪。在复习时,教师须精心地安排和系统地组织,让学生能了解高考的考核范围和知识点,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案;在设计教学例题时,教师能因材施教,设计出针对每一层次学生的变式,使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究,逐渐掌握知识的要领;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真正形成合理稳固的知识结构,备战高考。

参考文献

[1]罗杰.题变法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2(36)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2

关键词:类比法;中学数学;教学;应用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类比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定理、法则等教学中,对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有一定帮助。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类比法,并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一、类比法的内涵

所谓类比法,指的是在教学期间,数学教学将数学概念和相关性质等展开对比,在类别过程中,明确类比对象间的关系,从旧的知识点中找到新发现,并得到一定结论。类比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将类比法与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类比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需要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然后根据数学知识环环相扣的特点,循序渐进展开深入的数学学习,将类比法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加以分类,并通过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师生在类比法的作用下,能够从某个数学对象迁移到另外一个数学对象。总之,师生借助于类比法进行数学教学和学习,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促进学生由浅到深地学习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学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师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方法,教师应当将类比法科学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应用类比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类比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通过类比法引出新的数学知识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合理,将导致数学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复杂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降,所以为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类比法的应用。

数学教师在运用类比教学法期间,应当发挥类比法的作用,在类比法的作用下,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通过所学习旧的数学知识,进而引出新数学知识的能力,并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不同的数学问题。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先是给学生介绍有关全等三角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有一定的理解。由于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特殊例子,所以教师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进行类比,以相似三角形为例,结合相关概念和方法等,进而推理出全等三角形,学生根据教师类比和推导的过程,能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有全面理解,从而为其学习数学知识发挥了较大作用。

2.类比法在几何定理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几何是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几何知识,对培养其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对几何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并将类比法合理应用到几何教学中,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三角形外接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外接圆与内切圆进行类比,分析二者的性质,有利于学生找到二者的异同点,使得学生在运用类比法时学会分析和总结。其中图1是内切圆,图2是外接圆。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同一三角形的内接圆和外切圆,分析二者的性质。对于图1而言,圆与三角形的三边相切,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内心,而三角形是圆的外切三角形。对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如果是锐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那么三角形外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外接圆的圆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因此在几何教学时教师应用类别法展开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将几何知识进行对比和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每个知识环节中都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从旧的知识点中可以引出新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探寻最佳的教学方法,加强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3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三角函数;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4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课程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团队合作式学习和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将这样的教学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环节,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学习其他知识提供帮助。

1.激发学生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复杂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三角函数知识亦是如此。三角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三角函数与我们日常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探究潜能进行有效开发。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时,东方明珠作为我国上海的著名景点,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举这样一个例题:“一个身高为1.8m的人,站在美丽的黄浦江的江边仰望东方明珠的塔尖,这时他头部的仰起角度α为75.5°,他低头俯视东方明珠在江面上的倒影中的塔尖,这时他头部的俯角β为75.6°,请根据题中的条件求出东方明珠塔的高度。”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自身认知和日常生活,而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对身边的事物和问题都拥有着浓烈的探究欲望,进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2.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数学能够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所包含的定义概念、函数公式和相关的实际问题较多,因此学生要对三角函数的知识整体框架进行构建,便于清晰准确、全面详细地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知识,为之后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职能和作用,协助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并组织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通过整理发现,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中包含将近100个知识点,其中半数以上都是重要考查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对知识点的整理和梳理,就会形成一个清晰明确、完善全面的三角函数知识框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良好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科目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完结点,即都是要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章节知识时,应当围绕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进行教学,即围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从角和函数名称的角度对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利用转化的思维解题,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避免在解题时出现盲目的思想和冲动的行为,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而不是继续采取传统的题海战术。例如:得知tana=3,求的值。一般学生在对这道题进行探究后会有三种思路:其一,由tana=3可知a在第一或第三象限,分别针对这两种情况求出sina和cosa的值,之后再求的值;其二,由tana=3可知sina=3cosa,将其带入原式后进行约分就可以得解;其三,要熟练运用函数的公式和转化公式,可以发现。

可以明显看出后两种应用转化思想的解题方法相比于第一种方法更加便捷和简单,所以要教导学生利用探究思维和转化思想来解答问题的,从而得出最佳的解题方案。

探究性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较为艰巨的任务,教师在进行三角函数教学时,要利用其所具有的生活特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如以三角函数的整体特征为重点,提升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将三角函数的应用特性作为中心并围绕它展开,以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4

新《大纲》有三大特点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复习考试大纲(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数学科)》(以下简称为《大纲》)是数学科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考生考前复习的依据。《大纲》阐述了数学考试的总要求,规定了复习考试内容,明确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并给出了样题。

其基本特点是:

1.《大纲》充分考虑到成人考生不同学习背景的实际情况,遵从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律,《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复习考试的知识点及相应的考核要求。考试中着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主要、最突出的知识点。

2.《大纲》中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是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突出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大纲》中明确了数学科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如下:

(1)试卷内容比例

数学(理工农医类):

代数约占45%;三角约占15%;平面解析几何约占20%;立体几何约占10%;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10%.

数学(文史财经类):

代数约占55%;三角约占15%;平面解析几何约占20%;概率与统计初步约占10%.

(2)题型比例

选择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5分,计85分,约占55%;

填空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16分,约占10%;

解答题:共4个小题,计49分,约占35%.

(3)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10%.

考试要求有四点

1.试题遵循大纲,考查知识全面,且突出重点,各部分知识板块比例恰当,知识点分布合理。试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降低了解题的起点,也明显地降低了包含知识点的综合程度,尽量减少解题的中间环节或计算步骤。

2.试题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等;注重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根的判别式法、消元法、数学归纳法等;加强对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中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的能力。

3.试题适当加强对近年来调整的近现代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中加大了对导数、向量、概率等新增知识点的考查的比重,如

文史财经类:

导数题:18分;

向量题:11分;

概率统计初步题:14分;

以上共计43分,占总分值28.7%.

理工农医类:

导数题:17分;

向量题:10分;

概率统计初步题:14分;

以上共计41分,占总分值27.3%.

4.试题适当强调对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合理地把握住试卷中解答题的难易程度。

考前复习可分三阶段

大多数考生要兼顾工作、生活和学习,根据多年来对成考生实际的了解,建议大家从实际出发,妥善安排,合理筹划,做好复习计划。考前复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3个月):基础复习,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约3周):强化复习,突出重点,强化练习;

第三阶段(约1周):冲刺复习,心理调解,实战模拟。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16-02

中考复习各有各法,笔者经过十几年的一线数学教学,认为要把复习搞好,最关键是复习理念和方法。

一、复习的理念

(一)认真制订中考复习计划。中考复习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中考复习备考的过程,是对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检验,是对教学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过程,这个阶段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温故而知新”,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阶段性知识体系。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发展性,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与提高。因此,在复习时笔者以“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关注细节、发展能力”为指导思想,弄明白学生中考如何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强化课堂教学,制订好复习计划,打有准备之仗。

(二)立足课本,回归课本。学生在各个学期中所获得的知识的运用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局部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串联成整体,才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每年的中考数学题千变万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课本中的主要内容,它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在中考数学复习中,笔者注意立足课本、回归课本。如2006年贵港市中考数学试题中的第3、5、11、12题都是来自于课本的原题。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课本,吃透课本,它是最好的学习参考书,也是知识和能力拓展的根源,要加深对概念、理念的理解;其次是指导学生把零碎的数学知识规范有序,并注意把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将知识系统化,以便于再现、调用、重组和迁移。

(三)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大纲对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指导要求太高,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大纲对“轨迹”的要求是“了解轨迹的概念和几个简单轨迹”,笔者讲到这里就会点到为止。但有些教师出一些繁难的轨迹作图题给学生做,既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还使学生感到越复习越难,越复习越感到无把握,从而失去信心,影响复习情绪。指导要求太低,易使学生认为复习得差不多了,骄傲自满,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复习,结果达不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四)复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不尽相同,故笔者在复习时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潜力生”,要特别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指导他们改进复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复习中的困难,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补充题、课外辅导等形式,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注重“双基”复习。“双基”是能力的基础,它的本身就蕴藏了能力;能力是双基的深化和发展,很多能力题,其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所需的技能、技巧都寓于双基之中。很多知识,单独应用时,学生觉得难度不大,但综合起来使用,学生往往容易搞错。因此,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在做完每一道题、每一种题型后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道题考了我们什么知识,是如何考的,本道题目的突破口是什么,要解决这道题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二、注重复习方法指导,提升复习效果

笔者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章节复习(一模前)

这个阶段以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结合课本及中考宝典与学生一起进行单元整合、知识梳理,从而形成知识网络。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这是中考复习的重点。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能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如,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关系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必考内容之一,在复习时笔者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互相转化的目的。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相联系的题目特点非常明显,应掌握基本解法,不要强调太多的答题技巧,重通性通法和知识间的联系。

(二)注重算理算法,提高运算基本功。针对近年中考出现的学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的情况,抓好运算基本功也是笔者做好复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基本法则和公式要能熟练运用,力求达到“三用”:正用、逆用、变用。例如乘法公式,正用是指将公式自左至右使用,进行乘法运算。逆用是指将公式自右至左使用,用于因式分解。变用有两层意思,一是变字母,如:(a+b)(a-b)=a2-b2中的a、b可以变为数字、单项式、多项式、二次根式等。二是变形,如: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可变形为a2+b2=(a+b)2-2ab,这样就可以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取得联系,利用它来求一些特殊的代数式的值。

(三)要全面,不留死角。中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考查全面,对知识点的覆盖率高,超过70%。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要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复习,让学生真真正正把三年来学过的知识掌握牢固。中考命题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每年都涌现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新题型,如何指导学生寻找解题的一般规律和解题技巧,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第二阶段:专项复习(一模后,二模前)

本阶段复习我们要让学生落实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主要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对重点内容如全等(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列方程解应用题、函数等进行重点复习。通过学生练、老师评讲,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以及解法。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很多都是来自于课本的例题、习题,只不过是通过变式后的形式出现,与课本上的例题相比,中考题只是条件略加改变,创设的实际情境不同而已。如:如图1,已知D、e在BC上,aB=aC,aD=ae,求证:BD=Ce.(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6页习题12.3第6题)

解法一:从aBC和aDe是等腰三角形这一角度出发,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这一重要性质,便得三种证法,即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其通法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证得BD=Ce。

解法二:从证明线段相等常用三角形全等这一角度出发,本题可设法证aBD≌aCe或证aBe≌aCD,于是又得两种证法,而证这两对三角形全等又都可用aaS、aSa、SaS进行证明,所以实际是六种证法。其通性是“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解法三: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这一角度出发,于是用叠合法可证(此法少用)。

又如,如图2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m,水面宽4m,水面下降1m时,水面宽度增加了多少?(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页探究3)

解法一: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水面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

解法二:以水平面的直线为X轴,过抛物线的顶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2,0),抛物线的顶点为(0,2),可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

解法三:以水平面的直线为X轴,过X轴与桥拱的交点并垂直于水面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4,0),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可设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2。此类题型课本很多,我们应注意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既有利于复习知识,又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建立数学模型等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抓好常用数学方法的复习。常用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初中数学的始末,它是解题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初中阶段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抓好这些常用的数学方法的总结与复习是总复习阶段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三)复习过程不但是巩固旧知的过程,也是发现创新的过程。对于例题,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寻找解题思路。同时对学生发现的新的解题方法,笔者总能及时发现、总结,并给予发展性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第三阶段:模拟训练(两周时间)

这个阶段是模拟训练,主要是由学校、任课教师根据前段时间的复习情况并结合本校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适度训练,让教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查漏补缺做好准备。当然,出题时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既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又考查学生的能力;出题时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不出“重叠”题;题量要适度,难易要适中,不出偏、难、怪、超纲题;注重对核心知识、核心技能的考查,注意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着重考查“双基”,体现“大众数学”的命题思路。对于学生在复习中的缺陷,教师应采取补救的措施,改进复习方法,提高成绩。尽管学生经历过不少考试,但把初中三年的知识集中于一卷的考试却没有接触过。因此,进行模拟训练是总复习阶段不可忽视的手段,旨在能使学生统筹全局,驾驭全部复习过的知识,同时既是对学生进行中考前的心理训练,避免临阵时惊惶失措、束手无策,也是笔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因如此,笔者在模拟考试中严格按照中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又可以减少学生对中考的恐惧心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水平。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应试心理辅导(中考前两周)

这个阶段是教师帮学生查漏补缺、学生自我消化阶段。学生经过全面复习、重点复习、模拟训练后,对三年来学过的知识都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巩固和提升。但是,各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原因不同,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存在某种缺陷。因此,在中考前我们应该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复习,补漏补缺。在这阶段时间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堂,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解决;对于有相当部分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教师适当在课堂上给予评讲。至于应试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应试技巧及应试心理材料结合本班学生情况进行辅导学习。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6

高考的压力下,每个人都得努力提高分数,数学老师应该怎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一

本学年度中我担任了高三两个班的数学教学总的说来,我是在忙忙碌碌地充实工作中度过这一学期的。我在工作的磨练中逐渐走向成熟。在加强自身政治修养的同时,我更从小事出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作为一名高考把关的数学教师,要全面理解教学大纲,熟悉全部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制定出双基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纲目,要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单元备课要高瞻远瞩;每课时备课要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则付诸实施,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辅导要有针对性;认真批改作业,力求全批全改;辅导与作业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应随时记录在案,积累资料。所以我每天早起晚睡,争分夺秒的抢时间。每天早上七点一刻我准时到校,晚上六点以后我才回家。有时问题的学生多,我就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做到了让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在教学上我立足于全局,让学生各有所得。适应课改要求,把握高考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到了高三,复习资料多如牛毛,如果陷入题海战术,势必”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资料作出恰当的、独到的二次加工;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教案作出及时的、灵活的调整与改变。也就迫使我实现从教材到教案,从教案到教学的两个创新。

为了适应要求,我努力做到:不急于求成,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课改要求我们“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无形中给高三的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上网,泡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真可谓披星戴月,有时为了一道例题,刚躺下,灵感一来又爬起来……

对学生,我坚持从严要求,讲求复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众所周知,高三数学练习测试几乎每周一次,利用好这些测试机会可以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很多不足,教会他们分析试卷:将存在问题分类,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应及时发现自己在业务上与教学上的空缺与弱点,有的放矢地参加业务进修。学校的学习我都积极参加,并且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讲.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教学,我更加清楚教学相长的意义,更加清楚教师的“一碗水~和一条溪流的辨证关系”。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二

高三数学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高考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确定了围绕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重点班以中档题为主,平行班以基础题为主的战略思想。同时抓集体备课,讲课,对每周四的集体备课、讲课都认真准备,一次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最后由陆初平老师总结。我们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学生容易错误地方时常交流。我觉得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但由于自己第一年上高三,教学经验欠缺。尽管我在教学中小心谨慎,摸着石头过河,但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三文科教学,应该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3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6、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大家都知道,以上的都是每位高中教师的常用的方法。但是说与做完全是两回事。我觉得这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住承受失败之痛,实际上,往往我们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前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我应该还注意很多。

1、在高一开始,我们就不能松懈,扎扎实实的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不然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由于时间安排偏紧,急于赶进度,试图挤出更多时间进行解题训练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基础不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的大问题。

2、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的清楚。对于每个目标,应该分解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便能力目标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实体”。

3、注意将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分开,不要认为只要多做题目,数学思想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我们应该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自然数的一次函数时,就讲清楚其几何意义是点(n,an)在一条直线上,公差d为此直线的斜率,隐含在等差数列中的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就体现了出来。同样,在解题训练中,隐含在解题方法中的数学

思想方法应该有效地加以揭示,注意例题教学作用的发挥。讲题目不要贪多求难,多归纳题型(如阅读理解题,信息迁移题、探索题、应用题等),揭示规律(如寻求最佳解法、对问题进行引伸、转换、概括、抽象、发现新结论),解后反思,举一反三。以练代讲,以讲代练都是不可取的。

4、努力研究高考的基本规律,高考试题的特点、历届高考试题及考试说明对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努力研究学生参加高考的心理、生理变化规律。防止到临考前和考试时学生找不到解题感觉,进入不了状态,直接影响了考试水平的发挥。高三数学复习强调若于次循环尤为重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想把知识一步讲到位,把复习难度一直提高到高考试题难度是不可取的,结果往往出现高考题型教师讲过,但多数学生仍做不出的现象。我觉得我研究高考数学课堂复习模式不够,缺少创新。以后还应该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最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习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同时结合参考题解加以取舍,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我更加清楚教学相长的意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三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三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笔者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依然不可忽视,下面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没有高考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北京采用的是3+理综、3+文综),但只要根据我省的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我省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我们这届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要求试题相对稳定,难度和以前相当。高三复习往往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习题量也较多,所以有些教师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征订大量的复习资料,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的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所占分量在整份试卷的70%以上,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能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三、不可忽视数学思想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试中心已明确指出"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非常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内容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数学新课的教学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不可忽视《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可以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五、坚持“三到位”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数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高三数学的复习大致分为九大块:集合与逻辑、函数与方程、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复数。每一块的复习都基本采用以题带知识、以题渗透知识、以题深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题目大都选自往年典型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基本理论和概念这部分内容基本知识不多也比较简单,难的是题目的多变,因此我备课时着重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角度分析,每个知识点分析透彻,我们6个老师就花一整整一个暑假完成高三三轮的复习总课件。通过以高考题带知识的复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高考题型及高考的考查方式有初步认识,从而能逐渐消减对学生高考的恐惧心理。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紧迫,只能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因此这唯一的一次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串讲上,要在保证基础知识复习掌握到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也就是要“一步到位”。基础和能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而选填题是基础中的基础,平时我在这方面的要求和考查是非常严格的,常利用课上10分钟的时间进行5题选填的测验,去年我班学生这方面的基础是很扎实的,因此在研究一些复杂题目的时候只要思路正确就基本可以拿到分,减少那种想得出但动笔就错的情况,我觉得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六、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过去,我觉得对于高考经验不足的我来说通过听陈校长的课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非常感谢陈校长对我们年轻老师无私的指导。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对于有很多年高考经验的老师来说是班门弄斧了,希望对于第一次上高三的老师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四

高三数学复习效果的高低,关键在于落实“三基”。高考命题以课本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第一阶段复习,更应如此。

一、要求学生每天把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督促。

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重点知识、性质、方法要进行及时检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认真备课,课堂上尽可能的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等教给他们。

四、第一阶段复习要低起点。重知识求能力,养成规范作答的习惯。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高一开始,教师就不能松懈,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

2、课堂教学目标尽可能可行。对于每个目标,应该分解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以便目标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实体”。

3、注重解题方法、数学思想的结合,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意例题的教学作用,不宜贪多求难。

4、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及考试说明对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努力将高考题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心得五

这是我第一年任教高三年级,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一直以来我努力的工作学习,我以及我们数学备课组经常积极交流,团结协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有效的进行改正,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些教学方案.由于工作比较有成效,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考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想这与校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是分不开的,为我们高三教学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当然这也与我们高三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是分不开的.回顾一年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上学期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学校和年级部的领导下,在姚老师和高老师以及笪老师的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高三数学备课组,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等方面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学生容易错误"地方的交流又有典型例子的讨论,既有课例的探讨又有信息的交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

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我今年带得是一个文科,一个理科班.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堂容量,提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收益.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限度地发挥课堂

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注重"三点",培养学习习惯.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7

一、总体分析

1.试卷在稳中求完善,结构上继续巩固湖南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难度上接近全国试题,注重在知识的交汇处出题,出常见题,不出怪题,没有创新题

今年的数学试卷仍分文科、理科两份试卷.这两份试卷在题型结构、知识覆盖、难易程度等方面都保持了稳定的格局.两份试卷均包括:10个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5个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2006年5个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个解答题,共75分(2006年共80分).这一结构是由2005年考卷开始逐渐形成的,已保持了三年,但各题分值改变了一些,符合湖南数学自主命题的特点: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少两个选择题,多一个填空题,总共21道题.内容上,试卷注意了知识点的覆盖,无偏题、怪题,常见题多,似曾相识的同种类型题多,注重了在知识的交汇处出题,如:理科第19题是在立体几何与不等式、函数、导数知识的交汇处出题,理科第21题是在代数知识中的数列与解析几何中的曲线上的点这两个知识的交汇处出题,看似具有新意的题和开放性试题,实为陈题.

2.既做到了面面俱到,又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今年数学试题所考查知识点分布如下表:

理科代数105分,占总分值的70%,理科解析几何28分,占总分值的18.7%,理科立体几何17分,占总分值的11.3%;文科代数100分,占总分值的66.7%,文科解析几何28分,占总分值的18.7%,文科立体几何22分,占总分值的14.6%.试卷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全部重点内容,但又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3.应用性问题有时代特色、人文特色,试卷继续保持2006年文、理科数学试题“异”大于“同”的特色

湖南省2007年高考数学试卷在保持前三年全省自主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坚持平稳过渡.2007年高考数学科的考试继续注意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考查.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保障他们在未来的大学学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数学高考命题必须以中学数学教学为现实基础.在考查知识时,注重主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考查能力时,继续注重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继续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逐步增强创新意识的考查,这就说明对于数学应用的考查又给予了进一步的强化.应用问题背景材料公平仍然是坚持的原则.同时,命题具有时代特色、人文特色.比如理科的第19题,融代数知识于立体几何的背景中.

同时,湖南省2007年高考数学试卷继续保持2006年文、理科数学试题“异”大于“同”的特色.《考试大纲》中的基本理念决定了高考数学命题必须突出能力立意,在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今年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基本相似,难度上“异”大于“同”,理科的第6题与文科的第8题相同(5分),理科与文科的第10题、11题相同(10分),这三道题完全相同,共15分,相同率占全卷分值的10%;理科的第9题与文科的第9题(5分),理科的第12题与文科的第12题(5分),理科的第14题与文科的第14题(5分),理科的第17题与文科的第17题(12分),理科的第19题与文科的第20题(13分),理科的第21题与文科的第20题(13分),共53分,这六道题题型类似,难度不同,类似率占全卷分值的35.3%;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相似率45.3%,难度上“异”大于“同”.

4.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加大了与大学接轨知识点和阅读教材的知识点的考查力度

实际遇到的许多随机现象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分布研究中,选择正态分布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分布.平时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正态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正态曲线,加深对正态密度函数的理;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利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求得标准正态总体在某一区间内取值的概率;掌握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转换;了解正态总体的分布情况,简化正态总体的研究问题.但在高考中我们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即可.正因为如此,即使现实生活中很有用的知识,因为高考考查概率非常小(小概率事件),有些甚至出现在阅读教材中,高考考试大纲不作大的要求,平时少数同学甚至个别老师便置之不理,但这些知识点的确有用,又不能违背高考考试大纲,因此,少数同学甚至个别老师应该予以重视,不要一切为了“高考转”……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2006年湖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9题考查“正态分布”的统计应用题,利用“正态分布”引导考生学以致用,考查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正态分布”这一知识点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试题大题中.2007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5题考查“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利用“正态分布”引导考生学以致用,考查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杨辉三角出现在阅读教材中,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已考了多次,2007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5题再次变形出现,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知识点不在乎出现在哪里,有用便要考!

今年湖南高考数学试题中加大了对新教材中新增的向量(文科的平面向量,理科的平面向量、空间向量)、线性规划、概率、导数等知识点的考查力度,向量在解题中的运用明显增加,用导数作工具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显示出相对于初等数学解决问题的优势.今年的导数题目比去年更注意加强基础和应用.

5.运算量较大

今年的数学试题难度与2003年差不多,首先10个选择题均是较基础的题目,没有难题,但一些题目需要较多的计算才能作答.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是必要的,但计算量过大,费去考生不少时间,使之无充分的精力去思考问题,甚至让许多考生无时间去做后面的题,这是造成今年试题难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六个解答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中档题较少,考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几乎每题都易于入手,但要得高分却绝非易事,不同程度的考生难以区分出来,没有特别难的题目,但每道题运算量大,陷阱多,得分率极低,无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失去选拔功能.

据抽样调查,考卷后面的100分,包括5个填空题和6个解答题,得分统计如下:文科平均得27.05分;理科平均得32.2分.因为前面选择题太容易,人人会动手,选择题能得大部分分数,大约45分以上,后面大题要么太易,要么太难,没有层次,没有梯度,而少数优秀学生,要想把后面的难题做对做全,也不太容易,这样造成大部分考生数学成绩拉不开差距.虽然今年全卷人均得分比2006年要高5~6分,但高考上线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比去年低大约8~10分左右.参照往年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2007年湖南高考数学不是知识水平的竞争,而是答题技巧的竞争,会答题会取舍会抓步骤分的同学得分明显高于平时一心钻难题而忽视基础题的同学.这给我们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提了个醒:必须注意通解通法,必须注意关键知识点的书写,必须注意得分点.2007年湖南高考数学只能说明试题的计算量大,不能说偏难.中学生学的是基础知识,知识交汇、“大综合”出题是时代的需要,因为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理科数学试题应注意减少运算量,文科数学试题应注意降低难度,这符合教育规律,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被区分出来,也有利于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真正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二、题型分析

1.选择题:注重基础,平淡是真,打破常规,有用便考,知识交汇,彰显能力

选择题大多数是容易题,但没有一个“送分”题,主要考查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计算能力.所有的选择题都能在平时的练习中找到影子,是课本题、练习题的变形和转化.只要考生具有良好的迎考心理素质,头脑冷静,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加上熟练的运算能力,不要过多的运算技巧,就可以全部拿下.

2.填空题:传统内容多出现

填空题的难度也始终保持适中的稳定性.主要考查基本的数学知识、常规想像能力和简单的数学计算,没有出现难题,但运算量较大.当中涉及新增加的知识点有线性规划、统计、导数.文科全是传统内容题,理科的第15题是一个杨辉三角题,是填空题中成亮点的开放性试题.

比较好的题有:理科的第12题、14题与文科的第12题、14题.这两道题题意相同,第12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知识,第14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知识,文科显然比理科要简单得多.

理科的第11题与文科的第11题完全相同,主要考查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数形结合思想在这道题中得到完美体现.

3.解答题:经典老题,粉墨登场;通解通法,波澜不惊;入手容易得手难,只因运算量大

解答题文理科都是6道大题,题目的类型差异也不大.三角函数题是理科的第16题与文科的第16题;概率题文科与理科都是第17题;立体几何试题是近年来的热点题型,理科的第18题是一道翻旧题,文科的第18题是一道普通题,两者均可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理科的第19题,融代数知识于立体几何的背景中,这是“迟来的亮点”;理科的第20题与文科的第19题均是考查向量在圆锥曲线中的运用;理科第21题是把数列和曲线上的点对应;而文科第20题是普通的数列题;文科第21题是导数的应用题;整个看来,文科解答题,波澜不惊,理科解答题,知识交汇,重在融会贯通;注重通解通法是好事,美中不足是运算量太大.比如作为文科与理科的压轴题,人人都能动手,但没有时间动手,入手容易得手难,出题者意图是综合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要完全答对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区分度很强的考题,体现了压轴题的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情况,我们对湖南2008届高三同学的数学复习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

从宏观上准确掌握《考试大纲》序言中的精神和考试性质,准确掌握考试的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至少要对近4年(湖南高考自主命题后4年:2004年~2007年)湖南高考题认真分析,明确考试要求: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二、近4年湖南数学高考试题的特点

1.强调基础的更新,减少对单纯知识、公式的记忆要求,降低对运算复杂性、技巧性的要求.

2.考查时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3.“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4.以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作为背景,命题时注意试题的多样性,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

5.命题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切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

6.高考命题为文理科考生分别取材,提供新颖、别致的场景和刺激材料,区别对待,体现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思想.

三、复习方法建议

1.狠抓基础,构建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2.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夯实基础

①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②认真领悟并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正确应用它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加强选择题、填空题的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

四、复习原则

1.注重知识重组的原则.

2.严谨治学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8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策略;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98-01

“一考定终生”,这句话简单而有力的证明了高考对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作为高考基础学科,数学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特别重视。作为一名高三数学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全力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和能力。在长期的工作中,一边思考一边反复实践验证,笔者总结了以下复习策略。

一、知己知彼,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学情。我校学生整体基础薄弱,学生数学基础、运算能力、学习能力不高,数学也是我校大部分学生的薄弱学科,甚至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因此,在高三复习开始,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策略,立足课本把握基本知识,是我校高三数学总复习的立足点。

2、教材与考纲是复习的“根”、“脉”。“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内容根源在于教材,所以复习的首先工作就是认真熟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理论,从点到面深入分析教材,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除了不变的教材,《考试大纲》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成为高三数学教师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解读好考试说明,准备理解“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目难易比例”与“题型比例”等信息,及时了解高考动向和命题特点,为高三总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阶段复习,明确任务

高三数学复习任务中,时间又紧迫,合理制定复习计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高考复习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流程:第一阶段也就是一轮复习,全面研读教材,务实基础;第二阶段即是二轮复习,分模块进行专题复习;第三阶段即模拟训练,查漏补缺的过程。

1、第一阶段:全面研读教材,务实基础。一轮复习的时间大约是9月―次年3月中旬,这个阶段时间大约6个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务实基础,所以也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复习的方法主要是按章节进行,以“三基”为核心,系统而全面地弄清每一个知识点,熟练掌握通性、通法,并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2、第二阶段:分模块进行专题复习。二轮复习的时间集中在三月中旬―5月中旬。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重点是以提高“三性”,即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教师重点归纳一些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待定系数法、统计法,数行结合法等等。

一般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大部分用待定系数法,基本步骤是:设方程(或几何数据)几何条件转换成方程求解已知系数代入。

例如:设椭圆中心在(2,-1),它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较近的端点距离是-,求椭圆的方程。

yB’

x

ao’a’

B

【解】设椭圆长轴2a、短轴2b、焦距2c,则|BF’|=a

解得:

所求椭圆方程是:+=1

在上题中,参数(a、b、c、e、p)的确定,就是待定系数法的生动体现,抓住已知条件准确地确定系数,并将其转换成表达式。在曲线的平移中,几何数据(a、b、c、e)不变,本题就利用了这一特征,列出关于a-c的等式。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查漏补缺。从二模结束至高考前半个月的时间即是三轮复习。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在整个高三一年的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循序渐进、巩固提高、查缺被漏,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积累每一小步,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虽然高三的任务十分沉重且重要,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必定会提高学习能力,满怀信心的面对高考,为自己的高中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陈婧.小议高三数学课的复习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9

关键词:初三数学;阶段复习;复习方式

初三年级面临中考,是紧张的复习阶段。而传统的题海战术复习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更不能引导学生生成知识脉络。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学情出发,设置有针对性的阶段性复习方案,指导学生巩固和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内化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升运用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为了提升初三数学的复习效果,笔者针对阶段性复习的特点经过实践探索,提出了立体攀升的阶段性策略,并提出了初三数学阶段性复习的开展策略。

一、阶段性复习的特点

阶段性的复习是依据知识形成的理论模式开展循序渐进的复习,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阶段性复习能够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完成各项训练,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立体性

阶段性复习有着立体的特征,所谓立体特征就是复习的内容更全面,也更具逻辑性。首先,阶段复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类处理,这样能够保证复习的内容面面俱到,同时又不显杂乱,能够保证复习无遗漏,知识无遗漏。其次,阶段复习的立体模式能够将较多的数学知识分解开来,实现项目突破的复习,这样就能够节省时间,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阶段复习能够让学生在整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完成各项能力训练,这种训练能够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来衡量知识掌握程度。

2.攀升性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复习过程必须是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效果。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这样往往会使得学生一头雾水。阶段性复习强调从易到难安排复习内容,这样的复习活动就是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使得复习过程具有“攀升性”,而不是一味地完成习题,做到哪里,学到哪里,思想一片混乱。其实,初三阶段的复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整理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对中考。因此,复习过程中切忌一步到位,要螺旋式上升,循序渐进。要做到渐进性,就得认真思考如何设计阶段性的复习任务,保证复习内容是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采取先个别后整体的策略,即先单元后专题再模拟的复习模式。总之,阶段性的特征要求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二、初三数学阶段性复习的开展

1.全面复习

全面复习是初三数学复习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复习要从教材基础知识入手,以回顾和夯实基础知识为目的,生成知识脉络。只有这样全面整理才能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不理解。精确制导,有的放矢,查漏补缺,就是全面复习的主要目标。具体的开展方法如下:

(1)自学树立知识点

教师发放导学案,然后管理学生选择两个单元或者三个单元,先仔细读完课本,看懂课本中的例题,要边看边批注,勾出重要定义或者解法。看完题目以后要认真完成自学、探诊、自我诊断,然后启动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2)教师帮助优化知识结构

完成课后的自学复习之后,教师要从繁杂的知识中抓住主线,其直接效益是解决中考卷中的基本题,其目的是为数学素质的提高做好基础准备,系统训练,夯实双基。

(3)基础知识过关

基础知识就是初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做到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要求教师能够系统地进行知识测试,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理解,就不可能熟练、灵活地应用。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解题方法。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完成以上全面梳理知识就能够保证全面复习做到查漏补缺,完成知识网络化的形成。

2.专题讲授

专题讲授是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深入专题复习,这是阶段复习的第二步,也是重点阶段。专题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线结合,交织成知识网,注重与现实的联系,以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教师要设立专题内容,设立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按照“中考题型分为“填空、选择专题”“规律性专题”“探索性专题”“阅读材料专题”“开放性专题”等。也可以按照数学知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数与式;(2)方程与方程组;(3)不等式;(4)函数;(5)统计与概率;(6)直线型;(7)相似;(8)解直角三角形;(9)圆;(10)图像信息问题;(11)情境应用题;(12)阅读理解问题。接下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专题内容进行复习讲授,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由教师总结知识点,由于知识点较为,广泛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这样既照顾到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又能激发中等以上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第二步,进行专题训练。专题训练主要是对专题内容的出错点进行训练。例如:数学的综合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找不到问题的关键点,找不到隐含的条件和条件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由已知条件能求出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做下去就会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3.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的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完成中考模拟试题,这个阶段的复习是初三复习的最末阶段,本阶段是在模拟测试之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查漏补缺阶段,这个阶段要指导学生掌握“答题要点”,学习答题技巧,以提高答题命中率。在前两轮的复习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过关,基本方法技能已经掌握。第三轮复习应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熟悉中考出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既然是模拟试题,试题的选择是关键,教师必须要尽可能模仿近些年来的中考出题模式,保证阶段性的复习有实效的测评作用。同时,要重视测评结果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与目标。

概括地说,我们可以将阶段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夯实基础以期厚积薄发,第二阶段作为复习的关键阶段指导大家掌握答题技巧,第三阶段是迁移理论知识,生成运用能力。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初中三年来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复习成果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兴所,李忠旺.初三数学“立向攀升”的三阶段复习[J].辽宁教育,2002(4).

[2]宋丽明.谈谈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高三数学知识点大全篇10

【摘要】通过控制习题难度,可以向不同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习题,符合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用习题难度模型和点数法对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一节的习题进行分析,发现习题难度模型适用性不强,可以与点数法结合来控制习题难度。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习题难度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中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作业在数量、形式与难易程度上难以照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已有研究建议教师之间可以加强合作,每个教师设计一个层次的作业,建立作业题库,可供教师在题库中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作业。但没有解决习题难度上的问题。

1.习题难度模型

鲍建生在对中英两国的课程难度进行比较时,提出了“数学习题课程综合难度模型”。该模型含有五个难度的因素,分别为知识含量、运算水平、背景水平、探究水平和推理水平五个因素,其中因素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吴立宝、王建波、曹一鸣认为:习题难度=0.38知识水平+0.36知识点个数+0.26背景。

2.点数法

点数法主要应用于几何题,把推理的每一个条件或结果算作一点,一个条件推出多个结论或多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时,每个条件再加一点。对于图形复杂的情况再增加点数,如:必须做辅助线加两点,由图可知得出条件加一点。使用最终结论处点数和作为证明难度的指标。

3.难度分析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是初中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轴对称图形、四边形的重要基础。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八年级上第12章第二节全等三角形中例题(L)、练习(按顺序分为练习1到4)和习题(X)的题号(tH)、探究水平(S)、背景(B)、运算(Y)、推理(t)、知识点数量(Z)进行分析,得出每道题的点数(D)和难度(n)。部分题目分析如下: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部分的习题各维度中的各个水平比重明显不均,作业分层可能存在问题,在一个维度上水平明显聚集的习题,难度计算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使用spss对点数和探究水平、背景、推理、知识点做回归分析,发现探究水平、背景的系数均为负数,也就是探究水平、背景越高习题的点数越低,这明显违背常识,推理与知识点数量系数为正。使用SpSS对点数和难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存在相关性,但相关度为0.384,属于低相关。对点数和其他各项做相关分析,点数与推理水平相关系数为0.645,与知识点个数相关系数为0.773,与探究水平相关系数为0.526,与背景相关系数为0.26,另外知识点与推理水平相关系数为0.748。点数法的计数方法主要受推理水平和知识点数量影响,全等三角形部分的背景对点数影响不足,而探究水平与推理水平的分析方法接近。吴立宝等人的习题难度模型考虑题目的探究水平、知识点数量、背景,鲍建生将证明分为3个层次并不适用于几何证明题。习题3仅比例3,练习1.1多1步,难度却是2.62和1.36,例4的点数是练习1.1的两倍,比练习1.1多了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推理步骤“三角形内两对角相等则第三个角也相等”。点数法中应该减少同理可得的点数,习题难度模型在几何部分也要增加推理的层次。

4.习题难度控制

三角形部分的习题,从习题难度模型考虑,难度主要是通过知识点数量、背景的有无来控制,探究水平可能控制不够精细,从点数法考虑,难度主要由推理的长度、知识点数量控制。几何部分复杂的背景较少,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后的四边形部分时,计算维度就会明显影响习题的难度,探究水平要在高难度的综合题出现时才会有较大的区分度。全等三角形部分,难度主要由知识点数量、推理长度、背景的有无来控制。

如例3与例4都是考察aSa,例4比例3增加了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和推理步骤“三角形内两对角相等则第三个角也相等”;习题11比例3增加了知识点“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相应的证明步骤;练习3.2比例3增加了情境。

5.小结与建议

对教材全等三角形证明部分的习题整理发现,习题难度模型并不适用于全等证明这样的维度偏向明显的章节,可以结合点数法来考虑几何部分的习题难度,增加同一难度的习题数量或调整习题难度。

该研究不足在于:选择全等三角形证明一节的教材习题,范围较小,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对学生进行测试以获取实践的正确率,来确定点数法和难度模型的效果。后续可以对点数法进行优化,修改现有难度模型以适应不同知识模块。

参考文献

[1]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吴立宝,王建波,曹一鸣.初中数学教科书习题国际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02.第34卷第2期: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