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十篇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十篇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6:30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1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情境教学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精心选择教材,因材施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引发心理与情感共鸣,从而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设立出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主体形象场景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与传统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不同的是,它更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从课本中脱离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计算机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往往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然后利用学生积极向上、正面的情绪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来获得计算机知识。另外,计算机课程由于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因此情境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好地获取计算机知识。

二、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对策

(一)情境创设要能贴近生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只要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最重要的功能表现在陶冶和暗示。设定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作为教学的导入,无疑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影响,同时明确参与动机,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那必将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信息科技课是体现创新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用学到的技术解决生活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情境把同学们不知到已知、浅知到深知类的问题融合在情境里,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资料,使学生获得一个美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问题。中学计算机教学课在选择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时,切忌教条、僵化、语录式的材料,那种空洞、说教式的材料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反感甚至排斥。应选择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素材。问题情境用于新授课,从一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的高潮。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而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定的情境,最后让学生在指导下可以自主学习知识。但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大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計算机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遇到各种挫折。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生从原来的不愿意参与,转变到主动积极参与,真正做到“我想学、我要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备课环节,充分利用身边有的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学习。

结语:情境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师生之间关系,还对提高计算机学习效率,改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松亚虎.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22:112-113.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2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把信息技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定位;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什么科学

你是否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否有人可以确切而且明白无误地回答。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五十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我国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学会的学是什么学?”问的其实就是计算机科学。你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等等就都不存在这个问题。赵先生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这个定义是否完全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并且明白无误地知道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但是,它绝不是计算机的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老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及现状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这些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3、信息素养时代(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二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4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

当前使用的中学计算机教材,一大部分都是关于计算机的概念解释,这些专业、生硬的概念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并无实际意义,而类似于word的应用软件操作,其实教师不用苦口婆心的教,学生自己上机就能自学会,就像大家使用手机不用特别授课一样。

2.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明确

目前,很多初中生对初中计算机课的一句话评价是“没劲”。不少学生上计算机课就是为了应付测试,而测试的内容是测试打字速度,还有类似于“电脑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笔试题,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少。

3.计算机课程不受重视

由于当前的计算机课程在初中阶段并不受重视,很多学生和教师把它当成副科,因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研究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备课准备。教师往往让学生拿着教材自学,或者按照教材机械地复述教材概念以“应付”教学。有的教学还把计算机课当作自习课,学生在课上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教师也不闻不问。

4.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大部分是中途转岗的,专业水平有限,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不能体现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甚至一支粉笔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也能带学生去机房上课,但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很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以致用,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通过计算机收集大量信息,完成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很不相称。有报道称,一所澳门中学的图书借阅系统就是该校的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的,这无疑给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敲响了警钟。

5.教学内容比例失衡,重理论、轻操作现象严重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操作与理论两部分构成,不少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对于实际上机操作不加注重,这样容易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计算机成绩好的学生让他说出一个概念轻而易举,但是让他完成一项操作就比较困难,只会“纸上谈兵”,对于常用的计算机操作非常生疏。

二、提升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的策略

1.明确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针对不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目的不明确以及初中计算机课程不受重视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要明确计算机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必需。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总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计算机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中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初中教师要从思想上首先重视计算机教育,认真备课,在日常教学中多进行教法研究与教学交流,以促进初中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高。

2.借助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本身就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多媒体这一工具进行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意义重大。多媒体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提供知识,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而且课程展示本身就是计算机的一种实际操作过程,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无形地渗透各种计算机操作要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久而久之,一些常用的电脑技能,教师不用刻意讲解,学生耳濡目染就能内化于心。传统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形式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死板,多媒体计算机能够改变单纯的说教模式,迫使“注入式”“满堂灌”等不适合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模式退出课堂,为供示范练习和边讲边练等多种形式教学创造了条件,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3.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5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6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自身领域问题的能力,也是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经历了将近3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从初级阶段走向成熟,并且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专业的教育研究队伍和日趋完善的教学规范。但是,由于新技术发展迅猛,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加之学校类型各异,学科专业众多,在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及教师教学规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类似“教学质量、能力培养”这种看似具体,实则宽泛的永恒主题上,目前从认识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十二五”的逐渐推进,我们深感任重道远!

在研究和制定新时期计算机教育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培养规格之时,盘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找出问题所在,并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当做的功课。在此就个人观点阐述一些感想,以求和专家同行探讨。

1 国外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与发展

1.1 面向专业服务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新世纪之初,笔者曾去过澳洲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调研,走访了那里所有的知名大学,记得当时澳新两国的高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这种专门提法还颇感新奇。因为澳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不同形式展开的,或专业、或职业、或交叉,形式不同,但目标一致: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各类专业人才。在澳大利亚,大多数高校采取了多学科交叉的形式,没有专称为计算机公共基础的课程,而是根据专业需求构筑相关课程设置。墨尔本大学就是这种模式的典范,它设有一种称做School的有几个专业联合的非实体教学机构,可授予学士学位。例如商学院与信息技术系构成联合体,所开设的课程是将计算机的内容与商学课程内容组合而产生新的课程,突出了信息技术与专业需求的结合,学生获得的可以是商学学位或商业计算机学位。这种模式体现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它需要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和师资队伍的系统建设做支撑。

而作为研究性大学的悉尼大学则采用了完全“正规军”的做法,他们为所有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计算机类课程供其选择,并且提供了最大范围和宽度的学业过程,学生在大学期间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去选择计算机课程,达到规定的要求可以获取计算机的学位。除此之外,为所有学生提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培训,以适应就业需求。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比如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教学与工业挂钩等,这种专业的教育模式使悉尼大学在研究型大学中获得了成功。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不论是澳洲、欧洲还是亚洲,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并没有完全像数学物理那样被从课程体系中单独提取出来,而是以专业需求为服务对象来设置课程。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市场需求,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是否能满足研究型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1.2 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关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在高校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的培训等相关课程,大学新生有60%能保证半年以上的计算机学习经历。到了八十年代末,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理念转向了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方向上,开设了“计算机导论”等课程,其内容除了介绍计算机的软硬件之外,涉及到了并行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等多种内容,全方位展示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先天性局限。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呈现了多元化格局,从政府到高校,从儿童到老人,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被渗透在教育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全球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1989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发表了题为《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教育改革长期规划,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纳入到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为高校建立了一个教育改革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到了1998年,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牵头,为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分类制定了《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并提供了大量优秀案例。这个标准详细规范了师生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构成和基本要求,对美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了系统的规范和要求。紧接着的第二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推出了《信息技术通晓》的报告,该报告更加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要满足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的具体细则。这之后就是2007年在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neCC)上,iSte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二版,这是美国目前最新的教育技术标准。同1998年的第一版相比,新版标准在多个维度重新定义了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它强调学生展示创造力思维、创造知识,在创造的最终产品和过程中使用技术。

这一转变的启示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个教育技术标准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而言,相当于是一个课程标准,强调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变革精神的新型人才,而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对其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学实施而言,它相当为计算机课程制定了新大纲,这个大纲充分体现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育模式。

2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经历了四代的变迁。回顾过去,教育教学改革一路高歌,成果辉煌。和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快。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可谓家大业大,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发展就更加历经艰辛。我们不懈努力,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路子,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问题。

2.1 技术催生的初级阶段

80年代初期,当国外的计算机普及教育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崛地而起的时候,我们在appleⅡ的问世和微软mS-DoS磁盘操作系统的推动下,计算机基础教育迎来了自己的初春,人们为能通过FoRtRan、BaSiC这种计算机高级语言来使用pC机解决计算问题而欢欣鼓舞。这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普及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教学还仅以计算机语言和微机原理课程为主对少数电类学科开设。随着1981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始起步,本科的计算机教学要求日益提高。到1982年,我国的软件专业从原来的少数几个,迅速扩大到三十多个,诸如数据管理、信息处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更加广泛地面向本科生展开教学,使计算机教育初显普及之势。

也是这个时期,业内人士按捺不住新技术触发的热情,一些专业的学术团体相继诞生,比如1984年成立的“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这是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而设立的专门研究机构;著名的“中国计算机学会”也几经变迁于1985年正式独立挂牌成立,该学会针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所有分支,至今已有32个分支机构,与美国的aCm有异曲同工之处;还有“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也在1989年成立,这些都是在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初级阶段蓬勃成长起来的学术机构,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进程。

但是与上面提到的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相比,一个是“协会”,一个是“学会”,仅一字之差,但宗旨和理念却大有不同。“协”则协作、协助、和谐;“学”则学习、研究、探索。aCm是一个国际性的科技教育组织,它的初衷是为了计算机领域和新兴工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能有一个共同交换信息、经验知识和创新思想的场合。它致力于提高信息技术在科学、艺术等各行各业的应用水平。迄今为止,aCm组织成员已达到九万人之多,他们不仅是专业人员、发明家、研究员、教育家,还有工程师、管理人员和企业家,有些最大的最领先的计算机企业和信息工业也都是aCm的成员。他们都对创造和应用信息技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几十年的发展,aCm的成员们为今天我们所称之为“信息时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之相比,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各种学会则以学习和研究为己任,其贡献在于探索新的问题,略显形式大于内容。在发挥团体优势,推动教育发展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2 发展中期的改革重点

90年代以来,奔腾系列芯片的诞生和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推出,使计算机应用走出了高校和科研院所,计算机基础教育进入了实质性的普及阶段。在这个阶段,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与应用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推动力,使得计算机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首先是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体现技术的前沿性与实用性?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围绕这一问题走过了十多年的改革之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丰富的课程内容。

这个时期,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教育技术的改革。首先是国家教育部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展开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1997年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即155号文件),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提出了“文化基础―技术基础一应用基础”3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5门课程及教学基本要求。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重点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个文件精神的驱动下,90年代末期,面对扩招潮的涌动,“模块化”、“零起点”这种课程体系应允而生,电子课件、Cai软件、多媒体技术蜂拥而至。新的教育技术走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完全置换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换成了投影,纸质试卷置换成了电子答题。时至今日,这种置换或是赞成,或是忧患,也众说不一,所以就又有了一次次的教学研讨,一次次的评讲评教。这些种种,都让参与者收获丰厚,感受良多。

当然谁也不会忘记,我们乐此不疲的将DoS换为windows,再从windows95换成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这些也曾作为教学内容的改革登过大雅之堂。而今回头看时,恍然觉得有点得不偿失;我们也还清楚地看到,迄今为止,有些课堂黑板被遗弃了,有些考场,思维也被标准化了。因此说,孰重孰轻,谁是谁非,还需在实践中再检验。

2.3 新时期的创新工程理念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掀起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的第三次高潮。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里,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将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衡量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所以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全面推开,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被改名为“信息技术基础”,再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科生不仅开设了网页设计,也可选择数据库相关课程。改革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构建了“1+X”的课程设置方案,并设置了6门典型核心课程,这是新的教育纲领和教学大纲要求,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这使得计算机基础教育在高校的地位得到了确认,许多高校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并且从人力物力上都得到了支持,改善了教学条件,稳定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形成了计算机基础教百的主力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社会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2007年发表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强调学生展示创造思维、创造知识,把人才培养规划的重点定位在创新思维。我国在2003年开始启动被称为高教改革之魂的教育“质量工程”,这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个教育全面改革的浩大工程,其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从最初的教学名师奖、部级精品课等4项到目前的11项:从教材到课程、从名师到团队、从大学生竞赛到创新性实验等,其中无不渗透着创新工程理念。这个工程使教师变为名师,使课程变为精品,使竞赛获得优秀,使实验不断创新。但是,因为家大,就会有参差不齐,因为业大,就会有不尽人意。比如名师应该上讲台,精品应该推广,创新应该应用,师资应该培养;平台还要建设,课程还要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这个工程中不断改革,也不断收获,也要基于这个工程继续不断成长,不断创造。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7

在信息时代,计算思维是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就是像一个计算科学家一样思维。在计算思维学习过程中,一个人学习的是计算机科学的概念。使用“计算思维”而不是“计算机编程”那是因为更多的是计算机科学而不是计算机编程。计算思维概念最初是在大学公共计算机教育领域中兴起的,是为了阐述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从事计算机专业研发有无必然关系。计算思维努力想表明其普适性,即计算思维是对普通人都有用的,不仅仅是面对计算机专业开发人员,也不仅仅是为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同样的困惑。引入计算思维到中小学,可以让未来的社会公民具备更强的信息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可解决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会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有可能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从学生与社会的角度而言,如今所有的学生都生活在计算环境之中,现实的社会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系统和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员。计算机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成为熟练的技术用户,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技术革新创造者,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事实上,一般学生都热爱计算,无论是计算机程序给他们提供的魔力般的感觉,还是喜欢艺术组合、描述、设计、规划并促进个人视觉世界中的创造。计算思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当计算思维的思想与方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变得更加容易时,它就会产生飞跃,拓展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选择用scratch软件来培养中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因为scratch是一款非常适合儿童学习编程的入门软件,学生在也能用scratch软件编程的时候,首先对角色的选择,对故事情境的设计,在实现所设计的情景时,该采用什么什么样的循环语句等等,都能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长期的学习,就对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起到一定得帮助作用。Scratch软件的优点在于:首先,完全免费。Scratch软件不仅是免费的,而且是开源的,也就意味着Scratch软件还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其次,图文并茂。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编程语言,如logo,VB等,只是简简单单的语言,没有任何的声音与图片。针对于这一点,在Scratch软件的库里边,有很多多媒体素材供学习者在编程时选择,如图片,声音等,如果对于Scratch库中的素材不是很满意,那么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素材导入到Scratch中,在Scratch中有一个角色编辑器,在编辑器里,可以对导入的素材做一些简单的处理。这个编辑器的功能还远远不止于此,有绘画功底的初学者还可以直接在编辑器里边自己创作所需素材,以此,Scratch便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再次,容易上手。初学者无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枯燥的语法。Scratch将繁琐的编程语法以及语句结构都做成了一个个可视化的指令块,在Scratch中共有指令块,分别是动作,外观,声音,画笔,控制,侦测,数字与逻辑运算,变量。这指令块下面又包括各个小的指令块,初学者只需要看看指令块上面的文字,即可知道该指令块的功能,在用的时候,只需将所要用的指令块拖到右边的脚本区即可,同样的,要删除脚本区多余的指令块时,只需将其拖到左边的指令块区即可删除。如果两个指令块可以吸到一起,则说明语法是正确的,否则两个指令块就拖不到一起。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帮助初学者省去大量的程序调试时间。

Scratch的出现给信息技术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字文化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学习scratch,对初中学生理解程序结构和程序设计思想非常有帮助。计算思维包括算法思维,算法思维是计算思维的一部分。算法思维常常与程序设计联系在一起。计算思维则更广泛,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即使不编写程序,只运用现成的技术和软件工具去解决问题,也需要计算思维来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方法,检测结果,等等。当然算法思维是计算思维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是最能体现计算思维的。会不会重新走回原来枯燥乏味的老路?”在教学实践中,程序设计课使用scratch软件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也是学生自觉自愿投入精力最多的课。在程序设计课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利用所学,设计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内容丰富的程序作品。程序设计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学科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同时也是最能突出学科思维方式的内容。关键是要深刻理解其核心价值,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并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实施上。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8

【关键词】学科教学程序教学工具教学新课程标准“死结”

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学科发展、学科教学及其检测教学效果等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指导自己教学,笔者作如下几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前苏联“编程”教学学习模式,也称程序教学

计算机硬件投资价位过高,有的地方根本没条件配备,应用软件也不多、不普遍、软件技术也不成熟,虽然win3.1/3.2等窗口操作、鼠标操作有所涉及,但大多数软件操作界面还是主要以DoS命令方式为主,一般要求正统、系统的学习一个软件,才能驾驭,所以使用面不广,但利用仅有的一点硬软件资源,结合当时用好电脑就要结合编程的思想,在学习命令或学习代码前题下,学电脑,又用电脑,同时还能开发一些程序代码软件为学习、为工作所用,形成为用好电脑又在学命令、学编程的机制,在当时少有电脑的前题下,曾起到了不可小视的积极意义。

所以,那时中国大学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主要是面向正统而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编程或相关的。

而到了后期,随着电脑逐步推向大众,特别是电脑应用软件(不要求掌握电脑原理,了解软件内在的运行机制,就能使用),就自然出现了教学或培训过于注重编程,有了电脑、有了应用软件,最基本的还是不会使用、电脑不能“派用场”的现象,这似乎是一个“死结”,这也是“使用软件”教学学习模式酝酝而生的理由。

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所谓大众化“应用软件如何使用”教学学习模式,也称工具教学

主要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也逐步走向成熟,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导致计算机微机、家用机等价位也下来了,逐步走向普通学校、普通百姓家庭,此时“没有电脑、没有可用的应用软件”已不再是主要问题,恰恰相反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有了电脑或应用软件,不会使用”,所以那时到处出现“什么电脑使用傻瓜书、某某软件应用傻瓜书”等满天飞。

而学校、中小学当然脱离不了这个大环境、离不开大形势,所以教材改版为,目标主要瞄准“应用软件如何使用”。

当然,这一期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它的优势、吸引度、资源共享度,相比单纯的计算机技术,是毋庸置疑。

这一阶段的“使用软件”教学模式、学习电脑模式,确实为能简单驾驭电脑,用好应用软件,服务于学习,服务于工作,起到了更现实的积极意义。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无疑更为不学编程(或不设置)提供了借口,大大消弱了计算机正统编程学习的力度。

所以,那时中国大学培养的计算机信息人才错综复杂,甚至不学编程的也有。他们且不知,要真正用好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要做到优化配置,不知编程是万万不行的。例如随之流行且又实质使用的例子:多媒体中视频采编编程、Flas内在的脚本代码、网页网站动态服务页面、网络硬件源码配置等。

既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就普及大众化,那么对于信息技术(计算机)学科本身而言,理应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还是一味的教学生如何使用,那与社会成员、一般教师、学习使用应用软件的电脑爱好者就没有本质区别,这样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或学习也必将淘汰,这似乎又是个“死结”。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一般教师、一般电脑爱好者,网络爱好者等,是不是真的驾驭了电脑、真的驾驭了软件、真的驾驭了网络,电脑出些问题、软件出些问题、网络出些问题、或者要增加些功能,他们又能如何应对?相比他们,笔者认为,作为一门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要教给学生,我们应该想的,要做的,更应该恰恰是这些,更应该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科学)来教来学,而不在是单纯的“使用软件”教学,因为时情已经改变,学生需要的远不止这些。

三、2005年开始酝酿并实施的又一轮新课程标准,必修+选修教学学习模式

工具型教学,过于偏重古板的机械操作与训练,太侧重实用,太过于表面,教学的形式似乎成了完成外国软件的中文使用说明,教学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业余的电脑爱好者,课的知识不成体系。所以,这就需要改革与发展,目前“必修+选修”的模式也就推出了。

笔者经过二轮的新课程亲身经营与实践,可以客观的说,新课程新课本粗看,好像变成了纯理论的内容,其实不然,好多操作、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实践、探究与应用、甚至道德价值等的学习都隐身其中。本次课改,虽说课程体系还不够合理、完善,但在知识、内容上等都基本形成了体系,不但讲究操作实践、实用,更强调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意识),强调技术的思想、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

当然,目前新课程的实施,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可能还会增加)诸多如“初高中学生的‘零起点问题’”、正因为存在“零起点”“目前的课程内容与课时设置相矛盾问题”、课程要真正落实“信息技术学科师资队伍还有待提升”等新情况,甚至还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现象或问题。这似乎是新的“死结”。

诸如,虽说形式上,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说,照大纲、照课程标准在实施信息技术课程,但目前小学初中的现状是:有开设、有不开设,有教全部、有教部分、有到最后教一点应付的,我们口头上虽然总是不愿承认,但现实就是这样在不断发生。

诸如,关于“信息技术学业考试要不要考”,有人说不应当考,各学校按照标准自己把握。笔者甚有同感,考试达不到预期结果还不如不考,因为考好与其说是为了真正做好这门课程,还不如是为了学生发展,在实施考之前,还必须“先后”考虑三个度:学生目前的学业压力(有没有人真正核量过)再加上信息技术考试他能负担到什么度(即理应的接受度),信息技术教师才能有教到什么程度,学业考试也才能考到怎么样的程度。倘若三个度颠倒了,那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也是我们目前活生生所面临的:学校、老师仅仅考虑要考什么,出现高一减课,高二加课,突击考完,高二的信息技术反而没课等怪现象、怪圈。

诸如,有学校、有考点、有老师提出的“新课程教学内容比以往多的多,但考试过于简单,只需考前应付一阵子就能过关。要考就要考出水平。这样才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可,才是对信息技术老师的认可,才是对全体学生负责。”笔者认为:考出水平应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但鉴于学生高考的压力、学生负担的压力,信息技术考试应紧扣新课程要求,即信息技术最基本的知识素养与操作素养,对照目前考试的方法、形式、内容,重要应考虑是“全”,而不应是“难”,而目前似乎有点“偏”、或“缺”,过于注重“合格过关”。有提出的“让那些课时安排不足的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考不好,让那些平日里不学习的学生考不过。”笔者认为:应该是平时学校或学生本身努力不够导致考不好,而不是有意设置他们考不好。倘若只知道考前应付,平时的课怎么上,怎么上好,学生又能学到什么……不敢想象……倒不如平时学习严格要求一点,基本内容学的扎实一点,有实际联系、有实际应用,这样的课,师生也感觉融洽,也都教得(或学得)有意义好多……要不然,对不起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不起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称号,更对不起学生。

诸如(笔者也持同样观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理性回归本原――绝不能少“编程(思想)”。信息技术教学,既不能一味过份地开展“程序教学”,因为我们所要的:并不所有的学生都要成为未来的程序设计员,毕竟现成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友好(有的甚至能提供二次开发的支持)。但作为一门课程,也不能一味“使用软件”教学,绝不能只做微软等公司的培训部门,因为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他同样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编程(思想)”是信息技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小学初中在立足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小学不妨渗透“游戏编程思想”,如学习LoGo语言,初中不妨渗透“图形窗口设计界面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如学习VB编程的流程、算法、初识窗口界面后的代码。在小学、初中正规化基本解决“零起点”的情况下,在把握(或有所拓展)必修的基础上,高中重点应放在选修,选修网络不妨明了计算机网络内在的运作机制,并能初步分析(甚至初步构建)简单方案,而选修编程不妨带学生“由前台走到后台”,分析程序三种基本结构,并能初步尝试程序代码的分析与撰写。但真要是这么做,就会出现我们目前层次不全、鱼目混杂的信息技术师资队伍还不堪重负的局面,因为普通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往没有专门正规的考试(其实可以检验教师是否胜任),而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也只是近几年开始,况且只是高二,考试还存在上面提到的“过于简单”等不合理情况,造成目前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少来自于其他学科,或凭着对计算机、或网络技术的爱好而改行的,等等。

总之,在没有更好的信息技术学生检测方法(甚至不用检测方法的方法)之前,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学业考试还是要抓,要考而且要考好。因为“不应当考,各学校按照标准自己把握”,有的能做到,有的未必能做到。虽然就目前学业考试本身而言,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限于考试形式、考试系统、考试内容等的客观性条件问题,单凭考试还远远达不到真正系统检测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或能力,但是,作为新课程新考试,本身就是要实践、越完善的事情。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就现在的高考模式而言,不管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还是史地政等,难道他们的考试,一卷就能涵盖学生一门学科的十年苦读吗?不也在寻求突破吗?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9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学科渗透

一、初中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主要任务

教学改革要以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在有限学时内尽可能增强教学效果,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素质。根据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内容,在充分了解计算机原理的基础上,高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重视互联网和现代多媒体的有效结合,强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使计算机应用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规程的同时,应该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尽可能熟悉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状况,进一步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为主,逐步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否则将来学习、就业会面临很大压力,所以学校必须面对实际情况,重新确定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时刻让学生有新鲜感,也不至于让那些相对较差的学生感到困难。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时进行调整是一方面,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兴趣和能力,不断增加实践锻炼机会,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为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帮助学生增加实践锻炼机会,确保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为学好其它学科知识服务的基本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应用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设计制作新的符合学生心理接受能力的教学视频,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探索新知识,让信息技术作为新鲜教学媒体来帮助其它学科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使课堂教学更加趋向于形象化、趣味化、科学化、信息化。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灵活自如地在屏幕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也可以因人而异,设计不同的教学课件,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借助教学课件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进行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脉络、提出新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教学目标,将具体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信息产业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技术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不断更新换代,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是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缺失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教w必须重视实践操作,首先要教育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喜欢亲自操作的良好习惯和需求,信息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更是一种关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从前面分析的内容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其操作技能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用,对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要反复练习。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不断强化实践训练,在授课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术水平。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以实践为参照向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靠近。

四、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实践

随着对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研究的深入,出现了许多课程整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巧妙利用其它学科教学资源,开展探索型学习模式,基于其它学科的问题,进行信息技术辅助解决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合在一起,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开展趣味性学习活动等。教师经过精心的设计,尝试与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教学互动,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是新的探索,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方式也是大的改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使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学好其它学科知识。

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

2004年前后,大部分国内高校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逐步进化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从办公自动化扩展到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与社会方面的内容[1]。

非常巧合的是,教育部在2003年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中学技能课程的改革方案,其中的通用技术包括计算机的简单组装,而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2]。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也是在2004年开始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

从主要内容的标题上看,大学计算机基础似乎与中学信息技术存在重大差别,但在实质上,二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内容重合。如果不仔细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实验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起点就无法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就可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导致重大的教学资源浪费,造成大学新生对该课程的轻视和逃避,无法完成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

1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2],具体要求如下。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换言之,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对于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3]目前定位如下。

1)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具有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

4)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具有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目前,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涉及面广,“后续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3]”。但就某些具体课程而言,课程的培养目标似乎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没有重大区别,“比如在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中,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零起点……对于少数已具备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免修的方式,通过相应的考试以后直接获得学分[3]。”

从培养效果来看,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信息技术不存在重大和本质的区别,难怪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师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高境界就是最终取消这门课程”。谁能说不是呢?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成为“多数”的时候,作为大学计算机第一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还有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必要吗?

2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比较

本节对比两套教材,试图对中学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异同。中学信息技术以文献[4]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文献[5]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文献[6]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为例。表1列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表2列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表1内容和表2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中学的信息技术是从任务驱动出发,从信息需求来发展和串接所有的教学内容。

2)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出发,从学科普及的观点选择和串接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内容,而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甚少。

3)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角度主要从应用出发,而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则涵盖了一些计算机工程和科学的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在于普及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设定的基本要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电信学院2010年入校新生中的291名都申请报名“免修”上机考试(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同),而考试结果显示,他们的通过率仅为6%(通过标准为百分制的70分)。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在理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上有重大发展,而且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机考的严格方式,确保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养成。

3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方式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对理论性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实践慢慢领会。信息技术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不能再完全依靠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观念。应该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使学生树立知识信息观,掌握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7]。所以,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机房或实验室开展,由教师组织教学,讲授部分知识性内容,并布置学习任务,但上课时间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和技能的训练。

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是任务驱动的信息素养训练,因此课程内容淡化工具色彩。在大部分课程活动中,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只是作为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案例,而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主角。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持续5年,初中部分作为义务教育,强制执行,这就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训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而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课程中的主要强调实际操作,而是大量引入了计算机学科的术语、概念、模型和方法,授课时间与上机实验的比例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是完全不同的[8]。大学课堂上主要讲授理论性内容,往往与上机实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而上机实验的内容,除了少量的新鲜内容外[6],大部分则是在复习中学信息技术的内容。图1显示了我校针对电气学院大一新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数据来自电子教室中设置的调查功能。调查显示,熟悉办公软件的学生已经在60%左右(本次调查的样本为111人)。

大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间在48~64个学时,其中包括了计划上机时间,限制在一个学期(12~16周)完成[8]。由于受到课时和学期制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上课内容。对于习惯了中学信息技术的大部分大学新生来说,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内容,而实验技能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和平时积累的应用经验基础上习得的,因此比较容易取得进展。

相比而言,一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突出工具的应用,特别是某些教科书,不仅直接在封面说明了实验平台和主要应用工具,甚至说明了平台的版本。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大学应该施行的“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当然,这是与大学教育中部分学校缺乏战略眼光有关,也与行政指令性的等级考试有一定关系。但结果是,学生可以顺利地在某种特定技术环境下进行计算机应用,也可以通过某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社会性考试,但仍然难以应付快速变化的信息世界和计算机应用环境。

4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好新生信息技术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或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技能,处于典型的感性认知水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境界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中学课程中。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所有高中的高三年级是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在一些普通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这使得中学生上大学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往往存在1~3年的“空窗期”。即便如此,由于教育部对新课改体制上的重视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亲和性,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具备初中三年的课程训练和社会活动(包括家庭和网吧)中的信息技术熏陶,从而存在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本土壤。

而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就业和深造打基础,亟需在理性和思维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理论上的认知水准。由于缺乏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客观、系统的认识,导致部分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教学目标不清楚、实验内容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例如,在上一节提到的入学“免修”考试中,尽管入学时学生的机考通过率并不高,但是机试分数在50分以上的学生有113名,具体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占到机试学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近四成的学生在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前,几乎掌握了该课程要求掌握理论和技能的50%!这种状况,足以引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的警觉,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有一半是重复的,那么上课、实验的纪律和效果又会如何呢?

除了信息技术必修内容外,中学还开设了若干模块的选修内容,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初步。这些选修内容是存在学校差异的,同时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拓展的基石。

实际上,大学完全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对新生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交换性”学习,将中学学到的信息技术和实验技能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制定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在新生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扩展理性、计算机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的计算思维[9]。

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对策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0]的十余年来,尽管有地域上的差别,但全国城乡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而且,通过学习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已经经过“桌面”和网络应用的熏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通识类内容的延伸,内容如下。

1)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上,夯实重要的应用技能训练。例如电子表格的高级应用;大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矢量绘图基本技巧;数据库的关系管理与查询等。

2)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上,引入重要的计算机组成模型(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DSp等);信息论初步(信息熵和压缩编码);并行处理结构(包括GpGpU和网络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3)跨学科应用的引入。例如结合矢量图技术引入思维导图,来串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概念;

利用文档处理训练科技论文写作等。

第二类是与专业方向进行紧密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的“白皮书”中指出,“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开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的课程;……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或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共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3]”。与专业方向结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以专业需求为主导,内容如下。

1)以企业级应用系统的案例来统领工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模块划分。

2)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计算密集型的专业性案例作为主线,来统领理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3)以统计学方法、案例和软件为主线和应用模块,实施管理和医学类学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6结语

总之,要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一门真正的大学课程,必须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成果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导的方针,按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来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教育总体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育,2007(6):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基础[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顾刚.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顾刚.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田波.活动理论指导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研究[J].科教文汇,2008(9):118-119.

[8]顾刚.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eB/oL].[2011-01-20]./modules.php?op=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sid=55

[9]J.m.wing.Computational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7,49(3):33-35.

[10]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11-01-20]./20020327/3023657.shtml.

aStudyoftheCourseJointbetweenFundamentalsofComputerinUniversities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middleSchool

CHenGXiangqian

(ComputerteachingandexperimentCenter,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