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十篇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十篇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07:55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1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观念中,成本会计就是在一系列既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下,计算产品成本的课程。就学生而言,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课中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应用性突出、比较枯燥难学的一门课,加之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是深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脱节,难以应用于实践。

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有待解决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并深感上好这门课十分重要也绝非易事,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成本会计岗位是所有会计岗位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它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同样的,成本会计课程也是会计专业课程中相对复杂的一门,它对学生提出了系统掌握理论、熟练技能操作、熟悉岗位职责的学习目标。

成本会计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与会计实务相比又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实践性的练习,又不能忽略理论的讲授。坚持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进一步序化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成本会计教学现状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反映出很多问题:

首先,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www.133229.com然而,理论知识充实、实践经验欠缺是大多数教师的特点。其教学模式只是以知识的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内在完整与逻辑关系为主线,完全根据教材的章节顺序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是以实际成本核算岗位的能力需求来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其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讲授而轻操作,课程内容偏离或滞后于职业岗位发展需要、脱离生产实际。最终使成本会计变得枯燥难学、学生所学不能为所用、所学不够所用。

其次,成本会计不同于学生之前学习的会计课程。他们总是觉得成本会计是最难的,因为涉及很多个步骤、方法,每个步骤或方法下面还有很多细的步骤和方法,方法套方法、步骤套步骤,十分复杂。在初期,学习要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等内容时,学生觉得成本会计就是基本的会计知识加上基本的算术方法,没有什么难点。可到了后期,学习涉及到产品成本核算的综合方法时,把握各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成为教与学的难点,教师深感成本核算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指导学生从全局上把握;学生则感觉没有头绪,原本学习的知识点就像一盘散沙,无法在综合方法的统领下贯穿起来,加上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对不同情况下成本的计算方法容易混淆。最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不能融会贯通,缺乏整体把握能力,以至于兴趣顿减、学习效果不佳。

针对成本会计这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及学生学不懂、学不动的现状,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有必要对这门课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当与成本会计知识的特点紧密结合,从成本会计产生发展的过程来看,成本会计产生于企业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所以,在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如何传授好理论、指导好实践是问题的关键。

(一)整合提炼知识内容,理清教学思路

1.把握好理论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成本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一直被强调的,但在教学中不能因此偏废了对理论的讲授。教师应认真思考要怎么讲、怎么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课程内容重新编排、整合“输出”给学生,尤其是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类特殊的学生群体。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理论应当是简单实用自成体系的,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会;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理论应当是他们实践操作的说明书、是他们顺利上岗的工作手册,而不是与实践脱离的概念和公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剖析成本会计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将其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提炼——抽象概念案例化、零散知识系统化、综合方法步骤化,从而形成一套以实际成本核算任务为主线的、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从理论上把握好成本会计的体系框架。

2.具体内容整合序化

针对成本会计的知识特点以及对实际成本核算工作的深入分析,可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践整合序化为成本核算基础、成本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四个模块:

成本核算基础概括为要素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两个阶段;成本核算程序概括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从发生各项料、工、费开始到完工产品转至库存商品为止,各项成本费用经历了怎样的耗费、分配以及结转的核算程序;成本计算方法则包括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与管理要求采用相应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一些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是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果,通过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能够掌握产品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便为成本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此处可将成本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整合,不作为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教师走进课堂前应保证自己已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清晰的授课思路、生动的语言表达,这样就有把握能把理论给学生讲好。把理论讲清楚了,才能使学生对核算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实践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

1.以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实践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以制造业为主,与企业单位会计岗位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这一岗位要完成的工作是非常具体、完整、具有一定流程性,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

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各种要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和方法,进而编制成本报表,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差距,将知识内容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成本核算能力。那么,如果要让学生将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践、完成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就可以参照实际工作流程,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成本核算方法,将实践教学内容从建账、核算成本费用、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环节依次展开,最终,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成本会计一次完整的工作过程,以体现学习任务的完整性和知识内容的应用性。

2.实践环节的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技能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指导也应当层层深入、逐步展开,紧紧围绕成本核算这一工作主线,根据课程知识体系和岗位职业能力完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知识过渡和能力转化。

(1)加强单项实训夯实成本核算基础作为成本会计核算基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核算步骤,这些方法和步骤是熟练应用成本计算方法的前提与知识准备。所以,掌握好这些方法和步骤,对把握各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至关重要。教师每讲完一项内容,根据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设计单项实训任务,分发凭证账簿,指导学生完成成本费用核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账务处理程序,为学生的成本核算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2)创设工作情境熟悉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是整个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主线,它描述了从料、工、费的耗费开始到分配这些费用至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以及制造费用,再将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分配到基本生产成本,最后将基本生产成本中完工产品成本转至库存商品的整个过程。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高职学生来说,仅通过书本上的讲述是很难想象企业实际情况的,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中,必须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成本核算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有利于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利用多媒体演示企业生产流程,产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其间,成本、费用是如何归集、成本会计人员是如何进行成本核算、编制报表等。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并对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展示,可以使学生对成本核算程序得到感官认识,这将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3)设置综合实训巩固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手段。不同企业的企业规模、行业分类、业务流程、组织形式、成本管理要求不尽相同,也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方法,其理论内容和技能操作的综合性很强。在学生熟悉了企业成本核算程序、夯实了成本核算基础之后,教师以成本计算方法为工作任务,设计综合实训,在完成各知识点于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的同时,训练学生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的能力,这将是作为一个成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模拟实务操作完善岗位职业能力

模拟实务操作是通过模拟实验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学生具备了实际成本核算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账务处理能力后,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完整的工作流程,将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若干核心技能整合在一起进行技能训练。

以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的相关资料为背景,要求学生采用真实的账证单表,按照“开设账户——编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成本报表——归档”的实务操作过程组织教学并完成技能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各阶段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引入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熟悉成本核算业务的发生环节及其相关的原始证明,培养学生确认和计量各种成本、费用项目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整个专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把握。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2

1多核计算技术的概述

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发展,VLSi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心构成多核处理器已经成为处理器技术的主流。按计算内核的对等与否,Cmp可分为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计算内核相同,地位对等的称为同构多核。然而,一般认为处理器通用核的数目在超过16个后,再增加通用处理核的数目就难以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于是出现了一些为特别任务专门定制的专用处理核,包括面向科学计算等的“领域专用核”、图形图像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等“行业专用核”。这些专用核的体系结构利用特定应用的特征进行定制,从而达到定制应用的高性能和高效率。

从2005年出现的英特尔与amD的双核处理器、2006年推出的4核处理器到2007年2月英特尔公司展示的80核处理器,处理器中集成核的数目呈现迅速增多的趋势。除此之外,具有更多核和不同功能核的处理器也在研发,例如整合了1025个简单处理器的芯片Kilocore,包括1024个8位处理器和1个powerpC核。

伴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发展尤其是处理器核数目的增加与处理器核功能的变化,在体系结构、软件、功耗和安全性设计等方面,巨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处理器的发展使得原有面向单核或者多处理器的软件架构不适于在单芯片多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上充分利用多计算核心的能力,需要相应的软件层面的共同发展。为此,软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针对多核硬件体系结构的程序设计成为有效发挥多核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开设相应的多核计算课程势在必行。计算机方向课程的开设尤其是教材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到满足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适应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同时也需注意到社会对于多核计算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通过合理的设计,满足知识更新与就业两方面的要求。

2多核课程设计

多核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多核计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知识点。这些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多核SoC芯片技术;多核芯片与传统单核微处理器、Smp的区别;多核下的各种硬件设计技术(Cache与存储一致性、网络互连、io管理);并行体系与多核体系结构;典型多核芯片介绍;嵌入式多核芯片技术;多核平台结构与芯片组支持技术(包括固件技术);多核操作系统;多核系统软件对并行编程的支持;多线程编程对多核的支持;多核多线程编程技术(主要是关于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openmp对多核的支持;多核平台上的编译工具与编译优化技术;多核api优化函数库;多核多线程程序的性能评测工具与方法。

这些新知识点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多核课程以适应技术的发展与多核时代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例如,美国计算机专业最好的CmU、mit、Backley、Harvard和Stanford五所高校,均通过增加新的课程或者在原有课程内容中增加多核内容的方式,以适应多核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

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考国外高校的课程开设方式,浙江大学开设了自己的多核课程。浙江大学以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芯片设计领域中新兴多核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难点、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对计算机领域带来的相关影响等,以通过建立体系经典理论研究和实际的发展方向之间的桥梁,为将来从事体系结构领域、系统软件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这是浙江大学多核计算课程设计的目标,也是我们教材设计的主要目的。

通过分析多核的知识点,浙江大学将多核计算课程分成了两个层次:以编程训练为主的本科多核计算课程和以编程为基础以多核理论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课程。本科课程的名称为并行计算与多核编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多核的本科课程完全以编程训练为主,结合多核编程工具,通过编程作业锻炼学生对多核编程能力的培养。对于研究生课程,名称为多核计算,主要着眼于当前多核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多核技术的高级课题,在研究生的体系结构课程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上作进一步提高,结合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编程方法等交叉学科,介绍在体系结构上的多核理论与相关学科对此的相应发展。

3多核课程教材设计

3.1概况

由于多核计算技术相对较新且仍在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外多核计算方向的著作以科学论文为主,偏向于研究与探索,浙江大学结合科研的实际情况,由任课教师采用科学论文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学材料。

而对于基础教材而言,由于多核计算方面的书籍还是刚刚起步,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少。此外,由于多核计算是一门动手能力和理论要求都很强的课程,需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为学生设计实践训练,同时,目前多核底层调优软件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能实现多核的编译、运行库、性能测试、多线程检测与优化,对多核教学帮助极大。因此,浙江大学采用了基于英特尔的软硬件,作为实践的基础培训。有鉴于此,目前浙江大学的多核课程2006年使用的教材是由英特尔公司的(孟加拉)Shameemakhter与(美)JasonRoberts撰写、intel出版的《multi-coreprogramming:increasingperformancethroughSoftwaremulti-threading》,2007年3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由李宝峰、富弘毅、李韬三位博士翻译的中文版,我们参与了该书的审稿工作。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讲解多核程序设计的书,同时,由于它介绍了基于intel多核平台的性能评测和调优工具,相对适合于目前的教学。

由于该书的作者是英特尔的平台结构师与软件工程师,尽管参与了多核处理器的架构与软件设计,对多核计算技术了解非常深入,但是其写作目的与风格均是工程师写给工程师的书,并不适用于大学教材。与此同时,由于多核计算技术毕竟是正在发展当中,目前国内外的确缺乏多核编程的教材。

3.2《多核程序设计》

为了适应多核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国内多核课程的建设,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编写了《多核程序设计》教材,将于2007年7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在2006年秋冬学期,开始开展多核方向的教学。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多核计算课程的教材使用,而从对多核技术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适合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是多核体系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因此本书在编写时以多核计算技术的基础知识概论为基础,以多核程序设计方法为骨干,主要包括基础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多线程基础、利用线程api进行程序设计、openmp与mpi,以及多线程应用程序的调试和测试工具的使用等,以帮助大学生学习编写多核体系结构下高性能程序代码。

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多核技术导论为始,以多核软件工具介绍为终,分别覆盖了基本的多核体系基础、并行计算基础、多核体系下线程理论、windows与Linux多线程编程与调优、openmp多线程编程与调优、mpi多线程编程与调优和多核软件工具的使用。从结构上看,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多核理论。这部分内容包括了本书前三章的内容。第一章为多核技术导论,简要介绍微处理器发展史、并行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发展、片上多核处理器架构与典型多核芯片架构、芯片组对多核的支持,以及操作系统对多核处理器的支持方法。第二章是并行计算基础,介绍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模型、进程与线程、并行编程环境、并行编程语言与编译器、并行计算性能评测,并介绍常用并行数值算法,例如并行矩阵乘法、线性代数方程组并行求解方法、快速傅立叶变换。最后介绍并行编译器。第三章详细介绍线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多线程的概念,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多线程的映射模型,线程的生命周期,多线程环境下的进程控制语义,以及线程的同步,包括互斥量(mutex)、信号量、条件变量、锁的粒度与死锁。

(2)多核编程与调优。包括了本书第四至七章的内容,分别讲述了不同操作系统与不同多线程编程技术下,怎样进行多线程编程和调优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效率。其中第四章是教学生如何在windows下通过多线程方法进行多核编程及调优,首先介绍了windows线程库,然后通过例子介绍了使用win32线程api进行线程创建、管理、终结,并介绍线程执行和资源存取方法,以及多线程调试与优化技术,包括调试、跟踪、线程命名等。第五章介绍了在Linux下使用多线程进行多核编程及调优的方法,与前一章类似,首先介绍poSiX线程库pthreads,然后是结合例子介绍基本线程的操作与线程的属性,最后是使用GDB调试线程以及线程的调优。第六章介绍openmp编程及性能优化方法,结合使用microsoftVisual2005教育学生如何编写openmp程序,并教育学生使用openmp编写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技巧,包括循环并行化、并行区域编程、线程同步,最后分析openmp多线程应用程序的性能。第七章是mpi编程及性能优化,介绍了最常用和稳定的mpiCH安装和配置过程,并详细介绍了mpi编程基础知识与mpi群集通信、mpi程序排错方法与性能分析优化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mpi-2。

(3)多核软件工具。包括了本书第八章。由于目前的多核软件工具基本上是由英特尔公司开发并提供教学使用,因此本章的工具介绍基本上以英特尔的各种调优与性能分析工具为主,这既符合目前的实际教学状况,也符合社会需求。第八章所介绍的多核软件工具包括编译器对多核的支持、Vtune性能分析器、mKL数学核心函数库、threadChecker线程检查器、threadprofiler线程档案器的使用与实验。

由于多核课程是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的一门课程,在进行教材设计时,除了上述的书面教材之外,还需要设计配套的实验教案等实践教学内容。因此,本书在编写时也设计并实现了完整的教案、实验代码与实验环境,以便多核教学的正常进行。

《多核程序设计》一书体现了在本文第二节多核课程设计提出的多核课程教学的目标,结合了五所大学进行多核课程教学的教师们的经验。我们将对《多核程序设计》一书的设计思想与结构展现在此,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国内高校的多核课程建设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示范,推动大学开展多核程序设计课程。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3

   一、成本会计统考分析

   电大教学采用统考制,在2006年以前采用中央电大统一出卷考试,2006年江苏省由省电大统一命题考试,也就是所谓的教考分离,历年考试成绩出现时好时差的原因,现分析如下几点:

   1、复习资料题目未涉及部分的出现。复习资料是学生考前复习的重点,成本会计计算分析部分可考的内容较多,如果在资料中未涉及的计算内容与方法出现在考卷中,其结果必然只能是平时学的较好的一部分同学能给予解答。而成本会计计算分析中的大题目所占分值一般较大,这必然使得一些仅依赖于资料的同学造成大量失分。如在一年的资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平行结转分步法出现在考卷中,又一年的资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制造费用按年度分配率分配法出现在考卷中,以上题目所占分值均在十五分以上。

   2、课程可考的内容较多。成本会计在计算部分可考的内容较多,包括从材料费用到其他费用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四种计算分配方法,制造费用的两种归集程序和四种分配方法,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单独核算内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七种分配方法,产品成本的五种计算方法以及成本还原方法的计算要点,连环分析法在原材料费用总额分析与可比产品降低任务完成分析中的应用等。

   3、课程偏难的诠释。学生反映课程偏难的原因可分析如下几点:1缺乏产品生产与核算的程序概念,成本生产有着不同的生产流程其核算也是环环紧口,虽然在教学中老师会给予讲解,但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缺乏实践工作,因此较难理解掌握。2计算烦琐且共性部分容易混淆,成本会计计算量较大,大的题目往往要分几个步骤才能完成,在学习中一部分同学只求一知半解,怕烦,不善于深入理解、钻研,另外成本核算最终是将成本计算对象的各项生产费用经过费用的分配计入该对象中从而完成成本的计算,其中的各项费用的分配有其个性也有其共性,学生容易混淆。3会计基础知识薄弱,有些同学在进入成本会计学习时,基本的会计知识掌握较差,有些甚至还未入门,加上课程较烦琐,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成本会计教学体会

   鉴于成本会计实践操作性较强,计算内容较多,如果仅靠考前的抱佛脚,依赖局限于资料上的计算题,且考前在老师的解答下勉强会做,其结果只能是若考题不在资料中或者略有条件变动,就难以给予正确的解答。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作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学习中一方面要下工夫,另一方面要掌握课程的特点,善于发现不同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总结归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了解课程特点,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成本会计围绕制造业成本核算展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就是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完成各种产品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计算。这里强调两个字“逐步”,这表示成本核算是顺序完成,各环节工作紧密联系;这里又强调“各项费用的归集分配”这表示成本计算就是将各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逐步归集分配计入每个对象中,就形成了该对象的成本。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也是这门课程贯穿始终的线索即:“①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④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这好比成本核算的主干,每个主干部分又包括许多的内容与方法。因此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线索,一方面要注意教材各章节内容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成本核算每一步的内容和采用的多种方法,这些都是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2、理清思路,寻找共同点。成本核算是对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各项费用逐步的进行归集分配而完成的,每一步中包括许多的内容和方法,但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它们共同的点,灵活学习,掌握方法,作到举一反三。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包括: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燃料费用的分配、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工资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折旧费用的计提分配、利息费用、税金及其他费用等的核算。这一内容的共性在于:各项费用的分配均按用途进行,属于产品直接用的又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属于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及产品直接用的但没有专设有成本项目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辅助生产部门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行政管理部门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并分别从各要素费用所属帐户的贷方转出。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劳务性的辅助生产费用,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中计入某劳务“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发生额汇总起来,再把汇总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在它的劳务受益者之间分配,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每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及基本公式外,还应抓住它们的共同点:某辅助生产劳务费用经分配以后,其所属的明细帐户余额为零,最终的分配按用途进行,其他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所属的明细账户,基本生产产品耗用的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车间耗用的计入“制造费用”帐户,行政管理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并从所分配的辅助生产成本所属名细帐户的贷方转出。3、制造费用的分配主要是针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首先要将在要素费用分配及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计入某个车间“制造费用”帐户的发生额进行汇总,再把汇总的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生产产品间进行分配,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以上四种方法都是要求掌握的,前三种方法是将某车间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在该车间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经分配后,“制造费用”帐户余额为零,不同之处在于三种方法所用的分配标准不同。

   而第四种分配方法与前三种截然不同,该方法在分配时不考虑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而是按年度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乘以某种产品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计算该产品本月应承担的车间制造费用,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帐户月末会出现借方或贷方余额。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是:某产品应承担的分配额计入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户,并从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帐户的贷方转出。4、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是产品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的费用分配,经过前面各步骤的费用分配,我们已经将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计入了该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户,接下来月末我们要把该产品的上个月没有完工的(该月初)在产品费用加上归集的本月发生的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教材中介绍了七种分配方法,在掌握这七种方法时,要理解并结合某产品“基本生产成本”名细账户中四项生产费用的衡等关系。

   三、结合成本核算程序,掌握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按照核算对象逐步完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按什么对象、什么要求进行,这是费用分配的前提,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对象与要求是不同的。关于成本计算方法,教材分五章介绍了五种方法,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命名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另外两种辅助方法,一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二是为了加强管理、控制成本的定额法。掌握成本计算方法,一方面要把费用分配与成本计算方法相结合,另一方面要结合工艺流程掌握计算方法的特点。1品种法,按产品品种归集费用,从①要素费用的分配—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③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以下简称:各项生产费用的顺序分配)均按照产品的品种进行归集,最后完成每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2分批法,按产品的批别进行各项生产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在有完工产品的当月,将该月归集在某批次产品的生产费用累计数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完成分配。3分步法,按产品的成本计算步骤进行各项费用的顺序归集与分配,分步法分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两种,对这两种分步法的学习,关键在于掌握它们的成本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按每个成本计算步骤开设成本计算单,第一步骤成本计算步骤按成本项目归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并在月末将本步骤的生产费用在该步骤的完工产品(半成品)与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并转出完工的半成品成本;第二步骤是将半成品库发出的半成品或着第一步直接转入的半成品的进一步加工,最后将各步骤生产费用计入产成品份额加以汇总就是产成品的生产成本。4分类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按每一类别的产品开设成本计算单,并将该类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按成本项目归集在成本明细账中,月末计算出该类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接着按要求的分配标准将该类完工产品的各项目成本分配给类内的各种产品,最终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5定额法需要掌握的要点是:在计算出产品的定额成本的基础上,调整各项需调整的差异,最终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公式如下: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在现行定额下的定额成本+(—)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变动差异。其中公式中的每一项的正确计算是此方法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学习中体会。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两者都属于可比性的要求。

一贯性原则并不否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的变更。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及时利用。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于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联系上的配比,也包含收入和费用在时间意义上的配比,即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问题。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或购置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他等价物。

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正确的计算企业当期损益。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入有关。

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的收入有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四、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5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新课程,它的知识结构有其自己的特点。大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基本上都是完全线性的,特别是知识内容前后能自然形成整体,学好前面内容后就可以学习后面的内容,学习后面的内容时能自然地运用以前的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而成本会计总体包括三大部分:成本核算基础、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分析,它们形成一个不完全线性的树状的知识结构。

2.成本计算方法强化成本计算全过程的整合,采用菜单式的程序教学

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其成本计算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按要求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和制造费用明细帐;

(2)对各项要素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并作相应的帐务处理。目的是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以及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这两个费用界限;

(3)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并作相应的帐务处理,同时登记待摊费用明细帐和预提费用明细帐。目的是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生产费用的界限;

(4)根据以上各种费用分配表,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作相应的帐务处理(如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单设“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则同时应归集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并编制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分配表,将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分配出去);

(5)根据以上各种费用分配表,归集制造费用,登记制造明细帐,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制造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作相应的帐务处理;

(6)如果管理上要求单独核算的控制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时,应正确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7)根据以上各种费用分配表及有关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帐,并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确定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8)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并作相应的帐务处理。

这个程序过程实际上是成本核算基础部分各项费用分配时的某种费用分配方法的组合,于是一方面教材在编写实例时考虑到篇幅问题,这几种方法的实例编写都是从本月生产费用归集完后开始讲解的,也就是说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数据起点是从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分配计算确定以后开始的;另一方面教师讲授时受时间的限制,也只好将程序的一至六步省略,只从第七步讲起。这样对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数据的来龙去脉没有讲清楚,给学生学习时一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与前面所学知识脱节,使学生知识结构前后不能连贯且不成体系,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接受。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6

摘要:文章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会计准则进行整理,将其归入到以辩证唯物论为哲学基础,以经济管理理论为职能指导,以信息科学为技术辅助,以会计准则、制度为操作准绳的核算体系,强调整体中的层次性。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辩证唯物论为哲学基础,以经济管理理论为职能指导,以信息科学为技术辅助,以会计准则、制度为操作准绳的核算体系。

一、会计核算的哲学层

辩证唯物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科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论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研究一切事物,强调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从而也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最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

1.会计要素与物质运动观。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转化。我们知道,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因此,会计要素的划分、定义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依据物质运动观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会计核算的起点从三个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展开。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期末余额)即财务状况。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本期发生额)即经营成果。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各要素因经济活动的需要此增彼长(如,销售库存商品,减少资产,增加收入),动态要素与静态要素相互转化,会计工作得以完整记录资金运动。

2.会计等式与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各方面以及事物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会计等式正体现了各对立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明了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会计主体由此开展复式记账,建立相关账户,记录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最终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财务状况的信息。

3.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时空观。辩证唯物论认为,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相对性、有限性、绝对性和无限性。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正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比如,会计主体,也称会计实体,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立足时空观的空间相对性,排斥了相对时点主体的其它组织,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再比如,会计分期,时空观中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在不存在破产清算风险的情况下,会计主体将持续不断地把经营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从时间的无限性中,去观察相对有限时间内的经营成果及相对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二、会计核算的经济管理层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发挥着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以便有关方面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第二,通过会计信息向投资人和债权人反映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第三,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不难看出,会计职能由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管理模式作引导,会计核算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无一例外地服从经济目标的指挥棒。因此,我们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都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服从经济管理的基本法则。

1.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报告必须经过确认和计量两个步骤,这两步程序正是能否正确、直观反映经营管理所需会计信息的关键所在。所以,在长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为遵循经济规律,满足管理需要,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被列为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这四个原则无一例外地强调: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作出决策。当然,不同的会计主体其经营模式及管理方法存在差异,因此,在会计信息的核算标准中并没有一个包罗各种实体,全而细的统一准则,即便是我们现在谈到的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在特殊实体的经营管理背景下也是可能不同的。如,我国行政单位就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这既符合经济管理的需要,又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相符。

2.会计核算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到以下三个补充因素: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其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正视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能将之回避;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同样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并与管理学中的“例外管理”理论一脉相承;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直接提出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对会计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加入新的诠释。

三、会计核算的信息系统层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文件中已指出“会计实质是一个信息系统”。关于会计实质的问题本文不作讨论,但会计核算的过程无疑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一系列的工作,正是要从价值的角度综合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信息。而现代信息管理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并以其快速发展带动会计核算方法的改革。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会计是采用信息系统的方法进行经济活动的价值反映,其能否合理地收集、加工、传递和利用的会计信息,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标准有: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这五项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信息处理全过程,客观、及时;在信息加工阶段保持会计指标在横向、纵向上的口径一致;在信息利用阶段发送的信息具备相关性、明晰性,形成有序、有效的信息处理。

2.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程序,又称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凭证、账簿组织与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方法及步骤。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规定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不同步骤和方法,是会计独有的信息处理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大批量地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大容量,会计核算程序中的非会计专业判断的部分工作被计算机高效、高质地替换。除在需作出职业判断处留出人机接口,计算机为会计核算的最终信息提供更多元化的输出。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加强了信息密集度并一定程度上削减输出信息的冗余度、模糊度。

四、会计核算的规范——会计准则、制度

作为会计核算的最终准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规范会计核算、统一会计指标口径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直接指导着会计核算工作的形式、方法、甚至最终结果。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技术、经济无一例外地需要一个接口完成国际化的角色转变。这一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完成着一系列的转换。同时,理论界的诸多探讨也在影响着会计准则的修订。这就要求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同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并利用会计准则的自由度控制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7

abstract:traditionalexaminationmethodofprogramdesigncourseshasalotofshortcomings.multipleassessmentmethodsofdevelopmentalevaluationarebasedoncultivatingtheability,andjoinsstudents'self-evaluation,whichencouragesstudentstoimprovetheirability.thepracticeshowsthatthiskindofassessmentmethodsignificantlyimprovestheteachingqualityofprogramdesigncourses.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发展性评价;多元考核方式

Keywords:programdesigncourse;developmentalevaluation;multipleassessment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1-03

0引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课程考核方式的设计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能力培养目标,不仅要使考核能区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程序设计课程考核的现状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当前很多院校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的本意是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然而现行情况是学生只要不逃课、不影响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平时成绩都接近满分[1],并没有起到过程性评价的应有效果;全闭卷的期末笔试的内容又多侧重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语句、语法和细节,对于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的考查不足。考核方式没有把逻辑与编程解题思路放在主体地位上,上机解题能力的训练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到枯燥难学,学过之后,又不能解决问题[2],对于课程的评价不高。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探索,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

2多元考核方式的设计

考核方式要紧紧把握课程的特点和围绕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设计。

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3]。程序设计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动手上机编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编程实现,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多年的教学探索表明,采用了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促成程序设计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4]。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并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所以课程的考核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和能力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分数占比分别为30%、30%和40%,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2.1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平时成绩

很多高校的平时成绩几乎等同于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性作用。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上机实践在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学生在编写了大量程序之后,才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在教学中,采用了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王良晶等开发并在2008年底以GpL协议进行开源的在线评测系统HUStonlineJudge[5]。这一系统的使用和适合高职学生的基础题库的创建有利于建立以问题求解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在采用在线评测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后,尽管学生完成问题的状况一目了然,系统可以直接生成excel成绩单。如果直接依据此成绩单作为平时成绩,很多学生就会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并不自己独立去完成,教师对此很难进行控制。这样的成绩既缺乏公信力,也无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这一情况,平时成绩采取了创新的评价方式:发给学生包含了所有问题的表格,由学生自己来评估完成状况。如果能够独立完成,就在相应的问题旁标注“完成”。根据每题的权重,计算出自己的成绩。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标注情况进行抽检,如果发现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注为“完成”的练习,会对这个同学进行罚分。

由于在线评测系统能够显示学生的完成状况和完成时间,这使得教师很容易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对于这一事实也非常清楚,很少有学生愿意冒被罚分的风险去标注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的问题。从学生自我评估的成绩来看,和教师平时所了解的学生编程能力相符,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基本一致,并不存在学生夸大自己能力的情况。

学生的平时成绩掌握在了学生手中,评价机制实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充分发挥了平时成绩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学生要获得高分,就需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尽可能多的问题。只要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潜力。

2.2半开卷、单机环境下侧重问题求解能力的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运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运用计算机主要体现为使用编程语言,也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和excel等其他工具。

期中考试内容包括15~20个问题,如求1~n的平方和、计算给定区间内素数的个数、韩信点兵等。每个问题给出多组输入,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填写输出结果。很多题目在较为简单的情形下,笔算或者利用计算器就能获得答案,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思维,为编写程序进行问题求解提供了台阶。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提供了纸质试卷,题目类型全部是填空题,学生可以借助于不联网的计算机答题。

考试不能携带教材,但为了避免部分学生由于基础掌握不够好,出现完全无法答题的情形,允许学生携带“关键笔记(Keynote)”。“关键笔记”是在学期初和教材同时发放给学生的资料,形式上为1页双面打印的a4纸,包含了课程核心内容和常用编程语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借助于“关键笔记”进行问题求解。这种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接受。

考虑到高职学生尤其是部分后进学生学习存在困难的实际情况,期中考试超过一半的题目在考试前都已经向学生公布,但考试题目的输入数据是不同的,题目答案也就不一样。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实际上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计算思维,掌握编程技能,不会调试程序,即使事先知道题目,如果课后不多加练习,也无法通过记忆答案来通过考试。

部分高校主要是本科院校已经采用了基于web的在线评测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也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但在实施时存在两个问题:①对于考试环境要求高,需要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上网直接搜索答案;②部分高校要求提供纸质试卷进行存档。完全电子化考试的推广还需要客观环境的配合,我们在实践中采用的期中考试方式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两个问题。

2.3能力和知识并重的期末考试

期末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于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的理解能力。题目类型有:①选择和填空,考察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②阅读代码写出运行结果,考察跟踪程序运行的能力;③程序改错,考察语言的语法运用和分析程序错误的能力;④程序填空,考察理解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能力。期末考试并没有要求学生编写完整程序,主要基于两个考虑:①在脱机环境下编写程序不符合学生的习惯,也不符合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在以往的考核实践中效果并不好;②编程能力在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没有必要再在期末考试中再次进行考查。

3实践效果

从2010年以来开始的五年时间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逐步从以语言知识为主线转向了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与此相适应,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也逐步转变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考核方式。在采用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的学习目标清晰,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每学期期末的课程评价显示,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的评价从原来的较为靠后的排名转变为跃居前列。

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竞赛的人数和成绩也稳步提升。以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个人赛为例,参加人数从2011年的13人、2012年的32人提高到2015年的近100人;参赛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大一学生无论是从参加人数还是获奖人数,在最近的5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6年大一学生获得江苏赛区奖项的人数是2011年的21倍。图1是学生参加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的获奖人数统计图。优异的竞赛成绩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结语

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元考核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围绕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展开,注重考查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主体不限于教师,也包括了学生,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在考点上各有侧重,充分发挥了开卷、闭卷、上机等不同考试形式的优点,与此同时并没有显著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提高对测试环境的要求,在实践中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实践表明,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有力的提高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沙继东.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3(2):50-52.

[2]吴文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2):13-14.

[3]何钦铭,颜晖,苏小红等."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5):62-65.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8

关键词: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医疗体制改革

一、我国医院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基建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我国医院基建财务管理意识的不足,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医院相关责任人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单纯地依赖于招投标,忽略了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其次,相关财务人员岗位意识淡薄,在工程款项的支付程序上存在把关不严、程序混乱等现象。最后,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无法做到及时更新换代,无法在基建项目工程造价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建财务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从医院整体财会业务工作的总量来说,基建财务会计核算占据的比例比较低,因而常常被简单地划归“在建工程”项目上,并入医院整体会计核算工作之中。这种基建会计核算和医院会计核算的界定模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会计核算科目的紊乱,工程建设成本核算产生误差、日常财务处理欠缺规范化,基建成本核算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等恶性后果。一旦后续建设工作中出现问题,这种混乱的财会核算就会为审计部门介入调查造成困扰,不利于及时查阅相关数据或者凭证。由于基建财务人员对于基建工程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而且没有参与到公共管理中,这也是造成成本核算弱化的一个原因。财务人员的职能,一般只局限于会计核算,从工程的前期工作、到工程的项目实施,财务人员都没有参与到其中,这也造成了财务管理人员在核算工作上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所以造成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弱化。

(三)基建财务管理的监督不力

前面提到,相关财务人员的额岗位意识淡薄,造成监督职能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部分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超标准、超投资及超概算等违规现象视而不见,闭目塞听,只负责日常账目的处理和相关报表的上传下达工作。其次,部分财会人员稳坐后方,仅仅凭借相关责任人的签字证明拨付工程款项,忽略了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对财会管理的重要监督作用。

(四)缺乏科学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

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与通常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活动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没有相配套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做指导,如果建设工程沿用医院核算的管理制度,或者是基建财务人员个人按照以前的习惯做法,没有针对基建管理的实际情况,都会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难度。缺乏科学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做指导,医院在基建项目的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也无法有序的进行,没有制度做指导的财务管理的职能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改进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医院基建财务管理意识,做好相关制度建设和岗位划分

1、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基建财务管理有据可依

医院各方面管理的规范化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作为后备力量保障。医院应该结合相关的财经、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身管理水平的基建投资和管理制度,并印发成文,督促内部财会部门在制度的指导下,开展基建工程款审批和款项拨付等基础财务工作,使基建项目资金的流向更加合理。

2、完善岗位责任制,合理划分岗位职责

医院应该根据医院基本建设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设置专门相关的会计、出纳等具体岗位,做到专人专职、责权明晰,切实有效地完善和贯彻岗位责任制度,促进基建项目的不同岗位人员之间责权分离且又互相制约。

(二)进一步规范基建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1、构建合理科学的基建会计核算体系

建立合理的基建会计核算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对基建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其次,对基建项目的成本核算对象要做到合理选择,将每一笔支出都反映在基建账户的核算明细上面,通过细化核算来进行建设成本控制。

2、执行领导审批制度,对工程付款程序严格把关

工程付款必须遵循“施工方提交申请——监理确认并核定——申报审批——财务科审核签字”这一程序,尤其是在审批环节,应该集中现场代表、总会计师、财务科、技术负责人、主管领导、工程部和院长等相关责任人的签署意见,严格执行工程款拨付的审批程序,保证相关手续文件和技术资料齐全,遵照合同规定开展工程款支付。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基建项目财务管理需要建立其相关的材料采购和入账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在大宗材料和甲方供应材料的采购工作上面,一定要严格遵守采购招投标的相关规定,并且做到及时核对甲方供应材料的数量、规格、质量等标准是否符合建设需要,确保工程材料费用准确无误,核对后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结算并及时入账。其次,在基建项目结算期间,为了避免重复叠加计算造成的成本损失,相关基建财务人员应根据供应单对甲方供应材料再次进行核对。

(四)建立一支专业的基建财务管理队伍

专业基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立,离不开医院和财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医院要经常组织财务人员参加相关财会知识讲座和培训,使财会工作人员对基本建设的相关程序、工程项目定额、合同管理、关键控制程序、工程预算和决算、标准化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部分的工作烂熟于心,从而有效规避财务管理的潜在风险,实现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基建项目的会计应该全程参与到建设项目的总体管理中去,发挥会计的专业知识素养,为基建项目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和法律法规信息。最后,充分落实财务人员参与标书和合同拟定的相关规定,确保以财务结算为代表的相关条款能够有效维护医院的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1]万际曼.浅议医院基建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27):182-183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9

为迎合这一形势的要求,我们着手开发了“会计电算化Cai课件”。该系统包括有“帐务处理”、“工资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及“报表处理”六个子系统。系统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符合本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财会制度》等有关财会制度。本文就该课件目前国内的状况、开发设计思想、开发中的关键问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一、国内同类软件的现状

目前国内有较多的商品财会软件,并都有各自的示教版。因商品软件着重于实用性,追求功能的完备,示教版也只是着眼于使用操作的示范上,不可能注重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的要求。况且,商品软件不可能提供系统的程序代码,学生难以从操作界面,抓住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流程,不能将系统的功能表象与系统的程序设计联系起来,学生无法从中了解到程序基本结构和编程思想及技巧,更无法看到会计核算在系统设计中的体现过程。所以,商品软件和其示教版不能作为财经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Cai课件。

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

1、本系统主要用于会计专业本、专科生“会计电算化”教学,整个系统的设计在着重于遵循本学科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以求其真实性,使学生同时能获得实用会计核算软件操作的训练。

2、“会计电算化”其本身就是一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课程,其Cai课件开发目标不只是在软件核算功能的完整上,更重要的是核算功能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方法,系统的程序代码、数据库的设计要起到教学上的样板示范作用。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的Cai课件,在保证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及程序代码优化设计的同时,还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二次设计的余地,使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原程序代码能灵活地进行修改、补充来完成自己的设计。为此,要求原程序代码的结构简练、层次清晰、可读性强,能充分、直观地体现会计核算的各环节在程序中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方法;力求提高各子模块的内聚度,减小各子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在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其可扩充性。

3、作为一个Cai系统,帮助子系统的设计、帮助获取点的设置和帮助信息库的建立,是这类系统主要研制内容之一,其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帮助功能的设计上要作充分、细致考虑,不仅能提供操作上的帮助信息,还应能提供各模块所对应的教学内容信息和原程序代码的输出口,并且通过在线式帮助热键获得备操作层的各种帮助信息。

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1)教学要求与实用性的统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现过程,并且对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有一定高度的要求。所以,作为该学科的Cai课件还应注意到他的实用性,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实用软件有一个整体上的初步认知。实用性设计上,着重在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界面风格、操作方式上参考目前流行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而不追求其辅助功能设计,以免影响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掌握。

(2)程序代码的“二次设计”问题

对课程中有关程序设计的重点、难点及多方法点,应给学生留有可方便修改、补充的余地。并且,学生对原代码的修动只影响模块内的单一过程的运行,而不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单一模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备模块功能的单一性强,模块的内聚程度大、耦合程度小。为此,各模块原程序代码的主结构都采用事件驱动结构,提高了模块的结构化程度;在系统功能分解上,以最小、最简单功能划分为原则,使每个功能对学生而言都是明显易懂,增强了原代码的可读性;在为学生保留的二次设计的原代码中,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只引用私有变量,过程的调用也尽量避免使用参数,以最简单的方式调用,从而获得较高的模块独立性。

(3)数据库结构的自由扩充对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对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当数据库的结构发生变动时,往往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程序运行。而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Cai课件,它本身应对学生起着示范、参考的作用,使学生能在原设计的基础上,作一定补充、修改来完成自己的设计,这必然涉及到数据库结构的变动。为减小数据库结构的自由扩充对系统完整性的影响,对各系统数据库建有数据库结构扩展库,并按数据库名进行索引。结构扩展库中的各字段名都定义有字段系统名,字段名可由学生自由增补、取名,而字段系统名是由系统按一定规则自行取名,并将字段名赋值于字段系统名。程序中引用字段变量时,通过宏替换字段系统名来实现,从而提高系统的扩充能力。

四、系统的使用情况和教学效果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篇10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六)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