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效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0:59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1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向305名临床一线心血管病医生发放“冠心病临床一线专家调查问卷”对冠心病四诊资料进行分期描述,并分别对量表的各模块及总量表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Cronbach’sα系数:各个模块在0.9593~0.9725之间均大于0.8,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903。分半信度:各个模块在0.8918~0.9225之间,总量表的分半信度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207。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模块分别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均在50%以上,采用方差最大旋转后的结果与理论构想一致。结论该调查问卷能够全面反映冠心病患者症状和体征,可以利用其进行冠心病的证候研究。

【关键词】冠心病;调查问卷;信度;效度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clinicalexpertsquestionnaireofsyndromefactors,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coronaryheartdisease.methodstheclinicalexpertquestionnairewassentto305clinicaldoctorsofcardiovasculardisease.thequestionnaireofcoronaryheartdiseasewasdescribedthroughfourphasesdata,andreliabilityandvalidityofeachmoduleandthetotalscaleweretested.ResultsCronbach'sαcoefficientofthemodulesvariesbetween0.9593~0.9725andhigherthan0.8,thevalueofthescalewas0.9903.Split-halfreliabilityofthemodulesvariesbetween0.8918~0.9225,Cronbach'sαofsplit-halfreliabilityofthetotalscalewas0.9207.Factoranalysisshowedthateachmodulewasabstractedfourfactorsandthetotalcontributionratewasmorethan50%,theresultaftervarimaxrotationwasconsistentwiththetheory.Conclusionthequestionnairecanfullyreflectsymptomsandsigns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ndcanbeusedforsyndromestudiesofcoronaryheartdisease.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questionnaire;reliability;validity

根据国家颁布标准、查阅古今文献,同时结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笔者从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出发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设计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专家调查问卷。通过临床一线300名心血管专家的问卷调查,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设计并研制了冠心病临床一线专家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北京、广州、沈阳等305名临床一线的心血管病医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5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0份,并且如期回收,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

1.2测试对象与方法

测试对象为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并具有3年及3年以上连续从事冠心病治疗经历的临床一线医师。排除主观上不同意对冠心病治疗采取中医药早期干预、近3年内没有连续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的行政或医辅人员。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及数据的可信性,对被调查的医师进行培训,在限定日期内回收问卷。情况见表1。表1接受测试者一般情况(略)

1.3量表计分方法

目前在症状体征等软指标量化研究中,能够分级的症状主要有两种分级方法,一种是分为不出现、轻度、中度、重度四级,分别计为0、l、2、3分[1];一种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四级,分别计为1、2、3、4分[2]。而难以分级的症状、体征分为不出现、出现,分别计为0、l分。本调查问卷的条目为多项备选答案,根据以往类似量表计分及专家建议结果设定:条目分1~4级评分,“无”计1分,“偶有”计2分,“经常有”计3分,“一直有”计4分;有些条目回答中根据症状的实际轻重程度也按1~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例如,答案中“无”计1分,“活动较多即感心悸”计2分,“稍有活动即感心悸”计3分,“静息时即感心悸”计4分;问卷中含其他项可以忽略不计;其中难以分级的条目分为0、1计分,出现则计1分,未出现则计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主要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测量内在一致信度及测量分半信度法;效度分析主要考察其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判别结构效度。

2结果

2.1信度

具体的分析方法是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分半信度法。α值越高,信度越高,问卷内部一致性越好。本问卷分为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对上述4个模块进行信度检验,其Cronbach’sα系数范围是0.9593~0.9725,均大于0.8,整个问卷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903。具体见表2。表2各模块Cronbach’sα系数值(略)

分半信度也称折半信度,其计算方法是将问卷题目分成对等两半,分别求出两半题目的总分,再计算两部分总分的相关系数。本量表分半信度在0.8918~0.9225之间,总量表分半信度Cronbach’sα系数值为0.9207。具体见表3。表3各模块分半信度Cronbach’sα系数值(略)

2.2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评价的是偏倚和系统误差的问题[3]。效度依据测验、问卷调查研究目的和效度评估方法分为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效标关联效度以及结构效度(ConstructValidity)[4]。本问卷只采用了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检验。

2.2.1内容效度

本问卷选编是遵循2002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五版《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教材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及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专家诊疗经验、大量古今文献及非医学类专家(如统计学专家)等,共同对问卷进行评估,合并那些相似的、删除那些对特定目的不重要的内容,形成最初的问卷。对最初的问卷进行德尔菲法评价,进一步删除相关性不高的条目,并对某些维度的条目进行了增补。最后使所有条目都能较准确地表达所要研究的内容,以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2.2结构效度

本问卷采用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发病早期Kmo值为0.894,发作期Kmo值为0.938,缓解期Kmo值为0.924,恢复期Kmo值为0.914。通常按以下标准解释Kmo值大小: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0.9表示适合;0.7~0.8表示一般;0.6~0.7表示不太适合;0.5~0.6表示很不适合;0.5以下表示不适[5]。本量表Kmo值均在0.8以上,且p=0.000(p<0.001),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本资料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选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抽取因子,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rotation)进行因子旋转,因子载荷≥0.4入选因子矩阵。按以上要求提取的公因子数目较多,各成分累计贡献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本问卷包含了冠心病相关的所有信息,问卷各结构内的维度较多,公因子偏多,因此设定选出4个因子,旋转后的结果与理论构想一致。解释总变异量见表4,累计贡献率均在40%以上,比较符合实际。表4每期各因子解释总变异量(略)

因子分析结果设定抽取4个因子,发病早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0.603%;发作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6.965%;缓解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5.184%;恢复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5.292%。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结构清晰,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讨论

信度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事项的程度。也就是说信度是指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言的[6]。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重复实施两次调查,所以无法进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测定,因而,本研究中信度主要是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法。信度系数越大,其内部一致性就越高,测得的分数就越可靠,反之则不可靠[7]。一般认为,Cronbach’sα系数>0.8表示内部一致性极好,Cronbach’sα系数在0.6~0.8表示较好,而低于0.6表示内部一致性较差[8]。本调查问卷对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4个模块分别进行信度检验。其各个模块Cronbach’sα系数均高于0.8,分半信度系数也都大于0.8,而且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0.9903,说明本问卷各个部分以及问卷整体信度较好。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量表能够测出其研究内容的程度。效度检验方法有多种,本研究选用了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两种检验方法。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本研究的量表条目来源均参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查阅大量古今文献、专家咨询,对各个条目的内容以及词语表达的准确性进行审定。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反复对条目进行修改、增删、调整等,从而保证了量表条目与内容能准确反应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有的学者认为,效度分析最理想方法是利用因子分析测量量表或整个问卷的结构效度[9]。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结构或特质的程度,也就是问卷所要测量的概念能显示有科学的意义并符合理论上的设想[5]。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用于评价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有累计贡献率和因子负荷。累计贡献率反映公因子对量表或问卷的累计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子的相关程度[10]。一般而言,提取公共因子,且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至少达到40%。每个问题条目都应在其中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载荷大于0.4,而对其他公共因子的负荷值较低[11]。本研究发现,所抽取的因子能很好代表量表的总体结构,大体上,各条目与各自所在的因子有相关性,而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则较低,个别条目与各因子无相关性,考虑可能是条目答案设计没能反映出它想表达的内容,也可能在填写方式上无法避免医生判断的主观性。总的来看,各条目与各自所在的因子有较高的相关性,各因子代表的侧面与原问卷多数能对应。表4解释总变异量,在设定抽取4项共同因子的前提下,发病早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的前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0.603%,累计贡献率为50.605%;发作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的前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6.965%,累计贡献率为56.965%;缓解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的前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5.184%,累计贡献率为55.184%;恢复期因子分析结果抽取的前4个成分的累计解释变异量为55.292%,累计贡献率为55.292%;4个分期的累计贡献率均在50%以上,4个因子各包含的内容与预想结果是一致的。可见,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尽管本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但由于包含条目较多,且比较分散,在因子分析时,有时难以归属到任何一个因子中去,故仍需做进一步研究,如加大样本量等;同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在不断的分析研究中完善问卷。

参考文献

[1]王奇,谭芬来,梁伟雄,等.中医证候量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初探[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4):224-228.

[2]赵玉秋,陈国林.流行病学在中医肝证临床辨证标准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1991,32(3):49-52.

[3]刘朝杰.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4):175.

[4]王海军,徐克静.问卷调查中的信度和效度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11):21-23.

[5]JosephF,HairJR.multivariatedataanalysiswithreadings[m].4thedition.newJersey: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inc,1995.374.

[6]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7.

[7]赵利,刘凤斌,梁国辉,等.中华生存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3.

[8]马文军,潘波.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软件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6):364-365.

[9]柯惠新.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360,371,384.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小组人员研究小组由4人组成,包括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师1人、研究生1人,其中护师要求为全日制护理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为:选择咨询专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专家的反馈意见及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讨论。

1.1.2咨询专家成员采用目的抽样法遴选专家。专家准入标准:工作年限>1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职称为副高及以上;主要工作和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教学、护理伦理学研究;自愿参加本研究。本研究选取相关专家10人,均为女性,年龄47?55(50.20±2.70)岁;工作年限23?37(29.80士4.21)年;最高学历:本科7人,硕士3人;职称:副高3人,正高7人;职务^护理部副主任1人,护理部主任7人,伦理学教研室主任1人,护理质控中心秘书1人。主要工作及研究方向:临床护理管理9人次、临床护理教学3人次、护理伦理学研究3人次。

1.2方法

1.2.1护理伦理学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初稿形成研究者在查阅相关论文、着作与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初稿。初稿分3个维度,共32个条目,其中护理伦理学知识18个条目、态度10个条目、行为4个条目。

1.2.2专家咨询问卷制定以Kap调查问卷初稿为内容框架,编制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专家咨询问卷。专家咨询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致专家信,简要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专家评定表;除问卷主体的3个维度32个条目外,还包括问卷的基本资料部分13个条目;专家自评表包括判断依据对专家影响程度评分、专家对填表内容熟悉程度评分以及专家一般资料调查表。

1.2.3专家咨询过程咨询问卷以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寄给专家,要求专家从条目是否足够支持其对应维度、条目的表达叙述方式是否合适、备选项的设置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评定。两轮咨询均要求专家对每个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不合适为1分、修改后合适为2分、合适为3分),并在专家意见栏里提出具体意见与建议。第1轮咨询问卷全部返回后,统计分析专家意见与建议,对问卷条目进行相应修改、删除或增加,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全部返回后,再次对问卷进行修订,形成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

1.2.4条目筛选指标采用条目得分均值(无)、满分率(K)、变异系数(CV)3项指标评价条目的重要性。

条目纳入指标:均分>2.5、K>60%、CV_<0.25;条目删除指标:均分<2.0、K<50%、CV>0.35;需讨论条目:.5>均分>2.5,60%>K>50%、0.35>CV>0.25,同时结合专家的反馈意见,经过研究小组集体评议进行筛选。

1.2.5预调查采用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初始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临床护士25名进行预调查。现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excel及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无)、标准差(S)进行描述。用CV、K表示专家意见的离散程度。用H直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条目的鉴别度。计算内容效度指数(Cw)及Cronbach'sa系数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和信度。

2.结果

2.1专家咨询结果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的积极性很高;专家对评定内容的熟悉程度系数(Cs)为0.83,专家判断依据自评系数(Ca)为0.94,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9,说明10位专家对此次评定内容的权威程度较高,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①第1轮咨询结果:第1轮咨询结束后,计算各条目的均分、K及CV。基本资料的13个条目均分为2.9?3.0,K为90%?100%,CV为0.00?0.11。Kap调查问卷3个维度32个条目中,1个条目的均分=2.4,其余条目均分>2.5;个条目X=50%,其余条目K>60%;个条目CV=0.28,个条目CV=0.34,其余条目CV<0.25。因此,本轮专家咨询无条目删除,符合“需讨论条目”指标的3个条目经研究小组讨论予以保留,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本轮咨询增加条目:基本资料1条,护理伦理学知识维度3条,态度维度1条,行为维度4条,共54个条目列入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中。②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54个条目中所有条目均分>2.7-,K>70%;个条目CV=0.26,其余条目CV<0.11。符合“需讨论条目”指标的1个条目经研究小组讨论予以保留,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本轮咨询无新增条目。两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形成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Kap调查问卷。问卷共54个条目,其中基本资料14个条目,护理伦理学知识维度21个条目,态度维度11个条目,行为维度8个条目。

2.2问卷可行性分析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5名临床护士进行预调查,回收问卷25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平均填答时间为15min,说明问卷具有可行性。

2.3问卷项目分析对每个条目进行鉴别度分析,删除鉴别度不满足要求的条目。通过独立样本z检验及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2个条目的鉴别度较低,予以剔除。最终条目42条,见表1。

3.2项目分析通常采用f检验和相关分析来计算条目的鉴别度,以删除鉴别度低的条位,提高问卷的效度。

3.2.1独立样本f检验计算每位调查对象在每个维度的总分,并对总分进行排序,从两端各取25%的调查对象分别命名为高分组与低分组,求出两组调查对象在每个条目得分的平均分,然后对每个条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统计结果差异显着,则说明该条目能够区分不同调查对象的反应程度。

  3.2.2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每个条目与所属维度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如果统计结果差异显着,则说明该条目能够区分不同调查对象的反应程度。

   3.3问卷质量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3

【关键词】问卷知识态度行为(Kap)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Q49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14-03

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足量的鱼、禽、蛋、奶、豆类和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平衡膳食,鼓励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为青少年的合理膳食原则。合理的营养可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2]。膳食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可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和营养过剩等不良后果,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通过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相关文献检索[3-6],了解到相关调查问卷缺乏信度效度检验的报道。本研究自编营养Kap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7]。旨在编制合格的问卷,真实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的制订干预对策及进行营养知识教育。

1材料和方法

1.1问卷编制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资料,形成营养Kap条目;对各条目逐条进行讨论,删改语义含糊、不易理解或过于专业的条目,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形成营养Kap初始问卷;通过现场调查对初始问卷各条目进行分析和修改,最后形成大学生营养Kap问卷。

1.1.1问卷的内容与评分

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营养Kap调查条目。Kap问卷共45条(其中K1~K10,a1~a20,p1~p15),根据专业知识对各条目进行量化评分。知识部分(K1~K10),总计40分;态度部分(a1~a20),总计80分;行为部分(p1~p15),总计60分;Kap总分由各单项得分相加而得,总计180分(表1)。分值越高,营养Kap状况越好。

1.2问卷的信度检验

随机抽取100名该大学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的60人间隔14天进行问卷重复测量,其结果应用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检验。

1.3问卷的效度检验

一个月后,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200名该大学各年级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应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效度检验。

1.4问卷的质量控制及统计学分析

问卷具有统一的指导语,受试者以自评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由调查员对填写完的问卷进行复核,要求受试者及时补充漏填项目。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0软件双人录入,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一致性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时,问卷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性38人,女性62人;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时,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16份,回收率93%,其中,男生666人,女生450人,调查对象年龄为16~26岁,平均年龄20.25±1.60岁。

2.2问卷的信度检验

2.2.1同质性信度

采用Cranach’s系数进行考察。全问卷的Cranach’sα系数为0.692,分领域评价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意向内部的一致性,Cranach’sα系数0.625~0.752(表2)。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较好。

2.2.2重测信度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维度评价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意向的重测信度。全问卷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1(p

2.3效度检验

2.3.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指所选的条目是否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本研究通过计算问卷的所有条目得分与其所属的领域得分的相关系数来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知识部分每个条目与领域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89~0.637(p

2.3.2结构效度

问卷的结构效度应用主成份分析法(最大方差旋转)进行计算。通常认为公因子累计贡献率比例越大越好。以特征根大于2作为纳入标准。本问卷Kmo值(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eadequacy)为0.803,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11915.418,自由度为990,p

经主成份因子分析提取了1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2.950%(表3)。

各公因子的负荷系数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可以判断出各因子与哪些变量关系密切,结果为:X1主要与p9~p12,p14有关;X2主要与a1~a7有关;X3主要与K5~K8有关;X4主要与a16~a20有关;X5主要与a2有关;X6主要与p1有关;X7主要与a18有关;X8主要与a3有关;X9主要与K9有关;X10主要与p2有关;X11主要与a10有关。

因子分析符合逻辑关系,多数题目的公因子方差比大于0.67,各条目信息提取比较充分。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3.3区分效度

K分、a分、p分和Kap总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调查对象K分与a分正相关、K分与p分正相关、a分与p分正相关(p<0.05),即知识能够影响人们的态度,而态度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p=0.002)。问卷的区分效度较好(表5)。

2.3.4问卷反应度评价

通过“天花板/地板效应”计算调查对象的3个领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占比例来检验问卷的反映度。在一定程度上,最高得分及最低得分所占比例越小,量表的反应灵敏度越强[8]。信度、效度检验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各领域得分和Kap总分为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百分率都为0,问卷各领域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占比例都极小,反应灵敏度较好。

3讨论

良好的知识可以促进形成正确的信念,并能进一步指导有利于健康的行为[9]。科学合理的营养,对改善身体营养状况、促进人体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常用Kap状况来反映。而清晰、确切的了解大学生营养Kap的情况,可为开展学生膳食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10]。

高质量的问卷是获得高质量信息的前提,而问卷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它的效度和信度上[11,12]。对于问卷质量的评估,既需要运用传统的信度、效度标准进行量化评价,也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予以分析和理解,才能兼顾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避免对信度、效度指标更高测量值的片面强调。在问卷的编制和使用的过程中,研究者应充分重视问卷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并对问卷应用范围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

信度(Reliability),主要评价量表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一致性。本研究采用重测信度和Cronbach’sα系数对信度进行考察。根据不同的学术标准,Cronbach’sα系数要求达到0.5以上即认为可以接受,达0.7以上可达到较好程度[13,14]。本研究中,问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部分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所有部分的Cronbach’sα均超过0.6,部分在0.7以上。

效度(Validity),主要评价量表的准确度,有效性和正确性[13]。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和反映度评价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考评。结果显示,每个条目与领域总分的相关系数聚对之都大于0.41;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预期设计的基本符合,特征根最大的三个因子,分别p、a、K部分的某些条目相关,结构效度可以接受,但有待改善;调查对象的性别不同,营养Ka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问卷各领域最高分和最低分所占的比例均为0,反应度灵敏度好;K分与a分正相关、K分与p分正相关、a分与p分正相关(p<0.05)。即营养知识评分越高,则营养态度和行为越好;营养态度越好,则营养行为越好,符合Kap模型理论[15]。

根据Kap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营养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饮食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9]。在设计和开展营养教育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处于何种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0]。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应用的结果符合Kap模型理论,是可信、有效、敏感的评测工具,能够确切地反映大学生营养Kap状况,适用于大学生营养Kap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1.

[2]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5;269.

[3]刘冬英,王林静,王秀霞.福建省4所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中国学校卫生[J],1999.2(1):24-25.

[4]刘军,南宁市两所中学14~16岁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5):270-273.

[5]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江浩.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2.10(5):401-402.

[6]张庆英,曾少英,朱莉煌,蔡琮.汕头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J],2001.10(5):412-413.

[7]黄鑫,胡敏予,黄忆明.血脂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卫生研究[J],2008.3(2):204-206.

[8]韦懿芸,颜艳,王多劳,等.中文版SF-36在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2):184-188.

[9]季成叶,常春.健康相关行为[m].第二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3-47.

[10]mariettaaB,welshimerKJ,andersonSL.Knowledge,attitudes,andbehaviorsofcollegestudentsregardingthe1990nutritionLabelingeducationactfoodlabels.JamDietassoc,1999.99(4):445-49.

[11]刘欣,徐光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量表的初步编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229-230.

[12]李鲁,龚幼龙.社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88.

[13]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6-769.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4

[关键词]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

一、研究意义

本文根据生活质量的内涵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目的地设计了开放式调查问卷和封闭式调查问卷,以期对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编制更好的《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为类似问题的调查提供工具。

二、问卷的编制

1.问卷设计的流程

生活质量,即促使和保持个体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诸方面的完好状态,它不仅包含人类生存的客观条件,更主要的是主观幸福感受和生活满意度的反映。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所能支配的生活费用,受制于满足生存的各种基本外部条件,更主要的还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为了充分了解影响贫困生生活质量的因素,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本文设计了生活质量量表,具体过程如下:

2.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开放式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只有准确的找出影响贫困生党员与非贫困生党员生活质量的因素才能编制准确合理的生活质量量表。笔者先对所研究的群体进行开放式问卷的抽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开放式回答以及对影响因素的排序情况找出影响贫困生党员以及非贫困生党员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共发放开放式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2份,有效问卷共85份。通过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对影响贫困生生活质量因素的排序得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身体健康状况>积极、消极情感>自信程度>物质因素、学习成绩>家庭关系>精力情况>自我认可、人际关系>择业就业、精神压力、他人尊重>他人认可、恋爱情感

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影响贫困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将其列为生活质量量表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物质生活、健康状况、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上四个方面作为设计问卷的预设因子。

3.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的设计

根据开放式问卷所得结果,将主要影响贫困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子列为封闭式问卷的题项中,为了使问卷调查结果更加有效,本问卷将各个影响因素方面的题项打散,以期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问卷的内在结构。据调查,贫困生同学多存在自尊心强、自卑感强的心理状态,在封闭式问卷的设计中并未明显出现贫困面貌标识的选项,这样可以减少问卷的暗示性与指向性,使调查结果更加有效、真实。

本问卷共设计基本信息题项10项,问卷题目44题。其中43、44题为总体幸福感与满意度的测量,其余42题涵盖了对物质生活、健康状况、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测量。为了使问卷测验结果更有效,避免被测对象不假思索的选择答案形成回答惯性,本问卷设计了11项反项积分题项(带星号项),保障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本次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826份,现将基本信息调查结果用表格的方式统计如下:

三、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1.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即在求出每一题的“决断值”(criticalratio;简称CR),其求法是将所有受试者的得分总和从高到低排列,得分前25%至33%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5%至33%者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二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如果题项的CR值达到显著水平,即表示这个题项能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映程度,此为题项是否删除首先要考虑的。

本文所得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只有18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所以18题应该删除。

2.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是为了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constructionvalidity),建构效度即指态度量表能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其目的为找出量表潜在的结构,减少题项的数目,使之变为一组较少而彼此相关较大的变量,此种因素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因素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可得本问卷共提炼出4个因子,各个因子所包含的题目分别为:第一个因子:a14,a19,a20,a21,a22,a23,a24,a25,a26,a27,a34,a38,a40;第二个因子:a3,a12,a13,a15,a16,a17,a33,a36,a37,a39;第三个因子:a4,a5,a6,a7,a8,a9,a10,a11;第四个因子:a1,a28,a29,a30,a31,a32,a35,a41,a42。根据分析结果分别给各层的因素命名,分别为:积极情感、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消极情感。

3.信度分析

所谓信度(reliability)就是量表的可靠性或稳定性,以发展测量工具为目的时,信度系数应该在0.7以上,信度系数在0.7到0.8之间说明量表的稳定性相当好,信度系数在0.8到0.9之间说明量表的稳定性非常好。本文设计的量表的信度情况如下表:

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标准化的信度系数为0.905,说明本量表的稳定性非常好。

由分析结果得到量表第一层的信度为0.857,标准化信度为0.862,但是从量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删除a2项量表的信度系数变为0.868,大于量表的标准化系数,证明a2题项与其他题项间的内部一致性很低,说明该题项应该被删除。

量表第二个因子层的信度系数和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814、0.816;第三个因子层的信度系数为0.791,标准化系数为0.792;第四个因子层的信度系数和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721和0.734。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量表的第一因子、第二因子层比量表的第三因子层和第四因子层的稳定性要强,并且每个因子层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7,说明此量表可以作为测量贫困生生活质量的标准化量表。

通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以及信度分析我们得到所编制的《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稳定性很好。根据因素分析所得各个因子所包含题目多少不一,分别删除识别能力不是很强的题项,最终得到《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只需要删除题项a18,a2该量表就可以作为标准化的测量量表。得到的问卷共包含42题。

四、结论

第一,编制了一份具有很好信效度的《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

第二,编制的《昆明理工大学贫困生生活质量》问卷共包含4个因子,分别为:积极情感、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消极情感。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5

(一)预试问卷的编制

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维度构想,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写出包含了19个题项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标准调查问卷。问卷分两个版本,听障版和视障版。题项均以“教师应该……”的形式表述,听障版和视障版在涉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共同的知识、技能方面题项是相同的,在涉及具体障碍类型需要的知识、技能方面有所不同,但题目设置过程中考虑到统计分析的要求,尽可能保持不同题目的同质性,比如视障版中“教师应该能熟练使用盲文”,听障版与之对应的是“教师应该能熟练使用手语”。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很赞成”“比较赞成”“一般”“比较不赞成”“很不赞成”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表明对该项目越不认同。

(二)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2所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抽取听障学生、视障学生和从事听障和视障教育的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179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822份,回收率83.6%。其中有效被试中听障学生1474名,视障学生138名,从事听障教育的教师185名,从事视障教育的教师25名。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问卷的难度,研究中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两份,一份911份问卷作为预试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一份911份问卷删除预试问卷中不恰当的题目,形成正式问卷,进一步做信效度检验。

(三)统计处理

问卷回收数据采用SpSS16.0For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四)结果分析

为筛选项目,采取求各题项临界比率值(CR)和用相关法计算题项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两种方法,统计结果显示所有题项都达到极显著,说明这些问卷条目的区分度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适当性检验显示:本研究中Kmo检验值为0.973,Bartlett球型检验,其值为16860(1.686e4),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问卷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限定3个因素进行正交旋转。去掉载荷小于0.3的,交叉载荷较高的项目共4个,保留项目15个,最后结果显示3个因素累计贡献率为69.23%,项目载荷在0.55~0.78之间。三个因素结构清晰,调整后专业知识包括6个项目,职业道德维度包含5个项目,专业技能包括4个项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见表2。

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利用调查问卷中另外一份911份问卷,删除预试问卷中不恰当的题目,形成正式问卷,进一步做信、效度检验。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折半信度;效度采用构念效度。

(一)研究工具

自编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特色研究调查问卷

(二)统计处理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For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和amo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分析

1.问卷的信度考察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和折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系数)来检验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三个维度及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在0.84~0.95之间,折半信度在0.82~0.92之间,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问卷内部具有较好的信度,作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测评工具是稳定、可靠的。2.问卷的效度考察用构念效度(constructvalidity)考察本问卷的效度。对问卷的构念效度考察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问卷的各维度之间、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程度分析,二是验证性因素分析。(1)相关程度分析三个维度之间及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如表4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维度之间相关在0.34~0.57之间,属于中低度正相关,显示各维度方向一致,但彼此尚称独立。而总问卷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53~0.61呈中高度正相关,显示各维度与整体概念一致。(2)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构想了两个模型,模型m1为两因素模型,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因子相关较高,因此该模型将它们所包含的10个项目设定为同属一个因子,由此设定15个项目属于两个相关因子;模型m2设定15个项目属于原理论构想的3个相关因子。分别根据两个模型的协方差矩阵,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构想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个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与一阶双因子模型相比,一阶三因子模型对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结构提供了更为接近的拟合。该模型的参数都达到了模型拟合度可接受的标准,并且表现都比双因子模型更好,因此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三因子模型更合理。

三、讨论

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提出了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和教师专业化的操作性定义,并提出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维度构想,再此基础上编制出预试问卷,问卷题目编制过程中,力求各条目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维度构想的内容。在被试选取上,力求做到全面性和代表性,因此全国所有开办了残疾人高等院校学院、系基本都参与了我们的调查。问卷测查一部分由课题组成员亲自操作,一部分由所测院校教研组懂得心理测评的教师帮忙施测,施测过程严格按照指示语指导被试作答。回收的问卷经过严格筛查,删除无效问卷和回答有倾向性的问卷,并经过统计分析,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再通过信度和效度考察问卷的科学性,Cronbachα系数和折半信度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指标,维度的相关程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这些都说明编制的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甄选是否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测评工具。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被试构成比例的问题。被试中听障学生样本数量远远超过视障学生样本,可能会对后续人口变量的研究产生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全国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中,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才招收视障学生,研究中也是从总体的构成比例考虑,选取了视障学生138名。同时本研究中没有涉及到肢体障碍学生,主要考虑到肢体障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跟正常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其招生途径也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并且目前只有一所院校招收(滨州医学院),因此从事肢体障碍的教师没有涵盖在本研究之中。另外问卷各维度包含的题项较少,测查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想使该问卷真正能成为甄选教师是否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测评工具,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增加题项。增设的题项需要考虑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兼俱普通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四、结论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6

一、网络问卷与传统纸质问卷的差异对比

网络问卷成本较纸质问卷偏低,也更加环保。纸质问卷设计完成后,需要打印若干份后发放给受访者填写。在随机调查过程中还需提供填写工具。而网络问卷设计完成后只需要通过链接推广至指定的群体或受访者即可。当下智能手机已相当普及,受访者可轻易完成问卷填写。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问卷调查的成本,既节约又环保,也呼应了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关于样本,若非内部调查或固定群体,在寻找陌生群体进行调查时,现实中很容易被拒绝,难以达到预期调查量。而网络问卷基于互联网,无论是利用电脑还是手机,都可以轻松问卷,推广链接给相关需要调查的群体,从而收到理想的调查效果。

关于问卷回收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纸质问卷的回收以及数据统计分析都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才能完成,过程相当繁琐。而网络问卷却可以直接把单个或多个受访者所提交的问卷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地分析整理出相关数据,从而供问卷者参考使用。对问卷内容填写的状况进行对比发现,网络问卷题目无回答率和题目无效回答率均低于纸质问卷。

综合以上来看,网络问卷的整体功用和优势都要大大优于纸质问卷。故而网络问卷作为依托互联网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在社会调查以及高校校园工作的开展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问卷基于校园网的服务功用

网络问卷调查依托互联网,具有更新及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样化等优势。高校在科学研究、政策项目、建设管理、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社团活动等方面,每年都会做大量的问卷调查,传统纸质问卷浪费人力物力,过程繁琐,且不利于环保和调查结果的保存以及资源共享。若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相关的调查,势必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相关支出。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可以缩减纸质问卷调查的繁琐环节,更加轻松地开展评教工作,完成校内公开课和网络教学等的评估,以及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调查评估、师生意见的收集等,从而帮助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系统,还可以轻松地在政策和项目实施前进行可行性调查。包括采纳意见、满意度调查,从而帮助校园决策管理层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增强政策项目的可行性,让一个政策或项目在进行前就能初步估测出实施效果,从而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大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在社团等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学校部门和学生社团可以借助网络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以及学校工作需改进的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解,从而举办能切实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能力的活动、讲座,实施相关帮助并提供给学生有益条件和机会的政策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群体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广泛参与到校园管理和建设中去,使得校园建设管理以及政策实施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民主化、公开透明化。

网络问卷调查系统除了要及时对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外,还可以建立数据库整合优秀的调查结果和信息资源,以此来分享调研成果,帮助师生及决策管理层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学习生活。以优质的共享资源,共同推动校园优化建设。

三、校园网络问卷平台的设计理念及特色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R7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78-02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营养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都有很大影响[1]。有研究证明:健康知识和采取的健康行为存在正相关,掌握更多健康知识有利于采取促进健康行为[2]。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宜宾地区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并对其膳食行为提出指导性建议,促进孕妇和胎儿健康。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择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入我院分娩的孕妇350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8份,问卷回收率93.7%。328名孕妇年龄24.6±3.3岁;产次为初次者246人,占75.0%;孕周37.6±2.2周;来自农村104人,城区224人;初中及以下文化者88人,高中及大专176人,本科及以上64人。

1.2Kap问卷编制与评价: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自行设计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问卷,经预调查、讨论、修改而成。内容包括4部分:①一般情况;②营养知识;③营养态度;④营养行为,除一般情况外题型均为选择题。营养知识按答对知识题的百分比进行评分(即答对n%为n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评分根据Linkert-5级评分法,分别赋值1、2、3、4、5分,分值越高说明态度或行为越好。

1.3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在328名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25名参加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在产后随访中使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前后相隔4周,对两次的问卷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判定其信度;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计算各方面的相关系数,检验其效度。

1.4问卷的调查实施:Kap问卷调查人员由经专业培训的医生担当,事先说明研究目的并征得孕妇及家属的同意,调查前解释填写问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有效,本研究着重从资料来源、调查过程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328名孕妇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城乡比较用t检验,文化差异比较用方差分析,问卷信、效度分析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2.结果

2.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对25名调查对象间隔4周进行两次Kap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的得分均呈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80和0.84(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三者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K与a、K与p、a与p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8、0.42(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营养Kap评分比较:328名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分别为58.8±12.1分、24.1±3.2分和25.7±4.6分,农村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低于城区孕妇(p﹤0.05),文化程度也影响着孕妇的营养Kap评分,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328名营养Kap评分城乡比较(χ±s)

农村(n=104)城区(n=224)t值p值知识评分50.2±11.462.8±10.39.890.000态度评分23.2±3.624.6±2.93.930.000行为评分23.0±3.926.9±4.47.720.000表2不同文化的孕妇营养Kap评分比较

初中及以

下(n=88)高中及大

专(n=176)本科及以

上(n=64)F值p值知识评分48.1±10.959.8±8.670.8±9.3109.800.000态度评分23.0±3.724.4±2.625.0±3.58.620.000行为评分22.5±3.526.3±4.328.4±4.46.280.0023.讨论

孕期是妇女一生殊的生理时期,其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到孕妇自身健康状况,还严重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尤其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年后疾病的发生都有明显影响[3],因此保证孕妇的膳食营养对母体健康和胎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健康行为的转变是由知识向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有研究表明,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正相关[4],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孕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是改善孕妇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因此,了解孕妇对饮食营养的认知和态度,对指导孕妇改善饮食行为意义重要。本次调查中孕妇营养知识、行为评分较低,尤其农村孕妇的营养Kap评分明显低于城区孕妇,但营养态度较好,按文化程度比较,文化程度高的孕妇营养Kap评分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孕妇。本调查还发现:部分孕妇对孕妇膳食营养和合理膳食的认识存在明显误区,认为营养好就是要吃得多、吃得贵、吃得细,并盲目补充保健品。

由于孕妇对获得营养知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有较好的态度,可以适时、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孕妇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对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孕妇可采取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或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营养教育,对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孕妇建议通过社区宣传、孕妇学校、营养讲座等形式进行。同时孕期营养教育可以融入孕期保健中形成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使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Carolm,Christinem,edwarda,etal.impactofthenutritionforlifeprogramonjuniorhighstudentsinnewYorkState.JSchHealth,1992,62(8):381-385.

[2]陈超刚,刘和菊,陈岱佳,等.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076-4077.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8

[关键词]腹膜透析;依从性;问卷调查;信度;效度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5)05(b)-0153-05

ResearchanddevelopmentofChineseversionofeSRD-aQ

QiaoRuihua1,2LiCong3SUnYi1

1.CenterHospitalaffiliatedtoShenyangmedicalCollege,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24,China;2.ClinicalnursingQualityControlCenterofShenyangCity,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24,China;3.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compileandrevisetheend-stagerenaldiseaseadherencequestionnaire(eSRD-aQ),inordertoprovideaquantitativetoolfortestingthecomplianceofperitonealdialysispatients.methodstheenglishversionofeSRD-aQwastranslated,back-translated,adjustedcultureandrevised,thehemodialysiswasrevisedtoperitonealdialysis,ChineseversionofeSRD-aQwasdeveloped,itincludedfiveparts,46clauses.andfromSeptember2012tooctober2013,intwoClassⅢGradeⅠhospitalsofShenyangCity,84patientswith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wereseloectedandgiventhefieldtestmethod,thentheresultsweretakenreliabilityandvaliditytesting.Resultsttestoftheanalysisofeachitembetweentheprojectgroupshad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1).thecontentvalidityofthequestionnaireCViwas1.000,andretestreliabilitycoefficientiCCwas0.945,andthemeasurementvaliditywasgood.ConclusiontheChineseversionofeSRD-aQisreliableandvalid.itcanbeappliedtoassesthecomplianceofperitonealdialysispatients,andprovidetheorysupportforfurthereducationandmanagementofperitonealdialysispatients.

[Keywords]peritonealdialysis;Compliance;Questionnaire;Reliability;Validity

尿毒症是一种长期、慢性、不可逆性疾病,因高致残率、高昂医疗费用,危害巨大。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等特点,对于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患者长期透析效果和防止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不依从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照顾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1],尤其对于尿毒症期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即终未期肾脏病依从性问卷(theend-stagerehaldiseaseadherencequestionnaire,eSRD-aQ)是Kim等[2]护理学专家在参考以往大量文献下研制并经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实践后,形成的一个用来测验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的成熟的自评性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目前我国对于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没有客观的量化评估方法,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编译修订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为测验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提供量化工具。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于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沈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以84例持续腹膜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测试法。测试前研究者向腹膜透析患者现场说明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基本内容、填写方法,并逐一条目进行讲解,调查对象自愿、自行填写,20~40min后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85份,有效回收84份。

1.2编译修订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

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由美国学者Kim等[2]护理专家于2010年研制而成,主要用于评价尿毒症期患者的依从性程度,分析患者不依从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提高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该问卷包括5个部分共46个条目,第1部分是了解尿毒症期患者肾脏替代治疗史的一般资料,为5个条目(条目1~5);第2部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为14个条目(条目6~19);第3部分是服药的依从性,为9个条目(条目20~28);第4部分是液体限制的依从性,为10个条目(条目29~38);第5部分是饮食建议的依从性,为8个条目(条目39~46)。其中条目14、17、18、26、31、46是直接评估受试对象的依从,条目11、12、22、23、32、33、41、42则是评估受试对象对相关治疗知识的理解认知程度。该问卷采用Likert问卷、多项选择、是或否的回答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及计分系统。最后通过计算条目14、17、18、26、31和46的得分评价受试对象的依从,受试对象得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反之则越差。该问卷原作者Kim博士调查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程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i-CVi为0.99,各维度相关系数范围分布在0.83~1.00[2]。

研究者在获得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原作者Kim博士的翻译许可及使用授权后,先由研究者本人将该问卷翻译成中文,然后邀请2名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专家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邀请2名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专家(从未见过原英文问卷)将修改后中文译稿回译成英文,并与原英文问卷比较,将一致率不足70%的语句重新进行翻译和回译,直到达到70%以上一致的要求,尽量使中文译稿接近原英文问卷,并进行文化调试。

研究者将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的中文版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中关于血液透析的条目修改为腹膜透析条目,请2名腹膜透析专职护理专家调整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形成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第1稿,由1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初步填写,测试问卷语言及内容,根据填写反映的问题,再进行中文版语言调适、回译,进行比较、调整,最后形成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用Cronbach'sα来分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来检验问卷的评价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84例腹膜透析患者中男47例,女37例;年龄25~85岁,平均(53.99±15.05)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29.76%),高血压性肾损害10例(11.91%),糖尿病肾病31例(36.91%),其他18例(21.42%)。已参与腹膜透析时间为3.0~98.3个月,平均(20.39±19.42)个月。享有医保61例(72.62%)、农合13例(15.48%)、商保7例(8.33%)、自费3例(3.57%)。大专及以上学历27例(32.14%)、高中及初中学历43例(51.19%)、小学及以下14例(16.67%)。已婚66例(78.57%)、未婚12例(14.29%)、丧偶6例(7.14%)。

2.2问卷条目检验

本研究采用极端组比较法作为判断标准,结果见表1。将84份有效问卷的6个计分条目(条目14、17、18、26、31和46)的得分按高低排序,得分最高的27%为高分组,得分最低的27%为低分组,对高低分2组进行t检验,除条目14的t值3.000,p<0.01,提示问卷的各条目鉴别度较好,能有效的鉴别调查对象的反应程度。其中条目14因其p<0.05表明其鉴别度尚可,经专家咨询,将条目14在正式问卷中保留,并通过专家讨论法重新调整其语言表达。

2.3信度检验

因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所有条目并不是单方面测量患者依从,而是从4个方面全面评价依从,所以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则采用重测信度对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依据重测信度分析的标准,随机选取两所医院的调查对象的10%(即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测试,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为两周,按李克特计分法计算条目11、12、22、23、32、33、41、42及条目14、17、18、26、31、46的得分,并比较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两周后重测信度的总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为0.94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维度iCC为0.889~0.949(表2、3),与原问卷总iCC为0.956[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参照问卷信度分析的一般判断标准[5],表明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信度较好,提示该问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度可以接受。

2.4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有一个合适的项目样本,内容效度是由5人组成专家小组参与评定。专家小组均为女性,其中临床肾内科腹膜透析专家1名(主任医师),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专家1名(主任护师),专职腹膜透析护理专家3名(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对每个项目使用4点评分法(1=不相关;2=有点儿相关;3=相关;4=高度相关),要求专家们审查问卷的内容是否相关,语言应用是否恰当,依从性评价和评分系统是否全面[6],据专家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最终5名评审专家的结果显示各项目评分均均在3分以上,i-CVi为1.000,表示各项目与相应的维度的内容相关,各项目代表性好,这与Lynn[7]提供的内容效度判断标准一致。表面效度则从目标人群中随机抽查10例患者填写问卷,并对每个条目是否相关、合适,提供相应的书面反馈。这些患者评估每个条目是否能够准确反应他们的依从,研究者从患者角度修改问卷,修改后最终版本应用于这10例患者,均认为最终的版本适合评价他们的依从。

结构效度则是通过测验该问卷的实证效度证明的,按照原问卷的评价标准,根据问卷4个方面依从性中各方面的平均分(即条目14、17、18、26、31、46各自的平均分),实际得分低于或等于平均分的为不依从,高于平均分的为依从,从而将84例研究对象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使用manny-whitneyU检验分析两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讨论

3.1编译修订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的意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外就已进行了关于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方面的研究,而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近些年才被逐步重视起来。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目前公认的解释为患者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患者的行为(如服药、合理饮食、定期门诊、随访及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4],主要强调医患之间的互动关系。综述已往文献,不难发现依从性差在尿毒症期患者中普遍存在,然而具体影响患者依从的因素对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综述文献资料,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可分为社会经济因素、治疗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健康支持系统因素5类[8]。现有的资料已明确指出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9-10]、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11]、关于健康信念的理解认知[12]、自我效能[13]、心理状态[14-16]及家庭支持功能[17]都会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调查也显示,由于各研究在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案方面和判断依从与不依从的标准不同,得出的患者不依从率范围为13%~50%[18]。目前各研究关于评价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常用标准相对分散,只是仅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方案、更换透析液操作流程、出口处护理、门诊复查、水盐控制等一方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9],并且相对于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用生化指标血磷或白蛋白评价饮食不依从,两次透析期间体重的增加(interdialyticweightgain,iDwG)评价液体限制不依从,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评判标准不够客观量化,这与腹膜透析治疗本身脱离了医护人员的直接监督管理的独有特征有关。而衡量标准不明确,导致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可能被低估[20-21]。Kim等[2]护理学专家于2010年研发的尿毒症期患者依从性问卷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让患者自己评价其在治疗方案、服药、液体限制及饮食控制方面的依从程度,该问卷相对已有的研究能够更全面真实地评价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

3.2编译修订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的近似程度的一种度量,可以反映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能辨别调查者之间的差异。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为判别问卷,其目的是采用腹膜透析患者自评方法,区分腹膜透析患者是依从或不依从,检验判别问卷的使用价值则主要取决于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22]。而一个合适的判别问卷的信度则可用测定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评定,结构效度可用实测效度评定。表2~3结果显示问卷重测总iCC为0.945,与原问卷总iCC为0.956[1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经修订后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且是可信的问卷。

3.3编译修订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的效度分析

效度是用来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值”差异大小的,CVi是最常用的评估问卷内容的有效性[20]的方法之一,而本研究编译修订后的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测评的结果CVi是1.000,具有可靠的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而结构效度则是要经过实证效度予以证明,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十分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标准。表4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依从分析结果与美国学者Kim等[2]护理专家的原问卷研究结果一致,表示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能够明显鉴别研究对象的依从和不依从行为,同时也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的内容结构既涵盖了对腹膜透析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一般了解,又全面地调查了患者腹膜透析方案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液体限制依从性和饮食依从性,不但通过自我评价方式可以直接衡量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同时还能充分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Kuglerdeng等[1]的研究就指出,在评价透析患者饮食及液体限制依从性方面,参考实验室指标可能不及自我报告性调查工具敏感,因为血磷指标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患者对服用磷结合剂的依从性。另外尿功力学指数(Kt/V)可能受不同肾脏病医师管理透析充分性技能的影响[23]。因此在应用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时,腹膜透析患者不仅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对自身的依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同时医护人员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方便和利于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与讨论,基于心理测量学原理的中文版尿毒症期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问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信度和效度均好。该问卷不仅可以全面评估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方案、服用药物、液体限制及饮食控制方面的依从,还可以测评腹膜透析患者对于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从而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不依从行为的原因,并且患者自身在参与填写回答问卷的过程中也可反复学习,发现不足,自我警醒。另外自评性问卷相对于需抽血化验的生化评价指标来说在评价患者依从性方面具有更简单、省时、廉价、患者易接受、应用范围更广等优点。同时医护人员也可从问卷的调查结果中具体详细地了解到每例腹膜透析患者某方面依从性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为健全腹膜透析患者教育和管理奠定基础,而在临床实践中可结合该自评性问卷及患者复查时的生化指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全面评估管理腹膜透析患者,从而提高腹膜透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KuglerC,maedingi,RussellCL.non-adherenceinpatientsonchronichemodialysis: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study[J].Jnephrol,2011,24(3):366-375.

[2]KimY,evangelistaLS,phillipsLR,etal.theend-stagerenaldiseaseadherencequestionnaire(eSRD-aQ):testingthepsychometricpropertiesinpatientsreceivingin-centerhemodialysis[J].nephrolnursJ,2010,37(4):377-393.

[3]Yenm,LoL.examiningtest-retestreliability―anintra-classcorrelationapproach[J].nursingResearch,2002,51(1):59-62.

[4]杨美荣,杨美芹.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4):253-254.

[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94-265.

[6]politDF,BeckCt,owenSV.Focusonresearchmethods.istheCVianacceptableindicatorofcontentvalidity?appraisalandrecommendations[J].Researchinnursing&Health,2007,30:459-467.

[7]LynnmR.Determinationandquantificationofcontentvalidity[J].nursingResearch,1986,35(6):382-385.

[8]Sabatee.adherencetolong-termtherapies:evidenceforaction[m].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3.

[9]SadalamL,BruzosGa,pereiraeR,etal.patients'experiencesofperitonealdialysisathome:aphenomenologicalapproach[J].RevLatamenfermagem,2012,20(1):68-75.

[10]olivermJ,GargaX,BlakepG,etal.impactofcontraindications,barrierstoself-careandsupportonincidentperitonealdialysisutilization[J].nephrolDialtransplant,2010,25:2737-2744.

[11]tomaselloS,DhuparS,ShermanRa.phosphatebinders,K/DoQiguidelines,andcompliance:theunfortunatereality[J].Dialtransplant,2004,33:236-242.

[12]vanDijkS,Scharloom,Kapteinaa,etal.patients'representationsoftheirend-stagerenaldisease:relationwithmortality[J].nephrolDialtransplant,2009,24:3183-3185.

[13]eitelp,FriendR,GriffinKw,etal.Cognitivecontrolandconsistencyincompliance[J].psycholHealth,1998,13:953-973.

[14]YangJY,HuangJw,pengYS,etal.Qualityofsleepandpsychosocialfactorsforpatientsundergoingperitonealdialysis[J].peritonealDialysisinternational,2007,27:675-680.

[15]YuZL,YeohLY,SeowYY,etal.evaluationofadherenceanddepressionamongpatientsonperitonealdialysis[J].SingaporemedJ,2012,53(7):474-480.

[16]YeXQ,ChenwQ,LinJX,etal.effectofsocialsupportonpsychological-stress-inducedanxietyanddepressivesymptomsinpatientsreceivingperitonealdialysis[J].JournalofpsychosomaticResearch,2008,65:157-164.

[17]CicoliniG,palmae,SimonettaC,etal.influenceoffamilycarersonhaemodialyzedpatients’adherencetodietaryandfluidrestrictions:anobservationalstudy[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12,68(11):2410-2417.

[18]mcCarthya,ShabanR,BoysJ,etal.Compliance,normality,andthepatientonperitonealdialysis[J].nephrolnursJ,2010,37:243-50.

[19]李永丽,韩晓莹,赵菲,等.医院与居家护理互动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19-20.

[20]abrahaoSS,RicasJ,andradeDF,etal.Difficultiesexperiencedbychildren/adolescentswithchronickidneydiseaseandbytheirfamilies[J].JBrasnefrol,2010,32(1):16-20.

[21]ChandDH,BednarzD.Dailyremoteperitonealdialysismonitoring:anadjunttoenhancepatientcare[J].peritonealDialysisinternational,2008,28:533-537.

[22]phillipsmR,赵靖平.西方量表译本的评价和修订[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7,(3):137.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9

关键词:一系列问题;调查项目;备选答案;填写说明

调查问卷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主要用于政治选举,商业推销和经济预测等调查活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调查问卷在社会经济调查中被逐渐越来越多的运用,使调查问卷成为调查的重要工具。

一、调查问卷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一般由前言、主体内容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问卷前言通常放在开始部分,说明调查主题、目的、意义、调查主办单位及个人资料隐私保护等问题。大量的实践表明,不愿意参与调查问卷的被调查者从开始的几秒钟就表现出没兴趣,拒绝合作。因此,简明易懂、诚恳礼貌,能激发被调查者兴趣是对前言部分的基本要求。例如:您好,感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本次调查只需占用您两分钟时间。

问卷主体是调查所需收集的主要信息,包括各类问题及问题的回答方式。调查者可以通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计和问卷的答复对被调查者情况有较充分的了解,以便于作进一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问卷结束语通常放在问卷结尾,简短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达谢意,也可以再次征求被调查者关于问卷调查本身的看法和感受。

二、调查问卷设计的程序

调查问卷是一种印件,以问题形式系统记载调查内容的印件。调查的关键是设计问卷。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就需要将问题准确传达给被调查者并且被调查者乐于接受调查,这也是完美问卷必备的两个功能。要达到这两个功能,设计问卷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运用一定技巧。

1、确定调查所需信息

确定所需信息是问卷设计的前提,调查者在问卷设计之前必须弄清楚为达到研究目的和验证研究假设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然后决定频率分布、统计检验等用于分析使用这些信息的方法来收集资料,把握信息。

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要合理

(1)问题的形式与排列

调查问卷提问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只需要被调查者从已知的固定答案选项中选择自已认可的答案。

②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没有固定答案选项,被调查者可以自由无限制的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和解释问题。由于采取这种方式提问会得到各式各样的答案,不利于资料统计分析,因此在调查问卷中不宜过多。

问卷中问题的排列也会影响问卷回收率以及有效率,一般按下列规则排列:

①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稍后;

②封闭式问题放前面,开放式问题放后面。

③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可以将问题按时间顺序、类别顺序进行列框,由一般至特殊,循序渐进,逐步启发被调查者,使得被调查者一目了然,在填写时愉快地进行配合。

(2)问题的表达与措辞

①用词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措辞,例如问题“您居住的地方距离这里有十分钟路程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与交通工具有关,但表达不准确,究竟路程是步行十分钟还是乘车十分钟,不同人有不同理解,让被调查者无可适从。如改为这样问:“您居住的地方离这里有步行十分钟的路程吗?”或“您居住的地方离这里有步乘车十分钟的路程吗?”这样表达就很明确,不会有歧义产生。

②问卷要避免使用引导性语句。“某牌号的电脑质优价廉,您是否准备选购?”类似这样的问题具有引导性,被调查者会简单得出结论,其结论缺乏客观性,可信度低,不能反映被调查者对商品的真实态度和真正的购买意愿。

③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易于被调查者产生刺激并且很好合作。

④问卷不能出现涉及被调查者心理、习惯和个人生活隐私等不易于回答的问题。可列出档次区间或用间接的方法提问这类实在回避不了的问题。如调查学生费用开支情况,划分出不同的档次区间供其选择,效果会比较好。如果直接提问,不易得到准确结果。

(3)问题的数量与试测

问题数量也是一份调查问卷设计好坏的关键,问卷尽可能言简意赅,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长度要适宜,只要足以获得重要资料即可,太长的话会影响填答效果。

3、问卷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问卷调查是通过向被调查者询问问题来进行调查,设计人员必须透彻了解调查主题,保证询问的问题与调查主题密切关联。这就要求在问卷设计时,重点突出,避免可有可无的问题,才能做到既不遗漏一个问题使需要的信息资料残缺不全,也不浪费一个问题去取得不需要的信息资料。

(2)可接受性原则:问卷设计要易于被调查者认可,使问题适合潜在的应答者。由于被调查者是否参于调查有绝对的自由,调查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他们既可能乐于、正确回答问题;也可能采取对抗行为,拒绝回答。

(3)顺序性原则:在设计问卷时,要讲究问题排列顺序,符合人的思维模式,要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使问卷条理清楚,顺理成章,以提高回答的效果。

(4)简明性原则:调查内容要简明,时间要求简短,问题和整个问卷长度适宜,问卷设计的形式要求简单明了。

(5)匹配性原则:问卷所提问题都应事先考虑到能对问题结果做适当分类和解释,使所得资料便于作交叉分析。这样被调查者的回答才便于进行检查、数据处理和分析

即使是一份很成功的问卷,也须要经历时间考验,所以在问卷设计完成时,应该先进行小范围试测,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调查最终目的,得到准确的数据和分析。(作者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简明.金勇进.市场调查方法与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24

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调查问卷因子分析影响因素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mBa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中也已经尝试数年。不同学者对案例教学效果具有不同的认识。何志毅、孙梦(2005)通过对我国六所mBa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mBa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不太满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案例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学生准备及案例质量问题。胡志勇、邵国良(2003)认为,教师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差异、学生的主动性和其他诸如个人兴趣等个性特征的差异等都会导致案例教学效果的不同。已有文献表明,国内学界对本科案例教学效果研究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所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更强的说服力。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ikert量表分析方法研究本科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案例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案例教学理论分析

(一)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张家军、靳玉乐,2004)。具体而言,评价案例教学效果的优劣,需要考察学生在以下各方面的收获程度:理论联系实际,即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实务的感性认识;分析与判断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知识面的拓展。全面分析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则需要结合案例教学过程。

(二)案例教学基本程序和影响因素案例教学基本程序如下:(1)案例讨论前准备。案例讨论前准备环节包括挑选案例和师生了解、熟悉案例2个环节。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王秀芝,2006)。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当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史美兰,2005)以及一定的难度(李秉成、唐国平,2007)。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具有综合性,即涵盖了企业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这三者均能提升教学效果。在展开小组和班级案例分析与讨论之前。教师要在课前熟悉案例,了解其分析要点;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找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李相银、胡希,2004)。何志毅(2002)调查发现,学生基本素质、对案例的熟悉程度和课堂参与度是影响案例教学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学生,因为其卓越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案例教学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廖秋林,2003)。但高质量的学生若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分析案例资料和学习相关理论;或在课堂上漠视讨论,拒绝与其他同学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案例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此外,有调查显示,课程效果与学生兴趣有很大的关联性。(2)案例分析与讨论。这个环节涉及小组案例分析与讨论、班级公开发言与讨论,以及教师对这2个环节的组织和把握。何志毅、孙梦(2005)调查发现,教师案例教学水平是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成为一个很好的课堂组织者,解释清楚关键问题,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把学生脑中的想法“榨”出来,同时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达到原来所预想的目的(宋之帅等,2006)。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郭德红,2008)。在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下,很多学生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不适应案例教学方法。他们习惯等着教师给出答案,不愿意积极思考,不积极参加小组讨论,不习惯也不喜欢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贺三宝,2006)。这些都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3)案例讨论后的总结。这个环节主要涉及案例报告的攥写。它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案例分析思路,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从而保证了教学效果。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案例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其他因素(见表1)。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及测试问卷设计步骤如下:首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提出问卷初稿;然后,咨询专家意见,以及征询部分同学建议,反复进行修改。尽可能地保证问卷内容效度。为了便于量化分析,问卷题项主要采用1至5分的Likert量表。另有少量题项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评估。为了便于分析,对问卷问题分别编码为Q1.1、Q2.1、...、Q10.3。问题1.1用于调查案例教学效果,问题2.1至10.3用于调查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修完“财务案例”课程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98份,回收问卷133份。剔除信息不完整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22份。在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之前,本研究先对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使用SpSS16.0对问卷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1)效度测试。效度通常是指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反映了调查问卷设计者的意图能否让被调查者理解,即问卷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特性的程度。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是指问卷题项设置的适当性与代表性。一般通过收集相关的专家、学者及实务界人士对问卷的看法、建议及评价来保证。在本研究中,根据理论分析提出问卷初稿;然后,咨询专家意见和征询部分同学建议,对问卷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得到最终问卷。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在做结构效度分析前,本研究使用项目分析来对各题项的判别力进行测试。先求出各题项的“临界比率”(简称CR值),然后将未达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经过项目分析,Q2.3,即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被剔除。结构效度是指实际的测验分数能解释某一心理特质的程度。它要考察的是一个测试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和根据某一理论作出的预测相一致。目前检验结构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法。本研究中采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法,并按特征根值提取因子。同时剔除与两个以上的因子相关的问题。经过两次因子分析,剔除了Q3.1,即对该课程的兴趣,最终得到六个因子,代表性为63.42%(见附录3)。根据各因子所涵盖题项的内容(见表2),将六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学生素质”、“教师能力”、“案例质量”、“案例理解度(1)”、“案例理解度(2)”和“课程适应度”。(2)信度测试。信度是问卷可靠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能进一步检验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对于问卷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一般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信度系数越大,其内部一致性就越高,问卷就越可靠;反之则不可靠。本文采用的具体分析方法是“Cronbach”系数法。检验结果表明,因子一到六的Cronbach值分别为0.771、0.759、0.646、0.620、0.547和0.637,整个问卷的Cronbach值为0.847。考虑到因子五的信度不够,且包含的题项较少,为了使问卷的信度更高,考虑将因子五,即Q6.1(个人阅读案例对理解案例的帮助)和Q6.2(小组讨论案例对理解案例的帮助)剔除。剔除后,整个问卷的Cronbach值为0.849,表明问卷的信度颇佳。考虑到Q6.1和Q6.2的剔除对因子分析结果可能造成影响,再做一次因子分析。经过因子分析,得到五个因子(与表2剔除因子五后的因子相同;同时将因子四重命名为“案例理解度”,将因子六改为因子五),代表性为61.23%。可见,这两个题项的剔除对因子分析结果并未造成较大影响。

(二)研究假设经过问卷测试,得到五个因子,即“学生素质”、“教师能力”、“案例质量”、“案例理解度”、“课程适应度”。由第一部分的理论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1:学生的素质越好,教师能力越强,案例质量越高,学生对案例理解程度越深,学生对课程安排越适应,案例教学效果越佳

(三)模型建立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本研究构建如下线性模型:Gaini=?茁0+?茁1Factor1i+?茁2Factor2i+?茁3Factor3i+?茁4Factor4i+?茁5Factor5i+?着i

其中,Gaini为案例教学效果;Factor1i为“学生素质”;Factor2i为“教师能力”;Factor3i为“案例质量”;Factor4i为“案例理解度”;Factor5i为“课程适应度”。?茁1、?茁2、?茁3、?茁4和的符号及其显著性是本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内容。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3)和(表4)列示了案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案例教学整体效果较好。由(表3)可以知道,案例教学效果均值为3.81(5分为最优),这表明,案例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第二,案例教学五个因素的均值在3.8962到4.2398之间,其中最大的是“教师能力”(因子二),最小的是“案例质量”(因子三)。“教师能力”均值最高,可能是由于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案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从而对“教师能力”给予比较高的评价。“案例质量”均值最低表明,在各个影响因素中,学生对案例质量的满意度最低。可见,虽然经过国内学者的普遍倡议,“要构建高质量的案例”,案例质量已经提升(均值为3.8962),但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均值同样较低的“学生素质”中得分最低的三项依次是“对公开发言的兴趣”(Q5.2)、“独立思考能力”(Q2.2)、“自学能力”(Q2.1)。可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从教师那里直接“接受”答案,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为什么;同时,很少有学生愿意站出来发言。这与现实状况较为一致。第三,最适合的班级规模为30到40人,讨论小组规模为5到6人。(表4)显示人数太多不利于充分交流意见,人数太少不利于集思广益。要取得比较好的案例教学效果,应当将案例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30到40人。

(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采用参数检验以及非参数检验对案例教学效果与影响因素五个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表5)的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效果(Gain)与五个因子在0.01的水平上均显著相关,说明案例教学效果确实受这些因子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应该从这五方面总体着手。

(三)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之前,根据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Gain大于均值的,视为教学效果更好)将所有样本分为2组,进行了变量的分组检验。(表6)的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案例教学效果较差的组,案例教学效果较好组中,学生质量更高,教师能力更强,案例质量更好,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度更深,对案例课程的适应度越好,而且,这种差别是十分显著的。(表7)是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调整R2为0.468。F为22.251,表明模型整体显著。五个因子的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相符。“学生素质”、“教师能力”、“案例理解度”分别在0.01、0.1和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学生素质”越高,“教师能力”越好,“案例理解度”越深,案例教学效果越佳,假设H1得到部分验证。其中,“学生素质”对应的系数最大,其次为“案例理解度”和“教师能力”,表明这三个因子中,对案例教学效果造成最大影响的是“学生素质”。“案例质量”和“课程适应度”未达显著,说明,这两个因子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

(四)敏感性测试为了考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对六个因子采取了虚拟变量的刻画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因子得分高于均值,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将重新刻画后的变量代入模型检验,结果如(表7)后半部分所示。该结果与先前的结果保持一致。表明本研究的实证检验结果和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般认为,案例教学对象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案例教学更适合mBa教学,而不适合本科教学。但本研究结论表明,案例教学也适合本科教学。统计分析显示,“教师能力”和“案例理解度”对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素质”。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主要起着引导和控制的作用。真正决定着学生能否有所收获以及收获大小的是学生自己。因此,要提升案例教学效果就要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包含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公开发言的兴趣、对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对案例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可以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和教师能采取的最关键而可行的手段是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做到让每个学生多次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思考,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答得不管好坏与否,之后教师的讲解都会给他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促进了知识的掌握;由于学生明白日后还要公开发言,出于种种顾虑,他会在事前付出时间查找更多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锻炼了他的自学能力;同时,有了事前的准备,学生更加乐意也能更加顺利参与到讨论中,在小组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总之,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发言,在多数情况下,对学生而言,带来的将是良性循环。当学生的素质不知不觉中提高后,案例教学效果自然得以提升。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有待日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例如,问卷问题可能考虑不全面,许多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被忽略;问卷对象限于一个学校。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以增强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8期。

[2]胡志勇、邵国良:《影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其测定方法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4]李秉成、唐国平:《财务管理案例课程本科教学问题研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