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的英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12:26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1

关键词:香港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4-02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也在不断加强。多年来,大学英语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也在持续进行中;然而,这些改革的效果却不够理想。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高校将大学英语课时大量削减,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目标过于狭隘,基本围绕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设置,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于功利,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都围绕过级考试,失去了语言教学本身的乐趣,教师也出现了明显的职业倦怠。诸多问题都暗示着大陆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还需继续走下去。香港,一个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地区,大学英语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将对香港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对大陆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香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况

1、学分足,学时长。香港高校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高于内地学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香港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可以松懈,相反,在新的教学改革中,香港高校均加强了英语教学。香港大学改革前要求学生修6个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而改革之后则要求本科生必须修满12个英语的学分,香港中文大学对大学英语的学分要求是9个学分,大学英语课程被设定为必修的核心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则规定大学英语的学分为12个,要求在4年内完成,香港理工大学则要求学生必须修满6个学分的基础英语课程以及8个学分的专门用途英语。

2、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eSp)有机结合。香港各所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虽然各有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结合。尽管香港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了基础英语教育,但在大学阶段,基础英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香港高校都在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全面的英语能力,为之后专业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学年开始,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包括与学生学术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与职场有关的应用英语,比如:如何写英文邮件、如何写英文的会议纪要、如何参加商务活动、如何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等。例如:香港大学第一学年安排6个学分的基础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第二学年则同样安排6个学分的专门用途英语,并为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eSp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实现语言的应用性。香港中文大学则在第一学年安排4学分的基础英语课程,并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了3个和2个学分的eSp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则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修满6个学分的基础英语,在第二学年修满6个学分的eSp课程。香港理工大学则安排6个学分的基础英语课程和8个学分的eSp课程。从几所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难看出,他们将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并举,在第一学年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技能,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加强学生学术专业英语和职场英语的教学。基础英语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门用途英语让学生将英语和自己的专业及未来的职业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

3、丰富多样的英语课程。香港高校的英语课程丰富多样,并不只拘泥于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是更注重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例如,香港城市大学除了为学生安排口语和写作等必修的基础英语外,还为学生提供了8门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其中的三门。这些选修课包括语法、学术写作、语音、辩论技巧、实验报告写作、实事、自主学习、演讲及展示技巧。同样,香港理工大学也为学生安排了55门不同的英语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包括职业、学术专业、交际能力、商务参会、学术会议等多个方面,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面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香港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除了采用最为基本的面授之外,还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例如:香港理工大学英语教学中心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达100多门的英语在线学习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供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中,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无限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对内地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保证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和课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学依旧重要,即使内地大多地区英语教学已经从小学开始进行,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对英语运用自如的人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用英语交流,无法看懂英文的报刊杂志,更不用说完全理解国外的学术文章和用英语交流学术思想;由此可见,我国内地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不能减弱,反而需要增强。目前,在内地的高校里,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和学分大有削减之势。很多学校将大学英语课程从16-20个学分削减至10-12个学分,更有甚者,将学时削减至4-6个学分,尤其在一些重点高校,学生入学英语水平较高,学校便大量削减大学英语课程学时,从而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在大学期间提升缓慢甚至倒退,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从香港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即便新生入学英语水平非常高,也需要提供充足的英语课程,以便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我国内地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保证课程的学分和学时,为学生成为全球化的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现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大陆地区的大学英语教育多年来依旧局限于基础英语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这与中学时期的英语教学一脉相承。随着目前中学阶段英语教学内容难度的不断加大,大学英语的教学变得非常尴尬。基础稍好的同学,中学阶段的英语水平就足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的甚至能达到六级水平。那么,大学英语如果还一味进行基础英语教育,就只能与中学的内容重复,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学习的英语在日后工作中用不上。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提供与学生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英语课程,即专门用途英语。香港高校英语课程的共同点就是均开设了eSp课程,而且很多学校提供的eSp课程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基础英语的教育也并未松懈。香港高校均开设一定学时的基础英语,一般为时1学年,旨在加强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为日后开设的eSp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内地地区的高校可以借鉴这种课程的模式,实现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

3、丰富英语课程的内容。内地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内容单一,基本围绕语言基本技能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分专业、不分难度、不分群体,完全统一化。然而,学生由于英语的基础不同,专业各异,对未来职业的期许也有所不同,因此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之一。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就需要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英语课程。例如:准备与各个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英语交际、语音、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商务英语等课程。

4、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内地地区的大学英语课程仍然以面授为主,这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也随着今年来网络课程的盛行,内地地区的许多高校也建设了不少网络学习平台。但是,总体说来,使用率较低,教学效果差。这种现状主要源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内容依旧沿用面授的内容,让学生感到重复。香港高校的网络课程则丰富多样,而非仅仅作为面授课程的延续,这让学生感到网络课程富有新意,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效果自然较好。因此,内地地区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与学生的学术专业相结合并兼顾职业需求,并且添加一些语言技能的补充训练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弥补课堂讲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受限的缺陷。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职责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而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做人、健体、生活、审美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思想教育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进课堂的前提下,作为知识性、思想性并有的基础外语学科,其教学的首要原则应是“外语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始终坚持有机的渗透并积极地进行思想教育,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意义。www.133229.com

我校英语教学采用山东省高职高专统编通用英语教材《新时代大学英语》,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取材于我们的生活,甚至是人类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兼具的特点。作为英语教师应活用、巧用教材,努力挖掘其中丰富的德育资源,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激发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我校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村,他们认为自己既没钱出国,也不会遇见老外,学英语没什么用。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学生从小学就不认真学习英语,课堂上酣然大睡,对学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利用教材对学生适时教育,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了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要想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教师除了认真教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还要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及模式,让学生始终感觉到有一种新鲜感,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组织书写、朗诵、阅读、征文、口语和唱英文歌曲等比赛,使学生尽可能地多使用英语,在应用中尝到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培养。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动力,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点,是教与学的纽带,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并且会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

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众所周知,英国的绅士化教育是举世有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起道德表率作用。教师应在点滴上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课堂用语,与学生平等对话,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第八单元money中谈到李嘉诚与一枚硬币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到李嘉诚的金钱观“ithinkmoneyshouldbeused,notwasted.”“钱是用来花的,而不是被浪费的。”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再不会有学生不屑于去捡躺在地上的小硬币了,金钱不该被浪费。教材里还提到许多与金钱有关的格言“ahigh-mindedmanaccumulateswealthbyfairmeans.”“君子爱财取之有道。”“wealthisnothingwithouthealth.”“失去健康,钱再多也没有用。”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就教师而言,课内渗透要多方位:(1)灵活掌握教材内容;(2)通过启发来领会内涵;(3)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教育;(4)适当延伸、深化主题。在英语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名言警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这套教材,时时刻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又要充分挖掘更深的内涵,真正寓德于教,教书育人。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实现创新。”英语教师不仅让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在想象创作中开启思维,训练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校学生虽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但大多也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以自己为中心”,到了学校也“惟我独尊”,遇到困难就退缩,遭遇挫折就气馁,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弥补这一缺失,利用教材中名人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总之,英语教材中到处都有德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有机渗透,潜移默化,达到教书与育人双赢的教育目的。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3

论文摘要: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是文化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笔者首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而阐述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及文化教育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学好文化,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教材内容有缺陷。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

2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考试指挥起误导。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在考试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教学环节有偏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可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仅注重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2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语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为特点的课程,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借助于文化知识传授,帮助学生探索英语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站在文化高度,挖掘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通过课文中所涉及和反映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情等等的分析,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其文化内涵,把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4

关键词:以内容为依托式教育;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学术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公布,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实施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在这种环境下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方向是当前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在上个阶段的英语教育改革工作完成之后,学术界的专家普遍认为,下个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应该是将课本上的东西实质化,即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理念的产生,在对该理念进行学术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此两种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几点本人的思考。

一、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理念的含义

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理念摆脱了传统教育中以语言大纲或其他形式的大纲组织为教学中心骨的教学形式,而采用以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者信息教学组织理念为主要准则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而其所为的“内容”实质上指的是通过语言沟通和交际来实现英语学习,而语言技能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附带或者自然形成的结果。

以内容为依托式教学理念最早根源于加拿大上个世纪60年代在幼儿园、小学乃至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应用的语言教育观念。在实践了近20年的光阴之后,相关学术学家发现,这种教学理念的产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并摆脱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自此之后,这种教学方式纷纷被应用到了北美、欧洲乃至亚洲各个国家,并逐渐演变成当下的依托式教育教学理念。

二、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争论的根源

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争论的根本其实说白了就是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属于人文性还是工具性的认识。

通R教育,就是通过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了解和运通来满足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要求,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学术英语教育更加侧重的是学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沟通,和通识教育不同的是,学术教育摆脱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采用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学术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使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能够表现出预期的学习效果。

对于以上两种教学理念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究竟是人文性教育理念好还是工具性教育理念更能得人心,其实各有各的说法。比如,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蔡基刚曾经说过,“在我国目前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阶段性比较明显,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但是,各个学习阶段的英语教学却是更加侧重于素质教育的功能性,而其工具性作用却很少被提及”。针对我国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研究不足的问题,他保持怀疑的态度,“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我素质修养吗?”在面对该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蔡基刚教授还引用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胡壮麟的观点,他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研究对象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比较了解,对于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有着自己的见解,而英语学习只是他们在学习本科专业知识之外的一门次要的课程,仅仅是一门工具。再次看来,那些认为大学英语依托式教学理念应该以人文性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学者和专家却再次碰了壁。

在笔者看来,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对比较开放的学科,不应该拘泥于课本,但是也不能脱离课本太远,语言一旦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承载着信息,思想或者感情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体现大学英语人文性的学习理念,但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是一种沟通用的工具,是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工作和学习难度的工具。

三、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争论的解决

在对我国当前大学英语依托式教学理念的探讨和争论中,很多学者和专家已经形成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共识,尽管依托式英语教学理念到底是采用通识教育观点还是学术英语教育观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当前现状。

笔者认为,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第二语言,在对外交流和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性作用,而大学英语的学习是大多数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最终阶段,在这个阶段内,相关教育系统和教学方式都应该以人为本,随着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英语教学的目的却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提高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生们心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们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和认知能力,只不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一个是牢牢把控住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知识,通过将知识在课堂上传播的形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们英语成绩的目的;另一个是将英语学习的过程应用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学生们日常的交流和沟通,在实践中增强学生们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从意义上来看,两种方式的目的是相同的,只不过路径不一样而已,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拘泥于规则,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通过合适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是依托式英语教学理念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大学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要本着以学生们对英语的认知能力和实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充分将通识教育和学术英语教育的教学理念相互结合,为大学英语的教学一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光孝.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通识教育抑或学术英语教育[J].山东外语教学,2011-04-15.

[2]谢斯.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体育院校英语D业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13-05-01.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现状;应用思考

英语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国际语言,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改革和创新,其中所遇到的问题是难免的,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而我们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大学培养人才的英语综合水平,使其在社会就业中有更多的优势。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很多的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为社会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培养适应国际交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英语听、说、写、译能力,能够将英语知识熟练的应用到专业当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师生需要认识到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的学习不是为了成绩,也不是为了考四、六级,而是为了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应用它,用这种交流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以便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别人的用意。实现人与人的交流、合作。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先转变英语学习的价值观,才能明白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英语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这类人才对国际交往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能满足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也使个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机遇。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现代化教育技术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受很多因素影响,当前的教育现状很是复杂。首先,学生英语基础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英语基础好的同学英语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比较好。教学中,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是英语应用的技巧。另一方面,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听说能力更是跟不上,这部分学生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顺利地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在英语学习方法上,他们也以背、记、做为主。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这一种机械的学习方法并不能确保学生顺利的通过英语考试,而且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其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少,不论是教还是学,都沿用传统的习惯,教的效率差,学的效果差。导致老师教的费心、用心,学生学的的伤心、烦心。这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缺少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掌握不清楚,参与英语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差,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再次,学生对于英语交际的方式、方法、习惯等了解甚少,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单词、句型等,忽略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基本用途,这就导致了我们常说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覆盖率较大。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当前英语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英语学习观,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特点、习惯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注重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能积极的将现代化元素融入教学当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现代化教育技术分析

现代化化教育包括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理论、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方法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方法的配合应用。当前,现代化教育技术主要分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种形式,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早,但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更新始终跟不上,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虽然晚一些,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很普遍。当前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模式还不成熟,其有效应用的方法、方式还在探索之中。这两种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都表现出有利的一方面,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应用效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如此,现代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总结和反思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现代技术的应用,探索和研究现代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新方法,新思路,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积极意义,促进了英语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应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在各种交际场合、交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的优势,为自己的事业平添助力。同时,有利于学生终身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觉悟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愿,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创业和成功,他们的成功也将是学校的骄傲,社会的财富。

3.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利与弊

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的利弊同存,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实践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要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到这一点,任何创新、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实践、改变、完善,再实践、再改变、再完善,在不断的循环中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适当的方法,而即使最适当的方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改变、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的被淘汰。因此,大学英语的改革需要用动态的目光去审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应该坚持动态的、发展的理念。当前,现代化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有利的方面还是较多的,因此,我们选择使用和推广。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学生提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在合作学习、互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和知识的应用,这就是现代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第二,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的辅助教学手段,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还使传统的教育优势得以保留。例如,微课教学中,老师将教学内容提前录制成视频,依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但教学中,学生的学比较自由、自主,教学打破了常规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反复的听老师的“课”,结合自身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适当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这样不仅能突出学习的个性化,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果。第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使大学英语教学的手段、方法不断的创新,使学生对于英语应用的具体环境、英语应用的习惯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其英语应用水平自然也会提高。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原英语应用的具体情景,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准确的把握英语应用的技巧和特点,也使大学英语教学更能紧密地切合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第四,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和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交流,而且可以在课堂以外交流,拓展了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学生可以及时的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使学生能够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和钻研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此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非常的丰富,有文字类型的、视频类型的等,这些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积极意义。此外,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一个老师对一群学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都是一对一的教、学,甚至是一个学生对多个老师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听讲”,还可以反复地听,这对巩固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和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都非常的有效。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利方面是很多的,其应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和学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弊端,只有全面的、充分的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利和弊,才能更好的对其加以利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综合效益。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等都深受学生喜爱,调查表明大学生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团队,相关的技术一但开发出来,他们是最先学会使用技巧的一群人。同时,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学生往往会以学习为借口,实则进行聊天、游戏等活动,这不仅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容易使学生沉迷其中,耽误学业。例如,在一次老师与学生交谈中,学生表示,自己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时真正能学习知识的时间只有十来分钟,其余时间都是在聊天、玩游戏,有时甚至因为玩游戏忘了时间、忘了休息。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有些老师和学生过于依赖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忽略了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再次,现代化教育技术虽然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每一个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创造者,这样就导致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泛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难对这些资源进行正确的、有效的筛选和利用。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要把握其分寸才能发挥其优势。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1.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教学改革,首先要创新思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能过分依赖,也不能过于排斥,要了解其优势,研究其劣势,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将其效益发挥到最大。例如,翻转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任务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提前将学习资料的大概范围筛选出来,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资源查询、筛选的技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要以学生为根本,不管是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还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都要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要正确认识人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认识到老师、学生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地位的改变,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些,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第三,要因材施教,不能拘于形式,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有效的学习英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有更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坚持合理科学的应用原则。一些老师为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优势”,几乎整堂课都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成了看客。课堂外,引导学生使用QQ、微信等教学工具,但又不注重英语学习方式、方法的具体化,使学生形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方式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下的互动,也不利于学生教学参与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缺少交流沟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完全停留在“固步自封”阶段,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况且,英语既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的重点在于应用。那么英语教学自然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相互交流的模式,这种对现代化技术过分依赖的教学显然不合理,不科学。其次,现代化技术应用,应坚持有效引导的原则。任何教学方法,技术的应用都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论这种技术如何的先进,如何的有用,都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所以,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学习能力,引导其有效的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知识应用。再次,现代化技术应用应坚持互动原则。计算机网络科技的发展,为师生创建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有效的利用这一平台,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通过交流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能适应国际交往要求的合格人才。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虽然学生很了解计算机网络,但是对于微课、课件等学习资源的应用,不一定很熟悉,很了解。在教学中,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新型的学习工具,避免学生沉迷网络的同时要引导其有效地使用网络技术,达到英语教学改革目的。例如,英语教学前给学生情况分层给学生推荐微课,安排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有效的筛选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其次,计算机网络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例如计算机的软件开发,通过软件可以进行英语实践教学,真实的模拟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体会英语语言使用的语境、习惯等等,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目的。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虚拟技术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其在教学中能发挥的优势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应用,更多的是研究和探索。再次,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现代技术要重视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库可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确保数据资源的真实可靠,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7JGZ125)“网络自主学习背景下以智慧测试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整体式教学研究与实践”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沈兆文.现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师多模态教学调查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4,(01).

[2]何芳.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03).

[3]赵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大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5).

[4]贾.现代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6

【关键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1-02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是基于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而提出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在1945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它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熏陶,凸现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大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导学生将来生计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而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补足大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谱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主发展的现代“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外语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启示

1.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内容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修改指定符合本校实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这正是体现了通识教育观的人性化特征。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应着力提升学生的通识观点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系统地融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使之变成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因此,要设置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英语课程。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开设各种有深度、广度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和选修课,满足学生发展对英语的需求。投入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交际等多方面的具体实践情景结合起来,如:涉及跨文化方面的课程(英美概况、美国文化等)、实用性的课程(商务英语、四六级备考等)、文学方面的课程(美国文学选读、英诗欣赏等)。让学生通过英语通识教育掌握具有实践意义的英语听说写能力,同时拓展其交际和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这些课程内容可以把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2.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互动与合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首先,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讲解者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对话、采访、短剧表演、作文互评等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悟英语语言文化,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心智发展,从而使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其次,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创新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配备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网络课程的习惯,不断满足学生通识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均衡发展。

3.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是旨在挖掘、发展学生潜力和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学生主体性、注重过程性、开放发展性等特点,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和课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形式主要包括一个单元、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方面的评价。此外,还应丰富评价标准,综合考查学生的创新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结语

通识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实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转向通识教育的实践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具体教学安排情况,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教学目标,以科学的通识教育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切实做好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周莹.实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J].江苏高教,2008(5).

[2]孙盛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识教育的开展[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2).

[3]庞国斌.吴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18.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教育反思

1.前言

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21世纪所需的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多样的,但这些人才必须满足“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共性要求。显然,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教育把求真、求善、求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传授教人求真的高深专业知识之中,又教人如何做人,辨物明志,标新立异,陶冶情操,求善求美,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人文追求的人文精神和专业气质(刘永琴,2001)。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充分说明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视。

2.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即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热爱自然、社会、人类、历史,道德高尚、意志坚强的人。

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对当代大学生都同等重要,科技素质是一种求真的品质,它解决的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想要告诉人们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其解决所有问题的思路是“是”或“非”的一种事实判断;而人文素质追求的是一种善的品质,它主要解决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想要告诉人们的则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更多的是关注“对”或“错”的价值判断。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对于科技人才来说,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洞察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的宽容精神,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加强人文教育,则是促使学生从科学理性高度超越困扰,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达到这种发展境界的必需方式和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工作,都应当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相应的文化素养,并且与此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明确的社会责任感。

3.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一词,最先出自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用于非专业英语教材名称的“Collegeenglish”,是指为非外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原称公共英语。1986年11月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之后,公共英语也被相应地改称为大学英语。后来“大学英语”渐渐地被人们认为是与“专业英语”相对应的非外语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大学英语与中小学英语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大学英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是针对非外语专业本科生而进行的以对话、交流、理解与合作为基础,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载体,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流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的师生之间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特殊交往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网络与非网络第二课堂教学为延伸,体现师生之间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相遇和文化对接。通过这种交往活动,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态度、观念,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基于跨文化理解力、沟通力和批判力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就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而言,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等,其目标是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最终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教学大纲规定了要求掌握的4200个单词和进一步要求掌握的单词。为了检验学生对大纲规定的英语单词、语法等掌握的程度,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还设计和举办了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与四、六级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口语、英语人文性等知识的传授。这样的结果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参与意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熏陶更是无从谈起。此外,从教育者角度看,施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高过关率”、“高就业率”;从受教育者角度看,接受教育,就是通过四、六考试以获取好工作的敲门砖。由此,大学英语教学成了大学生改变自身处境、提升个人价值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也就只注重学生实用生存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无视学生人格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养成的价值观的追求。显然,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4.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之契合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学生要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换言之,基于培养人文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旨在使大学生获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从而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人。《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两者都提到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体现了人文精神,有它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制度、文学、艺术、音乐及生活方式的学习,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学习。通过它,不仅能学会语言本身,而且能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陶冶我们的人文精神,提升人生的境界。

5.结语

总之,应把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努力把教育的意识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们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良好的外语教学有助于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朱小菱,2000),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还必须通过教学的手段来关照他们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发展。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应当有助于学生养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获得全面的工作能力,从而成为他们生命的扩展、丰富和提升过程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刘永琴.人文素质教育观是一种深刻的人才观[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6-138.

[4]罗会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7(5):72.

[5]唐冬梅.大学英语教学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8(11):78-81.

[6]杨连生.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49-52.

[7]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要求,代表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业教育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mylesmace在上世纪40年代第一次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有200名左右mBa学生上了这门课程,该课程在世界大学教育阶段被誉为第一门创新创业课程。在此之后,在美国的高校与社会组织里出现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比赛的热潮。在我国,创业教育于1998年正式兴起,国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对考评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此后,从国务院至各级高等院校以及社会组织机构对创业进行了研讨。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发展中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面对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的一门公共课程“大学英语”,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该课程并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毕业生是当前亟待探讨的一个课题。

二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就业课程,高校相关部门与教师有相应的教学计划,给予了相应的指导,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与实习,邀请相关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或双选会,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提高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这些都是高校统筹性的就业与创业安排,无法满足社会上用人单位形式多样、发展变化的用人需求,也无法满足毕业生自身的需求。尽管如此,高校里存在着一个老生常谈的现象,即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英语能力不强,英语能力好的学生专业知识不够好,以及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其实际运用能力无法适应现实岗位的需求。

三.创业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创业”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领域,首次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而后逐渐传入中国。中国教育学家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沈培芳,2008)。创业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业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宏观与相对微观的指导性的教育,大学生在经商前受到的教育;二是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事业心、探险精神等良好品质。除此之外,本文作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多学科相互融合的高层次素质教育,还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与独立人格的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

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在大学一年级与二年级开设,这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样一来也就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与创业观的平台。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讲授本课程的知识以外,还可以将创业教育内容带入其中,科学利用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念、教授相关创业技能并激发他/她们的创业精神,让学生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完全可以培养出创业型的复合人才的。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

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层面的培养,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力度相对欠缺。因此,高等院校必须积极主动探索培养创业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让大学生受到创业教育,为将来成为创业型复合人才打下基础。

1.重建教学模式

重建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目标是大学英语课程应朝着实用性、大众化、专业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一、加强校企合作以建立稳定的创业教学实习基地。让在校大学生定期到创业教学实习基地参加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创业教学实习基地得到应用。“在创业教育的浪潮中,英语教学更要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渗透创业教育的意识”(宁晓静,2014)。对英语教学而言,翻译公司、外语培训机构等可以纳入创业教学实习基地的范畴。第二、基于地方经济基础之上,加强大学生的创业体验。地方高校有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与此同时,地方经济可以为地方高校提供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两者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创业体验,大学生可以体验到创业的快乐与辛苦,学到创业知识,也能增强创业信心。此外,还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以此增加大学生的创业体验。第三、鼓励大学生微创业。高校对此应加强职业指导,教授创业基本知识,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为大学生微创业创造机会。

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主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师生积极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各种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课堂教授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灵活创新讲授相关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

2.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

“创业意识和观念指的是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主动性和兴趣,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孟雯,2015)。大学英语这门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之外,还要视情况导入文化因素。对于培养创业型大学生而言,创业文化是摆在首位的。创业文化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最明显的。创业文化源于美国,发展于美国,对于成功的美国创业案例,中国的大学生能列举的创业家或创业产品太多了。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这些成功的创业家或创业产品应该把它们作为学习美国创业文化、树立创业观念的一种很重要素材。

3.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里是一种开创新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与品质等等。创业精神着重于一种创新创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贯穿于该过程的始终。创业精神是成功人士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大学生有想创业的冲动与热情,有想当“老板”的冲动,要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勤俭朴素、百折不挠与团队合作的精神。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英语”授课时间也较长,贯穿于大学一年级与二年级。科学利用该课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对培养出复合型创业人才至关重要。

4.教授相关创新创业技能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必然要培养他/她们的创业技能,创业技能应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创业技能包括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至客户谈判与服务等方面的技能,涵盖了一个工厂或公司的成立、决策部门的成立、工厂或公司相关部门的组成、管理制度的设立、财务制度的制定、市场开拓及公司文化的营造等等方面。这些工作表面上似乎与“大学英语”无关,实则紧密相关。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基础年级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除了要培养大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译、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还要培养大学生搜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其它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一个成功创业者所必备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单元课程中,可积极运用分组教学法,以商务谈判、Bp辩论、英语营销竞赛、创业比赛活动等形式,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基础上,多角度融入创业教育。

5.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大学英语”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属于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同专业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法学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而运动人体专业学生则相对更差。基于此,一方面要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评方法上做出改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应增加一些专业英语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诸如给法学专业学生介绍法律文书的阅读与写作及英语信函的写作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而有趣,学以致用。

五.结语

作为创业教育大学英语教师,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跳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法,把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激发其创业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授相关创新创业技能并分层指导,提高学习效果以培养专业知识过硬、英语运用能力出色、拥有基本创业知识、基本技能与强烈创业欲望并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创业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培芳.中英两国创业教育政策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7):100-103.

[2]宁晓静.创业教育背景下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8):49.

[3]孟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创业教育渗透[J].读与写杂志,2015(9):16.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9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学;二语习得

我国自从入世以来就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英语热”,全国各地都对英语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学的人数虽多,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虽然英语在本科教育中是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开展,但人们普遍反映高校的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不高。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公共课,大学英语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学生出勤率不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高。下面就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教师教学注重知识语法、词汇的教授,采用的大多是讲授法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大学英语教师短缺,而学生的人数较多,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成本,现在大部分高校英语课一般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严重的师生比例不平衡造成的教学质量下降也是肯定的。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偏差。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语法、词汇的教授,学生是永远学不好英语的。美国的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瑞姆主张:“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利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用来交际交流的,它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文化才是交流的内容。

第二,学校很少创造一种很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学生在课程之外感受不到英语的应用之处。

第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他们仍把英语的学习方法认为是扩大单词量和大搞题海战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长时间的努力而成绩得不到提高,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问题的改善

1.从教师方面来说

(1)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布卢姆的评价方法有三种,即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这三种评定方法分别在教学前、教学进行时、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现在我们多数用的是总结性评定或形成性评定与总结性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对于语言这样的学科,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形成性评定的作用,如重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多运用形成性评定还能够激励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气氛。对此,教师就要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配音比赛、辩论赛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正确运用强化的作用,多多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学生有突破的时候,教师若能适当地给出表扬,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更加主动地学习。

(2)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指导,促使其继续努力学习,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韦纳指出,若人们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时,人们将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教师从而容易导致放弃。所以,在每当一个小阶段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这些因素的归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他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及努力程度。

(3)适当引入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其文化的了解。我国学生受到母语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词语的记忆和句子的理解,却很少“自上而下”先从篇章入手,分析段落的结构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因此,英语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

(4)巧妙运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最自由的情境中学习。其次,可以灵活运用“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赞科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情感教学在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2.从学生方面来说

(1)正确运用学习策略,有效巩固学习效果。学生找到自身的学习效率最高点,灵活调节自己的情感和精神状态,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另外,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运用也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2)端正学习动机,增加认知内驱力。学生学习的动机可能有很多,如自己对知识的需求(认知内驱力),想得到家长教师的表扬(附属内驱力),对于学习所带来的金钱、地位、自尊心等东西的意愿(自我提高内驱力)等。在众多的学习动机中,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即认知内驱力所带来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它是来自学生本身最真实的动机,所以对于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也是最大的,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地向前。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多与人沟通,多多参与英语练习活动,增加成功经历,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直接经验和替代经验,即从亲身体验和别人的话语中感受到的成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只有学生具有学习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理解和吸收知识。

大学教育的英语篇10

相关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的任何认知活动都是依靠情感来支配的,也就是说情感就是构成人活动的主要动机,而情感的具体表现有两种可能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其中的积极性情感对身体潜能发挥和激发学习兴趣是起着拖动作用的,相反,否定消极的情感是可以抑制和控制人的机体潜能发挥的,降低人的学习效率,一直以来,英语专业学科和其他学生不同,是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的,并且英语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门相对陌生的学科,假如是没有构建很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记忆是机械形式的,并不会有想要弄懂和掌握的思想的,假如老师投入情感,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促使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心意相通,和学生一起实践和生活,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老师和学生同在。

1情感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就直接决定情感教育渗透的作用。众所周知,当新生在步入大学之后,最先接触的大学英语教材和中学时候相比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化在于文章的篇幅加长、涉及到的方面更广、课时改变,和中学、高中时期的教材相比不再生动了,但实际上事实确实是如此,大学英语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里面的内容涉猎到政治、经济、最新研究发现等多方面,课时大量的缩减,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需要学生自学,老师不可能会随时辅导和监督,这些种种情况的改变,都会促使学生出现厌恶、懒惰的情绪。

教学渗透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关键手段。有相关专业人士对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大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结果显示,学习的最终成绩与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而情感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智力发展和认识的整个过程,所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目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情感因素的注入。

2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首先就要建立起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我们作为老师,必须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要树立好正确的学生观,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不单单只有师生关系,还可以变成益友,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往互动,理解学生知识的结构和智力水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和考虑问题,当学生在犯错误情况下,要态度和蔼、态度平和,给予言语上的激励,说相信下次不会再犯,或者可能怎样做会更好,学生就会充分的感受到老师没有则责怪,而是安慰,学生在心里就会喜欢上老师,最终对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内容感兴趣。

设置既有挑战性又能展示自我的学习任务。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语言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又加上大学不可能像中学那样经常进行学业检查,所以学生不能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展,容易产生无聊和倦怠。所以我们就需要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既保证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又检查了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自己一个自检和展示的机会。我常用的方法是课前十分钟的presentation,内容形式不限,一次两人,每人5分钟。结束后,要求全班评议。

这样的任务相当具有挑战性。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所以他们就会使出全身的解数,做到形式尽可能新颖别致,内容尽可能避免重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找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觉得会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使用了,从情感上来讲,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会越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