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20:34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1

我院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发现,此类案件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案件偏少,案值偏大。三年来,朝阳法院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125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极小,仅占1.39%,此类案件属于少发案件。但从案值上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案数额不断上涨,案值在50万元至200万元区间的案件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案值最高的近800万元。

二是共同犯罪案件较多。在审结的125件案件中判处被告人226人,共同犯罪案件所占比例较大,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最多为8人。各共同犯罪人分工配合、密切合作,涉案金额巨大,不仅给权利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是涉案产品、侵犯罪名相对集中。涉案产品主要集中在烟酒、名牌箱包、高尔夫用品、盗版光盘等消费用品上,占到全部涉案产品的90%以上。涉案罪名集中在侵犯著作权、商标类犯罪。在审结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侵犯著作权和商标类犯罪占到了70%以上。

四是犯罪手段复杂,多属智能型犯罪。此类案件中涉案产品技术含量高,少数假冒产品的质量、外观与真品高度接近。犯罪隐蔽性强,多采用单线联系,频繁变换手机和窝点,很难抓到主犯。案值难以彻底查清,犯罪人使用假名、做假账或者不做账的情况普遍。

五是连续性犯罪和跨地区犯罪现象较突出。近1/3的被告人曾因侵权或者卖假货受过行政处罚或者承担过民事责任。有的被告人既销售侵权产品,又贩卖假标识,一人构成数罪。为逃避打击,犯罪人往往选择在不同地区组织生产、组装成品和销售。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如下普遍性问题:

一是缺乏定罪量刑的具体量化标准。在定罪标准上,假冒注册商标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和假冒专利罪是“情节严重”,侵犯著作权罪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侵犯商业秘密罪是“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等,定罪量刑标准均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已有的定罪量刑的金额标准有待规范。涉案金额的大小是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最主要的定罪量刑标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比一般财产犯罪的金额标准要高,不利于有效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在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量刑的金额标准上,刑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存在“非法经营额”、“销售金额”、“违法所得额”和“直接经济损失”四个概念。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具体如何界定,有待规范。

三是侵犯知识产权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非法经营罪存在竞合。司法实践中,大量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实际上是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非法经营罪来定罪处罚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法条竞合的问题。所以,仅按照侵犯知识产权罪名进行司法统计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实际状况,不利于准确掌握工作动态,反映司法实践。

四是侵犯知识产权罪与非罪的界限较难把握。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首先是一种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侵权情节达到一定程度应受到行政处罚,达到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与一般知识产权行政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往往出现一种竞合,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判定罪与非罪的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朝阳法院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及时宣传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案说法,警示他人。深入企事业单位,宣传法律法规,健全管理体制,完善防范机制,提高企事业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法律体系。针对刑事立法上笼统简单的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认识不一的现状。对犯罪客观要件的具体量刑标准和情节、知识产权法律词语的界定等进行司法解释,使之明确具体,易于实践操作,以弥补立法过于原则的不足。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2

会上,高丝化妆品有限公司金健民主任做了“利用互联网化妆品知识产权调研及立法建议”的专题报告,报告对当前互联网化妆品知识产权现状作了介绍与分析,指出,根据2008年5月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协会公告的结果,网上销售的化妆品中假冒假劣商品占90%以上,各种假冒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以地摊价在网上毫无顾忌地公然叫卖,成为各大交易网站的一大风景。每年我国平均假冒伪劣产品的产值有1300亿元之巨,长期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收到关于假劣化妆品的投诉排名第三,我国目前并没有制定专门针对网络化妆品交易乃至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互联网上侵权商品的猖獗态势,使传统的商标法法律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周络知识产权立法状况远远落后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司法实践,网络立法迫在眉睫。

商务部国际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韩家平主任作了化妆品行业开展信用评价专题报告。

中华商标协会郭修申主任作了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报告;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王秉茹法律顾问作了“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调查报告;

健康863网首席运营官筱丹女士做了题为“加强互联网建设为化妆品行业发展服务”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健康863网将与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携手广大优秀化妆品品牌商家,联合缔造“中国化妆品博览网络平台”,为广大消费者营造决无假货,商家与百姓直接面对的诚信电子网络交易平台。

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陈伟副部长作了“化妆品相关专利及申请程序”报告。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3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30号)规定,现就加强以我省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资助为主的科研计划项目(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和科研专项项目,以下简称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界定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属

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是指实施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各种知识、技术、信息以及由此而依法取得的专利权、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技术秘密、商标权和相关的发明权、发现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按如下原则认定和处理:

(一)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除科研计划归口管理部门以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或者重大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并以合同方式明确约定外,归属于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以下简称项目承担单位)。

(二)多个单位共同申报并承担的科研项目,相互之间应当就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及其使用达成书面协议;不能达成协议的,按共有处理。知识产权权利人转让其持有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该项目涉及著作权的,其归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权或者进行该项目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及其使用和转让,按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办理。

(三)承担科研项目所完成的技术方案、设计图纸、研究报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著作权,除科研项目合同书另有约定外,属于项目承担单位所有。凡以内部报告形式或公开出版的成果著作,都应在著作的适当版面注明项目委托方。在国际上发表的,从国际公约或惯例。

(四)承担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的精神权利,属于对科研项目单独作出或者共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个人。

(五)在执行科研项目过程中,如项目承担单位需要将部分任务转委托第三方进行研究开发,应当征得科研计划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并且与第三方签订合同,约定有关知识产权的分享办法(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常规试验、提供社会化科技服务和少量辅助科研工作除外)。

二、切实加强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和保护

科研计划归口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成果验收及转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单位申请科研项目时,须提交该项目的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审批科研项目立项申请时,要注意审查项目承担单位的知识产权拥有情况和是否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作为其能否承担该项目的条件之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定的科研项目合同要明确规定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目标、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保护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义务和职责。要加强对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跟踪,对研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成果,应责成研究开发方以专利或技术秘密等形式予以保护。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进行验收时,应一并审查该项目是否进行专利申请,或者采取技术秘密方式及其他知识产权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要加强对政府财政给予主要资金资助,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或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研项目转让知识产权的审批管理,确保知识产权安全。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承担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4

关键词:立项阶段;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22

一、科技立项阶段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报告缺失

目前,国家科技计划在线申请时已经有了对知识产权的要求,但对知识产权态势分析的提交还没有硬性的要求(即分阶段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的数量)。这样就会使得科技立项报告提交时的新颖性、创造性、知识产权化的预期以及研发经费的配置缺乏评价的依据,就会造成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成果的原始创新缺失和重复研究。

2.知识产权的形式审查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科技立项管理部门实施的知识产权形式审查,尚未作为申报立项的条款之一加以严格把关,这样就会造成以下不足:

①识产权查新审查落实不到位知识产权查新审查包括文献查新和专利检索。目前,大多数项目只进行文献查新,而专利检索普遍不受重视。

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的缺失

虽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各地高校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但和其他行业相比,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够完善方面。

知识产权管理者的绩效大多没有和业绩相联系,相关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因而对项目申报者知识产权管理的审核存有缺失。

③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的缺失

专利的获得要缴纳一定的经费。如申请费、费和维持费等,申请国外专利费用更高,因此,获得专利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现在很多高校的职务发明专利费用都由课题组从其课题经费中支付。由于课题组的临时性及科研经费的有限性,课题任务完成后,专利就很难维持。

3.知识产权实质审查过程中具有专业水平的评审专家缺失

专家遴选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因素。目前,科技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实质审查虽有所关注,但尚存不足。国家科技计划立项评审大多采取专家评议制,评审专家库的遴选是重要一环。现在科技主管部门已经建立自己的专家库,随着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的深化,及时将具有专业知识产权水平的专家编入评审专家库则成了科技管理部门的紧要工作之一。

4.科技计划合同环节中知识产权管理的缺失

现有的科技合同条款中对预期的知识产权指标和专利的法律状态没有明确的要求。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使用权的分享比例、纠纷的处理等方面也没有具体的约束条款。特别是没有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的条款,使得立项的科技合同的知识产权实施得不到保障。

二、科技计划立项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1.在科技计划项目申请阶段增加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报告

在科技计划立项书中把对知识产权态势分析报告的提交列为硬性指标。据统计,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约60%的时间,节省40%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以防盲目开发,重复研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项目立项之前,可通过专利文献检索系统,详细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情报,可以开阔研发人员的视野,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密切跟踪国内外专利动态,保持研究的先进性,并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项目实施时更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2.知识产权的形式审查方面

①在课题立项前做好专利查新工作

科技管理部门应当明确专职的科技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在项目指南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并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专项经费。项目指南提出时应明确重点领域的技术指标要求,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对本行业的知识产权态势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知识产权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基础依据;将知识产权调查和分析报告向科技计划申请单位公开,使科技计划申请方尽量少走弯路,在高起点上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

②强化科技计划评审环节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在科技计划评审环节中,科技管理部门通过增设知识产权形式审查,对知识产权实质审查进行深化。有资质的知识产权部门出具的知识产权文献报告是确保科技立项研发的高起点、成果专利化、产权化的关键。在项目评价中增加申报方知识产权管理的审查,主要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专门的机构、专职领导、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或兼职人员、专项的知识产权管理经费和专项基金、专项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其相关配置管理办法。

③在科技计划研究经费中增加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的审核

科技管理部门应专列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化专项经费,在项目评价体系中增设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的审核条款,并对该专项经费的使用加以监管。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由财政部门会同组织实施部门负责检查、监督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深化实质审查,增加具有专业知识产权水平的评审专家

聘请专业知识产权专家参与评审。在专家库的建立上,要求专家不仅要熟悉所研究的技术领域,而且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产权创造、使用、扩散的经验,熟悉国家相关知识产权管理的前沿信息。

4.在科技计划合同环节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科技管理部门在现有的科技计划合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产权条款进一步给予明晰化,并增设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管理条款。具体对策如下:一是原有知识产权条款的明晰化。对申报立项的项目,应在项目合同书或计划任务书中明确约定项目的预期知识产权指标及进度,特别是发明专利是处于申请公开、实审开始、实审结束还是即将授权阶段,以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研发经费的再投入用于知识产权预期目标的实施。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条款的明晰化。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认定、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归属或共享;非专利技术的归属、版权归属及技术成果发表的形式、署名方式等内涵的明晰化。实施技术的方式、专利使用权及相关条款的明晰化,主要包括由该技术成果产生经济利益的分享比例;后续技术改进的分享及归属纠纷等。三是增设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管理。在合同计划经费支出中单独设立知识产权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由科技计划承担者提出申请,由科技管理部门统一审定。该项经费用来支持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持、保护等,由科技管理部门监督使用。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及结题后的新构想、新发明、新创造均可申请专利保护。对未申请专利的成果应做好技术保密工作,将参加国内外展览、等有可能把技术秘密公开的一切途径做到严格把关,通过专用技术来保护申请单位。对已申请专利的成果在专利有效期内,将专利技术转让,以公开技术为条件,独占市场而受到法律保护。要严格把好对外技术合作关,严格遵守合同审查制度,签订一份合法、有效、详尽的技术合同。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5

记者获悉,原告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已在该市打了19个同类官司,而且连连胜诉获赔。12日立案的这起案件是图片公司起诉的第20个案件。参加旁听者深感,时下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事业单位法律意识淡薄,以致屡屡被诉侵权付出代价;而有人士说:原告尽管有胜诉获赔的理由,但有恶意诉讼之嫌。

“改造”图片不能绕开著作权人

不久前,北京图片公司发现他们制作的《景象图片库》中的一张图片,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南京万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在了扬子晚报上做商业广告。图片公司称他们为制作这些图片都要花不少钱请模特与摄影师。“万厦”此举不但侵犯了该公司的著作权,也让公司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图片公司请求法院支持他们的诉讼请求,判令上述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并在广告的媒体上刊文赔礼道歉。

据图片公司诉称,该公司是一家经营出租、出售摄影作品及其他相关业务的专门图片公司,专门从事风景、人物的图片制作。该公司拥有《景象图片库》内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上述作品已于2001年6月25日在北京市版权局办理了作品登记。该公司所制作的图片通过自己的网站以及出版图书等形式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据南京中院承办法官程堂发介绍,去年2月至今,该公司已20次走进南京中院,与30多家侵权单位打这样的官司。其中去年一年,南京中院就受理了这样的案件17起,今年又有3起。目前,因庭下得到赔偿而撤诉的有7起,经调解后原告获赔的有6起,未结案的还有7起。

从南京中院提供的材料看,作为广告商与广告主被图片公司同时推上被告席的有20余家单位,这其中不乏一些国内知名单位或大企业。同时有同一家单位6次作被告的。另悉,图片公司在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等地起诉的同类案件也较多。

已多次为图片公司这样的著作权侵权案件的徐律师说,图片公司的著作权多次遭到侵犯,多是由广告公司不懂法造成的,现在有不少广告公司在承接业务,制作广告图片时,为了省事方便,往往信手找来一本画册,选上一幅画扫描进电脑,再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就出笼了。殊不知,“改造”著作权人的图片,同“节选”著作权人文字作品一样,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同样构成侵权,而且这种侵权程度比完整剽窃还要严重,因为他侵犯了著作权人作品的完整性。

广告主“不了解”广告商

就在记者就南京中院审理此类案件的有关业务问题,采访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时意外获知,江苏竟有67起这样的案件。该院已就图片公司在江苏起诉的这一类案件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建议社会公众增强法律意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当获知图片公司在无锡提起系列著作权侵权案件后,江苏高院十分重视,立即在全省法院范围内对图片公司诉讼案件进行了调查。据查,自2003年2月以来,图片公司以著作权侵权为由,陆续将江苏省的无锡、南京、常州、扬州等地的一些公司、报社等广告业主、广告经营者告上法庭,法院受理的系列案件达67件,涉案总标的额达342.24万元,目前除11件案件尚未审结外,图片公司获赔金额已达124.7万元。

在江苏各地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记者了解到,无锡、南京、常州和扬州等地的一些广告商通过购买图书或接受图片公司赠予的方式,获得图片公司的摄影作品,后陆续在其制作并刊登的广告中擅自使用这些作品,以致被控侵权。图片公司在提起诉讼前,一般先在相关城市的图书馆查阅报纸,掌握其作品被擅自使用的情况,然后委托律师进行诉讼。图片公司系列著作权侵权案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案发集中,图片公司对某个时间段搜索发现的侵权作品,一般同时起诉,形成系列案件。二是诉讼标的额大,图片公司在各地起诉的案件,请求赔偿的标准在每幅侵权作品3万元左右。无锡中院受理的38件案件,诉讼标的额达231.02万元;南京中院受理的20件案件,诉讼标的额79万元;常州中院受理7件,诉讼标的额26.22万元;扬州中院受理2件,诉讼标的额6万元。三是案件均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由于涉案侵权行为均是广告商所为,广告主对广告商使用图片公司摄影作品的情况不明,在法院主持调解时,广告商一般均自愿承担责任。目前已结的56件案件都以调解或达成和解协议后撤诉的方式结案。如无锡中院受理的38件案件,调解结案4件,撤诉34件;南京中院受理的20件案件,己调解结案6件,撤诉11件。四是累计赔偿额较高。图片公司在无锡获赔92.4万元。其中图片公司诉无锡日报16件案件、诉江南日报9件案件,经调解,当事人案外达成和解协议,由无锡日报一次性支付图片公司62万元,由江南日报一次性支付图片公司25万元,图片公司撤回所有相关诉讼,并承诺对未起诉案件不再起诉。此外,图片公司还在南京获赔29.8万元,在常州获赔2.5万元。

图片公司恶意诉讼?

目前,图片公司在江苏累计获得的赔偿额超过了120万元,诉讼利益十分可观。在上述案件中,每幅作品获赔的数额在9000元至2.5万元之间不等。

从这批系列案件的案情看,被图片公司推上被告席的被告均是在广告等上私自使用了原告的注册图片,未征得广告主的同意,广告主与广告商在签订广告合同时也无明确穿插图片的内容,故广告商对此均自愿承担责任。从无锡企业侵权行为发生的情况分析,一般先由图片公司将其印制的各种图片赠送给广告单位。有的广告商反映,图片公司向其明确可以签订图片许可使用合同,通过交费取得图片使用权。但有的广告商反映,图片公司对此未作强调,所以这些广告商认为,这些图片质量较好,而签订合同和交费较为麻烦,且需增加成本,私下用用,权利人在北京也不知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以致这些图片不断被用在广告中,用于美化版面,增加生活气息。而图片公司则通过在各地图书馆查阅报纸掌握了这些图片刊登情况,然后委托律师进行诉讼。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告试编

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概念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通常也叫做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是指各级政府为了科学、准确、完整地计量和反映当期政府财务应收应付情况的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和当期盈余与预算节余差异表等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以及根据报告内容对政府财务状况进行的相关分析等。从报告的试编情况来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应用,是公共财政管理的正确举措。

二、我国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现状

(一)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现状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从2010年底起正式开始,政府选取了广东、浙江、哈尔滨等省市进行了政府财务报告试编工作。为了夯实试编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力争广泛收集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努力使其价值得到准确体现。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清理核实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编制相关财务报表、审计、报送、公开和分析等环节。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就是要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原则,努力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各个环节。从各省市试点的情况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在探索路径、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正式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东省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的成效

财政部于2010年底启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选择广东省等11个省份参与试编省级层面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1年试编范围扩大到23个省、直辖市;2012年试点延伸至地级市。2015年底,广东省地市一级试编工作试点地区覆盖面达到100%,2016年底,广东省实现市、县(市、区)试编工作全覆盖,到2017年广东省全省市、县全部纳入试编范围。

一是基本掌握了试点地区政府的基本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从而使得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仅可以全面反映资产状况、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还可以促进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和效管理有机配合。二是通过试编工作的进行,各级财政部门为正式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初步了解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报内容、编报方法和编报要求等;三是为政府会计工作培养了人才,通过权责发生制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的合理应用,组织新制度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了相关试编人员对政府会计工作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为政府会计改革积累了力量。

三、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面临的困难

(一)组织协调难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是以多套财政和部门的报表为基础,通过转换、抵销、调整、合并后形成。单一个地级市而言,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要汇总财政部门内部的各个科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市级预算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企业,而且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资料本身的质量就不同。另外资料的计量口径也不全部相同,编制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给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如果对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不上心,那么编报进度和编报质量将会堪忧。

(二)资产核实难

政府资产顾名思义就是归政府所有和支配的各类经济资源。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政府资产定义为除了法律明确界定的个人私有财产以外的所有经济资源。再加上我国地大物博,政府资产范围又如此广泛,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之前也没有将矿藏、河流、土地、道路等国有资产列入政府会计核算范围,各级政府的信用资产和知识产权也没有估价入账,因而政府资产价值很难准确反应。

(三)报表转换难

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指标是根据多种报表中的数据转换而来的,数据衔接、调整工作、抵销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由于综合财务报表尚处于试编状态,因而报表转换存在极大的困难。例如,往来款项由于没法落实到具体单位而不能一一抵销。省厅为了指导单位做好转换、抵销、调整等试编工作,专门下发了将所有需要转换、抵销、调整的决算报表汇总在一张表上的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汇总表,采取转换金额、调整金额、抵销金额三者叠加的方式在金额栏中进行处理。以上情形,为报表转换工作带来诸多阻碍。

四、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策建议

(一)促进政府会计改革,夯实报告编报基础

一是要研究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总会计都适用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加快构建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二是明确政府会计核算主体,清算核实政府资产。资产管理部门应尽快带头进行资产清查工作,清算核实政府储备物资和公共基础设施等,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归入会计核算体系。

(二)统一报表编制口径,完善报表编报体系

一是规定国有企业的划分标准。财政部最好明文制定出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国有企业的划分方法,使各地的划分标准相统一,进而使得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二是统一财政收入报告口径。如果财政收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既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又有可能高估财政收入,还会导致收入调整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受到质疑,未入库税收收入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去除已入库以前年度税收,增减数据没有现成报表,可靠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难免会减弱。

(三)提高编制人员素质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特别是要加大对基层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对政府综合报告制度、政府会计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对下级部门反馈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加强编制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和编制工作实践,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经验的人才队伍。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应当遵循渐进式改革路径,在继承基础上注重经验的摸索与积累,根据已经印发的用于试点阶段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并确保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余应敏.推行应计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是防范财政风险的重要举措:由欧债危机谈起[J].财政研究,2014(2):35-40.

[2]崔学刚,叶康涛,荆新,等.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一一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7):92-95.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7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国内优势

1)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在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保护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其知识产权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名列企业前茅。2012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1044件发明专利,在全国企业中排名第四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110项中国专利金奖中,中国石化获得了8项。我国化学领域评出的2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部由中国石化获得。在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中国石化6项专利获得优秀奖。

2)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在知识产权创新研究的同时其营业收入也不断攀升。从2005年以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营业收入额一直位居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之首,2013年世界财富500强的中国大陆石油化工企业有6家,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分别列世界第4、5和第93位,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列中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一、二位。见表1。进入2013年世界500强的中国石油化工公司,也同样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笔者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网(Siop),检索到从1985年9月10日至2014年1月2日,石油化工行业专利总数是164873件,在此期间进入世界财富500强的中国石油化工三家大企业其知识产权总数31583件,占全部石油化工行业专利的近20%。详见表2。

3)石油化工产业注重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和商标厂商品牌建设。石油化工行业科技研究意识强,并注重研发经费的投入。2009年石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达到4399家,占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5%,全行业共有研究和开发人员33万余人。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方面,石化行业研发的项目数为39126个,经费支出超过654.5亿元。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以上,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写下了良好的注释。近几年来,石油化工产业注重知识产权商标及厂商品牌建设,2013年石油化工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质量标准化工作会议,会上拟推荐64个企业的74个产品为201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推荐中的“昆仑”、“中国石化”、“三棵树”、“天业”、“星球”等一直是都是业内认可的驰名商标。同时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采用海外并购方式,将法国“安迪苏”、澳大利亚“凯诺斯”、法国“罗地亚”、瑞士“阿达克斯”这些国际品牌收为己有。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与国内企业相比具有突出的成绩,但与国外同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及保护措施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外相比存在的不足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与国际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相比存在以下不足。

1)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不够。首先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政策保护其行业发展不够,体现为本行业对国家的立法和执法变化情况关注度不够,缺少积极应对措施,没有专门针对本产业的立法、执法及司法活动进行评论的研究人员。而国外石油化工行业,特别关注本行业立法和执法变化情况,当法律和政策稍有变化,企业界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集到各种详尽的资料,汇集成书面报告,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供立法和执法者参考,从而使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有利于本行业。其次产业集群内部缺少法律信息传播及提示预警,对动态的法律变化关注不够。目前许多国家加速知识产权国内规则调整,推行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一体化,这些立法趋势和导向,应引起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重视和关注。

2)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没有建立改变落后产能的知识产权研究体系。目前,石油化工行业,在炼油、化肥、烧碱等企业内部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落后产能,资源消耗高,“三废”处理措施不到位,技术装备水平低,原料配套条件差,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较少等问题。虽然有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但总体上讲数量比较少,水平也比较低。据统计,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炼油、乙烯、氮肥、纯碱、烧碱、电石,黄磷等高耗能产业的能耗约占行业总能耗的60%。这些高耗能产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与国外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时,又产生大量的“三废”,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研究开发利用这些废渣,即可以大幅度减少堆积量,又可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环境、造福社会。国外通过建立化工园区的形式、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解决此问题,我国目前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已达70个,但缺少在化工园区内,整合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资源,系统规划研发,节能、安全环保的知识产权机制。正如田培炎所说:我国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现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跟企业完全想不到一块去。高校和科研院所想的是、申请专利和课题经费,至于产品的科研成果出来之后能否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它们是不太关心的。企业也只是想到用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不管多么先进的成果都没有想到跟科研院所去对接。这种各自为政的研究发式,既浪费资源,又不能推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3)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缺少应对国外专利保护战略。专利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筹码,近几年来,跨国石化企业在专利保护中形成了许多新战略,如:一些技术领先的石化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工艺技术授权的形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加企业盈利。同时国内一些企业在引进技术时,不注意对专利进行核查,当企业技术和品牌建立并运行良好的时候,国外企业以侵权为由,迫其退出市场,采取“后发制人”的专利保护策略。再者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企业,开始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保护技术,商业秘密的不公开性,比起专利和商标的公开性,其界定的弹性和余地大,其优点是可以不受专利技术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保护力度更大。针对变化的国外专利保护战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还缺少应对的保护措施。

4)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应对国外知识产权诉讼的策略。知识产权诉讼是知识产权保护一个重要环节。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诉讼纠纷,多为涉外主体并以被控国内企业侵权为主。例如:2005年10月29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欧洲农化博览会上,巴斯夫、拜耳公司组织律师和当地警察进入场地“清场”,两家中国农药企业被认定侵权,并被当场拆除展台,另有17家企业被要求在参展目录中删除涉嫌专利侵权的产品;同时石油化工产业在美国遭遇最多的“337”调查诉讼案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损失。从2004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37”知识产权调查案日益增多,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9起。“337”调查是指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修正的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主要针对侵犯专利权或者商标权行为指控,它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来管辖,该委员会可以发出“普遍排除令”、禁止令等措施,限制被侵权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与反倾销等常规贸易壁垒相比,“337”调查的杀伤力更大,一旦被判处“排除令”,同类产品将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近些年来,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针对我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大都采用商业秘密的保护策略。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面对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各种理由的投诉,或踏入国外早已布好的诉讼雷区而被控侵权时,一般都采取逃避诉讼、赔付的方式解决,尽管有中国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勇敢应诉并胜诉的案件,但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躲避、庭外赔付等解决方式,少数几个企业参与诉讼,显得形单影孤,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集群诉讼策略。

3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保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利用产学研整合资源加强知识产权法律研究。石油化工产业集群首先要利用产学研平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协会等产业集群外部法律研究优势,健全和完善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立法、执法和司法问题研究,分析立法和执法上的变化或不合理之处,为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反映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醒产业根据立法调整生产科研战略。其次产业集群内部要建立知识产权法律信息传播及提示预警机制,及时通报专利无效等信息,宣传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税收及奖励政策,并及时通报国外相关与企业有联系的立法变化,从而调整企业结构及生产方式。其三“安全、卫生、环保”成为当今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关注核心,我国许多技术被进口国阻挡,尤其是与人身相关的食品、家用电器以及儿童用品等敏感商品的科技研发项目,其知识产权研发保护应引起重视。

2)完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专利战略。专利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筹码。专利的保护战略是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生存之本,由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形成了专利引进战略,专利引进可以很快组织实施,使企业借助专利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但引进专利的风险也很大,我国在引进专利中上当受骗的例子不少,我国众多合资企业,关键技术多为外方所控制,为此重视引进专利的风险调查,尤其对是否核心技术及是否牵涉诉讼纠纷的调查尤为重要。其次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要建立利用失效专利战略,失效专利是指已经到期、快到期或其他原因提前终止的专利,建立利用失效专利战略,是因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有较大数量的专利,这些专利有许多已经失效,但失效专利不等于没有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充分利用这些专利并在产业集群内部之间使用,可以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同时充分利用失效专利还可以避免国外企业采取打包许可,收取许可费的情况。再者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内部要建立专利联盟战略,产业集群内部建立专利信息检索,及时判断“新颖性”,利用专利“地域性”及早将国外未申请的技术在国内注册或申请。

3)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应对国外诉讼策略。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应对国外诉讼策略涉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确立产业重要行为标准和确立产业发展起导向的作用。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的意见,对如何判断知识产权侵权及证据的认定提出了明确的司法意见,应引起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注意。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应对国外诉讼策略,可以分积极策略和消极策略。积极策略是指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原告积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权所采用的策略,消极策略是指石油化工产业作为被告,被控侵权时,应采取的诉讼策略。石油化工产业采取积极诉讼策略,其本质是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权利不被侵权,它可以导致被告或竞争对手退出相关市场,并支付高额侵权赔偿。但也可能遭到被告证明原告知识产权无效、不具有强制执行性或是该项知识产权并未受到侵犯等的顽强抵抗,为此要做好积极诉讼前的各种准备。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随着国际贸易的广阔发展和科学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知识产权已经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其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亦逐渐演变为国际贸易中的突出问题。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保护知识产权,禁止侵权货物的进出口不仅是我国遵守tRipS协议的一项重要承诺,也是我国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措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海关的一项日益重要的职责,相关法律法规日渐完善,海关执法成熟高效,查获了一大批的侵权嫌疑货物,成绩显著。但同时,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也存在不足,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体系,提高海关执法效能,在中国提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为建立相对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体系,提高海关执法效能,将对欧盟、美国等外国特色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进行介绍,以期借鉴其成熟的制度措施,并在微观上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提出建议。

一、外国边境保护制度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比较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起步较晚,海关执法经验尚有欠缺,本文将对发达国家较有特色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予以介绍,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能对我国有所启示,最终提高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水平。

(一)明确专利权保护的边界

专利权可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初步审查后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也就是说,专利权,尤其是我国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其权利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有可能被宣告无效。同时由于专利权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涉及较高的技术要求,且当事人的反复和争议较大,海关作为边境执法部门在处理这类争议时显得有心无力。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专利权的保护由司法机关或其他具有专业力量的机构负责,普遍排除对专利权的海关依职权保护。美国海关对专利的保护有两种程序:一是执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货物中的重大专利案作出的决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337特别条款进行调查,对进口货物的重大专利侵权案件作出决定,由海关执行。二是根据权利人的要求,对进口货物进行专利监测。后者是根据专利权人的要求,对进口货物中的嫌疑的专利侵权作出的专利监控。监控期分为2、4、6个月,如果在监控期内,海关发现了涉嫌侵犯专利侵权的货物,将在1个月内报告专利权人,如无发现,则在监控期结束时报告专利权人。美国海关无权认定是否存在专利侵权,海关监控报告副件送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只有美国国际委员会才能认定是否专利侵权,下达禁令,由海关执行。欧盟各国普遍接受tRipS协议的观点,将专利保护排除在海关主动依职权保护范畴之外。日本海关对专利案件需权利人提出申请,且在认定期内,需就涉案货物是否侵犯专利权询问专利局意见。专利局在30天内反馈书面意见,海关应当将专利局的意见告知双方当事人。

我国现阶段的专利权边境保护制度使我国海关难以承受,而且保护效果也并不明显,据统计,目前海关查获的侵权案件中,只有不到1%的案件属于专利侵权案件,而且其中几乎全是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侵权案件数量微乎其微。这与我国广泛存在的专利侵权现状是不相符的。因此我们应当参考外国海关的做法,适当调整专利权边境保护的制度。海关只在程序上对侵权嫌疑货物采取边境措施,不负责专利案件的调查和审理,将双方实质的争议提交相关机构解决,这既符合海关不介入当事人民事纠纷的原则,又极大地提高了海关对专利权边境保护的效率和质量。①

(二)为权利人维权创造条件并简化执法手续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从权利人的申请、案件的执法及调查程序等方面都体现了简便原则,有利于当事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非常值得我们国家的借鉴。

从权利人的申请方面看,有关国家的立法普遍规定当事人的申请是边境主管机关采取实质性保护措施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边境主管机关掌握了货物侵权的证据而没有权利人的申请,主管机关依然无权对此货物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但我国的申请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有较大区别:我国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即将进出口的,可以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提出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申请,而其它国家一般规定申请的有效地域范围是关境内的所有区域并对申请都规定了一定的有效期限。《欧盟条例》规定,权利人发现侵权货物正在进口、出口和存放于保税区等,可以向海关递交采取保护措施的申请。一旦申请被核准,该项申请的保护期限为1年,可以续展。在保护的有效期内,海关发现侵权货物的,应当予以终止放行或扣留,权利人无需就个案再次提出扣货申请,但在必要时海关可以咨询权利人的意见。英国法律规定有效期限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权利持有人根据要求的有效期不同而分别缴纳不同的行政费用。日本规定申请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美国跟其它国家有点不一样,其采取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备案制度:《美国法典》规定,权利人要求海关保护其知识产权的,应当将有关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备案,备案申请一经核准,有效期为20年,可以续展。在备案有效期内,海关发现进出口货物涉嫌侵犯备案知识产权的,海关可以采取扣押措施。②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美国及欧盟、英国、日本海关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和备案本质并无区别,仅是有效期长短不同,且均为一次申请后无需再就个案提出申请。但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中权利人必须针对每批货物向进出境地海关分别提出保护申请。因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如果侵权货物在不同的海关、不同的时间内分不同的批次分别进出,则权利持有人将在我国关境内向各海关分别多次提出申请,或者出现短期内权利人反复向同一海关提交申请的状况,非常浪费权利人的资源且效率低下。

从案件的执法、调查程序来看,《欧盟条例》没有明确各成员国海关对侵权事实进行调查认定的权利,仅规定各成员国应当根据国内法指定由某个部门启动对侵权事实的认定程序。但该条例设置了一个货物提前处置程序,即允许海关在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后10个工作日内,如果权利人和收发货人双方达成协议,同意不再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对货物的侵权事实进行确定,货物可以在海关的控制下直接予以销毁。在上述10个工作日的期限内,若权利人未与收发货人就货物的销毁达成协议或成员国指定的侵权事实调查部门未启动调查程序,海关则放行货物。美国海关对侵权嫌疑货物有调查认定的职权,但实行侵权推定原则,即货物持有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货物是经合法授权的,即推定为侵权。我国海关则对侵权事实具有调查和认定的权利,程序上通常先由海关对侵权事实予以认定,海关无法认定的,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知识产权权利人再决定是否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诉前停止侵权行为,最终借助法院的裁定来阻止侵权货物,可见程序不够简化。欧美制度关于案件执法、调查程序的设定,都体现了简便的原则,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和执法风险,符合海关边境执法的时效性要求。同时货物提前处置程序赋予当事人更多的选择权,从而更大程度上维护其利益。③

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建议

(一)关于保护的客体范围及执法模式

tpipS协议在规定边境保护的最低义务标准是保护商标和版权的同时,也规定了各成员国可以将知识产权边境保护适应于其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要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海关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法予以保护的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在进出境环节予以保护,是建立完整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需要。因此,建议借鉴欧美做法,考虑将原产地标志、集成电路布图、生物多样性、商号权等纳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畴。

对不同的知识产权,目前我国采取“三权合一”的执法模式,即对于商标、专利及著作权的保护均采取依职权和依申请的双轨制,除对专利权设置反担保放行外,对三权的保护几乎采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对于侵权的处罚力度亦未根据不同的侵权性质和社会危害性进行区分而统一采取没收并处货物价值30%以下罚款的规定。在执法实践中,以上的执法模式受到了较大的考验:一是基于利益博弈的必然选择,权利人对海关行政保护“过度依赖”,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主要通过依职权保护的模式开展,即便权利人掌握进出口侵权货物的动向,其对比依职权和依申请两种模式的“投入回报”,必然会采取为海关提供情报,交由海关进行布控从而推动海关启动依职权保护模式;二是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分别适用《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及相关配套的规定进行保护,三者保护范围不同,保护的力度不同,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同,国内法也设置了不同的行政处罚条款,但我国知识产权边境对三种权利的保护却几乎采用同样的标准、程序,设置同样的行政处罚条款,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过于简单和轻率。

针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客体范围过小及执法模式“一刀切”带来的执法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扩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客体范围,将原产地标志、集成电路布图、生物多样性、商号权等纳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范畴。其次应当打破目前“三权合一”的执法模式,根据知识产权的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设置不同的海关保护模式。对于权利属性稳定、侵权事实明显的侵犯商标权、著作权的进出口货物纳入海关保护的双轨制模式,设立商标权及著作权的备案制度,体现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主动性。对于专利权,应尽量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以增强可操作性为目标,海关只在程序上对侵权嫌疑货物采取边境措施,建议将专利权的海关保护模式设立单一的依申请保护模式,取消专利权的备案制度。最后,对新纳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范畴的原产地标志、集成电路布图、生物多样性、商号权等,考虑其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均无须办理海关备案,采取依申请模式寻求海关保护。

(二)关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规制

如上文所述,虽然我国设置了依职权和依申请两种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模式,但权利人如依申请模式启动知识产权保护,需向海关提供足以证明侵权事实明显存在的证据并缴纳相当于货物价值的担保,维权成本相对较高,但如果采取向海关举报,海关启动依职权保护的模式,权利人则不需要任何的成本,这直接导致了权利人过分依赖海关的行政保护,衍生了很多的问题:一是由于权利人采取向海关举报的模式无需任何成本,举报不实也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这就导致了权利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泛滥性举报方式,这种举报方式往往命中率很低。如2011年,知识产权权利人采用举报的形式向广州海关提供线索经海关实施查验后核实,成功捕获侵权货物的仅有20%。这样低的成功率不仅大量浪费了海关的执法资源,且严重影响口岸的正常进出口秩序。二是权利人滥用权利,利用海关边境保护措施进行商业恶性竞争,打击竞争对手。为了在口岸截留竞争对手的货物,使其出现交货延迟、信用下降甚至合同违约等不利后果,权利人恶意举报某企业的进出口货物侵犯其知识产权,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因此我们在强调海关对边境采取知识产权措施,保护权利人合法权利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权利人的约束,扭转其过度依赖海关行政保护或滥用权利的现象,实现知识产权的适度保护:

一是完善依职权保护模式下权利人的情报举报制度,增加权利人举报不实的法律责任。目前,权利人在向海关完成知识产权备案后竭力将所有案件向依职权保护模式靠拢,而向海关提供举报信息的零成本和举报不实的无责任,也成就了权利人运用此方式的随意性,这从权利人递交海关的情报捕获率极低可见一斑。建议对权利人与海关之间的情报举报渠道及情报运用方式予以进一步规定,对权利人通过情报举报渠道要求海关进行布控查验货物的形式要件及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予以规定,并对多次提供不实情报恶意打击竞争对手,滥用自身权利的权利人予以追究责任。

二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权利人信用评级制度。可以参照海关企业管理的成功做法,将备案权利人根据维权积极性、维权效果、与海关配合程度、信息完整性、是否存在权利滥用行为等条件,设置4个左右管理类别,对不同类别的权利人实施不同的程序设置和管理方法。如将维权态度积极、能够及时负责地对海关确权通知予以回应,积极联系海关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及时完善维护备案信息,合理行使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权利,无恶意举报行为,并确实多次遭到知识产权侵害的权利人划为a类,对其备案的权利实行重点的积极保护,并在总担保或行邮渠道总申请、免担保等方面实施优惠便利的措施;对于备案后查获案件不多,但慎重运用海关行政保护措施,维权态度主动的权利人划入B类,允许其享受总担保等便利措施;对于多次对海关确权通知不予回复、不及时维护备案信息造成海关执法局面被动、拒绝备案许可生产企业名单、滥用权利给他人造成损失或浪费海关执法资源的,划入D类企业,对于此类企业可以设置保护冷冻期直至撤销其备案并对其再次取得备案的权利予以限制;其他权利人可归入C类,按一般政策予以管理。④

注释:

①林少俊,《我国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聂毅,黄建华,《欧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世界知识产权》2005年第1期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冠凌(1971-),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孙新柱(1974-),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芜湖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275)、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1994)、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285)、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11-02

知识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提高学生对于技术保护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作为国家的创新主体,高校更应该在知识产权管理及人才培养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一、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1.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世界各国也制订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1]2012年5月,美国商务部下属经济和统计管理局及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了一份名为《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的报告,透过报告,人们深刻地感觉到,知识产权在美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报告明确提出了为赢得未来,美国需要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进一步鼓励创新。英国政府鼓励有关当事人公平、快捷、合理地解决知识产权争端,专利局还专门开设一项新的调解服务系统,以帮助陷于知识产权争端的公司和个人,并积极敦促相关利益各方运用调解手段解决争端。我国对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也在积极进行着。8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九次联络员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五年阶段性总结报告》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报告》,对下阶段有关工作做了研究部署,强调要继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之一,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是知识产权战略迫在眉睫之事。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培养了一批知识产权人才,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需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国家的创新主体和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了加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快高校知识产权方面的改革。

2.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兴起知识产权方面的教学,而到21世纪初,知识产权教学已初具规模。到如今,知识产权教育可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没有重视。高校的教学考核以及教师的职称评定等与及获奖情况等挂钩,而知识产权所占比例很小,由此导致很多教师或者高校科研人员从心理上轻视知识产权的教育。作为学生,尤其是对非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产权专业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缺乏对知识产权知识学习的兴趣,据调查只有17%的高校学生会选修知识产权方面的课程,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制度上并不完善。高校缺乏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2]也没有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松散。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制度问题首当其冲,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高校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也订立了一些制度,但其在教学体系中却处于很低的地位,因而也得不到重视和落实,在没有正确制度的引导下,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难以取得成效。

(3)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高校中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很少,而且分散在各处,不能形成一个团队。国外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管理部门一般约有30个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而国内却只有2到3个。至于那些对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及市场都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即使专利管理人员很多也缺乏专利人资格或实际从业经历,因而也导致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培养能力还不足。

(4)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校师生普遍重视论文或者是科研成果,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就可以了,并不十分关心其成果的市场效益产生等问题。这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往往导致其创新成果被他人利用甚至被他人占有。高校师生必须转变原有思维习惯,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保护自己的知识成果并使得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3]

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与教学

针对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本文阐述一种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所谓产学研结合,即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一方面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与支援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工程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强力保障。[4]

知识产权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应落实于实践。知识产权只有转化成为生产力才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动力。在高校中,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校企合作,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能够更好的为知识产权服务。

第一,通过产学研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通过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科技转化,形成更多专利和发明等。学生在平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及时将新颖的想法记录下来,经过整理与完善,申请发明或者专利,从而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同时增强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第二,制订产学研合作中有关知识产权管理细节。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才能保证合作能够健康发展,在产学研合作中必须明确双方利益分配及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这一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制订相关法律、政策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协商,拟定符合各自利益且促进共同发展的合同来实现。[5]

第三,在产学研合作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在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研探索中会产生一些发明或者专利,由此可能出现一些知识产权纠纷。在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以及校企双方事先协定的合同下合理合法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过程中,尽可能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为高校日后知识产权方面的教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安徽工程大学产学研平台下的知识产权教学改革探索

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安徽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教学活动及课外科技活动中一直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教育,尤其表现在我校与校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上。从大学生进校就开始进行培养,整个知识产权与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的对象大致分为五层:第一层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第二层是青年教师,第三层是优秀本科生,第四层是大三大四学生,第五层是大一大二学生。笔者为每个层次的人员都制订相对应的任务和目标。创新题材源于第一、第二层的产学研合作课题,第三、第四层是进行科技创新和参加产学研的主体,同时在第五层中努力开展科技创新意识和专利意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多年来,我校已经与一批企业创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如安徽蓝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明光消防器材厂、马鞍山市核迈电子厂、芜湖伊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菩提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永和视频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天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励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济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天宇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利用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实验装备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直接的科研平台和技术支持。学校利用企业先进的科研平台和装备,也是在间接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充分的资金支持。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教学方面的专利,如嵌入式多媒体教学辅助仪(ZL201120203193.2)、基于激光双边循迹智能车教学实验装置(ZL201220655507.7)、磁导航自动引导车教学实验装置(ZL201220154071.3)以及信号的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教学教具(ZL201220655458.7)等。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团队,现已拥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丰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同时还取得了一批产学研产品和教学方面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四、结论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强有力保障。高校与企业共同创建的产学研平台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经过多年的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教学改革探索,我校已经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产权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琼娣.地方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0-43.

[2]黄亦鹏,李华军,吴凡.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142-146.

[3]孟丽华,李磊,张玉萍.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8-341.

知识产权法调研报告篇10

通过到省内有关市地考察学习和对本市有关情况的调研,我局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相关情况的汇报》,从专利数量与专利资金数额方面将我市与其他市地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增加专利资金额度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代拟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已于2月19日以市人民政府威政发[2013]16号文制发。

自今年起,市财政单独设立知识产权(专利)专项资金,并逐年扩大规模。2013年确定为300万元,额度较上年度翻番,从而为全市专利事业发展建立了稳定的专项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同时,为充分发挥资金导向作用,提升专利资助效能,已形成《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草稿。

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价与激励制度,市政府设立了专利奖,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认定、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晋升的重要条件。

完善专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市区、开发区考核指标,明确全市2013年专利工作目标计划:在保持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争取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0%和15%,所辖各市区、开发区均有pCt专利申请。结合《市2013年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实施细则》,设定考核指标为: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与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幅度。

今年15月份,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669件,同比增长21.4%;发明专利授权量168件,同比增长16.7%。

二、专利优势企业培育稳步推进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要求,协助省知识产权局在我市推荐省内唯一一家企业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并配合国家局督导企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交流制度,实施动态管理。

正式启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围绕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我局经过走访、调研,初步选择10家企业从组织、规划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先行实施国家标准,争取尽早贯标。

我局已从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组织企业人员参加培训班等方面入手,着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将通过考核逐步确定为市、省和部级的优势企业,力争两年内实现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发明专利申请的企业数量年增长30%以上。

三、专利行政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2013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的要求,制定了《市知识产权系统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与市区两级联动,注重落实与督导,并每月按时向省局报送执法数据。

按照省局《关于开展市场流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市知识产权局开展市场流通领域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任务,并形成了《市专业市场分布及其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调研报告。

对我局拥有的专利纠纷裁决权进行了清理登记,并按要求向市监察局和法制办报送了相关资料,公开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清理后的事项与流程行使行政权力。

依据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对我局拥有的假冒专利行政处罚权力进行网上公开,方便社会公众监督,确保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程序合法、公平公正。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环翠区、高区、经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四家大型商场的1000余件商品,其中,标注专利标识的产品140余件。经检索,确认2件为保护期已过但仍标注原有专利号构成假冒专利行为,1件为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但假冒授权专利,1件为标注不存在的专利号构成假冒专利行为。执法人员责令其立即将假冒专利产品撤柜并予以警告。

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中,我局与市公安局、国税局、工商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在市人民广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专利工作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为深入贯彻《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我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发了《市2013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要点》,从推动法规政策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确定了十六项重点工作内容。

将各级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政策文件汇编成册,形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文件汇编》,免费发放给各企事业单位,提高其政策理解和运用水平。

深入企业、高校开展政策宣讲,主要是宣讲各级政府制定的知识产权优惠政策,解读威政发[2013]16号文的内容和精神,使企事业单位了解我市专利政策,激发其开展专利工作的积极性。上半年,已召开5场次,听众达600人次。

为中国专利明星企业和全市专利示范企业等专利工作突出的企业订购《中国知识产权报》。

在迪沙药业集团召开了“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现场会,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为主基调,迅速动员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专利管理机关和企业的积极性,力争我市万人拥有发明专利密度和国外专利申请量排名前移。

组织专利管理部门人员和企业专利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局和省局组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专利信息利用等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上半年,全市参训人员达到30余人次。

下半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按照“顾全大局,服务全局,规范程序,不断创新,增强集成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建设;另一方面,重点面向企业,按照“升量、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体要办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充分发挥资金效能。

2、研究制定《市专利奖评选办法》,就评选范围、评选程序、奖励额度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组织好首届专利奖的评选。

3、积极尝试专利管理机关与驻威高校的工作联动机制。拟组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发展”签字仪式,助力高校在发明专利申请和转化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4、积极与专利评估机构协商、交流,争取尽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市政府设立专利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大力推进质押融资试点工作。

5、在中国渔具制造业基地国际博览会等专业展会上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维护展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