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4:05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1

【关键词】 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应用;进展

在世界各国,高血压威胁着不计其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何有效地对高血压进行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安全、有效、及时地使患者康复,这一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众多医务工作者的眼前,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们就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医疗措施,努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以后的发展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势必会齐心协力,继续致力于寻找更加切实可行的医疗手段,为千家万户送去健康。

1 研究结果

孙党辉[1]认为,现代治疗高血压可以从改善生活习惯、基因治疗、高血压疫苗、雷帕特降压仪、颈动脉窦刺激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善生活习惯可以避免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病情,实践证明,有很多高血压患者,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平衡,不注意运动,起居时间不规律,最终加重了病情,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改善其自身的生活习惯是根本因素,只有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增前自身的勉励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效果。第二,基因治疗可以将正常基因插入染色质基因,进而可以置换患者体内的致病基因,基因治疗与药物治疗比较,具有效果稳定、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等优点,目前基因治疗高血压的方式主要两种形式:增加血管物质生成,即正义插入使血管舒张;阻断血管物质生成,即反义抑制血管收缩。第三,高血压疫苗在高血压的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实,高血压疫苗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前,高血压疫苗由于其安全性、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曾一度被人们忽视,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高血压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完全可以用于高血压的防治。第四,雷帕特降压仪可以防止人体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进而减慢高血压患者的呼吸频率,使潮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患者的心肺感受功能,调节患者的神经张力,加强患者迷走神经的活性,最终起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第五,颈动脉窦刺激器可以迅速的调节患者血压,避免患者的血压上升过度,或者下降过度,颈动脉窦刺激器可以持续对患者的颈动脉实施减压反射,能够有效地实现持久降压的目的。第六,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可以阻断高血压患者的肾交感神经,从而降低患者血压,并且,由于人体的肾交感神经传导纤维位于肾动脉壁的浅表位置,对患者实施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不会对患者腹部、盆腔、下肢的神经传导系统造成损伤。

许锋[2]认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以利用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用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原理进行治疗,在人体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存在着相互制衡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其中,交感神经系统又是由交感干、中枢部、神经节、神经丛组织组成的,其主要作用就是调节心血管和脏器的运作,对于心血管而言,交感神经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功能,调节血压和心率,促进人体内茶酚胺的分泌,收缩肾动脉,人体的肾交感神经主要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去肾交感神经治疗法可以控制醛固酮的激活,控制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控制肾脏钠水,控制肾动脉收缩,从而调节血压。

李晓[3]认为,外治法治疗高血压,关键就在于治疗部位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外治法治疗高血压,一定要选择合理的部位,如果是穴位敷药治疗,可以采用神阙、涌泉、太冲、三阴交等部位。如果是针灸治疗,则可以选择翳风、百会、太冲、足三里、内关等部位。如果是穴位割治,可以选择胸3、4、5夹脊、膈俞、心俞、厥阴俞、肩、天宗等部位。如果是穴位注射治疗,可以选取曲池、足三里等部位。如果是拔罐法治疗,可以选择大椎、肾俞、心俞为主治部位,选择内关、丰隆、三里、涌泉、三阴交为辅治部位。如果是穴位磁疗,可以选择太阳、内关等部位。如果是耳穴治疗,除辨证外,可选择耳后降压沟等部位。如果是激光针照射治疗,可以选择颈动脉窦部位进行治疗。至于药物的选择,不容置疑,必须慎重选择,可采用外敷降压膏,其药物成分只要有细辛、肉桂、冰片、沉香、车前子等等,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方面,中医理论讲求“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就是要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病情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属于肝阳上亢,可以选用钩藤、天麻、生石决。如果患者属于气血亏虚,可以选用白术、人参、当归。如果患者属于痰浊中阻,可以选择苍术、半夏、白芥子。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如果是外敷治疗,一定要保证药物的角质层屏障功能较低,同时保证药物的渗透功能良好,并且要选择皮肤微循环充足、皮下脂肪少的穴位。无论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还是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都必须要臧我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进而才能促进药物的吸收效果,充分的激发经络功能、调节经络失衡、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4]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中医药治疗法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老年高血压病是高血压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具有特殊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同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器官损伤,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压力感受器功能衰弱,一旦治疗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从中医角度来讲,老年高血压主要就是由于阴虚阳亢引起的,采用中医治疗法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胀痛、头晕、耳鸣等相关症状,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观点,说明中医药治疗法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董莹莹[5]认为,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中医针灸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芳香疗法进行治疗。推拿按摩治疗法能够刺激患者肌肉以及皮肤组织的感应器,并带动中枢神经系统,促动心血管反射,改善心血管的异常活动,最终降低患者的血压。针灸疗治疗法能够促使患者体内的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进而调节并稳定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运动治疗法能够大幅度的减少甲肾上腺素,使患者的交感神经活动趋于稳定,降低患者的体液量、循环血量、心搏出量,以此来实现降压效果,其次,合理的运动锻炼还能够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进而促进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无论是高血压还是其他疾病,心理疗法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病人的心态往往都是消极、恐慌、焦虑,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病情,干扰治疗效果,心理疗法就是要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高血压的康复效果,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物反馈疗法就是让患者在一定程度内通过主观的意识来支配脏器活动,改善脏器的异常现象。芳香疗法则主要就是从人体生理机能方面来进行降压,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2 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往往动脉血压都会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肾等器官发生病变,世界各国被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数不胜数,各国的医务工作者们都在苦心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对高血压的治疗虽然较以前进步很多,但是,要确保患者能够测底摆脱疾病的困扰,医学领域还要继续探究,突破现有的医疗技术,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不仅如此,广大医务工作们还要及时探寻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传,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疾病的折磨。

参考文献

[1] 孙党辉.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03):237-239.

[2] 许锋.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新技术-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02):84-85.

[3] 李晓.外治法治疗高血压进展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09,16(04):40-42.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2

【关键词】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高血脂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mbinationofamlodipineatorvastatincalciumtherapyclinicalhypertensionandhighcholesteroleffect.method:Frommay2012tomay2015168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highcholesterol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nd84casesineachgroup.allthepatientsacceptedregulartreatment,thecontrolgroupacceptedamlodipine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didamlodipinejointatorvastatincalciumtherapy,therapeuticeffectbetweenthetwogroupswascompared.Result:thehypertension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99%,thatofthecontrolgroupwas77%,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字2=19.526,p

【Keywords】amlodipine;atorvastatintablets;Hypertension;Highcholesterol

First-author’saddress:puningoverseasChineseHospital,puning515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1.007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发展了明显变化,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等现象增多的同时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发展[1]。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疾病,并且一旦患病即为终生疾病,因此使用有效方式实施治疗非常必要。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降血压、降血脂治疗,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有效治疗药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16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男89例,女79例,年龄27~84岁,平均(58.27±10.72)岁,按照硬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患者。对照组男47例,

女37例,年龄27~83,平均(57.92±10.11)岁。观察组男42例,女42例,年龄28~84岁,平均(58.92±10.36)岁。

所有患者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后均确诊为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压90~108/141~172mmHg,平均(94.79±7.92)/(167.28±10.62)mmHg,观察组血压92~108/141~170mmHg,平均(95.02±7.19)/(166.68±10.13)mmHg,对照组血压90~106/143~172mmHg,平均(94.34±7.33)/(168.82±8.62)mmHg。164例患者血脂平均水平(6.49±1.28)mmol/L,tG(2.49±0.24)mmol/L,LDL-C(3.49±1.02)mmol/L,HDL-C为(1.22±0.65)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血压、平均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DBp90~110mmHg,SBp140~

179mmHg;(2)tG

1.2.2排除标准(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排除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疾病、严重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等疾病患者,排除有其他重大系统性疾病、晚期肿瘤、状况不稳定或者治疗医师判定患者生命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3)排除正接受降压、调脂治疗并且不适合停药患者,排除正使用甲状腺、肝素等影响血脂指标的用药患者,排除有急性感染疾病正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患者;(4)排除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产后

1.3治疗方法

1.3.1常规治疗两组高血压患者均禁食油腻、辛辣类食物,严禁烟酒。

1.3.2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68)治疗,5mg/次,1次/d,连续给药治疗8周。

1.3.3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的基础上合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厂家:北京嘉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58)治疗,15mg/次,1次/d,连续治疗8周。

1.4观察指标

1.4.1血压判定标准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连续用药治疗8周后观察血压好转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药物治疗后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完全消失,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接近正常水平或者下降>20mmHg;有效:患者药物治疗后高血压病症明显好转,收缩压下降水平接受30mmHg,舒张压部分下降;无效:患者药物治疗后高血压病症无缓解现象,血压无任何下降现象甚至血压升高[2]。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血脂判定标准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用药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好转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药物治疗后三酰甘油(tG)下降>40%或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0.26mmol/L,

总胆固醇(tC)下降>20%、低密度脂蛋白(LDL-C)下降>30%或者tC/HDL-C下降>20%;有效:患者药物治疗后tC下降度10%~20%,tG下降度20%~40%,tC/HDL-C下降度10%~20%、HDL-C上升度0.105~0.260mmol/L;无效:患者药物治疗后tG、tC、HDL-C、LDL-C指标均未得到改善甚至血脂升高[3]。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33软件对所有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资料实施收集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67例,有效16例,无效1例,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99%(83例);对照组显效52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高血压治疗有效率为77%(65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字2=19.526,p

2.2两组患者血脂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8周后随访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显效64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97%(82例);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15例,无效21例,有效率75%(63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056,p

3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果的改变以及多种因素导致了当前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数量日益增加。有关报道指出,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人次,其中合并高血脂疾病为30%~50%[4]。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疾病及时纠正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众多学者研究均发现,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中更容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现象,高血压和高血脂疾病有密切联系,而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有密切联系,所以临床治疗中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疾病及时纠正对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5-6]。

患者如长期有高血压症状可对自身动脉壁压力增加,导致血脂更容易进入到动脉壁中,并且因血管出现张力,使患者动脉内膜有过度伸张现象,弹性纤维出现破裂引发内膜损伤,导致管腔变硬、增厚、无弹性,如果对冠状动脉造成影响,会致使患者心肌无法正常供血,血压严重异常者甚至会对冠状动脉造成堵塞,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高血脂疾病尤其是tG、tC、HDL-C、LDL-C的异常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和高血压疾病的出现、治疗、预后联系密切,因此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患者血脂,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延迟,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出现,临床治疗中及时干预高血脂已经成为了治疗高血压的重点内容。高血脂疾病可导致患者全身动脉出现管壁增厚、硬化、血压升高现象,因此高血压、高血脂疾病两者间是互相作用的。有学者认为使用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治疗,疗效确切[7]。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片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有良好效果。此类药物是因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钙离子通道进入到细胞中,可直接使患者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外部阻力负荷降低,使心肌耗氧与氧需求不断降低,将冠状动脉痉挛现象解除,很多学者使用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均证明此药对高血压疾病有效,但也均证明仅使用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与药物联用治疗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8-9]。

本研究中使用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临床运用中有良好的降血脂疗效,阿托伐他汀钙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的疗效显著并且可将高密度脂蛋白指标有效升高,将CRp水平有效降低,减少以冠脉事件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并且可独立到降脂作用外。有学者经充分研究后指出,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对自由基形成干预、阻止或者减少心钠素[10]、血清内皮素的出现以及分泌,促进患者肾小球硬化逐渐修复、减少患者免疫损伤、炎症分泌、细胞基质沉淀等病情并帮助受到损伤的肾脏微血管完成修复。众多研究证实,急性血压及血脂升高患者在患病24h内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可将心脑血管急性、重症事件有效减少,主要原因是他汀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的多效性[11-13]。本研究与众学者研究后均认为,使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仅使用氨氯地平片药物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以及表现有重要意义[14-16]。

本次研究中血压治疗结果与高彦、唐宇等[17-18]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血脂治疗结果与古宏干、齐俊玲等[19-20]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可通过血管平滑肌对患者直接、迅速降压,同时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临床运用中还可将患者血脂指标迅速改善,将患者高血脂症状有效改善。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实施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将患者血压、血脂稳定到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较好,使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提高,在临床运用中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潘俊龙.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158.

[2]黄小群.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191.

[3]陈冠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82.

[4]杨仕林,舒海燕.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1):456.

[5]廖少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377-1378.

[6]章静,陈梅莉.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疗效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8,20(12):143-144.

[7]何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613.

[8]赖新兰,肖美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125-126.

[9]王瑞.络活喜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5):22-24.

[10]刘钰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614-3615.

[11]张洁.辛伐他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23,26.

[12]石建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4):521-524.

[13]牛连英,赵晓静,周辰光,等.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1):2103-2104.

[14]李成彬.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208-4209.

[15]黄小群.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9):1571,1574.

[16]黄燕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3,34(29):6058-6059.

[17]高彦,蔡舸,吕云,等.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调脂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495-1496.

[18]唐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临床疗效的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3):357.

[19]古宏干,苏泳,李力任,等.阿托伐他汀钙片引起乏力、转氨酶升高病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48-249.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3

【关键词】辩证治疗中西医治疗临床思路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781-01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

[2]赵耀东,李军;活血化瘀与脑出血急性期;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04)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4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不稳定;原因分析;提出对策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7.07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大的转变,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1,2]。高血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作为心脑血管病的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已经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大量消耗社会和医疗资源,为患者的家庭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高血压的诊断很简单,而且目前也有很多的药物可以治疗高血压,然而,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一直不是十分的理想。针对高血压治疗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文对2011~2014年在本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的随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2014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都被确诊为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我国最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类。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4岁,病程1~38年。血压控制不良者71例,包括舒张压控制不良以及收缩压控制不良;患有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9例、脑血管病4例、高脂血症14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例以及合并其他疾病11例。

1.2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随诊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重点随访71例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分析并探讨出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不稳定的原因。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或者是收缩压≥140mmHg则为高血压。

2结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一共有102例,其中有71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占了69.61%,经过分析,发现这71例患者中大部分都没有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治疗药物,并且饮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血压控制不稳定。见表1。

3讨论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造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的自我保健与自我控制意识薄弱。从本次研究发现,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占了总研究对象中的69.61%。这些患者多数没有遵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服用药物,服用药物不规范。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感觉自身症状已经开始好转,便开始不注意服用药物的时间,如果没有家属的督促和提醒,常常会忘记服用。服药的不规范是造成患者血压控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②71例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未良好地控制其饮食。经诊断,这些患者甚至出现了体重超重、盐分过多等现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应该遵照低脂低钠来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量应该控制在6g以内[3],并且要注意体重的控制。高血压患者只有注意好日常饮食,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另外,患者最好多进行运动,平常于晚饭后,多在家里附近散散步,有利于血压的稳定。③血压监测的不规范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稳定性。多数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都没有按照医生的规定定期到医院进行测压,其中21例患者每3个月平均只进行1次测血压,这远远达不到医院规定监测次数的要求。人体内的血压是动态的,随着人的行为动作,血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要想控制好血压,必须督促患者进行血压监测,然后根据血压的变化状况,及时地调整治疗的方案。据资料表明,血压监测的次数越多,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就越好[4]。④高血压患者常常会伴有并发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2的患者会同时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的血粘稠度增加,血糖增高,血管阻力增加及血管壁受损[5],而这些症状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对血压的控制情况有不利影响。⑤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患者因为急于治愈,便随意地加大药物的使用量;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由于记忆不好,而家属又没有督促其服药,从而导致患者未按时服药;医生没有将患者如何使用药物的情况交代清楚、指导不够;医生没有了解清楚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以往病史,导致患者重复服用药物,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应该做好以下方面:①相关单位和医院应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患者讲解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知识来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6]。②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在选择降压药时,不仅要考虑治疗效果,还要考虑使用药物的种类,以最少种类的降压药来达到疗效。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医生一定要将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的时间交代清楚,同时,要交代患者家属督促患者定期服药。科学地选择降压药,并且指导家属及患者,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③要督促患者经常进行血压复查,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测压;同时,通过及时地心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身心疾病[4],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对人类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稳定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个人原因,还有家庭原因和医院原因。因此,应该积极地分析高血压治疗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进而有效地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张雄,强建红.横山县134例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随访调查分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8(2):10-13.

[3]俞正衡.奥美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4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81-582.

[4]郭德彬.替米沙坦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226-227.

[5]邹颖红.护理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63-64.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5

[关键词]高血压病;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自行设计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12-241-04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国已突破2亿患者[1],该疾病致残、致死率高,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和干预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生存质量的唯一方法,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不到5%[2],如何提高血压达标率成为高血压病防治的难点;通常高血压患者诊断与治疗主要在医院门诊完成,医院与社区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络,缺乏社区的测量与跟进措施是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社区卫生中心缺乏来自医院的学术资源导致患者不信任。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本文对5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医院-社区干预,血压达标率明显增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3年以来在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745名高血压患者,诊断符合高血压标准:(1)成人(≥18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2)非同日3次测量。随机抽取500名患者作为干预,其中男342例,女158例,年龄45~82岁,平均(58.2±3.5)岁;其余人员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学历、医学健康知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自行血压监测、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采用HiLL-BoneHiCHBLooDpReSSUReCompLianCeSCaLe(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自行监测血压的认知与依从性量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就医情况、生活方式、有无自行血压监测、药物选择、服药方式、血压控制情况等。

(2)随机抽取5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干预组,发放高血压知识的宣传资料、给患者提供血压计与听诊器(鱼跃医疗器械生产的血压计、听诊器),由医院专科医师给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调整,进行自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建立自测血压记录卡,并作好填写培训;同时对抗高血压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包括药物的选择与配伍。其余人员为对照组,按社区卫生中心常规高血压患者管理,建立自测血压记录卡,培训患者根据自身就医习惯对血压、服药、就诊情况作好相关记录。

(3)每半个月组织医院医疗护理专家、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到干预组患者家庭进行访视,讲解关于高血压常见症状、自行监测血压方法及注意事项、降压药物的选择与正确使用、预防并发症措施及高血压疾病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指导,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指导,内容包括:降压药物的选择、服用药物的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血压控制情况、是否存在问题等等,并做好登记。随访1年,重新对患者血压情况前后对比,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1.3.1评价指标(1)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情况,并发症病情监测等。(2)对比干预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3)对比1年前后干预组、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4)对比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血压控制情况。

1.3.2评价工具采用(1)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自行监测血压的认知与依从性量表。(2)干预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1年之间血压纪录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过医院-社区综合干预,干预组患者自行进行血压监测的认知依从性从46.5%提高到85.6%;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由原来的49.7%提高到82.6%;合理选用降压药的比例由原来的45.9%提高到94.5%;血压达标率由原来的16.8%提高至75.0%;干预组500例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选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在自行监测血压认知依从性由44.9%至55.1%;HiLL-Bone高血压依从性由50.3%提高至55.6%;合理用药率由46.0%提高至49.2%;血压达标率由17.2%提高至29.5%;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依从性、合理用药方面、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在随访的1年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自行血压监测认知、合理选药及服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主要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的损害而危害人体健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就治疗方面来说,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高血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科学饮水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血压,特别适用于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相关文献报道,超过90%高血压患者服用现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能够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4],由于高血压病起病缓慢、且病程长,不易根治,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通常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3个原则:(1)长期性原则,高血压病发病缓慢,病程常达二三十年以上,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防止或延缓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2)个体性原则,由于高血压病由一种或多种因素所致,每个患者情况都不尽相同,在药物治疗中患者的敏感程度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故必须遵循个体差异原则;(3)综合性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患者如果能够坚持以上治疗原则,尤其是服用药物的依从性,长期治疗,就可以控制病程进展,最大限度地防止心、肾、脑、血管等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总而言之,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使血压达标,是降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唯一有效的方法[5]。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在全国已突破2亿[6],存在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7],血压达标率只有5%[8],造成以上原因中,服药依从性差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结合目前我镇高血压患者的情况分析,大部分患者的诊疗主要在医院门诊完成,医院门诊的医生因满负荷工作不能够做到与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而患者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度不高,原因是全科医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并不侧重于具体的某一专科,对社区医生存在不信任,而医院与社区之间又缺乏实质性联络,综合因素导致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控制率及服药的依从性均低,因此,缺乏社区医生对血压的监测与跟进措施可直接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也是影响患者血压不能达标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起以社区卫生中心为中心,设计简单易行的管理规范,通过医院-社区双方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使血压达标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组织医院医疗护理专家、社区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定期每半月到干预组患者家庭进行访视,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调整适当治疗的治疗方案,重点是自行监测血压及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方面。随访1年后观察:干预组500例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选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自行血压监测认知、合理选药及服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血压控制率及达标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一方面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或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包括饮食控制、适当的体育运动、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另一方面,通过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患者提高了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从而整体提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9]。同时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给医生与患者提供了沟通平台,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同时可纠正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无症状或者血压控制好后就不需长期服药的一些错误观念。医疗护理专家也可以对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预防、疾病的预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可结合家中患者的身体生理状况,配合监督指导患者服药,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医生、患者、及家属还能根据患者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选用价格合适,疗效确切的降压药物,尽可能减少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次数[10],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而且医疗护理专家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需要住院时,可及时将患者转入医院进一步治疗,为医院-社区实现“双向转诊”创造条件[11-13]。

本研究建立了高血压患者医院与社区之间综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弥补了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各自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不足,同时又通过多种综合方法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最大程度上减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值得向其他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冠英.开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49-50.

[2]赵光虎.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分析与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1):75-77.

[3]阮芳,梁雪华,黄荣杰,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高血压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31-532.

[4]夏旭东.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0:45-46.

[5]尹智祥.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23.

[6]潘红,崔华光.15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随访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24-226.

[7]汤红玲,代莉,林丽曼.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3-14.

[8]李娜,贾建利,胡晓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J].医学理论与时间,2008,21(4):475.

[9]杨涛,吴荣.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18):32-33.

[10]庄芹,陈招娣,王永红,等.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42-43.

[11]黎华,张胜芝,邢海燕,等.高血压病病人服药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93-694.

[1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2002综合报告[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6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4450

[摘要]在高血压患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老年患者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免疫力和器官敏感度也随着下降,因此相比其他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更难治疗,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一直是医疗行业内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领域发现了很多新进展,本文综述了老年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并且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抗压药物治疗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在临床上适合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了联合用药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9(b)-0197-02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减少和预防以上并发症[1-3]的发病风险,高血压的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高血压又是老年人疾病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该病常常导致老年人死亡、瘫痪等,最终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以及影响其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血压不稳定以及合并症多等特点,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体内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对血压的调节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血压容易随着体位的改变发生大的波动,另外多数老年人都伴随有肝、肾等器官功能下降,降压药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时间明显变长,因此常会出现血压不稳定以及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目前,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4]为主,通过口服药物对血压进行适当的调控,使血压达到安全范围以内从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由于人体自身代谢的因素,高血压患者一般都需要坚持长期服药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研究综述如下。

1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治疗

1.1治疗目标

应缓解患者外周血管的阻力,助其提升相应的心脏排血量,让血压调整至合适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及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还可降低体位性或者药物性低血压等诸多危险情况的发生。高血压是指血压≥140/90mmHg,药物治疗的目标就是是患者的血压达到该水平以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的血压则需要降到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收缩压降到150mmHg以下,如果可以耐受,可以进一步降压。最终目标是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以达到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2治疗原则

①重视非药物的治疗方案,尽量以预防为主,若血压无法控制,可考虑予以药物治疗。②缓慢降压,应确保老年人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时应从小剂量逐渐增大药量,让血压下降形成缓慢和稳步的过程,与此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输出量降低情况、血管阻力增加等不正常现象是否存在。③对于多数患者而言,服药有可能要终身化,坚持长期用药治疗,禁忌不规律用药或者突然停药。④选择起效平稳的长效药,目的是减少血压波动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用药后应全面检查血压控制情况,尤其是夜晚血压情况,不可使血压值过低亦或是过高。⑤尽可能地联合用药,选择副作用可抵消亦或是不会叠加的相关降压药进行联合服用,禁忌随意加大剂量而服用单一类降压药。⑥对体位性低血压做到预防,避免使用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降压目标是以坐位或是立位血压平稳为标准。⑦降压药的使用和选择不仅仅是治疗有效,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成本的控制。

1.3药物治疗

在2007年版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以及2009年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使用如下药物加以治疗老年高血压病:①利尿药;②血管紧张素的转换酶抑制剂;③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④钙拮抗剂;⑤α受体阻滞剂;⑥β受体阻剂六大类降压药物。

1.3.1利尿药wHo推荐在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时的一线药物应优先选择利尿剂。例如①噻嗪类;②保钾利尿剂;③袢利尿剂。氢氯噻嗪作为一种噻嗪类利尿剂,其作用温和且降压快,而价格又低,比较适用于女性肥胖及收缩期的高血压者,被认为是对老年人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一种首选药物。此外,吲达帕胺作为新型利尿剂,其副作用比较小,又可充分发挥利尿及扩血管作用,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低血钾的产生[6]。

1.3.2β受体阻滞剂此种阻滞剂含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等,不仅能够降血压,还可减缓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并且相对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率快和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尤其是针对伴有早搏和室上心动过速,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等心率失常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7]。此药物对于血脂具有一定的作用,常可掩盖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在临床上,β受体阻滞剂,尤其是阿替洛尔,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不被推荐使用,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将该类药物排除在降压首选药清单之外[8]。

不过,联合服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病正在进行具体的治疗,仍是受到广泛重视,被大多数患者认可的。

1.3.3钙离子拮抗剂(CCB)其可分成二氢吡啶类(例如,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等)以及非二氢吡啶类(例如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等)类别[9-12]。其中的二氢吡啶类药物的降压效果相对较强,且具有加速心率的效果,比较适用于心率慢的患者应用。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的降压作用相对不明显,却能减慢心率,尤其是适合伴快速性心率失常者应用[13-14]。

1.3.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是近年来发展的最为迅速的降压药,比较常用的含卡托普利,不仅可很好地减少心衰患者病死率。尤其适合合并糖尿病及心力衰竭者应用[15-16]。

1.3.5a受体阻滞剂其可分成选择性及非选择性等,比较常用的含哌唑嗪,不仅降压效果较好,而且对于降血脂及前列腺肥大均有显著的疗效,通常适合合并前列腺增生亦或是有脂质代谢障碍的患者。

1.3.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包含有氯沙坦和缬沙坦,不仅用药副作用较小,而且降压平稳,适用于各期患者。

2小结

针对高血压患者,为其控制血压并降低并发症的临床关键是正确且合理使用降压药。而药物治疗通常需选取2种以上的药物进行联合服用方可有效地控制血压。临床上通过多年研究,最终多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联合使用[17]。关于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治疗,主张收缩压在21、3~23.4kpa(160~176mmHg),舒张压在12.0kpa(90mmHg)范围内波动[18]。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适当的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肥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戒酒,适当的体育锻炼来达到改变患者不利的生活状态。最终共同达到很好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一直在高血压治疗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领域,目前的新进展其实相对于我国现在数量巨大的高血压人群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但是,通过在临床上不断的实践、探索,医生将会找到更多的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来治疗高血压,尤其是老年高血压。

[

参考文献]

[1]姚婧璠,杨骏,贾娇坤,等.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第一部分)[J].中国卒中杂志,2014,2(1):46-66.

[2]钱银芳.60例老年高血压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4,1(1):434-435.

[3]董光胜.老年高血压的社区干预体会[J].内科杂志,2014,2(1):266-267.

[4]吴红伟,程燕,吕永姮,等.综合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13):64-66.

[5]张永莉.高血压药物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106-1108.

[6]蔡东向,王明辉.厄贝沙坦与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药物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1(1):131-132.

[7]朱彩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42-543.

[8]刘靖,胡大一.从2013年欧洲高血压新指南看联合治疗的新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73-75.

[9]方丽,胡德永,王佳帅,等.兴城矿泉浴辅助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59-61.

[10]张路霞.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J].第十二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2012.

[11]孙静,宋黎明,吴雷,等.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110-114.

[12]林仲秋,张金霞,冯国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治疗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14-17.

[13]汪道峰,王智,娄宁,等.乌拉地尔、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对肿瘤急性术后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3):335-339.

[14]任晓蕾.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2012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2012.

[15]王思远.大家谈“转化”:实现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华丽转身—记2013年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3,28(14):12-13.

[16]第八届中华肾脏病学会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专家协作组.α/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治疗中的实践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8):3812-3816.

[17]李建新,梁小华,曹杰,等.2010年中国五省社区高血压患者就诊机构和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城乡比较[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4):301-305.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7

顽固性高血压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高血压,临床并非少见。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对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当使用包括1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而合理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且所用的3种药物已达到最大剂量,但血压仍未控制到140/90mmHg以下目标血压者应为顽固性高血压。此外,对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果经过足够剂量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其收缩压仍未降到160mmHg以下者,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1]。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病症状及防止靶器官损害方面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1病因病机

中医没有“高血压”病名,其论述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病证中。《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本病的眩晕与肝肾有关。《千金方》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亢头脑也”。“其痛必至巅顶,以肝之脉与督脉会于巅,故肝厥头痛必多眩晕”。认为头痛、眩晕是肝火厥逆所致。《丹溪心法》说:“无痰不眩,无火不晕”。认为痰与火是引起本病的另一种病因。一般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其病理基础是肝肾本亏,阳亢失度。病性有虚实之别,虚证多为亏损,气血虚乏或阴阳两虚;实证多为风、火、痰、瘀内生。病理特征为本虚标实,风火痰瘀标实症状往往是在肝肾阴亏的基础上产生的,刘力等[2]认为顽固性高血压主要病因为:①风火上旋;②风痰阻络;③痰湿内盛。郑琼莉[3]观察103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发现,顽固性高血压以痰湿壅盛和阴虚阳亢为多见,分别为45.63%和34.95%。

2辨证分型

临床上高血压的分型多采用《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阴阳两虚4个证型。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辨证分型。

2.1瘀毒损络,络伤痰阻平时若调养失度,遇事急躁,身心过用,即从火化;火郁成毒,毒热久积,蒙蔽清阳,故头痛、头晕,甚则中风卒厥;闭阻肢体经脉,则肢麻震颤,极易发生高血压。另外,痰湿体质之人亦易罹患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多素体肥胖,营养过剩,痰湿久蕴化热,积热成毒,往往肥胖程度与血压升高呈相关性。此类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不容易控制而成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彭立等[5]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病初期多因将息失宜,心肝火旺,热极生风,冲逆巅顶,上蒙清窍,而发眩晕、头痛;随着病情发展,风、火、痰、瘀、虚诸证蜂起,虚实夹杂,火热痰瘀胶结难解,久则生毒,浸淫血脉,损及脏腑及脉络,造成多种并发症,体现了毒邪的致病特点,治疗上初期方选黄连解毒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可加玄参、苦参、黄芩、夏枯草等。中后期方选四妙勇安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兼瘀者加桃仁、红花、降香、川芎,兼气滞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兼痰者加瓜蒌、半夏、茯苓,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阳虚加淫羊藿、菟丝子,气阴两虚加黄精、麦冬、五味子等。邵章祥[6]认为,瘀毒伤络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机理。瘀毒虚是高血压病的病变特点,瘀毒损伤心络是高血压病的病变关键。指出高血压病的发病特点:①初期:阴阳偏亢,肝脾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阻滞血络,郁遏而为瘀毒,虽有明显的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但血络瘀毒轻浅,治疗上多加入通利血络的药物。②中期:气血亏虚,痰瘀阻络,蕴结瘀毒,损伤心络,累及脑络、肾络,治疗宜益气养血,行瘀通络。③末期:痰瘀胶结,阻闭脉络,瘀毒深伏,脏器虚衰,而导致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等。

2.2脾虚痰阻,清阳不升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的患者体型偏胖,多为痰盛体质。若治疗失误过用、重用寒凉之品,戕害脾胃,导致脾虚湿盛。邓铁涛[7]以脾虚痰阻辨证,以益气健脾、祛瘀活血为法,获得良效。胡睿[8]认为,顽固性高血压症见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濡滑,此类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

2.3气滞血瘀,经脉不通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多兼有明显的血瘀证,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效果显著[9]。实验证明,血瘀证的形成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机制失常的病机相似,这些因素在病理学上都是高血压病形成的危险因素。马红梅[10]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0例,总有效率86.7%。张清奇[11]从血瘀入手,对顽固性高血压采取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等治则,使用补气活血等药物,治疗27例,总有效率85.2%。鲁永菊[12]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例,取得较好疗效。

2.4肾阴不足,肝阳上亢马彦平[13]认为,多由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亏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头痛、眩晕。药物可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杜仲、桑寄生、牡蛎、生龙骨等,其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能平肝潜阳,牛膝、杜仲、桑寄生以补肝肾,龙骨、牡蛎重镇潜阳。顾小鸣[14]采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总有效率91.2%。另外,肝肾同源,精血互生,滋肾水所以柔养肝体,肝之阴阳能否达到相对平衡,取决于肾水之充足与否,故有“欲阳之降,必先滋其阴”之说。张伯礼指出:“镇摄潜阳属急则治标之法,而亢阳之降,当滋阴养血培其本[15]。

3针刺治疗

李吉梅[16]采用降压药物配合针刺辨证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5例,以双侧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为主穴,辨证配穴,施平补平泻手法。1天1次,10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2.0%。沈志坤等[17]采用针剌足三里同时口服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20mg,1天2次,治疗顽固性高血压25例,疗效优于单用硝苯地平。

【参考文献】

1余振球.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病因(上).中国社区医师,2008,(9):23

2刘力,沈舒文.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治疗.陕西中医,2002,23(8):754755

3郑琼莉,祝炜,王超,等.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及血压形态特点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1931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2831

5彭立,张军平.顽固性高血压从热毒论治.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34

6贾晓江.邵章祥主任医师从瘀毒损络论治高血压病.四川中医,2006,24(5):13

7颜芳,赵立诚.邓铁涛教授健脾化痰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验察一则.中医研究,2004,7(6):15

8胡睿.辨证论治顽固性高血压病.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490

9,杨振伟,张国伦.血瘀证与高血压病辨证论治关系的临床研究.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5457

10马红梅.补阳还五汤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04,32(6):2122

11张清奇.自拟滋肾活络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27例临床观察.光明中医,2006,21(10):7576

12鲁永菊,周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4):291292

13马彦平.顽固性高血压从肝论治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010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8

治疗现状

知晓率低:由于认识不够,缺乏有效检测,农村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靶器官损坏之前极少发现和就诊治疗。

存在治疗误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靶器官损害轻、并发症少,缺乏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能长期服药达到理想血压。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视传统的“冲血管”治疗,而不重视平时血压控制。所谓“冲血管”治疗,就是在春天或秋末冬初输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在农村药物多选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夜、胞二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一般输液治疗7~10天。虽然高血压治疗获益并非只有降压一条路可走,但药物非降压作用应建立在有效降压基础之上,“冲血管”治疗药物并没有直接降压作用,而且是短期治疗,与高血压病有效平稳降压原则不符,这种治疗方法既缺乏理论依据,又缺乏循证医学客观依据,这种广泛存在、延续持久的治疗模式,不但浪费卫生资源,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农村高血压病治疗不规范: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压监测不及时和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普遍存在,不少高血压患者仅凭症状消失而主观停药治疗,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患者服用短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不能24小时平稳降压,也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农村医生技术水平落后:有些农村医生(包括部分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生)对目前的循证医学临床实验结果不了解,对根据临床实验不断更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不能掌握,对一些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缺乏了解。许多农村医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常形成公式化,而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建议

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对乡村医生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循证医学临床实验报告,掌握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更新观念,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优化治疗方案,既要降压达标,又要注意对心、脑、肾等脏器的保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最终目标。

降压目标:2003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将正常高血压定义为120/80mmHg,120~139/80~89mmHg定义高血压前期,140~159/90~99mmHg定义为高血压1级,160/100mmHg以上定义为高血压2级。并非所有患者都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120/80mmHg,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认为达到第一个目标是140/90mmHg,如果合并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降到130/80mmHg或120/80mmHg以下。

重视高血压病的预防:心血管病的预防是新世纪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无论从治疗还是经济学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通过限制钠盐、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补钙、钾、镁,加强运动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

优化治疗方案: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以长效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我国2005年高血压病指南,对高血压病常用药物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和长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或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都给予充分肯定,可作为基本降血压药物和初始治疗方案。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9

[关键词]化痰活血平肝方;中西医结合;顽固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5)07(b)-0142-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ofphlegm-dissolving,blood-activatingandliver-calmingprescriptioncombinedwithwesternmedicineinthetreatmentofrefractoryhypertension.methodsFrommay2013tomay2014,100patientswithrefractoryhypertensiontreated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they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ndtherewere50casesineachgroup.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westernmedicine,whil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phlegm-dissolving,blood-activatingandliver-calmingprescriptiononthebasisofcontrolgroup.theclinicalefficacy,reductionvalueofsystolicanddiastolicbloodpressureaftertreatmentbetweentwogroupswascomparedrespectively.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inobservationgroupreached96.0%,whileinthecontrolgroup,only76.0%andtherewasastatistical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χ2=16.61,p

[Keywords]phlegm-dissolving,blood-activatingandliver-calmingprescription;integr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Refractoryhypertension

高血压是心血管常见疾病,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1-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数与日俱增,且有年轻化趋势[3-6]。多数患者在应用相应药物后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过高对心血管的损害,但仍存在许多患者在应用3种及3种以上药物后仍不能很好控制血压的问题。该类患者需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至少4种降压药物才能控制血压,此类高血压疾病为顽固性高血压[7]。顽固性高血压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不仅容易造成心力衰竭等慢性并发症,还易造成脑出血等急性并发症,甚至猝死。本研究主要为探讨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51~79岁,平均(66.45±0.37)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②药物过敏者;③不能配合实验者;④年龄>80岁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患者应戒烟、戒酒,并严格控制盐与脂肪的摄入。保持温暖,防止受寒冷应激。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保持平静,防止出现不良心情。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降压药物的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1次/d,10mg/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次/d,2.5mg/次;吲哒帕胺片,1次/d,2.5mg/次。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制化痰活血平肝方治疗。主要药物组成:法半夏10g,竹茹10g,白术10g,陈皮15g,天麻15g,夏枯草15g,益母草15g,钩藤30g。以上中药以水煎制,煎好后均分为两剂。早晚各服用1剂,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情况。

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8-9]

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达到正常血压范围,或患者血压未达到正常范围,但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舒张压达到正常范围,但下降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p

2.2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值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加之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同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顽固性高血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0-13],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还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消极的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寻找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方法至关重要。

化痰活血平肝方中的天麻、钩藤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液内皮素的水平,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血管;白术与益母草的利尿作用能减少患者的血容量,其扩血管作用能降低血流动力学阻力,降低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能减少血栓的形成,有利于血液的流通。化痰活血平肝方能促进肝内的氧化作用,降低血管内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血管硬化程度。除此之外,该中药中的活血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且对血管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中医认为湿痰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半夏、陈皮、竹茹等中药能有效化痰,从而有利于治疗顽固性高血压[14]。研究[15]表明,该中药还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这些均有利于血压的下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使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全文)[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沈学耕,王自芬.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82-83.

[3]周丹,孟新科,唐新征.滋阴平肝复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大鼠血管钙化及血压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8):1290-1292.

[4]钱善军,张敏,阚晶,等.天麻钩藤饮配合生活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et-1及Ca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21-23.

[5]罗珊珊,蒋嘉烨,栗源,等.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蛋白表达谱的影响[J].中药材,2012,35(6):925-939.

[6]黄世忠.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186.

[7]蒲江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215-216.

[8]高寒琦,王艳,王俊华,等.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高血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9-130.

[9]李浩,刘剑刚,刘龙涛,等.中西医结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0):841-845.

[10]虞东玲,汪涛,郑偕扣,等.降压倾心方对高血压大鼠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11):1350-1351.

[11]程智娟.依那普利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4):23-24.

[12]陶艾彬,陶天娜,郭俊芳,等.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34-36.

[13]姜明霞.血液透析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191-192,207.

[14]王俊琴.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顽固性高血压34例[J].中医研究,2014,27(5):59-61.

生物医学治疗高血压篇10

【摘要】目的观察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西医基础疗法加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该中药制剂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和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有较好的协同降压作用并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血液流变学行为。

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1,2]。我们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采用活血化瘀、通脉利水功效组成的中药复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作用,可明显减轻副作用。我们从临床选择符合wHo制定“高血压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该制剂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4年1月按照wHo/iSH的诊断标准,从干部门诊及干部病房的患者中,经详细的临床、生化、B超、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肝肾疾病并筛选出40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0例,即西医基础疗法加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组(简称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1~75岁,平均66.3岁;病程3~26年,平均13.6岁。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2~73岁,平均65.9岁;病程2.5~25年,平均13.1年。

1.2药物制备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丹参20g,茺蔚子15g,车前子20g,夏枯草30g等),均为免煎中药,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硝苯地平缓释片(由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996)405001)。双氢克尿噻片(由丹阳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32020330)。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人经入选后即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q12h,8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治疗基础上加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氢克尿噻12.5mg,每天1次。

1.4观察指标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测血压(CBp)和血液流变学,对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ˉ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血压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

表1两组血压比较(略)

由表1可知,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升高,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改善。两组血压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表2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略)

由表2可知,治疗组于用药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粘度升高。动脉硬化、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无不与“血瘀”有直接的关系[1,2],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亦无不有“瘀血”现象。因此,治疗高血压病从活血化瘀入手,具有临床及理论基础。

活血化瘀、通脉利水法治疗高血压,即是遵“上病下取”之意,清热顺气,引血下行,去有余、补不足,血量调和,血压自趋正常。我们临床的成方主要是由茺蔚子、丹参、夏枯草、车前子等组成,方中茺蔚子、丹参辛甘微寒,活血顺气,能扩张血管,升又降;夏草苦寒泄热,平肝降压;车前子甘寒滑利,利水渗湿。上述诸药伍用,一活血、一下降、一利水,有多盈补亏之效,故可降低血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车前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同时能兴奋副交感神经,阻抑交感神经,引起某些组织释放组织胺或直接作用于组织胺受体,并由此使细胞外液及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同时还有降血脂、镇静、解聚血小板等作用[3]。夏草[4]除含有大量三萜类成分外,还含有苯丙素、甾醇及其苷、黄酮、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有降压、降糖等作用。

高血压病的治疗要坚持终生服药,也就是血压降至正常后仍要用合适的剂量长期维持[1]。我们经临床观察认为,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西药降压效果较好,但长期用药,各类降压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医中药虽副作用少,很少有不良反应,但单纯中医中药治疗,降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是治疗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钱来森,周宏研,孙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改变.中华心血管杂志,1991,19(4):225-227.

2欧亚龙.高血压病与血瘀关系的实验观察.四川中医,1991,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