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起源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4:22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1

关键词:城市资源开发城镇建设矛盾分析发展对策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又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虽然遵循着普通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轨迹(即存在一切城市发展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其城市兴起的条件和背景的不同,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又有其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集中表现在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因此要认识资源型城市,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入手。

一、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

1.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一般说来,资源型城市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时间较短,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兴起的城市和一般城市相比必然缺少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内涵,其城市建设也往往是粗线条的,仅仅是为了开发而开发,这样就使资源型城市很难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和风貌景观。

2.资源型城市建设速度较快

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这就导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以油都大庆为例,本世纪五十年代大庆地域总人口不足2万人,到了九十年代,短短的四十几年的时间,大庆已成为人口近百万的举世瞩目的大城市,不仅大庆如此,其它资源型城市如鸡西、鹤岗、伊春等,其城市建设也存在类似情况,虽然超常规的城市建设速度,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生产服务基地,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当时的建设条件下,必然使城市建设缺少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从而使生产和生活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冲突和矛盾(仍以大庆为例,在其市城内64%的城镇分布于油田内,尤以萨尔图地域最为突出,其生产和生活的冲突十分尖锐。)

3.资源型城市建设主要以资源开发为核心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就是由于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因而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从资源型城市以上几个主要现状特点来看,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其矛盾所在,从而探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分析

1.资源开发的各个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的过程,往往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一般来说,在资源开发前期即创业期,条件较为艰苦,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其特征往往是资源生产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布局分散的小集镇形式,其城市形态是较为模糊的,虽然有些城市在此阶段也曾进行统一规划(如大庆的工农村规划)但这种规划往往是粗线条的短期行为的,因此很少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准则,这必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开发中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资源型城市在此阶段一方面为国家提供了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源,另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因此其城市建设的力度也开始加大,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逐渐形成,但由于城市初期所形成的分散式布局的弊端,随着城市生活性的增强而逐渐显露出来,生产和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这两方面关系,直接关系到资源型城市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而到了资源开发的末期,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更加尖锐,主要因为这个时期随着资源的减少,经济下滑,城市建设需要的资金相对减少,这必然影响和限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原来仅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面临着向多元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若不能顺利进行,城市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就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切断,城市建设便无法顺利进行,其后果可能直接导致城市的萎缩乃至荒废。

2.资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任何一个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分布都不可能是均衡的集中的,开发资源过程也是分散的,这就容易使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这种城市形态相对于资源开发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有利的,因为其便于生产服务,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首先,“点多”使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城市中心的聚集效应,建设重点不突出,无法突出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浪费;第三“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辅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

3.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并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较大,在某些城镇中甚至达到50%以上,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它所造成的空气嗓声,水质等方面的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管理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双方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又互有交叉,各部分往往从各自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协调和统一,从而给资源开发和城市建设之间带来人为的矛盾。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现状,充分认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矛盾特点,才能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从而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三、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说到底仍然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williamRees)提出的“生态脚印”(ecologicalFootprint)理论,“要保持一定地区现有的消费水平,一定会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生产用地和水域,才能支持该地区长期生存下去,他把包括这些生产用地和水域在内的相关地域叫做‘生态脚印’”也就是说一定地域内所能提供的资源只能维持一定限度的人口长期生存下去,超过这个限度,该地域的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任何一个城市(包括市域)它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用理斯的这种理论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是相当大的,它现有的人口数并没有超过它的“承载能力”但由于其它地域对资源的需求,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开发的过程成为了输出“承载能力”的过程,这就使资源型城市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要使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时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为其长运发展提供条件。

协调发展对策1:建立密集型城市

从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理斯的“生态脚印”概念分析,建立密集型城市是减少资源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纵观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城市建设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资源开发到哪里,城市建设就跟到哪里,从而形成了分散式布局的现状特点,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各方面的矛盾,建立密集型城市则不同。首先,城市布局相对集中,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其次,密集型城市使生产与生活相对分开,减少相互干扰,安全性提高,使生产与生活起到相互促进作用;第三,便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从而解决了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众多矛盾。

但是,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来看,分散式布局已基本形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密集型城市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市域内选择重点城镇集中发展形成密集型城市中心,重点城镇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应具备市域核心的地位。这里所指的核心并不一定是地域内的中心,关键在于它在市域内起到与其它城镇协调发展的作用。

应避开资源开发区,这样才能使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相对分开,避免为保证生产而进行的重复建设,同时可保证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应具有便利交通条件。交通的顺畅一方面可保证市域内部联系(包括生产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可与城市外地域联系紧密,从而保证资源的输出与利用。

对策2:建立分散布局的卫星小城镇

建立密集型城市,并不是放弃现有的与生产相结合的小城镇,由于资源开发的需要,这些小城镇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些小城镇的建设重点和方向应有所转变。首先,小城镇的发展应以满足资源开发为目的,集中发展生产服务基地;其次,应避免建设大型生活设施,这样可避免城市建设的浪费;第三,要充分作好转产的准备,从而为资源开发结束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条件,转产方向可根据现有条件综合选择,资源开发结束后,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

对策3:以大生态、大绿化观念建设的城市边缘区

密集型城市中心(生活性)与分散型卫星城镇(生产性),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它们的结合部,即城市边缘区,也应统一规划,建立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和绿化系统工程,从而形成现代化田园式生态城,改变以往资源型城市景观乏味,环境质量差的状况,同时考虑资源型城市文化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要充分认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找出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所在,并以整体的、长远的观点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2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经济发展

资源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资源的分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资源分布区域的产业构成以及区域内城市在一定阶段内的产业发展方向。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资源型城市就是依托于当地的资源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老工业城市,它们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长久以来对资源型产业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

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压力也在逐渐增大。资源型城市是高度依赖资源性产业兴起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经历漫长的经济积累阶段而发展起来,长期依赖资源造成了城市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单一,城市生态环境脆弱,下岗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经济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避免“矿竭城废”结果的出现,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1.影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阻力因素分析

经济成份单一。我国资源型城市中的国有制经济占有很大份额,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所有制经济结构中通常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所有制结构很容易造成国税占税收比例过高,但地税占税收比例偏低,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多是省属或部属企业,利润基本上缴,而留给地方的却是环境恶化、植被破坏与地质灾害等负面影响。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强烈依赖于当地的资源而发展,导致城市的职能单一,综合发展指标也相对较低,对外联系主要限于资源的交易,发展速度快、周期短。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于采矿业及相关矿产品的加工业,经济结构大多呈现畸形发展。其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迟缓,产业次序较低,结构转换的难度大。

无效的金融支持模式及政府财政政策的时滞。当资源型城市意识到自身的资源逐渐枯竭时,就会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城市转型。强大的金融支持系统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对自身所处的现状分析不清楚,对新的产业选择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定会使得金融支持的效果减半,甚至无效。此外,政府所制定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起来具有一定时滞作用,也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阻力因素之一。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

2.1延缓资源衰退期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是资源型城市所属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实施经济转型,就会具备资金安排、就业结构、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因此,资源型城市要达到最佳期转型的目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资源型产业,延缓资源的衰退期,赢得最佳转型时机。

2.2大力发展接续产业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其实就是主导产业被替代的过程。应立足于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资源禀赋,适度连续的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替代产业,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路径。

2.3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动力支持。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创新,不但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延缓资源的衰退期,还能促进替代性产业的生成,替代性接续产业生成和发展过程追根问底其实就是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

2.4加大新兴产业对外开放力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资源型城市更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要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作为转型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要努力获取更多的信息,拓展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围绕国内外市场环境,充分利用两个信息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引智,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扩大新兴产业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5加强金融创新支持接续产业发展

制定专项贷款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发展。接续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与相对成熟的传统产业相比,呈现资金需求大、风险识别难、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从而决定了商业性贷款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国家应出台专项贷款政策间接干预信贷市场,推动银行机构扩大对接续产业的贷款营销。商业银行也应开展信贷产品创新,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加强同业合作,增加业务品种。

2.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由于历史因素限制,资源型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普遍较差。金融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征信体系建设。因此,资源型城市应努力解决金融生态建设,不但要建立有利于银行机构债权保护的司法体系和执法体系,更要建立有利于银行机构识别和规避信用风险的社会信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增强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资源型城市完成经济转型的意义

资源型城市转型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在转型进程中,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经济转型也就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题。纵观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是先从经济转型入手的,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对整个城市的转型起到了支撑作用,探索出一条合适的经济转型道路对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进行分析,通过经济手段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民强.2002:《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博奕分析》[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期.

[2]汪云甲.2003:《矿产资源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赵波、张秀利.2006:《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研究》[J].《产业观察》.73.

[4]赵慧英.2003:《试析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13-14.

[5]李新春.2006:《城市主导产业分析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12-13.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3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型城市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新挑战,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持续发展大局。因此,及时研讨资源型城市要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周恩来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参考文献: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2.杨宏烈、罗春钦略论石油城市的改造,城市规划汇刊,1993.93.林秋华关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1995.2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4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着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5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所以也称“矿业城市”。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森林资源虽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可再生的时间过长,从这个意义将其视为不可再生资源,森工城市则列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般而言,对资源开采依赖性较强的资源型区域,在资源开采逐步减少甚至枯竭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种是如果没有发展相应的产业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萎缩,那么该区域就可能逐步走向衰落。假如资源型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的份额非常大(比如90%以上),那么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其县区内的城镇将不复存在,即出现所谓的“矿竭城亡”。另一种结局是由于资源枯竭或市场形势的变化等原因,在资源开采减少的同时,该区域逐步发展了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接续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替代产业则是新产业对于资源型产业的更新和取代。如果这些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增量足以弥补资源型产业的减少量,城市不但不会出现衰退,而且将随着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兴盛起来。这种结局是世界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已经现实的目标,也是我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对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条件

(一)高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以往,技术的发明及其向商品生产能力转化大都是偶然发生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创新活动在多方面力量的推动之下很快走上了组织系统化、机构建制化、重大项目工程化、支撑举措制度化的轨道,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已全面展开。

从世界范围看,大中型企业已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独具特长的试验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尤其在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跨国公司中,拥有必要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控制局面的核心力量之一。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同时,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及其相应的社会建制体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独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所、科研型战略工程、产学研合作网络等,早已遍布世界各地。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科学技术园区和技术创新孵化器等,当代高技术产业化正在处于一派蓬勃发展态势之中。

国家力量的投入、适时调整的战略和政策、创造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成为决定当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水平最关键的因素。当代世界,由国家政策倾斜支持的科研型战略工程、科学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试验基地等,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首先使贸易全球化获得了长足发展;此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服务全球化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完善与跨国性经济协调组织机构的建立则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要求,具体表现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深。

(三)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已基本转型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型城镇和区域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最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矿业城市。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从此,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至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为了与失业做斗争,市政府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建立技术园区;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此外,鲁尔区在替代产业、环境治理和企业转制等方面,也做得非常成功。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其它一些资源型城镇和区域如美国匹兹堡(钢城)、休斯敦和洛杉矶(油城)、法国洛林(煤钢城)、欧洲萨尔区(产煤地域)都通过不同途径走上了新生。

美国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采取了“再开发”战略,如匹兹堡在抵抗衰落过程中,既改造传统产业,又开辟新路,表现出强大的产业转换能力和创新意识。匹兹堡是根据“钟摆运输”布局原理,在大型铁矿、煤矿开发基础上而兴起的城市,美国的钢铁市场曾以它为中心,实行“匹兹堡基点加价制”。但这座实力雄厚的矿城,在20世纪70年代,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到了80年代,市政府开始采用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吸引外资投资和建厂,其产业结构逐步由重型转向轻型和服务型,经济才开始复苏。美国休斯敦是油城走向持续繁荣的典型模式之一。休斯敦原是“牛仔(牧人)”集聚的农牧区村镇。1901年得克萨斯油田开发后,城市随之兴起和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各大石油公司总部迁移至此,形成了美国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在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开始整体下滑时,休斯敦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加速了石油科研的开发,油气资源产业群也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同时相应带动了为其服务的机械、水泥、电力、钢铁、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休斯敦的模式是按照“发展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完善基础产业”顺序展开的。美国另一个油城洛杉矶也是采用这一模式实现转型的。20世纪20―40年代洛杉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油田开发直接促进了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业的开发,使原本是靠近沙漠的季节性牧场变成粮、棉、蔬菜、水果生产基地;陆、海、空运输发达;此外,飞机制造业、军械工业也迅速兴起,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现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工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太平洋东岸著名的现代化城市,即使石油资源枯竭,该市也能依托替代产业群来实现持续发展。

法国洛林(煤钢城)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我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一是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自1979年起,为了解决转型中的重大问题,创立了受影响工业专项基金(30亿法郎补助金和贷款)。洛林转型大约花了30多年时间,尽管其转型成本巨大,但成效显著,使得原来让人很难睁开眼睛的工业污染地,变成了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整个地区由衰退走向了新生,今日的洛林已成为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欧洲萨尔区和英国蒂斯区(产煤地域)与我国煤炭型城市具有许多类似特征,20世纪50年代因煤炭产业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危机,区域经济经历了重大的重构;70年代和80年代因全球和欧洲钢铁工业发生重大危机,再次引发类似于目前我国东北煤城的结构性矛盾和困难。在过去150多年来,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货币、成本和价格等条件。煤、钢危机实质上成为整个区域经济危机的根源。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摆脱了资源型产业的制约,经济重新得到了振兴。

(四)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态势

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了同我国相同的问题。由于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发展单一资源型产业,其经济发展模式多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虽然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多种产业来努力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但对优势资源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数量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态势,如矿竭城衰的威胁;产业结构单一、序次低、经济效益差;交通、通信及房屋建设水准低,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污染和环境灾害相当突出;矿业城市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工作滞后,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等等。目前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成功的案例较少。

二、国内条件

(一)机遇:经济结构大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发达国家和地区鉴于资源枯渴、污染严重、劳动成本升高,传统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更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市场前景乐观,为了争夺21世纪高新科技制高点,加快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速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迅速融入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来。

(二)挑战:资源型城市发展诸多问题

一般而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遵循开发建设―中兴鼎盛―经济衰退―产业调整―繁荣发展的过程。在前两个阶段,资源型城市问题并不突出,但发展到中兴鼎盛之后将会出现较多问题。

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从建城条件看,由于我国是参照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因而在现有的资源型城市中均进行了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破旧,但总体上讲已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历史,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如:原有机器设备的闲置和再利用问题、原有劳动者的再就业问题、区域及行业产量、利润下降及经济萧条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问题等。“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此外,我国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是建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城市的兴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的已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如果因资源产业的衰退而放弃这些城市,定会对该区域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三)走出一片天: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

我国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关注,许多资源型城镇正在努力探寻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目前,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

1、煤炭型城市――阜新

煤城在我国矿业城市中是数量最多的。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普遍单一且粗放,城市经济和就业对煤炭资源和煤矿高度依赖;由煤炭资源开发阶段性决定着的城市发展有着鲜明阶段性,资源枯竭对城市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压力更大;企业和城市文化具有明显的资源指向性,吃苦耐劳但安于现状,封闭思想和恋煤情结严重。在转型过程中,阜新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产业转型方案;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吸纳下岗职工,从而走出了一条“退工进农”的有效解决持续发展的路子。政府除了积极引导、破除“等靠要”思想外,通过建立农业园区和技能培训等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下岗职工自主创业。

2、钢铁型城市――鞍山

钢铁城市是目前我国资源城市转型潜在问题最严重的一类城市。钢铁城市一般分为钢城和矿城,两者在空间上多表现为组团式或钟摆式结构。近年来,受钢铁需求过热的影响,钢城仍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扩大钢铁工业规模上,并寄希望于更多的矿产资源进口,所以,转型的紧迫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钢铁规模的膨胀,钢城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持续发展问题将日益突出。相比之下,目前已经暴露出来的资源枯竭问题,突出表现在铁矿城镇比钢铁城市面临更加严峻的转型压力。因此,钢城转型中应及早制定转型规划;确定适度开发规模,为产业和城市转型争取时间;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部挖潜,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植树造林,土地复垦,治理生态环境。

3、油气型城市――东营

我国油气城市一般分布在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油城现代化面貌同周围落后区域形成极大的反差;石油部门在资源型产业中相对经济效益比较好,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和支撑能力也都比较大。但近年来石油探明程度和采出程度不断提高,产量逐年递减,成本攀升。如胜利油田资源探明程度已达48%,近10年来原油产量以每年60万吨的速度递减;因此,城市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受到威胁。东营产业转型工作起步早,收效大。在石油开采兴旺时期,地方政府就开始关注接替产业的培育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科学论证,明确了东营的发展目标,即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努力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和国际知名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为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观光农业;延伸石油石化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盐化工等替代产业。在企业与城市共同努力推进产业转型方面,东营走在了我国矿业城市的前列。

4、有色金属型城市――铜陵和个旧

我国有色金属型城市为数不多,城市规模小,“一矿一城”特征突出;多数城市处于开发晚期,自然和区位条件差,城市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铜陵是有色金属型城市产业转型步伐较快的一个典型。2002年,铜陵市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2%,采掘业从业人员1.6万人,不足全部职工数的10%,按国际通行标准,基本上从矿业城市蝉变而出。在转型过程中,铜陵的经验是:多元发展,形成特色;科教兴市,结构升级。逐步形成了铜基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并努力培育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特色产业群。个旧市是典型的因锡矿开发而兴起的矿业城市。2002年采选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高达75%,全市近60%的从业人员分布在矿产资源采选冶加工业。近年来,以锡为主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锡金属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0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个旧一方面加快矿山找矿勘查,延长矿山寿命,为产业和城市转型赢得时间;另一方面,加快由最大的锡基材料供应基地向最大的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基地的转变,争取国家产业布局调整的支持,加快现代锡工业基地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把城市经济发展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加强个旧、开远、蒙自等城市群的联系,进行产业多元化布局,强化个旧在滇东南的加工制造业中心地位。

从国际国内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过程来看,由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随着资源的不断耗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国际国内条件,为我国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1、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黄本笑.技术进步与区域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胡魁.中国矿业城市基本问题[J].资源・产业,2001(5).

4、刘粤湘.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资源・产业,2001(11).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原则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指导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引发的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动力。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损害后展其经济的能力为代价,人类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只注重眼前增长而不顾未来的自毁式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应以适宜的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城市,主动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为人类后展扫除障碍,争取生态环境空间。

(二)以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是以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城市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城市中各种人工建成环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与空间越发紧张,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冲突日益加剧。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逐步优化、提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缓解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三)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是以城乡有机统一体的“生态区域”为依托的,生态应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效益评价,而不是某地区的微观效益评价。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城市与其周围城市、城市与其周边乡村都存在着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产业流、物质流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生态区域”。只有建立起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经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才有可能和有生命力。城乡有机统一的“生态区域”将为“生态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养分”,使其得以建立、发展和成长

(四)以物质和资源、能源的“生态化”生产与循环利用为路径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各种物质生产及对各种资源、能源的利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过程是将物质生产、资源与能源消耗看作一个单向的过程,例如大量使用过的物质产品、能源与资源被视为“废弃物”而简单地丢弃或处理,如此造成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以物质和资源的“生态化”生产和循环为路径,减少物质生产、人们生活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提高清洁资源能源、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力求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无限”发展的追求,给人类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李问。

(五)以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态意识为支撑

人类的思想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改变的内因和原动力。只有人们从思想上}人识到人类挑战生态极限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及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威胁,人类才能从行动上坚定地承担起生态责任。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赖于人类社会整体生态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效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体路径

(一)生态主导的政策集成

所谓“生态主导”是指切实改变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首先保证城市的生态目标,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来保证生态目标的全面实现。这里包括产业政策、公共财税政策、环保政策、交通政策、住房政策、资源与能源使用政策、公众参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构成的有机集成体系。实现发展目标的统一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协同推进,来确保生态主导的原则不仅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而且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实实在在的具体作用。

(二)先底后图的空间规划理念

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加之土地财政、地方利益的驱动,城镇空间发展往往处于失控的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特别首先保证“不可建设空间”的划定。前些年深圳市关于基本生态保护线的划定就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谓“先底后图”的规划方法,就是首先根据生态结构完整性和用地适宜性的标准划定禁建、限建、适建、已建的区域,明确各种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设用地布局。以环境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分析为基础,辅以基于紧凑城市理念、宜居城市理念、就业居住平衡理念的容量分析,最终确定生态城市的合理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等。

(三)可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

评价管理的目标控制体系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的重要保障。传统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规划的目标、愿景等,而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评价和管理则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要使生态城市规划的成果得以顺利实施,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如建立评价和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等(例如后文介绍的国内外有关生态城市的控制指标体系),为保障规划得以有效实施,需要设立一系列的调控、奖励或惩罚措施等。

(四)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口]操作体系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有长远的瞻望的发展目标,又要立足该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分步骤地去实现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因此,要特别关注建立切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可操作体系。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方案、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等都要符合该地的发展现状,切实有效地指导其向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

(五)促进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运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人口和城市众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过于追求“高新”、“前沿”的非适用技术,而是必须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注重发展现实可行、经济节约的技术,注重应用那些适用技术、成熟技术。可行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必须是可以推广、可复制的,而不能作为“昂贵的装饰品”或仅仅是实验室阶段的“示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等,适合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情。

参考文献

[1]杨培峰.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从“统筹人和自然”看城市规划生态化革新[J].城市规划.2010(03)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

[3]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9(07)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7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009-01

1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概念

目前,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如王青云(2003)定义资源型城市一般指依托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并以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具有专业性职能的城市,相近的概念有矿业城市、工矿城市等。周敏和闫士浩(2008)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建设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由此可,虽然不同的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但是基本涵义一致,都强调资源型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城市的经济增长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资源型产业是城市的主导产业,支撑着城市的发展。

所谓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指转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转变传统的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过去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原因

2.1经济结构单一,增长乏力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不少资源型城市是“因矿兴城”,城市以资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而逐渐建立起来,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和配套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因为配套第二产业才发展起来,所以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严重约束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其次是就业结构单一。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职工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依赖第二产业生存,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资源枯竭必然导致大批职工下岗。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导致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缺乏持久动力。

2.2城市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而逐渐兴起,所以自然资源分布的不连续性以及受开采条件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很多都是沿矿而建、随矿而建,布局随意并且分散。此外,资源型企业考虑到原料的可获得性和运输成本,大多选择在靠近资源而远离市区的山区和近郊农村,呈现“城矿分离”的地域格局。因此,自然资源的随意分布特点导致城市布局分散,缺乏集聚效应,城市功能不完备。

为了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国家和政府将更多投资集中于资源开发,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一方面增加了对外交流和发展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作用。

2.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资源型产业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必然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液等诸多环境问题。由于资源的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景观受到极大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物繁衍,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4资源逐渐枯竭,城市发展受限

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储量逐渐减少,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逐渐趋于枯竭的威胁。即使是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也不得不考虑资源趋于枯竭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城市的主导产业必将衰退,城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压力。

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3.1发挥政府作用,及早制定科学的转型规划

美国休斯敦、德国鲁尔和日本九州等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及政府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后,及早制定科学的转型规划。越早按照转型规划实施相关政策,越能较早的减少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减少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成本,越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快产业转型

产业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只有成功实现产业的转型,才能成功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一是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利用资源开发的自我积累功能,发展下游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扩展资源型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加工业逐渐替代采掘业成为城市新的主导产业。二是植入新型产业。新型产业植入就是选择好一个适合某地发展并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通过制定相关鼓励政策,促进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从而达到产业再造和城市转型的目的。针对一些资源趋于枯竭或者开采成本很高,不具备进一步开发优势的资源型城市,借助外部或者政府的力量,关停先有的不适合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建立起不依赖原有资源的新兴产业群。三是寻找替代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基于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前产业中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较强的产业,用优惠政策进行扶持,替代原有的资源型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3.3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和资源管理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府应该采取法律和行政措施,用条文来规范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市场主体承担起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责任,真正做到“谁获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借鉴国际经验,在排污许可证管理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开展“排污权许可证交易”,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污染治理节约污染排放指标。排污许可证为有价资源,企业可以储存以备以后发展扩大之需,也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商业交易。

3.4提高人力资本投入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数量较大,劳动力较为丰富,但是人力资本不断被资源资本和物质资本所挤出,教育投资力度小,人力资本的积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导致资源型城市缺乏创新的源泉,无法培育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城市的发展不得不严重依赖资源,进而忽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如此陷入“贫困陷阱”。因此,资源型城市应该充分重视教育,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改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充分重视基础教育和普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和就业能力,鼓励下岗职工个人创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职工的就业渠道,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居民增加收入水平,增加购买力,促进经济发展。此外,改善市场投资环境,通过制定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外地的技术人才和知识人才。积累人力资本,增加智力投资,实现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3-20.

[2]周敏,闫士浩.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8,(3).

[3]程必定.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0.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8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一、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的含义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原材料等物质基础的基础性工业城市;有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城市等。但一般意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主要依靠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为主导而兴起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供应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角色,全国的煤炭、石油、钢材、金属等许多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大都由资源型城市供应。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其产业发展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城市,即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平顶山、铜川、大庆、克拉玛依、攀枝花等。另一类是城市化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即随着城市化进程,为了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大力开发城市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发展许多资源型产业。例如徐州、邯郸、鄂尔多斯等。这些资源型城市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重工业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难选择。尤其从118座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只有19座,如表1所示,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战略问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

东部沿海地区2031419

东北老工业地区02121933

中部地区0282333

西部地区0123033

合计252586118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获得

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引导性发展战略

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从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都属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后,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对市场干预行为大量减少。然而,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不知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有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鉴于资源型地区实际情况,其产业发展还必须长期依赖于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应通过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其作用。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市场失灵”是产业发展依赖于政府的理论基础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西方普遍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角色,市场无需政府任何干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比喻,意思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在市场中活动,不自觉地受经济规律的支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无需政府的任何干预,完备的市场机制就能够自动调节供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是,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市场机制自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需要具备严格的假定条件,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具备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的存在,例如,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无法使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内在化、无法自我克制以避免垄断、无法有效地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完备和市场的不完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并不永远都是高效率的,并且可能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从而破坏社会凝聚力。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解决市场经济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陷,从而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高效率。

(二)产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实施引导性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资源型城市纷纷兴起了重工业发展的热潮,逐步形成了金属冶炼、煤炭开采、钢材加工等资源型产业。然而发展到目前,由于受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如资源高度依赖性、产业发展周期性、资本密集性、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的因素较多,加上盲目追求数量上的扩张导致其产业一直停留在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及初步简单加工上。在我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煤炭城市占53%;森工城市占18%;有色冶金城市占10%;石油城市占8%;黑色冶金城市占7%;其他城市占4%。[2]大多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偏慢。2004年包头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8.49%、鞍山市63.3%、大庆市88.15%、鹤岗市62.75%、克拉玛依市87.49%等,都是典型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资源型城市。其次是产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所带来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的压力很大。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央近几年一直提倡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道路。然而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巨大,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降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选择。最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过度开发而产生的资源枯竭,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资源型城市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增长,盲目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面临资源枯竭而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已进入“老年期”,400座矿山即将闭坑,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的生活受到影响。[3]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摆脱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市场经济体制还没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政府才有能力通过引导性战略改变上述现状。三、制定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以产业的及时更替为基础,产业的更替需要战略的长期引导。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起引导性作用才能顺利更新产业。资源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更是需要政府提前从战略高度规划好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制定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以往不同,不是为了简单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大,而是为了协调发展,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地区资源情况出发,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国内外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资源型城市因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有很大差别,其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笔者认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资源型城市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至少包括现有资源和产业的确定、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国内外市场趋势预测、产业与发展目标的定位、确定政府引导性战略、调整战略等基本环节,如下图所示:

(一)政府应调查分析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的矿产资源和发展中的产业现状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要以当地及周边地区资源为加工对象,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准确把握好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资源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它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钻、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把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针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铭、锢、斓、饰等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产,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4]除了勘查这些矿产资源,政府还应必须知道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发展集聚经济,避免重复建设奠定基础。

(二)对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政府应根据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政府应知道本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这样才能较准确的定位一段时期内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优势一般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原材料优势、土地资源和价格优势、大气环境容量优势等;劣势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铁路运力紧张、产业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等;面临着的机遇主要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机遇、全球金属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等;必须克服的挑战有集聚经济的挑战、现有产业链延伸的挑战、汇集周边资源的挑战、利用好周边产业和市场的挑战、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各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前应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为制定引导性战略提供依据。

(三)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与政府主导型战略不同,前提条件必须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只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发展,否则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市场主要以市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方向,预测大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发展趋势,如原材料价格、产品市场供求情况、能源需求量等。同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非常大。因此,政府也该注意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应知道发达国家原材料需求状况、石油价格走势等。

(四)准确定位本地区产业发展及目标

政府应在把握上述资源、环境、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定位本地区产业和发展目标。产业的定位可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如“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国际科技合金城”等;也可以从产业的结构和内容来确定,如三次产业的比重、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确定等。产业发展的目标应从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确定,其中不仅包括产值目标,还应强调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能为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直接基础。

(五)实施引导性战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战略

定位好产业及发展目标后紧接着就是要确定并实施相应的引导性战略。为了应对产业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政府应该根据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发展战略,这也正符合引导性战略的本质内涵,即根据变化的环境而引导。如一定时期内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随后可能引导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发展战略等。也可能为了区域内的平衡发展,实施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因此,政府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应以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实施。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政府作为地区矿产资源的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制定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这与企业制定自己发展战略相似,同样先把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地区竞争优势,定位产业和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引导性产业发展战略,否则战略起不到引导的作用。现实中有许多资源型城市政府产业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引导性效果,对城市经济转型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反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探索更合理的制定思路。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董锁成,李泽红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9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

在对城市水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Y源问题仅仅采取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根本不够的,在这种条件下还需要对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采取新的方式进行解决,保证我国城市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制定的城市自身规划采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海绵城市理论,在采取这种理论知识来解决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不仅仅能够促使我国城市规划顺利进行,还能有效保障城市规划的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

1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在对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采取的海绵理论进行全面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理论对于治理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和规划障碍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人们对海绵理论的了解程度还存在一定缺失,这就对海绵理论的正常实施产生阻碍,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笔者在这里对海绵理论自身的内涵和其他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其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海绵理论进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这一理论主要通过对城市内部雨水进行及时吸收和洁净的手段减少城市水资源污染,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已经处理的水源进行有效排放。对于海绵理论来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改善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借以提升城市自身降水的利用率,促使城市的良性水循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另外在实施海绵理论的过程中,还要保证相应人员对这项技术手段和城市自身环境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有效发挥城市海绵理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海绵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

在目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乡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对于促使我国城乡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社会和城乡同时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忽视对城市内部水资源的防护,这就加大了城市内部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对城市发展也产生阻碍作用。加上现在社会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自身降雨量也逐渐增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城市内部排水系统还没有达到全面完善的地步,使得水资源不能及时排出,进一步引发洪灾等现象。针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相应技术人员联合城乡发展执行者制定有效的海绵理论,有效减少城乡水资源遭受破坏所引发灾害的现象。

3海绵城市理论实施策略

要想保证海绵城市理论得到全面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城市自身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明确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这样不仅仅能够促使城市内部的海绵理论得到有效发展,对于减少城市水资源危害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实施的城市海绵理论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保证海绵理论的全面落实还存在一些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城市自身涉及的城市海绵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策略,促使城市海绵理论在城乡规划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3.1完善水系统建设

湖泊、河流、池塘等水资源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因此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在城市规划中我们理应充分发挥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城市雨水净化的天然加工厂,建立完善的水系统。建立完善的水系统首先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当中的湖海水系,使其可以进行自我净化并最大程度地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切忌将一些严重污染的水资源注人城市原有的水系而破坏其自然净化系统。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水系统由于受到一些工业污水和生活杂物的影响,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已经十分微弱,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就要求管理部门结合城市实际发展对其进行恢复,比如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对排污企业进行管理、对周围居民进行管制等。

3.2完善城市道路规划

首先需要保持交通路面的通畅,保证城市道路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然后依据海绵城市理论将道路两侧原有的绿化建设改为下凹式的绿化带,这种绿化带相对于传统的绿化带具有减少路面雨水径流量、改善路面雨水径流质量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水环境和质量。海绵城市理论在程路面规划建设中一般采用透水路面、LeD树池等手段进行协助。

其次可以利用充分利用道路景观的绿化带。构建下凹的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带可以将道路雨水径流直接汇人这些表面为道路景观的“暗道”当中,既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又可以实现城市道路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功能。与此同时道路景观绿化带在储存雨水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功能。

4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4.1LiD思维模式的引人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一直在寻找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在这一方面,美国最早提出了一种雨水管理模式,就是采用源头分散模式对场地进行开发,这样就能确保场地在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保持不变。这些措施都很好的符合了海绵城市中的相关理念。

4.2绿色屋顶和与雨水花园相结合

所谓的绿色屋顶就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特性,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物群落。绿色屋顶的设计主要采取了垂直绿化的方式,而在绿色屋顶的设计中,雨水收集是关键的步骤。雨水花园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砾石层、砂层、种植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并且在系统中还设置了穿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当收集到的雨水达到一定的容量后,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溢流管排除,这样在保证了植物的灌溉效果的同时也不会因为雨水量过多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城市中实施的海绵理论对于减少城市自身出现水资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人们对城市海绵理论起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的海绵理论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另外在实施城市海绵理论的时候,还要保证相应人员对这项理论进行全面学习,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合,从本质上保证我国城市自身生态环境建设和相应规划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君,刘维彬.殴美城市理论在城市活力方面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2004(03).

[2]张洪立.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5(06).

城市的起源发展篇10

intheriseofcentralChinastrategy,Henanprovince,whichisthe“center”ofcentralChina,haspickeditsroad:establishinganeconomicbeltofZhongyuancitiessurroundingZhengzhou,andthrough“ninecities’cooperation”chagingitsfall-behindandpassiveconditionintheregionaleconomiccompetition.

当“中部崛起”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经济规划战略宏图时,中部六省凭借自己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分别提出了各个发展思路。

作为中部之“中”的河南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等在内共9个城市,组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来带动整个河南经济的发展。”

河南力图通过“九市抱团”的方式,来“突破”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中的落后和被动局面。

“九市抱团”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推出之前,一个令河南非常尴尬的局面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河南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百分之十几。这使得河南缺少影响力强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因此,在中部省份中,郑州的首位度远远低于武汉和长沙等其他省会城市。让河南在区域竞争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区域竞争力弱化。

与此同时,长三角、珠三角对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却在不断增强,湖北大武汉都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沿江城市带的快速发展,更是让河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竞争中再次落后,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扩散的链条之外,河南追赶先进的路将会变得遥不可及。

于是,在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主持下,河南省大胆提出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创造性地实施以“群”带动,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并将其纳入了《河南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战略》。明确了河南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中原城市群,加速提升郑州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重点建设省辖市,加快县级市和县城建设,支持发展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逐步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省辖市为骨干,以全省城镇体系为依托,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学者研究和呼唤了近20年的“中原城市群”概念终于真正走上了前台。

“中原城市群”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城市分布紧密,相互的辐射力强;拥有河南绝大部分的优质矿产资源和能源,能够提供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工业发达是九市组成“中原城市群”的最大优势。

从地理区位上看,以郑州为中心,其他8个城市分东西和南北两线组成黄金十字架。9个城市两两相距的车程不超过两个小时,又被称为“2小时经济圈”。区域内土地面积和人口只占河南省的35.1%和40.4%,但其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却分别占到全省的55%以上,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河南省希望用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体,连城发力,共襄盛举,弥补河南省会城市不大、中心城市不足的缺憾。这是一条富有特色而又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不断加快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已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区域性商贸金融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隆起带。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表明,在全国15个城市群中,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七,居中西部首位。

“联动突围”

2008年12月10日,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把“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使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承载力量。

显然,这个会议思想无疑将再次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诸如强心剂。

方向已经明确,战略已经制定,占据河南最优质“资产”、享受最大限度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的“中原城市群”自然需要有清晰的发展措施。

事实上,这也是“中原城市群”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早在2008年8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河南就发表“中原城市群开放宣言”。来自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个城市的市长分别演讲,向参会客商介绍市情,畅谈谋划中原崛起思路。论坛结束后,9位市长就如何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签署了“中原城市群开放宣言”。

宣言表示,“中原城市群”将按照建设部级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目标,创新机制,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同城化、产业和市场一体化,构建整体新优势,打造投资中部地区的第一平台。为此,九市欢迎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本、资源、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汇入中原城市群新跨越、新崛起的历史进程,支持和推进一切有利于跨越发展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

九市共同承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全面开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国有企业改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领域和地区。以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增强发展竞争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强化区域带动力。竭诚为投资者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而按照河南省省长郭庚茂的观点,“中原城市群”的崛起还需要有一个“动力源”,以此来拉动需求、改善资源配置结构平。“‘动力源’在内陆城市中最重要的是城市化,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城市化应该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城镇体系,是构建现代城市体系的经济本源。”郭庚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城镇化的建设要与产业体系结合起来,跟自主创新体系结合起来,要与产业集聚区的构建结合起来。这有这样,城市化的推进和实施,才有助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才能为中原崛起构建起基本框架和坚实基础。

战略“扩容”

“新形势下,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一方面要加强作为核心城市郑州市的向心力、凝聚力与辐射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在2008年12月6日举行的“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毛汉英建言河南。

他认为,作为中原城市群崛起的龙头和增长极,郑州要将其定位为“包括河南全省、山西与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在内的‘大中原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全国意义的交通物流中心、商贸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毛汉英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管理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夏保林的认可。

在夏保林看来,河南必须要建设大郑州都市圈。“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新郑、巩义、登封等卫星城建设,荥阳市、中牟县可适时撤市(县)设区,完善郑州都市圈空间发展体系。”

事实上,正是出于“加强郑州向心力、凝聚力与辐射力”,以及“全面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考虑,河南省政府经过全盘周密地考虑,也对“中原城市群”战略进行了完善,并提出了“一极两圈三层”新的布局。

“一极”即构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就是“郑汴新区”,包括“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两圈”即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在全省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交通圈”就是以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通达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8个省辖市;“一小时交通圈”就是以高速铁路为依托,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一小时通达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市的快速交通格局。“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通过这个布局,形成一个全省产业分工合理,周边向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推进,全省共同繁荣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中原城市群’还有两个要完善的地方,第一个完善是将中原城市群原来的9个城市放大到全省的18个城市;第二个完善是构建“两圈”解决了交通突破的问题,来强化联系纽带,使它们成之为‘群’,形成联系的整体,交通链接在一起就会带来交通、信息流,并带动产业的链接、公共资源的共享、生态环境建设的合作。”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

据悉,河南省已经与铁道部建立了“五纵五横”的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河南省18个省辖市都已纳入高速铁路的建设,这使得安阳、信阳、南阳这些城市也纳入了不超过一小时的交通圈。这为河南构建“一极两圈三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链接:

■中原城市群

成员:9个。

中心是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八市围绕在其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