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与稳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6:42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1

关键词:社区管理;和谐社会;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句话每个中国人都烂熟于心,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1],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每一个“社会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与此同时,社会是由一个个社区组成,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只有和谐的社区才能带来稳定的社会。而如同一个公司最根本的是管理模式一样,创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当社区中每一份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在自己的岗位上献出力量,和谐社会就在我们身边。

一、社区管理模式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19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中提出,含义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2]。可见,社区的意义是社会这个大定义下的小单元,通常是一个区域范围内,根据一定制度聚集而成的社会群体和组织。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众多的人口所带来的管理压力非常之大,众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社区发展。社区管理上有大小之分,大到对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小到社区内部社会生活所进行的管理。而社区管理模式是指,以社区管理为目的,为此施展的各种体制、手段等,是操作管理活动的平台。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创建优良舒适的社区环境、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用这样的方式来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区政府、街道、居委会这个递进关系的机制是我国现在施行的城区管理体制,其中区政府的行政力最大,是城市基本的政权机关;街道办事处次之,是政府管理下的一级派出机构,是划分城市行政区的最基层单位[3];而居委会则是最贴近民生的机构,也是由群众自行管理的机构。这三者,将政府和群众相关联,对社区的事物进行处理和管理,使得上行政策有执行,下行群众有监督,从体制上说,是较为符合我国国情。

二、社区管理的现状

庞大和错综繁杂的社区管理工程需要不同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力,如果只是政府或者只是群众都将独木难支。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作为社区管理的唯一“掌权人”,行政一体化使得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死板独断,没有充分顾及到民主、民生、民权,这种传统老化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一)旧管理体制的弊端

关于现在的社区管理一直是被群众吐槽诟病的问题,笔者在前几日,还看到群众投诉社区分工混淆,造成办事无门的现象,甚至还出现索要“无理证明”的一些哭笑不得的事件,而这,从根本上,就是旧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弊端。而旧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主要是哪些方面呢?1.“单位体制”结构笔者仍记得书中描写的“”,有一些人认为社区便是的演化,然而其实,这两者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中将人看作“单位人”,个人的权益和要求是被模糊化的;社区中的人是“社会人”,以人民为主体,社区的存在意义便是给人民舒适、有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体制中仍然将人看作单位人,将体制看作“单位体制”,落实工作差,行政手段单一,管理能力堪忧。2.死板条框制约街道社区内各组织封闭,没有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的过程,这也使得各部分分工不明确,有的职能重叠,使事物办理复杂化,有居民反映在办理一些证件时,经手部门过多,导致办理行程复杂、办理手续多、办理周期长,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有的无人问责,街道在管理中发生无权、越权的现象,调查表明,一些事物办理无处可寻,各部门相互推诿,互不认责,对民众的权益漠不关心。这些旧管理机制的问题造成了一些管理机构责大权小,因此面对群众的问题无处下手、力不从心,也正是这种现象,使得群众对社区能力产生质疑,有的甚至对社区一无所知,可见社区最重要的群众性职能只是沦为形式。

(二)政府的失位、越位问题

在社区的创建之路上,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大权利意味着大职责,也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有些政府部门“越位”,没有将权利下放,对一些事务大包大揽,使社区自治部门无事可做,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政府资源,也加剧了群众办事的难度和耗时;有些政府部门则是“失位”,应做的事务不办理,而社区自治部门又无权可管。至此,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与群众脱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三)居委会的错位问题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非一级政权,也非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下属机构[4]。它是带有基层群众性的,对街道办事处等机关有指导意义的自治组织,它是向居民负责,将群众的情况和对政策的反馈传输于政府机关,这是一个纽带环节的组织,但是在实际运行时,居委会往往只向政府负责,带有明确的官方色彩,这就是居委会“错位”的问题,既拉开了与民众的关系,无法起到枢纽作用,也使得政策的反馈监督流于形式。

(四)社会中介力量薄弱

和谐、稳定的社会包括教育、环保、治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居委会无法完全包揽,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更是鞭长莫及,同时也显得大材小用,在这种情况下,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便凸显无疑。可以说这些中介服务组织与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现在的很多中介服务组织不够专业负责,为社区生活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社区绿化过少,环境脏差,治安不好令群众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只有政府出面培育和扶持专业社会机构、团体、社区志愿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才是对社区建设最直接的贡献。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社区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尽管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已经很少出现群众求助无门的现象。市民王先生在采访中反映,社区在对民情调查和民意咨询上越做越好,同时在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时,章程明确,有理可依,王先生所在的社区近些年不断改善、进步,被评为“绿色社区”,可见,管理上的进步带来的益处充斥着方方面面。

三、和谐社会下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在社区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团体,探究摸索了许多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新式社区管理模式。比如:上海的街区一体化进程造就了中国最牛街道办事处—上海市松江区方松社区管理委员会,“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使得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协同办公,既加强了各个部门的交流,又节约了群众四处奔波的时间,这种成功的社区管理模式是全国各地都应该学习的。除了上海,还有沈阳、青岛等地纷纷将自身实际和时展相结合,寻求一种和谐社区管理新模式。

(一)明晰社区间关系

1.明晰政府与社区间关系,居委会“回位”在现今的社区关系间,大多数人以为市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者是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即便是很多公职人员也是如此认为,居委会被认定是解决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看法。实际上,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指导、支持和帮助,并非上下级关系。指导意味着以原则性意见在工作上指点、引导,提出,支持和帮助意味着在政策、舆论、人员等方面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这种新关系的建立首先要走出老误区:其一是将居委会当作基层政权组织,其二是认为由政府拨工作经费,那么居委会就应接受政府领导。正确的看待居委会所处的位置和应有的职能,对各个部分“明责”、“划任”。将一些不属于一些街道的行政职能的工作应分离整合,如社会公益服务工作;将一些属于街道办事处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应明确问责、切记推诿;将一些需要社区和政府间配合的工作也应明确界定,开辟专人专线处理。只有明晰政府与社区间关系,使居委会“回位”并发挥其主要的作用和职能,才能建立最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做到以人为本。2.完善社区内制度,加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联系在管理实践中发现,通常距离民生最近的环节最易发生矛盾,而在社区内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无疑是距离民生最近也最易发生不和谐声音的地方,在旧模式管理下,城市社区管理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注意的问题,物业管理行业无规范、无纪律,与业委会、居委会间关系错综复杂。怎样做到完善关系,加强三个部门的联系在建立社区新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创建和谐的社区管理模式,意味着要明晰物业公司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与社区间为合同关系。既然如此,应规定其职能范围,避免错位情况的发生,同时居委会应对物业公司起到服务、管理、指导的作用,彼此理解、合作和监督。

(二)多元化社区管理模式

1.政府宏观调控过去,社区居民较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于是政府机关采取大包大揽的家长式作风,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民主意识的加强,居民参与的社区活动越来越多,并对此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这种时候,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符合初衷的。于是就要求,政府向下放权,用宏观调控代替具体组织管理,用领导者的形象抛掉过去操作者的姿态,政府的主要职责变成政策、规范管理和提供经费等。2.居民自治管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事务这代表着社区具有开明的态度、健全的制度和无限的活力,这是评价一个社区是否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社区做到充分调动社区力量,包括居民、机关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使他们对服务社区产生认同感,使居民通过居委会实行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健全的社区会议制度,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力。同时在此过程中,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和凝聚力都将产生质的飞跃;在交流中,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活动能力也会增强,这对于社区管理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社区在管理过程中下放权力过快,长期的集体制管理使得居民自主能力较差,于是在管理失败后,又进行授权,导致管理体制一直未增改变,可见社区在变换管理模式时应当缓慢进行、适当引导。3.重视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这股力量不同于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这样具有政府性,也不像物业管理处这样具有营利性,这样的特点使其在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真空领域责任重大,对服务社区任重道远。然而由于传统管理体制限制,我国的多数社区不重视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力量,没有加以培养,致使社会中介组织基础薄弱、问题颇多。因此,政府应调整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之间的关系,以一些具体措施扶持、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比如:相关保障制度,保证其有法可依;还比如建立相关监督措施,对社区中介服务组织进行约束管理,以民众的态度和意见为依据,对其不断调整改革,达到稳定、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三)将社区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改变历历在目,特别是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运用于各种政府职能机关中,同样,将其与社区管理模式相结合,意味着创新的管理模式,这将意味着高效、准确的信息,也将意味着社区与政府间的消息传递简单、快速,对社区管理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四、总结

社区管理创新,代表着抛去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在管理机制上、各部门关系调节上进行改变,实施居民自主管理,注重中介服务组织,使各个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职的同时也互相交流、信息共享。这样新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是和谐、稳定又充满活力的新社区。

[参考文献]

[1]严志兰,邓伟志.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7(6):62-64.

[2]蔡天新.市场经济下我国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4(3):130-132.

[3]王延奎.我国基层政府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城管在社区”改革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4,6(3):120-122.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2

在新世纪新阶段保平安、促和谐,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和谐,突出统筹发展,这是一个“大平安”的概念,是探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新机制的系统工程。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于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立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政府对稳定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逐步建立起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维护政治安全。保平安、促和谐,必须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坚决防止重大政治问题的发生。要自觉服从和维护党的领导,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搞好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教育,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敌对势力和错误思潮保持高度警觉,站稳立场,坚决斗争。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坚决封堵、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加大专案侦察力度,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等。

维护社会安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数量增多、激烈程度加剧、处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建设“平安我市”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积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同时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维护治安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控制好治安局势,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当前,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总体是好的,大局比较平稳,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治安隐患还不少。我们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不断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严打”集中行动和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把治安防范、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机制。

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公共安全问题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加强治安管理,加强交通秩序治理,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等,有效避免和杜绝爆炸、投毒、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公共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防范在前,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建立确保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维护经济安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严厉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犯罪案件,促进廉洁从政;建立健全预防经济犯罪体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把打击、管理与服务统一起来,加强民事行政司法工作,充分发挥民事行政司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规范作用等。

“平安我市”建设启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全省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信访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省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平安我市”建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压倒一切,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使保持社会稳定与改革、发展相统一,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做到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004年以来,我们在大力开展“平安我市”建设,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动员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在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更加注重关注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注重扶危济困、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正确处理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全省的长治久安,把我市建设成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是我们建设“平安我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奋斗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保平安、促和谐的实践中,我们坚持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着眼长远,统筹全局,又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同时,逐级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加大落实考核力度,使“平安我市”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面对当前不稳定因素上升的实际情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首先,坚决治标,特别是对一些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解决。同时,立足治本,牢固树立加强基层、建设基层、稳定基层的观念,把工作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抓队伍,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措施,确保该在村镇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县,该在县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市,该在市里解决的问题不能到省,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3

关键词: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动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3.033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视与关注。其中,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是理顺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农村个体和群体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步骤之一,因此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地区已逐渐将农村土地确权作为农村土地工作的中心任务并逐渐推进,但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确保土地确权的实施,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新动向

1.1农村土地流转导致确权动态管理较难

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能够克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土地细碎化经营的弊端,提高农民的收入,但由于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规范的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确权管理的难度。例如在取消农业税之后,种地的收益逐渐提高,因此很多农户逐渐解除流转协议,同时由于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办理更名登记的业务,致使在开展土地确权的过程中面临难以确认土地确权归属的困境。由此可见,农村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强了农村土地确权管理的难度,进而阻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私自占有农村建设用地的现象较多

当前,在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户之间的争地现象也逐渐增多。在国家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同时,农民抢占农村建设道路、沟渠和其他公共建设用地的现象逐渐增加,甚至一些农民开垦建设用地,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影响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的整体建设规划。此外,在一些农村中,存在人们私下交易房屋建设用地的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土地确权的有效开展。

2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解决路径

2.1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土地流转行为的规范操作对农村土地确权的有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改善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问题时,相关人员首先应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从而可以实现稳定流转的关系。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流转各方在进行土地流转行为时,应签订一份正式的书面土地流转合同,其中流转合同需对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规定。此外,各地政府也可以对土地流转中的土地流入方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这不仅利于农村土地确权的开展,还可有效规避农村土地产生的流转纠纷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2.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也需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改善。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户籍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较强,改革户籍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其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破除户籍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而代之以管理职能,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资源享用差别。因此,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作业中,较为重要的是破除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并以身份管理取代户籍管理,这一项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城乡之间社保、住房、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共享,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加强农村确权后的用地行为管理

农村土地确权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土地的权利主体,并保障土地权利可以为权利主体使用。因此,在农村土地确权之后,地方政府需加强对农村用地行为的管理,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不良占地行为的发生。其中,政府需首先禁止对未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农户擅自侵占农村未利用地、公共用地和他人宅基地的行为,同时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用地行为需进行严加的管制。如若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私自占用农村公共建设用地的行为,政府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分,以通过采取相关政策进一步保护农村的建设用地。

3结语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关系的处理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相关人员需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在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与确权过程中需对一切动态进行严谨的观察与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只有处理好农村的人地关系,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悦.户籍对价、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J].财经科学,2011,(01).

[2]郑泰安,黄泽勇.农村土地流转确权颁证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06).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稳定;转型发展

社会稳定是保证现代社会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转型时期决定国家最终走向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社会稳定,才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全心全意地建设与发展。可以说,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及品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观。稳定的核心在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我党全心全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诠释和具体体现。可见,就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展开探析,对于在非常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社会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稳定问题“脱颖而出”,成为了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法制意识在此过程也得到增强,同时各种社会稳定问题也不断显现,利益诉求表达更加多元化。由此聚集的社会矛盾更是引发了各种不同的突发性事件,如:群众上访、群众堵塞交通要道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发展。倘若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进度,更有甚者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对此,国家应加大对社会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注重社会稳定的维护。另外,社会稳定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自由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信只有确保社会的稳定性,才能够把社会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除此以外,确保社会稳定性,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还有利于避免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2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应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对策

2.1切实加强领导队伍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党要脱离传统维护工作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符合时展潮流的“稳定也是政绩”观念,并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其次,严格实行人员责任制,明确各人员、各领导的责任,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考核维护稳定成果,并予以一定的奖惩。除此以外,为了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党还可以实行挂牌督办和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因为工作失职、渎职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单位、领导和个人,追究其有关职责,并施以一定的惩戒。如此一来,在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带领下,再辅以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势必能够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终极目标。

2.2协调和维护利益主体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进行分析,我国所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此背景影响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其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毋庸置疑,不同的利益群体与社会阶层自然会有着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利益诉求等。面对着种种的不同,有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其中研究,并用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式去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忌出现偏袒某一方利益、某一群体的行为。只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仅能够获取人民群众的认可,还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2.3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法制意识

公民是构成社会的主体单位之一,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有赖于公民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如前所述,当前环境下,社会群众的法制意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们总是习惯用一种因循守旧的逆向表现抗拒时代潮流,这无疑影响到社会的长久稳定性。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制、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一旦他们在经济领域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参与到社会政治活动中,试图从政治领域获得相应的利益满足。显而易见,提高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2.4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近年来,党政府坚持把综合治理工作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各地区、各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治理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基础牢固。第二,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着力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第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群众身边的一些案例为主线,以案例讲法规,教育社会群众用正规的法律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导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第四,还要加强社会治安的防控体系,积极开展针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工作,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2.5构建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构建一个公平的保障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在构建保障体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人力投入,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其次,重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设备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最后,还要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引导房地产商合理发展以及购房者合理消费。

3结论

总之,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和谐的社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而社会的稳定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转型期,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故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社会稳定问题的关注力度,找出有效对策,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闫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病态社会心理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蒋耘中.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5

1、我国社会劳动关系的现状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总体上比较稳定协调,但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协调处理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国需要就业的人数逐渐的增多,但就业岗位是供不应求,展现出比较严重的就业矛盾;(2)我国工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没有得到有效地抑制。国家安全监管部门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虽然我国工业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伤亡人数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3)我国社会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社会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威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因素。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社会的整顿力度,很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还需要加大对社会的整顿力度[1]。

2、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意义

社会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为基础的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协调处理好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关键;(2)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和谐,而且关乎到国家发展的稳定性,如果劳动关系不和谐,那么社会也不可能和谐,所以说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就建设不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3)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起来。社会中各种劳动纠纷频发,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社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1]。

3、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我国要构建的新型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规范有序。社会安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劳动关系规范方式法制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市场经济说到底就应该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人们的经济行为要按照市场规则达到法律规范。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也同样要按照市场规则用法律来规范,从而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规范有序的劳动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使社会劳动关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公平合理。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新型的劳动关系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即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所谓公正合理的劳动关系,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通过平等协商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使各自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其他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的劳动关系。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节方式契约化的具体要求。因而,构建以公平合理为特征的新型劳动关系,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3)互利共赢。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围绕着互利共赢这个理念,只有坚持这个理念,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社会中劳动者和资本拥有者间的利益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所以只有当利益分配合理时,二者的积极性才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4)和谐稳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2]。

4、构建新型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措施

4.1社会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劳动关系的实质就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资本轻人本,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所以要构建新型的社会劳动关系,就要首先改变原有的发展理念,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要真正做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权益,把劳动者的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最终可以让劳动者共同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4.2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劳动环境、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要想保证新时期社会劳动关系和谐,就需要逐步地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已成为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必须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社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主要是做好以下工作,即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

4.3提高劳动者的岗位力量

劳动者在经济市场中通常处于劣势,这不仅是因为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而且也因为动者自身缺乏抗衡能力。所以要想改善社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劳动者本身也要做出努力,努力缩小与资本拥有者之间力量抗衡的差距。劳动者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劳动者可以参加一些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就业能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善当前的这种社会关系。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6

和谐校园环境建设思想政治

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它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和谐校园应该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

一、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1.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之现状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现状不论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极大多数人认为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学校成员对和谐校园内涵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和深入,影响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实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规划不够具体、系统和全面,使和谐校园建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引领、督促和谐校园的实现。

2.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前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诚信理念。合作和诚信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强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大学生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导致有的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思想观念淡化;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集体主义观念弱化,社会责任感缺乏,仅以个人的利益得失作为衡量一切活动的准绳;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缺乏正确的认识,艰苦奋斗精神日渐淡化。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建设和谐校园进行理论宣传,有利于学校的稳定,更有利于全社会的稳定;能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动力支持,对大学生“以人为本”不仅是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一种新理念,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能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方向保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理解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和谐校园构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稳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良好品德、过硬本领、身心健康的人才。

2.坚持把思想教育同就业教育相结合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及就业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不仅要加强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还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展“全程化”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技水平,增强竞争力。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学生择业能力。

3.坚持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具体问题,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

4.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5.学校要制定稳定工作预案

应强化责任意识,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消除不安全不稳定隐患,全力维护和确保学校的政治稳定、思想稳定、教学稳定、工作稳定及生活稳定,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6.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

建设和谐校园是与时俱进的新概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利于其作用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四、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方式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实践不仅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其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学校的基本职能,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从教学机制的建立、实践育人体系的建立、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和谐校园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刚.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管理观察,2009,(1).

[2]喻秋兰,余文龙长.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5).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7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作为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和谐社会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中国历来有“和为贵”、“政通人和”、“和睦亲善”的民族传统。从孔子《礼记•礼运篇》,到陶渊明的“桃花源”;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无不反映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志士仁人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描绘和追求。在国外,从康帕尼拉的《太阳城》,到欧文、傅立叶创办“和谐公社”;从法国无产阶级1848年6月起义,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一些空想家和早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和谐社会的艰辛探索。

尽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和谐社会作为追求目标,也为此付出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但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和政治基础。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际上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我们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功付诸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关于稳定压倒一切、同志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升华。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敌对势力不会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一旦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出现大的问题,就会给他们可乘之机。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都对我们党驾驭社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强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首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着眼于提高党和政府有效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巩固和扩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从发展目标来看,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体现党的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是政治发展、文化进步、党和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的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体现社会公正、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稳定的社会。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而不能仅有一个方面、一个阶层的积极性。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最终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藏富于民、社会矛盾相对较少的时期。什么时候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社会新兴阶层的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深厚根基。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在全力抓好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重点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社会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的同时,提高依靠法律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把社会控制、管理和服务纳入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轨道上来。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一定意义上说,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重点在于“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和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重点在于“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我们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确保社会稳定的能力。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改进作风和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该说是最基本的执政能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带着深厚感情去做群众工作,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期盼的问题。要改进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和谐社会:不懈的追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既要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整体发展的和谐,又要有外部环境和国家安全的和谐;既要有各项事业创新活力的和谐,又要有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团结互助的和谐;既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最终都要靠发展来解决。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建立健全兼顾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项权利。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引导群众用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要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8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stract:theFourthplenarySessionof16thnationalcommitteeoftheCpCputforwardsettingup"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thisismypartyisactualaccordingtotheourcountrysocietydevelopmenttodevelopthetrendwithinternationaleconomicsocietytoputforwardcomeofahasthecreativemeaningandstrategicmeaningsoftarget.tocarryoutthistargetmustatanalyzemypartytoputforwardsettingupthesocialismharmoniousthesocietyinaspecificwayofreasonoffoundationupprocessinggoodfollowingseveralrelation:Setuptherelationofthesocialismharmonioussocialandoverallconstructionmiddle-classfamilysociety;Setupthe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andthepersistencesciencesdevelopstherelationofview;Setupthesocialandsocialstablerelationofthesocialismdiapason.

Keywords: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alismharmonioussociety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一、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全面把握。

(一)和谐社会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理想目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而且我们还要看到,过去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强调对立和斗争而不注意团结与和谐;由于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忽视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发育水平较低,所以我国社会建设是比较落后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很不协调,把社会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社会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一部分,所以它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还要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既是一个阶段性的建设任务,又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远建设任务,即使是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后,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越是向前发展,人的自主和自由越会增强,国家的功能将越来越让渡给社会,社会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完全消亡,整个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和谐达到了最完美的理想状态。在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时候,仅仅从目标的视角把握还是不够的。

(二)我们党现在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还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思考

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经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虽然发展起来了,但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的发展方式,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突出来了,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突出来了,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严重制约我国今后的继续发展,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我国在前30年的发展中着力于放开搞活,打破僵化体制和平均主义,实行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现在我们在继续坚持这个大政策的同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把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后富群众的收入,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提到议事日程,更加注意社会公平问题。第三,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既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如果矛盾多发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获得黄金发展,如果矛盾多发导致社会动乱,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所以,实现社会和谐对于我们有效把握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使社会更加和谐;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因此,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目标之一。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切实保证和充分发挥社会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全社会切实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全面性的,要使目前达到的小康从低水平发展到更高水平、从不全面发展到更全面、从不平衡发展到比较平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全面性的,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并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只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调发展,才是全面、真正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具体地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是有机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最理想的和谐社会,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就要努力地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我们在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奋斗。

转贴于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发展还不充分有联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并且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特别是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的伟大使命。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开发资源,改造自然,再造山川秀美的热潮在全国迅猛发展,伤害自然以及遭受自然报复的事件也在增加。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做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策,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要求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自然对人的报复,从而形成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可见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又一个思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比较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面前,我们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问题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问题。依法治国这句话,大家都拥护,这就意味着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总会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前进的。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和问题;国内改革建设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冷静理智、依法有序地进行。

和谐与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与维护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之中,都希望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都希望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那么,人人应该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协力,和衷共济,团结稳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在实践中就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房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性考察[J].生态经济,2005,(12).

[2]《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白占群.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J].党政论坛,2007,(1).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为此,中央和省委相继举办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为了深入学习和科学运用中央、省委研讨班的理论成果,市委决定召开这次专题研讨会,**书记作了动员报告,深刻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工作要求。下面,我就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和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与同志们一起探讨。

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维稳工作,增强做好维稳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维护稳定工作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涵。

⒈维护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锦涛同志指出,“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多项指标综合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没有终点但一定有起点,没有上限但一定有下限,起点和下限就是稳定。可以讲,有了稳定不一定有和谐,但没有稳定一定不会有和谐。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国际威望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同我们保持团结稳定的局面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小平同志的论断充分说明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从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共同结论。

⒉我市维稳工作的现实状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市在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保持了全市社会政治持续稳定,总体形势较好。但是,我们对此不能估价过高。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维稳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新变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转换、利益格局的调整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市社会治安、企业改制、下岗就业和安全生产等各类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随着城镇化进程整体推进、城乡差距不断加大、改革进一步深入等,引发出来的征地拆迁、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大量出现;因个别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滋生群众不满情绪,也引发出了一系列矛盾。这些,都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有的矛盾还相当尖锐。对这些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在处理上稍有不慎或拖延时机,小问题就会向大问题转化,表象问题就会向深层次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就会向全局问题转化,非对抗矛盾就会向对抗性矛盾转化,从而给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形势,预警性地分析潜在危害,把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

⒊**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对维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和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理解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她不仅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还应该是社会活动的中心。中心城市建设,其实质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基础,稳定是关键。这意味着要把**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建设成**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我们不但要铆足干劲,用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去推动**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主动触及一些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矛盾和冲突,还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作好化解经济发展中不稳定因素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使中心城市建设建立在稳定和谐的基础之上。

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维稳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维稳工作,用和谐社会的标准来审视我们的维稳工作,用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握我们的维稳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拓展维稳工作新的视野,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进展。

二、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把握我市维护稳定工作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的就是国泰民安,“忧”的就是社会稳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正确审视和把握维稳工作,开创维稳工作的新境界。

(一)跳出稳定看稳定,进一步拓展维稳工作的视野。做好维稳工作,并不只是处理不稳定事件、化解几个不稳定因素,更重要和最根本的在于,要认真分析不稳定因素存在的生态环境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自然表现,找准发生规律,构建有效机制,培育预防和减少不稳定事件不稳定因素的社会土壤。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就是要求我们树立“大稳定”观,把维稳工作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当前,各种不稳定因素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从经济上看,利益分配不均衡,困难群众对分配不公、不正当收入造成的差距,强烈不满。从政治上看,盲目决策、执法不公、权钱交易、作风粗暴、脱离群众等执行行为与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还有差距。从文化上看,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国外意识形态领域负面因素加速渗透,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网络负面信息攻击诋毁党的政策和党的干部,而我们的正面宣传不够,致使群众思想混乱。从社会建设上看,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不到位、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既引发一些矛盾,也给我们化解矛盾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都要跳出就不稳定事件抓稳定、就政法部门管稳定的误区,各相关部门要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制度,齐抓共管,通力配合,努力将维护稳定寓于各项工作之中,放在各项工作之重。

(二)树立“动态稳定”的观点,创新维稳工作的思路。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不稳定事件,而是要善于从源头上找到并建立起化解不稳定因素的有效办法和长效机制。和谐社会意义上的稳定,应该是牢固的、长期的稳定,又具有动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稳定工作的规律,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注重实效性。要树立“稳定工作不怕出事”的观点,关键是出了事后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处理,从深层次查找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由保稳定向创稳定转变。首先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大多数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都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在矛盾尚未激化、酿成冲突和对抗前,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先机,有效控制和妥善化解,有效降低处理问题的难度,减少解决问题的成本。第二,要由注重事后处理向注重事前预防转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一定要增强防范在先的意识,把防范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做决策、上项目,要充分考虑对稳定的影响;制定政策,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避免政策一出台就引发矛盾;抓矛盾和问题的排查调处,要抓早抓小,消除不稳定隐患。第三,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在不稳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任何因素都有其成因、土壤和条件。维稳工作也不能只满足于解决好已经影响稳定的现实问题,息事宁人了事。必须在治标的同时,积极研究治本之策,重点抓好统筹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等工作,落实好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以和谐的理念统筹谋划稳定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确保和谐稳定。

(三)善于从利益角度预防和处理不稳定事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稳定事件的主体是群众,是老百姓。只要利益关系没有摆平,群众就会有意见。如果我们不妥善处理群众意见,小意见就会发展为大矛盾,就可能出现不稳定事件。我们要以人民利益标准来审视维护稳定工作,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研究和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手段对利益分配的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因分配制度不健全或工作不细不实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群众心态不平衡、情绪不稳定等情况的出现,防止矛盾事态的激化和扩大。事件发生后,要积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正确处理,合理调节,均衡群众利益。善后处理工作结束后,要善于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看到本质,把握规律,把教训转化为经验,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稳定不仅仅是个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个素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各阶层、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把全市人民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起来,共同推进**新发展、新跨越。

(四)致力于构建长效机制,加强维稳工作的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工作的规范和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促进工作的创新。我们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努力推进维护稳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要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维稳应急反应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等,继续实施并完善《**市处置暂行办法》、《**市报送稳定信息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机制。

(五)加强基础性工作和基层工作,防范矛盾的产生。问题和矛盾的发源地在基层。做好稳维工作,必须从基层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抓起。一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职能,提高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防范和化解矛盾的敏锐性、主动性,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熟悉群众、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资源优势,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共同体。三要抓好基层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建设。任何一个不稳定因素,都必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牵扯到社会的多个领域。所以,做好维稳工作,必须整体联动,进一步提升防范档次,完善防范网络,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覆盖的防范体系。

三、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应对和处置人民内部矛盾

不稳定事件,大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成都武侯祠有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戏;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已经出现利益分化、组织分化、意识形态分化等趋向,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显现,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我们认真“审势”、“深思”。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关系,顺应群众意愿,理顺群众情绪,实现利益趋同,努力推进和谐**的建设进程。

⒈把握利益这个关键,分析矛盾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广泛地存在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但最多的是表现于经济领域中的物质利益矛盾,它集中反映了人民内部各社会阶层、各群体如何分享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利益成果问题。同时,随着体制转轨及社会利益的调整,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因素表现得比较明显,对此必须引起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否则可能使潜在的对抗性因素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矛盾冲突,而影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从深层次上看,利益分配问题是引发人民内部矛盾和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市发生的以上都与物质利益直接相关。国企改革,关系职工“饭碗”;非法集资、移民、征地拆迁安置、企业干部、“森工”问题等,关系群众经济;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司法不公等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归根到底都是利益分配的问题。诱发利益分配矛盾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个别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方式不符合要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统筹协调发展,忽视群众利益,对群众特别是生产生活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关注不够。个别领导干部制定和执行政策不符合实际,有些“过期”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完善,严重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下岗失业职工、失地无业农民、进城农民工的保障、救济、扶助措施没有跟上、群众有意见。因为改革力度和推行速度把握不好,造成利益不协调和兼顾不够;因为法制不健全诱发利益冲动,造成不合法不合理致富;因为社会趋利思想滋生,诚信意识淡薄,经济刑事犯罪等等,这些个别利益问题、局部利益问题都是诱发利益分配性矛盾的重要因素。

我们还应特别重视比较利益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不稳定事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诱因。这类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群众生活发生困难,而是因为群众对涉及自身利益的政策进行纵横向比较后,发现利益受损致心理失衡。一是相邻地区间就相同问题出台的政策不一致,致使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失衡;二是不同时间段就相同事件出台的政策不一致,致使群体间的利益分配失衡。在这些中,群众的诉求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在处理因比较利益引发的时缺乏有效的化解办法,往往是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政府的“合法政策”之间发生激烈碰撞,基层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很难有所作为。如我市“三方面人员”矛盾突出的诱因就在于此。对这类情况我们也要主动思考,创新方法,寻求化解。

⒉讲究分类处置和过细工作,切忌一刀切和大而化之。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稳定推进,总的形势很好,但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亟待解决。从纵向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如国企改革问题、企业干部问题、退改离问题等。二是开放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政策法规不配套产生的问题。比如,非法集资、供销社股金会、农民失地问题等等。三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移民安置补偿、环境污染、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劳动就业问题等。由此引发的呈高发多发态势,往往是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法手段交织在一起,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混杂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和操纵交织在一起,一般性聚集活动与烧等严重暴力行为掺和在一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位因素。如果这些矛盾处置不当,局部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局,非对抗性问题就有可能转化为对抗性问题。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都要认真研究,积极主动解决。处置这类问题,总的原则是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在具体处置中,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采取多种手段,既要强调领导亲临一线,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真正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既要坚持疏导方针,又要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既要防止矛盾激化,强调慎用警力,又要对局势的变化有充分估计,备足警力,有效控制事态,既要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要依法严厉处置行为,严厉打击插手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

人民是群众反应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维稳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我市主体结构多元化,问题复杂化,群众上访开始呈现“四个明显、四个增多”的特点,即:向上级诉求趋势明显,越级上访增多;群体化趋势明显,集体上访增多;组织化趋势明显,非正常上访增多;突发性趋势明显,择机上访增多。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要充分挥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作用,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尤其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对上访群众,要坚持“话让说完,人要劝走,事要解决”的原则,积极探索工作的新路子,变“堵”为“疏”,变被动为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⒊着力解决突出矛盾,从当前工作入手取得现实成效。影响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尽管很多,诱因也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找准症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就能够积小胜为大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要着力于从当前工作、从现实工作抓起,特别是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抓起。最近,我们先后召开了多次维稳工作会议,对当前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深入研究,提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是企业改制问题。因改制企业缺乏资金导致改制工作迟缓,以及部分已改制企业职工要求落实“两保”问题等引发了大量的矛盾,这仍然是全市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诱因。对此类问题,要分类研究,逐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也要考虑职工承受能力,维护好职工利益,妥善安置职工,促进社会稳定。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破产中,要高度重视评估环节,加强审计监督。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查处侵占国有资产行为,对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要严肃追求责任。要纠正对国有企业不分情况、不加区别地一卖了之的现象,对战备性、公益性、福利性国有资产,要坚持政府控股,公开招标拍卖股权,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二是失地农民问题。我市目前有失地农民近万人,部分失地农民反映补偿标准低,就业困难,生活难保障,要求享受养老保险、低保和失业保险。对此类问题要兑现并落实政策,关注其生活,关心其诉求,对生活确实有困难的,要尽力帮助解决。同时,还要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引导、服务,加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建设等工作。

三是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市本级和三区拆迁农民房屋面积万多平方米,目前仅还万平方米,未还房达万平方米,占拆迁面积的,引发农民强烈不满;高坪区青居镇部分村民因机场、电站占地补偿未到位多次集访;国道⒉省道⒈南部段沿线土地被征用后,拖欠征地款、青苗补助费、民工工资累计达千万,群众反映强烈欲以中断交通等非法手段催收欠款。这些问题中有部分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比较困难,容易引起。对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关键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上的规定,坚持取用结合原则,积极研究从土地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保障问题。

四是企业干部问题。近两年来,企业干部上访增多,不断在市内省内而且在全国串联上访,目前,全市企业干部余人,普遍对川委办号文件补助标准不满意,要求提高补助标准,个别企业干部继续与省内外串联,扬言将继续到省进京上访。对此,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要立足做好市内工作,严格按政策办事,加大政策宣传解释,落实政策一视同仁;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合情合理地个案解决,但要明确不是解决待遇问题。要千方百计防止串联聚会和大规模集访,不允许形成“维权”等非法组织。

五是“森工”问题。我市部分三州“森工”反映生活困难。营山县、蓬安县“森工”退休人员要求解决待遇低的问题,提高补助标准。对这类问题,总的原则是依国家政策办,医疗保险争取上级的支持,尽快解决;对个别特殊困难职工加强解困和救助。

六是负债发展的问题。过去,我们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负债现象,适度的负债是允许的,但是那种过度负债建设,也是不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过度负债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纠正,要一边发展,一边纠正,切实避免过度负债、加剧负债行为的再次发生。

同时,还有移民问题、工程欠款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组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乡镇负债问题,这些老问题尚在解决之中,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比如,教育收费、医药购销、医疗服务、仪器安全监管、农民负担管理、农民工工资兑现、拖欠工程款、涉法涉诉、金融证券、外资商贸连销企业经营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都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初期积淀的矛盾,我们不能推诿塞责,要积极研究对策,制定措施,使老问题逐步减少。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时预见,防患于未然。

四、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腐败问题是最大的不和谐、最大的不稳定。党员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如果他们不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说不起硬话,甚至出现腐败问题,不但无法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方向,而且还会因为损害群众利益,诱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和谐。因此,只有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努力不稳定因素,不断理顺民情,化解民怨,才能赢得民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⒈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党风廉政抓得不好,引发的问题,就是对群众利益的非法侵夺。近年来,受传统执政理念的影响,个别领导干部、形式主义、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飘浮,引发了一系列伤害人民群众感情,影响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很强烈。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善于换位思考,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出台,都要兼顾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超过群众承受能力的决策,不能出台或暂缓出台,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⒉加强党风政风建设,规范干部行为。维护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腐败分子利用权力干预资源配置,参与利益分配,非法占有社会财富,加剧社会贫富悬殊,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我们要从三方面规范干部行为,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一是进一步深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不抓市场化配置资源,发展就没有活力,甚至直接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坚决实施“三个转变”就是要大力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因此,我们不断深化、拓展和创新,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推行市场化配置资源,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发展。要围绕深入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工作,继续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坚决查处资源转让、资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中、权钱交易、、侵占国有资源和资产的案件。二是大力整治发展软环境。严肃查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汇假报、说假话,吃、拿、卡、要和政策走样、缩水等政令不畅的人和事,进一步理顺行政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努力保证转变政府职能与规范公务员行为的和谐统一。三是推行“阳光作业”。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严肃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努力保证经济发展与规范市场秩序的和谐统一。重点在土地拍卖和国有资源改革方面,推行招标拍卖制度,防止暗箱操作。国有产权转让,无论是有形产权还是无形产权,都要进入市场公开拍卖或招标,产权转让信息必须按规定在媒体上进行公告。违反规定者,不论有无谋取私利的行为,一律以违纪论处。四是加强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个别企业无尽止地开发和掠夺资源行为,甚至是为了发展经济不惜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看在眼里,痛在心头,积压到一定程度便发展成为不稳定事件。因此,我们要严肃查处一些地方打着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直接或间接破坏环境的人和事,重点防止产业转移和受污染转移,努力保证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大局稳定的和谐统一。

⒊发挥查案的治本功能,注重惩治腐败的政治社会效果。查处案件、处理干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做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在案件结束后,要深入分析发案原因,查找不足,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加强监督,力争取得查处一案、治理一线、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要重点查处狠刹“五股歪风”、继续加重农民负担等问题。

⒋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民主法治为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我们要切实畅通人民群众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与监督的渠道,畅通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的渠道,使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要求和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要时刻情系群众安危、关心群众冷暖,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以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稳定团结。

社会和谐与稳定篇10

[关键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3-0128-03

[作者简介]李胜兰,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劳动关系变化日趋剧烈、错综复杂,我国的新型劳动关系呈现出类型多元化、运行市场化、管理手段契约化、调整方式法制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化引发了一系列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劳动关系变革中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不得不面对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分配呈现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包括政治关系、劳动关系、法律关系、道德伦理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础的一项,它决定着政治、法律、道德伦理等关系,是决定社会关系是否能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处于一定组织状态之下相互沟通、依法协调、有序参与、积极有为、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一般说来,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劳动关系要涉及企业管理者、劳动者和政府三方,也就是说,三方利益格局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劳动关系的外在形式。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因此,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和谐社会必定是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不和谐也必然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劳动关系不和谐,则社会不和谐:劳动关系不稳定、不协调,社会和谐就无异于沙上建塔。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体现与保证。劳动关系和谐与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就会使资方和劳方和平相处、互惠互利、互相协作、合作共赢,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合理实现,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反之,就会阻碍或损害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二、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公有制企业的改革,使劳动关系多样化、复杂化: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与之相对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措施和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以《劳动法》为主体的有关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体系、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等相配套劳动关系的调整法律、法规体系的颁布实施和建立,以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成的部级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建立,使劳动关系矛盾调整处理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这些制度改革和机制的形成,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为保持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和谐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关系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各种复杂问题应运而生。由于改革力度加大、层次加深,由于社会转型加快,由于法制还不够完备,由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等诸多原因,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诸多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诸如:资本的稀缺和劳动力资源的过剩,导致资本强、劳工弱的不均衡态势;资方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始终持续走低,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贪求经济GDp的增长,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实不及时加以解决;非公企业快速发展,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到工人队伍的行列,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有所下降,工会工作往往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并且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企业经营者以就业的压力强迫职工长时间、高强度地劳动,并且还随意克扣和拖欠工人工资,工作环境恶劣,设施简陋,工伤事故严重,欠缴或拒缴社会保险,随意辞退和解雇工人,甚至体罚工人、侮辱人格和尊严;公有制企业在转制过程中缺少制约和监督机制,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集资款等,有的转制企业还强迫职工以低价买断工龄等等。近年来全国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呈快速增加趋势,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基本上每3年翻一番。自1997年至2005年全国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6万件,涉及职工人数486万人,其中,处理集体劳动争议9.8万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和变更劳动合同、工伤等已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争议的焦点。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贫富的两极分化,极易引发群体性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妥善处理,不但会使劳动矛盾更加激化,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日显紧迫。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

1.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劳动关系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充分说明党在发展理念上,对于人的问题、对于劳动者的问题、对于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理论自觉。一般来讲,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利益关系调整导致劳动关系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只有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劳动关系问题,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宏观管理

在宏观政策制定和政府干预层面上,首要的是坚持党和国家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保证落实好分配政策。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三项制度,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工资支付办法等措施,为企业工资分配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转换工资收入分配决定机制,保障业主和劳动者双方合理的收益。在二次分配中,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付等手段,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弱势困难群体,切实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二,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建设,履行好执法责任,加强劳动执法检查,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劳动纠纷中,要当好“裁判员”,公正、平等、合法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第三,要深化改革,消除劳动领域存在的体制,破除身份、行业等非公平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加强对劳动就业的指导和管理,真正建立起统一、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第四,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对国企改制必须完善政策、强化监督,在保证改制进程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利益,防止造成劳动关系矛盾和职工的发生。

3.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作为工会组织,一是要在宏观上加强立法参与和政策参与,参与法规政策的制定,从源头上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通过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对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及涉及三方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在与政府的联席会议中认真提出和督促解决好涉及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的重要问题。二是要参与劳动法律监督,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建立与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的执法监督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参与、诉讼等机制。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督,提出工会的建议和主张。要积极配合行政有关部门,搞好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坚决抵制和纠正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要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通过职代会与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手段,来督促企业行政保障职工的利益。特别是在改制企业中,要发挥好职代会作用,保证职工行使民利,促进企业改制的健康顺利进行。还要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帮扶工作,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努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四是要重视工会组织自身改革和建设,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转变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加快劳动法制法规建设

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完善以《劳动法》为龙头的劳动法律体系,包括加快制定《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最低工资法》、《社会保障法》以及其他与劳工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仲裁制度和诉讼制度,争取尽早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法》等。

5.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

三方机制是指由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组织和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有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如劳动立法、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制定、就业与劳动条件、工资水平、劳动标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处理以及对产业行为的规范与防范等。在协调劳动关系问题上,实行由政府、雇主和工会组成的三方机制,能够促进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良好合作,在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促进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效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全国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企业职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应该根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确定的目标,着重在各级三方机制建设方面下功夫,注意研究借鉴国外三方协调机制方面的经验,在协商议题的确定、协商形式、协商结果的实施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切实有效的三方机制运作模式。

6.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密切相关,是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企业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运用行为科学方法,重塑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关注健康安全,改善工作环境;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劳动能力和再就业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要促使薪酬结构合理、激励手段多样化,最大可能地激发人力资源的创造性。

7.大力加强企业劳动标准的修订工作,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劳工标准基本接轨的劳动标准

劳动标准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标准,也是规范劳动关系,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依据。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Sa8000标准(社会责任8000标准)及全球协议等在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工利益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可以将上述标准中的有益部分和先进部分吸收进来,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劳动标准,依法规范企业的劳动行为。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除了政府努力以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企业管理,2004,(9).

[2]石伟,杨永盛.2004年中国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研究综述[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5,(1).

[3]乔健.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我国劳动关系及工会的因应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9).

[4]沈琴琴.中国劳动关系的变革与工会工作的主要目标[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6).

[5]阎启俊.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山东通讯,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