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道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6:58

校园道德教育篇1

道德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过程中长期积攒的优秀文化元素的结晶体,是约束社会民众个人行为的重要指标。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就青少年群体而言,道德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教育工作的成效。

1.1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并且通过众多的教育实例以及理论分析,可以让青少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量变促成质变的过程,只有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古语有云:幼学如漆。古时有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不断教育、不断感染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情趣的形成审美情趣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在长期的观察、判别、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鉴赏能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偏离主流审美,就很容易“变态”,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畸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人性美、社会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正确地看美、审美、品美,才能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群体;相反的,群体的行为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面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长的结果就是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发达,充斥各类不良信息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鱼龙混杂。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迷恋网络,并在垃圾咨询、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校园环境复杂,不良社会人员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校园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学校校园中都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不良人员诱导下,逐渐认同他们的做事行为准则,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3青少年思想前卫当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崛起”,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觉得道德教育工作讲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认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

2.4传统文化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凝合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3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措施。

3.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不能丢,要深入研究历史,要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弃文化糟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强化道德教育师资力量道德教育工作专业性、正对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要加强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要从专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入手,着重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同时要着力于研究新时达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当前青少年都喜爱网络,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增长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决扫清不良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洁的网络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园网,校园Ftp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各个院校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3.4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十分重要。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当前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时期无所事事,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执行才能够做好。

4结束语

校园道德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外来文化等文化系统的影响下,在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校园人创造的能充分体现时代先进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和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活动,它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体现着校园师生的精神追求。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并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必须突出教育者的目的性、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教育影响的规律性,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参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拓展素质,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学生生存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其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它是一种养成教育、一种无形的教育,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探索。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大力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有益的探索,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

1.注重思想性,弘扬主旋律,实现校园文化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做“三个代表”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践者。如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加学校纪念“一二·九”大合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大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青年志愿者行动,为民工子弟小学捐款捐物、进行大学生义务支教、完善少先队建设、给敬老院老人送温暖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习和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并得到上级组织表彰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2.紧跟时代脉搏,提高活动品位,实现校园文化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及创业计划大赛校内选拔赛、科技创新活动,家具设计大赛、室内手绘效果图大赛、地板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都牢牢地把握住大学生的需求,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热情,既有利地配合了第一课堂的学习,又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展现自我的宽广舞台,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抓住有利契机,服务学校大局,实现校园文化与学校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这一载体为学校中心工作作出贡献。如院标、院徽征集大赛、校庆大型文艺晚会等为学校百年庆典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精彩的大型歌舞展示了师生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策略探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陶冶、熏陶大学生,促进大学生成长、进步和成才。全校师生员工都要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又是校园文化发展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不但要继承以往校园文化的精髓,还要大力推动其向前发展,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前进。

1.紧跟时代脉搏,加强理论研讨。

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必然促使校园人发生变化,当现有的校园文化不能满足校园人的需求这个矛盾必将推动校园文化向前发展。为了正确地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理论研讨。通过研讨时代特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研讨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外部环境、客观物质条件确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用强有力的理论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强后盾,使校园文化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勇于创新树立精品意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精品意识:第一,注重思想性,弘扬主旋律。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做“三个代表”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践者。第二,注重艺术性,活动品位高,要用高雅的艺术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第三,注重学术性,科技含量大,大力提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与第一课堂内容相关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校园文化的群众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全校同学都有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并从中受益的权利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群众性。要明确两点:第一,校园文化不是精英文化,少数精英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是校园文化的真正目的所在;第二,校园文化也不是贵族文化,全体同学都有权利参与,全员受益才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校园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发展势头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要注重活跃基层,要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都有机会成为活动的主角。

4.占领好网络阵地。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要求各级团学组织必须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做到工作上网、先进上网、典型上网、活动上网,组织开展网上演讲、网上征文、网上讨论、网上讲座等活动,积极构建大学生网上德育系统,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反映团学组织风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展示团学组织风采的阵地和窗口。打造好德育阵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中永恒主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必须增强思想性和教育性,对重点活动要重点引导、重点关注和重点投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政治信仰坚定、思想观念正确、举止行为规范、专业技能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5.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如是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及知名人士举办各类人文讲座,让学生从讲座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增长才干;二是定期举办各种人文素质培训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达到文理渗透、情感交融、身心统一的境界,学会修身做人。一个没有学生社团的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会是一潭死水。学生社团活动撑起了学校文化活动的半边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社团以它鲜明的时代性、自立性、多样性,正越来越受到莘莘学子的青睐。

校园道德教育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诚信;诚信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并在大学生道德教化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显然,在大学生诚信建设中,培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诚信的熏染作用

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都是环境熏染的结果。大学生置身于校园中,校园文化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无形的环绕的隐性引力,让大学生时刻都在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受文化。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势必会对大学生诚信的塑造发挥熏染作用。

(一)是大学生实现自我诚信教育的主要场域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最佳状态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大学校园又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用其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精神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名大学生,构成了他们自我诚信教育的主要场域。校园文化往往依托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勤学笃实的优秀品质。因此,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在进行个人的道德实践,他们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自身诚信认知,并通过自身对周围同学的影响,来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二)是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的重要保证

诚信教育是通过传授诚信知识来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诚信价值观的。因此,大学生接受、认同和实践诚信教育倡导的观点和价值原则是发挥其实效性的基础。然而,大学生对诚信教育倡导的观点和价值原则的认同,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诚信教育内容和价值观念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二,能否贴近实际生活,对现实生活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简单地说,“大学生对诚信准则的理解、接受、认同,既与诚信准则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关,也与他周围人对其的态度和践行相关”fzl。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场所,校园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道德情境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所呈现的是治学严谨的精神风貌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大学生群体内部的相互影响,逐渐升华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诚信价值取向。

(三)有益于大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受监督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生活惯例”是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在他看来,“由于有了道德习惯,社会觉悟和社会道德准则才成为一个人的精神财富。没有道德习惯,就不可能作出自我肯定和进行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尊感。可见,在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但是,诚信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外部不断向内部转化的过程,需要道德主体(大学生)在长期的道德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提炼和升华,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正是孕育大学生诚信的沃土。具而言之,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大学生道德的内化和外化,有益于其诚信习惯的养成。

二、建设大学校园诚信文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诚信的熏染作用像滴水石穿,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在大学校园中,不断构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创建诚信的育人环境将对塑造大学生诚信人格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硬件”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载体作用,促进校园诚信文化的立体发展

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是通过校园文化彰显其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例如,国内很多高校将“求实”“笃信”“惟真惟实”等诚信要求作为学校的校风加以弘扬与传承。在美国,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书写的“VeRitaS",英文译为“truth"(真理),其蕴含着“真相、正直和诚实”的意蕴。可见,这些传递“正能量”的文化“软件”,自然需要校园文化设施“硬件”作为其物质载体才能发挥其正向效应。校园文化设施不仅成为诚信文化的载体,也能作为文化土壤,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物质支撑。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主要有设施硬件和媒体硬件,加强设施硬件建设是指:一方面,加强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的建设,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以诚信或与诚信相关概念命名建筑物,建立与诚信历史典故相关的纪念景观等,以校园文化景观为载体,传播诚信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加强媒体硬件建设是指:加强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校报等平台的建设,并广泛采用以上途径宣传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完善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必将发挥其文化载体的作用,并促进校园诚信文化的立体发展。

(二)建立诚信评价机制,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弘扬校园诚信文化

设施是载体,文化是内核。在校园诚信文化建设中,诚信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建设内容。应创设一整套完善的诚信评价机制激励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并约束和限制失信行为,在人和制度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营造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塑造大学生诚信品质和人格。首先,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真实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诚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奖惩情况、学费缴纳情况和各类活动表现等,并辅以数据更新和跟踪机制将大学生在校信用形象向社会展示。其次,创设完善的诚信考评体系,综合评价大学生的信用度。以特定时间段为周期,根据诚信档案信息和大学生在校表现,并与常规评奖评优相结合,综合测评在校生信用度,并引入激励和惩罚机制,树立诚信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严重的失信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并将考评结果记入诚信档案中诚信考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守信收益,提高失信成本。此外,诚信考评规则也并非一成不变,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之,通过创设诚信评价机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对弘扬校园诚信文化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三)开设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提升大学生诚信素质,促进多层次校园诚信文化的发展

校园道德教育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在网络社会中深受网络价值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稀皆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是大学生现实道德状况在网络世界的具体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大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中基本正确的网络道德认识与模糊的价值观念并存、丰富的道德情感与相对放纵的网络道德情感并存、较高的网络道德意志期望与相对较差的自制力并存的现状,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种种心理障碍。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之地,大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躲进虚拟的网络社会。同时,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大学生人性系统当中那些劣性因素的萌生和泛滥,网络强大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

1.2网络文化的特殊性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网络文化具有隐匿性和不确定性、不安全与不可控性、开放巨与多元陛、自主性与平等眭、虚拟性与无约束性等五大特点。网络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对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大学生产生的诱惑力,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严峻的挑战,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的隐蔽眭、无约束性和虚拟性,使大学生隐去了相貌、表情、年龄、穿戴和身份等一系列外貌特征,而相当于仅仅保留了一张嘴巴而已。隐蔽陛、无约柬陛和虚拟性造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责任的分离。在网络上,行为与责任的截然分离,使大学生可以滥施行为、言语随意放纵、背离网络道德要求的倾向,加速了大学生的道德滑坡,以致造成网络上道德的失范,表现出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人格。

l.3学校、家庭、管理机构存在的不足是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客观原因。大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重要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灌输给大学生。但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却显得过于无力。一是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技术和知识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无法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二是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手段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社会中显得滞后与低效;三是网络管理机构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机制还很不完善。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创建和谐校园

2.1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增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的指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着力点。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意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多渠道、多主体、多类型的方式,走近学生,关注学生,在校园里逐步建立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平台,从深层思想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以及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深入贯彻有关文件的精神。对—些敏感的思想、观进行疏导、分析和辅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思想引导,释疑解惑,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网上师生交流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探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加强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在网上明辨是非,认清美丑,加强自我约束,使其增强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2.2主动出击,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且后者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因而,大学生上网决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强对上网的引导和教育。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知识讲座、网络知识竞赛、网络征文、网络探讨等,既从技术层醋及网络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网络在学习方面的真正作用,教会他们如何快捷有效地检索学习信息和专业动态等,营造网络学习气氛;鼓励教师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特色的学习网页、网址,并以校园网为中心,创建与国内各高校及学习网站的联接;更多的网络课程;建立以交流学习为目的的各种留言版、讨论区。

2.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网络文化的管理。强网络文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我们进行网络监管的时候要坚持原则,同时根据网络的牦毫作出切合实际的举措。《意见》指出:“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邑在网上传播”。因此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学生和有害信息的接触,如利用防火墙技术过滤掉—些黄色、反动信息,尽量让学生少进出社会化开设的网吧等等。同时,也要充分尊重网络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言论,只要符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范畴,都应该允许其发表,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尊重。坚持平等、自由,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真实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后可以有的放矢地在论坛匕发表些帖子,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通过平等的讨论和交流,更容易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正确的指导,从而让良好的进入学生头脑。

校园道德教育篇5

关键词: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师范生;师德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是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而教师素质的核心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建立在师范阶段师德养成教育基础上的。培养师范生的师德是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师德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形成,但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在师范生师德形成期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加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师范生师德的养成大有助益。

1新时期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客观需要,具体到教育层面,实质上就是师德养成教育的过程。师德养成教育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和职后在岗教育两个阶段。其中职前的师范教育即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教师师德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1.1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提高师范生自身素质的切实需要

师范生在入学之初,很多人对教师职业的性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是模糊的,不了解拥有良好道德品行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师范院校在育人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更要通过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让师范生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通过师德养成教育培养师范生的师德素养,使他们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只有如此,他们未来才能把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铭刻于其内心深处,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2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绝大部分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为学生的成长默默奉献。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教师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偏颇,师德失范现象屡屡发生,导致整个教育事业受到极大影响。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形成道德情感,养成职业道德自律,给这些准教师提前上好道德的“枷锁”,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科学地开展教育活动。我国的教育事业拥有这样一支注重提升道德修养的后备力量,对其未来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师德养成的作用

师德的养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知”是师德认知,是指对师德规范的认知和对越轨行为的判断;“情”是师德情感,主要指教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意”即道德意志即遵守师德的信念;“行”就是师德践行。其中,师德践行是目的,师德认知是前提,师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师德行为的促进剂和稳定剂,它能从心理机制上减少违反师德的越轨行为的发生。这四个阶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养成的过程。而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与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其一,师范生刚刚走出中学校门,从学生到“准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其二,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践行师德规范缺乏实践环境;其三,师范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浅,对师德规范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既需要考虑其学生的特点又需要考虑师德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价值冲突和实践渠道,加强学生的情感冲击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其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师范生精神品质的塑造,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引导、熏陶,逐步形成心灵感应,精神升华,观念认同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可以用生动的形式将教师的职业理想培育、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教育和师范生的人格发展结合起来,将教师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为师德的内化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从而影响师范生师德的养成。

2.1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取向起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它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建筑景观、校训校貌、校规校纪、校风学分等,可以创设出一种精神气候和文化氛围;开展以师德养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释放师范生的情感。师范生不知不觉就会被校园文化所展现出来的风采所感染,逐步被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上来,成为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人才。校园文化让师范生在“尊师重道”的精神感召下,确切地领悟到应该提倡和弘扬什么、反对和避免什么,怎样做是对的,哪些意识和行为是错误的,从而对其价值观、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

2.2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情感起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还可以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形成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成为一种凝聚力,可以将学校师范教育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时期的积淀而形成的稳定追求、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传递给学生,使师范生提前体验到职业道德情感,并具有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荣誉感,最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校园文化对师范生道德意识起固化作用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内化、从内化到信念、从信念到行为的过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整个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对师范生的师德养成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师德的感染和熏陶,逐步树立起了教师职业的尊严感和快乐感,使得高尚的师德成为师范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得到就会固化下来。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路径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努力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有些已经初有建树,有些还不能尽如人意。在探索师范生师德养成的途径时,如果能够以师范校园文化为切入点,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会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营造校园环境引导师范生师德养成

文明有序、整洁优美、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会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范生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起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师范院校可以从绿化、美化、师范化和特色化几方面着手,通过校园布局、景观绿化、建筑雕塑等,在自然环境的建设上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师范特色人文景观,创造出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特色鲜明、和谐高雅的校园理念形象。同时,学校要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活动,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凝练大学精神融入师范生师德养成

大学是广大师生思想的家园,大学精神充分体现、弥漫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等。师范院校在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通过办学理念、校训、学风教风、讲座等价值层面成分的融入,凝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这种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能够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进学校,让学校形成催人奋进的校风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净化师生心灵,淳化师德,让广大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从教理念,形成健全的教师人格,影响和感染师范生师德养成。

3.3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影响师范生师德养成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数据、全方位开放、全动态交互沟通等特点,对青年人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工作、学习的需要,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普及给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校必须做出积极的反应,顺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建设,让师范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师德资源,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如BBS、微博、微信等增进师范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学术交流,丰富师范生的师德建设。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质,师范院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营造校园环境、凝练大学精神、利用网络文化这三方面着手,合力打造出对师范生师德养成大有助益的校园文化平台,这将对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完成师范生培养目标,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子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145-147.

[3]彭智平.试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文化自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81-83.

校园道德教育篇6

【关键词】中职校园德育环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27-03

中职学校校园环境的构建,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校园德育环境的构建往往受物质因素的影响,在物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中职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阶段的今天,校园德育环境的构建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是影响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校园德育环境包括校园硬件、校园软件两大部分的环境。职业教育的校园德育环境就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硬、软件的环境,即校园德育环境有其职业的特性。

一、中职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必要性

构建中职校园德育环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中职校园环境是学校开展德育的物质载体。中职校园应具有中职教育的特点,能够反映出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中职生基本处于未成年向成年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心理与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与生理素质是物质前提,发展则决定于教育和环境。环境是无声而又时刻显现效果的特殊课堂。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职业秉性的正常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降低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因此,校园环境建设与美化作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加强中职校园环境建设与美化,为德育提供物质保障,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中职校园环境构建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的具体体现,从基本内涵来说,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是重要目的。中职校园环境构建,需要在校园的有限空间里,给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满足更多的需求,使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满足和喜悦,能够健康地成长。所以,中职学校校园建设中,应把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高度,才能完成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只有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环境与生命、环境与专业学科紧密相联,才能达到校园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中职校园环境构建是德育与育人的统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反映。它既要反映师生员工对工作、生活的需要,又要满足师生员工的鉴赏的需要;一方面具有实用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教育的功能。所以说,校园环境建设是德育与育人的统一。

第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中职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就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校园环境已经成为生源竞争的重要条件之一。家长与学生考察学校主要还是看校园环境,比较彼此间校园环境的优劣,决定是否选择就读该校。

二、中职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内容和途径

(一)中职校园德育环境硬件构建

1.硬件构建的标准。硬件的构建实际上是学校物质文化的构建,包括教学、科研、生活的设施的建设,以及运用这些设施的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地说,可以分为学习与生活两大部分。学习部分的硬件主要有:教学楼―教室、实训楼―实训室、运动场所等。生活部分的硬件主要有:学生宿舍楼―宿舍、学生食堂、小卖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共场所:学校大门、围墙、校园道路、走廊、楼梯、橱窗等。

硬件的构建,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的部门的规范。如符合消防规范,符合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2.硬件构建的途径。(1)明晰目标,整合资源。中职学校的硬件建设,一是明确职业性,所有的建筑物,以及学习、娱乐和生活场所与职业有关;二是教育性,要让每一个学习、娱乐和生活场所,甚至每一幅墙都在“说话”,做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三是强调学校教育的公益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四是强化服务性,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强化德育功能,主要涉及教学、娱乐、生活等方面,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训练,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①校园建筑的规划。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要求,制定学校校园的总平规划,报经属地规划部门批准后,严格按照校园总平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新的学校可以一次性规划好,老的学校其校园面积是逐渐扩大,非一次性规划而成。所以,在对校园规划时,既要考虑现有建筑存在的情况,又要考虑校园功能分区的需要,在最大限度上,做好校园环境的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是将校园分为教学、行政办公、生活、体育运动、休闲等主要区域。各区既是相对独立,又通过校园道路紧密联系,共同组成校园的环境。这些不同功能的区域,形成若干个空间,体现学校的个性和特征。二是分步实施。根据这样的区域规划,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学校的需要,以及政府投入、学校自筹资金的情况,分步实施。应注意,规划一旦报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就不能随意更改。②校园实训基地以及设备的规划。根据学校各专业发展的规模,做好各个实训基地的发展规划。从实训场地的面积、设备台数、实习工位数等做好规划,逐步实施。(3)绿化、美化、香化。校园绿化、美化、香化是构成校园环境的重要因素。校园环境的绿化,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一是考虑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香化。在有限的校园空间里,融绿化、美化和香化为一体。从功能上看,绿化、美化和香化是建筑物的陪衬物。但从视角角度看,绿化、美化和香化所起的作用有时要甚于建筑。校道旁整齐的树木,校园里造型别致的花木、五彩缤纷的鲜花、平整宽阔的草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二是考虑现有树木的移植、栽种。三是学校经济实力的支撑。当学校的财力不能一次性完成绿化、美化和香化时,就要先绿化,再美化、香化。(4)清洁、保洁。教室、宿舍归学生自己负责日常清洁、保洁工作。楼梯、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由学校安排专人清洁、保洁。同时,将学校的部分公共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清洁区,指定给各个班级的清洁区,负责该区域的清洁、保洁。开设劳动教育课,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校园环境的管理,与学校的清洁工一起,从事学校公共卫生的清洁、保洁工作,并计入学分,提高劳动教育课的教育与实践的功能。

(二)中职校园德育环境软件构建

1.关注学生。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德育放到首位,要从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实际出发,通过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成人”优先于“成材”。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职业指导;重视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培育,满足从事相应职业工作的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挖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使其通过自己的言行,自觉加入到校园德育环境的构建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爱护公物等。

2.领导重视。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组织保障。软环境建设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班子,在于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首先,成立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思政课老师、学生干部都是德育工作的骨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软环境组织领导体系。建立软环境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例会,研究解决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例会至少每月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开。开拓德育环境与教学、德育环境与育人的新途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落实德育职能,有任务、有指标、有检查、有考核,为德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3.师资建设。这是德育校园环境构建的核心内容。教师是社会的一分子,面对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诱惑,教师也会产生道德选择的困惑。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修养,增强其人格魅力,应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传授技能,还要育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有为所从事的职业献身的精神。所以,教师也要时刻注意加强道德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德育工作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在方法上更有创新、更灵活、更有效。

4.制度建设。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制度建设,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职学生行为准则》和《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不留长发、不染发,不准穿拖鞋进入公共场所,不准戴首饰等,见老师要问好。制度建设,在内容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规范上,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在程序上,要集思广益,多方征求意见,加强沟通。

5.强化职业。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重要特性。中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岗位性、定向性等特点,围绕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要满足这些特点。按照各专业的特色及各专业的需求,以及专业环境的规范要求不同,准确定位,构建相应的校园环境。比如,纺织企业的工作环境是严禁烟火的企业,所以,纺织工业学校在校园德育环境构建时,强调禁烟是一个重要内容。不同专业的教室、实训室,都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的氛围,有着不同的制度规范。通过校园德育环境的构建,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适合现代企业需要的、具备正确职业理想的技能型人才。

6.课堂教育。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主渠道。(1)课堂教学。中职校园德育课堂也是德育环境构建的重要场所,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的规定内容,任课教师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把德育与职业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注意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广大学生。教法方面,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辨别、选择和批判的能力。各专业的课堂教学,也是德育重要场所。专业课要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科任教师要按照教书育人的要求,配合班主任处理学生中突发事件,从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的角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方面,既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注意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实际接受情况和课内外行为表现情况。(2)班会及第二课堂教育。应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要因地制宜,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班会、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参观学习、开展公益劳动、进行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培育社会实践能力。老师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创建和谐的德育环境作出班级应有的贡献。同时,发挥学校团委、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作用,利用讲坛、报刊、广播、网络等手段和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具有创造性和导向性的各项活动,强化校园德育环境的职业特性。

7.完善机制。这是校园德育环境构建的保证。(1)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德育理论课、心理咨询、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检查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综合协调学校各部门履行德育工作的情况,及时向学校党委反映德育的情况,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等。(2)健全保障机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学校每年一定在预算中,划出德育工作经费,逐步完善德育活动的场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结合专业学习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3)建立激励机制,将德育工作提升到与专业教学的同等地位。设立一些德育工作的奖项,把德育获奖作为评定教师业绩、评聘教师专业职称的重要依据。(4)量化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德育评价体系。一是扩大考核范围,从课堂内延展到课堂外。二是多个元考核主体,让所有任课教师、班主任乃至企业参与考核,体现考核的独立性与综合性。三是多样考核形式,让卷面考评与平时测评相结合。比如,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列出必须做到的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两部分进行评价,进行量化考核;把德育活动全部列入量化评价的范围,组织每次德育活动、学生心理咨询等,按照基本分和效果分两部分评价。强制规定每一位教师都要完成一定量的德育工作,否则,年终考核将一票否决。(5)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对软环境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力度。校领导要组织相应人员对软环境建设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情况严重的现象,要给予公开曝光、公开批评,以此强化警示教育的作用。(6)注重宣传作用,为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要在校园网上开辟软环境建设专题节目,向全校师生员工宣传学校领导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决心,及时全面地报道学校加强软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学校各部门开展软环境建设的进展情况,积极宣传学校各部门软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增强师生员工共建软环境的积极性。通过舆论监督,形成威慑力,促进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校园德育环境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是辩证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片面地强调软件建设,校园德育环境将会因此失去物质依托,无法落到实处;片面强调硬件建设,校园德育环境的感召力、凝聚力将会被弱化,学生也会因此单纯倾向物质崇拜,失去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迷失职业教育的方向。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创造美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金栓.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途径探析[J].成人教育,2012(4)

[2]林旭兰.中职学校“2+1”办学模式下的德育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9(1下)

[3]陈新.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赵后起.高职校园德育环境刍议[J].成才之路,2011(2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08a41)

校园道德教育篇7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德育

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而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文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紧密结合的新局面”。200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又称中央8号文件)无疑给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校园文化理论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展开。

1.校园文化的概念

1.1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智力,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2.1提升素质。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1.2.2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1.2.3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表征,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它表现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关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

2.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关键阶段,从某些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小学校园文化各层次具有很大的德育潜能,以至于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下面也按这三个层次论述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2.1校园物质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即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物理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场馆建设、绿化美化、卫生环境等。

这些可视设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价值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在于使用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可以影响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友善言行、得体举止、优雅风度的养成。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这种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但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能够滋养并渗透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觉追求美的道德情感,实现德育主体的外在对象性和内在对象性的结合和互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和培育一种“环境”,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等蕴涵于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启发道德认识。

2.2校园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证。包括了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公约守则和建立在这些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各种组织,它们既是自觉纪律和法制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手段。

校园制度文化是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对学校成员施加影响,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校园制度文化作为学校特有的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号召力,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协调一致地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高质量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保证。

2.3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小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它不仅具体外化为校园其他层次的文化,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一般说来,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体系、理想信念、人文氛围、思维模式、校风学风、集体舆论等,这些都是学校最具凝聚力、向心力的东西,它们最深刻、最稳定地反映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

培育和建构高水平的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消除学生个体内在形式与学校外部世界的紧张对立状态,同时极具有渗透力地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3.构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德育的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中包含了异常丰富的德育因素,又体现社会和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和发展的要求,下面就如何构建健康、高尚的校园文化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提出几点建议。

3.1坚持物质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对于启蒙教育的小学阶段,优美、整洁、规范、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兴趣的诱发,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和心理的和谐,从而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直接作用。为了把校园建成师生精神的家园和成长的乐园,应围绕学校文化定位,从学校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构置、摆放等方面根据培养学生的情操入手进行探索和研究,对全校校园文化整体设计,力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起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人性”化氛围,展示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抓好校园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建设:如办好校园墙(版)报、班级墙(版)报、各种宣传栏、表扬栏、红领巾广播站(室)、学校有线电视转播等,它能引导学生的舆论向着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3.2.1抓好校风建设。校风是校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问倾向。良好的校风、班风能增加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共同价值的观念,产生群体动力。

3.2.2抓好教风建设。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个性风格、举止言谈、道德修养等方面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楷模,使学生仿效于教师的人格美,从而促使学生完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理关系,让学生从心里感到他们的老师是真正的朋友。这样,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信任感,并在交往中可以沟通师生情感,师生感情就会相互作用,并使师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功能。

3.2.3培养良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坦率和孩子们结成“交心的朋友”,很早就该和他们建立起良性的情感沟通的“桥梁”,只有他们充分地信任,才会把他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情感都倾吐出来,不会郁积于心。以心灵的沟通来达到孩子们积极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而达到其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使得他们在解决成长过程的问题中快速地成熟起来。

3.3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科学的校园规范

各种规章制度和校园规范,使师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大大地激发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所以应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人的权利,促进人的发展的办学思想,让制度走进教师心中,让制度融入学校文化。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各项制度、教研制度、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等,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评价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总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对小学德育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育人环境,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品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学校应不遗余力地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投“资”建设,从而使校园文化充分地发挥出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德育功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校园道德教育篇8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文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01—02

在推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必须重申和强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既包括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培养人的素质的普遍要求,更贯穿着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水平的特殊要求。德育是做人的灵魂,行为的准则。当前,对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让德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共识。然而,高校的受教育者都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德育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实现高校生活德育的途径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课堂说教,而应依托良好的校园文化,依靠文化的渲染和熏陶达到育人目标。

一、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思想,是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和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和学习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同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并在理论上做了系统的论述,生活德育的思想也由此确立。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个人思想品德社会化的过程。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我们可以将生活德育理解为:(1)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源头和导向的德育,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解释生活而且引导生活;(2)生活德育是课堂以外的教育,脱离了课题束缚的教育是全面渗透在我们身边的,校园生活的点滴都可以成为德育的资源;(3)生活德育是注重实践的教育,通过实践的教育,更能让受教育者感受德育的价值和美,更能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践履美德。

二、生活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生活德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思想

教育的首要和关键就是“育德”,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必须在育人过程中坚持德育的思想。比较完整的德育教育过程,一般包括提高认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认知、意志、情操、信念、习惯等方面的能力,给予学生以德的正能量。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校园文化是生活德育的载体,是实现生活德育的现实途径

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德育的载体往往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德育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说教,没有将德育完全融入生活,回归生活,生活德育的载体在高校的主要渠道应该是校园文化。高校的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展现着学校的形象,它的内容不仅包括课堂的传道,还包括了形式多样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大学生活的每时每刻,学生通过校园活动,主动地体现生活、感受生活,主动去探索实践,潜在性地、渗透性地感受到德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重要载体,它让学生在生活中无时不“习”,而终至“德成”[3]。

3.生活德育和校园文化是高度契合的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道德建设。因此,校园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道德的。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而言,最基础的生活恰恰是校园文化所反映的生活,这恰恰也是指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科学育人的思想。校园文化与生活德育是高度契合的,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育德作用,起到润物无声的育德效果。

三、生活德育视野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德为先、以人为本是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点贯穿始终,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德育也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反对把德育变成填鸭式、机械化的灌输德育。校园文化是培育师生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土壤,是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重塑,营造以德为先、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能够培养师生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生活为指向,关注生活

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指向的德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以生活为指向,关注生活,解释生活,引导生活。物质决定意识,认识改造世界,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通过对生活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将生活中的、社会上的思考折射到学生的校园活动中,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辩证学习生活哲理,增长社会阅历,重塑自身人生价值观。

3.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参与和支持

广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然而,目前很多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认识,他们认为,校园文化即校园活动,校园活动的目的就是单纯的丰富课余生活,仅仅是课堂之外的娱乐活动而已,参不参加都没有关系,去不去那要看自己的兴致。同样,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不足,不仅同样将校园文化归为学生的娱乐活动,更没有意识到校园的全员性,没有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以生活德育观为导向,必须依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感受校园活动的魅力,做到师生互动;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要意识到任何活动对自己都是一种实践,一种历练。实践出真知,历练塑人格,在每一次活动中,尽情体会,无私奉献,满载而归。

生活德育观是渗透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用生活的德育思想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更能够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实现润物无声的德育途径,真正做到文化育人,让德育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刘大卫,黎能进.校园文化:生活德育的现实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4).

[4]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校园道德教育篇9

一、增强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感染力,深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情感。

一般来说,广义的教育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形成或改善他人思想品德的主体,这就不仅包括学校里的德育教师,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家长、亲友等,但就学校而言,教育者更侧重于其狭义的教育者指的是全体教师。对教育者而言,观念的转换、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善都不能取代其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培育的准备阶段,教育者必须树立“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通过提升他们的德育意识、德育责任能力、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权威影响受教育者。

1.教育者要有较高的德育意识。德育意识是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教育者应该注重自身德育个性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一个有德育个性的教育者会给受教育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育者是用个性化的德育风格融入德育活动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多样化的、潜移默化的引导。这就需要教育者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以多变的角色、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道德意识水平结合起来。

2.教育者要有较强的德育能力。德育能力是实现任何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主要包括德育责任能力和德育移情能力。对于道德责任能力而言,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具有能够将德育责任与其他责任有机统一起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德育责任意识,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对于道德移情能力而言,要求教育者有极强的换位思考能力,设身处地地为受教育者着想,设计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此外,根据移情能力水平的高低,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应该达到抽象换位水平,教育者对学生表现的接纳、同情和理解会营造出学生集体的彼此谅解、相互宽容的道德气氛。

3.教育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一般来说,社会对教育者的期望是很高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因为:首先,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中都可能被放大到特定道德标准的高度,一旦与期望值不一致,便会招致责难。其次,对个人而言,教育者是一个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特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即个性道德。个性道德与社会角色期望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如何缩短这种差距就成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应该在接受社会角色的基础上,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道德经验,丰富道德手段,转变原有的个性道德。

4.教育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多要求,使教育者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不断加大,如果教育者不能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就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负荷。故此,教育者要重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就包括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坚韧不拔的毅力等方面。也就是说,教育者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通过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教育者要加强道德权威建设,尤其要培养亲和性权威。亲和性权威也就是跟受教育者打成一片,动之以情。教育者需要具有极强的亲和性权威,受教育者对他们投入无限的信任,师生之间透露出来的是真诚坦荡的气氛。毕竟,只有当受教育者彻底认可、信任教育者时,这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效果,这时的教育者就不仅仅是引路人,还是同行者,是朋友和权威的化身。

二、改进校内与校外环境平台,强化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社会中的人,环境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进行道德自律精神的培育必须关注其校内和校外环境的建设。

(一)聚焦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为大学生道德情感自律营造校园道德氛围。

校园文化载体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在教学、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载体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精神文化载体、物质文化载体和制度文化载体。

1.以物质文化载体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校园规划和环境建设。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为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橱窗、墙壁、走廊、草坪、教师、广场、雕塑等传递出道德自律情感的内涵,形成凸显道德自律的校风、师风、学风。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为校园环境建设添砖加瓦,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维护现有的物质载体,如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正确使用公共设备等行为,促使自身日常道德行为和道德责任感得到规范和提升。

2.从制度文化载体开发入手,不断增强学校管理育人能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校园制度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价值取向、个性、心理的发展。结合道德自律精神培育的目标要求,其实就是通过管理育人的方法强化学校道德他律。那么,第一,进行“管理育人”要注意与大学生道德自律情感的培养相结合;第二,学校在制度管理上应该走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形式化”境地,在教学活动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管理、校园网络管理、校园文化场所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第三,制度管理既要体现约束与公正,又要体现激励功能,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善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践行,最终实现自我管理。

校园道德教育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德育;关系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育人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身心双育,即不仅对人的身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有着独特的动力作用。积极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内,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以及体育物质文化的高校文化形态,具有高度的校园特色和健康的生活气息。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系统开发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高校体育文化具体包括广大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体育运动能力、体育的价值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是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娱乐、健身、运动竞赛等体育活动中形成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二、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认识

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受教育者道德的生长规律,引导受教育者经常地进行道德行为实践,潜移默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素质,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心理结构,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是大学生知、情、意、行等素质相统一、相结合的综合作用过程。其特点主要是主体需要性、自我实践性、情感互动性、教育反复性、自主创新性。其内容主要是一个融知、情、意、行等要素于一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体系。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和道德人格。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德育关系及内在联系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德育教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它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通过各种非强制的教育手段,通过创造特殊的文化环境来达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行为习惯。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从心理上逐渐成熟、身体上达到完美、道德上得到规范、精神上得到快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逐步形成大学生的共同道德观念,培养其良好的道德风貌和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大多是以各种艺术形式和体育竞赛场面出现的。大型的团体操、集体性很强的球类项目,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参加者都是集体的一员,受规则的约束,都必须为集体荣誉而拼搏;校际间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是以各校为单位的,人人都是参与者,师生同喜同乐,不仅是参赛者,旁观者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群成员的角色,或鼓劲,或欢呼,或沮丧,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溢于言表。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通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作风;通过互相配合,养成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在各种价值取向的衡量中,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发中,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义务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还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优势和功能。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宣传,使大学生深刻了解我国体育健儿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拼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激励他们挑战自我、不断进取,为国家多做贡献,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的增强校园凝聚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和现代人意识,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广泛开展,能培养大学生在一定规则指导下形成公平竞赛、平等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求真务实等体育道德规范。虽然,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不尽相同,但求真务实、公正公平、明理诚信却是每一个社会人应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正是通过大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的,学生在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体育以文化的形式传播信息,长期的日积月累,大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感染、暗示,实现着文化的心理沉淀。这种教育方式能绕开学生的体育意识障碍,使他们在无意识中领悟人生真谛、调适自己的偏颇,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大学生在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现代人意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创造力、意志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需要克服身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这些都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抵抗挫折能力、接受挑战能力,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奋发的、不气馁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以友善的、团结的,忘我态度对待生活和社会。大学生在即将步入社会之前,迫切地要求参与社会活动,尝试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发挥和思维的创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如体育文化节、体育艺术节、运动会、团体操、体育趣味竞赛等,都能较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这些愿望。使他们在各类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工作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体育征文、体育摄影活动中抒发情感;在健美艺术表演竞赛中展现自己的力与美。同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独立思考与活动的机会,留给大学生较大的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活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以及失败后战胜困难的超越感,激发大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能力。

(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判断力、亲和力的培养

参与体育活动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身心和情感的对话和交流。在这种特殊的交流中,伴随着许多成功与失败。在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对人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人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活动以其固有的竞争性、趣味性,诱导和激发大学生们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能有效的缓解因社会的发展而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改善因感情联系减少,造成情感纽带的脆化、弱化而产生的隔阂感、孤独感和无助感等不良情绪,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判断力。校园体育文化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教化”因素。通过鲜活生动的内容,感染其参与者和欣赏者,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品格得以提高。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创造的氛围能激发大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大学生在享受体育活动的时候,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以及失败后战胜困难的超越感,与他人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的集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大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接受美的熏陶。

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探索一条合理有效的德育途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更新与补充。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关系的研究,拓宽思路、多方面寻求“德育途径”,赋予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更丰富的内涵,构建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转贴于

参考文献

[1]姜同仁,林祖明.论校园体育文化[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

[2]赵克.现代体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