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网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7:55

建筑安全网络篇1

1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系统的软硬件不受破坏,确保系统中数据不因恶意攻击遭到破坏,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正常运作,这就是所谓的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具有完整性、保密性、可审查性、可控性等特点,要利用网络安全的特性为建筑企业服务。作为企业信息化标志的网络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确保建筑工程的信息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2建筑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操作硬件欠佳造成网络瘫痪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五部分组成,这些物理装置构成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前提条件。软件主要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文档及程序。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媒体工具软件、操作系统、图像工具软件等。其中,操作系统是较重要的一种软件。操作系统既是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也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接口,它不需要用户进行具体操作。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安装时就存在,它直接管理并控制着软硬件系统资源。操作系统的设置考虑最多的是运行便捷,安全性方面考虑的较少。操作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必然要开启一些系统,安全隐患就会凸现出来,这种安全隐患是无形的威胁,不易察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造成网络崩溃,网页无法继续访问等问题。建筑企业需要网络进行工程计算和其它辅助工作,一旦网络瘫痪,会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进程。

2.2网络结构漏洞引发攻击入侵

网络结构是参考开放系统互联对通信系统进行的整体设计构思,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通常,企业的网络与外部网络相连接。建筑企业部门众多,网络覆盖面广,运用广泛。因此,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大。很多入侵者利用外部网络结构存在的缺陷侵入到企业内部网络结构中,进行一些不法活动。外部网络结构一旦受到攻击,与它连接的所有单位的网络都有被入侵的危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防范意识,办公系统未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内部网络结构的漏洞入侵攻击,造成企业电脑无法正常工作。企业内部只要有一台电脑被入侵,其它的电脑也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容易被盗取,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如今,企业被黑客入侵的比例越来越高,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网络结构的安全保护,从源头上保证网络结构的安全。

2.3网络应用不当致使信息泄露

网络应用就是利用网页浏览器进行操作运行的应用程序。要进行网络应用,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用好网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各种工程资料、数据、客户信息都非常重要,关系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如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员工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数据泄露或被篡改。网络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危害巨大,有的人在网络投放病毒,致使电脑死机、造成文件丢失、信息泄露。这些不当的网络应用都会为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建筑企业信息安全必须做好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谨防信息外泄。

3增强建筑企业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3.1严把安装程序,完善硬件设施

若想建筑企业正常运转,必须要保证企业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不仅仅是单点安全就可以了,整个信息网络的安全也格外重要。这就要求企业从计算机操作硬件这个源头抓起,完善硬件设施,降低操作硬件带来的风险。计算机的物理装置是基础,在安装之前要进行检查,确保硬件装置的完整性。必须提高计算机的配置,特别是建筑企业,企业信息资料保密性较强,一旦泄露,影响巨大。操作系统安装的过程中不要将所用的系统都打开,这样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只开启需要的软件系统就可以。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漏洞。计算机安装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网络运行,必须严把质量关和程序关,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软硬件系统的加强,能够有效避免因设备配置过低引起的网络瘫痪,防止黑客攻击,确保网络高效运转。

3.2建立准入控制,谨防攻击入侵

黑客攻击已成为威胁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黑客找到企业网络的漏洞和缺陷,对其进行攻击。单纯的主机防护技术只能保证主机自身的安全,无法为整个网络提供服务,要通过设立网络准入控制机制,限制访问条件,谨防攻击入侵,确保企业整个网络体系的安全。网络准入控制技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通过强制执行网络访问的方式开展,具体操作流程是当主机需要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结构时,准入控制系统会对主机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检验合格就可以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中,即使进入企业网络系统中的主机也需要再次检验,经过多次检验,主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若检验不合格就会被系统隔离出来,并对用户进行相应的信息提示,让用户作出反映。还可以引入防火墙,它是应用较多的网络安全设备,抗攻击性强,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严控网络信息。防火墙有不同的级别保护,可以根据企业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级别的保护。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确保主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网络安全事件,还能增强企业整个网络的安全。

3.3引入检测系统,强化信息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积极主动监控网络传输信息,在发现可疑传输时能够及时采取反映措施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它具有实时性,可靠性,是一项实用型极强的安全防护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较多的过滤器,通过这些过滤器进行识别和拦截。当攻击出现后,入侵检测系统的过滤器就会发挥作用,对各种数据包进行分类检查,确定安全后,数据包继续前行。未被识别的数据包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通过层层筛选检查,保证数据包的安全。建筑企业的信息安全极其重要,为防止信息外泄,必须引进入侵检测系统。此外,可以禁止一些不必要的服务,开启的系统多固然好,但也存在弊端和风险,要综合考虑,禁止不必要的服务,降低建筑企业网络风险。

4结语

建筑安全网络篇2

关键词:建筑电气网络信息资源自动化安装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057-01

1网络信息资源下的建筑电气自动化介绍

网络信息资源下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其内容较为复杂,是一项完善的信息技术体系,对我国电气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通过多门技术、学科综合,完成了设备及系统工作的安全控制。

传统建筑电气构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建设管理的盲区,导致电气故障频发。网络信息资源下的建筑电气安全控制及其自动化以KVm、CatS等模式,通过完整的数字控制体系,将设备与控制机房有效链接在一起,建立了远程管理与本地控制配合的控制模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建筑电气建设及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网络信息资源辅助下,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各项信息资料,确定控制操作,提升系统联动效果。除此之外,该资源辅助下,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增强子系统之间配置及互动,降低事故影响。

2基于信息资源的电气自动化体系构建

2.1安装控制要求

建筑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构建前,相关人员要首先对建筑需求进行分析,依照建筑电气安装中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体系,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电气质量及效益。其次,相关人员要采取高速处理的微处理机,全面分析建筑系统设备,形成初步体系构建。最后,要运用各项网络信息资源,对设备数据实时对比,实现最优处理,从本质上改善电气自动化控制质量。人员要准确定位建筑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建设中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确保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智能性。

2.2主要设备安装

2.2.1远程处理机安装

远程处理机是实现建筑间信息利用的重要部分,对实现建筑自动化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实施远程处理机安装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同一线路中不同远程处理机形成远程控制系统,完成网络信息资源监测。上述构建时要将系统对空调机组的控制强化,将远程处理机设置在机房附近或机房中,通过输入输出结构将水流量计、水位信号、控制照明等与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安装过程中要控制留出的远程处理机接口在20%~30%左右。

2.2.2电气设备系统布线

布线过程中要注意现代化建筑中电气建设中的专门线路,对上述线路实施特殊布线设置,保证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对通信线路、流量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中。在专门线路布线时需构建屏蔽线保护或使用特制导线,提升控制线路效果。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布线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分管或分槽敷设,网络控制器、计算机、数据显示通道(DDC)等网络信息设备布线时需要连接在单独接地干线上。

2.2.3DDC安装

DDC主要由8为微处理器、基础软件、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自检软件等几部分构成,可以完成直接数字控制操作,依照网络信息资源实施自动化管理。该部分内容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分析组成部分的复杂性,依照建筑电气要求及网络信息资源合理设置安装操作,最大限度满足系统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需求。

安装时要全面了解设计施工图纸,分析设备较为集中的场所,提升管线敷设的安全质量。相关人员要通过原始数据资料采样收集及网络信息资源收集,形成系统的安装控制内容,减少管线重复敷设率。数字式控制器需要安装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且需要容易实施检修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强弱电系统进行区分,提升电控箱或电控柜的安全系数,实施相对保护。

DDC控制器输入及输出信号要与现场内容相符合。相关人员要及时了解系统测量及控制数据,对系统要求进行全方位了解,提升DDC控制器与数据转换及信号测量精度要求的符合性。

在实施DDC安装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依照系统类别合理设置控制器电源。例如,BaS系统中的DDC控制器电源可以选取附近动力盘转路供给,同时设置备用电池组,确保DDC能够完成控制要求。

2.2.4输入设备安装

输入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选取便于调试及维护的位置且该位置必须能够保证设备正确反映其性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不同的输入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选取不同安装方式:水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流量计、蒸汽压力传染器在安装的过程中不宜设置在管道焊缝处或开孔焊接处;风管型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不应设置在出风口或蒸汽放空口;水管型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与管道安装同时进行;风管压力、温度、压差开开关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在风管保温操作完成后进行。

2.2.5输出设备安装

输出设备在安装的过程应严格控制以下内容:第一,安装前要实施模拟动作操作,观察设备效果;第二,开关、阀门在安装的过程中应保持操作一致;第三,阀门口径与管道口径出现差异时需要对管件口径实施渐缩,降低安装难度。阀门口径设计时要严格依照管道口径,要保证其数值在管道口径两个档次之内;第四,电动调节阀及电磁调节阀安装的过程中尽量安装在回水管上,提升自动化控制效果。

2.2.6网络设备安装

现代化建设电气安装控制及其自动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对网络信息设备进行强化,加强电脑控制及网络数据连接,提升控制操作的集成效果,最大限度降低控制难度。设计人员需要对网络设备安装中各软件功能进行全面讲解,对各项测量元件、控制器内容进行标注,确保安装人员能够依照设计要求实施正确网络设备组装,将网络设备连接到现代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控制及其自动化体系构建中。

3结语

现代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控制及其自动化内容较为复杂,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建筑电气的需求,相关人员开始丰富安装控制及自动化建设操作,将网络信息资源融入到上述体系中。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控制及其自动化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建筑电气发展速度,还可以提升建筑电气应用质量,已经成为今后建筑电气构建的新方向。

参考文章

[1]陈斌.浅谈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17):40-42.

建筑安全网络篇3

1引言

智能建筑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它是集现代建筑、现代通信网络、现代控制网络、internet/in-tranet和现代计算机于一体的技术。

2智能建筑的概念和系统结构

智能建筑的内涵实质就是:在建筑构架中,根据系统工程原理,适应特定人群的需求,融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所建立的舒适、环保、节。能、高效、安全、信息有效传递并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

3几种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网络技术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庭设备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基于web的intranet网络技术正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的主流形式。智能建筑要求网络具有足够大的带宽和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使得多媒体信息能够在用户浏览器平滑显示,internet/intranet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

信息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致使:①in-ternet/intranet降低了人们和智能建筑内外部信息通信与信息、传播的成本;②采用开放的网络传输协信息系统软硬件投资和性能提升与维修成本;③提高建筑内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物业管理层,制定管理方案和全局事件协同处理的工作能力;④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以及综合信息数据的访问;⑤能够增加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与数据的交换能力,internet/intranet可通过防火墙实现无缝连接;⑥信息与控制系统集成可直接使用建筑物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互联与扩展很容易实现。

3.2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an)的迅速兴起是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主要部件是无线pC和个人计算机。无线局域网大致采用以下几种传输技术,其费用取决于不同技术制造的无线pC卡:射频技术RF(Ra-dioFrequency)、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DirectSe-quence)、跳频扩频技术FH(FrequencyHopping)、红外技术iR(infrared)、视频传输、漫射传输等。无线局域网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其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进行电子购物等电子商务机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②无线信号转发器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可实现移动电话、传呼机信号转发的功能;

③无线会议电视及视像服务:在智能建筑内通过无线局域网提供活动地点的会议电视、视像信号的传输、交互和接入服务;

④服务系统的应用:在智能建筑内的餐饮、娱乐、远程医疗诊断、家庭教育、市民求助等服务的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3.3双向电视传输技术

信号传输技术是宽带网传输技术的关键。实现3种信号(有线电视信号、计算机信号和电话信号)在同一传输介质中的无干扰传输是采用双向传输方法。为了构成双向线路需要设置上行和下行线路。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技术的实现是采用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上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计算机信号、有线电视模拟信号和电话语音信号,下行传输的信号主要是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双向电视传输技术使智能建筑内的传统CatV网改造为可提供交互信息与数据传输的宽带高速网络,为未来智能建筑内实现电视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的综合传输模式提供预留网络接口。

双向电视传输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①数字或模拟电视点播;②交互式电子游戏;③提供宽带internet/intranet网络接入。

3.4家庭智能化技术

智能住宅的构想和构成来源于智能建筑。智能家庭网络是指信息家电和其它设备通过物理方式连接在一起,使之能相互通信,从而形成家庭式网络系统或家庭局域网。它的构建有利于信息家电的统一化、智能化管理。智能家庭网络技术把信息家电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能够方便地使用,提供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智能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家庭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

①家庭安全预警系统:非法进入、发生火警、漏水、漏气、紧急呼救等自动报警;

②遥控家庭住处的电器:智能微波炉、智能吸尘器、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远程遥控;

③信息家电功能的升级:从厂家自动下载新的控制程序,实现信息家电功能的升级,实现远程家电故障诊断、维护;

④家电设备的网络控制:每个用户家电可以将自己的控制菜单公布到家庭网络上,从而可用tV、传真机、手持pC、可视电话和手机等实现对连入家庭网络的所有家电的控制。

3.5流动办公技术

流动办公就是利用虚拟技术提供虚拟的办公环境,它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可视技术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的综合结晶。应用移动办公技术可以使家庭或异地的办公人员如同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办公室的办公流程,及时处理文件和阅读资料;参加单位召开的电视会议,参与发言和讨论;以及通过家庭智能化技术,利用可视电话和可视手机对办公室内的设备和家中的电器设备进行遥控。

流动办公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多媒体电子邮件:通过e-mail智能传真和netmeeting方式传发声音、图像、视频、音频信息和格式化文本;

②远程会议电视:通过B-iSDn或互联网络实现远程会议电视终端的接入;

③无线遥控:利用B-iSDn或internet/intranet网络实现利用可视电话或可视手机对办公室的设备或家用电器设备的远程遥控。

3.6控制网络技术

目前,控制网络技术正向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与网络互连方向发展。开放性控制网络具有标准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在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的推动下,控制网络要满足开放性的要求就必须走网络互连的发展道路,因而从现场控制总线走向控制网络是一个必然趋势。控制网络通常是指以对生产过程对象控制为特征的计算机网络。

控制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改善智能建筑内楼宇自控系统、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等异构网络环境的控制与联动的结构。

②可以实现对智能建筑内设备、通信、管控的自动化远程监视和数据采集。

③有利于与综合分布应用系统、集成系统交互,智能建筑内的所有设备和安全监控信息均可以进入各种计算机平台(如windows98/2000、Java)和桌面系统,以改进智能建筑内监控信息的利用,共享“群体环境”的综合数据集成。

④有利于对生活环境、状态和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监视和控制。

3.7生物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②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③生物智能将把建筑智能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3.8智能卡技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智能卡具有体积小、携带与使用方便、安全性与可靠性好等优势。目前,采用智能卡系统进行智能建筑的出入口管理、停车场管理、巡逻签到管理、商业消费与电子钱包物资管理、物业管理等重要部门人员进出情况管理都可通过智能卡实现。智能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

①出入口管理系统的应用:出入口管理应采用iC卡管理,对人员出入口通道、公寓总门的信息记录及电梯等实现出入口安全管理;

②巡逻签到管理系统的应用:通过智能卡记录保安人员定时或不定时地巡视,每个巡更点设有锁匙的按钮,巡更人员到达巡更点按下电钮,插入智能卡后,该系统自动记录、打印、存档,实现巡逻安全管理;

③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应用:智能建筑内所有车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驾驶员持有一张编号、加密码的智能iC卡为门钥匙,合法插卡就通过,否则拒绝。

智能卡系统能够实现中文语言自动停车引导,自动收费,灯光引导出场,并自动生成档案文件,打印、显示;

④物业收费与管理系统的应用:该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最先进入智能网络系统,实现水、电、气抄表自动化和实现各种费用结算的自动化,并提供电话查询、转帐及催款等一系列管理;

⑤人事考勤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用智能卡建立人员人事档案资料,记录人员考勤情况。

3.9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指基于网络化的视像传输、交互和提供多媒体视像服务的技术。目前,在智能建筑内的数字视频点播和会议电视,均是采用可视化技术向建筑物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视像的传输、交互和服务的功能。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有:

①数字影视点播:向智能建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诸如电影、电视、远程教育和游戏等视像服务;

②会议电视:向智能建筑内的网络桌面系统提供点对点或网络形式的交互式多媒体影像的传输服务。

3.10数据卫星通信技术

直播卫星系统通信技术建立了一个以小型数据卫星站(VSat)技术为主体,应用多路复接的卫星高速信道(iDR/mUX)帧中断交换技术为辅助,可以传输数据、图像、语言等内容的网络。由于DBS传输速率快,传输可靠安全、频带宽、容量大、信道误码率低、覆盖范围广,能实现高质量的宽频带通信,适用于移动通信,因而在无线接入中得到运用,其应用得到发展。同时可综合应用卫星多波束覆盖、星载处理技术、地面蜂窝移动通信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数据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包括:①提供internet/intranet网络接入;②提供与B-iSDn网络的互联;③提供专业Lan网络的接入;④实现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组合;⑤实现远程多点电视会议;⑥实现远程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

建筑安全网络篇4

关键词:无线网络;智能楼宇;可靠性

1传统模式和有线网络技术控制

智能楼宇控制中有3种传统的有线网络技术,即以太网、DCS及FCS。以太网是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因为其成本低廉且易于被大多数用户接受。此外,以太网还具有资源获取率高的优点,并且可以通过ip系统进行控制。但是,由于以太网需要通过ip系统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将导线拉到中央连接并通过路由器分配流量,更加复杂[1]。DCS技术与FCS技术的工作方式相似,是在FCS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技术的信息化和集成化。FCS技术的工作方式是在不同区域设置收集点,然后从这些收集点收集数据。DCS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不同采集点的信息采集,还可以通过增加采集通道和路线、分散流量采集来进行信息采集,传输速度更快,完整性更加突出。

2智能楼宇的特点

智能楼宇系统本质上是多个智能建筑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是简单地添加或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科学分析和研究,以自动化系统为支撑的智能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节奏的要求,传统的智能建筑群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2]。在传统的智能建筑中,各建筑物之间是互不相关的,因此各建筑物的控制分散,且控制系统为有线网络系统,导致网络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智能楼宇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个区域的局域网传输到通控中心,所连接的网桥是通信网络。通信网络主要是指网络控制系统,即有线网络技术或无线网络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智能楼宇系统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现代智能楼宇系统的设计不仅依靠单个技术的支持,而且通过设计不同领域的不同子智能技术,使某个领域的技术故障不会影响其他领域的控制技术。此外,智能技术还具有许多人性化方面的考虑,如考虑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居住环境的安全性等。

3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楼宇中的重要性

智能楼宇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通信和网络系统。在这3个系统中,通信和网络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整个系统信息传输的桥梁。通过通信和网络系统,区域和控制中心之间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由于智能楼宇的发展,传统的有线网络技术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迫切希望改善传统的控制方式。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数据传输之间的非线性,无线技术取代了以前的有线技术,使得传感器在现场执行层和信息管理层的部署变得更加自由。只要覆盖区域可以利用无线技术,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呈现。

4无线网络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

4.1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随着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实际应用,现场执行管理和信息管理可以使用无线网络技术来取代如以太网之类的电缆连接技术[3]。首先是因为执行级发送器和接收器要点的有线连接线布置困难,并且由于旧楼、工厂车间以及大型大厅等场所无法连接较多线路,因此需使用无线连接。其次,应当在信息管理中使用无线连接,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移动通信设备中了解他们想要的信息。但是,由于建筑物内部因素的特殊性,无线网络常常受到各种传输干扰、不透明的反射和传输冲突的困扰,进而影响到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广泛性,也体现出无线网络技术的弊端[4]。

4.2用于区域覆盖的无线技术

区域覆盖是无线网络技术中最普及使用和研究的应用。无线网络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连接性。网络连接性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是否流畅,它涉及到信息的搜集是否可以正常发送,如果不发送,那么区域覆盖没有丝毫意义。因此,在区域覆盖中,网络连接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使用高密度和冗余的连接来延长网络寿命。

5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楼宇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智能建筑基本上都配备了小型无线网络环境,通过该环境可以检测到智能建筑中的许多相关参数[5]。例如,可以及时检测温度和湿度,并且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监控中心。第一,在构建环境中测量相应的物理参数。在智能建筑中,经常使用无线网络来测量建筑中的特定物理参数,如温度。第二,辅助监控智能楼宇控制系统和设备。目前,在智能环境中,无线网络是智能建筑中监控设备的辅助工具。第三,无线传感器可以用于临时监控,以减少工作量。此外,无线传感器具有隐藏的特性,安全可靠。例如,将无线网络传感器放在放置贵重物品的地方。第四,为智能建筑安全管理提供便利。现代建筑非常重视安全,无论是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是财产安全[6]。因为只有建筑物才能及时监视地板上的关键位置并发出异常位置警告。例如,室内一氧化碳超标,那么无线传感器系统便发出信号,数据处理中心的相应人员接到警报后,立即执行相应地计划,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第五,全球监测和管理,历史报告统计和趋势分析,实时监视每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将其显示在地图上。打开相关页面,实时查看所管理的任何设备的状态或子系统的关键点[7]。此信息以图形、文本和动画的形式显示在页面上,每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历史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生成管理员所需的各种统计图,并可以进行运行状态趋势分析。第六,为智能建筑带来节能效果。现代建筑中,暖通空调设备是能耗最大的设备。可以使用无线传感器系统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设置固定模式,以实现建筑节能。

建筑安全网络篇5

【关键词】通信技术;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社会的家庭成员正在以追求家庭智能化与网络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智能建筑也就在这种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适应时代的潮流应运而生,开创了建筑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1.智能建筑各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及功用

1.1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使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1.2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是保证建筑物内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等)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的系统。CaS主要由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网(paBX)和有线电视网(CatV)两大网构成。

1.3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分为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处理图形、图像、声音等任务。

1.4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CS又称综合布线系统(pDS),它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

1.5计算机网络

智能建筑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有以太网、FDDi网、异步传输模式(atm)、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设计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质量、加强各部门之间以及同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需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并通过该网络,形成一个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核心,并能访问internet的有机整体。本文中以杭州某政府指挥办公大楼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整体设计理念。

2.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信息的数字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点,通信技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一座现代化的商业写字楼而言,不仅需要电话、传真、消防与安全监控系统等传统的通信技术,更需要集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为一体的可视电话、远程视频会议、可视图文等实时和非实时静止和动态图像传输技术成为了传统通信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拓展。另外,像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通信网络系统技术、卫星通信等新兴技术已成为了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和应用部分。

2.1多媒体网络技术

现代商务办公离不开ip电话、视频对话、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这些基于多媒体的信息服务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手段,而多媒体技术的实现以及有效利用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数据信息,比如声音、图像等的传输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实现,即多媒体通信就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中了多媒体的复合性、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通信的分布性。目前,tCp/ip协议适应了多媒体发展的要求。tCp/ip协议可以支持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时控制协议和RtSp实时流协议,保证了诸如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和实时控制信息的有效传输。另外,tCp/ip协议还被广泛运用于楼宇自控和办公自动化等系统中。

2.2宽带接入网技术

信息传输、交换和终端是通信网的三个组成部分,而通信的传输按照层次的递进可分为接入网、中继网和长途网。长途网和中继网是通信传输中的核心网络,接入网主要是将用户接入到核心网,为用户提供最近业务点的连接。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接入技术为宽带连接。宽带连接是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实现内部分散用户的inteRnet统一接入,从而实现办公楼宇的自动化。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aDSL)是传输技术中应用最普遍也是最为看好的一种。电信aDSL安装便利,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路,通过aDSLmoDem进行信息传输。aDSL理论上行传输速率可达到1mbps,下行传输速率可达8mbps,目前电信厂家积极改进技术,对网络进行提速。另外,aDSL能够实现一条线上的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这意味着aDSL上网可以免交电话费,这也成为了aDSL另一引人注目的地方。aDSL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也有自己不可逃避的缺点:对电话线路的质量要求较高,倘若电话线路质量不好则容易造成aDSL工作不稳定或短线。

2.3通信网络系统技术

通信网络系统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建立一个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先进的双绞线及光缆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客户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和数据通信设施、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式开放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网络接入基础上,实现模拟与数字语音系统、数据传输、传真机等图像资料的传播、电视电话会议及安全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采集和建筑物保安系统信号探测。智能建筑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构成:工作站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这六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工协作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作。

2.4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以小型数据卫星站技术为主体,以多路连接的卫星高速信道中断交换技术为辅助的系统实现数据、图像和语音的传输。目前,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internet/intranet、专业Lan网络的接入、B-iSDn网络互联、远程多点电视会议、远程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的实现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对智能建筑通信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如设计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完善智能建筑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明荣.计算机技术与智能建筑[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06).

[2]任远扬.智能化建筑及相关软件技术研究――移动分布式网络中的中间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3]邓峰.对智能建筑通信网络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2).

建筑安全网络篇6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e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能建筑技术是传统的建筑风格,结合新兴的it产品,其中,SaS是基于使用的建筑功能,建筑标准和安全管理上,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组成先进,可靠,经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的主要子系统之一,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防护和防范:一是防止人为破坏;二是防止自然灾害(如火灾,煤气泄漏等)。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建筑水平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要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安全系统,智能楼宇布线,功能,可靠性和维护等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建筑技术集成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建筑安全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是各种通信手段,一个新兴的融合网络,已经开展了对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它是自动化信息的人与物体之间的交流和处理的智能网络。用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实现了识别对象,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1传统安全防范系统的不足及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物联网有三个特征:一是充分认识到,它可以使用RFiD,传感器和二维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的对象的信息;

二是可靠传输,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实时和准确的信息传递出去的对象;

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智能控制的实施对象。物联网技术在传统的智能建筑安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1布线优势

传统的安全系统,可用于建筑物的布线电话线,总线,电话线,线多种方式,但公交车的容量,高集成,线路铺设,干扰,总线隔离技术要求。智能家居,总线可以在家庭内部共享,但不适合所有家庭室与一辆巴士。无需额外布线电话线,但电话线的带宽很窄,容易产生拥塞信号,不适合传输图形,图像等信号,绿色信号传输性能好,但安全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均采用绿色,然后接线复杂,建设和维护增加了难度。此外,对于老建筑,有超过几个布线修改的工作量和其他问题。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东西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系统布线从建筑本身的限制,根据需要方便地访问各种无线传感器,设计,施工,维修和改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节省了大量的布线材料,人们无法到达的地方或危险区域的布局,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每个传感器被设置在RFiD(射频识别)设备,可识别和位置的传感器。

1.2远程监控的实现

传统的安全系统,将各种安全检测信号集中到管理中心(如建设安全管理中心或小区管理中心),从中心的智能管理设备或值班人员监视这些信号,并联动的过程。这种结构是有限的范围内执行安全的建筑物或地区,无法满足远程监控的应用,如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安全网络几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搭建桥梁,安全经理或租户,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终端(电脑或手机)建筑空间的主动监测,发生异常时,报警信号发送到监控或及时发送给住户本人。

1.3传感器的智能化

目前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各种安全子系统(如门禁,视频监控,火灾报警等子系统)是独立的,在绝大多数功能单一,使用的传感器是智能的。例如,非法入侵检测的红外线检测器,只要显示器的红外信号,不是实际的非法入侵,这将产生一个报警信号;视频监视摄像头仅具有相机功能。因此,尽管报警,系统可以生成适当的联动性,就彼此不适合产生报警信号。物联网技术为每个传感器节点是一个智能的,在三个领域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它不仅使传感器本身具有智能数据处理功能,并可以组织各种安全子系统一起,形成一个智能联动系统。

例如一个红外探测器报警信号被检测到,第一个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节点本身来判断信号,以确定是否符合非法入侵的红外信号特征,同时通过通信模块和采样摄像机图像和图像分析部分节点联动报警视频监控,进一步确认图像功能,以满足非法入侵,最终决定是否生成报警。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产生假警报。

1.4网络可靠性优势

在传统的布线,如果总线出现故障,那么该总线​​的所有监控设备将瘫痪状态。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同等地位,通过分布式的算法,可以协调他们的行为,自动网络。通过消除中央节点,它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生存能力。中的每个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传输使用的中间节点,以形成一个网络的多跳(multi-hop)路由,而不是由一个专门的路由设备(如路由器)完成。因此,即使一个单独的节点出现故障时,其他节点仍然可以彼此依靠保持沟通,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安全防范系统结构

通常物联网应用系统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网络层主要是信息传递和处理,实现通信与互联网的网络融合;应用层则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其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

3物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厦保安系统具有显着的优势,但由于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是节点的电池能量,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是有限的,等等。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事情将是大小的限制,所以其存储空间,通信带宽相对有限,并且需要连续电源节点,当前节点的产品主要依赖配备电池供电,所以其生命周期中受到严重制约。其次网络容错要求高的东西。传感器网络是高度异质性,节点的添加,删除,或失败,从而使整个系统呈现高度动态的,这是一个通信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这种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应用程序。

此外,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全系统里面的建筑物大多是通过无线传输在互联网上,这个信号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偷,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事情建筑物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被连接到开放的互联网,很多互联网的优势的介绍,而且还引入互联网安全风险,如病毒攻击,可能使系统完全瘫痪,或披露的建设家庭隐私。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安全系统的应用,我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结语

物联网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本文中,传统的智能建筑安全系统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远程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系统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应用等子系统的程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昆,邓佳佳.物联网网关技术与应用[J].电信科学,

[2]郭永彩,余滢,高潮.基于GSm/GpRS的远程安防监控管理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1):123-126.

[3]杨灿,彭立艮,赵旭伟.基于ZigBee应用研究[J].机电技术,2010(

1):36-38.

[4]纪晴,段培永,李连防,等.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2):80-83.

建筑安全网络篇7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高层写字楼;数据通信网络;智能楼宇;系统集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种人、信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系统,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办公环境。虽然每幢智能建筑物的智能化程度根据使用需要、投资力度、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等因素而各不相同,但建筑智能化追求目标是共同的,主要有:共享的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加强对建筑物及其设备的管理,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使建筑物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建筑智能化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问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Computer)、控制技术(Contro1)、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图形显示技术(CRt)的所谓4c技术,建立一个由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高效、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一、语音交换系统

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大楼的语音系统一般包括普通公网电话、专用电话。对于普通公网电话,如果大楼离电信枢纽大楼距离较近,用户量不大,可以直接从市话端局布放市话电缆到用户大楼的电缆交接箱。如果大楼离电信枢纽大楼距离较远,并且用户普通电话需求量较大,可以采用在用户大楼处设置模块局的方式,通过传输电路接人母局,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

如果用户有虚拟网的需求,可在端局市话交换机上开设虚拟小交换机(Centrex)功能。Centrex是数字程控交换机所具有的一种功能,是当今电话通信中最新应用技术。采用Centrex技术,用户端不装任何小交换机,而由数字程控交换机直接向这个企业提供所有电话,可做到虽无小交换机,但这个用户的所有电话都可享有小交换机的基本功能。Centrex系统内用户除拥有一个直线号码外,还有一个分机号码(直线号码的后4位)供内部通话使用。即长短号并存,一机双号;群内通话可拨短号,免通话费;群内群外来话可区别振铃,从而实现小总机功能。Centrex的最大特点是原先须为小交换机所配置的机房、设备和维护人员都可省去,而且能与公众网同步发展,不存在制式及更新的问题,这些优点是用户小交换机(pBX)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用户有专用电话的需求,可以直接从就近的专用局端局布放电缆到用户大楼,党政专网电话与公话网在物理上是完全隔离的.

二、通信网络系统

(一)办公楼网络需求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要求大楼的数据网络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内部网上的信息点只能在内部网上对内网资源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外部网信息点可以通过外部网中心交换机,接入iSp的ip宽带城域网,实现对互联网的高速访问。内部网与外部网在物理上完全分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通过建设内部网,可建立—个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信息中心,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并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内网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并能够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享用各种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

通过外部网,用户高速访问网页,快速收发电子邮件,实现在线VoD点播、网络游戏等应用.

(二)数据通信网络系统方案

1.内网系统。

内网主要用于内部多种信息的访问和交换.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数字文件、还有语音、图象、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对网络的带宽、稳定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考虑到网络的先进性和扩展性,内网可构建为“百兆桌面,千兆主干”的以太网络。内网的骨干采用千兆光纤。内网的中心交换机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无阻塞以太网交换。内网的接入层交换机主要是为了将分布在不同楼层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应具有VLan功能,并且在必要时提供用户流量控制功能.

通过对VLan的规划,网络中的相关网络终端配置到同一的广播域,不相关的终端处在不同的广播域,从而有效地隔离广播,改进交换网络执行性能和安全性.

根据信息点的分布密度,每层或多层设置1台或多台楼层交换机用于相邻层的信息点接入;多台交换机采用交换机堆叠的方式,实现端口的扩充。同时,系统服务器(如oa、财务服务器)也通过核心交换机接入内部网络,实现千兆骨干网络的互联.

2.外网系统。

根据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多种的宽带接入方式,写字楼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经中心交换机通过光纤接人iSp的局端交换机。通常,根据用户的信息点的数量及分布。宽带接入网的网络架构可采用二层结构(接入层、核心层)或三层结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核心层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同时实现与iSp的ip城域网的互联,提供大楼的高速ip数据出口。核心层交换机应重点考虑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汇聚层负责汇聚分散的接入点,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功能。接入层节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骨干网,接入层交换机应支持pVLan(私有VLan)。通过pVLan技术,可实现基于接入交换机端口的用户隔离,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用户点较少,或分布比较集中,可采用二层结构;用户数据量较多,或分布比较分散,可采用三层结构.

根据信息点的分布密度,每层或多层设置1台或多台楼层交换机,用于相邻层的信息点接入;如需要可设置汇聚交换机,实现端口的扩充。每组交换机通过单口的100BaSe-t模块上联到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接入iSp的ip宽带城域网.

三、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一)需求描述

大楼内建设一套基于内部办公网的视讯多媒体网络。采用符合视讯交换平台和终端,为本大楼内部提供点对点和多点会议功能。大楼内设置外网会议电视室,通过iSp的视讯交换平台进行全国互联以及同城互联,召集或参加相关会议.

(二)方案内容

1.内部视讯通信网。

内部视讯通信网采用基于ip的视讯通信技术。基于ip的视频会议是利用视频技术和ip数据通信技术,通过ip网络在两点或多个地点之间建立可视通信,实现图像、语音及数据交流的一种会议形式。与会者利用pC终端、摄像机和话筒既能实时地看到对方发言人和会场场景,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若辅以电子白板等通信设备,即可实现与对方会场的与会人员进行研讨或磋商,在效果上完全可以代替现场会议.

2.外部视讯通信网。

外网会议系统主要是用于和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本机构的其他区县部门进行日常的会议电视交流。它不和内网会议电视系统进行交互,不用考虑内网所采用的H.323标准.由于该点主要通信是在广域网中,所以出于会议保密的要求,适合于采用基于H.320标准的电路交换方式,我们建议采用专线的方式进行会议召集.

现代的多媒体会议室系统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扩声系统、灯光系统、会议系统、会议摄像系统等,并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种设备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会议的管理者只需在触摸屏上轻轻一按,便可轻松操纵整个会议进程.

四、楼宇自控系统

(一)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并且含有丰富的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对建筑物的空调、新风、给排水、冷热源、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并根据设备运行的记录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最终达到节能降耗、方便管理、减少人力、安全舒适的目的.

2.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含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根据建筑物的建设标准和业主的使用需求,构成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防范体系。它的作用是防止非法入侵,记录事件过程,避免人员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

3.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报警联动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联动报警设备,消除险情,通知管理人员隐患部位,是目前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系统。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和管理.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

1.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电子政务是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从政府信息、政府网上服务到政府部门间及政府部门内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都需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作为保障.

2.物业管理营运系统。

物业管理营运系统主要辅助物业管理部门对建筑物的房产、设备、收费、服务、投诉,工程、库存等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大楼服务设施的运作实现辅助决策,进而提高物业管理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编制管理服务软件,能够提高物业管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3.智能卡应用系统。

智能卡系统覆盖了人员身份识别、员工考勤、电子门禁、出入口控制、电梯控制、车辆进出管理、员工内部消费管理、人事档案、图书资料卡和保健卡管理、电话收费管理、会议电子签到与表决,实现在建筑物内一卡通行,方便本部门人员管理和有效控制外来人员.

4.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提供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建立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的目的是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修改、丢失和泄露等.

五、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新建的楼盘和小区对楼宇智能系统和通信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通常,这些楼宇为高层或多层建筑。总建筑面积几万到十几万平米不等,分为地面和地下区域,地面上楼层为写字楼或商品楼,地下楼层做停车场。这些楼宇,尤其是写字楼,在语音交换系统、数据网络通信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弱电系统方面都提出了建设需求。这些需求具有综合性、超前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波.智能建筑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梁华,梁晨.简明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龙.智能小区及智能大楼的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黎连业.智能大厦智能小区基础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建筑安全网络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网络技术;弱电智能化

abstract:th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rapiddevelopment,butalsogivetheintelligentbuildingprojectoftheintelligenceprojectwithgreatdevelopmentplatform,baintelligentprojectspecificincludemeasurementsystem,controlsystem,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alarmsystem,andotheraspectsoftheoperation,reflected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intelligentbuildingintelligent,whilealsoprovidingasafe,comfortable,energysaving,fastlifeenvironmentandserviceenvironment.

Keywords:buildingintelligent;networktechnology;elv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集成已被广泛使用,本文将就现代智能化建筑的优点及缺点予以介绍。智能建筑进入中国市场超过10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无论新的办公楼,建筑,智能小区及其他建筑系统集成的需要,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了智能化建筑。

一、系统集成概述

建筑系统集成是最高水平的智能化设施建设,是信息技术在高层次的应用领域;是智能建筑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的化身。信息集成,资源共享,高效的管理都需要系统不同深度的设计与集成,所以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分为两个层次:BmS(楼宇管理系统)iBmS(智能楼宇管理系统)。BmS(楼宇管理系统)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系统(BaS,FaS,paS的pDS集成)是中央集成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综合通信的有机结合。通过三大系统的内部整合和系统集成三者之间的统一,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经济目标,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使建筑智能系统得到满足,实现四位一体的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建筑系统整合。

二、项目的应用

对于国际化的智能建筑项目,为了满足现代建筑标准和科学管理的要求,我们将提供智能管理系统集成设计,使之形成一体化大厦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使管理更为全面,综合,智能,先进,达成实用的建筑综合自动化管理,项目采用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中央平台作为系统集成建设的软件,在楼宇控制,安全监控,门禁监控系统,背景广播,都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工作环境.

系统集成步骤:1,完成各子系统的功能,以满足受众的基本使用管理要求2,进行一体化管理,满足用户更高的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实行一体化建设管理3,建筑物内各子系统进行了整合,实现更高水平的管理系统集成,包括通信网络(CnS),信息网络系统(inS),建筑监控系统(BaS),保安系统(SaS),背景音乐系统.通信子系统,每个人都必须提供一个标准接口和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接收并提供所有必要的信息集成系统.信息网络集成系统,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经济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

一般分为两个种类:

1、本地信息网络部门,通常是一个高速的骨干网,光纤骨干,连接建筑物的所有其他资源网络和主机电脑信息的网络。

2、建设信息网络外部通常包括接入网络和本地网络。

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互连。信息网络系统与BmS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网和综合功能,可以实现近期工程的集成需求。其他建筑应提供至少一个高速的通信网络,一般是千兆交换式以太网,每层局域网都和电脑主机连接,在同时通过高速骨干网之间的建筑物和外部网络的沟通.形成建筑管理集成,BmS通信接口,以及相关的设备互连。BmS应提供通过电话网络,远程通讯和控制能力。BmS应该是能够实现广域网络通信,从而进入了资源共享和协调控制等功能。BmS应当提供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互连标准的通信接口和专用接口的协议。BmS应当提供安全防范系统互连标准的通信接口和专用接口协议。在BmS平台,可以观察到,安全防范系统的相关信息。BmS也应提供了背景音乐系统互连的通信接口和专用接口。

在BmS能及时发挥有关效率的基础上.建筑建设管理,应基于对用户和管理的需要,用户的软硬件平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集成部门,实现优化控制和管理,并建立节能,高效,舒适,安全的环境。应配备与BmS,中枢神经系统,inS和其他网络通信的能力,实施系统之间语言,数据,图像资源共享.iBmS和子系统之间也有不同的通信连接与独立的监控功能,操作数据的系统功能,和按照与命令来改变运行状态或运作模式的功能,这样就实现了优化控制.又由于标准化管理模式,不应该接受系统统一控制,如视频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组件子系统独立运作,因为基本上没有运行的数据传输到子系统,而只是简单的状态信息发送,设备位置的纪录。

分子集成系统就是一个软件系统,有独立运作和管理的功能。普遍接受其他子系统传输的信息,同时也为其他子系统提供间接实时控制,并与软件结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根据用户的要求,用多种技术和产品,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坐标系统,功能和信息集成的各子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集中管理,高效,便捷的管理。按照建筑智能化a级的设计标准,建筑施工,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安全系统(SaS),(CS)的通信系统,背景音乐,目前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紧急广播系统(paS),综合布线系统(SCS)智能设备系统集成系统集成,这些软件和硬件的信息流的多个执行系统的统一的控制和管理都必须达到要求。

三、结语

目前全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信息化已成为影响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体现在一个单一的,正逐渐被设置成数字的传输处理系统中,而图像,语音数据集成在多媒体传输技术中取代了原来通过电脑信息系统集成,独立分散成一个综合信息系统。智能建筑就是最终的目标追求,它是实现建筑智能化特点是唯一的技术手段。智能建筑一体化设计,使系统结构,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上升,使集成系统,更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带来良好的环保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宏宇,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J],《科技资讯》,2011

[2]赛宝认证中心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培训教材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手册,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培训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建筑安全网络篇9

1.1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构建信息网络系统

建筑施工有流动性强、劳动密集和分布广等特点。传统的信息传递不能让企业各类信息得到及时交流,也没有把企业的纵向和横向信息很好地串联起来,使得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上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打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外部和内部信息,使传统上的信息传递缺点得到解决,便于企业的管理。

1.2改造传统施工技术和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施工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人工作业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生产技术的需求,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中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确保工程质量,解决人工安全性和准确度不高、进度慢的缺点,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让施工技术登上新台阶。

1.3使信息管理者进行公平决策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发展和生存,往往借助其他企业来壮大自己。由于行政管理部门缺少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致使建筑市场存在不良竞争。所以,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以便监控好建筑市场,铲除不良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局限性

从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来看,发现其应用情况不太乐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大多建筑施工单位仅仅在日常工作中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且这些单位也只是在文件打印编辑、信息查询、存取电子档案等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并没有运用信息技术的分析和数据整合功能,所以,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思想较为僵化的建筑施工管理者还不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不能灵活地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局限性特别明显。

2.2孤立性

虽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实现了项目数据与信息的内部交流,但这实现不了对外交流和互动。这种孤立性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长远发展。

2.3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现在,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不广,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设计、工程预算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中的应用,经验也相对较多。但是在成本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及工程质量控制等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还不太合理。这就体现不出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致使建筑施工管理单位也不太重视,也就实现不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和现代化管理,形成恶性循环。

3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在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论述。

3.1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编制工程进度总体规划,做成网络计划,项目工程分解结构和子网络的网络工作方式都由总网络给予支持,任务里程进行阶段性设立。把资源分配在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的各个节点上,并自觉进入总网络。然后项目工程分解结构把总网络分配的任务进行分解,并接收承包单位完成任务情况的信息,再反馈给总网络。总网络再计算和分析任务进度,比较计划进度和实际完成任务。最后其他信息模块与进度管理模块可以互相结合,把合同管理模块、计划调整模块、采购模块和预算申请模块等相互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管理网络,完成建筑施工动态管理。

3.2在建筑设备和工程材料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应用是编制网络计划图,根据工程材料网络计划图完成采购计划、控制资金使用以及管理材料商资料等内容。通过网络监控资源消耗及工程进度等环节存储信息,以便会计审核和查看。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设置,形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工程材料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包括租赁计划形成、设备采购、资源消耗配比、设备出入记录以及定期维护计划等内容。

3.3在建筑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在其施工管理中,根据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实行信息化管理,有效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例如质量缺陷管理、工程项目划分等内容,都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网络化控制。根据工程质量标准实行管理模块化,既能做到条理分明,也能分析和统计质量结果,严格把关工程质量。当然,还能通过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奖惩制度,防止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不过,要想把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就需要收集安全信息,科学、合理地掌控和规划安全检查、安全方案和安全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在档案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管理也就是对施工资料和施工合同的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筑施工工程档案,不仅能方便存取档案、追踪和监控工程执行进度和合同、比较分析完成任务情况以及存档管理日常信息,还能筛选和搜索相关资料,防止管理工作出现交叉,利于现代化管理档案资料。此外,档案资料管理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实现傻瓜模式信息输出和存取,使得会操作计算机的任何人都能进行这一操作。

4结束语

建筑安全网络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信息技术;楼宇自动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20世纪的后20年和21世纪的前10年,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和革新的时代,数字洪流已经席卷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化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在新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建筑行业,人们对建筑物的办公、居住环境以及设施管理提出了越来越新的要求,建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遮风避雨供人居住的场所,而是演变成具备安全、高效、舒适、绿色、节能以及智能化的功能,成为能够参与人类办公、生产、生活活动的具有“生命”特性的实体。如果把建筑比作人体的话,那么传统的建筑只是具备了人体的外在骨骼和肌肉,而智能建筑则是在此基础上加上智慧的“头脑”和灵敏的“神经系统”的完整的“人”。

2.智能建筑的定义及特点

智能建筑[1]的概念最先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Cityplace)是世界上公认的智能化大厦,其具备了先进的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自动监控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的内涵得到不断的扩展和丰富。到目前为止,对于智能建筑,国内外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建筑协会将智能建筑定义为: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4项基本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最优化,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物。国内学术界将智能建筑定义为: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虽然国内外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描述不尽相同,但对其本质特点的认同却是一致的,即智能建筑可以为人民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有着安全、舒适、便利、高效、灵活的特点。

3.智能建筑的组成要素

智能建筑通常由5个自动化系统要素[2]组成,简称为5a(a是automation的简写),分别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Buildingautomation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oa(officeautomationSystem),信息自动化系统Ca(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消防自动化系统Fa(FireautomationSystem)和安保自动化系统Sa(SafetyautomationSystem)这五个自动化系统。其中: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统也是最能体现智能建筑的舒适、便利、高效特点的系统,它运用计算机系统对建筑的各个方面实行自动化的监控及管理,如空调、照明、电梯、配电和给排水。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围绕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的建立、存储和处理,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记事、数据库、日程安排、统计管理和决策管理等。

信息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电缆、光缆等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使用相关通信设备快速传递语音和图像,包括传输语音的电话网系统、传输图像的有线电视系统、传输数据的internet、iSDn系统。

消防自动化系统是指建筑楼宇内的人工报警器、智能探测器、灭火喷淋系统、紧急广播及照明系统。

安防自动化系统是指以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等的系统;或是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在国内智能建筑设计时除了5a智能建筑设计外,有时还会有3a智能建筑设计,3a设计时是将5a设计的消防自动化变为消防报警,安防自动化并为保安监控一并纳入到楼宇自动化的设计范围内。

智能建筑的这五个系统彼此之间的功能相对独立,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他们又不是完全独立的,楼宇的综合布线将他们彼此相连,同时用于智能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又对这几个系统进行综合集成,统一管理,使得各个系统之间创造出高效、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建筑功能系统。

4.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4.1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楼宇自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成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对分散于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分散控制、统一管理,实现对各设备的监测与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信息处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图形识别等,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供一个一个高度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通常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由楼宇内的若干个建筑设备的监控子系统组成,即送排风系统监控、暖通空调系统监控、变配电系统监控、照明系统监控和电梯系统监控。

在进行楼宇自控系统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1)实用性: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将实用作为首先考虑的内容。在符合楼宇建筑具体实际功能和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各个子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避免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智能化建设的初衷。

(2)可靠性:楼宇自动化系统控制着楼宇的各个重要的设备系统,系统设计应确保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局部设备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影响其它智能化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关键的系统部件对故障容错和数据备份应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3)安全性: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选用的所有设备、配件及其系统,在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应符合国际和国家的有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在非理想环境下能有效工作。

(4)易维护性:楼宇自动化系统需要监视和监控的设备品种繁多,而且位置分散,要保证日常系统正常工作、可靠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可靠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尽量做到所需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弱,维护费用低。

(5)标准性和可扩展性: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必须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相关数据和图形系统。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总系统,同时具有开放接口,以便用户进行二次开发。

(6)先进性: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信息时代建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系统方案的设计应力求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系统总体结构定位于高起点、开放式、模块化,从而建设一个可扩展的平台,保护前期工程与后续技术的衔接。

4.2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依据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当首先根据甲方的需求以及提供的相应建筑图纸为基础,同时参照相应的设计规范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J232―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J16―87)95修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l16―92)、《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4.3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概要

楼宇自动化系统[3]的设计是为大楼各机电设备提供一套完善的自动化管理解决方案,以提高各机电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由冷热源、空调暖通、变风量末端、送排风、电梯等监控系统组成。

通常楼宇自动化系统主控工作站应设在各楼消防及保安控制中心内,负责各大楼的机电设备监控,为了增强系统的灵活性,系统应预留备用接口,同时设计时应根据甲方的要求在某些房间增设监控点,减少能源消,提高经济效益。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通过网络控制器(nC)、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对所有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系统还应通过数据通讯接口对空调冷热机组及电梯等设备进行监控。

在对楼宇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应采用分布智能系统,利用分布在楼宇现场的可扩展数字控制器及i/o扩展模块,完成对建筑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测,保护与控制任务。各控制器在设计时应确保既能独立运作,又可以在中央工作站指导下工作。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人员只需要在中央工作站进行监控,不需要直接操作其它控制器,这样极大地方便了系统的管理,此外,系统的设计应建立标准、统一的数据库,并具有标准的开放接口,便于被集成信息的利用和更高层次的信息集成,为建筑内的综合管理与调度提供基础平台。控制器(DDC)应采用现场控制方式,控制器之间采用点对点通信。控制器必须具有独立的监测和控制能力,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加/减少总线上的控制器,而通信线故障不会影响控制器的现场控制功能。

应将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为完整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应采用标准化局域网技术和众多子系统集成技术实施对楼内所有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和管理,系统应既可相对独立运转,又可联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由系统管理服务器完成对不同工作站及现场控制器的控制权限的设定。

4.4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

通常将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为两层网络结构,即管理层网络和控制层网络,具体如下:

(1)管理层网络:管理层网络是由带鼠标及彩色显示器的个人电脑和打印机组成操作站、数据管理服务器组成。操作站不需要BaS专用软件,而采用网络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授权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提供的用户界面简捷地登陆到数据管理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在网络任何一点获得数据管理服务器上的数据。管理人员和操作者,通过观察显示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以及打印机所记录的各种信息来了解当前或以前整个大楼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也可通过键盘或鼠标的操作来改变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达到管理者各种特定的控制要求。操作站级的设计应以高速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其通讯速率应达10/100m波特。从而确保系统的实时性,避免通信阻塞。

(2)控制层网络:控制层网络通常设计成点对点(peertopeer)的通信方式,同一楼宇内的控制层网络上的网络控制器可以进行无主从的对话,并不依赖与管理层的操作站,网络上任一节点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控制层网络采用以太网络,通讯速率为10/100m,通过六类Utp把各个楼层的网络控制器分别连接入管理型以太网交换机,各个楼层的以太网交换机与相对应的交换机进行级联。每个网络控制器都有独立的ip地址,使用ip协议互联,通讯速率在10m/100mbps自动切换。控制层网络通常由网络控制器和直接控制器组成,网络控制器应配置高性能的微处理器,从而满足对现场设备监控管理的需要,而且应承担从管理级网络至控制层网络的总线匹配、通信管理的功能,是现场控制设备与操作站通信联系的纽带。

5.结语

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使得人们追求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愿望成为可能,这就给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从而设计出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求的智能建筑。本文在描述了智能建筑的定义和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设计思路、设计依据、设计概述和网络结构三个方面对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尹秀伟.智能建筑设计及智能建筑发展前景[J].低压电器,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