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8:44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1

《西潮》是抗日战争时期蒋梦麟在西南躲警报时,在黑暗的防空洞里用英文撰写的,他说这部书“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有点像近代史”,该书在台湾出版后,受到青年读者的极大欢迎;这对蒋梦麟鼓舞很大,因此他决定撰写与《西潮》衔接的《新潮》,可惜的是作品还未全部完成,他就去世了。《西潮与新潮》一书收录了两部书的原稿,作者以极其平实的笔触记录了成长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悟,见证了西潮冲击下一代知识分子思想与实践的轨迹。

一、解答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5卷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这个著名的问题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而蒋梦麟恐怕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

蒋梦麟的求学经历镌刻着时代的斑驳烙印,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在这里交汇。童年的蒋梦麟和那个时代所有的儿童一样,枯燥乏味的诵读日复一日。青年时代他参加过科举,也曾在新式学堂就读。之后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习教育达9年之久。中西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经历让蒋梦麟在中西文化差异方面有了直接的发言权。

蒋梦麟看到了近代中国科学的落后,产生了“中国为何未能发展出纯粹科学”的疑问。蒋梦麟认为,所谓纯粹科学是以探寻真理本身为目的的科学,不带有其他功利的目的,西方在生活、军事等方面的领先正是从纯粹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人更关注科学的实用意义和道德意义,思想和实践始终囿于实用和道德的范围之内。

在中国人的眼里,自然科学的价值只是因为他们能够产生实际的用途,中国学者的座右铭就是“学以致用”。在《西潮与新潮》中,蒋梦麟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如果有人拿新奇的东西给美国人看,他们多半会说:‘这很有趣呀!’碰到同样情形时,中国人的反应却多半是‘这有什么用处?’”可见,我们中国人对一种东西的用途,比对这种东西本身更感兴趣,关注实用的习惯使中国人很难理解西方人为科学而科学的观念。

除了重实际之外,中国人还充满着强烈的道德观念。我们之所以对外部世界的规律产生兴趣,是因为它们有时可以作为行为的准则。《大学》中曾提出了求知的一般步骤,是从格物、致知开始的,但是根本的目的却不是“物”和“知”,而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体系。因此我们关注的科学往往是更具有道德意义的,是能够用来解决人际之间关系问题的,而并不关心科学规律本身。苹果落地,牛顿可以想到万有引力定律,而中国人却能找出道德意义。“一件东西成熟了就自然掉下来,意味着你如果好好地做一件事情,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结果;如果你家花园的苹果不是往地下落,而是往天上飞,那倒可能使中国人惴惴不安,认为老百姓即将遭逢劫难。”蒋梦麟就是用这样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诠释着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根基,读者不免为他的犀利与精辟折服,罗家伦先生曾以王安石的两句诗来评价蒋梦麟的自传:“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蒋梦麟从美国学成归国后,一直未曾离开教育界,因此他有机会将自己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付诸于实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和校长,蒋梦麟试图将中国的教育和先进的文化融合,在抗战胜利前的二十多年中,他一边反思,一边孜孜不倦地为中国教育寻求振兴之道,反思和重建科学教育的努力为世人所称道。

二、科学教育的反思与改革

蒋梦麟是教育学博士,是研究教育学的专家,他反复强调科学和科学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改造中国人仅对科学的用途感兴趣的心理状态。他指出科学的重要实用价值:“没有科学,生活是不会丰富的。科学能驾驭自然力,供给人生的需要。”然而,蒋梦麟又引用杜威的话警告大家:“一件事若过于注重实用,就反为不切实用。”显然,他希望人们用科学装点生活,但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仅靠追求实用是无法实现的,这样获得的只能是最表面的认识,科学教育必须经历一个从运用科学进而研究纯粹科学,再到接触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在蒋梦麟的著作中,从来都充满着冷静的思索。不守旧,不唯新;不激进,不绝望,这种态度在那个时代显得很是另类,然而正是这种寻觅中庸之道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谦逊使他能更透彻深入地理解中国的教育与文化。

他在论述中国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另一大阻碍――过于强烈的道德观念时亦是如此。蒋梦麟的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aStudyinChineseprinciplesofeducation)》,分析研究孔孟以来中国教育方面的思想和制度,他对中国传统道德持批判与继承兼有的态度,虽鼓吹西化,却并非全盘西化。一方面,他指出中国现代的科学教育应穿越道德宇宙的藩篱,去探求世界的自然法则而不是伦理法则,为知识而求知识;另一方面,他也认可中国道德体系在中国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在《西潮与新潮》中,他指出:“中国的道德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庙宇,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可见,在伦理道德方面蒋梦麟持有谨慎的态度,他虽不认同中国教育中过多的道德成分,却并不主张彻底的颠覆,而是主张发掘传统道德在科学内容和科学态度方面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与西方走一条并行不悖的道路。

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开始将科学教育的思想转化为实践改革。他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他告诫青年:“科学的发展有赖于人们全力以赴,需要对超越人事之外的真理持有梦寐以求的热忱,并且有赖于不屈不挠无休无止的思维和不偏不倚的精神去探索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成为具有独立清晰思考能力的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蒋梦麟在北大的工作重点也是加强自然学科建设。他于1931年聘请李四光出任北大地质系主任,先后建立了多所实验室和研究室。此外,蒋梦麟运用现代的图书馆理念,将原来的图书部扩建为美国式的图书馆,从筹款、设计、建造到人事,无不亲自负责。蒋梦麟的理想是,北大不仅要研究西洋已发现的科学,还要开展自己的研究,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科学界的前列。这位北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为北大日后的学术积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此外,蒋梦麟也在为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寻找道德体系上的支撑和调和点。他认可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教育就是使儿童的本性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教育中,“善”逐渐演变成了受古代传统所规范的某些道德教条,发展本性在事实上只是遵守传统教条。而真正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养成健全之个人”,也就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兴趣的教育,这是对性善论的现代诠释。他主张将中国儿童从不合现代需要的刻板的行为规律中解放出来,启发儿童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发展儿童的个性。这些要求正是蒋梦麟担任《新教育》主编时该杂志的指导思想原则。蒋梦麟主持北大的时候,也格外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他鼓励学生自治团体的充分发展,给学生张扬个性和表达自由思想的平台;改革北大课程设置,实行选科制,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程;此外,他还力邀国际知名学者如杜威和罗素来北大讲学,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兴趣。蒋梦麟培养学生个性、兴趣的思想和改革实践在北大历史上,甚至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蒋梦麟在《新潮》的引言中称:“这本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掩卷沉思,蒋梦麟先生究竟和我们分享了什么经验?

他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记述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思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探求中国教育的振兴之道。文化只是一个载体,国家教育的强盛才是目的。“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出现?”“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蒋梦麟为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做了他所处时代的解答,但却并不过时,70年后的今日我们依然在热议如何走上强国之路。他期盼着中国的科学和科学教育能够冲破实用和道德的藩篱,创造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蒋梦麟先生不仅把这种理想和期望当成一生荣枯的重要因素,还脚踏实地地躬身践行着一个教育家的强国之梦,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书写出波澜壮阔的篇章。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2

收看“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后,大家看完感受如何?不如写写你的心得体会。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一课堂管理决定教学的成败。要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并必须做到追求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培养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利用课余时间仔细阅读了《课堂管理会者不难》,对如何提高自己课堂管理能力,体会如下:

一、追求灵活多样地教育教学方法,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

课堂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育教学的顺利完成,它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定等。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否恰当,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否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但至今,还有许多教师抱着这样的观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的过程。于是,在一些公开课或研究课上,上课的教师往往要上演事先准备好的“精彩”节目,面对自己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学生,教师表演一番,师生之间以短平快的一问一答或集体回答为主,或形式的合作学习,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推进,教学环节丝丝相扣,衔接得天衣无缝。一堂课在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结束。课毕,在一片掌声和啧啧的赞叹中学生满载着标准答案走出教室。这样的课堂新课标理念,教育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落实了呢?我看未必。当然,每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无可非议的,而且必须做到的,但在教育教学中更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因人而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即使这节课看去有点混乱,松散,但在这些混乱、松散的情景中师生智慧情感的真切流露与展现。它也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这也是一堂高质量的课。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效果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课堂环境包括课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物理环境包括学生课桌椅的摆设与陈列,室内光线的亮度,教室的采光与通风,室内工具箱的整理及其他教学设备的陈设等;而人文环境则是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情景布置,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等。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情景布置这无可非议,大多数学校都做得到,而且会越来越科学。但我认为,人文环境中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中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其他教育教学环境即使有缺陷,它也是能够完成弥补的。那怎样制造良好的师生之间互动的氛围呢?

我认为:

第一,教师要始终把自己看成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永远高于学生一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发展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平等参与者,教学中居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即使是接受性学习,他们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表现出他们的主动性;课堂不是某个人的领地,教师只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身处信息时代,教师与学生同处一个信息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不全的东西,并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接受与尊重。

第二,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以激励为主。在心理学中,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这一心理过程中,大脑皮层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作用下,始终维持兴奋的状态中,这样何愁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当然,在激励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激励的方式要多样,既要有语言激励,(语言要多样化不能太单调),神态激励(教师用表情、动作、手势,不能太夸张),物质激励(份量适宜)。特别是语言激励,要真正发

自教师的内心的热望、欣赏与赞叹。

二是激励面要广。教师要把眼光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对所有学生都充满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激励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程度不同,对于有些问题,基础好的学生解决了,就不一定给予表扬。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解决了,这时一定要大力给予表扬。记得在一次上课时,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自告奋勇地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时我给予大力表扬并鼓励,结果这个学生从那天起,无论是听课还是做作业都很认真,成绩也有了较大地提高。

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悦纳,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保证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时刻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课堂教学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培养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课堂中只有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教学任务才能得到充分落实。那么如何建立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第一,要培育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应仅仅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而且是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要真正达到这种关系,教师必须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天职。一则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有近60%的教师说爱自己的学生,而感受到这种爱的学生仅占5.6%,另有47%的学生说“不注意,不知道这种爱”。由此看来,“恨铁不成钢”式的师爱让学生难以接受。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不溺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纯洁、神圣的师生情感。我想教师对学生有了这种爱,就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二,要培育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例如焦虑、受挫后情绪低落、自卑、孤独、多动、攻击等等。第二类是各种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孤独症等等。第三类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就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言,大多数是第一类问题,小数是第二类问题,第三类问题属极个别的。根据以上情况,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关系也是正常的,但我们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特别是对小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或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帮助他们学习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合群性、同情心;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热爱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发展其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平和、愉快的心境;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精神,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精神。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融洽的同学关系,使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共同成长。

总之,教师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而且,管理方法要不断创新和变化,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技能,取得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

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二在听过林院长、于书记、龚晓宽教授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讲座报告,并观看电影《钱学森》之后,我感触良多,并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科学、学术的态度。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本该十分纯洁的象牙塔中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存在着抄袭、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对于我们刚刚进入专业科研领域的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育非常必要,也很迫切。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习活动,不仅需要我们勤奋努力,更加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将不可能独立的进行研究,只能在前人的理论中打转,永远没有突破和创新。而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带来很多,比如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等等。在这个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浮躁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坚守。不仅是对于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至少是对人性良善的坚守、对人的尊重,而不至于与社会某些不良的风气同流合污。我想,这种坚守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才能够选择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通过电影《钱学森》,我看到了钱学森的一生,他这一生是为国效力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更是谦卑的一生。钱学森对于学问、科学的态度是严谨的、谦卑的,这种敬畏科学的研究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研究的人学习。他的这种谦卑的态度使他不断的攀登科学的高峰,不断的追求真理,不断的求实创新。这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是真正的研究态度,也是对于真理最基本的态度。而我们的研究态度就太过浮躁了些,既急于求成,又追名逐利,没有把追求真理放在第

一位上,这样就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钻研,来探索。因此,我们需要永远保持着对真理谦卑的态度,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

我们要在深入认识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以及行业常规的基础上,秉承诚信的品质,不断地求实创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未来也会有人继续深造或者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

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三学风建设是衡量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我院对学风建设活动高度重视,狠抓实效,切实做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自学院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以来,我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制定方案,开拓创新,把学风建设月活动落到了实处。通过一个月的工作,圆满完成学风建设月活动方案的各项日程工作活动安排,同时为了落实学风建设,优化管理职能,我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堂文明促新风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良好学风的前提,我院学生会学习部长期开展“到课率抽查”借此整顿课堂纪律,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旷课退等不良现象。

具体措施为:

1.由学生会学习部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学习部干事课堂考勤抽查安排表,于每周对各班级上课出勤率及课堂纪律进行随机抽查;

2.为让院分团委及学生会委员更加了解学院课堂情况,学习部还制定院分团委及学生会委员课堂考勤安排表,于每周对各班级上课出勤率及课堂纪律进行随机抽查;

3.学习部将每周结果汇总,于次周星期一交至党委彭书记处,并公示。

4.凡缺勤者给予院内通报批评,缺勤情况,呈报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给予处理;

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上课纪律较差者,根据学院领导讨论给予处理。

本办法自实施以来,对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绝大部分班级出勤率均为100%,课堂纪律良好,认课老师满意度较高。

在已取得成果上,我院学生分会将继续加强对课堂纪律、出勤情况的监督机制。除开展常规抽查外,我院学生分会加大了晚检力度,将我院的学风建设引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寝室文明争创优

良好的寝室环境是广大我院学生树立良好学习观的前提,我院学生会生活部开展定时检查与抽检的形式整顿寝室卫生,引导我院学生真正意义上把寝室当家,做到寝室卫生、人人有责。

具体措施为:

1、由学生会生活部精心部署安排,在维持原有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定时检查的基础上加入了抽查检查;

2、将相关检查结果报学生会留底并在学生会委员会与班长书记会上公示。

3、凡在学风建设月中,表现差的寝室将计入班级月月评最终的评定中给予相应的扣分警告。

三、早晚检成效好

为了让广大同学有个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当天的学习生活,我院学生会纪保部加大了早检力度,针对部分睡懒觉的同学加大了思想教育,更规范的督促其参与早检。学生分会三检部门也加大了晚检的力度,主要是督促学生在晚上加强学习,杜绝上网聊天及玩游戏等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以上工作的开展在完善我院学风建设的同时,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切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没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发扬好的方法,去其糟粕,争创先进。

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四目前,学风的主流是好的,学生中刻苦勤奋的是绝大多数,他们深知学习的重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具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学生和学习标兵。但是,近年来在学风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自主学习,表现为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为应试而学、为升学而学、为分数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敲门砖”的现象很普遍,因而一旦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就会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由老师或家长为他们作的选择,因此大学生中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能力,大学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并不鲜见。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因而一旦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学习、不思进取,这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既有社会影响,也有学校原因;既有常规因素,也有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不利影响;既有教师、管理者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针对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学风问题的专题学习和讨论,明确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明确学风建设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内在要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形式。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要靠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效果要以良好的学风作为依托。要明确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学风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优良的学风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深化教学改革是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动力。我们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_-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1],为学生创造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的环境和条件。

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和教学管理紧密联系的。要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有章法,对照有标准,评估有依据,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坚持从严治教,强化管理。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学校常规体系包括制订学习计划、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学习资料积累、学习管理等各个环节构成的综合系列。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严格的、有序的、反复的训练,提出各个环节的目标要求,指导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按常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加强考风考纪管理。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环节。考风的好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学风的集中反映。在考试工作中要强调“四严格”,即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场纪律,严格巡考检查,严格评分标准。对个别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从严惩处,增强透明度,扩大教育面,充分发挥校规校纪对学风建设的强化和导向作用。

加强学习环境管理。环境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学校作为促进学生投身学习的一种环境,其力量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每所学校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是学生从学校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获得的难以言传的信息和感受。[2]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对正常教学秩序和建设优良学风有着直接的影响。典雅的建筑设施,合理的校园布局,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些丰富的静态文化都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启迪,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丰富学习生活,消除学习疲劳,有益身心健康。因此,要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搞好校园景点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以及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作;要适时添置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提高人均占有量。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美化环境,为学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教职工五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

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我们所提倡的“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具体体现在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把内化于自身学术良知中的学术规范升华为行动的纲领。不断把外在的准则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只有在头脑中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品质,才会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不闯学术的‘红灯’。大学是高度宽容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密切得多。和包容的地方,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是零容忍”。稿多发、论文造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让人警醒。科研不端行为是伴随科学的发展产生的,要依靠科学界自身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去消除在外在准则要求的同时,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而学风浮躁又与现行的评价体系相关。而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

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我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如: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也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遵守的。

其次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3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动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好奇心与科学探索的氛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1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未来去实现一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指引意义。

首先,青年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要面向学科的前沿,要去主动攻关这些原创的研究,从源头上做创新。要大力强化我们的基础理论,刚才袁院士提到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姚院士也讲到交叉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金委也是在今年刚成立了交叉学部,所以我想是不是能从不同学科之间、方向之间去做交叉,去找一些灵感,不断地找到创新的思路,这非常重要。

另外从基础层面来说,我们要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探索能解决瓶颈问题的新核心技术非常重要。我做的燃料电池和氢能的研究,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应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研究不仅是做基础,也是在做应用的研究。在基础方面,我们会面向世界学科的前沿,去不断地探索新概念的高效的燃料电池和氢能催化剂体系,我想这非常重要,因为燃料电池的心脏就是催化剂和膜电极,所以我们希望能从源头上找到答案。

另外在技术方面,我们想做一些突破。从最开始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机制、新器件、新产品这样一个全链条的创新模式,去攻破燃料电池和氢能目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当然,我们的燃料电池如果做得好,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一定程度上是会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此外,我们做的是新能源,这从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环境的问题,所以对我们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2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全国关注的事情,这也是说明了科学家精神,它不光是科学家群体的问题,也事关整个社会层面的,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进行过多年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家精神,我认为是几个层面。

第一,科学家精神不分国籍,只要是做科学研究,都应该是大家共同的特征。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首先是好奇心和理性的置疑。作为一个科学家,只有好奇心的驱动,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这个质疑是不断地对科学问题的质疑、原始创新的质疑,是我们仰望天空的质疑,这才是真正科学层面的质疑,才有像流动力学这个体系的建立。所以,我想首先是好奇心和科学的质疑。

第二,证据和方法。我们现在可能谈到学风问题,有一些文章发表时有数据造假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没有做到科学证据、科学方法。

第三,科学的坚持和忍耐,有了科学问题,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甚至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可能是很长时间的事,这就需要有长期的坚持,耐得住寂寞。

第四,在现在的环境下,经常讲新时代,这也是全球的大趋势,需要团队和合作。你看近年来诺贝尔奖,很少一个人单独获得一个成果,这样的成果现在越来越少,一定是团队的,这个团队也往往不光是一个国家的团队,可能很多是国际之间长期共同的合作。

另外从科学的道德层面,我们知道科学诚信是科学道德的底线,你可以做得比别人更优秀,但是有几点必须坚持,一是诚实,二是公正,三是严谨,这是我们讲科学诚信最基本的几条,我想这也是国际科学研究的共性。所以首先是要诚信,它有科学本质的共同特点。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创新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地位,这种情况下,科学诚信就要在科学本质和科学道德的层面再提升,那就是家国情怀。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的服务是有对象的,五中全会以后,我们要制定新的“十四五”规划,而且有2035年远景规划,这些都需要将科学诚信提高到科技创新这个更高的高度,科学家应给自己有新的定位。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3最近两年,可能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其实在城市里生活,感觉特别明显,特别是北京,很多河这几年也清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里面,实际上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从我的研究领域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通过污染过程和机理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一些污染问题的整个过程,还有整个发展趋势,以及它的主要成因,这就使得我们在识别环境污染问题的区位、时间和对象方面就准确了,这使我们后面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治理措施更加精准。

第二,我们最近几年通过科技创新,通过核心技术的攻关,我们在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控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有装备,都取得了一些突破,使得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流域和区域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更加科学和合理。

第三,和我们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很接近,最近几年我们通过一些现阶段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机理、健康评估和环境基准方面的研究工作,产出了一些相关的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方法,还有防控的措施,包括环境基准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个超前的预判,切实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作用。实际上,虽然我国环境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环境压力还处于高位运行,我们经常说的结构性污染还比较突出,特别是现在又提出,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以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基本实现。我觉得下一步要达到这个要求,可能我们还要进一步大力开展创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通过科技创新,更精准、更科学地治污,早日实现美丽中国。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4老一辈的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刻苦攻关,敢为天下先,攀登科学高峰,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优良的品质给我们留下很好的榜样。在数学领域,华罗庚、陈景润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学家,包括像我这样的人都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后来成为科技工作者,也是受他们故事的影响。所以,科学家精神能够鼓舞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大家经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一定要记住后面那句话,科学家是有国别的。所以,爱国奉献这一点是我们老一辈科学家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坚持的。

第二个是淡泊名利,不去追求那些荣誉、地位,真正为了信诚科学、淡薄名利,去为了自己兴趣爱好,为了国家的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功利性地做研究。再一点是甘为人梯,我最近刚刚从金坛回来,华罗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文凭的人到清华,从清华后来又从一个图书馆的管理员变成一个教员,后来又从剑桥访问回来,直接提升为教授等等,这种就是华罗庚得益于有比他更老一辈的人甘当人梯,当他的伯乐,后来华罗庚先生自己又当伯乐,把陈景润从厦门调到北京来。我刚才有意让八零后的教授在我前面讲,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年轻的同志先讲。我讲的这个问题,就是科学家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这一代更应该在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甘为人梯、扶助后学的精神。

最后是要甘于寂寞,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做数学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不要为外界喧哗的世界所迷惑,有定力,真正埋头苦干,做真正有价值的工作,这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最好的做法。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不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知识探究,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国家支持下展开的活动,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角逐的焦点。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充满艰辛,正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感召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成为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投身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

去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当前,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如果没有以强烈爱国精神争生存、求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的。广大科技人员惟有胸怀祖国,才可能认识到“卡脖子”技术问题不解决,就会使得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受制于人。惟有从这种生存意识和危机意识中激发精神力量,才会使得科技工作者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寻求突破,化不可能为可能。

如果说爱国精神是激发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的磅礴无比的情感力量,创新精神激发的则是创造性开拓未来的理性力量。发现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猜想、论证、反驳、修正和提出新假说的过程。要实现原始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独创性的科技成果,既要有理论创造的勇气,又要有严谨实证的态度。对客观知识的独创性发现,本质上也是一种主观创造的过程,不能没有方法、思想、观念和理论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绝非臆造,必须接受严格的实证检验,必须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特别是其在科学方法上的合理性。一些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严格的规范和程序,是长期经验积累的产物,是科学研究传统的精华,固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质疑其合理性,但不应轻率地加以摒弃。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4

唐燕、高德胜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尽管现代学校自认为应该责无旁贷地教授道德,然而种种现实因素似乎又在解构此职责,致使其饱受“德育低效”的诟病。现代学校可以进行道德教授,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大规模、划一性的道德教授图景,以及知识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实现的教育效果,成为现代学校其道德可教性的理由。然而,蕴含在现代学校道德教授背后的种种理论假设并非自明。无限可能性和可教性的人性假设,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无视人的有限性与复杂性;而建基在个体与社会经济利益一致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目标,使得现代学校模糊了人的真正利益所在;诉诸知性德育与惩罚教育,使得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只实现了对人行为的型塑和控制。因此,受限于这些成问题的理论假设,现代学校无法追求和实现更高的道德教育目标。

尽管现代学校的进步在于以新的人性假设为基础,实现了对大多数人的道德教育,但是,现代学校依旧面对古老的道德教育难题:道德是否可教。现代学校进行道德教授所预设的人性基础及使用的手段,只是为了方便达成它所追求的现实目标,即对人行为的规范和控制。而着力于此目标是以放弃仰望更高的道德,以及偏离道德教育的真正目标为代价的。因此,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限度,并为人更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需要开辟空间。

潘希武:重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与方式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5

或许是与道德的两种类型相应,古今中外普遍存在两种类型的道德教育:第一种是道德规范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或称品德教育、德性教育、美德教育、品格教育等)。由于道德规范教育在字面上就容易使人联想到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灌输与强加给学生,所以人们一般很反感,而主张品(美)德教育。第二种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和名称也多种多样,如:道德知识教育、知性德育、认知德育、理性德育、思维德育、价值澄清教育、智慧德育等(两种道德教育也可以分别概括为“德”的教育和“道”的教育)。毫无疑问,两种道德教育都是人类所需要的,各有自己的作用、价值,但也各自存在局限、不足。

(一)品(美)德教育、“德”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如果要存在、稳定,其成员必须具备一些最低限度的品德,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否则,社会就会动荡、混乱。品德教育在这里面的作用与功能是巨大的,其价值是不容质疑的。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在理性德育兴盛一段时期之后,传统的品德教育又开始回归。例如在美国,“品格教育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存在几大局限与不足:(1)人类社会的美德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美德不断产生,因此“美德袋”越来越大,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哪些美德是基础的、普适的,哪些不是,并没有客观的标准。(2)品德究竟能不能教?这个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至今也没有科学的答案。(3)品德教育如果说在方法与途径上可以避免灌输的话,那么在意图与目的上则很难避免灌输。柯尔伯格指出:“使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发生效果就是使它的反民主反宪法性质暴露得更为明显。”美国当代著名德育专家纳什教授也指出:美德教育培育的是“一种依从性道德”,“就好的方面而言,依从性道德支持尊重、责任、自律……就坏的方面而言,依从性道德会助长顺从、从众和温顺”。因为当今世界是一个信仰自由、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与尊严的时代,每个人有自己的发展自由。所以教育不能把教育者选定的所谓品德在没有经过学生理性自决的情况下教给学生。(4)最为重要的是,品德的属性是中性的,各种坏人、违法犯罪分子、身上也可以具有各种所谓的品德或美德。例如:坏人身上也可能具有勤奋、严谨、节制、勇敢、意志等美德。因此,品德可能对他人或社会带来危害。这一点早已为人们所注意。例如,《论语·阳货》指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苏格拉底指出:对于节制、正义、勇敢等美德,“你不认为它们既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吗?拿勇敢来说,不谨慎的自信就是鲁莽。无理性的自信对人有害。”康德指出:“聪慧、机智、判断力以及心灵的其他才能,不管你如何称谓它们,或者作为气质上的特质的胆识、果断以及坚韧,毫无疑问,在许多方面都是善的并且令人想望。然而,如果要运用这些天赋才能和这些在特有性状上被称为品质的意志,不是善的话,则这些天赋才能和品质也可能变得极其恶劣而且有害”;例如节制有度、自我克制、冷静思虑等,“若不以善的意志为原则,这些特质也可能变成极端的恶,一个恶徒的沉着冷静,比起没有这一特质来,不但更加危险,而且在我们看来,也更为可憎。”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也指出:“勇敢有时支持非正义,忠诚使杀人成性的侵略者更肆无忌惮,慷慨有时削弱了行善的能力”,“当一种忠诚指向一个方向,另一种忠诚指向另一个方向时,悲剧冲突也有可能发生。”(5)节制、勇敢、诚实、廉洁、忠孝、仁爱等品德或道德规范只是道德的各种具体形式或表现、现象,不是道德的根本。正如《道德经》第18章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第38章还指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因此,片面地强调与追求品德教育,不过是舍本逐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扬汤止沸,没有多大作用。由于品德教育存在的种种不足,第二种道德教育应运而生。实际上,在那些大教育家的道德教育中,两种道德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更重视后者。

(二)知性德育、道的教育第二种道德教育有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形式与能力方面,强调道德认识、道德思维、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理智、智慧等的培养。例如柯尔伯格就认为:“我们……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对道德发展的促进而不是直接传授一些固定的道德准则。……促进道德发展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础的。”霍尔、戴维斯也认为:“道德教育并不是对于做正当事情的教育,而是指道德思维的性质和作出决定的技巧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威尔逊提出的“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也属于道德理性教育,他指出: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或古典教育相似,“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思维方式上或生活领域中的教育”。二是重视内容与实质方面,强调道德知识、道德理论、道德真理、道德规律等的学习和掌握。当然,知性德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一直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或者偏重于形式与能力方面(如西方),或者偏重于内容与实质方面(如当今我国);第二,偏重形式与能力的认知德育或理性德育,在理论认识或实践中都没有上升到培养道德智慧的高度,对道德智慧重视不够。第三,由于伦理学一直没有为人们提供科学的道德知识、道德理论,没有发现多少道德真理和道德规律,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偏重于内容的道德知识教育往往沦为道德信息教育、道德教条教育、道德命令教育等“关于道德知识”的教育,或关于具体的道德规范、品德的名称、概念之类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在方法与途径上普遍存在灌输、死记硬背、训练、题海战术应付考试等现象。因此,知识德育在当代我国遭到了人们普遍地批判。但是,知性德育或道的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却是毋庸质疑的。它是对人们在道德方面的启蒙与解放,使人从道德必然王国进入道德自由王国,能够培养个体道德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培养道德智慧,实现道德上的觉解,甚至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维护能力与道德建设能力。那么,抛弃第一类道德教育,直接对学生实施第二类道德教育,可以吗?回答是否定的。第一,对于年幼学生来说,由于其一般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不可能培养其道德认知能力,也就不可能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道德真理。第二,对于年龄较大(如对大学生)却缺乏第一类道德教育的人,即便成功对他们进行了第二类道德教育,由于他们从小错过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缺乏道德品质与道德实践能力,因此在遭遇道德情境时,他们虽然努力想要做出道德行为,但却显得很笨拙、反应不够敏捷,甚至出于好心而把事情做糟。

(三)两种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教育基本上是道德教育,包括两大层次: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那么,小学的道德教育与大学的道德教育有什么根本差别?大体上可以认为:小学道德教育应以第一类道德教育为主,大学道德教育应以第二类道德教育为主。朱熹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提出了“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的观点:“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所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现代教育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那么,两种道德教育在层次上的关系就应当是:小学以第一类道德教育为主,第二类道德教育为次;大学以第二类道德教育为主,第一类道德教育为次;中学则二者兼重,是小学与大学之间的过渡类型。两类道德教育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层次上的,更有性质上的差别。在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属于价值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就出现了“道德价值教育”这一概念。道德科学教育的提出,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它可以回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全面发展及其教育问题时,为什么没有提出德育。马克思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马克思并非偶然忽略了德育。实际上,他甚至反对道德教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指出:“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的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阶级社会,对人民的道德教育就是对人民的思想与精神的控制与奴役;而在劳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的一致、合乎人性的人际关系等,自然而然会产生道德,人们也自然会自觉地遵守道德。因此,道德教育是多余的。例如,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对英国的部分纺织工人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就发现,虽然他们没有受过什么学校教育,但是“他们极其虔诚、受人尊敬,过着正直而又平静的生活”;工人们和附近的农民、乡绅一样,“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是好的当家人,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因为他们那里没有使人过不道德生活的诱因。”显然,马克思反对的只是道德价值教育。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自然科学昂首阔步得到大发展,各人文社会科学也正在兴起,这其中就包括道德科学。因此,道德科学如果作为一门科学进入学校教育,列入课程表,想必马克思是绝不会反对的。

二、道德教育的两大目标:培养“守道德的人”和“懂道德的人”

两种道德教育各自的内容决定了它们的目标是有差别的。第一类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个体道德方面的社会化,成为守道德的人。第二类道德教育的目标在于个体道德方面的个性化,成为懂道德的人,提升道德境界。品德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长期的行为锻炼、实践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行为倾向、习惯。具有某一品德,在相应的道德情境中就很可能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做出道德行为在心理上可能是无意识、不自觉的,不过是长期的习惯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活动而已。因此,这样的人只是守道德的人,而不必真正懂道德。有道德的人在行为上,必定是出于意志、自觉,经过了自己独立的判断、选择。懂道德,是指懂得与理解道德的本质、道德对人类群体和个体的作用与意义、道德发展变化的规律等,具有科学的道德知识、掌握道德真理。只有懂道德的人,在道德上才是独立和觉醒的人。懂道德的人也不一定就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因为他们当然会经常做出道德行为,但是却不一定在每一次都必定会做出道德行为。他们知、行上的统一只是统计学上的统一,不是必然性上的统一。此外,如前所述,他们虽然会做出道德行为,但却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显得笨拙,甚至把好事做糟。所以,在某种角度看(例如从功利主义伦理学看),他们也不一定就完全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有守道德与懂道德相结合,才能够保证必然真正具有道德。即:有道德的人=守道德的人+懂道德的人。威尔逊指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不仅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动和感受,而且为了特定的理由才这么做。例如:一个人给穷人钱,或不偷窃,或挚爱他的妻子是不够的,因为他有可能是为了不充分的甚至不光彩的理由才这么做———他想讨好某些人,或害怕被抓住,或者是为了浪漫。他必须为了正当的理由而行动和感受。”

三、道德教育的两大途径:直接道德教学和间接道德教育

由于两类道德教育的内容、目的不同,因此他们的实施途径也不相同。我国德育学一般把德育途径划分为直接道德教育(教学)与间接道德教育。一般而言,第一类道德教育以间接道德教育为主要途径,在日常的教育与生活中锻炼、训练,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课外与校外活动中养成,在环境中熏陶、感染,或榜样学习,等等。第二类道德教育以直接道德教学为主要途径。正如涂尔干所说:“道德教学在我们的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教授道德既不是布道,也不是灌输,而是解释。如果我们拒绝把所有这类解释提供给儿童,如果我们不尝试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应该遵守的那些规范的理由,我们就会贬低他,使他陷于一种不完备的、低下的道德……当然,这种教学是非常难的,因为它必须取决于一种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这一科学就是道德科学,即科学伦理学。然而,直接道德教学由于不能培养学生的品德,难以保证人们在道德上的知行一致,因此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批评。但是,培养品德本来就不是直接道德教学的任务。实际上,直接道德教学才是科学的、专业的、诚实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直接道德教育或间接道德教育,而应辩证对待。最后,我们再次对两种道德教育做一个比较:第一类道德教育是一种“授人以鱼”的教育。一般而言,鱼是人之所欲。但是,教育者授予学生的某些品种的“鱼”很可能不是学生自己喜欢的“鱼”,甚至可能是有毒的鱼、腐烂的鱼,这就存在灌输、强制、干涉信仰自由的嫌疑。而且,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鱼”的种类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旧“鱼”不断消亡,新“鱼”不断产生。因此,道德教育还应“授人以渔”,这就是知识德育、理性德育的任务。一般而言,有了“渔”,不愁没有“鱼”。但是,“渔”毕竟不等于“鱼”。这就再次表明,两种道德教育不可偏废。

四、德育学的两大分流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6

关键词:高校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五个“融入”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8-02

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为当今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等知识的教育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1]。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丰富了现代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客观地反映了教育规律,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实践途径,更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机制创新需要做到“五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

一、高校德育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十分密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认知的总体要求,具有整体性。教学目标中应该包含对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部分的目标要求,这几个部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但是德育目标又有和教学目标不同的独特性,德育目标主要是强调在教学目标中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等品质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受教育者总体要求的一部分。另外,德育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做出的总体设计,是用概括的形式反映德育的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是相对的关系,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

高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目标,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通过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潜在的生产力资源,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线,不能偏离。第二,高校德育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这一目标。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发挥高校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让大学生能够成为全面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成为有思想深度的、有价值追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将背离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要求。第三,高校德育目标要融入学科教学目标,还要将德育大纲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高校在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围绕教学计划目标中心,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合力。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对德育目标的渗透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开展一些辅教学活动来增强德育目标的渗透效果。

二、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2]。因此,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研究。高校德育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贴近就业、贴近社会,注重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达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统一。

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德育内容要和教材结合好。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细致研究,寻找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最有利的结合点,使得教育和教学能做到有机结合,这也是德育内容的渗透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主导者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现实论证理论,用理论解释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内容中德育渗透要注意综合设计。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要优化教学环节,为德育内容渗透营造良好环境。在课时的分配方面,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把德育内容落实到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第四,还要加强对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定期举办形势政策培训,开设专门讲座,增加教师的社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深度,不断提高教师“灌输”和“渗透”的能力。

三、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学科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进行学科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既是教师的教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德育原理,科学利用德育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内容。高校各学科教师要有很明确的育人意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德育渗透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情投入,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不但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情感交融的互动愉悦境界,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学案例非常广泛,非常具体。一些公理、定理和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法则、公式、结论都是认识规律的产生、推广、发展和应用过程。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形象等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幽默的教学语言,从中学生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高校德育方法融入学科教学方法

德育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具有广泛的实践性。研究具体化、易操作的学科教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会逐步得到检验,最终得到肯定,同时,又能促进学科教学德育方法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是指教师利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教学及学生道德素质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坚持教学方法的教育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客观标准。艺术性是指教师要把教育性与知识性艺术地统一起来,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实现德育目标。第二,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教化”和“灌输”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德育方法把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教化是根本。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科内容的性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因素和要求。教化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基础,灌输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升华。第三,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的目标。但是,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坚持实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日常行为锻炼,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把学生行为习惯化,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四,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德育渗透的方法,利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通过新的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呈现出信息化、时代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五、高校德育评价融入学科教学评价

学科教学中德育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德育目标、过程、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既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方向、动力和坐标,能更好地考察德育过程是否与德育目标发生偏离,德育绩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德育评价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第一,要确定大学生在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内心活动,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评价的动力,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水平。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中,不能忽视教师评价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很好的意见。第二,要加强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知行统一。在德育评价中注重教学实践评价,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德育评价融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背景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不断巩固、充实和发展。第三,要把握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时代性。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也是德育评价的一个主要部分,形成了网络德育评价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3]。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行为的评价方式也要和网络道德素质面临的新情况相结合,主要从正确引导和完善网络道德监督体系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新时期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涵。第四,要注意学科教学中的诚信教育评价。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反馈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坚守自己的学术品质,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评价要注重经常,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德育评价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反思自我,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使高校德育评价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德育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至少经过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视野和问题意识以及跨学科研究兴趣”[4]。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开阔的学科视野和全新的思路去面对、把握、探究和实践时代所赋予的德育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畅克平.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3).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7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教育;优秀品质

德育教育与传统教育学科不同,它不以向学生讲授专业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对于学生优秀品德的一种培养和提升,是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一种心灵锻造。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教师们往往将教学的注意力和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方面,而减少甚至忽略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质上的熏陶和塑造,因此,面对这种校园德育现状,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影响,给予德育教育以应有的重视和提升。

德育教育包含的范围较广,它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从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加深自身对于上述诸多方面的理解和体会,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完善自身人格,锻炼自身的道德意志,使学生能够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良人生格局。那么如何更好的展开德育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成为当今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由于德育教育与传统教学学科有着十分重要和显著的学科差异性,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德育教育的教学重点并不是某种教学内容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优秀品质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实现自身人格、品质等的培养和提升,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境界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加深自身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摆脱自身在教学理念方面对于德育教育的偏见和狭隘理解,扭转自身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合理并且合适的位置上,从而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和有效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学科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突出的便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种专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科成绩的提高,但是,由于缺少对于学生的必要德育教育,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道德上的缺失和人格上的缺陷,从而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德育教育则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对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上,是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和人格魅力的养成,对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感知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扭转自身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其次,德育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需要学生们真正的参与进来,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进行心灵上的净化和道德上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德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更加投入教师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和制约,学生们已经习惯于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讲授,但是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它除了需要教师进行讲授和讲解之外,更需要学生切实参与其中,抒发自身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才能深入的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洗礼。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应该转变自身在德育课堂上的位置,使自身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以一种放松的心态面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在面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和举出的例子时,学生能够积极的给予回应,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和沟通渠道,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德育教育接受水平,发现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

在德育教育的素材选择方面,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现有教学材料中的教育素材,同时也应该扩展自身的德育素材贮备,与时俱进,以最符合时代要求,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展开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主动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培养自身良好的德行。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尤其是语文教材和政治教材,其中除了包含大量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更蕴蓄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和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对这些教材进行重新的研读和整理,挖掘和解析其中隐含着的关于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从而在讲授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达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人生经验,分析人物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将学科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德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讲解文本知识的同时,将知识和德育相互关联起来,使二者产生一种相关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感知其中蕴含的高尚道德品质和优良文化。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8

【关键词】环境科学高校德育渗透大学生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编号2008jyxm48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81-01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比,对大学生的成长更具有决定性作用,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的高等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德育的重要地位,德育在德育观念上、德育目标上、德育内容上、德育方法上等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环境科学教学为例,提出与大学生相适应的德育教学目标和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改革德育教学评价体系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全面加强环境科学教学中德育的效果,使德育教学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1.环境科学教学中形成主导和主体互动和谐的“共同体”

环境科学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它能够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也能通过道德现象做出鉴别,从而达到道德行动的自觉和自律,并最终上升为活动的自由。如果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这就使得作为两个平等道德教育主体之一的大学生未能取得与教师主体平等的地位,难以和教师主体实现平等交流和心理相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对立统一的,教师主导是为了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多地依赖教师的引导,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统一体中。

2.环境科学教学中德育目标阶段化、素质化

2.1阶段化

环境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遵循德育的发展规律,不能滞后,也不能落后,德育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应该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尔伯格在1969年提出了三期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即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的青年中期,处于道德循规期的第二阶段,大学德育应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遵循道德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2.2素质化

高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首要位置,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相互交融性.高校德育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又赋予了高校德育新的内在要求,推进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德育与其它诸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环境科学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基础化

3.1生活化

环境科学教学中应以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崇尚贴近生活的道德。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为了生活,通过生活。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高校不依据社会的变迁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德育注定要失败。这种道德既不是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又不是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而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是正确地解决了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问题的道德。只有这种道德,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现在,同时又着眼于未来,才能被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的目的。

3.2基础化

环境科学教学中德育内容的基础化,是指现代德育内容的方向性和层次性的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在德育实践中,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班级的团组活动,参加兴趣小组等。课堂教学中要确立大学生的基础目标: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家庭美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具有对周围人、物的道德责任感等等。符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的德育目标使大学生“可望”而又“可及”,从而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内化为个人的道德素养。

4.环境科学教学中德育方法的情感化、反灌输化

教师在环境科学教学中要利用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一般说来,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能引起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的内心体验。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充满情感,罗素认为,热爱学生能使学生的道德和智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应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指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素质也较差)都要一视同仁,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慈母心”和“严父情”,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老师这么关心我,我一定不能让老师失望”的进取意识。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一切。”是的,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和爱,就像大海不能没有水一样,缺乏感情和爱,也就没有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原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向阳著.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光兴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9

1、1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高中政治课通过把理性的理论知识常识化、通俗化,再加上教师通俗易懂地讲解,使高中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并逐步地克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抵制一切外来腐朽文化的侵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高中政治课是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要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要辩证的去看待事物、问题,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事物向好的一面发展。因此学好政治课的方法论知识,会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事半功倍,受益无穷。

1、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当前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高中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情感体验不断丰富。而高中政治课遵循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从讲授到训练,力求在高中生原有道德认知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道德认知情境和问题,促使学生的认知失调,产生认知矛盾,再采取各种措施对矛盾进行平衡和协调,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就可能有更大的提高,向着概括化、全面化和独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1]。因此,政治课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优势。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中生对国家机构构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不是很了解。政治学科对这些知识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学生通过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在生活学习中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的团结,反对封建迷信与,意识到我国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1、3增强学生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政治学科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法制、纪律、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教学也充分体现出一种民主的思想,可以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4不断促使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是与当前社会现实动态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满足当前高中生的求知欲望。在政治学科中实施德育,就要要求教师不断地挖掘教材潜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动态结合起来,多给学生正面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政治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养也是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实施的一大优势。

2、发挥政治学科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虽然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没有像政治学科那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着力于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如何在此基础上,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2、1变换教育模式,加强政治学科德育主渠道作用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学校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政治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育模式,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主渠道作用。首先是灌输教育模式。这里所说的“灌输教育模式”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而是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依据国家教育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有外界向受教育者积极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知识,还有可能促使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其次是辩论会模式。辩论会模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也比较容易使学生渗透对德育的领悟能力。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渗透作用。还可以通过寓教于活动、讲座模式等教学模式不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2、2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点”、“时”、“度”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既要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遵循它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推进,一方面要把握好“渗透时机”,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好“渗透点”与“渗透时机”二者的关系。如果渗透“透”得不够,效果不佳,即过了“度”这就会改变学科的性质。因此只有将“点”、“时”、“度”把握和处理好,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2]。

2、3挖掘德育内容,结合社会热点

为了不使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德育教育的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而且还要结合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举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中的开放性时,可以结合地方保护主义的例子(特别是看看有没有本地的真实例子)来结合进行教育,让我们在加强法制建设(杜绝行政违法现象)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政令畅通)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让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达到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的目的。

2、4大力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德育教育贯穿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各门学科功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政治课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求不断加强政治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增强其德育渗透能力。政治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改变传统的思想,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观念与理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政治课是一门知识面广泛的综合性课程,政治教师要在不断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教师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意识,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篇10

一、必须确保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地位的首要性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之所以有这么显著的成效,首先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加坡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治国良方,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内容和政策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不断优化,与国家发展相得益彰。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把加强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道德水平作为振兴国家的重要措施乃至基本国策,新加坡政府对国民教育的重视不是停留在口号上,或者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做做广告和宣传而已,而是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其实现,毫不松懈,绝不手软,保证其沿着预设的轨道全力实施。如新加坡政府编制了统一的道德教育大纲和目标体系,强化指导作用,并采取强制性手段,保证校内道德与法治教育课按计划时数授课,同时政府还建立专家咨询机构,辅导各学校开展相应的德育规划,通过政府手段推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紧密结合。为了促进国民教育的扎实推进,新加坡政府还投入了巨资作保证,政府投资于教育的经费仅次于国防,教育支出在政府行政总支出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这些有力而具体的措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国民教育的重视,保证了国民教育在新加坡学校的应有地位,使它在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一直以来,在我国,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并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照理说道德与法治学科在我国应该有不低的地位。但由于中考是指挥棒,在中考中分值高,家长重视,学校重视,学生重视;在中考中分值不高,家长、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特别是有的地方,道德与法治学科被挤出中考范围,紧接着带来的是全民的不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成为“弃儿”。有的学校干脆把道德与法治学科当成副科,觉得可教可不教,可教好也可教不好,顺其自然。上面考,下面教;上面不考,下面不教。出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说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不考时干脆不要”的局面。不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带来的是一些地方学生道德水平的严重滑坡。笔者以为,要使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全社会占有很高的地位,就需要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一以贯之地重视,不折不扣地加以监督,保证其有效开设和教学,不管考或不考,不管分值大小。不能因为考试就重视,不考试就靠边站,并使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定势、一种规则。任尔东西南北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地位决不能动摇,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国家对青少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喉舌和窗口。

二、必须确保评价机制的综合性

新加坡国民教育十分成功,与其有效的评价机制分不开。在新加坡,对学生考核评价既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考试成绩,又十分注重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做义工、参加社团活动等表现和成绩,两手抓,两手都硬。假如一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是如果不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活动和做一定时间的义工,在升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同样也得不到优异的评价成绩。相反,如果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由于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做较多的义工,也能得到较好的评价成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新加坡的考核机制不以分数为唯一依据,而是对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的学习态度与个人修养等进行综合评估与等级鉴定,体现了评价机制的综合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国民教育的有效开展。

评价就是指挥棒,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评价机制,就难以使道德与法治学科沿着良性轨道发展。一直以来,在我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考核习惯于只看分数不见行动。评价学生道德与法治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的唯一依据就是分数,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好坏根本不闻不问。学生背诵得多就考得好,考得好就能进高一级学校,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只强调学生文化知识掌握的多少,完全忽略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了一些学生成了“说话的巨人、考试的高手、行为的矮子、道德的小人”,知、情、意、行严重背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考核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成绩时,不能仅仅看其考试考了多少分,还应该考虑到其平时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等,要把学生一学期的综合德育表现折算成一定的分数加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总分,客观上引导学生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依据,而要在方方面面注意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否则,如果仅有分数,没有德性,同样得不到好的评价,甚至还会遭到一票否决。

三、必须确保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搞好国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否则离开了社会的配合和支持,仅仅靠学校孤军奋战就会显得势单力薄,不可能形成合力。新加坡的国民教育俨然成了“全民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分工合作,全员参与,切实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从而使新加坡国民教育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立体化格局。新加坡学校在实施国民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保证信息传递的畅通无阻。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于是建立了广泛的社区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新加坡通过各种途径使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民的教育环境,发挥“潜课程”的作用,携手进行国民教育。由于诸多方面不偏不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了铜墙铁壁,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