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8:49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1

【关键词】舌咽神经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区域,即舌咽神经或迷走神经咽支和耳支区域的阵发性剧痛。在临床上出现舌咽神经痛的病例不多,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很相似,但发病率比三叉面神经痛低的多。疼痛位于舌根、咽部、扁桃体区和外耳道深部及下颔后部,常常以耳根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一些常见的动作,如谈话、吞咽、呵欠以及咳嗽等动作均可引起疼痛[1]。

目前已经查明诱发舌咽神经痛的根本原因是桥脑小脑角部位舌神经根部受到责任血管的压力造成的。近年来疗效最好的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方法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本研究对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分析和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10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例舌神经痛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在31~68岁之间,平均(56±10)岁。病程为3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6±3)年。疼痛同时发生在舌根部、外耳道和咽侧壁患者15例,发生在舌根部和咽侧壁患者2例,发生在在咽侧壁,舌根者1例,发生在外耳道者1例。10例患者疼痛板击点处于咽侧壁,8例患者处于舌根部,1例在外耳道处。17例患者进行可卡因棉片帖敷试验表现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有吞咽引发的疼痛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作头部的Ct或mRi诊断并确诊为舌咽神经痛。

1.2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共19例,均为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耳后做4cm横向切口,颅骨开骨窗的直径在2.5cm左右,要求乙状窦边缘显露出来。骨窗的前缘接近乙状窦,其下缘靠近颅底,其上缘位于横窦下1~1.5cm处。硬膜切开为“X”形,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操作,放出脑脊液使颅内压降低,释放足够空间,方便手术操作。小脑坍塌后,对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根部进行检查。检查副神经、迷走神经以及舌下神经,观察有无责任血管压迫、压迫程度和状况、有无囊肿发生、有无增厚粘附的局部蛛网膜等压迫牵拉神经的问题。术中检查未见有责任血管压迫患者9例,切断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及舌咽神经根;压迫责任血管患者6例,分离被压迫责任血管的蛛网膜粘连,让其远离脑干,以松解血管袢,放置合适的减压棉垫于脑干与责任血管间,以防其复位,避免棉垫接触或压迫神经;无法判断脑干区责任血管压迫与否患者4例,减压后切断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彻底止血和冲洗,并缝合硬膜,常规方式进行关颅。

1.3疗效评价

术后对19例患者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对疼痛有无复发、复发程度及时间、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和时间、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或声嘶等症状,并采用taha标准评定疗效[2]。

2结果

19例患者术后疼痛感全部消失,治愈率达到100%;其中行单纯R术式患者9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5例,3d后消失4例;6例患者行单纯的mVD术式,术后疼痛均消失;4例患者行R+mVD复合术式,术后疼痛立即消失。疗效评估根据taha标准进行,19例患者中,优为17例,良为2例。术后对全部19例病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8年不等,平均为5.5年,此期间的治愈率达到94.7%(18/19)。

3讨论

目前,关于舌咽神经痛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的压迫[3,4]。通常舌咽神经与其邻近的血管都是伴行的关系,这种伴行造成它们会发生接触,但舌咽神经与三叉神经一样,其位置一般不固定,或者说是处在一种浮游状态,因此舌咽神经与其邻近的血管之间并不会产生压迫。但是当出现先天血管迂回、炎症促发局部蛛网膜粘连增厚、动脉硬化的压迫等让神经根固定时,将导致舌咽神经与血管之间的接触升级为互相压迫,进而患者出现舌咽神经痛的症状[5]。taha等人认为治疗舌咽神经痛首选方法应以R术式为主,辅以mVD术式,因为对于责任血管压迫迷走神经下部根丝患者来说,如果切断根丝会出现吞咽障碍及声带麻痹症状[2];而Kondo对16例行mVD术的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发现疼痛缓解率为100%,并且无复发,因此首选方法应该是mVD术式[6]。本研究对19例患者的不同病症分别采用了单纯R、单纯mVD以及mVD+R三种术式,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子敬,曲建波,徐平,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探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8):460-462.

[2]tahaJm,tewJJ.Long-termresultsofsurgicaltreatmentofidiopathicneuralgiasoftheglossopharyngealandvagalnerves.Jneurosurg,1995,36:926-930.

[3]张黎,于炎冰,马延山,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和随诊观察.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12(22):745-747.

[4]修波,刘宗惠,黄红云.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5):314-315.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2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156-02

Clinicalresearchonmicrosurgicaltreatmentoftrigeminalneuralgia

Limanqiang,ZHUChunlei,HUanGXiuyun,YUanLijuan

(Departmentofneurosurgery,ChangpingHospitalofDongguanCity,Dongguan52357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fortrigeminalneuralgi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45casesoftrigeminalneuralgiapatientswith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epatientswith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aftertreatment,paindisappearedcompletelyin40cases,symptomsremittedobviouslyin3casesand2casesshowednorelief;theVaSscoresofpre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were(7.82±1.52)scoresand(0.68±1.42)scores;the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wasless.Conclusion: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fortrigeminalneuralgiacansavetrigeminalnervefunction,itisthepreferredmethodofsurgicaltreatment.

[Keywords]trigeminalneuralgia;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Vertebralartery

三叉神经痛(primarytrigeminalneuralgia,ptU)是以面部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年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5例[1]。目前尚无药物能根治三叉神经痛,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三叉神经痛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用手术的方法为这些患者减轻痛苦并取得了成功[2]。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均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3]。我科2008年1月~2009年3月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3月收治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病程1~21年,平均6.5年;年龄37~76岁,平均51.5岁;均为单侧性。Ct扫描显示三叉神经根存在责任血管压迫45例,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疼痛。

1.2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时均表现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疼痛分布区域:第1支1例,第2支3例,第3支5例,第1、2支15例,第2、3支20例,第1、2、3支6例。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全麻侧卧位。标准乙状窦后入路,以利于三叉神经根部的显露,分层进入至颅骨,钻孔并扩大骨窗呈椭圆形,向上至横窦缘,向外至乙状窦缘,尽量向下至颅后窝拐弯处,打开气房以骨蜡封闭,“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缓慢放出脑脊液,显微镜下操作。先打开后组脑神经蛛网膜,待小脑部分塌陷后,渐向上打开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蛛网膜,尽可能打开后组脑神经以下蛛网膜,对岩静脉尽量保留。本组术中发现责任血管40例,分别为岩静脉、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用显微器械沿神经走行小心进行分离或移位责任血管,在责任血管与脑干和神经之间放置神经补片,用生物蛋白胶固定;另5例见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黏连紧缩,引起神经根牵拉扭曲,行全程松解,使三叉神经复位。严密缝合关颅。

2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0例,明显缓解3例,无缓解2例,无死亡病例。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别为(7.82±1.52)分和(0.68±1.42)分。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均在术后3d~6个月内恢复,其中,5例发生面瘫者均在术后2~3个月内恢复,6例发生眩晕、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在术后3~6个月内恢复。

3讨论

三叉神经根位于中枢和外周的过滤段,为神经敏感区。这个区域汇集着多股动脉。当血管接触并搏动性压迫三叉神经达一定程度时,髓鞘逐渐萎缩,甚至出现脱髓鞘改变,造成三叉神经感觉核阈下兴奋,使神经末梢感受刺激阈下降,处于一种超敏状态,引起微血管压迫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剧烈疼痛。

本组患者多以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多见。从神经根部将责任血管移开后,大部分患者早期症状可消失,随访发现全部治愈[4]。临床报道和本组研究均证实,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三叉神经痛都有责任血管的压迫或接触,又以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最为多见。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5],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切断神经,在止痛的同时,保留三叉神经的完整性及其生理功能,符合功能性神经外科治疗范畴的要求,术后无永久性面部麻木,消除对患者的身心损害,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组患者经过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82±1.52)分和(0.68±1.42)分;术后并发症少。疼痛症状完全消失40例,明显缓解3例,无缓解2例,无死亡病例。

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中,笔者有以下体会:①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要特别注意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故在采用锐性剥离方法打开颅神经根及覆盖在局部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前就应注意局部血管走形情况,对责任血管错误判断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②笔者认同手术使患者疼痛消失后再次出现疼痛并有明确的扳机点即是复发[6]。故在术中发现所垫人造脑膜与筋膜有滑脱可能的,用银夹固定以免脱落。

总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岳树源,赵林,雪亮,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探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5):443-446.

[2]袁越,王岩,张思迅,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附1200例报告)[J].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志,2004,17(4):204-206.

[3]赵卫国.脑神经疾病病因的影像学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4,3(2):74-76.

[4]倪红斌,梁维邦,韦永祥,等.mRi探讨颅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指导意义[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7,20(4):213-216.

[5]漆松涛,邱炳辉.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3,26(1):66-67.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3

一、概述

精神病是一种以情绪、认知、行为改变为特征,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全球总患病率10%左右,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我国目前重症精神疾病的比例大约为1.3%,主要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为主,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已超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精神病患者由于思维、情感障碍,导致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尤其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伤人、毁物、纵火,破坏性大,威胁家庭和社会安全,同时因其不能对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因而无法借助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作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精神病采用三大疗法,即药物治疗、电休克、心理治疗,约有20%的病人经过上述治疗无效,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病。难治性精神病是指病史在3-5年以上,经过内科系统住院治疗,连续使用3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足量、足疗程治疗,且经过电休克、胰岛素等方法治疗后仍然效果不佳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治疗十分困难,国内外学者一直在探讨新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的病因至今未阐明,但患者发病与遗传因素,个体素质,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也不明确,近年的研究表明,患者精神症状的产生,与脑内某些神经递质的的失衡有关,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使神经递质恢复平衡,可减轻或消除症状。

二、精神外科的历史

1935年,Fulton和Jackson对两只黑猩猩施行额叶切除术后,发现其兴奋性降低,术前恐怖状态消失,该实验结果在伦敦第二届国际神经精神学术会上发表,1935年11月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与神经外科医师almeidaLima合作首次采用双侧额前叶脑白质切断术治疗精神病患者,获得成功,精神外科从无到有,开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1949年moniz因首先介绍额叶前部白质切断术治疗严重精神病成功而获得诺贝尔奖,故此,这位葡萄牙的精神病学家被认为是精神外科的创始人,额叶白质切断术也被命名为moniz-Lima手术。1936年在美国也开始了精神病的手术治疗,美国精神学家Freeman和神经外科学家watts逐步完善了moniz的观点,于1942年设计了标准前额叶白质切断术,使精神外科迅速发展普及。当时在北美约作了50000例手术,在英国约作了10000例,这些病例中几乎2/3为精神分裂症,1/3为情感性精神病,治疗结果:18%精神分裂症效果好,50%情感性精神病得到改善或恢复,但有3.1%病人在术后出现严重人格障碍,1.3%发生癫痫,死亡为0.3%。英国卫生部回顾了1945-1955年间经手术治疗10365例精神病患者的结局,其中3/4的患者进行了额前叶白质切断术,结果证实手术对情感性精神症状疗效最显著,精神分裂症最差,30%的精神分裂症术后可“完全恢复”、“社会恢复”和“显著进步”,3%的患者术后人格障碍达到不能出院的程度,2%病情恶化,4%死亡。前额叶白质切断术当时曾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然而该手术在取得疗效的同时,部分患者遗留无可挽回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智能和人格缺陷等等,其后许多学者试图在减少脑组织损害而又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对该手术进行了有限制地改良。该手术虽然几经改良,副作用有所减少,但仍未超出脑白质切除或切断的范畴,终因并发症严重和缺乏明确的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和批评。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合成的有效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上述手术在世界范围内急骤减少,额叶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

1949年Spiegel与wycis首先报告采用立体定向行丘脑背正中核破坏治疗精神病。1962年Foltz与white报告用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术来治疗恶痛、焦虑症和其他精神病,所做16例手术,12例效果良好。Ballantine等也采用Foltz的定向方法治疗各种严重精神病,共294例病人做了410次定向手术,无1例死亡。立体定向技术应用于精神外科,是现代精神外科诞生的标志,它将对脑组织进行纤维切断或切除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改为用定向技术进行电凝或射频热凝,使单部位单靶点手术发展为多部位多靶点手术,由一侧半球手术发展为两侧半球同时手术,在减少脑组织损害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近几十年,随着影像技术、电生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立体定向手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神经外科的各种手术中。

自1948年以后的历届国际精神病学会议关于精神外科的讨论中,都肯定了精神外科的效果和成就,认为精神外科对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和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成立“人的生物医学与行为研究保护国家委员会”,对美国1971年至于1973年间每年所进行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半数患者疗效肯定,手术并未导致明显的精神缺陷;美国国会1977年在对手术病例历经3年调查后发表了《关于精神外科的实践和研究》的调查报告,肯定了精神外科在精神病治疗中的地位,并驳斥了一些认为精神外科不人道、不安全和无效的臆测,为该学科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经济和医疗发达国家均有精神外科手术开展,每年报道约数百例,以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强迫症和癫痫性精神障碍为主。

三、中国精神外科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精神外科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前后国内有学者进行了少量的额叶白质切除术,因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快终止。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内陆续开展了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1987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首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上,交流了一些地区开展精神外科的经验。1988年首届精神外科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交流论文30余篇,手术病例542例,代表们对我国精神外科发展的现状、学术上的分歧以及如何促进精神外科健康、稳定地开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立体定向手术虽然有效,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有限制和科学地开展。会议对精神外科手术病人的选择、手术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预防、量表的应用、疗效评定的方法等提出了原则性意见,起草了《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关于现代精神外科手术治疗的要求(草案)》。1991年10月在山东曲阜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精神外科研讨会上,交流论文99篇,手术病例943人次。从这次交流论文看,我国精神外科手术病例选择规范,普遍采用了大型定向仪和射频仪进行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目前通过精神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顽固性强迫症、癫痫、癫痫性精神障碍、药物依赖等。近十年随着大型定向仪,新型射频仪,微电极,高精度螺旋Ct及磁共振的应用,手术定为更准确,疗效更佳,并发症亦明显减少。手术方法也由单靶点毁损发展到多靶点毁损,手术效率明显提高,手术效果更好。

四、精神外科的局限与不足

精神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确定,手术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尽管通过动物实验,人们对边缘系统的papez环路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确定这些结构与人类的情绪、行为等重要功能密切相关,但是,在动物实验中无法制造出相应的精神病模型以模拟手术效果,因此精神外科实际上仍缺乏真正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精神外科争议的焦点之一。

早期精神外科进行的脑白质切断或切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出现记忆、智能和人格缺陷等严重并发症,在社会舆论的过分渲染下,使人们对精神外科手术缺乏信心。另外,精神外科手术涉及多个学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医师从不同角度看待病人的利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精神外科手术的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指标,很多类型的精神病有自动缓解期,这往往被统计在手术疗效内,使得疗效评定欠客观可靠。

精神外科不但存在医学观点的争论,还涉及较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伦理道德问题及特殊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些国家甚至将精神外科用于政治目的,选择政治犯或有色人种进行精神科手术。科学家担心一旦精神外科手术被政治野心所利用,就可能将反对他们的人们变成没有独立思考、盲目执行指令的工具,因此,有些国家曾立法加以禁止。尽管美国国会于1977年肯定了精神外科的疗效,但某些州议会仍通过立法对精神外科手术严加限制或禁止。许多国家的精神外科手术需要一些繁杂的申报和审批程序,使多数神经外科医师不愿涉及此领域。另外,许多权威性医学杂志为了避免引起伦理、道德及其它方面的争论,不愿登载有关精神外科方面的文章,使得精神外科方面的论文大多只出现在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中,影响了这一学科的正常学术交流和发展。

精神外科术后的随防与评价也是精神外科中复杂、困难而又充满争议的环节,其原因在于,精神病本身即缺乏必要的客观诊断标准及病情轻重的客观衡量指标,精神科量表的评估也很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干扰,精神外科的术后评价更是牵涉到精神科、神经外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标准统一困难,制定更科学、客观和易行的疗效评定标准,也是精神外科面临问题之一。

精神外科是现代医学中最复杂的学科之一,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当然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精神外科的安全性有了极大提高,手术并发症已降低至可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很多国家重新恢复了对精神外科的热情。在精神外科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应密切合作,对手术适应症、手术部位及范围达成共识,制定科学的、客观的疗效评定标准,深入进行多方位的合作研究,采取科学负责的态度,面对困难,不断实践,勇于探索,才能使精神外科沿着科学规范的方向稳步发展。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4

【关键词】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入路;术式选择;预后因素

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病率为2%~5%,是颅脑外伤致残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作者回顾了近5年国内报道的三种不同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ton的文献[1~25],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的治疗现状。

1方法

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是目前治疗ton的主要的外科手段,现阶段临床上最常见的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有经颅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经鼻外眶筛蝶窦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和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三种。为了分析对比国内开展的三种术式的疗效差异,我们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2003/2008)、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2003/2008)以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03/2008),共检索到45篇关于ton手术治疗的文献报道,共计1265眼,并详细统计分析了各种术式对不同损伤程度的ton的有效率和各种术式的总有效率。

2结果

2.1经颅手术930例,有效667例,有效率71.7%;经鼻外眶筛蝶窦手术104例,有效68例,有效率65.4%;经鼻内窥镜下经蝶窦手术231例,有效121例,有效率52.4%。(视力按焦氏评价法分为失明、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和能见视力表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1个级别视为有效)。经χ2检验,p

2.2三种术式术后有效率比较见表1。表1三种术式有效率比较

3讨论

目前公认的ton的诊断标准为:(1)头部外伤史,曾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后清醒。(2)意识恢复后发现视力骤降至极低水平(一般

视神经减压术的适应证:(1)清醒患者视力极度下降或完全丧失者。(2)意识不清或昏迷患者经瞳孔检查及X线检查证实有视神经管骨折者。(3)伴有颅内血肿的视神经损伤需行血肿清除者。(4)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视力进行性下降者。视神经减压术的禁忌证:(1)严重颅脑损伤、病人昏迷不醒者。(2)伤后1个月以上伴有视神经萎缩者。(3)视神经断离确诊者。(4)伴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脑脊液鼻漏者。(5)严重鼻及鼻窦感染者。第6期三种不同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回顾分析(近五年文献复习)金海,等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视神经减压入路为经颅、经鼻外眶筛蝶窦、经鼻内镜下经蝶筛窦三种。(1)经颅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该术式采用额部发际处做冠状切口,骨瓣开颅,推开大脑额叶,暴露视神经管顶壁,用高速磨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管颅口硬脑膜反折处,由此向前,充分暴露视神经以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此术式操作空间大,减压充分,同时可以清除颅内血肿及处理脑挫裂伤;能对眶顶和眶组织骨折复位,并清除眶内的血肿和骨折压迫;对视神经管减压充分,并能对颅内段视神经和视交叉探查以及颅底修补等手术治疗。但当颅内损伤较严重,尤其是额叶脑组织水肿、肿胀的情况下,术野受限,不利于颅底手术操作。随着麻醉手段的提高,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的进步,开颅手术的危险性与并发症逐渐减少,能够清除坏死脑组织,减轻视神经进入视神经管处的直接压迫,此术式为神经外科医生所推崇。(2)经鼻外眶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切口由眉弓弯向鼻侧至鼻翼沟上,暴露出额窦底、鼻骨及上颌骨额突,用凿及咬骨钳切除患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刮除前后筛窦小房进入蝶窦,于蝶窦上方见稍微呈条形隆起的即为视神经骨管,用磨钻及刮匙去除视神经管的内下壁,另纵行切开鞘膜以达到充分减压视神经的目的。优点:①创伤小、出血少、瘢痕小,适于耳鼻喉科医师操作;②沿筛骨纸板由前向后切除,顺着球后视神经即找到视神经管,术中可同时整复塌陷的鼻骨,清除筛蝶窦内的骨片及血肿;③术腔与鼻腔不贯通,可避免外界感染。缺点:①面部留有瘢痕;②显微镜下操作,有些手术死角不能在直视下施行。(3)经鼻内窥镜下经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该术式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于钩突前切开鼻黏膜并切除钩突,打开中鼻甲基板、筛窦及蝶窦,清理术野碎骨片和淤血,确定视神经管的位置,充分暴露视神经管全长,用显微磨钻磨开视神经管的内侧壁,减压范围不小于视神经管周径的1/3骨质,切开视神经鞘膜及总腱环,以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该术式的优点:①手术创伤小、出血少;②手术路径短和颜面部无伤口。缺点:①操作空间狭小、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内窥镜和显微外科技术;②对于筛、蝶窦发育不良和骨质增生的病例手术困难。该术式最大的风险是颈内动脉损伤,另外脑脊液鼻漏也是一个重要的并发症。笔者体会,同时存在前颅外伤并凹陷性骨折、血肿或视交叉损伤和眶尖部骨折等需行经额开颅术者,则可同时施行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术中需整复塌陷的鼻骨,清除筛蝶窦内的骨片及血肿,则可选择鼻外筛蝶窦视神经管减压术;若手术仅为视神经减压而无其他手术目的,则宜采用创伤小、出血少的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当然,选择何种减压术式,还要考虑手术医院的器械设施、技术力量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种:(1)不同的治疗方式:宋维贤等[2]在总结经鼻外开筛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经眶缘筛前—筛后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以及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共178例患者治疗结果后,认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因术野开阔,解剖清晰,能将视神经管顶壁全长去除开放,并可同时行确切而充分的鞘膜切开,故总有效率较高。(2)伤后视力障碍的程度:伤后有光感的,说明其视神经尚有神经元存活,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而伤后无光感者提示其神经元存活很少甚至全部凋亡,预后差。(3)伤后至开始治疗的时间:许多学者[3]临床观察发现,伤后7天内开始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7d后开始治疗者。(4)视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一般情况下Vep熄灭者绝大多数是伤后无光感者,尤其是伤后2周Vep仍呈熄灭状态者,其视力基本不能恢复[4]。

参考文献

[1]王守森,荆俊杰.视神经损伤与经颅视神经减压术[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2,1(1):76-78.

[2]宋维贤,孙华.不同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疗效分析[J].眼科,2002,11(5):286-288.

[3]夏小平,赵丽娜,田东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7):590-592.

[4]洪国良,岳树源.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5):351-394.

[5]刘爱华,黄玮,肖绍文,等.显微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6):356-357.

[6]祝灵春,孙立,赵宏茹,等.视神经损伤行筛、蝶窦径路减压术的临床观察[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4,18(6):364-365.

[7]商晓鹰,朱建新,李妹亭,等.经翼点入路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6,10(3):221-222.

[8]程志华,郭智霖,陈若平,等.经颅翼点入路视神经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7-8.

[9]李建华.经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管内段视神经损伤12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4):408-409.

[10]迟风令,光正耀,张冯佐,等.经颅视神经显微减压救治创伤性视神经损伤[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6):461-462.

[11]周开宇,泮红日,王广涛,等.经颅视神经管显微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J].浙江实用医学,2005,10(2):86-87.

[12]张晓阳.经额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管内段视神经损伤[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3(4):31-33.

[13]黄旅黔,王忠安,朱康生,等.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5):460-461.

[14]李旭,陈君,王永照,等.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4):241-242.

[15]刘伟,佟爱华.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J].河北医药,2003,25(11):827.

[16]廖建春,刘环海,吕政纲,等.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的经验总结[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8):910-911.

[17]邹承霖,曾楠,罗曙光,等.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管内视神经损伤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6-57.

[18]孙丽红,韩国钧,刘平,等.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6,40(1):59-60.

[19]胡建道,廖建春,金国荣,等.鼻内镜下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85-86.

[20]张学渊,袁伟,王一,等.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8):1883-1884.

[21]宋照营.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损伤性视神经病变31例[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118-1120.

[22]江满杰,吴昆昊,季俊峰,等.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0):758-761.

[23]张红萍,张大良,陈雪梅,等.经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39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4):165-167.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5

[关键词]持续腰大池引流;神经外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0-151-04

effectofcontinuouslumbardrainagepoolintreatmentofneurosurgicaldiseases

ZHenGZhaoliang

DepartmentofSurgery,Chengyuanpeople'sHospital,Heyuan51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continuouslumbardrainageoflargepoolintreatmentofneurosurgicaldisease,tomakeaspecificresearchandanalysis,andtoexploreitsclinicalvalue.methodsatotalof80patientswithcontinuouslumbardrainageoflargepoolcuredinneurosurgeryofourhospitalfromaugust2010toaugust2014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samenumberofpatientswithoutcontinuouslumbarcisterndrainage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theclinicaldataofallthepatient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istrialtotaleffectiv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92.5%(74/80),thecontrolgroupwas86.25%(69/80),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ontinuouslumbardrainagepool;neurosurgerydisease;Clinicaltreatmenteffect;application

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持续腰大池引流得到广泛的应用[1],持续腰大池引流具有操作方便、减轻痛苦、伤口愈合快、治疗效果佳、伤口小等优点[2],现阶段,对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研究相对较少[3],由此,本次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γ恳晃换颊叩牧俅擦菩А⒂τ眯Ч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现已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为41~58岁,平均(42.5±11.3)岁。并选择同例数的未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为38~62岁,平均(37.7±16.5)岁。所选患者均来自神经外科,其中主要的疾病类型包括难治性脑脊液漏、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所选患者对其检查方案、治疗方法等完全知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选患者入院后,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对应的治疗方式,而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手术方法实施具体的步骤如下,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均采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对其行麻醉处理,嘱患者取侧卧位,选择患者的脊椎位置L2~L4间节段间隙处,采用硬膜外套管针行穿刺,保证穿刺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穿刺结束后,选择患者腰大池处六至九厘米的部位放置本次手术使用的软质硅胶管,使其远端方向与患者直立方向保持一致。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脑脊液流出的情况,应将一次性无菌引流袋装置在硅胶管尾端,并根据无菌引流袋上的阀门,适当进行流速调节,将无菌引流袋放置在合理的位置。通常情况下,会将无菌引流袋放在患者腋中线约10cm的位置,引流袋将留置5~8d,注意定期更换引流袋,并将引流量作出详细的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病因下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间、治愈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对两组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不同病因下持m腰大池引流时间情况综合比较

本次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共80例,对不同病因下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间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其中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引流时间(12.6±3.24)d,脑室内出血患者引流时间(6.54±2.35)d,颅内感染患者引流时间(9.3±2.4)d,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引流时间(7.2±3.2)d。见表1。

2.2不同病因下持续腰大池治愈情况综合比较

本次研究中,对比不同病因下持续腰大池治愈情况,其中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治愈百分比为100%(11/11),脑室内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为88%(22/25),颅内感染患者治愈百分比为83.33%(10/12),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为93.75%(30/32)。见表2。

2.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综合比较

本次研究中,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神经外科未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综合情况,其中观察组显效例数为38例,好转例数为36例,无效例数为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74/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69/8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例数逐年增加[4],神经外科疾病是指由各种外伤(车祸、高空坠落、脑部肿瘤等)所致的脑部创伤性疾病[5],神经外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快速的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内外许多相关研究表明[6],相当一部分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会出现术后疼痛及感染的情况,疼痛会刺激机体多种激素、细胞的释放,进一步对颅脑造成损伤,致使发生多种手术后并发症,例如继发性颅脑损伤、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7]。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经过有效的脑脊液引流后,能够减少脑脊液在体内的容量,也能降低颅内压力,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8]。在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过程中,通过头颅Ct检查其脑基底池,可观测到患者脑疝发生几率比较小,持续腰大池引流对顽固性颅内高压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9]。在对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需要控制脑脊液流速,一旦流速过快,易于引起机体脑血管痉挛。通常情况下,患者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为3~8d,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例如意识状态、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等,避免再次发生脑脊液漏的情况[10]。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医疗水平不断地进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逐渐多样,人们对治疗方式也随之重视,传统手术易于留下疤痕,且切口较大、愈合时间长、伤口感染发生率高,而微创性手术则能彻底改善以上各种因素,不仅切口小,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都有着良好的健康倾向[11]。持续腰大池引流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不仅具有稳定、安全、并发症发生率小、伤口愈合周期短、创伤小的优点,还能促进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因此,持续腰大池引流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在许多手术治疗方案中被广泛应用。

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将机体蛛网膜下腔多余的脑脊液,经引流的方式排出体外,使患者颅内压力处于正常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发生颅内高压的情况[12]。神经外科疾病的常见类型包括难治性脑脊液漏、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本次选择80例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对其不同的病因类型作出分析,发现脑室内出血患者引流时间最短,为(6.54±2.35)d,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引流时间最长,为(12.6±3.24)d;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治愈率最佳,百分比为100%,脑室内出血患者治愈率为88%,颅内感染患者治愈率为83.33%,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百分比为93.75%。选择同例数神经外科未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80例神经外科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74/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5%(69/80)。根据以上资料数据显示,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将其应用在颅底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减小患者的脑容积与脑组织牵张力,最大限度暴露患者脑部病变的位置,有助于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

在以往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反复性腰穿引流脑脊液的方式,由于此种方法需要反复进行,不但操作方法比较复杂,且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及手术的安全性,加重了患者的痛苦,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13]。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难治性脑脊液漏,一旦治疗不当,则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则能够有效降低发生颅内感染、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且操作方式更安全、可靠[14-15]。

综上所述,本次对我院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中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不仅获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在各种神经外科疾病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难治性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的治疗。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持续腰大池引流手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操作方便、创伤小、感染几率小,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一步防止病情持续恶化,促进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对于患者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崇和应用。虽然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仍然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但是相信今后医学水平、医学器材的进步和提高,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中,还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秦义民,赵林,王柏栋.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3,9(4):132-133.

[2]杨春林,南远顺.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2,24(6):2623-2624.

[3]畲毫郑南远顺.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7(8):98-99.

[4]洪亚军.持续腰大池引流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D].实用医学杂志,2012:4-5

[5]李兴华,刘丛.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7(14):1447-1448.

[6]张积平,王金波.神经外科疾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6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65-67.

[7]ochiaiH,YamakawaY.Continuouslumbardrainageforthepreoperativ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J].neurologiamedico-Chirurgica,2012,41(12):576-580.

[8]wangKe,LiuZhiyu,ChenXianzhen,etal.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outcomesofpatientswithcerebralherniationduringcontinuouslumbardrainage.[J].turkishneurosurgery,2013,23(5):128-129.

[9]Vpanagiotopoulos,DKonstantinou,aKalogeropoulos,etal.thepredictivevalueofexternalcontinuouslumbardrainage,withcerebrospinalfluidoutflowcontrolledbymediumpressurevalve,in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J].actaneurochirurgica,2013,14(79):37-39.

[10]norlelaS,azmiKn,KhalidBaK.Syndromeofinappropriateantidiuretichormonecausedbycontinuouslumbarspinalfluiddrainageaftertransphenoidalsurgery.[J].SingaporemedicalJournal,2006,47(1):227-229.

[11]FindlerG,Sahara,BelleraJ.Continuouslumbardrainageofcerebrospinalfluidinneurosurgicalpatients.[J].Surgicalneurology,2012,8(6):78-80.

[12]mirzaS,SaeedSR,RamsdenRt.extensivetensionpneumocephaluscomplicatingcontinuouslumbarCSFdrainageforthemanagementofCSFrhinorrhoea[J].oRL,2013,65(4):145-147.

[13]汤维力,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22-24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6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有多种治疗方法,就其疗效各有不同,通过对脑外科手术及神经内科微创治疗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找出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及致残率。方法:现就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脑外科手术及神经内科微创治疗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神内微创组病人的治K及好转合计为85.33%;外科手术组病人的治K及好转合计为63.41%,明显低于神内微创组;2、颅内血肿清除率微创优于手术。3、微创病人的颅脑因治疗损伤小于手术治疗;结论:Ct导引下穿刺抽吸并引流治疗脑出血是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颅内血肿Ct导引,外科手术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Ct、mRi、DSa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脑出血病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使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生存病例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进行探讨。

材料: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内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分成二组,神经微创组和脑外手术组。神经微创组:375例,年龄16―94岁,其中男205例,女170例;外科手术组82例,年龄29―83岁,其中男44例,女38例。

2临床表现

病人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意识清楚,Ⅱ级嗜睡,Ⅲ为浅昏迷,Ⅳa级中度昏迷不伴脑疝,Ⅳb中度昏迷伴脑疝。

3颅脑Ct表现

方法:神内微创组病人,备皮及常规检测出、凝血时间。采用Ge1800iCt机,在Ct下定位,避开脑膜、皮层大血管、重要解剖及重要功能部位,并在体表标记好穿刺点,用三棱锥在颅骨上开出5mm左右小骨窗,在有侧孔的硅胶管,内放置铜丝,以增强乳胶管的硬度,对脑组织实行钝性分离,在Ct导引下置于血肿中心,对血肿进行引流、冲洗,血块不易引流出,注入尿酶激5000―10000单位,对血肿进行溶解,引流管在头皮固定,接上引流瓶,返回病房。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残留血肿可在2~3天内经多次抽吸清除,观察有无再出血发生,之后再反复多次冲洗引流,并及时复查Ct,直至血肿清除。脑外手术组,采用骨瓣开颅及骨窗开颅术血神经微创组肿清除术。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在出血量少于24ml,一般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在出血量在25ml以上一般采取手术清除术,在没有开展Ct定位、导引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前,外科手术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采用骨瓣开颅及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手术准备时间长、创伤大,除血肿对脑组织压迫,水肿缺血,变性坏死外,手术创伤大,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害,而手术血肿难以一次性清除,如有残留,亦不方便引出,从而使脑出血病人的病情不能得到完全控制,因此,病人的死亡率高,生存质量下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微创技术成为现在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很好的治疗手段,Ct导引下穿刺抽吸并引流治疗脑出血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手术花费时间短,抢救迅速,留置引流管可以反复冲洗引流,并可注入尿酶激5000―10000单位,使血肿进行溶解,以便引出,疗效满意,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少;且术后Ct复查便于掌握血肿抽吸清除情况。对一些出血量大、凶险的脑出血尽早穿刺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结论:

通过对以上二组病人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神内微创组病人的治K及好转合计为85.33%;外科手术组病人的治K及好转合计为63.41%明显低于神内微创组。因此,Ct导引下穿刺抽吸并引流治疗脑出血是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这项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陶宏韬胡一峰高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佳时机探讨中华当代医学2004:12:2:9。

[2]吴胜才,汪峰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10:3:10。

[3]胡丹雷厉蒋尊柏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90例报告)国中医师杂志2004:02。

[4]魏少伟地智超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附152例临床治疗体会临床医学2003:01。

[5]潘天鸿任光辉周金方高血压脑出血57例手术治疗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04。

[6]孔德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8例体会右江医学2004:03。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7

医院现设有34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和7个临床研究所(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天津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天津市肺癌研究所、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临床部、天津性传播疾病研究所、天津普通外科研究所、天津呼吸疾病研究所)。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为一级博士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个部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外科、内分泌与代谢病、泌尿外科)、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病)、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神经外科与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胸心外科、普通外科、内分泌与核医学)。

重点推荐――神经外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52年5月,是我国首家神经外科专科单位及中国神经外科的发源地。五十多年来在几代神经外科专家及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神经外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98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共设有6个基础研究室:神经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神经肿瘤研究室、神经生理研究室、神经病理研究室、神经流行病学研究室、实验神经外科研究室。

在全面开展经典神经外科的各种治疗的基础上,近年我科顺应微创神经外科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开展了颅底入路手术、脊椎和脊髓手术、各种导航手术(包括pet导航)、各种锁孔手术、内窥镜手术、各种血管病手术及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及其他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系统开展的,显微神经解剖研究及培训,为临床新人路及重要部位的高难度手术,提供了依据及保障,我科相继开展了经额颞眶颧入路鞍区病变手术、经乙状窦前入路及远外侧入路脑干腹外侧病变手术、经口咽入路进行寰枕区腹侧手术、经枕下天幕入路松果体区病变手术等。

联系电话:022-6036240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天津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天津市十佳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和全国中医急症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针灸学科是教育部确定的重点学科,针灸、儿科、肾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专科,是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在地,2001年被确定为天津市三大医学中心之一,是我国中医技术门类齐全,中西医结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化医院。

医院设有针灸部、心内科、肿瘤科、风湿科、血液科、肾内科、肝胆科等技术科室35个。对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病、肾病、血液病、肿瘤、风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足坏疽、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独到专长和诊疗优势。

重点推荐――针灸部

针灸部是“全同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所在地,是我国目前针灸领域最大临床、教学、科研基地,是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是国家培养针灸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定点单位,设有针灸学博士后流动站。针灸学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基地。

针灸临床治疗病种广泛,针灸医生以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形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质量体系。吸引更多的患者来此治疗,在治疗中风、老年性痴呆、前列腺病、支气管哮喘、痛证、大动脉炎、带状疱疹、骨关节病、妇科病等方面效果显著,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带动了针灸专科的发展。

针灸临床治疗常见病种达100余种,尤对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进行针灸治疗取得极好疗效。如:各种中风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疾病等),老年痴呆症、各种疼痛性疾病(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带状泡疹、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老年痴呆、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帕金森氏病、癫痫、舞蹈病等等。

联系电话:022-27432297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8

24h[9]、48h[10]、72h[11,12]、96h[5]

进行手术治疗与内科治疗相比,前者并无更好疗效。在StiCH试验中,从发病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0h,有16%的患者在12h内接受了治疗,亚组分析提示发病后12~72h内行微创手术治疗皮层下脑出血疗效较好,可降低病死率。值得一提的是,Sutherland等的研究提示术前及围术期给予重组Ⅶ因子可降低与超早期外科手术相关的再出血率,减少残余血肿体积,可能成为有前景的辅助

治疗[13]。

手术方式

如果外科手术清除血肿的适应证存在争议,那么清除血肿的方法选择更无明确指南。传统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较大,术后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且预后不佳,目前提倡的手术方式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Ct引导下的定向血肿碎吸及血凝块溶解疗法等。Cho等比较了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非昏迷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意识水平及预后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神经内镜下血肿抽吸术具有血肿清除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预后好的特点[14]。国内一项包含了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研究评价了传统开颅、Ct引导血肿吸引和微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

法的疗效,结论:在病死率、致残率及预后的改善方面,微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组优于传统开颅组[15]。此外,已有研究证实将立体定向血肿碎吸与溶栓药物血肿腔内注射相结合是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血肿体积[12,16]。miStie试验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立体定向碎吸血肿与rt-pa血肿腔内注射治疗相结合,旨在检验与内科治疗相比,该操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期结果证实,微创手术结合rt-pa治疗的血肿吸收率高于传统内科治疗,同时发现血肿吸收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管位置及出血部位[17]。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9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029-02

thetreatmentexperienceofsurgicaltreatmentfor100caseswith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

CHenYuguang,HanDeqing,LUowei,SHenGYingwu

(Zhuzhouno.1Hospital,Hu'nanprovince,Zhuzhou4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urgicaltreatmentmethodof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andanalyzetheclinicalefficacy.methods:100casesofpatientswith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wererandomlydividedintogroupaandgroupB,eachhad50cases.Groupawasgivensimplecompletelyclearancehematoma.GroupBwasgivensimplecompletelyclearancehematomaandboneflappressurereducingoperation.thesurgicalresults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clinicalefficacyofultra-earlywasmuchbetterthanthatofnonultra-early(p<0.05).GroupBwasbetterthangroupaduringultra-early(p<0.05).Conclusion:Clearancehematomaandboneflappressurereducingoperationhasgoodclinicalefficacytoultra-early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

[Keywords]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Surgicaltreatment;efficacy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出血后的病理变化[1]。本研究观察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科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根据外科治疗的时机,分为超早期、非超早期治疗组。100例患者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6~70岁,平均(48.0±5.3)岁。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显微镜下根据Ct结果用脑针穿刺,以确定血肿部位;找到出血动脉,用双极电凝彻底止血,避免伤及侧裂血管。B组:在a组基础上,对于血肿压迫时间超过6h,术后脑搏动不良的患者,行骨瓣减压术,术后使血压控制在(120~140)/(85~95)mmHg(1mmHg=0.133kpa)内,以保证脑组织的灌注压。超早期外科治疗在6h内,非超早期外科治疗时机均在发病6h后[2]。

1.3疗效判断标准[1]

术后3~8个月进行疗效评定。优: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良:生活自理,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行走动;差:植物生存状态;死亡。总有效=优+良+中。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外科疗效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超早期总有效率均高于非超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超早期的疗效优于a组超早期(p<0.05)。

表1两组外科疗效比较(例)

tab.1Comparisonofsurgicaltreatmentefficacyintwogroups(case)

与a组比较,*p<0.05;与超早期比较,p<0.05

Comparedwithgroupa,*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随着神经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指征也逐渐放宽,手术方法多样,疗效远优于内科治疗[3-5]。手术目的是清除占位效应,尽早保护脑功能,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GCS评分、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外科疗效。结果表明,两组超早期的疗效均明显优于非超早期,证实在发病后6h以内的超早期手术能提高手术效果,提示脑出血超早期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显示,B组超早期手术疗效优于a组超早期,提示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压减术对超早期脑出血患者疗效优于单纯清除血肿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能在直视下完全或次全清除血肿,有效止血,而且去骨瓣减压对缓解高颅内压有利,有利于患者恢复[6]。总之,应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国慧,焦卫东,张习涛,等.26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8):94-95.

[2]姬西团,章翔,费舟,等.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7(6):545-548.

[3]蔺俭,杨晓黎,苗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129-130.

[4]陈小来.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10,49(12):99-100.

[5]雷启坤,董玉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变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8(31):18-20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篇10

【关键词】神经外科;细节护理;应用效果

神经外科在医学中属于高、精、尖学科,神经外科手术也是整个医学手术中最为复杂的,对医生和护士的要求也都特别高。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多为突发性,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是存在较大难度的,要求细致、谨慎。以下笔者结合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对比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21周岁~7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周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进行了神经外科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细节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具体操作方法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各个环节。

(1)手术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的重点工作就是手术护理,围绕手术实施细节护理,具体包括是三个方面:

一是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指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掌握患者的病情、身体和心理状况。神经外科手术的复杂性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作为护理人员在进行细节护理时要实时心理护理,具体心理护理的方法在下文中将进行详细分析,总之,术前的细节护理主要是掌握病患的具体情况,引导患者配合治疗。

二是术中护理,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疾病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手术中的细节护理强调全面和细致。作为护理人员要在手术中做到严谨,更加严格的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以降低术后感染。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在手术中有必要时也要进行调节,手术中要格外细心,防止手术中的异物或者液体进入到患者的眼镜、耳朵。[1]手术中实际上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是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情况和解答患者关于手术的一些问题。

三是术后护理,神经外科手术是大手术,在术后十分有必要进行细节护理,护理过程中作为护理人员要用心,要细心,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是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情况并及时的联系主治医生进行处理。术后的护理工作还包括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检查存放手术标本,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细节护理工作还包括对病患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学会自我护理,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

(2)心理细节护理

细节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护理礼仪,作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药注重礼仪细节,无论是面对病患还是家属,都要保证基本的礼貌和热情,要关心患者的需要以及有无特殊需求,向住院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对患者关心的主治医生进行介绍,说明医院的一些必要的规定,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给患者更贴心的感受;二是帮助病患了解自身的病情和疾病的治疗,引导患者配合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危重性使得许多患者在治疗中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细节护理过程中药注意到这一点,并在护理的过程中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介绍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引导患者配合治疗,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方式,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治疗中存在的风险,提醒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2]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感染率进行对比。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x?检验,p

2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病患对护理表示满意的人数为25人,满意度为83.3%,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有4例发生了术后感染,占比约为13.3%;研究组病患对护理表示满意的人数为29人,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有1例发生了术后感染,占比约为3.3%。在术后感染率方面,两组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临床中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细节护理是护理工作的新内容,也是未来护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细节护理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重要的作用,对稳定病患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帮助病患恢复健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细节护理已经成为提高护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神经外科病患的损伤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疾病和治疗上都具有严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和患者的救治和恢复。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的细节护理工作包括诸多细小方面,工作内容繁杂的,面对巨大的工作量,神经外科的护士在实施细节护理时重要的要求就是细心、谨慎,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要提高细节护理意识,加强与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和配合,同时不断加强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做好细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感染和其他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降低术后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