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用工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6:49

加强用工管理篇1

关键词:安全意识;监督管理;安全用电体系;防控措施

1加强用户电工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用电单位应急安全措施

(1)电工应牢固掌握供电知识和操作规范,持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鲁电监资质【2008】108号文”要求,由电力管理部门颁发的进网作业许可证,全面了解用电单位用电设备及配电室设备状况,加强配电室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修等日常用电管理工作,并注意操作安全。日常维护中发现安全隐患或故障点时,应及时与供电部门用电检查人员沟通,排除隐患。

(2)电工日常应做好备用电源、发电机(若配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健康运行,保证发电机随时投入使用。

(3)用电单位在临时施工用电的施工现场及配电设施附近有建筑施工的工地,要加强安全巡视,施工现场要设立线路防护警示牌,必要时需预先与供电部门用电检查人员沟通。非用电单位工程但在用电单位配电线路等设备附近其他单位施工的,应加强用电单位设备的防护,防止外力破坏影响用电单位用电。

2加强专变用户配电室管理工作,确保电网和进网客户受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1安全组织管理

(1)进网客户要设有专人负责的管电组织,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电力客户高压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以及运行值班、维护检修等岗位的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进网作业许可证”后,要按规定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操作人员人数应满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

(2)进网客户变配电室应配备齐全足够数量的各种安全用具,

且试验合格或按试验周期试验,应配备变配电一次系统图模拟板,触电急救模拟板、操作规程、交接班记录的运行记录,巡回检查记录等各种规程和记录。

(3)变配电室要求门窗齐全,关闭严密,进出变配电室的门加有挡鼠板,电缆沟洞应封堵,变压器室要有散热通风的孔道,做到防火、防汛、防漏、防雨雪、防小动物,并有良好的通风。

(4)变配电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消防器材,要配置相适应的二氧化碳、干粉、1211等灭电火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有效;应配备触电急救图版、模拟图版或系统操作图(电气主接线图);箱变、台式变压器的外部围栏,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5)变配电室要求备有各种标示牌。

(6)进网客户应定期开展配电设备的巡视、检查、检修,定期清扫内部变配电设备(每年不少于二次),架空进线的变配电室应按周期结合设备清扫做好户外设备防污闪工作。

(7)对双电源和自发电客户要按“双电源协议”、“调度管理协

议”及“自发电协议”等严格执行,经常检查、试验电气互锁系统装置、自投装置或自动电源切换装置,以确保操作准确,杜绝倒送电事故,未经许可,不准私自改动协议确定的运行方式。

2.2设备安全管理

(1)要求进网客户电工人员每天巡视检查变配电室电气设备,

高供高计客户值班人员交接班时要加强检查,特殊天气(雷雨、风雪、大雾)加强巡回检查,并按安规要求做好自身安全保护。

(2)检查进线设备(如电缆头、刀闸、避雷器、穿墙套管等)是否有发热、破损、放电现象。

(3)检查变配电室内高压设备(如高压开关、pt、Ct、避雷器等)是否运行正常,观察各种表计指示是否正常。要做到电气设备外观清洁,无渗漏油,设备编号正确、醒目,图实相符,设备主人明确。

(4)检查变压器的温度、声音、油位、瓦斯继电器是否有异常现象。变压器大修或小修应按实际运行情况和制造厂家规定执行。

(5)检查各种继电保护装置是否运行正常,动作可靠。

a.超前管理,做好节前重要客户、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客户安全等级档案,针对春节期间客户的用电特性,对节假日用电量变化较大的客户,超前开展重点检查;对重要机关、交通枢纽、主要旅游景点、剧场、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人口密集场所的供配电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以确保春节期间供用电安全稳定,严防因供电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

b.加强监督,落实整改,严格执行“四到位”要求。细化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检查实效。重点对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安全工器具的周期性试验、双电源的电源切换装置等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要详细记录,并书面通知客户,监督整改;对暂时无法整改的缺陷、隐患,要记录在案,协助客户采取临时措施,保障安全用电,并严格按照“四到位”(服务、通知、报告、督导到位)的要求,及时向当地经信(发)局、安监局汇报,依靠政府,加快督促完成隐患的整改治理。

c.细致全面,深入开展临时电、低压电的安全检查。

3开展客户安全检查,降低客户配电故障

(1)全面开展营销档案普查。完善客户用电地址、联络方式、用电电源等信息,确保营销基础档案准确率100%。

(2)开展高压客户专项检查。发放《关于加强用电单位安全管理的通知》到每一高压完成年度用户故障频发线路所带用户用户设备普查工作。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对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隐患,报经信委督办,并加强督查、监控。

(3)严格客户设备故障后送电管理。要求客户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举一反三,故障彻查清楚且试验合格方给予送电。

(4)完成客户分界开关信息统计。做好管辖客户所在线路、容量和接线方式等信息收集工作,报送运检部门,以便制定分界开关加装计划。

(5)开展客户设备监督检查。

4强化业扩报装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4.1业扩入口严格把关

业扩受理时,严格审核客户报装资料,分析、查验是否具备政府批准文件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业扩勘察时,对用电单位设备存在谐波、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的,严格把关,安装无功补偿、滤波器等装置,严格供电方案的批复,满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4.2进网设备严格审查

设计和资料审查环节,加强对设计图纸、设备厂家资质的审查、把关,不发生用户降低设备标准的现象,确保进网运行设备的安全、合格。

4.3工程质量严格管控

加强中间检查、试验和验收环节的管理,强化验收管理,执行标准化验收,实行中间、关键环节质量见证,严禁不合格工程并网送电。建立施工队伍安全质量红黄牌制度,不断提高业扩工程质量。

4.4内部流程强化衔接

理顺内部流程环节,完善业扩例会制度,加强与运维检修、调度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业扩工程同步实施配网改造工程,提高配网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加强用工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相关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建筑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建筑业全体人员的努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有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使我国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简要地说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些要素的综合管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过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即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来体现。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2建筑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应用后浇带法的施工技巧。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2.2注重构造柱与圈梁的施工。

2.2.1对构造柱,应先把钢筋绑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杂物,并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撑构造柱两侧的模板。模板要支牢夹紧,用支撑法或螺栓拉结法使之牢固。主要防浇灌混凝土时胀模及漏浆。

2.2.2对圈梁,可先绑钢筋后支模板,也可先支模板后绑钢筋。因为模板只有侧模,那个工种有空那个工种可先上。侧模立在担上,待钢筋完成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证模板的断面尺寸,同时也要防止胀模和漏浆。

2.2.3检查钢筋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要内容是检查构造柱钢筋直径,箍筋直径和间距,检查圈梁断面尺寸、主筋直径和箍筋间距,以及钢筋长度不够处的搭接长度是否足够,垫块是否垫好,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2.2.4浇灌混凝土。要求先浇灌构造柱,在全部构造柱浇灌完毕后才可进行圈梁等处浇混凝土。混凝土要控制坍落度防止漏浆;另外由于构件较小,振捣时要适当,不要过振。浇灌混凝土时,应分构件、分强度等级、分楼层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测用的试块。试块制作后,应送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待试模中混凝土表面干燥后,在其上用墨笔写出强度、部位、浇捣日期。

2.2.5现场养护。混凝土的养护要根据水泥品种和气候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养护时间。

2.3健全技术制度,坚持施工标准。健全技术管理制度,层层技术把关,是确保工程质量和顺利施工的关键。一是在工程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技术管理班子,层层进行技术交底,强化技术档案管理,制定技术保证措施,形成内部技术管理网络。二是引入监护机制,严格技术要求。在施工监护上着重抓五项工作:及时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单位统一纠正设计上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抓好监护人员培训,掌握施工工程规划及实施细则的内容和要求;监护人员深入现场,坚持监督工作程序与方法,对各分项工程,要求做到技术交底在前,施工作业在后,样板示范,帮监结合;严格按合同和规范实行监护,把好技术交底关、材料验收关、操作程序关、工序交接关、质量评定关。三是竣工结算。这是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实际成本分析、反映经营效果的表述,也是建设单位编制竣工决劝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竣工结算,是促进缩短建设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2.4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技术资料亦称工程内业资料。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也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部分,工程内业资料就是基本建设的技术档案,它属于科学技术档案的范畴,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是企业全部档案的组成部分。但是基建技术档案不如其它学科资料那样容易收集和保管,从施工图设计出来后,它要经历审查、施工、竣工等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这期间人员的变动、资料的遗失都是容易发生的。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大力宣传内业资料的重要性,制定工程内业技术资料评分标准,加强检查、督促与指导,提高内业技术资料管理水平。同时我们要建立对工程内业技术资料实行平时抽查和督促的方式,检查中坚持检查督促与指导相结合,并采取奖优惩劣的措施。此外,定期对内业资料进行细致地核查,执行工程内业资料质量否决权,只有经技术部门核查认为内业资料齐全或基本齐全后,生产部门才给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从而达到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使工程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实现标准化。

总之,技术管理是项目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一,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技术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可以说,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关系到建筑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秩序,可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因此,建筑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注重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沈保汉.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施工技术.2000(5)

[2]刘金砺.关于我国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的思考.施工技术.2000(9)

[3]郭方龙.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今日科苑.2009(9)

加强用工管理篇3

关键词:编外用工规范化管理对策

编外用工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僵化用工模式,对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但是,在一个单位中“双轨制”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只限于“暂时”,一旦固化,就必然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实施全员聘用制以来,在事业单位编制限制和成本控制下,在管理者陈旧观念的局限下,如何打破编制内外的差别,尤其是在更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高学历人员加入了编外人员的队伍对事业单位有着很大的贡献的情况下,管理好这部分人力资源,不仅仅对于单位本身发展有积极影响,对社会就业稳定和人才合理配置也产生助推作用。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编外人员承担着编内人员相同甚至更多的任务,却由于身份等级的存在,得不到相同的报酬,心理不平衡,缺乏归属感,从而造成编外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受挫、整体单位服务品质下降。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手段加强编外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成为了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完善编外人员的用工形式及流程

目前事业单位的编外用工体制,大多以朋友介绍、同事推荐等为主,虽可以降低用工短缺现象的出现频率,但却增加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隐患。如何参照编内员工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工原则,规范编外人员的招聘程序,提高编外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为编外人员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编外人员这个群体在知识结构、爱好习惯、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特点,并且有着较强的权益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针对这样的群体,应规范管理体制,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他们的发展,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组织上关怀他们的感受,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体现更人性化的管理。

二、完善“同工同酬”制度的概念

在目前体制中,所谓的“同工同酬”的前提是在同一体制下,换言之“编外”人员所属的体制为企业单位体制,而“编内”人员所属的体制为事业单位性质。也就是说如何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中有效地结合两种体制人员情况,在控制用工成本的大前提下,合理地分配各类人员的劳动报酬,成为当前阶段解决“同工同酬”制度的关键问题。首先,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结合岗位分析,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业绩的一致性,对编外人员所在岗位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对于符合标准的编外人员尽可能视同工制度。其次,待遇到位。同酬是制度的落脚点和关键点的关键。对于视同工的人员,视情况兑现等同于同岗位人员的待遇,同时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能者居上、能者争优的概念。尤其是对于通过考核,符合编制要求的高学历、硬技术的优秀人才给予享受入编优先考虑的资格,充分利用人才,鼓励编外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另外在给予编外人员合理的基本工资待遇外,奖金、各项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要跟上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缩小两类人群的差距,最大可能地调动编外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后,加强培养。随着编外人员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为了加强单位人员的向心力,增加编外人员的归属感,对于编外人员需进行更多的专业业务培训,以满足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予编外人员同等的政策辅助与单位的发展机会,例如支持编外员工继续深造或进行评优、推荐入党等。

三、完善编外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编外人员缺乏归属感的另一项原因是自身的社会保障问题。编外人员的合同是否规范化签订、是否适用养老保险政策、单位是否为编外员工缴纳、编外人员个人养老金的缴纳依据和计算,成为编外人员的“心头隐患”。能否实现在养老保险政策上一视同仁,将是编外人员规范化管理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编外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懂得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法律权益。如何规范与编外人员签定、续签、变更、解决劳动合同,也是对编外人员的一种社会的保障制度。同样的,单位需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编外员工办理养老、医疗、生育、事业、工伤等各种保险手续,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认同,也是规范编外人员管理的一种。

四、完善编外人员的文化管理

加强用工管理篇4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项目

1民用建筑施工前的管理现状

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标后,大部分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公司只派出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由于这种人员配备本身的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的不足,从而决定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了难度。加之项目经理要么是挂牌要么是很少到现场,要么有职无权。这种情况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十分困难的。在中标后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得拖,导致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隐患的增加,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建筑施工务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民用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2.1增加施工现场安全装置

必须在施工现场增加保护装置,使用屏护方法与手段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离开来。一般来说,民用施工现场中主要的危险部位有“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五邻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经常检查这些地区的防护装置,减少因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建设施工单位的问题造成的无房户或缺少、意识的现象。虽是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

2.2增加施工中器材的机械性强度试验和电器绝缘检验

加强施工器材的预防性机械强度试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别是自行设计组装的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部件均应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必须在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时方可投入正常使用。这种试验,是确保施工安全有效措施。同时注意电气绝缘方面的检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可靠,不仅是电业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整个施工现场财产、人员的安危。

2.3增强监理人员专业技术,增加施工安全系数

因为监理人员工作特殊性,监理工作的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增加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使监理人员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提出要求。例如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监理人员熟知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对其提出要求必将增加脚手架安全性,从而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3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3.1要建立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信息库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设置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目前比较先进的质量控制点是基于知识库的质量控制点设置。其一般设置流程首先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确定工序衔接及并行工序,然后通过在以往工程施工数据知识库中检索出相同类型工程质量控制点作为基础模板,以质量通病知识库、质量事故分析知识库、项目特定要求列表为支持,按所设计的质量控制点判断选择规则,在所选模板的基础上增加和删除控制点,完成新项目质量控制点的初步设置,再用国家规范、技术、质量标准来检验设置结果是否达到要求。最后,在将新工程完成后的各种数据进行入“库”登记,这样一套完整质量控制点。以便下次施工时继续按照此流程进行。

3.2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各因素的控制

首先是人为因素的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只有了解人为因素在哪些方面会影响施工质量。才能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处于有利位置。较高领导能力的领导者会通过强有力的决策及工作,将工程组织机构的健全、将管理制度完善、提高技术人才比例等等为工程施工质量做好前提保障。人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还有建筑工人操作方面。违纪违章,不履行安全措施、安全检查不认真、任意使用规定外的机械装置、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等等方面都将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人的控制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施工材料的控制。比如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就可能不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必须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主要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再次是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施工设备的控制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第三个主要因素。首先对设备的选型要符合工程的要求。通过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型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角度出发,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4加强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宏观管理

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各个方面。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工程质量宏观控制管理体制。这个宏观体制包括:一是政府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行为,二是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取得了质的变化,但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相对滞后以及自我廉政、勤政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加强用工管理篇5

关键词:劳务用工模式外部劳务管理

一、前言

目前,我国企业在施工项目的劳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企业在劳务用工方面的成本大大增多,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对企业施工项目的劳务用工和劳务管理进行研究。

二、企业劳务用工现存问题

1.存在混岗现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劳务用工发展速度迅猛,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企业编制内外的劳动用工“二元结构”,突破了临时性、辅和替代性的“三性”岗位范围,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存在着“混岗”现象,而同工不同酬的劳务用工现状,对广大劳务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造成了严重的挫伤。

2.用工关系复杂

多元用工形式的引入,打破了企业一元化用工形式的宁静。劳动关系从企业与在编员工的单一劳动关系,发展成为了劳务派遣机构、受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三重劳动关系,既存在劳务关系又存在劳动关系,还有岗位关系,使得用工关系变得复杂化。

3.劳动争议较大

劳务用工的最大特点就是劳务派遣机构雇用劳务工却并不使用劳务工,而用人单位使用劳务工却并不直接和劳务工间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劳动力经营模式的本质就是“雇用”与“使用”的分离性。而劳务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在自身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上划分得不清晰,导致在劳务纠纷产生时,极易出现相互推卸责任或义务,劳动纠纷难以解决的现象,使得三方对簿公堂的尴尬局面时常发生。

三、依法规范劳务用工模式

1.劳务分包:主要适用于工艺成熟的常规项目,要求劳务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五证齐全。主要设备由项目部负责,小型工具式机具由劳务队自带;与劳务队签订以工费为主的单价承包合同进行劳务分包。

2.专业工程分包:主要适用于专业性强的项目,且须在业主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使用。要求劳务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五证齐全,主要机械设备由其自带,必须与劳务队签订专业工程分包合同。

3.内部专业化分公司自带劳务:主要适用于有利于培育公司专项施工能力且对安全质量起控制作用的关键工序,如混凝土集中生产与供应、机电安装、地基基础、装饰装潢、钢结构施工等。所需劳务均由分公司签订临时用工合同。

4.零散性劳务用工:主要用于弥补公司短缺的部分非关键岗位的临时用工、可替代的季节性用工。由项目部与其签订临时用工合同。通过这四种模式的规范使用与有效结合,既避免了违法分包的风险,又缓解了企业固定用工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还提高了内部专业化施工能力。

四、强化外部劳务管理

1.外部劳务的利弊分析

1.1外部劳务的好处

1.1.1可以减少企业的在职员工数量,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企业的员工数量越大,意味着企业承受着越多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社会压力主要表现在众多的职工依靠企业生存,如果企业的经营业绩不理想,会降低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而劳务外包则可以灵活应用劳动力,从而减少企业的在职员工数量,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1.1.2企业可以优先选择实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更易于管理的劳务分包组织

劳务分包是通过层层比选、重重考核后决定的劳务分包组织,企业掌握着主动权,可以从容的选择最优秀的劳务分包组织,减少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1.2外部劳务的弊端

1.2.1实际操作中,在队伍的选择上对所要使用的劳务队伍不认真考查筛选,其施工管理能力、技术装备水平、资金状况如何,不甚了解,甚至连有无法人资格,“三证”是否齐全也不过问,只是凭关系,凭亲友的介绍就进行工程项目发包。

1.2.2在工程的发包上“长官意识”严重,随意修改合同项目,增加项目、费用,根本不考虑劳务队伍能力;二是有的外包工程项目根本就不签合同,上场就干,各个部门控制无依据,考核无标准,形不成严密的管理,出现了问题谁也不负责。

2.强化外部劳务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并完善外用劳务管理办法

企业要按照国家政策、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市场需求及企业的实际状况,仔细分析和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建立一个合理可行的外用劳务管理体系,为各个工程项目及部门提供管理依据。

2.2规范使用制度

多数施工企业及其工程项目对劳务队伍的使用极为混乱,应明确用工指导思想,即“以我为主,为我使用,合理有序,考核业绩,注重实力”,坚持劳务使用的制度,即“基地化、弹性化”,禁止外部劳务在重要岗位上操作。一定要和有关的劳务公司和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一些技术人员及其他员工是临时聘用的,也应该将其纳入相关的企业和劳务公司,严禁签订个人用工协议。这样一来,自有职工队伍施工生产主力军的作用得以充分施展,同时也体现出外用劳务队伍的辅助能力,防止劳资纠纷的发生。

2.3严格资质审查

是外用劳务队伍若要加入施工企业,必须要经过资质审查。资质审查要做到“三严”,即严格审查综合实力(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严格遵循评价程序,严格遵循申报审批程序。一部分外用队伍通过关系被列入施工企业合格承包商的名录,有的甚至打着国有企业某某项目部或工程处的旗号,通过上交一部分“管理费”,挂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牌子。进行资质审查时,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把关,若有必要可对其负责施工的项目或其所在地考察,施工前必须先签合同。

2.4加强动态管理

第一,在管理的技巧及办法方面对项目经理加强教育、培训,使其明白加强对劳务队伍的管理极为重要,摒弃以包代管、重包轻管的不正确的管理思想观念。

第二,在项目职能部门中开展管理办法宣贯,使其充分理解并掌握实施动态管理的方法。

第三,秉承“两个原则”,即“教育、使用、管理并举”及“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抓好“三个方面”即抓好选派技术监督人员及现场代表的工作,对施工全程推行“旁站”的方式,所有职能部门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亲临现场,加强管理力度,对工期及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安全施工;抓好工程物资验收计价及采供等工作,阻止效益的流失;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经常开展工艺纪律、安全质量、形势任务、遵纪守法及政策传统的教育,坚持优良的技术、政治及管理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及信誉。

五、强化经济管理手段,避免经济纠纷

1.坚持量价分控,严防成本风险。对劳务队伍结算应实行量价分控,即劳务队伍所完成的工程量必须由当班技术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并由总工审核后交计划部门根据合同单价进行计价,同时要求设备物资部门对在施工过程中劳务队使用的周转器材、工程设备、建筑材料等进行盘点,完善手续,防止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2.坚持制度落实,防范劳资风险。为确保劳务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到位,保证其合法收益,采取按月工资或在结算时将工资支付到农民工手中,有效规避劳资风险。

3.坚持及时结算,避免经济隐患。

3.1督促项目部及时结算。

3.2实行公司审批制,防止效益流失。项目部先将结算资料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公司审批,然后按审核批复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项目部组织办理结算签字手续,并在结算完成后将竣工结算书面资料报公司成本管理部审批。

3.3及时签订竣工结算书。每个合同完成结算后,均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签署竣工结算书,双方签字确认后交由成本管理部存档,劳务合同即执行完毕。

3.4坚持真情相待,实现和谐共赢。项目部将外部劳务纳入项目部员工进行规范管理,不把他们当外人,不断改善施工生活环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积极鼓励他们为项目出谋划策,以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双方和谐发展,合作共赢。

六、实行绩效考核,完善薪酬模式

在薪酬的制定和发放上,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发放相应的薪酬,而并非工作好坏一样、干多干少也一样。首先,应完善对员工的考核机制,对员工不应只进行年度整体化考核,而应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定期进行考核,从而不断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督促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能严肃认真完成工作要求。同时,考核的范围要全面,不仅要对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查,且要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等进行同时考查,以促进考核方式的不断完善。其次,薪酬模式要合理,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将劳务员工的各种应得报酬均涵括其中,岗位基本工资、工龄工资、业绩奖励、岗位补贴,以及技能工资等,应全面进行评定,最终计算出劳务人员的应得薪酬。再次,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应切实将绩效工资落实到位,并根据企业情况,树立内部的劳务员工工作典型,以督促和鼓励所有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以此优化企业的劳务用工管理模式。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展开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优化劳务用工模式,对外部劳务加强管理,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确保企业能够尽可能的节省施工的成本。

参考文献

加强用工管理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论文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的优势

1、计算机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18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方面的改革,分别是以机械、电力、信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最后以信息为主导的第三次艺术革命的结束宣告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不断普及,使人们能够快速了解到信息的同时不断提高传播信息的速度,以体现计算机应用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此外,计算机的应用同时也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其中包括生物科技和电子科技等。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这样使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的应用使日常生活便捷化

现如今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没有出现之前医院取号都是需要依靠人力来进行,如今计算机应用的普遍,计算机取号已经代替了人力,为医院节约了人力资源。第二,企业利用计算机来采取网络营销手段,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对企业内部重要资料和档案进行存储,这样不仅节约了办公的成本,同时也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第三,学校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加强,例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这些都使学生对课堂更加感兴趣,提高学习氛围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第四,计算机未出现之前人们都必须出门或通过报纸才能了解到相关新闻。而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计算机信息平台便可以及时了解到新闻时事。

3、计算机应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社会不断进步,政府部门也不断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以确保能够顺利开展管理工作。我国大部分各级政府部门目前都通过网络来进行管理及运作,并且建立了专门的政府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及计算机应用平台将最新出台的法规政策及时推出。此外,现如今部分政策在推出前都采用网络投票的形式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不记名式投票,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公正透明。

二、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现状

1、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不平衡

计算机虽在不断普及和提高,但由于受到我国贫富差距及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的影响,我国部分偏远地区及城镇仍在使用原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甚至有些地区并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导致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出现失衡。

2、我国信息产业尚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计算机信息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其中社会信息化对我国社会及各个领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不仅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我国计算机发展较晚,很多计算机软硬件都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信息产业也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应用工程,其系统所用的软硬件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外技术。

3、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难于保证,政策法律环境尚待完善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结合,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导致网络上一些有着不良思想意识的人利用该工具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侵害。比方攻击企业网络,盗取企业信息;利用计算机病毒盗取用户银行以及其他账户密码,骗取钱财等等这些事例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应用和销售结合催生的电子商务运转模式,其主要采用网上商店的方式销售产品。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完成物品的选购以及付款行为。但因为网络监管的不到位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侵害,致使很多人在交易的过程中被盗取了密码,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因为没有相关的而法律保障,损失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网络管理存在的不规范性,我们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网络法律环境。

三、我国计算机的管理建议

1、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知识的宣传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事件也不断增加。关于计算机网络的非法入侵以及重要资料被窃取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知识的宣传。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安装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并定期对其更新。对于陌生人发来的网站要慎重点击;收到邮件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然后打开阅读;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发送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密码等等。

2、加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硬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而每个部分都需要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各大高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使办学质量得到提升,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大部分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于生产生活中,致使企业很难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从而造成了it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改善高校师资建设,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上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加强计算机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等等。

3、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

加强用工管理篇7

【关键词】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执行

产品质量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思想上共识、决策上共谋、胆识上共体、目标上共立、任务上共担,才能够达到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房屋的质量验收标准,创建优质工程。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树立单位信誉的根本途径。认真抓好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持续地提高。

1民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1在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是一个建筑工程最基础和最关键的阶段,如果基础打得不够牢、主体设计得不科学与不合理,那么整个建筑工程也就毁于一旦,即使建造好了,也毫无价值可言,更不会通过施工监理行业的监督与管理,那么质量上让人堪忧不已,那么人们就不愿或不会去选择这样的建筑入住或者建工厂或用于其他方面,最终导致了建筑工程的失败。在当前时期下,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不是那么理想。如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失败和无意义,整个建筑即使建成了,那也根本没有价值可言,在质量检测时也自然不会通过的。

1.2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如果一个建筑工程不存在基础和主体阶段的种种问题,那么是不是说一个建筑工程就算完满的结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往往会遗漏掉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阶段,这就是装修及设备的安装阶段。如果设备安装及装修阶段出现了问题,也会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建筑工程在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卫生间、地下室漏水,墙体粉刷不够彻底而导致石灰的脱落或坠落,电气安装方面的问题,饰品安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等等问题。

1.3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大多都是属于无证上岗。就目前统计,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3,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无法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1.4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1.5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加强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仅需要在施工中强化管理,精雕细刻,而且与设计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使用,必须从初始设计阶段,就十分注意提高设计水平,保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选择两种以上的多个初步设计方案,综合比较,选取最佳方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在掌握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确定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防治原则,根据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发育特点对防治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制定可行的措施,通过规划的作用,规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勘测,设计前期的地质水文勘测,对于工程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水文状况必须搞清。此项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承担,并以其勘测结果做严格的审核。向设计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确保设计基础数据准确无误。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正式出具施工图,应由多个专业的人员按设计程序进行。由于施工单位急于开工,使设计部门忽视了施工图的审核,造成分阶段出图,致使各专业的设计图纸互相矛盾,不能“交圈”,影响了设计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各专业的图纸完成之后,必须由主设人员召集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和不足消灭在出图之前,进而提高设计质量。

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方面,技术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指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做到标准具体化。技术人员做到边施工边指导,对重要结构如承重柱、主梁等部位应加强技术监督,它包括轴线的控制,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环节多,施工周期长,所以不能放松每一环节的技术监督。不仅要全面地抓好环节技术,而且还要针对重要环节做重点技术监督和管理。技术复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运用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校核的一项技术工作,也可应用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通过技术复核可以发现,施工效果、施工水平是否出现超出规范的偏差等。总之技术复核是对施工成果的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经验,便于加强以后的施工工作。

2.3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现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一个单位甚至一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管理制度的执行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2.4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铸就企业的能工巧匠。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建立稳定的资源基地和供货关系,也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加强用工管理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材料费用;管理

如何加强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尤其是工程材料费用结算管理的有效控制与监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切实提高工程投资效益,避免企业建设资金流失,一直作为工程造价管理领域重点工作,为此,我们在建设工程材料费用结算管理上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当中。

1.材料费用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

1.1在建设工程成本构成中,直接费用是由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组成,而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70%以上。目前在国内冶金行业中,通行的做法是:

(1)对于设备,则由设备供应部门根据设计院下发的设备采购单办理采购出入库手续,由财务部门根据设备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出库单记账,直接进入工程成本的方法。

(2)对于主要大宗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均由甲方供应,按预算价向乙方转账。其他材料一般情况在招标报价时,由施工单位在单价中综合考虑。

1.2在这过程中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很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材料超领问题。对于一些预算价格比市场价低的材料,为了这价格差,多领材料,以高价在市场卖出,获取差额利润。

(2)不领问题。对于一些预算价格比市场价高的材料,施工单位到其他地方采购,以获取差额利润,同时材料质量较难控制。

(3)少领问题。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或不按规范施工,降低质量等级,如混凝土标号等。但最终按实际用量结算,赚取量差。针对以上情况,工程预算部在建设材料管理上,同其他冶金企业有了新的管理模式,并运用到实际当中。

2.莱钢建设工程材料管理的主要做法

2.1甲供材料管理。工程预算部根据莱钢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结合供应部、销售部以及外部市场价格,定期《莱钢甲供材料预算价格》为了便于控制工程造价管理,该价格体系将随市场变化而进行定期调整。材料供应部门根据合同约定的供应范围,负责工程主要材料的采购和供应。所供应材料数量必须按照预算部门审核的工程计划量供应,财务部门根据《莱钢甲供材料价格》预算金额向施工单位转账。结算时,由预算部门计算出材料结算量,再根据材料预算价格进行材料结算,计入工程款,财务根据甲供材料转账金额抵扣工程款。

2.1.1为了避免同其它冶金企业在甲供材料上存在的问题,工程预算部依据两个系统由专人负责管理。

(1)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工程材料管理上按照工程编码、合同编号、材料编码、实际数量、施工单位、预算单价、预算金额等信息内容,可将工程预、结算中所发生的材料名称、用量、规格型号,按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分类汇总。对于每一个施工单位,一个工程每份结算审核完成后,要进行材料结算,将每份结算中的甲供材料汇总即为材料结算用量。

(2)莱钢材料采购供应链信息系统。

2.1.2从该系统中提取施工单位实际领用的甲供材料量即为材料领用量,将两个系统相结合,从量和价两方面进行分析,价格不符的要找差,多领部分要找差。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对量差与价差进行统一汇总处理。

(1)预算价高于转账价时:材料总量*(预算价-转帐价)所得金额从工程款中扣除。

(2)当领料量大于实际结算量时:(领料量-实际结算量)*价格所得金额从工程款中扣除。

(3)对于材料领用量明显低于材料结算用量,说明施工单位有偷工减料嫌疑(除非施工单位有充分的证明),一方面提交报告给有关部门,同时要按照一定比例扣减结算费用。

通过信息系统的共享,使我们在冶金系统造价管理上具有开创性、开拓性和创新性,堵塞了材差处理上的漏洞。

2.2乙方自购材料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些材料莱钢供应部门不供应,由施工单位自购,进入工程成本。为此,工程预算部建立了《莱钢乙自购材料价目表》,分为钢材、地材、装饰材料、油漆涂料、水、电、暖、管件、保温、防水、化工、铁路材料、台班价格等信息并根据市场动态进行定期调整、定期。一般情况在招标报价时,由施工单位综合考虑,为了保证其真实性、有效性,需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市场调研和市场询价,在莱芜、泰安、淄博等周边地区掌握各种材料的价格区间,形成动态的价格体系。因市场材料价格是时时变化的,而在审核工程结算时,是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完成,为此,为了确保甲、乙双方在材料价格上减少争议、降低企业风险,在工程结算审核时,乙方自购材料价格执行莱钢乙方自购材料目表,避免了施工单位自购材料价格漫天要价,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成效显著。

2.3特殊情况下的材料费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由乙方自购材料,而材料价格却与实物的形状、材质、产地、技术指标等有关,例如:装饰工程中的地面砖、大理石、景观石、花岗岩、蘑菇石等石材类,其价格差异很大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价格不等。在如办公楼前摆设的景观、盆景等,其造型、年数、冠幅不同而导致价格差异较大。为了保证此类材料价格的有效性,我们采取在建设工程中,一些特殊材料由甲方人员参与采购、确认,最后进入工程结算予以认可。以上制度的制定,保证了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与价格,做到真实有效。

3.创新管理的实施效果

加强用工管理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1、水利工程基本概况

所谓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可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我国是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整体水资源短缺,南北、东西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很多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生活困难。为此,国家兴建了较多的水利工程,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这些水利工程就必然会出现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随着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施工管理面临着较大的难题,所以必须要加强管理,制定出合理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及顺利实施。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不同,它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因为它是在广阔的背景下,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在较长的施工周期内以及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困难程度远比其它周期短,范围小的项目要大得多。

其中最重要的是时间因素,时间一长,许多因素就会起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矛盾,甚至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工程的建设。其次,建设周期过长,自然环境也会起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水文、地质和上下游梯级建设期的搭接等因素,时间愈长,不利自然条件出现的概率就愈高。综上所述,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特点,进度控制除了立足实现建设工期总目标外,其关键性环节诸如施工导流,围堰截流,基础处理,施工度汛,坝体拦洪,水库蓄水和机组发电等单项工程项目开工时间及季节性停工时间的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们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度总目标的基础。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加强计划管理工作

为了避免这种施工计划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编制计划者必须要具备充分的计划意识,针对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的施工目标制定出详细措施,并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计划,在保证完成既定计划的同时,还要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工作包分解,制定出详密的施工工序网络图计划,在下达了施工计划后严格执行。当然,对于计划的本身,必须能够反映出工程的实际状况,切不能盲目地追求最短工期,导致制定的目标成为空中楼阁,使施工人员难以实现,也不能过于保守导致工期过长,有损施工效率。此外,在编制计划时还需考虑到一些突发事件,确保施工计划的可调控性。

3.2合理使用资金,提高工程质量

作为水利部门,必须在资金使用方面合理规划,尤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更要妥善分配资金,确保资金投入到实际需求的水利项目中,合理分配。在施工质量方面,不能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工程质量,平山县的居民都依靠水库来满足生活需求,所以,水利部门必须要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为居民带来更多的益处。

3.3努力做好技术管理

作为贯彻于整个施工流程的重要要素,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脱离技术的施工,就称不上是有效的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结构分解,每个工程都会分解为很多的重要子工程,比如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就包含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浇筑工程等等,这些子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极高,稍有不虞就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说,施工技术的管理作用于施工的关系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3.4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关系着水资源能否合理分配和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即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的管理制度会促进施工进展,确保施工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同时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养,学习完善的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工程顺利竣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合格。

3.5狠抓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占居着无法替代的地位,站在质量控制的角度上来看,很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施工技术的原因,更多情况下都是管理人员所造成的,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和相关的工程,从策划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一阶段都要狠抓质量,也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严格的质量体系、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才能使所建工程历百年而不倒,这也是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果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营的保证与前提。

3.6合理地进行成本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中标单位都得通过加强管理才能赢得更多利润,混凝土的质量如何、工程量清单、机械台数、材料的使用消耗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有形地或无形地反映在成本当中,合理地进行成本管理,就可以将以上这几个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站在个人角度上来看,在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活动的全部阶段中,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3.7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是新时代下与发展经济并举的两大旗帜。建设水利工程,必须要与保护环境同时进行。这是现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建设工程时,不能只图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第一,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如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设立投诉电话、邮箱等等,充分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在施工时,要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如夜间施工时,应尽量减少使用高分贝的生产机器,避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工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要建立好循环利用系统,将废弃物回收利用,降低成本。排放的废弃物要做好回收工作,避免污染当地空气、水质等等。第三,保护自然生态。严禁乱砍乱伐,避免水土流失,影响自然生态。对于施工地区的文物、遗址、保护动植物栖息地等等,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同时采取科学的、合理的保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水资源需求,也影响着农业发展的进程。对于我国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于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对此的研究很多,发展的也很快,但是并不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效率提高,新时期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思路是需要不断的更新,,其随着社会的发展是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层不变的,所以研究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的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文化才能将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工作做好。相信,通过我们国家水利人员以及我国人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员的努力,我们国家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发展的会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定。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中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汉波.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

加强用工管理篇10

关键词:工民建筑,工程,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摘要: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将有利于从根本上

前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无论从施工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是有关部门也必须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我国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管理缺陷。这样不公,难保工程施工质量,也不利于工程施工效益的实现,更会危及工程工作人员及住户的安全。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用户和单位对于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因此,要想实现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设计,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目前我国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不足

实现对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上的提升,必须要明确和了解现有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资料和案例的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工民建现场施工过程具有复杂性,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程参与人员众多,涉及到设备和器材比较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就导致了现场施工管理的困难性。从人员管理上看,目前我国的工民建工程的中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农民工。没有受过系统培训,专业性较差,纪律和组织方面也比较难管理。另外,工民建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很多的大型设备和技术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专门化的管理。但是实际操作中,一些施工单位做不到,也就导致了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工民建施工管理资料的不完善

所谓管理资料的不完善,即指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没有对现行的施工基本情况做好档案管理和资料管理,包括相关的文字记录及一些数据和信息整理。这些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可以为工民建的现场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工民建的现场施工进行一个完整的记录。但目前很多的施工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的重视这一管理内容,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文字记录以及对现有的材料和数据整理不齐全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我国目前的工民建施工质量检查方法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还不能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一个有效的检查和研究。也就是说,基于施工中的施工项目比较多的原因,无法对现行的施工项目进行逐一详细的检测。这就导致一些施工项目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施工规范,最终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被返工。严重地,还会导致其他相连的施工项目质量受到牵连。

目前全国工民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思想水平不高

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施工现场管理负责人没有对现行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管理进行充分的把关。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工程管理的意识,没有充分重视现场施工管理重要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工民建工程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管理。

5.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淡薄

工民建筑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所以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是现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因没有做好及时的安全防范措施,酿成许多悲剧。另一个方面是施工的负责人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没有做好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隐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最终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给他们的家人带来心理上的伤痛。

二、影响我国当前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因素

影响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思想意识问题导致了他们的执行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管理。除此之外,还受到来自技术、材料、资金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些外部因素也是制约现行的工民建施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针对目前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1.实现对工民建施工的全面管理

目前来看,我国的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问题的产生环节并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在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管理问题。因此,要想加强对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就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全方位的计划。因为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如果不能够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全方位的管理,就会严重的影响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因此,要求工民建的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现行的施工要求,认真的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监督和检测活动的设计方案。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合同要求,将三大目标严格控制在合同规定的尺度上。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的施工现实情况难免与我们的目标有偏差。这就需要我们管理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纠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

2.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在进行施工管理时,我们首先要给施工营造一个质量第一的工作环境。贯彻iSo9002提出的条款,争取优质工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在施工时,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工程质量,其中施工检查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核心部位施工时,我们一定要安排人员进行旁站和现场监控。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我们一定要组织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深入分析,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从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3.吸收先进经验同时创新

我国的施工管理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对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加以吸收,同时在运用方法上更注重本国的国情。很多施工管理方法需结合我国的现状,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市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因此,适当的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管理经验,对于提高我国的工民建施工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4.资料管理秩序化和正规化

由于目前我国施工资料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所以,有关部门需加强法律监督,使工民建资料管理走向法制和正规化,明确职责。这样才能确保管理人员能正确的分析计划和实际之间发生偏差的原因,落实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5增加安全责任与意识

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声誉,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增加安全责任和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讲要建立安全培训考核制、安全生产标准等,针对不同项目合理分配相关的安全责任人。同时,从领导层到基层每个员工都要学习安全规章制度,树立安全意识,禁止出现违法操作,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有效的保证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民建施工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管理上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现场施工的管理,还要不断的进行完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采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