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8:02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1

一、重组与整合教材,“用活”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鉴其他版本,联系必修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点。备课时我立足本校的鲁教版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胆取舍,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本模块许多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标中就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形成都与天气系统有关(干旱――反气旋、冷锋,洪涝――气旋、暖锋,寒潮――冷锋,台风――气旋),课前设计学案时就要考虑到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2.抓住基本线索,优化教材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重点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对于灾害,我们所要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时空分布防治措施”的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头绪,掌握内在联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

二、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固本拓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同时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灾害的专业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关注新闻报道,使知识具体化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与案例相比较,学生对于案例更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举例,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自主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概括、提升。

近几年,海啸,地震,暴风,火山爆发,沙尘暴……,一次次令人惨痛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这些及时引入课堂进行补充,运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特意设计一堂专题课,以深受地震重创的四川绵阳市北川灾区为背景,以震惊、感动、奉献为情感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地震灾害基础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化解危难,提高地震防护、自救能力。结果,同学对地震内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补缺,纠正偏差,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由于自然灾害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或者经历或者听说过大量的实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多少获得一些自然灾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形成一定的观念和经验,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受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以及对学习内容概括、抽象、比较能力的制约,学生学习时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错误观点、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现象的类比不当、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思维定势干扰等原因造成,使得学习中出现各种错误,阻碍了正确知识的获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如“为什么我国旱灾严重地区在黄淮海平原,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引发学生兴趣,进行讨论和讲解,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明辨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2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过程;地质环境;应用

在生物活动和人类的干扰下,自然界容易产生变异,这种自然变异表现在地球表层,因为地球表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如果自然变异的强度较大,就会对我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样就形成了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是各种自然灾害的常见类型。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的范围比较广,而且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比较严重,对生活生产和生命财产都会造成影响,同时也会破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地质灾害概述

受人为地质作用的影响,导致地质环境恶劣,在自然地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地质灾害包括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地面变形灾害,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土地退化灾害、水库灾害和地球化学异常灾害等。频发地质灾害有一定的原因和特点。以下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

(1)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和局部极端气候的基础上,造成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具体来说,地球频繁发生地壳活动,造成剧烈的地质变化。同时人类不能正确开采自然资源,也不能正确使用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都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地质灾害特点分析

近些年,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的特点。人们无法在地质灾害前感受到灾害发生的任何征兆。如果以后突然发生地质灾害,人们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农田、建筑物、公路和工厂造成大量的损毁,同时人员伤亡也比较严重。这些特点都导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困难重重,相关人员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

2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最初,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逐渐探索的过程,发展到现在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科学防治,这也是防治工作的一个显著进展。对地质灾害开展隐患防治工作。我国对灾害防治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对防治工作的来说,“防”是非常重要的,重点落实资金安排,给予技术支持,对灾害防治加强教育和宣传,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针对地质灾害现状,我们开展了具体防治工作,灾后相关人员要及时抗战,领导向灾区深入指导,保证对灾害的影响减轻到最小,不断健全应急支撑体系,保证迅速的应急反应,制定相关灾害条例,保证防治工作的稳步和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不断提高预警能力,坚决启动预案,这样可以保证损失的减少和人员伤亡的减少。

3地质环境分析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地质环境包括广义的地质环境和狭义的地质环境两种类型。广义的地质环境主要包括水、岩石和大气物等自然物质。狭义的地质环境指的是岩石圈和岩石圈的风化产物等细化的自然物质。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地质环境。经过了长达亿万年的时间,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地球各个圈层,在能量和物质的基础上发生交换和能量流动,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体系。地质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地质环境经常和大气圈、生物圈以及水圈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同时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影响地质环境。因此,地质环境的变化发展非常剧烈。这种变化也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渐变和缓变的基础上,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一段时间后,渐变转化为突变和灾变,如此循环往复。可见,地质环境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在一个地域的某个时段将渐变发展为突变,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的产生。

4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我们已经知道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只有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非常有效的措施是应用地质环境,加强对地质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灾害防治体系,通过各种措施的统筹,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从而减少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下面具体分析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在调查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调查区划体系

建立调查区划体系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价,将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风险区划地质灾害,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确定,保证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开展防治工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这样可以方便部级防治机构和省级防治机构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

(2)根据地质环境的变化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的监控预警主要由行政和预警等方面组成。通过监控预警可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当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从而应急避险,处理地质灾害。

(3)在调查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对防治工程体系进行搬迁

专家通过调查地质环境,如果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这一类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强地质侦查和评价工作,通过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造成的隐患。工作人员在对地质环境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4)在地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设应急处理体系

对地质灾害来说,应急处理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防治灾害。在整合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突发灾害的管理力度,保证重大地质灾害适应公共管理需要,并且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撑机构,技术装备体系、应用技术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台。面对地质灾害,高效、科学和系统地响应重大自然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5)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支撑力量

研究地质灾害的防治科学技术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工作人员要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典型环境,成因模式和内在机理。风险区划地质灾害。加强对防控方法、风险区划、检测预警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建立模拟仿真和应急响应研究体系。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加强防治,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6)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基础性较强,其服务规划有一定的战略性,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非常关键,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可以利用评价体系评价地质环境。其中包括人类聚居区,重大工程区,变迁避让集中安置区和地质环境要素,加强对其评价。同时要对地质环境容量和地质环境质量加强评价。对气候、地震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地质灾害风险的减少,对区域功能进行划分。在地震多发区预留避震空地,预防灾害的发生。

(7)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

地质环境安全可以保证人居环境和工程区域的安全,主要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要避免内外动力对其造成干扰,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可能性。任何异常因素都会对工程对象造成干扰,也会对原来大的区域环境造成损害,对原来环境的区域态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作用强度,范围、危害对象和持续范围的研究非常必要,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地质防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使地质灾害风险消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为防灾减灾提供对策。这些技术性文件可以管理和控制灾害风险,保证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自然环境破坏的影响,地质环境显得很脆弱。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容易导致发生地质灾害,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值得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基本概况,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地质环境,探讨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冷小鹏.基于G/S模式的三维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2]徐潇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3]肖进,李辉.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后重建灾害防治措施[J].工程地质学报,2012(4):532-539.

[4]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5).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3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显然这是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的,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我国非常活跃。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一半左右,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

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的发生。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2.5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

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2-310-2

地质工程是一门近几年来新兴的科目,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岩土和地质灾害两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研究、解决相关地质工程规划、施工、竣工等整个过程中出现或者潜在问题,对此找到良好的问题解决方案。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概念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个新兴的工程科目--地质工程学在我国诞生了。所谓的“地质工程学”是一门从事研究和解决工程规划到完工以至工程运行后效果,其全部过程同地质工作有关的科学。地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体和地质环境,这个研究和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一致,由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对问题的反映较前者更丰富。

所谓“岩土工程”就是建筑工程中有关岩土体挖掘和加固的项目;“地质灾害预防”是对自然或者非自然因素作用之下产生的危险地质现象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必须具有更加全面的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一共有30多个类型,其中由降水、地震等因素引起被叫做“自然地质灾害”,而由于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起的地质灾害被叫做“人为地质灾害”。2004年国家政府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条例》对地质灾害这一概念作了明确的定义,“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上述6种地质灾害,除了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地质灾害之外,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表明,除了地震之外的地质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大约为各种自然灾害的1/4~1/5。所以要想减少或者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要采取各种治理和防范措施。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

地质灾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这被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纳入自然地质灾害的门类,这种灾害的发生不会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改变。一类则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第二环境问题,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这种灾害与第一类不同,它会受到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地质灾害会日益增加,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采能源资源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地面变动。据统计结果显示,到现在为止,我国发生过地质沉降现象的城市共有70余个,较为严重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经接近3m。这些城镇有的是单独分布的,有些则是密集成群分布、紧密相连的,在广阔的地域形成沉降带。

我国城镇形成沉降的的原因有下面3点:

(1)人工违背自然规律的挖掘地下能源、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

(2)由于地表面岩溶活动导致的地面塌陷;

(3)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资源导致的地面沉陷。

一些工程项目,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铁路公路建设也会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而土壤的侵蚀现象、地面塌陷和沉降、滑坡、泥石流。荒漠化和坑道用水,瓦斯爆炸等同样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人为的滥砍滥伐破坏森林植被,会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情况。众所周知,地质灾害与其他灾害相比,是与地质环境和地质变化最有直接关系的灾害。其原因在于自然和人工的作用,使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当地质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和对人类以及社会造成的灾难就被叫做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表变形等等。

3防止地质灾害的措施以及原则

3.1措施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类型,笔者根据长期的考查和研究,给如何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防治工程设计工作。在地质灾害发生或者有发生潜质的地区,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地质灾害发生的防治工作,那些已经发生过崩塌、滑坡和不稳定的地面要开展改造工作,找到究竟为什么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只有认清防预和治理的目标,有效的开展措施,才能够有效的达到改造目的。根据对国家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文件和现行的岩土工程行业行业规范,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现在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类型有:加固工程、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减载压脚工程和搬迁避让工程等。

对于上述地质在的防治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防治是地质灾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我国工程的施工特点来讲,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工程防治措施,只有小部分工程无需开展工程防治。不管是什么样的工程,在施工建设之前都要做好分析和规划工作。大多数房屋切坡后形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都需要进行工程防治,这种情况下,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档、削方减护坡等防护措施会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

(2)生物防治措施:在岩土工程预防地质灾害中,可以使用生物手段改变自然条件,维护生态的平衡,这样可以节约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包括植树造林、饲养动物等措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防治,就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

(3)避让措施:在岩土工程中如果遇上下雨天,采取避让工程是必须而有效的。对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方以及已经发生变形的斜坡,要采取防灾措施,而且如果降水量过大也要考虑对工程设施进行防灾转移。还有一种方式是采取搬迁措施,在实际的防治中,要对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那些严重危险地质灾害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3.2原则

岩土工程的防治措施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应当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适当的工程防治手段,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让地质灾害的的防治工作变得有规律可循: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避让与治理相统一,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地质灾害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自然灾害引起,具有一定偶然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和人们地质灾害防治经验的逐渐增多,人们可以捕捉到一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国家政府地质灾害防预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信息捕捉工作,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2)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结果必须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综合防预治理;而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则要坚持贯彻“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地质灾害治理投入很大,治理工作延续时间长,《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自然原因引发的地质灾害归属各级政府负责,包括中央政府和地质灾害发生地区政府都要负起责任。

(3)要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的原则。《条例》第七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全国地质灾害的防治、组织协调工作;国务院下属的其他相关部门依据自己的责任负责相关的地质灾害预防治理工作;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4结束语

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其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弄清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概念,分析地质灾害类型和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类型采取适当的措施,坚持正确原则,就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立权,张建杰.浅谈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相关技术和措施[J].科技风,2012,02:102+104.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technicalanalysis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disastersprevention

Liping

(LiaoningmetallurgicalGeologicalexplorationBureau402teamsanshanLiaoning114000)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nationaleconomy,theintensityofthevariousresources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activities,suchashumanengineeringactivitiesarealsogenerallyincreased,thiswillgiveourfragilegeologicalenvironmenthasbroughtgreatpressure,geologicaldisastersthefrequencyandscalethereisarisingtrend.inthispaper,authorsconnotationgeotechnicalandgeologicalhazards,characteristicsandhazardsandmajorconstructiontechnicalstandardsandcontrolmeasuresgeologicaldisasterpreventionengineeringgeologicaldisasterswerefullyexplained.

【Keywords】preventivemeasures;Geotechnicalengineering;Geologicaldisasters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1)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2)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3)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2.1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2.2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2.3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3.1滑坡。

2.3.1.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2.3.1.2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3.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3.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

(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3.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a.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B.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6

 

为全面做好我省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规定,编制本方案。

一、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地质灾害情况。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8处,其中有财产损失的灾情6处,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8.6万元;无财产损失的险情2处。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济宁、德州、滨州、聊城和菏泽9市的平原区,其兴县、广饶县、寿光市、菏泽牡丹区及黄河入海口地区发展较快,东营市河口区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速率为162.1毫米/年。

(二)地质灾害成因分析。2020年全省发生的8起突发性地质灾害,其中5起是由自然因素引发,3起是由人为因素引发。自然因素主要为降雨等,人为因素主要为削坡建房、开挖坡脚、采矿和开采地下水等。地面沉降主要是地下水开采所致。

(三)地质灾害防治成效。“十三五”期间,累计建设省级专业监测点189处,对323处隐患点进行治理,保护人员3169人。

二、2021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目前,全省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1893处,其中大型27处、中型133处、小型1733处,威胁人口29041人,威胁财产13.11亿元;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济宁、滨州、德州、聊城、菏泽9市的平原区。2021年,全省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地面沉降延续现有趋势;强降雨情况下,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发生趋势预测。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及鲁东中低山丘陵地区。其中,7月底、8月初降水相对集中,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高。

(二)地面塌陷发生趋势预测。第四系塌陷多发生在农田灌溉期以及强降雨期,主要分布在聊城、菏泽等市平原地区。岩溶塌陷多发生在每年5-9月,主要分布在济南、泰安、枣庄、济宁、临沂等市近城区的岩溶水源地影响区域。

(三)地面沉降发生趋势预测。地面沉降仍将持续,沉降速率有增有减。其中,德州市德城区地面沉降速率会有所减缓,广饶县、博兴县、潍北平原等地区地面沉降量和沉降范围会持续加大。

(四)地震引发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如遇5级以上地震,震中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山丘区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概率会加大。各地应根据地震预警对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及时预测研判。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建设。

1.健全应急救援技术支撑体系。在山地丘陵区,逐步建立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市、县驻地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和汛期驻市专家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地质灾害防御技术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能力。(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应急厅配合)

2.地质灾害数据库更新。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全省地质灾害数据库动态更新。(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二)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根据《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2019-2021)行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核查实际,选取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王家泉西北崩塌等15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年度防治重点(见附件1)。其中,对淄博西崖村西部滑坡等11处稳定性差、风险等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对临沂杏峪官庄村崩塌1处稳定性差、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避险移民搬迁,对济南市王家泉西北崩塌等3处稳定性较差、风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群测群防和监测巡查。(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三)认真履行防治主体责任。坚持以防为主。因自然因素、历史遗留等原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方政府是防治责任主体,要采取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措施进行防治;对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相关责任人落实防治责任。(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四)强化部门合作协作机制。

1.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按照《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2019-2021)行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共防、共治,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应急厅、省气象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配合)

2.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审核。(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3.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将本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纳入年度预算。(省财政厅牵头)

4.组织指导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专业监测和预警预报等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支撑。(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5.加强中小学周边、公路、铁路沿线施工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排查、监测预警、治理工作。(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省自然资源厅配合)

6.加大房屋建筑开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排查、治理力度。(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配合)

7.加强水库大坝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治理工作。(省水利厅牵头)

8.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及时开展应急救援等相关应急处置工作,督促正在生产的地下开采非煤矿山企业及时充填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9.组织及时提供相关气象资料信息,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省气象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配合)

(五)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推广地质灾害“管理支撑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五化”模式。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点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科技水平。(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六)开展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在鲁中、鲁东山地丘陵地区开展以1:5万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价工作;在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严重的城镇、人口聚集区,开展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价工作,基本掌握我省地质灾害风险底数。(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七)切实提升地质灾害预警时效。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会商和联动工作,通过广播新闻、电视、网络等形式及时风险预警信息。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和物联网通信技术,加大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推广应用,逐步推进县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提高预警预报精度。地质灾害易发区市、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预警,确保第一时间向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当地乡镇(街道)、村、单位、群测群防员以及受威胁人民群众,传达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给出提前量。(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省气象局配合)

(八)积极推进隐患点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建设。对列入年度治理清单的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要尽快组织实施,确保绩效。对受损或防治能力降低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采取清淤、加固、维修、修缮等措施进行维护,确保防治工程的安全运行。对未治理、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采取监测、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等措施,避免或降低灾害风险。(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九)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专业队伍驻守,完善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及灾情速报制度,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救援技术响应,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适时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群众熟悉预警信号、逃生路线、避险场所,熟悉职责分工和应急程序。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及时调集应急队伍、救援物资,组织群众撤离,做好应急处置。(省应急厅、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十)强化宣传培训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骨干和重要地质灾害点群测群防员要加强应急防治技术培训。通过视频图册、现场讲解、集中培训、发放“避险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增强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的识灾、避灾、防灾意识和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氛围,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不出现地质灾害重大风险。(省自然资源厅牵头)

 

附件:1.山东省2021年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附件1

山东省2021年度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表

序号

地市

名称

灾害类型

东经

北纬

成因

威胁情况

处置建议

责任主体

1

济南

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王家泉西北崩塌

崩塌

116°56′54.4″

36°27′34.9″

自然因素

威胁56人,财产100万元

群测群防,监测巡查

济南市长

清区政府

2

青岛

青岛市黄岛区大村镇东砚瓦村崩塌

崩塌

119°47′59.2″

35°50′50.5″

自然因素

威胁4人,财产90万元

群测群防,监测巡查

青岛市黄

岛区政府

3

淄博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西崖村西部滑坡

滑坡

118°04′39.6″

36°35′56.8″

自然因素

威胁25人,财产100万元

工程治理

淄博市淄

川区政府

4

沂源县南麻镇刘家大峪村S329滑坡

滑坡

118°05′49″

36°10′38″

自然因素

过往车辆及行人

监测巡查和群测群防

沂源县

政府

5

枣庄

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南蒋村崩塌

崩塌

117°30′46.8″

35°10′12″

自然因素

威胁27人,财产140万元

工程治理

枣庄市山

亭区政府

6

烟台

海阳市徐家店镇采空塌陷

采空塌陷

120°58′51″

37°03′29″

人为因素

威胁280人,财产2600万元

工程治理

海阳市

政府

7

潍坊

临朐县九山镇白沙村北崩塌

崩塌

118°26′47″ 

36°12′50″

自然因素

威胁32户108人,财产500万元

工程治理

临朐县

政府

8

济宁

邹城市石墙镇草寺村北崩塌

崩塌

116°58'37″

35°12'02″

自然因素

威胁4户19人,财产20万元

工程治理

邹城市

政府

9

泰安

东平县大羊镇西王村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

116°26'29.3"

36°02'46"

自然因素

威胁5人,财产10万元

群测群防、工程治理

东平县

政府

10

新泰市羊流镇翎关村崩塌

崩塌

117°34′22″

36°03′59″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威胁28人,财产7万元

工程治理

新泰市

政府

11

威海

威海市环翠区古陌隧道东崩塌

崩塌

122°06′39.9″

37°31′12.9″

自然因素

威胁10人,财产60万元

工程治理

威海市环

翠区政府

12

日照

莒县龙山镇张家庄村崩塌

崩塌

119°01′26″

35°33′30″

自然因素

威胁财产20万元

工程治理

莒县政府

13

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丁家院村滑坡

滑坡

119°18′21.8″

35°22′29.3″

自然因素

威胁30人,财产400万元

工程治理

日照市东

港区政府

14

临沂

沂水县高庄镇杏峪官庄村崩塌

崩塌

118°14′14.9″

35°50′33.6″

自然因素

威胁34户73人,财产520万元

避险移民搬迁

沂水县

政府

15

滨州

邹平市西董街道东峪村滑坡

滑坡

117°41'53.2″

36°46'55.6″

自然因素

威胁1户2人,财产3万元

工程治理

邹平市

政府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7

关键词:防灾减灾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a

基本概况:合肥市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全市常住人口460万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60亿元,经过不懈奋斗,合肥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010年我国就先后发生旱涝灾害、特大地震、流域性洪水、局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些灾害,不由让人再次深思。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七十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八十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但是森林减少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积和导致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存在问题

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灾害高风险区的开发在中国是不可回避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过去我国体制中国家政府部门中直接面对有关防灾减灾的部门不少,比如民政部有减灾委员会,水利部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地震局有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国土部又负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农林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自然灾害防治,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发各的文件,各统计各的数据,各组织各的行业开展工作,于是乎基层政府应接不暇。比如这次地震,各个部门为了显示自己所做了很多工作,很重要,先后派出多路工作组下基层,基层的政府群众除了要组织抢险,还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上级领导,可谓苦不堪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体制不畅、政出多门的现状,已经到了不能不改革的地步。按照一个部门负责一件事情的原则,有利于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利于各专项经费的直接下达,避免多渠道、多环节、多层次的弊端,有利于建立综合、专业性防灾减灾预备队伍,有利于突发特大灾害后第一时间依靠庞大的国家机器(军队)投入抢治,有利于专业性人员的培养,总之,我们认为成立部级专业防灾抗灾减灾委员会,是进一步进行机构改革和精兵简政、全面行使政府职能和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大势所趋。

三、建议与措施

一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要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三要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是灾害管理是市政府、有关单位与社会集团为防灾、减灾所进行的一系列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干预和工程技术活动的总和,贯穿防灾活动的全过程,是社会减灾行动系统的中枢。政府部门临时性协调机构下设常务性行政办事机构、可以依托的灾害信息管理机构和从事宏观灾害管理研究的专家组织,对负责统筹规划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机构,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其管理权限和保障这些权力实施的各种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参与,协调解决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区域间的冲突,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执法和监督职能;制定提高行政领导灾害管理水平的培训计划,形成制度,长期实施,健全灾害调查、评估与统计的组织管理体系;

五是防灾减灾体系是人类社会为了消除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抗御、承受灾害的能力,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灾害管理、防御、救援等组织体系与防灾工程、技术设施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体系。

思考:整合全市各部门有关防灾抗灾减灾的下属机构,成立市政府防灾减灾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全市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治和统一协调救灾事务,委员会下设防汛抗旱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地震灾害中心、异常天气中心、农林灾害防治中心、灾害统计办公室、军队协调办公室、综合办公室、财务、人事、科教、后勤等部门,同时要结合"防灾减灾日"等节日组织专题宣传,采取公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应急自救、抗灾减损的能力。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8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

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9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防治;成灾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地质和地貌条件十分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5月的汶川8.0级地震、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给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而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对于有效减少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十分重要。

地质灾害勘察中的相关问题:

1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勘察的特点

地质灾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自然地质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第二类为人为地质灾害,是有人为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在我国,有50%以上的地质灾害都是人类行为造成的,尤其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特征包括:(1)房屋损坏、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损毁厂矿、城镇、学校等工程设施;(3)铁路、公路路基垮塌,桥墩被毁,阻碍交通,威胁交通安全;(4)地下水短缺,使得附近居民、牲畜饮水困难,威胁其人身安全;(5)房屋损毁,人群聚居到一处,会产生严重的卫生问题,发生瘟疫、传染病等问题;(6)电线杆倒塌、折断,线路中断,会对通讯、输电等工程造成危害。

在进行地质灾害勘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研究灾害体的稳定性时应充分认识其地质结构,从根本出发;(2)除了注意灾害体本身以外,还应注意其周围的环境条件,从区域因素中寻找灾害体的演变过程和原因;(3)关于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目前还未研究出普适性的方法;(4)重视地质变形原因的分析,并将它与外界诱发因素联系起来研究;(5)地质灾害勘察强调经验性,不应凭空想象,而应多做实地考察。

2地质灾害勘察的目的、方法及任务

地质灾害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能“科学地确定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和比选防治工程方案,最终为确定是否需要治理、采取躲避方案或实施防治工程等不同对策提供依据。”[1]

地质灾害勘察的方法,应遵循简便高效、经济合理、节约时间的原则:(1)应优先选取主要的、简便易行的、基本的、覆盖面大的和节约成本的勘察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在本地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勘察工作,基于勘察技术的可实现性、经费的可行性、方法之间的互补性进行配置选择;(3)按照点-线-面的顺序开展工作。

地质灾害勘察的任务,主要包括:(1)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系,即查明地质灾害是自然演化而成还是人为原因造成;(2)分析地质研究灾害体的成因机制,建立其地质概念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3)预测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评估灾害体会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性。

3地质灾害的勘察与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复杂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它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工程治理技术,这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2)生物治理技术,即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能够有效地恢复生态平衡,改善环境;(3)避让措施,包括雨天避让措施和搬迁避让措施,前者适用于灾难隐患点和变形斜坡,危害性不是太大的情况,后者适用于危险性大、对于当地居民人身安全有严重危害的情况。[2]

地质灾害的勘察就是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有效的指导,所以做好地质灾害勘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3.1对于进行勘察的地质灾害点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治理

在决定对于所勘察的地质灾害点是否进行治理时,应考虑两个条件:治理的经济效益和治理的可能性。倘若对一个地方进行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后,发现该地区形成的地质灾害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或即使治理后也无法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那么就没必要进行治理工作,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搬迁等措施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浪费。

3.2注意地质灾害勘察与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的不同之处

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是为了弄清工程建筑的地质构造情况,以便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而地质灾害勘察除了察明地质构造情况外,还应找出地质灾害的成因和运动机制等方面。地质灾害勘察在填写相关报告时,应特别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灾情调查和灾情评估。这样才能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如果只是按照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进行勘察任务,那么就无法查清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地质灾害的防治任务便无法有效地开展。

3.3地质灾害勘察应与地质灾害防治紧密结合

须知地质灾害勘察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效地指导,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之前,必须要实地考察,进行地质灾害勘察,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制的充分了解,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这样防治工作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达到节约高效。此外,在进行野外调查工作时,不能过于僵化,只依照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治理,而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向民众学习当地的灾害防治措施,活学活用,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防治方案。

3.4应对灾情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指的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引起一定的损失和破坏环境的事件”[3]倘若某一事件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发展造成影响,或者对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甚微,那么就不能成其为地质灾害,而是一种普通的地质作用。例如深山荒林中发生的泥石流现象。所以我们在勘查中首先应判断此事件是不是地质灾害,其后再判断此地质灾害所引发的灾情的严重性,并对其进行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应从其对人类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产生的影响全面分析,做到准确评估。

3.5地质灾害防治应基于成灾因素的研究调查

在进行地质灾害勘察的过程中,应将成灾因素的研究调查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成灾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源头,只有查清楚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如引发泥石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气降水,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那么在进行防治时就不会去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问题,只能解决表面问题,不能触及根本。

综上所述,诚然,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和精神损失,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但只要我们进行仔细的地质灾害勘察,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形成机制,制定正确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将两者紧密结合,就能有效地减少损失,避免更大伤害。

【参考文献】

[1]姚远清.对地质灾害勘察和防治的探讨[J].大科技,2013(15):190.

自然灾害的防治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紧密结合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全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全县已划分出4个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总面积300.52km²,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1.7%。目前,全县实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58处,(详见附件1),其中滑坡17个,崩塌37处,泥石流沟4条,直接威胁人口达3457人,房屋(窑洞)2248(间),各级道路18390米,潜在经济损失约4.459亿元。

三、2021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结合2020年全县降水趋势预测预报,2021年全县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一)诱发原因分析。一是地质灾害基本发生在汛期,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和持续降雨。二是道路、工程等建设已成为我县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且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越来越频繁。三是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特征显著,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发生时段的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预测2021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其中6—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2—4月是黄土冻融作用引发崩塌、滑坡的高发期。

(三)重点防范区域。我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有2个片区,面积172.43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41.1%。主要分布在包括县城及307国道沿线、沿黄公路沿线、郭家沟一岔上沟、高速公路沿线以及清大公路周家墕至冉沟段沿线一带。中易发区面积128.09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30.57%,主要存在于公路沿线、人口居住集中的高陡边坡和人工开挖建窑的陡坎、陡崖地段。此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县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区域。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道办)、县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查检查,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抽调精兵强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防治措施。要严格按照《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夯实责任。

(二)落实经费,保障工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及监测经费;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应落实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牌、警戒线设立、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相关费用;县财政局要搞好预算和资金配套,安排必要的资金,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落实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项目配套资金,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三)强化监测,严格上报。深入各镇(街道办)认真组织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讯后核查的制度,紧密监测辖区内地质灾害点,及时掌握隐患情况,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特别是对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要责成责任单位迅速落实防治措施,及时消除灾害隐患。严格按照年报、季报、月报等填报规定,将辖区内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灾情和地质灾害预报等情况如实报告县政府和资源规划部门。

(四)面向基层,宣传培训。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制作专题片、公益广告片,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汛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隐患点避险演练,务必做到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全覆盖,应急演练、避险演练100%,全面提高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