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的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9:26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1

人类在30多万年以前,就开始了进化的历程。在农业产生以前,人类依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果实、根茎等生存,过着饿则捕食、采食,饱则弃之的生活。由于野生动、植物的季节和地域等方面限制,人类的生活是没有保证的。人类的生存欲望和创造欲望使人类在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通过研究提出,“地中海、西南亚、印度、中国北部与中部山区、东非山区、墨西哥、秘鲁等是几个基本的、独立的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由这些中心形成了全世界的农业。”[1]1954年,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炭化栗和菜籽,经测定为7000年以前的遗物。1976年,河北武安磁山出土有炭化栗粒和猪骨,88个灰坑贮存着粮食,有的窖底腐朽粮食厚达2米,经测定,这些都是8000年前的遗物。近年来,我国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了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址。这些都充分证明,中国是最早出现农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不仅为中华民族的进化繁衍、发展强大提供了物质生活条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的古代教育就一直受着中国农业文明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当代也依然存在。

一、中国农业社会孕育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萌芽

中国古代教育活动是从农业教育开始的。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朝代,人类通过耕作、畜牧进入原始农业状态。农业一旦开始,人类就需要将耕作、畜牧的方式方法进行传播推广。这就开始了原始的教育活动。原始人群“为了供劳动更有成效,必须制造劳动工具。他们的劳动工具虽然简单粗糙,经验虽极有限,但把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年青的成员,使他们知道群体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2]古籍中可以找到原始教育活动的记载,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写到“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叙,这些记载都反映了原始人类传播农耕技术的教育活动。

原始教育活动是不可能与生产劳动互相分离而独自存在的,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了聚集性的教育活动,因此有了教育场所。古籍中记载的可能是最早用于教育活动的原始场所有两种。一是“成均”。“成均”被考证为平坦、宽阔的场地,用来堆积捕获物与农耕作物和聚会的地方,被认为是五帝时代的教育场所。二是“庠”,被认为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庠”也是储存谷物之处。《礼记•明堂位》中这样阐述:“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可见,不管是我们前面所述的非集中的教育活动还是“成均”、“庠”等集中性的教育活动,都是和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许多考古发现都说明中国古代教育是源起于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

二、中国农业社会产生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农思想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政治稳定。人们依靠农业维持生存,统治者依靠农业维护稳定,农业在古代最具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农业作为国家之本,中国古代教育也就打上了深深的重农恪印。在许多史籍中,都有重农思想的描述。法家李悝、商鞅等人最早明确提出“农本”观念,李悝在魏国采取的政策是“尽地力之教”“禁技巧”,即发展农耕,约束手工业。墨子在他的论述中强调农业生产,“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聊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否则“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为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儒家思想家荀子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认为“工商众则国贫。”汉代思想家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论述,“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这些重农言论的传播是古代思想家们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他们的言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民众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拿唐代来说,唐代实行“均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允许农民拥有小块耕地,同时在役期上规定农民的最高役期,让农民有更多的耕作时间。唐朝到745年有人口九百零六万,比唐初增加数倍,开垦的土地面积大为增加、粮食充盈,这些都是唐朝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和农民接受重农思想说教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活动的成果。

中国农业文明也使得中国古代教育把是否知农、会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在《论语•微子》中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记录,说的是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一天,子路迷路,遇一老农,问其看到老师没有。老农说,既不劳动,又不知道劳动知识,哪里配得上称为老师。可见“四体”勤,“五谷”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标准存在的。1811年出生的晚清大儒、两江总督曾国藩8岁时能读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亲身感受使他非常重视对子女、亲眷的劳动教育。他教育两个儿子每天都要劳作,“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并且以同样的要求对所有女眷包括自己的老婆。给他们规定了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织布,什么时候种地。以至于曾家所有人的衣服都是自己家织做的。曾国藩教育自己的子侄们:“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中国历代史籍的许多记载都反映了中国农业文明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和人才评判标准的影响。

三、中国农业社会蕴育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天人合一特点

农业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来控制动、植物的繁殖与生产,以此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古代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吕氏春秋》“审时篇”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任地篇”提到:天下时,地生财,不与民谋。把天时地利的自然变化看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3]古代人们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寄希望于自然。中国农业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点导致了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涵,使中国古代教育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我们说的“天人合一”中的“天”、“人”不是天和人的实体存在,天是说指自然及其客观运动,人着重强调的是情感、欲望,即人的主观世界。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常有“天人合一“的论述,《尚书》有“惟天地万物父母,唯人万物之灵”以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的阐述。《老子•二十五章》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亦云,“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田子方》)。“大地与我并生,而大地与我合一”《庄子•齐物论》典籍中又常有人与物相融的意境描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摆焉……岁有其物,物有其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大自然的变化影响人的情感变化,人与自然相生相感,这是与西方文明对自然的理性剖析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家们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董仲舒、韩愈、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等,他们都在教育活动中,著书立说,演讲说辩,传播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象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赋予了“天人合一”的政治和道德意义。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调了人性与万物的融合思想,也强调了认识自我与认识自然的统一。总之,中国古代教育的天人合一教育内容是丰富精深的,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中国农业社会产生了中国古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古代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范围极小。正如钱穆指出的,农耕民族“生长于此,病老于此,祖宗坟墓安葬于此”,所以他们“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4]由于农业生产的空间局限性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限制,以及农耕发展民族企望家族繁衍、代代相传的心理特征,使中国古代教育家把家庭作为社会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最初起点和最基层的单位,使中国古代教育对家庭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要求,使家庭教育成为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教育家们认为“天下之本在家”,要“治国平天下”,首先要“齐家”。“在封建社会,父兄在家庭中是家长,他们负责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家庭的准则。宋王弘官至尚书并进位太保,他知道自己应是人们的表率,因此注意一言一行都要合乎礼法,以致写书信均有一定格式,这是他的家庭准则。后人都仿效他,称为王太保家法。齐中书令王延之家教很严,见子弟要先规定时间。他的儿子伦之也用这个方法。里面包含了封建因素,但家长作为榜样注意严肃是有一定道理的。陈左仆射,侍中王旸,敦敦教诲诸弟,兄弟三十余人因受到规训,所以家庭和睦。”[5]古代的许多名人大家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写下了大量的“家训”、“家教”类著作,以教育子孙,警戒后代。现存最早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流传最广,被称为家教之祖。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劝人治家勤俭、安分守己,是影响最大的家教典籍之一。古代教育家的家教观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曾国藩就深受儒家家教思想影响,他自己的家书又对中国近代、现代乃至当代都产生着更大的影响。钱穆对曾国藩推崇备至,认为是影响了他一生的重要经典,他称曾国藩为“一大教育家”。李鸿章常以曾国藩“敬恕”二字诫其弟子。冯天祥也以曾国藩的“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的名言自勉及教育部下。的岳父杨昌济抄录过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以其中的精神教育学生。还在延安时期建议党员干部们都要读读曾国藩家书。

中国历代家教典籍以及其它历史文献的家庭教育观念虽然有不少带有封建社会的糟粕内容,但它们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重视营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重视家庭结构的稳固,其中有许多思想、方法在今天都是可取的。象古人对慈、善、孝、贞、悌等家庭伦理要求,对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就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2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工作,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重点分析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农村劳动者教育文化水平滞后。而农村职教既能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又能培训劳动技能,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有效的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很低,向我们昭示着农村职教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各地要在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在大力开展农村职教的措施方面大力推进职教中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农村职教中心,一是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由过去以教育部门为主办职业高中转变为以政府统筹为主、部门密切配合办职教中心;二是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一个区域,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使用,提高了职教的投资效益和办学效益;三是改善了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办学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办学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的多功能作用,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四是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专业设置、教师队伍、毕业生使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等重大问题。

二、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现代农业及科技推广发展新趋势要求必须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及时地对农村劳动者进行相关的知识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

在欧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产业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成效十分突出,这与它们普遍采用教育式的农业推广方式有关。在这种推广方式中,农业院校成为核心纽带,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生产紧密结合,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农科教推广网络。

就一定意义而言,我国现阶段农业突出的问题不在于农业科学研究,而在于科技成果转化,在于农业科技推广。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单一、不畅,转化率低,难于到位,致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是影响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从事农业及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仅为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水平,接受新技术、新信息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充分依托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通过举办农业继续教育与科技培训班,以整体提高当地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和产业化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将农村职教作为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三、有利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

如何才能使当前的农民快速转为一名“现代化农民”呢?只能靠教育,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职业教育。

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急需职业教育为其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农民内部积压的一个惊人的原始人力资源正待职业教育为其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职校来说,发展机会是无与伦比的,它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崛起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希望在田野上。

四、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面对着当前严峻的能源、资源形势,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科技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哪个产业可以替代农业给人类提供比较稳定的食品,人们对农业的依赖是100%的。如果农业发展不可持续,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更不要奢谈国家的现代化。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名实不符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对职业教育引发的阶段性变化,是暂时性的。要实现农村职教自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实现三大转变:办学思想、教育学方法和办学机制。

首先,更新思想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农民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而是脑力加体力、脑力重于体力的新型劳动者,纯粹的体力劳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有可能是无功的,因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培训)成了获取生存能力的必要手段,从事农业劳动与其他工作一样是无尚光荣的。

其次,创新教育方法。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要以举债发展的胆识加大对农村职教的资金投入,为传授现代科技知识创造最优越的条件;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带学生走向课本并“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基地建设的创新。既要建好校内实习基地,更要建好校外示范基地。可采取“学校出资金,教师出技术,农民(学生)出地出力”相结合的办法把基地建在乡镇上、村庄上,切实让农民受益,让农民得到实惠,以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说服力和自身吸引力。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3

论文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那么农村应该靠什么来脱贫致富从而实现小康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二项都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日标,十六大报告对“个面小康”的解释是惠及十儿亿人的小康,日前我困农民占个困总人日的}o%以上,如果农村小实现小康,就小会有个面小康日标的实现,所以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困苹命建设和改苹的根木问题)实现现代化日标,个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小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t

一发展现代农业,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一一必须培养大批能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刁一。

个球市场的形成,我困的农业产卜产经营已经纳入了世界农业产卜产体系,而我困是一个产业化程度很低的农业大困.我困大部分农产品没有比较优势(规模小、成木高、质量低,标准体系小健个,等等),并且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普遍小高,使我困农业科技含量小高,科技水平的落后导致农业的劳动产卜产率低下,农产品价格偏高、无法与困外农产品进行竞争、加入wtc)之后,更缩小了政府保护农业的空间,很多限制进日的措施都无法继续使用,我困一此农产品加}一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竟争,我困农产品小仅难以开拓困外市场,而且连保住困内市场都难)这必将减少农民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产卜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即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战略转型、

这种战略转型的卞要内容包括:

(1高技术基础转型()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产卜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2)产业结构转型()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刻闭狭小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面对市场范围的扩大和竟争的加剧,面对需求层次的提升和需求多样化,农业产业的供给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产业组织转型、农业产业的产卜产、加}_、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通过专业性产业组织分}_}办作去完成,发挥分}一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竟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事实上,改苹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产卜了巨大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应运而产卜,农村产业结构发产卜着新的变化,不f: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种、养、加一体化的大农业,科、}一、贸一条龙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果品、纺织、造纸、皮毛、药材、酿造、编织、饲料等十大农产品加}一业,数白个品种的农副产品加}一体系)农村经济成分旱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重要产卜民点,以港澳台地卜_和外商投资企业为补充的农村经济结构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农业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知识结构等要求将有明显提高)伴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旱现出新的特点)农村迫切需求掌握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术、善于把科1i)}-1戈果进行一次开发、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h得经营答理、能领导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最明显的例r就是西部资u}优势之所以小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u},乃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太低,适应小了现代农业的技术要求和结构变化,只能从事体力性的简单劳动,数量众多而无质量优势)小仅当地缺乏资u}有效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人才,而且小能满足外来资金投入集约化资u}开发的劳动力技术要求)所以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顺应这一变化,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和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培训,肩负起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Jll史责任)囚此积极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来是木科),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素质过硬的、适应现代农业大产卜产要求的农民队伍,从城乡一体化、个面发展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这一角度看,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需要立即付诸实施,

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一一其“突破点”在于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小在农业产业上,而是在非农产业上,即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所以带领个困人民奔小康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他们充分就业的问题)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保障

据初步匡算,我困日前1/3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极小充分状态,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在1.5亿人左右)而且21世纪初期农村劳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据预测,20o1-2010年个困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即使前20年保持年转移匕八白万人的速度,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托力小可能有根木缓解)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造成农业劳动产卜产率低、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根木原囚)

怎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纵观各U社会转型的Jll史经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木路径是城乡勺_动,良性转换)通过推进}_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日转化成非农产业人日,进而游离土地变为城镇人日,从而融入现代社会产卜活之中)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逐步改造农村的社会意识)

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发展}一业,发展}一业的重要途径就是吸引外资,使我困成为资木市场,成为}一业制造大困,山此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央1999年经济}_作会议明确把中困定位于“最终产品制造业大困”,困外也已经普遍认为中困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_厂”、到底中困能小能成为世界}一场,就在于中困能小能把握这个机会,能小能提供大量高素质而相对低价的劳动力)以中困在个球产业分}一中的实际地位,我困日前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困际市场的竟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产卜于农村高达1.5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但日前在中困4.8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的只占到2.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仍占88%,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小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非常缺乏.这种状况小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光靠廉价劳动力来竟争是小够的,囚为这并小能改善他们的产}一活质量,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小能使他们富裕起来,离小康产卜活还甚远)),囚为现代企业正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化,劳动力将山过去的简单-体力劳动型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变)囚此必须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一作,以小断提高民}一素质,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强其在劳务市场上的竟争力)怎样刁一能有高素质或者说合格的素质昵?就需要加强训练,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提升其就业技能)政府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1i)}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场所)

三农村人日转岗、转移就业培训将成为各级政府教育、农业部门近20-30年}一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政府应把农民教育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来抓。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4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社区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77-02

中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后,全国的社区教育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一、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对当时中国国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乡村教育的性质

陶行知从当时中国实际出发,认识到中国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贫苦,农民文化低下。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乡村教育,认为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在“以农立国”的中国,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了促进的媒介”。他提倡“教育与农业携手”,通过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在他看来,“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夫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夫下地狱”。据此,他指出,“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视这种的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1/5的人民。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担负这个伟大的责任。”[2]

可见,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只要农民有出路,中国就有出路。乡村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昌盛。

(二)乡村教育的任务

陶行知认为,“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其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中国虽然在向工业文明过渡,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工业化进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仍然没有出路,所以现代化的根并没有安起来。面对此景,陶行知深怀“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的信条,他主张打破这死的教育,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3]。这体现了陶行知乡村教育“为农”的特征。

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乡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与城市打成一片”[3]。这里实际上蕴涵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离农”的思想。也就是说,乡村教育不仅要面向农村生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还“要从高远处着想”,为工业和城市服务。

(三)乡村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就从理论上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乡村教育的重要位置。

于是,他把乡村生活环境作为乡村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用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实践能力。他要求学生除了在校受教育外,还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种田,要求学校、工场、社会打成一片,深入生活实际,让教育走向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四)乡村教育的先决条件

陶行知认为,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4]。由此可见,要建设活的乡村教育,成功地改造乡村社会,其基础在于要有“活的教师”。“活”的乡村教师具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还具备教师专业的特殊素养,如创造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对于这种“活的乡村教师”的培养,陶行知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立乡村师范。他主张师范下乡,建立乡村师范学校体系,因为“在乡村里所设的师范学校,天天所过的是乡村生活,所得的是解决乡村生活的本领,在乡下很有用武之地,自能忍耐乡下之苦,而欣赏乡下之乐”[5]。二是采用艺友制。想做教师的,先和有经验的好教师做朋友,而好教师则“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的教师培植法,并且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及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

二、乡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然是影响并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中,学习并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基本思想,仍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

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性质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农村社区教育将农民终身学习与农村社区发展有机结合,为农村开展继续教育找到了良好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

重视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要有县、乡镇、行政村各级政府的参与,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开展。一是在组织机构方面,建立由行政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建立起政府、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共同管理体制,并制定出推进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及政策,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使社区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三级政府要相应出台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条例、章程等,对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经费渠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做出具体规定,以确保社区教育发展有序有效运行。

(二)农村社区教育要注重“为农”与“离农”的平衡

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农村社区教育仍然要立足农村,面向农村实际生活,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而服务。为此,我们应深入挖掘陶行知“为农”思想的丰富内涵,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生长点。

首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精神,全身心服务并奉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学习陶行知“大乡村教育主义”的思想,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充分携手,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的战略作用。其次,要着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也要看到,自古以来,农村教育均带有一定的“离农”特征,似乎总在为离开农村服务。事实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此,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打破自我封闭,立足农村,面向现代化。农村社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6]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注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和社会闲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良好德性的新一代农民。

(三)农村社区教育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

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与“农业携手”,建设“科学农业”。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才是“活的乡村的教育”。

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农村社区教育要主动靠近农业,大量兴办农职、农技学校,强调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学生毕业后便有一技之长,并成为合格的农业劳动力。在教育内容上,要多体现当地用得上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知识和农产品加工等科技应用知识。同时让社区农民先学,并以他们为媒介教父母、教邻居等,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率和成功率。

(四)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如陶行知所说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农村社区情况,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奉献精神。同时,我们认为,发展社区教育还需要一大批志愿者和热习者,建立社区教育人才库,把社区内热心教育的离退休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先进人物等组织起来,进行归档,组织成农村社区教育队伍。除此之外,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要大力倡导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参与、评估,并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G]//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5-86.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10-496.

[4]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437.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5

摘要:当前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古老的农业社会在变革,几千年贫穷落后的农村社会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农村教育等方面,这些作用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作用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可能没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同样,高等农业教育必然要促进农村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那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本体问题。本体问题是极为复杂的,本体问题的解决才是问题的真正解决。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活动过程,它不需要某个终极目的作它的价值指南,其价值定向就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我国教育界似乎对教育的哲学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对教育应为了什么只是服从性的认同,或者简单地肯定教育的政治基础。教育为某阶级服务已成为实在的教育规训,成为教育制度、管理人文建制的理论基础。“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存在两大哲学基础,即政治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这种思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存在状况,只是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是“政治目标”和“为国家服务”,从而忽视了“认识论基础。”而且这种“政治目标”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愈来愈被强化。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对我国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教育为政治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政治吗?教育怎样为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要为政治服务,而且必须为政治服务,但为什么样的政治服务,这是需要研究的,教育要为优良政治服务。为政治服务并不等于为无产阶级服务,也不能囿于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是阶级社会中的一个阶级。教育要为全人类服务。教育也可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职业教育,然而教育的本性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也不能囿于生产劳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已经得到了彰显,教育价值开始转到经济上来了。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中,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吗?教育怎样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又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不是有待思考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合理”地成为了“合理”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教育不为经济服务是难以生存、发展的。教育必须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最大的政治,归根结底教育为经济服务就成为了为政治服务。政治是一种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是规训人的工具。如果教育为经济服务,经济是最大的政治,这无异于教育服从经济,经济服从政治,即教育经济政治。教育在这里不仅成为了“最小”单位,成为了社会的边缘,而且教育还成为了“工具”的工具,成为了统治人的现象。教育不是统治人而是培养人的,培养人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活动,而要有雄厚的经济为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经济是人生存需要的“产物”。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只能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首先要促进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存,生存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生存的内容,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为经济服务。为经济服务只是为人服务,为人服务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说经济是人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教育为经济服务是合理的。但教育为经济服务并不是直接的,她需要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等。高等农业教育固然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高等农业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先导性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业发展是首要的。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有学者预想中国农业的未来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这种预想的具体内容可能有些不准确。农业和工业在未来将会消失其界限,农业必然工业化,未来的科学技术是什么样,农业也就是什么样。农业和工业在现代社会已经结合在一起了,现代许多农业产品都是经过科学技术“制造”、“培育”、“选择”等创造出来的。我们预想未来的农业:第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天人合一”的农业,即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农业。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必然要以破坏环境为前提。人类在地球上每走一步必然要在地球上踏上一步。人类如果要生存就必然要发展农业,发展农业必然要破坏环境。破坏了环境就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又是破坏环境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农业。第二,信息农业。所谓信息农业,是以信息科学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以信息技术作为决定性要素的新型农业。农业生产过程完全通过信息控制或控制信息,农业生产将告别面朝黄土,背向青天的传统生产方式,信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趋势。第三,系统农业。所谓系统农业是指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的经营必然转化为联合性的大生产。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运输、销售必然系统化。未来的农业是社会化的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有机整体。“这一生产方式将大生产与大服务,大市场联系起来,做到农、工、商、教、科、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因而这一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系统工程,农业生产的各方面普遍联系在一起,不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刀耕火种式的生产。总之,未来的农业是与现代化大不相同的农业,可以预想到,未来的农业是一种“意志”农业,是人们通过科学技术革命,凭着自己的创新,使农业成为人们想象出的一种存在,一种物态化的东西。

这样的农业不是凭经验,更不是凭力气就能进行生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农业生产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通晓经营、管理,即通晓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只有高等农业院校才能培养出来。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以农业科技为基础的学校,其他院校无法代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分不同地区、科类的学校,确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高等农业院校的目标和重点,是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人才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建设。其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科技解决。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培养人才,而是发展成为多功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大学。大学为社会经济服务不同于政府部门,也不同于单纯的科研机构,大学为经济服务是通过人才的培养而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培养人才进行的。“大学为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特色在于:它应不仅仅满足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为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思路和机会”。所有大学都应该为经济社会服务,如何为社会经济服务这是任何一所大学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大学分工的不同,特别是中国的大学是在学习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了按行业办学的特色。农业院校如何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首先要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特点,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的特点制定高等农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目标、途径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而言,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重中之重。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工业支援农业是新的转向;成立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是新的趋势;解决“三农”问题,从增加农产品转化农民增收的问题,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迈进,等等,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转化,需要科学、技术及人文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是全方位的,例如,农业工业化需要工程技术的发展;城乡一体化需要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增加农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需要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需要先进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发展变化都是小康社会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大本营。农业院校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力量,硕果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院校几乎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这不仅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打下基础。第三,在建设先进文化方面。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当前中国农村的文化生态正处于由“原始”状态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在几千年小农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生态是旧式的,已经与现代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适应。而农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又使旧式的文化系统受到冲击,农村文化落后或者说反生态文化仍客观存在着,文化污染现象严重,这对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为不利的。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先进文化就是建设小康社会。高等农业教育在这种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责无旁贷地要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而且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达到了高度统一。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是按行业构建起来的,却缺乏系统的功能分工。高等农业院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农业院校如果不为农村文化建设作贡献,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怎样为农村建设先进文化服务,这不仅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服务机制,从操作层面上解决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途径。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有着内在联系,高等农业院校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学府,高等农业院校创造先进文化就是在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主要在于:加强农民价值观念的教育;加强风俗习惯的改造;加强道德规范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科学技术推广;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加强自然条件的保护,等等。这些内容都与高等农业教育息息相关,高等农业教育要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农业教育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例如,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村发展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农村教育发展进行指导和提供帮助;加强与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的联系;通过“三下乡”流动图书馆、科教电影、农业技术讲座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还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导作用。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是“龙头”的一部分,而且更应该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因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内容,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生命力的内容。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先导性作用,同时也是在加强自身建设。参考文献:[1]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0.[2]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4):26.[3]屈炳祥。我国未来农业四大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4):117.[4]王存。组织环境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9.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高芳(1971-),女,河南台前县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农村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124004502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12-02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预备就业的人员进行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农村吸收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又包括农村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的教育,是层次多重、内容丰富的教育。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职业教育以其基础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无一离得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目标,生产发展就成为第一要务,要获得农村生产发展,核心因素是农民,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同时,人作为劳动者的行为规范、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等,都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农村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依然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其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乡风的文明建设,都要以农民素质的提升、观念的改变为基础,而这些都离不了农村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迫切要求。

二、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他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如下描述:“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叫人力资本”。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与流动资本。人力资本和其他非人力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要素,都是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将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投资称之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动力之源,进而强调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政策上的核心主张就是必须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由此看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利益的提高;强调了必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本,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其价值,因此大众性应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它排斥传统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人人成功”的目标。

三、从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当时农村的状况可以说是破败不堪。因此,农村问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陶行知首当其冲,身体力行投入到乡村教育中,他认为乡村教育在于“培养农人和农人的小孩子,把乡村创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乡村教育要让“荒山成林,叫瘠地长出五谷”;晏阳初也一向认为,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一切问题解决都取决于农村。他认为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平民教育入手,特别是把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教育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的基础;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人类谋求生存和改革社会的根本手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对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他认为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必须从治穷开始,由职业教育入手,使农民致富;梁漱溟认为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社会,改造中国社会,只能靠“理性”,通过“乡治”即乡村建设的途径来实现。他所谓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教育为中心,谋求乡村之自治与乡村社会之发达,完成民族之自学和乡村之文明。

这些现代教育家们正确地认识到,农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难以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农村的建设不是单项的、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教育既是工具或手段,也是一个过程。这些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照,对于推进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的态度,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来对待;其次,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要多形式,多规模,多层次,多渠道,机动灵活,办出特色,拿出先贤们胆略和勇气,探索和创造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

四、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价值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要求农民具有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些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教育无法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将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增进农民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农民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形成专业化人力资本,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农村各项建设中来。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外出劳务人员人都集中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相比不仅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同时职业岗位也缺乏稳定,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转移。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体现。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并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教育,将城市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指导他们懂技术、懂经营,组织农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从而革新他们的落后观念,改变农民的各种陈规陋习,这些都将有利于谐社会环境的打造。

五、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中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办学定位有偏差、专业设置不合理、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将是获得农村职业教育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在办学定位的问题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过分注重升学,偏离了培养具有特定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宗旨。因此,应由原来的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由于政府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统筹不力,一些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内涵狭隘,交叉重复,缺乏地方特色和农村职业教育个性。由此应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和实际需求,围绕当地农业及其他支柱产业开设合适专业,还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适用性。针对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积极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投资渠道,从而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情况,应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差距较大的局面,吸引人才,同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深造,并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7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民素质提高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业产品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注重农村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教育,直接牵涉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全局和新农村建设。没有高素质的农民,便没有高科技的农业,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1]。

1、现代农业推广教育的任务与对象

过去农业推广教育仅被认为是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对素质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的需求日趋迫切,教育对象范围日趋扩大,教育内容日趋广泛。因此现代农业推广教育的主战场是农村,是涉及农业生产、开发,有待发展的整个农村社会。其教育的对象粗略可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层政府、行政部门以及与农业发展相关联的组织部门及其人员。这部分人虽处于农业推广组织体系之外,但农业推广工作需要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他们直接或间接承担着部分农业推广宣传、教育工作。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农业推广与农业推广教育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让他们去进一步认识农业推广对象,研究农业推广对象,学习农业推广的性质和原理,加强对农业推广机构体系的组织和管理。这是现代农业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类是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的行政技术人员。这是以农业推广工作为职业,是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推广“教育者”主体。基层过去由于对农业推广本身就是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教育性不强,方法欠缺和内容狭窄,影响了农业推广效果。这部分人有必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农业推广的理论知识,提高推广管理、经营才能,提高技能、技巧-加速更新农业技术,创造条件学会和使用现代器械和信息工具,以满足机构人员、农村社会对农业推广教育的要求。

第三类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及各种农业生产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是我国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对象,教育的主要“接受者”,也是农业推广教育对象中涉及面最广、工作量最大、实施教育最复杂、最困难的最大群体。这一层次的农业推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速度,是农业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是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农业推广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部分[2]。

2、农业推广的实质是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始终属于教育范畴,它是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是农业推广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能否切实把农业推广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的关键问题。

现代世界各国,对农业推广无论是狭义的、广义的还是现代的,从工作的对象、过程和产生的直接作用看,本质上的特征是共同一致的,这种共性就是:以农民作为推广的对象,根据当时、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向农民进行知识、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工作过程,产生的直接作用是帮助农民掌握利用这些知识、技术和信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或实质是一种农村社会性教育。

广义和现代的农业推广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内容上都充分地强调注意提高农民的素质,本身已集中地突出了推广的教育性。即使在狭义的农业推广中,教育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接受了新的知识技术,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这是农业推广工作产生的直接作用;农民采用新的知识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产量或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这则是提高了素质的农民直接创造的劳动价值。因此,尽管狭义的农业推广的内容是农业技术性的,但其本质是面向农民的一种社会性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同任何一种别的教育一样,直接的社会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上承认或者否认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工作上重视或忽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将是我国农业推广改革实践的一个转折点。为此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必须把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心摆在提高农民素质上。

农业推广工作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然而这并不是说提高农民素质的唯一渠道是农业推广。在实践中,农业推广是与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创造最佳绩效的。作为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依然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此,农业推广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改善农民的素质,同时它还将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为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对于农业推广人员来说,思想上承认或明确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这就是从事一种没有“权”也没有“利”的社会服务工作。推广人员只能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和有效的方法,帮助农民增加知识、技能和信息,培养农民的经营能力,鼓励农民采用各种有用的知识、技术和信息。通过这些教育工作,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觉地、有效地改进农业技术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

3、结论

总之,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点之一是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在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包括农业推广工作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尊重农民,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在此,农业推广具有区别于其他手段的特殊的优势和特点,必须深化自身改革,明确农业推广的性质和对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扩大推广范围,改进推广方法,提高推广水平,在促进科技成果的普及与应用的同时,更自觉主动地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8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定向;新农民;新农业;新农村

收稿日期:2006―04―30

作者简介:1.肖之进(1980-),男,汉族,安徽金寨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

2.陈霞(1980-),女,汉族,安徽巢湖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3.黄朝志(1976-),男,汉族,安徽金寨人,果子园中学语文教师。

造就新型农民,发展新型农业以及建设新型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目标之一,当下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亦包含“新农民”、“新农业”的目标。在谈论大学建设的时候,原清华大学著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此窃妄自仿照说“所谓新农村者,非谓有新楼房之谓也,有新农民之谓也。”我们认为“新农民”的养成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而培养“新农民”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向亦在“三个面向”,即“面向新农民、面向新农业、面向新农村”。

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的题中之意自然包括和谐的新农村社会的构建。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5年多方已经进行了广泛探索和讨论,与和谐社会相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今天大家所关注的一大热点。和谐社会的构建,无法避免对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自身和谐的讨论,其中人与人的和谐与自身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新农村”的建设的核心依然是人的和谐问题。鉴于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新农民”是发展“新农业”的先锋力量,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解决众所关注的“三农”问题,才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有序、稳定、快速发展。

如何养成“新农民”?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农村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其途径之一,但这只是基础教育,只能达到“小成”。农业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作用只能是基础性的;农村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众多优秀人才总是跳过“高考龙门”而走向城市;农民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总是不够的。要使农村居民达到“大成”,除基础教育之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将承担这一难以旁贷的历史重任。我国目前独具特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多重原因,在短时间内恐怕还难以消解,因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如此重要的历史时期,应该点燃“农村居民”发展自己、追求幸福生活与造福子孙后代的希望。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观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当代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也有自己的特色即新的“三个面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农业、面向新农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历史性定位是发展多样化教育、拓展农村教育的生存空间、发挥教育功能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农村及社会诸多问题的当然选择。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且“邂逅”农民占人口多数的特殊国情的历史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尤其重要。

1.面向“新农民”

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礼记・学记》开篇指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说明教育在建设良好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德中的重要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从中考或高考线撤下的大批农村学子提供另一种优质教育是其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其无可旁贷的职责,可谓之另一种“大学之道”,另一种“新民”。

对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职业教育或技术养成的教育,它不能以培养短平快的技术“才”人为鹄的,培养工具人是已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或所有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1906)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他又说,人的能力有内外之分,一是“身体之能力”,一是“精神之能力”。原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所进行的各种职业培训,我们暂且可以把它说成是身体能力的加强,而对“精神之能力”的养成或陶冶的作用甚微,这种教育疑乎是“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为从中考或高考线撤下的农村学子,一般都在十五岁以上,按照古代的标准,大概可以入“大学”了。依孔子所说为学之道或“成人之道”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是人的共同行为,而必须化为个人各不相同的德性。德性则必有情在,于是有人与人的同情,此即孔子之所谓仁。艺则包括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在现代看来,技术也属之。儒家先贤历来重视艺与道统一,“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是其不懈追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即“新农民”,也应该重视这一传统教育思想,倘若新世纪的“新农民”能够在生活中不但“依于仁”,还能“游于艺”,可以想象未来的新农村将是何等景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作新民”,可理解为振作自新之民,亦可理解为使民振作自新成为“新”民。关于“至善”,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卷首指出在人的实践中,所追求之物一般有两类:其一,是作为手段为人所欲求的;其二,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的,且其他目的都是向着它以之为中心的。这种因其自身而被欲求且成为其他目的之中心的目的就是善,是最高的善。他接着指出,这种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鹄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新时代的“新农民”,帮助“新农民”追求或创造幸福生活是其重要使命之一。

新农民不止是外表新,去“布衣”而着西装革履,更重要的在于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农村农业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人的因素即“新农民”是其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向“新农民”,培养“自强不息”的新人,乃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当然选择。

2.面向“新农业”

未来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未来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农村教育,尤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为农村培养具有适合农业发展、能促进农业的现代转型、甚至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新农民”。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方面是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多方面多层次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根据县情设置多样化专业,面向本地的农业发展,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唯如此,才能培养所谓“用得上,留得住”的适合人才,真正能够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服务,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如此才能实施科技兴农,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才有面向农业的专业技术发展,才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拿下”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在农业从业人口将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面向“新农业”的一批批人才,将成为新型“农民”,或称之“农业工作者”,成为落后地区教育“赶超”战略的先锋,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发展未来农业的主力军。如是,也将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面向“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城镇化建设,新农村有其独得的内涵,新农村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强调了要挖掘农村求发展的欲望,展现其追求上进的勃勃生机,铸成和谐、健康、有序、进取的社会风尚。这正是党和政府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之一。

早在1983年9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作《小城镇大问题》的报告,开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先河。他认为,中国发展的方向在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出路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新农村”建设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向“新农村”,就是其目标定向上,要以为农村建设与发展服务。新农村的建设与小城镇的建设的共同点是发展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农业所生产的大量农产品需要再加工,或成品或半成品,农村也有发展工业的强烈需求,农产品的加工也是“产供销”结合的重要一环。农村工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经过培训的工人,稀缺的是技术工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运用自身优势为农村工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广大农村落后面貌之一是危房、旧房众多,在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快速致富、节余资金充足的同时,建房基本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首要选择,只要去农村一瞥就能感受到其建房的热情,而且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消退。鉴于建筑人才的稀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亦当助其一臂之力,是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行动。

新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居民有着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着消费更多他人服务的需求,这给本来就具有广阔生存空间的第三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村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要义之一。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因其门类庞多,复杂多样,包括交通运输、餐饮、存储、销售、维修等等,最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进驻,寻找或创造就业机会。

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对农村适宜教育对象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之掌握一技之长或综合技能,增强其在新社会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这无异于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造血”功能,为“新农村”的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活力与保障。此举,既有利于改造农村下一代,使其不再子承父业成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传统农民,又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国家的长远发展,乃是取得双赢的行为。

综上,建设“新农村”之和谐社会,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不可少,其发展做好“三个面向”,是发展自身、服务社会的不二选择。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唯有面向“新农民”,提高其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精神的新开展与技术素质的提升,才能发展现代“新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唯有面向“新农业”,才能使农业的现代转型落到实处,使传统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为“新农村”的稳步发展提高持续的支持;唯有面向“新农村”,才能减少农业发展的人口压力,才能为农村居民享受生活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而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就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鹄的,归根结底仍是为了“新农民”。

参考文献:

〔1〕国风,魏晓东.历史的壮举――中国农村反贫困历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9

一、人才培养是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功能

1、人才培养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职能

高等教育的特定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通过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的这一任务由高等学校实现。高等学校具备如下的三种社会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高等学校办学必须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网站“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全国农业院校共有81所,占全部高校总数的3.51%,其中,大学(含专门学院)41所、专科学校(含职业技术学院)40所;我国农学门类研究生4.5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农学门类研究生4.31万人;我国农学门类本专科学生51.45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农学门类普通本专科生38.54万人。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高校为农村输送人才的学科专业体系日益健全,每年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数十万的高层次农学和涉农专业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输送人才是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必然需要大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的需要,是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和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和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农林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培养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输送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

二、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1、明确农业教育的引领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教育作为整个农业教育体系的“领头羊”,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带动着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促进着整个农业教育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为此,农业教育理应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引领整个农业教育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

2、大力构建农业教育质量标准

只有农业教育的教育质量高,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质量问题。因此,构建农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重要命题。必须摒弃以前单一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确立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标准。从宏观层面看,国家教育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应联合制定农业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以法规文件形式确保农业教育质量;从中观层面看,地方教育和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农业教育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学科行业特色和办学层次特色的农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尽快引导农业高校提高办学质量;从微观层面看,各农业高校也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的特色鲜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农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农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切实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业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人才质量保证。

3、积极拓展教育方式

突破目前相对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确立开放式、终身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高等农业院校加强与基层人才培养基地间的联系,建立基层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转换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第二,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巩固高等农业院校的主体地位,在高等农业院校建立开放教育学院。第三,积极吸纳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体,合理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成立社区学院。

农业社会的教育篇10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186-03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农业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作支撑。

1中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的科技教育与培训,积极推广新的农作方法与技术;在开展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的同时,积极创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以农场为中心、以互助组为基础、以劳动模范和技术人员为骨干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1957-1977年,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剧烈的振荡,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也出现了从兴到衰的局面[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高等农业院校为龙头,农业职业院校为骨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职教中心和农业职业高中、乡镇农民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仅在数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也摸索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育培训模式。但是,当前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大力统筹发展和完善。

2中国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2.1社会地位堪忧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是弱势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条件差、效益低、风险大,加上客观存在的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化界定,导致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成员大都不愿意选择以农业为职业,轻农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选择农业职业院校,尤其是农业相关专业,即使由于某些原因选择了该专业,毕业后也争相“跳农门”。客观现实和传统观念、社会偏见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2.2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来源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通过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目前,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农业职业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体制又尚未形成,农业院校办学资金缺口主要来源于学费、学校创收或贷款,多数农业院校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困境。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但中央财政的职业教育资金是“扶强扶优”,依照“强”和“优”的条件,农业院校又多被排除在政策之外。由于长期严重缺乏投入,农业院校常处在招生难、条件差、发展难的恶性循环之中。

2.3管理体制不顺

中国农业教育管理体制实行条块结合,多部门共同管理。农业院校分属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管理,技校和职业培训归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农业教育分离。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明确,造成管理分散、协调不力局面,甚至部门割裂、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2.4教育目标偏离

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业职业教育的对象也应该是农民。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上,学科味浓厚,偏离农业和农村实际需要,职业特色不鲜明。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一般选择农业科研、管理、农技推广部门或大型农业企业、农场,或直接转行就业,真正直接走向农村或面向农业,进入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流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的农业人才很少,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凸显,新兴农业职业岗位人才缺乏。

2.5制度保障缺乏

农业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农业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亟需政府支持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目前,中国已实施了《职业教育法》,但还缺乏农业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度的法规,这与农业、农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不相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对农民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加快农业职业教育立项立法愈加迫切。

2.6质量监控缺失

保证质量是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农业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机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职业鉴定、考试考核、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缺乏规范和行业指导,质量监控机制缺失。一批重点农业学校合并升级为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招生,舍弃“农”字,更换为更具时代特色的校名。在市场需求的指引和高校扩招加剧产生的招生压力下,许多农业学校放弃了农业相关专业,大量开设其他招生形势好的专业。至此,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被边缘化,农业职业教育质量下滑。

3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解决农业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必须依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支撑。要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其吸引力,需要国家做出重大政策调整,消除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和农民收益;着力从土地流转、创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构建综合扶持政策体系[2];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条件,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服务与保障水平;要逐步建立农业职业分类和岗位制度,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农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3];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制、人力、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对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并进入农业行业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学费补贴、生活津贴等。

3.2理顺教育管理体制

国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关键[4]。农业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要加强政府宏观统筹领导,构建统筹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机构,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科学划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明确责、权、利,统一协调,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有严格的惩处措施,且落实到位。

3.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农业是弱势行业,决定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保护扶持。政府应该承担起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投资的主要责任,并逐步引导建立多元化和规范化的经费投入体制。目前,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大大落后于经济市场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吸引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的能力相当薄弱,需要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多方筹集资金,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到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中。

3.4加快农业教育立法

从各国发展经验来看,农业职业教育大都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一般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业职业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指引和规范农业职业教育发展[5]。通过立法可以强化国家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干预,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农业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培养目标、经费投入和师资等诸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5加强爱农宣传教育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目前歧视农业、轻视农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要改变传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爱农理念宣传教育。政府要加大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5];在学校教育、社会文化活动中广泛开展爱农教育和爱农实践活动,引导大家爱农、知农、学农,培养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情怀;引导创建一批品牌农业学校、培训机构,推广成功的教育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广泛宣传务农创业成功案例经验,调动和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支持。

3.6完善监督评估体系

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的中间部分,也要关注产前、产后,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市场经营、管理等问题,农业分工细化对农业从业者素质要求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市场对农业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农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保障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教学质量到考试、考核等的全过程督导、评估,从而切实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质量[6]。

参考文献:

[1]宗小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江苏为例[D].江苏扬州:扬州大学,2009.

[2]周世其.顶层设计要先行政策体系需完善[J].农民科技培训,2012(5):13.

[3]郭智奇,齐国,杨慧,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4]卢丽华.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及启示[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