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构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7:07

规划设计构思篇1

1.1 区位

威海市金线顶地段位于威海湾中部凸出的半岛上,北东南三面环海,与刘公岛隔海相望。金线顶岭海拔46.6m,是海岸线上的一个制高点,可以环视威海湾,远眺市中心区和刘公岛,拥有极佳的景观条件。随着海滨路的建设和城市不断向南发展,金线顶地段愈来愈成为城市海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1.2 历史沿革

金线顶在历史上由于特殊的位置和海岸制高点的地势而受到重视。“金线顶”的得名来源于早期横贯全岭的黄色石线。清康熙时,守备李标根据阴阳家“谓巽地高耸,若建塔其上,科第绵远”,遂在此建塔,后半途而废。1883年北洋水师曾在岭下建鱼雷营,后又设武备学堂。1891年,出于导航需要,金线顶岭东端峭岩上建起一座灯塔,名曰“旗杆嘴灯塔”。1902年英人强租威海卫,灯塔由英国殖民者管理。1931年,中国收回威海卫后,灯塔归还中国。1945年,灯塔被日军炮毁,1946年得到修复。建国后灯塔再次整修,沿用至今。金线顶古迹除灯塔外大都不复存在。目前在金线顶周边有一所中学即威海二中和威海船厂,此外存在大量的住宅建筑。船厂是在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国家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修建的,目前是山东省重点船舶修造企业。工厂在几次扩建过程中“移山填海”,改变了金线顶原来的丘陵地貌,代之以大片的平整场地和人工驳岸。

1.3 规划要求

在威海市总体规划中,金线顶地段定性为城市绿地和旅游用地。威海市政府和规划局计划在此修建一处滨海公园,并在制高点兴建一座标志性建筑,满足观景和景观的需要,以充分利用这里的景观资源。同时,由于威海船厂的用地性质不再适应地段环境以及海湾水深变化等原因,政府拟将其搬迁至别处。相应的规划范围扩大至金线顶岭及威海船厂厂区,总面积36.6hm.

2 规划构思

公园的规划设计由于有了旧船厂的存在而变得不同一般。是将原有厂房设施一同推倒,建设全新的滨海公园,还是利用船厂建筑设施加以改造利用就成了本规划中的关键性问题。

2.1 把握地段性格

工厂的建设给这一地段的地貌留下深深的印记:整齐的人工驳岸,被切削的山体和人工填海造成的平整地面,直线的道路和铁轨、尺度巨大的厂房和龙门吊……这一切都传达着一种直线的、刻板的、人工味十足的工业气息。伸向广袤大海的滑轨仿佛记载着海轮竣工入水时,船体滑破海水瞬间的欢呼和飞溅的浪花。四处散置的船体构件仿佛是一件件钢铁雕塑,鲜红的色彩、繁复而充满构造逻辑的龙骨,向人们传达着一种机械的美,巨大的厂房和构架在宣扬一种人力的伟大,这一切形成了这一地段特殊的性格。

2.2 历史再观

船厂的搬迁和公园的建设是由城市改造导致的城市用地置换的反映。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要求的普遍提高,城市中心地段用地性质的置换成为必然。金线顶地段良好的区位和景观优势,使它不再适合工业用地的性质,而将转化为休闲娱乐和风景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绿地。这一历史转变应该在公园的规划中得到反映。将场地遗迹加以保留,作为历史对今天和明天的馈赠,无论是几经战火和百年荣辱的旧灯塔,还是人工填海造成的现状地貌以及工业化时期人类技术里程碑式的机械构筑,都像是一部活的教科书,记载着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历史,警示人们珍惜自然、保护自然。将不同历史层面的东西加以考古式的发掘,整合再现,会使人们更好地解读这一城市空间的变迁。

2.3 “人、船、海”的主题

公园是为人提供接触自然,与自然对话机会的场所,因此公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为人与大海的联系。人从海洋中走出又回到海洋。人类的文明通过大海传播,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与大海的桥梁和纽带,而船厂正是这种关系的物化,是人与海洋关系的物质表现,是人类文明的遗迹,记载着人与自然斗争的历史和场景。

因此对船厂的保留和改造不仅是一个节约资源的问题,它会从更深层面上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赋予滨海公园的新的意义,公园也将因此获得富有个性的景观。

3 规划措施

3.1 生态补偿

工厂对地貌、植被、岸线的破坏,已很难从根本上挽回,我们的目标是对地段的生态环境尽可能进行补偿。首先缓和被切削的山形,在山体边缘进行护坡,植以灌木,防止山体的滑坡和表土的流失;其次,在既成的人工岸线的基础上,提供几种不同的断面设计,架设木制平台,深入海面,增加从陆地到大海的层次,拉近人与海的距离,在局部位置将海水引入内陆,变换不同图底关系。最后通过增加植被覆盖达到改善区域小气候的目的。沿海岸种植抗风、耐盐碱的树种如黑松、罗汉松、刺槐、栾树、泡桐等。在金线顶岭选择种植五角枫、银杏等秋色叶树种和樱花等春季观花树种,使得金线顶四时景致不同,呈现不同的色彩。

3.2 资源再利用

结合原有厂房车间的改造,策划新的功能,适应公园游人游憩、观赏、餐饮、娱乐的要求。厂房、车间大都尺度巨大,多为桁架结构,可以对其进行局部的改造如保留结构、破除墙体、使建筑更为通透;或增开天窗或完全暴露结构,形成半室外的空间,室内辅以种植设计,置入餐饮、展览、娱乐等功能和其他服务功能。将圆形的修船坞改造成圆形的露天剧场,为市民提供小型艺术表演的场所;利用废旧轮船加以改造,置于凸出的码头岸边,作为飘浮在海面上的“海上游乐中心”。

3.3 技术展廊

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我国虽然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但对机械、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启蒙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成熟。造船工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部门,其中高新科技的应用也是日新月异;人们对于造船过程也充满好奇,工厂旧有的设备、构筑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进行工业和技术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使游人特别是孩子们在游玩中接受技术文化的熏陶,了解修造船舶的技术和工艺,从而使工厂发挥出潜在的文化教育功能。

工厂原有的厂房、车间和场地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完全可以利用它们作为造船工艺的系列展廊,展示传统造船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造船材料设备等等。同时在室外场地利用船体构件进行室外的展示,在入水滑道上设置未完成的轮船模型,使人们可以登攀、触摸,亲身感受造船的过程和乐趣。

3.4 景观重组

当前我国城市的绿化、美化运动如火如荼,但城市的景观设计还很难做到富有个性和地方特色。工厂原有的工业气息为这一地段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景观氛围:笔直的干道、几何化的空间、工业符号般的构筑,规划力图延续这种气氛,保留工厂既有的景观构架。在原有的干道基础上规划公园路网,在重要的景观节点(如灯塔、码头、海轮模型)之间建立景观轴线,辅以行道树的种植形成强烈的线性空间,形成公园几何化的空间结构。花灌木的种植设计利用轨道的走向,进行规则式种植,下沉的修船场地改造成下沉的几何式花圃。在公园大片草坪和路旁布置船体构件和构筑物,作为公园环境中新的景观兴奋点,它们本身就是城市雕塑,工艺品和装饰。

3.5 人性化空间

公园规划建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服务,空间的目的是人的活动。规划延续的是工厂的景观要素和特色氛围,但不是工厂的非人尺度。我们要将工厂非人的尺度转化为近人的尺度,把工业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这才是场地内涵的根本转变。

为了化简公园的空间尺度,我们进行大量的种植设计,用植物软化刻板的场地,为人提供一个充满生机的界面。通过近人的材质创造温馨的滨海空间:利用船只甲板铺设滨海栈道和伸入海面的木质平台,供人凭栏观海,接近水面。

林荫广场、露天剧场的设置为了承载人们更多的活动;滨海膜结构休息处为人们提供了轻盈的遮蔽空间,使人们沐浴海风,尽享海湾的美景。

与此同时公园还为游人提供了多种休闲游乐项目:摩托艇、潜水、沙滩浴、沙滩排球等项目,使地段充满人的活动而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滨海空间。

4 标志性建筑的意向设计

金线顶制高点上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受到市政府和规划局的极大重视。建筑要满足看与被看的双重需要。威海市区有三处制高点,它们同时也是城市三个重要的景观节点:奈古山东麓的环翠楼、塔山上待建的标志塔和金线顶上的标志性建筑。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其他二者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到金线顶和刘公岛的呼应关系。

在我们的规划中,对标志性建筑作了意向性的设计。建筑的功能集观景、餐饮、娱乐、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筑的体形结合地形,力图与山岭融为一体。建筑大面积的辅助部分被置入地下,同时作阶台式叠落,侧面为开敞通透的展廊使人们在行进的流线中看到动态的连续的海面景观。建筑的主体部分位于制高点的平台之上,特殊的造型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由的形象,同时为人们环视周围景观提供了一个奇妙的空间。

5 规划的现实性与可实施性

5.1 协同作战

毋庸置疑,公园的规划构思是一个理想规划,它的实施会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首先,工厂的搬迁究竟会给我们留下多少“遗产”,会剩下多少设施供我们利用厂房、车间、滑轨等不能移动的东西会留下来,但龙门吊、钢架、船体构架能否留下就是个问题。我们想在搬迁改造过程中,在各部门不作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这些设施是很难保留的,但若将公园的规划看作一种新的尝试,本着一种尽量创造条件去实现的态度去看这个问题,就有可能通过规划部门与工厂的交流与配合,甚至通过其他方式(如政府购买部分废旧的“动产”和“不动产”)为公园尽可能地保留这些“景观设施”。那样,前景就会很乐观。大家出于为人类创造美好环境的理想,需要发扬一种“协同作战”的精神。

5.2 呼唤英雄

对于金线顶标志性建筑,我们认为这个建筑将对威海市海岸景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议广泛征集方案,鼓励市民参与发表意见,进行方案设计竞赛和招投标。在这里,我们对标志性建筑做出原则性的规划和一些意象设计。时代呼唤英雄,呼唤真正的建筑杰作,为威海市的城市景观增添一笔亮色。

规划设计构思篇2

关键词:夜景规划;厦门;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文献标识码:a

城市景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观,便有什么样的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以及城市夜晚生活的日益丰富,对城市夜间环境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夜景照明正是通过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用灯光的动静,呈现出视觉的跳跃,使人感受到完美、统一的视觉享受,体现出活跃、流畅的现代都市风格。它可以总体上展现建筑物的政治历史价值,高层次的艺术品位和丰厚底蕴,集中地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也充分表现出城市的建设成就,以培养地方荣誉感。城市夜景观是城市景观在夜间的再次表现。

1城市夜景与夜景规划设计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是为了让人体验和感受而设计的,以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营造环境的,夜景照明应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照明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以下文章以厦门市湖里区城市夜景规划设计方法、构思进行分析。

2厦门市湖里区城市夜景规划设计问题、构思-实例分析

(1)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其中又以购物为主,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

(2)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滞后

由于受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地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这样单体建筑的照明,就“百花齐放”,缺乏统一,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管理,整体不协调。对此,各级政府、规划部门应加强规划,树立城市的独特风格。

(3)过分追求亮度

随着城市夜景照明的迅速发展,大功率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在建筑夜景照明和道路照明中被广泛采用,商业街的霓虹灯、灯箱广告和灯光标志等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亮度越来越高。据调查,这些高功率泛光灯和路灯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得居民屋里通亮,造成“人工白昼”,使人们无法安睡,不少居民深受其害。过度的城市夜景照明还危害到天文观测,宁静的夜空笼罩上一层光雾,天上不少星星看不见了。

(4)只抓节日,忽视平日夜景照明

重视过节或重大政治活动时的夜景照明,无可厚非,但城市夜景照明绝不是仅仅为几个节日建设的,节日灯火辉煌,过后暗淡无光,不是城市夜景照明的目的,与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相违背。厦门多数设施只是在节日或周日开放,多数时间是在闲置。

(5)片面追求夜景

片面追求照明的夜间效果,忽视照明灯具的造型及布置方式,导致白天一看既不美观又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并且有安全隐患。

(6)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

(7)照明设备管理不善

在城市夜景照明中,许多照明设备安置完后,就无人问津了,造成许多设备受损,不仅经济上受损,而且还使市容受损。

3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探讨

(1)制定良好的城市夜景总体规划

城市道路照明组成的网格状城市肌理是夜景的基础,形成了夜景的背景,城市广场、绿地等节点成为穿插其间的“亮灯”,城市水体和滨水建筑外观往往成为线状“光带”,区域则成为面状的夜景元素,从而组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夜景结构,考虑夜景设计时,要整体、统一的规划,突出主次、特点。夜晚的城市是靠光来勾勒其形态的,光是城市夜晚的建筑师。通过照明,可将城市艺术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用绚丽的光、色变化将城市轮廓凸显出来,并使其景观溶于茫茫夜色之中,使夜晚的城市亦充满生机。因此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不仅要在单体建筑上微观把握方向,还应在宏观规划上勾勒出城市轮廓线,城市夜景可以清晰的向人们展示出夜色中城市的轮廓线和布局。湖里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总体上分为三条路——疏港路、华荣路、嘉禾路。由于其不同的行政、功能,在人口、商业、居住等方面相差较大,所以在夜景规划中必须首先考虑三个区的统一性。

(2)夜景照明必须紧扣本城市或建筑物形象特征

夜景照明必须紧扣本城市或建筑物形象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简洁大气、重视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原则。在设计照明效果时,要按照各建筑物的建筑特点,以突出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立体感和层次感为重点。例如:处在仙岳路的新景雅苑,作为住宅楼,在照面设计上配合整条街的风格,没有过分突出表现,主要体现优雅大方,整体性强等照明特点。灯具选择精致合理,不影响白天效果;亮度适宜,光色搭配柔和,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受,而不至于造成光污染。提倡绿色照明,简洁大气、重视文化和艺术品位的原则。

(3)照明方法多样化

景观照明的常用光源是白炽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白炽灯的光源偏红偏黄,色表不好,但被照物体的颜色却很少失真,显色性好。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主要包括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等,它们具有光效高、显色性较好和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道路照明上。但这些灯单独使用时,有的光色不好,光效也不高,如高压汞灯光色发青,被它照射的人面孔,看起来好象抹了一层青灰;高压钠灯光效虽高,但光色发黄,当穿蓝色的衣服被钠灯照射,蓝色就变成了黑色,显色性较差;金属卤化物灯光色偏冷,缺乏红光。为了使这些高效光源得到广泛应用,应当充分发挥各种灯的特点,从而获得高照度、较好的光色和显色性,节约照明用电,形成良好的光环境,实现绿色照明。混光照明最适合于这方面的应用。在实践中可以看出,高压钠与钪系金属卤化物灯的混光光源的光效高,寿命较长,节能效果显著,显色性适中,光色偏暖,非常适用于公共建筑的景观照明。

(4)慎用彩色光

在夜景规划时要慎用彩色光,特别是公共建筑夜景照明的配色更需谨慎。建筑夜景照明,滥用色调,采用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手法布光,会与建筑风格、功能、墙面色彩和环境特征很不协调。其实,对于彩色光在建筑夜景照明中的应用问题,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技术文件中一再强调,应持慎重态度。其原因是彩色光一是具有很强的感彩,二是涉及的技术问题和影响因素较多。若使用不当,会破坏建筑美感,降低建筑夜景照明效果。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表面装饰材料等因素,选择照明部位,通过亮度、光色的强弱对比,强调主次,突出建筑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利用光的明暗效果对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和再创造,既表现建筑物的美感,还可以营造出区别于白天效果的气氛。

(5)科学设计照明控制系统

一般应按平日和节日两种方案分别控制现在多数景点的照明在节假日才开放,平时闲置,这样既造成浪费,而且又不美观。应制定平日和节日两种方案,这样使人们不仅在节日,而且在平日同样也可欣赏美景。

(6)环保低碳理念

在夜色景观设计方面,应结合生态环保概念,关注生态价值平衡,结合景观中各元素的特性特征,研究各种灯光照射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结果,选择使用高光效、节能、环保型光源及灯具,最大限度减少照明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可以看到,道路上的路灯照明,除了自身文化的因素之外,也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都加上了灯罩,将光线局限于道路本身。对于建筑而言,也将光源调节好了映射角度,尽量保证灯光都打在建筑上,避免形成光污染。目前,厦门湖里区如今的夜景工程已经慢慢大多使用的是LeD灯,具有价格低廉耗电少,并且无对环境有害元素汞等优点。例如:地处嘉禾路的永同昌大厦建筑较高,造型端庄雄伟。顶部投光是最显著的亮点,让人在很远处就能引起视觉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楼顶立面采用LeD浅蓝色形灯与黄色单向射线灯相搭配,重复排列组合,形成有节奏感的光照效果;群楼概括表现,简洁大方整体色彩丰富而不花哨。注重环保低碳理念。

(7)加强管理,建立严密的管理体系

管理工作对保持城市夜景照明设施运行和照明效果十分重要。在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控制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使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和法制化,不仅能保证亮灯率和设施完好率,还能保证经济实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结语

城市夜景已成为昭显城市独特地域特色与活力的重要方式,是城市地域特征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夜景观规划要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性质,本着功能实用合理、技术先进现代、风格定位恰当的原则,结合每个具体地段的特点具体设计和实施,未来的厦门照明设计将使其更添夜色中的地域特征,设计概念更人性化。

规划设计构思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游憩;规划设计;功能导向;设计指标

1城市绿地系统、游憩的概念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对于该城市的绿地来进行定性、定位以及定量的统筹安排,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合理性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从而使绿地系统实现生态、防护以及景观的功能。其对于城市水土流失的保护有着一定的优势,而且城市的绿化有利于人们的心情舒畅。游憩的基本含义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进行自由的活动及选择性游玩,积极地体验活动,其游憩具有丰富多彩、无组织、无拘束等特点。

2城市绿地系统的游憩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对于身心能有一个良好的放松,因此,不仅仅是绿地系统的规划,休闲游憩更加成为了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不拘于温饱问题,将更多的资金来进行享受生活及休闲游憩。对于游憩生活的越来越普及化,相关规划部门要在城市的空间及绿化上进行相应的改变,来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工作。大面积的绿化规划设计,有利于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以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心情愉悦等状况,同时还做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所以,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是载体,而游憩是目的,要将这样的思想深入人心。

3城市绿化系统中关于游憩的规划设计指标问题

对于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游憩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的思考中,主要有3个问题:(1)是否有足够的绿地空间来满足人们对游憩的需求。(2)空间数量上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其能满足游憩的布局问题。(3)怎么合理使用空间,使其游憩功能最大化利用。

3.1对于游憩绿地的空间不足

人们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之下,往往都是在国家法定休息日来进行旅游休闲行为,由于,人们的集中性参观游玩,造成景区严重拥挤,大大降低了人们的游憩质量,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更加具有危险性。并且,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导致城市人口剧增,游憩场所的空间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所需,这些空间的不足是目前面临最为重要的问题。

3.2不能满足游憩布局的问题

对于空间的不合理使用,即造成浪费,又不美观适宜。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中,对于公园的绿地数量指标控制还较为完善,对于其布局的控制指标只是在社区的层面有体现,严重缺乏分级分类的控制指标。同时,在实际规划开发时,又拥有着种种限制,只是靠城市公园的绿地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游憩需要。

3.3空间不合理使用

对于开发商建设的不合理性,对于人们游憩空间大大降低。对于相关设计规划部门,游憩绿地的设计过于简单、粗犷,而且严重的缺乏对于细节的推敲,往往草草了事,极大的将使用空间浪费,同时还严重影响对已有建筑空间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对于城市广场、开发区、郊区、风景园区的占用以及浪费用地。将大量的天然资源变相的开发为别墅区,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使人们的游憩空间大大减少。

3.4传统绿地系统规划不足

对于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由上位规划指导,从而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以及主要指标。通常是根据分类地形,进行3大指标的确定以及绿地控制。但是,对于现行绿地分类更加需要从城市的建设角度来进行考虑分类。不能只拘于从城市居民的使用角度来作为出发点,更多的从公园的绿化以及生产、防护等更多属性来作为出发点。所以,要尝试在现行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加入以功能作为向导的方向来进行规划,使其空间规划性能达到最大发挥。

4天马山景区综合整治规划

4.1规划结构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确定为居于中央偏北的麓山、桃花岭、石佳岭,3座山岭侧重发展风景游览功能,辅以一定的度假休闲性质,根据资源条件展开相应性质的内容配置。作为风景区有机组成部分的第3个重要内容是建设控制区,具体分为北、东、南3个片区,各有不同的发展、保护控制模式。

4.2建设控制区

含一定区域的游览区,确定在东部湖大、师大一带,同时,本区在北—东—南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控制要求,作为重点控制和建设的东部湖大—师大一带的近现代文教发育比较完好的风貌区。

参考文献

规划设计构思篇4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7-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9.68%,广西为40.01%并今后5年力争每年达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发展,广西城市住宅建设量处于空前高涨的状态,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发展与变化急需大量规划、建筑类建设人才,社会行业岗位的需求对于各建设高校中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如何区别于本科凸显高职特色,发挥建筑与规划相结合优势,培养岗位所需高等技能型人才?继建筑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的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正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何凸显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如何做好各阶段各教学内容顺利衔接?一系列问题都是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居住小区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及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特点

居住小区规划是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核心职业技能课程,通过对湖南某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后期就业情况跟踪,学生毕业3~4年后,80%的学生主要从事居住小区住宅建筑设计及施工的工作(见图1),居住小区规划所涉及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前景。同时,规划设计从总体布局到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方法对转入三年级整体入手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可见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过一年半的专业基础教育,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已逐步掌握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美术和cad绘图等专业知识,开始逐步扩展向规划专业知识的课程学习,进一步训练和巩固建筑设计基本技能,从深度和广度强化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核心技能,使其具备三年级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建筑方案综合技能。不同于以往“建筑设计”注重建筑形体、构图、表现手法的思维模式,也不同于本科需要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更多如社会学、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因素,高职教育需要学生掌握规范及技术经济指标,解决一定范围内建筑群体的规划布局。

因此,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中学生面临着从建筑单体设计角度到区域性建筑群学习的转换,由于对一些前期基本的城市规划知识背景、内容、规范还不了解,很多学生反映在进入学习该课程时很难适应。需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和反思,结合具体实践改革措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传统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往往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无相关规划知识入门学习。学习该课程之前,学生不了解城市规划概念、规划与建筑的关系与区别,以及各处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容易忽视规划学习的重要性,对大尺度群体布局的控制难以把握,并影响今后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能力。

(二)对前期的调研分析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案例小区参观调研的组织,如果前期缺乏小区相关资料收集及参观要点,忽视小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使学生缺乏整体与区域意识,导致现场参观不能深入,往往是走马观花,没有收获,更无益于学生对规划理论、规范知识的理解并进行规划设计。

(三)图纸成果的相似性和表面性。学生图纸成果的相似性显示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范例收集及学习;设计成果表面性体现在照搬规范,设计呆板,典型的“四菜一汤”模式是目前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改革措施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结合高职教学特点及学生情况,其课程建设以“因岗施教,因材施教,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与改进。

(一)导入城市规划背景相关知识。在开始课程学习之前,通过图例简单向学生介绍城市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到修建性强制规划等内容范围,明确居住小区规划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强调其重要性以及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影响作用,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逐步过渡到规划设计学习的角度转变。

(二)加强规划设计前期调研工作。进入设计任务前期,结合教学模块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地调研报告,分两个实施阶段控制。

第一阶段:自主调研。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选的本地的附近的3种不同类型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和居住综合体)的周边环境及现状中所涉及的规划基本内容进行认识、分析、比较,形成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并在班上以ppt形式集中展示和汇报,同时培养学生演讲、讨论、自由交流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参观深化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第二阶段:集体参观调研。结合已有调研经验,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优秀居住小区,现场参观实际居住小区楼盘场景、沙盘、规划图,进行教学讲解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调查表收集相关小区资料,并在现场勘探中对居住小区的区位、场地分析、道路交通流线分析、空间形态结构分析、环境景观分析、住宅建筑风格形式和公建布局的分析等,结合该小区总平面图纸进行现场测绘,深入了解其案例,发掘个案的优点和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途径。

(三)项目导向,工学结合。具体如下:

1.项目驱动教学法。与本科教育注重原理的教学方式不同,高职教育重视实地勘探与案例研究,强调工学结合,借助不断完善的教学信息平台,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以例导理”、“企业进课堂”、“互动式教学”、“案例纠错分析”等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其中以一个已完成的项目为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课堂的组织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内容分模块,突出前期已学习的各项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师起主导作用。在企业技术人员配合下,教师先把企业提供的经典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工作过程,结合项目的设计工作过程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再结合成功的项目给予演示。通过项目活动过程来培养学生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技能水平,实现整个教学内容。其中“案例纠错分析”效果显著,针对案例中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进课堂”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工作过程和内容边讲解、边操作示范,使学生熟悉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技法。让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方法、流程,并感受其中的职业气氛,养成职业素质。

2.强调规范,内容分解,建立模块化知识体系结构。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来组织整个教学模块,充分体现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方向。

通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能让学生认识到规范的地区性、灵活性、初步具备承担详细规划实际工程的能力,因此,以实际项目结合教材和规范,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小区规划的调研与分析、小区规划结构形式与布局设计构思、居住建筑规划布置、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构思、道路结构设计构思、绿地景观设计构思、竖向规划设计构思、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等九大模块,分模块分阶段完成教学任务,在每一个阶段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学期总成绩,改变以往教学进度和计分方式。

(四)草图与模型结合的思维教学模式。在电脑图流行的今天,学生阶段手绘图容易被忽略,然而构思草图的绘制,可快速捕捉创造性思维并快速修改草图,进行设计创作。因此,在规划设计前期专门安排针对高职学生的分析图画法技能训练,整个草图过程中注重学生徒手表达规划结构构思,道路流线组织及场地空间布置的能力。

模型对规划空间的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但是不同于本科建筑学专业对模型体块细致推敲,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将建筑单体“摆卡片”、“摆体块模型”培养空间感并结合规范要求确定建筑在基地中的位置、朝向,并运用“草图大师”软件建模,快捷并直观完成建筑空间布局调整,了解各不同功能空间对日照、采光、通风、防噪声、防视线干扰,基地内外景观空间的合理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用日照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的建筑间距分析,等等。在方案可实施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强调多种计算机软件技能的熟练操作,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将方案可行性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起来,不断强化软件和知识技能,达到岗位技能训练要求。

(五)尊重个性,强调交流。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而言,即便是绘图员,也不能完全缺失创新意识。高职教育因材施教应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教师在改图时对学生的方案应该尽量保持原来的布局和构思立意特色的部分,尽可能帮助学生去充实、完善其立意构思,同时辅助修改和纠正各种功能、技术及规范上的不足和错误,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方案的发展意向。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做出个性方案。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小组交流能够使学生们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启迪效果。在教学评图过程中,应该尽量给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草图或模型作品的机会,比如可以采用组织方案公开评析的方式,创造尽可能多的相互交流机会,既可以让学生公开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讲述自己的设计思想,又可以征求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优胜者方案将作为教学范例留下,这种做法极大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当今社会行业岗位需求的考虑,还是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出发,居住小区规划对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强调实践性的岗位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改革探索中,通过调研汇报和评图过程中用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设计构思的能力;通过项目导向把握居住区规划的原理、规范和指标的方案设计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手绘草图及模型空间体验,加强建筑的空间设计能力;在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加强了多种软件操作能力等,整个设计流程中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住宅建筑设计及规范、建筑设备、园林景观等进行贯穿与融合以相互促进,强化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基本技能并提高综合实践训练,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从该专业学生实习毕业后的反映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训练真实有效,这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加强校企合作,以便更好发挥该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上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能够规划设计出满足人类生活需求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舒适、怡人、优美的居住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J].高度建筑教育,2014(1)

[2]李若.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

[3]丰燕,王操.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规划设计构思篇5

关键字: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意义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人们一般都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源于经济类型的转变发展,是运用规定的区划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主要是针对土地的开发以及城市建筑等标的物进行划分,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历史证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详细规划中,制定计划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于传统的规划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灵活性,也为计划的事实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二、控规方向中的城市设计

(一)控规中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与研究对象

城市设计从属于控规内容,即城市设计的内容由研究对象的决定。同时,为了形成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划定地区多为城市功能、相对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区,如商业区、重点风貌区、中心区等。因此,城市设计的对象在区域范围内是控规所规定的局部地区。除此之外,当代城市设计的内在含义已得到了明显的拓展,超出了城市的原有空间,原有形体范畴,同时,城市设计的概念也已延伸至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众多领域。这就表明:城市设计的内容在控规中的内容有以下两方面:传统城市规划内容,即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城市设计中的管理、运行和政策,属于其社会内容。该研究内容可以对整个城市的建设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还属于城市设计中的次研究内容。

(二)主要存在形式

1、思想观念。城市设计以思想观念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代表一种价值观,代表该城市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隐形”状态全面影响控规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尽管城市设计的思想观念形式不具备物质状态,但它仍具有方法论与认识论意义。如:城市设计的主体思想,影响控规的规划目标、指导思想、编制过程等;

2、控规专项。城市设计以控规专项的形式存在是指,城市设计以城市的空间环境、体型范畴为核心,并使其自身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例如:控规中的道路规划、土地规划、工程规划、街区规划等;

3、独立研究专题。由于运用三维空间的研究方法,决定了该类工作具有特殊性。同时,某些重要区域的设计也体现整座城市的特色与魅力。因此,相关工作者可采用开展研究专题的形式,进行城市设计,并使其独立与控规的编制过程。

三、控规与城市设计相互关系的分析

(一)紧密相连的关系

1、在一定程度上,控规内容决定着城市设计范围的深度,而城市设计的深度又直接关系到控规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控规的核心要求为:定量、定界与定位,这表明,与之相符合的城市设计也应十分关注自身的“实用性”。此外,一般情况下,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也需通过具体概括等形式,将设计精华表现为控规的控制指标与要素;

3、控规文本与城市设计规划图相吻合。如,在规划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地面积等方面,控规文本对其进行规定,城市设计根据该规定,进一步补充、修正其基本构想,从而建立控制指标,避免控规内容与城市设计的脱节。

(二)相互区别的关系

1、由于控规涉及所用技术的经济指标、关注总体规划与分层规划间的评价标准是否一致。因此,控规是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而相比之下,城市设计主要评价市民对居住条件的实际体验,如舒适性、可达性、心理满足感等;

2、控规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面布局中的平面处理环节,及用地的综合效益,而城市设计以建筑的空间格局、环境设计、开放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设计以人的视觉空间、生活空间、以及游览空间为主体,强调空间布局的艺术性与层次感;

3、控规的主要内容为项目技术问题、工程实施步骤等,关注建筑是否与市政工程的投资、建设目标等相吻合,而城市的设计侧重于感性认识,以及人们心理上对城市建筑物的总体印象。

(三)控规中城市设计内涵的体现

1、城市设计形态趋于控规化,即城市设计理念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标志着一种环境态度或城市观念,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评判作用,对控规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2、城市设计技术趋于控规化,即控规方向城市设计中的技术侧重于引导、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体型范畴,促使设计元素相互组合、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设计的艺术性。

四、城市设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一)从编制时序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另一类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法定规划,因此,如果城市设计编制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前,则允许城市设计有较大的弹性,但须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际上是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体化的工作方式。如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再进行城市设计,则要求城市设计尊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才可更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应执行法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订审批程序。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内容跨越两个层面因此相对应的城市设计也具有双能:既含有总体规划的城市设计内容(宏观层面)又要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微观层面)。这就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要注重其特有的“连续性”特点。从“承上”角度,城市设计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景观规划的构思及规定,同时可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调整,特别是总体规划对特定的地段没有具体构思,城市设计仍然要从整体环境角度,对其进行详尽的城市设计运作,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的艺术水准和环境质量。从“启下”角度,城市计既要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又要避免规定的过多、过死,应为后续设计工作留有较大的创作余地和弹性。

1、宏观层面城市设计

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首先考虑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宏观层面研究工作内容是城市设计运作的核心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城市历史环境特色的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结构骨架构思、绿化及步行系统设计、景观视廊的组织、城市节点系统的构思等。

2、微观层面城市设计

微观层面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特定元素的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化,涉及内容如下:空间组织、景观组织、建筑群体形态、重要“节点”等。微观层面城市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设计的弹性,以便于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衔接。

3、配合控制指标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最终研究结果,通过利用概括和抽象等方式形成控制指标体系,并最终需要具体体现在相应的建设地块上进行控制,且要在对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确定相关的定量数据。这部分研究的内容属于“控制”性而非“引导”性,一般包括: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建筑后退红线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带宽度、景观视廊宽度值;停车场的位置、边界范围;文物古迹的保护范围及视线控制规定;保证整体环境面貌的地块最小绿地率等等。

五、案例分析---新疆八一路片区规划实践为例

(一)研究背景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疆及哈密市的发展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新区的不断建设和老城区不断的更新改造,使得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城市整体风貌比较混乱,城市建设急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体系下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导,以促进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

(二)项目的区位及优势

1、项目的区位

规划区东临西河坝(滨河路),南临回城乡,西侧以规划七一路为界,北临兰新铁路,现状总用地面积1461.84公顷,规划与哈密市总规衔接,规范范围适当扩大,规划总用地面积1495.89公顷。

2、项目的优势

项目位于哈密市中心城区,且紧邻高铁站。周边用地组团主要有吐哈石油基地,西北片区,东北片区,广东工业园,西部新城和老城区。周边用地多样丰富,除了自身较好的发展现状,周边用地的辐射与带动将更好的推进片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周边主要的城市组团是西北片区、西部新城以及老城区。这三大组团基本形成等边三角形,而项目则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西北临火箭农场,东北临高铁站,独特的地理区位凸显了项目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三)八一路片区控制性规划的整体构思

依据分析,八一路片区良好的周边资源优势和自身独特的区位,未来必将集聚和吸纳周边组团优势,以助自身更好发展。这决定了其作为哈密市中心城区的“聚宝盆”地位。老城区:以更新改造为主,内涵式发展,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绿地系统。西北片区:以现有体育中心为基础,完善文化和商业设施,同时借助高铁站建设的契机,建成城市商务中心。

西部新城:依托新民六路,建设行政文化中心和商业副中心,疏解老城区的居住和服务功能,体现高品质生活的新城区项目――

1、区别于周边片区组团定位,发挥“聚宝盆”的区位优势;

2、对项目现状元素进行多角度的梳理,发挥正面效应;

3、整合现状,加入新元素,促进片区功能的多元性;

4、利用城市设计手法改变“面貌平平”的现状。

(四)八一路片区的功能定位

1、策动新疆东部对内发展的桥头堡――现代服务集聚区

2、引领哈密市传统与现代交融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区――文化旅游体验区

3、提升哈密市中心城区发展活力的支撑点――乐活宜居示范区

(五)八一路片区的设计策略

1、整体提升策略--多点辐射,轴向推进

2、空间布局策略--有机聚合,组团协同片

3、交通组织策略――打通梳理,高效有序

4、绿化景观策略--廊网交融,城绿共生

5、文化保护策略――保存传统,文脉相传

总之,城市设计注重个性化的城市特色空间和形态营造,对城市的整体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表达,实现了规划由二维向三维,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注重人的感知和体验、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优雅场所环境。但同时城市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其尴尬的并非法定的地位和往往过于理想化的成果等问题,也无法替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很大优势,如法定地位、控制力度、内容的详细程度等恰恰是城市设计的劣势;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存在自身一定优势,如清晰直观的图面表达,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的整体引导等也正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短板。因此,规划应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更好指导城市的建设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柳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5).

规划设计构思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规划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modernlandscapedesigncontribution,lookingbackourtraditionaldesignmethodandtheinsufficiency,combinedwiththemodernlandscapedesignconceptmodelaChineselandscapetheirdialecticalcomprehensivethinkingandmethodofseekingtruthfromfactsforthetraditionalexpertiseofmodernlandscapedesignmethod.Believeinoutoftheconservativethefettersofculturalenvironment,closedandmastertheachievementsof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Chinalandscapearchitecturewillsurpasstopersonalperformanceandsplittypethinkingisthecharacteristicoftheso-calledwesternindustrialagelandscapedesignandcreatesplendidfuture.

Keywords:landscapedesignmethod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风景园林学科中,这种关系体现的尤为明显。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不仅能够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理、地貌等自然环境特征,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导致当地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文化传统特点,使当地的风景园林出现风格迥异的面貌。风景园林设计总是敏感的反映着这种当地文化思潮、思想体系、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经济技术条件,这样风景园林设计就会具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往往就引导着当地风景园林出现其独特风格而又包含其内在的逻辑发展轨迹,也就形成了当今世界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风景园林。

1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

读一读《园冶》,你会发现: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做“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何处可高?何处可低?何处可凭?何处可借?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做“立基”。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思量到最后,才回家画一个平面图,称之为“地图”,计成还说:“式地图者鲜矣”。由此可见,古人始终是在一个三度空间中,以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份筹谋策划一个园林,他决不会为了平面的构图而牺牲游人的舒适,他所构想的情和景犹如身临其境。

所以,中国园林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表现之一是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表现之二是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了;表现之三是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如果说在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有不少的缺点,一度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话,中国园林文化却是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真正的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评价、规划国土上精华部分的风景名胜资源开始,从而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规划管理切入大地景观规划,并且有着长足发展,使专业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中国人应当树立起若干年以后引领世界风景园林的信心。

2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步骤

2.1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踏勘,同时收集有关资料

作为一个建设项目的业主(俗称"甲方")会邀请一家或几家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作为设计方(俗称"乙方")在与业主初步接触时,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这两点把握住了,规划总原则就可以正确制定了。

另外,业主会选派熟悉基地情况的人员,陪同总体规划师至基地现场踏勘,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总体规划师结合业主提供的基地现状图(又称"红线图"),对基地进行总体了解,对较大的影响因素做到心中有底,今后作总体构思时,针对不利因素加以克服和避让;有利因素充分地合理利用。此外,还要在总体和一些特殊的基地地块内进行摄影,将实地现状的情况带回去,以便加深对基地的感性认识。

2.2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在着手进行总体规划构思之前,必须认真阅读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在设计任务书中详细列出了业主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要求:总体定位性质、内容、投资规模、,技术经济相符控制及设计周期等。在这里,还要提醒刚入门的设计人员一句话:要特别重视对设计任务书的阅读和理解,一遍不够,多看几遍,充分理解,"吃透"设计任务书最基本的"精髓"。在进行总体规划构思时,要将业主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作一个构想,并与抽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层的警世寓意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合到有形的规划构图中去。

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接下去要将草图结合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修改。逐步明确总图中的入口、广场、道路、湖面、绿地、建筑小品、管理用房等各元素的具置。经过这次修改,会使整个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舒适(视觉上)。

2.3方案的第二次修改文本的制作包装

经过了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设计人员此时应该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不但要向老设计师们请教方案的修改意见,而且还要虚心向中青年设计师们讨教,往往多请教讨教别人的设计经验,并与之交流、沟通,更能提高整个方案的新意与活力。

由于大多数规划方案,甲方在时间要求上往往比较紧迫,因此设计人员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只顾进度,一味求快,最后导致设计内容简单枯燥、无新意,甚至完全搬抄其他方案,图面质量粗糙,不符合设计任务书要求。第二,过多地更改设计方案构思,花过多时间、精力去追求图面的精美包装,而忽视对规划方案本身质量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方案质量是指:规划原则是否正确,立意是否具有新意,构图是否合理、简洁、美观,是否具可*作性等。最后,将规划方案的说明、投资框(估)算、水电设计的一些主要节点,汇编成文字部分;将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小品设计图,全景透视图、局部景点透视图,汇编成图纸部分。文字部分与图纸部分的结合,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文本。

2.4业主的信息反馈

业主拿到方案文本后,一般会在较短时间内给予一个答复。答复中会提出一些调整意见:包括修改、添删项目内容,投资规模的增减,用地范围的变动等。针对这些反馈信息,设计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

对于业主的信息反馈,设计人员如能认真听取反馈意见,积极主动地完成调整方案,则会赢得业主的信赖,对今后的设计工作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设计人员如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或拖拖拉拉,不按规定日期提交调整方案,则会失去业主的信任,甚至失去这个项目的设计任务。

一般调整方案的工作量没有前面的工作量大,大致需要一张调整后的规划总图和一些必要的方案调整说明、框(估)算调整说明等,但它的作用却很重要,以后的方案评审会,以及施工图设计等,都是以调整方案为基础进行的。

2.5方案设计评审会

由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组,会集中一天或几天时间,进行一个专家评审(论证)会。出席会议的人员,除了各方面专家外,还有建设方领导,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项目设计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员。

作为设计方,项目负责人一定要结合项目的总体设计情况,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将项目概况、总体设计定位、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技术经济指标、总投资估算等诸多方面内容,向领导和专家们作一个全方位汇报。汇报人必须清楚,自己心里了解的项目情况,专家们不一定都了解,因而,在某些环节上,要尽量介绍得透彻一点、直观化一点,并且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在方案评审会上,宜先将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阐述清楚,然后再介绍设计布局和内容。设计内容的介绍,必须紧密结合先前阐述的设计原则,将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作为设计布局和内容的理论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具象化体现。两者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切不可造成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南辕北辙。

方案评审会结束后几天,设计方会收到打印成文的专家组评审意见。设计负责人必须认真阅读,对每条意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答复,对于特别有意义的专家意见,要积极听取,立即落实到方案修改稿中。

规划设计构思篇7

[关键词]建筑学城乡规划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程兴国(198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及理论研究;高华丽(1980-),女,河南周口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李慧勇(1977-),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山东聊城252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52-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住宅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尖锐,城乡建设变得高度复杂化与综合化,城乡建设急需从粗放的规模扩张向精细的内涵质量提升转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从城乡的发展趋势、城市的整体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在更高的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定义建筑在城乡中的角色,使之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然而,一些工作内容和建设任务远非建筑学专业所能包容和解决,于是,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建筑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越来越庞杂,因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有待优化。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正式施行,意味着传统城乡规划工作理念、方法和思路将不断更新,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意味着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要有所更新,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程进行变革。

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城乡规划课程积极性不高。首先,建筑学本科学生大都认为建筑学专业应重点把建筑设计学好,城乡规划知识对做建筑设计影响不大,学习积极性较差。其次,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因此,理性思考、系统解决城乡建设中的问题是城乡规划类课程教学重点强调的,当学生做设计时,就会感到约束条件太多,自己发挥的余地太小,无法体会在遵守刚性约束下进行创新设计、巧妙解决建设问题的乐趣。最后,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对知识目标要求较高,对能力目标要求较低。如“城市规划原理”,当前大多数学校对该课程检验知识目标的方式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对考试要背诵的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把它当作建筑学课程里“最乏味的课”。

2.思维模式跨度大,学生产生困惑与迷茫。目前多数院校建筑学本科教学是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展开的,其主线基本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建筑单体设计到群体组合,因此,建筑设计教学一般从一年级的构成角度的一个方盒子开始空间设计,然后到二年级的工作室、幼儿园、别墅等小型建筑,再到三年级的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等复杂的建筑,最后到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转向以城乡规划课程为主的住区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到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十分强调从构成角度进行建筑设计,设计题目的基地条件十分简化,对设计限定条件没有明确要求,甚至可以根据构思的需要假想基地条件。这就造成建筑设计中对建设环境的综合分析与利用方面的训练比较薄弱,一些学生形成了把配景当环境、就建筑论建筑的建筑观,没有建立起建筑设计应从建设环境分析开始的环境观、城市观。而四年级的城乡规划类课程强调系统分析、理性、科学决策,其设计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复循环优化的过程,与建筑单体设计理论偏重艺术差别巨大,学生在进入城乡规划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粗,理解规划理论较浅,很难在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之间快速建构起联系。当设计题目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从单一的建筑要素发展到政策性、综合性极强的城市空间、建筑群体及其他各种相关要素时,学生往往理不出头绪,设计思路很不清晰。

3.知识衔接不顺畅,教学标准无据可循。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系列主干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这些课多安排在四年级,各课程之间时间间隔较短,或者知识教授次序颠倒,造成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严重脱节,一些重要理论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理解和运用到设计课的训练当中,建筑学四年级的设计课业就已结束,造成学生的理论基础匮乏,设计实践能力不高,大大削弱了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的意义。如“城市规划原理”课既要讲授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又要重点讲授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作为后续的“住区规划设计”课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

目前各院校按“专指委”的导向性要求都基本上制定了一套有关城乡规划教学的课程体系,但“专指委”对具体课程无具体的要求,“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和“培养方案”都是指导意见,这就造成了各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重点、培养方式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除“城市规划原理”课有材外,其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不同院校、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最终,很难衡量毕业生的实际城乡规划方面的知识构成是否达到“专指委”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教学团队以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改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设计实践要求和社会热点。目前除2010年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厚达712页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教材外,其他城乡规划类课程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如住区规划设计教材,目前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住区建设以小高层、高层为主,而教材却还以底层、多层为主来讲解,理论落后于实践,和实践应用脱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着重讲解高密度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设计思路与手法。另外,针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对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采用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城乡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课时数都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采用理论讲授与学生调研、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住区规划设计”课中,住宅类型与居住区布局、环境调研分析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需求,探寻解决之道,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拓展设计方案构思深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如结合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和谐社区、青少年创业住宅区、廉租房住区等纳入教学。

2.培养价值观念、培育思考理性――系列设计课中全程融入建筑价值观、城市观、环境观、技术观。城乡规划类课程培育的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是系统性分析影响要素,理性、科学判断与设计目标的主要矛盾所在,进而在设计中巧妙地把矛盾化解,是一个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向设计目标迈进的过程,它强调系统分析、理性决策、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思维模式,而这恰和目前缺失明确城市、环境限定条件及建筑价值观的建筑学前三年建筑教育中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相反。为了融合这两种思维模式,缩小思维跨度,我们采取把城乡规划知识向前渗透和融入,积极参与到前三年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去,从建筑设计基础阶段开始,将建筑价值观、城市与环境观念逐步引入,建筑设计与限定条件关联度逐步拓展。在建筑设计入门阶段,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条件、四邻建筑和景观要素的限定;在基础加强阶段,主要侧重于地域环境特征、历史、文化要素以及既定地段环境空间对建筑的制约性;在综合提高阶段,则侧重于建筑价值观、城市群体建筑环境、基地自身地形条件以及规划控制条件的加强。

建筑学本科到四年级已开设了十分全面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为此,在四年级我们也十分重视对技术理性的培育,主要在城乡规划课程中加强了设计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科学验证的习惯,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如“住区规划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天正、草图大师、3DmaX等实用性设计软件对住宅日照分析、建筑形体、外部空间及景观竖向等进行研究。

3.形成教学体系――以实践素质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建立有效衔接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建立了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立足实践,而又不受限于实际,不满足于用一般的设计原理进行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寻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突破点,进行设计创新,使学生在掌握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扩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强化思维逻辑,逐步建立研究型设计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上着重强化能力目标要求,从侧重掌握知识改为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城乡规划研究型实践教学课程包含“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三门课。其中,“城市规划原理”48个学时,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住区规划设计”56个学时、“城市设计”64个学时,都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三门课程均在四年级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和“住区规划设计”在第七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在前半学期、“住区规划设计”在后半学期,使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在第八学期开设,以形成较好知识衔接。每门课都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概论和设计实践两部分,对重要理论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使得城乡规划类知识和建筑类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

三门课教学实践措施如下:(1)“城市规划原理”坚持精讲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研究,到实地进行调研并总结,课上专题汇报交流内容,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某些问题,提高参与度,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的形成、发展规律与理论,城市的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街区,古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等知识。另外增加了城市综合体、注册城市规划师案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式从原来的闭卷考试变为专题研究评分。(2)“住区规划设计”紧密联系当前房地产市场实际,选择学校所在城市的实际案例,模拟设计院工作场景,“真题假作”。课程增设了社区调研分析、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概念构思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的详细规划研究能力。选择经济适用房社区、住区交流空间、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等方向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住区环境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更具深度。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住宅群布局、公共设施布局、绿地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组织等基本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住区规划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3)“城市设计”课的题目选择教研室实际设计项目,增加了虚拟实际设计过程环节,组织模拟方案投标评审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汇报方案并回答教师、同学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方案的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评判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阶段、城市设计分析的理论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城市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使建筑学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城乡建设,从更多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研究建筑。建筑学学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社会及城乡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教育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我们应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教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鸿雁.非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2]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学专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规划设计构思篇8

1居住小区规划的实地考察结果与分析

为了利用空间,在居住小区规划和建设中的考察结果与分析,把居民的环境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去,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而小区规划的实地调查是在周详严密的架构之下,由设计师调查人员直接向被消费者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相互来往过程,分析总结。社会上企业在投标建设小区发展中一定会去做市场调查构想时,必须面临重大行销问题或重大行销挑战,对未来的商业活动进行比对。所以必须先从“行销问题分析”着手,了解好市场的分析后确定举行市场调查的目的,用科学系统分析和实地数据考察,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分析,在小区规划上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安全保障,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这也是为配合安全保卫工作,打击现代犯罪行为提供有效法律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期能更好地为安保服务。方可着手市场调查准备工作,以避免调查方向错误。实地考察时,每天宜审核调查结果,以增加抽样调查精准度,了解和分析情况等。展开实地考察后,应掌握居住小区规划中每天调查工作进度,促使调查设计工作如期完成。其次,应进行日常调查工作检讨,以求实际效果。在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住宅实地考察中有混合结构住宅(砖木、砌块、砖混、钢混)、大模板结构住宅(内外墙现浇、内墙现浇外墙挂板、内墙现浇外墙砖砌),小区规划设计雷同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各类景观设计精品接踵出版,景观设计师不出家门即可获取国内外相关信息和发展动态。还有是框架性住宅、简单结构住宅(干打垒、生木结构、拱券结构、竹木结构、泥石结构、轻钢骨结构)。

2对于大型居住小区规划的研究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大型居住小区规划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走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居住环境中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是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物质生活和建设更好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以人为本发展经济和建设大型居住小区才能深入人心,将人权站在物质利益之上,以人为本是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当今提出以人为本与古代以人为本的区别,也是传统居住中条形住宅行列的改变。

2.2实行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居住小区相结合经济全球化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住住宅小区商品化政策的实施,还有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的模式。据建设部统计大型居住环境的设计,以实现人、建筑、环境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的道路,应用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居住自身及其生活环境的理论。居住住宅小区在短期内快速建成,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也逐渐成为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注重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已从早期单纯地追求面积指标,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和环境的要求。因此,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倡导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居住消费理念,一步步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和理解住宅小区质量,是每一个规划设计的职责,在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2.3文化与小区规划设计的关系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将文化中唐朝文化和生活美学、居住环境结合,由于禅宗哲理以及文人雅士写意画风的影响,我们在大型居住小区中适当的加入中国传统历史风味,有着极高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住宅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应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使住宅规划产品更加充满人性化和适宜生活,更好地引导优秀住宅产品的建设。

2.4研究大型居住小区规划道路的方式研究方式有查阅文献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实例分析,归纳总结法。住宅小区道路规划上交通规划问题和以往传统规划做法相比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加上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们对于居住小区中用于交通领域的投资逐渐增加,小汽车进入家庭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家为加快汽车工业发展、刺激消费而实施的按揭贷款、还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小区内每家每户规划和设计。

3结语

规划设计构思篇9

黎智辉(1977-),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村镇规划研究,(e-mail)。

摘要:为了顺应专业发展对城市规划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城乡统筹观念的形成,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村庄规划环节,并在文中对教案的设计作了详细描述。实践证明:通过该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并引导学生规划视野从城镇到乡村、思维模式从逻辑形象到理性综合的转换。

关键词:村庄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U984.17;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130-05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而将新农村建设列入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城乡协调互助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奋斗目标,为今后十多年的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施行,将村庄规划纳入了法定规划的体系中,为科学合理地指导乡村建设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有关村庄规划的法律文件,并广泛展开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将乡村建设纳入到规划管理的工作体系中来,真正实现规划建设管理上的城乡统筹。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专业发展对城市规划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城乡统筹观念的形成,加强学生对村庄规划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2008-200年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教学团队开始了将村庄规划设计引入到教学环节的实践探索。

一、教学目的和作用

村庄规划作为新的规划类型和规划层次,在其兴起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成果,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不具备作为专业理论课开设的条件。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将其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一个环节,既容易入手又可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不断积累经验,为向理论教学层面拓展打好基础。同时可利用村庄规划的内容特性,达到特定的训练目的,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

(一)现有设计课程体系的不足

设计课是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的课程主线,是该专业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各年级设计题目的设置遵循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该专业2008年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表1)为例:

一年级设计课程内容偏重专业基本技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二年级设计课程注重建筑功能组织的一般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性公共建筑功能与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城市规划设计课程,对学生在建筑空间组合、功能流线组织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并开始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训练。因此三年级的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设计对象从建筑到规划区、设计视野从微观到宏观、设计思维从逻辑形象到理性综合的过渡。而原有三年级的设计题目(表2)一直处在调整之

社区中心规划设计中,未形成固定成熟的体系,并且内容与二、四年级的关联性不强,起不到应有的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从以物质环境设计为主的详细规划转向四年级以社会经济研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城市总体规划,其思维模式转换幅度过大,往往让学生感到“难以上手”和“无所适从”。

(二)引入村庄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为了顺应设计课程主线对三年级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规划概念,实现教学模式从建筑设计教学到规划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从物质层面向社会经济层面的良性过渡,从2008-200年开始,学院对城市规划三年级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了系统调整(表1):第一学期从住宅设计开始,过渡到以建筑群体空间组合、道路交通组织、环境景观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居住区设计;第二学期以村庄规划设计、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为

教学重点。村庄规划设计作为教学重要的过渡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衔接不同类型的设计教学

城市居住区和村庄规划设计都涉及到空间布局、交通组织、景观体系建构、住宅设计等内容,两者的部分研究内容以及成果表现形式类似。学生经过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训练之后,再进行村庄规划设计就容易上手。同时由于产业、生活方式、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村庄这类聚落形式又与城市型居住小区有着显著的区别。学生在观察设计对象的同时,通过其间的对比研究能够对这两者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村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于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不仅让学生对外部空间的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对下一步进行独立的外部空间设计(广场、公园等)起了铺垫作用,也保证了从村庄公共空间设计(小尺度)—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中尺度)—城市设计(较大尺度)的详细规划设计教学的连续性。

村庄规划中对于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用地等因素的分析,对村庄产业规划及其发展方向的判断等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城镇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2.衔接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

三年级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建设与规划史、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道路与交通等均在这一学年开设。学生刚刚学习了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正是开始尝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研究城市和从事设计的良好时机。村庄规划设计题目的安排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运用理论知识研究设计对象的作用。根据设计要求,学生需要对村庄实体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地貌特征、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分析体会村庄形成发展的脉络、对村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更加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如住宅特色、生活规律、户型要求、服务设施水平、通风朝向、特定设施(暖棚、老人会所、戏台、教堂等)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重要性,纠正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调研与设计脱节的问题[1]。

3.引导学生规划视角的转换

首先,村庄规划设计训练可引导学生规划视角从“城”到“乡”的转换。通过对村庄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对村庄现状的思考,如:城市化趋势下村庄人口的下降对村庄发展的影响,靠近城镇的村庄对城镇的依赖造成了村内公共设施的发育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现象均有助于他们深刻体会城乡关系,开始从更广阔的区域范围去研究设计对象。其次,村庄问题研究的过程引导了学生规划视野从物质空间向社会、经济层面的转变。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现状人口构成中外来人口比例、年龄构成所反应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对村庄经济水平和空间形态的影响(比如周边造船企业的存在使村庄外来租住者增多、茶园经济的繁荣促使新聚居点的形成)等,均让学生不再仅仅用物质环境的眼光去对待设计,而尝试着从社会、经济的视角看待问题。

二、教案设计

(一)设计对象的设定

村庄规划的设计对象简而言之为村庄,但在相关条件的设定中还应结合课程实践做出具体安排。

首先,要求提供多地块给学生选择。在对各地块现状进行统一调查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地块的理解、设计的兴趣等选取设计对象。通过不同设计对象的选取,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总结,理解村庄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趋势,因地制宜地做出规划设计。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以相近为宜,便于学生结伴出行,也避免在不同地块上的往来奔波。

其次,要求设计对象现状成一定规模。这一考虑是基于训练内容和图面表达的需要:(1)训练内容的需要。村庄规划包括旧村整治和新村规划两部分内容。而“整治”在以前的设计训练中没有接触过,是村庄规划训练的重点。如果旧村现状达不到一定规模,不易归纳其发展规律,对现状的整理工作很小,达不到训练要求。(2)图面表达的需要。根据惯常的成果表达要求,若要在a1图纸幅面上1∶1000的规划平面图能够较清晰地表达出总平面设计意图,则要求规划地块的面积在10~20hm2之间。根据这一要求,考虑村庄用地形态不规则,在任务书设计时,村庄规划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人左右(住宅以低层为主),用地规模控制在13~15hm2之间为宜。

再次,要求设计对象特征要素鲜明。因自然条件、历史古迹、风俗习惯、区位条件和周边环境等情况的不同,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形态各异,各具特色。而鲜明的特征要素有利于学生因地制宜地研究设计对象,做出各具特色的规划,避免设计方案的雷同。

(二)教学进程及内容安排

教学进程分为5个阶段:前期调研(2周)、规划设计(2周)、建筑设计(1周)、专题研究(1周)和成果表达(3周)[2]。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总体进度调节各阶段课时,总课时也可根据训练需要和任务量大小而调整。

1.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工作(表3)重点在于对村庄现状及周边环境的掌握。在后面的设计阶段中也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补充调研。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往居住小区实地调研主要偏重于物质空间的勘察,对“人”的因素考虑不足。此次调研强调村民访谈,让学生多观察村民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习惯。此外,学生首次对有现状建设的地块进行调查,容易忽视空间细节。需要预先提醒,并要求学生多拍照片以备查阅。

2.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表4)的重点在于充分理解村庄规划和城市居住小区规划在空间形态、用地强度、交通方式、场所精神等方面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对村庄空间形成的作用。

工作内容

发展方向判断及设计立意总平面布局旧村整治成果要求

梳理村庄发展脉络,分析引导空间发展的动因,判断用地拓展方向

确定方案立意,构思立意的表达途径(布局结构、空间构成、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等)确定用地结构、路网骨架、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结合地形布置住宅院落(图1)结合现状建筑质量评价及用地结构规划,确定拆留改建筑,理顺道路系统,完善院落空间,开辟公共空间1∶1000的平面图(在建筑设计和专题研究阶段,总平面图随之不断调整、深化)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1)任务书只给定人口规模,没有划定用地红线,要求学生自行分析判断发展方向。该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可根据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原村庄用地拓展的分析,找寻规律,并对比不同的用地发展方向做出合理判断。(2)学生以惯常的城市型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对待村庄,易追求平面上的构图、城市型的绿地广场;同时在公共空间、道路的尺度和公共设施规模上的把握会偏大。可运用城市设计中的“图—底”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村庄的空间形式和尺度与城市居住小区的不同。鼓励学生对村庄交通形式、服务设施需求、村民公共生活对空间的利用等内容进行再调研;加深对设计对象的了解,使设计更加脚踏实地。(3)在旧村整治方面,学生通常不知如何着手。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明确旧村整治的目的、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建筑质量评定入手,在挖掘用地潜力的基础上对交通及院落空间体系进行整理。

3.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表5)的重点在于充分理解农村的经济条件、生活方式在户型上的反映。如:燃料的选择、下水条件和积肥要求决定了厨房、厕所与主房的分离;养殖、晾晒和主辅房之间交通联系的需要决定了房前屋后的院子等等。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部分学生以城市型的公寓、别墅类住宅代替农村住宅,对村民在房屋尺寸、户型上的需求和习惯缺乏考虑。

4.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对村庄规划基本训练的进一步拓展。学生根据设计的兴趣点,针对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如村庄肌理、公共空间形式、院落空间(图3)、户型设计、市政工程等方面。此阶段可组织学生综合各自研究的问题统一设计问卷进行深度调研。该阶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对研究成果的形式不限制。

5.成果表达

定稿1周,用于整理设计思路,绘制各类分析图,进行版面设计,完成定稿图;后2周用于绘制正图。

此阶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于分析图的理解偏程式化,认为只要有任务书规定的交通、功能、景观等分析图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对表达设计构思和方案分析的图纸不够重视。而优秀的设计必需有好的设计立意,并能够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清晰完整的设计思路加以充分表达。因此需要教师在成果要求中明确两个层次:(1)解决基本功能要求,包括交通、日照、户型等;(2)对村庄特征或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其规划设计上的应对。学生只有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规划设计达到较好要求,才能最终获得较好的成绩。这两个层次的要求,既可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创新,又可防止他们不顾基本功能胡乱“创新”[3]。

三、结语

经过三个学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对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与村民和小组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沟通协作能力均得到了加强。在村庄规划的观察—思考—设计的过程中,研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设计作业成果中反映出二、三年级的设计衔接较为平稳、顺利。学生在后读课程中对总体规划相关概念的理解更容易,城市设计的“上手”也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郄瑞卿,李春林,聂英,等.城市规划课程多维教学方法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3):42-44.[2]吴怡音,雒建利.城市规划初步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2006,22(8):62-64.

[3]王承慧,吴晓,权亚玲,等.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规划师,2005,21(4):62-64.

teachingpracticeofvillageplanningcourse

LiZhi-hui

(Schoolofarchitecture,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p.R.China)

abstract:

规划设计构思篇10

关键词: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人文主义丛簇结构主义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backgroundtengroup",andthebasicthoughtofthecityplanninganddesignofmoderncityplanningandresearchtheimpact,"designideaandstructure"tengroup".

Keywords:modernism;cityplanning;humanism;cluster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十次小组”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过程

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出现,是为了解决18世纪末产业革命所引起的特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由于产业革命给西方社会在经济、技术以及观念上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代主义者对城市发展形态的研究集中反映在对历史传统和功能主义这两方面的价值观上。

这里所说的历史传统,主要是指欧洲历史上的——哥特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学院派建筑,以及由这些建筑和布局形成的欧洲城市所特有的传统风格。由于20世纪上半页现代主义者大部分经历了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同时又亲眼目睹了两次大战给人类及城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所以他们在内心深出充满了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愿望。所以现代主义者对历史传统深恶痛绝。而理性主义,在战后工业文明受到高度赞誉的大背景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科技的外在表征,理性的设计观念己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现代主义认为,建筑无非就是工程实体,它只能给人们以安全卫生的住宅和工厂,不过是简单地从结构或功能椎衍出形式的直线过程。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有一句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用这句话来解释城市,城市便是拼凑起来的一幅理性的机械图案。

更为主要的是,现代主义者抱着“建筑就是革命”的使命,企图通过机械主义的功能秩序来建设一个“人造的文明新城市”。1928年.欧洲一批现代派建筑师在瑞士利亚萨拉城堡召开第一次“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首先扯起反古典传统城市的旗帜,以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先觉为自诩,竭力批判古典建筑美学,提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只能是‘功能’的观点”。1933年,第四次Ciam在马赛、雅典以及马赛到雅典的航船上举行,这次会议结束时通过一项决议,指出今后城市必须按照“居注、工作、游慈、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这就是后来有名的《雅典》。《雅典》是一份具有历史影响的新城运动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50年代后的20年中,由干欧洲城市战后重建的需要,新城运动与现代主义的建筑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的最大主流,在整个欧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股无可阻挡的“现代意味”的潮流。

“20世纪文明结晶产生的新观念是‘机械的观念’,机器不仅是近代的产物,而且变成了世界的模式。”(东京大学教授铃木博之)在此期间,从柯布西埃的昌迪加尔规划到尼·迈耶的巴西利亚规划,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城市规划按照客观对象的功能关系作为建筑空尖组合和城市布局的理性依据——严格的功能分区、树形的城市结构,几何图式的道路骨架,表现出逻辑至上的理性主义姿态。

现代城市规划诞生虽然促使了城市的高度发展,但这种“机械的功能”已越来越无法应付急剧发展的城市现状。虽然从限制到疏散,又从“区”到“邻里”,但事实上,这些机械的原则在遇到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种多样人的行为模式时就再也无法放之四海了。上述两个城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城市尺度、地方性特色、人的活动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20世纪50年代,Ciam中出现了一大批朝气蓬勃、思维活跃的青年建筑师,他们在城市研究上持有与Ciam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观点,这就是现代建筑运动史中著名的“十次小组”。

“十次小组”的城市理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正处在战后对城市的大规模重建时期,强调功能主义而把人的因素放在客体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得到实际运用。然而,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在创造人工环境满足自我舒适的目标同时,如果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将会导致入类本身的灾难,这些环境思想引起了规划师、建筑师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夫往。

“十次小组”的成员大都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经历过社会变更。他们普遍受到了“新人文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理论研究很自然会以“人”为主体,尊重入、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关系探讨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不在把科技发展看作建筑、城市设计的主导因素。“十次小组”在对Ciam城市建设思想中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对其将功能过分纯粹化并加以分离的作法进行了批评和修正。

1953年,CiamiX会议在法国埃—昂—普罗旺斯举行,会议主题是人类居住问题,以史密森夫妇及温艾克为首的青年建筑师对雅典的功能分区提出质疑,认为它所形成的城市,不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关系。城市规划师应该深入研究城市生长的结构原理以及比家庭细胞高一级的有意义的单元。

次年1月,在荷兰的杜恩继续开会,英国、荷兰小组的建筑师研究了九次会议的成果,并力十次会议准备议题,会议发表了著名的“杜恩宣言”,指出按照雅典原则所产生的城镇不足以表现出生机勃勃的人际结合,并建议按照城市、城镇、村庄、住宅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间题。这一宣言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人文主义倾向,是对Ciam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强力冲击。/在以后的大约十年时间内,“十次小组”共聚会15次,在不间断的实践中探索现代城市、建筑运动的未来。

1、归属感与场所感

“十次小组”对归属感极力重视,认为“归属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情感需要,从归属感出发建立的认同感可以丰富人们的邻里意识”。使人产生认同的理想城市应该是城市的每幢建筑物、路灯、标志都和谐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创造出让人产生基本接触的环境,由人们的日常活动引起人际结台,建立起对环境的认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范.艾克最早提出场所感的概念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的空间就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中去可见场所精神侧重反映人对空间环境和文化的感应主体是人而场地精神强调新建筑设计与场地的互动优化关系。史密森夫妇以更为接近现象学概念的分类法,把城市分为住宅、街道、区域和城市四大递进层次取代雅典对城市功能的划分,以不同范围的入类活动建立人们对不同层次领域的认同,进而建立起环境体系的结构。“住宅、街道、区域、城市”所指的一种概念,代表着人际结合的四个层次和不同人群活动的特性。每一层次都显现出一种质同的外貌,具有某种功能、背景、尺度和结构,每一层次都因为其它层次的存在而显得更具特色,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彼此包容、彼此涵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秩序、极易被理解的整体。

这时,“十次小组”的理论,实际上体现出了现代中观和微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这种归属感与场所感以及标识性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所要极力体现的。

2、生长与“改变的美学”

“十次小组”对城市持有类似生物学的观点与态度,认为城市具有生长的特征,一个环境随着时问的推移,必然会面临着尺度与目标的改变,并引起运转过程中的矛盾。因此,他们认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不是在白纸上展开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城市而言,任何一代人只可能进行有限度的工作,在每一阶段,都应该保持应有的弹性,允许变化,适应变化。这种“生长”的理论也成为现在的动态城市规划的理论根源。

史密森夫妇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改变的美学”,认为城市的成长与改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城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长,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时间的因素,新的建筑物应该显示出它们在城市整体环境中尺度、大小变化的可能性。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能够适应改变,更应该暗示改变的趋势。对于这种改变,他们认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点”—一具有较长变换周期的“标志物”构建城市的框架。此外,城市还存在着大量的改变周期较短的因素,如住宅、杂货铺、商店、广告和周期极短的因素,如人以及他的衣物、汽车等,这种变化周期较短、极短的因素对城市整体关系的影响不大,它们表达着一种短期的情景与氛围。基于以上的分析,城市的改变应该反映出城市构成因素恰如其份的循环变化,固定的东西应该是固定的,短暂的东西就应该是短暂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关注城市长期存在的城市结构。

“改变的美学”首次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提到了时间因素,把城市设计推向四维空间。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的提出与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形象》在1960年的出版,为现代城市设计奠定了基础!

3、丛簇模式

丛簇模式是“十次小组”对城市结构的一种综合性观念,丛簇是聚集的形志特征。剖析丛簇的组织结构,区别于单核细胞,是由多个结点呈网状连接。对于单核蔓延膨胀的城市结构,“十次小组”认为应该以“枝干”的方式,使之呈“丛簇”模式去适应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丛簇模式城市可以理解为由多个基本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的内部都是一个相对封闭、具有明显结构的体系以及与活动相一致的配置关系,适应内部活动的变化,表达着“自由与系统化并存”的组织形式,所有单元由清晰的道路系统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

丛簇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枝干”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区别于马塔的线型城市,它是由历史性的节点以多触角的方式进行扩展。“枝干”是城市活动、城市扩展的主干,它既是居民交往、流动的通道,包括了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设施(商业、文化、教育、娱乐)以及步行道、机动车道、公用管道。“枝干”的发展、延伸、变化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地点的改变而变化,随着功能的改变,尺度的改变而变化,城市空间的形式、尺度随着城市功能的改变而变化。总之,“十次小组”认为丛簇模式是一个符合城市成长的结构模式。

丛簇模式对现代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有着重要与深远的影响,这种模式是对城市设置中央

商务区(CBD)的否定,提倡多个分区有机联系,有利于解决现代工业、商业城市中心区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同时也应用到了实践中,法国南部图卢兹一莱·米雷尔新城规划就充分的体现了“十次小组”的城市总体形态发展的理念。坎迪里、约西克

和伍兹的规划方案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方格型、放射型、细胞型等几何形态,创造一种符合城市居民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机组织。

“十次小组”与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随着自然科学技木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经历了一段由原子主义研究方法向系统一一结构方法发展的历程。所谓原子主义的方法,就是在研究事物和现象时,或者不考虑整体,或者把它们当成彼此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而系统——结构方法则把作为整体的事物当作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要素是互相联结着的,整体的结构决定着各个要素在整置上的变化。因此它强调要素对干整体的依存性,亦即体大于各个要素之和。

结构主义产生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期,其思想在现代城市理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转折作用。结构主义的社会结构整体观,对于现代城市的“社区规划”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导致了“整体设计”概念的提出。“整体设计主要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去看待,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环境的形式是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房屋是局部,环境是整体。”而作为局部的建筑则是通过人的生活结构、行为活动将之统一在一起的。

Ciam的《雅典》的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以及“十次小组”的“杜恩宣言”都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结果。同时林奇的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城市意象》、亚历山大的半网络形的城市结构(《城币并非例形》1965年),都摒弃了传统城市规划中孤立的功能划分和简单的形式布局而把城市各组成要素看作是相互依存、交叉作用的复杂有机整体。

簇群城市(Cluster)的思想是“十次小组”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这种强调城布整体性的观点就是结构主义思想的直接体现。成员凡.艾克所设计的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采用“簇群”式设计,共分成8组标准单元一一簇,每组既有自巳的活动天地,又有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现了凡.艾克的“大天地里有小天地,小天地里有大天地:一所房子就象是一个小城市一个城市就象一所大房子”的设计意图。

然而结构主义思想在它的“语言”理论体系中忽视了“言语”——个人的真实存在和个性要求,结构主义把每个有主体性、个体性的人都看成壮会结构整体中的一个单位,人,主体,个性被挤到了巨大的“结构”和“秩序”后,最终把人的因素排斤在研究范围之外。而“十次小组”的将人放在主置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对其有力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