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十篇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十篇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7:54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1

1、"3会"运作方面

监事会部分会议记录内容过于简单,未记录议案的主要内容、发言要点。如20*年召开的4次监事会中3次均以通讯方式进行,各监事未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整改措施: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提高会议记录人员的责任心,在今后运作过程中完善"3会"有关会议记录,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履行各项议事程序,认真记录参会人员的发言要点及会议情况,确保会议记录的完整性,同时将进1步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有效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和发展。

2、内部控制方面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需进1步加强,有关投资、担保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制度需进1步完善。

整改措施:公司《章程》中对有关投资、担保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已做了相关规定,但还有待于进1步完善。公司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产业情况、经营特点、资产结构等情况,制定了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涵盖了公司采购、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司内部经营各个环节。今后公司将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1步完善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继续对各项内控制度进行细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更为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系统、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

3、资产完整性方面

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需进1步加强。部分房屋尚未取得产权证,如公司本部所在的美克大厦房产至今未办理产权证。

整改措施: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已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认真清理和核对,对部分房屋尚未取得产权证的情况,现已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办理,并已敦促公司有关部门抓紧跟踪相关手续的办理情况,争取在20*年上半年完成相关产权证的办理工作,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

2、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方面

1、公司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及财务核算工作还需进1步加强

固定资产台账所列示的资产名称与产权证的资产名称存在不1致的情况,不利于对实物资产进行管理;公司对大型工程项目核算的准确性不够,美克研发大厦完工转固定资产后,资产原值还出现多次补计及冲回,影响各期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项目的准确性。

整改措施:

1)公司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在同1房屋产权范围内布局不同的生产工段,为满足公司预算管理需要准确核算各工段的折旧费用,财务核算按照各工段所占的建筑面积分配资产价值并分别建立固定资产台帐,形成了固定资产台帐所列资产名称与产权证不1致的情况。今后公司将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在结转固定资产台帐时将记录房屋的产权证号做为备注信息,以保证帐实信息1致。

2)公司所属的美克研发大厦完工时部分项目未与施工单位进行决算,按照暂估价预计结转固定资产,转固后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签证情况进行决算,依决算价调整固定资产原值,所以原值出现补计和冲回的现象。今后公司将严格要求基建部门认真核算,缩小暂估价与决算价之间的差异,确保各期财务报表中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项目的准确性。

2、公司费用核算存在小额跨期现象

美克美家重庆分店将20*年度的广告费用44.*万元入20*年度费用账;重庆分店在20*年度与客户签订有关店面租赁费的补充协议,导致20*年度多确认两个月的房屋租赁费。

整改措施:公司今后将加强对各子、分公司财务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知识的培训和内部财务检查,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3、公司会计核算的记账凭证存在与原始单据不相符的情形

美克美家北京丽泽店20*年5月194号记账凭证反映支取银行存款56.96万元,但后面所附银行支票金额为45.50万元,账证不符。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2

关键词: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1

前言

企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因素会对其生产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企业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能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企业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对公司的内外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管理策略,来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控制,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刚筹建的公司,各项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在公司构建起加强风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公司筹建期间可能出在的风险

1.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公司在筹建期,首先需要投资购买大量的固定资产,从而为公司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引起风险。如在投资购买相关设备时,没有对市场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购买的设备性能、技术指标等不符合公司的运行需求,从而引起固定资产风险;在采购设备时,设备价格过高、设备款项支付不合理、设备验收不符合技术合同要求等,都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2.工程建设风险。在筹建公司时,工程建设方面可能存在风险,首先是价格风险,对于工程建设,在工程招投标、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风险,如工程的建设任务比较重,时间比较紧,没有将工程的细节部分设计好,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从而增大投资成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工期比较短,有时施工图纸没有设计完整就开始投招标、施工,导致施工图纸发生变更,引起造价控制风险;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受市场波动、喜爱你唱签证等因素的影响,引起造价变更风险。其次是质量风险,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或者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不严格,就很有可能引起质量风险。第三是工期风险,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引起拖延工期的现象,造成工期风险。第四是安全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各种交叉作业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会引起安全风险。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存在总投资超支风险、款项支付风险等,这都会对公司筹建造成影响。

二、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措施

公司在筹建期间,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正确的评估各项风险可能发生的几率,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司风险控制能力。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公司在筹钱期间,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拟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文件、财务管理文件、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等基础管理文件,同时要将这些管理项目认真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在进行公司筹建时,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均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确保公司能快速、安全的完成各项基础工作。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公司在筹建期间,固定资产的管理在风险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司管理人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规避固定资产风险。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调整、审核等进行认真的管理,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监督管理,确保固定资产选购的合理性。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科学的日常保养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维修保养超支的现象。

3.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由于在公司筹建期,在工程建设方面可能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因此,要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在进行工程项目决策时,要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并对工程概预算进行科学的分析,确保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对影响工程建设的各项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优化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尽量减少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的概率;在工程投招标阶段,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并明确各项合同条款;在工程施工阶段,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及施工质量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建设风险。

4.加强资金支付风险控制。在公司筹建期间,使用资金的项目比较多,并且数额比较大,因此,加强资金支付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支付流程,当发生经济业务时,要签订合法、有效地合同或者协议,然后公司的基建部门要根据合同内容,编制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固定资产使用计划,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申请资金。公司的基建、审计、财务等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责,相互合作,共同做好资金控制,从而有效地降低资金支付风险。

5.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制度为风险控制制定了一个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管理制度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因此,必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司风险控制水平。公司的各个部门要认真对待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认真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公司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小组,对各个部门的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上报给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风险是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公司筹建期间,面临的风险更大,因此,对于新筹建的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强资金支付风险控制、加强监督检查,从而有效地降低公司风险,为公司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浅谈公司筹建期风险控制要点[J].时代金融,2013(23):114-115.

[2]张蕾.浅谈企业财务的风险及控制[J].人口与经济,2011(S1):162-163.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3

刚才,我们组织收听收看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月9日,我们刚刚召开了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作会议,对总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工作重点和措施要求都已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必须强调,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用三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省委、省政府要求用三年基本完成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用五年基本完成重点河道治理任务,这个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也是不容动摇的。上次会议之后,相信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上认识是一致的,都想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同时也存在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时间紧迫、压力巨大等诸多困难。有困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思想麻痹、认识不足、畏难发愁、措施不力、工作不实。各地要迅速搞好组织发动,立即启动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春节一过就要大干、快干、干好,力争在赶在大汛之前完成800座重点头顶险库加固的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打好这场水库加固及河道治理的开局仗。下面,就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加快实施我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

刚才,回良玉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回副总理的重要讲话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更加关注民生、构筑防洪安全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重大意义,针对近年来全国水旱灾害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总的任务目标和措施要求,并就今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回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优先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对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做到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与河道治理的重大部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作会议结合起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作出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规划内重点河道和重要小型泄洪河道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显示了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彻底解决这个心腹之患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和用心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思想上再发动,认识上再统一,切实把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程作为解决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大事、要事来抓,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抓紧组织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当务之急就是要全力抓好前期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步伐。要在全面搞好水库、河道普查和安全鉴定的基础上,能做大的做大,该做小的做小,该消号的消号,该降级的降级。认真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本着“做深、做实、做透”的原则,力求方案安全、经济、实用。要加快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骨干河道治理工程的立项审批步伐,要两步并成一步走,实行“二合一”,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要抓紧安排,要尽可能简化程序,加快进度。对小型病险水库,今年必须先干800座重点头顶险库,今年干其实就是要求今年汛前必须完成,否则一旦出险,就是大事,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能从简的从简,总的要求就是快干、早干。二要切实搞好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的相关服务工作。要组织勘测设计、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和骨干技术力量,实行包干制度,加强对本辖区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安全鉴定、初步设计、资金管理、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每一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少于两名技术负责人,同时做好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各相关业务部门要从力保按期完成加固治理任务的大局出发,积极为工程实施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三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对工作开展中发现的典型做法,无论是资金筹措方面的,还是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都要迅速进行总结推广,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步伐。

三、拓宽思路,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

资金问题是决定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最重要因素。病险水库加固及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公益性为主的事业,按照现有财税政策,投资主体就是各级政府。因此,省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时,就提出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和“财政投入为主,市场融资为辅,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地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多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水库加固、河道治理这个领域。省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的扶持力度,本着“足额配套、先急后缓、突出重点”的原则,将资金重点用于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骨干河道治理及小型病险水库加固的奖励补助,并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及进度快、质量好、市县配套资金到位的项目。各市县要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的投入政策,明确投入渠道和资金比例,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投入。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引进外资,用足、用活“一事一议”等相关政策,动员组织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但绝不允许借机加重农民负担。要搞好资金的使用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益。绝不允许出现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一经发现,将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强化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水库和河道是防汛保安的基础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要安全屏障,质量重于泰山,责任重于泰山。检验工程质量高低,既要执行好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经受的住暴雨洪水的检验,经受的住历史的检验。这一点,绝对马虎不得,也麻痹大意不得。一是严格工程施工要求。大中型病险水库与骨干河道治理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小型水库、小型河道,本着严格管理、简化程序的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要严把工程验收关,不按批准设计内容实施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坚决不给予验收。二是坚持建管并重,明确监管主体。无论什么类型的水库,都要明确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有关人员的管护积极性。对完成加固治理后的水库,要结合水管体制改革,明确部门职责,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健全完善管理体系,理顺管理运营体制,建立完善确保工程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水库、河道安全管理。要高度重视在建工程的安全工作。认真汲取甘肃高台县小海子水库非汛期、大白天垮坝的教训,妥善解决好工程进度与安全度汛的问题,组织落实好各项施工安全措施。要迅速组织精干力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就病险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处理措施,一时难以处理的,要认真落实应急预案,必要时可以降低水库运行水位或空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要科学界定水库、河道管理与保护范围,严肃查处非法侵占、围堵河道等违法行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制落实

能否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这既是过去我们做好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做好水库加固及河道治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市、县党委、政府换届工作已经结束,新班子、新领导要迅速进入角色,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河道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硬任务、硬指标来抓,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前几天的会议上,我已代表省政府与各市负责同志签定了水库除险加固责任书,省及各市政府的职责和要求都已经十分明确。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责任落实: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制。有句话说的好,“工作干的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次水库加固及河道治理实行的是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除险加固责任制,各级政府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省政府文件对这一点也作了明确要求,如果干不好,就要依规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要落实岗位责任制。要将工程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逐一落实工程项目的具体负责人,确保每一座加固的水库、每一条治理的河道都有明确的监管责任人、主管责任人和建设责任人。三要落实项目实施责任制。工程实施过程中要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每一个建设环节都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四要落实绩效考核与督查督导制度。各市都要将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同时还要将这项工作列入政府督查范围,实行重点督查和逐级督导,责任明确到哪一级、哪一单位,督查落实就到哪一级、哪一单位,确保各项治理加固任务按期完成。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4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

1.引言

病险水库是防洪安全的最大隐患,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亟待除险加固。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小型水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为广大一线水利工作者提供帮助,本文从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提出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几项措施[1]。

2.病险水库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小型水库为数众多,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大约有81893座。它们分布的区域广,坝型多样。这些水库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也为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供水源,同时为防御洪水灾害发挥了一定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养殖业的青睐,利用水库养殖业已成了一种热门行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水库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病险问题,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由民工投劳建成的水库问题较多,一直成为水利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水库大坝的防洪标准和工程等级划分是水库建设与管理的标准,也是除险加固标准。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包括大坝安全鉴定)时,应依据原建设标准(或依据水库改建后最新审批的标准)。当原标准不合理时,应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根据工程实际规模,下游的影响范围,对原标准做必要的认证,提出新标准。小型水库大多建于年代或时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存在严重的“三边”现象,原设计防洪标准低,经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大多水库实际抗御洪水能力都不满足现行部颁防洪标准中的校核洪水标准,设计标准偏低又造成了水库的防洪能力不达标。

二是工程本身质量差。我国大部分的小型水库建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经济不发达,工程施工经费不足,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科技水平较低,施工技术落后,由此影响了水库的工程质量。

三是工程老化失修。水库在建设成功后,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一方百姓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来由于使用年限较长,大多数小型水库出现了老化的问题;工程质量不过关又引起水库出现渗透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对小型水库出现问题后不够重视,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完善[2]。

3.除险加固措施

形成的这些大量病险水库,不仅造成水库不能正常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些病险水库急需抓紧除险加固处理。其除险加固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病险水库加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责任制,按照“事权一致,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管大型水库责任主体为省水利厅,其它大中型水库责任主体按现行隶属关系,为市县政府。县、乡(镇)管中小型水库责任主体为有关县政府。各级政府要对其管辖的水库运行安全、日常管理、建设管理等负总责,落实运行管理、除险加固资金,签订责任状,限期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各级政府及责任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分年实施计划,以市为单位排定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次序,相关市政府要积极组织力量,尽快完成安全鉴定、安全评估、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落实资金,按时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3.2加大投入,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资金投入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水库建设和维护的质量,资金充足,则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多;若资金短缺,水库的维修将很难开展,除险加固也只能是空喊口号。各级政府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和“财政投入为主,市场融资为辅,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各地既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水库除险加固。各地也要制定相应的投入政策,明确投入渠道和资金比例。要整合省下达各地的涉农资金,在不改变投资渠道和现行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同时,要用活“一事一议”等相关政策,动员组织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3]。

3.3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目前水库产权虚置、管理不善、责任不落实的现象较普遍。为防止出现一边除险、一边出险,旧帐未还、又添新帐的被动局面。病险水库加固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首先,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水库管理新机制。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之初应确定实行建设与管理统筹结合的新型建设管理体制。投资多元化、产权明晰化、供水供电价格商品化、水库服务有偿优质化,增加现有水库管理经费,逐步实现良性运营。其次,要加强对水库调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及水库调度水平。三是建立并严格遵守水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细则,使其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四是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水土资源,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

3.4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水利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充实力量,负责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和安全评估工作,组织编制、审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管理;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计划下达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落实建设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新闻媒体要加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审计、检查,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结语

小型危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应该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实施后,能够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正常蓄水,发挥其应有的防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保证了水库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发展农村水利和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孟迎,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水库除险加固质量,建筑科学与监理,2008年4月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5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分解细化责任目标。全市交通工作会议结束后,及时传达会议精神,认真分析研究今年交通工作目标任务,并多次向县人民政府汇报,促成县人民政府把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到乡镇。其中:诗礼乡4077万元、新华乡2060万元、鲁史镇3495万元、大寺乡2520万元、小湾镇2219万元、腰街乡2750万元、洛党镇6650万元、凤山镇5985万元、勐佑镇8129万元、三岔河镇2853万元、雪山镇660万元、郭大寨乡590万元、营盘镇6290万元,分解任务数48278万元。

二是确立支撑项目及投资目标。按照“三个一百”要求,结合全县交通建设现状及发展需要,确定支撑项目及投资目标。具体组成为:(1)359公里通达工程续建完成投资4000万元;⑵54.9公里通畅工程续建完成投资3500万元;⑶启动400公里通达工程完成投资1万元;⑷争取启动120公里(桂寺线、文腰线和水蒿线)通畅工程,完成工程量的80%左右,完成投资7500万元;⑸完成老街河桥、杨柳河桥、河边桥建设,完成投资600万元;⑹争取启动小湾关口河桥、勐佑河西桥、郭大寨藤蔑萝河桥等桥梁建设,完成投资300万元;⑺争取启动小湾库区5个码头10个停靠点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000万元;⑻养护大中修完成投资800万元;⑼建设云习线沿线“新村行动计划”路网建设及新农村硬板路建设完成投资5000万元;⑽实施移民库区道路及大团山安置点道路建设完成投资万元(含漾江码头建设);⑾协调凤级路建设完成投资10000万元;⑿其他农村公路交通项目完成投资3300万元。以上项目预计可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0000万元。

三是强势推进以两通工程为重点的交通工程建设。根据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今年定为“交通工程建设冲刺年”和“交通运输管理年”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__万元目标,突出加快推进通达、通畅工程建设“两个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续建339公里通达工程于4月中旬全面完工,目前正进行交工验收,预计有50%以上可达优良工程;立亚油路完成工程量的45%左右,完成投资1900多万元;凤级路完成50%沥青路面铺筑;文腰线等通乡油路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文腰路正进行超标;示范路建设扎实推进;老街河桥等桥梁建设工程全面启动;20__年通达工程正分批实施;小湾库区航运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今年1-5月份,全县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7857万元,占年计划的57.9%。其中:通畅工程319万元、通畅工程1650万元、通达工程4121万元,20__年通达工程(提前实施)5393万元,凤级路5007万元、小湾库区航运基础设施(含漾江码头)1030万元、养护大中修426元、新农村硬板路4404万元、村组公路4966万元,桥梁建设491万元,农村客运站点建设50万元。

四是以“作风建设年”、“项目推进年”实践活动及交通工程建设流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廉政管理,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围绕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__万元这一目标);突出“两个重点”(突出加快推进两通工程建设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实现农村客运发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城市公交等三方面突破),做实“四项工程”(做实老街河桥、关口河桥与杨柳河桥等桥梁建设工程、示范路建设工程、澜沧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移民交通工程等四项工程),抓好“五项工作”(抓好“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抓好项目资金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抓好人大议案建议意见与政协提案办理和新农村硬板路等其它交通工程建设、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编制好全县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拟建项目前期工作,增加重点交通项目储备。

二是抓好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强势推进两通工程建设,年末努力实现“乡乡通畅”、“村村通达目标,力争启动小湾库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抓实示范工程、养护大中修工程、移民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

三是抓好交通运输发展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对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的通达工程,适时审批开通乡村客运线路,年内力争实现85%的建制村通农村客运班车。

四是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继续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管养责任主体,健全完善科学可行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两通工程建设成果。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6

一、工业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

武川县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由于私采乱挖、无序开采现象较多,由此产生的植被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近几年来环境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铁矿开采加工、黄金采选、石灰石开采烧结、高耗能铁合金加工及钢铁冶炼、地条钢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力,有些项目严重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盲目上马建设投产,增加新的污染源;二是少部分矿山采选企业未规范建设尾矿库,无组织违法排放废水,矿山采掘现场固废处置不规范,废弃工作面和矿井不采取回填措施,也不采取植被和生态恢复措施;三是经济开发区铁合金加工企业除尘器不能正常运行或故意不正常运行,无组织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

二、深入开展现场检查

全县企业布局分散,点多面广,环保局将利用1—2个月时间,对全县辖区内的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企业进行一次深入排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尾矿库规范建设情况;矿山开采现场生态保护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固体废弃物规范处置情况,废弃工作面及矿井回填措施和固废堆场生态植被恢复措施;尾矿坝内尾矿粉的综合利用和处置情况;经济开发区高耗能企业除尘设备维护及正常运行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专兼职环保人员配备情况;环保管理制度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环境安全隐患,特别是涉及危险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环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规程和运行维护方案;影像资料记载备案情况。

检查要做到认真、全面、细致、规范,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以文字形式记录在案,以备开展后督查工作。情节严重的,要向执法监察部门建议实施行政处罚。检查工作要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三、加强监管,制定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环境监管是一项系统规范、任务繁重的工作,应长抓不懈。对环境违法企业要加大惩治力度,严管重罚,该停产取缔的坚决执行;限期治理的,重在落实整改措施上。要不走过场,不讲人情,注重效果。

(一)以后凡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制度。老污染源企业要逐步补做完成环境影响现状评价。

(二)境内排放水污染物的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企业一律规范建设尾矿库,实现污水零排放或澄清后达标排放。

(三)由于设备或其他原因存在无组织或偷排污染物的企业,由环保局提请县政府下达限期治理决定,在规定时限内完不成治理任务的,由县政府责令停产整改或停业关闭,治理无望的,坚决取缔关闭。

(四)会同国土、林业、草原、水土保持等部门加强对矿山采掘现场的环境监管,固废要规范合理处置,条件具备的采取生态植被恢复措施,建议逐步实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资源开采企业每年或一次性缴纳一笔资金,待资源开发活动结束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实施采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

(五)存在违法排污行为的企业,由环保局实施“最高限额罚款”,屡教不改的,吊销排污许可证,停产整改。

(六)一般工业污染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污染物排放达标监测,重点污染源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例行监测,督促企业加强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七)有多次不良违法排污记录的企业,不再审批该企业其他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建设项目。

(八)涉及危险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的黄金采选企业是环保重点监管对象,企业要制定切实的环保管理制度和事故排放应急预案,尾矿库每年定期加固,采取防渗漏措施,根据尾矿库选址及山体汇水面积大小建设预留泄洪道,防止因雨水山洪冲刷引起的事故排放,地理条件具备的建设二道坝,三道坝增加库容,保证环境安全。

(九)尾矿库建在河道边缘的,要构筑石坝护库,防止山洪冲刷引起的水环境污染。

(十)加强对经济开发区排放大气污染物企业的环境监管,监督企业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偷排污染物的违法企业,由政府向供电部门下达停电通知,实施停产整治。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7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在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投资一经发生,资金就固化形成企业的“沉没”成本,投资成本在整个资产折旧期间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本文从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防范投资风险等目的。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资产,是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金额大,变现能力差等特点。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将使得企业资产在不健全的各类制度下不显山、不露水的悄然流失。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控失败带给企业的危害是内伤型的,是以牺牲企业的利润和队伍的凝聚力为代价的。实行内控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的需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对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优化资产的盈利能力,防范投资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投资的最重要的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上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和新建。通过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和新建形成的固定资产一经建成投产,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也决定了它可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生产的规模、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而且,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发展前景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前提。

(二)内控是企业壮大的“内功”

今天,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全速将企业带入一个新经济时代,许多企业已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业务流程实行再造和整合,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这些企业在整合中,无一不是以强有力的内控管理为基础,它强调以首尾相接的、完整连贯的整合性业务流程,来取代过去被职能不清的、管理部门割裂的、不易看见也难于管理的破碎性流程,它的每一条信息都是受控的、可追溯的。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为解决投资方向不合理、项目管理存在漏洞、项目初设审核不严、施工超概算及竣工决算不及时等问题,必须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一)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的主管部门和岗位,保证管理架构完整、科学、合理

1.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项目业务的主管部门,包括项目规划、概预算控制部门,建设管理办公室等,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各主管部门和业务人员应严格按规定的建设程序办理工程项目业务,不得跨越程序办理工程业务,不得擅自超越上一程序批准的项目方案和造价实施下一程序,只有完成上一环节工作后方可转入下一环节。

3.企业应当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项目决策控制,从源头上防止无效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决策必须履行规定的程序。重大项目的决策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2.重大投资项目建议书,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企业最高管理层组织审核、批复。对审核通过的项目建议书,报企业最高管理层批复。

3.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必须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等编制。

(三)搞好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

1.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控制造价的依据和初步设计概算的最高限额。

2.企业应规范、完善对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核程序与相关制度,实现对工程项目预期造价的有效控制。

3.重大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由企业概预算控制部门组织审核,并负责将审核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督促设计单位修改完善。

(四)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控制

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程控制应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和监督,内控制度的重点是:

1.制定预算审批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购建、动态管理及处置的程序和审批权限,降低固定资产购建成本:

2.内部牵制制度,对计划外购建固定资产、自行调整投资计划、冒名顶替将投资挪作他用的,制定了领导与执行者、审批与经手、验收相互牵制制度;

3.岗位分离制度,对不同部门设定不同的职责,将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审批、经办、付款结算、资产保管等岗位分别由不同部门担任,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及责任;

4.财产清查制度,对资产的保管、使用、费用的列支标准、方法和处理进行规范。

(五)强化内部投资预算控制,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得到资金保障

1.内部投资预算主管部门对申请列入内部投资预算的工程项目,应按照“效益优先”原则,通过项目经济效益排队,与当年投资资金来源和其他项目综合平衡等,合理列入内部投资预算。

2.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主管部门,应审核内部投资预算的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是否平衡,不能超来源安排投资规模。

(六)监督制度执行、遵守法制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因而内审人员在管理中应有目的的收集问题,剖析问题,将这些问题按性质分类,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针对每一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同时,应对内强调控制,对外强调法制,因为法制建设是控制的基础和条件。现有的市场准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等制度,为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建筑市场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体制提供了条件,并将成熟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加以确定,是我国建设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七)搞好施工图预算控制,确保施工图预算与初设概算闭合衔接

已列入内部投资预算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负责初步设计的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必须以被批准的初步设计为依据,不得任意增加工程项目,扩大工程范围和提高建设标准。

施工图设计获批准后,建设单位应组织造价专业人员或委托有关中介机构编制施工图预算。对编制完成的施工图预算,由负责组织施工图设计审查的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审查、修改、批准。

(八)做好价款支付控制,防止差错和舞弊

建设单位财务部门要严格按批准的内部投资预算控制工程价款的结算与支付。会计人员在办理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业务前,应对照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内部投资预算等,认真审查和复核本单位工程主管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包括承包方的收款收据或发票)、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复核无误后,方可按规定,办理价款支付手续。

(九)加强项目竣工决算控制,确保盈亏和资产的真实、准确性

工程项目竣工后,应在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组织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如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不得将应计入当期经营费用的各种支出计入建设成本。工程项目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妥竣工财务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开始计提折旧。待办妥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三、结束语

企业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真正为企业起到“增值服务”的作用。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内部控制工作还应得到重视和加强,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也将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8

[关键词]可行性;控制;概算;招标

近年来,不少建设单位项目考察不到位,盲目立项;立项后。在施工过程又缺乏控制,施工成本超概算,投资失控。这些问题导致项目建成后资产折旧额过大,投资回收期无限延长,甚至成本无法收回。使得一些原本效益很好的项目,建成后面临困境,步履维艰,甚至成了亏损企业,给投资者和股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现象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重点是从项目的立项和招标两个阶段加强控制。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

在评标中,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经优化的网络图,认真做好施工队伍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审查投标单位报价应该做到总报价和单项报价的综合评审。总价符合要求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投标人往往可能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工程量可能变化较小的项目的单价降低,将可能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以期达到在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款的目的。另外也要做到单价和相应工程数量的综合评审,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还要做到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择优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9

摘要2009年我国出台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征求意见稿,这是对已经在我国施行了几十年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的一次重大调整,这次调整将对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概述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及造成问题的成因,指出了这次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提出笔者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新的高校会计制度的推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推行建议

一、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及问题成因

高校固定资产是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等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之一,也是反映高校教学投入,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若干知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又负债累累的负面新闻的曝光,高校的资产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作为高校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自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许多专家学者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研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的确有所改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对固定资产投入的大幅度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的薄弱问题却仍然存在。

(一)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现状

1.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标准严重滞后。根据1997年《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有关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都作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这个标准是根据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物价状况制定的,目前来看已明显偏低。高校按照该标准对固定资产进行认定,造成大量的办公桌椅等简易设备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从而导致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过大,增加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的不准确性。

2.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无法准确反映。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实际情况是,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它们虽然在形态上仍然保持完整,性能上也能达到当初设计的水平,但是由于技术进步,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使这一类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大大缩短,使用价值也相对降低。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这一类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无形损耗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原来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中,这些问题并没有被提及。

3.固定资产的消耗无法客观反映。现行高校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直接确认为支出,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始终是其购买时的原始价格,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核算成本,使得高校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购置固定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的需要,极少考虑资产的运行效率,购置后资产利用率低,直接导致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

(二)高校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成因

1.作为核算基础的收付实现制存在问题诸多。高校会计核算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固定资产核算中不计提折旧,而是在购入时作一次性列支处理,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账面价值不变,报废时一次性处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面记录。实际上,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其价值将逐步转移到使用成本中,其原值与净值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2.为达到各种评估标准而人为调整资产账目,导致固定资产虚增。在教育部教高厅[2004]21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要求高等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个)须达到合格的规定,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册)达到要求……”,然而由于高校近几年的过度扩招,加上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一部分高校不能完全达标。因此,有的高校便采取“应对措施”,将已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而不予报废。种种现象无疑会造成资产不实。

二、《新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核算规定的变化

若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与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征求意见稿有六大变化:新增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为了加强资产管理,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支出类改为费用类,增加了离退休保障费用等科目;取消了固定基金及事业基金,将净资产分为长期资产占用资金、限定性净资产、非限定性净资产等;规定高等学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财政拨款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并相应重新设计表中项目构成(如取消了现行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改进了报表格式、完善了报表体系,更好地反映高校的会计信息。具体到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新旧制度有四个方面的显著区别,如下表所示:

三、变化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可行性

(一)理论基础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对固定资产核算的最重要的改变是引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

高校虽然为非营利事业单位组织,但随着业务活动的日益复杂,以及资金来源的日益多样化,许多经济活动正逐步向企业靠拢。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一方面要满足财政预算收支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为社会公众了解高校资产、负债状况、偿债能力和资金使用绩效提供服务。因此,征求意见稿引入权责发生制,对资产、负债、成本费用、净资产等科目从权责发生制的角度提出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计提折旧,按账面净值反映,正是权责发生制在高校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反映,是进行成本核算及提高资产管理绩效的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作为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能够很好地克服收付实现制下高校固定资产虚增问题,使得高校耗用的成本能够客观真实反映。

(二)现实可行性

首先,在当前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下,财政预算管理重点由预算收支考核向绩效考核转变,报告需要全面反映财务状况和办学绩效,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要求,显然权责发生制更能达到这一目标。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也正是满足这一现实需要,使高校资产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在账面上。

其次,我国高校财务、资产管理水平日益提高。部门预算制度已在高校实施多年,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管理平台也日臻先进,配套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也越来越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处,体质保障、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强化固定资管理打下了基础。

四、推行《新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为保证新制度的有效落实和运行,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一)宏观层面: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实务上的指导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分别固定资产的用途,借记‘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保障费用’等科目”。笔者认为在政策方面,折旧费用应由国家来承担。这是因为: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补偿机制通过折旧费用成本化、产品出售收益化得到实现。而高校“生产”的是准公共产品,“生产”中耗损了固定资产,理论上应由消费者买单,但在国家作为高校的主办者,作为投资主体,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前提下,耗损的固定资产价值,只能从主要受益者――国家和政府获得拨款补偿。因为财政性资金(拨款和学杂费)已占学校总收入的九成左右,且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因此折旧补偿来源只能是财政拨款。同时,这种做法也能减小新制度推行中的阻力。

在实务方面,一是建议科研项目经费购买固定资产时设置辅助账。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特殊性,需要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及监督,因此建议设置辅助账。二是建议明确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单位价值下限,即单位价值在多少元至2000元之间,由于使用年限长,而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且建议明确此处的“管理”是否意味着要计提折旧。三是带帽专项可纳入部门预算,并与“折旧补偿拨款(额度)”建立对应关系。财政可将专项拨款与固定资产折旧挂钩,要求学校互为参照,分别编制折旧预算和专项预算,将两个预算统一于部门预算一张表,或要求学校先行编制折旧预算纳入部门预算,在随后编制的专项预算中,要求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和维修计划原则上不得突破折旧预算。

(二)微观层面:联合资产管理部门清查现有固定资产,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新会计制度改革必将对高校财务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研究征求意见稿,为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作好准备,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学校应组织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清查,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制度,并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为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增加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会计科目。财务部门在期初建账时,需明确“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数据,这就需要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清理,这就离不开资产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制度,建立起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基础数据库。

其次,加强会计核算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固定资产核算的新制度更为复杂,因此为了推进该项改革,高校需加强队伍建设,拓宽财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尽快熟悉新的会计制度改革内容,确保新的会计制度在高校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2]王伟.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企业家天地.2009(12).

[3]黄家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优化策略.高校管理.2009(12).

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及措施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各项活动的运行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展开,而且还妨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完善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推动事业单位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是事业单位并不会涉及到生产和经营问题,缺少了盈利要求而使审计压力较小。此外,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现值考核以及核算和监督管理上都不存在支出控制力,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了账实不符的现象。另外,部分事业单位享受着专项资金拨款待遇,在申报的时候存在着虚报的行为,特别是各项开支,从预算到计划支出往往存在与事实不符,导致资金到位后,尚有结余。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一项,如果是在非计划项下购置,就会出现资金利用率地而导致浪费。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通常是由财政拨款。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指定明确的资产配置标准,更不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清查现有的固定资产,导致过多的固定资产闲置。以科研事业单位为例,其购置固定资产通常是为了完成专项业务活动,当固定资产形成之后,就由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部门无偿占有并使用。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并没有将这些已经闲置的资产以统一调配,更不会提高使用效率,是这部分固定资产成为了多于资产。更有事业单位有重复购置以及不必要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出现,使固定资产无法发挥其最大效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为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购置,如果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就会导致固定资产购置随意性和资产配置不合理。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就必然会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发生,而导致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创造效益。

(二)没有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要在规范的监督管理下,才能够提高使用效率。然而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固定资产使用的随意性,导致这部分经费成为实物后,不受监督控制,很容易出现资产流现象。科研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由于没有健全而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管理处于混乱状态。财产清查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致使实物盘点没有如期实施,一旦出现财产丢失、损坏甚至自盗、被盗现象,就无法及时发现,同时,数额庞大的固定资产更是得不到有效利用。从经费的角度而言,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缺失,出现了资产管理权责不清,资产的调用和报废,都没有履行相关手续,导致资产盘点时无法对账。

(三)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导致账实不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账务处理上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之上的。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是原值入账加上固定基金科目。使用的过程中无须计提折旧,无法在账面上反映实际净值。固定资产报废后,原值下账,固定基金相应地冲减。由于在固定资产价值评估的时候,往往出现高估的现象,因此而导致账实不符。比如,固定资产的升级改造、维修、调拨、捐赠等等,都没有及时入账。已经报废的部门使用设备也没有及时上报到资产管理部门,特别是人事变动时,没有及时清理固定资产,并记录下变更情况,致使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直接关乎到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那么,事业单位的领导就要在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做好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单位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督促单位工作人员,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完善账务处理,严格遵循财经法规和有关规范内容。

(二)建立固定资产综合协管管理机构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性协调管理,就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资产综合协管管理机构,领导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明确到位。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头。为了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而导致的职责不明确,需要将会商制度确立起来,通过定期会商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要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在责任范围明确的情况下,层层分解。维护和保养固定资产,要配以处罚规定,并对责任履行情况定期考核。如果发生固定资产的损失或者丢失的现象,就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理。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以规范化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使用安全合理。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其中的内容要涉及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验收、领用、使用、保管以及维护和处置,都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此外,还要实施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将固定资产的台账建立起来。确保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同时还要对重点部门抽查核对,以确保账、卡、实物相符。加大固定资产的监督检查力度,要将财政、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起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其对事业的单位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保证作用。与企业单位有所不同,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体系中,固定资产占有的比重是较大的。那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管理意识,并实施制度化、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