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9:38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1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中,对于大学生内心积极情感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树立纯洁的心灵,并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感恩意识,这对于提高高校感恩教育质量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并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校;感恩教育;应用

前言

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其实效性的提高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感恩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感恩教育的科学化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发展的智慧结晶,将其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注重传统文化与高校感恩教育的融合十分必要。

1.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影响

(1)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发展的瑰宝,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引导高校大学生,帮助其正确的看待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并培养大学生学会正确的抒感及良好的报答社会心理,以此全面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从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基础,将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全方位的促进高校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2)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高校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的言行举止、内心发展进行基础教育,这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然阶段,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可以说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进行深入引导,以此保持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正确性。对于传统文化,是经历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来的,通过传统文化,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感恩心理,提高高校感恩教育效果,这对于高校感恩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传统文化在高校感恩教育的应用

(1)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缔造学生纯洁心灵

对于高校感恩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帮助学生缔造纯洁的内心世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净化学生内心世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感恩教育中,采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用真情打动学生,保证学生能将真切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内心健康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保持学生内心的纯净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感恩教育中,能指引大学生内心思想的健康发展,使其树立积极回报社会的正确观念。

(2)以情感教育为基础促使学生形成感恩意识

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应该将情感教育当做是基础教育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挖掘,让大学生能流露真情,这样才能通过接下来的感恩教育,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发展方向。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对学生的自我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有很高的要求,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积极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学校的关怀,以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3)融合传统文化推动感恩教育实施

在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中,感恩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感恩的心理回报学校、回报社会是高校大学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应该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心态、感恩行为,从而实现高校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于其思想具有时代进步性,对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内心情感的形成也是如此,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融合传统文化来推动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

(4)利用传统文化提高感恩教育针对性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的意识观念进行培养,通过净化人的心灵,来培养人的良好道德素养,进而对人的言行举止起到约束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感恩教育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内心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能适应不同学生人群的发展需求,传统文化的融入,更能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以此促进高校感恩教育活动的更好发展。

3.总结

高校感恩教育的教学质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环境下,为全面提高高校感恩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在高校感恩教育中,以此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并做出相应的感恩行为。

作者:李稣荻战令琦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赓,徐景升,张敬丹.浅谈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19-20.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2

(一)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之需

人无德不立。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是我国德育目标中的育人方向,也是高校思政工作中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否具德才兼备、是否备良好的伦理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品行,不仅影响自己的一生,还直接关乎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作为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创新者,理应知恩、学会感恩与施恩,这不仅是承传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更是大学生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二)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之基

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态度。教育大学生知恩、感恩,有利于高校教师有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因为大学生具有知恩意识、怀有感恩之心之后,他们才能牢记父母的叮咛,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勤奋钻研,长大后好回报父母的养育知恩;大学生熟谙知恩、感恩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方晓尊师守纪,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施恩教育,非常有利于高校教师有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推进高校德育工作之重

感恩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增强历史使命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诸多的教育内容之中,感恩教育应是其中的重要基础之一,因为只有心怀感恩之心,方有责任意识,进而才会在思想上树立正确“三观”、行动上践行“亲社会行为”等思想道德观。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之举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人,他们的知恩意识、感恩行为在社会上涌现、传递,发挥出辐射效应,对“净化社会风气、除陋习、树形风”等起着关键性的导向作用。若人人都有感恩之情、行动中有施恩之举,则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再有隔阂与冷漠,生活中的矛盾很快就会化解、消融,我们置身的社会就会涌起感恩施恩的浪潮,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局面就会自然呈现。

二、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不能单靠思政课堂的传统说教方法,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也就说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否则感恩教育就会形式化、表面化,甚至知行脱节。在社会实践中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体悟,做到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感恩教育的时效性。值得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浮在表面、悬在空中,“外化于行”首先要“内化于心”。例如对教师的感恩,不能只是表现在教师节那天的行为上,从日常对教师的礼貌、课堂上的表现等方面,都要体现感恩意识、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假期,在家替父母干些力所能及之事,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的辛勤劳作、理解父母对自己“反复啰嗦”中的“大爱无疆”。感恩党、回报社会,不仅是大学在读期间该做之事,毕业后还要传承和弘扬下去,时刻感召自己,看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子当在幼”。首先,家长要结合家庭生活细节,结合与亲朋、邻里之间交往等具体事例进行“言教”,教育大学生要知恩、报恩,成为“亲朋圈”中最受欢迎之人。第二,家长要做好“身教”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例如在家庭里孝敬自家老人、在单位的与同事之间友好和谐相处、在社会上的善举等,要做到讲信修睦、知恩感恩、热心奉献。无形之中,这些都会对孩子就起到了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第三,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利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带领孩子多接触社会、生活社区等,接触不同的社会阶层,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有益的社会调查和帮扶等实践举措来增强自己的亲身体验,体验恩情与回报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育要结合实际,事不在大小,不能超出大学生的能力范围。

(三)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在信息快速发展与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要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开展好德育工作。做到感恩教育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正面信息,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知恩、感恩、施恩”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群体在利用学习资源时,各种的负面信息插件也会经常浮现,为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纵深推进,确保校园这方净土的纯洁性,必须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建立校园网络净化与屏蔽设施与设备,过滤与屏蔽那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垃圾网站”与“负面信息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康净的“知恩、感恩”网络学习环境。高校还可利用网络开展与知恩、感恩相关的网上信息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引领大学生用行动践责,以此回报师亲、奉献社会。

(四)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德育教化领域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中的传统美德,更是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是注重感恩文化的民族,“百善孝为先”等经典传统文化名句,都隐含着古贤圣人对感恩文化的精辟概括。正如学者张德修所说“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传统营养。”课堂教学中,可将家户喻晓的经典感恩历史故事,例如“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等讲述给大学生听,或者通过动漫视频播放给大学生看,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可以增强说服力。以传统孝道教育为感恩教育的切入点和发端,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之中,既遵循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又促进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同时也展示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地复归的魅力所在。

(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3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6-01

一、深入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感悟感恩教育内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感恩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道德提倡。高校在加强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的精髓,培养大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感恩生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通过感恩教育这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二、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注重感恩理论的课堂教育

管理者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建设方面除了要加强专业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师德类课程的开设,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之一。引导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系统的人文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落实到感恩的具体行动之中,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感恩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

三、积极探索感恩的活动载体,注重感恩的践行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感恩教育不是坐而论道,感恩意识更需要转化为现实行动。因为感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教育,他更需要在行动中表达,而且在生活实践中诠释的会更真切,感触也会更深。“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它们作为社会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称颂。引领学生感恩父母亲情。亲情不是靠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悟,亲情不但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是儿女无言的回报。感恩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如感悟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关于感恩教育的主题讲座,邀请道德模范面对面交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在生活中体会,在交流中感悟,把感恩教育从一种认识、过渡到一种情怀进而发展为一种行为。为个人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工作实际,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感恩溶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去。潜移默化并使之紧密配合,这样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学生谈心活动,定期为学生解疑答惑并进行准职业指导。管理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发现感恩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为学生服务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因素,使感恩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当前状况,使感恩教育更有成效,更深入人心,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领悟人与人关爱的真谛。

五、勇于开拓自我教育的潜力,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转化

感恩教育,感恩意识,感恩能力主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才能提高,才能变成自己的内动力。这是一个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感恩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就应该挖掘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在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人的善意,感触社会的恩惠,感受自然的和谐。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自觉地话感恩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有人情味,社会责任感也会进一步加强。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爱,才会懂得责任,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才会乐于奉献和付出,才能用积极的心态评判人和事,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感恩教育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感恩教育是高等学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唤起大学生常怀感恩会心,常存感恩之意,常留感恩之情,才能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4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特征

感恩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是高职学生应具备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是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学生”与“感恩教育”的结合,由于教育主体、文化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新时期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又要融合西方感恩教育的先进成分,同时根据高职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整合设计教育内容。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要收到应有效果,在教育内容上应当体现各个方面、层次、领域和阶段的感恩原则和要求,如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对师长的敬重之心,对社会的仁爱之心,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之心。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进程复杂

感恩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信念、形成习惯再到自觉作为的过程,如果仅仅传授感恩知识,不注重感恩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不会形成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和感恩素养的。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更艰巨、更困难、更复杂。当前的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人们的感恩意识普遍缺乏,同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不高,自主学习意识较低,没有连贯反复的教育过程,高感恩教育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三)高职学生感恩教育主体多重

高职学生生活和成长于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多重环境之中,其知识、信念、行为习惯等形成受多重环境影响。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各自承担起教育职责,发挥教育作用,协同开展感恩教育。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理念把握不准

虽然我国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偏弱,所以,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与目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各学校特别是处于高等学校底层的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对忽视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感恩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极其有限。而目前高职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感恩教育常常以施教者为中心,忽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忽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陈旧匮乏

从感恩教育现状来看,高职学校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或者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去开展感恩教育。由于受社会功利化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重视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而仅有的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内容也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脱节,内容相对陈旧匮乏,知识面狭窄,缺乏时代感、针对性和创新性,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效果不佳。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单一、老化

传统的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注重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方法上过多强调大学生感恩认知灌输教育,注重感恩认知的“灌”,轻视感恩认知的“输”,这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强化的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却弱化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得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振,这就严重违背了大学生感恩教育规律,消解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加上学分制推行、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园区建立以及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象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指通过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共同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学校施教者与受教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课和实践课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使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创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现代化人才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交流互动。同时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大学生感恩知识和理论,还要在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信念、感恩品质和感恩习惯上取得进步。其次,建立校内外感恩教育系统的协调关系。一是建立校内协同关系。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相关部门之间资源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学科与感恩教育的协同关系,通过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校外协同关系,通过同政府、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等,在实践中提高感恩意识和情感,培养感恩行为习惯和品质。

(二)创新感恩教育内容,挖掘中外感恩教育资源

理念的创新必然要求感恩教育内容创新。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优良的感恩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实现文化的创新和重建;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赋予感恩教育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感恩教育的素材要尽可能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坚决抛弃传统感恩教育内容中过于高、大、空的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如利用热点问题善加引导、启发他们的相关思考,既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和途径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5

论文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

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再次,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这里所说的感恩教育的层次性包含了伦理关系和道德境界两个方面。作为美德的感恩就伦理关系而言,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和人与自然三重维度。处在这三重关系中的恩惠有大有小,他人物质利益或精神的帮助是原始阶段,是小恩;社会的帮助,自然的给予,是大恩。小恩小惠容易识别,大恩大德反而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不仅要做到识“小恩”报“小恩”,更要认识到社会和自然的大恩,只有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大恩大德”,才能识大局,明大义,对自然、社会、生命万物常怀感激之情,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先,才能使感恩教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手段。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6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必要性

近年,社会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甚至忘恩负义的不良行为,让舆论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种种质疑,给高校的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这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究其原因不仅是学生个人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感恩教育苍白无力的表现。尽管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但因为存在感恩教育理念落后、感恩教育途径单一、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方法陈旧以及教育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感恩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尽人意。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结构,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以培养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道德情感的高校感恩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个体对社会、他人、自然给予的恩惠和帮助且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感恩戴德的情感和报答恩情的情怀,是一种道德的强化物,是人类自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人类个体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质和良知,也是人们在社会生存最起码的生活态度。感恩作为非与生俱来的品质意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建立起来的。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育氛围,以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以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为本质任务,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包括三个层次:认识和了解自己所获恩惠并在心里产生认可的认知层次;认知基础上产生幸福与愉悦情感并转化为自觉感恩意识和有回报冲动的情感层次;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行为进而养成乐善好施、无私奉献习惯的实践层次。

二、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的需要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被传颂几千年。在《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经典名句;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是最早正式提到了“感恩”一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感,动人心也;恩,惠也”,详解了“感恩”的释义;更有“施恩不图报,有恩不报非君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古训,以及唐代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传世诗句。这些名篇佳作赋予了感恩包括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育知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在内的丰富内涵。中国自古又是礼仪之邦,对个人的修身养性尤其看重,感恩作为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基本修养,成为衡量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极其推崇“感恩”美德的培养,通过“孝”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谓“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才能让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不被丢弃,并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大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既能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又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需要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殿堂,高校开展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完成“育人”这一核心使命。当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几乎都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到大、时时刻刻都受到家庭的关爱和呵护,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都非常的淡薄。高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要将道德力量的种子深植于大学生心中,以道德体验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大学生感恩情感,引导大学生感恩行为,最终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指人的自由意志获得自由的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的丰富,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高校教育就应该以培养全面人才为育人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大力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建立大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发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独立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地从过分关注自我价值转移到关注社会价值中来。通过感恩教育,在感恩品质和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让大学生自身修养得以提升,真实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大学生来讲,感恩绝不是对所受之恩的物质、现实的感恩,而是对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及责任意识的培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四)大学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环境的影响他们虽然有着独立意识,但同时也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有很多的大学生只活在自己的行为意识里,因为狭隘的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观,遇事后往往会产生冷漠、嫉妒、甚至怨恨的情绪。对于父母、亲人、老师和同学给予的关心和帮助,都当做是应该应分,毫无感恩之心。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感恩、宽容、友爱、尊重和独立等道德品质,能够让他们有能力在自己与社会之间营造起一个友善的氛围,一个融洽的社会关系。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肯定别人又能升华自己,感恩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拥有这个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让他们用感恩之心体恤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减少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美满;在感恩教育的引导下,让他们用感恩之心尊重和理解老师、同学以及社会的关爱之情,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教、团结协作、相互勉励的良好风气。

(五)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没有共同理想信念,没有良好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领头羊,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标杆线,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只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不断升华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感恩大自然、感恩人类社会、感恩父母和感恩他人是感恩的内容和对象。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懂得感恩并产生报恩的愿望与行动,能在生活中用宽厚、仁爱、友爱的心态处理好与感恩对象的关系,能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自觉维护,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能以拳拳之心回报父母和亲人的恩情,能时刻保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态与他人相处。可见,通过感恩教育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他们的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六)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了社会的更多关注。在接受他人资助的过程中,这一群体应该更容易形成知恩、感恩和报恩的心理回馈。因此,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特别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启迪心灵、转化思想、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友善宽容、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可以解决大学生感恩品质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施恩的道德情感,完善和健全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抓好感恩教育这样的基础性教育,加强日常感恩教育引导,创新感恩教育模式,构建有效的感恩教育途径,要注重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要实现大学生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最终培养出的拥有“感恩”品质的大学生,必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王滢.高校感恩教育探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袁小平.高校贫困生救助中感恩教育的研究———对nt大学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7

关键词:感恩;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21-01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制定和发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多关心和重视。感恩教育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被提了出来。但是,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第一、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大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还停留在“走形式”的初级阶段,没有将“感恩”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去,教育过程中只是过“感恩月”“感恩节”,过了活动期就很少甚至不提“感恩”。第二、感恩教育内容空洞。感恩教育的内容非常空洞,只强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不联系当今时代背景,简单用“古训”来训导当代大学生要感恩。第三、感恩教育方式单一。进行感恩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多为说教方式劝导大学生应有感恩情怀。

(二)家庭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家长溺爱孩子,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出“小皇帝”“小公主”。现在很少大学生会记得父母的生日,帮助父母做家务,更别提照顾父母。甚至还有人工作后还要父母照顾,成为“啃老族”。

(三)社会方面

市场经济以来,受西方思潮影响,人们开始重视自身利益的得失,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发展严重不平衡。社会习惯用赚钱的多少而非道德品质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相信有道德高尚,真心帮助他人的人。去年,某地方法院法官用“如果不是你撞到了这位老人,你怎么会去救他”这样的逻辑来判断救人者是害人者,要其承担责任。许多类似事例让许多想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人变得“冷漠无情”。

以上这些问题造成我国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令人堪忧。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第一、培养感恩意识。将“感恩”作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意识来培养,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应怀有感恩之心,可以通过开设系统的感恩教育课程,使感恩意识深入人心。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摆脱过去单纯提倡学生学习传统美德,忽视“感恩”新理念的状况。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联系起来,教育学生从知恩,到施恩。第三、加强隐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普遍抵制反复说教,但实践积极性高。可多开展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进行隐性感恩教育,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感恩,并收获感恩施恩的快乐。

(二)家庭方面

家长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应重视孩子的德育。引导孩子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同时还应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团结互助的精神。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正面积极教育,避免孩子受到社会污浊风气的影响。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他人,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三)社会方面

大学生有别于中小学生,其的思想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果社会现状与学校教育不符,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所以,媒体宣传应当多树立新时期感恩典型,引导社会大众舆论朝积极方向发展。对一些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行为和现象,一定要严加批评,不可纵容,共筑“道德长城”。

总之,应当秉承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具有感恩意识,乐于施恩的大学生,也才能挑起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担。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8

【关键词】经典;美德;浸润;感恩;校园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校园文化兴校,以美德特色立校。“打造美德教育特色,创建健康美丽校园”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美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品德教育课等多阵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力争让美德精髓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田。在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一代新人的路上独辟蹊径、彰显特色。

走进学校,一面面生动鲜活的文化墙,一间间书香浓郁的教室,一幅幅言简意赅的文化标语把校园装扮得十分温馨和谐。学校门前“扬传统美德,展健美风采”的校风,彰显着的高雅情怀;校园内“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标语体现了学校对传统美德的高尚追求;传统美德名言、中华美德故事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上学、放学时刻,学校门口的师生问候展现着良好的文明素养……校园里,我们感受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化浸润,美德育人”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一、丰富校园文化,知晓美德

我们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感知美德、知晓美德。校园内干净整洁,处处鲜花盛开,树木苍翠。“做文明事,讲文明语,当文明人”的标语时刻提醒着师生们讲文明、讲卫生;各班的班牌上,同学们笑脸绽放,体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学楼的班级展示台里,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遒劲的书法尽情抒发对祖国的崇敬、对自然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对理想的憧憬……这些我校特有的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

二、发挥课程资源,传承美德

传承美德,了解传统文化有多种途径,而最有效的形式便是引导孩子们诵读千古美文,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为此,学校准备以“传美”教育为突破口,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扎实有效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使学生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结合时代的要求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下一步,我们力争在中心学校的带领下,将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开设了“传美活动课”和“经典诵读课”。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受到道德熏陶,在多彩活动中感悟道德准则。

三、拓宽教育途径,践行美德

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夯实养成教育。我校将始终把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践行美德教育的重要着陆点,通过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

我们将把行为规范与评先评优活动相结合,从自强、节俭、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每学期我校除表彰一部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外,还将表彰一大批“健美儿童”“美德学生”,让大部分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特色活动,感受美德

(一)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是一种文明,校园的“感恩文化”如心灵春风净化学生的童心,美化学生的心田。在感恩文化的建设中充分挖掘宣传阵地,利用橱窗、板报、横幅等大力宣传,组织学生诵读诗词、搜集感恩名言、演唱感恩歌曲、创作感恩画、主办感恩黑板报等,倡导“文明新风,感恩先行”的校园风尚。在感恩行动中,让学生学会说感恩的话,“您好、谢谢、对不起”之类的文明用语,要求学生经常使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爱心捐赠活动,主动拥抱父母,给父母捶背、揉揉肩,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二)礼仪规则教育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养成懂礼节、讲礼貌的习惯,归根到底,是养成尊重他人、互相礼让的道德精神。我们开展的礼仪规则教育活动,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从小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文明素养。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

(三)“好习惯伴我成长”教育活动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我们要围绕“良好习惯从小养成”这一基础文明素养的主题,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知晓好习惯――实践好习惯――终身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学生成为一名健康、美丽、快乐、幸福的阳光学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所崇尚的具有传统美德特色的校园,她应该是立体的图画,和谐的旋律,动人的华章。当然,她的实现,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渐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彰显学校的美德特色,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韩国杰.浅谈小学生传统美德养成教育[J].信息教研周刊,2014(6).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9

关键词:弟子规;主题教育;高职德育体系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坐落于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沈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院从2011年开始,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探索高职德育新模式,以弟子规为切人点,构建以感恩回报教育、文明修身教育.爱国守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内容的德育体系。

一、开展感恩教育,搭建思想教育基础平台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元素,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懂得感恩的真是写照。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感恩更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家长的苦、师长的累,从而为自己坚定信念打下基础。

1.开展感恩家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积淀了厚重家庭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忘我付出。但是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以感恩家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和学院社团活动。通过开展我为父母“洗洗脚、揉揉肩;捶捶背、刷刷碗、叠叠被、聊聊天。”以及向父母“道一声辛苦、问一声平安;送一份祝福、献一份爱恋”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者是农活,切实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感受父母的艰辛,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让父母感受到儿女已经长大,已经懂得感恩,已经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父母放心、让父母安心。

2.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敬老助残活动,让广大学生深入到离家较近的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场所开展献爱心活动,通过公益劳动、奉献爱心等形式敬老助残;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多样化成才、人人成才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自觉将个人的成长奋斗同实现中国梦密切结合起来。

3.发现、培养感恩典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发现感恩的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评选等活动,在全院范围内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活动热潮。将感恩教育引向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二、开展理想信念,启发敬业创业的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忠于职责、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要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精神。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明确责任;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用爱筑起职业生涯的阶梯。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亲人、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倡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忠诚坚毅的性格。

1.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弟子规的精髓鼓舞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不断践行弟子规。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未来就业的岗位和岗位群,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弟子规中生动感人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坚定信念、不屈不挠,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要把中国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性格不断发扬光大。

2.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敬业素质。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热爱专业、忠诚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用企业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会贯通,让传统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同时也让企业文化更接地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让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树立“开拓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爱国守法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古代先贤对于爱国主义的经典论述。爱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的是爱国主义。

1.树立中国梦,共叙爱国情

通过开展一系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活动,把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维引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目标。通过弟子规中的一系列动人故事,结合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将“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爱国守法教育紧密结合,教育学生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树立法律意识,明确道德规范

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不断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让学生懂得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更让学生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将法律与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并将这些基本的道德修身要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境界,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学习和工作。

四、开展文明修身教育,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弟子规中更是对我们应该怎样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提升学生的形象,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构建和完善的预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1.通过建立礼仪社团,让礼仪之光在全院蔓延

让学生自发成立礼仪社团,通过开展礼仪讲座,形体表演,文明修身活动等,不断将文明礼仪普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到学生的学习工作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

2.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学生了解中华经典

中华五千年悠久文明,孕育了许多经典,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等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华特色,我们一定要通过传承中华经典,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得到传承,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经典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修身养性是学生的必修课,更是学生良好文明素质的体现,所以我们要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经典、传承中华经典。(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成际.斌论传统“孝道”文化——传统孝道的历史媲变以及孝‘J忠,刑的关系[J].兰州学刊.2006(9).

[2]肖波.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n].中困教育报,2(1()8—l伽4.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感恩,是人类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繁衍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度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生感恩教育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大学生感恩观的内涵

感恩是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修养,是人类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中国妇孺皆知的名言闪烁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洛克的“感恩是精神上的保障”,尼采的“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等都显示了感恩同样被西方人重视和称赞。

感恩观主要包含感恩的意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内容。大学生的感恩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泽,并想法报答的心理。(2)感恩方式,是指回报他人帮助的方法或途径,感恩是美德,但感恩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不违犯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情况下施行;另外,报恩既可以回报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也可以回报给别人和社会。(3)施恩心态,是指施恩的正确心理态度,施恩是报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施恩不要图回报,还要不使受帮助的人感到压力和自卑,伤害他人自尊。正如华罗庚所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感恩的内涵丰富而具体,全面把握感恩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观,并使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2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1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影响一个人感恩意识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也是在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但自八十年代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家庭对学生教育中感恩意识培养日渐轻视,只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的开发、知识的学习和物质上的满足,轻视孩子的道德培养,感恩的情感教育,造成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智力和心理发展上失衡。如过分溺爱子女,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形成孩子自小就以我为中心的观念;又如传统“跳龙门”思想,在这种片面成才观下,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以考上“大学”为目标,只注重成绩,而忽视道德的培养,形成大学生道德认识上不足,很容易受社会不良观念影响,缺乏感恩的情感。

2.2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位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核心环节和场所,对感恩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感恩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感恩教育是以德育教学的形式,将理性的感恩思想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感恩方面的意识、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等,让其能够真正认识、内化为自己意识的一部分,并在日常生活中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但由于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滞后,即使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仍是学生的命根。这种应试让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道德培养,在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学生道德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导致了道德教育在实践中的苍白无力。

2.3多样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的负面因素

在信息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相互碰撞与融合,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多样化社会价值观也随之产生。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3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这种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育来实现,感恩教育也是一个科学体系,他需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途径,主要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3.1重视家庭教育,筑牢感恩教育的基础

家长作为子女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们的教育及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家范》中说,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要“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子者,则应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

3.2提高学校教育,构造感恩教育中枢

学校是学生感恩教育的中枢环节,对于提升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升华学生感恩情感,促进学生养成理性感恩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亲情层面,而要深化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提高学生的感恩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增强感恩教育的理性引导作用,挖掘感恩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理性感恩意识。其次,高校在全面利用专业课程教学,使每一个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渗入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让学生意识到感恩的价值所在。最后,高校要利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3.3加强社会导向,营造感恩教育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社会上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倡导、弘扬感恩文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感恩风尚和环境。我们应增强在社会环境领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对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孝敬父母、无私助人、见义勇为、报效祖国的先进典型,给予大力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情感和行为习惯。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如互联网,宣传的及时性、普遍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开辟感恩教育新的阵地,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营造感恩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3.4加强自我修养,培养感恩教育主体意识

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感恩教育的效果离不开他们自身主动性、能动性。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主动践行感恩,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父母、老师、学校、友人,感恩哺育自己祖国、自然和社会等,体现自己无私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自立、自信和自强意识,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感受一分收获、一分辛劳的意义,能够理解他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多么珍贵,从而产生感恩之心、报恩之意,增强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要互相协作,形成感恩教育有效机制,使感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实际生活,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责任心,使大学生能够知恩、感恩、报恩,从而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