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2:19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1

关键词:移动通讯;项目管理;可视化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的电信行业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国家对整个行业的调整、3G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将对移动通信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移动通信公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和通信网络项目的工程建设,用以支持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服务范围。面对日益增多的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水平,不但是项目成功的保证,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保证。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提供了方法与技术的支撑。本文根据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利用可视化方法对通讯工程的现场进行管理,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

1、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1.1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特点

(1)市场为买方市场。设备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但为了保证网络调整稳定,运营商多和两三家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形成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项目标的大、涉及面广。工程标的高,尤其是重大工程的主设备项目,有的一期高达几亿美元。工程往往涉及多家设备供应商以及客户内部多个部门协同(如传输专业、无线专业、电源专业、空调专业),而各方又互不相属。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项目极易陷入多方扯皮,进度将严重滞后。

(3)项目风险大。一是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迫于市场的严酷竞争,各厂家往往不断推出新版本、新技术,造成系统不稳定,原承诺的功能无法实现等问题。项目进度受多方未知条件影响,很难控制。例如一个新交换局的割接入网是否与全网的重大调整相冲突,是否得到相关分公司的配合,各分项工程是否都进展顺利,甚至其他运营商的配合,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展。而这些限制条件往往是不可控的甚至是不可预见的。比如某个外国元首来访,突然宣布封网(所有工程停工)一周;又比如不同运营商之间展开非正常竞争等。二是其风险承受度低:因为通讯行业的特点,一旦发生网络瘫痪、计费错误等重大通信故障,对运营商而言,将引发大批用户投诉甚至转网;对设备供应商而言,将面临运营商的高额索赔,并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文献较少,对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研究更是不多见。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将从移动通讯工程项目和一般工程项目中攫取共同点,并根据移动通讯工程的自身特点,结合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理论,对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度管理。对工程现场各种不可控因素应有专人负责分析跟踪,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对设备供应商通过在合同中加入激励条款,来减少项目延期;二是质量管理。首先应该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工程现场网络指标监测体系和严格的系统定期自查制度,力争在故障发生前就排除隐患;三是成本管理。对工程现场中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控制;四是人力资源管理。工程项目团队虽然具有临时性的特点,但应该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专长,尤其要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使其业务水平能力不断提高。根据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构建移动通讯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见图1。

2、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2.1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了能让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漂亮地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的现场管理的任务,保证工程管理的实用和高效,在设计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实用性是系统开发的根本目的,本着软件客户在实际工作中简洁易学、方便操作的指导思想,系统设计追求简单实用和人性化,界面清晰明了,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灵活。

(2)先进性。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量做到以最通俗、最简便的方法,实现完善管理的最终目标。

(3)通用性。系统在完成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的基础上,应该有比较好的通用性,应该能在同类型的工程的现场管理中同样能够发挥作用。

(4)安全性。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为防止发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非法添加、修改等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抵抗病毒侵害的能力,必须为系统建立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等措施。其次是系统自身的坚固性及系统应具备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数据和使用对象都不能崩溃的特质,以及灵活而强有力的机制。

2.2系统功能的设计

通过对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工程实际管理的需求等的分析,最终确定移动通讯工程现场管理可视化系统由以下内容组成。

(1)数据库子系统

空间数据库子系统包括数据编辑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编辑模块主要完成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影像数据等的录入保存功能。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分类、连接、查询等功能。

(2)GiS子系统

1)图形编辑模块。完成三维图形和各类专题图的制作、修改、存储等功能。可以实现移动通讯工程总体平面布置图的各个组成部分、三维图形的制作,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散点图、直方图的制作等工作。

2)图形浏览模块。图形显示模块由3个子模块组成,其功能有:①平面布置图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实体总体平面布置图;②进度三维动态显示子模块显示工程进度三维动态图;③专项图显示子模块显示散点图、直方图。

3)双向查询模块。实现图形和相对应的工程信息之间的相互查询,实现工程三维图形和工程基本信息之间以单元工程为基础的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三维平面布置图和相关属性、三维动态进度图以及相关属性间双向的查询功能。

(3)管理子系统

1)进度管理模块。进度管理模块由3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重点工期警示子模块。登录、修改、保存和查询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重要工程节点日期,并为项目法人提供警示;②进度计划子模块。输入合同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的开工、完工日期,以及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制

作网络图及时间参数表;③实际进度子模块。已经监理审核、业主审批的月进度支付申请单中的单元工程完工日期、报量和支付款额为依据,生成实际的参数表。用实际参数表与计划参数表对照,计算出工程的延期情况,依据实际参数表和计划参数表的对照情况作出相应的进度调整报告。

2)质量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由4个子模块组成,各模块的功能如下:①人员控制子模块。考察总监和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在场情况,以天为单位对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主要工作人员考勤并登录、删除、修改及查询统计相应信息;②施工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械质量控制子模块。依据监理工程师抽样情况,对施工材料、半成品和机械质量进行跟踪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2

为了确保符合公司规定要求,首先一定要保证基建施工安全,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视频可视化技术,组成新型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系统,从而满足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目的,达到现代电力基建安全管理要求,是目前电力基建安全工作的重点。

一、新型基建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首先,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推出创新的工作方式,为新形势下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设也是电力基建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更好的满足这些标准化的电力基建安全管理要求,唯有引入信息技术,以加快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其次,信息技术在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后,增强其管理水平是多方面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切实有效的增强电力基建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是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构建新型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系统

1、技术路线

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系统采用日/s架构。通过深人了解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利用公网的通信通道,结合视频编码、压缩、传输技术实现对基建过程的实时远程监控,达到安全管理可视化的目的。系统采用dze巨体系结构,以dava作为系统开发语言。

2、系统构架

系统的视频数据由各工程现场的监控摄像头编码后,通过工程现场搭建的无线网络传递到现场监控点存入硬盘录像机中。工程现场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现场的监视器直接监控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监控视频存入现场硬盘录像机的同时,视频信息通过cdma公网通道传回数据中心,各管理单位可以通过视频服务器查看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

系统的各种基建安全管理业务数据,由各参建单位通过公众网络提交到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上的管理系统实现对业务以及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各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以及统计分析。

3、应用范围

系统的主要用户包括:电力基建项目的管理单位,即市公司工程建设部和各建设管理单位。电力基建项目的参建单位,包括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实际参与施工的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

系统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工程项目部管理人员利用现场监视器对施工现场的监控管理。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各项电力基建安全管理数据的编制和提交,现场监控信息的查看和管理。市公司工程建设部和各建设管理单位对各项电力基建安全管理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现场监控信息的查看。

4、系统特性

系统实现了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以及可视化,符合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既满足电力企业主管部门和建设管理单位安全监督的需要,又满足参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同时,系统创新了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方式,增强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5、具体应用效果

1)项目安全管理

提供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项目管理,包括项

转贴于

目安全策划管理、项目安全风险管理、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项目安全性评价管理、项目分包安全管理、项目安全应急管理、项目安全检查管理等。通过该应用,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便捷的开展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做到电力基建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2)视频可视化管理

提供视频可视化管理的应用,运用视频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基建工地现场的监控和管理。该应用为电力基建施工提供基于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利用电力基建工程现场的视屏监控数据,使得电力基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更加接近于现实,各种工程施工情况更加直观。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的需求,更加准确和直观地查看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从而减少跑现场的次数,提高管理效率,并对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更加快捷的反应。

3)统计分析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3

受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诉求、技术的进步、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经历了传统自营制、三项制度和多模式发展等几个阶段的变迁。如今,为适应建筑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正在政府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朝着模式多元化、降低交易费用、优化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经过几个阶段的变迁,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相较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仍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较低、且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当今,随着日益加快的全球经济化一体化进程以及迫切的入世需求,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的建筑企业要走出国门,去国外承接工程;另一方面,许多国外工程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要求采用国际惯例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企业一定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变革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使它朝着模式多元化、降低交易费用、优化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

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筑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政府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结合其发展现状,并参照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将会朝着模式多元化、降低交易费用、优化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

2.1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工程总承包方式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有: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D-B)、项目管理服务(pm)、项目管理承包(pmC)。实践表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日趋显示出规范化、专业化、集成化等特征,其项目管理模式已发展得较为完整,并在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都取得了成功,值得借鉴。

2.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1)呈现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入世的需求,一方面,我国的建筑业企业要走出国门,去国外承接工程;另一方面,许多国外工程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要求采用国际惯例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因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要体现国际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动态信息。只有将有效的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的信息化趋势必不可少。

2)随着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领域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4

关键词:油田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塔北勘探开发项目标准化管理研究与应用

随着油田企业的发展,安全管理成为油田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重视油田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油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源行业,尤其是“三高”气井开采行业,现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油田企业强调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是期望形成一种观念,让“安全生产、持续发展”、“和谐企业、和谐生产”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安全核心价值成为每个员工的共识,使合理、系统的项目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和贯彻到油田企业的制度建设中去。

油田企业要重视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就应该在转变员工安全理念、培养员工安全习惯、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等方面下足功夫。由于油田企业强调安全管理多是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专门针对项目建设谈安全管理问题的油田企业并不多见,因此,调研发现油田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关于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工具的使用、安全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存在不少安全管理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有的是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是理解上出现偏差,有的是执行中过于机械,有的是盲目开展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必然影响整个油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高危作业管理流于形式

油田企业结合油田自身的生产特点,将吊装作业、高处作业、挖掘作业等7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归为高危作业,这些高危作业给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油田发生的亡人事故中有90%以上来源于高危作业,因此,油田企业都会针对不同种类的高危作业制定严格而详细的高危作业管理标准,并且通过对员工的反复培训及应用,以期从根本上减少项目现场事故和事件发生的几率。

但是,在对现场作业进行督察时,发现高危作业中存在比较多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主要表现在:高处作业的脚手架安全性普遍较差,脚手架的基础不牢;吊装作业的作业区域隔离范围太小或不设隔离区,不能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吊车完好性差;挖掘作业中的边坡防护、人员上下通道不完善;动火作业中割刀停用时不关闭气源,停止电焊后焊条仍留在焊把上。这些安全隐患本应随查随纠,防患于未然,但是,在对油田基建项目进行检查时,却发现存在诸如许可证的填写不规范、高危作业不开票或者事后补票、高危作业中的发现识别不够全面、预防措施不到位、高危作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没有严格执行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企业对油田项目高危作业区的管理不到位,高危作业管理标准及条例落实不到位,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同时,部分管理者自身也存在高危作业管理标准知识匮乏、思想懈怠、行动敷衍等问题,比如不常到现场去督促控制措施的落实,而是依赖于施工作业者本人,违背了“双保险”的初衷,当然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2行为安全审核治标不治本

行为安全审核是进行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时非常实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安全观察和沟通充分体现有感领导,而且还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前瞻式管理,它主要通过循环地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来持续改善现场的安全环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由于部分领导把行为安全审核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不是当成提高管理效率的好工具来加以利用,因而在现场的行为安全审核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对行为安全问题表述不清楚;没有对行为安全进行分类或者分类不准确;没有对行为安全审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没有结合安全里程碑等活动开展前瞻式的安全管理等。这些现象会使行为安全审核无法发现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产生的内在原因,最终会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而现场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则为了满足审核的要求,形式多于实效;施工单位传统的、靠经验摸索出的施工程序或操作规程与油田严格的作业许可要求之间没有有效的结合点;各级管理者在审批现场的施工方案时仅按流程签字同意,方案的适用性、针对性缺乏专业审核,导致现场的很多方案成了“文件柜中的措施”等等,这些都是行为安全审核治标不治本在另一层面上的体现。

1.3工作安全分析粗制滥造

工作安全分析(JSa)是指在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参与工作的人员首先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工作中的安全。工作安全分析既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风险评估工具,也是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一种安全控制方法。可见,对于那些危害/风险明确且已被清楚了解的工作、已经有标准操作程序的工作、需要用其他专门的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工作、与工艺安全管理有关的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等,是不需要做工作安全分析的。

工作安全分析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书面工作安全分析通常适用于风险较大、作业内容复杂、人员配合较多的工作,通常包括无程序控制的作业,如:无操作规程、无作业程序、无安全标准可遵循的作业;偏离标准的作业,包括现有的标准或程序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作业;需要实施的新作业;编制了新的操作规程或变更了操作规程的作业。口头工作安全分析则主要针对临时性的简单作业、曾经发生过事故/事件的工作,或者当日/当班要进行的常规作业。

通过调研,发现油田企业在应用工作安全分析这一工具时存在以下问题:一、工作安全分析的目的不明确,在JSa工具的运用中粗制滥造,只为满足要求和应付检查,而没能很好发挥工作安全分析的应有作用。二、对工作安全分析方法的应用不熟练,非常机械,做工作安全分析缺乏针对性,不分问题的简单或复杂,以及有没有操作规程,统统都做工作安全分析。三、书面的工作安全分析记录表反映出安全分析工作步骤混乱,风险识别不全,针对作业风险提出的措施不够具体,缺乏参考性和适用性,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四、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承包商、专业人员、现场作业人员等常常只知道JSa的基本概念,却不了解其具体内容,所以导致JSa的质量往往不高。

1.4施工材料质量保证管理薄弱

施工材料质量保证是项目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要素。虽然施工材料质量对项目建设施工期的安全绩效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对于保障新设施的安全运行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材料的质量保证工作不到位,不良后果将在项目的试车和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

走访油田建设项目现场,发现不少项目建设中的材料质量保证管理环节都比较薄弱,管理人员对材料的质量管理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使用不在有效检定期内的工具对入场的材料作检测,这容易导致接收的材料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二、材料进场后到安装前这段时间存在大量可能造成材料和设备性能发生变化的不良保存方式,例如:不锈钢与碳钢混放,法兰密封缺少保护,阀门两端缺少密封,换热器受外力碰撞等。三、在材料安装期间,焊条不按规范烘烤和保温,设备基座安装的垫铁使用不规范等。

2.加强油田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深化油田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在传统的质量标准化基础上,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和人文社会特性,借鉴国外先进安全管理思想形成的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注重过程控制,比传统的质量标准化具有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具有更具体的内容。标准化安全管理是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融合,实现项目现场标准化安全管理利于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场安全标准化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深化油田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工程项目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

2.2推行项目建设“五交底”工作

油田项目建设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既与油田作业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操作失误、管理不当、设备老旧不完善、操作环境恶劣等有关。项目现场安全事故发生后往往会给油田或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油田项目的特点决定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达到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推行“五交底”工作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五交底”的内容包括:工程方案交底、关联工艺交底、环境风险交底、制定防范措施、制定应急方案。

工程方案交底工作是核心内容,它是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应做到对工程方案交底充分、彻底。关联工艺和环境风险交底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确保工程建设中能够安全进行减少降低事故概率的一项最直接有效的措施。环境风险交底工作要求在开工之前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后再制定相关方案。

“五交底”工程将贯穿于整个现场施工作业的过程,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项安全保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对提高油田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有重要和实际的意义。

2.3分层次加强有感领导

有感领导是指有感召力和领导力的领导通过不同层面的各种展示,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安全(HSe)规章制度,进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有感领导是QHSe文化的原始动力和核心推动力之一。通过有感领导的承诺、以身作则和强有力领导,可以引领油田企业员工遵循安全核心价值,落实QHSe职责,持续提升项目现场管理,实现QHSe目标,培育QHSe文化,这对于实现油田项目的安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有感领导”作为项目安全建设的推手,应着重培养领导干部的安全感召力和安全领导力,从“听到、看到、感受到”3个层次践行“有感领导”,即:让员工听到领导在各种场合强调安全,让员工看到领导亲身实践安全,让员工感受到领导重视安全,以领导的实际行动兑现安全承诺,履行安全职责,带动全员参与项目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有感领导应从以下途径做起:一、从最高管理层开始,各级领导逐级制定并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直至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者。二、广泛开展安全经验分享,让各层领导主动参加或亲自进行QHSe培训,逐级提升下属的安全管理能力,尤其是项目现场领导的安全管理能力。三、分阶段、分层次对项目建设相关人员的行为安全进行审核,为全方位保证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奠定扎实的基础。四、定期对有感领导进行评估、考核,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保证项目现场的安全施工。

2.4全方位实现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目视化管理应遵循公开化、透明化的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以视觉信号显示出来让大家看得见,借以推动员工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同时,现场的作业人员也可以通过目视的方式将自己的建议、成果、感想展示出来,与领导、同事以及工友们进行相互交流。具体的措施如设置安全里程碑,设置提醒板,设置个人行为安全公示展板等。

目视化管理使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形式多样的HSe教育,学习HSe知识,杜绝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因缺乏安全防范知识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全面推行目视化管理有利于保证项目安全生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缩短项目建设周期,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建设效率。

结论

油田企业通过加强项目现场安全管理对策的逐步实施,不仅可使油田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踏上正常的轨道,人员的安全理念、安全技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还可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将油田企业项目现场的安全氛围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使现场安全制度成为每个员工心里的契约,而不是表面行为的“应付”,使现场安全文化成为油田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亮,张海云,郑志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38-139

[2]付雪峰.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4):68

[3]刘洋,辛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标准化探索与实践[J].建筑安全,2012(2):36-39

[4]郭振江,谢鹏飞.浅谈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五交底”.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2):286

[5]魏云峰,李新疆.“有感领导”引领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职业安全,2011(10):32-34

[6]吴钦勇.目视化管理和属地化管理在HSe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2):198

作者简介:

董建蓉,女,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符长梅,朱增强,余征,塔里木油田公司塔北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信息化

1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房地产行业的大力发展带来的就是相关的建筑智能行业的飞速发展,而慢慢地随着建筑承包方的不断壮大,开始逐渐暴露出在进行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种不足,像当承包商所接的项目在各大城市分布较广时,往往会导致管理任务日益繁重,项目庞大的信息量导致在进行工程管理审批时难度加大,再加上原有的管理技术手段又相对来说的落后,并不能让各部门做到在各地有效的全面共享,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项目无法高效实施。所以进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变的必不可少。

而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将从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商的单个智能化项目的综合管理方面入手,加强与整合全面智能化工程管理的业务流程,并实现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数据信息的规范与处理的及时性。

2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表现方面

所谓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其实是指网络设施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终端提供、信息内容整合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集成运用。下面简单介绍下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其是进行全面的智能化日常管理、运营分析、查询统计、预测和决策等帮助。目前我国主流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进行项目报价信息的管理工作:及对各个项目的报价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在规范报价方式的基础上,对报价进行统一的管理,最后还能对整个报价过程进行审批控制和实时监控。(2)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系统: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整个公司所持有的流动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还能有效的规范公司还款、报销与财务输出情况的有效管理。(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系统:简单说就是将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签订各类合同按照设置的条件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集中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物资清单为基础管理办法。通过清单的具体情况对合同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对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对合同中的履行过程的变更、收款/支付、结算进行自动化处理等,这些都是对合同实行全周期管理的保证。(4)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项目实施管理:其不仅可以从项目细化方案编制,经过多次的调整后再进行评审,然后进行方案交底,对项目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项目工程设计变更、签证的跟踪和管理;及时的管理竣工资料的归档,对项目最后的工程结算和售后服务等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3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3.1管理层次的划分

有的施工企业总部的管理层使用网络版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对各工程之间人、材、机械进行协调调度,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3.2项目部管理层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现场的管理层。主要是对工程的进度计划作出具体的实施与实际的进度控制、安全、工作联系、质量、资源加载等进行信息收集,然后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定期向总公司上报工程施工进度、资源与费用的情况。方便公司进行相应的系统化的工程信息掌握情况。

3.3施工方的管理层

当由该层提供的现场的实时数据,与其根据具体的进度计划通过合理的安排施工任务,然后进行施工。再由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同过收集的具体的资源与费用情况、工程的进度情况。然后将其输入到企业的内部管理软件上,以保证企业内能保持工程具体情况的数据更新与信息化控制。

4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未来的额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也开始逐渐扩大,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开始逐渐影响着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与相应的质量成本,甚至决定着项目后期的运营能力与企业总体的竞争力。现如今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收取、储存,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做出决策等。未来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入手,还有就是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责权不明、信息化绩效评价缺失、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等问题。所以未来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方面:(1)过程管理。按企业经营目标体系,自顶向下,先高层次的过程,后较低层次的过程,进行业务过程优化设计,简化、调整、适当归并业务过程中的操作单元(或作业单元、工序、环节),确定各业务过程的联结方式;对每一业务过程进行定义和描述,确定业务过程的功能目标、投入和产出,确定作为管理重点的关键业务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业务过程模型。(2)可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是指利用it系统,让管理者有效掌握企业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与可视化,这样管理效果可以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客户管理等各个环节。可视化管理能让企业的流程更加直观,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可视化,并能得到更有效的传达,从而实现管理的透明化。(3)自动化信息项目管理。自动化工程作为高新技术的范畴。与传统的工程施工相比,不仅具有技术复杂,科技含量高等特点。但其因为安全性与高效性必将成为以后工程发展的必然路径。(4)信息化不仅需要软件,还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劳动密集的产业,实行建筑智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还是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信息收集,

5结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不仅可以协助企业对相应的工程业务进行管理,还能促进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总之,其整合企业与智能化工程相关的各类业务,这样才能全面监督各类组织机构。才能帮助企业建立智能化工程业务数据库,实现知识沉淀积累,从而做到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商向技术型、管理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郝文勇.项目管理在智能化建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监管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结构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重视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才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传统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施工现场的需求,需要加以改进,提出有效的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措施,为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监管原则

一是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工程项目产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比较长,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二是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人是质量创造者,在质量监管中,一定要将人当作是控制动力,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增强人的责任感与质量意识,尽可能减少或者避免人为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1]三是,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想落实预防为主原则,就要重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控,重视工作过程质量检查、中间产品质量检查、工序质量检查工作的展开,为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监管

(一)工程进度监管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合理、科学的进度方案。[2]在编制进度方案时,一定要重视系统观念指导,保证进度方案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与动态性。同时,在实施进度方案时,必须强化有关部门的监督,确保其全面贯彻实施,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保证进度方案交底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二)工程质量监管

一是强化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监管。在选购施工材料与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质量标准执行;当施工材料与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要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开展检查工作,确保其质量达标;在存放施工材料与设备时,安排材料设备库房、专人予以管理,同时加强使用监管。二是要明确各道施工工序间质量把关的依存性、重要性;故要改进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着手,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责任,凸显业务特点,实现竞争优势的体现,进而促进建筑施工效果的提高,保证施工质量。

(三)工程安全监管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容忽视。一是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的有序、安全进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坚持“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总方针。[3]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且予以贯彻实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三是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通过对安全知识的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提高监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四)工程造价监管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有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速度,才可以实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所以,要想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管,就一定要强化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为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各施工工序质量达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先进设备,加快工程进度,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各环节操作进行严格监管,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除此之外,通过招投标制度的完善,工程承包与勘察设计招投标行为的规范,构建有序、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供有关价格信息参数,为计划投资、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等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五)工程合同监管

一是强化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在签订工程合同的时候,必须对合同条款予以详细推敲与认真约定,尤其是违约条件、违约责任等方面,避免产生合同纠纷。为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定要严格监管合同签订过程,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同时保证合同内容的贯彻实施,将合同纠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二是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全面履行。为了确保工程合同的全面履行,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将工程合同管理划入市场规范整顿当中。在严把审查关的条件下,强化合同履行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和工程量清单相匹配的合同管理制度,一切按照合同内容执行,重视合同内容履行,加大合同管理力度。[4]三是重视合同索赔管理。索赔是一种合同行为,对合同履行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合同索赔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了解工程管理内容,根据工程资料展开相应的索赔。在此过程中,监管人员一定要对合同内容、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手续予以严格审查,保证合同索赔合理、合法。

(六)工程协调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呈现出投资大、综合性、国际化等特征,而且项目的参与方、利益相关方涉及面多、影响大,项目内部需要协调的对象越来越多,项目外部需要协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由此可以看出,协调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际建设中,加强业主方、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厂家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三、结束语

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从2014年9月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全面推动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落实,健全质量监管机制,提升工程质量水平。这不仅涉及了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也涉及了施工现场的每位施工人员。同时,因为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全过程质量监管要求较高。所以,只有运用合理、科学的监管方法,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有序进行的同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为工程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浙江德邻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李廷(1982―),男,浙江兰溪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监理管理或者工程施工与监理。]

参考文献

[1]酒涛,曹亮.中小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J].河南科技,2014(16):243-244.

[2]林承刚.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286-287.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7

关键词:工程管理;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基础建设规模的加大,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集成化成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和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土木建筑工程的新兴分支学科,贯穿整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从项目构思、规划、设计到项目立项、施工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②在房地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③在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的应用;④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⑤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1在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中的应用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建筑市场的过度竞争已是长期的事实。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运作,业主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使业主和评标的专家很好地了解投标文件的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被认可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承包商有没有中标的机会。因此,承包商在注重投标文件的技术可行、报价合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投标文件的包装。尤其是大型工程、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际工程的招标投标,往往在项目企划阶段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运作。

借助虚拟仿真系统,把不能预演的施工过程和方法表现出来,不仅节省了时间和建设投资,而且不用项目经理的现场答辩,方案的优劣就一目了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承包商中标的几率。

2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在模拟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复杂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结构计算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前者难点关键就在于施工现场的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间的空间关系的表达;后者在于施工结构在施工状态和荷载下的变形大于就位以后或结构成型以后。

(1)在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虚拟现实的复杂结构施工方案设计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的环境中,建立周围场景、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等的三维CaD模型(虚拟模型),形成基于计算机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仿真系统,让系统中的模型具有动态性能,并对系统中的模型进行虚拟装配,根据虚拟装配的结果,在人机交互的可视化环境中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复杂结构施工涉及的因素较多,起重机的布置位置、高度,缆风绳着力点的选择,构件堆场的位置,起重机的开行路线,构件起吊路线等,都是施工方案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若对这些问题考虑得不够,则工程施工的进度、成本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在施工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新颖,施工的难度和要求也日益加大。超大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测量和垂直度控制、高层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超高脚手架工程、吊装机械与垂直运输等等,施工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复核、预演。

2.2在施工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和管理是复杂的、动态的、集成的,贯穿于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现代的大型工程项目,工期长工程量大,甚至由一个项目产生一系列的企业,如三峡工程。它涉及到各工种协调、大量的资金和材料调度、施工机械和设备的管理。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合同、信息的管理如何有效实现,通常的工程经验和甘特图、平面布置图是难以作到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整合整个工程项目的信息并加以集成,实现施工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4D理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CiFe于1996年首先提出的。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研究组。4DSmm++模型(4DSitemanagementmodel++)以工程结构分解wBS为核心,将进度计划、三维模型、资源管理、场地布置和成本分析等施工管理要素相结合,并在虚拟环境中引入时间信道,使得多点施工状态变得一目了然,有利于保障现场作业的安全;按时间模拟施工进度,可以对工期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和控制,有助于人、材、物的统筹和调度,实现了对建筑施工的交互式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建立3D模型库和project、SQL的接口和集成,实现在win-DowS平台下的运行。开发语言可以为面向对象的语言C++、Delphi等。4D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它的成功实现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是联系在一起的。

3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物业管理的兴起和繁荣,人们对居住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呈现了如下特点:①大型化,新建的很多社区,建设后居住人口规模都在几万甚至几十万以上;②智能化,社区的功能扩展,逐步走向智能化管理;③设施复杂化,社区内各种设施众多,地上地下设施复杂;④园林化,社区绿化都比较讲究,超大型社区甚至还建有公园。现代居住社区的这些特点,使得物业管理工作内容多样化、复杂化,基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内容增多,即管理工作很多时候要在图纸上进行,而查找图纸的繁杂和图纸内容表达的片面、陈旧难以满足人们对物业管理快速、实时性的要求。物业管理可视化、信息化是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建筑业是传统技术的行业,在当今高新技术时代应当接受高新技术的改造。当今的工程管理是全生命周期的,包括项目立项到工程的试运营,甚至全使用期的维护。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每个专业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虚拟建造、虚拟房地产和虚拟物业构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美好未来,是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空间可视化、全生命周期的工程管理有效途径。实现从概念设计或工程可行性方案一建筑设计一结构设计一工程量清单一工程造价一施工方案选择的全程智能实现系统是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谢行浩.建筑工程系统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5-37.

[2]吴家铸.视景仿真技术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29.

[3]何毅斌、陈定方.21世纪初的虚拟现实[J].湖北工学院学报,Vo1.15no.2.

[4]张金序.施工技术[J].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工程投标中的应用,Vo1.31no.12.

[5]张建平.建筑施工4D++模型与4D项目管理系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3).

[6]李国成,王靖涛.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复杂结构施工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2).

[7]严钧,刘永健.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3,(1).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成本责任划分;LUBa模型;成本管控;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7-0104-04

一、引言

可视化成本管理是一种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及手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视频系统、管理软件等现代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可视化成本管理系统是通过施工现场的视频采集系统等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信息,再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相关部门的现场办公室,经过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再将分析后的数据统一传输到监管中心,由监管中心对数据整合分析后反馈到成本管理软件中,以此建立一条可视化成本管理走廊。2000年清华大学课题组提出了4D施工管理模型(4DSitemanagementmodel,4DSmm),并在2002年提出了扩展模型4DSmm++,以wBS结构为核心实现了建筑施工成本的4D动态管理,以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1]。自此可视化管理系统愈加受到追捧,各种传统及新式的管理方法及现代化技术结合的可视化管理研究也越来越火热,而在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中,成本构成要素的确立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付庆超[2]分析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构成要素及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陈洁[3]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建筑成本控制过程中各要素以及运行过程进行研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对成本构成因素进行一个清晰系统的归类和划分,也不能准确系统地反映各个构成因素、影响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同时,面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建筑行业的生产经营已陷入困境,业内产能严重过剩,亏损面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确定成本责任权重,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发生的责任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实现可视化成本管理的前提,也是对各个部门进行成本管理的依据,在整个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

二、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责任相关问题

目前,房地产市场行情不景气导致招投标愈加激烈,施工单位难以承接新的项目,致使招标投标过程中某些施工单位不计代价压低投标报价。在这种大环境下,有效地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管控就显得愈加重要。而对于成本管控来说一个明确的成本对象划分将是使成本可视化更加精准明确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目前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对于成本责任划分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成本责任归属不明确

由于目前建筑行业中施工单位中标后将具体的工程分包给各个施工队,并安排各个部门进行管理的特殊性,导致了大多施工单位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难以细化到各相关主体,更加无法确定责任大小。因此,施工单位进行责任追究时一般只针对直接发生环节,但一项成本的产生绝不可能是一个部门或一个人的问题,再加上施工项目部中各部门权责界定并不清晰,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无法根治成本异常问题,导致成本责任归属问题显得更加严重[4]。

(二)奖惩依据不清晰

一个科学有效的奖惩机制无疑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今大多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以及成本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无法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同时由于各部门的相关权责并没有清晰界定,交叉重复现象常有出现,无法确定责任大小,导致奖惩的进行做不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凭,而单靠民主选举降低了部分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三)成本核算难度大

现如今建筑施工单位一般通过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以及通过分为各个部门,并规定各个部门的成本责任,以部门作为单位进行统一核算或者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然而通过部位核算,由于每个部位的工序不同,设计部门不同导致成本复杂,难以清晰界定核算整合成本;通过部门规定成本责任最后整合核算虽然避免了成本构成复杂性的问题,但是一部分成本可能由多个部门协作产生,反而增大了各部门单个成本核算的难度。

根据以上问题,本文通过LUBa模型理论对成本责任归属进行整理,梳理交叉重复部分,以期为成本责任归属建立有明确界限的系统模型。通过该模型尝试确认成本责任体系中各责任主体、责任人涉及不同成本项中的责任大小以方便奖惩核算体系的建立,并且尝试建立初步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以LUBa模型为基础的成本对象划分

(一)LUBa模型理念概述

LUBa模型理念是一种有别于现存管理理念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主要是在可视化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条清晰可视的成本走廊,通过成本走廊的形式对成本管控中每一个成本的发生进行空间与时间的还原,完成对成本对象的划分并对应其相应职能部门使管理者通过精确的职能划分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监控,并可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及时、精确地反映在管理者面前。LUBa模型是以aBC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控制模型,它是对项目组织机构进行划分,通过职能特点将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划分为多个成本区(area),再在区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流程或职能特点将区划分成不同的成本块(Block),再通过对成本对象特性分析与具体工序设计的成本类型,将各个成本块划分为相应的成本单元(Unit),然而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为区块单元服务但由于职能跨度大或者有特殊职能而不能明确进行区、块、单元划分的项目,把其定义为成本线(Line),由此组成整个LUBa模型。现实中由于建筑工程的大小不一和存在施工单位进行分包等情况,利用LUBa模型对工程的划分程度由现实需求决定[5]。

(二)建筑工程的成本构成

建筑安装工程中主要费用有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直接费又分为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间接费又分为规费和企业管理费和直接工程费又设计到整个工程施工中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四项费用,而在四项费用中又可以进行具体划分,例如其中材料费包括工程施工中施工队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半成品、构配件的费用等[6]。

(三)LUBa模型理念的成本划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工程项目一般分为项目部和现场,现场是施工队建设生产的场所,项目部作为施工单位办公的场所,因此可以把现场和项目部分为两个不同区。在现场施工建设生产过程中又存在基础施工、主体施工、二次结构施工、装修、水电施工不同的成本大项,分别对应拥有不同职能的施工队,可以把这些成本大项分为不同的块;同上所述,在项目部中也存在安全室、工程室、技术室、质量室、水电室、材料室、成本室、材料室这些职能部门,可以把这些职能部门也分为不同的块;而每一个施工队负责的工作中存在不同的工序,这些工序可划分为成本单元;而游离于区块之间或存在于其内不便划分的成本链作为线成本[7],如图1所示。

四、成本划分原则

(一)LUBa模型指导下的权责划分

以LUBa模型为指导的权责划分具有明确细致、较强的时空性等特点。利用清晰明确的权责分析进行成本管控可以将每一步成本细化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是个人,方便对成本变动进行责任追究,明确奖惩;同时在明确权责的管控体系中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对自己的责任都有清晰的认识,不易造成工作失误导致无效成本产生。而对时空性的还原方便管理者对成本变化进行分析控制,可以将动态成本可视化,清晰地呈现动态成本每时每刻的变化,不仅能帮助管理者对以后工作做出调整也能方便管理者对已产生的成本问题做出及时的更正补救。

(二)明确关键责任人权责划分

在一个建筑工程中由于许多工作需要两个甚至多个权责部门互相配合完成,所以在工程中也存在许多关键责任人,这些关键责任人也能够在权责允许范围内对动态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控制、影响。因此,为了更加规范,也有必要根据关键责任人的权责大小、权责特性对这些关键责任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层次的权责划分。

(三)权责明确原则

在LUBa模型中不管是责任人还是职权部门或者区块单元都应该有明确的权责,只有明确了权责才能使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清楚明了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才不容易出现工作上的纰漏,造成成本损失。同时只有明确的权责才能使管理者更加有效精准地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做到施工全过程动态成本可视化,提高施工单位工作效率。

五、施工现场成本责任划分

由于在LUBa中线成本的跨度大,涉及广泛、复杂、不便于管理,通过LUBa模型的具体应用可以将整个职能体系分为对关键责任人负责的对成本对象相应职责的划分和相应职权部门对应成本对象的相关职责进行划分,在错综复杂的成本线团中有效地捋清成本管控的思路,使成本管控过程中,每个部门每个职员的权责更加清晰明确[5]。

以建筑施工项目为例,根据施工项目的负责人设定,划分施工现场关键责任人对应的成本对象与其具有的相应职责,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所示,工长与各部门负责人都作为管理层面的责任人,分别管理不同的成本小项,而项目总工、成本经理、项目经理、书记则作为领导层的责任人,分别对成本、日常工作、党政工作、施工技术等大成本项进行决策管理。

同时,为清晰部门之间的职责并配合关键责任人的责任划分以及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施工项目的部门设置对各部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分类,如表2所示。

根据表1、表2所示,将施工项目的关键责任人以及各部门责任进行分开划分使责任归属细化到各部门以及个人,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管理混乱,责任人与责任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责任人与部门之间工作冲突重复的现象,明确成本责任负责主体。同时采用关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分别对成本对象划分的方式可以使每一个责任主体清晰地对应不同的成本对象并明确自身的职责,使整个成本控制过程有明确的奖惩依据与责任体系,使工作不易出现遗漏失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一个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测量相关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程室、技术室、质量室三个科室的职权,在现实操作中容易造成权责不清的问题,而在另一方面确定工长、测量主管的权责之后可以通过关键责任人的专项管理规避这个漏洞产生的无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样在施工中工长涉及到整个施工队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成本对象,难免会由于工作量大,对象多而复杂导致纰漏,而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的专项管理可以在部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对关键责任人的纰漏进行及时更正提醒,避免造成成本损失。

六、成本责任矩阵

根据成本核算的原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的推理,可以假设工程项目中有m个成本项Ci,有n个责任主体Di,成本相关系数为Rij,可以列出建筑工程中成本项目与责任主体责任对应表[8],如表3所示。

根据成本责任矩阵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相应的责任主体所对应的成本对象,并通过成本责任系数清晰明了该责任主体在某一成本对象中所占的比重。

七、结论

成本责任的划分是进行成本管控的基础,本文是以对成本管控信息化系统软件建立为目标通过对LUBa模型的应用,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要求,清晰明确地完善了对建筑施工中成本对象的划分并明确了各关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的相关职责,根据成本责任划分对成本核算方式进行初步构建并建立成本责任矩阵,通过成本矩阵的方式使判断责任主体及关键责任人在成本项中的责任大小成了可能。本文阐述研究的成本责任问题有助于建筑工程中对责任主体的管理、控制和考核,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工作效率并使建筑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更重要的是,本文的成本责任模型是构成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建立的基础,有助于软件系统中核算方式的建立以及系统主要构架的建立,以期构建完善可视化的成本走廊,通过成本走廊反映施工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动态变化,帮助管理者对异常成本进行监控,发现并及时更正和追溯分析异常成本产生的原因,达到动态成本及时可控,降低生产施工的无效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平,韩冰,李久林,等.建筑施工现场的4D可视化管理[J].施工技术,2006(10):36-62.

[2]付庆超.建筑总包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4(a1):182-185.

[3]陈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3):96-98.

[4]吴海文.浅谈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07(9):20-21.

[5]谭章禄,周文文.基于LUBa模型的成本责任划分[J].财会通讯,2015(3):63-65.

[6]谭章禄,李涵.工程管理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143-185.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9

关键词:意义;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业也在飞速的发展着。然而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在不同的阶段,项目工程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不同,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

1、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实现对建筑企业全方位的协调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2)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可靠性。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明确了建筑企业的责任,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3)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工程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它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各要素的最佳组合,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体制的改革。

2、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取得了发展与进步,建筑单位日益重视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日益多样化、管理技术不断的丰富、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的重视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对项目工程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些地方的管理工作不规范,难以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有些建设单位甚至完全忽视项目工程管理,认为项目工程管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建设单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难以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即使有些建筑单位愿意参与管理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很多的管理凭借经验进行,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无疑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3)管理机构发展不完善。管理机构属于服务性机构,项目工程管理涉及到策划、可行性分析、手续的办理、招投标、设计、施工、运行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项目工程的整体管理,管理机构的水平对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管理机构不完善,现有的管理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较少、管理经验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较弱,不能满足项目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阻碍了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项目工程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对管理规则的运用不熟练。此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缺乏,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够,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5)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目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的运用不够;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形成,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没有发挥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效应。

3、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工程管理的作用,根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建筑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进一步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1)提高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认识

建筑单位要全面深入的了解项目工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项目工程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完善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关于项目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准入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和权限。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其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建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为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规范化、正规化道路。

3)建立与发展项目工程管理机构

项目工程管理机构缺乏是导致项目工程管理落后的重要原因。要建立和发展一批项目工程管理机构,这些机构需要有经验、有实力,能够胜任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程序去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有效管理。有必要培育一批专门从事项目工程管理的公司,可以将有实力的设计院改造成为项目工程管理公司,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发挥自己的技术、经验、工程、管理优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

4)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起步比较晚,培养方式落后。所以,为了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重视与国外进行交流与研讨,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点,开设相关的课程,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出色的完成任务。此外,还要规范资质认定工作,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5)提高建筑项目工程

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必须发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切实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第一、利用网络作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第二、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工程项目管理可视化篇10

   (一)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参与方为提高项目工作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与工作任务之间的优化配置,调动其积极性,对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进行计划、获取和发展的管理过程。

   (二)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工程建设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运用。一般企业组织的存在是相对长期稳定的,而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相对临时性、突发性、独特和短期的特性。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的周期性。工程建设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表现为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2)环境相对封闭性。对于大多数的工程项目,施工地点一般都是远离人员集中地,即使是处于闹市区的项目其对于外部也是封闭的,其管理模式自然也是采用相对封闭的模式。

   (3)管理的不可间断性。工程项目施工的对象相比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同时施工项目还要受进度、成本、工程质量及技术实施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施工管理具有不可间断性。

   (4)人力资源需求的波动性。同一个施工项目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随着建设项目的进度变化着的,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差异很大。这种波动性,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绩效考核的效果性。绩效考核具有明确的成果性,强调短期考核。

   (6)激励的偏物质性。对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往往是临时聘用,缺乏应有的忠诚度,物质激励的效果更为直接有效。

   (7)培训的具体性和针对性。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的培训,主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特定的工作方法与管理制度的培训。

   人力资源是最具有能动性资源,在各类资源当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人力资源的因素可以在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和工期这三大目标间架起一座协同一致的桥梁,为保证工程的低成本、快速度、高质量而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

   二、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正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的严峻考验。不仅要面对国内外建筑企业的挑战;而且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压标压价,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历来建筑施工企业两层分离(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离)问题严重,操作层分离艰难,并且伴随着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向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过渡时期,在这种改革蜕变时期,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暴露出其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地位不高的现状。现有的项目管理研究往往把人力资源作为一个职能领域。其涉及的内容主要仅限于内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方面,如员工工资、福利,同时也简单的涉及到了引导和激励。实践中,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控制和命令,严重地,甚至把项目员工当作如期完成合同任务的工具,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远次于时间、成本、质量管理的地位,呈明显的三层次划分。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在工程建设项目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缺失及职能的缺失。

   三、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新兴的交叉领域,由于对此领域缺乏了解,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在我国发展的客观历史原因,我国目前对于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及实践存在很多问题。

   (1)工程建设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导致人才难以为继

   当前状况来看,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和使用未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对人才的开发上力度不够,重使用不重培训,重经验不重潜力,造成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不能形成统一整体,从而导致人才成长慢,国有施工企业人才难以为继。

   (2)企业的工程项目组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突出表现在重视项目财务管理,忽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往往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不少项目部只设有财务管理部。有的项目部虽然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但仅仅视之为“发工资、发奖金、发福利”的传统人事部门,缺乏对于项目人力资源部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等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及其他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

   (3)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弊端多

   ①重视个人责任,忽视团队建设。目前许多项目部对于责任人怎样管理自己的团队缺乏具体考核标准,导致不少项目质量“因人而异”,进度参差不齐。不仅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还导致内部沟通不畅,工程质量良莠不齐,出现团队责任真空等诸多问题。

   ②重视人际关系,忽视组织架构。不少工程项目部根据人际关系的亲疏,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力资源选择方法,忽视项目管理对专业知识体系、功能设置、具体管理岗位的要求,这样必然会降低效率或者难以实现规模经营。

   ③管理方式静态化。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缺少远期目标和长远利益的设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水平上的一种日常工作行为,还没有上升到对人力资源的咨询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等管理层次上,是一种仅设法满足本业务需要的静态行为。

   ④工程项目人力配置方案弊端多。集中表现为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专业化分工不强、企业内部没有形成项目管理层、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脱节。

   (二)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上述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致使许多企业上层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缓慢;二是客观历史原因。由于我国许多企业项目大多采取分包式经营,且我国文化注重家族亲情、人际关系,使许多企业在用人方面以亲疏来选择团队成员,而忽视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团队建设;三是项目经理管理观念滞后。他们往往认为抓项目就是抓成本与工程进度,常常见物不见人,因而忽视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有效应用人力资源的对策

   (一)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组织规划和人员招聘是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的起点

   (1)任命高素质的项目经理

   工程项目经理在组织中任期最长,项目经理的人选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对项目经理的要求除了通常意义上要有工程技术方面的管理经验,熟悉常用的合同技术标准和工程招投标文件要求等,还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具备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组织人员招聘,加强团队建设。

   (2)选择适当的项目成员

   选择和配置合适的工作人员是工程开展的基础。项目经理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也必须有得力的助手辅佐完成各项具体的工作。因此,还需合理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由于各工程项目规模大小及工程特点不尽相同,而且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也会适当调整人员配备和工作内容。因此,工程项目中的人员配置有相当的弹性,同时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人员储备,以便随时调整不能胜任的人员,使工程团队保持动态的稳定性。

   (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

   工程项目人员选定后,根据工程目标的要求,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制订的各种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把责任、权力和利益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加强沟通。只有给员工提供一个制度性的行为规范来执行,才能公平公正的衡量员工是否各负其责,使每位员工都能在明确授权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水平,从而以此来参考衡量一个工程的优劣。比如规定合同文本、工程执行进度表和技术文本等规范性管理。

   (三)加强岗位培训是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有效支持

   工程执行过程中,情况千变万化,如果不能做好充分的岗前培训和各项技能培训,就不能及时了解并适应各种变化的新情况。因此,在工程项目中自始至终要坚持员工的培训工作。首先在岗前培训中,组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让员工清楚组织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职责;其次是持之以恒地向员工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前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能使员工重点了解工程特点、工程任务、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案等,让员工充分认识工程的整体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重视团队建设、注重目标导向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

   (1)沟通管理是团队建设的助推器

   沟通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科学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程的运行,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一般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由于工程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临时性、突发性、独特和短期的特点,因此更要重视沟通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构建积极有序的人力资源氛围。

   (2)注重目标导向有利于提高项目效率